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

2024-07-0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共8篇)

篇1:《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历史观的同时,也科学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重读此文,仍具有现实意义

作 者:杨文森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法系,福建福清,350300刊 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z1)分类号:B0-0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实现条件 现实意义

篇2:《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历史观的同时,也科学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重读此文,仍具有现实意义

作 者:杨文森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法系,福建福清,350300 刊 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z1) 分类号:B0-0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实现条件   现实意义  

篇3: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批判以往自由观特别是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 建立了自己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天性是根植于劳动的, 人的真正的自由是从劳动中获得的, 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身上得到了体现, 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人的头脑、人的思维不断发展, 人本身不断由自发走向自觉, 由自在走向自为。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由必然向自由转换的桥梁和中介, 马克思说, “在我个人的活动中, 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真正的本质, 即我的人的本质, 我的社会本质”, 人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自由本质, 而且强调人的自由不是片面的绝对意志而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 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 才是属于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说明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他之为人的本质, 个人的自由实质上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自由。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在历史变化发展中的, “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的和所容许的范围内, 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 人的自由既受到历史条件的客观制约, 又通过实践冲破这种制约而得到发展。马克思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自由发展, 实质上是人在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之上, 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 实现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统一, 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成为自由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 “个人就是受分工的支配的, 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 使他畸形发展, 受到限制”,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的旧式分工在成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人的身体, 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人, 人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仅是个人与其他人类建立的普遍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全面性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 在需要的驱动下,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达到满足, 在满足的同时人自身也得到发展, 而人的活动是满足人需要的唯一手段,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活动是人生命的特征和存在的基本方式, 人的需要必然通过活动来表现, 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活动的全面性。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也必然包含着人的能力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应当包括实践、认识、审美等能力。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全面发展是在劳动、活动基础上人的社会关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是使人成为无所不能的完人而是使人达到智力与体力、精神与物质、身心与道德、才能与个性得到丰富而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区别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 人的自由发展是人作为一个主体, 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自身, 使人的人格完善, 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每个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外在的目的, 不屈从于强加给他的任何活动和条件, 使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才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马克思为人类指出了自由发展的历史趋势, 通过人的劳动, 在改造外在自然的同时不断改造自身自然, 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 不断获得更高境界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要改变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对立状态, 人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和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 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消除和克服人发展中的矛盾性, 使人的劳动、活动和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 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 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 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 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笔者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更多强调的是个人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个性或每个人的独创性, 而人的全面发展则侧重于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普遍的发展, 每个个体的丰富个性都能得到普遍发展, 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四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联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未来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发展既应是自由的又应是全面的, 也就是应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 这就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理想模式。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固定的分工和职业, 每个人不会只限制和束缚在专属的某个生产领域, 每个人为了适应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及自身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 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掌握各种知识, 接受多方面的技能训练, 不会出现某种人对某个领域或某种工作的垄断, 每个人都可称为多面手,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另外由于消除了社会分工, 特别是消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人也就可以成为自由发展的人。当然, 马克思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心理素质不同, 每个人不可能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达到同等的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人在每个活动领域都成为专家, 活动种类是广泛的, 深度是无限的,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全部才能的发展, 并不是一致均衡的发展, 而是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反过来, 个人的自由发展也要以全面发展为条件, 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发展是自由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甚至来讲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比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的内容更广。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要成为可能是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 要求能力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笔者认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互为条件的、相互促进的。人通过全面发展来突出人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通过自由发展来突出人的差异性。人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得到驾驭自然和社会的自由, 人具有了自由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 就可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的改造自己, 丰富自己的需要, 提高自己的能力, 按照自己的先进形象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创造出自由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7、96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7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7、508、259、514、330、51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90、64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23、273

篇4:《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条件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可理解为:首先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兴趣等各方面的发展;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特质的发展能驾驭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时候的个人一方面完全依附于自然;另一方面又完全受制于社会共同体。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即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主体地位虽有一定的提升,但不可能以一种全面的形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导致的后果是个人的发展呈现异化状态,类的发展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体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地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2]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个体和整体”双向联系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考察全部人类历史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这里的人既然是现实的人,就注定生活在现实世界、从事着物质生产并和现实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个体的发展是群体发展的具体前提,而群体发展、历史的发展则是个体发展的总体展现。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不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诞生,而且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怎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可能。马克思不仅揭示出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其吃、穿、住、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然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艺术等相对高级活动,而且通过这一事实也阐述了生产力和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这同单个人隶属于分工是同类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劳动本身才能消除。”私有制对于个人的发展危害在于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剥夺大部分个人发展的权利。异化劳动扭曲了人的本质,使本应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处于异化状态,使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此,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

