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2024-06-04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精选十篇)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1

纵观目前我国的新闻纠纷, 大多是个人或单位 (原告) 诉记者及新闻媒体 (被告) 侵犯了其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和1998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条文的规定, 新闻侵权主要是指侵害人通过新闻传播媒介 (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 向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 或情况虽真实, 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实, 或运用侮辱、诽谤性语言, 从而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人格尊严, 造成精神上的损害。清楚了这几点, 我们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就要既有所为, 又有所不为, 这样就会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即使不得已走上法庭, 也会胜券在握。

堵源头确凿消息来源

目前, 因舆论监督而引起的侵权案件,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消息来源有误, 在舆论监督中, 记者应对消息来源慎重选择、合理使用, 将侵权报道杜绝于无形。如为记者直接调查核实掌握的材料, 只要报道时尊重事实, 且不漫无边际地发挥, 一般不会构成侵权, 而记者从其他途径获取的消息来源, 则要视具体情况不同对待。《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 其报道客观准确的, 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也就是说, 记者根据权威部门的结论或者材料进行报道而有损他人名誉时, 即使事后引发诉讼, 也可不承担侵权责任。因此, 对于这些权威的消息来源, 记者也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但在实践中, 应注意区分哪些是权威的消息来源。国家机构、政府部门及有影响的社会团体都是具有权威性的, 但是, 对于不属于本职范围内的事项而言, 它们又都不具有权威性。比如, 对某人犯罪的错误报道, 如果是根据公安、纪检等部门的消息而报道的, 就构成侵权, 因为这些部门无权认定是否构成犯罪, 如果是根据法院的消息而写的, 则不构成侵权。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息来源比较常见的情况还有群众的“举报”、“投诉”或“提供新闻线索”, 对这类消息, 记者不可偏听偏信、草率报道, 一定要慎重处理, 做认真细致的核查, 相互印证无误后再下笔形成文字, 否则极易导致侵权事件发生, 因此, 在报道中各方各执一辞, 难于判断时, 应尽量多采用各方自己的语言, 避免做出定义性的结论。

留证据以备万一之需

舆论监督的素材有一部分来源于他人的投诉、举报、提供线索, 而他人介绍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而一旦经记者写成报道, 就要为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承担责任, 万一发生纠纷, 记者本人负有当然的举证责任, 所以记者要把一些新闻事实材料搞得更准确、更充分, 有理有据。如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 最好采用录音记录的方法采访被批评单位或个人, 或采访记录最后由被采访对象签字与单位盖章等;在采访比较敏感或重大的事件时, 最好请多方面、多部门共同参加, 以增加旁证人数。

另外, 批评报道在发表前最好还要同被批评者及其主管部门见面, 如果他们提出新的问题或新的事实, 这只能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报道, 增加更多的证据, 更有助于从中发现矛盾的症结和问题的实质, 做出准确而恰如其分的判断, 写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报道, 从而把新闻纠纷的隐患消灭在报道发表之前, 避免事后出现诉讼和麻烦。

学法律做到成竹在胸

法律保护新闻工作者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 记者与监督对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目前, 新闻界对新闻法尽快出台的呼声很高, 其实, 新闻法作为一个体系, 不仅仅是一个单项法, 我国从根本大法宪法到基本法刑法、民法, 还有大量的单项法律、法规等, 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新闻法律的基础框架, 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因此, 我们所要学习与掌握的就是这些法律精神和规定如关于名誉权、肖像权、个人隐私、国家机密的规定, 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等, 我们必须时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舆论监督, 确保报道真实合法, 万万不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而去揭露他人隐私、侮辱他人名誉, 甚至制造假新闻, 否则, 侵权不可避免。

争取和解利于双方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新闻记者也不例外。舆论监督一旦失实, 就要遵照“和为贵”的原则, 争取时间同当事人讲和。

目前绝大多数新闻官司都是民事侵权, 法律赋予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自主处理民事诉讼的权利, 告与不告、告谁, 当事人可依法自己决定, 同时作为被告的新闻媒介也被赋予了在诉前和诉讼过程中同当事人讲和的权利。据载, 一起新闻官司从侵权新闻发表之日起, 拖延了近10年, 最终以报社赔款20万元告结, 这20万元主要是赔偿当事人10年没有工作的损失。如果官司不打那么久, 赔偿根本不会那么多。

所以对于找上门来兴师问罪的被批评者, 我们正确的态度是要不卑不亢, 热情有礼接待, 要以诚心、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如果报道确实存在失实等情况, 应真心赔礼道歉。对方了解到记者非故意所为, 一般怒气会有所削减, 存在的问题自然好解决;倘若涉及产品质量、商业经营方面的失实报道, 应及早发表更正和道歉, 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总之, 新闻报道频繁、直接地接触社会最复杂、尖锐的矛盾, 因此, 在处理新闻报道时既要注意自我保护, 也要掌握好新闻报道的尺度, 让新闻报道能更有理有力, 令人信服。■

浅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篇2

浅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随着进入网络时代,形式繁多的网络服务充斥于市场,而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就最具代表性.文章以网络游戏装备为例探讨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保护的必要}生及方法.

作 者:王庆芳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刊 名:现代企业文化英文刊名:MORDEN ENTERPRISE CULTURE年,卷(期):“”(27)分类号:关键词:拟财产 财产属性 权利关系 救济方法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篇3

网络虚拟空间里含有多种虚拟财产,主要包括游戏账号等级、虚拟金币、虚拟装备(武器、装甲、药剂等)、虚拟动植物、虚拟ID账号及角色属性等。笔者认为,随着网络事业的发展以及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纠纷不断出现,网络虚拟财产已经不再完全“虚拟”,侵犯虚拟财产已经突破虚拟空间而向现实空间过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虚拟财产不只是虚拟的或者独立存在于虚拟社会中的,而是逐渐与现实社会的真实财产建立了对应或者换算关系。因此,虚拟财产已经具备了现实社会中真实财产的价值,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是在保护的方式以及手段方面做出不同的规定而已。网络虚拟财产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无形性

虚拟财产在本质上只是一组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数字信息,台湾的相关立法称作“电磁记录”,其以电磁记录形式存储于游戏服务器上。

二、可转让性

虚拟财产既可以通过买卖的方式在玩家和游戏服务商之间转让,也可以通过离线交易的方式在玩家间转让,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网站进行这种交易活动。

