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

2024-06-23

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精选十篇)

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 篇1

1 市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市政工程建设一般要经历项目论证、规划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这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都会遇到一系列的环境卫生问题。下面就进行相关的分析。

1.1 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前期的一些工作的内容一般是做工程的规划、可行性分析、相关目标的制定、方案设计与评价和相关的工程设计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 工程前期相关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对于环境问题没有引起很好的重视, 因为只考虑到了短期的经济和效益, 只想仅仅以满足城市的基本的功能方向和要求, 而一味地减少建造价格和后期维护、运营费用, 对于环境问题或者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亦或是有意而避之。

在前期的工程可行性分析阶段虽然有要求对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评估, 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然而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相关工作人员一般都不会考虑工程建设和后期使用对环境所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影响, 所以出现了在环保方面的一些不足。再加上现在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成文、规范和细化的的量化的指标和因素分析, 所以市政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是无法具体来进行测量的。这些影响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生态资源等。具体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不合理占用一些如农业用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这些天然的美丽的土地资源, 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同时破坏了景区景观和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在居民区, 则影响了居民日常的生活环境, 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身心建康;破坏了地质结构, 导致了地基下陷, 出现坍塌, 同时还破坏了地表下的水系结构, 导致了水源的枯竭和减少等等。

1.2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施工期主要有两在活动, 一个是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 它主要是场地清理、拆迁安置和工地相关设施的进驻等等, 另一个是正式组织施工。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一些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装运、土石方调运、各种建筑材料的混合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 这些会给周边生活的居民和建筑工作带来不良的身体健康威胁。再者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就是再规范和小心也会因为大面积的借土弃土、表土清理, 改造相关河道和隧道等活动会造成地质结构发生改变、地表水系结构发生变化、人和自然的一些生态环境的消失和恶化。另外, 由于施工期由于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 也使当地空气质量降低, 这些都是市政工程施工期间对环境所产生的一些不良的影响。

1.3 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是相关的建筑设施正式地投入使用, 产生了经济产出和利润, 同时也表示也周边的环境产生持久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在感受基础设施的完善所带来方便的同时, 伴随而来的也还有一些苦恼, 比如在城市, 更拥挤的交通、随处听到的噪声、汽车尾气、粉尘的加剧, 这些都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和苦恼。而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在农村, 由于工业水的排放等等给居民生活、农田灌溉、土壤结构、水质等影响较明显, 这些都是项目运营期对环境所产生的一些不良的影响。

2 环境保护办法

2.1 施工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人员的一些生活污水和粪便不可以直接排入地表水系, 要进行科学有效的集中处理。对一些机械设备所用到的原油进行严格管理, 同时进行相关的防渗处办法和预案, 以防污染水体。一些施工的比如拌石水、泥浆水等一些废水, 不可以直接进行水体和相近的河流中, 以防影响附近的居民的生活用水。

2.2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制定有效的、可行的施工时间表, 在一些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 尽量不要在夜间施工, 而可以把作业时间放在白天, 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们的休息时间, 当然在必须要夜间工作的, 要向有关部门申请。除此之外, 还可以使得一些诸如吸声、消声、隔声等降噪技术, 还要在日常加强施工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以降低施工机械噪声。对一些噪声大的设备实在不能维修的, 要淘汰处量, 购置新的设备。

2.3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

施工所用的一些粉末材料不可以直接露天, 要加盖蓬布, 以防有大风, 造成粉尘。同时作业时要轻装轻卸, 并且要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现代化设备, 来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问题。运输道路要经常洒水养护, 运输水泥、土方等粉质材料的车辆必须加盖篷布, 从而降低道路扬尘。

2.4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各类垃圾要及时地进行处量, 严禁垃圾乱放、乱卸或用于回填, 施工现场设垃圾站, 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 每班清扫、每日清运。不能大量的堆砌。生活垃圾污染源控制措施:教育施工人员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 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等一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习惯;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制定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 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渣土, 建立登记制度, 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

3 结语

目前,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有关的环境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存在着很我的不足和问题, 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很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和处理。将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理论用以指导项目建设相关各方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样的理论的指导下, 再采取各种先进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 将环境问题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去, 做到二者的有效的结合。

摘要:近年来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之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人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 如何将环境问题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去, 做到二者的有效的结合, 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在城市工程建设中, 如何使得二者更好地结合, 做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适应, 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永聪.浅淡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9 (2) .

[2]刘翠霞, 李会霞, 于春玲.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 2008 (27) .

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 篇2

题目:论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姓名: 孙鹏文 班级: 工程管理1202班

学号: 201231010216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

土木工程环境是以土木工程学与环境科学,特别是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对地球土木工程的环境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土木工程环境问题类型主要包括:大规模复杂工程所涉及的土木工程环境问题、土木工程所引起的土木工程环境问题。

土木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主要包括:城市建设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交通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矿山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地下工程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土木工程引起废弃物处置的环境问题、名胜古迹的土木环境问题。

本篇论文着重研究交通土木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并以青藏铁路为例研究对其环境、生态的保护措施及正面影响。

关键词:土木工程环境问题,交通土木工程环境,青藏铁路,生态保护

1、前言

1.1土木工程与环境问题 1.1.1土木工程环境问题类型

人类开始面临自身活动对自我产生的挑战,这可能是前人未能料到的。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果日益严重。人类直接对环境破坏的例子包括:

1)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速与盐水入侵对沿海城市的影响;

2)不恰当的工业作用或工程作用在成岩土环境的失衡,如道路建设、采空区、大面积滑坡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3)若干老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工程环境问题,如西安市区的地裂缝和武汉等地的地面塌陷;

4)间接地破坏还包括与人为排放物造成的温室效应有关的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1.1.2土木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1)城市建设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 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土木工程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桩基施工引起的环境问题,工程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与城市地下问题有关的环境问题等。(2)交通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占用土地、改变生态环境、对珍稀动植物的影响等。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可能分隔原有的居民村庄和土地,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公路的建设有时会造成居民拆迁、景观环境的改变甚至损坏文物古迹。3)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铅污染等。4)造成的岩土工程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堑工程和桥隧工程影圈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3)地下工程建设中引起的环境问题 主要介绍地铁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1)引起生态环境问题:

地铁工程全线拆迁房屋,施工中绿地被暂时破坏,并有多处道路、电力、电信线路、给排水管线改移。在施工中需占用车道,造成交通拥挤,打乱了城市正常交通秩序,给沿线部分地区的居民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但这些影响只是临时的。

地铁辅助车辆段将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在自然保护区,有国家濒危保护的动植物。由于绿地的占用,人为扰动的增加将是自然保护区边缘的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2)噪声、振动环境:

地铁在施工中施工机械噪声、振动对沿线环境敏感点:居民区、学校、医院,都有一定影响。但是地铁建成后对改善城市交通噪声,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地铁开通后,可以分流28%的客流,从而减轻交通噪声污染,根据计算可减轻交通噪声约1~2dB(A)。3)大气环境:

地铁建设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十分显著。地铁开通后代替了地面部分公交车辆的运行,相应减少了各类车辆排出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5)土木工程引起废弃物处置的环境问题

废弃物的处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城市废料,主要是生活垃圾,包括各种废纸、有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

2)工业废料,主要包括废钢渣、矿渣、粉煤灰、废油、废塑料、废酸、废碱等;

3)建筑废料,主要包括开挖余土、废淤泥、废混凝土、废沥青、废木料等。(6)名胜古迹的土木环境问题 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由于名胜古迹的建造时间早,对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重视和勘查不足,许多名胜古迹建造在不均匀土层上。另外,当时的地基处理的技术较差,地基处理的方法比较简单,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建筑就会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破坏。如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中国苏州的虎丘塔等都是因为不均匀沉降导致塔体倾斜。

2)过量抽取地下水与古建筑沉降

这里的古建筑沉降主要是指并未引起建筑开裂或倾斜,但由于沉降幅度过大而对古建筑的一种破坏。一方面,由于大幅度的沉降,其基础将接近甚至下降到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将对建筑物基础产生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另一方面,基础下降后,有一部分建筑物将沉入地下,同时又要遭受地表降水的影响,使得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

3)岩体风化、滑动对名胜古迹的破坏

世界上有许多名胜古迹是建在岩体上的,有的则是建在山体或悬崖上,这就必然要遭受岩体风化、滑动等带来的破坏。

2、问题的研究:交通土木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十世纪中期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资源的迅猛开发与有效利用,使其在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如何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并处理好同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而实现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课题。

2.1交通建设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

首先是有的施工单位未按施组操作,将施工挖出的土、石以及将施工中产生的各种混凝土、其它建筑材料采取就近丢弃的办法。其次在进行施工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指标也未能很好结合实地充分利用地形进行路线布设,致使深挖路堑、高填路基普遍存在。三是弃渣场的设计,未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进行设置。2.2公路建设及运营中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占用土地

高速公路占地范围 大致为宽50m的带状地带,对土地资源的占有是永久性的,有些甚至是良田,据公路环评调查的中国公路占用耕地的统计,若以省为单位计算,一般不超过1%。但在农业发达的省份,有的村庄被占用的耕地可达20%~30%。对土地占用比例较大的局部地区来说,对农业生产和对农民的影响是很大的。

2)改变了生态环境

山区公路某些路段在施工时大填大挖,或取弃土处置不当,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植被破坏,局部地区引起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干扰地表和地下水流,破坏了生态平衡。3)对珍稀动植物的影响

如果公路经过自然保护区的附近地区,有可能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或损坏了某些珍稀植物,影响了生物多样性。(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可能分隔原有的居民村庄和土地,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公路的建设有时会造成居民拆迁、景观环境的改变甚至损坏文物古迹。(3)对环境的污染 1)空气污染

汽车行驶中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汽车行驶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扬尘导致空气中TSP超标,此外,沥青拌合场的沥青和粉尘也造成了空气污染。

2)噪声污染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各种污染中,运营期交通噪声是污染最严重、居民最难以忍受和反映最强烈的污染。由于最近几年来,许多交通量大、车速高的汽车专用公路陆续投入运营,使交通噪声扰民问题日益突出,全国80%左右的交通干线两侧环境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3)水污染

在公路施工,尤其是公路桥施工时,施工废水,高速公路营运期生活服务区洗车污水和生活污水,如任意排放,将造成水污染。公路经流水对饮用水源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4)土地铅污染

汽车使用的含铅汽油排放的铅微粒逐渐沉积在公路两侧的土地中,长此以往,会引起土壤铅污染。但随着中国无铅汽车的推广使用,铅污染的问题将逐渐减少。

2.3交通建设中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树立生态公路理念,做好施工环保设计

公路的技术标准越高,对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在公路建设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力争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就要求设计者首先要树立生态公路的理念,确立生态公路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1)为减轻公路对现有地形、植被的破坏和自然水系水质的影响,要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技术等级标准和适宜的技术指标,对路线位置、路基高度等重大决策必须慎重,千方百计节约土地。

2)对深挖工程量艰巨的地段,可考虑用隧段,尽量避免山体深挖后对路基稳定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高填深挖,少占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发生。对于部分地形复杂的山区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特殊路段,应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比较,选择最佳布线方案。

3)交通噪声是目前公路运营期最严重的污染,通过环评,对在公路两侧受噪声污染的学校及重要的环境敏感建筑物,有的予以拆迁,有的采用噪声防治措施,如建造公路声屏障。

2.3我想从青藏铁路这个例子来着重说明我对于交通与生态这一问题的看法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

青藏铁路经过可可西里和羌塘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铁路建设的设计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工程方案的决定因素。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青藏铁路设计的基本理念,在铁路的线路选择上,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如原设计路线要通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了避免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经过多方论证,决定选择经过羊八井的线路方案,绕避了黑颈鹤保护区。对于无法避让,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在设计中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研究提出工程保护对策,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在调查研究沿线野生动物的习性、迁徙规律的基础上,在不同地段布设了25处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在桥涵和隧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的需要,在许多地段还专门架设了旱桥,作为野生动物迁徙过往的通道,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分布在可可西里的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7月都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青藏铁路有关参建单位为此停止施工四天,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撤离工地,拔掉让藏羚羊警觉和恐惧的彩旗,确保了藏羚羊顺利通过工地,前去繁衍生息。为了不破坏草地、湿地等自然环境,设计中大量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法,仅在西藏自治区境内就为此专门设置了累计13公里的桥梁。

西藏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西藏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3、总结

通过完成这篇论文,我查找了大量资料,并对其中的很多研究性问题也有自己的很多见解。交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否带来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神需求也要提高,这就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及夜晚施工带来的光线等困扰人们休息的因素就要尽量避除。在这里,我认为,除了工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责任重大以外,该工程的项目管理者也同样肩负重任,他们不但要考虑以尽量少的成本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在将来将会被逐渐推广应用到各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中。

参考文献

【1】贾颖绚 宋宏伟 《土木工程环境》

【2】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12.7)

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 篇3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修建了很多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城市绿化等的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所以政府一定要处理好工程建设和环境污染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市政施工过程中污染降低到最小化。