(三)旧式分工的消失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人的发展一直同分工联系在一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分工的历史。但个人的片面发展,却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即旧的分工造成的。这种分工把人终生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使人终生服侍一台机器。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是这样描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因此,只有扬弃旧式分工,个人从旧式分工中解放出来,自由的选择职业和发展自己的爱好,人的社会特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重视人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我们增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信心

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量变,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三)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错误认识

有些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在现阶段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避免片面性地、教条式的理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相应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理想和现实统一的过程。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2]郑永廷、石书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1).

篇5: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正如 在《娱乐至死》里提出的那样: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知。媒介不仅仅使人们获得了信息,更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朝着大众媒介时代更深的前进,对于种种生活中须臾不离的媒介工具,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媒介多元化发展,网络兴起,四通八达的社交工具使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愈来愈发达的媒介给了我们每人千里眼,顺风耳,和一个扩音筒。如果我们愿意,每个人都有十五秒钟闻名全球。可是,另一方面,媒介给了我们更灵敏的双耳和眼睛的同时,也用爆炸式的信息开始了一轮轮轰炸,我们就像颠簸在信息的海洋上,是扬帆远航还是被风暴卷走溺毙,全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超高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

政治民主

经济

文化

一,人类的传媒历史

自从有历史以来,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

在书写工具以及文字尚未发展完全的时候,人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那些在特定距离之外的人,也就是说,在原始的传播环境下,当传播媒介只限于口耳相传的时,人们对社会的大部分认知来源于自己周边的那些人。而认知的内容也只限于所能接触的生产资料。信息的持久性和传播宽度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媒介对于人的塑造力也只在微乎其微的程度,人类社会更多表现的还是当传播方式尚未发展健全的蒙昧和混沌。

然后,就像上帝吩咐说要有光一样,文字出现了,人类走出了蒙昧时代(虽然这时我们离清醒还远得很)。亚里士多德说过,文字就像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你一旦写下来,它就自己飘走了,并向那些你可能完全想不到的人四处展示。然而,在中世纪,真正懂得文字的人并不多,人们还是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播信息,可是比之以前已经有了不同,他们认知的源头来自于书籍。

如果说在原始传播时代和手抄时代,媒介的发展还刚是萌芽,那么k在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时代,它已经迅速发展壮大并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从一开始的电报,电话,到现在的手机和网络,人类已经登上传播媒介的高峰,就像距离限制不了电波一样,距离再也限制不了人类的交流。整个世界在通讯手段的飞速进步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

二,大众传媒时代的欣喜与焦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社会,如清水几太郎所说,是一个“COPY支配”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日趋发达、信息被大量生产并被大量且无差别的提供给社会大众。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所能够了解并愿意了解的社会环境变的越来越大,可是,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精力去往事件发生地了解实情。于是媒体就充当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就像一个剪贴板,一方面,Ctrl+C,把世界各地的信息搜集并保存,另一方面,Ctrl+V,把保存的信息倾倒给受众。可是,拷贝毕竟不是实物本身,即是媒体再怎么标榜自身的客观,受众从媒体里得到的永远是二手信息并且无法将拷贝品同实物相对照,只能将其作为实物的替代品。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1.媒介与政治民主。

毫无疑问,媒介一定程度上使人从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关心一些更形而上的,抽象的东西,从而使一个人的世界观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现实生活而趋于远大和宏观。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农夫可能在种地之余考虑如何收复国土,一个学生可能在学习之余关心人权和政治民主。这在一个没有发达的媒体,阶级之间固步自封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正如某些网友所调侃的,每天早上起床在卫生间刷微博的过程,其伟大程度堪比古代君王早朝:看见官员不做为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敦促其向善;看见我国领土被侵犯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夷族人的鄙视;看见豆腐渣工程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各族人民能安居乐业的伟大向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有力的实践,究其根本原因,是媒体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信息,并提供了把我们自己的声音扩散出去的途径。因此,在某一方面来说,媒介即话语权。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在 1996 年,大约有2100 万的美国人(占当时达到投票年龄人口数量的 12﹪,达到投票年龄的互联网用户的 50%以上)从网络上得到了有关政治和政策方面的新闻。大约有700 万人使用互联网或者商业的在线网络服务获得关于总统选举的相关消息。大约3﹪的选民认为互联网是他们获取总统选举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g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传播媒介在当代整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角色得到普遍的关注,各种传播平台成为政党争夺人心的战场和执政者阐述政策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而由于新闻媒体对政府和权力的监督作用,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传媒被普遍视为政治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中立的旁观者。大众传媒演变成选举的工具、政党制度的削弱者、政治行为的塑造者和公民的教育手段。媒介能够促进民主,曾经有句谚语:“不怕上告,就怕见报”。充分说明了媒体的监督作用。纵观我们现代的新闻事件,有不少腐败就是因为公民对于权利的监督而揭发出来的,只有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时候,公民的民主自由才能得到保障。

