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传帮带机制

2024-05-25

教师传帮带机制(精选8篇)

篇1:教师传帮带机制

教师“传、帮、带”活动学习总结

罗 明

这学期,我有幸被镇中心学校派到劳动街小学执教学习。在这儿,我感到了劳动街小学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在业务能力方面,更是让我感到精英不少。结合交流学习活动,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能胜任教育教学的好老师,是学校“传帮带”工作重点。“结对子”既是学校的优良传统,也是学校培养教师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学期学校的“师徒帮带”活动中,学校安排我与邢燕荟结成“传、帮、带”对子。邢燕荟老师对我进行指导,让我们搭起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与探讨,确实让我学有所获,现就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思想方面的提高

通过邢老师的帮带,精心指导,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她让我知道了,只要肯钻研,肯动脑,有上进心,一个问题把它“吃透”,有了这样的钻研精神,什么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我在邢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有了一定的提升。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在教学上,我认真对待每一项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认真开展好日常工作。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得到及时的充电。

二、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提高 在自我提高上,我按照邢老师的指导,认真听课,积极反思;抓紧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并学用于实践。一学期来,我常写反思和读书记录,并不耻下问。主动听课,并和邢老师共同反思,总结。通过邢老师的指导,和我的努力,我的自身素质提升了更高层次。

三、在传帮带活动中的收获

邢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我。首先她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备好课、上好课。虽然邢老师有很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她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备课、上课要求来对我的工作进行检查。

在邢老师的日常帮扶过程中,她做到了每个月帮助我备两节课,检查一次教案,真正的提高了我在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能力。每个月邢老师都要听两节课,并做出详细的讲评,课后进行指导性评课,每个月给我上一节师范课,起到了示范、牵引的作用,指导我在学年组内交流课汇报,课后自我反思,给我讲解班级管理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在理论学习方面,每学期邢老师都指导我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一些理论书籍,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在自学中了解教育教学发展方向,这些新信息和理论指导了我的教学实践,也使我在短期内领会新纲要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扎实的理论储备,为教学实践开辟了一条捷径。

教学研究方面,为了快速提高我的业务能力,邢老师经常带领我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在活动中督促我记好笔记,并鼓励我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困惑及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邢老师一起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揣摩名家的教学风采,反思自己的教学现状,在一次次活动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在科研方面,为了提高我的科研能力,邢老师督促我及时记录教育故事,教学的成功之处,失败质点,多方手机信息寻求原因,撰写经验论文。

在自我提高上,我更是加倍努力。因为我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我还是一名顶岗执教学习的老师,岂敢稍有放松。因此我挤出一定时间在书上学,在网上学,向同行学,随时和邢老师交流、探索,并尝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随笔、反思,做了一定量的读书笔记,而且自己在师徒帮带活动的推动下,我的教育教学各方面了有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注重了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机会和挑战。

篇2:教师传帮带机制

传帮带活动总结

新教师:黄兴梅 老教师:罗红宇(2014-6-25)

我校实行的“以老带新,结对帮扶”活动,为了使一些刚从校门里出来的新老师获得有经验老师的帮助,使他们更快的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这次活动中,我负责帮助黄兴梅老师,古人云:“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刚从大学出来的新老师虽然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缺少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实际证明,在中学的课堂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比知识更重要。如何备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在课堂中如何正确的把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些对新老师来说都是非常头疼的事,一些新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是讲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学生却是听不懂,于是学生就认为他们不会教。如何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通过这次传帮带活动,作为一位老师应该怎样去促进专业上的成长。我有以下体会:

一:谦虚好问

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有时候,教师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问验和智慧的支持。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往往保存在我们长辈中,保存在比我们更有经验的老教师心中。因此,遇到问题我们都应该虚心的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传帮带活动就是一项很好的活动,通过一对一的帮助,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新老教师更好的进行沟通与相互学习。

传帮带给我的进步也是非常大的,丝毫不用怀疑。唐韩愈《师说》中说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 2013—2014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由此,作为老教师在帮扶活动中不要把这个活动当成是一项任务,一个负担,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帮助别人、提高自己的机会,认认真真的履行职责。

