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文化研究

2024-06-23

消费主义文化研究(精选十篇)

消费主义文化研究 篇1

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凡勃伦在其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理论。他对新兴富豪消费进行考察,发现他们最初掠夺私有财产占为己有,所掠夺的财富越大,权力就越大,因此拥有财富便成为荣耀的象征。不过,光拥有财富并不足以获得别人的尊敬和景仰,还必须透过某种方式展示其地位的尊贵,从而获得别人对其的尊重,于是,“炫耀性休闲”成为公开展示财富与地位的首要方式,他们认为,通过炫耀其休闲和无须从事劳动来显示其地位,但是在现代都市中,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间并不认识,似乎炫耀性休闲已经不足以显示其尊贵的地位,于是炫耀性消费取代了炫耀性休闲。而这群人消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占有,他们的消费逻辑就是浪费,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为了显示其身份和地位,这种消费不过是一种显示身份的象征性消费,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通过这种浪费来表现价值、差别和意义。所以,中国的学者也写道:“显然,炫耀性消费成了少数人表现社会身份的手段,也是出人头地的标志。”(1)

凡勃伦同时指出,这些新兴的休闲阶级就是通过将文化转化成自然,也就是仿佛他们商业上的成功是自然而然得来的,来显示其社会地位的不一般。但是,这种显示是非常有害的,是一种权力的卖弄,从显赫中产生了权威,从而使他们拥有了声望,又因为这一阶级站在社会结构的顶端,处于社会结构下层的广大普通文化消费者就会效仿其生活方式和价值准则,休闲阶级所树立的形象,使得整个社会的关注点不再是从事生产劳动,而是如何在文化消费中挥霍自己,达到炫耀显示的目的。根据他的理论,处于社会下层或中层的文化消费者永远都只想仿效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休闲阶级。

齐奥尔格·齐美尔:流行是阶级区分的产物。虽然齐美尔不属于后现代文化消费主义的理论家,但是他在20世纪初提出的关于流行和时尚的某些理论已经体现出了文化消费是一种社会区分方式的观点。

齐奥尔格·齐美尔1903年发表了《都市与精神生活》,论述了都市中产阶级文化消费的行为模式。齐美尔认为:“现代生活最深层的问题来自于,个人在面对压倒性的社会力量时,要求保有自身存在的自主性与个体性。”(2)新的都市阶级行为的意义并不在于其行事的本质内容,而在于其惊世骇俗和与众不同的外表形式,从而通过其特殊的消费模式来展示其独特的个性,起到引起流行风尚的作用。而引起流行产生的结果便是中下层群体纷纷效仿上层群体的服装符码与行为方式,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达到自己接近和融入上层群体的目的,而面对这样的形式,又给高高在上的上层群体以压力,他们又不得不为了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处心积虑地去创新,再次制造新的流行趋势,从而保持自己上层人士的独特地位,将自己与广大的中下层大众区分开来,从而体现了齐美尔所解释的“流行……是社会区分的产物”,(3)流行是社会上层制造出来的用以与中下层区分的产物,但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产物,更是扮演了社会区分的生产者的形象,从而维持了上层所需要的社会区分和差异,在齐美尔的理论中,具体的流行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彰显的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差异的产生从而使一部分代表着流行的人被区分出来,进而排除了其他的人群,显示了属于流行圈子里的人地位的与众不同。

而且,齐美尔在对时尚的界说中也谈到了关于文化消费是社会区分的方式这一理论。因为他认为:“正如我已说过的,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并且像其他一些形式特别是荣誉一样,有着既使既定的社会各界和谐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的双重作用。”(4)“时尚的本质是由分界功能——再加上模仿功能——构成的这一点特别的明显,在此情况中时尚向邻近的阶级暴露自己。”(5)这一理论也与他所谈到的流行是阶级区分的产物是相通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时尚和流行是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而已。而且,从齐美尔给时尚下的定义里我们更可以看出:“时尚是一种特定范式的模仿,是社会相符欲望的满足。一般来说,时尚具有这样的特殊功能,它能够诱导每个人都效仿他人所走的路,并可以把多数人的行为归结于单一的典范模式;同时,时尚又是求得差别化需要的反映,即要求与他人不同,要富于变化和体现差别性。”(6)这一定义正好揭示出了时尚的内部矛盾,即从众性和差别性。它一方面把大众会集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让不同阶层借此区分开来,这也正如流行一样,这种矛盾性构成了事物的两个方面,共同存在于时尚和流行当中。

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观”。洛文塔尔在1961年的《文学、通俗文化与社会》第四章《大众偶像的胜利》的文章中提到了他的“消费偶像观”。虽然洛文塔尔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的“消费偶像观”却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理论的先驱,而他的“消费偶像观”也正好体现了文化消费是社会区分的方式这一理论。他在对20世纪美国通俗杂志中传记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世纪初公众崇拜的对象——成功的企业家,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让位于娱乐明星和体育健将,人们的关注兴趣已经由“生产偶像”转变为了“消费偶像”。而消费偶像助长了人们的消费意识,人们开始关注关于社会和个人的消费及其消费方式,于是,所谓的“偶像”为了突显自己的独特性,一方面要先让别人去诠释和理解自己身上的文化符号,让他们去共享这些符号,另一方面又开始了对其他独特性的追求,所以他们对于独特性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当中低阶级开始起而抄袭这些“偶像”的习性时,他们只好不停地变换自己的消费模式。

让·波德里亚:“拟象与仿真”理论——象征交换符号观。在波德里亚的理论中,以消费为主导的后现代消费社会,符号是本体,与现实无关,商品被符号的结构所制约,遵循了仿真的原则。商品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符号之间的区分性,也就是其与其他商品之间的符号交换价值,而拟象呈现出来的关系不再是商品符号与其自然属性的关系,而是符号交换关系。

波德里亚1970年在《消费社会》中认为:“文化消费问题既不与本来意义的文化内容相联系,亦不与‘文化公众’(文化和艺术‘平民化’是一个永恒错误的命题,其牺牲者既包括那些‘贵族’文化的参与者,也包括那些大众文化的捍卫者)相联系。具有决定意义的,并非只有几千人或者好几百人分享了某部作品,而是这部作品和当年的汽车一样,和绿地所代表的自然一样,注定了只是昙花一现的符号,因为不管有意无意,它都是在一个如今已经成为生产的普遍范畴即循环和再循环范畴中被生产出来的。文化再也不是为了延续而生产出来的。当然它会作为普遍要求、作为理想参照而保持着,而且越是当它丧失了其意义实体时越是这样,但事实上,它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它与物质财富一样要屈从于‘现实性’使命。而且这一点仍然与文化的工业性传播无关。关系到作品含义的,是所有的含义都应成为循环的,就是说正是通过传媒系统,它们被强制性地赋予了一种承接、交替的形式。”(7)在波德里亚看来,“商品价值已不再取决于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是取决于交换体系中作为文化功能的符码”。(8)在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物质性而是一种差异,商品不再是消费的对象而是需要的对象,人们的消费是符号,与他人形成差异才是人们消费的主要目的和主要用途之一。人们用这种拟象的象征性来体现差异,从而与他人区分开来。

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消费——一种社会区分的独特模式。最明确提出文化消费是一种社会区分的独特模式的是皮埃尔·布尔迪厄,他在1984年的《区分:鉴赏批判的社会批判》导言中说道:“有一种文化商品的经济,但它具有特殊的逻辑。社会学力图确立文化商品的消费者及其对此类商品的鉴赏品位(taste)赖以产生的条件,同时描述出占有这些商品对象——在某种场合被视为艺术作品——的不同方式,以及形成这种被认为正统的(legitimate)占有方式的社会条件。”“被社会公认的人文学科(arts)的等级体系,以及在每一种人文学科内部,在各种风格、流派或时期内部的等级体系都与消费者的社会等级体系相对应。这使鉴赏预先就具备了标志‘等级’的功能。”(9)布尔迪厄在他的书中区分了三种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代表的经济资本可以买到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接触通道,仅仅以经济资本所建立起来的阶级体系是脆弱的,因此,只要将经济资本建立起来的阶级体系转化为由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构建的阶级体系,那么既可以掩饰经济资本的正当化支配,又透过文化消费这种形式构建出掌握经济资本的群体所需要的阶级区分的社会消费模式。所以他说:“对低级、粗鄙、庸俗、腐败、奴性的——一句话,自然享乐活动的拒斥(这构成了文化的神圣领域),意味着对那些人——他们欣赏崇高的、高雅的、非功利的、天然的、气度超凡的、永远隔绝于俗众(the profane)的愉悦——的优势地位的肯定。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和文化消费天生就倾向于有意或无意的,实现使社会差别合法化的社会功能的原因。”(10)布尔迪厄指出,消费者在区分文化商品时其实也是区分自身的过程,也正是通过这种区分过程,人们在社会中的阶级地位也被表现了出来。所以说,统治阶级对于高雅的、超功利的艺术品感兴趣,而广大劳动大众则对通俗的、实用的艺术品感兴趣。所以说,文化消费具有使社会差别合法化的社会功能。

但是布尔迪厄并不十分关心这种差别的实际的差异,而是关注统治阶级如何利用差异作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工具。他认为,人们所消费的文化商品决不仅仅单纯反映了社会的区分与差异,人们在进行文化消费的同时还生产、维系与再生产了社会的区分与差异。他指出,品位决不仅仅是一个美学范畴,品位会在分类的同时也分类着分类者,所以,我们被自己的分类给分类了的同时还用其他人的分类来分类其他人。所以布尔迪厄认为品位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的论述,成为“阶级”的标记。阶级统治虽然终究利用的是经济的手段,但是其形式却是文化的;所以要是想了解阶级统治的情况,就必须了解文化消费如何标示社会区分,即社会差异的制造、标示与维系。因此,社会差异的来源在象征上从原来的经济领域转移到了文化消费的领域。

