小学生英语节朗诵比赛活动的方案

2024-04-30

小学生英语节朗诵比赛活动的方案(精选6篇)

篇1:小学生英语节朗诵比赛活动的方案

小学生英语节朗诵比赛活动的方案

为了展示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文化,我校决定举办第一届英语朗诵比赛。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营造“人人读英语”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对象 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0至14日。

四、活动形式

本次朗诵比赛分为预赛、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由各带班老师负责

1、初赛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3-5名选手参加复赛。 2、决赛 决赛内容 第一部分

参赛选手选用的作品内容要求积极向上,主题不限,可选用他人优秀作品,鼓励原创作品,相应加分,朗诵时间为3分钟,可以以纯音乐为背景,可以自带光碟或自己配乐或他人伴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才艺表演。选手的最终得分取平均分

五、注意事项

凡进入决赛者需在4月6日前上交朗诵材料同时注明姓名、性别、班级。

六、评分标准 自选内容朗诵

语音语调准确自然4分 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4分 仪态整洁端庄大方2分.角色朗诵

朗诵流利发音标准 4分;很好的体现了角色的语气神态和意境(4分)有适当的肢体语言 2分 奖项设置 按年级

一等奖 两名

二等奖 四名

三等奖 六名 最具人气奖一名 优秀奖若干名

篇2:小学生英语节朗诵比赛活动的方案

盐城师范学院

忆激情岁月颂青春华章

——音诗话朗诵比赛

活动方案

“忆激情岁月颂青春华章”

————音诗话朗诵比赛

一、活动主题:忆激情岁月,颂青春华章

二、活动时间:2011年12月7日下午

三、活动地点:盐城师范学院通榆校区国际会议中心

四、主办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五、承办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会

六、活动对象:盐城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七、活动目的:

为激发青年学生学习文化热情,我院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举办“忆激情岁月,颂青春华章”诗朗诵比赛。意在国际大学生节期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激发广大学生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八、活动形式:

(一)各二级学院分别举办“音诗画朗诵”初赛选取优秀代表队代表本学院参加最终决赛

(二)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在初赛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可以推荐一到两个节目。可以独诵,可以合诵。表演形式多样化。评委根据评分规则给选手打分,最终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

九、比赛流程:

(1)参赛选手按照赛前抽签的顺序上场。

(2)主持人先介绍参赛选手,选手开始朗诵。

(3)评委评分,评分表由工作人员录入计算排名。

(4)主持人公布比赛最后分数及名次,邀请到场嘉宾颁奖。

(5)评委点评本次活动

(6)主持人致闭幕词,宣布比赛结束。

十、参赛须知:

1、参赛作品必须是古典和现代诗歌中的经典篇目,内容积极向上,弘扬民族情怀、爱国情怀,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展现大学生青春风采的篇目为优选。

2、参赛作品必须符合“音诗画”朗诵要求:在诗歌朗诵的基础上,增加配乐、表演画面,形成有音乐、有画面、有朗诵表演的形式。

3、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内。

4、参赛作品配乐以MP3格式,并以统一形式的文件名命名,例如:学院——作品名称——主要表演者,于12月3日前发到yswenxueyuan2011@163.com.十一、前期准备

1、物品:○1横幅一条。

②无限话筒4个,小蜜蜂4个,话筒支架若干。

③打分牌若干。

④奖状证书6张。

2、人员:○1主持人两名(男女各一名)、○2记分员2名

○3 ppt及音乐播放、拍照及通讯稿 两人

○4礼仪四名

○5秩序维护2名(前后各一人)

十二、评比方法:

打分制(后附评分细则表)。各评分分数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十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

篇3: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方案的设计策略

案例1:学习英文八种颜色的单词,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让学生来猜。

T: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Guess:What color?

S:A plane/bird/frog/banana, etc.

T:Boys and girls, you should say“Ayellow plane/banana?”

由于只展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学生过于兴奋,无论教师的声音怎样提高,总是无济于事,最终,由于活动时间远远超出预设, 导致没完成教学任务,更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教师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T:Close your eyes

(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迅速抽掉一张图片后)

T:Open your eyes.What is missing?

