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模预测

2024-06-23

发展规模预测(精选十篇)

发展规模预测 篇1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 在高等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中受益不少。但是, 由于河南省高等教育起点低, 发展仍相对滞后。如何既能在高等教育规模常规发展中继续受益, 又有效规避可能提前到来的教育规模滞涨的负面作用, 需要未雨绸缪, 实现河南省高等教育稳步、健康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规模概述

高等教育规模, 有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宏观上又可以分高等教育总体规模 (或绝对规模) 和相对规模;微观上通常称为校均规模, 也称办学规模。

高等教育总体规模 (或绝对规模) 一般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总体容量, 其代表指标是全国或全省、全地区在校大学生人数。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一般是指利用人口或经济指标来衡量高等教育规模相对于人口或经济的水平, 这是为了方便比较各国或各地区在一定的人口总量条件下承载的高等教育规模或一定的经济总量条件下承载的高等教育规模。

1999年6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当年,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数达160万人, 比1998年增加52万人, 增幅达48%。此后连续6年, 每年以平均24%的增幅扩大招生, 2005年, 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达504万, 占高考人数的57.47%。到2010年, 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达661.8万, 70%的高考生如愿跨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2010年, 全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3105万人, 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 毛入学率达26.5%。

据河南省《2005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记载, 2005年, 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3所, 其中本科院校28所。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职 (专科) 学生27.76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02%, 高等教育总规模约为145.53万人。2010年, 河南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进一步扩大, 结构更趋合理。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99所 (含独立学院) 。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227.96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02%。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达45.74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36.8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继续扩大, 校均规模达13181人, 其中本科院校校均规模上升到18574人。

2011年, 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科学协调发展。河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7所,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7.14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63%。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236.49万人, 校均规模为12630人。

二、基于生源预测的经济规模分析

1977年10月12日,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 当年报考570万人, 录取27万人, 录取率为4.7%;2010年, 高考报名人数达946万人, 录取人数657万人, 录取率为69.5%。

近年, 生源下降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根据中国教育在线高考数据库的数据分析, 从2008年开始, 上海市高考报名人数开始大幅下降, 招生规模也相应缩小, 但招生规模下降幅度明显较小。上海市2006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1.38万人, 此后连年下滑, 2011年报名人数已不足6.12万人, 较2010年报名人数再降12%。

与此相对应, 上海市高考录取率多年来稳步攀升, 常年居于全国录取率排行榜前列。上海市2010年高招录取率已超过85%, 2011年报名人数再降12%, 但招生计划缩减不多, 因此2011年录取率达到89.34%。根据中国教育在线高考数据库的数据显示, 上海市已是全国高考实际录取分数最低的地区, 按照当前趋势, 或将成为我国首个高招人数与报名人数倒挂的地区。

除此以外, 考生放弃高考的情况始终存在。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 高考弃考人数达84万, 占当年高考人数的10%。低龄留学、就业压力、经济问题是高三学生弃考的主要原因。今后5年, 由于适龄入学人口的大幅减少, 考生的择校倾向将极大加强。这种倾向将给社会声誉不佳和特色不强的高校造成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基于成本控制的经济规模分析

据《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河南省共有普通高校117所, 其中本科院校47所 (含9所独立学院) , 高职高专院校70所;成人高校14所。

全省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2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8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二级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8个, 一级省 (部) 级重点学科89个, 二级省 (部) 级重点学科17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236.49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63%。研究生招生1.08万人 (博士生337人) , 比2011年增加187人;在学研究生3.09万人 (博士生1245人) , 比上年增加1887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1.71万人, 比2011年增加6690人;专任教师8.2万人, 比2011年增加4566人。生师比为17.29∶1, 低于2011年的17.56∶1 (在校生和教师总数均为折合数) 。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2.78万人 (正高级6478人) , 占总数33.86%, 比2011年提高0.8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3.79万人 (博士生8193人) , 占总数46.14%, 比2011年提高2.49个百分点。

普通高校占地面积14.77万亩 (办学条件指标均为学校产权, 以下均同) , 比2011年增加7500亩;生均占地面积64.94平方米, 比2011年增加1.2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88.79万平方米, 比2011年增加451.58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0.95平方米, 比2011年增加2.1平方米, 其中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5.96平方米, 比2011年增加1.24平方米。图书藏量1.19亿册, 比2011年增加883.21万册;生均图书75册, 比2011年增加2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5.33亿元, 比2011年增加8.75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023元, 比2011年增加322元。

高等教育发展的势头良好, 但是, 也存在一定的隐忧。有关人士指出, 沉重的贷款压力, 已使很多高校举步维艰, 部分高校将因为债务问题而面临破产。然而, 部分高校并没有放慢贷款的步伐。河南省普通高校单纯负债问题目前仍然处于可控阶段。如果高校负债与生源不足产生叠加效应, 将会危及高校的生存。

四、基于教育投入的经济规模分析

2009年, 全国教育经费为16502.71亿元, 比2008年的14500.74亿元增长13.81%。其中,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 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 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为12231.09亿元, 比2008年的10449.63亿元增长17.05%。据统计, 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340507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59%, 比2008年的3.33%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核实数, 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应修订为3.33%) 增加了0.26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表明, 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2008年有所增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河南省从总体上看, 在绝对数值上, 教育投入仍显不足。

五、结论与建议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 到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208万人, 其中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13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要实现这一目标, 不仅需要有远见和开拓精神, 还需要认真面对生源、投入、高校债务等问题, 未雨绸缪, 迎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一) 控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扩张和生源流失

在生源竞争日趋紧张的情况下, 河南省应该在5~10年内严格限制普通高校数量的扩张速度, 原则上零增长;控制在校生校均规模, 原则上不超过15000人;防止省内高校出现生源的恶意竞争, 注意控制生源的流失。河南省是人口大省, 只要方法得当, 措施得力, 克服生源压力是没有问题的。

(二) 增加高等教育投入,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建议河南省在控制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规模的同时, 加大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投入力度, 争取在3年内使生均经费支出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速提升河南普通高校的办学质量、教育水平和专业特色, 提升河南普通高校的知名度, 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社会福利, 留住人才, 增加竞争的筹码。