三、有价值性

网络虚拟财产也是有价值的,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四、时限性

网络虚拟财产只存在于游戏运营阶段,游戏一旦停止运营,虚拟财产也会随之消失,因而具有明显的时限性。

五、依附性

虚拟财产基于特定的虚拟社区空间而存在,基于特定的网络游戏而存在。

同时,笔者认为之所以在概念中使用“虚拟”二字,不是指这种财产的价值是虚幻的,更不是指此种财产的法律性质是虚幻的,而是为了与传统的财产形态区分,表明虚拟财产因网络虚拟空间而存在。虚拟财产与传统形态财产的价值来源存在着巨大差别,存

在于不同的形态领域。

虚拟物品的交易,直接表现出了虚拟物品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我们应该承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并予以保护。财产的核心在于其价值属性,同时我们主张虚拟财产又是具有价值的,因而虚拟财产也具有财产属性。虚拟财产之所以具有财产属性是由于:①虚拟财产是有价值的,虚拟装备、账号以及其他虚拟财产在网络世界中都是具有价值的,能够满足虚拟人物在虚拟空间的发展,同时获得这些财产也需要耗费一定的劳动;②虚拟财产是可以进行交易的,法律并未禁止虚拟财产的买卖,现实生活中进行网络财产交易非常普遍,各大网站也都有专门的栏目进行网上交易。

总之,网络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迫切要求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任何权利的实现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与救济,即只有通过法律禁止与制裁侵犯权利行为的发生,权利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为了减少私力救济事件的发生,将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极为必要,制定保护虚拟财产的法律势在必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正在迅速地扩张发展。由规模不断扩展的游戏产业带来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与立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在网络游戏产业领域内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只有加快对网络虚拟财产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在司法上得到认识上的统一并积极引导,才能全面、有效地调整网络虚拟财产这一特殊的法律关系,使网络游戏产业在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内实现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正如网络游戏需要游戏规则一样,服务商与玩家(用户)这两大群体间的利益也需要规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与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新事物相关的、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一定会应运而生,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必将得到法律的维护,中国的游戏产业也一定会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

论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完善 篇4

一、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现状

网络舆论是网民对现实社会问题及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示出来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它主要通过网上论坛、跟帖、网上投票、博客、微博以及MSN和QQ等反映出来,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一定的持续性。

(一) 网络舆论的现状

网络舆论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人们可以比以前更快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并可以利用其自由言论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相对固定的实体空间里, 广大的网民就可以通过互联网, 足不出户的清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身相关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对公众问题和管理社会的方式产生和持有自己的态度、意见和价值观。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媒介对民众的舆论限制, 对传统媒介进行了强有力的补充。互联网出现后, 网络舆论也随之产生, 极大的影响着人们对与自身毫无关系的事件或者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和意见。传统媒介一般民众无法轻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每一个人都拥有了充分表达话语的权利, 普通人的观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为众人所周知, 并可能引起很大的反响与更多的共鸣。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虚拟性及管理的非中心化等特点, 网络舆论呈现了信息发布主体多元化、信息传播主体的匿名性、信息传播的全球性和交互性、信息载体的虚拟性、信息传递的“蝴蝶效应”性等特点, 网络媒体无法按照传统媒体那样进行管理, 特别是基本上无法实行信息源头管理, 立法滞后和监管不力也导致非法和不良信息充斥网络, 一些网民倡导网络自由而漠视他人权利, 群体极化和反智主义现象严重。

(二) 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对网络舆论的规制

我国目前主要有《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民法》、《侵权责任法》、《刑法》 (修正案七) 、《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一些立法对网络舆论进行规制。这些立法为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确立了比较基本的规范, 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确定了网络媒体准入监管制度

《电信条例》规定网站应当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的经营许可证, 其中对那些非经营性网站实行备案制度, 对经营性网站实行审批制度, 对二者实行区别对待。而且, 有关立法还严格规定了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在提供相关服务项目的时候, 需要对被服务者的资格进行初步的审核的制度。

2、非法有害信息的治理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复制、制作、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网络舆论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2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有下列行为,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 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的信息,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二) 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 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此外, 该决定也规定, 对于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及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监督这种新事物具有双面性。网络这种随心所欲、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的自由发表言论的表达特点势必会引发很多的问题, 综合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舆论表达中非理性的因素较多, 监督较为困难

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在网上一经发表后, 有些网友就可能泄私愤, 单纯的发泄自己的个人情绪, 更过分的是, 有些没有素养的网民随意发表谩骂攻击的言论.如果这种不理性的观点占了上风, 那没有主见的网民的情绪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被错误的观点所感染, 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那么, 本来是想要主持公平正义的舆论监督就会演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 与其最初目的背道而驰。即便网络暴力行为诸如“人肉搜索”等是为了追求好的结果, 也不能否定这种过激行为的非法性。

2、网络舆论很容易侵犯他人隐私权

比如, “不雅照”事件、“官员包养情妇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这些事件本身属于当事人的私事, 别人无权干涉。但这些事件一旦通过网络传播后, 就立即引发网友的讨论和追捧。这些事件不但是对个人的休养、道德、法律底线等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更是对网络文化的相关建设、管理的一次巨大挑战。广大网络用户如果失去了自律精神, 无视和放纵这种事件的继续发生, 甚至蔓延, 那么,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 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无视法律和道德的时代而且那么网络世界也会成为每个人的噩梦。每个人都会生活在恐惧之中, 总是担心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就陷入难以自拔的艰难境地。

3、在网络中形成的舆论压力会影响, 甚至干预到司法审判结果, 进而可能影响到司法的公正

重大的刑事案件出现并在网络山传播后, 不懂法律的人就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和道德的要求发表对案件的看法, 并且很容易被同类网友跟风, 对自己看不惯的做法大肆讨伐, 无形之中对审判结果就起到了导向作用, 如果不顺应民意很容易, 就会引起广大网民的不满情绪, 进而造成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执法之间的不和谐、不兼容。比如, “躲猫猫”事件、“药家鑫”案“许霆案”“刘涌案”“邓玉娇案”等说明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性问题急需解决。我们不得不承认, 当网络舆论的力量过大时, 哪怕这种力量是错误的, 审判机关的审判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 不得不考虑“民愤”、“民怨”, 从而做出顺应民意的司法判决。这极其容易导致司法的不专业和不独立。

三、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完善对策

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 网络舆论传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不再受限。面对网络舆论带来的危机, 我们应该应对的实际上是一场正负舆论之间的拉锯战。正面舆论与负面舆论在一定的时间力量的大小不定, 这很正常, 净化网络舆论的传播途径, 决定着正负舆论交锋的时间, 这样才能降低舆论危机带来的损失。因此, 加强网络舆论危机管理需要动用各方面的力量和多种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制, 其中有道德宣传、正面舆论引导和法律规制等方法, 但是最必要管理舆论的措施必须是也只能是法律措施, 我们必须完善相应立法。

