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规模

2024-06-28

机构规模(精选三篇)

机构规模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尽管当前我国科技成果数量众多,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较低,成果转化比例和效率低下。为此,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1)一部分学者将研究目光主要聚焦于国外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案例分析,以求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可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借鉴的有效经验[1,2,3,4];(2)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专注于国内已有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案例,归纳总结不同机构在不同环境下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分析这些模式的使用边界和缺陷,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评估[5,6,7];(3)也有一部分学者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和选择路径,其中包括科技评价体系[8]、知识产权问题[9]、金融环境[10]、中介市场[11]、政府政策[12]等,这类研究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如何更好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4)还有一部分学者侧重于在理论层面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问题,如动力机制[13]、协同机制、保障机制[14]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发现尚未有学者详细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效应,更没有学者对如何运用规模效应建立相关转化模式进行研究。陈光华[15]尽管提出了合作研发的规模经济问题,但却未能将其延生至后续的成果转化阶段。因此,本文以中科院创建四类研究机构为切入点,对科研机构进行成果规模化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规模化转化模式的构建

(一)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经济性

经济学中的规模化是指能够产生单个商品生产成本递减的规模效应,其逻辑思维是单位商品成本随着单位商品固定成本的降低而降低。本文提出科技成果规模化转移转化的概念,其逻辑思维首先是科研机构(如中科院)必须拥有规模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固定成本(丰厚的财力资源、各层次的人才队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充足的政策支持-科研机构内政策),而后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成本随着转化成果数量的增加而使得单次转化成本降低,每次转化成功率提高,从再促进成果更多的转化。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已有固定资源的共享可以形成科研机构下属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经济性,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可以促进并维持大型科研机构规模化转化模式的构建。

(二)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的定义、内容及制约因素

1. 规模化转化模式的定义

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是一种基于已有固定资源的、战略层面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该模式的内在逻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经济性;核心是对已有资源的共享及不同下属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间的协同;特征是对众多已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动态包容,具体体现为规模化转化模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已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形成最适合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随着不同环境及影响因素的改变而动态变化;其选择路径是一个众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相互博弈、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2. 规模化转化模式的具体内容

在明确了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的内在逻辑和定义之后,分析科技成果规模化转移转化模式便水到渠成。图2展示了科技成果规模化转移转化的整体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科技成果的产出阶段,该阶段是科技成果规模化转移转化的起点。

(1)规模化转移转化对该阶段科技成果的要求是需要转化的科技成果要在科研机构四大基本条件的有效期内产出,否则科技成果会因为某项基本条件的失效而难以转化,从而导致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良性循环链条的断裂。(2)科技成果需要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可预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周期不能太长,否则迟迟难以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占据消耗了科研机构的四大基本资源,还会阻碍其它科技成果的有效快速转化。(3)科技成果需要有市场价值,即科技成果的产生有一部分源于市场需求,这会为后面阶段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因为并不是好的科技成果都能实现转化。

第二阶段为科技成果与科研机构资源匹配的过程,这也是科研机构通过自有资源与外部环境判断是否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一个阶段。

在该阶段中,研究所的四大基本资源同时对科技成果进行作用,基本分析科技成果未来转化各类可能;此外,科技中介市场此时成为科技成果最为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一,其成为科技成果待转化时段内的科研机构的主要关注方面;在该阶段,外部的经济大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预判也会产生影响[16],而社会资本此时同样会成为科研机构关注的对象(可能为下阶段的转化服务)。

第三阶段是科技成果规模化转移转化的模式选择阶段。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规模化转移转化模式只是一个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采用的战略层面的模式,而具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则包含了目前已有的所有成功转化模式。在该阶段,科研机构在投入自身四大资源并结合科技中介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资本的基础上,会根据科技成果的性质(所在行业、成熟度、技术特征等)综合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并做出决定。该阶段中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难点在于需要综合考虑科技成果自身以及内外部的资源和环境,这种判断很难基于某些既定的模型,反而长时间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第四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执行阶段,该阶段包含了众多操作性因素,相较前几个阶段而言更为复杂和难以顺利进行。