(三) 合理解决高校债务

湖北省、陕西省出台的解决普通高等学校债务问题的政策, 社会反映良好。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建议河南省借鉴其他省份的做法, 及早妥善地处置好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的债务问题, 促使各个高校轻装前进, 借高等教育发展的调整时期养精蓄锐, 为21世纪中期的阶段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高等教育规模, 有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宏观上又可以分高等教育总体规模 (或绝对规模) 和相对规模;微观上通常称为校均规模, 也称办学规模。高等教育总体规模 (或绝对规模) 一般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总体容量, 其代表指标是指全国或全省、全地区在校大学生人数。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一般是指利用人口或经济指标来衡量高等教育规模相对于人口或经济的水平, 这是为了方便比较各国或各地区在一定的人口总量条件下承载的高等教育规模或一定的经济总量条件下承载的高等教育规模。基于生源预测、成本控制、教育投入的经济规模分析, 河南省要实现教育发展的十年目标, 不仅需要有远见和开拓精神, 还需要认真面对生源下降、投入不足、高校债务等问题, 未雨绸缪, 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学生数量,教育投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

[2]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

[3]教育部: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4]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5]2011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Z].

[6]沈学锋.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9, (11) .

发展规模预测 篇2

一、有利因素

(一)政府着力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2016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要进一步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关系,放活生产经营自主权,引导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扶持政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政府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户开展股份合作经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集体林业多种经营。还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林权抵质押贷款制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适度提高林权抵押率,推广“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森林保险”贷款模式和“企业申请、部门推荐、银行审批”运行机制,探索开展林业经营收益权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市场化质押担保贷款。加大开发性、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对林权抵押贷款进行担保,并对出险的抵押林权进行收储。各地可采取资本金注入、林权收储担保费用补助、风险补偿等措施支持开展林权收储工作。完善森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森林保险费率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创新差别化的商品林保险产品。研究探索森林保险无赔款优待政策。

(二)林业碳汇产业正在发展当中

林业碳汇产业在发展当中,国内碳汇造林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清洁发展机制(CDM)碳汇造林活动稳步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及技术标准体系正逐步建立,林业碳汇产权、碳交易制度建设等正在破题。政府鼓励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促进碳汇进入碳交易市场。随着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努力,中国将很快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三)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是林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与林业休闲服务业逐步兴起,目前全国已建立3,234个森林公园、2,729个自然保护区、916个湿地公园,森林旅游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2015年,全国林业第三产业产值达9,262亿元,其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达6,759亿元。此外,由数据统计得出,国内林业近五年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比重保持稳定,工业化进程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高。加上随着政府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伐木的管制越来越多,传统林业产品的利润空间也会越来越低,由此可以看出,林业的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二、不利因素

(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业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仍然较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木材进口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全社会对木材刚性需求越来越大,到2020年将达到7亿立方米。因此,随着生态产品需求增长、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以及环境意识增强,未来森林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不断加深,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林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产品以低端为主

目前我国的林业第一产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初加工产品比重过大,趋同化严重,附加值较低。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科技资本和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因此,我国的林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林业相关产品仍然属于低端化产品,产业结构依然有待优化。

(三)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

林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产品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渐被压缩,加上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下游低端市场需求不旺,尤其是普通类木材行业。因此,林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率、向产业链高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林业总产值预测

2015年,我国林业总产值为5.94万亿元,同比增长9.86%;2016年为6.40万亿元,同比增长7.74%。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林业总产值将达到7.0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94%,2021年总产值将达到10.5万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林业总产值预测

15.012.09.06.03.00.02017E2018E2019E2020E2021E7.07.58.210.59.2林业总产值(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预测

2014年,我国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为4,325.51亿元,同比增长14.36%;2015年为4,290.14亿元,同比减少0.82%。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将达到5,724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54%,2021年投资完成额将达到6,836亿元。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预测

10,0008,0006,0004,0002,00002017E2018E2019E2020E2021E5,7245,8396,2176,4446,836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亿元)

通信:预测产业规模将增15% 篇3

1、 专家预测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今年将增15%。

2、 1.4GHz频谱有望正式发放,刺激市场进程。

日前,《中国2049战略》的课题组的专家做出预测,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今年将会达到16万亿元,增长15%,预计到2049年,信息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0%达到60%,总规模达到130万亿元。

课题组指出,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包括:一、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将获得重大发展;二、信息技术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包括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工业4.0等;三、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走在世界前列。

同时,我国1.4GHz频谱有望正式发放,预计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进程。自2012年美国公共安全LTE专网FirstNet成立并建设,亚太、欧洲、中东的等地区LTE专网市场陆续启动。

行业无线专网逐步向LTE网络迁移,公共安全行业预期占据专网主要份额。我国积极开展1.4GHzTD-LTE专网试验,已经在全球率先制定TD-LTE宽带集群标准,成立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推进标准化和产业发展。

目前运营商在传统业务发展受到挑战,积极布局新业务。联通与广东教育厅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合作,发力行业信息化业务;联通也在积极布局沃支付,布局生态圈,向移动支付和大数据进军。运营商对于新业务发展的动力强劲,相关业务合作方将显著受益。

发展规模预测 篇4

1 适龄人口数预测模型

某年份的适龄人口为18~22年前的出生人口去掉死亡人口之后的和,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角度可以估算出2012-2027年间的适龄人口数。由于适龄人口范围为18~22岁,所以对应于2012-2027年间适龄人口的出生年份段为1990-2009年。据此建立适龄人口预测模型:

其中表示年份的适龄人口总数;表示年份时的年龄为的适龄人口数;表示年份时,年前的人口出生数;由于儿童的死亡率比成人高,所以分成8岁前和8岁到适龄阶段为不同的死亡率;1,2分别表示8岁前和8岁后的死亡率。这里取1=7‰,2=0.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带入可以得到2012-2027年的适龄人口的预测。

2 毛入学率预测模型

根据1998-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建立毛入学率模型为:

其中表示第年的毛入学率,1998年的时间起点,定义为第一年。利用1998-2010年的数据,得到回归模型为:

相关系数为0.9916,相关度非常高,所以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模拟效果非常好。