媒介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在经济社会,媒介也有其自身的经济追求,对盈利的需要很容易让媒介失去它自身的公平和客观。同时,那些传播性极强的媒介也容易被某个经济集团所操控,成为其利益的代言人。对于民众而言,媒介一旦失去其客观的立场,也就失去了价值。其从这个层面来讲,客观正义的传播媒介的塑造迫在眉睫,否则,媒介就成为为强权辩护的工具和蒙蔽人心的凶器,更能够导致对媒介的不信任,和信息恐慌。媒体的言论自由对于一个集权型的政府更难能可贵。2.媒介与日常生活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媒介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曾经这样介绍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各种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98%的美国家庭有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平均每天有7个小时出于开机状态„„

大众传播对现代人体现了一种“有用性”,实际上,大众传播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大众媒介使我们了解在过去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有机会了解的事物。在我们自家小小的沙发上,只要对着电视屏幕,上可以了解宇宙和太空,下可以了解海洋和山川。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方圆几公里之内的邻里之间,而开始变得广阔深远。媒介,也使娱乐脱离了那些集体协作的性质,而变得更有封闭性。即是是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有各种媒介,我们也能从一个虚拟的人那儿获得陪伴,看一档娱乐节目而觉得快乐。

从消极的方面讲,媒介让我们变得更自我为中心,更孤独,更浅薄。这些在现代媒介环绕下长大的孩子们,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看电视时,广告让人们从一档节目调到另一档节目,觉得每个都不会那么有趣。并且,因为手机的存在,它意味着你不得不面临着随时随地被各种各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打断的风险,并且,在你处理完这件事时,你已完全想不起来本来要做的是什么。尼尔波茨曼说过:相对于电视,阅读需要更集中的精力,更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更好的想象力。它也能培养出这些能力,而现在面临各种更具吸引力和娱乐性的传播媒介,阅读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这也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和浅薄。

三,提高媒介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gy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象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概而言之,即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要提高媒介素养,我们要:

1.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培养其对媒介信息的解码能力和影响。

要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让受众了解媒介的运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产品的制作流程,了解不同媒介的经营模式,理性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重新审视媒介信息的特质,熟悉寻求信息的方法,具备评估、解释、判别、选择、组织、解码、综合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影响和促进媒介维护信息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才能对电视、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才能更好促进媒介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2.帮助受众认识的媒介信息的属性要使受众明了媒介常用的编码、解码规则,明白媒介是如何利用这些规则在政、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制造神话的。明了节目时段、内容编排、收视率、广告对象等是如何抓取眼球的。

首先,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拷贝,而是经过刻意筛选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因素相互融会、碰撞的结果。其次,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介的技术特征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决定了信息的形态、性质。

再者,媒介在上层建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媒介信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传递着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3.引导受众正确欣赏、评析媒介产品,树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要使受众能科学、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 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潮,开启思维的过滤器,不盲目相信或采用而是从中发掘出对己或对社会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4.提升媒介道德水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篇6:谈谈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内容提要】:在当今现实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现象启发着人们对于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审美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画画”和“唱歌”,而是要建立一种使各门学科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使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将学习的过程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联通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同时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同步前行。

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发挥的媒介教育功能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加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和研究,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高考的改革、学生的减负等教育改革都说明了国家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而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运用。

审美教育也称美育,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教育,而是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同步前行。