一、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一)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发出较强烈的噪声,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并且由于施工的不同阶段需用不同的机械,导致施工噪声随意性和无规律性,再加上强度较大,严重损伤了人们的听力,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后,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二) 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主要是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砂石、水泥等材料,砂石与水泥加工搅拌与冲洗,就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一些基坑积水,另外,施工人员的一些生活污水排放不及时,都会污染附近的水环境,其中跨河的市政施工对水污染尤为严重。

(三)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施工原料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灰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和加工会产生灰尘和粉尘,加上施工机械和车辆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等,如果遇到大风等天气,就会造成粉尘、灰尘等飘散在空气中,不仅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严重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

(四)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来源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材料所产生的垃圾,像生活食物残渣、纸屑、废品或者建筑废料,固体废物如不及时清理,就会造成垃圾堆积,时间一长,就会发出难闻气味,污染空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保护措施

(一)预防市政施工扬尘污染的措施

在对水泥和土方等一些由粉尘构成的材料进行运输和卸载的时候最好在运输前为每一个材料用塑料布进行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再用盖篷布盖好。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道路扬尘所带来的污染减轻。而在施工现场施工所用到的粉末材料需要用盖篷布盖严在作业的过程中要轻拿起胫放下装卸也需要轻轻进行笔者建议在装卸过程中最好利用好现代化设备,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将施工工艺所带来的扬尘减少。有些因为施工需要所开挖的逻楼地面以及现场所堆放的土方最好使用绿网覆盖好,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现场所造成的风蚀和扬尘。

(二)预防市政施工噪声污染的措施

预防市政施工的噪声污染,首先应该从设备上着手进行;建议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再配合上最前沿的施工技术。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更应该如此对于落户的机械设备最好尽早进行淘汰在淘汰落后设备的基础上增加轻型振动设备。除此之外对于施工作业的时间也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将施工作业的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避免在晚上进行施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休息。对于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工序需要提前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并且采用最轻噪声的施工器械进行。可以采用吸声、消声或者隔声等手段来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噪声的污染。在闲暇之余要做好机械的保养工作,这样有利于降低施工机械的噪声形成。

(三)预防市政施工的水污染措施

对市政施工所产生的泥浆水做妥善的处理, 对于搅拌工料所产生的施工废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状况下严谨排放到城市的污水管网道或者河流当中去。如果施工现场存在生活污水或者粪便等, 则必须要进行集中的处理严格禁止直接排放到水体当中。对于存放油料的地面或者库房的地方必须要做好防渗漏的处理在对其进行使用的时候也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避免因为油料等的滴漏而造成的水体污染。

(四)预防市政施工固有废弃物污染的措施

要进行可循环的利用市政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分离处理,对于有用的物质, 比如砂子、石块一类的废弃物就可以用来当做混凝土的骨料。而碎砖头等一些废弃物还能够拿来当做回填的材料。对于那些没有回收价值的固体废弃物也最好不要随意丢放在收拾的时候进行集中收集整理再及时的进行清运。

三、市政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一) 政府的环境管理

政府的环境管理,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发挥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环境保护职能的功能,同时运用监督职能和协调职能,协调和监督好施工活动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在基础设施顺利建设的同时又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 施工企业的环境管理

施工企业的环境管理,施工企业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在施工前一定要考虑全面,在施工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薄弱的环节,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及工序调整相关管理工作内容,制定污染处理预案,做到未雨绸缪,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保管理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估,来制定防治措施,确保将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施工完成后,对于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按照环境保护与污染处理预案,分析出现环境污染的原因,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处理措施,并与相关的主管沟通,分类好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不断的改善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总而言之,当前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在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环境问题,不管是噪声污染还是水污染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市政工程施工如何控制和减缓对环境的影响,是政府部门、施工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协调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发展,促进市政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立强,历天数,徐列航.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5:91~92.

[2]孙先锋.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1,23:56.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分析 篇4

1.1 水体污染

城市水资源由于建设市政道路造成的污染, 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水体中流入施工现场混合混凝土的泥浆, 或城市排水系统中流入施工区域自然降水、施工现场清洗污水、施工机械设备漏油等水体, 从而导致水体被污染。除此之外, 部分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单位对于处理废水作业往往会予以忽视, 其在处理废水时通常都会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 进而污染城市水体[1]。

1.2 噪声污染

各类机械设备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会被经常使用, 所以会有较大的噪声出现在施工的过程中, 从而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在规定的期限内尽早完成工程建设, 会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与文明施工不相符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从而使得噪声长期干扰居民生活。

1.3 扬尘污染

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装卸施工材料、回填地基、调配土方等施工器械会造成扬尘污染, 在清理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也有极大的可能导致扬尘污染的出现。其次就是风蚀扬尘, 如果没有对裸露的地面及时的进行压实开挖或直接将施工材料露天堆放, 在此情况下风力作用就会使得扬尘现象出现。扬尘污染还包括道路扬尘, 一般所说的就是在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现场有施工器械及运输车辆进入, 从而致使施工现场地面一直处于裸露状态, 进而出现扬尘, 这也是建设市政道路过程中最为严重的扬尘问题。

1.4 水土流失

土方建筑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必然进行的一项作业, 在这一环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基础构造物进行挖掘。在施工的过程中, 会在周围堆积松散的土方, 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不会采取措施有效地处理这些土方,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降雨, 就会冲毁边坡, 进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 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到市政道路建设的工期, 使其无法在工期内完成[2]。

2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1 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在建设市政工程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道路施工, 因此需要将铺设路基、拆迁房屋、征收土地、排水等工作做好。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需要对我国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公路构建标准进行充分的了解, 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工作, 在施工作业的每一环节中进行落实。除此之外还应该将环境保护工作和施工进度进行统筹规划, 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平衡, 分析其中一部分的具体问题, 从而保证施工规划合理且科学。

2.2 道路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

在设计市政道路的过程中, 需要将环保的元素融入其中, 将绿色工程的理念体现出来, 使得环境保护设计尽可能的详细。首先在规划市政道路的过程中, 在设计时需要尽量选择农业资源占用最少且路线最短的一种方案, 同时对于农田和耕地等地需要尽量避开。在规划道路附近的植被的过程中, 可以将植被种植在道路附近, 在对公路进行美化的过程中还能将环保的作用充分发挥, 通过植被对路基进行稳固、对汽车尾气进行吸收, 同时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设计规划市政道路路线的过程中需要与城市中的学校、医院等功能性机构进行贴近, 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噪声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影响到这些机构组织的正常运行[3]。除此之外, 在对市政道路路线进行选择的时候, 需要尽量避开城市水源, 从而避免城市水资源被市政道路建设所污染, 与此同时还能对水体的自然流动进行保证, 防止道路由于建设工程的原因出现局部阻断或堵塞的情况。