文化消费与模仿性质的消费

关于这个观点的论说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让·波德里亚,他在1970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中曾经提到:“正如马克思在谈到拿破仑三世时说,有时,同样的事在历史中会发生两次:第一次,它们具有真实的历史意义;第二次,它们的意义则只在于一种夸张可笑的追忆、滑稽怪诞的变形——依赖某种传说性参照存在。因此,文化消费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夸张可笑的复兴、那种对已经不复存在之事物——对已被‘消费’(取这个词的本义:完结和结束)事物进行滑稽追忆的时间和场所。”(11)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消费社会里,文化消费纯然是一种模仿,是对历史上有意义事物变形的复兴。”(12)如果将这一理论具体说来,那么,无论是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齐奥尔格·齐美尔的流行是阶级区分的产物,还是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观”的论述,均体现了文化消费是一种带有模仿性质的消费形式。社会上引起的文化消费风潮总是先由所谓的“消费偶像”创造出来的,他们采取炫耀式消费的方式将其文化消费模式展示出来,引发社会上的流行,造成中下阶层的群体效仿,从而引起对其文化消费模式模仿的文化消费狂潮。比如,当偶像造成了社会上对某种服饰符号的流行时,这时便会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对这种服饰符号模仿的印记,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而当文化消费表现为一种模仿时,那么它便会体现出其另一面——盲目性,人们需要的并不是文化商品本身,而是它带给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符号作用,盲目的文化消费在模仿形式的表现下,将后现代的文化消费模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消费与文化创制

安东尼欧·葛兰西:文化主导权。虽然安东尼欧·葛兰西的思想阶段不属于后现代主义,但同样,他的思想已经带有了后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火花。

文化主导权理论出自安东尼欧·葛兰西1929年~1935年在狱中写的《狱中札记》。

安东尼欧·葛兰西在文中指出,要想知道文本如何在实践中被挪用和被创造出意义,就需要深入探讨文化消费问题。他认为生产的过程和文化消费的活动之间是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的。因为当消费者在购买一个商品时,消费者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脉络之中,而将商品加以挪用成文化符号,这时商品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物质性或者是其本身体现的生产关系所能展示的。

而根据安东尼欧·葛兰西的理论来探讨文化消费的问题时,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关于“流行文化”的问题,对于“流行文化”的界说是葛兰西文化主导权理论中最能体现其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消费的观点。流行文化在现如今被视为文化商品生产与再生产“文化主导权”的主要领域。根据这个新的观点,流行文化是一个充斥着斗争与协商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发生着争夺支配群体利益与争夺被支配群体利益之间的争战和强制贯彻支配团体的利益的行为,以及被支配群体利益的试图抵抗。葛兰西的观点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关于流行文化这个概念,从而使原来对于流行文化的两种对立的阐释中引入了一种处于中间的起到平衡作用的观点。根据“文化主导权”观点的文化研究:流行文化既不是一种由下而上发起的大众阶级的文化,也不是文化工业所控制的文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文化。葛兰西认为它是一种“妥协的均衡状态”;“由下”而发与“由上”而发两种力量的矛盾混合,既是商业的也是真实的,一方面抵抗,另一方面被收编,从而将流行文化视为一种“妥协的均衡状态”。而文化研究感兴趣的不是文化工业所提供的文化商品,而是这些文化商品在文化消费的行动中,如何被挪用、被创制出意义。这恐怕是商品生产者所始料不及的吧!他们的商品生产只是仅仅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并不是一个决定因素,这不是说生存条件不重要,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商品在文化消费的实践中是怎样创制出了新的意义,从而充分认识这种实践和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

丹尼尔·米勒: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实践。丹尼尔·米勒在1987年的《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中提出了这个观点。在这本书的《物的领域、意识形态与利益集团》第158~177页中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这再次确证了文化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并非主张,某种相对一贯的现象,即所谓‘社会’受到了文化的扭曲或错误地表述;相反,我们可以不要这种优先主体假说,而直接讨论文化形式这种确实存在的、矛盾而复杂的现象——各种社会关系就是在文化形式中、通过文化形式运作的。然而,要想使这种观点不至于倒退到对社会、对主体进行客观主义攻击,那么,我们就只能再次强调,文化的积极属性,就体现在它的对象化作用上,体现在它为社会发展提供的前景上……”(13)

丹尼尔·米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社会生产和消费创制文化的同时,社会关系也被文化形式所运作。他还指出,文化必须同时有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客体和主体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文化,文化就是两者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正是在这种相互建构的过程中,文化才被创制出来。正是在这种创制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被文化所塑造。他认为,文化消费就是一种创制文化的过程,自我实现的潜能在于文化消费的实践,自我异化创造了文化的世界,在文化消费中,主体透过自我异化,可以从一个重新挪用的过程,走向充分的对象化,而这时主体通过自我疏离的状态来熟悉自我。虽然文化工业生产了“异化的”商品,但是消费实践却有“潜力去生产非异化‘不可让渡’的文化”。(14)所以米勒认为文化的创制也是文化消费的特性。同时他也认为,文化消费对于文化的创制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此外,米勒也拒绝将文化消费的讨论重点放到商品上,而将消费者的角色缩小到只是购买者而已。他认为,文化消费是一个翻译的过程,是对异化环境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加以挪用和转化的过程,此过程创造出来的商品,拥有不可胜数的多元性,相同的商品可以被不同的社会团体以无数的方式重新脉络化。米勒在最后提出了一个比较不乐观的结论,他认为在当今的条件下,消费很少发展出所谓的理想模式,从某些情况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种理想模式是以其潜能为基础的,但这却并不是一般的实践常态。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得出:在文化研究领域引入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实践,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研究文化消费学是很有必要的。

结语

在对关于文化消费研究的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很多理论都是交叉的,比如,凡勃伦、齐美尔、洛文塔尔以及波德斯坦的理论就是社会区分理论和模仿理论的集合,而且在凡勃伦和齐美尔看来,消费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提供了生存所需,另一方面界定了社会关系,文化消费的基本功能在于能够创造意义,从而制造与维系了社会关系。任何对商品的文化消费,都是文化的结果,文化是一种仪式活动,人们通过消费与其他消费者沟通,而将这些文化消费的行为累积起来,就可以构成对文化的创制。而这又体现了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实践的理论。所以说,文化消费理论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融合提升的历史。

注释

1[1]成伯清:《现代西方社会学有关大众消费的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8(3)。

2[2]Simmel,G.1964.The Metropolisand Men-tal Life.InK.H.Wolee(ed.)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New York:The Free Press,P409

3[3]Simmel,G.1957.Fash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P544

4[4][5][9][10]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第246页,第41~42页,第50页,第91页。

5[6]Simmel Georg Fashion[A].In Donald N.Levine(ed).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 lity and Social Fornns Selected Works[C].Chicaga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P296

6[7]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02~103页。

7[8]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波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8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第99页。

9何兰萍:《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9)。

生产消费文化与媒体消费文化 篇2

生产消费文化与媒体消费文化

在现代社会,消费文化日益成为社会构筑和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社会借助消费文化影响生活方式的两条基本途径是生产消费文化和媒体消费文化.前者以产品为载体,是通过物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具有日常生活文化的特征;后者则以大众媒体为载体,是用符号调制传递的生活方式,具有意识形态文化的特征.两者在对生活方式作用的机制、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特点.

作 者:郭景萍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320刊 名:广东商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BUSINESS COLLEGE年,卷(期):“”(3)分类号:G05 F014.5关键词:生产消费文化 媒体消费文化 生活方式

论消费主义的文化矛盾 篇3

摘要:消费主义是一种起自于经济诉求的文化要求,它把消费变为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全球化作为当前时代文化的背景,消费主义成为了资本逻辑全球化扩张的产物。同时,消费主义也是功利主义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现代性文化的文化诉求。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与现代性文化结合的产物。它通过不断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保证资本积累的增值。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消费主义全球化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开采带来了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与矛盾等问题。

关键词:消费主义;现代性;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对消费主义文化的研究开始慢慢在国际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已经在全球各地包括在中国都有巨大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至深,并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及肯定,是大家都接纳的一种文化。随着消费主义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并已严重影响了当代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一、消费主义及其现代性根据

消费主义是在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消费模式,是现代消费的一种文化表达。施密特认为:“消费主义文化是西方现代性历程中所发展出的主要的文化再制(又译再生产)模式。”[1]12消费主义是不同于传统消费的一种新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与传统消费的“生存式”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完全不相同,是现代社会兴起之后的产物,也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成为了消费主义对现代资本增值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促使资本的逻辑在工具理性筹划下完成资本主義社会化后的大生产,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心理平衡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说消费主义得以实现离不开“资本逻辑”与工具理性的结合。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展开,消费主义也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施密特看来:“消费主义与现代性的亲密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主义的核心制度,基础建设与实践活动萌生于现代早期,它比较像是造就现代世界的部分力量;二是消费主义与现代性、现代经验与现代社会主体的概念绑缚在一起。”[1]13因此消费主义与现代性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

消费主义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扩张为基础,而消费的目的是增值。现代性就恰巧创造了增值与消费的存在条件,所以资本逻辑是价值增值的逻辑,是现代性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资本逻辑?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资本的生成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资本的扩张本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资本主义运行和扩张成为今天全球化的一种基本逻辑,统治了现代社会逻辑的最高点。在全球化条件下,消费主义全球化扩张的基本逻辑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它内在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值,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随着同时雇佣的工人人数的增加,他们的反抗也加剧了,因此资本家为压制这种反抗所施加的压力也必然增加。”[2]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分配与消费对生产与消费起纽带与桥梁作用,并对其有重要的影响,在这里交换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观点可以看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指出生产直接的目的就是消费。消费又制约着生产,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并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以实现,反之,则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在整个资本增值逻辑的过程中消费是重要环节。马克思提出:“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3]消费主义的兴起正是以此为基础,消费主义也是资本逻辑扩张中的体现。