3 高等教育规模的预测

高校在校学生数=适龄人口数×毛入学率,由上面的两个模型,可以预测2012-2027年高校的规模,表1给出了2012-2027年的适龄人口(万人)、毛入学率(%)以及高校规模(万人)的预测值:

从预测值可以看到,未来适龄人口在不断减少,毛入学率逐渐增加;在202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可以达到40%,202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可以达到50%,即正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未来高校规模还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主要是适龄人口数不断减少,毛入学率也要控制其发展速度,切不可盲目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生源的减少,一些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会逐步稳定,高校之间的竞争会越演越烈,特别是一些二级学院和民办院校。这些学校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办学质量和注重学科结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上来,逐步实现普通高等教育由培育尖子型向大众化转变,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及早制定并届时启动部分高校“合并、转制、缩编”的预案,尽可能降低由于高校学生数量增量的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高等教育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解决普通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面临的生源问题以及现在所处的阶段,然后给出了适龄人口数的模型以及毛入学率的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高校未来几年在校人数的预测模型,最后以此结论,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以求高校能够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适龄人口,毛入学率,高等教育规模

参考文献

[1]程瑶,章冬斌.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2008(5):11-14.

[2]慕静,管宝云.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预测模型与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7(2):29-31.

[3]谈松华,夏鲁惠.适龄人口下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中国发展观察,2011(9):18-19.

[4]刘延松,张炜.高等教育规模预测模型讨论及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25-27.

发展规模预测 篇5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起步较晚,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总超标率为16.1%。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将近1/5的耕地被污染。

我国工业和农业的粗犷式发展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工业和农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及时重视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从而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土壤污染事件频发,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出台频率加快。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起步较早,但是并未得到足够额重视,发展和完善进度缓慢,但是近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毒地”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防治政策。其中,“土十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的纲领性文件。

土壤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汇总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4年以来,政府频繁发布和土壤防治相关的技术导则、行动计划,显示出对土壤防治问题的日益关注。同年,国家在浙江台州、湖北大冶、湖南石门、广东韶关、广西环江和贵州铜仁等地启动了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4年土壤修复工程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同比上涨42.8%和13.3%;根据《2015中国土壤修复发展白皮书》,2015年全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超过100个,合同签约额达到21.28亿元,比2014年的12.74亿元增长67%。

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2%。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产业中已经达到30%以上。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462亿元,预期随着国家宏观和行业政策对土壤修复重视度提高,以及相对完善的土壤修复管理体系构建,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土壤修复项目,市场需求将扩张,土壤修复规模将迎来巨大的提升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我国土壤修复领域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企业在选择研究咨询机构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选择了没有实力的小公司进行咨询,不能为了省小钱而丧失投资机遇。前瞻产业研究院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际信息研究所、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发展规模预测 篇6

关键词:人口预测;平均增长率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相关规划法

1. 前言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是土地规划执行阶段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规划评估,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分析,客观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等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区域发展环境变化提出进一推动和改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协调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人口规模预测值偏大,用地规模的预测值也随之偏大,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与低效利用,人口规模的预测值偏小,将造成用地紧张,阻碍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规模的准确预估是实施评估中确定建设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

2. 区域概况

江永县位于湖南省南部,位于东经110°32′~110°56′,北纬24°55′~25°28′之间。土地总面积153248.71 公顷,下辖7个镇、5个乡、1个林场、1个农场。近10年来,县域人口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截至2014年全县户籍人口为27.50万人,常住人口为23.81万人,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为86.58%(见表1)。

3.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采用2005~2014年江永县统计年鉴的数据为本次研究的基础数据。采用平均增长率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相关规划法等3种方法预测江永县规划目标2020年全县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3.1 人口规模预测

(1)平均增长率法

根据2005~2014年江永县人口数据,计算2005~2014年的人口综合增长率为10.00%,考虑到2012年、2013年的人口综合增长率数据异常的影响。未来6年内江永县的人口综合增长率取1.09%,根据人口增长采用人口综合增长预测公式:

B=A×(1+r)t

式中:B为预测年份的人口总数;A—为预测基年的户籍人口数;t—为预测年数;x为人口的综合增长率;

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到2020年全县人口总规模为28.66万人。

(2)线性回归分析法

根据 2005~2014年江永县人口变化,将历年人口数与年份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公式:y=a+bx(注:x为年份数,y为人口总数,n为计算年数,a、b为常量)。

通过县域人口历年增长情况,分别得出a=24.885,b=0.3016。从而,可以计算得出:

至2020年,江永县域总人口为28.50万人。

综合以上两种预测方法的结果,本次规划确定江永县的县域总人口数为:至2020年,江永县总人口为28.58万人,根据江永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逐年上升,预测2020年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86.58%,因此,到2020年江永县常住人口为24.74万人。

3.2 城镇化水平预测

(1)相关规划法

根据《江永县城总体规划(1999-2020年)》(2012年修改),预测到2020 年江永县城镇化水平为45.00%。

(2)平均增长率法

根据江永县2005年~2014年历年城镇化水平,预测得出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4.81%。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结果,到2020年江永县城镇化水平应为45.00%。

4. 结论

通过平均增长率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相关规划法等3种方法得出,2020年江永县人口规模28.25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45.00%。本次实施评估人口规模和城镇化预测结果和现行规划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本次实施评估将不追加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指标,全部为内部建设用地指标切块调整。

参考文献

[1]李月明,胡竹枝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人口数量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10,

3(31):47-50

[2] 胡科,石培基.区域研究中的常用人口预测模型[J].西北人口,2009,1(30):94-98

[3] 王争艳,潘元庆,皇甫广宇等.城市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25(3):237-240

[4] 萬庆.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综述[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121-123

[5] 江永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实施评估报告

[6] 2005~2014年江永县统计年鉴

基于混合算法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 篇7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巨大,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准确地对用户规模进行预测对于运营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是一种应用广泛,泛化能力强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其具有躲避“维数灾害”,能寻找全局最优解等优点,故其预测性能优于其他非线性模型。科研工作者对SVR预测模型做出了很多改进,从而使得SVR预测模型具有更优的性能。文献[3,4]中使用遗传算法对SVR模型的参数选取进行优化,构造GA-SVR混合预测模型,但是这种模型参数设置过程复杂,并且寻求结果取决于概率,寻优结果稳定性差。文献[5,6]中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SVR模型的参数选取进行优化,构造PSO-SVR混合预测模型,但是这种模型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

