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

2024-05-09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精选十篇)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 篇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继续扩大, 社会新增岗位持续减少, 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了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的共同愿望, 也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

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 社会环境

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009年的611万, 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到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已达630万。

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 存在重学历而轻能力的倾向。一方面,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 盲目追求高学历。另一方面, 有些单位急功近利, 设置工作经验门槛, 人为阻碍大学生就业。此外, 部分企业单纯从经济利益出发, 采取对求职者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给缴纳社会保险金、在试用期满前无故解聘的方式为企业谋利, 这些都损害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1.2 高校因素

1)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 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2) 扩招后高校教育质量下滑扩招以来, 有的学校只是一味地追求扩大规模, 重知识灌输, 轻能力培养, 削弱了培养环节, 加之所招学生素质的下降, 使得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降, 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3)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许多学校对毕业生的指导仍缺乏针对性, 缺少必要的职业规划教育, 不少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在招聘现场显得较为“盲目”和犹豫。

1.3 学生因素

1) 传统的就业观念和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仍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 就业期望值过高, 过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 (或企业规模) 、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 不愿到基层吃苦, 不愿意接受基础的工作岗位。

2) 综合素质不高用人单位希望所招收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 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动手能力差, 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都较差。

3) 就业能力不强有些毕业生职业目标模糊, 在就业的过程中应对能力较差, 心理承受能力和主动推销自己的能力较差, 缺乏推荐自己的技巧, 不善于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能力、特长。

2 缓解郑州市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2.1 政府优化就业环境

2.1.1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 深化体制改革, 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鼓励和帮助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1.2 制订就业鼓励政策, 规范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同时, 应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如对当年聘用高校毕业生人数多的企业给予发展资金、小额担保贷款、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照顾。

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 多渠道开辟基层岗位

(1)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就业信息交流服务平台, 支持合法中介机构依法开展就业服务, 加强毕业生招聘活动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增加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数量, 注重招聘会的质量, 控制每场招聘会的规模, 增强针对性、提高成功率。

(2) 加强监督职能, 探索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切实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3) 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延长毕业生的择业期。在择业期内, 凡在郑州市找到接收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及留学回国毕业生均予以接收, 择业期由原来的2年延长为3年。

(4) 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就业信息传递。政府应借助互联网建立系统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 及时准确的发布岗位需求信息、预测就业趋势, 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指导和帮助。

(5) 多渠道开辟基层岗位从基层开辟新的岗位, 政府提供相应补贴和服务, 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

2.2 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2.2.1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结构性就业难题, 要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和调整专业结构, 促使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更加受市场欢迎。

2.2.2 指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 加强形势教育, 改变传统就业观念。让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 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摆正自己的位置。其次, 注重毕业生的心理辅导, 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最后, 培养毕业生的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

2.2.3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一方面, 就业指导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从学生入学起就业指导部门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 指导力度逐渐增强, 在学生实习之前达到最高水平。另一方面, 高校要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充分利用这一有效形式, 及时更新资源信息并且扩大信息的阅读面, 扩大就业信息网的影响。

2.2.4 加强与政府、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用人单位优先安排合作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优秀毕业生;高校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优先向合作单位推荐毕业生, 根据要求量身定做用人单位急需的大学生, 为合作单位进行人员培训和定向人才培养。

2.3 大学生应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2.3.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毕业生首先应转变观念, 放弃“天之骄子"的传统想法和“精英意识”, 找准自身的定位, 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严峻形势的机遇和挑战, 利用国家和政府为大学生推出的宽松的就业政策, 树立主动竞争、自主创业、多渠道创业。

2.3.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 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 弄清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能力、价值观等;其次, 要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 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第三, 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 并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 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2.3.3 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外, 要多参与科研活动并认真对待每一次实习, 积极了解市场需求, 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以避免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

参考文献

[1]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4) .

[2]苗天慧, 等.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4) .

[3]年大琦.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内部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4]牛红丹.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08 (7) .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策略探析 篇2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策略探析

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下,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岗位需求开始不同程度地缩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是由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变迁、高校教育制度、就业政策制度、个人就业定位等多方面因素所共同造成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要对症下药,必须从社会政策体系、高校教育制度改革,以及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策略措施.

作 者:杨文君 李德海 YANG Wen-jun LI De-hai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招生就业处,四川,成都,610500刊 名: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92(2)分类号:G646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境 成因 策略建议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 篇3

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至上个世纪末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总体而言,大学毕业生个个不愁饭碗,处处受人礼遇。但自1999年政府持续推进高校扩招政策以来,短短五、六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看到,在莘莘学子迈向大学殿堂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趋凸显,现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以致有大学生及其家长惊呼“毕业即失业”。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曾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天之骄子跌落到了不得不放下身段、委曲求全找“婆家”的地步?面对反差巨大的大学生就业窘境,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等学校该如何出手破解困局呢?

二高校大扩招政策的推进与“大学生就业难”缘由分析

高校大扩招以后,毕业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到2010年,大学毕业生达630万之巨,加上历年未就业者,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超过700万人,由此形成空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一时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缘何而起呢?

(一)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端”工作岗位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期待形成鲜明反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高端”岗位僧多粥少,这是大学生择业时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而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对“操作工”这样一些含金量较低的“低端”岗位,大学生们大多不屑一顾,而更多的倾向于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等供职,因为在现行体制下,这些部门和单位形成了引人瞩目的优势:工作稳定、旱涝保收、前景看好、社会地位较高。问题是,如今,大学生们到这些部门和单位工作遭遇的挑战前所未有:一是普遍编制紧张,且人满为患,大家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二是入职门槛较高,条件相对苛刻,大多要求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更有甚者,有的单位非博士、正高职称的人员不要;三是待遇虽好但岗位竞争异常激烈,常常是几十号人甚至是几百号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这对踌躇满志、急欲独步天下的大学生们无疑是当头一棒。

