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经验会发言稿

2024-05-06

读书经验会发言稿(共10篇)

篇1:读书经验会发言稿

在滚滚红尘中,能够坐下来喝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

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读中学时,喜欢看台湾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琼瑶的言情小说也记不清看了多少本。

今天,诗歌是论斤来卖的,但上世纪80年代诗人还是很火的。汪国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至今还记得他的一些在今天来看很浅显的诗句,比如《热爱生命》。

文学理论有这样一句名言,形象大于思维,就是说,读者能感受到作者也没有感受到的东东。

我想,只要是看过这部作品的人,一定喜欢,从中找到自己生活得剪影,而且一定有自己的收获。

有个外国作家爱默生讲过这样一句话:“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很欣赏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在这里,我谈三点读书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启示。

一、读书要杂

书的杂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自然地理等。

语文老师,要读历史。有句话怎么讲的,文史不分家。

我曾经给xx级学生出题,考了明朝的历史。

有学生说这是“最无语的语文”。

xx级上学期学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文学。对于1644年我们要熟悉。

公元1644年,有三个皇帝。大明朝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最末一年;大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大顺朝建立的一年,也是灭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决定了中国的历史的走向。

要了解这段历史,可以看《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1944年写的,很好,我看了n遍。

我以为,史学和哲学对于语文老师,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刚才提的《各自的朝圣路》就是很好看的哲学书哦。

“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他们殊途而同归。”――《各自的朝圣路》。

现在,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从他的文字中我们收获智慧和超然。

二、读书要品

品就是鉴赏。

百家讲坛大家喜欢看,易中天教授品《三国》很火。有一个原因,学者用通俗的语言品读为大众找到了欣赏的方法,给了大众文学评论的启蒙。

《百家讲坛》有一个叫孔庆东的老师,品读金庸武侠《射雕英雄传》中的爱情,有很精辟的见解。金庸的确是写爱情的高手。

英雄美人式:郭靖黄蓉我们不说了。

最有味的是天惨地绝的爱情――杨过、小龙女。

他们实在是一对天残地缺的爱情:杨过少一只臂膀,小龙女的第一次也稀里糊涂地给了全真派弟子赵志平,能写这样的爱情需要多大的勇气!

还有梅超风。与师兄私奔,用现在的话说是为了爱情放弃了学业,黄药师,一个名师,一个博士导师不要了,在江湖上兴风作浪。当他们再次回到桃花岛时,陈玄风问她:你后悔么?她说:你不后悔,我也不后悔。好一个痴情女子。

通过学者的品读,我们不仅知道作品好,还知道好在哪儿。

其实,品读也是在创造。

如:三个境界王国维,太经典了。巧妙借用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最后一个境界,是辛弃疾的词,用一个超凡脱俗的女子来比喻自己不得志,也是人生的第三个境界。

三、读书要思

思,就是思考,关照自己,联系实际。思考后,最好要写点东西。

书对我们是有影响的:

中国有句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您看,老的看三国,岂不越发老奸巨猾,少年看多了,都喜欢古惑仔,陈浩南。

青歌赛的评委余秋雨说: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

有时候,我觉得,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我们读书,我们要思考。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读鲁迅的作品,知道了尼采就是个疯子,梁实秋是个大坏蛋。后来才知道,我错了。书读多了,越发感觉无知。

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很脆弱,但思考让我们伟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说:“读书、独立地思考书中的内容,是思想滔滔不绝的源泉。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后还要写作,因为写作让我们的思考更趋于理性。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作文?

我以为,这是我们的小学出了问题。问题是感觉的缺位。崔健的一首歌可以更形象地就说明我们当下我们的生活状态。

我光着膀子我迎着风雪,跑在那逃出医院的道路上,别拦着我,我也不要衣裳,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这是一个感觉缺乏的时代,这个世界花儿朵朵,嫁人就嫁富二代,宁肯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再自行车上微笑。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对于一些人来说,早已荡然无存。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更多的`责任去关注学生的感觉,我们要给孩子们心灵的底子,就是要让美留在孩子心中。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像海子的诗歌所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谢谢大家!

篇2:读书经验会发言稿

在坐的各位同学,你和哈里波特飞天扫帚上遨游过吗?你和马小跳一起打退过偷花贼吗?你和泰迪熊一起吃过蜂蜜吗?嘿嘿,不瞒你说,我都试过!在哪里?嗨,当然在书里咯!我还知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忠报国的岳飞……是妈妈从小培养了我这个爱读书的好习惯,记得小时候,我经常拿着妈妈的英语教课书读,常常把书倒拿着读,妈妈看见我那么爱看书,就给我订了《聪明娃娃》、《东方宝宝》等书,我再也没有拿倒了,因为上面有许多娃娃,拿倒了,娃娃的头就在下面,就不好看了。晚上,我让妈妈读《东方宝宝》书中的故事给我听,慢慢地我也会讲书中的故事给其他小朋友们听。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书的层次与阅读的方式也在提高,从《东方宝宝》杂志到四大名著,从《格林童话》到高尔基的《童年》都装进了我的脑袋。读书多了,让我受益非浅。公主童话让我懂得了善良;阅读训练营让我学会了怎样阅读。

记得,我五岁那年,至外婆家过年,大年三十,我和哥哥、姐姐抢着坐上席,接着,拿起筷子开始吃佳肴,还说说笑笑,而外公外婆他们还站着等大姨、爸爸、妈妈,因为我们的无知,被大人看成不懂礼貌的孩子,自从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明白了“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的意思,我再也不做像以前那样的事了。而且,我现在在家中成了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是一个懂礼貌的标兵,在社会也是一个懂礼貌的小公民。

小时候的我很爱恶作剧,有一次,趁爸爸睡着了,我给他编了一个小辫子,后来,爸爸给我买了《好习惯影响学生的一生》让我读,读着读着,我觉得很羞愧,认识我以前做得不对,之后,我改掉了做恶作剧的坏习惯,我的爸爸那可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以前,我最讨厌写作文,每次写起作文我都头疼,妈妈看了就给我买了《获奖作文》,每天我都读,还记一些好词好句,渐渐地我爱上了作文,我写得小作品,还经常被老师夸奖呢!

