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人的全面发展

2023-01-20

第一篇:马克思与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赵鲁生 董玲玲 姜振帆 张磊 王超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我们自己的家乡为例,引发了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思考。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是空想也不是纸上谈兵,人类应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道德伦理上谈发展,从正确的价值观上谈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乡、生态环境、措施、和谐

儿时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镇。那里有郁葱的树林,清澈的泉水。人们渴了就从山涧里的小溪里舀水喝,而山坡上的野菜也都是可供人们吃食的天然绿色食品。而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的发展,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风景如画的小镇不再有清澈可饮的泉水也没有可食的野菜,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高楼大厦,宽敞又冗长的油漆道路。人们日益毁林开荒,郁葱的树林也变成了一座座高傲的工厂。由于水资源污染严重,家家户户也都饮上了大桶纯净水„„

人们的经济增长了,消费水平提高了,但人们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资源匮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都早已不是新鲜的词汇。故在20世纪80年代专家们就从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人类长期全面发展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20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早已深入人心,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且不透彻,而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

我们再将话题转移到我们的家乡上来看,家乡人民的消费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却引发了如此多的生态问题,从科学角度上来讲,家乡的发展模式只能称得上是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了。

所以我们理应透彻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需求又不以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便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参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而自然环境的稳定,也离不开人类的细心呵护。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必然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现在的大自然已不复从前,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的自然,既人化了的自然。

恩格斯也曾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故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存在的结构性(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也是相互联系着的,人类决不能脱离自然而孤立存在。这也告诫我们,人应该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绝不能破坏自然。否则,自然界如果被破坏了,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如果是这样,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指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方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 2

基本方式和途径(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理性的对待自然,坚持适度原则,杜绝滥砍滥伐、肆意排污、贪婪的吮吸自然界中各种宝贵的天然资源。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理应制定合理的计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自然,稳定生态平衡,只有这样,人类才可以得到全面的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人类长期全面发展的战略,绝不是空想或纸上谈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应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付诸实践。所以人类必须克服工业化以来的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的旧模式,转向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从以物的发展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从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转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也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马克思早年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已主导现代世界发展方向的今天,人的全面发展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们从体力到智力、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到科学文化知识及道德修养各个方面的质的提升。

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能为一时的经济效益而肆意改造或破坏自然环境,应理性的科学的改造和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意味着社会的全方位变革,它必将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也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而人的主导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 ①人依据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②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本身;③人的主体得为的实质在于认识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言,人具有目的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 3

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然而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以人的存在及需要所赋予的。所以人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界的存在规律也是具有其价值的,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生产生活服务,也帮助人类实现其自我价值与自我目的,人的主体地位也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

故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及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所以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基本手段。人类在为谋利益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各种宝贵资源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真正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子孙后代着想,造福全人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今天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人类的活动,其它生命体和自然物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人以外的自然物和生命体并不具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能力。所以,人类就应该自觉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为此,人类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来改善自然环境。

例如,我国西北的环境问题,就可以以“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来解决。退耕还林还草,鼓励当地群众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当地人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

而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追其根源,水环境污染和过度浪费必然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就水资源污染而言,主要原因为:①工业滥排污,排污量大;②城市污水处理率低;③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针对这些原 4

因,我们理应因地制宜的制定水污染防治经济技术政策:①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节水意识;②对滥排污和排污量大的工厂制定适合的处罚条例;③鼓励研发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的技术„„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我们理应响应政府的政策与号召,践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深入学习和实践可持续发展观,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把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其实践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来。以我个人为例,我所学的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我的专业发展趋势也随之变化。人工环境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就要求我们设计人设计出来的产品必须以人为本,符合环保要求。当然现在的一些景观设计已经注重了人性化设计和生态化设计,这种思想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但这种例子毕竟是少数,我国的大多数景观设计依然没有注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观念,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设计产品没能从功能与物质上的发展转向人的心里和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发展原则,换句话就是没能践行可持续发展观,没有注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这也就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来完善这个不足,刻苦学好自己的专业,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出具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理念的产品,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选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不仅要有先进科学技术,还要有崇高的道德文化修养,任何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不能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理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做一个为了全人类与子孙后代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工作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 作 者】王瑞娟

【作者简介】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想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体现,开拓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现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环境、提供保证。 【关 键 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3)05-0014-03

