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研究

2024-06-25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研究(精选十篇)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研究 篇1

1 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有机联系与相互制约的系统过程, 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预计控, 核分考”六个环节, 具体如图2所示。

2.1 施工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是指凭借历史数据、工程经验、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和特点, 运用一定方法对未来施工中的成本水平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估计。通过成本预测, 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在成本控制范围内, 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

2.2 施工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 项目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对计划期内工程项目的成本水平所作的筹划。其具体方法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具体方案。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部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其编制方法一般包括:目标利润法、技术进步法、按实计算法和历史资料法。

2.3 施工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 采用动态控制原理, 对影响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各项要素, 包括施工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 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监督、调节和控制, 及时做到成本费用开支不合理情况的预防、发现和纠偏, 以保证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成本控制包括计划预控、过程控制和纠偏控制三个重要环节。

2.4 施工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其原理是利用会计核算体系, 对工程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然后计算、统计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的实际发生额, 以计算出实际发生的工程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

2.5 施工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对施工成本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 以挖掘出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 或者寻求到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的途径, 同时也为成本考核提供有力依据。施工成本分析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和比率法。

2.6 施工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的前提条件是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目标考核制度。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应有对应的考核目的、考核时间、考核范围、考核对象、考核依据等内容, 并明确规定奖惩原则。

成本考核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或项目施工完成后, 按照预先制定的项目施工成本目标考核制度, 遵循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对项目施工成本目标和阶段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对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相应责任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并依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3 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任何一种目标的得以实施, 均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四大措施惯用于建设工程目标的控制和管理。因此, 若要在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取得理想成果, 亦得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控制。

3.1 组织措施

⑴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及自身的特点,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和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制度;科学选择、合理配备人员,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⑵施工过程中, 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以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

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制定有效的奖罚制度, 以激励各级员工, 并调动和发挥他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主要的技术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寻求较为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施工过程中可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⑴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性分析, 以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⑵遵循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的原则, 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 进行原材料使用效果的比选, 在满足质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以降低材料的成本费用;⑶选择与工程施工相匹配的机械型号, 确定最佳的设备使用方案;⑷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尽量避免材料的场内远运或二次搬运, 以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⑸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挖掘一切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的潜能。

3.3 经济措施

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 并制定防范性对策。对各种支出, 应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 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

⑴人工费成本控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充分体现先进的劳动生产率, 选择合理的施工工序, 确保技术交底到位, 明确工作内容和范围, 以避免返工或者重复用工。

⑵材料费成本控制: (1) 做好材料的供销计划, 减小资金占用和库存积压导致的仓储保管费增加。 (2) 改善仓储条件, 加强仓库管理, 避免因存储条件不良或管理不善造成材料损坏或遗失。 (3) 施工技术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 保证技术交底到位, 加强施工用料预算分析, 避免因操作错误导致材料浪费。

⑶施工机械使用费成本控制: (1)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尽量避免因工序安排不当而造成施工机械的闲置, 或者平行作业导致的机械设备数量增加, 从而加大施工成本的投入。 (2) 加强现场施工设备的管理, 做好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以降低大修理费和经常性修理等成本的支出。 (3) 尽可能做到专人专机操作, 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者使用不善造成机械设备损坏。

⑷及时完成工程变更的相关工作, 作好台账的增减核对, 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和完成结算工程款。

3.4 合同措施

项目施工管理过程其实也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 因此, 合同管理在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加强合同管理是实现施工成本目标的重要措施。

⑴合同管理人员应充分做好合同交底。让相关人员清楚并理解与其相关的合同条款后遵照执行, 以防止因为对合同条款不熟悉、不理解, 或者理解不到位而出现违约, 从而导致被索赔造成损失。

⑵优选施工分包单位和原材料供应单位, 拟定完善的合同条款, 确定合理的计价方式, 并动态跟踪合同的执行情况。

⑶密切关注各方主体对合同的履约情况, 发现对方违约给自己造成损失时, 应及时提出索赔。

4 结语

总之,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是一项灵活性极大的管理工作, 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将会有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其控制效果的好坏程度关系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紧扣施工成本管理的流程、任务和措施, 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014.

[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施工项目管理手册》, 1999.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篇2

一、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顺应企业的性质与目的。企业的目的都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只有在盈利的状态下,企业才能不断成长与发展。要实现企业的目的,得到盈利积累与发展,就必须通过必要且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这与企业的目的是异曲同工、相一致的,因此施工企业实施责任成本管理,是顺应了施工企业的性质和目的。

(二)促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所有投资者都希望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更是有责任、有义务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更好回报。责任成本管理里具有这一功效,能够使国有资产效率更好地发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激烈市场竞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难度,施工企业要想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就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适度规模、精耕细作”的要求。作为一项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责任成本管理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与证实。责任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非常有效,采用责任成本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实现“适度规模、精耕细作”的经营方针。

二、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中的责权利

责任成本管理系统的内容就是责任确定、过程控制、分析考核与反馈控制。这四大部分的有机结合其实就是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中得到统一。明确责任的确定,在施工项目过程中的充分且有效的资源控制权力,严格的考核分析、奖惩改进,是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手段、如何充分运用责权利的手段、成本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成败的关键。

(一)责任。企业施行责任成本管理的基础就是确定明确合理的成本责任,这也是责任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是成本控制的依据,还是成本分析与考核的目标。成本责任是否合理,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控制企业成本至关重要,因此,整个施工项目中的管理层都必须加强责任成本管理意识,认真对待责任成本管理,对其进行精心、细致的策划,明晰、可控、可比地分解各层次责任中心的成本责任。成本责任确定时需要注意项目策划先行,分解责任成本,明确各责任层责任,形成全员、全过程、动态的责任成本管理。

(二)权力。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运用各种控制权力做好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在责任确定下之后,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权力来保障责任的履行。企业只有将管理与控制的权力下放给各个相对应的层次,才能对施工项目管理、责任成本全过程的控制有所保障,否则,责任成本管理就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应用价值。权力主要包括法律上的、行政上的和经济上的。管理层拥有对重要岗位人员的控制权力、对企业的系统管理权,以及监督施工项目的过程,管理层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系统管理对执行层进行控制和监督。执行层履行项目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拥有在管理层授权下组织和管理施工项目的一切权力,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利益。建立严格的施工项目成本考核机制是责任成本管理的保障及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企业的每项工作说到底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利益驱使会促进各层级人员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应当从施工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定期对执行层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考核,过程分析、过程监控要做到位,找出成本节超的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如何使其得到控制和降低,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并对执行层进行考核和奖惩。

