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

2024-06-25

传帮带(精选十篇)

传帮带 篇1

多年来,我校一直开展青年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之间的师徒结对活动。青年新教师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听课、备课,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课堂教学艺术。骨干教师对青年新教师的指导也是尽心尽力,言传身教。这一活动对青年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传帮带”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开展好“传帮带”活动,不仅可以完成“以老带新、共同发展”活动的任务,而且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团结,更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

如何指导青年新教师进行教学并取得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引着走”,而不是“抱着走”。

“引着走”就是启发、诱导。实施“传帮带”者只能在关键的时候起指导和辅助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受帮带者得到锻炼。“抱着走”就是包办代替,既不利于调动受帮带者的学习积极性,又不利于尽快提高其能力。它忽视发挥青年新教师的主动性,否定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引着走”能使青年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然而,有人认为,青年新教师初出茅庐没有教学实践经验,于是从备课到上课、从讲稿到教案都要求青年新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做,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青年新教师没有认真思考,理解不深,领会不透,讲课时只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解决这一问题,“传帮带”教师应在工作态度、责任心、职业道德、教学常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考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对青年新教师进行指导,教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钻研教材、组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传帮带”者,既要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地教方法,又要放开让受帮带者自己动手。同时,受帮带者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耻下问,大胆动手操作。

引着走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要引导多思。首先从认真备课做起,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下工夫,详细、认真地阅读教学大纲。其次是深入钻研教科书,做到“懂、透、化”,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关键,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总之,让青年新教师在日常医疗实践及教学中注意积累和收集各种教学素材,随时进行思索和总结,把备课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深奥理论具体化、抽象内容形象化、枯燥内容兴趣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引导多问。只有青年新教师提出问题,骨干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三,要引导多议。青年新教师通过独立思考,提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应由他们和其他教师一起讨论解决。如一堂新课怎样开头,如何结尾,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如何过渡,用什么样的话来承上启下,如何突出重点,怎样讲清难点,如何联系实际,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何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在什么时候出示哪些教具,什么时候举出什么例子,甚至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提问等,不是由带教教师滔滔不绝地给出结论,而是引导青年新教师充分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理由,然后选取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第四,要相互欣赏。承认和强调每一位教师的特色和能力,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

传帮带总结 篇2

传、帮、带工作小结

被带人:陈露娟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在卢主任的指导下,得到了不少的启发,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说到总结,我诚惶诚恐,深感自己在工作中,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能尽享着新老师对老教师的尊重与友爱,我深感荣幸,也在卢主任的帮助下不断地进步,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作个简单的总结: 1.提高了反思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双向成长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不但孩子成长了教师也应该成长,《纲要》中指出要做一个不断成长的专业型教师,在不段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当然需要不断的反思。因为只有反思了才能进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卢主任经常督促我及时反思,她说:当你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当孩子对你的活动不感兴趣时,将注意转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教师就应该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为什么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引起孩子的注意。2.提高了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

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卢主任经常指导我要注意的:每项活动在各年龄段的时间长短由教师按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自行控制。但根据幼儿实际生理基础,大脑兴奋与抑制是有规律的,活动中不管幼儿怎样有兴趣,最多在原来的课时规定上延伸1 0分钟左右为宜。遵循她的教诲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注意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组织教学,积极与幼儿互动使班级的幼儿在能力上有所提高。

3.在卢主任的指导下,了解怎样制作、收集材料的经验。

每当在环境创设时,她总会对我说:在幼儿园中,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要有心都可以把任何物品变为幼儿所需的玩具,所以教师要懂得收集材料,懂得指导幼儿如何利用材料,以物代物。在她的指导下,我努力挖掘利用各种废旧材料为幼儿制作区域操作材料,创设幼儿喜欢乐于参与的游戏环境。

4.卢主任教会我怎样与家长沟通。她说:老师和家长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的情况,所以,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显得尚为重要,每天放学后,都要及时向家长反映该幼儿当天的纪律与学习的情况,做好的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做得不够的请家长配合,助幼儿纠正。如发现缺席的幼儿,要及时打电话与家长问候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切实做好家园同步工作。我利用各种机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及时把幼儿的情况告知家长,并与家长共同商讨有效的教育方法,经过一学期来的努力,我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同,我们的教育也达到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劣行传帮带 篇3

上梁不正下梁歪

跟好人,学好人,跟着二流子,学个浪荡神。小罗对于帕托的“改造”,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的。卡卡今夏远走伯纳乌后,帕托只有与同胞小罗同进同出了,然而昔日的世界足球先生早已不是那个将牛尾巴甩得出神入化的盖世英雄了,米兰的战术核心更喜欢把过剩的精力挥霍在夜生活上。受其影响,帕托也开始享受充满诱惑的夜生活,在玩得兴起、舞得够劲、流连于各色妙龄女郎之中时,他显然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一个有家室的男人。

