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起点读书发言稿

2022-08-14

一份好的发言稿可能意味着在一个组织中获得肯定,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晋升机会。既然发言稿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写好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红色起点读书发言稿》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红色起点读书发言稿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一)

张文慧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然而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未曾真正经历动荡不安的战争,也就未曾亲身经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的惊险,更加未曾见证在战争年代时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付出。抱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拜之心与对建党伟业路程的疑惑之情,我翻开了《红色的起点》,这本由叶永烈花费一年半的时间,书写的三十万字的,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前夕出版。这本书一字未改,仅以《中国共产党之初》与《大机密》别名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出版。《红色的起点》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中国共产党之初》公正明确,《大机密》表现出海峡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不了解。

仔细阅读起来,我不由得十分感叹,该书的详尽,其完整度之高,从未有一本书如此详细地记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公正严谨,作者采访了参与党建的重要人士,参阅了众多党史资料,终成此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建党历史,更加接近了历史人物。本书一开头以寻找中国共产党一大纪念馆为线索,展开中国共产党诞生史。

先说横向面,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键人物南陈北李入手,有志之士的聚首,共商救国大计,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深受军阀的危害,国家急需一条新的道路。而年轻的爱国知识分子,已经摩拳擦掌,恨不得为救国奋战。本书以一九二一年为断代史,深入写一大的召开,一大的召开之初,就面临被法逮捕队抓获的风险,多亏四方有志之士的机敏和重要人员马林的危机意识,才得以在嘉兴画舫画上句点。在这个方面,我感悟到,一个党派的建立都是不易的,新的思想新的道路,只有掌握在走在最前面的人,青年的手里,才能实现价值。从描述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人的文字中,我有幸了解他们的思想,解读他们的行为。当时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学底蕴,他们不仅明白到了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更加愿意寻找有志之士,找寻有效道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艰辛。党的名称、性质、纲领,这些如今我们正在学习的正确道路,当时还在辛苦的探索当中,没有人知道正确与否,关于如何壮大党派更是众说纷纭,只是当时确信以此道路方可救中国。

再看看纵面,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代表们的后来,文中不断提及很多当时参与建党的关键人物,到后来,有很多人因为受到了诱惑,改变了初衷,这就好像当代很多原本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安稳的年代反而贪污腐败,就是因为没有毅力,没有恒心,或者说有太大的野心,太多的贪心。有很多一大代表,贯彻了初衷,为事业牺牲了自己,他们是光荣的,他们坚信没了自己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同谋者。许许多多优秀的爱国青年合力,才建造了富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一年诞生之后,没有成熟的领袖,因此早年“左”右摇摆不定,像走马灯似的更换领袖: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到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再到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到王明、博古的“左”倾机会主义,走过了一右三左的曲折道路。最后才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走向了新中国。可见,建党难,完善一个党更难,带领好一个党难上加难。

现在的我们,有机会参与青年马克思培训,应当借此机会,认识有志同谋,了解我们的党,完善我们自身,成为一个对社会更加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二)

记得三毛的一句话,很喜欢:“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中,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一年的大学生活使我渐渐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而这次借着参加”青马工程”的机会,让我更加了解到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红色的起点》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叶永烈先生笔下的文字把我静静带回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年代,时光如流水,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昔日闪光的浪涛,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在目,仿佛他们重来没有离开过。在这本书中,作者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过程的风云人物一一描述,在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作者以客观的笔调,忠于史实,写出这本 《红色的起点》,以三十多万言篇幅真实展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等共产党人的谦和务实和强烈的救国爱国情怀。作者以真实的笔调,尊重史实,毫不避讳地描写了建党之初的另外一些真实细节:从孕育、诞生到摇篮期,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共产党人有坚定、也有动摇;有高洁、也有污浊;有忠贞、也有背叛,但这些并没有阻挡共产党人的救国梦,并且最终使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改变并引领中国历史的执政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记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曾经这样说过:“大学生不梦,中国何以梦。”类似的,我很喜欢一句话:“Life ends when you stop dreaming. Hope ends when you stop believing.”的确,“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这样国家才会富强。在这本书中,从《新青年》的“一枝独秀”,到蔡元培的“三顾茅庐”群贤毕至北京大学,令五四的呐喊,让世界听见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第二篇:红色书籍读书报告

《南湖魂:嘉兴党史人物传续集》书评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众所周知,一切纪念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举行。阅读红色书籍是必不可少的。我一直在想,有关中国党史的书实在是多的数不胜数,如何挑选?我要阅读怎样一本红色书籍呢?为此我一再烦恼。终于,想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又作为一个嘉兴人,一个历史专业的本科生,显然,那就读一本有关嘉兴党史的书吧!