(一) 完善立法明确相关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

在现今具有大量网民和手机用户组成的这样一个网络世界里, 仅仅依靠网民的自律显然很难使网络秩序达到规范。一个相对健全的法律制度才是构建健康有序网络舆论环境的最终和根本保障, 对网络监督的规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要明确规定网络监督主体的法律责任及监督主体的权利义务, 科学界定公民的知政权与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的边界。要确定一些原则, 譬如当公民的知政权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 要体现公共利益在合理范围内优先的原则,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政府、官员的隐私权进行相当的限制;当然, 我们还要考虑到衡平利益的原则、宽容协调原则和公开场合原则。要规范在线评论、在线报告等网上监督的基本制度, 以及网络事件监督处理时的程序性规定、保护互联网用户的个人安全和合法权益的制度。网络舆论监督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舆论监督方式, 网络监督的相关立法也必须与舆论监督立法相结合, 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来规定行驶网络监督时的权力与义务。在是否实行网络实名制问题的方面, 我们还需要认真考虑, 不能完全禁止, 可以在有些必要领域实行实名制。比如说, 主要针对国家政治生活有关的网络行为方面很有必要实行网络实名制。其实, 对于网络用户, 我们可以采取匿名和实名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保护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的热情, 也能在保护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的自主权、个人隐私权与网络监督权的总体有效运行方面保持很好的平衡。

(二) 引导网站自律、增强法律的激励性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 网络立法的滞后性不可避免,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 人们在网络世界里, 已经自发形成了许多网络规则.这些网络规则虽然是不成文的, 而且它的产生没有任何人的指导, 都是自发形成的, 所以它的适应性强极强, 随时跟得上技术的发展, 法律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对其予以引导、给予一定发展空间。如果只是不切实际的盲目立法, 只会阻碍网络的发展。

网络就像硬币一样, 具有双面性, 既有其不容忽视的消极一面又有其非常积极的一面。因此, 网络立法不仅应该具有法律的普遍强制性, 也应该具有特殊的鼓励性。如果立法过于严格和苛刻, 将会影响信息的传播, 也会使得网络不能发挥其优势作用。所以应该考虑如何立法, 去肯定和鼓励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这样在制裁不法行为的同时, 鼓励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优良的监督作用。

(三) 建立独立的网络监督机构

目前, 我国网络行业的立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信息产业部制定并通过的, 信息产业部既是网络的运营者又是网络的管理者, 其在制衡各方利益的过程中的力度不够, 缺少监督。所以, 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 制定专门的规章, 对违规网站进行处罚是非常必要的。信息的发布者的资格无法由法律规定, 但是可以由网络服务提供商来做出一定的限制。网络服务提供商有义务对信息的发布者做出初步的审核, 从而减轻网络媒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防止侵权范围扩大的义务。提供网络服务者也应当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网上监控机制, 积极推动倡导网络媒体的良性运行。

总之, 在这样一个既传递了各种正能量又产生了很多暴力事件的网络世界里, 网络舆论想要发挥其主持公平正义的作用, 法律必须紧随其后。必须让网络穿上法治的外衣, 这样才能还网络世界一片净土, 让其更加的和谐与健康, 更能发挥传递正能量的功能,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摘要: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 彻底改变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方式, 也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网络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向我们表明了对网络舆论进行规制的客观必要性。网络的特殊性, 使其并不能按照管理传统媒体的方法进行监管, 完善相应立法, 明确相关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 建立独立的网络监督机构, 才能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监督。

关键词:网络舆论,正负效应,监督,法律规制

参考文献

[1]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顾丽梅.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7) .

[3]王曙光.略论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及其理论前瞻[J].青年法苑, 2011 (4) .

[4]单一良.网络参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7) .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5

作者:王兆华08月20日

“红月”玩家李某诉网络游戏商北极冰公司案,以及同年底成都19名律师联名向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立法建议书》,这两件事使网络游戏中“网财”的保护问题曾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今年两会上明确地被写入宪法之后,关于虚拟财产保护的问题又被重新地提上了日程。

网络游戏自正式登陆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庞大、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但是因“网财”而衍生的纠纷更是层出不穷,“网财”的保护已经是个迫在眉睫的紧迫问题。为了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网财”立法保护,事实上,立法的滞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制约了我国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能够尽快的完善立法,加强对“网财”的保护,必将大大促进我国游戏产业的更快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现在保护“网财”我们所能依据的只是宪法和民法通则以及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笼统规定,即20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一合法私有财产的概括规定为民法财产的解释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民法通则》第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然而对于“其他合法财产”,我国法律并无明确的解释,也给我们对其解释提供了空间;20的《决定》第四条的规定利用互联网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个《决定》对“网财”的保护依然没有明确,但是也没有否定对“网财”的保护,这同样也给司法解释提供了空间。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规定了消费者的多达九项权利,但是游戏者对其“网财”的权利并没有包括在内。当然,游戏者和游戏商的关系也是一种消费关系,但是依靠该法并不能保护游戏者的权益,更何况,“网财”被侵犯不仅涉及游戏商和游戏者,还常常涉及到第三方,也因而往往超出了该法的调整范围。

面对当前立法现状,只有加强立法,尽快针对急需问题颁布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予以规范,特别是在指导打击网络犯罪的`刑事方面。建议先尽快颁布司法解释,待条件成熟时再立法,因为毕竟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建议、计划、草案等等诸多环节,旷日持久,因而无法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司法解释并非创立新法,可以较快制定,程序也较为简单。前文已述,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也为先从司法解释的角度对“网财”进行保护提供可能。

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司法解释的时候,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明确“网财”的属性。司法解释应当明确规定该财产属于《民法通则》第75条合法财产的一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公民合法收入的一种,《刑法》第92条规定的所谓公民私有财产是包含该财产权的,从而为民法和刑法对“网财”的保护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狭义概念的物已经不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样解释也在理论上廓清了其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消除了理论上对“网财”法律属性的争论,也符合现状,其次应当明确这种无形财产价值的计算方法,必要时,可以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机构予以评估。若其价值无法认定,将无法适用《民法通则》特别是《刑法》等法律条文予以保护。但相关案件不断发生,为指导司法实践、统一司法者的认识,必须尽快解决虚拟物品的价值认定问题。在具体解释时,最迫切的是刑法的解释应当尽快出台,因为在涉及虚拟网络的民事审判中还可依靠法官自由裁量,而在涉及虚拟网络的刑事案件则因法无明文规定无法处理,事实上造成对罪犯的放纵,在很多地方有的网民发现自己的“网财”被盗去派出所报案,而派出所则因“网财”的保护法律没有规定而且价值不能确定,则无法处理将报案人拒之门外,不能不让法律工作者扼腕叹息。此外这个法律上的空白也助长和刺激了对“网财”的肆意侵犯,诸如网上的盗窃、诈骗等的犯罪不断发生。对于“网财”的民法的保护,鉴于我国正在制定民法典,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先于刑法在民法典中做出适当的规定。