资本的无限增值使得资本不会一直停滞不前。资本主义通过全球化的扩张向社会各个方面渗透,表现出日趋强烈的总体化趋势。因此消费主义文化的不断扩张对全球化进程起到了引导作用,获得了文化和心理的认同。从而推进了整个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并随着资本全球化过程在全球的不断蔓延,成为了全球性的资本主义文化。这样,全球化与资本扩张之间就形成了实质与形式的关系,所以消费主义在今天全球化时代能有如此大的影响,成为当今流行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于消费主义已经构成了资本增值和全球化扩张逻辑的关键一环。资本主义在全球化扩张的基础下也必然带来一种消费主义的扩张。而资本逻辑的前提基础是现代性,现代性消费主义的诞生由资本在文化上的指导和引领下,确保实现剩余价值和资本再生产的循环发展,因而消费主义也是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之上的。

现代性作为一种文化诉求,工具理性是它的核心概念。工具理性作为技术理性的表达,在现代社会蕴含着一种价值,这种价值观念就是功利主义。杰里米·边沁指出:“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的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这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任何法律的功利,都应由其促进相关者的愉快、善与幸福的程度来衡量的。”[4]56基于这种原则,边沁以功力原则的价值判断为基石,认为“所有任何正确的行动和政治方针都必须做到产生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并且将痛苦缩减到最少,甚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4]78这就是功利主义追求的“最大的幸福原则”。什么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找到最佳的一种途径,但工具理性本身不设定目标,那么现代功利主义给它设定了一种目标,就是幸福和快乐,这种幸福和快乐则通过工具理性进行量化,所以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两者在现代社会是紧密相联的。在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是重要的背景性文化。工具理性把功利主义作为追求人的一种快乐和福祉当作终极目的,这种追求所带来的快乐是被工具理性所量化的,而量化的衡量标准是商品和商品消费。有学者认为,商品逻辑和工具理性不仅在生产范围内妇孺皆知,在消费领域中也同样倍受瞩目。所以功利主义在消费的表现上,成为了一种更多的量化消费。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通过不断地购买商品,满足了自身的消费心理,使得消费成了所有产品的目的,从而为人们带来了一种追求幸福的最大化。

如今,资本的逻辑已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性逻辑。工具理性及其功利主义诉求则是现代社会突出的文化特征,这两者构成了现代性的根基和现代性扩张的主要动力。资本的逻辑将消费当作是自身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现代工具理性则通过世俗化的功利主义的文化诉求,将消费看作是快乐量化的体现,从而消费成为现代生存生活的价值诉求。消费主义的兴起也就有了其现代性的根据。

二、消费主义的发展及其文化矛盾

在现代社会之前,传统社会基本上形成了一种生存型的消费。生存型消费作为消费中的基础性层次,是用于满足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必要劳动消耗所必须的消费。由于在农耕文明条件下,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低下,剩余物很少,消费在传统社会中只能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当然,古代社会也存在着少数王公贵族所享受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但那还是只有少数统治者和富裕阶层才有的一种奢侈性消费生活。对于传统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生存型消费还不能得到满足。然而,在传统社会,即便是对奢侈性消费,整个社会文化也还是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漫长的封建社会,生产力的缓慢进步,人们还很难以社会生产所带来的财富获取直接的实惠,那么“节俭”就成了基本的消费理念。它提倡人们珍惜财物、精打细算,强调物尽其用、节欲乃至禁欲。这种早期所倡导的节俭式消费观念,一方面源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源于生产力发展的不足。传统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受消费观念的影响,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消费文化,而消费仅仅是和其它的生产性生活以及其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的消费观念是“节俭式”的消费理念。

传统消费观念在现代工业社会崛起之初依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只有当财富诱使人整日无所事事,沉溺于罪恶的世俗享乐时,在道义上它才是邪恶的;当它成为满足人们日后穷奢极欲的生活欲望的手段时,它才是不正当的。”[5]这段话不仅是对追求财富的肯定,还肯定了财富追求在道义上也是被许可的。他认为这种对财富的肯定不同于中世纪贬斥一切财富的传统观念。同时,在资本主义早期,传统社会仍然对奢侈性的、享乐型的财富消费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文化和消费的背景,要求财富要正当地使用,反对奢侈和享乐。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已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伴随着消费结构的日趋多样化而不断提高,传统的节俭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而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肯定了对财富的一种低级性的评价,但是面对财富的消费还是强调人们节俭、节欲,反对奢侈浪费。这对个人身心以及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也缓解了社会的奢侈之风。所以说,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初,消费文化仍然是传统、节俭的消费观念。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消费文化超过了新教伦理精神中所规定的对财富的追求。逐渐转化成一种享乐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享乐主义把追求和满足个人享乐当作一生目标和目的。这种唯我独尊、及时行乐的奢靡心理,腐蚀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主义广泛兴起的新消费模式已经与传统消费观念完全不相同了。这种消费主义不仅是物质的消费,而且还包含一种炫耀性的消费心理,这样它才构成了一种消费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使早期的资本主义消费模式迅速被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所取代。消费主义强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有一种炫耀的心理,注重当下心情的享受和快乐。在这里,消费主义中无节制的奢华,一直受到一种攻击和批判。但与此同时,消费主义仍然在不断扩张,并对传统社会提倡勤俭节约、抑制冲动和自我管束的传统价值体系进行破坏和打击。但是,传統的消费文化并没有完全绝迹,而是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背景性文化观念。消费主义势不可挡地兴起与文化惯性对奢靡性消费的批判,这二者构成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文化的一个矛盾。一方面,消费主义认为节俭是阻碍享受的一种枷锁,过度的节制会压制人的需求,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导致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有将节俭污名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传统的消费文化认为,只有节俭、勤劳和规模扩大的正当消费,才是实现国民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人们始终将一种来自于传统的消费类型与之作对比,并对消费主义持批判和反思态度。

消费主义是一种起自于经济诉求的文化要求,主要建立在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基础上。这种文化要求不断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保证资本积累的增值。通过扩大消费范围来制造更多各式各样的刺激,以便推动经济的循环发展。除了经济诉求之外,政治和文化还有各自自身的诉求,也就是说,政治和文化也有各自的价值诉求。政治集中表现在经济上,与经济发展诉求相呼应。政治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持,而同时政治本身又有自己独立的诉求。政治的诉求有可能与起自于经济的消费主义诉求产生矛盾 :一方面,政治诉求并不反对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同意适度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大力推行“为消费而生产”政策。在此情况下,政治诉求不仅不会谴责消费主义文化,甚至与其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按照丹尼尔·贝尔的观点,政治有其自身关于合法性与稳定性的诉求。当富裕阶层的奢靡性消费或整个社会的消费主义追求引起社会对关于社会公正的不满时,它也有可能以批判消费主义的姿态出场,社会的文化领域也是与之类似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虽然文化的基础是经济,但并不代表文化反馈出的结果会满足所有经济诉求。文化是人类自身生存生活方式的反思和表达,它有其自身的传统性。文化的这种传统性使其具有保守主义的气质。因而在现代性语境中,文化经常处于现代性的对立面,从而对包括消费主义在内的整个现代性文化持一种批判的态度。长期以来,在消费主义文化引导下的经济发展,是以对资源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为代价的,从而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文化反应,环境主义、生态主义观念日渐成为强势的文化观念。虽然在这种环境主义、生态主义的文化观念内部也存在着争议,但是对消费主义危机生态环境的批判则是高度一致的。

三、全球化语境中的消费主义

概而言之,“全球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以及解决矛盾与实现利益方式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扩大和深入,消费主义的兴起使得消费需求成为全球性需求,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并迅速在世界各国蔓延。消费主义文化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把文化全球化作为其基本诉求。所以,“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会呈现出明显的‘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扩张和渗透的特点,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必然时时处处充满着多元文化之间、文化的全球性与民族性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冲突。”[6]132

经济全球化中的消费全球化是重要的环节。它是最直接能让每一个在生活日常中感受到全球化之利与弊的因素。在消费全球化进程中,自由贸易的迅猛发展,使得贸易全球化促进了消费产品的全球化。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统治下,消费者把所需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集中起来购买,组成一个需求集合,被不同文化背后和生活在不同国界的人们消费和购买。这与现代化国际分工和大规模生产的消费观念是很难分开的。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向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消费品成为最终社会产品,它不用经过任何的生产、再生产和加工,即可以被人们直接拿来消费。因而,消费品生产的快速交融引发的新潮流,促使消费商品在全球范围传播和流动。所以,消费促进了全球化向更深处发展。与此同时,“全球性的消费品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以及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的迅速发展,承载着消费文化的消费物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各自的消费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等深入全球每一个角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接受。”[6]133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念,被大众所熟知所接受,并通过大力倡导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心。消费主义渗透到世界的各个文化之中,并被每一种文化所接受。与此同时,消费主义产生的文化观念起到了世界性的影响力,全世界各国人们都争相接纳和模仿。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不仅在发达国家中被大多数人所效仿,而且在原来不具有这种消费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之崇拜、向往与追寻,还将其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终极意义。这种争相效仿行为使得消费主义文化得到进一步强化。由此以来,消费欲望通过不断地被刺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接受了消费主义文化。随着大众文化的到来,消费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传播,这也与文化工业的崛起紧密相连。在全球盛行的大众消费时代,消费主义文化以形形色色的商业形式为载体流行开来。同时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在与大众文化的结合下迈进了全球化过程中效果最明显的扩张机制。