三、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实施

(一)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包括建立责任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责任成本控制体系、评估工序和职责界定四个方面:(1)组织机构。责任成本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制定各项控制的详细准则,对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分析,对责任工资、效益工资等的奖惩兑现负责;(2)责任成本控制体系。项目部成立责任成本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小组组长,是责任成本核算的第一负责人,对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负全责,项目经理带领各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全员、全过程控制,形成职责明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3)工序评估是依据与业主签订的中标施工合同,扣除上缴税金、上交管理费、本级提留款后进行的二次预算分解;(4)职责界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责任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各个责任成本中心应当按时完成量化标准,界定责任、明确职权和经济利益就是责权利的相互统一。

(二)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预算就是指各个责任中心按照施工行业标准及企业的先进水平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应当达到的责任成本水平。责任成本预算一般来说,应当是责任成本中心支出的最高限额,是责任中心确定责任收入的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成本定额、制定企业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调查现场、核实工作量、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责任预算的编制和动态管理。

(三)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核算可以算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各个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责任中心业绩的评价及各个责任中心经济利益兑现进行考核的依据。责任成本核算需要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与业务核算的基础上,采用责任会计来实现。

(四)责任成本过程控制。如果责任成本预算是项目成本预控的形式,则过程控制就是责任成本预算的保证,对过程控制不到位,责任成本预算即使再准确,也等于虚设。对此,首先需要的就是在思想上对责任成本控制与管理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形成一套完整的过程控制办法。另外,责任成本考核是施工项目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落脚点,是与绩效挂钩的关键环节。只要是施工项目部实行了责任成本管理,都必须对责任预算的执行结果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考核,以合理的奖惩来激励企业部门及员工,充分调动部门及员工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四、结论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发展来说极为重要,成本管理的关键是项目责权利的有效设计,责任成本管理将行之有效。但要注意,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责任为主,成本为次,必须进行科学划分,明确责任范围,才能做好责任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国栋.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J].当代经济,.8.

[2]菜蕾.对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5.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工程项目的投资上。大部分项目都突破设计概算,必须追加投资后才能完成。这里的原因除了项目前期研究不足,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外,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思想落后,理念陈旧。建筑行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利润率较高,对项目成本不需要太多的重视。建筑施工企业的广大员工在完成施工项目的时候,只管干,不管算,并形成了一种理念。近十多年来,建筑企业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建筑企业察觉到危机,才开始注意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加强。然而,一种理念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日。

2.组织管理零乱,控制不周。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通行的项目成本管理做法是把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委托给财务部门。但是财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成本核算,有关成本控制方面主要是通过制度来被动地“卡”,结果“卡”而不控。

另外,大多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缺乏系统管理,对项目施工各个阶段成本支出缺乏系统控制,实践中往往顾此失彼。

3.确定施工方案,缺少筛选。要有效地系统地控制项目成本必须要从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做起,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工程项目中标后,首先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多个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后对这些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筛选;最后确定最适宜的方案为施工的行动方案。

4.缺少控制方法,手段落后。目前项目成本控制的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制定出来的项目成本控制制度是十分严格的,但是实施的效果大多不够理想。其原因是没有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项目施工过程中大量数据信息就难以及时地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储存,从而就不能及时掌握项目成本的变化,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员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是考核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工程项目形成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班级,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的实施及竣工验收)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施工至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3.开源和节流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5.责、权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几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利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1.实行全员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是指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一方面要完善对项目经理的考核。要求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同时要把项目部在安全、质量、风险等方面的管理成果用成本指标化对项目经理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按照成本管理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进行职责分工,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的情况。

2.实行全过程项目成本控制。项目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项目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主要有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和保修阶段的成本控制。

3.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控制成本。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成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自觉程度。要使每个员工自觉作好成本控制工作,除加强思想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进取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任务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严格把关,让职工个人经济收入与完成工作量联系,调动他们控潜降耗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4.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信息反馈体系。施工项目管理是动态管理,项目成本控制也是动态的。因此,要有效地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在施工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生产各环节建立起高效灵敏的相对封闭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流反馈,不断调整着承包管理保证体系的目标和控制。

5.维护合法权益,增加预算收入。现阶段,建筑市场由于建设单位处于主动地位,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些合法权益被迫放弃。建筑施工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加预算收入应列入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之一,有效实行成本控制。a.在成本观念指导下,投好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编标要体现成本和实际观念。b.强化索赔观念,加强索赔管理。目前,在建筑施工承包合同的履行中建设单位违约的现象相当普遍。如不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一竣工就强行占用并拖延验收;收到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后逾期不作答复;拖欠工程价款等,致使成本管理失控,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增强成本观念索赔观念,培养索赔的管理能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技术研究 篇4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 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 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欧美等国,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及归类。可以看出, 无论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 即通过科学的预测 (估算) 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 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是, 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 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 管理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实施“两张皮”, 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 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 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故而在我国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要从前期成本测算与过程成本控制及核算的原则相贯通入手。

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 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 它主要通过技术 (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 、经济 (如核算) 和管理 (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 活动达到预定目标, 实现盈利的目的。项目施工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 是项目部为完成业主合同而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发生的全部费用, 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不可预见的包干费、措施性费用、分包费用、项目管理费、项目税费。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 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 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 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 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 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策划、过程成本控制及核算、末期成本分析及考核等。下面仅就项目的前期成本策划、过程成本控制及核算以及实现成本目标的有效途径三方面引以阐述。

2.1 搞好前期成本策划、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策划 (预测) 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 首先要抓成本策划。成本策划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 按照合同口径, 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测算, 最终确定项目的总成本目标及初始毛利率。

1) 工、料、费用预测。

首先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 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 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是否包住。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 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 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他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 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 分析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的材料规格的不同, 对比实际采用配合比的水泥用量与定额用量的差异, 汇总分析预算中的其他材料费, 以及在混凝土实际操作中要掺一定量的外加剂等。机械使用费: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 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 工作效率也有不同, 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 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 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

2) 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 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 比较实际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 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 以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

3) 辅助工程费的预测。

辅助工程费是指工程量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定, 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 例如:混凝土搅拌站、排水设施、堆场等, 也需根据实际施工作好具体成本的预测。