总之,“网财”的保护是私有财产入宪以后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网络游戏玩家和游戏商的利益,还关系到网络游戏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只有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对传统制度做出因时制宜的修改,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社会各方特别是立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促进对“网财”的保护。

法律保护的网络舆论 篇6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也越发注重追求个人的自身权利。于是出现了一场关于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战争。虽说,隐私权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事实说明,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还尚待完善。所以,应该对网络背景下网络隐私权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

1 网络隐私权概述

1.1 网络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又叫网上隐私權,是公民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形式,主要指在没有经过本人同意或授权的前提下,他人不得在网上收集、取得、利用和传输本人个人资料与信息的权利。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主要包括:

个人生活秩序的保护。网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网上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

个人私事的保护。任何人包括网络服务商,不得不当窥视、泄漏、干涉他人的私事。

个人领域的保护。国家、网络服务商、黑客等不得对攻击或破坏个人的信息系统。

1.2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

网络上的隐私言论比现实空间有更大自由度。因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控能力及过滤技术有限,不足以判明网上每条信息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并且许多网民都是匿名登录,道德要求比较松,所以,就有人会在网上电子公告牌上或者电子邮件中宣扬他人的隐私。个人信息遭受最大的威胁就是商家未经消费者的同意而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此时的个人信息几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网站还可以通过隐藏的导航电子软件收集被访问网站的信息。通过网站所记录的这些信息,商家会收集消费者的电子邮箱、消费习惯和阅读习惯,甚至是通信记录等信息。

2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在保护的现状

2.1 隐私权的立法不完善

当前,我国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还无明确的立法原则,立法保护内容也无一个完整的框架,系统性不强。

2.2 网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盲目相信网站上的个人资料保护声明,轻易地提供自己的IP地址;在申请免费邮箱、MSN号、QQ号等,直接使用真实的姓名;登陆某些网站的时候,随意使用自己真实的信息注册会员等,埋下了隐患。

3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策

3.1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隐私权立法模式

我国在选择网络隐私权立法模式上,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在国家利益、用户个人隐私利益和行业利益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应采取必要的立法方式来规制网络电子产业。又因我国的法律体制和一贯的法律传统,我国在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模式上应采用立法、技术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既要加强立法,也要从多个角度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具体而言,即由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出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业规范,把该标准作为最低的法定标准;如果经营者遵守该标准,就是合乎法律规定的,可以免责。采用行业自律,不仅可以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克服法律的僵化,还能实现行业的规范与法律的监督。

3.2 对网络隐私权单独立法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的延伸,这就意味着它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因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非常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来保护网络隐私。该法主要包括下述内容:一是权利人对个人数据资料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个体对个人信息资料的知情权、选择权、控制权。二是个人数据资料的搜集和利用。对于个人数据资料的搜集和利用必须要确保权利人不反对。搜集数据资料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取得。使用个人数据资料不得私自篡改和非法使用。非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擅自披露他人数据信息。三是侵权救济。设专门的数据资料管理机构,如发现数据资料的不当使用,造成网络隐私仪权,权利人即可要求停止损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还应明确规定权利人可以请求司法救济的途径和方式。

3.3 明确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承担体系

在制定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时,应以原则性的法律规范为主,尽量避免过于具体或僵化的法律条文。

3.3.1网络用户的责任。网络用户不得在网上散发恶意信息,不得冒用他人名义发布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网络用户应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在网上随便泄露个人隐私,否则后果由其自己承担。

3.3.2网络服务商的责任。网络服务商应本着诚信的原则保护用户的信息,不得私自泄露、出卖、非法利用自己保管的用户数据资料来赚取利润,并要合理的注意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如果因网络服务商的疏忽和侵权造成了用户损失,网络服务商应该赔偿。

3.4 强化网络行业的自律建设

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才能有效落实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所以,我们应采取行业自律与立法规范相结合的模式,有效保护网络隐私权,并借鉴国际上立法规范的先进模式。首先,可以成立一个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行业自律组织,更好的规范行业者的行为,保护网络隐私权。其次,应该赋予公民代表监督网络行业的各大小服务商权利,随时能突击检查服务商的行为,克服行业自律的弱点,协助国家保护每个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这样网络行业自律组织因为制定了相应的自律办法,并通过其内部组织机构的运行来规范其组织成员行为,有利于解决组织成员的冲突,实现内部秩序的平衡协调,进而杜绝网络隐私权受侵害的现象。

3.5 提高网络用户的防范意识

网络普及后的受众是社会公众,这就意味着网络用户本身无阶级限制,任何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用户,但每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法律知识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便是网络用户察觉到了个人隐私信息被侵犯,也不知有效防范,甚至是自己的隐私被侵犯都浑然不觉。所以,必须强化网络用户个人网络隐私权保护意识。提高个人的警惕性,就能有效避免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煜.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3).

试论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与引导 篇7

一、网络舆论的特点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方式自出现以来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舆论是指公众 (指网民) 以网络为平台, 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 对某些公共事务或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意见的总和。它与传统舆论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民主性更强。

传统的媒体向来都被比喻成国家和政府的喉舌, 传播宣传的意味比较浓。导致了一方面群众接受的信息比较有限和片面;另一方面则是接受信息的单方性, 传统媒体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导致了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是很强, 群众只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 最多只会形成一个口头舆论而已, 无法形成媒体舆论场。而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对信息的垄断, 赋予每个人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 使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变得更加自由和平等, 公民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有利于充分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愿望、意见、要求和呼声;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网络舆论的较强民主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比如说近几年两会的召开, 通过网络更多的人参与到两会中来, 并通过网络发表个人的建议, 直接影响到会议内容, 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当家作主的权利。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 “个人不再被埋没在普遍性中, 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 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机会”。

2、隐匿性、难控制性更强。

网络舆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的隐匿性和难控制性。对于传统的媒体舆论, 各国政府都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加以约束限制。可以通过对创办新媒体需要审核登记,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等等手段来规范大众传播。同时传统的媒体在舆论的过程中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联接, 可以直接追踪溯源到本人, 即使使用笔名也很容易找到本人, 因此个别时候存在着危险性和言语的局限性。而在网络人际传播过程中, 互联网是高度开放的空间, 出于资源共享的需要, 传播的多个信息出口都不受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批。网民的真实身份是隐匿的, 传播主体通常使用的昵称、ID、网名。这使得网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 而不必担心会因为言论不当而受到威胁。因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因特网用户, 对舆论生成阶段以及传播的控制是很难把握的, 不可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检查每一言论, 更不可能对其做出全面的评价, 这就使得网络舆论控制变得复杂和难以操作。