帕托转会AC米兰不久开始与斯蒂芬妮拍拖,两人的恋爱关系于2007年被媒体曝光。两人的感情最初一度不是很稳定,为了爱情,斯蒂芬妮作出了终止演艺事业的决定,为共享二人世界,她把家搬到了米兰。去年7月7日,在上千名宾客的见证下,帕托和斯蒂芬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柯巴卡巴纳宫酒店喜结连理,然而区区9个月后,两人便分道扬镳。斯蒂芬妮不想看到帕托总是与小罗在一起,他的丈夫在度过了蜜月期的新鲜后开始沉迷夜生活,意媒曾打趣在这方面,小罗一定给他传授了不少经验。从巴黎圣日耳曼到巴萨再到AC米兰,小罗的私生活一直是媒体竞相报道的主题。帕托本是红黑军团前途无量的新人,但他却遗憾地跟着小罗厮混,他完全是在预支自己的青春。

意甲第33轮AC米兰1∶1战平拉齐奥之役,伤停的帕托和停赛的小罗一起在看台上观战,两人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巴西国家队主教练邓加早就明确表示,小罗的夜生活已经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要是他不该掉这一恶习,国家队永远不会为他敞开大门。涉世未深的帕托视小罗为偶像没有错,但他至少应该具备起码的辨识能力,而不应该只留新婚不久的爱妻独守空房暗自垂泪。不要迷恋小罗,他早已从传说沦为笑柄,如果帕托依然沉迷于夜生活,他将要付出的代价,绝不仅仅是失去妻子,而会失去自己的明天。

罗纳尔多和罗比尼奥的故事,是小罗帕托版的启蒙课本。在罗比尼奥的心目中,大罗简直就是神一样的人物:“罗纳尔多是现象级球星,没有人可以达到他的高度。”在皇马,罗比尼奥和罗纳尔多形影不离,在大罗的言传身教下,“单车王”很快自学成材,他由羞涩的邻家男孩迅速蜕变为夜生活老手。罗纳尔多喜欢花天酒地的生活,这是他除了足球以外的最大爱好,而最令皇马高层无法容忍的,是带着小师弟罗比尼奥一起出入马德里的各大娱乐场所。2007年1月,罗纳尔多被皇马扫地出门,不过在老大哥离开伯纳乌之前,罗比尼奥已经可以在夜店独当一面了。

2007年10月,在巴西队5∶0大胜厄瓜多尔的世界杯预选赛后,罗比尼奥自告奋勇地将部分队友拉到了里约热内卢最狂热的一家夜总会CATWALK,他们在这里狂欢了一整夜。据巴西《环球报》透露,“酒精、音乐、桑巴和美女让他们乐而忘返”。直到次日凌晨,罗比尼奥和他的哥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他们随后各自乘飞机返回欧洲。巴西媒体的总结陈词很有代表性:“罗比尼奥总说在皇马不如在国家队快乐,现在我们终于知道这是为什么了。”事实上,罗比尼奥的皇马岁月同样疯狂,在罗纳尔多的指点下,他对马德里大大小小的夜店早已如数家珍。罗比尼奥常常是在外风流一夜,然后从酒店迅速返回到球队的训练场上,此前有妓女意欲以“掌握嫖娼球星的照片”来敲皇马的竹杠,据西媒透露,不幸“中标”的就是罗比尼奥。今年1月,在曼城打不上主力的罗比尼奥被租借至桑托斯队,不知回到家乡的他,是否会找个空闲之日与老大哥重温夜店好时光。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小罗和肥罗的带领下,帕托和罗比尼奥这样的青年才俊开始早早就“不务正业”,如果不能及时回头,成名甚早的他们可能上演方仲永式的悲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堕落巴西帮之探究

老大哥为后辈充当负面典型,这是巴西球星的传统。且不说在同一家俱乐部效力的队友,N多巴西名将的放荡生活,都让他们的公众形象尽失。球王贝利就是阅女无数的主儿,罗马里奥、罗纳尔多、小罗、阿德里亚诺、卡洛斯更是各个夜店的常客,他们很容易为年轻人传递这样的价值观:原来,踢球是为了成名的,成名是为了赚钱的,赚钱是为了玩乐的。帕托、罗比尼奥等年轻人之所以流连夜店,是因为他们不自觉地模仿偶像的行为方式,然而这种极其不职业,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悖的,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球员生涯。

巴西球员大多出身贫寒,一旦在绿茵场上出人头地,他们的财富和地位会发生根本转变,面对这样的改变,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迅速适应。南美球员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梅西就透露他曾险些被好友小罗“带坏”,在巴西队友的示范下,梅西不再注重控制自己的饮食,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浮出水面,这是他频繁受伤、难以在球场上保持稳定发挥的重要原因。瓜迪奥拉上任以来,为梅西制定了严格的饮食方案,阿根廷人的私生活也逐渐走上正轨。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巴西球员大多热情奔放,经历了欧洲足坛的镀金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更是成为了派对之王。只要稍有闲暇,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寻欢作乐,寻求刺激。球员放松自己本没有错,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2006年世界杯,卫冕冠军巴西队在1/4决赛便草草出局,这与球员在备战时的放纵和随意不无关系。在瑞士拉练期间,巴西队传出了深夜集体泡吧的丑闻,罗纳尔多和卡洛斯两名老大哥带领罗比尼奥、阿德里亚诺、迪达、埃莫森、塞萨尔到一家名为“Adagio”的夜总会,次日凌晨四点,喝得醉醺醺的巴西群星才离开。邓加执掌巴西教鞭后,全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违纪违规现象大为减少,桑巴军团的战斗力又重新回来了。遗憾的是,邓加这样的铁腕主帅毕竟是少数,要是其他教练因为顾忌队内巴西球星的作用而对其场外的种种恶习听之任之,罪恶的传帮带还会屡屡发生,而上行下效的后患,已经在帕托和罗比尼奥身上一览无余。