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确定之后至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需要众多资源的协调配合和相互作用,需要考虑、利用、乃至控制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

3. 规模化转移转化模式面临的制约

科技成果的规模化转移转化对科研机构本身有着较高的要求,即需要科研机构自身具备丰厚的财力资源、多层次人才队伍、先进的管理理念、充足的政策支持4大基本资源以作为众多科技成果转化的共用成本,这便将众多中小研究机构拒之门外,其只能作为大型研究机构的战略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此外,由于该模式中同样有着多种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故而其也存在着众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原有的固有缺陷,如这些模式均面临的国家性政策问题(包括产权归属问题等)、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角色矛盾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

三、科研机构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的选择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不同主体的参与,参与程度存在区别,参与形式多样化等,通过总结归纳,这便形成了已有的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通过众多案例分析可知,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着不同的使用边界,也有着不同的最佳应用环境,因此有效的选择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成为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成败的关键。在详细分析大型科研机构规模化转化模式选择路径之前,本部分首先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所需注意的事项进行简单分析,这同样也是规模化转化模式阶段三所需重视的内容。

(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注意事项

合适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利于最小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和转化风险,并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选择最佳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 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同的成果转化参与主体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影响不同。这些因素影响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侧重点不同,在进行成果转化模式选择时需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并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此外,研究机构自身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内部政策支持(甚至表现为机构的目标定位),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关键,因此模式选择在依据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还需结合科研机构自身的资源特征。

2. 科技成果自身特征。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成果自身的特征往往容易被科研机构忽视,如科技成果的成熟性、经济可行性等。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从而会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最终的成败。因此,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分析待转化科技成果自身的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可能产生的影响,最终据此辨别出不同的适合条件。

3. 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基本影响因素,明确的市场导向可以避免科技成果盲目的追求先进性,而分析科技成果的市场环境则可以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可以有效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对市场的利用,从而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快速有效的进行。

4.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其在宏观层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有着规范、指导和促进作用[17]。故而,科研机构应该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前密切关注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宏观把握政策思想,预见未来政策倾向的转化模式或者可能的优惠政策,从而以此为依据进行模式选择的判断。

(二)科研机构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的选择

从上述分析可知,科研机构要寻找一种适合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需要细致考虑众多注意事项,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和细节变化,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可能关系。同时,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自身存在的使用边界和固有缺陷,使得科研机构选择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并且选择成本随着判断的复杂性而成倍增加。至此,对于大型科研机构而言,创建一种新型的、战略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成为科研机构的必然选择。科研机构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是在综合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置的一种战略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这种规模化转移转化的方式在综合上述不同转化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下属研究机构(部门)具体科技成果转化资源的共享,达到降低科研机构整体成果转化成本、提高整体转化效率的目的。此外,科研机构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在考虑上述诸多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还考虑了各种条件可能存在的变化情况,故而其又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即该模式可以及时地将具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纳入其中,实时优化科研机构整体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实现成果转化效率最大化的动态平衡。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科研机构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对于大型研究机构而言有着其他任何具体成果转化模式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但对该模式的选择也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主要表现为需要处理好处理好两个链条之间的关系。

科研机构成果的转化主要包括两个转化链条:在横向上(转化主体),科技成果,此处指的是科研机构研发得到的实验室技术,从供给方(科研机构)向需求方(企业)移动,该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和政府相关科技部门也可能参与。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有时科技成果的需求方(企业)可能是科研机构自身设立,即包含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行转化的模式。在纵向上(科技成果),实验室技术经过科研机构或企业的作用,逐步转变为应用技术,该过程包括实验室技术的中试、开发等阶段。为了更好的分析和处理两个链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上述两个链条构建成一个平面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的展示规模化转化模式内科研机构进行具体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选择路径,也可以体现不同模式选择之间的动态转化,如图3所示。

