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2024-06-24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精选十篇)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篇1

一、当前建筑单位施工项目中成本核算工作的问题所在

(一)对成本预测工作不够重视,核算方案制定欠缺,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成本预测这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成本预测的开展需要收集分析历史相关数据资料,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数据统计软件计算、结合工作经验及实际情况,推断出符合实际的项目成本。施工成本预测的准确性有利于施工项目管理相关人员及部门、施工单位决策者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方案的制定。目前国内建筑施工单位的现状是大部分施工单位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系统尚未建立,或是相关体系制度没有完善,在建筑工作开展之前没有对成本核算方案进行拟定,使得成本核算工作的目标缺乏。建筑施工单位对成本预测的不重视,对成本计划工作的急于开展,对落实管理工作的敷衍执行,造成在操作过程中项目成本计划困难重重。

(二)施工项目实际工作与成本核算方案差异较大

作为项目评估的关键依据之一,项目成本核算贯穿施工前生产消耗费用预计、施工中工作检查控制、完工后查看项目始终。多数建筑企业不重视,甚至省略预计工作的开展,仅看重施工中成本管理工作控制、竣工后的考核评估工作,使得成本管理工作目的性弱化。盲目控制以及开展事后考核,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在项目成本工作的管理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出现,实际成本消耗数额与预计成本支出之间差异巨大,为了使两者相互持平,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由此得出结论,成本管理并非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贯穿施工的整个过程,需要持续开展的一项工作内容,这就要求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成本管理模式。

(三)建造合同准则下,要求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建造合同的开工日期与完工日期通常分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且施工企业对合同预计总成本的计量、对完工进度的计算和当期合同收入、合同毛利和合同费用的确认不规范,有的工程项目在未得到业主确认的程度下,将变更收入计入建造合同总收入中,有的工程项目在和业主签订补充或更改合同时,才对建造合同总收入和合同预计总成本进行调整;有的工程项目因为业主没有验工计价而没有及时确认收入、预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的估计与完工百分比法的选择缺少科学的规则,更多是企业的自主判定,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

二、在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造成问题出现的因素

(一)财务管理工作者能力低下,综合素质不强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这大都因为相关工程招标投标制度、以及工程监理制度的颁布,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建材网站层出不穷,施工项目政务透明化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要想保证企业在发展潮流中屹立不倒,需要一名合格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要求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技术操作能力以及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然而当前行业领域中大多数财务管理者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自身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成本费用的开支标准、使用范围不够明确;不能够清楚划分成本分类,无法正确辨别属于当期还是下期;无法正确分配或汇总各类材料;不清楚相关费用收取标准,不了解成本预算定额。

(二)单位领导对于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不足

部分单位经营者认为成本核算这一工作并不重要,只要收入和支出达到平衡即可,因此对于对于成本核算工作重视不足。同时也有一些领导者因为个人私利,要求财务工作者调剂成本,这一行为使得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应尽的职能和作用。这些情况导致了不能准确核算施工成本数据,使单位真正使用成本资金的情况不能及时得以上报,影响决策者的决策,造成重大资金流失等问题。

三、对成本核算工作质量提高措施

(一)强化项目管理,重视开展基础工作

要想促进单位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企业应提高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培训;完善、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员工内部的协调沟通;重视风险警报体系的建立,降低成本管理风险,并对各类风险能够有效应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执行力度,使得基层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监督工作得到强化,这些措施有利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二)重视分析研究清单报价,严控单位消耗定额

为使我国建筑企业同国际水平接轨,国家颁布了一些相关规章、政策,这促使着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发展。该变化带来的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对相应技术人员进行安排,组织参与清单报价工作,详细分析单位报价中心的相关投标报价数据,通过科学比较、结合实际,得出客观评价。对于报价的不成功,需要对失败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不断健全相关规章体系。在体制走向成熟之后,需要制定施工设备租赁、建材供应以及单位劳务分工的动态管理体制。编制单位消耗定额,综合单位管理能力,结合市场变化,使得单位拥有事实依据,促进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

(三)严控成本核算工作

对人工费用的核算:单位劳资部门通过对员工考勤进行记录、参考建筑施工任务书以及工程项目承包结算书,将工汇总表按月提交到财务部门,通过财务部门对该表的查看,计入费用及成本,编制工作人员薪水分配表。

对建筑材料费用的核算: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按照其具体用途,可分为工程消耗材料以及其它方面消耗材料;将工程施工消耗材料计入材料费用成本。而其它原材料的损耗,如组织工程施工损耗、材料量管理工程损耗,以及其它施工设备损耗,都需依据各自间接费用科目和机械作业科目等进行分类,并计入相应成本内容。

对机械使用费用的核算: 明确核算对象是否为从外租入的机械,如果是,需要计入费用核算中;如果为本单位自有的机械设备,必须首先归集机械作业科目,然后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操作,并将其费用计入核算中。分配方式有台班分配法、作业量以及预算分配方法。台班分配法侧重于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的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数量,适合单机核算。其中,预算分配法侧重预算,根据预算定额方案以及具体机械作业费之间比率进行分配。

(四)创新经营观念,升级管理机制

工作中要及时更新经营观念,使经营理念符合发展实际情况,促进施工单位的经营理念革新。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对管理机制进行升级,通过单位内部用人机制的调整,人员分配制度的完善等方式,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体制,使得单位员工的自身能力得到更大发挥,扩大员工发展平台。这一改进可以激发员工创造能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得自我能力得以提升,自我发展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单位改革可以逐步实现,单位体制得到转变,不良影响因素得以遏制,单位得以更好发展。