学习卡卡好榜样

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是巴西球员能够洁身自爱,不与老大哥“同流合污”,就能够避免传帮带发生的几率,在这方面,卡卡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生于巴西中产阶级的卡卡是球技与人品并重的典型,作为虔诚的基督徒,他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家庭和读书上。2005年12月23日,卡卡与卡罗琳成婚,伴随着小卢卡的出生,幸福的三口之家简直羡煞旁人。在时尚之都米兰,卡卡并没有迷失自我,他对于工作和娱乐有着严格的界限,即使出席俱乐部的聚会和派对,他也知道自己应该何时回家,这对他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无裨益。卡卡曾透露:“我也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与朋友聚会、出去放松自己,但在赛季进行中,我从不会轻易去外面饮酒狂欢。要是球队赢得冠军,我才会跟队友们一起去彻底放松,玩个尽兴。”卡卡的米兰生涯不乏肥罗、小罗这样的夜店队友,转战皇马之后,古蒂、本泽马也是夜生活常客,但自我要求严格的巴西中场很清楚地跟他们划清了界限。天赋是不能当饭吃的,一名职业球员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在这方面,卡卡完全可以令罗比尼奥之流汗颜。

安全工作应搞好“传帮带” 篇4

某企业有一名老工人, 快60岁了还坚持亲自作业, 青年职工则只能站在旁边观望。问其缘由, 这位老师傅说:“让年轻人干活没把握, 心里没底, 不如自己干踏实。”这名老工人的出发点是好的, 这样做也许正如他所言, 不会出事故, 对企业当前的安全工作有利。但从长远来看, 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对企业今后的安全生产十分有害。

如今, 随着一些有经验的老职工逐渐退休离岗, 企业安全工作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那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安全技能的在岗老工人, 在日常工作当中应该多注重对青年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标准化作业和安全防护能力, 多用亲身经历讲述事故的残酷无情, 多传授一些安全生产经验, 对青年职工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做法要敢于“一针见血”指出来, 多让青年职工“唱主角”。老职工要把住安全关, 多提醒, 勤督促, 让青年职工多实践, 多暴露一些问题, 然后针对各自存在的缺陷“对症治疗”, 使其在安全工作中逐渐趋于成熟。当然青年职工也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 虚心向老师傅请教, 尽快能独当一面, 挑起大梁。

笔者希望,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长远目标着想, 为企业发展考虑,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 真正肩负起安全工作“传帮带”这一神圣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帮带方案 篇5

一、目的

为了使新入职的饲养员快速融入公司,有效开展新饲养员培训,规范新饲养员的上岗操作,让新饲养员尽快掌握操作技能,同时锻练老员工的操作培训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1、本办法适用于各牧场新进饲养员的培训、考核。

2、牧场技术员及经验丰富的饲养员是“传帮带”直接督导实施者。

三、培训方式:

采取公司指派或老员工自己提申请带新饲养员的方式,结合自身岗位实际,针对新饲养员需要学习和需要帮带的地方,进行深入细致的“传帮带”培训。

四、培训内容:

1、企业文化

1.1向新饲养员介绍公司的相关管理层级、组织结构、管理制 度、员工准则,引导规范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增强新饲养员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创新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2、工作指导

2.1帮带师傅要对新饲养员的技术进行指导,对薄弱点进行评估,并给出学习方向,指导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就新饲养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等向部门负责人进行报告。

2.2指导新饲养员掌握本岗位所必须的专业技能、部门工作流程、公司培训考核流程及工作方法指导和优化,新饲养员技术能力考核(含工

作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和方法)、工作状态评估、新饲养员的技术问题答疑。讲解公司各部门相关情况,指导新饲养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

2.3通过“老带新”实战向新饲养员传授自己的工作心得,实战结束后,保证类似的工作技术操作问题新饲养员在以后能够独立、顺利进行。

2.4帮带师傅对新饲养员的业务指导方式应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公开讲课、一对一沟通、问题解答、发现错误(或违反制度等)后的主动提示、指导。

2.5对于新饲养员的技术问题请教实行“首问负责制”,新饲养员第一个求助的人员负责该问题的最终回复。当事人无法解决的,可以向上级负责人或其他经验丰富者寻求支持。

3、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3.1帮带师傅要与新饲养员沟通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了解其思想动态并及时与新饲养员就制度等方面的疑问进行解答和交流,帮助新饲养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关心和鼓励新饲养员.3.2了解新饲养员对于公司及部门管理制度、人员评价等方面的意见;

3.3帮带师傅要关注一线基层人员的反馈、及时了解关注新饲养员的思想变化及生活状态,必要时给予力所能及的人文(或物质)关怀,所获取到的信息除了与新饲养员沟通外,也要及时向部门负责人予以反馈。