(二)蜂拥而入的劳动就业大军推高了用人单位的学历层次要求和入职门槛

有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才107万人,以后逐年递增,到2010年,已猛增到630万人。伴随迅速攀升的大学生毕业数字,就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急剧增加。毫无疑问,一定时期内,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的数量及其质量是有限的。目前,社会劳动岗位(尤其是高端岗位)的有限性与就业人数急剧膨胀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使得更多的用人单位不得不抬高入职门槛以筑起一道免受强大外力冲击的防波堤。一些被普遍看好的部门和单位更是大幅提高入职学历门槛和增设各种附加条件,“学历要求虚高”现象已呈愈演愈烈之势。迫不得已,一些大学生只好奔更高的学历而去,这就更加重了高等教育领域业已存在的“教育过度”现象。

(三)昔日的强势地位和光环效应制约大学生由“天上”步入“人间”的进程

曾几何时,大学生为稀缺资源,广受社会推崇。如今,高等教育迎来大众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大学生就由“天上”跌落到了“人间”。对此,虽然平添了几分失落感,但对昔日辉煌的“念念不舍”和对今日天助我也的“心存侥幸”,还是让大学生们在由“天上”而“人间”的里程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迄今,我国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为挑剔工作和害怕吃苦等原因而加入到了坐享其成的“啃老族”的行列。

(四)专业设置的热门导向和盲目跟风引发高校结构性供给过剩和人才贬值

中国社会有一大顽症,就是什么人走红、什么东西走俏,大家就一哄而起、趋之若鹜。这种被潮流裹挟着走的现象,不少高校也未能幸免。当今,一些高校和学子跟着感觉走,计算机热、艺考热等高烧不退。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满天飞,他们面临一个共同的尴尬:论实践能力,他们远不如只受过短期培训的熟练打字员受用人单位受欢迎;论理论功底,他们大多又只略知书本知识的一点皮毛。这种“理论上不去,实践下不来”、“纸上谈兵有余,动手能力不足”的倾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通病和就业时的最大软肋。

(五)贪大求全、综合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使得部分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丧失殆尽

在又一轮强劲的合并、升格浪潮过后,我国的高校普遍块头变大了,校园变新了,大楼变高了,专业变全了,学生变多了,但学校果真变强了、变精了、实力大幅提升了吗?恐怕一言难尽。我们看到的是,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反差。在“内部平衡”、“人际磨合”、“相互制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少高校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在贪大求全的发展进程中被逐步给“综合”掉了。此外,“一些高校办学模式千篇一律,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方式雷同,普遍缺乏对于就业而言尤为重要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等通用能力,责任心、团队合作、成就意识等软技能方面也很欠缺,从而造成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个体的竞争力不强,这种‘千人一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六)高校办学信誉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规模的急剧扩张而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这些年来,绝大部分高校极尽扩招、扩建之能事,但学校的可用资源并未随着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而相应增加,于是,不少学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甚至以竭泽而渔的方式挖掘教师、设施设备的潜力。在一些高校,学生超大班上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各类检查、考评多如牛毛,研究生教育搞“批发”的现象比比皆是。把本该精细、精致的高等教育粗糙化,如此操作,高等教育的质量焉能有保证?如此这般折腾的结果是:学校的人气旺了,教师的腰包鼓了,教学的质量降了,社会的评价低了。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策略、办法与相关政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有些是刚性矛盾所致,如人才培养过剩,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有些是柔性冲突引发,如大学生们一时放不下“清高”的架子,认识短期内还转不过弯来等等。但无论何种问题,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校要直面现实,群策群力,抓实抓紧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以“社会需求、个人志趣、发展潜力”为依据,全面推进大学生人生规划工作

做好大学生人生规划工作,既是大学生自己的事,也是高校理应高度重视的事。从大学生进校的那一刻起,高校就应精心筹划,周密安排,毫不懈怠的抓好此项工作。大学教育对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人是否上大学,其人生之路往往大相径庭,其前提是大学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留给学生的宝贵财富,并不只是知识量的增加和某种谋生手段的具备,而更为重要的是人生视野的开阔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少记得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具体讲了些什么,但教师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见解和主张,巧妙应对、断然处置复杂局面的方法和策略,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的人格力量和教育智慧等,却永远地留在了学生记忆的深处,并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说基础教育阶段更多的是知识和信息的量的增加,那么,高等教育阶段则是素质和能力的质的提升,这种质的提升主要通过大学的精神引领、文化熏陶、人格塑造和潜能开发来实现。由此,大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发展、主动探索、展现智慧的时空。这是大学生规划人生蓝图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大学生人生规划工作,高校要以帮助学生敲定“最佳发展之路”为第一要务。为此,应侧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其一,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基本走势和对大学生提出的主要素质要求,通过令人信服的事实和前瞻性的判断,给学生讲清楚、道明白,使其明了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使命,进而自觉地把个人的志趣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其二,帮助每个大学生准确分析个人发展的主要优势和不足,梳理出日后最有可能出彩的领域或方向,进而明确职业志向和个人发展定位。其三,教给学生通向个人终极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与方法、途径相联系,笔者认为以下几种认识观念和精神准备对大学生起好步、开好头特别重要:凡事预先谋划;不简单重复同样的劳动;说话、做事力求“既在意料之外,更在情理之中”;明了“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同等可贵”;积累能量,厚积薄发,积小胜成大胜;既要抓住机遇,更要创造机遇等。

(二)以“理论引领、能力提升、注重实战”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实战能力

一个时期以来,最为社会所诟病的是大学生纸上谈兵有余,实战能力不足,出现这一问题,高校难咎其责。现在,部分高校为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就在学生的见习、实习等至关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上以降低成本为原则,在人、财、物等方面尽可能偷工减料。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面对实战大考时,说起来还一知半解,做起来则无从下手。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没有什么比这更能砸一所学校的牌子和毁掉学校的办学声誉。由此,高校要认清忽视、漠视教学实践环节的极端危险性和危害性,切实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我们认为,不论大学生学习何种专业,学校都要围绕“专业核心竞争力”和“为人的基本素养”布局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系列素质提升工程,让每个学生走向社会后,都能较好的融入社会,在岗位实战中迅速进入角色,尽可能快地成为行家里手。否则,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能是缺少足够含金量和高附加值的“大路货”。由此,高校要遵循“学用结合,以用定学”的原则,强力推进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实践、实战中发现问题、感悟需要、寻找根据和内化理论。推进教学改革时,“要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把实验教学从当前比较普遍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重视实习活动,对实习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积极掌控并合理调节实践教学的进度,主动为大学生提供或联系合适的实习岗位,还应为大学生提供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制订出台科学的实习考评办法,并在实习结束后认真组织考评。”日