图中,纵轴表示科研成果(实验室技术)向应用技术逐步转化的过程,横轴表示技术从供给方(科研机构)向需求方(企业)的流动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相互重叠的,这便将平面分为了四个象限。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机构实验室技术流向企业并演变为应用技术,最终实现商业化的过程,故而,图中“供给-实验室技术”象限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起点,“需求-应用技术”为转化路径的终点,由此便形成了3种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分别为图中的A(1,2,3)、(1,2,3) B和C。首先说明一下横向上的3条不同线条的含义,路径1中科研机构主导实验室技术或应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路径2中科技中介机构主导实验室技术或应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路径3中政府主导实验室技术或应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具体分析每条路径的含义:A1属于自行转化模式,即科研机构自己开发应用技术,并设立企业进行成果转化;A2属于市场转化模式,即科研机构自己开发应用技术,由科技中介机构主导应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转化;A3属于政府主导模式,即科研机构自己开发应用技术,依据政府设立的科学计划并在相关科技部门或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使得应用技术向企业进行转移转化;1B属于技术转移模式,即科研机构主导实验室技术向企业的直接转移,由企业负责应用技术开发和最终商业化;2B属于市场转化模式,即科技中介机构主导实验室技术向企业的直接转移,由企业负责应用技术开发和最终商业化(与A2模式需要科研机构投入开发应用技术不同,2B模式需要企业更多的投入并承担更多的技术开发风险);3B属于政府主导模式,在政府设立的科学计划下,相关科技部门或行业协会主导实验室技术向企业的直接转移,由企业负责应用技术开发和最终商业化。A1、A2、A3和1B、2B、3B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和政府发挥作用的阶段不同,前者是在科研机构将实验室技术开发为应用技术后各主体介入转化过程的后半段,即促进应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而后者则是各参与主体先促进实验室技术向企业直接转移,而后由企业进行实验室技术的开发并将应用技术产品化、商业化。与上述两大类转化路径不同,路径C的整个转化阶段均有着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政府和企业的参与,根据不同主体发挥影响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合作转化模式、市场转化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在该路径选择中,参与主体之间需要建立畅通的交流机制和有效的协同互动机制。

在充分诠释规模化转化模式内科研机构进行具体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选择路径的基础上,图3也能体现出A、B、C三类不同模式选择路径之间的动态转化。由于技术成果自身特性的不同、各类主体具备资源的变化或者外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变,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战略模式下,其具体的模式选择路径会表现出动态变化的情况。例如,科技中介市场、政府、企业可能参与的阶段不同,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的成果转化风险不同等。由此可见,这种动态性使得科研机构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的内容更加丰富,适应性更强,成果转化成功率有效提高。

四、促进大型科研机构成果规模化转化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科技成果转化成果模式发现其有很多共性:需求导向、专业化、方式多样化、注重社会资本整合、人才培养、构建激励机制等。这些共性同样适合大型科研机构,如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相互合作机制,形成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等。结合前述对大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分析,针对大型科研机构的特点,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为促进其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对策建议:(1)转变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2)构建综合性的成果转化平台,从而达到“促合作”、“聚产业”的目的;(3)建立三大机制,包括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激励机制、官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创新机制以及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机制

(一)转变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

科技成果转化首先是一个全链条衔接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包含科技研发、实验室技术、中试、应用技术、市场导入和产业化的“全链条”演进过程,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在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都可以发挥主导/协调/服务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又是一个全要素组合的过程:成果、资金、人才、信息、管理、政策、空间载体、基础设施、市场等要素共同构成了科技成果转化要素资源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结点”,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这些要素是否得到了优化组合和高效配置。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往往需要全社会各个相关主体(包括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协同推进体系[18]。传统静态及线性成果转化思路的转变使得大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整合资源要素、协同转化主体、把握转化各个环节,最终选择最合适的转化模式进行有效转化。图4展示了全链条、全要素、全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