4、上岗后的工作交流

通过交流相互学习,从而对不同项目、不同工作方式或处理方法等有较多的了解,互采其长,互相提高。

五、操作说明

1、确定帮带师傅,在被帮带人到岗三天内,各生产区主管拟定帮 带师傅,并报场长审批,人事备案。

2、帮带师傅明确后,部门主管与帮带师傅要共同研究制定帮带 计划。

3、帮带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帮带师傅要通过对具体工作事例的分 析、讲评,使被帮带人对处理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被帮带人也可直接跟随帮带师傅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在帮带责任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工作.要加强双向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谈心交流。帮带师傅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帮带方法.4、帮带师傅不得无故拒绝新饲养员对技术问题的请教,不得敷衍、嘲笑、抵触等,一经发现或经举报证实有敷衍、态度恶劣等情形的,将根据情况对当事员工予以处罚。

5、帮带师傅在新饲养员工作、学习、生活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公司制度、部门规定及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有义务及时向部门主管进行信息反馈。新饲养员在工作中发现的帮带师傅有上述情况的,亦有义务向其主管领导或更高级别领导进行反馈。

6、新饲养员一个月不合格公司有权辞退或转他人帮带一个月;

7、若受训员工在帮带期内辞职、辞退或经考核不合格,则施训者不享受传帮带培训津贴;

8、帮带期内受训员工操作不当发生重大财产安全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以及发生严重产品质量问题,取消施训员工的传帮带培训津贴,并且根据公司奖罚制度进行相关处理和连带责任处理。受训员工在帮带期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有权取消施训者的传帮带培训津贴;

9、帮带师傅必须是各部门挑选的技术业务骨干或优秀员工;

10、每名师傅指导帮扶一名新饲养员,每位新饲养员帮带时间为1月。

六、考核及奖励方法:

1、牧场组织成立培训考核小组,由场长任组长,副场长副组长,各区主管为组员,负责整个“传帮带”过程进行监督及考评。

2、考核期: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传帮带”考核,直至新饲养员能独立完成岗位工作。

3、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61-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考核结果作为转正、奖励的参考依据;

4、奖励办法:公司将对每名施训员工发放每人次50元的“传帮带”培训津贴,受训员工经考核达到合格的,奖励施训员工100元/人/次;受训员工经考核达到良好的,奖励施训员工200元/人/次;受训员工经考核达到优秀的,奖励施训员工300元/人/次。

5、若受训员工在帮带期内辞职、被辞退或经考核不合格,则施训员工不享受“传帮带”培训津贴;

6、帮带期内受训员工操作不当发生重大财产安全事故、人身安全事故以及发生严重产品质量问题,取消施训员工的“传帮带”培训津贴,并且根据公司奖罚制度进行相关处理和连带责任处理;

传帮带 篇6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传帮带 培养模式 技能

据相关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为1006.6万人,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的44.12%。职业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适应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除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外,关键在于培养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扩大高技能教师队伍规模,不仅影响职业教育职能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中职院校发展的规模和人才质量。

一、“传帮带”培养模式的含义

“传帮带”,是指有经验者对缺乏经验者在工作或学习中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给予亲自传授的通俗说法。“传帮带”活动就如“牵手”,以传帮新人为主要目的。“传帮带”活动,倡导“传”出智慧、“帮”出成长、“带”出文化。

总之,传授者应用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科研素养及其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接受帮助者应具有虔诚敬业的觉悟虚心治学的理念、持之以恒的信念及勇于创新的思想[1]。目前“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这种方式经常促使师傅将徒弟作为自身的私有财产,甚至是自身的缩影与附庸,中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观念更加助长了帮派势力的形成。要建设一支健康向上的师资队伍,还要对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进行改革。

二、“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除了培养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外,在能力和素养方面还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除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要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

(三)创新能力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与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主动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要具有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

三、如何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

(一)国家的扶持作用

要走技能强国的道路,政府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多层次多门类的技能人才。因此,政府应在舆论上、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职教老师培养的扶持力度。新型的“传帮带”培养模式正是对传统培养方式的延续和创新。

首先,要把职教老师的重大作用提高到“技能兴国”的认识高度,提高职教老师的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需要亿万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需要大批高技能的职教老师。他们应该受到政府的关注和社会的器重。

其次,“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通过“传帮带”模式,接受帮助的教师有自我导向的学习倾向,以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学习资源,立足教育岗位,提倡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个别带动、小组互动、全体联动”的形式开展传帮带活动[2]。

个别带动:传授教师以自己的观察、接受帮助教师的愿望和实际工作状态为依据,与接受帮助教师共同制订“传帮”带计划。

小组互动:根据具体“传帮带”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扩展“传帮带”活动形式。

全体联动:解决“传帮带”活动中共同的疑惑,活动以自下而上以新教师的“问题”为线索,利用新教师的案例,以讨论为主要手段,进行梳理,有效解决问题。

最后,健全“传帮带”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传授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高的技术技能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鉴于他们在“技能强国”中的关键作用,政府应加大对“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的支助力度。

