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的文化密码

2024-06-16

学校体育的文化密码(精选五篇)

学校体育的文化密码 篇1

一、“153”是什么

用辉山学校自己的话说, “153”是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工程。这个工程是依据辉山学校的学情、师情、校情而设计和实施的, 旨在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课堂效率,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基。解析“153”, 就是“1”个自学报告, “5”个课堂环节, “3”种评价方式。

(一) “1”个“自学报告”

“自学报告”决定了新知识的学习是以自学的方式开始的, 而报告的形式又提升了自学的深入程度。他们自学“自学报告”最突出的是“我的发现与思考、我的问题”等姓“自”的未完成态的项目。

(二) “5”个课堂环节

1. 课上交流:

首先, 小组学习是课上学习的基本方式, 在自学的基础上, 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个人的学习成果和疑惑。同时, 在相互的讨论中, 提升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解决疑惑, 并把仍然无法解决的内容进行汇总, 在展示或质疑环节中寻求帮助。

2. 展示汇报:在小组讨论后, 把全组同学对知识的整体认知和困惑与全班同学分享, 收获大家的补充和指正。

3. 质疑提升:

经过各小组对本课知识的研讨, 对前期学习过程中掌握不了的部分提出质疑, 并寻求帮助。老师和同学共同完成本课知识的深化和完善。

4. 巩固拓展:

在本课知识完善、解决的基础上, 完成拓展和提升。可以是理论上的相互交流, 也可以是习题式的问卷等多种形式, 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变式的情境, 通过实践应用, 强化学习效果。

5. 课堂测试:

是课堂效果的一个检验, 也是教师对学生和小组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 同时是一节高效课堂必备的结论性的内容。

(三) “3”种评价方式

1. 自我评价: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信力。

2. 小组评价:

同学间的互评, 旨在促进小组的合作, 提高学生的互相欣赏和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 使学生能在相互的欣赏和正确的相互评价中理解责任、学会担当。

3.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既是对学生一节课学习达标程度的评价, 也是对学生相互间合作和互助程度的评价。

二、“153”特在哪里?

粗略地看, 辉山学校的“153”教学工程并无太多特色, 至少对于研究教学改革的人来说是似曾相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学案、翻转课堂等时下诸多流行因素的影子。但深入他们的课堂, 研究他们的实践过程, 我们可以悟出其独特的味道, 感受更深层次的“153” (本文从多个角度定义“153”, 所以略去模式、工程等名词) :每个学生都是“1”———承认差异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打通“5”条自主发展之路———自信的通道, 质疑的通道, 选择的通道, 效率的通道, 方法的通道;突破“3”种课堂教学误区———虚设情境的误区, 虚妄效率的误区, 虚假成果的误区。

(一) 每个学生都是“1”

“1”不仅仅是学习的开始, 更是突出独“1”无二的主体。辉山学校的“自学报告”, 旨在为学生创建一个独立学习的引领模式, 不同的学习栏目, 因生而异, 尊重学习个体的独特性, 给个性思维以宽广的空间。事实上, 由于“1”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有效的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才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在辉山学校, 老师不必担心放任学生会导致学业的不可控, 因为老师们欣喜地发现, 那些可能“被担心”的学生因为逐步找准了自己的起点, 学习正在变得主动而有效。

(二) “5”条自主发展之路

1. 攀上去, 获得自信的通道

不难想象, 刚开始的时候, 师生们并不很适应“153”。习惯了随大溜的学生找不到自我, 有的学生像抄笔记一样抄“自学报告”。老师们心里也没底, 总是不自觉地准备自己多讲点。在磨合过程中, 是任务驱动机制让更多的学生逐步尝试真正的自主学习, 他们发现, 没有自主就没有发言权。在争取发言权的过程中, 自信一点点建立起来, 有了自信做基础, “自学报告”的个性色彩逐渐显现。而新型的教师角色几乎是被学生“带”出来的, 是学生的表达意识和效果让教师打消了顾虑, 也消弭了惰性。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来说, 学生的自信千金难买。

2. 慢下来, 质疑的徘徊是必经之路

“153”允许学生慢下来。老师们相信, 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慢下来, 不是简单的没学懂, 而是正在经历比较艰难质疑的过程。如果这时候借助外力让学生快起来, 就像是残酷的“剧透”, 就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权。“153”当然不排斥借力而行, 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众多的关口让学生“主体对主体”, 而不是“个体对群体”地展开讨论。他们的研究表明, 两个情形下, 学生的心理体验截然不同。而因为小组学习的形态, 使“153”恰恰能高效地容纳学生个体慢下来的节奏, 实现快与慢的有机结合。