消费主义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具有发展迅猛的倾向,这种倾向明显带来潜在的社会问题。因为消费主义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需要巨大的能源、资源作为支撑,所以消费主义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这就造成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社会对地球资源以及生态的压力日益增大,并导致了人口、资源、环境污染之间等一系列冲突的日趋严重。在全球化时代,消费主义追求无节制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不可遏止的独立力量。这种大规模消费资源的奢侈性消费造成了社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及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然而,消费主义的流行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它的消费方式和消极心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的不和谐现象,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人类的进步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这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垃圾泛滥、沙漠化、森林锐减、土壤侵蚀以及环境质量严重下降,还要面对森林枯竭、资源与能源消耗过大的困境。一方面,冲动消费、过度消耗、“一次性”消费都将加快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自然资源的挥霍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始终以生态平衡发展、保护环境和能源节省为根据,倡导人们“可持续消费”,减少无益消费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另外,可持續发展观从长远利益考虑要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但相比之下,消费主义所主导的消费型发展模式,是过度消耗人类资源所付出的代价而换来的经济不断增长。贪图了一时享乐却牺牲了后代幸福,这种“子吃卯粮”形式的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社会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消费主义作为西方社会里的主流价值观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构成了当代文明世界里的矛盾冲突。

虽然消费主义的发展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但是消费主义并不是一种均衡的消费发展,它本身包含着一种巨大的不平等。“现代性尽管源自西方,但其生成及推广,乃是以全球性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条件,并不是特定某个社会的产物。与此同时,全球化的现代发展又是在现代性机制的自我扩张与复制中完成的。”[7]所以消费主义是建立在现代性扩张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本身在市场竞争中也包含着一种巨大的不平等。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一个不平衡发展、不平衡交换和剩余价值占有的等级制体系。”[8]147这里所谓的不平等,不仅是表现在消费品的质量和数量上,还表现在世界经济体所固有的不平等分工和不平等交换上。消费主义的全球化扩张实际上是伴随着现代性的全球扩张。吉登斯提出:“现代性正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这在现代制度的大多数基本特性方面,特别是在这些制度的脱域和反思方面,表现得很明显。”[9]现代性与消费主义全球化两者之间:首先,消费主义全球化是伴随着现代性成为扩张的必然产物;其次,在现代性扩展的推动下消费主义全球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现代性在消费主义全球扩张中的表现,使得原本国家内部的消费不平等扩展到世界性的不平等。全球化的消费方式由现代性机制扩展到全球,所带来的不平衡发展集中反映在“中心—边缘”视角下扩大再生产进程中,现代性的自我扩张和不断复制通过不平等支配关系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沃勒斯坦提出:“由于内在的不平等性,世界经济体趋向于在本身发展进程中扩大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中心国家的各种优势一直在扩大。”[8]211因此,“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框架内,所有国家都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所谓“扩大的差距”对世界经济体的运行来说并不是反常现象,而是始终存在的基本机制。”[8](267)这种的机制随着现代性而扩展到全球,表现出来的不是一种平等的机制,而是由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围的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剥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中心地区转移到外围地区,并从中心地区的国家形态转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范围。”[10]由此可见,消费主义的发展虽然全球化了,但是这种发展本身不是均衡的发展。它体现出来的霸权地位同世界各个国家的生产力有着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消费主义在全球化中的不同等,实际上在全球化时代并没有缩减,甚至可能会加剧,因而它在导致消费品不平等方面走了很多弯路。另一方面,全球化消费方式的不平等,在西方获得了巨大的消费利益,而发展中国家承担了这种消费带来的资源、能源的环境问题。这也是消费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人们盲目追求“现代性”生活所带来的后果。而这些不平等问题,其实质就是随着现代性全球化扩张形成的全球化的不平等体系。

因此,消费主义在今天全球化发展过程当中,是需要批判和抵制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批判消费主义背后现代性的机制,因为正是它造成了今天的环境问题和不平等问题。同时,随着消费主义全球化的进程,现代性必然会发展到世界各地,在这个过程中,特定的民族国家之间发生的冲突,实际上与消费不平等是有着直接联系的。

[参考文献]

[1]施密特.消费文化与现代性[M].林祐圣,叶欣怡,译.新北: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36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29.

[4]边 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韦 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140.

[6]赵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刘怀光,刘若飞.文化全球化的根据:共同生活的现代性诉求[J].中州学刊,2014,10(10):88-92.

[8]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3卷[M].罗荣渠,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6.

[10]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国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57.[HJ1*2]

消费主义文化研究 篇4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消费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大工业时代生产的千篇一律的消费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模式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 这种转变又反过来推动大众消费文化由传统型消费向现代型消费转变。由于这种转变的速度较快, 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对消费文化的现代性接受程度参差不齐, 于是就出现了传统消费和现代消费并存、传统消费者无法适应现代消费等问题。

二、大众消费方式正在由传统消费方式向现代消费方式转变

大众消费方式与科技革命紧密相关, 技术彻底改变了社会习惯和生活方式。信息变革引发了消费变革,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使大众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全面现代化。2011年, 我国推行实施“三网融合”后, 人们不仅可以使用电脑进行网上购物, 还可以通过手机快捷支付、电视购物等方式购买商品。但是, 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迅速适应这种变革, 仍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没有接受现代型消费方式。

以网络挂号为例, 从2009年10月份开始, 部分医院实施网上挂号预约, 但这种信息化、现代化的医疗消费形式却饱受争议。网络挂号的初衷是好的,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 网上挂号使挂号复杂化, 尤其是对于不会使用网络的群体, 无法掌握网上挂号、付费流程, 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网上挂号预约;其次, 网上挂号预约容易导致“号贩子”占用挂号机会, 浪费医疗资源;最后, 合作公司对号源进行截流, 导致号源减少, 扰乱了医疗秩序。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 与现代型消费方式相比较, 传统型消费方式处于劣势。依赖传统型消费方式的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苦恼, 越来越赶不上消费文化的发展速度。

三、大众消费需求正在由传统消费需求向现代消费需求转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部分地区在国家优惠政策和国际良好环境下迅速发展起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均收入不断增加, 人们的消费欲望和需求也不断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 开始追求更高层次上的享受, 于是消费享受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和一种现代消费文化悄然成风。以“新新人类”为例, 因为老一辈中产阶级创造的财富使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尽享消费文化带来的感性解放快乐。

以享乐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消费需求与老一辈节约克制的消费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现代消费需求与传统消费需求的矛盾也存在于同一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以大学生为例, 该群体在社会中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 他们处在“身份”的转型阶段, 马上要进入社会的他们会模仿社会人士的行为。例如, 逢年过节、朋友生日、班级活动、部门庆祝等, 都会选择聚餐这一感情交流的方式。聚餐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消费文化, 并不被所有大学生接受。也有很多人更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传统的交友观念, 过多的聚餐不仅没有必要, 还会增加经济压力。

四、传统消费文化和现代消费文化对立统一的因素

现代型消费文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但这个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现代型消费和传统型消费必定会产生摩擦。那什么会影响人们对现代型消费的接受程度?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说过, 习性是一个可持续的、可转移的性情体系, 任何时候都可作为人们认识、评价事物和行为的基础, 它使人能够完成无限多样化的工作, 凭借类似的机制而解决相同的问题。[1]布尔迪厄提到的“习性”与传播学中戈夫曼的“框架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受众框架指的是, 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 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 并引导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2]正是这种“习性”和“框架”使传统消费者在接受现代消费文化时感到不适应和排斥。

“习性”和“框架”都是消费者的自身因素, 同时“知沟”的存在也极大地影响着传统消费者与现代消费者对消费文化认知的矛盾。1970年, 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 大众媒体传达的信息越多, 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2]正是因为这种获得信息和知识速度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传统消费者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 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几年, 新媒介层出不穷, 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 现实中往往是“老沟”还没有填平, “新沟”就不断地出现。

正是各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消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一方面, 现代型消费文化依托现代化技术的优势, 凭借其新潮的特点, 以年轻人为主力军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传统消费群体由于自身习惯以及客观条件的约束, 无法迅速接受现代型消费文化, 而感觉自己越来越落伍。但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 才丰富了消费文化, 也促进了消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信息时代的到来, 社会生产和经济交流进入了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 而消费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多样的消费文化在丰富了人们消费生活的同时, 也促使传统性消费和现代性消费差异性的出现。传统性消费与现代性消费在消费文化中既对立又统一, 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关键词:消费文化,现代性,传统性,“知沟”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尔迪厄 (法) .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M].台湾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5:17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14, 215-218.

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调查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消费主义;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影响,高职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一个群体,同样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消费主义倾向,这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高职学生的访谈,编制了《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调查问卷》,该问卷通过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反映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本研究以高职学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调查问卷985份,有效问卷971份。调查数据录入后,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对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

1人口学变量数据统计

从被试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来看,男性占30.2%,女性占60.8%;大一的占59.5%,大二的占39.3%,大三的占1%;来自城市的占53%,来自农村的占36.7%,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占10.3%;独生子女占63.7%,非独生子女占36.3%。从被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等变量来看,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的占34.6%,为大专的占37%,为本科的占22.2%,为研究生以上的占6.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的占38.2%,为大专的占31.4%,为本科的占24.4%,为研究生以上的占6%;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以下的占25.9%,为5-10万元的占32%,为10-15万元的占28%,为15万元以上的占14.1%;每月可支配费用为500元以内的占16.2%,为500-1000元的占32.8%,为1000-1500元的占32.7%,为1500元以上的占18.3%。

2消费主义倾向数据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和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反映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

2.1消费观念和行为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考虑到社会赞许性,主要从高职学生对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的认同和对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否认两个方面来分析。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注重消费实用性、崇尚节俭消费、制定消费计划等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认同率偏低。在“我认为商品有没有用才是最关键的”、“我消费时首先会考虑商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我通常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购物”、“我认为无论贫富都应该勤俭节约”、“我通常在消费之前会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我日常的支出主要用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等问题中,被试的认同率分别只有37.4%、48.4%、32.6%、51.2%、32.1%、35.9%,认同率大部分不到一半。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奢侈消费、崇洋媚外消费等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否认率偏低。在“我认为超前消费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我认同那些花钱只为买品牌的现象”、“我消费时,品牌通常是我考虑的主要方面”、“我赞同不会挣钱就不会花钱的说法”、“我认同及时享乐的观点”、“我的支出主要用于娱乐和享受”、“如果我有钱,我会愿意去购买一些奢侈品”、“我认为国外的东西比国内的要好”、“我认为消费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等问题中,分别只有35.7%、48.5%、34%、37.1%、38.3%、39.8%、29.9%、32%、33.9%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大部分在三四成。