2.3 对施工设计文件严格执行

建设市政道路的时候有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从而破坏城市环境, 所以在开始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 对施工作业流程进行合理安排, 从而尽量降低环境受到的道路建设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在完成市政道路建设之后, 能够将施工现场附近的环境恢复原状。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 需要以施工设计方案为依据获得地基填土, 防止施工人员在道路两侧或附近使用推土机挖土。与此同时, 在指定地点将挖土作业完成之后, 需要对土层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 从而使其平整度得到保证, 对土层内种植的植被进行保护。除此之外,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按照作业的标准清除多余的土方, 运送无法使用的废土至规定的场所, 还需要将植被种植在道路两侧, 从而防止水土流失的情况出现[4]。

2.4 管理监督施工现场

管理监督施工现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分布土方施工实行之前, 需要了解调查将要施工的场所的周围路段情况, 还要将调配材料的计划制定出来, 保证其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对现代施工工艺进行运用, 尽量使得土方施工余土量减少, 降低施工临时用地的面积。除此之外, 在选择市政道路施工临时用地时, 应该首先选择荒地和洼地, 在这种情况下, 就可以使用浆砌处理、填充弃土的方式处理荒地, 对于洼地则可以将弃土进行利用, 从而将其变为田地, 并在对荒地和洼地进行处理后将植被种在土地上方, 对这面土地进行充分的利用。

其次, 需要科学堆放管理施工材料, 对同一时刻进行施工的路段, 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堆放, 做到有序准确的摆放材料, 从而尽量避免堆放的材料阻碍交通[5]。在进行道路沥青铺设的过程中, 搅拌站和油灶的位置需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和生活区, 从而避免周围群众和施工人员受到沥青拌合烟气的影响, 在进行拌合的过程中, 需要尽量从施工人员中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和专业性的人员, 从而有效降低环境受到的沥青的污染。

第三, 需要及时清理施工弃物。在铺设道路沥青的过程中, 需要回收没有用完的沥青, 严禁随意倾倒沥青的情况出现, 降低环境因此受到的危害和污染。在完成铺设沥青的作业后, 施工人员需要清扫道路, 对路面的整洁度进行保障。

3 结语

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随后提出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措施的实行, 能够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 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从而使得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 响应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使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既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社会效益, 对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6]。

参考文献

[1]白玉斌.市政道路造价的影响要素与控制对策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 (8) :298-299, 398-399.

[2]吴立强, 历天数, 徐列航.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0 (5) :91-92.

[3]于学珍, 周方.浅析大型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J].污染防治技术, 2013 (6) :73-75, 87.

[4]徐剑辉, 万珍.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江西建材, 2016 (2) :160, 165.

[5]白玉斌.试论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 (7) :240-241.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篇5

12.1公路绿化工程

12.1.1公路两则边坡、分隔带、弃土堆及用地界以内空地,必须根据道路等级与景观要求,因地制宜种植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绿篱。

12.1.2公路绿化平面布置应按照设计规定办理。公路行道树只能在边坡以外种植,路肩上不得植树,护坡道上只宜栽种灌木。种植的树种,宜按路段变化。

12.1.3弯道内侧在设计视距影响范围之内,不得种植影响视线的树木。

12.1.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旁不宜开采砂石材料。必须开采时,应配合景观要求制定开采规划,并征得施工监理部门的同意。

12.1.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设施等处所,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绿化。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结合当地地形,景观及建筑美学等,进行规划,予以绿化。

12.1.6种植的各种植物,应适合公路绿化的原则要求。必须慎重地选择种植土、肥料,认真种植,适度地浇水施肥,确保成活。

12.1.7公路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2.1.7.1具有稳定公路边坡的能力;

12.1.7.2容易繁殖、移植和管理,能抗御病虫害;

12.1.7.3适于当地栽种;

12.1.7.4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景观效果。

12.2空气污染的防治

12.2.1施工和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材料加工厂、混凝土厂等,均宜远离居民区,(其距离不宜小于1000m)而且应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处。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尘及消声等环保措施。

12.2.2粉状材料应采用袋装或其他密封方法运输,不得散装卸。施工运输道路,宜采取防止尘土飞场的措施。

12.2.3消解块状生石灰时,应按12.2.1条的原则,选定消解加工的场地。施工人员应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12.2.4工程施工用的粉末材料,宜存入在室内。当受条件限制在露天堆存时,应采取防止尘埃飞扬和因水流失的措施。

12.2.5在推行机械化施工的进种中,要尽量减小噪声、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

12.2.6在城镇居民地区施工时,同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否则应采取消声措施。

12.3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2.3.1公路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质,如清理场地的表层腐殖土、砍伐的荆棘丛林、工程剩余的废料,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不得任意裸露弃置。

分析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篇6

【关键词】环境;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产品可靠性不再通过故障信息来认识,而是通过产品环境适应性以及环境工程来理解。环境适应性是指产品对规定的贮存、运输以及使用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而环境工程则是研究和从事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其核心是对环境污染源的治理。环境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环境适应性,进而影响产品可靠性。通过讨论可靠性的发展趋势以及环境工程发展历程、特点,分析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以及环境适应性的互补关系,以此为可靠性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1.1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产品在其寿命周期内的贮存、运输以及使用等状态会遇到的各种极端,以及应力作用下实现产品自身功能的能力,简要来说,就是不产生不可逆损坏和能正常工作的能力。通过环境试验,充分反映出产品设计、研制以及材料选用等方面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并技术改进这些问题,以此提高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

1.2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是研究防治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与生态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医学、环境物理学以及环境化学有关,其核心内容依然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环境工程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措施,而且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可利用资源技术、生产工艺以及按区域环境来调整进行运作和管理,以此获得更大的环境效果和经济效益,这也是环境工程未来发展的方向。

2.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及区别

2.1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不相同

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是检验产品质量好坏的统一标准,在此过程中,两者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产品使用寿命以及质量造成影响。从人的感官意识来讲,一旦产品在寿命期内出现故障,就会很自然地认为产品质量不可靠,进而上升到可靠性问题。其实,产品可靠性与否,决定因素不仅仅局限于可靠性,还存在其他因素。环境适应性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而且很容易与可靠性混淆。因此,当产品在寿命期内出现故障时,应当认真仔细的分析故障,并找出故障发生的真正原因,以此找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环境适应性以产品是否失效或存在故障作为判断依据,而可靠性则是平均故障时间或可靠度等参数定量表示的,产品出现故障多少决定其可靠性的高低。因此,产品环境适应性不合格,说明产品不能正常使用;而产品可靠性高低,则只表示产品故障发生率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环境适应性不同于可靠性。