3. 走下去, 每一次选择都是成功的积累

质疑和徘徊的价值就在于, 在暂停之后是学习主体的再次出发。在“153”课堂里, 走下去会有先后、快慢之分, 但没有盲目的跟风。可以说, 每个学生都是以独特的轨迹前行的, 虽然不同个体间轨迹可能重合, 但没有人的思考是被替代的。

4. 跑起来, 做学习效率的主人

辉山师生概念中的跑, 并不是一味地求快, 而是让学习更洒脱。事实上, “153”让很多课堂摆脱了定制的束缚, 其中的“5”可长可短, 在时空上让位于“1”和“3”。洒脱的师生还可以跨章节、跨学科地跑起来。事实证明, 有了个体慢下来的积累, 就有了群体跑起来的能量。从另一个角度说, 是各种学习信息、能量高速地跑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冗余。

5. 踏出痕, 经验和方法最有用

著名数学家史宁中教授在主持修改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 特别强调“四基”: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此“四基”虽然源于数学学科, 但对“153”的过程优化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踏出痕, 不仅仅是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亲历探究的过程, 更是要把成功或失败的记忆刻在脑子里。“153”就是提供 (埃德加·戴尔的) “学习金字塔”的底层平台。

(三) 突破“3”种课堂教学误区

1. 情境, 从为“课”服务到为“学”服务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研究领域充斥着“优秀课思维”:即教者将课设计得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表达 (或表演) 为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课的优秀与否就是师生配合是否默契。这种课堂的本质是教师决定论, 是对学习过程的硬切割, 是与自主学习的理念背道而驰。“153”课堂承认学生学习的多种起点, 并且将起点的差异看作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从而呈现一种高度开放的课堂教学, 学生的心理线索不再是判断老师的意图是否实现, 而是完全沉浸在自主的学习探索之中。

2. 效率, 从轻量级的效率到有分量的效率

“153”课堂由学生观的改变而及效率观的改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化小评价单元, 并且更乐见课堂上立竿见影的效率。教师过多地干预效率, 就有揠苗助长或掩盖问题的危险。“153”的实质是让学生将有用的问题进行筛选, 然后创设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和情境。所以, 上课不是“我会了”的表演, 而是“我怎么办”的探索。在“153”的情境下, 带着没解决的问题下课也是一种常态, 这并不是课的缺憾或师生的负担, 是探究的延伸。

3. 成果, 从少数人的成果到全员的成果

我们都认为教学应该面向全体, 但在一般意义的班级授课形式下, 面向全体很难实现, 因为有很多学习需求是讲授型的课堂所无法触及的, 无奈的教师只好用个案成果代替全体成果。而“153”是“自主———合作———自主”的无限循环, 用学习机制解决了教师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153”如何牵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辉山学校的课改风景是由众人共同描绘的。在本轮课改之前, 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与教育强区签订委托管理合同, 引进管理团队, 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 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其后, 学校又多方引进专业人员对课改项目跟踪指导, 保证实践研究的专业品质。关宝平校长力推的“153”极大地释放了学校蕴含的改革正能量, 牵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所谓自主发展不仅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同样 (抑或首先) 是对教师而言的———没有教师的主动课改, 学生的主体地位终究要沦为形式主义的幌子或盲目而无奈的假主体。于是, 我们得到了另一个版本的“153”:课改的第“1”步在于教师行为的转变;教师的“5”种主体角色———共同的开发者, 个性的实施者, 互助的评价者, 务实的完善者, 勇敢的创新者;实现“3”种扩张效应———由课堂的改变向课程的改变扩张, 由短期效应向长线效应扩张, 由教学改革向整体工作扩张。

(一) 突出“1”效应, 成败在教师

前些年, 有人创造了一个形象的健康公式:在一个由“1”和后面多个0组成的多位数中, 人的健康好比是“1”, 其他的都是后边的0, 没有健康的“1”, 后面的0只能是虚无。在关宝平校长心里也有类似这样一个公式, 但他认为自己并不是那个关键的“1”, 老师才是。当教师真正进入课改的轨道后, 校长才可能调动资源, 形成倍增效应, 让老师的价值攀上更高的量级。