篇3:读书经验会发言稿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教书,写书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教师的业务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的需要不断提高。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就是要做到“三会”, 即会读书、会教书、会写书。

一、会读书

会读书首先要爱读书。现在我们的一些教师, 虽然整天拿着书, 却很难说是读书之人。有的人为考而读, 考过关就不读了, 许多培训就是这样;有的人有疑而读, 无疑便不读了, 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的人泛泛而读, 大都只是目及内容提要和目录便束之高阁, 实用的就读一点;有的人随人而读, 人家读什么, 他也读什么, 常常在最深刻的书中感受最肤浅的东西, 在最高雅的书中被最庸俗的东西吸引;有的人为教而读, 只读所教的教材和参考书, 照本宣科应付了事, 甚至以题代读, 以考代读。这些人教书, 只能是误人子弟。我们常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是不读书, “一桶水”从何而来?所以说, 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师, 一位有所作为的教师, 一定是爱读书的人。

会读书一定会读好书。所谓读好书, 就是要读那些对人生、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有益的书。我们有的老师就喜欢看那些封建迷信的书, 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 不是科学地去对待, 不是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 而是去烧香拜佛、占卜问卦。有的老师迷醉于黄书黄碟之中, 往往忘记了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 而超越了道德底线, 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一般来说, 没有哪一位教师会教自己的学生去读那些迷信、黄色、邪教之类的书籍, 而我们有的老师却把握不住自己。古人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经常看一些不健康的书籍, 自然会受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读好书, 读一些对人生、工作、学习、生活有益的书, 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 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是我们教师应有的人生态度。

会读书才会是好教师。作为一名教师, 我认为有三类书是必须要读的。首先是读好专业方面的书。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不仅仅要能教课本上的知识, 还要能够旁证博引一些课外的知识。比如语文教师就要读一些语文类的杂志, 古典、现代、国外、时尚的文学作品都要涉及。其次是读好课程改革方面的书。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 老师们一定要学习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 要学习掌握新的课程标准, 学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材以及相关教学辅导资料。然后要读好学生喜欢读的书。只有读孩子的书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才能知道这个时代的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们爱看的童话、寓言、故事书, 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儿童剧, 老师都要看一看, 不然的话, 我们与孩子们就很难有共同语言, 也就难以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

二、会教书

是老师都会教书, 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是, 自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发现许多老师不会教书了。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不下, 片面升学的思想弃不了, “满堂灌”的方法舍不得, 可以说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方法都与课程改革格格不入。从课程改革的观念出发, 我们有必要在教学反思、同伴互助、课题研究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以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1) 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 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我认为教学反思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反思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没有达到就是没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二是反思精彩片断。对教学过程中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引起教学共鸣、取得良好效果的做法详细地记录下来, 并不断改进、创新与升华。三是反思教学瑕疵。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教师必须对此进行剖析, 找出形成原因, 探究解决策略, 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四是反思突发事件。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燃发的“智慧火花”、闪现的思维灵感、提出的独特见解和一些尖刻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没有触及到的, 课后应及时反思。

(2) 同伴互助。集体备课是成为教师同伴互助的主要工作方式。可是, 我们在学校调研时, 发现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已走入了误区。有的是一人备课, 集体模仿;有的是整齐划一, 同步前进;有的是分头撰写, 集中装订;有的是在线查找, 成功下载。集体备课的关键是“集体”, 是要发挥集体的智慧,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一下, 我们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换一下, 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事们在一起的思想交流, 必将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教学思想和方法。实际上,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很多感悟、体会、经验和教训, 集体备课正是一个大家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大家围绕一个目标, 提出一些问题, 研究一些策略, 交流一些体会, 共享一些资源, 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 让头脑在风暴中吸纳营养, 让教学在备课后实现目标。

(3) 课题研究。教师做课题研究一定要把握住三点, 即“基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 也就是要将日常的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合二为一, 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教师职业状态。有的老师认为课题研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做教育问题的研究, 期望的就是能够解决教育问题。如果说有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没能推广, 就有可能是观念阻碍、经费制约等因素造成的, 或某方面条件不成熟所致。如果说所有的课题研究成果都要做有形的推广才有意义, 那就是片面地理解了“推广”的含义。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来分析, 我认为“影响即推广”, 课题研究工作影响到哪里, 课题研究的成果也就推广到哪里。我们不断地采用研讨会、竞赛活动、专题讲座、政策措施等方式, 用课题研究成果去影响学校的工作、教师的思想、学生的行为, 从而促进学校的工作以及师生的成长, 这就是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三、会写书

会教书的教师, 可能是一位手艺较好的教书匠;而会写书的教师, 则会成为一位教育专家。请看这样一段访谈实录。

问:您是教师,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 您怎么会想到写书?

答:在教学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学习非常努力, 可是成绩提高不快, 我觉得主要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因此, 我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起初,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学习问题, 我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来回答, 后来觉得这样还不够, 就开始认真研究学习方法, 最终写成了《中学生学习方法》一书。

问:《教育的新节奏》一书是怎样完成的?

答:从前年开始, 家里电脑装上了宽带, 我就常常到一些大的教育论坛参与网上讨论, 一年下来, 写了100多篇随笔, 20多万字。这些随笔都是我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实践。我把这些随笔进行了精心整理, 改写成了这本书。可以说, 我的书都是来自于我的教学实践。

问:《我和我的孩子们》一书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这本书是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完成的。书中的小克、小斌等主人公, 都是我曾经教过的“不寻常”的学生, 这些学生经过我的教育以后, 最终对生活、学习充满了乐趣, 在阳光的照耀下快乐成长。我是一名班主任, 我爱我的学生, 我也经常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进行一些思考。我觉得应该把我的这些教育生活写出来。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工作实录, 他在仅仅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写了三本书, 一本是关于学习的书, 一本是关于课改的书, 一本是关于教育的书。其实, 这些书所写的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生活, 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写出来的书。只不过是他写了, 我们没有写出来而已。其实, 我们每一位教师几乎每天都在写书, 只要我们还是教师也不会停止写书。只不过是他加以整理后出版了, 而我们是没有把它们变成书, 成了个人的教学档案资料。

上课就要写教案。如果一个学期写一本教案, 十个学期就是十本教案, 这十本教案其实就是十本书。如果说这还不算是书的话, 你就选择其中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几十篇教案, 再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 就会是一本优秀的教学设计。上完课后都要写反思。这些反思既是对精彩教学活动的记载, 也是对存在问题的思考, 更是对相关教育问题的研究。在教学反思当中, 总是包含着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感悟等。如果我们将这些反思积累下来, 加以整理、归纳、提升, 从而形成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把他们发表出来, 就是独具魅力的教育教学专著。