四、结束语

由文章得出,成本核算工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及财务工作者不理解成本核算工作、不重视成本核算工作造成的。建筑单位要想从市场上的竞争激烈中脱颖而出,需要对施工项目成本核算进行不断的强化,使项目成本核算工作成为一个重要武器,同时可以实现单位的成本发展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不断进步,行业竞争激烈,更应重视成本核算工作。所以,要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更高、更快发展,必须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相关核算规章制度的落实。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核算施工项目成本这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核算,不仅是管理项目成本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施工项目工作中的成本核算情况以及在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影响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此来实现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的保证及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静.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问题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0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任务与方法 篇2

为了发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职能,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就必须讲求质量,才能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要提高成本核算质量,除了建立合理、可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遵循成本核算的原则。概括起来一般有下列几条 1.确认原则

是指对各项 经济 业务中发生的成本,都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加以认定和记录。只要是为了经营目的所发生的或预期要发生的,并要求得以补偿的一切支出,都应作为成本来加以确认。正确的成本确认往往与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范围和时期相联系,并必须按一定的确认标准来进行。这种确认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侧重定量,但也会随着经济条件和管理要求的 发展 而变化。在成本核算中,往往要进行再确认,甚至是多次确认。如确认是否属于成本,是否属于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如临时设施先算搭建成本,使用后算摊销费)以及是否属于核算当期成本等。2.分期核算原则

施工生产是川流不息的,企业(项目)为了取得一定时期的施工项目成本,就必须将施工生产活动划分若干时期。并分期 计算 各期项目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应与 会计 核算的分期相一致,这样便于财务成果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51条指出:“成本计算一般应当按月进行”,这就明确了成本分期核算的基本原则。但要指出,成本的分期核算,与项目成本计算期不能混为一谈。不论生产情况如何,成本核算工作,包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都必须按月进行。至于已完施工项目成本的结算,可以是定期的,按月结转,也可以是不定期的,等到工程竣工后一次结转。3.相关性原则

也称 “决策有用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i1条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成本核算要为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目的服务,成本核算不只是简单的计算 问题,要与管理融于一体,算为管用。所以,在具体成本核算 方法、程序和标准的选择上,在成本核算对象和范围的确定上,应与施工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特性相结合,并与企业(项目)一定时期的成本管理水平相适应。正确地核算出符合项目管理目标的成本数据和指标,真正使项目成本核算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无管理目标,成本核算是盲目和无益的,无决策作用的成本信息是没有价值的。4.一贯性原则

这是指企业(项目)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应前后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51条指出:“企业也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的要求自行确定成本计算方法。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各期成本核算资料口径统一,前后连贯,相互可比。成本核算办法的一贯性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如耗用材料的计价方法,折旧的计提方法,施工间接费的分配方法,未完施工的计价方法等。坚持一贯性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如确有必要变更,要有充分的理由对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改变的必要性作出解释,并说明这种改变对成本信息的 影响。如果随意变动成本核算方法,并不加以说明,则有对成本、利润指标、盈亏状况弄虚作假的嫌疑。

与可比性原则不同的是: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项目)尽可能使用统一的成本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便横向比较。而一贯性原则则要求同一成本核算单位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成本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便于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5.实际成本核算原则

这是指企业(项目)核算要采用实际成本计价。《企业会计准则》第52条指出,“企业应当按实际发生额核算费用和成本。采用定额成本或者计划成本方法的,应当合理计算成本差异,月终编制会计报表时,调整为实际成本”.即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实际产量(已完工程量)以及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实际成本。6.及时性原则

指企业(项目)成本的核算,结转和成本信息的提供应当在要求时期内完成。要指出的是,成本核算及时性原则,并非越快越好,而是要求成本核算和成本信息的提供,以确保真实为前提,在规定时期内核算完成,在成本信息尚未失去时效情况下适时提供,确保不影响企业(项目)其他环节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7.配比原则

是指营业收入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为取得本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应与本期实现的收入在同一时期内确认入帐,不得脱节,也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便正确计算和考核项目经营成果。8.权责发生制原则

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极责发生制原则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成本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支出和收益。根据权贡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成本状况和经营成果。

9.谨慎原则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成本、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项目)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提取坏帐准备、加速折旧法等,就体现了谨慎原则的要求。1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限,以正确地计算当期损益。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如支付工资、水电费支出等。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不仅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同时该项支出的发生有助于以后会计期间的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11.重要性原则

是指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业务 内容,应作为核算的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的经济业务内容,可以相对从简处理,不要事无巨细,均作详细核算。坚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成本核算在全面的基础上保证重点,有助于加强对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和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达到事半功倍,简化核算,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2.明晰性原则

是指项目成本记录必须直观、清晰、简明、可控、便于理解和利用。使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了解成本信息的内涵,弄懂成本信息的内容,便于信息利用,有效地控制本项目的成本费用。

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和要求

(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

鉴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所处的重要地位,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应完成以下基本任务;

(1)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和企业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的有关规定,控制费用,促使项目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先决前提和首要任务。

(2)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这是项目成本核算的主体和中心任务。

(3)反映和监督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项目成本预测,为参与项目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

(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要求

为了圆满地达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和核算目的,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项目成本,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在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中要遵守以下基本要求,1.划清成本、费用支出和非成本、费用支出界限

这是指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即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与其他支出,营业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这个界限,也就是成本开支范围的界限。企业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在本期内发生的各项支出,根据配比原则,应全部作为本期的成本或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虚增或少记成本或费用。至于企业的营业外支出,是与企业施工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所以不能构成工程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54条指出:“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所以如误将营业外收支作为营业收支处理,就会虚增或少记企业营业(工程)成本或费用。