一、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审美教育传统历史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孔子 的“六艺之教”。“六艺之教”当中第一个是礼,它实际上是包含着礼仪道德,它是德育的内容;第二个是乐,就是音乐和舞蹈,这个就是有审美教育的内容;第三个就是书,所谓书就是书法,练习写字;第四个就是数,就是数学,书和数它包含着智育的内容;第五个项目就是射,射就是射箭;第六个就是御,它就是骑术骑马,所以射和御,它包含着军体的内容。从孔子的“六艺之教”我们可以看出,它其实包含着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内容,而且孔子最看重的是以诗歌为主导的审美教育。所以论语当中有一句话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可见,审美教育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就已经有所推广,受到了重视。

而现在,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与一般所谓的艺术课一味向学生灌输艺术技法的教育,即灌输唱歌和画画的技巧,而很少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与艺术作品有关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资料,更不注意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的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养成学生自主的学习、研究习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引导人们爱上学习、指导学习、并享受学习。这也是符合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②

一个仅仅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与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几年发生的一起“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说的是清华大学的一位学子,他为了验证他所学的专业知识,用硫酸向动物园的熊泼去,造成熊严重的灼伤,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愤慨。而这位学子这样做的理由居然是为了用硫酸泼熊的过程来验证他所学的化学知识。很明显,专业知识不能等同于智慧。知识仅仅是获得智慧的一个前提。如果硬是把各种知识塞进学生头脑,每一种知识在头脑中各占一格互不联系,那么知识塞得越多,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当心灵完全被塞满时,“自我”就被完全排斥了。被知识塞满的头脑只能变得呆傻。而这些越学越傻的人在当代一般被称为 “文明的野蛮人”、“高分低能的人”、“有IQ而没有EQ的人”。这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相违背的。此外经常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和大学生自杀事件无不说明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并加强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审美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应加强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当作一项奠基工程来抓好。同时应当明确审美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画画”和“唱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使各门学科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使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将学习的过程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联通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③当然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④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自然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的,这样我们才能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素质,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一、学校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手段、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劳动形态等各个方面。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美的学校文化。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审美感受转化为学生的审美感受。通过教和学的活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育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且还是具有更好的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审美化的特性。比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就不应缺乏审美教育。我们不但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塑造人的情感,更要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共性、健康的心灵。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⑤他主张不宜过分强调外来动机,而应努力使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在这里,布鲁纳就提出了要“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性”。⑥所以我们在抱怨语文课难上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语文教学是否成了传统的说教,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在语文教学中有没有用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作品,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这都为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美和音乐美;用形象启发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只是起到桥梁的作用,关键是要去启

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美。我们讲课时,常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绘画、音乐形象和语言形象的完善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得更鲜明、更深刻、更具有活力的艺术形象。把音乐投入教学,主要是由老师用形象性语言描述,在学生的头脑中把课文描写的艺术形象还原为一幅幅图画,可直接采用画面赏析法教学。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一课中,在导语设计中先让同学们听一段《春江花月夜》乐曲,让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然后给同学讲音乐是人心灵世界深处最美的语言,是情感渲泄的最佳方式,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多,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是描写音乐的极品,一下就勾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利用课件中的一些有关《琵琶行》这一课的图片。如: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形象、凄凉的江边送别图、悲惨的琵琶女自述身世图、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图等,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琵琶行》这一课的绘画形象美。再者在讲授本课的重点——音乐场面的描写时,配以《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琵琶曲,给学生听课时以音乐美的享受,另外在授课时,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如“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佩”是“神女佩”,“盘”是“水晶盘”等等,令人从中联想到音乐的美妙。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活动就是审美想象,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象,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象。可见,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不断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文学作品通过想象而呈现出的优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韵致美、情境美、诗意美。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动之以情”,用情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审美化教学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

此外,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劳动形态等各方面中渗透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第二、家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我们会有什么想法呢?首先,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我的孩子还小着呢;其次,就算有对上号的地方,恐怕也不愿意 4