4) 大型临时设施费的预测。

大型临时设施费的预测应详细地调查, 充分地比选论证, 从而确定合理的目标控制值。

5) 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的预测。

小型临时设施费内容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 需根据工期的长短和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 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拟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

6) 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 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 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a.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 如结构特征, 地质特征等。b.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 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c.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 包括施组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d.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及资源供应的分析。e.对施工地气候的分析。

总之, 通过对上述几种主要费用的预测, 即可确定工、料、机及间接费的控制目标, 最终形成该项目的总目标成本, 作为项目部各项成本的控制指标。这是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

2.2 围绕成本目标, 加强过程成本控制及核算

围绕成本目标, 确立成本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 施工过程及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 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 其主体则是人的管理活动, 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降低成本, 增加效益。

2.2.1 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

1) 节约原则。节约就是项目施工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 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 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 要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 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偏差, 以优化施工方案, 从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入手来达到节约。2) 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涵义, 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a.项目全员控制。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 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 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 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如果认为成本控制仅是负责预、结算及财务人员的事, 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b.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 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从施工准备开始, 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 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 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优化方案, 减少施工成本支出, 并确保工程质量, 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工程验收移交阶段, 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 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3) 目标控制原则。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 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 越具体越好, 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 既要有工作责任, 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对责任部门 (人) 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 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 做到奖罚分明。4) 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 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 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 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 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 检查有无偏离, 若无偏差, 则继续进行, 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应遵循“例外”管理方法, 所谓“例外”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那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 但关键性问题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重大, 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属于“例外”的情况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a.重要性。一般是从金额上来看有重要意义的差异, 才称做“例外”, 成本差额的确定, 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差异占原标准的百分率。差异分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实际成本支出低于标准成本过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它可能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后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作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是造成质量低, 除可能带来返工和增加保修费用外, 质量成本控制还影响企业声誉。b.一贯性。尽管有些成本差异虽未超过规定的百分率或最低金额, 但一直在控制线的上下限线附近徘徊, 亦应视为“例外”。意味着原来的成本预测可能不准确, 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c.控制能力。有些是项目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 即使发生重大的差异, 也应视为“例外”, 如材料涨价及各种租赁费用的上升等。d.特殊性。凡对项目施工全过程都有影响的成本项目, 即使差异没有达到重要性的地位, 也应受到成本管理人员的密切注意。如机械维修费的片面强调节约。在短期内虽可再降低成本, 但因维修不足可能造成未来的停工修理, 从而影响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2.2.2 过程成本核算

结合以往的经验, 成本核算必须以原定的目标成本各项目相对应进行, 这样才能加强成本核算的目的性和系统性, 真正为前期成本策划及过程成本分析提供有利的数据基础, 最终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1) 月度成本资料归集、分析。每月末项目部应组织预结算、财务、材料等相关部门进行工程成本盘点, 项目部预算部门每月末必须统计出真实的当月分包成本;材料部门每月末必须真实的统计出当月材料消耗成本;机械部门每月末必须真实的统计出当月机械使用成本;财务部门每月末必须真实的统计出当月项目现场经费的摊销成本、项目部管理费用、合同财务费用支出成本, 资料归集后由预算部门汇总得出调整后的项目预计总收入及相匹配的总成本, 对照原初始策划的对应值进行分析, 必要时对原策划进行调整, 同时调整相应的目标成本控制值。2) 差异分析。根据工程的进展, 资源落实的逐步明朗化, 项目部应在每季度末重新调整预计合同总收入及预计合同总成本, 据此计算合同预计毛利, 并及时调整合同毛利率, 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原因进行分析:a.分包是否按照其实际完成工程量足额进入项目分包成本, 未足额部分应预提计入, 预付款项部分应从实际已入账成本中扣除。b.材料的盘点是否与工程实际形象进度相匹配, 库存材料应进行清点, 并从实际已入账成本中扣除。c.未完施工是指已施工但未达到业主确认时间节点而没有确认工程量的部分, 实际成本已经发生, 该部分成本应从实际已入账成本中扣除。3) 对策分析。基于项目累计发生总成本完全准确及真实的情况下, 当业主确认值小于项目累计收入时, 势必存在实际累计发生成本超相对应的目标成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a.管理缺项。熟悉招投标文件, 对照合同, 对于超合同范围的工作内容应收集资料, 有理有据进行索赔。b.技术方案。优化设计, 从满足工程需要又经济节约的角度, 达到成本消耗的最小化。c.机械调度上。应编制详细准确的机械使用计划, 尽量减少或避免闲置成本的发生。d.资源组织上。要对资源市场进行充分调研, 采用招标竞价方式确定最优的资源供给单位, 达到资源 (包括人、材、机) 的优化配置, 使相应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内。

2.3 寻找有效途径, 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2.3.1 开源——增加项目收入, 注重索赔管理

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 一旦发现严重超过目标控制成本的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1) 按照不同的合同计价模式, 及时编制合同外施工内容及新增单价子目的预算, 收集好相关资料, 做好动态调整合同造价的工作。2) 对于无法预计的材料涨价因素引起的成本超支, 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 依据合同相关条款向业主提出合情合理的索赔或补偿。

2.3.2 节流——降低项目成本

降低项目成本方法有多种, 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明确处理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 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它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 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 所以它不是一经济实体, 应对整体利益负责任, 同理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 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 避免成本大了, 费用超了, 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2)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 提高机械化操作等。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包括:a.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 一般都在10%左右, 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 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 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 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b.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 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 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 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 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 加强周转料管理, 延长周转次数等。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 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 进行招标比价, 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 就近购料, 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减少资金占用, 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 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机械费的控制: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 通过全面施工组织、机械调配, 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同时, 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 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 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 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从经济的角度控制工程成本还包括对参与成本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的措施。4) 加强质量管理, 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 要严把工程质量关, 始终贯彻公司“诚信经营、铸造精品、业主满意、发展自我”的质量方针, 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 采取防范措施, 消除质量通病, 做到工程一次成型, 一次合格, 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5) 加强合同管理, 控制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 至保修日结束止, 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 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 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合同管理者的任务是天天念合同经, 在字里行间寻找攻的机会与守的措施。总之, 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 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 两者相辅相成, 所以, 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均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 实践上全面展开, 扎实有效地把这些工作开展好, 最终实现项目效益。

3结语

本文就项目成本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前期成本预测、过程成本控制方法原则、成本核算的方法及实现成本目标的措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 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 也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最有力的途径, 对建筑企业而言, 企业间竞争将逐渐由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到价格竞争。加强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减支增效, 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针对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不注重前期策划, 过程控制无原则, 核算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的现象,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链接的控制研究, 研究真正使成本管理及核算落到实处的各项制度的建立, 突破惯性思维, 拓展成本管理的视野, 最终推行目标成本制度。为此, 展开项目成本管理各项内容的实用性研究工作, 将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贺晓荣.关于施工企业培育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思考[J].建筑经济, 2005 (11) :31-32.