有的老师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日一记, 一事一记, 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所感, 日子久了, 记得多了, 就会成为重要的教师成长笔记或教育工作日记。我们有的老师虽然难以做到每天写日记, 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遇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例, 或者感人至深的情景, 总是会把它们写下来, 写下了大量精彩的教学案例和教育随笔。这些教学案例和教育随笔如果编辑出版, 也是一本本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教育学著作。

写书的过程就是经验总结的过程和知识创新的过程。通过写书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不断拓展知识面, 养成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的好习惯,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同时, 一线教师写的书, 内容来源于教学实践, 灵感也来源于教学实践, 可以用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来指导教学。写书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教育问题, 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让教师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因教育而精彩。

篇4:中考状元经验分享会

Part1未料皇榜中状元

珂珂:我宣布,本届中考状元经验分享会正式开始!下面有请黄之易登场……

黄之易:大家好,我叫黄之易,是重庆市南开中学初2016届一班的学生。我在学习上比较喜欢数理化,数学从小就是我的最爱,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除了学习之外,我十分喜欢各种运动和旅行,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我去各地旅行,体验当地的风俗文化。在体育方面,篮球、足球都是我的最爱!我还是梅西的球迷,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数学、运动和旅行的话,那咱们交个朋友吧!

珂珂:你的数理化三科竟然只被扣了0.5分!你当时听到这个分数是什么感受,肯定高兴惨了吧?

黄之易:其实这个成绩是爸爸打电话告诉我的。当时他还对我卖了个关子,他唬我说:“你知不知道你历史政治考得有多差!”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还以为考砸了。最后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心里既激动也叹息,激动于自己的总分十分理想,叹息于自己的历史政治仍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当时我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是中考状元。

Part2自小数理情缘深

珂珂:为了准备这次访谈,我们在QQ群里事先征集了很多问题。@晴天娃娃想问你,你与数学的情缘是怎么开始的?

黄之易:其实,我从幼儿园第一次接触数学开始,那一个个由数字与符号组成的公式就让我心动不已。事实上,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在学习五年级的奥数,对我来说,学数学是除了运动之外的又一种休闲方式。中考前,我有一周没上奥数课,还感觉不太适应。目前,我正在学习高中二年级的奥数。

珂珂:天啊,我要献上我的膝盖。这世界上竟然有以学数学为休闲方式的同学!那……你是如何具体学习数理化的呢?毕竟这三科总共才扣了0.5分!

黄之易:额,其实我的数学与物理一直都学得比较超前,就像是高中生做初中生的题,自然就容易许多。至于化学嘛,我是完全靠课上的积累与课后的巩固。

珂珂:@冷亦寒想问你,学渣怎么提高对数理化的学习兴趣?

黄之易:其实我认为,一个理科小白要提高对理科的兴趣并没有那么容易,有些人可能先天就对数字不太敏感,就像我不喜欢文科一样。但无论对于哪个学科,你即使不喜欢,也要放下对这个学科的负面情绪,因为它毕竟是在中考中有一定分数的科目。若是先入为主地抱着讨厌的态度,那么任何一个学科都很难学好。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即使你不喜欢你的工作,你也要坚持到底”。对于学习,我一直在贯彻这种坚持到底的态度。

Part3与语文情深缘浅

珂珂:听说你对文科科目不是很感兴趣?

黄之易:对,妈妈本来想让我在文史哲方面多一些提升,常常让我看很多文学书籍,但我真的不喜欢那些书。可能是因为我天生就对文字不太敏感,比如读史书时,我完全不能将自己融入那个年代中,所以就容易觉得无趣,厌倦。中考前两次模拟考试,我的语文都只考了120分,当时还挺受打击的。

珂珂:在不喜欢语文的情况下,你还是考了133分,你是怎么做到的?

黄之易:如我之前所说,最重要的是放下一切厌烦的情绪,心里想着这是自己的弱势科目,而且又占150分,所以绝对不能放弃。其实我数理化三科几乎都不刷题的,但在语文面前,我会在课间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甚至专门买了字帖练字。作文方面,首先我是多阅读,积累好词好句、谋篇布局以及其他能提升作文水平的方法,其次就是在生活中多观察,在平时玩的时候多注意可写的主题,最后就是多练笔。

达人作文馆

珂珂:听了黄之易的故事,你是否对他的作文水平充满了好奇呢?好,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他是怎么写中考作文的吧。(为了考验他,编辑部特别准备了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共度好时光”。)

共度好时光

⊙ 黄之易

我们一家人都是爬山运动的爱好者,每个周末都会去爬歌乐山,那是属于我们全家人的好时光。

歌乐山的山路曲曲折折,如一条绸带蜿蜒在山中,虽然海拔不高,却起起伏伏,时而平缓,时而崎岖。到达山顶时,我们一家人总是不住地喘气,汗水一颗颗滑落下来。俯视着下面的群山,我们心中充满了克服千难万险,成功登顶的自豪感。在这条山路上,我们度过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好时光。

每次登山,我们一家人总能忘记平时的压力,全身都投入于登山和欣赏沿途的美景。山路上,一棵棵绿树拔地而起,小草在石头的缝隙中顽强探出头来,山泉沿着山路叮咚流过。春天时,野花生得茂盛,散发出醉人的花香;夏天,树荫遮天蔽日,山路很是凉爽;秋天,金黄的落叶覆盖了整条道路,两袖盈满泥土的芳香;冬天,清新的冷风在树林间穿梭,自然的气息充斥着整个鼻腔。

不过升入中学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我们一家人很久都没再去登山。暑假时,我们听说歌乐山的健身步道修好了,一家人都兴奋地跃跃欲试,想重温那旧日的好时光。

结果,沿着新修的步道一级级的阶梯向山顶冲去,没有任何的蜿蜒崎岖感,永远都是同一个节奏。踏步其上,脚底再也感受不到松软的泥土,只有坚硬的石头摩擦着鞋底。为了简便和宽敞,步道修在了歌乐山的另一侧,我们便再也听不到山泉的歌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喧嚣的叫喊声。台阶两旁的绿树不再环抱成荫,我们再也看不见路边的花草,只剩人们丢弃在路上的烟头和垃圾。爬完之后,我们便感觉曾经登山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同样的歌乐山,为什么我们再也回不到往日的好时光呢?那是因为这一级级的阶梯是城市的节奏,不是自然的节拍;喧嚣的人声吞噬了泉水的叮咚;坚硬的水泥夺去了泥土的生命。

篇5:名师工作室经验会发言稿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意义重大的会议上发言,首先我要感谢学区领导对我的重视和信任,以及对我这位晚辈的厚爱,再此说声谢谢!