二:刻苦博学

很多新老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思想,总认为自己已经是大学毕业了,来教这样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初中生,应该是游刃有余。于是就不去看书了,不去专研了,甚至课前上的内容也不看看。还有些中学老师总认为自己很忙,没有了读书时间,所以曾经是个读书人,做了老师之后确实书本不沾了。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好的,其实书本是我们获得专业知识的最好和最方便的途径。虽然也有一些老师读书多,但教育、教学理论并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当教师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就需要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指导。我们往往会羡慕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妙趣横生、机智幽默、对答如流,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它需要长期的积累。特别是作为刚出校门的新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情况,课堂上虽然讲了很多的书本知识,但学生却听不懂,不知所云。于是学生就认为你没经验,不会教。所以,要成为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在最短时间内把握课堂,运筹帷幄,最好就是多积累,多学习,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人文地理,甚至数理化等等到要有一定专研。成为一位博学的老师,往往就是学生崇拜的老师。

三:为人师表

一位教师的人际关系的好与不好,一位老师受不受学生尊敬和欢迎,最主要的并不是他有多高的学历,写过多少论文,给学生改过多少作业,那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作为老师,其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师表”。学生就有向师性,老师就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做到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主要表现在尊重自己与尊重学生、言行一致、公平公正。作为一位老师首先要尊重自己,自己的人格,自己衣着外型,自己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都要保持一个老师应有的形象。尊重自己的前提之下才会尊重别人,我们对待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去理解他们。作为老师的言行是非常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所以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需言必信,行必果。老师对待班上的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内外偏私。一位为人师表的老师也就是学生信任的老师。

篇3:老教师要发挥引领和传帮带的作用

所谓老教师,一般是指年龄在40周岁以上,教工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这类教师在每所学校都占不小的比例,基本形成一个群体。那么,为什么老教师会受到忽视,忽视的行为又通常表现在哪里?从目前状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精神层面的忽视,如每年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评优、评先、晋职等文件,我们总会听到或看到一条不易改变的规定———本次参评对象一般为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显然,有了这一条规定,自然就把不少想要参评,想要进步,而实际年龄又在35周岁以上的教师拒之门外,对于这部分人,他们即使有心而为也只得就此罢手。第二,教学能力的忽视,在教育行业,常会组织举行各种各样的学科选拔、技能联赛、素质比武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系列活动,这类活动的本意是提高展示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而活动中通常又会规定,参与本活动的对象限于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试想,类似这种规定,对一些年龄虽大,却有心而为的老教师(即有才华、有能力但年龄又超过35周岁的教师)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大家知道,教育领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有机会,每个人都可能有一手,关键时候,他们都可能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然而,就因为35周岁的规定,使得多少有为的“老教师”被拒之门外。他们显得欲罢不是,欲进不能,心理上常处进退两难境地。事实如此,一个文件中,如果明确了35周岁以下的规定,那么,凡是年龄超过35周岁的老师们,还有谁愿意去越轨再“出风头”?他们本来已人过中年,锋芒锐减。第三,价值取向的忽视,毋庸讳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年轻教师把阵,年轻人是学校的主力军。但实际上,不少年龄超过35,甚至45周岁的老教师们同样是学校工作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中的好多虽然年龄已大,但每天仍肩负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工作,奋发向上,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就因为他们的年龄关系(超过了35、45甚至55周岁) 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再也得不到学校或领导的肯定或赞赏,不管他们干得多卖力,多用心。领导们认为,老教师已“功成名就”,辉煌不再,他们成绩再多,业绩再好,表扬鼓励也无意义。殊不知,这是一种多么片面和武断的想法,有人说过,“一个人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如此,精神追求更是如此”。老教师虽然年龄大了些,体力、精力和时间也比不上年轻人,但他们的某些精神追求、心理需求肯定存在。因此,鉴于人皆有之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需求,当老教师们做出不俗成绩时,实际上学校领导同样需要给他们加油、助威和喝彩,鼓励他们老当益壮,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而目前通常反其道而行之,对老教师取得的成绩,无声无息,避而不谈,或敷衍了事。