[3]辛义权.新世纪完善规范项目管理的思考[J].建筑经济, 2005 (8) :58-59.

[4]齐国友.工程项目管理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王祖和.现代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程出版社, 2007.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研究论文 篇5

作为项目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主要有成本控制、估算、预算以及计划等。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对项目生产经营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消耗的调解与控制,使成本能够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笔者主要针对当前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的意义、原则等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能够为我国的项目工程的施工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1控制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的重要意义

项目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对工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就是成本管理,而作为工程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成本控制也对项目工程施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成本控制,也就是对费用的控制。主要是在成本在工程项目的形成过程时,消耗的人力、物质以及费用开支等,这些都是在指导、调解、与监督过程中产生的,用来控制与纠正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偏差等,使各项费用能够在规范之内加以控制,从而能够使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的成本目标得以实现,借助少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以此有助于工程项目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1]。特别对于一些施工单位,主要是借助投标竞争来获得工程的,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也就意味着合同价格的确定。这样这些工程效益的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全部依靠控制成本。但是,在现实项目工程中,常常会忽略成本控制。另外一些也会是由于技术控制方面的问题,导致成本失控等,然而大多数的项目管理者仅仅在项目结束过程中,对实际项目的开支,与盈亏等才有所了解,但是这使得一些损失已经不能得到弥补。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研究 篇6

关键词:BIM;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1 BIM建设成本控制的意义

施工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技术、经济以及质量、安全、工期、财务等各项管理的综合管理活动,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从投标开始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施工项目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人、技术、资源、时间、空间和信息等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1.1 促进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BI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建设项目设计、建造及管理应用技术的思维方式,这给我国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研究将BIM技术引入到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

1.2 提高建筑行业的资源利用率。成本控制的意义重大,往小里说它关乎一个公司的生死存亡,往大了说它是关乎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环境低碳以及资源节约等的大事。本课题将BIM技术引入到成本控制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来提高建筑行业的资源利用率。

1.3 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重视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将项目的施工成本有效地控制在计划之内,将很大程度上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在此的研究将给施工企业以指导,让其明白BIM对于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1.4 推动BIM技术由设计阶段走向施工阶段。通过构建基于BIM的施工成本决策模型和设计基于BIM的施工成本控制系统模型,从事前和事中两方面加强施工成本控制,为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应用BIM进行成本控制提供借鉴,从而响应《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号召,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

2 BIM建设成本控制的优势

2.1 自动化算量。传统方法算量,需在二维图中明确工程属性,匹配和操作过程费时易错,而BIM模型可视化强,且计算规则已融入软件,根据立体实际模型计算,结果客观、准确。

2.2 精确计划。传统的成本控制过程,资源计划的制定缺乏数据支持,决策中存在拍脑袋现象,但BIM技术的应用使管理人员可快速准确获取数据,制定合理的资源计划,控制资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

2.3 优化方案。BIM可视化强,设计阶段便可进行空间冲突检查,减少设计变更,在施工方案中,可利用可视化特点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动态模拟施工,进行方案比选优化。

2.4 虚拟施工。BIM模型在3D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直观展示施工计划和进度,使项目各参与方了解施工过程,结合施工组织、现场模拟和监控等减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降低成本。

2.5 加快结算。利用BIM技术,提高设计方案质量,减少设计变更,且数据清晰,可减少施工过程结算数据的争议,加快过程中工程款结算和竣工结算。

3 基于BIM的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应用

BIM作为最能推动建设管理方式改革的理念,针对目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能够有效的改进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快速精确的成本核算。BIM是一个强大的工程信息数据库。进行BIM建模所完成的模型包含二维图纸中所有的位置长度等信息,并包含了二维图纸中不包含的材料等信息,而这些的背后是强大的数据库支撑。因此,计算机通过识别模型中的不同构件及模型的几何和物理信息,对各种构件的数量进行汇总统计。这种基于BIM的算量方法,将算量工作大幅度简化,减少了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大量节约了人力的工作量和花费时间。

3.2 虚拟施工及碰撞检查减少设计错误。BIM一个重要的应用点就是建模完成后的碰撞检查。通常在一般工程中,在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专业二维图纸设计汇总后,各方及总图工程师人工会审发现和解决不协调问题,该过程花费大量时间并且不能保证完全无失误。未发现的错误设备管线碰撞等引起的拆装、返工和浪费是成本大量花费的重要原因。而BIM技术中整合建筑、结构和设备水暖电等模型信息,减少额外的修正成本,避免成本的增加。另外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业主能够更真实的了解设计方案,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效率。

3.3 设计优化与变更成本管理、造价信息实时追踪。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下,一旦发生设计优化或者变更,变更需要进行审批、流转,造价工程师需要手动检查设计变更,更改工程造价,这样的过程不仅缓慢,而且可靠性不强。建筑信息模型依靠强大的工程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二维施工图与材料、造价等各模块的有效整合與关联变动,使得设计变更和材料价格变动可以在BIM模型中进行实时更新。变更各环节之间的时间被缩短,效率提高,更加及时准确的将数据提交给工程各参与方,以便各方做出有效的应对和调整。BIM通过信息化的终端和BIM数据后台将整个工程的造价相关信息顺畅的流通起来,从企业级的管理人员到每个数据的提供者都可以监测,保证了各种信息数据及时准确的调用、查阅、核对。

3.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BIM技术正在引领建筑业的变革,以软件和信息为载体,形成完整的工程数据库,改变项目参与各方的协作方式,提高项目整合度。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管理低效,体系混乱等问题,更高效地进行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但在国内的BIM实践中,成本管理应用的案例非常少,主要原因是国内目前使用的造价软件与BIM三维模型之间不能实现较顺畅的连接,而国内技术人员也无法达到全部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和算量的程度。随着BIM的推广,建设工程成本管理也要从技术变革、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的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浩凯.基于BIM的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黄代超.BIM在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7):1379-1379,1431.