(二) 重塑教师的“5”种课改角色

1. 共同的开发者

现在, 辉山学校老师眼中的“153”已不是刚开始时那样具有颠覆性, 相反, 他们觉得教学就应该是这样。一方面, 说明这所学校前期已具有较为深厚的课改思想积淀;另一方面, 是教师被成功地赋予共同开发者的角色。一个好的课改方案, 不是让老师的经验彻底断裂, 而是为老师的提升找到出口。老师们的感受是, 其实大家一直在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 只是以前没有拿到“153”这样的密码而已。所以“153”来得看似突然, 却不缺乏与教师心底的共鸣, 是教师的共同开发才让“153”适应学生、适应年段、适应学科。

2. 个性的实施者

“153”是课堂教学的大模式, 但并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样式。相反, 学校要求必须体现三个层次的个性。一是学科的个性, 如以动手操作为主要线索的课和以材料分析为主要线索的课, 在结构布局上就体现诸多不同;二是年段的个性, 综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力特征、学业强度等多方面要素, 衍生出不同年段的变式;三是个人特征, 既要发挥学生的长处, 也要发挥老师的长处, 甚至不同的教师对“153”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 互助的评价者

“153”的框架清晰, 便于执行, 但也正因为其简明的设计, 使执行者觉得抓手不足。习惯于传统教学的老师, 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难以把握。这时, 同伴的评价就成了看清课堂的镜子。可以说, 互助评价引领了“改课”进程。迄今为止, 还没有哪种课堂观察量表能准确指向“153”这样的课堂。老师在实践中逐步聚焦, 形成了核心观察点:一是民主与自主的课堂文化, 二是准确而高效的探究过程, 三是及时而适度的教师行为, 四是开放而包容的课堂结构。

4. 务实的完善者

翻开教师的课改随笔, 我们读到最多的是追求完善的辛苦与欣喜。老师们通过以下途径追逐着他们心目的更好:反思, 教师们不再费时费力地书写千篇一律的教案, 而是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 扫描课堂瑕疵;比较, 不仅和同伴进行比较, 还搜集大量的类似课改实践学校的案例, 拓宽视野, 丰富选项;定位, 明确课堂时空中的定位、学生需求前的定位、个人风格上的定位;取舍, 追不到的风景, 先存在远方, 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5. 勇敢的创新者

关宝平校长的“360°的教育”理念启发教师们在360°的视角中寻找创新点。“化学实验教师的支撑作用”、“数学学习合作关系的培养”“学习小组组长的辐射作用”“教师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影响”等一大批研究项目, 不仅培养一批研究带头人, 更为“153”丰富了操作手段。

(三) 实现“3”种扩张效应

1. 由课堂改变向课程改变扩张

毫无疑问, 辉山学校的“改课”主要指向课堂教学。纵观中小学课改的历程, 大致出现过三个操作重心:一是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重心, 二是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重心, 三是以课程的整合重建为重心。辉山学校以“改课”为重心, 是量力而为的明智之举, 但他们的“改课”, 已经跨越了研究一节课怎么上的界限, 实质上已经涉及课程结构的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必然地产生整合效应, 包括跨学科整合和课内外整合;二是开放的课堂必然突破课本所规定的展开线索, 使“不只教教材”成为现实;三是教师思考的重心不再是诸如“这句话应该怎么说”这类细节问题, 而是如何丰富学生的学科体验, 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课程建设的范畴。

2. 由短期效应向长线效应扩张

“153”从提出到现在不到两年时间, 能够迅速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除了其本身的科学性和操作策略的有效性以外, 其核心魅力是让教师找到了专业成长的新基点。大凡突出学生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都有一个朴素的认识基础:既然讲也讲不明白, 不如让学生自己学。随着教研的深入, 辉山学校的老师们豁然明了:这句话不是对老师的贬低, 而是道出了“学业不是讲成的”这一朴素真理, 教研领域有很多学问比“讲”要深奥得多。研究的深化, 正潜移默化地改变教师的业务品质, 积累长线发展的资本。

3. 由教学改革向整体工作扩张

“改课”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不去讨论“改课”工程涉及的众多操作要素, 只强调“改课”与“改人”的关系:“改课”能激活人的思想, 让人人进入管理态、创造态、发展态。

四、“153”的普遍意义

在本文的开始我们便提到, 研究这所地处城郊、文化多元的普通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改, 对其普遍价值多有期待。那么我们姑且仍然借用辉山学校的“153”, 来描述从这个样本中所受到的启发, 希望这些启发具有我们期待的普遍意义:确立“1”个中心——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发力点;做好“5”项基本工作———以课改为中心的学校管理, 以课改为统领的教师培训, 以课改为导向的学生评价, 以课改为底蕴的校园文化, 以课改为基调的家长工作;提供“3”项重要保证———实事求是的学风, 丰厚多元的课程资源, 持续发展的学校规划。