而值得深思与探究的,在过去视之为“宝”的学校老教师,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被忽视或否定的倾向?笔者观察,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近些年,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升学竞争日趋激烈,老教师由于年岁大,他们的体力、精力和时间明显不如年轻人,由于这种状况,他们的工作效率会相对比年轻人低。(也就认为老教师已“年老体弱”,日落西山,无力承当学校竞争)另一方面,所谓老教师大多可能在40或50周岁以上,这类人已熟练并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这样,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要求会滞后于年轻教师。例如,在现代化的教育进程中,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包括高中)都开始用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等进行教学,而对这些新事物,老教师可能会感觉无所适从,操作滞缓,学校担忧他们的工作可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影响,失去竞争力。

然而,就因为存在这些不足,我们就要可以忽视或否定老教师的一切?笔者不敢苟同,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老教师固然有缺陷,存在不足之处,这无可否认,但他们毕竟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过20甚至30多年,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教师素养的提炼,教师价值的追求及教师目标责任的承兑等方面理解把握,肯定会比年轻人深刻全面。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职业素养的底蕴,应该也是青年人无法相比的。老教师自有老教师的优点长处,他们的优点长处虽不像年轻人那样立竿见影,但从整个教育目标看,他们的优点一点不会比年轻人羞涩。

看一看身边的这位老教师,或许,我们自然明白了一些道理。他1978年参加工作,现已临近退休,在教育行业,他干了整整36年。36年中,他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始终坚守职业底线,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他服从组织分配,听从领导安排,工作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平时,他襟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团结同志,注重团队配合,赢得学生同事好评;教育上,他严格以教师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由于长期来工作勤勉,再加虚心好学,他所做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口碑极佳。按理说,像这样的一位好教师,老教师,早该鲜花满地,名利双收(获得各级各类先进荣誉称号,评上中学高级甚至特级教师),然而,由于受某些条件限制,临近退休,他还是一位普通的中学一级教师,送他的鲜花与掌声也并不多。而且更为可贵的,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和美好时光献给了教育事业,照理他本应该有所求,也有所得,可他至今名利皆无。面对今天的待遇和结果,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人的一生应淡泊名利,从教以来,我算不上一个师德高尚的人,但我一生对得起教师称号,对得起所教学生,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我无怨无悔。”看!多么崇高的境界。话虽说得平淡无奇,但谁还不明白?一位老教师的优点在哪里?像所有别的老教师一样,或许,在分数,升学率上面,他没有做出过令人瞩目的业绩,也不曾教出过中考或高考状元,但他的境界和思想,对现在的教育环境,尤其在功利主义思想不断滋生的今天,显得多么的珍贵和重要,他的思想境界不正是目前教育界最需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吗?老教师这种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忠于职守,顾全大局的高尚品德,对学校与教育而言,难道不是最大的财富吗?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老教师其实并不像有些人眼中那样无价值,无可用之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只不过他们的优点更多地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需要人们细细地品味。相反,从另一角度思考,假如我们的每个人都能把老教师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内涵融化到教育实践中,并成为行为的指南、做人的宗旨,那么,是不是谁都会发觉,其实老教师身上的许多优点或许对整个教育有更大的作用,更深的意义呢?进而论之,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之所以有老教师存在,老教师引领,学校才会稳步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要知道,老教师身上的许多优点,并不是可用分数或量化考核衡量的,它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符合教育目标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如,对教师职业的敬重,对师德师风的规范,对工作不折不扣的态度以及一生对事业的忠诚等。曾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不管将来我们的教育目标如何定位,教学方法如何改变,教育结果怎样评价,老教师始终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他们身上已印记了教师的不少品德,这些品德不会轻易改变。”

篇4:教师传帮带机制

2010年,区教育局组织“师徒结对”活动,我有幸与教研员王老师结成师徒。王老师有着近20年的教学经验,为人谦虚和善。结为师徒之后,王老师经常到我们学校听我讲课,课后进行详细的点评和指导。有时,因公事只能在我们学校待一会儿,他也会和我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在这几年中,王老师时刻不忘提醒和鼓励我做个有心的“语文人”。两年过去了,我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认为,遇到一个负责任的师傅,的确能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一个青年教师不能只靠师傅的“传帮带”,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持续不懈地努力。

第一,钻研教材。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工作之初,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名教学能手,而要达到这一水平,对教材的钻研是必不可少的。钻研得越深,感悟就越多,讲起课来就更加得心应手。我曾听过几个老师讲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般情况下,最多一节课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我还曾听过一位外市著名语文老师讲这首诗,她用了将近三个课时。这种时间上的差别,正体现出一般老师和名师之间研读教材的能力差别。