[3]郭敏.BIM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4):237-237.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研究 篇7

关键词:BIM,建设项目,成本控制

一、BIM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 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 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协调性、模拟性、可视化、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BIM定义由三个部分组成: (1) BIM是一个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电子模型, 是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2) BIM是一个知识资源的共享平台, 是分享有关建设项目的信息, 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能够相互交流, 共享施工信息, 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 更好地完善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 使项目管理更为科学有效; (3) BIM是一个透明、可持续、可复制、可核查的协同工作平台, 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 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根据各自的职责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 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BIM, 使各参与方共享和交流各方面信息, 使信息得到合理利用, 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二、基于BIM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

将BIM技术引入施工成本控制中, 构建基于BIM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 系统分析BIM技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工作内容, 明确BIM技术在不同阶段对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使成本控制行为能够更好地与项目总成本目标或成本计划协调一致。 (图1)

(一) BIM模型获取阶段。工程数据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 BIM是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BIM数据需要提取、加工、运算等环节, 才能在成本控制中应用。目前, 我国BIM建模有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方式是外部提供BIM模型。即由设计方或业主委托的第三方建立模型, 供施工单位使用。施工单位在此BIM模型的基础上, 对相关的构件或构件组再做重构、调整方面的处理;另一种方式是施工单位自己建立BIM模型。即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等相关资料, 利用Revit或者其他软件工具, 由施工单位的BIM团队准确、高效地搭建三维模型。该模型是建筑、结构、水暖电、设备等于一体的集成化, BIM建模过程如图2 所示。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建模施工人员对工程细部情况掌握得十分清楚, 而且建立的BIM模型更符合成本控制要求。 (图2)

(二) 投标阶段。投标书包括商务标和技术标, BIM技术在两者编制过程中都发挥了其优势。

工程量复核是商务标编制过程中最重要和最繁重的工作。利用BIM模型提供的自动化算量功能可以轻松完成工程量的复核工作。当招标方提供的设计方案是BIM三维模型的形式时, 就可以直接在其基础上进行工程量的计算, 方便快捷, 提高工作效率, 将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制定投标策略。

在编制技术标时, 利用BIM进行虚拟施工, 可以很方便地对整个施工方案进行模拟, 轻松直观地展示特殊、重点部位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其次, 利用BIM碰撞检查的功能可以对招标方提供设计方案中的管线布置方案进行优化, 将碰撞检查结果报告和优化之后的综合管线排布方案呈现给业主时, 将大大提高其对技术标书的认可度;最后, 可以在投标书单独设一节, 用来说明在中标后,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拟采用的BIM技术以及使用阶段, 并将基于BIM的管理构想也在此表述, 给业主和招标方以良好的BIM应用预期, 提高中标概率。

(三) 合同签订阶段。项目中标后, 业主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合同部分条款关系到成本。投标阶段, BIM软件的应用已准确算出量和成本, 并通过碰撞检查功能解决了可能的冲突, 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索赔, 保证合同顺利实施。此外, B1M还可通过信息共享, 使项目各参与方沟通顺畅, 缩短合同签订时间, 节约成本;B1M技术还可以模拟合同中免责条款涉及的问题, 制定有针对性的可限制或转移风险的措施。

(四) 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方案、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及保证措施、资源供应、机械选用等。利用B1M技术的可视性, 进行施工方案优化,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辅助设计, 并直观、形象地展示成果, 而且可以对管线布置进行冲突检查, 事前控制, 减少返工, 加快进度, 控制成本。

2、成本计划。施工成本计划编制也是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 是成本控制的指导性文件, 已完工的相似工程历史数据对新项目成本计划有较强的参照和指导意义。BIM可包含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成本数据, 应用BIM进行管理的项目, 项目结束后, 可将成本数据信息进行电子保存, 新建类似项目可快速、准确提取相应信息, 指导工程成本计划的编制, 提高准确性, 降低成本。

(五) 施工阶段

1、成本数据的实时搜集和获取。基于三维模型的BIM数据库包含了项目从投资决策到运营、报废的全部相关造价数据, 这些数据会随着工程的进展以及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及时更新, 保证项目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得成本管理所需的数据。

2、限额领料的有效实施。限额领料是控制材料费的有效手段, 但在现阶段受到配发材料的时间和配料人员掌握的工程数据量的限制, 配料人员只能根据经验或有限的数据来判断报送的领料单上各项消耗是否合理, 因而限额领料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而在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过程中, 借助BIM数据库中记录的同类项目的材料消耗数据以及BIM的多维模拟施工功能, 审核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拆分、汇总并输出任意工序的材料需求量, 真正实现限额领料。

3、更方便地进行多算对比。从时间、工序、空间等维度进行多算对比, 对及时发现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成本控制过程中, 靠造价人员的人工计算很难完成从三个维度对成本进行分析所需要的工程量的统计和计算的工作量。而BIM管理平台对BIM模型中的各个构件赋予时间、工序、造价等方面信息, 借助BIM强大的计算功能, 成本管理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来对工程成本进行任意的拆分、统计和分析, 轻松实现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

4、更好地应对设计变更。在传统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设计变更, 工程师往往需要动手对变更进行检查并计算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和成本的变化, 过程繁琐且可靠性不高。而BIM管理平台通过将成本数据与空间数据建立一致性关联, 自动检测发生变更的内容并直观地显示成本变更结果, 从而为变更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

(六) 竣工结算阶段。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BIM模型数据库也不断修改完善, 模型相关的合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计量支付、材料管理等信息也不断录入与更新, 到竣工结算时, 其信息量已完全可以表达竣工工程实体。BIM模型的准确性和过程记录完备性有助于提高结算的效率, 同时, BIM可视化的功能可以随时查看三维变更模型, 并直接调用变更前后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避免在进行结算时描述不清楚而导致索赔难度增加, 加快了结算和审核速度。

三、基于BIM的施工成本控制流程

基于BIM的施工成本控制流程是指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 通过BIM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 根据施工工序配合BIM应用点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控制的过程。 (图3)