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主体条件和人的保证。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之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2];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既要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又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社会首先必须把它自己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自由发展的条件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每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这些,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但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客观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社会形式基本上是以有赖于人的依附关系形成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所以人不可能有独特个性的发展。到了“第二大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立性和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带来了“人格的普遍提高”;然而,这种人的独立性却时时处处建立在对物的依附关系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无产者创造的财富不仅不能为发展自己的个性服务,反而成了以新的形式压制和摧残自身个性的手段。人类社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后,其发展不再依赖于对人或物的依附关系,而是依赖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的发展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个人的发展又为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打下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在实实在在地促进着人民素质的提高,使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它所带来的物质的、精神的实际成果,为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展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着条件。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执政党加强执政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社会分工才能最终消失,使人们从分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去从事学习、研究和创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只有不断变革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创造充分的财富,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社会文化的发达进步为基本条件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包括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两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缺乏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上正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表现在各个领域与不同层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各种利益的普遍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需要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拥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享有民主的各项权利。同时人还需要文化利益的实现,需要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备学习和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能力。这些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实现,都直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切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讲,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文明进步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的综合体现。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这两个过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的关系,清楚地说明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务的提出,既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努力贯彻执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结果和产物,又继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最终体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中来思考,防止离开社会的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其次,要把提高全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人的素质表现在多方面,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三,要善于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在历史上对我国文明与人的发展曾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提倡的尚义崇仁、追求至善的价值目标,好学深思、通古博今的人才范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内在品格,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广阔胸襟,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学习的闪光之处。同时,我们还必须努力汲取各国理想人格之长,以弥补儒家理想人格之不足。如果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中国“圣人”人格与西方“强人”人格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必将会对新人人格的形成发挥巨大的借鉴作用。第四,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眼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自然自觉统一起来,在二者协调与和谐中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为自己以及后代子孙,创造一个与大自然协调一致发展的优美环境,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就要从物质、政治、精神、生态等方面来加强建设,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环境、提供保证。

第三篇:马克思交往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生存和活动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互动发展。文章阐述了交往的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分析了交往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希望从理论最终回归实践。诠释马克思交往理论对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人;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的不断扩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深刻揭示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于科学交往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双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渊源:交往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曾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作为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更高级的社会,既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首先,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离不开社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人就越能发展自我、展现自我,从而在更宽阔的交往合作中,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以体力和智力为核心的多方面能力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以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为标志。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过劳动,人们不但可以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而且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也让人的能力发展越全面,自主性越强。第三,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和发展。人是有生命有需要的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追求目标和实现自我的本质力量和超级动力。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本性的需要,所以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交往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有自主性。马克思所讲的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强调人的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使人的个性发展不再受到社会的压制。

“交往”是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范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又从人对自然的依赖问题上提到“人与自然交往”,把人与自然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这部著作没有对交往范畴作出具体界定。在1845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大量笔墨研究了交往问题,多处提到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普遍交往等范畴,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交往与生产、分工的相互关系,以及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作用,并先后使用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术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频繁使用了交往范畴。可见,交往范畴的内涵非常广泛,将其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精神、人员等等交往;从方式上看,包括生活中的、生产中的、分配中的、消费中的交往;从范围上看,包括一切个人、民族、国家等处在社会中的相互间的交往。

对交往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是多样的,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对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内容表述基本一致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容。“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关系中,自然地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通过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又会不断促进或抑制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人们交往的动力因素。“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为了实现利益,彼此之间要发生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并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社会关系网,去实现物质、精神、文化、信息等资源的交换和互动。所以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关于交往与人的发展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人这样一个主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提醒。

正是从交往的存在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角出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并通过分析交往的历史演化展示了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展的)是最初的交往形态。”这是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狭隘关系约束着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尚处稚嫩状态,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的,比如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家庭和更大的氏族。在这一交往形态中,维系交往关系的纽带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等级制。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马克思把第二种交往形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交往形态中,人的交往是依赖于物质的。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所以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劳动和生产在这一阶段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发展的助推器。对资本来说,唯一有直接意义的使用价值就是使它自身增值,具有这种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就是工人的活的劳动力。所以资本家通过工人的辛苦劳动获得大量的物质满足需要,而工人却一无所有。这就是资产阶级血的剥削阶段,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人类交往。第三种交往形态是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换,这是马克思设想的人类理想的交往形式。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很显然,它与第一阶段有相似之处,但它不是简单的对第一种交往形式的复归,它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这种交往形态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劳动本身也摆脱了谋生的手段,产生了人对物质的高度满足和对精神的高度需求,从而使人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出人类活动的完整性,表现出人全面发展的丰富性,成为自主活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这一阶段的交往活动不再具有约束性,而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实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人”的理想人格。