(三)以“学有所长、实干巧干、能屈能伸”为准则,培养学生务实就业心态

“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如影随形地影响中国社会的每个成员。不愿从底层做起,不想做琐碎的事,逃避一身汗水一身泥的活,希望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期待做轻松自在的事,向往待遇好而社会地位高的岗位,这恐怕是绝大部分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此种希冀,对极少数家庭背景了得且没有硬伤的大学生而言,或许并非遥不可及,但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子女来说,这是一个愈来愈远去的梦想。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大学生要实现比较顺利的就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对“岗位”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其次是对自身地位的判断和把握问题。我们的社会应当确立并践行“力所能及、自食其力、劳动(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光荣”的观念,并使之成为社会风尚。必须看到,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过去是“物以稀为贵”,今天则是“货比三家不上当”。大学生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得丢掉幻想,放下包袱,准备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立足于苦干、实干加巧干,在人生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中,能屈能伸、不屈不挠、矢志不移,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英雄本色。

(四)以“透视生活、直面人生、融入社会”为目的,教给学生驾驭生活的方法

对所处的社会,大学生应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否则,就无法有效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并找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我们处在一个推进变革、快速发展而又矛盾交织的时代。在这样的变革时期和多事之秋,各类思想激烈交锋,多种利益迎面碰撞,都是不可避免的。应当确信,文明与进步,公平与正义,是政府、社会的主要诉求和努力方向。但要看到,世上没有绝对的平等,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我国,短期来讲,不公平的现象会时有发生,如少数当权者凭借强势地位和工作特权为子女和身边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但随着政策和法律的紧箍咒越收越紧,公民民主、监督意识的不断增强,发生此类事件的概率已愈来愈小,且一旦发生遭遇打击的风险也愈来愈大。从长期来看,社会、单位对个体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数时候是公平或比较公平的。一般来说,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社会就能给他提供多大的平台。不过,由于人的成长有一个过程,社会给人提供多大的平台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还要看到,我们处在一个人情世故色彩比较浓厚的社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要谨慎地处理好“谋事”与“为人”的关系,要明白,说话、做事,既要尊重科学,也要讲究艺术,在很多时候,做人比做事重要,态度比水平重要,结果比过程重要,服从比较真重要,赞美比批判重要。走上工作岗位之初的大学生,千万不要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更不可口无遮拦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并有所收获的行为准则是:夹着尾巴做人——多倾听,多观察,多践行,多反思,多总结;少说空话,少发牢骚,少计较个人得失、少耍小聪明,少翻云覆雨。从现实性上讲,大学生只有首先了解和适应社会,然后才能改造和驾驭社会。

(五)以“错位发展、打造品牌、彰显特色”为要求,坚定不移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正如“异性相吸引”一样,差异和差别是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不被用人单位看好,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缺少吸引人们眼球的绝招和妙招不无关系。由此,高校必须“冷眼向洋看世界”,根据现有实力和努力方向,着力彰显办学特色,与周边的高校实现错位发展,全力打造有社会需求,有市场竞争力的办学品牌,人才培养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否则,见风使舵、追逐时髦,丧失个性,学校最终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看来,要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仅有块头和人气远远不够,还必须至少在一两个领域或专业上拥有话语权,在关键时刻有雷霆万钧之力。

(六)以“着眼长远、重点支持、强基固本”为手段,确保关键行业从业人员高素质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 篇4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女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就业心态尚需端正

就整体来看, 高职女生的就业心态尚属积极健康。但部分女生没有摆正心态, 主要表现有:自认为不如本科生的自卑心理使高职女生在就业上缺乏信心;初次就业, 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 在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衡;缺乏竞争勇气, 一味依赖学校和家长;自我期许高, 眼中只有国有、外资、合资企业, 看不上民营企业;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等。心态的不端正构成了高职女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之一。

(二) 社会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目前, 我国正处于劳动力富余的时期, 加之,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国家企事业机关的精简裁员及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求职队伍十分庞大。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求职者的需求, 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对于本来处于就职弱势的高职女生群体就显得更艰难。更有甚者, 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等歪风邪气, 更使得高职女生在就业方面雪上加霜。

(三) 相关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处于改革深化时期, 在就业方面特别是女性的就业保障方面的措施不是很完善。就业市场的调节基本上处于以市场自身调节为主的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 女性处于择业竞争的弱势地位。具体来说, 由于企业和单位需要负担女职工的生育基金, 许多企业和单位倾向于选择男性职员;由于女性在婚后大多会把思想和精力向家庭和子女上转移, 从而不利用单位发挥最大效益, 许多企业对招聘女性职员不感兴趣等等。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在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 连工作经验丰富, 工作能力强的女性求职者都不能幸免, 何况是刚刚走出校门, 社会阅历尚浅, 工作经验全无的高职女生。

(四) 学校相关教育措施不力

目前, 就业市场的迅速变化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措施呈现出落后的势态。主要表现有: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时代所需, 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现实的职业要求来说已陈旧不堪, 在就业市场上本来就处于弱势的高职女生依靠着这些陈旧的知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来参与市场竞争无异于与虎谋皮;学校在帮助女生端正心态和转变观念上所做的工作甚少, 使很多女生不能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学校在提升女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做得不够, 高职女生们不知道自己在面对就业时缺少什么, 也不知道怎么去竞争到理想的职位, 想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获得心仪的工作就难上加难了。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女生就业难的调和策略