为此,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不得列入成杰、费用的支出见第一章第一节。

由此可见,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是正确计算施工项目成本的前提条件。2.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

这是指对允许列入成木、费用开支范围的费用支出,在核算上应划清的几个界限。

(1)划清施工项目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施工项目成本相当于 工业 产品的制造成本或营业成本。财务制度规定:为工程施工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为工程施工而发生的各项施工间接费(间接成本)分配计入工程成本。同时又规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见期间费用与施工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费用的发生基本不受业务量增减所影响。在“制造成本法”下,它不是施工项目成本的一部分。所以正确划清两者的界限,是确保项目成本核算正确的重要条件。

(2)划清本期工程成本与下期工程成本的界限

浅谈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篇3

1.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建筑工程成本,是成本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各。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中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无论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周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即通过科学的预测(估算)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不系统,使用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失去了数据基础。而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不。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入手,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2.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别:

(1)核算的主体不同。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由建筑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作为企业财务成本。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3)核算的目的不同。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4)核算的方法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域。在核算中,除了会计方法外,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核算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5)核算信息处理程序不同。一般,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要求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相符,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包括会计、不要求十分精确,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可见,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将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3.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3.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无法也没以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若钢材由企业统一采购,钢材市场价格对项目是不可控成本,不作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否则,应根据钢材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及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将钢材价格列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3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例如:某项目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钢材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计划钢材加工损耗率为1.5%。下面以钢材加工损耗率为成本控制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指标)0.5%1.0%1.5%2.0%2.5%

钢材加工损耗金额(万元)4.531.567.5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3%036%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陆光钢材加工损耗额—计划钢材加工损耗额)/目标成本降低额

可见,钢材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并不很大。为此,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在1.0%到2.0%之间。对钢材损耗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3.4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应要求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1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重要的内业之一。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佯装不知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兑、整理、加工过程中,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篇4

1 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建筑工程成本, 是成本的一种具体形式, 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 即广义的建筑成本, 在项目管理中, 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 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各。狭义建筑成本, 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中内, 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 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 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 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无沦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 即通过科学的预测 (估算) 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 确定成本管理目标。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 不系统, 使用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失去了数据基础。而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 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不。加强项目成本核算, 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人手, 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2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 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 称为企业财务成本;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 称为项目管理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别:

2.1 核算的主体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 由建筑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 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 作为企业财务成本。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 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 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2 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 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 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2.3 核算的目的不同。

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 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 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2.4 核算的方法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 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 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域。在核算中, 除了会计方法外, 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 核算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2.5 核算信息处理程序不同。

一般,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 要求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相符, 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 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 包括会计、不要求十分精确, 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 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可见, 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 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 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 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为管理成本, 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 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 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 将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 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3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 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 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 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 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 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 简化核算过程, 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3.2 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工程项目, 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 无法也没以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 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 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 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 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若钢材由企业统一采购, 钢材市场价格对项目是不可控成本, 不作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否则, 应根据钢材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及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分析, 决定是否将钢材价格列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 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3 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 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例如:某项目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 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钢材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 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 计划钢材加工损耗率为1.5%。下面以钢材加工损耗率为成本控制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钢材加工损耗率 (控制指标) 0.5%1.0%1.5%2.0%2.5%

钢材加工损耗金额 (万元) 4.531.567.5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33%0.36%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实陆光钢材加工损耗额一计划钢材加工损耗额) /目标成本降低额。

可见, 钢材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并不很大。为此, 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在1.0%到2.0%之间。对钢材损耗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3.4 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 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 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保障, 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 应要求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 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 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1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 其中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重要的内业之一。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 每佯装不知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 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 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兑、整理、加工过程中, 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当前,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 其症结在于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模糊认识和缺乏重视。而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利器, 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我国加入WTO, 建筑业面临国际竞争的背景下, 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更显其重要。为此, 展开项目成本核算的实用性研究工作, 将为建筑企业近十的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摘要:分析了加强成本核算的意义, 并介绍了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篇5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中天城轨大连地铁201标项目部

二〇一〇 年十二月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1、为了更好地了解分析项目的成本构成,完善改进项目成本结构与成本责任体系,有效进行项目的成本控制及为完善企业内部定额提供依据,特制订本制度。

2、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

2.1、成立“项目成本核算小组”(以下简称“核算小组”)。

2.1.1、核算小组的任务:负责整个项目成本核算工作。

2.1.2、核算小组成员构成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核算小组成员:项目部相关岗位人员。

2.1.3核算期间日程安排

1)确定核算期间;

2)确定首次动员会议时间;

3)确定中期会议的频率及时间;

4)确定末次会议时间。

3、项目成本核算分“用于项目盈亏情况分析”和“用于对项目的考核评价”两种。用于项目盈亏情况分析时,综合考虑与成本发生情况相关的所有要素;用于对项目的考核评价时,由于部分成本要素项目部不可控,不列入核算评价范围。

4、项目成本核算中各主要岗位的职责

4.1、商务、物资经理:负责项目成本核算的整体策划、资源整合、材料耗用、机械耗用、成本成本分析及相关的协调工作,负责收集各主要岗位分析评价报告并组织撰写成本分析报告。

4.2、综管员:负责人工费及现场管理费中的办公费、交通差旅费、接待费、生活用品等各项费用的核算和分析工作,并提交相应部分分析报告。

4.3、技术员:负责核算各项技术优化、方案优化和安全、质量事故处理等费用及对成本影响的分析工作,并提交相应部分分析报告。

4.4、生产副经理:负责现场零星设施费用核算和分析工作,并提交相应部分分析报告,并负责协助各部门进行成本核算。

5、各项成本要素的核算办法

5.1、材料费用:

5.1.1、项目部实际消耗的主材、辅材:按照出库时载明的使用方式与部位归集到相应各分部分项工程中作为该项的资源耗用。

5.1.2、项目部剩余主材、辅材:项目部剩余主材、辅材(工具、周转材除外)按照当前市场价值进行合理估值后从项目的相应消耗中扣除,而该批材料预计调入下一项目前的库管费用及运杂费用计入本项目相应的消耗项中。

5.1.3、项目部剩余工具和周转材:项目部剩余工具和周转材,自入库时即确定其周转使用的折旧办法,该批材料仅计算当期使用应计算的折旧费用及调入本项目的相应运杂、库管费用。

5.2、机械费用:自有大型工程机械,折旧费用标准,项目使用的自有大型机械费用应计算机械的进退场、经常维修费及使用期间应当计提的折旧费、大修费。

5.3、人工费:作业人员工资归集到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消耗中。管理人员、后勤、辅助人员工资按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费比例分摊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现场管理费。

5.4、其他相关设施:其他能周转使用的相关设施、劳保用品、办公设备等,亦按照折旧的办法计提费用,另外,还应计取设施、设备等的拆建、搬迁等费用。

5.5、其他费用:无法归集到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用消耗中的费用,包括有关项目的业务费、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对外赔偿等有关费用列入项目的有关措施费中核算。

6、成本分析报告:根据各项资源的消耗情况撰写成本分析报告,成本分析报告一般应包括:编制说明、工程概况、项目成本概况、自营分包盈亏分析、盾构隧道工程工机料分析、成本管理措施及建议、内部定额的适用性及调整建议和成本工作建议等。具体内容如下:

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主要介绍分析报告中各项数据的来源。

2)工程概况

主要描述该项工程的地质状况主要特点,是否存在与施工图纸有重大出入的情形存在;工期方面是否与业主的要求相符;业主场地移交是否及时,项目设备配置、垂直运输系统平面布置是否及时并满足实际需要;施工工法是否存在更改;经济标说明等。

3)项目成本概况

项目成本概况主要分析以下几项内容:投标报价与结算收入对比、项目成本与利润、分部工程盈亏构成分析、潜在的机会利润分析。

4)自营与分包盈亏分析

项目成本基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自营工程成本、分包工程成本。自营工程即由项目部自行完成的各项工程;分包工程为由项目部委托分包商完成的各项工程。

5)盾构隧道工程直接费分析

由于盾构隧道工程是自营工程中成本比重最高的一项工程,因此必须对盾构隧道工程进行详细的直接费分析。该项分析主要是对比投标时直接费与实际直接费耗用对比,以及本项目部耗用与其他项目的平均耗用进行对比。直接费包括工机料和现场管理费。

6)成本管理措施及建议

根据目前成本管理现状,提出工程管理措施及总结。

7)内部定额的适用性分析及调整建议

根据项目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成本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编制企业内部定额,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偏差进行深入分析调整。项目竣工应对现行的内部定额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按照分析的结果提出调整建议。

8)成本工作建议

关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现状及对策 篇6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现状;对策

施工项目成本是反映施工项目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素质的综合表现。影响和决定成本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看是否进行了认真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被推向市场,施工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现状

近年来,由于水电施工项目实行招投标制,给国家节约了一定的资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投标经验并涌现出一批业务骨干。但施工企业内部忽视了财务管理,尤其是成本管理,使得企业成本核算没能真正反映到单位工程项目,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工作不健全,有关部门不按规范操作

工程成本核算准确与否主要依据是各项数据是否全面、准确,包括建安产值统计、劳动消耗统计、施工机械利用情况统计、物资消耗统计、各项动力消耗统计等。同时还要有完备的预算单价分解表(即预算成本)。这样财务部门才能根据这些统计资料和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办法,按施工项目分类归集各项费用,分析各项费用的升降原因。

但目前来讲,施工企业的统计工作,做得不够细致。统计报表上的数字只是单一的产值统计(即工程价款结算报表)和形象面貌的说明,每一单项工程消耗的人力、物力反映的甚少。有一部分小的项目甚至没有统计报表和预算单价分解。这样财务部门统计的无论是直接费用还是间接费用都没有确切的分配依据,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因为分散企业各部门,小到一个项目的管理,很难有项目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中大都是“手拿电筒,照一米,走一米”的做法,管理上没有制度,为节约成本,连最基本的职务分离管理制度都做不到,管理不完善,有很多难以预计的职务便利条件,给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留下无法精确的计算缺口。

(二)结算价款与会计期间不同步

由于实行招投标制,存在甲乙双方和工程监理,乙方当月完成的工作量上报给工程监理审批,这一阶段大约20天左右。而财务报表期限是次月10日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只有按预计产值上报本期的成本报表,这样预计数与实际数就有差额,造成本期成本不真实。往往出现收入预计不准,成本摊销不准,效益核算不准等做法。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缩短结算的中间环节的审批时间。