人工鱼群算法是受到动物行为启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具有极强的鲁棒性能和全局搜索能力,能够快速跳出局部最优解等优点,因此本文使用将人工鱼群算法与SVR算法进行混合,建立基于混合算法的预测模型。

1 用户规模预测流程

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是以大量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人口总数、GDP等相关数据与通信用户规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利用统计方法推测出用户规模在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对通信用户规模的预测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和整理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确定用于用户规模预测的影响因素有:全体居民消费、平均工资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通信费支出、通信公司ARPU指标、电话普及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居民人均存款储蓄、手机平均价格、移动电话普及率和总人口。对这些统计数据的收集要做到全面、准确。

(2)选取预测算法。选取预测算法对于预测结果尤为重要。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曲线拟合法、瑞利分布法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等,每种预测算法都有其适应的范围、条件、优点及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本文使用基于SVR和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的混合算法建立预测模型。

(3)建立预测模型。根据选用的预测算法以及通信用户规模预测的社会经济理论,建立符合实际的预测模型。

(4)使用已有结果对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性能测试。

(5)建立预测性能评价指标,对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6)根据预测性能测试,反复修正预测模型,直至满足预测精度为止。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针对通信用户规模的预测模型建立流程如图1所示[7,8]。

2 混合预测算法模型

2.1 SVR预测模型

SVR算法是将数据通过非线性映射方法映射到高维空间中,避免了在高维空间中进行复杂的点积运算。SVR算法预测模型的性能会随着不敏感系数ε、核函数以及惩罚系数C的变化而波动,因此不敏感系数ε、核函数以及惩罚系数C的选取至关重要。

SVR算法常用到的核函数有RBF径向基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Sigmoid核函数以及线性核函数和傅立叶级数核函数等。其中,RBF核函数因其适应性广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核函数,因此本文研究的SVR算法使用RBF核函数,其形式为:

式中:σi是RBF核函数参数,其决定了数据在映射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通常对于RBF核函数参数σi、不敏感系数ε和惩罚系数C是通过人工经验随机选取的,这样使SVR算法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使用将人工鱼群算法与SVR算法进行混合,建立基于混合算法的预测模型[7]。

2.2 常规人工鱼群算法

人工鱼群算法模拟觅食、聚群、追尾以及随机等海洋中鱼类的群居行为,在解空间中寻找最优解[8]。定义觅食行为是第i条人工鱼的目前状态为Xi,其视野范围是visual,其移动步长是step,则第i条人工鱼的视野范围内选取下一个所在状态Xj表示为:

如果状态Xj得到的解比上一状态的解更优,那么第i条人工鱼向该方向前进一步,描述为:

如果状态Xj得到的解不比上一状态的解更优,则回到上一状态为Xi,重新选取下一个所在状态Xj,在尝试设定的允许尝试次数后,得到的解仍然不是最优的,那么令第i条人工鱼进行随机行为。

随机行为是指第i条人工鱼在视野范围内向随机选择的一个状态移动:

聚集行为是指第i条人工鱼在视野范围内会搜寻领域范围内的其他人工鱼的数量nf,以及其中心的位置Xc,并且Xc的解是Yc,设定拥挤因子为δ,如果满足Ycnf<δYi,则该第i条人工鱼会向其他人工鱼的中心位置Xc移动:

鱼群的追尾行为是指第i条人工鱼在视野范围内搜寻具有最优解的人工鱼,如果满足Ycnf<δYi,则第i条人工鱼会移向该伙伴Xj:

人工鱼群通过对觅食、聚群、追尾以及随机这四种行为的解进行比较,选取能够获得最优解的行为作为移动方法,当迭代次数满足设定值或者解满足最优解,则结束人工鱼群算法[9]。

2.3 全局人工鱼群算法

全局人工鱼群算法是在人工鱼的位置更新方法中引入全局最优信息,从而提高人工鱼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将全局最优信息Xbest_af加入到人工鱼在进行觅食、聚群、追尾这三种行为的移动方向上,例如,常规人工鱼群算法中,第i条人工鱼选取向Xj方向移动,而在全局人工鱼群算法中,该人工鱼会向着Xj方向和全局最优位置Xbest_af的合成向量方向移动,具体描述为:

通过这样的全局人工鱼群算法,能够有效的使算法更快、更准地得到全局最优解,避免了常规算法在人工鱼更新位置时没有全局信息,只有局部信息引起的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

2.4 混合预测模型

混合模型实际上是通过对RBF核函数参数σi、不敏感系数ε和惩罚系数C三元自变量求最小值从而使适应度函数最小的过程。适应度函数为:

式中:yi是实际数据;yi*是预测模型输出结果;n是数据量[10]。

3 预测实验

建立预测模型首先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本文使用到的相关数据有:全体居民消费、平均工资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通信费支出、通信公司ARPU指标、电话普及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居民人均存款储蓄、手机平均价格、移动电话普及率和总人口。这些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3年间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可信度[11]。

建立混合算法预测模型,设定人工鱼群数量为20,最大尝试次数为100,迭代次数为30,感知距离和拥挤度因子分别为3和0.6,鱼群步长为1。同时建立常规的GA-SVR模型和二次曲线拟合法进行对比研究。

用于对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方法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平均绝对误差MAE:

式中:yi是实际数据;yi*是预测模型的预测值。

均方根误差(标准误差)RMSE可表示为:

精度Accuracy的表达式如下:

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越低,精度越高,说明预测结果越准确[12]。

表1和表2中分别列出了预测模型的RBF核函数参数σ、不敏感系数ε和惩罚系数C等三个参数的寻优结果及预测结果。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使用GA-SVR模型进行预测时,其结果稳定性不好,每次实验的RBF核函数参数σ、不敏感系数ε、惩罚系数C参数以及预测结果相差很大,精度偏低,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价指标偏高。使用GAFSA-SVR模型时,多次实验的模型参数和预测模型十分接近,说明算法的稳定性较好,同时预测的精度也相对较高,达到了80%以上。

使用本文研究的混合算法预测模型以及使用传统的三次曲线拟合法和GA-SVR算法建立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模型,针对2010—2012年通信用户规模的预测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证明本文研究的基于混合算法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较好,相比另外两种算法,具有较强的优势。

4 结论

常规SVR预测模型及GA优化和PSO优化的SVR预测模型具有寻优结果稳定性差,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对于SVR算法,RBF核函数参数σi、不敏感系数ε和惩罚系数C通常是通过人工经验随机选取,因此,SVR算法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使用将人工鱼群算法与SVR算法进行混合,建立基于混合算法的预测模型。

使用国家统计局2005—2013年间的数据进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研究的基于混合算法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较好,相比另外两种算法,具有较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苏国军.湖南电信3G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2]姜姣娇.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3]HUANG J,BO Y,WANG H.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state forecasting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7):8399-8402.