二、网络舆论规制与引导的必要性

网络舆论的上述特征使得处于不同社会层面的网民都能够对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拥有了话语权, 因而变得异常活跃。但与此同时, 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使其双重性更为突出。网络舆论作为一个全面开放的几乎没有任何管制的信息和观点的通道, 给舆论导向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网络舆论存在的弊端是:

1、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网络舆论的虚拟性和匿名性, 给了人们更大的舆论空间, 使得公民的言论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人们也往往因此而缺少必要的理性约束, 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则难以考究。这使一些人利用网络舆论, 扭曲真相, 夸大事实, 损害了别人的正当利益, 甚至影响了某个地方的稳定。比如说“人肉搜索”肆无忌惮, 很可能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权等权利。

2、后果控制上的难控性。网络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 省去了诸如排版、印刷或录制等中间环节, 直接与网民见面。因此其传播速度非常的快。同时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拥有1亿多网民, 网络舆论的传播范围及其广泛。传播速度之快, 范围之广加之极易复制, 令虚假新闻在网上滋生蔓延, 失去控制, 形成了错误的舆论导向。尼葛洛庞帝曾说:“在网络上,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在这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上发布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会传遍全世界, 很多信息无人证实, 也无从证实。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民的行为逐渐演变为“网络暴力”。他们出于朴素的善恶意识、正义观念、嫉恶如仇思想和同情弱者心理等人之常情, 打抱不平、“行侠仗义”, 可以理解。但是在并不了解全面情况和因果关系的情况下, 轻率出手, 置法律于不顾, 随意进行个人道德审判。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3、较容易被操纵性。英国《卫报》曾发表了一篇讨论中国网络文化的文章, 这篇文章说, 中国网络文化具有局限性, 2.5亿多的中国网民中, 79%以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他们虽然有了上网的能力和意愿, 但却容易被“诱导”, 难以客观和理性地判断事物。一方面, 网络舆论从本质上而言仍旧属于虚拟舆论, 容易被人操纵, 这就使得网络民意很容易被人操纵, 大大降低了其真实性。另一方面, 与国外相比, 我国网络舆情还存在以下特殊情况: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同化, 而我国曾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一旦打开封闭之门, 很容易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二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利益纠结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发, 很容易使一些人出现情绪化冲动, 以致不能明辨是非, 容易被误导。

三、网络舆论的法律规制与引导措施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舆论方式, 既有其他舆论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 同时这些独特性也决定了它有一定的弊端。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 其弊端必然恣意横行, 造成难以控制的影响。对网络舆论的管理的方式有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等等, 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一般来说, 法律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因为法律具有最大的强制性与权威性。因此, 首当其冲应当加强网络舆论的法律控制。另一方面要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得网络舆论的管理制度化, 规制化, 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优势。

(一) 加强网络舆论的法律控制。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 任何自由都是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自由。比如说如美国在1998年出台了《网络免税法》, 英国在1996年颂布《3R互联网安全规则》, 韩国早在1995年就出台了《电子传播商务法》都对网络舆论作出了较详细的规定。因此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我国需要对网络舆论进行比较专业的立法。目前我国有关网络舆论管理状况是, 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在2000年4月成立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局, 并在各地设立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处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国家信息产业部、各地也都有包括信息发布、信息内容审核、用户备案等内容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管理办法 (草案)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也为清理网络舆论的不良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部明文规定的法律出台, 各项现有制度都还有待完善, 法律规章也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可操作性不强。有关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总体上还不适应互联网普及进程。因此应加快立法的步伐。首先, 确立网络舆论的法治规则, 做到依法治网, 依法舆论。形成相对完整、系统、全面的法律体系;其次“尽量能与原有的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和互为补充, 综合整理现有的法律资源, 适当强化法律规制的韧性, 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最后, 要作到与国外法律的衔接。我国政府和法律往往只能对本国的违法事件进行管制, 对国外的违法事件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网络信息传递的国际化, 使得网络违法行为更加难以管理。因此, 就网络管理而言, 绝对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以完成的, 需要全球各国政府达成共识, 制定适用于全球的法律法规。

(二) 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学者杜骏飞指出:“所谓的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在网络传播中促进、推动健康而理性的正向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扩散, 抑制负向舆论在网络中的形成和影响, 引导公众从谬误中摆脱出来”。网络舆论引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他们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 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比较健全, 运行机制趋于成熟, 因此他们多采用法律引导与行业自律来对网络舆论进行双重管理。例如加拿大政府授权对网络舆论信息实行“自我规制”, 将负面的网络舆论信息分为两类:非法信息与攻击性信息。前者以法律为依据, 按法律来制裁;后者则依赖用户与行业的自律来解决。同时辅以自律性道德规制与网络知识教育, 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 针对网络舆论的不同种类、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全面有效地引导, 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比如积极的进行道德教育, 做好各种把关工作, 加强主流网站和品牌栏目的建设, 研究、疏导研究网民的心理等内外齐发力, 不断引导公众的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 要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 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每当发生重大事情时, 群众总喜欢看一些专家, 媒体的评论, 这些评论对他们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 在引导过程中要发挥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积极作用, 使群众通过网络评论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 同各种网上错误言论作斗争, 引导网友讨论, 说服网友, 使群众的舆论更加理性化。

四、结语

网络舆论是充分发挥公民参与权,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推进民主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其自身特点及管理上的缺乏, 导致其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暴露出其弊端。目前只有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对网络舆论中的负面影响进行必要的规制和引导, 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形成与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悠久历史相适应的网络舆论传播环境, 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孟维:《试论中国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 兰州大学, 2008年。

[2]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新闻爱好者》, 2005, (1) :37。

[3]张颐武:《客观评估网络舆论的复杂性》, 《中关村》, 2008年12期。

[4]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 武汉大学出社, 2007:100-101。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8

1 网络隐私权的主要侵权形式

1.1 垃圾邮件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侵权

1.1.1 垃圾邮件侵扰他人安宁

垃圾邮件问题是困扰网络传播的一大公害, 垃圾邮件侵害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些垃圾邮件有的充斥着色情和广告, 有的还携带着病毒和木马, 伺机破坏我们的计算机系统, 有的则自动打开浏览器的窗口, 将我们带到毫无意义的网站上去。由此表明网络隐私权已受到严重侵犯, 这种侵犯有的是网络广告商和寄发垃圾邮件的人大量非法搜集他人电子邮箱的行为, 有的是网站所有者有价非法转让电子邮箱用户的相关资料的行为。获取网络个人信息以后, 一些不法之徒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大量发送垃圾邮件, 进行网络侵扰。[1]