(一) “1”个中心:课改必须改课

辉山人坚信, 改变一所城郊学校缺乏生机的现状, 唯有课改是正路。“课改必须改课” (《新课程》主编成尚荣语) , 改课必须攻上国家课程的主阵地。这番见解本应是课改的正常逻辑, 但在很多学校的实践中, 课改工作的重心却徘徊在课程的边缘地带。在热衷于打造品牌、发展特色的思路之下, 很多学校为了践行与众不同的理念, 强行开辟一个校本空间, 在越走越远的同时, 既远离了课程的基本面, 也没有真正接上学校的“地气”。所以, 这样的课改要么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终止, 要么随着校长等关键人物的更替而终结。我们说, 辉山课改接地气、入人心, 正是因为课改的理念和做法深深融入了学校的每一节课的教学, 成为师生的日常行为方式。

(二) “5”件大事:课改总前提

1. 以课改为中心的学校管理

关宝平校长力推一切为课改服务的理念, 也说过“不换思维就换人”这样的狠话, 这个狠话的背后是打开课改局面的大情怀。事实上, “应试”教育的僵化思维和学校教学管理的懒政习气难分彼此, 需要课改精神的涤荡。落实到实践中是非常简单的事:重启休眠的课程死角, 就激活了人;落实老师的创新设想, 就用好了才;追求课堂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就流转了物。

2. 以课改为统领的教师培训

辉山学校的实践告诉我们, 在形式上“改课”并不难, 但要让形式入心, 成为不可逆的行为方式, 必须跟进以下系列培训:一是基于核心理念的培训, 在辉山学校, 就是通过培训研究打牢自主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课堂技术的培训, 综合一般课堂要素、特定学科要素、教育信息化等操作技术的培训;三是基于草根实践的自培训。

3. 以课改为导向的学生评价

课堂上的评价改变了, 师生的心气很顺。但学校在评价方面遇到了共性的问题:小体量的评价容易到位, 大体量评价与课改特色实践的对接性还不够。市、区甚至学校自己的评价应有更多的变式空间, 以包容多姿多彩的改革实践。

4. 以课改为底蕴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能最直接地向学生、教师、家长传达学校的办学理念, 甚至影响着人的思维状态。在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具有重艺术、轻科学, 重高大上、轻本土化, 重宣传教化、轻主体参与的趋势下, 辉山学校把校园文化打理得能让学生插上手、对上话, 打下了课改的底蕴。

5. 以课改为基调的家长工作

辉山学校的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不很高, 核心一条是要“管住”孩子, 但学校的课改恰恰要“放开”。面对家长的质疑, 学校索性放得更开:放开学, 让家长看到学生是不是比以前学得更多、更投入;放开课, 让家长进课堂, 看看孩子是不是更积极, 更主动;放开比, 纵向比、横向比, 比学业, 更比精神面貌, 把辉山比成了热点学校;放开资源, 家长同样是课改的资源, 参与课程, 走上讲台。

(三) “3”重保障:课改持续动力

1. 营造实事求是的学风

辉山学校不会根据文件“推导”课改成效, 不会用似是而非的无用功“装点”课改。同时, 辉山人也具备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智慧, 具有不被具体的指标制约每一天的大胆略。这其实是自主发展思想的源头。

2. 打造丰厚多元的课程资源

如果说, “153”是一个课堂模式的概念, 那么丰厚多元的课程资源就是课堂源源不断的营养。辉山学校的课程资源可概括为土洋结合、内外结合、心智结合。丰富的营养让学生见多识广, 就使得他们的课堂学习不是特定学科内的条件反射, 从而使“153”突破了操作框架的意义, 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掌握的思想方法。

3. 践行科学长远的科学规划

每个新校长都会有一个新规划, 关宝平校长重上辉山也需要制定规划。他对规划科学性的理解是:找准激进和稳妥的平衡点。说其激进, 是课堂必须变, 没有商量余地;说其稳妥, 是完全没有超出教师能力所及。他们更看重的是执行规划, 用丝丝入扣的管理和服务为其护航。

超市里的文化密码 2 篇2

欣欣超市

超市简介:

欣欣超市主要经营:销售普通食品、肉食品、副食品、农副土特产品、百货、文体、办公用品、五金交电、建筑材料、金属材料、普通机械、仪器仪表、机电产品、工艺美术品、日用杂品、计算机及配件、陶瓷、玻璃制品、橡胶制品、水产品、糕点等产品。超市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超市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这个超市有两层,二楼主要是食用商品,一楼是生活用品等。