1.不限年龄。一些老师虽然年轻,但在技术技能领域已经超过了前辈,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较快,对新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具有较高的“传帮带”业务素质,对于这样的年轻人可以归为传授者一列。

2.提高工资。在德国,职教老师收入非常高,享有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优厚待遇和社会地位。马来西亚提供奖励工资,具有专业技能教师的薪金高于普通文化教师的10%。我认为,“传帮带”的传授教师是专业教师中“出类拔萃”的优秀群体,政府可作为特殊人才提高工资或给予相应津贴。

3.増拨经费。学校主管部门要把在职教老师中能够胜任“传帮带”传授教师的多少作为增拨办学经费的一个参数。学校要对接受帮助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同时根据接受帮助教师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对传帮教师进行奖励。

(二)学校的主导作用

为了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学校作为主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

1.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使新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难点,学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集体备课必须由年轻教师进行表述,然后老教师加以指导,直到形成完整的备课教案。

2.不定期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

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学到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老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及时发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新教师成长。

3.开展教学法研究

新教师每学期要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特别是总结教学法的心得体会,每年在老教师指导下,写出1-2篇文章。

4.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针对青年教师自身的不足,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5.建立教师教学水平纪录

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记载并长期保留。老教师结合纪录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直观看到新教师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淮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老教师要发挥引领和传帮带的作用 篇7

所谓老教师,一般是指年龄在40周岁以上,教工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这类教师在每所学校都占不小的比例,基本形成一个群体。那么,为什么老教师会受到忽视,忽视的行为又通常表现在哪里?从目前状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精神层面的忽视,如每年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评优、评先、晋职等文件,我们总会听到或看到一条不易改变的规定———本次参评对象一般为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显然,有了这一条规定,自然就把不少想要参评,想要进步,而实际年龄又在35周岁以上的教师拒之门外,对于这部分人,他们即使有心而为也只得就此罢手。第二,教学能力的忽视,在教育行业,常会组织举行各种各样的学科选拔、技能联赛、素质比武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系列活动,这类活动的本意是提高展示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而活动中通常又会规定,参与本活动的对象限于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试想,类似这种规定,对一些年龄虽大,却有心而为的老教师(即有才华、有能力但年龄又超过35周岁的教师)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大家知道,教育领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有机会,每个人都可能有一手,关键时候,他们都可能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然而,就因为35周岁的规定,使得多少有为的“老教师”被拒之门外。他们显得欲罢不是,欲进不能,心理上常处进退两难境地。事实如此,一个文件中,如果明确了35周岁以下的规定,那么,凡是年龄超过35周岁的老师们,还有谁愿意去越轨再“出风头”?他们本来已人过中年,锋芒锐减。第三,价值取向的忽视,毋庸讳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年轻教师把阵,年轻人是学校的主力军。但实际上,不少年龄超过35,甚至45周岁的老教师们同样是学校工作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中的好多虽然年龄已大,但每天仍肩负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工作,奋发向上,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就因为他们的年龄关系(超过了35、45甚至55周岁) 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再也得不到学校或领导的肯定或赞赏,不管他们干得多卖力,多用心。领导们认为,老教师已“功成名就”,辉煌不再,他们成绩再多,业绩再好,表扬鼓励也无意义。殊不知,这是一种多么片面和武断的想法,有人说过,“一个人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如此,精神追求更是如此”。老教师虽然年龄大了些,体力、精力和时间也比不上年轻人,但他们的某些精神追求、心理需求肯定存在。因此,鉴于人皆有之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需求,当老教师们做出不俗成绩时,实际上学校领导同样需要给他们加油、助威和喝彩,鼓励他们老当益壮,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而目前通常反其道而行之,对老教师取得的成绩,无声无息,避而不谈,或敷衍了事。

而值得深思与探究的,在过去视之为“宝”的学校老教师,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被忽视或否定的倾向?笔者观察,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近些年,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升学竞争日趋激烈,老教师由于年岁大,他们的体力、精力和时间明显不如年轻人,由于这种状况,他们的工作效率会相对比年轻人低。(也就认为老教师已“年老体弱”,日落西山,无力承当学校竞争)另一方面,所谓老教师大多可能在40或50周岁以上,这类人已熟练并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这样,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要求会滞后于年轻教师。例如,在现代化的教育进程中,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包括高中)都开始用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等进行教学,而对这些新事物,老教师可能会感觉无所适从,操作滞缓,学校担忧他们的工作可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影响,失去竞争力。

然而,就因为存在这些不足,我们就要可以忽视或否定老教师的一切?笔者不敢苟同,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老教师固然有缺陷,存在不足之处,这无可否认,但他们毕竟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过20甚至30多年,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教师素养的提炼,教师价值的追求及教师目标责任的承兑等方面理解把握,肯定会比年轻人深刻全面。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职业素养的底蕴,应该也是青年人无法相比的。老教师自有老教师的优点长处,他们的优点长处虽不像年轻人那样立竿见影,但从整个教育目标看,他们的优点一点不会比年轻人羞涩。

