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2024-06-25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精选十篇)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1

(1) 管理会计的主体假设。

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对管理会计存在空间的假设。管理会计的主体必须服务于管理会计的目标:服从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为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而进行预决测、规划控制以及评价。因此管理会计的主体是每个进行预决测、规划控制以及评价的责任中心。

(2) 管理会计的时间假设。

由于知识经济对企业存在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对于战略管理会计来说应有持续经营的假设, 以保证管理会计方法的连续有效性。而对于战术管理会计, 持续经营假设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企业的生产小组或个人通过信息网络临时被企业雇佣, 为企业工作时是企业的责任中心, 而一旦任务完成, 其责任中心的工作也就结束了。管理会计的会计期间受其灵活、机动的特征的影响, 不会像财务会计那样按自然月、季、年来分期, 而应该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分期。

(3) 管理会计的计量假设。

由于管理会计具有十分重视非货币系统信息的特征, 所以管理会计计量方法除利用财务会计中的货币计量方法之外, 还利用其他非货币计量方法。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 大量的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充斥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其他各个责任中心需要从中选择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 即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

(4) 其他假设。

管理会计还有与其他会计学不同的假设。管理会计为满足其目标, 企业的各个责任中心往往会根据各自的目标及实际情况制订适应其具体情况的方法或方案, 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方案并付之于实施。所以管理会计不像财务会计那样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管理会计需要有单一性的假设, 即根据管理会计各个主体的特性, 其使用的方法和原则也各有不同。

2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1)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①理论和实际脱节, 可操作性差。

由于管理会计是从国外引进, 目前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局限于对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 没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体系。

②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随着管理会计的传入和运用, 有的企业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甚至显著成效。但对于这些与本国企业实际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未及时加以总结, 予以推广。从实践中看, 真正自觉运用管理会计来为企业经济工作服务的企业仍是寥寥无几。

③管理人才短缺。

管理方法的落实是需要人去实施的, 管理会计要在企业得到应用, 关键是要具备一定素质的人。从领导者来看, 企业领导人中许多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管理知识, 有的甚至不知道管理会计, 当然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同样, 财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于提高。我国企业中现有的中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由于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趋于老化, 很难将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2)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①建立管理会计组织和研究机构。

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管理会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为管理会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要确定目标, 进行调查研究, 建立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其次要调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完善现有的技术和方法。再有, 还要认真研究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及发展趋势, 以新的技术和方法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制订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标准》, 以指导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②加强培训教育。

要努力提高企业领导者与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人的必要条件之一。除此而外, 企业还需要一批管理会计专业人员,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 才可以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③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广和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成功加以科学系统地总结、归纳、提炼、给以指导, 予以推广。只有通过有意识的指导和推动, 广泛开展实例研究, 使实用有效的方法很快得到认可、推广、应用, 收到以点带面, 普及推开的作用。

④设置管理会计师, 建立定期考评制度。

应选拔具有专业知识思路、战略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的人才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师。要选拔这类人才, 必须建立对管理会计师的定期考评制度, 促使有关人员不断学习, 钻研与实践,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一批既有较高理论水平, 又有一定实践经验, 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取得资格后, 聘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参加企业决策与管理。

⑤着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 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要运用计算分析方法, 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精确、便捷的操作运算方法, 减少大量工作量, 把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引入现代化管理操作, 使管理会计准确、及时地提供企业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 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3 管理会计领域亟需研究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热点之一。要进一步推进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和实际运用, 下列一些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研究。

(1)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关于管理会计的性质, 尽管国内的教科书普遍认为其是一门边缘学科, 但这种边缘性的具体体现往往缺乏充分的说明, 即使涉及到一些相关学科, 也多半限于对这些学科内容本身的介绍, 至于这些学科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则还显得比较勉强。因此, 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并广泛吸纳诸如代理人理论、信息经济学、组织理论和行为科学等理论体系的精粹, 对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建设与实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管理会计的目标与特点。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日益从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转向寻求所有者长期利益最大化。经营管理目标的变化, 对企业内部管理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应地, 企业管理会计的目标必须能体现企业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这种管理会计目标的新思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既具有普遍意义, 又可能呈现不同的特征。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 管理会计目标如何定位, 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又一课题。

(3) 管理会计的环境因素。

会计理论中对影响财务会计发展因素的研究, 应该说是相当充分的, 而对制约管理会计的环境因素的研究则明显不足。研究管理会计的环境因素, 既要研究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如何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 更要研究如何随着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而重新设计管理会计系统, 还要研究如何创立良好的企业环境来进一步运用管理会计。

(4) 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按传统的观点, 管理会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使用。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一个突出例子是现金流量表, 早先无非是一张企业内部报表, 发展到今天已被普遍要求向社会公开。近年来, 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管理会计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①公司财务预测的公开报告。由于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预测的日益重视, 要求其发布相关的财务预测信息。②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本来纯属于内部管理范畴, 现在也要求管理部门和审计人员提供关于内部控制的报告。信息使用对象的扩大, 拓展了管理会计的工作领域, 也增加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责任。研究管理会计信息使用对象的问题, 既出于实务的需要, 也有助于对管理会计规范化等理论问题作出新的思考。

(5) 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在西方管理会计领域, 一方面是新的方法层出不穷, 如作业成本制 (ABC) 、限制理论 (TOC) 、及时制 (J IT) 、价值链分析、杆竿制度、改善成本法、倒流成本法等等; 另一方面, 传统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此外, 管理会计的手段也有显著的变化, 其主要标志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有效地解决了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问题。

(6) 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化。

应该看到, 近年来我国企业界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日益提高, 但实际实行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原因固然很多, 而与缺乏管理会计专门人才不能不说有极大关系。多年来, 学术界一直在呼吁, 我国应设立类似国际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那样的管理会计师制度, 使管理会计人员职业化。

(7) 管理会计的组织工作。

第一, 财会机构的设置。现在我国企业中财会机构的职能庞杂, 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会计与财务机构分设的意见。但即使会计与财务机构分立后, 会计机构内部如何分工也还值得探索。有的企业已经尝试独立设置管理会计部门, 其职责包括制定和协调年度预算、编制长期规划、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组织成本控制和考评责任业绩等。第二, 管理基础和技术条件的保障。如怎样广泛采用及时制、引进新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培养多技能的工人、推行电脑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建立弹性制造系统等, 使管理会计实务有更坚实的工作基础。第三, 会计手段的保障。这又包括两个需要研究实施的问题: 一是会计、财务管理技术的改良, 如实时数据系统的建立。二是管理会计的电算化, 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还是以事后会计核算为主, 如何将会计核算系统产生的大量信息, 通过计算机自动用于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投资决策等方面, 是企业界的迫切要求, 也是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与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0, (12) .