商店名:欣欣超市 商店的性质:超市

日期及观察时间:2013.10.3 上午9点到11点

1.超市里最多的商品是:食品(牛奶,酒,零食,饼干,面包,糖)

最少的商品是:刷子(耐用品)学生用品(周围没有学校)和电器(几乎没有)。

食品类最多的是:牛奶,饼干。在二楼除了有几个货架上放着零散的牛奶,在货架中间还堆放着很高的牛奶。各式各样的饼干也是放了3个货架。

最少的食品是:巧克力,海鲜品。

2.促销的食品上写的内容:名称,条码,规格,单位,价格,促销价,促销时间。这些内容强调了味道,方便性。一般人们不会看什么代言人,人们只看是否划算。

3.超市里最贵的是:品牌酒和二锅头(598)

同一种商品是按质量,容量,度数,窖藏时间和酿制的材料。4.肉类和家禽:

肉和家禽类都是分开放了。肉是按不同的肉放的,比如猪脚“甲子肉”“坐蔸肉”都是分开并整齐地摆放着的。家禽的话就是按类放的,鸭子,鸡,鹅等都各有台子摆放。这些产品都是在处理过后运到超市的,不存在有毛这样的,在超市里还有冰柜,把一些容易坏的放在冰柜里。要说原来的形态,猪肉的话基本就与猪的原型差十万八千里了,鸡鸭等还能看出

5.来自不同名族或地区的食品:

在这里,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不管是来自不同民族的还是地区的都是按商品的种类摆放的,这样人们比较容易找。而且,这些东西都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只要是进超市的东西,大家都会认为它是符合标准的,大家买东西主要看有没有用,并不会在意生产者或民族。5.顾客通常买一次东西要花15——25分钟。这个超市在当地还是算比较大的,人们一般会当成在玩,所以时间也就比较长。

他们一般会花时间在买东西上,因为要是不适合不好退换。购买动机:从大部分人来看,他们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人们买的东西都是生活中常要用的;还有一个是价格因素,人们会在特价商品区逗留很久。7.当顾客有问题时,年轻人大都会自己先看,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实在自己不知道的才会咨询售货员。而中年人活老年人则是先就问想要买的东西放在哪里,有什么问题都会直接问售货员。

8.来购买商品的顾客通常是家庭成员,朋友夫妻。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有很多男女,那一般是夫妻,他们主要是买东西来的;还有很多三两个的女顾客,这就是来逛超市的,他们重要的是逛。

《乡愁》背后的文化密码 篇3

一、字斟句酌品韵味

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韵律之美很重要。如何让学生发现诗歌的韵律之美?教师适当地进行词语替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原文中第一节的内容是,“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教学中,教师把这节诗做了这样的修改:“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并让学生朗读评议。

生1:作者用“头”,很显然是为了押韵,“候”“愁”“头”都押“ou”韵。

师:说得很好,这里表现了诗歌的韵律之美。

生2:“这边”“那边”,让人感觉很近很近,而“这头”“那头”要遥远得多。

生3:我觉得“头”给人的感觉非常沉重,而“边”给人一种轻松愉悦之感。

师:作者用“小小的邮票”表现在外求学的游子对母亲的思念,那份浓浓的乡愁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呢?

生4:是母子相别之愁。

生5:是少小离家之愁。

师(板书“少小别”):“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啊,作者却强调“小小的”。很显然,“小小的邮票”无法承载那蕴含其中的深深思念,请同学们用“小时候,乡愁是 ”的句式,直接说出第一节诗蕴含着怎样的愁。

生6: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生7:小时候,乡愁是少小别离的沉重心情。

一个“头”字,既体现出作者的炼字之美,又体现出诗歌无与伦比的韵律之美。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乡愁》中潜在的格律与韵律之美一一被学生发现。这样的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刻感悟的过程。感悟的深刻,朗读时自然深情。

二、寻典觅踪探别情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每一种情感,都能从诗中找到源头。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乡愁背后的历史渊源,也就交给了学生一把打开诗歌内涵的钥匙。

原文中,诗的第二节是“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教学中,教师把这节诗改为,“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机票/我在这头/妻子在那头”,并让学生朗读评议。

生1:“船票”要好,因为船行的速度慢,凸显出两人距离很远,思念很长。

生2:“新娘”强调结婚不久就分别了,很显然前者要愁得多。

生3:“新娘”与前面的“船票”相照应,显示出思念很漫长,且思念的心情很急切。

师:“窄窄的船票”让我们不由想起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份浓浓的乡愁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呢?