看一看身边的这位老教师,或许,我们自然明白了一些道理。他1978年参加工作,现已临近退休,在教育行业,他干了整整36年。36年中,他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始终坚守职业底线,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他服从组织分配,听从领导安排,工作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平时,他襟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团结同志,注重团队配合,赢得学生同事好评;教育上,他严格以教师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由于长期来工作勤勉,再加虚心好学,他所做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口碑极佳。按理说,像这样的一位好教师,老教师,早该鲜花满地,名利双收(获得各级各类先进荣誉称号,评上中学高级甚至特级教师),然而,由于受某些条件限制,临近退休,他还是一位普通的中学一级教师,送他的鲜花与掌声也并不多。而且更为可贵的,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和美好时光献给了教育事业,照理他本应该有所求,也有所得,可他至今名利皆无。面对今天的待遇和结果,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人的一生应淡泊名利,从教以来,我算不上一个师德高尚的人,但我一生对得起教师称号,对得起所教学生,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我无怨无悔。”看!多么崇高的境界。话虽说得平淡无奇,但谁还不明白?一位老教师的优点在哪里?像所有别的老教师一样,或许,在分数,升学率上面,他没有做出过令人瞩目的业绩,也不曾教出过中考或高考状元,但他的境界和思想,对现在的教育环境,尤其在功利主义思想不断滋生的今天,显得多么的珍贵和重要,他的思想境界不正是目前教育界最需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吗?老教师这种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忠于职守,顾全大局的高尚品德,对学校与教育而言,难道不是最大的财富吗?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老教师其实并不像有些人眼中那样无价值,无可用之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只不过他们的优点更多地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需要人们细细地品味。相反,从另一角度思考,假如我们的每个人都能把老教师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内涵融化到教育实践中,并成为行为的指南、做人的宗旨,那么,是不是谁都会发觉,其实老教师身上的许多优点或许对整个教育有更大的作用,更深的意义呢?进而论之,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之所以有老教师存在,老教师引领,学校才会稳步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要知道,老教师身上的许多优点,并不是可用分数或量化考核衡量的,它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符合教育目标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如,对教师职业的敬重,对师德师风的规范,对工作不折不扣的态度以及一生对事业的忠诚等。曾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不管将来我们的教育目标如何定位,教学方法如何改变,教育结果怎样评价,老教师始终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他们身上已印记了教师的不少品德,这些品德不会轻易改变。”

传帮带 篇8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及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它应当以职业活动引导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必须与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相适应。

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性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的具体社会性。理想状态下,高职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够直面社会企业的需求。但是实际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论过多,动手太少",又或是"实训有,但实训与实际相差较大"等情况。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有其特殊性,如知识更新大而快,有时甚至是整体知识结构的更新。这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所需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出现了"企业找人到处找不到适合工作岗位的人才"与"大学生毕业后到处找不到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长期下去,专业对口就业形式不看好,个别专业甚至会出现无人报考等现象。

二、"项目团队'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教育类型,决定了无论是招生、就业环节,还是整个培养过程都必须强化与社会经济直接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以项目团队为主体进行项目的创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完全依照"项目导向"教学的要求来执行教学,有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任务与时间、校企合作等环节上。现有教师长时间从事教学工作(多数教师直接从大学一毕业就又跨入了学校教学)与实际企业应用脱节(计算机专业尤其明显),老师没有时间走出去,也就无法把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来。受到教学任务与学时的限制也无法真正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项目,而且现有的教材大多为缺少实际项目案例,学生只能学书本,而学不到经验。校企合作无疑是带来了一片生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受限于各种条件,最终校企合作常常流于纸面。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故尝试在"工学结合、能力提高"的指导方针下,将实际工作(项目)带进学校,通过"项目团队'工厂'"模式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模式具有标准性、示范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等特征。按照模式的定义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应该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项目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群体或组织,它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建设的,一种按照团队模式开展项目工作的组织,是项目人力资源的聚集体。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观点,项目团队是指"项目的中心管理小组,由一群人集合而成并被看作是一个组,他们共同承担项目目标的责任,兼职或者全职地向项目经理进行汇报"。而项目团队的使命就是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满足客户的需求。"项目团队'工厂'"模式即为在现有教学体系外,在导师的带领下,由学生组成团队(包含营销人员、项目设计人员或项目开发人员、项目维护人员以及1-2名的项目管理人员),以项目带动、磨练团队,达到培养实用型项目团队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在毕业时,拥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以面对日新月异的人才市场需求。如图1所示。

"项目团队'工厂'"的"产品"是一批批合格的具有一定项目经验的团队。学生经过项目的磨练,掌握项目开发中的相关显式知识(相关技能、操作),并通过团队开发进一步在团队内传递隐性知识(个人经验、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

"项目团队'工厂'"的运行是可通过两阶段来完成,如图2所示:

三、"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项目团队随着学生的毕业、项目人员的变更,最活跃的动态知识载体--人一个个离开,存于项目组成员大脑中的丰富实践经验与知识,大多没能够及时有效地从个人知识转移成为组织知识。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生的缺少相关项目的磨练,另一方面当有项目时却由于有经验的学生已毕业导致人才不足,又要重新培养。项目人才尤其是团队开发人才的培养缺少连贯性,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作为保障。