第二,勤于反思。在工作之初,课堂内外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重视起来,不断反思积累,对自身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青年教师在学校里往往承担着较多的工作量,一忙起来,无暇顾及反思,或者忙完之后,由于疲惫而不愿意反思。这样,宝贵的财富就流失了。成长需要反思,反思需要占有时间。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该更合理地安排工作,挤出更多的时间,包括业余时间,用来反思、写作,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

第三,开阔视野。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知识面越宽,教学的灵感就越多,对教材的把握也会更全面。就像拿把铁锹挖坑,挖的面积越大才能挖得越深。我们不难发现,所有在教学上有所成就的老师都在哲学、美学等学科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即使是数学名师,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也能体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

篇5:小学教师传帮带

指导思想:

创建教育改革与管理示范校,需要优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育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本条件,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我校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提高全体新调入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把培养新调入教师的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使调入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培养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

2、较强的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表扬为主,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4、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普通话准、表达能力强、富有激情;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强;练就一手好字,板书工整、规范、重点突出。

6、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主要工作:

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成员:

2、重视调入教师的目标引领,每一位调入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使自己有攀登目标、有发展行动。

3、重视调入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4、组织开展系列性专题培训,使他们掌握教育教学常规,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每周至少听两节课,每周至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观看一堂优质课视频。邀请县进修学校教研员来我校讲学,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开讲座,利用教研专栏等给调入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

5、实施“师徒结对”活动。学校安排教学骨干与新调入教师开展“一帮一”“一帮多”的“结对子”活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针对性带教。担任师傅的教师则要切实搞好“传、帮、带”工作,督促调入教师迅速掌握教育

技能技巧和方法,促进他们在业务上尽快适应并成为优秀教师,同时也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沿着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6、每位调入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研讨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调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7、重视抓教学反思,要求调入教师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每周选择一堂成功之课或不足之课写一篇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8、抓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演讲、三笔字、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比赛,以赛促练,掀起调入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

9、加强考核。每年对调入教师的思想状况、教育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晋级职称挂钩。

具体措施:

骨干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传、帮、带”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调入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集体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年举行一次调入教师汇报课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导,就是引导教师走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之路。调入教师有激情,有活力,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和强烈愿望,学校如能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思想上疏导。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学习献身教育的先进人物事迹等,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调入教师,帮助调入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个别思想有波动的教师,学校要加强思想疏导,使他们明白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业,就应该淡泊名利,抗得住诱惑。

2、学习上引导。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自觉加大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当讲学习、爱学习的“领头兵”。要引导教师根据实际制定自我成长规划,并将教师的自我成长规划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中;鼓励调入教师通过自学、函授、电大等形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掌握精深的业务理论知识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做到有组织、有步骤、有落实、有检查。工会、党支部、团支部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做到因人而异,确定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全校上下形成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

带,就是带动、带领调入教师迅速成长为一名称职、优秀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学校要加强对调入教师的业务指导和基本训练。

1、发挥“带”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多层级指导制度,鼓励有经验的教学骨干对调入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传授教育经验和方法。如指导备课、授课、课后评析和总结工作,使新教师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成长;通过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的帮扶活动,促使新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技能技巧和方法,促进他们迅速成长。

2、加强基本功训练。重点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首先,在备课上

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或集体备课;每月检查一次教案;每学期一次教案交流,使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其次,在教学基本训练上要求做到“四个一”:即每周至少写一次听课笔记;每月一篇教学心得或教育随笔;每学期一篇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或教学案例;每学年上一次汇报课。夯实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压,就是压担子、给任务,给新教师添码、加压,使他们成为独当一面的能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对部分理论功底扎实、擅长研究的教师,可指定他们承担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给他们压担子,使其早出成绩,快出成果;对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委以兴趣小组的教学工作,开展音乐、美术、书法等项目教学,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要求学习后回来进行二级培训,主动为其他教师开讲座、介绍经验或举行教学现场观摩,使每位教师都得到学习和锻炼。调入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调入教师适时加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进一步激发调入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调入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赛,就是比赛、竞赛,使优秀教师在竞争中冒尖、出类拔萃。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通过赛教学基本功、赛教学能力、赛教学质量、赛教学管理等,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促进调入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和提高。要支持和鼓励调入教师参加各种选拔赛,多让他们参加较高规格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或其他展示活动,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说课比赛、案例分析、教学比武等活动,使他们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并迅速成长。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调入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篇6:骨干教师传帮带计划