1、基于BIM模型确定总成本目标。在施工项目开工前, 根据BIM模型, 快速进行施工预算, 公司或委托人要与项目经理部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成本目标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落实, 然后以文件的形式下达项目经理部实施。

2、目标分解。基于BIM模型的目标成本确定以后, 以此为上限, 由项目经理部分配到各职能部门、班组, 签订成本承包合同, 然后由各职能部门或班组提出保证成本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 确保承包成本目标的实现。

3、工程实施。成本目标确定后, 项目开始实施。

4、收集实际成本数据。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 实际成本可能偏离了目标成本。为了最终实现目标成本, 控制人员要收集项目实际情况和其他相关项目的信息, 将BIM数据库中的成本数据和其他相关项目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综合, 提出项目状态报告。

5、实际值与目标值比较。通过已完成的BIM模型将工程量数据和成本数据与模型构件挂接, 在MC客户端上, 形成实际5D时间+成本计划曲线。核对现场材料量与计划材料量, 如有差值, 根据需求对比某一时间段的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 是否存在偏差。

6、分析偏差。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 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核心, 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从而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减少或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7、采取纠正偏差措施。当施工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了偏差, 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的结果, 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 只有通过纠偏, 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四、总结

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是BIM技术应用的最有效益也是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BIM技术在协同作业、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益, 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刘尚阳.BIM技术应用于总承包成本管理的优势分析[J].建筑经济, 2013.6.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研究 篇8

关键词:施工组织,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

如今阶段公路建设的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随之而来的还有日趋激烈的公路施工企业的竞争, 因此施工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不断地对其内涵建设进行深化, 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而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的水平、制定进度以及工期等多个方面都属于核心竞争力的体系之中。同时这些方面都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要想做好施工的成本控制, 就必须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持续的优化, 本文针对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1 施工组织影响公路施工项目的方面

1.1 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的准备工作方面施工组织就有着非常详细的要求, 主要包括的范围是建立施工组织机构、准备相应的施工物资和设备、准备施工技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每一项具体的施工准备工作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项目的施工成本。所以首先要建立起一支施工组织结构并保证其拥有高效的执行力, 只有做好这个前提条件才能保证施工组织正常的执行下去, 同时建立组织机构会影响到公路工程项目的很多方面, 例如施工成本、工期成本和质量成本等。施工技术、机械的准备工作则和施工进度的执行能否正常进行有着紧密的关系, 如果施工技术和设备出现了问题, 那么会严重的威胁到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准备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都会影响到公路施工的成本。

1.2 施工平面布置

路基和路面施工的平面布置、附属工程的施工平面布置都属于公路施工的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是为了对施工过程中公路走向以及施工工法进行确定, 将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确定下来, 确定各种施工去的位置等。因为公路施工过程会有很多的工种涉及其中, 所以既要相互交叉不同的施工内容, 又要对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 将不同部门的平面布置平衡起来不互相造成影响。所以对公路施工来说布置施工平面是非常重要的, 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成本, 施工平面布置工作的质量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搬运材料, 加快施工进度等, 从而起到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的作用。

1.3 施工进度计划

对于施工组织来说公路施工的施工进度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对施工进度计划制定之前要综合考虑现场的多方面因素, 例如人员安排、施工环境、施工资金投入和工期等, 要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总进度的要求相吻合。同时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调整施工进度, 以合同中的付款时间阶段的规定和实际的付款时间为依据来进行, 避免由于大量垫资的情况损失施工单位的时间成本。例如合同中要求的工程付款方式是按月支付, 那么在确保施工总进度可以完成的基础上, 可以将第一个月的施工进度适当放缓, 延期资金的拨付, 充分的利用起资金的时间价值。如果施工工期过短会增加企业的一次性投入成本, 而工期太长则会增加施工成本。所以必须要整体的理解工程项目, 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的调整, 从而使得施工工序既满足时间要求又满足空间要求。

1.4 施工方案的经济性

在制定施工组织计划的时候既要从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方面进行考虑, 同时要做好其前提, 就是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质量以及工期。将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在天气、地理等多方面的条件综合起来评价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然后找出其中的最佳方案。同时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要之一施工方法的制定, 它可以很大的影响公路建设工程的直接成本 (包括人工、机械和材料三个方面) 和间接成本。由于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于施工进度的确定也存在区别, 所以也会影响到施工的成本费用。

2 降低施工成本的方法

2.1 优化施工方案

通常, 施工方案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具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 承包公路工程的负责人一定要对施工方案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设计公路施工方案时, 要从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不仅要在经济方面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 还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得到全面的技术支撑, 除此之外, 还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方案是否具备绝对的安全性, 工程的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以及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个施工项目。在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之后, 才能够确定公路施工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案, 是否能够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情况下, 又达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目的, 同时还不能使工程的质量受到。通常, 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多种不同的施工方法, 因此, 为了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 并且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就应当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和论证, 只有这样, 才可以选择出最适合而且最经济的施工方法。

此外, 施工工序也有多种不同的编制方式, 这也就意味着在对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时有多种方案可以进行选择, 因此, 要使得施工工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对多种编制方式进行对比, 这样才可以从中选出最有的编制组合, 从而体现公路施工工程的经济性。

2.2 优化施工总进度计划来将工程项目成本降低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各种施工工序例如路基、路面、排水等进行设计, 在施工制定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计划总进度。理清不同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 对于那些可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主要节点工程要找出来, 尽量规避施工内容彼此之间产生影响。可以绘制出网络图来将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理清楚, 然后通过关键线路的确定来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优化和压缩关键的任务从而缩短工期。

2.3 对施工平面布置进行优化从而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

完善公路工程现场的交通组织是布置施工平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生活设施、生产设施等位置和规模的明确, 保证料场存放场和弃土弃渣点未知的合理程度, 便于施工的同时使各个部门之间可以更好的衔接。所以应该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主体工程入手, 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各方面因素, 合理的做好场地的规划。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平面布设的合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砂石材料堆放的位置距离搅拌装置距离太远, 就只能通过中转装置或者运输机械来进行运送, 自然增加了工程成本。虽然看起来这些布置工作都很简单, 但是也要通过全面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证施工总平面图绘制的科学程度, 将自然自条件因地制宜的灵活运用起来, 才能保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如果施工总平面图规划合理, 那么自然也会减少相关的供水、排水和供电费用。

3 结束语

公路建设事业如今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伴随着它的发展, 各类新型的材料和建造工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因此, 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在此基础上更倾向与追求整个公路建设的创新性。然而, 要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从根本上来首还是应当回归到施工组织计划的制定和编排, 只有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工期和最优的施工方案才能够使得整个公路施工有序顺利的进行。因此, 要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最终目的, 就必须在制定施工方案以及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做好施工的组织安排。

参考文献

[1]钱辉.施工组织对公路施工项目的成本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15) .