2.2消费心理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费心理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从众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冲动性消费、随意性消费等不成熟消费心理的否认率偏低。在“如果大家都去购买某件商品,我通常也会去购买”、“很多情况下,我购物只是因为喜欢购物的感觉”、“我经常会因为一时兴起而去买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我的消费状况受心情影响很大”等问题上,分别只有44.3%、40.9%、37.9%、27.3%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均不到一半。

2.3对消费的评价数据统计分析

在对消费的评价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消费良好评价的认同率偏低,对消费不良评价的否认率偏低。在“我对自己目前的消费状况比较满意”、“我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比较合理”两个问题中,被试的认同率分别只有39.3%和39.7%,认同率均不到四成。在“我认为周围很多高职同学存在过度消费现象”、“我认为高职学生属于高消费群体”两个问题中,只有32.8%和31.2%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均在三成左右。

2.4消费影响因素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费影响因素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认为自身经济状况、自己的眼光、网络环境、同伴和广告等方面对自身消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我的消费状况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经济状况”、“我消费时通常会相信自己的眼光”、“网络环境对于我消费的影响很大”、“我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受同伴影响”、“广告对于我购物的影响作用很大”等问题中,分别有81.4%、79%、72.3%、61.7%、58.9%的被试并没有否认这些因素对自身消费的影响。

3人口学变量与消费主义倾向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等人口学变量与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消费影响因素等反映消费主义倾向的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1)人口学变量与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注重消费实用性、崇尚节俭消费等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职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制定消费计划这一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人口学变量与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等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崇洋媚外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奢侈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人口学变量与消费心理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冲动性消费、盲目性消费、从众性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与随意性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人口学变量与对消费的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认为高职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现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认为高职学生属于高消费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5)人口学变量与消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广告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同伴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与网络环境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自身经济状况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4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

(1)消费主义倾向明显,对传统消费观念造成冲击。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出现了消费主义倾向,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高于满足实际需求,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相对不足,往往希望通过物质消费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获得心理的满足。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对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艰苦朴素等传统消费观念造成了冲击。(2)消费观念和行为扭曲,与现实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部分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出现了扭曲,他们并没有树立一些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例如,注重消费实用性、制定消费计划等等;反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例如,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奢侈消费、崇洋媚外消费等等。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或家人定期给予的生活费,有些高职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有不少高职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和每月可支配费用都相对较低。不少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扭曲与他们的现实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消费心理不够成熟,反映出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高职学生大部分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在多方面追求独立自主,却又时常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对客观世界充满好奇,却又时常难以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完善,却又时常对自己的认识和需求感到迷茫。不少高职学生存在从众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冲动性消费、随意性消费等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4)消费影响因素范围广泛,消费主义倾向预防是系统工程。高职学生的消费受自身心理发展特点、消费经验和习惯、朋辈关系、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层面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预防高职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助力他们成就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消费主义文化研究 篇6

关键词:媒体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变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3-0147-02

一、消费主义文化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是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消费主义文化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迅速蔓延,是当今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对物品拥有着绝对的占有权和追求享乐主义的权利,它是一种具有消费价值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唯一的目的就是进行消费,为了消费而进行消费。消费主义背离了消费是满足人们需要,促进人类发展的基本概念,它的产生是一种极端的文化现象。

消费主义文化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来讲,其存在的价值是较为普遍的,并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体系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演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目的。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生活中的重心,对消费的理解也是越快越深化。当前西方国家人们在进行消费的过程已经不是简单的为了现实的需要而进行消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进行的消费。

全球化的实质其实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性扩张,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最初就要依赖于消费主义文化,也可以说消费主义文化是全球化扩张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全球化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媒体传媒对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推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主义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社会、文化、经济全面发展和媒体传媒市场变革的环境下,我国媒体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体消费主义文化的转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媒介符号正在发生从文字语言为根本形态,向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进行转换;媒介的主要功能开始从传统的宣传教育,向现代的消遣娱乐形式进行转换;媒介的人物主体形象从早期的“生产英雄”,转变为以当前社会各个娱乐、体育明星为重点的“消费偶像”。

二、消费主义文化下媒体的运作理念

媒体专业理念和传媒市场理念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运作理念,在媒体专业理念的运作过程中,受众是享有信息知情权的公民,即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其包括了报刊和书籍的阅读者、电视观众、广播听众、网民等等,受众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具有社会多样性的人,传媒应该为受众的民主参与提供信息支持和表达的平台。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理念的受众被定为“消费者”,并且强调传播的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满足受众信息消费的欲望,因此媒体运作要贴近受众的思想和生活,去迎合受众的兴趣和爱好。这种传播价值观已经逐渐的被我国市场化媒体所应用。

消费主义文化使媒体传媒成为市场的推销者,而且正在促使媒体传媒的社会角色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媒体传媒应该是信息的传播工具,但是在消费主义文化的环境下,媒体传媒成为市场意义上“销售者”。

在消费主义文化变异的情况下:媒体传媒手首先是自身产品的推销者,它把各种信息和内容推销给受众,媒体传媒就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摊位;媒体传媒其次是与消费主义文化相结合,从而成为市场商品的推销者,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直接推销商品,同样也通过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宣扬间接的进行商品推销。这种运作理念的产生,从根本上总结为“二次售卖”,第一次售卖只是向受众推销有价值的信息,第二次售卖则是向商家推销受众。第一次售卖是第二次售卖的基础,许多的媒体都是通过第二次的售卖才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从而实现了社会消费与媒体的相互联系。这种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基本定位,已经成为市场化媒体消费主义文化运作的指导思想。

三、消费主义文化下媒体的制度安排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下,以消费主义文化理念来运作媒体,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充分的保障,对此媒体的制度安排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各个经营部门地位的上升和系统评估体系的变化方面。

经营部门地位的上升,对于绝大多数的市场化媒体的制度安排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就媒体中的报纸为例,在一般情况下,国际上通行的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的比例大约为3︰7,而在报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报业的采集人员与经营人员的比例大约为8︰2,从中可以看出,经营部门在早期的环境下没有被重视,人员稀少,而且整体素质较差。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报社是总编辑进行负责,还有的报社是社长进行负责,总编辑与社长之间的关系由于长期的疏远而无法有效的协调。自近几年全国名大报业进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从而实行以报社社长为主导,领导总编辑和总经理负责的全新责任体系。这样一来,经营人员被放在了和采编人员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加大了媒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比重。使两者的地位平等。

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领军行业,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就必然会把信息的“消费”作为内容生产的主要标准。因此,为了适应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必然引起新媒体传媒各种机制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化生产所造成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媒体的评估体系上,对媒体进行评估主要是通过记者和编辑的评估。受众人员的反映,高层领导的批示,行业部门的探究等等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评估效果。这些相应的绩效措施虽然能够促使工作者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但是这些行为的长期作用,会使其在更大的程度上只看到自身的经济利益。

四、消费主义文化下媒体的生产流程

受众的基本概念就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这类人群包括了书籍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和网民等等。这类人群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

受众群体被视为消费群体,从而受众就成为了媒体传媒的扑捉对象,在这样一种前提条件下,媒体传媒想要对受众进行控制,就要积极的为受众进行服务。这种服务已经不局限于媒体传媒的基本目的,已经逐渐的扩展成为获得利益的手段。

媒体传媒在受众问题的处理上,已经成为为其进行生产的主要消费主义文化背景,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媒体传媒使受众从根本形式上发生了转变:一方面是媒体传媒已经把城市作为受众的最大群体;另一个方面是媒体传媒认为好的受众就是强的受众,把消费主义文化对媒体传媒的影响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地域。从这种状态来看,媒体传媒已经出现了倾向性的对受众进行选择,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面对生产,就需要对受众的消费需求进行认证的分析和有效的选择,只有通过分析和预测,才能够突出媒体传媒在推销行业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进行生产、怎样进行生产,已经成为了当前消费目标的主要问题,媒体传媒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两种特点形式:一种是从消费的性质中处理传播的资料;另一种是从使用媒体传媒的生产流程来控制商业生产,形成一種互相融合的结果,在受众需求上达到同时进行的目的。

五、消费主义文化下媒体的叙述模式

对“可消费性”的追求使媒体的模式逐渐的走向叙事化,尽可能的用叙事的方法进行信息的传播。故事叙述的模式,是传媒在市场化的发展中而衍生出来的。当前,各种媒体都在运用叙事模式,向受众进行信息推销,例如大部分主要时段的电视节目形式一般都是采用叙事形式的,如:叙事类的娱节目,包括类节目、情景喜剧、栏目剧、电视连续剧、动作剧集等;叙事性的谈话类节目、叙事模式的新闻专题类节目。近些年随着大量纪录片的增加,开始以法治节目、犯罪报道等形式出现,这些都是以叙述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

市场经济即消费经济,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总是和市场经济紧密相联,市场经济是影响消费主义文化的直接原因。媒体的消费文化变异包含了复杂的文化含义。对传媒市场化以及消费主义文化不能够简单的就给予肯定或者是否定,特别是对中国的媒体市场化和消费主义文化更要从长计议。就基本的立场而言,中国媒体市场化及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是中国改革开 放与现代社会的伴生物,媒体市场化的形成打破了传统媒介单一的局面,使媒介资源得到了相应的配置。

媒体的世俗化与消费主义文化的变异,一改媒体此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面貌,而使之贴近受众的生活,释放人们的欲望,使人们的生活丰富起来。特别是在新时期,媒体的世俗化与消费主义文化在客观上具有推动政治与文化的多元化进程。中国媒体市场的总体方向、步骤和管理都是国家政府进行主导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媒体不会完全走向市场化道路,表面上,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对媒体有着主导权,实际上,中国的媒体更多的是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极力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受众的愿望, 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总之,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使媒体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文化产品的推销者,传播角色的变更使它的运作理念、制度安排、生产流程、叙述模式等都发生了消费主义文化变异,所以,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涵义极深,需要我们以后继续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伯溆,李凌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1).