传帮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实践、创新为着力点,从我校教师发展需求出发,通过互动型师徒结对模式,加强骨干教师和非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进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培训目标与要求

1、培训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教师互助的作用,开展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的互帮互学活动,加快对青年教师、非骨干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非骨干教师尽快成长,不断充实骨干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相互切磋教学技艺中不断提高各自的教学理论水平业务素养。

2、培训要求

(1)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师角色理念,创设自主探索和专业引领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氛围,通过活动,互相学习,共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艺术,促进青年教师、非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的后备力量。(2)在课堂教学方面,能切合实际的分析处理教材,能比较自如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特色,而且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3)具有较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审视课堂教学,有较强的思考和观察力,能撰写具有一定

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争取在各级专业刊物中发表或交流。

(4)具有积极的教学研究态度和较强的教研能力,能承担各级各类教研课。

三、基本职责

(一)师傅:

1、指导教师做到“三带”:带师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为人师表,育人之道。

2、指导徒弟备课、讲课,帮助修改教案,指导教法。

3、每学期听徒弟课3节以上,评议优缺点。

4、向徒弟提供信息,推荐经验文章,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5、每学期指导徒弟上一节汇报课。

6、每学期指导徒弟拟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或经验文章。

7、指导班级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

8、指导徒弟练功,针对徒弟的基本功弱项,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徒弟教学基本功的提高。

(二)徒弟

(1)尊重指导教师,谦虚谨慎,接受批评、指正。(2)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对上课、备课、教研、教改、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检查。

(3)认真备课上课,写详案,主动求教,及时反思。(4)主动听师傅的课(每学期4节能上能下)做好记录、学习实践经验。

(5)做个有心人,注重积累各种资料和教学心得。(6)每学期上一节高水平的汇报课或公开课。(7)每学期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材料。

四、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非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 谭亮国

副组长:成 员:全体教师

张 宏

波玉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一年九月

篇7:高级教师传帮带活动反思

高级教师传帮带活动反思

我园三位高级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专题讲座,在讲座后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讲解,并抛出了一些问题让我们大家去思考。尤其是张艳老师提出的“如何进行师幼互动”是我颇有感触。我个人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以幼儿为本”,在孩子自身的基础上看到孩子的一点点的优点,或者哪怕是一点的小进步,对孩子自身来说都是更好的评价方式,而教师则更能发现孩子们自身的优点,并能适当、充分的利用孩子的优点,发挥孩子的特长,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我体会更深的是,在教育活动的实施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教师是教育孩子的关键,因此:作为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在强调孩子的自主学习,强调孩子主体地位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或回避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是大可不必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师幼互动。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孩子产生的兴趣只是在一个点上,他们不会主动地将其扩展为一系列的活动。这时,幼儿就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帮助,在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基础上,引领活动的要求、内容及形式,使活动能更有效、生动、科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体验幼儿的感受,接纳和支持他们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记住自己是跟随者的身份。如果你想让活动成功,那么教师一定要跟随孩子,跟随他们的兴趣、跟随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活动的主体永远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我们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活动中作出积极、有益的调整,使整个活动能顺利发展和完成。所以说:教书育人更关键的是教师的素质。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观。所以,我们更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观摩,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真正的启蒙孩子的心智,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