(三)企业经营者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经营者是企业领导者,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的程度。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在财务管理上不但要重视资金管理,而且更要重视成本管理,它会赋予财务人员充分的理财自主权,把财务人员看作是自己经营决策的好参谋,因而他会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真正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但现实工作中,却不是这样,在一些企业的领导者看来,财务管理可有可无,认为成本核算工作是其他部门的事,财务部门只要收支平衡就行了。甚至有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自己的业绩,让财务人员调剂成本,这样就抹杀了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抑制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造成施工项目成本不真实,企业的领导者也掌握不了施工企业真实的成本情况。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地位的高低、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及其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四)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差,即使有再好的理财环境,即使经营者把财务管理提到再高的高度,最终还是徒劳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熟知国家的财经政策、制度和法规,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生产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而我们的大部分财务人员对施工生产知识了解不多,下施工现场的次数少,掌握国家政策的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标准模糊,划分不清当期成本还是下期成本。材料汇总分配时,不知有关物资材料用在什么工程项目上。另外就是对预算定额及取费标准不了解,因此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就不能同预算统一口径,成本预测数据、成本分析不能顺利进行。

二、应对措施

由于上述原因,一些施工企业没有进行成本核算,即使核算也不细,不能真正落实到单位项目上,在编制成本报表时,是将预算成本按经验比例分解,实际支出按实际填列,其目的是完成编制报表的任务,达不到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严格控制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执行费用开支标准、预算定额和企业成本计划,控制和核算施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工程实际成本,及时准确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基础工作,提高各级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

基础工作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施工企业应依据施工项目特点结合国家的成本核算原则,由主管领导牵头会同财务部门及有关人员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办法和各项承包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同时应根据预算和标书编制“工程项目一览表”,各部门在编制生产计划、预算、进行统计和办理领退料、人工记录、机械设备报表、各种动力消耗报表等原始记录时,均按统一规定的单位工程名称和编号填写。这样既便于手工计算施工项目成本,又便于计算机整理各种数据,分析各项费用在某一环节上的节超原因。在搞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各级成本核算人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及其开支标准、预算定额及其各项费用在该地区的取费标准;掌握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政策;分清预算单价中各项费用应与财务成本核算按经济用途划分的五项费用哪一项目对应,熟悉每项费用包含的内容,这样归集各项费用时才能准确无误,工程项目成本才能真实可靠。

(二)建立健全有关部门成本责任制

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其中各职能部门或科室在这一过程中是企业领导者的助手和参谋机构,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挥核算、组织、监督作用。职能部门或科室责任、权限建立的关键在于合理地划分部门或科室之间的分工、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及相互的制约作用。经过实践,关键部门的成本责任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计划预算部门:编制和落实年、季、月施工计划,按月向所属施工单位(厂或车间)下达施工任务,主要工程进度及形象面貌;编制施工预算,及时计算施工量的增减、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等定额和标书规定以外的资料,及时调整施工预算,并做好预算单价分解;及时正确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和各项调价结算,划分、清理已完和未完工程,办理年终结算和竣工决算。

2、物资部门:根据施工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健全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和计量验收制度,加强定额管理,保证合理储备;开展修旧利废、残次料的回收工作,控制材料消耗,努力降低材料成本;做好机械设备的运行纪录,掌握设备完好程度;提供材料差价资料,以便及时向甲方结算差价。

3、劳动工资部门:负责改进劳动组织,做好劳动力调度,控制非生产用工,控制工资、奖金发放标准;配合下属单位考勤员记好工程用工台账,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

4、技术质安部门:制定降低成本的施工技术措施,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先进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加速工程进度,保证安全生产,有效地控制质量成本。

5、财务部门:组织成本核算,指导内部核算单位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成本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关补充规定和细则;参与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有关费用定额、储备定额和工料消耗定额。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和目标成本,组织编制降低成本计划,并将成本费用结算落实分解到有关部门,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贯彻执行。做好工程成本的综合核算,将各单位共同施工的项目,按概算或标书项目汇总编制总成本报表,并与预算成本比较,然后根据各部门或下属单位的成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考核,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成本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会或专题分析会。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各项价款的结算工作及竣工决算工作。

(三)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是在预定的时期内,为确保目标利润而确定的产品成本水平。在各部门责任确定后,确定目标成本。推行目标成本管理,首先要抓成本决策,而成本决策必须保证目标利润的完成。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做到:

1、将目标成本分解成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包括产值、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劳动定额、形象面貌、外购材料优良率、单车单机费用等等。结合部门责任制,层层落实,严格考核。这样通过经济手段和经济责任制形式使各级责任人和单位操作人员加强责任感,改善施工过程的管理。促进各项目标的实现。

2、定期成本分析和目标成本的考核。目标成本的正确与否,成本控制能否实现,均通过成本分析、考核和信息反馈来鉴定。对目标成本分析考核和目标成本信息的反馈应采取日常信息反馈和定期进行成本分析考核的原则。

日常成本信息的反馈主要是通过日常各种形式的报表,这些报表是各部门按各项目标成本设计的,包括工程量、单位工程合格率、工时利用率、各项消耗及形象进度等一系列指标,通过这些日报的汇总分析与总目标比较,是否能完成当期的目标成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目标成本考核应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同时又要结合各项目标成本实现的难易程度适当做些调整。用来激励各部门及操作人员的士气,不至于影响下期的施工生产任务及各项目标的完成。

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并由主管财务的领导主持,各经济技术质量部门,各施工单位(或厂或车间)负责人及成本核算员或综合员参加,由财务部门报告本期成本核算结果,分析成本升降原因及各单位目标成本完成情况,这样就能查出各单位部门的成本变动原因。然后再通过大家共同讨论,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用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要重视。财务管理要重点抓成本管理,这样我们的财务管理才能真正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常.成本会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赵德武.财务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企业会计准则[M].财经科学出版社,2006.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核算 篇7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0 引言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予以高度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约来实现,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但是,这种的成本降低只是成本管理的一种改良,难以从根本上为企业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本文针对项目招投标、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不同特点,通过制定科学的成本目标和成本控制措施,把事后控制变为事前、事中控制以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核算,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展开项目成本核算的实用性研究工作,将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含义