[2]陈沅恺.基于现代传媒传播方式的演播室空间艺术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1.

[3]杨魁,贺晓琴.现代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建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许丽,刘义甫.消费主义的全球化扩张与中国传媒的异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倪梁康.现象学的方法特征——关于现象学与人类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6]王萍,邓平胜.消费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如何看待消费主义下的大学文化 篇7

《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当前大学生校园中学生贫富分化导致的“校园分裂”现象。当家庭的经济资本悄无声息的通过高等教育进行代际传递, 会给校园和大学生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变化?对“知识和奋斗能够改变命运”的坚信, 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

近十年, 消费主义文化扩张最为迅猛。十年前, 热播的偶像剧《流星花园》不知影响了多少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贵族式的生活和灰姑娘的爱情引得多少少男少女心生向往。如今, 类似的消费内容充斥着整个大学校园。从十年前的自行车代步到现在的跑车进校园;从BP机的使用到Iphone、Ipad的盛行;从食堂里的一日三餐到豪华自助餐、叫外卖。十年来, 消费主义文化早已完成了对校园文化与交往结构的整体性改造。

我国大学生的消费倾向表面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一个不断受到西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的过程。在这里, 弥漫在大学校园中的消费主义就不仅仅只是买名牌等个体行为, 而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念支配着大学生的消费形态。

在大学生活里, 大学同学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类型, 它意味着一起经历青春, 共同寻找与探索兴趣、爱好以至人生;意味着共同见证、陪伴甚至参与生命中若干个“第一次”;意味着共同经受磨砺与塑造, 既是朋友更是手足般的亲情。大学同学本该是一类人, 一类最为相似的人, 无论是知识构成、价值观念, 还是能力结构、品味情趣。然而, 进入大众高等教育的时代, 知识已不再仅是象牙塔中的光, 也不再仅是作为基石的“力量”, 在产能过剩的情境中, 最重要的经济共献已不再是生产, 而是消费, 其要害是对“需求”的激发与诱导。当金钱撕裂了校园, 消费主义侵蚀了或者说重构了同学关系, 如今的他们更像是一群在大型购物中心漫步的人, 目标不同、兴趣各异, 更重要的是荷包的厚薄不同。在由消费文化所诠释的生存逻辑中, 寒门子弟与富家子弟的阶层性更加显现, 而且逐渐出现一种难以弥合的紧张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 家庭富裕学生获得成功的几率远远高于家庭苦难学生, 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消费文化改写了大学文化的文化基质, 消解了旨趣、友谊、青春的真实含义, 使得校园文化深层的共同体、一体感、连带性被迫割裂。消费话语制造了一个个难以逾越的区隔体系, 限制了寒门学子的社交范围和交往能力。由于家境贫寒, 他们对学习工具和学习途径的占有极为有限;为了维持生计, 他们不得不奔波于各种打工场合, 校园生活和大学体验肯定是“不完整”的;受到交往范围的限制, 他们对社会资源的占有能力也非常微弱, 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日后的就业。考虑到消费主义所具有的炫耀性及挥霍性, 就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表现的明显消费主义倾向所造成的后果是有多严重。不仅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还扭曲了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讲, 形成这种价值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

教育是社会团结的基石。若是割断了手足的连带, 切断了来路去处的历史因缘, 原子化的个人在物的丰盛里沉醉, 在精神的荒漠处放逐。没有了共同文化, 没有了正常的权威与秩序, 这一场消费的盛宴又将如何收场呢?

当前, 应对越演越烈的贫富分裂现象, 防止大学文化陷入被商业驱赶的尴尬, 大学本身必须有所作为。

第一, 树立大学生消费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观念。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是学生成才之必需, 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的思想观念。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消费和积累的关系, 使消费既能满足现实需要, 保证身心健康, 又能兼顾长远需要, 促进全面发展;避免过度消费所造成的资源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 使人类能够合理、均衡地使用有限的资源, 尽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 制定必要的制度措施, 规范消费行为。制定必要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 是规范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措施。学校应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严格予以执行。

第三, 优化校园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要大力加强后勤工作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加大改革的力度, 改善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 为学生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 这也是解决奢侈浪费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大学生消费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研究者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理论和成果。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当消费行为从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纯粹经济行为上升为一种经济文化, 建立在经济决定论基础上的诸多研究视角在面对当代消费问题时就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

关键词:大学文化,消费主义,消费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卢泰宏主编:《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J,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唐琳:《弥漫在大学中的消费主义》LJ}

[4]吴士余主编:《大众文化研究》[M], 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5]罗钢、王中户比:《消费文化读本》[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赵伟:《大学生“消费热”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8年第9期。

消费主义文化研究 篇8

一、理论解读———布氏文化再生产理论解析

文化再生产是一个总体的概念, 它包含了许多具体的支撑其理论框架的概念, 如惯习、文化资本、场域和符号权力等。其中, 最核心的三个关键词是“惯习”“文化资本”和“符号权力”。

(一) 惯习

关于“惯习”一词, 布尔迪厄没有给出直接的解释。但是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社会学家柯尔库夫指出, “惯习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系统的禀性, 也就是说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倾向[1]”。笔者认为, 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惯习”。首先, 惯习是一个系统, 即拥有清晰的结构和严密的组织。具体体现在人对历史文化脉络清晰的传承上。其次, 惯习的主体是人, 客体是社会实践, 具体体现在惯习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社会实践传承这一系统。再次, 惯习的内化过程揭示了再生产的过程。换句话说, 惯习是一个以人为主体, 通过社会实践来揭示和传承再生产过程的体系。

(二) 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文化资本的内涵, 将文化资本这一概念贯穿到整个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体系中来。“文化资本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 而储存于个人身体中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修养[2]。”根据布氏理论, 文化资本只是其“资本”概念中的一个分支。其中, 文化资本特指借助不同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其他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经济资本”, 包括金钱和物质[3]。“社会资本”包括地位关系和群体关系等。最后, “符号资本”包括运用符号使占有其他三种资本 (即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 合法化的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之间的交换和转化即形成了布氏理论中的“兑换”问题。

(三) 符号权力

布氏理论指出“当我争辩说权力或者资本具有符号性, 并施加一种特殊的统治效果时, 我称之为符号权力或者符号暴力[4]。”符号系统是再生产形成的桥梁, 而符号权力中的权力则突出表现在社会的支配秩序依靠的是一种“看不见的, 沉默的暴力”, 即符号暴力。“通过教育及其制度化的体制完成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 有效而隐蔽地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转换为社会成员甘心接受的自然现状, 这即是说完成文化的符号权力功能[5]。”而布氏理论中的“场域”概念正是指“各种力量较量的场所”。在“场域”这个“社会战场”的角逐中, 符号权力完成了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

文化再生产的形成离不开对文化和生产两个概念的结合解读。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 文化传承这种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以看作一种再生产。

二、解读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现象

“现在, 对所有学生来说, 想在可负担的价格之内找到最佳质量的教育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即便学生们在其需求中不是公然地主张消费主义, 人们仍然会认为学位更多的是通往成功的通行证[6]。”这是对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的一段描述。事实上, 这只是美国大学消费主义文化的其中一个现象。而要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现象,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美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一) 美国大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 没有全国性公立大学对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和管理体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次, 市场机制是主导美国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美国社会视个人需要与价值同社会的价值与需要同等重要。“高等教育实际上发挥着沟通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联系和纽带的桥梁作用[7]。”在美国, 公共经费只占大学全部经费的30%左右。“因而在奉行用钱来衡量办事权限和效能的美国, 大学也不能不面向社会, 特别是学生的需求来维持学校的运转和求得发展[8]。”可见, 这种市场机制正是生产与消费得以运行的支撑机制, 而大学则是实现生产与消费循环往复的主要场所。再次, 美国教育的结构体系中心偏低。“高等院校自主、政府比较超脱、办学体制灵活多样以及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 形成了美国中心偏低的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9]。”以学生为主的学分制适应学生需求为本办学, 来构建大学教育和管理体系, 即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构建大学教育的生产体系。

(二) 解析消费主义文化的再生产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已经逐渐成形。一方面, 在招收有天赋的学生方面不存在问题的大学对学生能够缩短时间完成学业乐见其成。另一方面, 在选择较少的学校里, 大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加速获得学位。这种在美国高校兴起的消费主义文化浪潮并非一纵即逝, 而是在不断的文化再生产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1. 惯习:

生活态度与学术品位的再生产。惯习是一个以人为主体, 通过社会实践来揭示和传承再生产过程的体系。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再生产不可避免地包括了消费主义文化的生产者 (大学机构及其职员) 和消费者 (大学生) 以及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周而复始的延续。受其影响, 美国大学生们的生活态度产生了一些变化。“很多学校的不良现象呈现上升趋势, 具体情况是‘饮食紊乱 (58%的学校) , 课堂破坏 (44%的学校) , 滥用毒品 (42%的学校) , 酗酒 (35%的学校) , 赌博 (25%的学校) , 自杀倾向 (23%的学校) [10]’。”可见, 消费者们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心灵上的打击, 他们悲观脆弱的消费心理则通过校园不良行为来表现。另一方面, 由于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胜以往, 他们的学习成绩在总体水平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种消费主义文化不仅逐渐影响了消费者即大学生们的生活态度, 而且也使得大学生的学术品位有所倾斜。

2. 文化资本:

公司文化的再生产。在美国, 几乎所有大学都明白一个事实, 他们的生存取决于足够的资本化。“1860年到1930年之间, 美国高等院校的所有权移交到了由商人、银行家和律师控制的董事会手中[11]。”美国大学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形的式公司发展。“将每所高校的行为置于一个市场背景下, 通过与其他教育机构的比较, 就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具体声誉和影响[12]。”同时美国大学公司式的管理作为一种文化资本成为了高校内部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再加上, 媒体对各教育机构的排名对决定大学的声誉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公司文化的再生产逐步强化了学生消费者对大学公司制管理的适应与认同, 并使之参与到整个文化资本再生产的过程中去。这种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扩张与繁衍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的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

3. 符号权力:

教育场域的再生产。文化再生产的完成是离不开文化资本再生产, 惯习和符号权力之间的相互合作的。知识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参与到整个的教育场域的角逐中。而学校的管理部门在承担起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监督责任的同时, 也拥有了统领学校管理和分配的权利。为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理事们起着复杂的象征性作用, 他们的权利存在于他们代表学校的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13]。”教育场域是由一连串的模式化活动组成的, 这些模式化的活动以基本的社会功能为核心。其中资本争夺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再生产。文化的掌握者与文化的创造者之间的对抗, 前者是知识的合法化系统的再生产者, 而后者是新知识系统的创造者。

三、分析消费主义文化再生产的影响

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再生产表明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动态过程, 文化通过不断地再生产维持自身的平衡使社会得以延续。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不仅对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产生影响, 并引起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改变和高校文化矛盾的日益凸显。

(一) 快餐式消费意识———节约经费和以拿文凭为目的的消费方式

在美国, “收入差距在八九十年代时已经扩大, 这表明用来支付所增加学费的家庭, 在经济尺规上最下层的家庭收入增长已到了极限[14]。”这也就促使了广大的美国普通家庭的大学生不得不考虑采取各种可行的方法来应对日益凸显的学费问题。目前, 许多大学生都采用缩短在校学习时间, 缩短获得文凭的方式来节约消费。一些大学更是将学生能够提前完成学业为骄傲。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股快餐式的社会风气。

(二) 高等院校的企业化———管理制度、劳动力分配、市场导向

美国高等教育的企业化采用了多种形式, 其中以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劳动分配和市场导向最能体现消费主义文化再生产的影响力。“现在的企业领导都非常想让教员和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了解他们个人甚或整个集体的感受[15]。”大学将自己视为商业市场中的参与者, 但这个市场经济是以知识为导向的, 由此高校对市场导向的投入实际上是对知识导向的选择。结果是美国高等院校很难摆脱用市场价值来肯定知识的自主性。

(三) 高校的文化矛盾日益突显———商品知识与象征性知识的对抗

美国大学的文化矛盾实际是自由资本主义民主本身文化矛盾的征兆, 而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与再生产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每所高校都存在文化战争, 而这场战争则是从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知识的商品知识和与思想科学相关的象征性知识的角逐中展开的。由于受市场需求的驱动, 广大消费者对以通识文科和人文学科为代表的知识, 更是难以证明其价值。知识本身并不分贵贱, 但美国高校的消费主义文化再生产所加剧的美国文化矛盾却实实在在地不断影响着每一位美国大学的消费者。

四、总结

文化再生产是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在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分析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现象使许多显而易见的文化现象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惯习、文化资本、符号权力和场域等概念始终贯穿整个消费主义文化再生产的始终。将整个美国大学消费主义文化领域看作一个教育场域, 在这个场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观念, 行为和心理都受到了影响, 他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与整个社会的共同作用使得消费主义文化再生产影响到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

摘要: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是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批判理论之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惯习“”文化资本“”符号权力”等概念为核心, 揭示出现代等级社会中阶级、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以及教育如何起到维护和再生产社会等级和结构的文化作用。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是在美国独特的教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其再生产过程具有特殊性。同时, 这种特殊的再生产也带来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特殊社会影响。

关键词:文化再生产,惯习,文化资本,符号权力,美国大学,消费主义

参考文献

[1]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75.

[2]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92-193.

[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284-286.

[4]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5-6..

[5]Bourdieu.Th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M].Cambri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77:140.

[6][11][12][13][15]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6-27, 53, 60.

[7][8][9]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4-15, 18, 45.

[10]Arthur Levine and Jeanette S.Cureton.College Life:An Obit-uarry[J]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er, May/June1998:15.

消费主义文化研究 篇9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 自1847年出版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 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多种语言 (Stoneman, 1996:220) 。《简·爱》的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统治早期, 为读者呈现出一种以追求自身独立、自由和幸福的女性思想 (胡娟娟, 2012:38) 。勃朗特姐妹初次为中国读者熟知, 是刊登在1917年《女性》杂志上, 至今, 《简·爱》已受到几代中国读者和学者的广泛欢迎。

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 《简·爱》在中国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除纸质版本之外, 还有诸如电影、话剧等跨媒体传播方式, 关于《简·爱》的各类研究和述评亦是数量可观。在消费主义文化下, 人们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诉求不再完全依赖纸质语言, 当下《简·爱》的平民化网络传播显示出蓬勃生命力。比如, 通过Google搜索《简·爱》, 结果多达1200000多条, 即其相关网页达1200000多条。

2《简·爱》在中国的多样化传播方式

《简·爱》自译入中国以来, 凭借其丰富的文化涵养和精湛的语言魅力, 吸引了几代中国读者和学者。然而, 文化的繁荣与大众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密切相关。随着读者需求的日益深入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简·爱》在中国的传播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2.1 英文原著传播

《简·爱》通常被认为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性作品, 是作者本人生活的诗意描绘。文中大量引用圣经及古希腊、古罗马等的典故、史诗等, 如出自《新约·使徒行传》第二十章第八节至第九节的“犹古”, 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二十四章的“以利以谢”与“利百加”。英国读者对这些典故可能耳熟能详, 但中国读者并不熟知其隐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读者真正了解原著的语言风格及主题增加了一定困难。事实上, 其英文原著只在英语专业学生或英文爱好者中广为传播。这一群人才可能真正欣赏到原著的文学价值及魅力, 而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文学经典, 就在于它能提供人们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美学体验, 如: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 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 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 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 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 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 就象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 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 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 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祝庆英译, 1980:330)

原著的思想价值充分体现在这一段, 它引导人们区分善与恶、美与丑, 净化心灵。这一有关独立、平等的思想是贯穿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2.2 中译本传播

大约在《简·爱》出版近一个世纪后, 1935年, 《简·爱》的第一个中译本出版, 此后, 不同的中译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迄今已有10余种简写本以及近50种全译本 (刘伽, 2010:98) 。

两部较早的译本分别是1935年由上海商务印刷出版社出版的武光建译本《孤女飘零记》和在1935年8月至1936年6月在《世界文库》连载的李霁野全译本《简·爱自传》 (转引自龚北芳, 2008:74) 。武光建译本《孤女飘零记》是最早的《简·爱》中译本。从标题可以看出, 这一译本秉承读者友好原则, 采用了意译。而李霁野译本更倾向于直译, 这在提倡欧化翻译、保留原作语言风格的当时广受读者欢迎。

除上述2个译本, 其他译本多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 至今已有50余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祝庆英译本、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均燮译本、199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黄源深译本、2005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宋兆霖译本。他们不仅以其忠实精妙的译文为读者建构了一个文学史上的动人景观, 而且还随译本奉上了精彩的译者序, 为每个时代的读者解读提供帮助 (龚北芳, 2008:74) 。当然还有许多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学名著缩译本, 如2000年华语教学出版社编译出版的廖亚忠译本和1997年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刘凤梅译本, 这类以少年儿童为读者的译本读起来津津有味, 引人入胜 (杨丽萍, 2008:127) 。

不同的中译本反映了《简·爱》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也提升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艺术欣赏水平。《简·爱》的每一次重译或再译都是《简·爱》的一次重新传播。由于译者知识水平、翻译风格等的差异, 每一次翻译都有着不同的传播效果。在不同时间由不同翻译者翻译的各种版本有助于保持作品的经典地位。

3 消费主义文化和其背景下《简·爱》在中国的传播

3.1 消费主义文化

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思想已经渗透中国社会各个方面, 凭借大众传播的快捷性, 传统经典作品的传播亦呈现消费主义特征。然而, 消费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由大众传媒所主导的, 以崇尚和追求过度的物质占有或者符号化的消费为内容, 以保证和维护资本积累及其利益关系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吉志鹏, 2010:116) 。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 尹世杰 (1995) 指出, 消费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有着丰富的文化。除具有通常的文化功能, 消费主义文化有其独特的巨大社会和经济功能。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 主要讲述了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基于彼此平等与相互尊重的真挚爱情故事。在当今消费主义文化下, 人们的情感与审美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纸质文本。在消费主义文化特征的中国, 《简·爱》的媒体传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徐菊 (2000) 曾于2007—2010年在800名大学生中做了一份随机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多达91%大学生是通过电影了解《简·爱》的。

在消费主义文化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及大众传媒影响下, 经典文学的荣耀地位已开始渐渐退去。如今的大众读者不再以一颗虔诚的心态鉴赏文学经典, 取而代之的是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娱乐、消遣倾向。小说本身跌宕的故事情节、神秘的场景、质感的画面、个性化的人物等等, 这些都具有相当程度上的视觉表现意义, 适合改编成电影 (徐菊, 2010:89) , 尤其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1996年好莱坞电影版本和2006年BBC电视剧版在中国就很有影响。尤其《简·爱》作为国家大剧院的第一部原创话剧被搬上舞台, 《简·爱》的传播对象遍及中国老少文学爱好者, 曾一度掀起《简·爱》的影视研究热潮, 比如通过《简·爱》的原著与电影版本或电视剧版本的比较研究, 发现影视作品有其自身的优势, 画面跟声音的传播比单纯的文本更有直观性和感染力, 画面与音乐可以让观众很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庄严和魅力 (赵旭, 2010:43) 。《简·爱》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反映了《简·爱》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更强大更广阔的传播路径。