2009年12月

篇8:教师传帮带机制

关键词:“传帮带”导师工程,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制度化建设,优化研究

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改革措施的创新与否都取决于教师[1]。发达国家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视。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未来师资培训规划”项目(PFF),旨在以博士教育为依托,以高校教师教育为指向,将博士研究生培养成合格的高校教学工作者[2]。德国政府建立“青年教授”制度,稳定和吸引杰出的青年学者在高校任教,特别重视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3]。而日本在高校中建立了较完备的内部进修机制,让学部或研究室的一些资深教授以老带新,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近年来,随着我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青年教师被充实到教师队伍之中。他们的教学能力不但关系到我院目前的教学质量,而且关乎我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对于我院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传帮带”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以来,我院开始实施青年教师“传帮带”的导师工程。在过去的数年间,我院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传帮带”导师工程的推进,部分问题已凸显,如:内涵建设有待提升、工作流程不够完善、优秀高年资教师已退休或即将退休、青年教师管理及社会服务能力欠缺等,如何使教师培养工作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整个工程没有一个系统的周期性规划,大多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培训或比赛,没有达到制度化和常态化的高度,而且在整个过程中缺乏征求青年教师的真实想法,对培养效果也缺乏科学的考核及激励措施,因此亟需对此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进而制订出更为合理的系统化培养方案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制度化建设,完善“传帮带”培养模式

为了对新上岗青年教师进行科学、高效的培养,使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教学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快速胜任高校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并提高培养效果,我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广泛征求了青年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传帮带”导师工程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制订了更为合理的系统化培养方案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了《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工程执行条例》。此项制度涵盖以下特点。

1. 阶段培养。

“传帮带”培养工程重点就青年教师的教案讲稿书写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中医药科研能力和公共事业服务意识及能力进行培养,培养阶段定为2年,并在实施过程中将2年的培养期分为4个培养阶段,每学期为一个培养阶段,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格局。

2. 双导师制。

对我院新聘或新调入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实施培养,采用专业导师和教学导师搭档的双导师制。专业导师负责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及科研能力的提高,由学科组负责人选择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科研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教师担任;教学导师负责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有突出课堂教学能力、获得广泛肯定或较高教学荣誉的高年资教师中选择。

3. 明确青年教师的职责。

青年教师在2年的培养期间具体要求做到:第一阶段:①自主选择听取至少120节课,包括系统听取一门本学科主要课程的全程授课(必听课)和自主选择优秀教师的授课(选听课);②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教材、教辅书籍或专著以及学科组课程相关实验的操作技能;③公共事业服务:包括协助学科组长完成学科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或协助学院完成一定量的管理工作。第二阶段:①撰写本课程不同学时的教案、讲稿、教学方案设计书、制作PPT,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②承担少数章节的教学任务,熟悉教学流程,感受课堂氛围;③参与科研课题实施,学习撰写校、厅级科研课题申报书并申报。第三阶段:①独自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进一步熟悉教学流程。授课结束后搜集学生反馈,列出不足,并拟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②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教案、讲稿以及PPT的内容;③参与的科研课题实施,学习撰写省、部级科研课题申报书并申报。第四阶段:①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及组织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方面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修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②撰写教学心得并争取发表;③参与协助科研课题实施,学习撰写国家级科研课题申报书并申报。

4. 明确导师的职责。

专业导师的职责主要为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包括:①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计划;②指导青年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归纳;③指导青年教师撰写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书;④定期与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反馈,要求每月至少1次,每学期不少于4次。

教学导师主要负责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增强其课堂教学能力,具体有:①督促和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案、讲稿、教学方案设计书和制作PPT;②每阶段分别听取不少于两次的青年教师授课,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或方案;③定期与青年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要求每月至少1次,每学期不少于4次等。

5. 量化考核及报酬,将培养工作常态化。

为了加强对导师和青年教师的监督与考核,每个阶段结束后学院将对青年教师和导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青年教师和导师进行相应的奖惩。对于未能按时完成阶段规定任务的青年教师,则将该阶段顺延一个学期;对于3年后仍不能完成培养内容者,将延迟绩效岗位的晋升;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及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为了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导师自聘任之月起开始享受导师津贴,每个培养阶段结束并经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对未认真履行职责的导师,其导师津贴将被酌情扣除,程度严重者则中止其导师资格[4]。

三、结语

青年教师的成长对学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发展的保证和教改成功与否的关键。“传帮带”培养工程,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帮带作用,确保了青年教师教学培养的规范化,不但对我院青年教师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校其他院系青年教师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并应邀在其他院校进行了经验交流。我们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对“传帮带”培养工程进行优化,努力提高我院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对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凤玉,欧桃英.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奥巴马政府教师教育改革和完善计划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33):34-38.

[2]李少勇.美国“未来师资培训规划项目”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郑卫东.加拿大、德国、日本高校的人才战略及其启示与建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6,(1):90-92.

上一篇:安全员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下一篇:城市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与后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