在学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指导下,我们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看到的是点滴的收获,感受到的是工作室成员们共同努力的喜悦,现做简单回顾。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自工作室正式启动以来,我们认真学习了《金龙学区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工作,而且从工作室成员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和两份学期计划,其中包括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的要求和目标、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工作室规章制度、学习活动安排等,旨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使工作室的三位成员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并决定在每学期末都写一份详实的工作总结,记录每个学期的活动总结反思工作得失,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同时,我们觉得一个有先进性与凝聚力的团体必定有自己的一套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从工作室的名称、核心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最终确定工作室名称为“在路上On the Way”,旨在表达在教师个人成长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花香载途,幸福未央。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享受英语,享受生活;用英语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我们。我们的管理机制是:夯实基础,突出亮点,发展特色,争创一流。我们的未来目标是:致力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二、勤于学习,提升理念。

因为工作室刚成立不久,我作为室长,还没来得及与各成员们一起组织一些活动,在此深表歉意。现在只能对我们木瓜中学英语组教师的一些工作做个简要回顾。

1、学习方面

担任英语教研组长一年来,英语组的成员勤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撰写了读书笔记,成员们读了很多书,如《英语教学设计策略》《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等书籍。从中获得心灵的顿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积淀起丰厚的文化素养,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2、教学方面

我们英语组巧妙地利用QQ群上传文章和信息,成为教师们交流和研讨的平台。我们在QQ群上上传教学反思、教学教研和读书心得体会。我们又围绕着高效课堂探讨诸多问题,如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环节的合理创设、课堂学生活动的环境创设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增加

了教师间的沟通和经验交流。

3、课改方面

2013年11月,英语组三位老师赴岳阳参加了《中小学高效课堂构建与教学行为改进专题培训》。2013年12月,我代表英语组赴大桥中学进行了课改学习。学习后,三位英语老师都上了课改示范课,高效的学法指导,使学校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即为教师们起到了引领又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我校课改的进行带了一个好头。

4、活动方面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良好氛围的形成,2013年11月,英语教研组组织了首届“竞读英语节”英语风采大赛大型活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与支持对激情澎湃的学生们而言无异于一场精神的盛宴。学生们尽情享受到了“学英语,说英语”的乐趣。

三、引领示范,辐射全区

本学期,我们工作室以提高我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并发挥我室对全区英语教学高水平的专业引领为根本目标,计划开展各项工作。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室的工作,现制订三年工作规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做一次展示。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每年承担一次学区或以上主题活动,以研讨会、报

告会、公开教学等形式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与学区教研室协调,三年里主持一次学区初中英语教学专题研讨会。

2.建一个网页。网站设有站点资源、教学资源、课题研究、课堂内外、教研掠影、成果展示、团队风采、专家论坛等栏目,使之成为我区英语教师的交流平台,以此来激活并带动我区初中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本地区教育教学资源。

3.出一批成果。

(1).每人每年上一节校以上公开课,并形成书面教案与反思;

(2).每人每年完成一篇论文或随笔;

(3).每人每年读一部教育专著并写一篇读后感;

(4).三年来有一篇论文或案例等获市二等奖以上奖励;

(5).三年指导一人次学生获县二等奖以上奖励;

(6).为学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经过三年努力,使本工作室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示范引领全县初中英语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并为促进全县的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二).研究项目

对九年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每学年至少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着力突出课题研

究,突出问题解决,并有相关工作过程记录。

研究课题:由工作室成员集体决定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课题成果注重实效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如:1.试题精选与试题命题研究;2.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名师工作室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将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将体会到互助共进的热情,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更将领略到名师的风采。“扬帆起航,路就在前方!”

再一次深深感谢领导及同仁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会珍惜这样的机会,履行名师的职责,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为金龙学区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6:教师读书分享会发言稿

篇一:

书中有句话,如果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愿景,那么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是实现这个愿景的方法和策略。共读共写带来共同语言,共同语言带来行动一致。共读共写能解决行为不一致背后的凝聚力问题。共读共写能让我们更团结。共产党一向如此,集中力量办大事。

所谓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都是指利益取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目标经常被政治家挂在嘴边。思想问题永远是首要问题,思想工作做好了,思想统一了,凝聚力就有了,事就好办了。共读共写其实就是共同体成员吸收相同的经典文化,建构相近的思想价值体系的过程。平时的聊天、开会、共同经历也能统一思想,建立相同的价值观,但是局限性太小,兼容性不强。要形成更广大范围的共同体和价值认同,就要选择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语言,唯有向上向善的民族文化经典才含有这样的营养功效。所以唯有社会成员共读共写,边吸收边消化,互相理解、融合才能实现凝心聚力的社会效应。最终实现如民族、国家等大级别的共同体的利益和意志。

什么是共同语言?比如说:看过同一部电影,听过同一首音乐,认识同一个人,身为同一件事的当事人,即共同的经历带来共同的语言,如发小们就算很长时间没见也不会生疏,因为他们有童年的共同生活经历,他们会沉浸在美好的共同回忆中享受亲密完整的人际关系。

但是这些语言,都不足以把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但共同读过一本书就不一样了,那会带来读者思想基础上的统一,而且这个不难实现,无论经济状况如何、成长环境怎样,只要读的书一样,价值观类似,那么他们就能随时无障碍的沟通,就能团结更多的人做大事,实现更高层次的利益。

对于新教育,我认为,他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改革资本。没有教师对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执着和坚持,那些美好的愿景都会幻化为泡沫。思想决定高度。其实,每一次教育改革受到的阻力都在教师这里,因为“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教师是所有理念最终的落实者。正所谓,“教育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我们肩上的成长的担子很重呀。虽然外界对我们的要求会随着社会民主化的推进而越来越明确、严格,但“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我觉醒才是我们最好的出路,其实大家从站在更高层次审视学生的学习问题一样,自觉和兴趣最重要,能力不足可以用责任心弥补,对于成功来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篇二: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哪?性别、性格和阅历都有,但我认为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思想差别,如态度、价值观。这种差别虽然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精彩,但若差别过大就会造成个体行为上的分散和敌对,造成群体凝聚力的虚弱,执行力也大打折扣。只有思想一直,才能让我们更团结、亲密无间。