(一) 创造大环境——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高职女生的就业不仅仅是高职女生和学校的问题,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国家应对此引起重视,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为高中女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大环境。如: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使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和加深, 在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职位增多的情况下, 高职女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就能得到相对的缓解;援引吸纳西方发达国家经验 (如:但用人单位的女性职员在总职工数中达到一定比例时, 政府对其在政策和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优惠) , 让女性从业者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女生从业者就业率提高的情况下, 高职女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也会有相应的好转;可以专门针对高职女生设立就业帮助和指导咨询机构, 指导和服务高职女生顺利就业, 提高高职女生的就业率。

(二) 营造小环境——加强学校相关措施建设

高职院校应加快教育改革, 调整教学内容, 以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为高职女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占有一席之地打下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高职院校应对女生开展就业思想教育, 帮助女生端正心态, 认清形势, 让她们对将要到来的挑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高职院校应对即将找工作的女生进行求职技巧等综合素质的训练, 提升女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她们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参与市场竞争的胜算。凡此种种, 篇幅所限, 不一一叙述。

(三) 女儿当自强——端正心态提高素质

作为高职女生应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就业竞争中去, 须知“英雄不论出处”, 本科生不见得就比高职学生强;须知“阳光总在风雨后”, 暂时的挫折是经验的积累, 是前进的阶梯;须知“伟大的事业总是从微小开始的”, 可以通过降低预期而获得工作后勤奋努力, 最后达到心中的理想。同时, 高职女生可以通过适当的社会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为自己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 高职女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为改变这种事实, 就需要认真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女生就业难的原因, 并根据原因提出以此相应的调和政策。在社会、学校和高职女生自己的努力下, 我们一定能使高职女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

摘要:高职女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业难的问题困扰着许多高职院校。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女生就业难的原因, 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相关措施建设、端正高职女生心态和提高高职女生综合素质等缓解高职女生就业难的调和策略。

关键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女生,就业难

参考文献

[1]殷佳琳, 段国艳.高职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5)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 篇5

专业学生培养策略

内容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高校的扩大招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受到各方关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从事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其专业性质决定了有些学生就业面较窄,社会需求不大,但社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专业成绩突出,还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精专业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已成为当今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议题。文章以高师音乐专业中的一部分——手风琴专业学生的培养策略为例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等师范 手风琴专业 培养策略 就业

一、高师手风琴专业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高速发展,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议题。虽然在某些问题上教育者能达成共识,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缺乏具体的研究实践,比如学生以不同特长、主项考入高师音乐学院(系)后,教育机构、教育者应更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可有些学校仍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批量生产”,这无疑与“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这样经过了四年专业技能的学习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巧也许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缺乏某种竞争力。

作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手风琴专业学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国内的有些师范院校音乐院系中,几乎都设置有手风琴专业,并且每届都有相当数量的手风琴主项学生。经过四年艰苦的学习,他们大多具备了精湛的手风琴演奏技艺,但毕业后的求职却让他们发现自己有些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技能、知识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音乐教学与生活。究其原因,导致这种尴尬现状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有些高师音乐院系长久以来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思路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手风琴专业学生,因此,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

二、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一)社会需求量的变化

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学生面临着多项经济、教育政策的冲击,如“大众教育”“高校扩招”“毕业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综合性大学办师范专业”等,这都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人才累积严重的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门类,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而艺术行业具有特殊性,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呈现出与普通专业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它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需求量较小,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非高师院校音乐毕业生带来的强大冲击,音乐表演事业面临困境、举步维艰等。

纵观以上客观因素,造成音乐专业就业岗位的紧张和大幅度减少正是源于此。手风琴专业学生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同样的境遇。

(二)课程设置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偏差

目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相对单一,缺少考虑当前社会总体实际的需求,也较少考虑怎样有效培养音乐专业中不同主项的学生。如在手风琴这种主项技能培养方面,多数高师院校的课程只讲深度没有广度,造成其实质上是以培养“演奏家”为目的,忽视了手风琴伴奏技能、即兴演奏的技能,最终会由于社会对器乐演奏家的需求量少而导致“技术高超”的手风琴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低,用人单位对手风琴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成绩不满,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高校音乐专业应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尽可能改革旧有的课程体系和设置、培养方向,明确某种培养目标,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训练方式及学习方法。

三、针对手风琴专业学生优化课程设置

(一)顺应手风琴发展多元化趋势 1.增设流行手风琴课程

在当前商品经济大潮中,中国大众的审美千变万化,我们面临的世界如今是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气象。社区文化、军营文化、青少年文化、夕阳文化及旅游文化等五花八门的新文化领域纷纷崛起,高师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应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新型、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生力量,着重培养,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比如在近些年,流行手风琴音乐越来越多地被搬上大众舞台,出现在各类媒体中,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法国著名电影《天使艾米丽》使用了流行手风琴音乐作为配乐;著名音乐家嘎利亚诺使用手风琴演奏爵士乐、探戈音乐,每年在全球各地演出达200余场;流行手风琴的比赛更已成为国内外大型手风琴比赛的一个重要组别,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在高师手风琴专业中增加流行手风琴音乐,并列入课程教学,这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流行手风琴、midi手风琴较之传统手风琴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外形美观、音色独特而又多变,擅长演奏爵士音乐、探戈音乐、欧洲流行音乐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具有极广阔的空间和市场。对于古典作品演奏功底深厚的手风琴专业学生而言,从传统过渡到流行手风琴并非难事,除了曲目的改变,在持琴姿势、指法、音乐句法等方面做一段时间的转型训练就可以。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过流行手风琴的系统学习,那学生个人的成长之路就等于是又加宽了一个层面,在这样一个音乐文化交融的时代,多技艺的演奏人才必

然会在社会的音乐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

2.增设电子手风琴课程

电子手风琴(或称midi手风琴)采用了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各种音效及特效,通常有midi接口,可以连接至各种外部设备。电子手风琴带有力度感应键盘,不仅可以通过风箱控制力度,还可以用触键力度来控制强弱。电子手风琴既具备了传统手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模拟其他乐器的声音,其综合功能甚至比电子合成器更为先进,而最重要的是,电子手风琴是一件乐器,又是一个管弦乐队,它完全适应各种音乐表演场合的需要。