[4]CHEN Kuanyu.Forecasting systems reliability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with genetic algorithms[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07,92(4):423-432.

[5]LIN S W,YING K C,CHEN S C,et al.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and feature selec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35(4):1817-1824.

[6]王治.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SVR的网络流量预测[J].计算机仿真,2011,28(5):151-154.

[7]李晓磊,钱积新.人工鱼群算法:自下而上的寻优模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3):76-82.

[8]江铭炎,袁东风.人工鱼群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9]王瑞雪,刘渊.GAFSA优化SVR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856-860.

[10]翁钢民,李凌雁.旅游客流量预测:基于季节调整的PSO-SVR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692-695.

[11]刘春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移动通信市场用户规模预测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

历史文化街区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初探 篇8

近年来, 非物质层面的街区历史文化传承逐渐成为学界思考的重点。2005年, 《西安宣言》将文化遗产的关注点由物质环境层面扩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2006年, 阮仪三先生在《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一文中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保护古城的四性原则: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永续性, 强调文化传承与延续。

当前,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保护物质空间遗存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并且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 对于非物质遗存的保护更多的只是倡导性的务虚规划, 实际的实施却显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对“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全面认识。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 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对街区历史文化而言, 历史建筑、建筑群、自然环境只是文化承载的物质。而活动于街区内的人群, 才是街区历史文化存在、延续的关键和主体。

因此,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如何正确认识街区人口的作用,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引导人口良性发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街区文化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关键。2007年至2009年, 笔者有幸参与了大连市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过程中专门对街区人口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笔者以此为例, 对历史文化街区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和人口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抛砖引玉, 希望能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拓展新的思路。

二、概念解析

(一) 两类人群——文化传承的主体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的传承是通过生活和交往完成。参与这一活动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人群:“原住人群”, 生于斯长于斯, 拥有共同的习俗, 具有相对稳定数量的人群;“外来人群”, 也就是游客, 来去匆匆, 却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街区生活, 推动了街区文化的发展。这两部分人群长期的存在与活动, 演绎形成了街区文化;这两部分人群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街区文化的发展和演进。

(二) 两类态度——街区文化传承的关键

上述两类人群的存在状况决定了街区文化的发展。上海新天地随着“原住人群”的集体迁出, 传统里弄文化也随之瓦解, 弄堂里充斥着猎奇的“外来人群”, 他们不是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而是见证文化“标本”的被动观赏者。上海田子坊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石库门弄堂逐渐聚集起追求文化、艺术的“外来人群”, 文化店铺、酒吧与住房并存, “原住人群”与“外来人群”存在空间相互叠加。在空间上, 传统里弄文化似乎接受了现代时尚元素。但是两类人群在空间和利益上的冲突也随之不断加剧, 街区文化的演进也伴随着冲突。诸如以上的实例很多, 相关的争议从未停止, 但可以肯定的是, 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都没有实现理想的“原住人群”与“外来人群”共生、共赢状态。

(三) “原住人群”与“外来人群”的存在关系

笔者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要求区内两类人群保持适当规模, 控制适度的人口密度, 总人口要适应历史空间较低的空间承载力, 同时人口构成又必须支撑文化交流活动的发展。因此,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编制过程中, 科学合理的引导“原住人群”与“外来人群”的发展, 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三、街区人口规划引导

(一) 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新市街 (太阳沟) , 位于旅顺老城西侧, 旅顺军港北岸, 龙河、白玉山将新市街与旧市街分隔。街区面积约3.5km2, 是旅顺近代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897年沙皇俄国强租旅大, 1899俄关东州厅长官阿列科西耶夫, 在旧市街以西的太阳沟新建一座欧式城市——新市街。1905年日本侵略者再次占领旅大, 继承了沙俄的建设基础, 并在此之上继续完善, 旅顺新市街的基本空间格局就此形成 (见图1) 。

目前新市街 (太阳沟) 地区已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 自2008年起大连市先后编制了保护规划和建设规划, 建立了历史空间保护图则、导则体系, 提出了街区近期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建议。规划专门对街区人口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 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和人口发展策略。规划分别对“原住人群”、“外来人群”进行了规划, 同时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人口, 为街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安全设施规划提供依据。

(二) 街区“原住人群”规划引导

1. 原住人口分析

截至2007年年底, 新市街地区的户籍登记人口为12578人 (实际居住人口应少于12578人) , 出生率约为0.5%, 老年人口2388人, 占总人口比例19%。从现状走访调查来看, 除军队居住区外, 街区多数房屋已无人居住, 部分房屋由外来务工人口租住。

综合分析街区发展状况及原住人口现状, 笔者认为由于旅顺新市街老龄化比较严重, 导致人气不足, 地域、民俗文化气息浅淡。这种情况伴随着年轻人口的持续流失, 文化活力及开放性持续降低, 致使街区吸引力降低 (见图2) 。如上述状况继续发展, 即使改善了街区物质空间状况, 街区也必将失去非物质文化传人, 产生严重历史文化断层。

笔者认为, 当务之急应依据街区承载力, 结合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原住人口规模, 改善人口构成。通过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吸引年轻人口的回归, 逐步恢复足以支撑街区文化传承和延续的人口规模。

2. 原住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空间形态中的特殊形态, 其人口规模和类型组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复兴, 需要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原住人口规模和类型组成进行调整。

常规人口预测方法:

(1) 增长率法, 基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进行预测。

(2) 相关分析法, 基于人口与经济总量及劳动力需求等因素进行预测。

(3) 资源承载力分析法, 基于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合理比例关系, 进行预测。