二、必要条件:交往发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交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的一致性表明,交往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要生存首先就是要物质满足的需要,物质满足自然就离不开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必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加频繁。有了人与人之间不断频繁的交往,才会让人在交往中得到不断发展,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层次不断发展,人的追求目标、自身发展都要不断适应社会关系的需要,从而在这种交往中不断提高。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自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其体力、智力等各种能力不得不全面发展,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等也不得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全面提高。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更加强调了人的发展,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交往能够有序进行的有力后盾。人是普遍交往的实践主体,所以交往发展的范围、发展的水平都与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为普遍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人们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就不断完善,人们的自身素质也不断提高,人们普遍交往也就成为可能。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交往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自身各个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大、不断提高,因为这种需求,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在不断丰富,随之人们的交往面也在不断扩大。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自由个性的不断张扬也是交往得以有序进行不可忽缺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复杂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丰富化和复杂化,只有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这种越来越复杂的交往才能和谐有序地进行下去。

最后,随着人自身发展的进步,社会交往已经跨越到全球性交往。“历史”也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性的交往将进一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全球性的经济交往将使生产力发展世界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全球性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国际化。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全球性的政治交往也丰富化,政治民主更加成为可能,为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提供政治保障。只有在全球性政治交往中,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才能更有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才更具有现实性。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融合了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精华,让人们更全面、更灵活地选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人的知识水平、精神境界、思想素质的国际性发展。同时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让人们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间的理解和融合成为一种可能,也使得全球性交往成为现实。全球性的交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普遍现象,这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同时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性交往也必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也将成为一种可能。总之,交往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随着交往的日益普遍化,人的全面发展也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三、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回归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阐释新概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看,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否充满活力,是否生机勃勃,依赖于交往的发展程度。人类交往历史告诉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人们之间的积极交往实现的。没有人们之间丰富多彩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人类社会是不可能达到今天如此发达程度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并且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正是适应了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全新开放的交往和交往观念打破一潭死水般的社会状态,使全社会的人,组织、机构、部门在一种全新的观念中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起来,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步,和世界一起发展,让中国沿着文明、科学、进步的大道阔步前进。另一方面,在未来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会显著提高。这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和极大满足,人们的健康水平、思想素质明显提高,而且还表现在人们因为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分工的限制,可以支配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岗位,精神需求可能上升到首要地位,人类整个社会交往活动的品位和层次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交往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局面下,随着人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在未来社会中的不断发展,精神交往关系越来越显得重要也是合乎逻辑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走向缓和、平等、和睦也是必然的。否则,理想社会的实现就是不可思议的。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人的全面解放。这是共产主义理想的需要,也对人类交往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人的全面解放、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成为一种可能。

科学发展观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就是为了人民,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总之一切的发展只有一个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力,发挥人民的创造水平,集中全社会全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成果分配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修养也不断上升,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都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惠及到了发展成果,中国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一切问题的中心都集中在人的身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具体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这个理想并不是空想,而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必然走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健康全面地向前发展,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实现社会和谐,主体是人。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主要的就是涉及人的交往,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人交往的活跃,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成为人与社会交往的基础与动力;在人与社会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推动着人与自然的交往。这个交往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大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健全民主法治,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由和安全;追求公平正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平等;提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是为了保障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保障力量。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转型鸿沟的衍生,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如何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在差异性的社会语境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山之匙,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面对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我们必须重回马克思,挖掘并厘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生成脉络,从而为当代中国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撑。