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电子乐器给演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的用电子乐器进行现场表演或预制的电子音乐替代了传统乐队。同样,与传统手风琴相比,电子手风琴的表演可以大幅缩减排练时间、人员需求,而且音乐效果风格独特、新潮时尚。

电子手风琴的演奏方法与普通手风琴差别不大,学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很快掌握。通过学习电子手风琴,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还可以实现音乐学与计算机学的学科间互补。我们可以预见,当学生掌握了音乐专业技能,又熟悉电子音乐设备的操作,就会逐渐成为“复合型”“通才型”的人才,他们的就业前景也将非常乐观。

(二)提高手风琴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标准 1.手风琴专业学生学好钢琴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钢琴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项课程,这是钢琴有别于其他乐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无论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还是大多数音乐技能的习得,钢琴都是最佳的辅助工具。而结合我国当前社会音乐生活的需要我们发现,钢琴的应用之广泛、大众对其了解和接受程度都远在其他乐器之上。因此,尽可能地提高钢琴的演奏技能对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钢琴集体课上,手风琴专业的学生恰恰表现出较其他专业学生更快的接受能力,这是因为,手风琴主项学生从视谱、手指机能等方面占有相当的优势。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自4岁起学习手风琴,9岁改习钢琴,之后短短几年就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钢琴大奖,最终在18岁摘得肖邦钢琴大赛桂冠,李云迪本人也认为手风琴学习对他打下扎实的键盘基础功不可没。

2.手风琴专业学生在钢琴学习方面的变革

目前,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琴时,往往同器乐、声乐专业的学生一并上课,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布置练习内容。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手风琴专业学生的已有基础,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同时进度较慢,还会使学生产生松驰、懈怠等不良的情绪。针对这些弊端,在手风

琴专业学生的钢琴课程中,我们应当对学生提出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要求,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程时间促进教学。

首先,减少识谱训练的课时。手风琴和钢琴曲目一般都是用大谱表,手风琴专业学生对高低音谱号十分熟悉,几乎不需要过渡。其次,自钢琴课初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要侧重于学生左手手指技能的训练。手风琴的左手贝司排列与钢琴键盘式完全不同,指法也大为不同,所以,学生应提高左手的手指技能,以便左右手更加平衡,为以后演奏更复杂的曲目打下良好基础。再次,虽然手风琴专业学生的手指较为灵活,但在学习钢琴时触键方式极易沿用手风琴的弹奏方法,触键力度较小,掌关节不能充分打开,导致声音虚弱、飘忽,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点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将会对手风琴专业学生弹好钢琴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尽量延长手风琴专业学生的钢琴研修时间。非钢琴主项学生一般演奏水平较浅,学习起来相对困难,一般是在二年级结束取得钢琴结业成绩,而对于手风琴主项学生,则应该要求其修满四年,因为钢琴课的增加非但不会给手风琴专业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而多风格的曲目演奏、高强度的手指训练,还可以形成钢琴与手风琴水平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笔者相信,通过以上改革措施的实施,手风琴专业的学生钢琴

课的学习效果将会有明显提高,专业技能也会得到拓展和加强,从而在未来就业择业时增加成功的砝码。

(三)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创作型人才

手风琴专业学生在乐理和声方面也具备先天的优势。左手贝司由于键钮的特殊结构,通过手风琴学习,我们能很早认识、理解大

三、小

三、属

七、减七和弦的构成及和弦连接概念,这些是步入音乐创作之门的必备知识。也可以说,手风琴演奏者对和弦的感知和理解比其他任何乐器演奏者都要早,当今著名的作曲家叶小钢、谷建芬、李遇秋等,都曾是优秀的手风琴演奏者,是手风琴将他们带入音乐世界,并逐步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这些实例无一例外地证明,手风琴专业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理论概念建立得相对较早,学习基础更为稳固,如果有的放矢地对他们的理论方向深入引导,更易于进入创作型人才的发展轨道。而就当今社会对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来看,同时具备演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用人单位非常欢迎的。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高师应以全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为目标,针对手风琴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改革。笔者相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挥其优势,挖掘其潜能,才能使高师手风琴专业学生最终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本文为徐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xwb16)

参考文献:

浅谈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篇6

三个方面分析了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7.38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个高职院校中,尤其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提升高职毕业的就业能力是大势所趋。而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教学理念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更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明确培养目标,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一、准确定位教学方向

若要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再结合教学内容,创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深入社会,探访企业需求,从而创建符合社会实际的教学模式。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得很多缺乏团结协作、创新的精神。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把素质教育也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最后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就业率。

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学校的教学方案,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创建出一套符合面向社会的教学模式。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实施“三个全部”,即全部专业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全部课程统一更新了课程标准、全部课程融入了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这样做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又如西安欧亚学院高职院校就采用了“2+1订单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把企业和学生进行有效的连接,既实现了学生毕业即就业,也实现了零风险选择人才。为了完善这一教学模式,该高职院校还从各方面夯实合作基础。一是准确定位高职教育方向,该院致力于在房地产、金融、酒店餐饮、高端零售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通过与行业高端企业深度合作,培养能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的一线管理人才。二是确定企业招聘标准,与该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需要具备四个标准。①要具有明晰的战略规划,②要具有受人尊重的企业文化,③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口碑,④要具有可长足发展的品牌价值。三是深入企业调研,该院还深入企业,走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运营部门,了解企业每年员工的招聘数量,人才的类型,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企业的运营状况等。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出与企业直接对口的专业人才,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加快课程改革

很多高职院校所用教材都是老版本的,基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是企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该注意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行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遵循以学生文本,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其课程内容涵盖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交易程序等。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教材版本与社会实际并不相符,而且也并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据实践证明,现在我国国际贸易工作的主要岗位包括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等。所以高职院校可以从模块化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两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如实现课程内容与业务能力、职业能力的对接,或者创建虚拟职业情境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引进校园,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从而将企业的真實环境作为学生的实际训练场所,这样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便能迅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目标。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便能统一练、学、做。