以上三种人口预测方法中, 前两者均无法体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复兴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不适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人口规模预测。资源承载力分析法以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为分析因素, 比较接近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 本次规划以资源承载力分析法为基础, 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人口预测方法。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旅顺历史文化街区近期建设规划》案例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人口预测方法——参考土地承载力分析法。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t——预测目标年末原住人口数 (人) ;

Lt——根据土地承载潜力确定的预测目标年建设用地规模;

lt——目标年宜采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3. 人口规模预测

首先, Lt—预测目标年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 新市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总用地2.67km2, 考虑到其军事用地及部队医院和公园不能参与指标平衡, 规划以1.50km2作Lt—预测目标年建设用地规模。

其次, lt—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确定, 以类似历史文化街区比较分析法确定。规划综合比较了以下历史文化街区, 从街区用地规模, 街区常住人口, 以及街区发展状况等方面因素综合比较 (见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丽江和鼓浪屿在历史保护和街区更新方面发展较好, 以适度的原住人口规模支撑, 适合街区土地的服务功能。平遥的发展存在明显不足, 主要原因是由于街区原住人口过多, 带来的旅游及服务业发展空间不足, 以至于影响街区更新的推进。平遥根据老城发展情况提出适度的规划人口, 要求人口最终达到2.2万人, 人均用地达到102m²。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规划控制人均用地系数为120。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或古城的人口发展状况对太阳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数据分析, 人均用地在40~100m²之间的历史文化街区或者老城较为拥挤, 发展和保护状况较差, 此类街区并非街区人口容量的的理想状态, 需要适度人口疏解。人均用地在100~150m²之间的历史文化街区或老城, 人口密度适中, 保护和发展状况较好, 接近街区人口容量的的理想状态。同时, 人均用地在100~150m²之间也是理想居住型街区与商住型街区的过渡。

根据以上分析, 考虑到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主要规划功能为文化及服务, 属于商住型街区, 新市街lt—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初步确定为150m²。因此新市街历史文化街区人口应控制在1.0万人。

4.“原住人群”的调控

(1) 原住人口迁出

迁出对象:综合考虑居民意愿、现状居住条件、房屋产权、保护规划对房屋的处理措施, 以及居民经济实力等因素, 明确下列住户应外迁:不可移动的文物需要腾退后对社会开放的房屋内的单位或住户;建筑物功能置换需要迁出的住户;在各种帮助下仍无力按规定对房屋进行保护修缮的产权人或承租人;在一定资金、政策补偿下, 自愿外迁的住户。迁出方式:保护区的人口疏散要采用多种方式, 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渠道来逐步降低旧城人口密度。这些多样性的人口疏散模式主要有:政府对特困人群的扶持、适当补偿的自愿外迁、小规模自愿的空间置换等。

(1) 政府对特困人群的扶持

对那些居住在危陋房中、人均居住面积小于5m2、或者经济上的确有困难的住户, 政府通过特别照顾, 帮助住户外迁或回迁。主要做法:政府在适当的地区免费为困难户提供改造后的小户型、低标准承租房。租金由政府适当补贴, 补贴办法参照大连市及旅顺区有关廉租房的规定。居民将来有条件购买产权时, 按照房改成本购买。或在适当改善住房条件下, 政府提供其他二手房或经济适用房, 对困难户原住房进行使用权置换。

(2) 适当补偿的自愿外迁

在货币补偿的情况下, 动员部分居民自愿外迁。外迁的居民可购买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或定向安置用房。放弃货币补偿的住户, 可申请安置住房面积, 在按照经济适用房或者二手房价格购买定向安置用房时, 每户可享受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补贴。

(3) 小规模自愿的空间置换

通过建立相关法规政策, 鼓励居民在自愿的情况下, 根据实际居住情况渐进式地转换建筑功能, 进行房屋的空间置换, 以更好的保护利用现有传统建筑。

(2) 人口进驻

新市街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人口1.2万人, 规划控制合理人口规模在1万人左右, 加之迁出人口, 未来将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进驻。

结合街区各个地块特征, 开辟多种开发利用模式,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引入适度的人口, 实现街区人口构成的良性转变。

首先, 规划结合原有的居住功能, 整治居住环境, 规划新的居住进驻区域, 塑造静谧的居住氛围, 同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以此作为常驻人口进驻的主要吸纳空间, 实现街区人口组成结构调整。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旅顺历史文化街区近期建设规划》案例分析

其次, 规划利用各类混合功能区和多种老建筑利用模式如“SOHO”、“LOFT”等为时尚购物、创意产业提供空间载体, 以此吸引年轻创业人口的积聚, 实现街区人口年龄结构调整, 为街区注入活力。

(3) “原住人群”调整计划

近期:2011~2015年, 适度迁出, 主要包括不可移动的文物需要腾退后对社会开放的房屋内的单位或住户;在各种帮助下仍无力按规定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的产权人或承租人。总人口下降至1.1万人。

中期:2016~2020年, 迁出伴随迁入。迁出对象主要包括建筑物功能置换需要迁出的住户;在一定资金、政策补偿下, 自愿外迁的住户。迁入对象主要包括创意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业带来的人口增加量和地块改造引入的居住人口。总人口下降至1万人。

远期:2020年, 人口平衡, 总人口控制在1万人左右。

(三) 街区外来人群 (游客)

1. 外来人群 (游客) 人口预测方法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而言, 外来人群绝大多数由游客构成。预测街区外来人口可以通过对旅游极限容量的研究获得。旅游业极限容量主要由物质容量 (Physical Capacity) 、社会量 (Social Capacity) 以及经济容量 (Economic Capacity) 三个方面构成。根据所谓“木桶原理”, 决定整体旅游环境容量的是各分容量中最小的一个。其计算方法为:C=min (C1, C2, C3, C4) 其中, C1为生态环境容量, C2为当地居民心理容量, C3为经济容量, C4为考虑了旅游者心理容量的空间容量。

2. 街区游客规模预测

C1生态环境容量:由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对产生固体废弃物的容量等最小值决定, 这些指标依赖整个旅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 在这里无法得出确切数据。