《南湖魂:嘉兴党史人物传续集》,其实这本书是在百度后找到的,是由中共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湖魂:嘉兴党史人物传续集》所收编的革命烈士和党史人物曾经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可历史造就了他们,时代锤炼了他们。鲜红的党旗,弥漫的硝烟,铮铮铁骨,凛凛正气,南湖畔的优秀儿女以满腔热血和无私无畏的精神,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有的在大革命的风暴中叱咤风云,有的在土地革命的暴风骤雨中披荆斩棘,有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血洒疆场,有的在黎明前的炮声中含笑九泉。他们用青春年华为时代伴奏,用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歌唱。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

该书讲述了嘉兴34位革命烈士和曾经在嘉兴活动过的党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本书稿人物收编范围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主,适当延长到抗美援朝结束。烈士,凡嘉兴籍人不受牺牲地域限制,非本地籍人必须是在嘉兴牺牲的;党史人物,主要收编在嘉兴党史上有过重大贡献或有突出影响的,生平事迹特别感人、有教育意义的个别人物也作了特殊考虑。本书稿的人物传和照片的编排,以革命烈士、党史人物牺牲或逝世的时间先后为序。

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精神。现在就摘录书中其中一位革命人物——李一谔的描述。“1924年,经柳亚子、侯绍裘介绍,李一谔加入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旋即受国民党江苏临时省党部的委派,担任国民党金山县临时县党部筹备委员,负责筹组临时县党部。这时,侯绍裘到张堰帮助李一谔吸收国民党员,一大批激进的知识分子都参加了国民党,李一谔联系和团结了这批知识分子。8月,国民党金山临时县党部在张堰召开成立大会。、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管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领导成员、共产党活动家恽代英出席了大会,并作了经孙中山重新解释的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报告,阐明了国共合作领导革命的道理。会上,李一谔被选为金山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24年秋,李一谔派遣顾红玫等到与金山县毗邻的浙江省平湖县东片乡镇,做政治开拓工作,壮大国民革命力量。先后通过新仓镇“同和典当”莫伯筹、朱轶凡等人,在新仓、衙前两镇,发展国民党员10多人,组成直属金山临时县党部领导的两个国民党区分部。1925年5月,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李一谔随即投身于五卅运动中,奔波于上海、张堰之间。在张堰镇召开了盛况空前的五卅烈士追悼大会,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经过五卅运动的革命洗礼,李一谔的思想又起了飞跃,对世界观转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就在五卅运动高潮期间的六七月份,他由侯绍裘和姜长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金山县最早的一位共产党员。8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李一谔当选为省党部候补监察委员。”从中足以体会到李一谔是一位献生工农浩气长存的革命烈士。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红色文化对精神的引领作用是及其重要的。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90年来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历史上、现实中那些真实的人和事,无疑会带给今天人们的内心世界以极大的充实,成为我们共克时艰、迎接挑战的精神力量。红色书籍不只有一副严肃的面孔。在移情志、抒心胸、讲文明、促和谐等诸多方面,红色书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色书籍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启迪,激励着今天的每一个人去开创新的历史。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目前,红色书籍在铭刻历史的同时,更加强调观照现实、反映当代;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加强调开阔视野、面向未来;在培养民族自信的同时,更加强调理性思考、科学态度。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红色经典已不仅仅是老故事,它正在书写具有时代特色的崭新一页,它的故事常写常新。不是要你到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应该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中的地火。苦难的背后,蕴藏着新生,苦难铸就辉煌。

嘉兴历史上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作为一位嘉兴人,实乃荣幸。在共产党90诞辰之际,我们记住的不应只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党史的恢宏历程,二是蕴含其中的精神。红色之所以经典、长久、深刻,不只因它承载着荡气回肠的历史,而是因它沿袭着经久不衰的精神。我想这就是我从《南湖魂:嘉兴党史人物传续集》中领会到的最大的感悟,也是红色书籍所要体现的灵魂!

第三篇: 红色精神读书报告

读红 色 经 典

感爱 国 精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141班

闫蕊

2017年5月

读红色经典 感爱国精神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明,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读许多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读红色经典则是和革命烈士进行心灵的沟通。 ——题记

有人说:一本好书,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髓。所以,只有多读有益的书,才能增强自信心,更加勇敢顽强,才会使自己拥有一对永折不断的翅膀。

当我读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那段保尔的名言时,曾经热血澎湃,渴望自己也能有那样火热的青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部前苏联的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保尔在凭吊战友时所说的上面那段话,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