生4:是新婚的离别之愁。

师(板书“新婚别”):前面学习《杜甫诗三首》时,我们知道了“三吏三别”。“三别”中有一首著名的《新婚别》。杜甫用悲怆的语调写了人世间最悲苦的事,“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请同学们用“长大后,乡愁是 ”的句式,直接说出第二节蕴含着怎样的愁。

生5:长大后,乡愁是新郎对新娘的深深思恋。

生6:长大后,乡愁是“暮婚晨告别”的沉重与悲戚。

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教学第三节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教师没有做其他铺垫,就要求学生试着品读。

生7:作者用“矮矮的坟墓”表现母亲的离世,读起来格外悲伤。

生8:读到这里不由让人想起杜甫的两句诗——“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生9:以前读过苏轼的《江城子·悼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虽然诗人悼念的人不一样,但那种悲凄是一样的。

生10:“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两相对比,天人永隔的悲怆与愁苦尽在纸上。

师:好一个“天人永隔”,这种生死别(板书“生死别”)让读者感同身受,让我们用笔来描绘作者刻画的那份沉重景象。

生11:在外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了家乡,看到母亲那矮矮的坟墓,他不由地失声痛哭。

生12:多年以后,诗人带着孩子回到家乡为母亲扫墓,看到母亲墓前荒草萋萋,不由悲从中来。

师:“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生离死别让人感到无限悲苦,请用“后来啊,乡愁是 ”的句式,说说第三节表现出怎样的愁。

生13:后来啊,乡愁是矮矮坟墓中埋藏的深深愁绪。

生14:后来啊,乡愁是生死两茫茫的孤独无依。

这一部分的精彩,源于师生阅读量的丰厚。也正是在这样的丰厚之中,诗人所表现出的愁完全被具体化、形象化了。那份割舍不断的乡愁,仿佛从唐诗宋词中款款走来,浸润了师生的心灵。有了这样的理解,朗读的情感问题不攻自破。

三、深入浅出话离愁

自古及今,写乡愁的诗文数不胜数。诗人余光中的高明之处,便是将普通的乡愁上升到家国之思,而这正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教师采取了反向突围的方法。学完第三节诗后,教师及时抛出个人观点:世间最悲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而这在前三节已经写得很充分,我认为最后一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删除。

生1:不能删,因为这四节是层层递进的,表达的思想一层比一层深。

生2:不能删,因为少小别、新婚别与生死别关涉的是个人,而最后一节写的是家国之思。

生3:最后一节涵盖了前三节所有的愁,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个人对家乡的思念,更是台湾人民对大陆的思念。

师:确实,浅浅的海峡隔断的是台湾与大陆,隔不断的是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诗人巧妙地将个人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乡愁。(板书“家国别”)请同学们用“而现在,乡愁是 ”的句式,说说作者想表现怎样的乡愁。

生4:而现在,乡愁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呼唤。

生5:而现在,乡愁是台湾人民对大陆深切的依恋。

生6:而现在,乡愁是大陆人民每逢佳节时对海外游子的深深祝福。

教师抛出个人观点后,学生进行了细心的对比阅读。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最后一节,诗人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既反映了中华儿女共有的乡愁,又反映出海峡儿女盼统一的愿景。在这样的对比朗读中,乡愁背后的深层内涵完全展现出来。

四、纵横对比读意境

在诗歌朗读教学中,仅有对文本本身的挖掘与对比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延伸对比,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品味不同风格的作品中的相同愁绪,而这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于佑任先生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要求学生诵读比较。学生朗读后,有的说,这首诗感情充沛,气势昂扬,让人读之而泪落;有的说,这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让人对乡愁有了更为明确的感受。教学至此,教学目标已经达成,教师顺势作了小结:在余光中先生的笔下,乡愁是亿万中华儿女浅吟低唱的小曲,在于佑任先生笔下,乡愁是满怀思念与悲愤的呼告。“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浪子回头》)2003年9月17日,满头白发的余光中先生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而时间却已过去了整整70年。让我们再次吟诵这首《乡愁》,让那思乡的情感坠满我们的心头。

(作者单位:江陵县实验中学)

“历史文化名街”的地域密码 篇4

濮阳县城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里原是黄河古渡,五代前期,后梁、后唐展开了黄河争夺战,后唐庄宗李存勖下令在此筑起城池,作为进攻开封的桥头堡。到了北宋,这座为攻打开封而筑的城,成了开封重要的北方屏障。漫漫千年,这里先后被称为德胜城、澶州、开州等,作为州郡所在地,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年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事件,是发生在公元1004年的澶渊之战、澶渊之盟。