施工建设成本控制是指为完成施工建设的成本目的,在施工建设成本产生的进程里,对所耗费的人力成本、物质成本和费用成本做出指引、监察、调整与约束,随时掌控和改正可能产生与已经产生的差错,把各种成本掌控在适当的程度里。而成本核算的前提是成本控制。建筑成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讲建筑成本就是在成产经营的过程中为了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消耗的所有代价,狭义上讲,就是项目施工现场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

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要素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对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视性不足,容易产生形式上的简单项目承包,使得施工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不足,简单的认为项目管理就是下放权力和项目的承包。分权制管理方式的实施,项目管理部握有权力,会导致政令不畅,甚至会出现以包代管,以包抗管的现象,就使得企业的实力和法人的调控能力大幅度的削弱,降低了企业优势。外在的因素主要在于:建筑业作为一种成长率高的产业,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最近几年,招投标方法采用合理低价中标,造成了施工企业从投标就开始让利。另外国家还规定了劳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这些定额都是以质量合格的标准而制定的,施工企业要建造优良的工程,就必须在施工中增加费用。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气候,地下水等这些不利于施工的因素,都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中,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域外国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及归类。可以看出,无论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即通过科学的预测(估算)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是,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在于企业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从而使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因此,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人手,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绩效,适应现代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2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特点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的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的成本进行核算。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正在进行的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其核算的方法多样,综合采用会计、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核算方法灵活多样,在核算的处理程序上较宽松,不如企业财务成本的要求精确,只要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即可。

3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具体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确定成本核算的指标是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成本工作的第一步。为了更好的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互对应。将成本计划和核算的结果进行对照,相互比较,便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成本计划的执行状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3.2 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包含着很多的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核算内容都进行核算,那样只会增加成本,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因素上,包括着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的数量,以及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钢筋加工作业的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若钢材由企业统一采购,钢材市场价格对象是不可控成本,不作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否则,应根据钢材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及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概率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将钢材价格列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3 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例如:某项目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钢材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计划钢材加工损耗率为1.5%。可见,钢材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并不很大。为此,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在1.0%到2.0%之间。对钢材损耗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3.4 成本核算结果的统计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首先,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应当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1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次,加强项目管理软件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经管理软件处理后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

4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遵循的原则

4.1 成本最低化原则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要求

工程项目经过科学、合理、经济的管理,降低实际成本,取得相应的管理效益;企业以工程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施工成本,创造管理效益。

4.2 全面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

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同时,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制订最佳施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并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4.3 目标管理和动态控制原则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

时间上覆盖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要求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将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每项活动成本置于动态控制之中,都要纳入目标管理。有PDCA循环,每一项成本支出必须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核算、有分析、有处理。用最优化的计划、管理确保最优化的成本。

4.4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

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由项目经理按项目管理任务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并对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制订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强约束的同时也实行激励。

4.5 节约原则节约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约,是

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要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要提高工程项目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要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5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各个阶段的控制管理各有其特点,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其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造价。然而,各工程项目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全过程成本管理除做好各阶段控制管理外,尚应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并且责任到人,将项目的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朱连,樊飞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陈软青.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12).

[4]逯黎,白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08,34(26):238-239.

[5]陆惠民等.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6]黄有亮等.工程经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施工项目作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篇8

一、作业成本法简介

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与企业管理方法逐渐兴起, 它以作业为核心, 以成本动因为媒介, 以资源流动为线索, 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归集、对象归集、汇总费用, 然后依照不同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将费用分摊到产品中去, 从而汇总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这种以增加顾客价值和最终利润为目标, 以作业为对象的系统的、集中化的方法, 叫做作业成本法。

2、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企业是一个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设计的作业链, 只要进行一项作业, 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资源, 但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的价值, 即资源通过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形成作业成本, 作业消耗了资源, 作业成本通过作业动因分配给产出, 产出消耗了作业。因此,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就是, 根据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 将资源耗费分配至成本对象上。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构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体系的意义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是指应用一定的成本载体, 对施工项目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归集, 从而形成满足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的成本数据等信息, 它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一大重要环节。由于工程项目一般只是一次性项目, 成本管理也是一次性行为, 因此, 项目成本能否降低, 工程项目部能否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应用作业成本法构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对施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1、作业成本法以一个新型的计算模

型为作业的绩效评估提供了很好的计算平台, 将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深入到作业层面, 成本的可控性大大增强。

2、对施工项目管理流程的分解和细

化程度以及成本数据的采集频率影响着成本控制的力度, 管理流程分解的越详细, 数据采集的越频繁, 对成本控制的力度也就越强, 这是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管理体系的优势所在。

3、作业动因的划分能使施工企业清

晰地了解项目成本内容, 分析哪些作业可以消除, 哪些作业可以降低, 进而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成本, 降低消耗, 增加产出。

三、施工项目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设计

要达到应用作业成本控制施工项目的目标, 就必须将资源耗费分配至成本对象上, 计算出成本对象所消耗每项作业的成本。作业成本核算过程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主要步骤:

1、作业分析。

确定构成企业作业链的具体作业是采用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前提, 也是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难点与重点, 作业划分的是否恰当, 影响着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正确度和可操作性。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作业分析的范围, 通过作业分析, 需求更直接的成本动因;第二, 确定作业分析单元, 可以和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相一致;第三, 搜集各作业单元的作业信息, 区分各项作业;第四, 形成作业流程图, 使作业分析合理、清晰。