我经常看《新闻联播》,这个节目很正统,经常听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句话被政治家们挂在嘴边,这段时间我才焕然大悟,思想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对国家如此,对各种层次的集体和个人更如此。

新教育的口号就是这本书的名字“过一种幸福完整地教育生活”,第一次出现在管城区是在上年教师节的庆典上,就赫然印在舞台下方的台壁上。其实这句抽象的广告或者说口号的背后站着的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种具体可行的行动,也就是我们学校正在推进的晨诵午读暮省、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以及现在我们进行的教师共读和一会即将开始的博客沙龙,共读共写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形成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进而带来亲密无间的团结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凝心聚力做大事。

什么是共同语言?我们一般的理解就是共同的兴趣爱好,其实,共同语言的意义在于思想价值观的近似。现在谈恋爱都讲究有没有共同语言,更何况一个个群体内部的成员之间呢?我每天下午第一节会和学生共读《没头脑和不高兴》,当我和学生一起穿透文字想故事更深处挺近时,我们能看到许多让我都吃惊的风景,我们沉浸在这美好之中,在共同挖掘中,我们比照着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富含营养的故事情节,我和学生把各自的生活也扒拉了一遍,这两个文学形象是那么的生动、丰满,我们在他们身上更深入地反思、认识了自己。只是我和学生共同的思想成长经历,也成就了我们之间拥有了一些共同语言和相似的价值观。

共读,不是教师给、学生接。教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关于这次读书交流会,我真没想到会开得这么隆重而务实,形式化的东西没能成为主流。以下是精彩瞬间:

写博客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作家,而是“以写代做”,做的精彩,活动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当把自己心中的感发凝结成文字固定下来的时候,你会敝帚自珍,因为那些汉字是从你的心里流淌出来的东西,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篇7:读书经验会发言稿

稿

清华北大学子学习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肖雄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吉水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高中三年的学习经历。看着在座的同学们,我不禁想起几个月前,我们也如同你们,在为高考而奋斗拼搏着。我们每个人都曾不断探寻学习的捷径,抑或是秘诀。但正如我的班主任老焦同志所言: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在不断的学习路上,我们愈来愈发现,高考的路使用卷子铺成 的,这句被公然张贴于吉中的雷人标语,似乎在一个比较残酷的层面上,一定程度地揭示了现实。

所以今天,同学们不必把我们四个人所说的话奉为圭臬。我们的经验,仅仅是参考,而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还需同学们自己去探寻与摸索。

对于我所学的理科来说,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对于任何一道数理化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堆文字。所谓审题,便是一个感性认识的阶段,自己先在脑中大致构想,形成一个初步的轮廓;而所谓做题,则是一个理性思考的工程,做题中你可能需要思考很多东西,例如适用范围、条件的作用等。想做好一道理科题,严谨的思维必摆于首位。出题者往往利用大多数同学的思维漏洞来设置陷阱,如果想当然,就必然掉入出题者的全套之中。我们考完后,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这道题不该错,那道题太粗心,这便是不严谨带来的后果。

感性需要丰富的想象,这想象不是漫无边际天方夜谭,而是基于事实和所学内容有根据的猜想,这便需要同学们以本为本,将课本弄熟。理性需要严谨的思维,细节决定成败,这便要求同学们认真思索,小心谨慎。我们数学老师将其归纳为: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我以我的惨痛经历,给大家归纳了几个相当容易犯错的地方:未考虑范围、漏写单位、有效数字的保留、同分异构体是否除本身、物理不根据题中数据或者条件而盲目脑补、平衡中的绝热与恒温、自交与自由交配、平方后忘记开方、立体几何搞错正余弦等等等等。以上每个方面我都至少错了三遍。我将这几个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点记了下来,努力形成条件反射,改变惯性思维,效果颇佳。

另外,还有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和冷僻的知识点,同学们也须特别注意。基本定义同样非常重要,而许多同学却硬生生地将它们忽视掉。数学中,二面角

与两平面的夹角、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线性规划中的可行解与最优解、二分法究竟是什么东东?物理中的三个宇宙速度、四种基本力、好多种射线,化学中的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等等等等。你是否因为他们而感到晕头转向?如果你已经晕了的话,你要做的不是睡觉,而是赶快地拿起课本,只有及时地将模糊的东西搞清楚,才能在学习之路上走得更加坦然。

很多同学有做错题本的习惯,我觉得这个习惯很不错。但并非所有错题都需要记录下来,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效果也不是很好,要有针对性地将有归纳性的、有方法代表性、有重做再错性的错题记下来。错题本需要定期重做和研究。找出错误原因和题目陷阱,提炼出一般方法,这样才能发挥错题本的真正功效。一般方法对于大部分的题都很有效,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题目,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接下来,我想说说最让我头疼的理

综。理综一直是很多理科同学的困扰。曾记得,第一次考理综只得了170,然后接连的三次200将我打入低谷。就在此时,老焦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刷题!初刷理综时,要保持一定的频率,最好每天一套;自测成绩稳定时,便可以降低频率,如一周两套。这时刷理综就不是为了练速度,而是为了接触新题,因为高考毕竟都是新题。孰能生速,亦能生巧。做题达到一定量,才会有质的提升!

学校到高二时会开设数理化生各科竞赛课程,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但目的并非获奖,而是在备战竞赛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提升。在为竞赛而劳碌的日子里,你可以见识高于高考层次的题,从而你在应对高考题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同时,在与竞赛题的搏斗过程中,你的意志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加强。

对于临近高考的高三同学,压力自

然是非常巨大的。同学们更需要放松心态,自我调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复习计划,找到自我薄弱点,进行强化。争取做到有条不紊,查漏补缺,有的放矢,重点攻坚!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最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创造更大的辉煌,为我们的母校,为我们美丽的家乡——吉水争光!