2.2区别

针对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可以充分印证两者之间的区别。从一定角度来分析,所有试验都可以称之为环境试验,因为所有试验都需要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从环境试验自身角度来分析,只有产品研制过程中对某一特定产品所需环境适应性条件的试验才称之为环境试验。环境试验能够发现产品的故障,通过改进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不能片面的认为是可靠性试验。只有以产品可靠性为指标所设计和安排以及用于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的试验才能称之为可靠性试验。这也是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区别的具体表现。

3.环境工程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保护环境最理想的途径就是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当前,工业污染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环节,其废水、废气和废渣都是未能完全利用的原材料或副产品。因此,工业企业要加强生产管理和革新生产工艺,严格遵守政府法律法规和经济措施,规范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工业革新技术不断发展,是防止环境污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途径。然而,生产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难以从根本上予以防治,因此,控制对环境的污染是环境工程的基本任务。大气污染是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以下就环境工程对大气污染控制进行分析和讨论。

对于不同范围的大气质量要求是不同的。空旷地区应当保持空气的自然质量,城市空气应当有较高的质量,污染源的局部空间空气质量的要求可能低些,但是不应有危害工作人员或者居民的健康。大气污染会造成降尘量增加,能见度降低,树木生长不良。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人类健康。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使得大量有害气体排放量增加,影响周围空气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通过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来改善大气质量,加强防风林带的建立力度,防止尘土扩散。从现代化建设发展形势来看,大气污染防治应该注重能源革新,采用无污染能源降低污染气体排放量。另外,要进行设备和操作的革新。革新除尘设备有助于烟尘量的降低,提高燃烧设备的效率可以降低一氧化碳和碳氧化合物的污染量。革新汽车的燃烧系统,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至今仍在不断革新中。废气处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最后手段,烟气中的粉尘可以通过过滤、洗涤、静电沉降等方法与气流分离。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将石灰石粉末吹入燃烧室,与二氧化硫化合成灰分,这样能够降低二氧化硫气体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还可以用碱性物质吸收二氧化硫。

上述都是环境工程对大气污染控制的方法途径,要实现环境工程对大气污染的控制,就需要考虑控制污染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相关产品的可靠性。因为环境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环境适应性,进而影响其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了解到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还了解到环境工程这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要想提高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需要加快环境工程宣传工作,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将产品适应性作为产品的质量特性,把环境工程作为型号工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加快环境工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建立实验室试验工作体系,以此推动环境工程不断进步与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高文娟.一心一意谋发展情系水利做奉献——记陵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润平[J].陕西水利,2013(2).

[2]耿雅妮.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探索——以宝鸡文理学院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篇7

我国的公路环保工作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为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进人了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 环保立法相对滞后, 业界普遍缺乏环保意识, 对公路与环境的有机协调缺乏认识, 公路建设中的环保工作比较薄弱, 欠账较多。

进入21世纪, 我国进行了公路环保方面的一些研究。但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 研究成果尚不完善, 一些研究成果还未被设计和建设部门所采用。在工程实际中, 对环保法规的落实和环保技术的应用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 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经过人类长期生产活动的改造, 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总称。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修建公路要占用大量土地、农田。公路工程用地一般都是永久性占用, 如果规划不当, 占用土地尤其是占用耕地会显著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给人民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2) 修建公路要拆迁地面、地下的建筑物和附属物, 如民居、厂房、水利、电力及通讯等生产、生活设施, 给相关单位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有的公路路线过分逼近风景区、旅游区, 有的甚至要拆迁有价值的文物古迹或人文景观, 使当地的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和人文环境受到影响。

(3) 公路工程的平纵面线形、路堤填挖高度等技术指标的选用合理与否, 会给司机、乘客和当地居民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如高速公路的高路堤会使道路两侧居民感到视觉不适。

(4) 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等大型构造物的造型, 服务区、停车场等沿线设施的位置、布局和设计风格是否与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 也会对沿线景观带来一定影响。

(5) 高速公路的修建会给居住于其两侧附近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使之出行、交往困难, 农民耕作和学生上学绕道较远, 雨天或农田灌溉使通道积水无法通过等情况较为常见。

(6) 公路经过人口密集区附近, 会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护和出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使人们情绪急燥、烦闷, 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这些都是修建公路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2 公路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所说的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生物栖息地等。但修建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只限于这个范围, 如筑路材料的开采和废方的弃置, 就非所能概括。另外, 公路工程对人工生态环境 (如农田、水库、水产养殖区、人工林、水利设施、人居环境等) 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 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公路, 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切割其生存和活动区域, 觅食、繁殖、迁徙通道被切断, 生存和繁衍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野生动物的种群和个体在闯人公路后还往往会被车辆碰撞导致死亡。

(2) 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公路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可避免地要砍伐森林、树木, 破坏原有的自然植被。在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 植被恢复十分困难。

(3) 对自然地质、地貌的影响

高等级公路技术标准高, 填挖工作量大, 而高填深挖路基, 取土采料、弃土石方等都会改变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 甚至改变自然排水体系, 引起水土流失、山体失稳等问题, 使地质灾害增多, 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4) 对水资源的影响

公路穿过水体上游集水区时, 施工废水排人河道会造成污染。施工区域、砂石料场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垃圾处置不当也会污染水源。一些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污染。有的山区公路的施工会破坏地下水的径流通道, 使水资源受到破坏。

2.2.2 对环境的污染

(1) 空气污染

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 且主要产生在一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一些材料加工时会挥发有害气体。运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则主要来源于车辆尾气和扬尘。

(2) 水污染

除施工期间可能造成的水污染外, 运营期的路面径流, 有毒有害物资运输中的泄露, 交通事故导致的有害物抛洒等, 都会对附近农田、水产养殖场、河流甚至饮用水源地等造成污染。

(3) 光污染

夜间汽车灯光对沿线居民区的光污染问题在国际上早已引起关注, 在我国则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 汽车灯光不仅仅使相向而行的司机感觉眩目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还会对公路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

(4) 噪声污染

施工阶段的噪声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运营期噪声则产生于车辆行驶时。我国汽车保有量近年增长很快, 交通噪声污染呈逐年快速加重的趋势。这种影响不仅影响睡眠。长期的噪声污染会造成人生理和心理的不适, 甚至会造成精神障碍等亚健康问题。