三、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若没有足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难进入企业。而且现在很多企业,从节约投资成本角度出发,基本不进行员工的基本培训。很多企业都是偏向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学生未毕业前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会通过技能大赛、就业实训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北京市高职院校在2015年开展了“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和“电子商务技能”的技能大赛。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主要考核学生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运行维护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安全意识、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而“电子商务技能”主要从各个方面考察选手的商品整合能力、营销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网店运营能力。

又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包括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技术、西门子小型自动化技术等培训中心建立联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这些单位进行实训,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机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展技能培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使他们在社会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最终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该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建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并最终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不仅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入推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京.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黄荣军.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分析[J]. 广西教育,2013,No.80715:189-190.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因及破解策略 篇7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因

1. 就业观念错位。

很多大学生就业依赖于承担指导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 如招生就业处, 而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是大学生自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而不是依赖学校、父母、长辈等提供其就业机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无论规划分析、规划设计、规划实施, 主体是大学生自己,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如招生就业处主要是提供一种方法和思路。就业指导中心只能根据学生的自我综合素质、兴趣、爱好、特点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最终自己的就业方向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来定位选择。

2. 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1—2000元, 在校大学生对薪酬期望略高, 大部分也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1]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 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 低不成高不就, 眼高手低, 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就业不难, 择业难”的状况。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 也不愿意“屈就”。《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指出, 大学毕业生都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感兴趣。在2006届毕业生中, 有29.85%的人选择外资企业, 25.8%选择国有企业, 15.2%选择政府机关, 三者所占比例之和为70.85%。[2]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扎堆现象。

3. 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与职业素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余地渐宽, 超越学历之外的劳动力职业素养问题逐渐为用人单位关注。市场向求职者发出了明确信号, 表明一定职业素养的职业资格证书正成为职业准入的又一道门槛。

许多大学生还未认识职业准入的基本涵义, 缺乏对所投身职业基本素养的了解, 还不懂得学历与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当职业素养与工作技能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 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一方面, 大学生感叹就业难, 另一方面, 许多用人单位也抱怨找一个合适的新员工难。如果大学生拥有职业资格证书, 率先跨越职业准入的门槛, 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 改善就业难的局面。

中国社会向来存在重学历重文凭的传统, 许多人对于职业资格证书还谈不上什么深刻认识, 一些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起码的职业准入观念。当大多数人拥有了学历后, 其差别就是博士、硕士与本科及其各自专业不同。而市场的分工越来越细化, 一个人在接受学校教育后能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 或者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能否适应新的岗位, 就成为随之而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对职业及岗位合适的人才, 需要员工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技能。[3]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由大众化的门进入大学, 毕业时就要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过去,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精英教育, 规模数量有限, 就业当然不成问题。但从1999年开始, 高校扩招的速度以20%的幅度增长, 到目前毛入学率已达21%, 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由于我们进入大众化的时间短暂, 就业观念和就业制度准备有些跟不上, 造成目前大家感到就业难。其实, 从老百姓来讲, 首先要把就业观、职业观转变过来, 我们不能由大众化的门进入了大学, 却要求以精英化进入就业领域, 这是非常矛盾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 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 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 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但是,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 多数大学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 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 往往是专业面、知识面窄, 心理素质差, 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这种社会的高要求与大学生低素质的矛盾, 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4]

4.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 高校的运营机制一直是一种计划招生、统一分配的计划体制。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 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 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结果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高校所设专业课本及设施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矛盾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导向的今天明显显露出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弱点。另外, 高校的人才观及相应的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导致培养目标与市场需要的不适应。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需求取向, 做到“产销对路”, 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这样学生毕业才有出路, 学校也才有生存的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社会问题, 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应密切关注, 其中有教育与社会脱轨的原因, 也有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以适应社会上更强烈的就业竞争。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破解策略

1. 扩大就业选择面。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鼓励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 到农村到基层进行自我锻炼。[5]

2.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应根据自己内部的运行机制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人才及高层次金融、会计、管理、法律等方面人才的培养, 调整市场需求不旺的专业, 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同时, 高校应有长远眼光, 不能一味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应处理好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的招生比例。高校内部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扩大所设专业开展的课程, 不应因自身师资力量而局限所开设课程, 应通过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提高, 使高校毕业生有坚实的知识基础, 学会自主创业, 减轻就业压力。

3.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 各就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生要从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提高自己。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是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6]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 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正确地认识自己, 找准自己的位置, 从实际出发, 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就业的坚实后盾,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用人单位不可或缺的人才需求, 须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当代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差, 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大学生应正确调整自身心态,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切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 成立专业的服务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要求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工作, 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 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业形势及就业观念的分析和判断。就业指导中心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综合能力、特点等对其进行职业规划辅导, 让学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规划, 不断努力去完善自我, 同时分析目前就业形势, 使其了解就业政策以及在求职应聘中的技巧。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谁及时掌握了信息谁就抢先占有了机会。就业指导中心应及时、准确地获取就业信息并传递给每一位毕业生。

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随之产生的就业问题也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府除了在宏观上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 扩大就业渠道外, 更应该利用学校这个公共教育管理平台, 以人为本, 改革创新, 提高学生的技能, 增强社会管理责任, 关注社会需求, 提高学生的服务与管理意识, 真正建立以市场指导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服务于市场需求的新型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http://www.chinahrd.net/img/news101/dax-uesheng.htm.

[2]陈曦.努力做好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3]http://learning.sohu.com/20071015/n252657911.shtml.