1.1.2 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最早产生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实验室,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已达上万种之多。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犯罪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 计算机病毒犯罪在网络环境下带来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计算机病毒犯罪在网络环境下给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日趋严重的挑战。由于政府上网工程的完成。

1.2 网络提供商的侵权行为

网站经营者作为ISP, 可能侵害隐私:一是直接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二是间接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ICP是通过建立网站向广大用户提供信息。关于ICP的侵权行为,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20条规定: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发现有害信息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并采取有效措施, 不得使其扩散。”如果ICP发现明显的公开宣扬他人隐私的言论, 对其采取放纵的态度任其扩散, ICP构成侵害用户隐私权, 应当适用过错责任。

1.3 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的侵权行为

有些软硬件厂商在销售的产品中滥设识别功能, 对消费者的数据隐私进行“隐蔽”收集。设备供应商开发了多种具有网上跟踪功能的软件, 致使人们在网上的各种活动处于“网络侦探”的窥探之下。因此设备供应商对产品的这种设计, 对自然人网络隐私的潜在侵害是显而易见的。[2]

1.4 政府管理部门的侵权行为

鉴于网络的影响日益广泛, 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必须设立相关部门或机构, 对网络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以避免由于网络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1.5 黑客的侵权行为

黑客侵权行为如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 或对他人肖像权进行了侵犯, 应承担侵权责任。电脑黑客 (hacker) 未经授权截获或复制他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 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窃取和篡改网络用户的私人信息, 其情节严重的可以适用刑法252条规定, 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2 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相关法律保护

2.1 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有法律资源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 篡改他人信息, 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 侵犯他人隐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58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2.2 我国关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宪法的保护。我国《宪法》38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40条规定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是《宪法》从基本法的角度对隐私权所作的原则性保护, 为网络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获得保护提供了根本依据。

民法的保护。由于我国《民法通则》没有作出保护隐私权的明文规定, 最高法院就在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对名誉权的保护作了扩张性解释, 将侵犯隐私权视为侵犯名誉权来予以对待。

部门规章的保护。国务院于1997年12月7日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 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 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 侵犯他人隐私。”

虽然这些规定还很不全面、具体, 可操作性也不强, 对大量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也暂时无法予以制裁, 但已经是我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在立法上的一大进步。

3 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3.1 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

我国现有立法, 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都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 但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以及作为基本法的民法均未将隐私权列为独立的人格权, 这就使得我国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遭到了极大地削弱。当然, 我国立法机关应通过法律明确规定隐私权的内涵、外延以及侵权的责任形式, 使隐私权的保护在法律上有明确的依据。特别是在民事基本法中应明文确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因此, 只有首先在立法上承认隐私权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才能谈如何去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问题。[3]

3.2 规范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与内容

就目前来看,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个人登录的身份、健康状况等个人资料。b.个人的信用和财产状况, 包括信用卡、上网卡、交易账号和密码等。c.E-mail地址。d.用户网络活动踪迹, 如IP地址、活动内容与浏览踪迹等。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在扩大, 侵权行为的类型也在增多, 所以规定的范围与内容亦应采取灵活的方式, 即在相关法律条款中单列“其他导致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一项。

3.3 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行为之界定

为了防止侵权行为的发展, 法律必须对网络行为加以规范, 当然对于一个负责任的网站, 也应该考虑用户的个人利益。首先是在立法中, 应明确规定采取直接保护的保护方式。在立法尚未对网络隐私权作出明文规定之前, 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 在审判实践中先进行尝试, 由间接保护方式逐步转入直接保护方式。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理应作为人们独立的人格权的组成部分, 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尤其是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送和信息交流的今天, 这一问题更应引起各方重视, 在全社会形成一整套保护网上隐私权的法律及其执行机制。唯其如此, 才能使人们的隐私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饶传平.网络法律制度——前沿与热点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123.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 5:7.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 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给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著作权也不例外。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于网络信息的维护是否仍旧可以应用传统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如果适用, 如何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刚刚兴起, 网络世界似乎就和现实世界不同, 在于其不受法律约束, 一些业内人士也不主张法律介入互联网, 他们担心法律参与网络的约束和规范容易造成信息不流通, 使网络这一新生事物过快的夭折, 阻碍信息产业带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由于网络的便捷和信息传播量大的特点, 网络中充斥着各种抄袭伪造等消极影响, 至今网络上仍然大量存在。然而有很多人认为网络作为新的事物, 在其发展之初应接受法律的规范,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存在消极成分或因素, 而某些因素是单凭借网络自身无法克服和消除的, 比如网络文章的转载和信息的广泛波及。如果著作权在网络世界无法实现有效保护, 必然造成著作权人创作动力减弱, 著作权人减少创作的直接结果是网络信息的滞后和停滞。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提出

虽然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著作权保护应当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 但是我国著作权法均产生于网络出现之前, 所以从时间上计算, 我国著作法是不可能涉及作品的网络传播, 因此, 应如何保护网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有人用发行和复制给网络上的文章和信息下定义, 即发行文章, 复制信息, 还有的说是文章和信息在网络上的播放和公示。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22日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阐明了网络文章的数字化水平以及内容和传统著作的比较, 认为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的网络文章和信息, 属于《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 也就是说网络传播是使用作品的方式, 其著作权必须同样在《著作法》的规范和保护之内。事实上, 正是因为网络传播的广泛性敏捷性特点才将网络著作纳入法律规范, 这也是借鉴国际立法的入法行为。这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这一消息之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已经确立了“向公众传播权”即网络著作权。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 也确认了该项权利, 并称之为“信息网络传播权”。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特征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中这样阐释: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在某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由此便可以归纳出它的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 著作权人享有权利, 只有在著作权人的准许或授权才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 未经作者许可, 在网络上私自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 应当以及新法规定承担相应责任。损害公共利益的, 还可能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

其二, 作品的传播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 传播方式限于互联网和其他网络。

其三, 作品在网络上公开传播, 公众可看到其著作, 并且对其进行分析。

其四, 作品的网络传播是互相的, 公众特定的时间、地点可以随时凭个人意愿获取, 获取形式是主动的, 而非被动。著作权法给与著作权人在网络上传播信息的权利, 也给与乐和著作人相关分工协作者, 例如网络页面制作者相应的权利。