(5) 废弃物污染

无论开挖路基还是开采砂石料, 都会产生废渣。公路施工还会产生混凝土等各种废料, 随意弃置废渣废料, 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严重的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

3 公路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思路

3.1 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做好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关键在于设计阶段所以在项目前期工作和设计理念上应有所转变。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平、纵、横技术指标设计与地形、地貌、地质等环境特征的协调统一目前我国公路设计中存在着过分注重平、纵、横技术指标, 而忽视技术指标与地形、地貌、地质等环境牲的协调。追求过高的平、纵断面技术指标, 对沿线自然地形、地貌造成过多破坏, 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使山区公路尤其是等级较高的公路地质隐患增多。

(2) 重视公路工程性能的同时, 重视对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影响

我国公路设计规范中对沿线的景观资源虽有规划设计要求, 但缺少强制性规定和具体指标, 在公路建设中损害或破坏自然景观、公路与景观资源不协调的事例屡见不鲜。一些地方只重视公路工程的交通性能, 而对其可能给沿线居民带来的不良视觉、生理和心理感受问题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所以, 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视觉环境的美化, 各项设计指标的合理采用, 这些都是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和合理解决的。

(3) 积极应用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可应用到公路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一可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可视化, 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 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更直观简明, 数据管理更便捷高效, 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和绿色设计服务。

(4) 合理利用施工废料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 如砂石等可用于填筑路基、作基础垫层, 废混凝土材料可回收再生利用。确实无法利用的废料, 应在确认其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集中深埋或销毁。

(5) 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我国水资源尤为匾乏, 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3.2 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项目对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首先在施工阶段, 因此, 树立环保意识, 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改变观念, 落实环保责任

我国公路建设中,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业主和施工企业环保意识不强, 对环保设计不够重视, 施工环保措施应用不力, 有的甚至置环保法规于不顾而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所以以往很多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破坏当地环境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使业主监理和施工企业把落实环保措施做为自己的职责所在。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首先要有完善的环境保护设计。

(2) 公路工程招标应将环境保护措施作为必要考核指标进人合同条款。虽然《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对承包人的环境保护责任有一些规定, 但并未做为强制性条件进入考核指标一些项目的招标人往往忽视对投票人提出环保方面的承诺要求, 导致环保措施无法落实。这一点应以法规形式强制落实。

(3) 继续加强对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法规和知识教育, 提高其素质。目前我国的公路施工队伍人员构成复杂, 环保意识较差, 提高其环保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2) 强化环保部门职能,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地方政府应依据国家法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法规, 强化环保部门职能, 确立法律法规的权威, 在监督公路建设项目中严格执法, 运用法律手段搞好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

上世纪末期, 人类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对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后果和灾难,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人定胜天”开始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这是人类对自身和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 是人类的理智选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就是保护生产力。在进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加快和完善公路建设与养护方面的环保立法, 全面开展和加快公路交通环保技术研究, 应该得到广泛的、越来越多的重视。

摘要:分析了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探讨了在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中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提出应从完善立法、更新设计理念、工程招标和度旧材料综合利用等多方面、全方位做好环保工作。

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 篇8

我们在进行市政工程实施之前要全面的总结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施工前要做好以往资料的收集, 调查所要施工地点原有的环境状态与所处地带, 将所调查的结果统一规划, 做出具体环境保护工作的分配, 保证在工作中对环境造成的所有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水污染和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四个方面。

(1) 施工扬尘:在施工初期对原始地基进行挖掘处理时造成粉尘, 没有很合理堆积可造成更严重的粉尘;将运输施工中所需砂石料等材料暴露在空气中。在行驶过程中材料由于风速过大造成扬尘;在行驶到施工的道路上不够整洁, 尘土较多, 车流量增加;在泥浆、砂石, 混凝土搅拌加工生成粉尘。

比例是最大的。施工工艺扬尘是指各种施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扬尘, 例如土方和材料的装卸, 施工现场的清理和平整, 土方回填, 建筑材料筛选和拌合等等都会产生地面扬尘。这些施工扬尘的产生往往对施工现场及附近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 在市区居民集中的区域施工时甚至还会出现污染纠纷。

(2) 施工噪声:施工噪声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不同工程施工具有截然不同的噪声影响, 市政工程施工具有其自有的特点:a.在不同施工时期会用到不同的器械, 每个器械产生的音调也有高有低, 就算在同一阶段的施工中用到统一器械也会因为施工位置而有多有少, 这就奠定了工程施工的无规律性和随意性;b.市政工程施工其中会有很多大型器械, 所产生的噪声十分低沉, 声源也较为稳定, 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虽然其音调不高但低沉的噪音也会使人心情急躁, 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3) 施工水污染: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和由于施工场地的地面冲洗水、降雨所造成的地表径流和流失的浆料进入水体等所造成的。这些影响会使施工场所附近的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 水体中的悬浮物、石油类和LMN等污染物的浓度将会增加, 特别是跨河流的市政桥梁的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4) 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在施工中会运用到大量的钢筋水泥和混凝土, 砂石料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堆积在施工地点, 这样不仅会在城市中产生大量灰尘更会影响市中心的美观, 在道路堆积后对人出行时的人身安全也是一种威胁。

2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环境管理

(1) 政府的环境管理:是指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 限制施工活动带来的环境损害。通过全面规划使项目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达到既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保护环境的目的。就我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的现状来看, 必须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 正确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

(2) 承包商的环境管理:是承包商经自身能力与实力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合理化处理, 在保护环境组织中起到环境管理辅助职能, 要在日常中时刻保持环境保护, 防止环境受固体和液体污染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对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的方案中, 要结合实际将可出现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对人类以及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设计出符合现场施工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预防。

3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 扬尘防治措施:施工所用粉末材料在现场应加盖蓬布, 作业时尽量轻拿、轻放、轻装、轻卸, 并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设备, 从而降低施工工艺扬尘;对开挖形成的裸露地面和现场堆放的土方用绿网进行覆盖, 从而降低施工现场的风蚀扬尘。