2、建立作业成本库。

对作业情况有了一定的综合认识后, 由于确定出的作业数目可能会比较大, 计算也相对复杂, 为了使计算简便, 核算作业成本还需要对同质作业的资源消耗情况, 归集不同作业发生的不同费用进行合并, 建立作业中心成本库。首先, 详细清楚地了解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及流程, 收集相关信息;第二, 根据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分析, 建立以主要作业为中心的多个作业成本库, 同时注意在这一过程中, 如何划分作业中心, 划分多少, 还会受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和管理要求的影响;第三, 施工项目将为实现工程顺利完成的各项费用如财务费用、风险费用等按照作业动因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得出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

四、运用作业成本法建立成本核算体系的难点与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核算方法, 很多施工企业对此还不是很了解, 没有认识到作业成本法的巨大效用, 因此施工企业人员首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并同传统成本管理进行比较, 找出其优点和长处, 以便将其引入施工实践;其次, 在认识了解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 需要明确这是一个建立在公司层面上的成本管理体系, 本方法的作用核心是基于成本管理系统将施工企业管理透视化, 使得管理中的问题显现出来, 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从而达到整顿企业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同时, 作业成本计算法同传统成本计算法进行比较, 具有计算成本更加准确的优点, 便于施工企业领导进行经济管理, 提高企业领导经济决策水平。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正确的思想指导就是成功的一半, 但是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方法的理念和精髓进行细致全面的学习和提高, 而不要将这项工作当成是一种负担, 要站在企业的全局考虑问题。

2、全员参与, 完善基础数据。

同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一样, 作业成本管理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项目各科部室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和配合才能完成。首先, 项目部需要按照作业成本法的要求和标准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成许多个细小的作业单元, 当然, 这项工作需要既懂作业成本法又懂项目施工的人员共同参与;其次, 作业成本法需要一个软件平台, 要求项目部同软件公司共同合作, 制作出一套与该项目相匹配的软件;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 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将整个项目部门进行整合, 在此过程中必然会给各部门的工作带来不便, 需要领导进行协调和全体成员的努力配合。作业成本管理是否在拥有软件和网络后就能顺利开展呢, 其实不然, 还需要很多基础工作需要完善, 如果不重视这些细节, 将会像沙滩上盖楼一样, 肯定会坍塌。在对项目基础数据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收集以下几方面内容:工程项目结构、费用及工序的分解;施工作业的种类、属性和数据;各种施工成本的动因;项目施工信息的储存要求、传递途径及加工方式和安全要求;全部项目信息的电子文档及传递方式。

3、与原有成本管理方法相结合。

建筑施工企业若是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核算, 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成本偏高。既要对作业成本法的内部培训投入大量资金, 也要顾及项目管理系统和软件, 因此, 效益原则应该成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考虑要素。施工项目实施作业成本法核算, 并不需要完全抛开原有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 而是应当将作业成本法作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与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相结合, 丰富和完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 为提高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做贡献, 进而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效益。

五、结论

作业成本法以合理降低资源消耗, 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 若是对其加以深刻的领会、灵活的运用, 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水平必然会有大幅度提高, 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秀先.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探析[J].决策与信息, 2007.5.

[2]石军红.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探析[J].会计之友, 2007.7.

[3]高静.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问题与研究[J].科技信息, 2010.27.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篇9

一、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及其构成

1.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是指施工项目为保证达到预定的工程质量要求而支出的费用, 以及为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而返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和。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可以对施工项目质量成本费用的形成过程进行监督, 可以及时发现质量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问题, 并适时采取相关的控制和处理措施, 从而保证施工项目质量成本计划目标的实现。

2.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评价施工项目质量时, 通常采用的指标是工程的合格率, 但合格率指标反映的是工程质量与预先规定的技术标准的符合性, 不能反映质量的经济性, 尤其是在经返工后工程质量才达到合格标准时, 更不能反映质量的成本经济性。因此, 需要对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任何产品都会包含质量和成本两项基本属性, 施工项目也不例外。质量作为产品的重要属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 商品供大于求, 顾客对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 才能生存和发展。但企业毕竟是经济组织, 质量重要, 控制成本同样重要。因此, 更要注重质量的成本经济性, 探求与成本相协调的相对最佳质量水平。

3.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构成。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部分。通常把前面两项称为质量保证成本, 后面两项称为质量损失成本。质量损失成本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下降, 质量保证成本却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因此, 项目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 要寻求既能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 而又能使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变得相对较低的方法。施工质量具体内容见表1。

二、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特征曲线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特征曲线的基本模式及质量成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曲线C呈马鞍状, 其最低点N所对应的成本为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最低值 (Cmin) , 该点所对应的横坐标Q0值被称为最低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相应质量水平。

另外, 各项项目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 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C1) 的增加, 会导致质量损失成本 (C2) 的减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特性曲线显示了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最佳值, 及其对应的适宜质量水平的概念。将表示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曲线C上的最低点附近的区域加以放大, 该区域可被划分为3个活动区域, 分别为质量改进区、质量适宜区和质量过剩区。质量成本区域如图2所示。

图2中, 将最佳值N附近的曲线划分为I, II, III共3个区域, 分别对应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各项费用的不同比例。

1. I区是质量损失成本较大的区域, 一般来说, 内外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70%, 而预防成本不足10%的属于这个区域。这时, 损失成本是影响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 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强化质量预防措施、加强质量检验上, 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这个区域被称为质量改进区。