四牌楼蕴含的地域“密码”

在濮阳县城打听十字街,几乎没人知道。虽然县里以“古十字街”之名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但这却不是约定俗成的地名,当地老百姓习惯地称十字街为四牌楼。

四牌楼是一座古建筑,坐落在十字街中心,由四根方柱架起,绿色琉璃瓦顶盖,其上四角翼然,其下四面敞开,整体像个亭子,但从四面分别看,都是一个牌楼,所以称为四牌楼。在中国古代的城市里,这样地处要道的建筑不算少见,北京的东四、西四牌楼,即是此类。

以这座牌楼为中心,濮阳老城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别留有200米到400米不等,基本是“前店后坊”的格局。临街都是店铺,多为单层硬山顶,青砖灰瓦,飞檐挑角。店铺门外,一米多宽的木门板靠墙整齐码放,这是中国古代商铺特有的板搭门。晚上一块块安装成一面墙,白天一块块摘下来,门面全部敞開,既有利于展示商品,又方便顾客进出。

在这儿逛街,南来北往、东奔西走,都从四牌楼下穿过。按照古代的格局,濮阳老城是地域中心,十字街是老城中心,而四牌楼便是这中心的标志。

这座标志性建筑四面挂匾,东西两面为“颛顼遗都”“澶渊旧郡”,夸耀此地历史悠久;南北两面为“河朔保障”“北门锁钥”,强调其地理位置重要。四个匾额,浓缩着濮阳千年历史,可以说是解读其深厚内涵的密码。

四牌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是当时知州龙大友所建。1521年3月,龙大友出任开州知州,数月后动工兴建“明道书院”,第二年4月竣工。州庠生侯大节捐家田为“明道书院”学田,令龙大友深为感动,又念及侯大节祖父侯春、父亲侯英皆为开州名宦,故在十字街心建四牌楼,以彰扬侯家义举。因地处要道,四牌楼成为该城地标性建筑。

八都坊也始建于明代,又名“澶渊名阀坊”。明代开州人才辈出,先后有八人出任朝廷重臣,他们都曾担任过都御使之职。万历四十五年,直隶大名府知府陶珽、开州知州周之漠等人,为彰扬前贤建立该坊。

八都坊由坊座、坊身、坊顶组成。远远望去,端庄大方,气度不凡。该坊“文革”中被毁,周边环境也已面目全非。现存石坊为前些年重建。

如果说,四牌楼、八都坊是人文蔚然的见证,那么老城的两座教堂,则沉淀了清末民初西方教会渗入濮阳的历史记忆。

十九世纪晚期,西方传教士开始在濮阳频繁活动。1890年,法国传教士贝尧在东大街购地建起天主教堂,1900年,这座教堂被义和团放火烧掉。这个教堂的损失,被法国列入庚子赔款。如今东大街路南的天主教堂,即是用庚子赔款重建的。

老城东关外,还有一座耶稣教堂。1912年,美国耶稣教传教士博清洁携妻玛利亚及医护人员11人来到濮阳,在东关购地修建教堂。这座教堂平面十字形,前为钟楼,高三层,尖顶,顶上四角立有方柱,造型别致。

1948年2月—5月,华东野战军在濮阳整军,朱德代表中央亲临,动员全军南下作战。陈毅在这座耶稣教堂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由朱总司令代表中央发出解放全中国动员令。因这段往事,这座教堂如今被公布为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近百年风霜,耶稣教堂周正坚固,让人称奇。濮阳县文化局文物科科长刘忠宇介绍说,当初博清洁以八分钱一块的高价购砖,附近的砖窑主都觉得要发大财了,但博清洁坚持一块一块验收,缺角的、破损的都退回去,最终窑主们也没挣到多少钱。

老城古建凝聚历史讯息

濮阳县老城的始建者,是大名鼎鼎的后唐庄宗李存勖。这位勇猛善战的皇帝,最先发现了此地的战略重要性。

濮阳一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传颛顼曾以此为都,因此古代有颛顼之墟、帝丘之称。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古代河流)之北而得县名;隋代在此地设立澶渊县,唐代升格为澶州。不过,最初的濮阳、澶州,指的都不是现在的濮阳老城,这里当时是一处黄河渡口,名唤“得胜渡”。五代时,后唐与后梁争夺黄河,才使此地的战略地位凸显。