[2]聂桢.略论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J].上海会计, 1999, (1) .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2

一、会计与哲学的涵义与联系

(一)哲学

哲学中的“哲”字据《尔雅》释言,训为“智也”。“学”字据伏生所传,《尚书大传》曰:“学效也”;据班固所编《白虎通》,“学之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说文》敩,亦训“觉悟也”。

把“学”字与“哲”字合为一词,其意义在于“以智训哲”,体现出哲学爱知,则以智识为知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恰合希腊文“philosohy”中“philos(爱)”与“sophia(智)”相合的“爱智慧”的涵义,与其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为企业在经营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开展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等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的本质是反映和监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工具;是一个收集、处理和输送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是通过专门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以价值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wwW.11665.COm

二、哲学理论和方法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其衍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对社会的认知与分析,更离不开对本理论学科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建立与完善。由此可见会计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对哲学的应用与思考,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引入哲学的思维与思考是必要的,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借鉴哲学观点与方法也是必要的。将会计理论与哲学应用结合,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将会计理论方法与会计实际业务分析相结合,归纳出对会计本学科必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然、本质规律的认识。

(一)会计的实践性

会计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来源于实践且最终应用(反作用)于实践的理论学科。会计以经济活动为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通过记录经济实体持续、具体、全面的经营活动,从而对其做出系统性和综合性分析,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看出会计的客观性与实践性符合哲学分析的`基础。

(二)会计逻辑的客观性

会计逻辑思维是一种按照会计逻辑规律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操作,达到对经济活动的深层次认识。

会计逻辑思维遵循逻辑思维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同一律要求会计对概念的判断和使用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不能变更;矛盾律要求会计思维必须保持会计概念的确指性与结论的唯一性;排中性要求会计思维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最终保证会计概念属性的确指性及判断的唯一性;充足理由律要求会计理论在具体论证中要反映其论据的真实性以及最终结论和理由的必然联系性。这些充分体现出会计逻辑贴近哲学思维的客观性。

(三)会计管理行为的能动性

管理行为的实质是“包括决策发起和决策实施在内的决策管理”,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行为的鲜明特征在于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以会计管理行为中的管理控制为例,管理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对组织实际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目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这种控制行为包括当销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当费用过大时开始压缩开支等反馈性措施,其实质是一种主动性管理行为,反映了会计管理行为的主观能动性。

(四)会计中的稳健主义

稳健主义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又称其为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稳健主义体现在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其包含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方面的稳健性内容。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合理稳妥的前提下;在会计计量中不得高估资产价值、利润数额;会计报告要为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信息,无论表内表外,批注说明,其中都要特别报告当期经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五)科学发展观对会计工作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发展观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会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了我国会计发展的战略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会计人员为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下,要创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要与时俱进。通过统筹计划,严格控制,客观监督,科学决策,从而不断向建设中国特色会计的发展目标前进。

三、未来会计哲学理论研究方向的展望与建议

近年来,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来阐述哲学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如杨俊亮(1994)在《会计哲学——会计本体论的哲学沉思》中通过对资金运动记录、反映方法的研究,阐释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于玉林在《现代会计理论实务与教育研究》中根据会计的世界观阐述会计哲学;顾飞()在《关于会计哲学的思考》中对会计哲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在会计哲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学者各抒己见,然而由于研究的人数较少,理论有限,看法角度各异,无法在各层次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会计哲学理论体系与结构。会计哲学理论仍需汇集更多的观点和内容。因此,只有更多人来关注探讨会计哲学,才能使会计哲学体系走向成熟,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于论文联盟 www.ybask.com(一)新时代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展望

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同样面临着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会计学科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会计理论研究方向一方面在于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的丰富、完善和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会计学科会被更多人认识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

以会计哲学性研究的代表学科——会计哲学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会计哲学性学术研究文章篇目从“数以十计”到近十年来“数以百计”,有关会计哲学性思考的学术性文章逐渐丰富,近五年来会计哲学研究取得了成果,通过运用系统法、归纳法为主题理论研究方法,以哲学方法论为基础建立起了会计哲学的“七论点”。如今会计哲学拥有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可见会计哲学性研究在我国具有可行性,并且发展前景具有长远性、稳定性。

(二)关于创新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的建议

1.遵循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会计理论研究创新中要注意运用全面、本质、联系和发展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辩证地审视问题的各方面,在弄清楚问题的原因、原理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符合实际的方法与思路,避免研究陷于简单化或空洞化。

因此,会计理论研究创新一定要注重对世界观、方法论的认识和应用,以此达到理论研究的思路清晰。

2.加强已有会计哲学方法联系性和实用性研究

在完善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本体理论结构原有的饱满性以及理论体系层次的完整性。会计哲学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如系统法、演绎法、结构法、移植法、归纳法、比较法、分类法、分析法、类比法、组合法、联想法、相关法、相似法、相向法等多个适用于会计哲学本学科理论的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对会计哲学的初探中,通过运用哲学方法论构思建立起会计哲学学科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会计哲学导论、会计哲学本体论、会计结构论、会计功能论、会计价值论、会计实践论和会计认识论。虽然在层次方面较为饱满,但各理论要素之间缺乏联系性和实用性。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挖掘其中的研究潜力,进一步完善其内容,将理论观点与理论研究方法相结合,从而开拓更具实际意义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使会计哲学内容更为饱满,逻辑更加缜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目标管理 高职院校管理 实践

课 题:本文是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52503。

一、高职院校实施目标管理的必要性

1.目标管理是高职院校实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

以量化的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部门以及下属院系的预定目标,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以既定目标为导向,并通过目标考核实现对工作效果的评估检测,这是推动高职院校管理日益完善的一种重要手段。

2.目标管理是高职院校适应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目前,高等教育普及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标管理可实现管理链条不因人员更迭,职责变动而中断,同时可解决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任务不清晰,教职工责任心与纪律性的缺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传统以“经验管”为主的管理方式所不能企及的。因此,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使得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目标管理是高职院校落实以人为本、民主办学理念的科学方法