C2当地居民心理容量:旅游业发展迅速, 已被列为旅顺口区的支柱产业大力进行开发, 来的游客越多, 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就会增长越快, 他们对游客持欢迎态度。且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点很多对居民干扰不大, 因而可以认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心理容量没有限制。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旅顺历史文化街区近期建设规划》案例分析

C3旅游经济容量:主要指旅游地满足旅游者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能力, 在这里考察供水能力容量、供电能力容量、交通运载容量和宾馆床位容量。前两项随着旅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将有较大提升。交通运载容量主要考察停车场容量, 宾馆床位容量考虑实际规划旅馆面积及过夜旅游者占10%计, C3取0.4万人/日) 。

C4空间容量:根据《大连海滨——旅顺口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994) 》, 太阳沟景区非景点区空间容量计算基本空间标准为4000m2/人。博物馆空间容量计算基本空间标准为10m2/人。公园空间容量计算基本空间标准为100m2/人。推算出新市街游客容量 (见表2) 。

以每日游览时间为9小时, 游客平均滞留时间按4个小时计算, 即:

周转率=9小时/人·日÷4小时/人·日=2.25

则新市街的日空间容量C4为:0.27×2.25=0.6 (万人/日) 。

旅游业极限容量C=min (C1, C2, C3, C4) =0.4 (万人/日) 。日均游客极限密度为0.27 (万人/km²) 。

3. 相关案例对比

根据相关资料, 查得城市遗产的年游客容量、规模、游客密度 (见表3) 。丽江古城在类似古城古镇的游客密度中并不是最突出的旅游目的地, 但也属于较高的行列, 并在较快的增长, 现状来看, 丽江其中心区出现了旅游过热, 游客人数过多, 商业太过火爆的种种迹象。但综合比较, 丽江旅游业、服务业与本土文化尚能和谐共生。因此可以认为0.2~0.3万人之间是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密度的较合理区间。

4. 建议街区游客规模

新市街与丽江老城规模相当, 游客密度的统计数据接近。根据以上分析, 新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业极限容量为0.4 (万人/日) , 日均游客极限密度为0.27 (万人/km²) 是较为合理的, 基本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承载力相适应。

(四) 街区综合人口的确定和意义

1. 街区综合人口的意义

街区综合人口是统筹考虑街区原住人口规模和外来人口数量 (旅游业极限容量) 而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极限状态下人口的总量, 是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安全设施规划的基本依据。

2. 街区综合人口的确定

街区综合人口是历史文化街区极限状态下人口的总量, 即原住人口与外来人口 (旅游业极限容量) 之和。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预测目标年末综合人口 (人) ;

Pt——预测目标年末原住人口数 (人) ;

C——目标年宜采用的外来人口 (旅游业极限容量) 。

新市街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人口为1.4万人。

四、结语

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人口规模的分析研究,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和案例比较, 对街区“原住人群”, “外来人群”分别提出控制规模要求, 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街区人口发展规划。目的是为了维持具有稳定数量、特定文化和共同记忆的群体, 同时在与外部社会环境不断交流的过程中, 这一群体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和自我调整, 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的传承。希望这一尝试能够为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遗产保护探索一种有益的规划途径。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核心目标是传承文化, 物质空间是文化的载体, 而“人”则是文化的主体。因此具有稳定数量、特定文化、共同记忆与合理结构的人群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和复兴的关键。笔者以大连市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人口的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 试图通过规划技术手段引导“原住人群”的发展, 控制“外来人群”的规模, 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百度百科.

[2]李婷婷.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自反性地域主义——比较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世界建筑, 2010 (12) .

[3]慕国生, 张淑萍.旅顺口.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

[4]刘长德.大连城市规划100年 (1899-1999)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5]吴志强,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6]李欣.旅顺口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科技资讯, 2007 (34) .

浅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预测方法 篇9

本文主要以某城市地下空间规模预测方法为例, 列出城市地下空间规模预测方法, 为大家进行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打开思路。本次提出生态指标法、单项累计法、趋势外推法, 人口指标法4种方法, 这4种方法计算指标以该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数据为依据。

一、生态指标法预测地下空间建设量

随着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研究的进展, 提出多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方法, 城市生态指标法首先生态指标选取的合理, 按公式计算出城市生态空间的需求量。

CL-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CA-城市人均建筑面积指标

N-容积率

RA-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指标

GL-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β-开发强度系数 (0<β<1)

P-规划城市建成区内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远景的展望, 对式中生态指标取值, 预测出规划期内地下空间需求量。

二、单项累计法预测总地下室需求量

1、居住用地地下空间规模

(1) 方法一按人防要求计算

1) 新建居住区住宅地层面积

住宅地下空间规模等于住宅基地面积, 估算如下: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远期 (2020) 新增居住用地规模47 平方公里, 居住用地应达到居住区总用地的50~60%, 本次取55%。假设该城市处于Ⅱ类气候区, 住宅建筑净密度选取为25%。

新增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 (R住) 规模为:R住=R增×55%=47×55%=25.85平方公里。新增住宅用地中建筑基地面积 (S底) 规模, S底=R住×25%=25.85平方公里×25%=6.46km2。即城市新建住宅配建地下室总面积为646 万m2。

2) 旧城更新中新建居住区住宅底层面积 (S底’) , 综合相关经验, 此部分比重取5%。旧城更新中住宅用地中建筑基底面积 (S底’) 规模, S底’=R现×5%×55%×25%=99.5×5%×55%×25%=0.68 km2。

通过综上城市住宅配建地下室总面积为S住=S底+S底’=6.46+0.68=7.14 km2, 即住居住用地地下空间约为714 万m2。

(2) 方法二按居住区配建地下车库计算

按居住用户与地下停车位的比例关系进行推算, 本次预测停车位占居住用户的100%估算, 地下停车位占总配建车位的80%估算。平均层数为8 层, 户均面积为100 平方米/户, 单位地下停车位面积为15 平方米。配建地下停车面积估算为:

综合两种方法选较大数值为估算规模, 住宅配建地下空间约为700 万m2。

2、公共设施用地地下空间规模

公共设施地下空间新增规模根据新增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和相应的百分比进行估算。