把这样的父母形象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我们身上多少会有所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里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上。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那么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出在哪呢?我们做父母的将又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上面所提到的调查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果我们能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从引导的角度,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去看问题,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美的手段,按“美的规律”进行教育引导,也许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应以身作则,以“美”的行动去教育引导孩子。一直以来,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很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再有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为爸爸的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能看电视,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那么作为孩子的自然就不高兴了,忍不住就会给爸爸提意见,结果却是爸爸高兴时,就说下次一定改;遇到不高兴时,就会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孩子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了,而且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曾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给妈妈洗一次脚。确实,父母的以身作则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其次、不应总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这是造成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学校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学生听了以后就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结果却是由于父母担心这样那样的意外而拒绝了孩子的请求,甚至是在晚饭后提出自己洗自己的碗这样的小事。妈妈也会左思右想一番,然后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其实,作为父母,我们应当让我们的孩子多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一次去探望一位朋友,刚好朋友在教他的孩子打乒乓球。小家伙四五岁了,身体也就球台高一点,尽管球打得不怎么样,但接球的时候却始终显得精神奕奕。也许,在这个小家伙看来,他已经有了与爸爸同等的实力了;所以激情挺高的。5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是朋友的刻意安排,为了孩子能获得这样的感受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他有时蹲站着,为的是与儿子取得一致的高度;有时把球挡得很高,为的是给孩子接球创造一段准备的时间„„

这实在是一个理想的“课堂”。为了让孩子感到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朋友可谓费煞苦心,总是变着法子给孩子发一些花样百出的甚至出其不意而又始终能让孩子接得了的球。这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自己打出的球能够被对手接住,同样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家长如果能耐心一些,花多一点心思,在家庭教育中多渗透一些审美教育的元素;在父母把孩子发出的“偏球”、“怪球”或者很差的“球”全部接住,那么孩子将会打出更好的“球”来。

第三、社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我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怎么样,可以说是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很多商品都是要凭票购买的;然而那个年代的民风是纯朴的;小偷、抢劫犯是要被人们当作“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做好事是会受到表扬的„„在那个年代的人们讨论最多的不是谁谁家的房子比谁谁家大、谁谁家又买了小车等等物质财富的互相攀比;而是讲奉献精神、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讲雷锋精神、讲五讲四美三热爱„„那时人们过的是踏踏实实劳动,坦坦荡荡做人的朴实生活。但是现在由于整个社会都只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工业的发展,甚至以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却忽视了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精神文明。这样就使得一部分人的信仰追求出现了偏差。

确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富足,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精神文明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不堪生活的压力,跟不上生活的节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有些人甚至直接崩溃,选择了逃避生活的“游戏人生”,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或者在生活中迷失方向,选择了轻生;甚至报复社会„„一起“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德与智、知与行不能顾此失彼!当跳“海珠桥”变成“做秀”,当轻生者跳楼前围观者不去劝阻反而起哄喝彩,善与恶、美与丑怎能麻木不仁?严峻的现实,生命的代价呼唤着人们对社会教育的重重拷问。

缺乏审美教育的社会教育是不完整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仰追求一旦出现偏差,它常常表现为一个人格的空缺,在审美的文化领域和美育的教育当中,就会出现很多反常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审美教育渗透到社会教育当中对我们当代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审美教育对社会教育当中的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启发人用。作为一个人来说,他固然物质上的生活是需要的,但是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一个人的自 6

尊自爱,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同样是他生存的一个重要的层面。陶渊明有首诗,就提出“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他把世俗社会比作为樊笼,是牢笼。认为回归自然,在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当中,他的人格可以得到解放。那么像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目前,还是有它的价值的,是可以为我们所汲取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和历史上,有很多人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惜牺牲物质的利益,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人格追求同样是有价值的,所以这就牵涉到一个价值观念判断。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教育在社会教育如何把“义”和“利”统一起来所起的启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审美教育对人格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古语有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矣”,在市场经济下,完全把人格和市场经济和金钱对立起来,用审美和人格来排斥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比如说市场经济讲究商品交换利益互换,这也是不够全面的。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经济实力有时候我们的人格也很难完全保持独立。所以,不能把人格和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绝然对立,用道德和义愤的态度来对待市场经济下人格的建设。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的《非亲非故一家人》的故事就使我思考了很多,说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胡艳萍收养了三十多个残疾智障人员,不仅盖了善满家园供他们吃住,最关键的是在胡大姐的教育和帮忙下,他们都有了一定的智力,都能够干一些活,而且发病的次数也减少了,大小便不能自理的也渐渐在改变,更难得的是他们也可以和常人一样用他们的劳动创造着财富;他们在善满家园过上了这辈子都不敢相信的幸福生活。从胡大姐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残疾智障人士,只要得到社会足够的关爱,通过一些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找到生活的位置,他们也是可以和常人一样幸福的生活、愉快的参加劳动的。我们的胡大姐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但在市场经济下她对残疾智障人员能做到不离不弃,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也是平常人,只不过做了别人没做的事情,而我却对此事乐此不疲,这里融入了我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在对残疾智障人员的“乐此不疲”当中,我们的胡大姐的人格也在这种特殊的教育当中得到提升。这种特殊的审美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社会和有关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三、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审美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将审美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善于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