目标管理更重视人的因素,它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控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相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将整体化的学校目标细化到各个部门,再细化至每个教职员工的个人目标,实现学校大目标与部门和个人小目标的结合。在目标转化的同时,赋予一定程度的人的自主权,从而为个人施展才华提供条件,使得个人目标具有激励性,从而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个人积极性,实现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可以说,这种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4.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

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所以,运用目标管理就可以解决行政人员和教师的考核评价问题。

二、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的具体实施过程

1.目标的确立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健全学院、分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自2012年3月起,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学院采取机关、后勤、教辅部门与各分院(教学部)目标管理分开进行的办法。机关部门目标管理突出业务工作性质和特点,强化机关部门作为一级管理实体的指导与服务、监督与评估职能;教辅、后勤部门目标管理突出服务职能和业务工作特点;各分院(部)目标管理突出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自主权的有效行使,激发各分院(部)作为学院建设发展主体的工作活力,提高内涵发展水平。

2.建立各部门管理目标体系

学院26个部门,以各部门(分院)领导为责任人,按照学院年初制定的总体工作目标把全年工作系统分解,对应各项任务,分别细化工作内容,确定各部门(分院)的目标管理任务书。各部门(分院)负责人与院长签订工作目标管理任务书。以任务书为纲,制定月考核表,使每项工作任务都有章可循,而且每项目标都有考核分值。

3.目标的实施与控制

学院专门成立考核办,下发目标管理考核相关文件,按照考核工作的权重,确定目标管理考核以“7+1+1+1”为具体模式:一是月考核分值为100分,分为目标任务考核、劳动纪律考核、运行秩序考核三项。月考核为期10个月(2、8月不考核),计算最终得分,权重占年度考核总成绩的70%。二是年度完成目标任务的“三创”(创新、创优、创特色)情况,权重占年度考核总成绩的10%。三是年末目标考核工作,权重占年度考核总成绩的10%。四是测评情况,权重占年度考核总成绩的10%。

4.进行管理目标的成果评估

目标管理是成果管理。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实施目标管理,必须重视对目标成果的评估。这一阶段包括三项工作:一是考评成果,二是实施奖惩,三是总结经验。

当然,任何一种管理制度无论其在全世界反响有多大,有多流行,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对于目标管理而言,它具备的优点很多,如它是比较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进一步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士气;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但它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如目标难以制定;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等。因此,要求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的管理工作者,都必须从管理工作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每一种管理手段,达到扬长避短、务求实效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实施目标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领导要通识目标管理理论,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实施目标管理是领导方式的转变,必然对学校领导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学校领导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透彻掌握目标管理理论,转变管理思想观念,提高各种管理能力,如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授权艺术,以及协调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等等。学校领导者要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努力使工作标准化,精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2.综合高职院校管理目标,形成整体目标系统

目标管理中目标的制定与分解是实施目标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学校在制定总的管理目标后,就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将学校管理目标按组织层次和部门逐步展开,直至每一个学校成员。学校各个部门、成员,可以根据自己部门、个人实际情况,对初步下达的目标进行分析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将各个部门与个人子目标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整体目标系统,使之成为有机结合的统一系统,这是学校目标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

3.运用有效的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安排

目标管理的实施要求做好许多配套工作。如提高教职工的素养,完善科学管理基础,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等等。对学校的组织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学校领导要完善组织结构,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系统,对各项配套工作做出科学的安排,明确各部门、个人的责任与权力,使学校目标管理有條不紊的进行。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进行工作评价

公正、客观地对照学校管理目标检查组织中各方面、各成员最终工作绩效,并对此做出客观的评价。如果不能很好地评价绩效,把对的、好的说成错的、坏的,那么下一个目标管理的循环就难以进行,这样目标管理实施的真正意义就不大。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进行工作评价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当以学校管理目标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

目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已经运行了近两年,根据学院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书的要求,通过确定全年目标,把全年工作浓缩在一份任务书和一张张考核表上,有针对性地分类安排工作,如把搞什么活动、突出什么特色、达到什么要求、在何段时间内实施、由谁负责等一一列在工作表内。

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开展,开创了学院在管理模式上的新局面、新突破,激发和调动了各部门加快发展的创新活力,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琳.学校科学管理中目标管理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4(30).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4

预算绩效管理期初就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 主要目的是通过目标的设定来增加企业的利润。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 绩效管理的思想被引入到了政府管理实践中。预算的绩效管理可以分为绩效目标、实施与管理和绩效评价三个环节, 环节化管理也是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改革方向。而SWOT分析法恰恰也是通过对于企业自身优势和不足, 外部机遇与挑战的分析, 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从而使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发展战略, 提高其绩效水平。因此, 将SWOT理论应用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 对于找到现有预算管理的不足, 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SWOT理论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SWOT理论, 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 对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所做的有益探索可以认为是优势 (Strengths) , 当前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认为是预算管理方面的劣势 (Weaknesses) , 导致财政预算绩效不佳的外部因素可以认为是威胁 (Threats) , 而国外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即为机会 (Opportunities) 。综合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搭建未来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框架。

1. 预算绩效管理的有益探索

(1)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框架初步搭建。自2003年我国拉开绩效管理改革的序幕至今, 多个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推进预算绩效改革工作。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 对于重点专项资金严格审查监督, 分项目制定了管理实施细则。许多省市制定的绩效评价办法囊括了绩效评价内部工作规定、专家管理、工作考核等。

(2) 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即“金财工程”的应用, 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使得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预算绩效结果被记录下来,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提高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也对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修改起到了一定作用。

2. 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绩效评价效果不理想。目前全国尚未建立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预算绩效的评价缺乏准确的定量评价, 只能从一个宏观整体上进行一个笼统总结。没有具体的定量指标就会使得评价整体上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

(2)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性低。由于我国缺乏一套完整的绩效数据管理制度, 评价的数据不能与预算数据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没有完整的通报制度能够让绩效结果上传下达, 不及时的在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公开, 也使得公众对于财政评价结果的知晓度较低。