S:…

这样猜过几次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并大声说:“Try/Me.”。大约四分钟左右,学生就能比较熟练地说出这些单词了。

反思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复习与巩固单词。在教学中老师都适时并精心地设计了“猜”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性都高涨,课堂气氛都热闹非凡,但是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案例1中虽然学生参与度高,但由于彩色图片呈现的方式不科学,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没能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这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给出物品60%以上的图片,或是某一颜色为主体的整体图片让学生猜测,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物品的颜色上,就很容易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颜色的单词和语句。案例2中的活动方案设计既有递进性,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竞争式的学习,必然能实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活动方案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要符合五个条件:

1.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活动要求

目标是活动方案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学起着引领作用。所以,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并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并提出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操作流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活动能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能深化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有的活动能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有的活动能优化学习策略等,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目的合理选择;要明确告诉学生是先讨论后交流还先交流后讨论,是动口还是手、还是多感官并用,这样才能提高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2. 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一节英语课若从课堂活动的角度来分析,一般会有几个大的活动,大活动之内又包含一些小活动,大小活动之间都需要衔接有序,各个活动要呈递进式深入。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层次性与递进性。如果忽略了这些要素,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气氛又或许很活跃,但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机械操练的层面上,无益于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设计的活动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在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例如案例2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体现了这些特点,老师先抽掉1张图片,接着抽掉2张图片、3张图片,活动难度不断加深,但趣味性并不减弱。

3. 要有真实性和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周围的生活事实、自然现象和他们了解的科普知识等内容,让学生感觉英语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英语。在案例1与案例2中,猜颜色与猜动物都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 要体现灵活性和实效性

教师所面对的课堂是动态的、无法复制的、不可完全预设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思考问题,做到灵活多样,并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从而实现活动效能的最大化。案例1中由于设计的偏差,学生偏离了目标,但教师意识到后能及时提醒学生,虽然没有达到良好的调整效果,可说明了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意识,只是调控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实施活动方案时,既要考虑活动的预设性,更要考虑活动的生成性,一切从实效出发,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 要考虑活动设计所需的时间

要保证高质、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完成活动所需的时间。同样的活动,会因内容、难度、形式、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的差异而不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切忌“差不多”,否则,就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未进入角色,教师已宣布进入下一个活动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个别学生或许有运用英语的机会,但大多数学生处于茫然或观望状态。整个活动场面看似热闹,但实际教学效果很差。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对活动的时间进行精心策划,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才能保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浓厚,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篇4:小学英语节活动的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激发兴趣;展示自我;人人参与

在目前阶段,除了英语课堂外,学校和家庭很少能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所以我们英语老师必须思考:如何在校园环境中为学生创建更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更强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减少语言交流障碍。我们教研组经过多次的讨论,决定每年12月份举办校园英语节。

一、英语节活动的目标

一提到英语节,很容易让大家产生误区:英语节就是一场英语秀,在汇演中说英语,唱英语,表演英语。为了让英语节避免形式化,对英语节活动定下如下的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英语节活动中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的拼写,日常用语的会话,语段语篇的阅读。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英语书写比赛,小报比赛,朗诵比赛,歌曲比赛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情感目标: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节活动创设英语学习氛围, 激发兴趣, 让学生学会合作, 展示自我, 体验成功。

二、英语节活动内容设计

学校依据上述目标,举办了两次英语节,下面是两次英语节活动内容:

1.第一届英语节以庆祝圣诞节为主题,重在人人参与,人人快乐

(1)歌曲学唱(3周时间)。英语老师,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早唱时间带领学生学唱有关圣诞节,新年相关的英语歌曲。

(2)词汇,日常用语学习 (4周时间)。英语老师先教会学生,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回家后教会家长单词和一些简短的会话用语。

(3)环境布置(1周时间)。各班的出一期圣诞节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圣诞节的节日装饰。

(4)活动体验(1天时间)。各班的同学观看圣诞节的视频,了解各国关于圣诞节的活动,同学们交流圣诞节的相关信息。同学们进行圣诞歌曲的演唱,诗歌朗诵,评委点评,家长观摩。最后由圣诞老人进行各班分发糖果,和同学英语交流。

2.第二届英语节以庆元旦,迎新年为主题,重在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1)歌曲欣赏。每天中午欣赏英语歌曲10分钟,每周学会一首英语歌。(4周时间)

(2)原版电影欣赏。每周看一部英文原版电影,看完后交流个别片段。(4周时间)

(3)英语问候。12月份,全校学生与老师,同学,家长之间都用英语进行问候。英语教师教会学生日常问候语。(4周时间)

(4)俱乐部每周开放一次,各班同学可以前往进行英语交流。(4周时间)