2. II区是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处于最佳水平的区域。这时内外损失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 而预防成本达总成本的10%。如果用户对这种质量水平表示满意, 认为已达到要求, 而进一步改善质量又不能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则这时的质量管理重点应是维持或控制现有的质量水平, 使总成本处于最低点N附近的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质量适宜区。

3. III区是鉴定成本较高的区域, 鉴定成本成为影响质量总成本的主要因素。这时, 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分析现有的标准, 以降低质量标准中过严部分, 减少检验程序并提高检验工作效率, 使质量总成本趋于最低点N。这个区域被称为质量过剩区。

根据上述分析, 处于不同的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区,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措施也不相同。不同区域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见表2。

三、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1. 案例背景。

某国际培训中心项目位于山东省境内, 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 389 m2, 其中, 地下建筑面积1 128 m2, 地上建筑面积8 261 m2;建筑主体为5层, 局部为2层及3层, 地下为1层。建筑总高度为22 m, 地下室和地上一层层高均为5.9 m, 地上标准层层高均为3.9 m;质量目标优良;工程合同价款973.001 6万元, 采用单价合同;工程历时143 d。

2.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核算。

该工程主体结构计划成本371.19万, 实际发生成本400.81万。具体内容见表3。

由表3可知,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227 887元。质量损失成本为182 992元。质量损失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80.30%。各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百分比分别为:预防成本占9.48%, 鉴定成本占10.22%, 内部损失成本占45.40%, 外部损失成本占34.90%。该施工项目的质量损失成本的具体内容见表4。

根据表4中各质量损失内容占总质量成本的比率, 将质量损失成本额由大到小排列, 找出施工项目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并加以控制。损失成本的主要因素为内部返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内部返修损失、外部返修损失、内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工损失。可见, 返工、停工和返修损失是造成该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损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质量成本损失分析如图3所示。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该项目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高了29.62万元, 成本超支为7.98%。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占施工项目预算成本的6.14%, 占实际成本的5.69%;内外部损失成本 (占施工项目预算成本的4.93%, 占实际成本的4.57%) 更为突出, 质量损失所占比重大;预防成本占预算成本的0.58%, 占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比率也只有9.48%。

同时, 从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构成比率来看, 该项目预防和鉴定成本所占比重偏小, 质量损失成本比重过大。损失成本是影响达到最佳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主要因素, 属于质量改进区。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构成分析如图4所示。

3. 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

根据现场情况反馈, 在砌筑施工过程中, 部分砌筑墙体经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 造成大量返工重砌, 导致人工费和材料费超出计划成本。这是造成损失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针对图3和图4的分析结果, 提出了相应的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其具体内容见表5。

四、结论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篇10

一、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成本核算的过程, 既是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 也是为建筑企业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信息反馈的过程。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分析和控制, 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今社会, 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各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都不得不在经济方面精打细算。对于建筑企业而言, 其竞争不仅仅是工程技术水平、工程质量方面的竞争, 成本控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 降低工程施工费用, 已成为建筑企业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的重要筹码。另一方面, 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逐步开始实施了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法人责任制以及工程监理制, 这些制度完善了工程项目竞争的机制, 规范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承发包行为, 明确了法人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减少了以损害业主利益来降低工程成本的行为。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 建筑企业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 则必须要加强工程施工成本的核算。

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已成为我国建筑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共识, 进行工程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获取工程项目成本信息、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推行成本战略的关键一环。从长远来看, 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 确立企业信息优势, 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 夯实发展基础,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核算制度不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缺乏对管理成本的计算, 缺乏施工的事前预测等问题上, 这些都导致了成本管理的不科学。而有的企业甚至还存在着会计人员证账不全、专业能力不合格、财务制度有漏洞等问题。不健全、不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导致很多建筑企业账目不明, 实际成本开支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成本核算项目确定不规范。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只有在施工中准确地确定施工项目成本计算的对象, 才能正确地确定成本信息, 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但是在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中, 却容易出现概念不清、核算项目确定不规范的情况。例如, 在项目施工中的直接人工费用主要是包括建筑施工工人工资及运输工人工资, 在实际确定核算项目时, 却往往将采购员、装卸工等人员工资也纳入其中, 这样显然是不合理、不规范的。但一些企业并未对此引起重视, 导致成本核算结果缺乏真实性, 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3.成本核算程序不科学。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较多、较复杂, 虽然有明确的会计制度和工程建设合同准则, 但在实际的成本核算中操作起来却比较困难, 很难按照预定程序来进行, 成本核算的随意性很大, 很难保证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这样的核算结果自然也缺乏参考价值,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同样也难以实现。

三、提高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水平的几点建议

1.加强施工企业和施工核算人员的思想认识。提高建筑企业工程成本核算的水平, 首先应从加强施工企业和施工核算人员的思想认识开始。在以往的项目施工中, 人们总认为工程施工核算无非就是简单的收支对账等, 缺乏对核算工作作用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认识, 致使工程成本核算的相关投入不足, 工作形式化, 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算制度。应加强人员对施工核算作用的全面认识, 明确其重要性, 强化核算工作责任意识;使建筑企业将施工成本核算当作工程项目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去抓, 加强重视, 并加大核算的相关投入, 使成本核算的制度得到完善, 方法得到创新、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

2.完善监督法规与管理制度。工程施工成本核算的项目较多、程序复杂, 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 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法规和制度, 那么成本核算则会缺乏条理、缺乏规范、缺乏效率, 既耗费了不少的核算费用, 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面对工程施工核算中的诸多问题,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完善成本核算监督法规, 统一财务管理标准, 确立成本核算工作制度, 避免成本核算的形式化, 使工程施工核算工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上一篇:人事管理信息化下一篇:医疗设备报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