3. 国外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值得借鉴之处

(1) 制定一套完整的与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文件, 许多国家政府对于绩效评价结果和行政问责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如澳大利亚政府先后出台了《预算诚信章程法》、《总审计长法》等, 美国有《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 对于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在这方面还缺少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不能统筹全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 根据政府的服务目标来确定项目及绩效水平。目前我国预算管理中随意追加的预算较多, 对于预算工作并没有一个长期总体的规划。而西方很多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都会制定长期工作计划, 此外, 国外政府在预算方面因为国会的存在, 监督效果比较好, 预算一般都是“铁预算”, 不能轻易更改, 同时还需要提交年度绩效报告, 国会会对核心项目进行评估。

4. 导致预算绩效不佳的外部因素

(1) 财政管理体制与行政区划不配套。我国是高度集权的单一制国家, 实行“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管理体制, 一级政府管一级财权。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与地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问题, 导致“省管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2)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功能预算, 按照政府目标或职能对预算开支加以分类。一个部门的资金多口供应, 传统的投入型预算管理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同时, 由于“潜规则”的存在, 方方面面的支出都需要照顾, 一些预算单位想尽各种办法向财政部门多要资金。而对于广大民众而言, 对于财政预算进行监督的意识较为薄弱。

综合以上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已取得的成就和不足, 以及国外值得借鉴的经验, 如何扬长避短, 推陈出新, 将成为SWOT理论对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最大的意义所在。

(1) 在我国的财政绩效管理改革中, 我国应当在人们绩效评价意识不断增强,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势头下, 尽快建立一套全国范围的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文件, 将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确立下来。此外, 引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绩效管理信息和管理方法, 尽快提升绩效的信息化水平, 增加对于绩效结果的定量评价。

(2) 在我国财政管理改革中, 由于一些顽疾的存在, 使得预算管理中仍旧存在“潜规则”, 打“擦边球”的现象。预算绩效管理本身底子就较薄, 各项机制不健全, 而现行的行政区划、会计准则、传统观念等都是绩效改革的阻碍因素。, 可以在一个方面寻求突破口, 有的放矢,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匡小平, 鲍啸鸣.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分析与建议[J].财政金融, 2013.

[2]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3]许媛.论如何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J].时代金融, 2011.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5

社会簇理论模式在国际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解释力分析

社会簇理论是西方学者研究国际管理问题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中,社会簇理论模式日趋完善,应用领域日浙广泛,呈现出其解释力的时代性和独特性.论文在重点分析社会簇理论模式在跨文化管理、GLOBE项目、隐性知识转移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总结社会簇理论的应用模式,分析社会簇理论模式的解释力,提出了社会簇理论模式的应用发展趋势.

作 者:于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10“”(1)分类号:C91关键词:社会簇 理论模式 文化维度 国际管理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激励;满足激励

1 目标激励

根据洛克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人有希望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和目的的认知倾向。明确的工作目标可以帮助人们预估工作中可能要付出的努力,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增强行为的自我控制力,提高工作的绩效。因此,施工项目经理应把项目实施总任务转化为项目实施总目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下达,责令下层管理者继续分解目标并下达给其下层工作者,如此层层下达项目目标,深入到施工现场,向施工作业层提出安全、进度、质量等任务,最终使每一个项目实施人员都明确其在该项目上的子目标,所有的子目标都为项目总目标服务,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给予反馈,确保项目各实施人员在追求目标全程中都对其目标实现程度有较清楚的认识,以便及时地自我调整和控制。这种项目管理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目标激励的一种方式。这种源自内心的激励效果往往要比外来激励好很多。正如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所说,一个人如果有了目标,他就会自行制定达成目标的计划,并自我控制,仔细行事,在克服众多困难之后达成目标。因此施工项目经理要提高自身工作的绩效,就应充分意识到工作目标本身就是激励因素的主要来源之一,要求员工完成项目就必须使员工明确目标,了解他们要做的事情、努力的方向和项目的需要,并付之努力而获得成功。

在实施目标激励时,项目经理尚需掌握好尺度。难度适度并逐次提升的目标更能使员工激发斗志、挖掘潜力,并通过适当训练掌握易于达到成功目标的有效途径,从而不仅实现本次计划目标,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为下一个更富有挑战力的目标实现进行能力储备。因此,项目经理在目标激励的过程中可通过分期公布个人成就、赞扬良好表现、给予更大工作责任、经常给予回馈以及给予事业成长机会、尽量放权、鼓励创造力、鼓励成就等一系列方法来满足员工在更高层次的自尊和地位、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并指导和帮助员工通过努力去实现个人事业发展计划目标,从而使员工认同并自发将项目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目标作为其获得成就实现抱负的步骤。许多施工项目经理喜欢对下级提出高要求,并为此设定高目标和高考核标准。诚然,过低的工作目标和衡量标准往往容易让人丧失斗志,降低积极性,抑制工作热情。然而,高目标和高考核标准并不一定有利于提高项目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就是目标激励过程必须运用期望理论的缘由。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托•弗罗姆(VictorH•Vroom)指出:人们是在相信某种行为可以有把握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们有足够价值的基础上,才会受到激励并采取这种行为。该理论如果用公式表示,即为:激励力=效价×期望率。其中,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期望率是指一个人对达到某目标可能性的估计。无论是效价还是期望率对于激励力而言都不可或缺,即使面对极具吸引力的目标,当员工预期其实现的可能性为零时,激励力也等于零。因此,高工作目标或衡量标准可能会让下级人员望而却步,期望率降低,未必能提高激励力。一般而言,相对于下级项目人员实际工作能力而言,有一定难度但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或衡量标准较有激励力。

当然,要使目标激励更有效,对项目经理而言,尤其需要自设目标,为员工树立榜样以激励。施工项目经理自我制定明确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目标的敬业精神和行为对下级项目人员往往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俗话说:“上行下效”、“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者良好的自身形象和人格魅力可使下属对其产生由衷的敬佩感,从而达到对员工的情感管理。领导者自身的人格影响力和榜样行为影响力也将在工作中产生巨大的心理感召力量,给员工以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2 满足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来自需要,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可以同时具有多种需要,但在某一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需要往往只有1种。

处于不同层次需要的人们满足于不同的激励方式,而且同一个人的主导需要也在变化,一成不变的激励方式收到的激励效果往往递减,只有跟着员工需要变化的激励投入才能回收良好的效益。一般而言,生理需要满足于食物、水等基本的生活物质;安全需要满足于保护等可免其生命财产受损害的保障;归属和爱的需要满足于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尊严的需要满足于自尊感、自主感、认同感等;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于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等。因此,激励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发挥最佳效力。施工项目经理只有遵循“投其所需”原则加以激励,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当然,要了解每位项目人员当前的主导需要实非易事,应该抓住重点加以激励,多与员工沟通并了解他们的需要,然后根据需要层次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方式。