(二)构建综合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通过上述研究,为实践“全链条、全要素、全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需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从而促进大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整合共享、深化科技合作机制、激励产业集群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环境,最终发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支撑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效能。

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1)科技成果评价、展示和交易平台。该平台主要专注于科技成果信息收集、公布以及产权交易。(2)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的互动交流平台。该平台侧重于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转化主体间的交流障碍问题,旨在疏通成果转化过程的各个环节。(3)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该平台旨在整合科研机构内部的各类资源以及可以调用的外部资源,包括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经验等,并在科研机构下属各单位进行共享,从而使得科研机构掌握的资源能够最大化、最有效的得以利用,科研机构能够通过资源共享而弥补下属各单位的自身缺陷并降低他们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4)孵化和融资平台。该平台主要注重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融资,这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个产业化部分,旨在为科研机构构建全方位的孵化环境/条件,并为整个产业化过程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5)配套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一个补充性服务平台,主要旨在通过共建机构(科研机构设立,具体内容可以外包专业机构),为成果转化相关活动提供法律咨询、会计服务、培训服务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配套服务。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这5个平台并非完全独立的运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和协调。此外,该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包括一个针对整个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并制定保障措施的组织,该组织旨在为不同的子平台提供支撑性服务。下图为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结构框架图。

(三)建立三大保障机制

在确立科技成果转化思路并制定具体践行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三大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激励机制、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及综合性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1.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激励机制。

该机制旨在提高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的转化动力,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和转化的有效性,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改革科技研究的评价体系,促进科研人员更多的关注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第二,以产权分配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科技成果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产权合理的分配(给予研究人员一定比例)不仅能够促使科研人员重视研究项目的争取,也能使其更加注重项目的完成质量及完成后的科技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附带影响而设置的特别奖励也将对科研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有很大提高。

2. 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该机制旨在促进并维持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使得各主体能够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形成互补,从而引导或影响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成果转化主体之间的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知识维度的协同、组织维度的协同和战略维度的协同。优势知识(信息)的互动是协同创新机制实现的核心,其为协同创新创造出新的知识信息并解决了知识/信息不对称、不互补的问题,此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知识协同也包括共同创造科技成果的过程,这样的科技成果因为不同主体的参与而更加易于转化。战略计划协同是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基础,这主要表现为各转化主体在战略计划层面的趋同可以增加各方之间的认同,从而建立可靠的互信关系

组织结构设置是协同创新的保障,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设置可以促进各方转化主体的有效交流和互动,维持各主体间建立的已有关系,是协同创新机制取得效率的保障。例如,以往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多为“点对点”的模式,合作往往在项目完成后便告一段落,这便需要建立一个双方或多方参与的新组织(也可为虚拟机构),使其可持续的维持双方的交流和合作。

3. 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人类活动,其中各种人才是成果转化成败的关键。缺乏具有市场眼光和成功产业化经验的人才是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遇到的障碍之一,企业则往往因为缺乏高水平研发人员而难以消化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因此,这便对综合性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下,难以形成既具有市场观又具有高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这便需要科研机构和企业(乃至中介机构、政府部门)联合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增加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之间的人员流动、建立联合培养中心等均是一些比较可行的具体实践方法。

五、结论和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通过简单逻辑推理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规模经济性的推论;第二,通过规模化转化模式的构建和分析,认为该模式是一个仅适用于大型科研机构的、战略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三,通过选择路径分析,得出规模化转化模式是一个动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其可根据不同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变化而选择最适合的具体模式组合。

机构规模 篇2

历史上,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与红十字运动渊源深厚,近代很多著名医疗机构都是由红十字会创办或由红十字会接受捐款援建。根据2007年总会与卫生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医疗机构冠名红十字(会)的规定》,凡是由红十字会创办、设置、援建或对红十字会有特殊贡献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冠名红十字(会)。

何谓有“特殊贡献”,这部分医院所占全部冠名医疗机构的比例大吗?