篇8:教师读书分享会上的发言稿

魏华

昨天,组长通知我参加读书分享会的发言,我想,早发言迟发言,反正总是要发言,便欣然接受了。以下为发言稿,有删改。

因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学期学校确定的共同阅读书目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今天我就抛砖引玉,谈一谈自己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也欢迎大家给我提意见。

著名教师于漪在一部纪录片中提到两个教育人对她的影响,一个是中国的陶行知,另一个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四川的李镇西老师也曾经非常郑重地谈过这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我有时在想,看或者写教育类文章时,如果不提苏霍姆林斯基,就感觉档次不够。一两个人说还无所谓,这么多人都提,总不免会引起人的好奇心来。就这样,有了想要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冲动。就从《给教师的建议》开始吧。

有句歇后语非常能够代表我的阅读心理:腰里别着死耗子——冒充打猎的。我想,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不读几本专业理论书籍,到底是有点说不过去的。一开始是硬着头皮读、逼着自己读。但当真正读下去时,却远没有想象中的艰难,至少这本书是这样。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这教师写的一本书,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分析,读起来基本上也不费力,并且总能引发人的思考。

本书的第92条建议“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提到了他的履历,我也上网查了下关于他的介绍。他的全名叫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生于1918年,1926年在一所七年制的农村学校读书,17岁时即投入到教育事业,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到前线参战,1942年身负重伤,后复员转业,积极要求当一名老师。后来一直在家乡的帕夫雷什中学任教,直到1970年去世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了40部专著、600余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他不断地坚持进行教育写作,令人钦佩。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若换种角度去想,是因为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充分享受教育带给他的快乐,()且行且思,并没有觉得这样不间断地记录是一件痛苦的事。做一件自己感到特别愉快的事时,又何须谈坚持呢?

《给教师的建议》里共有一百条实用的建议,随便翻开哪一条,都可以开始愉快地阅读。

我想对第二条建议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是的,我们几乎从一睁眼就开始忙,一天下来,想想,有时都不知道忙些什么。那么多作业要改,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任务要完成,除了教学任务外,像我们这样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琐事也不少。学习,哪有时间啊?

苏霍姆林斯基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当代有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也说过:越忙越要读书。

是啊!需要认真对待他们的建议,一两个人做无所谓,大家都这样做,难道就没有一点冲动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读书,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规划时间。

篇9:读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读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读书交流经验。

首先我想说,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周恩来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眼明亮。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前人的名言警句大概都可以罗列成一大本书。

看到贴吧上有个段子说,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可以不用读书,当然也无法取得长远的成功。而一个不太读书的人取得一些成功后,在他闲暇之余也会尽可能多读书。连马云也专门发表过这样的演讲:读书和成功关系不大,但成功之后更要多读书。

想起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句颇为挑逗的调侃:体胖还需多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更有甚者云:吾日三省吾身,白否?富否?美否?否,滚去读书!

亲,你今天读书了吗?当然这里的书,不仅仅是教科书。不过,现在书店里面、网络上面的书实在太多,我们的银子又少,况且时间有限,谁又愿意让那些甘蔗渣一样的垃圾书去浪费我们仅剩一根尾巴的青春?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建议。第一:去读聪明人写的书。第二:读认真人写的书。第三:用心去读一本书。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聪明的人写的书是有着其及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阅历还有独特的视角的。会他能让你从各个感官批判性的去触摸到他的灵魂,就像一缕圣洁之光醍醐灌顶,给你升华。如:孔子的《论语》

认真的人往往思维缜密,论证扎实。所写的文字都是字斟句酌,给我们一种大地般的踏实和信任。他们对历史社会都极度负责的文笔让我们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所以那些历时良久的中外著作绝对值得我们慢慢烹味。

但是,若说分享。今天最想给大家推荐的是这本书。呃,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孤独吗?

有人说我们90后是一个三角形,棱角分明容易刺痛别人也孤独的无法拥抱。

那什么是孤独?书里说,有一种孤独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定下目标,没皮没脸地往前冲,等到离光明不远的时候,你扭头一看,却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已经不见了。

有一种孤独是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知道我爱你,但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让你明白我内心的感受,即使我说了,你也不能理解。我们是人类,却不是一类人。

我们都一样,都想跟别人不一样。

我九六年的,独生子女,我很孤独。孤独于行走在马路上的迷茫,孤独于活动社团结束后莫名的荒凉,孤独于大学里面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更孤独于大千世界下缈如一粟的自己的恐慌。我相信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孤独。但当我读完这本书后,孤独它并不是一种煎熬,它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收获,是学会自己与自己对话,我们孤独着又不孤独。没错,它就是《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作者是光线传媒副总裁刘同,中国富豪榜上榜作家,一个别致的青年作家。14年他全网预售《你的孤独》锐不可当,夺总榜第一。全书用了33个真实动人的故事总结了33种孤独的概念。然后告诉我们,也许你现在仍然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坐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光。然而,你却能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很多人离开一个人就没有自己,而你去却一个人度过所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我们无法选择的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五光十色的社会里面,躁动不安永远层出不穷,身边的人也如流水更替。总有人说累,心累,我也是。那就停一停吧,看看书,看看《你的孤独》,跟自己来场约会的对话。

篇10:读书经验会发言稿

品读三国

张智民

《三国演义》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名著,现如今的好多名言警句都源自三国:像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此可纵观历史风云,看当今世界局势之变幻;当今天下,像极了三国时代,当时是魏蜀吴,现在是中美(苏)俄;还有水镜先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虽有一些宿命的味道,但也不无道理啊,翻译成现代文:尽人事而后听天命!。我们大家都常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就是我们教师当今生存状况的写照嘛,哪里是写诸葛亮的,分明在说你和我啊。总之,《三国演义》以故事演人物,以人物演历史,以历史演文化,以文化演人性。精研《三国》可知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细品英雄成败可观个人的一生得失。当然,易中天早就品读过三国了,咱没人家那高度,咱就从草根的角度来和大家分享。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难怪,这人吧官当大了、当久了,就听不进草根的建议了。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个,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重点就想分享其中的两个桥段:一是“火烧连营七百里”,一是“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先说“火烧连营七百里”在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刘备与陆逊交战: 初更时分,东南风骤起。只见御营左屯火发。方欲救时,御营右屯又火起。风急火急,树木皆着,喊声大震。两屯军马齐出,奔离御营中,御营军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后面吴兵杀到,又不知多少军马。先主急上马,奔冯习营,习营中火光连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如同白日。