在项目管理组织中,项目经理要注意区分组织成员的层次和具体需求,分层次、分需求地进行激励。对注重物质层次需要的,在项目激励中可采用计件化工资、差异化工资等货币形式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注重归属情感和尊严需要以及注重自我实现的,除了物质兑现外,应侧重的是情感投资和提供必要的晋职机遇。总之,施工项目经理应有意识地通过思想工作、情感交流、精神鼓励、评优认同、物质奖励、信任授权、成就渲染、职务提升等方式,给予项目组织成员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激励满足,以提高项目人员的工作兴趣和工作热情。

与此同时,项目经理不能只考虑到满足,还要考虑满足的公平性,应当使员工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是对等的。因为满足仅仅是领导者的愿望,而公平的感觉则来自下级的主观感受。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斯达西•亚当斯(J.Stacey•Adams)1965年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员工经常将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进行比较。如果一个人通过与他人比较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从而挫伤今后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项目经理除了应在有关细则中明确规定各项考核指标和相应的奖惩标准,更应该注重各项考核的公平性,同时应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弱化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员工的对比心态。

3 结语

项目管理是一项较为抽象的行为软科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施工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团队的特点开展项目管理,但无论是房屋建筑工程还是公路、水利和市政等工程施工项目,其管理都离不开有效的多维激励。只有通过激励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激发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使项目所有利益相关者,从企业、业主、项目经理及其项目团队员工等各个层次,均能获取与付出相符的且令人满意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侯宪台,闫学法,宋德武.一位项目经理的管理情结[J].施工企业管理,2004,(2):58.

[2]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孙建敏,黄卫伟,王凤彬,等译.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3.

[3]刘新建.浅议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1):41-42.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7

1.1 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是一项系统,其英文为Supply Chain[1]。供应链是经济活动的客观存在,目前所说的供应链指的是一条完整的,基于生产制造、流通企业为核心,包含了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链条,包括生产、流通、交易及消费等各环节,且各环节均有“供方”、“需方”等对应关系,进而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共享及有效控制,完成原材料采购直至最终送达消费者或市场的一系列活动。

1.2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是现代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管理模式,利用供应链思想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管理,目前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均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以集成化、同步化思想为指导思想,管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的全面规划,确保流动畅通无阻,最终实现整条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共赢。供应链管理和物资原材料采购流通、物流管理等密切联系,所以讲供应链管理理论应用在企业的物资管理中,具有基本内在关系及逻辑。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了生产计划、供应、需求和物流4个领域[2]。

2 石化企业供应链物资管理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就是把企业内部经营的全部业务单元的人事管理、财务活动等纳入同一条供应链,实施统筹管理,形成用户、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网络。

石化企业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主要是进行物流过程中的各个部门业务流程、活动的协调、控制。企业的不同部门都会在物资供应业务流程中占据一定的角色地位,比如:企业的资源来源的主要依靠采购部门完成,制造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提升产品的价值功能,配送部门主要负责对客户的订单进行管理,并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上。通常情况下,一般和个性化产品的设计都由工程设计部门负责,因此它们也参与了企业的增值活动,这些部门均属于物资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及内部客户,需要采用强大的企业管理系统,才能够确保增值活动得以高效率完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一项包括企业内部所有提供对供应链管理起到支持作用的应用工具,因此企业的物资管理,需要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基础,以供应链管理理论思想为出发点,构建物资管理业务流程。

3 供应链设计原则

(1)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原则。系统建模时,存在自顶向下、自底向上2种设计方法,在设计供应链系统时,通常先由主管理高层将决策及战略规划完成,下层部门实施决策,所以供应链设计需要结合这2个原则。 (2) 动态性。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必然存在动态性,这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决定的,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确保企业具备柔性、敏捷性,所以需要将生产信息计划依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更新。 (3) 集成性。供应链属于集成企业,是企业模型的进一步扩展,所以基于供应链基础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信息,集成了各个信息源信息,包括供应商和分销商、竞争对手及消费者等各方面信息。 (4) 开放性。供应链属于网络化组织,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基础的企业生产计划信息,属于开发性的信息系统。企业内部及外部都能提供决策的相关信息资源,实现和信息链上其他企业的共享。 (5) 可靠性。供应链管理系统如果不可靠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想要确保企业都可以正常运转,就要保证供应链系统安全可靠,因此在设计供应链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靠性。 (6) 可扩展性。供应链系统的设计需要符合并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 (7) 继承性。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已经存在的,改进管理模式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因此需要继承一些宝贵的成功经验。 (8) 协同性。供应链企业进行生产计划的决策的过程需要进行群体协商,指定生产计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能力,同时还要立足合作企业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利益和需求,这是实现供应链顺利流动的要求,是一项共同协商确定决策的过程。 (9) 战略一致性。设计供应链应立足企业的整体战略,因此需要先明确设计系统的目标,确保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10) 集优原则。选择供应链各接点需要遵循强强联合原则,各个企业集中精力在各自的核心业务上,并均具备自我优化、动态运行等特点,可实现快速重组供应链。11创新性原则。构建创新系统就要敢于打破常规陈旧思想,采用全新的视野对原有系统进行改善。不过创新应注意: (1) 基于企业的战略指导、总体目标基础,保证和战略目标相一致; (2) 基于市场需求基础综合运用企业优势及能力; (3) 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评价体系,实施技术的经济性、可行性分析; (4) 充分发挥企业人员智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积极发挥整体优势。

4 供应链系统设计流程

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的全局信息系统密切相关,供应链系统可有效支持企业的需求,对企业的目标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设计过程体现了企业的战略转化。供应链系统战略需要将企业各管理层次需求表现出来,设计流程应符合信息系统设计规律。石化企业的内部供应链流程模型如图1所示。

5 总结

通过分析石化企业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分析了设计供应链时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石化企业内部供应链设计流程。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物资管理模式,以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毅.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资采购问题的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 (10) :83-84.