特殊贡献主要包括: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和红十字会的工作;成立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参与灾害救援;为群众性救护培训提供人力、场地支持;开展面向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项目等。其中因特殊贡献而冠名的医疗机构约占50%。

被冠名医疗机构有着怎样的权利与义务?

冠名医疗机构要履行以下义务:建立红十字组织,按程序成为团体会员单位;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开展红十字相关工作(救护培训、大病救助、医疗救援等);作为团体会员单位缴纳会费,支持红十字事业。

同时冠名医疗机构享有以下权利:使用“红十字”名称和标志;接受红会捐赠(转赠),享受减免税费待遇;参加国内外红会组织的技术合作和交流。红十字会与冠名医疗机构签署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

冠名“红十字会”与冠名“红十字”有何区别?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多少?二者权利、义务是否一样?

由红十字会创办和设置的医疗机构,冠名“红十字会”,冠名名称可作为医疗机构的第一名称。其他医疗机构则只能冠名“红十字”,且不能作为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只能用作第二名称。目前全国冠名“红十字会”的有300多家,约占20%;冠名“红十字”的有近1300家,约占80%。

不同情况冠名医院所交会费一样吗?有统一标准吗?

各地冠名医院会费标准不同。会费交多少与冠名条件没有直接关系,由所冠名红会与医疗机构以协议的形式约定。

从前一阶段的自查自纠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冠名医疗机构的整体情况如何?

信息登记结果显示,截至今年5月,全国共有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1603家,其中总会冠名7家,省级红十字会冠名237家,地市级红十字会冠名524家,县级红十字会冠名835家;隶属红十字会的医疗机构(指机构的人、财、物均由红会负责管理)86家,三级医院202家。整体来讲,绝大部分非隶属红十字会,且一半以上是县红会冠名,管理难度较大。

从自查阶段来看,不规范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部分冠名医疗机构存在冠名程序和冠名后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审批不严谨,非红十字会审批冠名;不签署协议,不缴纳会费;非红会创办、设置,而用做第一名称;有越级冠名现象;在医疗广告中滥用红十字标志和名称等。

今年,中国红十字总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这一系列整肃和开放行动的?

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冠名医疗机构”)是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单位。长期以来,它们在宣传红十字运动、进行救护培训、开展医疗救助项目、组建医疗救援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在管理和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于是今年初,为了进一步规范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的管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卫生部共同启动了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工作。

按常规,中国红十字会都会对各地冠名医疗机构进行清理,今年的规范管理行动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时间不固定,开展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查整顿工作,今年是第三次。但与卫生部联合发文,如此大规模地开展冠名医疗机构的检查评估工作,还是第一次。

对红十字(会)冠名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如何展开?

目前其规范管理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即信息登记阶段、检查评估阶段和修订《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管理办法》阶段。

未来,打算怎样进行更科学阳光地管理冠名医疗机构?对重塑红会形象,今后还会有其它行动或举措吗?

6月4日,总会与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本次规范管理工作第二阶段正式开始。各地检查评估期间,总会和卫生部联合督导组将赴部分地区进行重点抽查。等检查评估结束后,总会将公布检查评估结果,并建立全国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信息数据库,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机构规模 篇3

一、中医医疗机构规模化发展需要“医药结合, 以医促药”的经营发展模式

云南S中医馆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一家集中医医疗、 中医养生、中医传统疗法、中医教学为一体的中医馆。目前在云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中门诊名中医数量位居第一、门诊中药饮片调剂配方数量位居第一。“医药结合,以医促药”的模式表现为与其所属集团的“以药企带医馆”战略关系,高度整合资金、系统、药材购进渠道等优势资源。集团下属的医药零售连锁公司于2005年进入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十强。 集团以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是由“药”向“医”的一种延伸,实现了“药与医”优化组合的经营模式,从而也形成了由单一的药材经营发展为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中西成药的批发和零售以及医疗、科研教育为一体的产业结构。