美,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然而,由于审美教育仍然很不完善,学校社会都比较重视智育,智育被强化了,德育、美育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虽然很多教育专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专家意见,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可不容易。比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等等在国内人们已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中国的校园里响彻了二十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的口号,以至于到了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

可又有多少人真正认真考察过,在我们的校园里,学生真的是课堂的主人吗?只要我们看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通常我们的摄像机只摄教师,录像中只有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而且,在一些录像片断中,教师与学生显然没有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因为教师所有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没有字幕。然后,我们很多时候会看到课堂上的教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课上完后,接下来是一些老师对教学环节点评的录像。然而奇怪的是,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多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是少之又少。这就是大制度下的小规则还没能很好的处理的结果。

前几年在我们广东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反补课英雄——肖兵”。因为反对补课而被学校在考核中评为“不称职”,到最后“下课”了。反对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这是国家教育部三令五申的,而且也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因为反补课而下岗的“反补课英雄”呢?其实这是我国的一些教育改革的制度与当前的一些教育实际出现了冲突造成的。国家现在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的学习实践时间,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来则可以增加学生从事道德实践的时间;所以国家反对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然而事实是学生就真的会那么听话,在节假日会很好的休息、加强身体的锻炼、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吗?我想这就只能因人而异了。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节假日玩个痛快,通宵达旦地打麻将、玩电子游戏或上网等等,这样的节假日对学生的不利影响远比平时的学业负担重得多。在节假日发生严重损害学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事故的可能性,也明显比到校上课的时间大得多。同时学生就真的会把平时用于学习的时间用于道德实践吗?恐怕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但也有可能完全是另外相反的可能,就是将这些时间用于不道德活动。学生到底是在校学习的时间干坏事多些,还是节假日干坏事多些?为什么青少年犯罪更多地发生于失学的青少年中?学习知识和道德实践真的是矛盾的一对?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热心帮助同学解答学习难题等等,就不含有道德实践的成分?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此外,还有高考、中考呢?这也难怪我们的老师及大部分的家长以及社会对补课现象的见 8

怪不怪,甚至是支持学生在节假日参加补课。

其实,尽管节假日也像平常一样不能放松体育和德育,但维护健康和从事德育活动并不需要成日地放假。给孩子们放假,恰恰是充分开发孩子们智力和潜能的需要!根据多重智力理论,孩子们各有各的聪明,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规模化、高效率地培养人才的方式,不可能太多地顾及每一个孩子的差别,许多类型的智力在学校里没有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机会。通过学生在节假日的自由活动和父母、亲属的有意培养,学校教育的这一缺陷至少可以得到部分弥补。这些潜能的开发可能使学生成为特长生而被大学优先录取,可以使学生增长自信从而改善学业成绩,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也可能有助于在社会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还有,学生阶段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养成获取知识的能力。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不足以培养出良好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少不了自学实践。放假,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自学时间。从短期看,自学的效率完全可能低于补课。但从长远看,一旦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考上大学不成问题,而且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制定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制度的时候,是否能将节假日的时间也纳入其中,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学生在节假日,在校外也能接受到正规的教育。现在社会上开展的一些假期夏令营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审美教育方式的实践。能让学生有机会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结识新的朋友、培养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等等。然而这种夏令营的教育方式由于带有很浓的商业性,很多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教育相关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结果出现了不少意外;有的甚至是打着政府部门的旗号来招生,严重的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比如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全国青少年海陆空将帅特训营”;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也只能是让一部分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的教育。大部分学生的节假日还是处在一种“放羊”的状态。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为目的,并对德育、智育、体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在将来的、未来的和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会时时引起我们的关注,时时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一个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③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55页。⑤

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页。⑥ 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篇7: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本质在客观上要求人实现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动力和物质条件,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在市场经济中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力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序、良性运行的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保证.