公元919年,李存勖下令在两岸渡口筑起两座城池,称为南北德胜城,中间架起浮桥连结,作为攻击后梁的“桥头堡”。

因军事而兴的德胜城,建成4年后,即经历了一次“强拆”。

德胜城位于后梁首都开封之北,地理位置异常重要,这座城池的兴建,令后梁君臣寝食难安。923年,后梁名将王彦章火烧浮桥,奇袭南德胜城,下令拆掉城内房屋,以房梁做筏,载兵浮黄河而下,攻打李存勖在下游筑造的杨刘城。李存勖在北城望见,也下令拆屋做筏,顺流而下。

后梁、后唐军队沿河各行一岸,每当至弯曲流缓之处,两军便在河中相战,飞矢如雨,200公里的行程,双方相战百次,互有胜负,等到进抵杨刘,各伤亡近半。

经过激烈的黄河争夺战,当年10月,李存勖率军奔袭开封城,顺利灭掉后梁。因李存勖建都洛阳,德胜城的地理重要性便降低了。10多年后,后晋灭掉后唐,重新建都开封,对德胜城也重新重视起来,将澶州州治迁往此处,从此德胜城就成了澶州城。到北宋时期,这个澶州城上演了一出影响天下百余年的大戏——澶渊之盟。

李存勖创建的德胜城,本有南北两座,夹黄河而筑。到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被黄河淹没,仅余北城,此后代代相沿,金代更名为开州,民国初年改为开县,因四川、贵州皆有开县,一年后启用了此地战国时期的旧名,称濮阳县。

“四牌楼下”的壮馍

30年前,濮阳县十里八乡的人进了城,最想做的事,就是到四牌楼下,吃两个壮馍,喝碗丸子汤,“进趟城,这是起码的”。

在那个食物短缺的年代,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总少不了几样“好吃的”。偶尔吃到的美食,常常令人终生难忘。

濮阳人是幸运的。时至今日,怀揣着旧梦的人,仍能找到十字街,找到四牌楼,找到记忆中的壮馍老店。买到的壮馍,还是原来的做法、原来的味道,甚至卖壮馍的,还是原来那个人。环顾周围,一色的老瓦房,一色的板搭门,街容市貌,让人恍然如穿越。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30年来,中国脱胎换骨,从城市到乡村,从服饰到观念,从市容到家居,从做饭到吃饭,方方面面,莫不巨变。

濮阳的变化更为巨大,因中原油田的发现和开采,濮阳市从无到有,在老城之北10公里的地方拔地而起;濮阳县城也拓宽道路,盖起高楼,旧貌换了新颜,但以四牌楼为标志的老城的“核”,却奇迹般地保留下来。

两天的时间里,我徘徊在十字街,品尝四牌楼下的壮馍,与商铺老板聊天,在93岁老人的耳边放大嗓门询问,渐渐认识到一个事实:古韵依然的十字街,变化其实也深入骨髓。在农业文明中,十字街是全城、全县、全州的商业中心,而随着农耕时代的渐行渐远,十字街也渐渐失去了核心地位,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

港口金融:蓝黄文化的经济密码 篇5

源远流长的黄河,使华夏民族创造出享誉世界的灿烂文明;面对浩瀚无垠的海洋,华夏儿女同样谱写出了不朽的蓝色篇章。

作为黄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点,山东省有着独特的区位与文化优势,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让这座以农业而著称的经济大省焕发了新的蓝色活力。

战略目标已经明确,战略执行又该如何落地?

港口无疑是最佳的落脚点之一。纵观我国城市港口经济与金融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每个港口都有其独特的产业特点,从而形成了服务于主导产业的港口金融模式。例如依托于天津港大宗货物进出口而形成的物流金融、依据上海港船舶中转而形成的船舶融资,以及立足于大连港船舶制造行业而兴起的制造金融。

青岛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同样需要独特的港口金融模式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991年12月成立的中信银行青岛分行是第一家进驻青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1年来,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依托山东和青岛地区良好的经济环境,紧跟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大力开展金融创新。

2007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在解构山东半岛经济特点、研发服务辖区经济特色产品时,就实现了金融和港口经济的成功嫁接,并创立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特色品牌“中信港口金融”。该品牌不仅实现了金融与港口的对接,也有效地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创新和服务是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业务发展的不竭动力。21年来,无论遇到怎样的跌宕起伏,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始终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始终没有忘记“一切从客户出发”的信念;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险压力,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始终积极应对、稳步向前。

作为蓝色经济的核心,港口经济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已愈发明显。这也为港口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源泉。如今,属于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的蓝色乐章已经开启,这幅恢弘的篇章中,“中信港口金融”必定大有可为。

上一篇:虚拟实验环境下一篇:城市居民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