成本管理中价值链理论的应用研究 篇8

一、成本管理概念与价值链理论概述

1. 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落实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才能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实现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战略性把握。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运营活动的全局, 其任务是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其目的是通过有效健全的成本会计核算, 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 同时为企业的最优发展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 实现对企业各个财务单位的有效监管。只有让企业的成本管理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紧密结合, 才能让企业的发展进行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

2.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一个舶来概念, 它最早由哈佛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价值链理论人为企业的价值实现是经由许多不同环节的经济生产活动组建而成的, 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紧密联系, 最终造就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这些经济生产活动指的是企业核心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发布各个流程中的主要生产活动与辅助性生产活动的总和。价值链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种重要模式, 它是一种以客户需求导向, 开展企业经济生产活动的方式, 通过对产品生产环节的成本把控, 实现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的目的。

二、未使用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的财务误区

1. 成本管理与生产销售脱节

当企业的生产设备运行正常, 企业的生产人才工作有序的时候, 企业在单位时间内产品成本的降低, 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品产量实现的。但是这种单位时间内产品成本降低只考虑到了企业自身内部的各个工作环节, 忽视了对市场环境的把握。这种增加单位时间内产品产量的方式, 要像真正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还需要保证这些增加出来的产品能够实现销售, 完成价值的交换。当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生产销售脱节时, 不但不会起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还有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待销售产品, 从而提高企业的销售压力与库存压力。在以生产为导向的成本管理工作中, 企业的销售价值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客户的实际需求也无法得到真正体现。同时对生产成本控制的过分推崇, 极易连带的产生对劳动力的剥削与产品偷工减料的不良现象。

2. 对辅助性成本投入的忽视

企业的成本投入主要分为两个大项, 一个是与生产活动利益产生直接相关的主要成本投入, 如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费用、运输费用等, 还有一个是为了实现企业主要生产活动有效达成的一些辅助性成本的投入, 如管理费用、保险福利、差旅费用等。因为主要成本投入, 一般数额较大、与企业的价值实现具有更为重要的联系, 所以在未使用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会更加注重对主要成本投入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以财务核算为基础, 建立相关的内控机制。但是对于企业的辅助性生产成本却缺少重视, 忽略了对这一块成本投入的控制与管理, 导致部分企业的辅助性生产成本一直处于一个无人监管的无序运行状态, 让企业的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压力, 给企业成本竞争力的形成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成本管理中价值链理论的应用

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是每个企业发展经营的终极目标,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企业除了通过对外扩展、兼并重组来实现企业规模的壮大, 形成竞争优势的同时, 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方式, 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投入, 让有限的企业资源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经济效果, 从而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更加优势的地位。价值链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引入, 可以切实的帮助企业把企业长远的发展目的与近期的经济收益与企业的价值实现活动关联起来, 从战略的角度, 看待企业成本的管理工作, 其目的在于实现对于企业成本有效控制同时, 能够让企业的收益随之增加。

1. 从价值链活动的角度出发优化企业的内部成本投入

一般来说,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后动为设计、生产、销售、发布的各个环节。具体到出版企业, 其企业的内部价值链活动大致可以细分为:接受订单、设计排版、原料采购、生产制作、出版发行、完成销售、售后服务等活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活动一般会囊括进企业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说, 只要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某一环节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那么企业的整体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但是从企业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说, 单一环节的成本控制有可能会影响该环节的生产质量, 长期以往会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 给企业的品牌造成负面的影响, 从而无法有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应该从价值链活动的整体出发, 来优化企业的内部成本投入。

2. 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重构企业的外部产业联盟

不同企业由于其生产方式与生产侧重的不同, 它们的价值链活动构成也会有所差异, 如果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价值链活动优势, 与同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实现产业联盟优势。例如具有优质生产能力的出版企业, 与具有优质销售能力的出版企业, 结合合作伙伴关系, 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出版质量、更好的销售服务, 让两个企业能够分散风险、共享利益, 最终实现企业合作的双赢。发展较为完善, 形成品牌优势, 具有稳定市场占有率的企业, 还可以通过“使用特许经营”的形式来扩大自己的企业的经营规模, 实现更多的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可以拓展价值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合作, 例如出版企业可以通过把与企业有材料供应与运输业务关系的企业, 进行深入合作, 尽量实现材料供应的零库存, 发挥企业材料供应链的积极作用, 降低企业的库存管理成本。

四、结语

成本管理, 顾名思义, 是对企业的成本投入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以往的企业成本管理侧重对成本收支的管理, 停留在财务会计管理的层面。这个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成本发展较为死板和机械, 无法有效的把企业发展的全局纳入到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之中。价值链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给了企业成本管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活力。出版企业应该积极的加强价值链理论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成本控制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家立.基于价值链的低成本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D].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5.

[2]秦红帅.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5.

[3]李迎.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 2014.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9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用新材料不断被应用于临床实践。医用耗材在综合医院诊疗成本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 其成本控制与医疗安全等已成为综合医院管理的突出问题, 影响着医院的良性发展。传统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要求, 故需改进管理模式, 引入计量管理手段, 以保证应用安全。

1 现状分析

1.1 传统医用耗材分类的局限性

传统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以价格为主导, 将医用耗材分为“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2类;以经济管理为主要手段, 更关注管理效能和成本效益, 对患者医疗安全需求考虑不够, 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且“高值”的概念缺乏量化标准, 也难以体现当代医疗质量管理对医疗安全的共性要求, 从理论概念、体系架构、技术标准、监测机制和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 都不能适应当前“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安全为重点”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1]。

1.2 医用特殊耗材定义

从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范畴界定来看, 医用特殊耗材系指“由医院临床专科使用、直接作用于人体, 用于生命支持, 技术结构复杂, 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的危险, 对安全性、有效性有着特殊严格要求的医用耗材”, 应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据此, 医用特殊耗材的管理已转向以人为本、以医疗安全为主导的耗材管理新模式[2]。

1.3 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控制的意义

医用特殊耗材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 品规庞杂 (动辄达万种以上) , 因此实施计量检定工作难度大、困难多。本研究主要阐述医用耗材军事医学计量管理的工作重心, 重新甄别医用特殊耗材的定义及分类;贴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条码技术, 实施医用特殊耗材分级管理, 并分别设计相应的管理路径、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和检测强度[3];从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 涵盖医院耗材管理的重点。全部医用特殊耗材 (医院感染管理等级达到需强制检定的要求的品种) 均选择合理恰当的检测方法和手段, 实施全面的质量检测和全程的质量溯源。通过研究发展了军事医学计量理论, 为医用耗材安全管理提供了实际办法。同时研究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控制, 对医院的医疗安全和经济良性运行等管理内容而言很有必要, 其社会、经济和军事效益较直观和明显。