(5)英语竞赛:1~2年级英语歌曲比赛,3~4年级英语贺卡制作赛,5~6年级英语小报比赛。(1周时间)

(6)汇报演出(1天时间)各班出1个节目,表演形式可以是英语歌曲演唱,英语诗歌朗诵,英语短剧表演,要求人人参加,可以邀请教师和家长参加。

3.两届英语节均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参与广泛化。两次英语节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庭的积极性,做到生生参与,师师参与,家家参与。英语节活动期间,学生,教师,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配合,从而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

(2)内容多样化。英语节的活动大概分为三个板块:①知识学习板块:词汇过关,书法比赛,阅读比赛。②文化创设板块:英语小报展示,英语视频欣赏,英语黑板报,英语歌曲欣赏,教室布置。③汇报展示板块:英语歌曲演唱,英语诗歌朗诵,英语短剧表演。这一板块旨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和快乐。

(3)评价多元化。①学生自评:英语词句过关,日常用语会话是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进。②生生互评:学生在班级英语交流,诗歌朗诵,是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相互学习的机会,学到的是客观地评价别人,在评价中学会欣赏,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③教师参评:书面竞赛,文艺汇演,朗诵比赛是评委老师进行评价,作为自评、互补的有效补充,指出学生应发扬的优点和需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同时给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

(4)活动延伸化。每次活动后,学校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延伸。同学可以把自己在英语节拍摄的照片,配以简短的英语说明;高段的同学则针对英语节活动写一篇简短的英语作文。活动后的延伸让学生真正学会在生活会用英语,乐用英语。

三、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

我们学校是一所双语学校,英语节活动期间,每天早晨多彩的英语早唱活动,把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快乐带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天的师生对话英语问候让同学们在英语的世界里体验成功彰显自信!文艺汇演搭建了一个个展示英语才华的舞台,增强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氛围, 活跃校园英语文化生活,突出学校英语教学特色。同学们在英语节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而是一份努力和付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快乐!

英语节是学生英语发展的平台,是学生英语进步的阶梯,是学生英语展示的舞台。英语节是课外对课堂的延伸,更是课堂对课外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何福田.三适连环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篇5:胡林小学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对学生说话和朗读能力的重视,促进教师对课堂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思考,全面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借区语言文字迎检的东风,我校决定举办胡林小学课文朗诵比赛

三、活动主题:“诵读经典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四、活动时间:2011年5月10日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诵水平,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学普通话的热情,促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

六、比赛内容:

各班级统一内容,朗读篇目均为各年级本期已经学过的一篇课文或一个片段。

七、比赛要求:

要求所有语文教师及青年教师参加。

1、所选内容可不脱稿朗诵。

2、学生参赛的课文是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

3、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八、比赛程序:

1、初赛:由各班自行组织,力争人人参加,每班选出2-3名优秀代表参加全校的决赛。

2、决赛:由教导处和语文教研组共同组织,分年级组按抽签的先后顺序进行比赛。

奖项设置:

学生组:分年级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辅导老师若干名。

教师组:优秀奖若干名。

有关注意事项:

1、各班应结合教学活动按要求进行预赛,5月6日前邵翠华老师处。

2、凡有背景音乐的请事先准备好光碟,服装可自定。

3、各班语文教师应精心策划做好本次比赛的各项相关工作,力争在朗诵形式上有所创新。

胡林小学课文朗诵比赛评分标准

1、采用10分制。

2、自由活泼,普通话标准。

3、语言流畅,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4、仪态大方,着装得体,体态语适当。

5、感情充沛,感染力强,台风好。

篇6: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兴隆小学诗歌诵读活动比赛方案

活动宗旨:

活动举办小学生诗歌诵读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淋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主题:诵读诗歌,书香校园。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借优秀诗歌,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对诗歌文学浓厚的兴趣。

活动时间:2016年5月27日中午一点 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参赛形式:可以以班级集体、小组、个人为单位。活动要求:

1、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从诗歌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综合评分。

2、参赛采取抽签决定先后顺序。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5、选手朗诵时间不低于3分钟

6、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7、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活动评奖: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均为优秀奖,并发放相应的奖品。活动步骤及过程:

1、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校长宣布评分细则。

3、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

4、各班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5、全体老师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

6、诗歌朗诵演讲优胜者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兴隆小学

上一篇:差等生家长通知书怎么填下一篇:化粪池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