3.2 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简·爱》的媒体传播

《简·爱》的持久生命力也与各种媒体电影、电视剧、戏剧等的传播密不可分。在不同阶段的多样化、创造性传播方式能让人们找到属于他们年龄段的视觉感受。

《简·爱》曾分别于1983年和2006年由BBC改编成电视剧。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1934年由克里斯蒂·卡本纳导演, 弗吉尼亚·布鲁斯等主演;1944年由罗伯特·斯蒂文森导演, 奥逊·威尔斯、琼·芳登等主演;1970年由德尔伯特·曼导演, 乔治C·斯科特主演;1983年由朱里安·埃米亚斯导演, 提摩西·道尔顿、泽拉·克拉克等主演;1996年由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 威廉·赫特等主演和1997年由罗伯特·杨导演, 黛博拉·芬德莱等主演的多部精彩影片。尤其是1997年由邱岳峰和李梓配音的电影版本, 因其出色的表现在当时中国引起不小反响。为罗彻斯特配音的邱岳峰, 他那一声绝望的“简——”, 很多年后似乎依然萦绕在多少人脑际, 久久回荡。

随着中国掀起的《简·爱》热潮, 国家大剧院于2009年制作了第一部原创话剧版《简·爱》, 由著名演员袁泉主演。该话剧因其古典美一经上演即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话剧版《简·爱》不仅能与更多观众产生感情共鸣, 而且赋予了小说新的内涵与情感体验, 话剧《简·爱》不同于电影的完全模仿和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 它是一种融会贯通, 既提供想象空间, 又有引导性景象的艺术表现形式。

因此, 《简·爱》的传播方式与其他媒体日益密切的联系增强了它对中国受众的可接受性。第一部音乐剧版本的《简·爱》由杭州剧院出品, 于2008年10月正式上演, 在国内外好评如潮。据杭州剧院官方微博最新消息, 音乐剧版本的《简·爱》作为特约剧目, 于2015年1月9日参演2014第八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 (DIMF) 。

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大众传播促使《简·爱》传播方式多样化, 充分展示其传播世界经典文化的独特优势。

4 消费主义文化下《简·爱》在中国的传播特征

消费主义文化已影响中国方方面面。与之前纸质传媒为主的时代不同, 《简·爱》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呈现明显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

4.1 大众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的商业化特征加强。人们的思想禁锢进一步打破, 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发展, 其传播路径越来越多样化。

在消费主义文化的社会背景下,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赋予《简·爱》在中国的传播更直接更有感染力。昔日束之高阁的文学经典走向大众, 成为了市场经济下消费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供大众消费娱乐。在消费主义文化下, 大众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意识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凭借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和永恒的主题, 《简·爱》在中国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最早的《简·爱》中译本出现在建国前, 但约半个世纪后, 如前文所提, 出现了多个《简·爱》译本, 很多出版社也加入《简·爱》的译介, 如译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仅译林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黄源深译本被重印了8次 (李昕, 2012:30)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简·爱》的全译本、编译本、缩译本等总数多达近百种, 仅仅在2008年就产生了15种新译本, 足以看出在消费者主义文化下巨大的大众读者市场。

4.2 网络化、视觉化

在消费主义驱动的后工业化时代,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都倾向选择浅层次的快餐式阅读, 以此放松自我。伴随互联网的普及, 传统的纸质传播的局限被打破, 《简·爱》在中国传播的视觉化和网络化特征明显。互联网的便利性给予《简·爱》传播无限可能, 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文字不再只是人们进行文学经典赏析的唯一方式。人们可以方便地从互联网上获得《简·爱》的相关信息, 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相关评论等。通过观看现场表演的话剧、越歌剧等, 人们就能有更形象更直观的视觉体验。因此, 消费主义文化下, 《简·爱》传播的网络化、视觉化特征使普通大众能更方便有效地接触到《简·爱》, 另一方面, 便捷的网络化工具也增强了大众读者间的互动性, 人们可以凭借网络更容易地交流关于《简·爱》作品的感想。

4.3 跨媒体化

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 我们对《简·爱》传播方式的跨媒体化可以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除了纸质传播, 还涌现出如上述提到的电影、电视剧、戏剧、越剧、越歌剧等多种传播方式。

此外, 消费主义文化时代下, 多样化的大众文化已成主流。现代社会涌现出越来越多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的关于《简·爱》的研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文学作品的鉴赏和阐释不再仅局限于少数精英阶层, 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能在网络上表达自我意见, 对作品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社会文化及读者审美的多样化促使《简·爱》的传播多样化。过去人们对于《简·爱》的评价基本上是褒奖性的。尽管她出身卑微, 人们赞赏她在爱情中表现的勇气和自尊。然而, 在跨媒体化的《简·爱》传播途径下, 网络上对简·爱个性的评价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人们开始质疑、重新审视简·爱在爱情中的角色以及她和罗彻斯特先生的关系。

5 结束语

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极重要的文化特征, 在其背景下《简·爱》传播方式有其独特性。它不仅促进《简·爱》传播的公众性, 而且促使《简·爱》的传播更加多样化, 填补了原作直观化叙事画面的空白。

浅谈媒介的消费主义对文化的影响 篇10

“文化工业”是指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像一般商品生产那样生产文化产品, 并建立起一整套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系[1]。我国目前也存在这种文化工业现象, 不少商家、电视台、网站片面地追求“票房”、“收视率”、“点击量”、“营业额”等, 来“促进”文化消费。德国文化批评家贝伦斯指出, 我们必须正视大众消费主义泛滥的现实。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 (Mike Featherstone) 把消费文化归纳为三个层次:物的消费、身份象征、心理满足。我们今天所处的阶段已经是在消费文化的范畴了, 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物的消费, 而是在寻求精神上得到快乐和梦幻的所谓实现。

消费主义文化, 即文化上的消费主义, 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是指为了使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文化意识形态[2]。在我国, 消费主义文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以下将从韩剧引进到我国电影贺岁片的发展来谈谈媒介的消费主义对文化的影响。

二、韩剧来袭, 误导消费观

2000年KBS制作的《四季系列》剧集, 以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命名的一系列电视剧, 第一部堪称“催泪弹”的《蓝色生死恋1———秋天童话》, 至今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之后, 韩剧就像是空气一样进入了中国市场。它不像徐志摩,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不经意间, 韩流已入侵我们的生活。作为主要的中介———韩国电视剧, 故事情节虽是节目的看点, 但是, 男女主人公的吃、传、住、行、所到之处、所用之物等, 都成为现在中青年人关注的焦点。《大长今》是所引发的韩国美食潮流的代表, 剧中大量介绍韩国美食, 色、香、味俱全, 该剧刚火的时候, 韩国甜辣泡菜、韩国韩牛烤肉, 还有闻起来像是酒精加白水的韩国烧酒, 都成为我们心中的美食, 现在的好多商家都利用韩剧中人物形象大搞宣传。

而这一切的背后, 谁还知道, 其实我们还有汉服, 还有不比韩国泡菜差的涪江泡菜, 还有四川的火锅、东北的饺子, 还是中国特有的古龙金庸武侠小说、四大名著···进口的不一定好, 我国第一夫人出国不都是用的国产货吗?老外不也喜欢听京剧吗?真正好用的电脑不也是中国的联想吗?……我们不差, 只是不够好, 结果却被人遗忘, 被别人抢先。

三、贺岁片变质, 麻木情感诉求

贺岁片是指在岁末至春节上映的以贺岁为主要目的的电影。贺岁片一般配合浓烈春节节日气氛, 以合家欢电影为主, 多以搞笑、家庭团圆为主调。贺岁片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香港, 当年新艺城电影公司以巨星云集的《最佳拍档》揭开了贺岁片序幕。1997年, 由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上映, 成为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的贺“岁”片。

电影转变表现形式, 即由思想性转向商业娱乐化。现在的贺岁片可谓是下足了工夫, 在视觉、听觉方面做足了功课。不仅邀请国内外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大腕参演, 还加入了现代科学技术制作3D效果和肉眼难以分辨的特技效果, 更多的宏大的爆破场面, 强调原创音乐、无与伦比的高清画面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商业大潮的席卷使得电影不得不转向受众中心, 为受众服务, 愉悦受众, 娱乐性成为贺岁片不仅是必须而且是首要的考虑对象。

电影中有很多植入式广告。当你在看《天下无贼》, 刘德华开着宝马将与一辆车身标着”长城润滑油“字眼的大卡车相撞。而且片中“长城润滑油”多次非常明显地出现, 你已经与植入性广告接触!植入性广告又称植入性营销, 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符号 (如LOGO或者品牌名字) 融入电影、连续剧、音乐及其他舞台产品中, 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 以达到营销和广告的目的[3]。在《非2》中主演开的车都是奔驰系列的, 还有最淡定的淘宝网广告, 随处可见的旅游景区的广告。《手机》中所使用的摩托罗拉手机的广告。

四、本土文化残缺

本来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五千年历史在这个时候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韩流只是其中的代表。当我们沉浸在韩剧的喜怒哀乐里的时候, 当我们在电影院爆笑不自思的时候, 当我们消费着我们自己文化的时候, 2006年春, 韩国申报端午节成功, 从此端午将成为韩国人的文化, 其实, 在这之前, 我们从来不会觉得端午有多重要, 无非就是吃个粽子、红鸭蛋之类的, 但是在韩国申报的时候, 我们, 来不及反应, 追悔莫及。

世界是开放的, 我们不能拒绝其他国家的入境, 也不能甩掉市场经济的毛病, 但是作为有主体思想的人不能让媒介承载的东西所左右。在他律中, 先自律。

摘要:在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 从青年人对日、韩、欧美的狂热追求现象中, 不难看出日、韩、欧美通过媒介对我们文化的穿透力, 媒体的大肆渲染, 情感氛围的营造、价值观的引导都在我们文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 重点以韩剧, 即韩国电视剧和国产贺岁片为例, 分析媒介对于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主义,韩剧,贺岁片,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M].四川人民出版社.

[2]吴长庆.媒介在当代青年亚文化形成中的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007, (6) .

上一篇: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下一篇:会计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