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演变

信息网络传播的方式是将作品直接发表在网络, 但是发表必须著作权人本人或者授他人行使这权利。网络媒体有时候会利用在原来媒体上发表的作品, 这个时候是否问权于著作权人?网络上传播的著作如果使用了其他网络途径是否也要著作权人授权呢?这两个问题在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关于著作转载的规定中做出了明确阐述。这条阐述是说网络使用传统媒介或网络文章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但是, 后来的著作权法第32条这样规定, “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作为文摘、刊登”, 这里面的报刊不包括网络, 国务院之后发布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也未扩大解释。但是,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较之前的著作法的进步在于: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看做著作权人的一项独立权利, 任何网络作为媒介传播作品的都是著作权人特有的权利。网络使用其他网络文章时需要著作权人的同意。任何理由下都不能侵害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最高人民法院一直努力为网络提供宽松的环境, 给予网络自由转载和复制的权利, 在法律赋予相应权利的基础上带动网络信息的发展。但是, 网络上转载、摘录很容易且保存容易丢失, 加上网络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不利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所以, 又存在着:如何平衡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著作权法》更侧重于著作权人的利益, 只有著作权人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才能真正带动网络信息的发展, 社会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之后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完善解释为:报刊之间可以无须征得作者同意相互转载, 其他方式的转载都必须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

摘要:网络信息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在法律体系急需健全的大背景下, 突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和落实。网络上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于网络文章信息的著作权界限保护和法律解释问题, 网络上的文章可以自由随意转载, 这样滚雪球似的转载的必然结果是文章原作者的不明, 转载别人的文章, 声称是自己原创, 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构成了对于著作权的侵犯, 只是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范。人民无法从现有法律中找到维护网络信息或著作权的条例, 无法可依的结果只会是无序。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著作权,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

[2]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分析 篇10

(一) 美国的对策

美国在1967年就通过了《信息自由法》, 其后又颁布了《隐私权法》。随后, 为了更好的推进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提出了个人隐私权原则, 并在1986年制定了《联邦电子通讯印刷法》, 禁止任何人非法进入电子储存系统。1995年6月, 美国又提出个人隐私权原则, 即在信息时代收集、存储、加工利用个人数据的原则。这项原则规定了涉及他人信息使用时应切实做到保密, 在使用他人信息时, 不得歪曲、篡改和破坏他人信息, 并且在使用他人信息时应做到与使用目的相关。随后, 在1997年1月, 美国公布了《迎面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客户隐私权公众工作室》的报告。之后, 在2000年4月21日, 美国又出台了《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 这是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网络隐私法, 这项法律规定13岁以下的儿童须在父母知晓的情况下才可在网络上提供个人信息。该法律还相应的制定了惩罚措施, 如若违反法律, 则涉及到的人将受到1.1万美元的罚款。

美国在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权的问题上, 采取的措施更倾向于行业自律, 即充分相信市场的作用。比如, 成立的美国在线隐私联盟指导其成员执行隐私权政策;比如, 推行网络隐私认证计划;比如, 研究推广信息保护软件等提醒用户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等。

(二) 欧盟的对策

1980年欧盟出台了《保护隐私及跨国交流个人资料准则》, 1995年10月, 欧盟颁布了《自动处理个人资料保护公约》, 随后11月, 又推进了《欧盟隐私权保护指令》。该《指令》规定了个人信息的范围, 调整对象十分全面, 并要求每个成员国在收集和使用他人网络信息时, 必须公平准确的进行, 不可破坏、滥用数据, 使用的目的应是合法并事先已告知个人, 该《指令》严厉禁止成员国将用户资料擅自向非成员国泄露, 除非数据得到个人的统一方可。这项《指令》对保护用户隐私权所制定的措施是较为全面可行的。

之后, 欧盟又颁布了《电子通讯资料保护指令》和《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 补充和完善了1995年颁布的《指令》。

(三) 日本的对策

日本在处理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上采用原则性立法, 即制定立法原则, 然后再共同商讨, 制定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日本提出的最重要的立法原则是在1982年9月制定的《个人数据信息处理中隐私保护对策》中提到的。其原则主要有五点, 即限制利用材料、限制收集、个人参与、责任明确、正确管理的原则。随后, 日本围绕这些原则, 先后就行政机构、民间机构的网络隐私保护问题制定了规范及法律。

二、国外目前网络隐私保护的模式

(一) 美国式的行业自律

美国为了鼓励和促进网络产业的发展, 一直采用行业自律的原则, 通过进行网络隐私认证计划的审查, 遵守其提出的保护网络隐私权的要求, 换得网站上可信任的认证标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及运营商对隐私问题得到关注, 有利于和谐网络的建立, 并使得网络提供者在全世界建立自己信誉高的形象。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有缺点, 对于已经加入此协议的组织来说, 因为缺乏保证实施的机构, 和谐网络的建立只能依靠网络提供商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自觉;对于那些没有加入此协议和计划的组织来说, 他们没有受到任何协议的约束和规范, 对于网络用户的信息泄露和保护网络隐私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二) 软件保护模式

通过某些技术支持而建立的通过某些隐私保护软件实现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模式, 我们称之为“软件保护模式”。

运行该软件, 则可在网站试图获取用户信息时, 自动弹出警示提示, 使用户了解自己的信息被收集的去向等, 方便用户决定是否继续浏览网页。另外, 还有一种软件保护模式, 即“身份保护器”, 系统通过给用户发放“经授权的假身份”, 使用户在网站浏览中使用此可被用户时刻监控的身份, 而期间, 任何试图修改和盗窃用户身份信息的操作都是徒劳无功的, 通过这样一个保护器, 可以做到对用户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三) 欧盟式的立法保护模式

通过国家政府的干预, 对维护网络用户隐私权的立法, 具有强制性和必要性, 同时, 也具有固定性。因为我们现在进入的信息时代, 信息对于一个人或是一个团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造成了网络服务商的道德极易沦丧, 通过出卖客户的信息而进行大量的暴利获取, 而广大用户属于弱势群体, 当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时, 又无计可施。此时, 立法刻不容缓, 通过法律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法, 让网络服务商不敢再出卖客户的信息和隐私, 同时, 让广大群众有法可依, 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回击。立法无疑是最快捷、最高效、最严厉的手段治理和规范网络市场。

但是由于它缺乏灵活性, 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和发展, 法律往往因为具有单一性特点, 而成为对网络发展的牵绊。而且, 让法律将整个网络系统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制定标准, 操作难度系数很大, 尚且不说法律无法赶上网络世界变化的速度, 就说将现有网络的各个方面逐一进行监控和估量, 这就很难做到。