[2]殷爱红, 杨文坚.沥青路面施工组织管理对工程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12 (3) :224-226.

水电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篇9

1 水电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内容

成本是企业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而付出的代价, 是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全部消耗。水电施工项目中的成本就是施工过程中各种消耗的总和, 因此对该成本进行管理就应贯穿于成本发生的各个环节, 即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 (1) 成本计划, 发生在投标与目标成本确定阶段。施工企业在投标及中标之后, 项目管理部门需要采用投标预算与市场价格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项目总成本水平进行预测和项目评估, 制定出项目的控制成本。由于水电施工项目复杂, 周期长, 因此成本控制应尽可能的明细到每一个子项目。科学的目标成本的确定, 是施工项目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2) 成本控制, 是成本管理的关键阶段, 它要求施工方采取各种手段, 如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抓好安全、质量、分包、结算等管理, 严格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施工管理费进行管理等。总之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前提下, 追求施工的最大投入产出比。 (3) 成本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成本管理是否合理, 成本支出是否超出计划, 并为成本分析打下基础。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最根本标志和主要内容, 它既是施工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和预测的依据, 也是施工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基本参考。 (4) 成本分析。其目的在于寻找施工过程中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 或引起成本失去控制的原因, 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而且通过成本分析也可以间接掌握项目施工中是否有异常出现, 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2 水电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2.1 强化成本管理的领导组织

水电施工项目对外涉及安全、质量、环保、水利、国土、业主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 对内涉及人事、采购、工程、设备、材料物资、财务、审计等多个部门, 而且施工周期长, 因此应采取项目经理负责下的成本管理机制。因为如果失去了强有力的成本管理组织, 水电项目在施工过程中, 多个部门同时进行经费支出, 就容易使得投资无限扩大化。 (1) 项目经理及分项目经理。每个项目经理对其所负责的项目负全责, 并遵照项目施工开始时的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原则, 对项目成本进行管控。 (2) 计划合同部, 负责造价管理和合同管理。水电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采取部分自营施工和部分分包的形式进行, 因此计划合同部就需要针对某个工程项目定期进行成本分析, 准确地制定成本计划, 并在工程变更时, 及时调整成本管控计划, 同时在分包、采购、机械租赁等合同谈判中, 严格控制合同的数量和单价, 做到“以收定支, 先收后支”。 (3) 物资设备部门, 这是进行成本管理的关键部门。针对不同的物资要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 如针对机械设备和办公用品可以采取集中采购, 降低采购成本, 对于施工常用消耗主要材料, 如钢筋、水泥、木材等则可以运用编制材料报表的方式, 控制材料消耗。同时选择质高、价低、运距短、有信誉的供应加工单位, 降低库存量, 合理选择机械并安排施工, 提高各类设备管理员的成本控制意识等。 (4) 工程部。先进的施工技术往往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因此工程部应结合施工经验, 优化施工组织方案, 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施工管理方式,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减少安全事故, 减少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等。 (5) 安全质量部, 要积极、不间断的跟进。水电施工项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其返工会消耗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因此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投入的合理性基础上, 积极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2.2 施工过程中成本要素的动态控制

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管理费, 特别是材料等成本要素绝大部分发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因此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管理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2.2.1 材料费的控制。

对于一般工程项目而言, 材料费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如果采购工作中无计划、无标准, 管理混乱, 必然造成材料浪费、劣质材料多, 从而造成成本管理失控。水电施工项目中, 材料费包括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结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机械设备租赁费用。它包含: (1) 材料用量的控制。根据水电项目的特点, 可以运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模拟出各类材料的用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 若有超标则需要通过计划合同部、工程部、项目经理等共同决定。当然, 积极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新工艺、新材料也是降低材料消耗量的有效办法。另外建立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 合理计量, 减少搬运次数, 注意现场清点和材料保护。 (2) 材料价格控制。显然首先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 并采取招标制度, 选择信用度高、价格低、质量有保证的供应商。其次合理的组织运输。水电施工项目现场往往交通不便, 运输成本高, 因此采购时需要将运输费用作为重要参考。

2.2.2 机械设备费的控制, 如台班费、租赁费、维修费、拆卸和进出场费等。

对水电施工项目而言, 机械设备费控制最主要从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率上入手, 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保养和维修制度, 杜绝出工不出力, 同时充分考虑现场施工现状, 制定合理的施工强度和顺序提高使用率等。水电施工中一般采取施工机械的定额制度, 以此作为成本管理的基础。有了定额, 才能据以审核各类机械施工消耗是否合理。

2.2.3 人工费的控制。

有统计表明一般工程施工中, 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0%~15%, 这些费用由从事项目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职福利费、工资性的津贴、劳动保护费等组成。而人的管理往往是最复杂的, 因为其工作效率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上, 施工企业应注重安全教育培训, 减少安全事故;加强技术教育, 提高劳作效率;严把项目管理人员编制关、定员、定岗等, 尽可能降低人工费。

2.3 建立完整的成本支出数据基础资料, 并据以进行综合成本分析

水电施工项目中, 各类支出种类繁多, 如何对各类支出成本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 就必须有较为完备的支出数据基础。对此, (1) 要建立成本要素、成本项目、时段的关系。首先要对成本按照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设备成本、税金成本、管理费成本等各类成本进行二级分类, 以此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成本细分, 成本管控的对象就会比较笼统, 管理对策也就无法准确定位, 达不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如在材料费中可以明确到钢材、水泥、木材、炸药、钻头、导火线等等费用, 人工费可以明确到差旅费、工资、福利、补助、培训、安全费等。同时, 每一类成本要素都必须与其用途、施工时段进行联系, 如导火线用在某施工项目的施工阶段。 (2) 综合进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为了寻找到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透明性, 因此, 成本分析的重点在影响施工成本升降的内部因素, 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就水电项目施工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材料、物资利用率的效果;人工费用水平的合理性;施工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机械设备的利用效果;间接费用支出的合理性等。在分析方法上可以采取按照工程部位、按照工程进度、按照成本项目、按照专项成本项目等进行分析。总之, 综合项目成本分析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方式、方法, 只要能寻找到现行施工项目的成本结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即可。

参考文献

[1]桑德新.浅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J].《中国商界》.2009年 (8) 期.