(2) 噪声防治措施: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为施工时所使用的大型器械, 减少噪声最好的办法是少使用或是最好不使用高噪声的器械, 选择符合国家管理规定的低噪声设备, 增加使用轻型震动设备, 即使淘汰较为落后的器械;噪声最直接的受害者便是施工人员, 为保护现场人员人身健康, 应尽量减少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并较勤的替换在场人员, 保证在人健康承受噪声时间范围内相互交替工作;对于施工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规律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尽量较少在夜间施工, 如工作需要在夜间工作应提前到相关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工作时使用较白天更多的消声降噪等先进技术, 防止在有投诉时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3) 水污染防治措施:对于洗刷材料废水, 在充分沉积后留有较为澄清的水时可作为道路以及建筑物洒水, 不仅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更体现了我国所提倡的水资源再利用的原则;在处理污水和泥浆水等施工时产生的废水时要注意, 在没有进行统一处理时坚决不可将其排放到城市周边的河流或者城市的排污管中, 以防造成整个城市的河流水污染;在施工现场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废水和粪便应集中处理排放到排污系统中, 在较好条件时应尽量选择有完整的排污系统的地点设立卫生间;对施工现场的器械以及油库要做好防渗处理并派专人时常检查, 一定要防止由于油料渗漏所造成的水污染。

(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在工程实施前对选中地段的植物、建筑进行统一清理, 对于表层沙土集中堆放以供日后绿化用土;在施工中所需的钢筋水泥也应设有各自堆放区在运用后剩余部分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可再利用的废物运到垃圾回收站统一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更不可随意丢弃, 应该统一集中清运;对于在场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在每天统一处理, 在必要的地点设立垃圾桶。

(5)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运输施工中所需要的砂石料、水泥等材料时应将其装入桶中, 如没有条件也应在装车后用较厚的塑料将其密封, 防治在行车过程中风速过大吹散材料造成沙尘;在施工地点挖掘沙石或是运输的沙石应统一堆积尽快运用或是回填;施工道路时刻保持清洁, 粉尘、燃油等大气污染物对人身体可造成极大伤害, 所以要严格处理沙石等材料。

结束语

通过上文所述, 市政地处整个城市较为繁华的地带, 每个举动都代表着整个城市的素质, 在市政不断为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市政工程的施工也在无形中带来了较多的环境问题, 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今天, 人为的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应降到最低, 这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 我们应该运用现有的科技条件在尽量避免夜间工作, 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时分类处理, 废水集中处理, 做好器械保护以防滴落油液造成水资源二次污染, 在对市政工程施工所产生的问题本文都做出了相关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详尽的实施方案,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洁.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6, (2) .

[2]袁玉卿, 董小林.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J].长安大学学报, 2006, (3)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与环保,环保措施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 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 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环保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 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 依靠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 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 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

1 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1 平面管理

总平面管理是针对整个施工现场监理的管理, 其最终要求是:严格按照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划和管理, 具体表现在:

(1) 施工平面图规划具有科学性、方便性、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管理。

(2) 在明显的地方设置工程概况、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制度、防火安全保卫制度等标牌。

(3) 供电、给水、排水等系统的设置严格遵循平面图的布置。

(4) 所有的材料堆场、小型机构的布设均按平面图要求布置, 如有调整将征得现场监理或业主的同意。

(5) 在做好总平面管理工作的同时, 经常检查执行情况, 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 不打乱仗, 力求均衡生产。

1.2 文明施工管理

1.2.1 在过往行人和车辆密集的路口施工时, 与当地交警部门协商制定交通示意图, 并做好公示与交通疏导, 交通疏导距离一般不少于50m。封闭交通施工的路段, 留有特种车辆和沿线单位车辆通行的通道和人行通道。

1.2.2 因施工造成沿街居民出行不便的, 设置安全的便道、便桥;施工中产生的沟、井、槽、坑应设置防护装置和警示标志及夜间警示灯。如遇恶劣天气应设专人值班, 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

1.2.3 在进行地下工程挖掘前, 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 与管线产权单位提前联系, 要求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专人做好施工监护。并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安全。

如因施工需要停水、停电、停气、中断交通时, 采取相应的措施, 并提前告之沿线单位及居民, 以减少影响和损失。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 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 保障施工现场施工过程的良好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切实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2.1 建筑垃圾及粉尘控制的技术措施

(1) 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 并经常洒水和浇水, 以减少粉尘污染。

(2) 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 要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

(3) 建筑物外脚手架全封闭, 防止粉尘外漏。

(4) 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 所有垃圾装袋运出。现场主出入口外设有洗车台位, 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对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 派专人负责清扫及冲洗, 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梁道路和环境。

(5) 严格执行工程所在地有关运输车辆管理的规定。

2.2 噪音控制的技术措施

(1) 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2) 建立定期噪音监测制度, 发现噪音超标, 立即查找原因, 及时进行整改。

(3) 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 应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 核准后再施工。

(4) 调整作业时间, 混凝土搅拌及浇筑等噪音较大的工序禁止夜晚作业。

2.3 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

(1) 在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尽量选用振动小的施工艺及施工机械。

(2) 将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运离施工红线的位置, 减少对施工红线外振动的影响。

(3) 对振动较大的施工机械, 在中午 (12时~14时) 及夜间 (20时~次日7时) 休息时间内停机, 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2.4 施工期间水污染 (废水) 的防治措施

(1) 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 防止机械使用的油类渗漏进入地下水中或市政下水道。

(2) 施工人员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特别是粪便) 要集中处理防治污染水源, 厕所需设化粪池。 (3) 冲洗集料或含有沉淀物的操作用水, 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他措施, 使沉淀物不超过施工前河流、湖泊的随水排入的沉淀物量。

2.5 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1) 注意环境卫生, 施工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应倾倒至围墙内的指定堆放点, 不得在围墙外堆放或随意倾倒, 最后交环保部门集中处理。

(2) 对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定点堆放, 分类处理。

(3)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钢材、木材, 塑料等固体废料应予回收利用。

(4) 严禁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料。

2.6 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积极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土方工程施工阶段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 严防污染路面。施工时如果现场出现古树、文物等阻碍施工情况时, 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隔离措施, 报有关单位治理完后再恢复施工。

2.7 其他环保措施

(1)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 由项目经理主管, 成员由专业骨干组成, 做好日常环境管理, 并建立环保管理资料。

(2) 建立健全环境工作管理条例,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相应环保内容。

(3) 对地下管线应妥善保护, 不明管线应事先探明, 不允许野蛮施工作业。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应及时停工, 采取有效封闭保护措施, 并及时报请业主处理, 任何人不得隐瞒或私自占有。

(4) 建立公众投诉电话,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5) 施工期间应防止水土流失, 做好废料石的处理, 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置、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3 房屋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的意义

3.1 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的需要

采取专项措施防止粉尘、噪声和水源污染, 保护好作业现场及其周围的环境, 是保证职工和相关人员身体健康、体现社会总体文明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

3.2 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环境是消除对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

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尤其在城市中, 施工扰民问题反映突出, 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的干扰, 也是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3.3 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现代化施工广泛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的生产工艺, 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 如果粉尘、振动超标就可能损坏设备、影响功能发挥, 使设备难以发挥作用。

3.4 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即将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挑战。为了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每个公民和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环境。良好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建筑施工的环境影响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 2009, (04) .