作为民营的规模化中医馆,其发展离不开集团的资金保障。2005年,集团投入建立的第一家中医馆,在成立的第一年经营惨淡,不过,接下来昆明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中医馆受益匪浅。市场升温也促使其在成立十年内先后成立了七家分馆。高起点、规模化的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集团的资金保障下,中医馆没有了后顾之忧,迅速做大做强。

中医馆进行规模化战略,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了现代连锁经营规范和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同时,传统中医院运营形式与现代企业化管理手段相结合,通过公司化的市场运作、品牌战略、广告宣传急剧扩张,抢占优势区位,形成了服务网络的合理配置。

在“以药企带医馆”的同时,“以医促药”,即通过医生的诊疗,推进药物的销售。“以医带药”发展模式起源于我国中医药行业进军海外市场建立的模式。据有关资料介绍,像北京同仁堂这样的世界知名的中药生产企业,其走出国门也是采用了此模式实现的,在其新一轮国内发展中此模式也在积极推广中。中医馆不断强化“以医促药”发展模式,有多名国家级、省级中医专家常年坐诊中医馆。充分发掘中医养生预防,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调养人体“亚健康”等优势;提供中医理疗、推拿、拔罐、艾灸、中医美容、中医足部特色服务。 “好药助名医,名医开好药”,通过以上各种特色中医诊疗服务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医馆的中药销售和医馆的营业额。

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规模化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引进

除了资金瓶颈外,我国民营中医医院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卫生技术人员的引进与管理问题。众所周知,中医师尤其是名老中医属于稀缺资源,对于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至关重要,甚至是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民营医院人才基础还很薄弱,人才匮乏,选择余地较小而流动性大,这与民营医院迫切需要扩充实力的趋势不相匹配。从遵循中医药本源的角度,也是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医馆把中医和中药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多名国家级、省级中医专家常年坐诊中医馆,从而提升了中医馆的口碑和声望。同时,中医馆也为这些名老中医提供了多点执业的选择。

三、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以文化促发展

成立了“中医中药文化博物馆”,以购买、捐赠的形式面向社会征集中医药文物。为了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资助中医泰斗著书。成立其冠名的中医药学校,通过名医理论授课、经验传授、临床观摩、指导学习计划等言传身教的方式,提高中医师业务水平。

为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普及,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中医馆定期到社区提供免费义诊,并定期举办各种讲座,邀请广大群众参与。对贫困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和优惠政策,为患者减免医药费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四、规模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讨论

综上所述,中医馆突破了传统民营中医院发展中普遍遭遇的资金瓶颈、人才瓶颈和信用危机,保持了建馆十年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中医馆的规模化发展中也遇到了问题与挑战。目前,我国的政策环境非常适合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 相关配套政策和细则仍然具有很大的可完善空间。民营中医院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但现行的卫生人力资源制度,由于科研限制及相关资源的限制,并不利于中医药人才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的流动和在民营医院的长期发展。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科学管理和行业自律的同时加强监管。

发展是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重任与使命。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对全国1 470家民营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民营医院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部分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含量高、管理先进、机制灵活的民营医院将与公立医院展开积极、有序的竞争,逐步在某一地区或学科崭露头角;另一部分则会因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最终在竞争中被淘汰。值此医疗改革向纵深发展之际,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坚持中医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坚持中医中药密切结合,建立包括中医药管理人才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强化执业科目、人员素质、质量控制、诊疗规范、客观宣传等方面的规范经营、科学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性规模化发展,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要补充力量的积极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珞珈.我国民营医院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的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5):396-398.

[2]迟芬芳,等.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7):7-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机构规模】相关文章:

高校规模05-14

规模格局05-27

规模报酬06-13

规模标准05-07

规模养猪05-12

采购规模05-24

规模种植05-27

学校规模06-07

规模影响06-23

资金规模07-03

上一篇:护生岗前培训方法下一篇:岩巷综掘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