[4]梵恺的文字.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http://www.chinapower.com.cn/membercenter/personalcente r/viewarticle.asp-articleid=10003318.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 篇8

1. 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企业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新兴行业涌现, 产业就业的“挤出效应”明显。中小企业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其自身的生存状况及其内部管理模式降低了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 有的中小企业在经营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没有确定自己的经营理念, 容易被竞争挤出局。中小企业的这种状况, 也给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变数。

2. 技工院校学生的生源现状和毕业生的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技工院校毕业生也不例外, 同时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追求高收入, 以经济价值来衡量个人价值, 以报酬的多少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同时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就业与择业的关系, 从而失去就业的机会。技工院校毕业生普遍综合素质不高, 很多学生从小生活在比较安逸舒适的环境中, 动手自立能力差。

3. 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

一方面是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另外一个方面是很多就业岗位虚席以待。其中一个方面是盲目上技工院校热门专业, 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另外一个原因是专业设置滞后, 学生在技工院校要学习三到五年后才能推向社会, 专业设置本身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同时, 普通高等教育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上存在重叠现象, 在重叠专业上, 技工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毫无优势。

二、解决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方法

1. 学校发挥自身力量, 帮助学生尽快就业。

首先, 采取“走出去”的办法,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技工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行开放式教育, 采取“走出去”的办法, 加强与有培训需求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与规模大、人才需求量大的民营企业的合作。同时, 要根据自身特点, 确定一些地区与企业作为毕业生重点就业方向。这样, 既可解决企业的人才问题, 又可解决毕业生的去向问题, 同时还能减轻学校的经费压力, 这种“三赢”的模式应大力推广。

其次, 沟通供需信息, 及时推介学校毕业生。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 利用团体力量, 积极为毕业生搜集、传播就业信息。应与省、市、县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各地产业系统的人事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各地民营企业等广泛联系, 收集有关需求信息, 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寄送给他们。要主动参加人才交流会, 通过电视、报刊等传媒收集或传播需求信息,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传真、电话等, 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及时建立联系。

再次, 推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技工教育的发展走向。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 选择一些有需求的企业, 实行校企合作, 把车间搬进校园, 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的零距离接轨, 让学生充分领会企业文化, 感受企业氛围, 掌握企业生产流程, 增进企业和学生的相互了解, 使企业能有机会更好地选择人才,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 促进就业。

2. 学生准确定位自己, 保持良好就业心态。

首先, 定位准确、摆正心态、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有了这种低调的心态, 你就不会对工作岗位有过高的要求, 对于工作会更积极主动, 任劳任怨, 这样才更有利于你今后的发展。

其次, 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 做好这方面的心理调试。工作意味着我们走出学校单纯的环境, 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同事关系, 上下级关系, 不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那么简单明了, 而是复杂得多。我们要重视人际交往, 懂得与人团结合作的原则, 我们要认识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 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准则, 诚信既包括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 坦率的表露心迹, 也包括待人以诚相见, 诚实守信的人最容易被社会所接纳, 背信弃义的行为是人们所不齿的。

再次, 要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 在校期间就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 面临因难和问题时不要总想依赖别人的帮助, 要培养自己独立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 我们以后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 为自己的事业迈向更高阶层奠定良好的基础。

毕业生难就业策略策略 篇9

一、哲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针对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相关信息反馈, 我们对其就业现象与可能原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市场认知度低与就业市场小、对口行业和岗位缺失、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核心竞争力隐性等, 都是影响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 市场认知度低, 就业市场小

就业市场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最直接因素, 而就业市场的大小往往体现了市场对某一专业类别的认知度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说, 市场对专业的认同度往往可从招考招聘的专业要求上得以体现, 专业要求的需求量直接影响到了就业率的高低。

公务员招考和企事业招聘是每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我们对2011-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和广东省公务员招考岗位专业要求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 (见图1、图2) , 经统计得出:2011、2012、2013年国考招考哲学类学生的岗位仅有75、70、103个;2011、2012、2013年广东省省考招考哲学类学生的岗位仅有37、28、21个, 在全国、全广东省招考的总岗位中, 所占比例仅为0.5%左右。与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 对哲学类各专业的招考人数相对较少, 如对汉语言文学和中文类的招考比例约占10%左右, 招考比例是哲学类的20倍。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据广州某大型人才市场对2011、2012、2013年企事业用人单位需求热度的前30排名数据显示, 仅仅以文史哲三类文科类专业进行对比, 2011、2012、2013届汉语言文学类的需求热度排名分别为第4、第7和第6;历史类的需求热度排名分别为第18、第28和第29;而哲学类专业的需求热度由于低于前30名故三年来均未能入榜。由此可见, 从就业市场来看, 无论是公务员招考还是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 哲学类专业的需求量和需求热度都较低, 与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均处于市场劣势。就业市场小、专业门槛的限制无疑提高了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因而要从整体上解决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市场认知度也有待提高。

(二) 专业应用性弱, 缺乏对口行业和岗位

专业的有用性和应用性是获取市场认同感的重要标准之一, 市场需求的大小甚至可以说直接取决于专业的应用性。而哲学类专业看似无用实有大用, 哲学类专业提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的是通用型人才。根据多所高校2011-2013届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得知: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呈现多元化分布。其中, 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都是哲学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而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集中于一般行政岗、秘书岗、公务岗和事务岗, 与同是冷门专业的历史、地质、考古等专业的岗位类别相比, 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无明显的行业流向固定性, 即没有专业对口的相关行业, 其应用性也不及新闻学、中文、法学等文科专业明显。要求专业对口的市场需求注重的是有用性和应用的明显性, 而培养通用型人才的哲学类专业有用性和应用性显性不足, 在短时间的招聘过程中, 其价值很难充分得以体现, 因此在就业竞争中往往不占优势, 但因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其发展潜力通常能在时间的积淀中越发明显。

而另一方面, 市场对口行业和岗位的缺失的确会对高校教育和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哲学类专业而言, 可能一方面导致高校哲学类人才培养的市场目标不明确, 另一方面使得哲学类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我定位的把握不够清晰, 用人单位对哲学专业学生的认知也不够清晰, 这很大程度上对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产生影响。