作 者:赵国栋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政治系,河南,商丘,476000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22(5) 分类号:B018 关键词:市场经济   完整人格   全面发展   潜能   价值  

篇8:论奥运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

顾拜旦一生都在追求以体育形式为主实现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他的奥林匹克思想的核心是“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一思想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 团结和公平竞争, 其目的就在于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境界。奥林匹克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身心和谐, 追求卓越, 公平竞争, 和平友好, 奋斗中体验乐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诚实勇敢、公正竞赛、不断奋进、团结友爱、民主平等、相互尊重、追求和平等都被认为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体现。

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原因之一是强调了教育的价值。《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 意志和精神, 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这种哲学可以认为是顾拜旦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教育和体育思想的继承, 也是现代社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的体现。在论及奥林匹克主义的任务时, 《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两点, 一是“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 二是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 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功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1]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在为《奥林匹克运动》一书作序时说:“离开教育, 奥林匹克主义就失去它的意义。”[2]《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 具有奥林匹克精神, 以友谊、团结和公正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3]《奥林匹克宪章》还指出, 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 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她将体育运动、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 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祟为基础的。她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 以及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作用。她让世界不要暴力、不要恐怖, 把所有人的目光移到同一个焦点上。

这就是奥林匹克的魅力。萨马兰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 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意义上来讲她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她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4]可见奥林匹克的理想不仅仅是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的竞技比赛, 而是要通过体育运动这种特殊教育形式, 将她的崇高理想渗透到人的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可以说, 百年奥运是人们不断挑战自我, 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的教育过程。

二、奥林匹克和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 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奥林匹克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

1. 健全人格与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运动是健康长寿的一大法宝, 是终身健康的最佳投资。体育运动可教会人们基本的生存技能, 如游泳时学会水中安全和救护, 户外活动学会极端情形下的生存技巧等。体育运动可使人们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上得到全面发展, 以满足快节奏、高负荷运转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而是生理、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好的状态。现代社会发展迅速, 生活节奏快, 工作负荷大, 人际关系复杂, 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大, 心理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为此, 提高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要塑造健全人格, 就必须使人在体验善良、美好和温馨的情感生活之时, 也体验顺境、逆境、挫折和磨难的感受。体育让人们通过游戏、运动和竞赛, 体会速度和力量、紧张与松弛、自信与自卑、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 以及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 无疑是增进心理健康, 塑造健全人格的一种手段。

2. 竞争合作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

竞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和潜力。现代人应具有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懂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奥运会是一个充满汗水、泪水、掌声、成功和遗憾的赛场, 这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激荡着永不放弃的声音, 满载着执著追求的信念。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对运动员而言, 是要在面对强手时有大无畏的精神, 敢于拼搏, 勇于胜利;对社会普通大众而言, 就是要有一种不断竞争、不断进取的精神, 要追求完善, 不断挑战自己, 向新的极限冲击。

体育竞技具有技艺高、竞赛性强、按规则行事, 以及结果得到社会承认的特点。体育是唯一能依靠力量、速度、技巧来夺取优胜地位的一个领域, 它的灵魂就是竞争。奥林匹克运动倡导公平竞争, 即所有的参赛者遵守比赛规则。

体育中不但有竞争, 更有合作, 一些团体性项目更是如此。而合作的前提是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和理解, 要求参与竞技活动的人具备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 善于在现实和传统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 以及民族和人类之间不断地协调和化解矛盾, 应对各种挑战。

3.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观与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能使不同国度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直接理解其体能符号——身体姿态、动作轨迹、运动速度和节奏, 达到有效交流、消除文化壁垒的目的, 使具有竞争、互动娱乐属性的奥林匹克文化更快地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因此, 体育活动有助于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人达成共识, 和平共处有助于国际间的理解、合作和和平。

互相了解和友谊是和平建立的基础, 而互相了解和友谊就是要让文化差异成为交流和交友的驱动器, 而不是成为各自封闭甚至对抗的樊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人们借助于奥运会这一平台, 在赛场上交锋, 在奥运村中交流, 在“奥林匹克青年营”中对话, 这些都有助于年轻人以博大的胸怀去认识、理解、尊重和客观评价其他文明, 虚心地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分。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意义也正在于她把竞争与和平、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激情、规则与自由、国家与世界, 理想与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引领下, 人类能够集中而充分地享受闲暇、展现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

相信北京奥运会将会促进强调身体、心理和意志全面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的传播和扎根,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和世界范围的影响不断增长, 奥林匹克精神将越来越深入人心。“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北京奥运将为世界和平和社会的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注释

1[1][2]孙葆洁.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0:6、13.

2[3]熊斗寅.教育家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J].体育与科学, 2003 (6) .

上一篇:校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竞聘资料。袁波下一篇: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广州市政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