S公共-公共设施地下空间总面

C增-规划期内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增量

F.A.R-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平均容积率

A%-公共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地下空间占相应地上建筑总面积的百分数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公共设施用地规模C总为94.0 km2,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规模C现为48.8 km2, 规划期内公共设施用地增量C增=C总-C现=94.0-48.8=45.2km2。

F.A.R公共设施平均容积率取2.0

参考北京、沈阳、青岛、深圳等城市经验值, 公共、商业服务设施地下空间占相应地上建筑总面积取16%。

综上公共设施用地地下空间为1450万m2。

3、地铁地下空间规模 (S地铁)

至2020 年, 假设该城市地铁网总长度约为160km, 地铁双向线路通道的平均宽度取14m;地铁站点、换乘站单体面积平均值取1.3 万平方米, 规划区共100 个地铁站点。

通过计算地铁地下空间为350 万m2。

4、单项累计方法结果

S中心城区=S住宅+S公共+S地铁+S地下街+S现状=700+1450+350+1000=3500万m2

三、趋势外推法预测总地下室建设量

总量趋势外推法是常用的规划预测方法之一, 只要有较长时间的统计数据, 从中找出变化的规律, 通过一定的趋势关系得到规划年的预测值。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逐年数据变化的规律性明显, 同时趋势关系式的选择相对合理。

目前城市现有地下室 (指单建或附建的各种民用建筑物) 总量约360万m2。根据1990年以来的地下室建设统计量, 建立基于稳定时间序列的数学模型。

经过单位根检验, 并从自相关与偏相关图观察, 判断近十五年来地下空间逐年建设总量为稳定序列。为了对地下空间总量长期趋势进行预测, 建立与时间变量的趋势拟合模型, 输出结果如下:

利用该模型外推地下空间总量, 预测至2020年地下空间总规模达到4500万m2。

四、人均指标法推算地下空间需求量

依据北京、沈阳、无锡等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人均地下空间经验值。到2020年北京市域范围、中心城区范围的地下空间开发人均规模可分别达到5 m2、7 m2。沈阳人均地下空间建设约为6.6 m2。参考此指标类比, 规划到2020年, 该城市人均地下空间建设量约为7平方米比较合理。由此计算到2020年该城市的地下空间总开发量应达到3500万m2。

五、 小结

以上各种方法预测手法不同, 预测的对象也有差异, 分别对应地下空间建设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功能, 也有一些对应的功能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复。

生态指标发根据城市做为生态城市的预期,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 拟定生态城市若干评价指标, 并合理取值, 通过城市对生态空间需求量来预测各类地下室的建设总量。

单项累计法对新增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量、公共、商业设施用地地下空间开建设量、地铁地下空间建设量、地下街建设量进行分类预测, 每个系统性地下空间的开发量都采用累计法。

总量趋势外推法是常用的规划预测方法之一, 只要有较长时间的统计数据, 从中找出变化的规律, 通过一定的趋势关系得到规划年的预测值。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逐年数据变化的规律性明显与否, 同时趋势关系式的选择是否合理性。

人均指标法根据地下空间建设先进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人均地下空间经验值类比确定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量。

根据这四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对地下空间预测量, 选取适合该城市的地下空间需求量的预测方法, 从而科学、合理的预测出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1996)

[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2001)

发展规模预测 篇10

关键词:新疆高校,教育经费,缺口,预测

一、新疆高校2020年教育经费需求规模预测的基础

新疆高校2007-2020年教育经费需求规模预测在新疆总人口规模、高校适龄人口、高校在校生和高校学生毛入学率预测基础上展开。

(一) 新疆总人口预测规模

以1995至2006年新疆人口数为依据, 通过y赞=11615.77+35.77进行 (y赞:人口预测值, X:年份, rxy=0.99, 通过统计检验) 2007年至2020年新疆总人口预测结果见表1。

(二) 新疆高校适龄人口预测规模

高校学生适龄人口一般在18—22岁, 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新疆18岁—22岁的人口结构, 在总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对新疆2007年至2020年18岁—22岁年龄段的人口预测结果见表1。

(三) 新疆高校学生毛入学率预测

按自治区政府要求到2020年高校在校生应达到40万人, 依据得高校在校生平均增长速度为4.71%推算新疆高校在校人数并得出新疆高校毛入学率结果见表1

(四) 新疆高校在校生预测规模

按自治区政府高校在校生的总量规划, 高校毛入学率的测算数据远低于国家对高校到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35%—40%的要求, 为此, 高校在校生增长速度为10.06%, 才能确保政府35%毛入学率的实现;高校在校生增长速度为11.12%, 才能确保政府40%毛入学率的实现。以此预测不同年份新疆高校在校生数结果见表1。

二、新疆高校2020年教育经费需求规模预测

(一) 三项生均教育经费需求预测

假定到2020年, 新疆高校三项生均经费等于2006年全国高校平均水平, 即到2020年, 新疆高校生均教育事业费为16902元/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5869元/生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513元/生。以此得出新疆高校三项生均经费年均增速分别为4.5%、5.66%和3.45%, 根据an=ao (1+r) n, 对2007-2020年新疆三项生均经费进行预测结果见表2 (预测结果是新疆高校未来发展的最低经费需求) 。

注:在校人数1以4.71%的增速测算, 在校人数2以10.06%的增速测算, 在校人数3以11.2%的增速测算

单位:元

(二) 各项教育经费总需求预测

按照2007年至2020年的三种在校生预测规模, 在相同的生均经费条件下, 得出相应的不同年份所需各项经费总额见表3、4、5。

根据表3、4、5结果整理得出2020年不同条件下的教育经费规模见表6。

资料来源:据表3、4、5资料整理

三、新疆高校2020年教育经费需求与投入缺口分析

2000年至2006年, 新疆高校预提预算内教育经费共568亿元, 实际预算内教育经费46亿元, 实际教育经费93亿元, 预提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实际预算内教育经费缺口522亿元, 预提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实际教育经费缺口475亿元。2020年预提预算内教育经费614亿元, 但实际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测算为53亿元, 实际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测算为100亿元, 与2020年预测规模存在缺口见表7。

资料来源:据历年新疆统计年鉴资料测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 (1999)

[2]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 (1999)

[3]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 (2000)

上一篇:平遥小型农田下一篇:心理卫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