近来我接连阅读了《长征》、《青春之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优秀红色经典书籍。在积累自身素养的同时,也更深入了解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感人事迹。阅读过程中,我始终被书中的先进人物导引着,陪他们在成长和征战的道路上前行,感觉像在和林道静这样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同呼吸,共命运。 通过仔细品我读了解到:《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来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物,是30年代在党和革命斗争中培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典型。林道静具有执拗、倔强的反抗性格和同情劳动者的善良品质。她的家庭,使她受到了教育,也给她打上了一定的阶级烙印,在她身上体现出小资产阶级的温情、狂热,不切实际的幻想。她离家后,走的是个人反抗的道路。她和余永泽分手,是对封建制度的大胆挑战,表现了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反抗精神。参加革命后也热情有余,冷静不足,缺乏斗争经验。初见戴愉,仅凭一声“同志”的称呼便在惊奇之余讲出了全部秘密,这都有说明她单纯、幼稚、缺乏斗争策略。入党后以坚强的信念为党忠实、顽强地工作,克服了自身弱点,成为一名先锋战士。林道静被写得充实丰满,生动感人,她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层层苦难的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灾难、痛苦是人生的调味剂,从不向命运低头,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革命青年的光辉理想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热情,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着强大的促人奋发的感染力。

想起有位伟人说过,追求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诗人席慕容也曾感慨: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客观上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鲜花的烂漫与凋零,就像青草的翠绿与枯黄,就像容颜的妩媚与憔悴;但是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正如帕思卡尔所说:“人只是一根芦苇,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然而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高贵就在于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丽就会在心底凝固为永恒。林道静在党的引导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最终决定跟党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向康庄大道! 我们一生中最美丽最灿烂的青春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果实,昭示着寒冬的希望。青春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时尚浪漫而又饱含着奋斗的艰辛。在《青春之歌》中,我们跟随林道静一起,追寻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第四篇:红色记忆永放光芒读书活动

关于举行“薪火相传写青春”诗歌创作朗诵

比赛的通知

为纪念五四运动88周年,为使我校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励志图强、耕耘学业,特别为激励三年级同学在中考将至之时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学校特决定举行“薪火相传写青春”诗歌创作朗诵比赛,具体内容如下:

一、 比赛内容:

(一)、诗歌创作。

1、诗歌创作分为集体创作和个人创作两部分:集体创作部分以班为单位每班一首诗歌(必写),个人创作以个人为单位数量不限。

2、作品要以歌颂和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可联系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优秀青年的事迹以谈自己如何践行五四精神为内容,可以作为时代青年自己有着怎样的责任和抱负为内容,也可以积极向上的班荣班风为内容……,务求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理想抱负,有真情实感。

3、诗歌形式不限,可以是现代新诗,也可以是格律诗词;集体作品不少于200字,个人作品不少于100字;用稿纸抄写,注明班级、姓名。

(二)诗歌朗诵

1、每班朗诵两首诗歌:其中一首为指定作品即本班集体创作的诗歌,另一首由班级自行在中外诗人的作品中选定,只要符合主题即可。

2、指定作品由全班集体朗诵,自定作品可自行安排本班同学朗诵。

3、朗诵时要感情充沛,吐字清晰,服装大方得体,符合人物身份,有配乐。

二、比赛办法

(一)比赛时间

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诗歌创作比赛,即日起开始创作,4月30将作品交到团委,择优展出;第二阶段为诗歌朗诵比赛,即日起开始准备,五一长假后择日演出。

(二)评奖办法

由校领导、语文组教师及各年级组长担任评委,评选出集体创作,个人创作及朗诵表演优秀奖若干名。

2007年4月24日

第五篇:红色到家活动策划书读书交流策划

读书交流会策划案

一、活动背景:

有多少人会记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据2014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但还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高素质的国民,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为鼓励大家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图书馆最多借阅书籍的本数也翻倍增加到了20本。在当今网络全球化的时代,大家越来越倾向于网络阅读,但传统的纸质阅读有着她自己的独特魅力,能够让人获得心灵的平静,让人更容易思索。要读书,要读好。通过红色到家特色活动,在寝室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能很好的将阅读推行到大家的生活中。

二、活动目的:

培养大家“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使同学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采用“读、思、讲”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丰富大家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通过活动,能感受作品的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提高自身文学修养,且能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式文化的发展。

三、活动主题:

“读书·求知·思考·成长”

四、活动形式:

以参与者读书经历为总纲,以参与者读书的感悟和心得为出发点,进行读书笔记演讲和读书方法的探讨。

五、活动对象:

红色到家走访的所有对象

六、活动时间:

待定

七、活动地点:

待定

八、推进步骤:

1、 前期准备:

(1) 活动举办前所有走访者都必读一本书(可以推荐一些好书)并且了解一下走访对象的阅读情况。

(2) 宣传委员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3) 召集对象开会,商讨交流会的形式;

(4) 要求每人针对所读的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交到支部存档; (5) 经支委商讨选出优秀读书笔记进行表彰。

2、 活动实施:

(1) 走访者介绍读书交流会的意义及重要性; (2) 每个人按顺序针对自己读过的书交流自己的感受; (3) 其他成员认真听取并对讲述者进行个人点评。 (4) 在活动结束后写一篇感想交由支部存档

上一篇:红旗团支部班级事迹下一篇:怀念一起工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