[2]王秋英.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0年2) 期.

[3]莫愿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 (4) 期.

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篇10

对于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要立足于事先控制, 即主动控制, 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 也就是说, 我们的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 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 被动地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 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 主动地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还要指出, 要有效地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但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最为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 技术与经济相分离, 难以有效地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为此, 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以提高效益为目的、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 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把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措施中去。从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上来看;所谓控制就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 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 通过采用各种方法, 对被控对象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的过程。

2 有效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3个原则

2.1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成本控制

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但必须重点突出。很显然, 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2.2 动态地、主动地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用于项目管理后, 将“控制”立足于实现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 以尽可能减少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这是主动的、积极的控制方法, 因此被称为动态控制。也就是说, 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不仅要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 被动地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更要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 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 主动地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2.3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

要有效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 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 明确成本控制者极其任务, 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 包括总体设计多方案选择, 严格审查和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 包括动态地比较成本的目标值和实际值, 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 采取对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等。

3 按项目阶段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按经济规律, 根据市场, 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 合理确定铁路施工项目成本和有效地控制成本是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目标。铁路施工项目成本合理控制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成本、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结算价。

3.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素

一个项目的建设可分为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等阶段。项目投资决策是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以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问题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铁路施工项目成本习惯上称为投资估算。

(1) 选择合理的铁路施工项目成本计价方法。

选择合理的铁路施工项目成本计价方法是提高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已建类似项目的铁路施工项目成本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己建类似项目的工程特点、工艺特点、技术水平的程度进行描述。第二, 对拟建项目和己建项目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地质地形条件、工艺选择及工艺水平以及设备选型等。第三,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计价方法。如:当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生产能力相差不大、建筑结构形式相似、生产工艺相近时可考虑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第四, 计算方法确定后应重点对计算中所取的参数进行比较细致的测算。

(2) 决策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过程。

决策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模型,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界限清楚一致的标准。决策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不在于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数的多少, 而在于控制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即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动态的, 它以满足获得最大效益为目标。

3.2 设计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要素

(1) 设计阶段是项目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由于施工阶段是“按图施工”, 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投资控制并不是控制工程成本, 而是控制施工中可能增加的新的工程费用, 实际决定工程项目投资多少, 在设计阶段就已确定。所以无论从成本管理系统环节看, 还是从投资利用, 投资控制方面看, 设计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在设计过程中, 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 从而达到控制成本, 节约投资的目的。

(2) 设计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1) 设计招标制度的推行。

设计招标制度的推行为开发企业在规划设计阶段提高设计质量, 进行投资控制提供了契机。在设计招标过程中, 开发企业就有权对投标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在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下, 把设计的经济性也纳入评标条件。当前, 一般评标所邀请的多为工程方面的专家, 而懂建筑专业的经济师却很少参与, 这就容易造成评标质量的偏差。所以, 在确定中标方案后, 开发企业仍有必要汇集开发、预算、工程管理和营销部门的专业人员, 共同对中标方案再次提出优化意见, 进一步提高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2) 实施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 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 严格控制技术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3) 改变设计取费办法, 实行设计质量的奖罚制度。

应对现行设计费的计费方法和审核办法进行改革, 建立激励机制。试行在原设计计费的基础上, 对因设计而节约投资, 按节约部分给予提成奖励, 因设计变更而增加投资也按增加部分扣除一定比例的设计费, 实行优质优价的计费办法, 这样将有利于激励设计人员精益求精地进行设计, 加强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 时刻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把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另一方面, 对设计单位编制的概、预算实行送审后决算设计费的制度, 对概预算编制项目不完整, 估算指标不合理, 没有进行限额设计, 概预算超计划投资的责成设计单位重新编制。

(4) 推行设计监理制度。

目前, 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未出台设计监理机制, 方案设计、消防设计、煤气等审查部门各管一部分, 不利于价格控制。虽然我国推行建设监理制, 但设计的监理工作还未强制执行。让一部分有经验的监理人员参与到设计阶段来, 在一些开发单位己经实施, 并取得了效果。推行设计监理, 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参与进去, 协助开发商调研、考察、立项, 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3.3 招投标阶段的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要素

工程招投标阶段是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部分。包括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招标。这里讲述的是施工阶段的招投标。

施工招标是指招标单位将确定的施工任务发包, 鼓励施工企业投标竞争, 从中选出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且报价合理的承包单位, 并以签订合同的方式约束双方在施工工程中行为的经济活动。施工招标制是一种竞争机制, 可缩短工期, 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同时甲乙双方责任明确, 可以充分发挥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专业化的施工优势, 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促进和加强经济核算, 改进企业经营方式, 多快好省地完成建设任务。

(1) 招标过程中, 招标文件的编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投标文件编制的依据, 也是签定合同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投标文件必须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的要求和条件做出实质上的响应。任何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的偏离或保留都将视为废标。因此, 招标文件的编制对于顺利完成招标过程, 控制铁路施工项目成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招标文件的技术标准、要求应在制定前与投标单位充分沟通, 应明确、细致并具有通用性, 保证各投标单位能够以经济、合理的方式满足招标要求。

(2) 标底的合理确定: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底作为评标的客观尺度, 在招标投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无标底评标技术己经应用到招标实践中去了, 但无标底评标并不等于不编制标底, 只是弱化了其作用, 即不以标底作为判断报价合理性的唯一依据。标底对于业主来说, 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它预先明确了业主在招标工程上的财务尺度。其次, 标底是业主的工程预期价格, 也是业主控制成本的基本目标。总之, 标底是业主编制的, 能够反映业主期望和招标工程实际的预期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3.4 施工阶段的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最理想的目标是: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三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 高质量和短工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 施工阶段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满足合理质量标准和保证计划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铁路施工项目成本。

3.5 后期的竣工结算控制

后期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竣工结算的编制和竣工后费用的控制。工程竣工结算是铁路施工项目成本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 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 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成本中介机构进行审查。

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也关系到项目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的实际结果。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 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 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 一般情况下, 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 有的高达20%, 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上一篇: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下一篇:有趣的家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