摘要: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曲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自由”,是“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即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是同等的概念。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不能简单地把我们今天活动的目的说成就是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否则就会掩盖现实生活矛盾,或者否定市场经济的历史进步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发展问题置于重要位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价值目标。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者和反思者,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格局日益陷入片面化和物化的困境。在当代中国,人们把人的发展简单理解为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而忽视财富增长给生态修复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后果,更不用畅谈如何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实践中日益突显出来。这既是对人的发展历史轨迹的考量,也是对当下中国人的发展模式和实现条件反思的必然。厘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史脉络,无论是深化和完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是探寻在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而发展理论中的“自由”概念,既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一种可称之为“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其对立的概念是“异化”。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自由和异化理论枢一点下文再讨论飞“自由全而发展”的概念总是相对于“异化”概念而言的。人不能获得自由全而发展,就是异化;消除异化,人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全而发展。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用“异化”和“自由全而发展”这两个术语来指称人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存状态。“异化”是指人们的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人们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由全而地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而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劳动不是第一需要、不是目的而是谋生的手段;人们的活动被限制在一定的领域;人们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而是受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控制。“自由全而发展”则是指人们的另一种生存状态:人们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劳动成为第一需要,人们的活动不再被限制在某种特殊的领域,没有社会分工,没有职业,人们不再受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控制,而是能够支配驾驭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人的能力由此得到全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存状态时指出:“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自由”是与“自愿”、“自主”同等的概念,自由发展也可以看成是自愿发展、自主发展,与人的“依赖性”、“被迫性”相对立。不过,这里的“自愿”、“自主”不能从法律的意义上来理解,而必须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来理解。雇佣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他们从事某种职业,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完全自愿、自主的行为,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这样做。但从“生存论”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为是被迫的行为,是被自己的生活条件迫使的行为。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是,“这种个人自由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采取物的权力的形式,而且是极其强大的物,离开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本身而独立的物。同样,资本家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看也是自愿、自主、自由的行为,但从“生存论”意义上看,他的行为并非如此,因为他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受资本的驱使,是资本的奴隶。从“生存论”意义来说,只有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需要而是出于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的内在需要的行为才是自愿、自主、自由的行为。“自由发展”和“全而发展”也是同等的概念,自由发展也就是全而发展,全面发展必定是自由发展。“自由发展”着重从人的活动目的、意愿来说明人的生存状态,而“全而发展”则着重从人的能力发展的结果来说明人的生存状态。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全而发展”只能是“自由发展”的结果,没有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而发展;自由发展必定表现为全而发展,没有全而发展也就谈不上自由发展。“全而发展”不能理解为什么都行、什么都会,而只能理解为自由发展的结果。

在“生存论”视域中,“异化”和“自由全而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状态,从前者到后者是人的生存状态的质的飞跃,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生存论”意义上的“必然王国”是人类生存的异化状态,“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的高级状态,是自觉、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状态。马克思说:“自由王国只是在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的地方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必然王国的终结和自由王国的开始是人类告别“史前时期”而进入人类自觉地创造历史的时期。恩格斯也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自由全而发展”理论,就可以明白,把实现人的自由全而发展当成今天人们活动的目的并不合适。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理性出发解决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道路的问题。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路径。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完善四个时期,逐步探寻并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萌芽时期:从中学时代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人的自由问题的初步探讨。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主要讨论了三大问题:即人为什么要选择职业?明确选择职业的态度后如何选择职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人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人们有追求美好生活、享有充分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文章中马克思对职业选择充满了无比的激情、浪漫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色彩。马克思认为职业选择应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一旦拥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可以牺牲个人的幸福甚至生命,“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人是社会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关系必然对其职业的选择有制约性,人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关系,凭空想象抽象、随意地选择自己的职业,但马克思在论文中把自己职业的选择同人类幸福紧密结合,散发出可贵的自由精神。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轮廓依稀形成。

马克思对封建神学和宗教制度的批判,同他对自由的追求和人的自由本性的思想紧密相连。在 1842 年 4 月至 1843 年 3月研究者称之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莱茵报》时期,针对普鲁士政府颁布书报检查令加大对书报检查及出版自由的控制,马克思先于1842年1月底至2月初写了关于《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并在 3 月至 4 月期间写了《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在文中尖锐地批判书报检查所产生的恶果不应归咎于个别检察官的不法行为,而是书报检查制度固有的“客观的缺点”。马克思在文章中,把“理性”具体化为“人民精神”,指出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心声袒露,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在自己的出版物中表现自己精神的权利。“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因而也就是出版的类的本质。” 和政治解放的解读有本质区别,政治解放只能实现政治自由,而人类解放的前提是劳动自由的实现,在此意义上才真正实现人的自由。

1932年第一次发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在继承、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劳动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基础,考察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畸形、片面发展。马克思看到工人劳动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同劳动行为的异化,劳动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丧失了人的类本质。因此,马克思强调只有消除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人的片面发展,使人的本质回归,从而使全体社会最终成员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飞跃。马克思基于人的类本质出发,对人的发展提出了理想目标:即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将获得全面的解放,一切对人的个性的压抑都将消除。“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③可见,尽管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整概念尚未形成,但这些思想的火花推动着他深入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 这一时期,马克思已经开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触角探讨人的异化、自由和解放等问题。虽然尚没有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整概念,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轮廓已经依稀可见。

(二)形成时期: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1、实践为揭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前提。