"传帮带"是一种传统的以老带新的工作方法,"传"是指授业(有教师),"帮"是指解惑,"带"是指带领、带动学员做项目(实际的项目)。简单的说可把"传帮带"分为五个步骤来看的:(1)做给他看;(2)让他做给你看;(3)再做给他看;(4)让他做给大家看;(5)让他自己做。无数实践证明,"传帮带"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法。"传帮带"是以传帮新人为主要目的,引领受帮对象开展行动式学习,在相互作用中获得共同成长。在与薛彦斌、邱文海等几位老师共同商讨后而申报的校级课题"基于项目团队'工厂'模式的多媒体影音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就提出这个项目团队如何组建和维持甚至推广等问题。本人就此将传统的"传帮带"工作方式带进项目团队'工厂',其执行方式,如图3所示:

1."传帮带"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团队(团队精神)

"传帮带"工作方式要被重视,一定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磨合。表面上看好像是年龄相仿便于沟通,但也有可能因个性、观念等因素而造成角色融合上的困难,甚至不排除因利益扭结而形成的隔膜和提防。这一点尤为令人齿冷。所以,要搞好"传帮带",就要建立好这个团队。培养一支具有高绩效的团队,其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要打造团队精神,首先,要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学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其次,要制定一套相对完善传帮带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环境,"传帮带"才有可能顺利开展并传承下去。

2."传帮带"的传承性

"传帮带"不是单纯的教师对学生的"传帮带";而是期待通过"项目团队'工厂'"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先由教师"传帮带"出一批学生,然后又有这一批学生"传帮带"出另一批学生。由此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以此达到人才培养目的。由此,把"传帮带"的思想一批一批的传承下去。

3."传帮带"风气的形成(组织文化)

"传帮带"的过程其实就是共同分享和交流各自学习心得的过程;分享各自的项目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形成全系"互帮互助互学"的"传帮带"学习氛围,这对推进集体认同感,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学习性组织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传帮带",能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形成和谐、互助的组织文化,推动成员素质的成长。"传帮带"既是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我们既要"传"出技术、"帮"出成果、更要"带"出文化。因此对"传帮带"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1)传:除了传承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优良传统,"传"还被赋予了传播和沟通的任务。(2)帮:帮不仅是帮助,它更强调指导。是在思想上、理念上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示范。与此同时,这种"帮助"还体现着母亲般的关怀。(3)带:学生通过导师或同学之间相互带动学习后,把它形成一种风气一直沿袭下去。

四、小结

通过"项目团队'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可让教师和学生都既可以在"真刀实枪"的环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又可以更加深入地与社会企业接轨。即可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显式知识(相关技能、操作),亦可通过"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团队开发进一步在团队内传递隐性知识(个人经验、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因此将实际工作与学生培养结合,通过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显性知识与隐性能力。学校为学生的就业前景打下良好的伏笔,同时也为社会推出一批批具有良好能力的毕业生。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分析,提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探索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传帮带”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套“项目团队'工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此人才培养模式将实际工作与学生的培养相结合,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丰富其实践经验,而且能使毕业生更快、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关键词:模式,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工厂'模式,“传帮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广军,潘凌.软件人才(Java方向)2+1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实践教学,2009(11):137-139.

[2]黄伟文,孟德欣.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7(23):93-96.

[3]郭江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4):1-3.

[4]卢美.建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教育长廊,2009(4):43.

传帮带 篇9

关键词:“传帮带”导师工程,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制度化建设,优化研究

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改革措施的创新与否都取决于教师[1]。发达国家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视。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未来师资培训规划”项目(PFF),旨在以博士教育为依托,以高校教师教育为指向,将博士研究生培养成合格的高校教学工作者[2]。德国政府建立“青年教授”制度,稳定和吸引杰出的青年学者在高校任教,特别重视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3]。而日本在高校中建立了较完备的内部进修机制,让学部或研究室的一些资深教授以老带新,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近年来,随着我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青年教师被充实到教师队伍之中。他们的教学能力不但关系到我院目前的教学质量,而且关乎我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对于我院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传帮带”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以来,我院开始实施青年教师“传帮带”的导师工程。在过去的数年间,我院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传帮带”导师工程的推进,部分问题已凸显,如:内涵建设有待提升、工作流程不够完善、优秀高年资教师已退休或即将退休、青年教师管理及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等,如何使教师培养工作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整个工程没有一个系统的周期性规划,大多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培训或比赛,没有达到制度化和常态化的高度,而且在整个过程中缺乏征求青年教师的真实想法,对培养效果也缺乏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措施,因此亟需对此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进而制订出更为合理的系统化培养方案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制度化建设,完善“传帮带”培养模式

为了对新上岗青年教师进行科学、高效的培养,使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教学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快速胜任高校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并提高培养效果,我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广泛征求了青年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传帮带”导师工程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制订了更为合理的系统化培养方案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了《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工程执行条例》。此项制度涵盖以下特点。

1. 阶段培养。

“传帮带”培养工程重点就青年教师的教案讲稿书写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中医药科研能力和公共事业服务意识及能力进行培养,培养阶段定为2年,并在实施过程中将2年的培养期分为4个培养阶段,每学期为一个培养阶段,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格局。