在“火烧连营七百里”中,因为刘备的意气用事,而导致蜀国的大幅度衰弱,开一读书分享会发言材料

而且还错过了一个伐魏的好机会。由此也导致了蜀国的没落,我倒不觉得是刘备的意气用事,而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也应了当年桃园三结义的誓约:不愿同生,但愿同死。因关羽之死,使得刘备、张飞随后也亡。《三国讲》的是因果报应,其实,我倒觉得因果报应不是迷信,而是规律。如,曹操当年怎么虐待汉帝,司马氏就如何凌辱曹氏的子孙。

前面说了,刘备也是不听人劝而导致的失败。刘备不是最善察纳人言的吗?人都是会变的,刘备一开始是如此,什么时候呢?穷途末路的时候。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被人传唱了千百年。刘备三顾茅庐相请,孔明鞠躬尽瘁相报,君臣互敬互重,令天下无数怀才不遇者羡慕。

但这等看似超越人之常情的事情,大多让人怀疑:在现实中我们怎么总也看不到如此的上下级关系?当年刘备被人打得如丧家之犬,投刘表苟延残喘之际,放下身段以尊敬卑,原本不算稀奇。今日许多欲成就一番事业的老板,创业之初也能做到。到了事业小有成就,公司发展顺利,老板的本色就显露出来。待刘备赤壁之战后得了荆州,又有庞统、法正等谋士相助夺下易守难攻的西蜀益州,刘备再看孔明就有点烦了。

刘备出兵伐吴,孔明本不赞成。这事不符合孔明当年在隆中献给刘备的“北拒曹魏、东和孙吴”的战略。孔明苦谏数次,刘备只是不听。刘备兵至东川,马良对刘备说;“这一带,诸葛丞相看过各处隘口,陛下何不将各营移居之地,画成图本,问于丞相?”先主曰;“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良曰:“古云兼听则明,偏听则蔽,望陛下察之。”先主说,要报告丞相你自己到各营画图,你自己去。结果呢?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的失败在做皇帝做的久了,听不进别人的忠言啦。

刘备此时与孔明的关系,不再是“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了,自己也不再自称“备”了,而用皇帝专称的“朕”,你马良还要让朕把排兵布营的事报告丞相,烦不烦?看身边莫不如此:弟兄几人一起到某单位创业,若干年后,其中一人发迹,成为了科长,大家称呼:张科长!此时,还不习惯,就说千万不要这么称呼,都是弟兄,直呼其名的号,叫科长生分了。此时此话却也真诚。时日一久,对张科长的称呼挺受用的,假如你还是和他兄弟相称,可能就烦了。这或许是人的本性吧,刘备也是人啊。孔明也知道,如今的圣上不再是当年三顾茅庐的刘备:

开一读书分享会发言材料

先主出师,大小官僚皆随孔明送十里方回。孔明回至成都,闷闷不乐,对众官发牢骚说:“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法孝直何人也?出卖主子帮刘备夺西川的“卖主求荣”之徒,孔明虽贵为丞相,也明白自己在刘备心中的分量,反不及法正,内心是何等悲凉。所以不难想象,当刘备白帝城托孤:“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可怜孔明一个文弱读书人,不得不以叩头流血表忠心,想想被主子猜忌的情形,够凄惨的。其实,每一个不得上司欣赏或者信任的人,都是够悲惨,内心的悲凉。能臣遇强主,下场多半是如此。孔明多智,多到超越先主,叩头流血是唯一的选择。武将忌讳功高震主,文臣忌讳聪明超过主子啊,不信你看,朱元璋手下的刘基刘伯温建国之后也不被重用嘛。因为刘备戎马一生,料事不如你孔明,看人算计人比你孔明不知强多少倍。君若不信,看刘备临死对马谡的评价可知。其后孔明忘记领导指示,用马谡失街亭误大事。俗话讲:聪明莫过帝王家。领导也不是吃干饭的。

也有吃干饭的领导,如曹丕。下面说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那年,刘备白帝城刚刚死,曹丕就想趁机灭了西蜀。

领导曹丕说出自己的想法,深谋远虑的贾诩谏曰:“刘备虽亡,必托孤与诸葛亮,陛下不可仓促伐之。”正言间,司马懿愤然而出曰:“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此时的贾诩属于忠言逆耳,司马懿属于迎合领导心意?)

曹丕大喜,遂问计与司马懿。司马懿侃侃而谈:“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需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

司马懿一一道出五路军马的由来:一是修书羌王,重金贿赂,令其起兵十万;二是高官厚赏,令孟获起兵十万;三是遣使孙吴,许以割地,令孙吴起兵十万;四是差使叛将孟达起兵十万西攻汉中;五是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出阳平关取西川。五十万大军,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姜子牙的才能,也无法抵挡。曹丕大喜,这样子周全的计划,真是只有司马懿才能想得出啊!

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来犯西蜀。诸葛亮闭门数日居然一一化解。退五路兵为

开一读书分享会发言材料

“一马超,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二魏延,遣魏延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为疑兵之计,蛮兵多疑,必不敢进:三邓芝,邓芝往结东吴。四,孟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孔明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五赵云,赵云引一军守把关隘,并不出战;曹真若见我军不出,不久自退矣。又密调关兴、张苞二将,各引兵三万,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救应。”

不难看出,五路兵其志各异,或利益、或受贿、或胁迫,并不心齐,各怀鬼胎,除魏国是真正的敌人,其他的不可能死拼,但危险也是巨大的,兵力分散,一路有失,则群狼并至。诸葛亮利用他们的各自目的,分别对待,轻松的各个击破,为他的政治经济变革争取了时间,三年后,兵马充足的蜀国,七擒七纵冒头的孟获,彻底降伏了蛮王,解除了后方的威胁

现在的问题是:精明的司马懿为何要出此下策?原来,这个方案虽不管用,却有许多的好处:一是急领导所急,给了领导面子,又显示自己的忠心;二是这招虽臭,但看起来很周全,有声势,场面大,可以扬国威、振士气;三是兵多是借的,只是花钱,不用太出力,同僚不会太辛苦。曹真去攻最险的阳平关,虽然肯定攻不下来,但人家赵云不肯出来应战,咱也没办法,只当这十万大军公费旅游一番,曹真这十万人也落得欢喜。