1.4 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面临的困难

当前, 医院开展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缺乏成体系的理论研究基础; (2) 缺乏适用于医疗机构的项目检定技术标准; (3) 缺少适用于医院的相应的计量检定装备和设施; (4) 多数医院尚不具备实施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测的技术能力和条件; (5) 医学计量管理手段、工作效率与质量不能适应临床医疗工作对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的要求。尤为突出的是:医用特殊耗材品规繁杂, 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 医院的验收手段相对落后, 仅仅以欧洲CE、美国FDA以及ISO等工业生产技术标准为保障实施基本质量检定, 安全系数低。严格来讲, 医院对医用特殊耗材的计量检定尚未有效实施。

2 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研究设计

2.1 医用特殊耗材管理理论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文献调查、历史回顾、逻辑归纳、演绎推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方法, 应用现代管理学技术与方法对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体系进行设计, 对其管理理论进行研究;设计影响因子调查量表, 采取德尔菲法和统计学原理, 利用PASS软件统计确定医用特殊耗材在医学计量上的分类, 设计最优计量管理路径。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条码技术、管理学方法为手段, 对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测管理系统进行研发。

2.2 医用特殊耗材管理理论研究步骤

整体设计从系统论观点出发, 全面分析医用特殊耗材医学计量管理现状及问题, 研究解决对策。以提高医院医用耗材质量管理水平为核心, 形成从问题———分析———措施———检查———问题的循环思维模式。以理论探讨为研究切入点,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归纳和分析, 设计问卷调查, 采取德尔菲法, 分析归纳出军事医学计量管理针对医用耗材的管理重点和目标。根据医用特殊耗材对人体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 区分出医用特殊耗材在医学计量上的管理分类;根据计量管理的强度和频度, 设计相应的管理路径和方法;以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为支撑平台, 开发与其理论体系相适应的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测信息系统;以医院综合效益为保证, 最终实现研究的目标。

2.3 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确定医用特殊耗材的定义与分类。当前学术界对医用耗材的分类比较模糊, 因此如何从计量管理的目的出发, 明确区分出计量管理重点关注的医用耗材是研究的出发点, 也是准确划分医用特殊耗材分级计量管理的关键问题。 (2) 确定不同管理级别医用特殊耗材的计量检定管理路径设计方案。从医用特殊耗材定义出发, 把握医用特殊耗材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影响程度, 结合使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设计医用特殊耗材感控影响因子量表, 采取德尔菲法, 统计确认医用特殊耗材作用于人体的影响等级, 形成医用特殊耗材在医学计量学上的分类办法[4]。 (3) 实现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该系统主要指标要满足交互式、可视化、结构简洁、界面友善的要求, 实现医用特殊耗材条码管理的合理化分类编码, 与医院现行的HIS兼容, 可实时提取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运行情况和工作质量指标, 实现医用特殊耗材计量工作最优序排序和供应商、产品资质管理预警提示等功能。

3 医院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理论的应用

3.1 管理组织架构

基于军队医院实际, 建立与医用特殊耗材管理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在医院层面, 要划分医院卫生装备管理委员会、计量管理委员会2个组织各自在医用特殊耗材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在管理层面, 要明确三级医院计量站对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检测的相关工作标准与技术要求, 完成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的技术工作, 以医学工程科为主体, 吸收财经中心等部门, 设立跨学科的医用特殊耗材管理办公室, 完成对医用特殊耗材采购计划、条码发放、目测验收和日常账务管理等工作, 实现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工作的分层管理和控制。在执行层面, 明确医用特殊耗材使用科室计量管理小组相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设计相关的工作流程和业绩指标。

3.2 制度体系建设

从医疗安全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角度出发, 对医用特殊耗材进行界定和分类, 根据不同层级管理的要求, 实施分级管理, 分别设定管理等级和管理路径;明确各级职责分工, 建立健全医用特殊耗材管理制度、检定周期、抽检制度、计量器具使用保养和维修以及计量档案的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溯源制度和医用特殊耗材不安全事件管理与监测制度;修订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指标, 完善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效果评估制度。将其纳入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与行政管理手段, 奖优罚劣, 最终实现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控制的关口前移, 促进医用特殊耗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制度化。

3.3 管理技术

依托医院网络平台, 基于医用特殊耗材条码技术, 设计与HIS兼容的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化技术, 实现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视化[5];开展医学计量的继续医学教育, 扩大培养面和影响力, 奠定良好的技术推广基础;培训专兼职特殊耗材计量员, 熟练掌握医用特殊耗材的基本分类和基本性能指标, 掌握其光学、力学、声学、理化等各方面计量测试技术, 掌握其检定技术规范。

3.4 支撑条件

为确保研究应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医院三级医学计量站的工作环境保持在较好的状态, 除依靠课题经费保障之外, 医院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每年至少应投入当年医院医用特殊耗材消耗总额的0.5%, 用于增加相应的技术力量、检定设备与设施, 以确保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5 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依托“军卫一号”和条码管理系统, 设计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医院医用特殊耗材管理目录, 录入医用特殊耗材管理的品规信息和图库, 建立基本数据库。基本数据库信息包括:医用特殊耗材国标和地区生产技术标准信息、医院医用特殊耗材标准化品种目录、医用特殊耗材品规、医用特殊耗材外观图库、医院供应商基本信息数据。预留开放和交互式的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标准指南模块, 从而实现从医用特殊耗材的采购准入、计划申请、检测验收、消毒供应、跟台使用、计价复核到质量溯源等各管理环节的实时、可视化管理。

4 结果

通过医用特殊耗材管理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 确立了医院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理论体系;建立了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相关理论体系架构, 为医用特殊耗材管理规范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健全了医院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体系, 完善了组织机构和相关规章制度, 构建了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工作管理思路, 实现了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现阶段规范化目标;设计了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工作流程, 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健全了配套的管理规定和设备设施, 建立了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溯源制度、医用特殊耗材不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效果评估等制度, 以及医院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检定工作规范;构建了与医院HIS兼容的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信息子系统, 实现了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的信息化、可视化和可控管理。

5 结语

本研究从医疗安全和医学计量管理的角度出发, 界定了医用特殊耗材管理定义, 调整优化了医用特殊耗材管理工作流程, 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手段, 实现了医用特殊耗材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和质量溯源便捷准确的要求, 提高了医用耗材在医院的流通效率和管理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确立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理论与应用技术。方法:利用德尔菲法, 设计医用特殊耗材分级管理调查问卷,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确立医用特殊耗材在计量管理范畴的分类方法, 开发基于信息系统、条码技术的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结果:设计了医用特殊耗材计量检定分级管理办法和技术路径, 建立了医院医用特殊耗材管理体系, 改进了管理制度。结论:从医疗安全和医学计量管理角度, 界定医用特殊耗材管理定义, 调整优化医用特殊耗材管理工作流程, 可提高其院内流通效率和管理质量。

关键词:医用特殊耗材,计量管理,理论研究,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谭彦宏, 祁晓婷.浅析大型综合医院特殊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4) :120-121.