2. 双导师制。

对我院新聘或新调入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实施培养,采用专业导师和教学导师搭档的双导师制。专业导师负责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及科研能力的提高,由学科组负责人选择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科研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教师担任;教学导师负责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有突出课堂教学能力、获得广泛肯定或较高教学荣誉的高年资教师中选择。

3. 明确青年教师的职责。

青年教师在2年的培养期间具体要求做到:第一阶段:①自主选择听取至少120节课,包括系统听取一门本学科主要课程的全程授课(必听课)和自主选择优秀教师的授课(选听课);②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教材、教辅书籍或专著以及学科组课程相关实验的操作技能;③公共事业服务:包括协助学科组长完成学科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或协助学院完成一定量的管理工作。第二阶段:①撰写本课程不同学时的教案、讲稿、教学方案设计书、制作PPT,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②承担少数章节的教学任务,熟悉教学流程,感受课堂氛围;③参与科研课题实施,学习撰写校、厅级科研课题申报书并申报。第三阶段:①独自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进一步熟悉教学流程。授课结束后搜集学生反馈,列出不足,并拟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②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教案、讲稿以及PPT的内容;③参与的科研课题实施,学习撰写省、部级科研课题申报书并申报。第四阶段:①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及组织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方面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修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②撰写教学心得并争取发表;③参与协助科研课题实施,学习撰写国家级科研课题申报书并申报。

4. 明确导师的职责。

专业导师的职责主要为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包括:①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计划;②指导青年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归纳;③指导青年教师撰写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书;④定期与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反馈,要求每月至少1次,每学期不少于4次。

教学导师主要负责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增强其课堂教学能力,具体有:①督促和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案、讲稿、教学方案设计书和制作PPT;②每阶段分别听取不少于两次的青年教师授课,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或方案;③定期与青年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要求每月至少1次,每学期不少于4次等。

5. 量化考核及报酬,将培养工作常态化。

为了加强对导师和青年教师的监督与考核,每个阶段结束后学院将对青年教师和导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青年教师和导师进行相应的奖惩。对于未能按时完成阶段规定任务的青年教师,则将该阶段顺延一个学期;对于3年后仍不能完成培养内容者,将延迟绩效岗位的晋升;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及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为了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导师自聘任之月起开始享受导师津贴,每个培养阶段结束并经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对未认真履行职责的导师,其导师津贴将被酌情扣除,程度严重者则中止其导师资格[4]。

三、结语

青年教师的成长对学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发展的保证和教改成功与否的关键。“传帮带”培养工程,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帮带作用,确保了青年教师教学培养的规范化,不但对我院青年教师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校其他院系青年教师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并应邀在其他院校进行了经验交流。我们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对“传帮带”培养工程进行优化,努力提高我院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对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凤玉,欧桃英.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奥巴马政府教师教育改革和完善计划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33):34-38.

[2]李少勇.美国“未来师资培训规划项目”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郑卫东.加拿大、德国、日本高校的人才战略及其启示与建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6,(1):90-92.

传帮带 篇10

1 内容

1.1 教育理论的学习

医学专业课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医学院校毕业生, 教育理论欠缺, 传帮带教师要提醒青年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敦促青年教师自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医学教育教学的新动态, 探索课程改革及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使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我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 迅速走进课改, 适应不断发展的医学教育形势。

1.2 专业教学的传帮带

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艺上的提升, 对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工作信心、培养良好个性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传帮带教师可以从备课、上课、教学反思3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1) 指导备课:指导青年教师设计课程和课堂教学, 能够较熟练地处理教材, 有针对性地备课, 认真书写课程设计方案、课堂活动方案和实验训练方案。 (2) 跟踪听课:青年教师今后的课上得怎么样, 在初始阶段最为重要。因此, 传帮带教师要跟踪听课, 帮助青年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正确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 (3) 让青年教师听课:让青年教师听帮带教师每一单元每一个环节的讲课, 从课程上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直到青年教师能够自己设计课程。 (4) 完成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工作, 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找出差距, 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青年教师也需要提升医学专业水平, 传帮带教师可以带领或敦促青年教师参加临床实践, 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3 教育科研的指导

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带领青年教师抓好教育科研, 建设精品课程, 参加科研课题小组, 能帮助他们加强学习、迅速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1.4 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

高校教师应增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传帮带教师要培养青年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如与医院合作技术攻关, 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讲课等。

1.5 师德师风的熏陶

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修养是决定其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传帮带教师应力争言传身教, 做到工作认真、爱岗敬业, 起到传帮带模范作用。

2 形式

2.1 讨论备课

讨论教学文书的书写,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授课方案的设计, 了解学生和教材, 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备课。

2.2 互相听课、评课

青年教师相互之间从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语言组织等方面进行学习, 并在课后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反馈。

2.3 指导课题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或交流、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主体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使青年教师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获得帮助。

2.4 座谈谈心

传帮带教师可经常与青年教师谈心, 教学上互谈教学心得, 工作上传授管理经验, 生活上互相关心。

2.5 指导临床实践

传帮带教师可经常与青年教师一起参加临床实践, 并指导其临床实践, 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医学专业课教师,传帮带,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乳腺癌护理下一篇: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