只是曹丕领导又花钱又使面子,劳而无功,事后还不得不给各路人马奖赏激励,成本不低。司马懿还有一个最大的收益:世人可以由此感到曹魏家族看似强大,其实是群没脑子的、没本事、好糊弄的团队,今后咱司马家拿下他们就容易许多。你看,给领导献万全之策的人有多坏。其实做为领导也真的不容易,身边的声音太多,到底该采纳谁的不该采纳谁的,这的确需要智慧。但是有一点,你看司马懿献的计策里面,居然没有司马懿自己什么事儿,估计这就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万一成了,他献策有功;如果失败了呢,当事人办事不利啊。所以说,你献策,你要身体力行才好。

这个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呢,也可看当前国际局势啊。当今,美国纠集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东盟等国家来围堵中国,其实像极了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美国纠集的这些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他们和美国没有共同的利益,属于各怀心腹事,相互利用,所以看似来势汹汹,其实都可不攻自破,其关键,开一读书分享会发言材料

是我们自己足够强大、足够团结。

目前,中国周边环境与此及其相似,近些年的周边风云突变,印度、越南、日本甚至韩国也提出领土问题;美国增兵阿富汗,干涉巴基斯坦;朝鲜、澳大利亚的变脸;藏独、东突的猖獗,缅甸的局势....。几乎同时并发,傻瓜都能看出这是个巨大的阴谋,后面的都有美国的影子,围困中国一直是他们的战略目的,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如何应对,我们不妨效纳古人的智慧。首先分析他们各自的目的,划分本质区别,有的安抚、有的打击、有的威慑、有的拉拢。

1.周边的小国对中国不构成实际的威胁,他们的举动实际是利益和胁迫,强硬的背后是难掩内心的胆怯,不必大动干戈,只需频繁调动军队,最好边界闹出点动静来,以为疑兵之计,既威胁了他们,又锻炼了部队,一举两得。谅他们没个敢动弹的,待局势平定,学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择一猖狂的,要教训的口服心服,警示同类,就像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2.朝鲜还可用,被美国妖魔化的朝鲜,短时间也好不到那去,是最好的缓冲地带,不要逼急他们,把有核武器的邻居逼向美国,是件很傻的事。

3.用巴基斯坦是对付印度最好的办法,两头作战是兵家大忌,屁股后的刺比当头的棒更让他惊恐不安,卖点先进武器,还增加点收入,没钱借也行、贷款也行,喀什米尔这两年有点太安静了。

4.远交近攻,围魏救赵也是好办法,我们太保守了,总是让别人找麻烦,缺乏主动。古巴、伊朗、委内瑞拉是朋友,也是美国的后院,帮他们“和平发展核能”也算理由,找美国最痛的刺激,我看近期习主席的出访的布局就很好啊。

5.俄罗斯如同吴国,既是朋友,也是对手,三足鼎立才能安全,应该时刻提醒他们。

6.非常时期,战略上不是军事服从外交,而是外交服从军事。

7.不急和小国划定边界,没“门”就成了围墙,反困的是我们,时刻提醒他们“有问题还没解决”让他们焦虑、担心,对捣乱的,也是讨伐的借口。

最后是美国,反华的根子在美国,远隔万里,中国周边没有“热点”,他也没借口进来,军事解决是不可能的,远程威慑是支柱,但真正的较量还是在政治经济上。犹太人控制了美国,因为他们有钱,我不反对资本侵入和买美国国债,开一读书分享会发言材料

当利益搅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一动能让他感觉到痛,纠扯的让他有所顾忌,关键时刻可做战略武器来用.影响了美国经济,也就影响美国政治和战略。

人,永远是最关键的,美国是多民族的民主开放国家,华人移居美国是最佳战略,鼓励他们形成团体,参与政治,当华人占了一定比例,有充分的话语权时,美国的威胁才彻底解决,这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目前中美俄三国关系,就实力论,类似于三国时的魏蜀吴。蜀魏、吴魏为对抗性矛盾,蜀吴由战略合作伙伴逐步演变成敌对关系。中俄美三国而言,三国既有对抗又有合作,但是相对而言,中俄、俄美属现实或潜在的对抗性矛盾,中俄之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仍为战略性合作关系。

三国时期的合纵联横,对于中美俄三边关系的来讲非常有启发、借鉴意义。三国中,魏强,吴蜀弱,弱弱联合可以战胜强魏,这是赤壁之战的经验。到后来,吴蜀反目,先是吴夺荆州,继而败蜀于夷陵,蜀由此元气大伤,终为魏国所灭。吴国独木难支,也不过苟延残喘些时日,三国最终为司马氏一统。再看现在的中美俄,美国虽然一超独霸,但中俄联手,美国则无独霸全球的希望,反之,中俄若互相猜忌,甚至发生对抗性矛盾,则可以让美国获得各个击破的机会,如果这种情况最终发生,则不仅中俄两国遭殃,整个世界都要因此而罹难。

这里要分析一个问题,俄罗斯崛起会威胁中国吗?诚然,俄罗斯与中国在能源利益上不尽一致。俄罗斯重新崛起,也会对中国产生一些压力(中亚利益),但是就威胁而言,中国面对的来自俄罗斯的威胁,不会比现在来自美国的威胁更大。(以中国的核武实力,中国和俄罗斯在核遏制力上是对等的,而中国与美国则是不对等的,中国无法有效对美国实施对等的核打击,这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上,不得不继续韬光养晦的重要原因。因此,说到俄罗斯崛起的影响,受到影响最大的将是美国而不是中国。崛起的俄罗斯必然与美国争霸(这不仅仅是俄罗斯必报一箭之仇,也是因为美国从未想过放弃霸权。)这无疑会大大减轻中国受到美国的压力,为中国施展外交战略制造空间。

中国会与美国联手遏制俄罗斯吗?我的观点是否定的。或者说中美联手反制俄罗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年中苏交恶,中国不就向美国伸出了橄榄枝吗?79年邓小平访美,由此拉开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其实是在打击当年的前苏联的势力)。能源问题虽然重要,但是不能决定国际关系的一切。就今后一段时间而言,对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油价,而是来自美国的军事和意识形态压力。美国不仅在军事上,也在意识形态上都比俄罗斯更具扩张性。美国的 开一读书分享会发言材料

上一篇:大班律动游戏下一篇:贸易跟单应聘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