三、我国目前存在的网络侵犯隐私现象

(一) 非法收集个人信息

某些网站需要用户提供他们的个人信息后, 方可让客户享受他们的相关服务, 虽然有些网站明确表示他们会对用户的信息进行保护, 但实际上却并没真正做到。还有一些黑客通过对客户的电脑植入病毒或是非法侵入客户系统中盗取客户个人信息, 让公民防不胜防。这些都是公民在不知情或是极不情愿的状态下进行的, 一旦信息被他人这般获取, 公民的隐私权就已受到侵害。

(二) 非法公开个人信息

网络时代仿佛没有隐私可言, 任何人、事都可以被网络搜索出来。最为有名的侵权行为就是“人肉搜索”, 它让人们见识到了网络信息的可怕, 虽然它可以急速聚集起人们的力量, 对社会不公正的事情进行批判和控诉, 但同时, 它的侵权效果也极其强大, 只要公众聚焦, 被聚焦的人的各种信息都很有可能被统统公之于网上, 让千万人看到。这是极为可怕的, 仿佛将一个人赤身裸体的放到千万人之中, 这对于他人身心造成的伤害实在无法估量。

(三) 非法利用个人信息

网站收集用户的信息并将其出卖给另一个网站或是企业, 此种行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这是赤裸裸的侵害客户的隐私权。客户莫名其妙的被各种服务推销电话打扰, 被各种邮件骚扰, 这会给个人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还有的信息流入骗子之手, 利用用户的信息进行各种诈骗, 给用户的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这些全都是被利益所驱动的网络服务商们非法侵害用户的网络隐私权而造成的。

四、我国目前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情况

我国目前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 我们对于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及软件系统等方面缺乏自主创新技术, 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大量依靠国外厂商, 这极易使我们的信息暴露和泄露出去;另外, 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的法律几乎还是个盲区。目前, 公民隐私权在我国法律中还属于间接保护状态, 一旦发生侵权行为, 公民很难通过法律进行维权行为。

再次, 我国公民对于自我隐私权的保护意识较差, 对侵权行为没有一定的警觉性, 这极大的不利于个人网络隐私的保护。

五、我国应对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公民的隐私权

目前, 我国的隐私权只是作为名誉权的附属而被保护, 而公民的隐私权却跟名誉权一样是独立和重要的, 并且两者之间存有极大的差异, 将隐私权归于名誉权进行保护, 是极不合理的, 所以将公民的隐私权最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保护是值得肯定的。另外, 一旦法律重视公民的隐私权, 则隐私权的概念必将深入人心, 使国民加强隐私保护意识, 自觉监管网络上不法的网络服务商, 让他们无机可乘。

(二) 加强法律建设

目前, 我国对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问题立法上是薄弱的。纵观国外, 不乏有单独为这一问题进行立法的例子。为了融入国际, 规范本国的网络行为, 我国应早日对此立法, 结合并学习国外现有成型案例, 最终结合国情, 提出适宜中国本土实行的保护权益法律, 该法律内容应包含网络隐私权的定义、保护原则、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各方的权利及义务等。立法时应注意确定非自然人做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主体地位, 使其有利于明细权利义务于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责任承担的内容, 同时应注意明确侵权行为人及其承担的侵权责任, 因为在互联网世界中, 每个人的身份都是虚拟的, 在侵权过程中, 要确定责任人及责任大小是很困难的。我国应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建立的模式, 不可一味的学习西方国家的模式, 应认识到美国选取的行业自律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于我们, 日本及其他国家亦是。

(三) 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

目前, 我国公民的整体维权意识差。有很多人对自我隐私的保护意识薄弱, 当其受到侵害时, 更不会主动诉求。因此, 开展维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宣传活动, 增强整体公民的保护隐私的意识, 提高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让公民意识到自己信息泄露出去会造成的危害和麻烦, 让公民了解怎样才能避免上当, 避免自己隐私遭到侵害。政府可以向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告知群众采用加密软件, 以此来保护自我信息不被侵犯等。在宣传教育过程中, 应把重点放在孩子及老人身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较低, 天真善良, 极易受到蒙骗而上当, 给孩子身心带来伤害, 老师应在课堂上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提高孩子对自己隐私权的认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家中, 家长也应该相应的提起重视, 注意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 遇到问题及时向孩子提出解决对策。老人则是极易相信别人, 加之对网络这种新鲜事物的驾驭能力较低, 极易被网络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带来精神和钱财的损失, 在老年活动室或街道处通过各种形式使老年人有机会接触到普及隐私权保护的活动。

(四) 开展网络国际合作建立法律体系

网络是无国界、自由的。这就需要我国在网络隐私保护上, 应兼顾到其他国家的模式, 以便能使各国的网络数据间无阻碍的流动。开展网络国际合作, 让中国在世界的大潮中, 感受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模式, 并使我国网络运行模式能完美的与国际接轨。

(五) 提高行业自律能力

通过美国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 行业自律模式能弥补法律模式的不足。允许、鼓励行业依据法律的立法原则制定本行业的规范及准则, 对本行业进行自我反省、监管, 使我国网络运营更加自主灵活, 网络发展更加迅猛。较为成功的国内案例, 比如搜狐公司, 它不仅在网上公开发布用户隐私权保护政策, 并邀请客户对其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行业自律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有效流畅的沟通, 同时也需要增强客户隐私保护过程的透明度, 这样才有助于提高一个网站的知名度, 树立其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 成立的自律组织或机构在侵权事发之后, 应积极做好相应, 及时处理侵权信息, 并对涉及的被侵害人做出适当的补救和赔偿。

(六) 严厉惩处黑客

黑客往往搅乱正常的网络秩序, 在网络上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有关部门应尽力追踪黑客行迹, 缉拿归案, 并按其行为后果情节严重与否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侵犯国家重要机密内容的黑客, 应做出严厉的刑事处罚。

(七) 规范企业雇主行为

雇主与员工之间应做到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和平共处, 雇主使用监控录像时应告知员工监控录像的存在, 对于录像内容, 雇主不应将其私自给予他人或是公开传播, 以免泄露员工的隐私, 构成对员工的隐私权的侵害。雇主对于员工隐私权的保护应立法规范, 如若雇主侵犯员工的隐私权, 则依法视其情节程度追究责任。

六、小结

总之, 网络的发展需要让我们以人为本, 关注和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满足网络客户保护个人信息的要求和愿望, 在内, 既需要国家政府相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也需要各行业的配合及支持, 同时, 也不能忘记加强公民自身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意识;在外, 我国应注重与国际组织一同致力于推进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国际进程, 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隐私权保护的发展动向, 积极参与国际的合作, 这样才能共同构建出一个秩序井然、环境和谐、朝气勃勃的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下一篇:OA系统的数据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