[2]李清华, 李清红, 汪君, 等.高值耗材安全性技术评价的循证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6) :88-89.

[3]徐志荣, 王振洲, 李铁军, 等.基于条形码技术的高值耗材管理难点与探析[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6) :25-27.

[4]张晓玲.某院医学计量管理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 (8) :795-796.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研究 篇10

和谐理论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渊源, 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和谐理论”就有所体现, 如“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孔子及其弟子也追求一种有原则的和谐、“变中求和谐”。近几百年来, 欧洲也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和谐做着不断的思想实验和理论设计, 认为社会普遍法则是和谐协调的, 这些法则从各方面趋于完善人类。尤其是最近几年, 和谐理论发展迅速, 从理论走向实践, 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它已不再是一个单一方面的理论, 已渗透到具体的每个学科,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领域。

2 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

基于以上和谐理论的观点, 本文认为, 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就是把和谐理论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即为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管理层为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所实施的一系列协调人力资源各要素的措施。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人力资源是一个系统, 它是由各要素组成的, 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员工招聘与培训、员工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激励。这些要素在实现企业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它们环环相扣, 相互关联, 企业管理层应对这些要素实行和谐管理,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在企业中的作用。

3 和谐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应用

3.1 制定和谐的员工招聘方式

招聘方式有很多种, 企业在选择招聘方式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经济性, 在招聘到合适人员的情况下费用最少;二是可行性, 在操作上符合实际情况, 具有可行性;三是目的性, 是否能达到招聘的要求。

企业中不同岗位对员工的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应针对不同岗位采取不同的招聘方式, 如较高职位的人员可以通过猎头公司来招聘, 因为猎头公司服务的对象是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专业人士, 它搜寻人才的速度较快且质量较高, 缺点是费用较高。中低职位可以通过校园招聘、网络招聘或招聘会的招聘方式, 这些方式的优点是费用较低, 但是招聘的人员的质量可能较低, 或招聘的效率不高。企业管理层在制定招聘政策或选择招聘方式应结合和谐理论的原理, 针对不同岗位选择不同的招聘方式。

3.2 制定和谐的薪酬政策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政策可以保证企业具有竞争性, 能够吸引优秀的、企业需要的人才;可以留住员工, 提高员工工作的士气, 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政策也要讲究和谐。薪酬政策的和谐包括:一是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的和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处于不同层次的人, 他们的需求是不同的, 如处于低层次的人员, 货币性薪酬对他们的激励作用较大;处于高层次的人员, 非货币性薪酬的激励作用较大。由此可见, 对不同需求的员工, 货币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 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应考虑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的和谐。二是薪酬中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和谐, 从数量变动的角度来考虑, 薪酬可以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 固定部分与员工的绩效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激励作用较小, 变动部分与员工的绩效挂钩, 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较大。企业在制定薪酬政策时, 应保持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的和谐, 以更好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3.3 制定和谐的绩效考评制度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个人工作绩效的控制管理, 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对人力资源个体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不仅需要从人力资源个体的行为、工作效率出发, 而且需要考量企业绩效、行业绩效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综合水平, 需要企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目标。

和谐的绩效考评制度就是, 绩效考评制度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 又能有利于人力资源个体目标的实现。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和谐。一是绩效考评方法的和谐:绩效的考评方法有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企业在制定考评制度时, 应根据岗位的性质不同, 采取不同的考评方法, 能量化的采用定量考评, 不能量化的采用定性考评, 或者是定性和定量考评相结合。二是建立公平的考评体系: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并且根据具体的评价结果对员工进行惩罚或者奖励。绩效评价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 所以企业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立公平公正、高质量的绩效考评体系。三是绩效考评中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的和谐:绩效考评的标准有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依赖数量化指标, 与财务报表的联系密切;非财务评价是不能量化的, 与财务报表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 但它能够作为财务绩效评价的有力补充, 更全面完善地反映雇员绩效, 从而引导雇员行为。与财务评价相比, 非财务评价更全面地反映绩效, 它着眼于未来, 因而更有助于开发和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因此, 企业的考评标准应结合企业的目标, 保持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的和谐。

3.4 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员工的价值观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是年龄不同的员工的价值取向不完全相同, 年龄大的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较高、认同感较强, 对工作的稳定性更为关注, 对薪酬期望更切合实际, 对福利保障更显迫切;而年轻的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较低、认同感较较弱, 对工作的稳定性关切度较低, 更为关注个人角色, 对薪酬有较高的期望, 对福利保障关切度较低, 更为重视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二是知识水平不同的员工的价值敏感点不同。不同知识水平主要是指文化学历层次, 知识结构的不同。通常知识水平较高者对较高水平的薪酬, 较高层级的职位晋升有较强的认同感、成就感和敏感性, 而知识水平低的员工则对一般增加幅度的薪酬, 低层级的职位晋升有较强的敏感性、激励性和归属感。为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的积极性, 企业应制定和谐的激励措施, 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和谐, 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和谐。

4 结束语

基于和谐理论的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 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是不同的,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为实现企业目标和人力资源个体的目标, 应坚持人力资源系统中个要素的和谐。S

参考文献

[1]史建梁.非财务绩效评价的使用及行为效应[J].经济问题, 2011, 11

[2]杨莉娟.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员工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11.

[3]孟威佳.和谐理论的哲学解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1.

[4]吕弋钧.刍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J].企业家天地, 2011, 3.

[5]冯军.激励措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 2011, 1.

上一篇:纠偏施工下一篇: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