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马恩批判了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而对物质生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等问题的探讨已经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这恰恰表露出在《神圣家族》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思想及世界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旗帜鲜明地折射出人的本质由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而不再用“人本身”来说明人,开始抛弃“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 费尔巴哈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出发,反对抽象哲学把人变成抽象的自我意识,看到人的主动性的一面,把人看成是纯粹的活动,证明人不可避免受自然界受动的一面。马克思非常赞同费尔巴哈这一观点,但是马克思并非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他对费尔巴哈感性的、受动的原则加以改造和超越。作为制约和决定着人的活动和需要的对象,不但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的性质,而且是劳动的产物,具有社会的性质,马克思把抽象的人拉入到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初步形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部哲学巨著,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成。在文本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从“现实的人”的基础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眼中“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活动”和“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统一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体,人的生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虽然,当下的人不是完美的生命体,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三)发展时期: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1、发挥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847年马克思为批判普鲁东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经济矛盾的体系,或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缺陷,而撰写和出版了《哲学的贫困》。文章中马克思激烈地批判普鲁东的错误思想,并视:“普鲁东先生是另一个魁奈医生,他是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面的魁奈。”②进而反问道,现实的历史创造问题:“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①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看作从事社会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是对人是劳动的主体和产物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在劳动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中的人,人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并非意味人可以自由地创造历史,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或自由选择某一生产方式,人自身的发展总是受制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的活动只能在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而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历史时代。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巨著。从表层意义上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无产阶级政党创立和无产阶级政党实践斗争的需要,但《共产党宣言》深层的内涵是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说奔流于《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深处的那股洪流是对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终极关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发展与物资资料的生产紧密关联,生命个体的自由与解放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事件,绝非抽象的精神世界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③因此只有澄清近代资本主义以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系列变革,才能找到并夯实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四)成熟时期:从三大手稿及《资本论》的问世到《哥达纲领批判》

1、人的发展三形态划分。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三形态”理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马克思概括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表现为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形态的依次更替。基于对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基础深度审视,马克思认为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不同形态人的发展阶段,这一逻辑推理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寻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三大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人的发展可划分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①这一论断成为学界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依据,也是马克思对于人的发展三个历史阶段的明确表述。简而概之,人的发展依次存在着“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 首先,人的相互依赖发展阶段(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存在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前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在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个人能力有限,为了生存人们只能通过原始的联合方式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从而形成相互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反过来限定了人的发展和交往,注定这一时期人的发展不可能得到自由与解放,个人的发展至多表现为“原始的丰富性”。 其次,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形成了全面的社会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一时期的人开始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和部分的解放(如政治权利)。但是,由于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存在,工人被束缚在固定的生产环节之上,每天重复单一的、机械的工作模式,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物化世界的束缚和压抑。马克思曾说:“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②这也就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全面性而去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使人的发展愈来愈突显出片面性,人的全面发展终究无从谈起。 最次,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极度丰富的基础之上,实行的是高度发达的产品经济。由于私有制的消灭以及旧式分工消除,人们实现了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社会产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摆脱了对物的依赖以及以物作为交往的中介,人们不再是物的奴隶,而是物的主人。总而言之,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

三、马克思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的启示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制度的关系的思想,为我们今天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互动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从理论的角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制度、制度创新及其发展变化,马克思为我们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从制度和制度的创新、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结合起来研究,深入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互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地促成制度的产生,并促使制度处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变化中,使制度更趋于合理,制度体现和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通过其自身的制度创新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由抽象的可能变为现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能在这种互动中得到相互提升和超越。深入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将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制度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保障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其次,从现实的角度,以社会结构变迁为特征的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深刻的制度转型。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衡量制度是否推动了社会前进主要在于是否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水平本来就比较低,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相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相对滞后的问题却仍然比较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中国当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水平和发展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当前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矛盾的关键所在,正确判断和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当前我国制度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创新的空间、途径和方向,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制度的良性互动。

总之,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考察,提出了重要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以长远的眼光审视了社会发展的动向,对人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探索,尤其深入探索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性。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仅具有个体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人类的历史活动中可以看出,人类开始自觉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一步步追求自身的解放,从而使人的全面自由全面发展变为现实。要想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王国”,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类拥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此社会形态能够使人们自由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研究,形成了充实的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8):78- 83. [4]吴岳军 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驱动模式探讨[J],江南论坛2009(10) [5].史国枫.黄书进 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J].社科纵横2010,25(3) [6].丁祥艳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时代诠释[J].理论月刊2009(1)

第五篇: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

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

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相关阅读:

上一篇:煤矿环保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煤矿行业以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