[2]熊士斌.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1) .

[3]刘岩.建筑行业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J].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 (02) .

[4]张健.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J].低温建筑技术, 2007, (05) .

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10

1 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现状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市政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建筑材料消耗量逐渐增多, 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而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保护行为却严重滞后, 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建设项目中, 几乎每个建筑工程存在资源消耗问题, 90%建筑废料未得到妥善处理, 严重影响建筑环境。部分建筑单位未采取任何措施处理建筑垃圾, 针对市政建筑施工, 出现了众多环境问题, 且施工单位一味追求短期利益, 环保观念不强。在具体施工中, 施工单位不注重环境保护审批, 明显增加了环境负担, 对人们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加大经济投入, 减少环境危害。

2 市政建筑工程的环保问题分析

首先, 缺乏环保意识。在具体施工中, 大多数建筑公司不注重环境保护。对于建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没有做到“三同时”, 即: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使用。引进设备、工艺与环境保护标准不相符。针对环境问题, 缺乏编制报告书, 在施工过程中, 有毒有害物质超标, 与国家规定建筑材料不相符。其次, 环保成本较高。在建筑工程中, 科学减排技术属于重要措施, 能够确保建筑环保施工。然而, 在大多数建筑公司不理解、未掌握减排技术, 加上管理手段不合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无法做好减排工作。许多建筑项目开工较快, 在绿地保护规划方面, 通常是先破坏后再改造, 对于未破坏环境, 未采取科学、合理保护措施, 加上综合因素影响, 使得环境保护成本明显增加, 在具体施工中, 保护规划不合理。第三, 针对建筑施工噪声, 严重干扰居民生活。在建筑工地生产过程中, 存在着多种音调, 无规律的杂乱声音, 被人们称为生产性噪音, 这些噪音不仅对工作听觉系统有损害, 可以造成职业性噪声聋, 而且对神经、血管系统也有不良作用, 因此, 国家把它列为规定的职业病之一。现阶段, 许多建筑工程是在城乡结合部、城市建设, 工程位置居民较为集中。然而, 建筑企业不注重环保问题, 针对建筑施工, 为采取合理环保措施。尤其是夜间施工中, 产生的施工噪声, 严重影响周围居民工作、学习与生活。第四, 环保立法不完善。针对市政工程施工, 环保法只涉及了建筑施工材料丢弃, 污染物排放问题, 尚未涉及施工过程。因此, 如何完善建筑施工的流程环保, 是环保立法需考虑的问题。

3 建筑工程环保问题优化解决对策

现阶段, 立足建设工程角度, 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可以说, 改善资源消耗问题, 治理建筑工程环保问题, 平衡生态施工环境, 是建筑企业重点研究课题。为改善建筑施工环保问题, 避免施工作业污染, 降低施工噪音, 排减物体, 对工程安全管理、施工质量具有严重影响。笔者认为, 针对上述问题, 实施综合治理, 优化改良环境, 能够顺利促进工程施工, 主要从如下方面入手:首先, 组织措施。针对环境建设工作, 不再是经济投入、技术措施等问题, 已由传统技术管理, 拓展到项目组织、工程管理方面。所以, 强化建筑施工, 改善环境保护问题, 需建立环保责任机制, 确保环保目标得到层层分解, 明确施工人员、项目经理与企业领导层的相关责任, 实现管理职责具体、明确。针对企业负责人, 承担环保总负责人角色, 主要职责是制定替代资源、节约资源战略, 寻找资源替代品, 降低能源消耗, 改进施工生产技术、方式与工艺, 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针对环保工作, 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 在施工现场, 需建立环境监控体系, 明确环境保护责任者、领导者。而施工人员作为环保工作实际实施者, 需根据企业制定的环保标准, 结合污水污染、废弃污染、粉尘污染方式要求, 科学组织工程施工。其次, 技术措施。针对建筑使用企业,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 需根据国家与行业标准, 考虑噪音、固体废弃物、空气、水源等污染防治要求,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 建立规章制度, 明确技术保护措施。其一, 降低空气污染。建筑工程属于粉尘工作性质, 在有效区域内, 应尽量封闭施工。针对现场垃圾渣土, 及时清理出厂, 禁止将建筑垃圾抛洒至建筑地外。针对高达建筑物, 在清理施工垃圾时, 需选择封闭式容器。对于施工场地, 合理实施绿化、硬化, 定期进行洒水清扫, 建立长效机制, 降低粉尘污染。对于机动车, 减少尾气排放装置, 与国家相关环保标准相符合;其二, 水体污染防治。针对土方回填, 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全面改革排水设施建设。对于工地道路, 需实施全面整改, 确保废水流通顺畅。对于某些大型施工现场, 需设置临时食堂, 在排放污水时, 需设置简易隔油池, 并进行定期清理, 避免发生污染。若工地存在明显坡度排水渠道, 假设盖钢板于明沟上, 清晰走好标示。若工地搭建临时厕所, 需设置化粪池, 合理规范防渗漏;其三, 噪声污染防治。在施工之前, 选择最先进、最科学施工设备, 尤其是工程出厂时, 即带有噪声防治功能设备。在具体施工作业时, 需尽可能避免噪声, 尤其是突发性高噪声。对于较为严重产噪设备, 在敏感区远离方位设置。选择天然屏障隔离, 降低噪声污染。尽可能防治人们活动频繁, 禁止在休息时间, 进行施工作业, 特别是防治夜间施工;其四,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针对固体废弃物, 需事先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可选择回收利用、堆肥填埋、热解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第三, 经济措施。针对建筑施工环保问题, 选择经济措施最为有效、直接, 强化作业人员知识培训, 加大培训经济投入, 利用环保知识培训, 使施工人员将环保理论有效融入实际施工作业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各类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 针对严峻的环境问题, 我们应当运用法律的威严去增强环境保护的认识, 在建筑施工中, 综合考虑固体废弃物、水体、噪声、空气等污染问题,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应对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最终实现绿色施工、环保施工, 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之路。

摘要:对于市政建筑施工而言, 无法避免出现环境破坏、资源消耗问题, 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建筑企业需注重环境保护, 在实际施工生产中,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利用组织、经济与技术措施, 尽可能降低消耗, 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文立足市政管理角度, 探讨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问题, 探讨一些优化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政,建筑施工,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学伟, 刘瑞彬.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8) .

[2]徐科科.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J].四川建筑, 2013, 33 (1) :209-210.

上一篇:数字测量下一篇:消费主义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