(三) 就业观念不科学, 就业期望值偏高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除了受市场的客观因素影响外, 毕业生本人的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 会经历“一个‘搜索——放弃——再搜索’的过程。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经验, 往往对工作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都预先设定了最低标准。这个预期标准越高, 找到工作的难度就越大, 搜寻的时间就越长”。【2】也就是说, 高校毕业生会由于心态不平和、就业期望值较高等因素而直接影响到其获职率。据2012年和2013年广东省公布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 (下简称《白皮书》) 和网上公布的相关数据分析可得出: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 这从就业起薪、出国率和职业吻合度三方面可见一斑。报告显示, 在2012年毕业本科生中, 哲学类毕业生的出国率最高, 为10.74%, 这表明哲学类毕业生的个人提升欲较强, 对自我发展的要求较高;从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薪上看, 据2012年和2013年广东省公布的《白皮书》显示, 2012年哲学类本科生的平均就业薪酬最高, 达3649元/月, 获取4000元以上薪酬比例最大的也是哲学类专业毕业生, 占该学科已就业毕业生的53.19%;2013年哲学类本科生平均薪酬以高出平均水平45.93%的4245元/月再次夺魁。另外, 据麦可思的有关调研数据得知, 哲学类毕业生的职业吻合度也较高, 职业吻合度反映了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 反映了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期待的差距, 这也就是说, 就业吻合度较高的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 对就业的高期待与低需求的市场产生较大落差, 这就意味着需找到职业吻合度高的工作, 必然经历更长的求职时间和承受更多的求职挫折。

(四) 核心专业能力隐性, 就业竞争力不明显

据某985高校2011届至2013届哲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统计数据显示, 哲学类毕业生普遍认为自身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为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发展潜力足。人文素养是人才的基础素质, 而哲学教育作为每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素质教育, 体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合的最深邃智慧, 是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积淀。哲学与哲学活动本身就是人文关怀, 中国哲学的天理人性、外国哲学的型相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关怀、美学的审美意蕴、伦理学的德性思考、宗教学的生死超脱、科学技术哲学的科学反思、逻辑学的思维锻炼……哲学“不仅与知识和理智有关, 而且与生命密切相关;不仅锻炼理论思维, 而且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哲学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 更是一般性的生命教育, 是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3】但是, 从另一维度上看, 如此重要的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就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人文科学素养而言, 其主要还是内在的、基础性的, 它的体现需要较长的历时性, 并在时间的积淀中越发明显, 也就是说, 哲学类毕业生的发展后劲足, 发展潜力大。美国耶鲁大学谢利·卡根 (Shelly Kagan) 教授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他认为, “大学生被期待接受职业的或者前职业的训练。对许多学生来说, 职业训练似乎比人文科学 (哲学作为其中一员) 更具吸引力。然而, 也有一些职业技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技能包括:精细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并雄辩地进行写作和交流;创造性和原创性。尽管一开始就业时, 主修哲学的学生不怎么占优势, 但过十年二十年后再看, 主修哲学的学生一般发展得很好, 在就业市场上占有较高的等级。他强调说, 哲学不仅具有如上所说的工具性价值, 它还以一种更基础性的方式在人类知识整体中提供内在的价值和功能:促进对这个世界做真实的认知。”【4】我们搜集的相关数据正好为这一观点做出了例证:根据网上公布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在2013年1月到5月对我国813所高校及其分部分院共92门专业回收的27万份有效调查问卷而形成的“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哲学类毕业生的起薪为3988元/月, 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11, 超过了88%的专业, 而五年后平均收入为6264元/月, 超过了85%的专业。【5】 (见图3)

资料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哲学类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3.http://bi.hit.edu.cn/bk_101.html.

由此可见, 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内在的、隐性的, 相比于应用性专业而言, 专业技能显性不足。而市场需求往往更注重应用性, 特别是在求职过程中,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往往是显性的, 务实的, 这就使得专业技能明显的专业毕业生往往更占优势, 而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获职机会则相对较少, 就业率相对较低。

二、破解就业困境的对策

市场在就业工作中虽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市场认知和需求的形成和发展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且受到市场政策、人才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要实现市场认知的转向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性任务。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除了要关注市场需求外, 更重要的是要回归到毕业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上去,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高校和教育者而言,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贯穿高校招生、教育和培养的全过程。

(一) 加强招生宣传, 吸引优质生源

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源头, 招生工作进行得顺利与否, 直接影响到生源质量的优劣。因此, 提升哲学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的就是招生宣传工作。在招生方面, 受市场偏见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 有相当多的学生并非主动选择报考哲学专业, 而是由于成绩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被调剂到哲学系的, 因此在心理和认知上准备不足。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 对哲学专业并不了解, 甚至有些学生, 在入学学习了将近一年以后, 仍然怀有抵触心理, 这就导致了其在专业学习上出现懈怠, 学习效能低下。基于此, 建议加强招生宣传, 丰富招生宣传形式, 提升宣传效果。如制作有针对性的招生宣传手册、开展如“让哲学走进高中”、“高中哲学名家讲坛”、“哲学教学开放日”、“哲学月”等活动, 让更多的高考生了解哲学的专业文化和发展潜力, 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和有用性, 以消除偏见, 增进了解;从而提高报考热度, 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主动报考哲学专业, 提高生源质量和专业认同感, 为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学的哲学学习中来、为人才培养和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提供前提可能。

(二) 强化专业教育, 提升专业认同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本专业的热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在本专业的投入度和专注度, 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 加强专业教育, 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非常重要。针对新生, 在入学之初, 应将专业认知作为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对哲学学科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明晰大学四年专业的学习体系和脉络, 培养学生在认知中接纳哲学甚至爱上哲学。在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低年级课程, 选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授课老师, 提高课堂互动性和生动性;课下, 配备专业老师作为班主任或学业导师, 开展学业分类辅导, 对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减少学生学习中可能对专业产生的盲目感和倦怠感, 进一步提高专业认同感。另外, 对于在高考中失利或被调剂后发现专业学习不符合预期的学生, 应加强心理辅导, 减少其失落感和抵触感, 鼓励其探索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三) 实行分类培养, 增强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 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就业形势却一直十分严峻, 市场需求的平稳发展与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在校大学生, 尤其是被市场视为“无用之学”的哲学类大学生来说, 要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要尽早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及早明确发展方向, 努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 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就业和升学 (含出国深造) 是毕业生的两大毕业去向。升学, 核心竞争力是学术发展潜力;而对于就业, 核心竞争力则是专业应用能力。基于此, 高校在对哲学类学生进行培养时, 要兼顾到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不仅要重视其学业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要重视其专业应用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建议对高年级学生实行分类培养, 分别构建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课程辅助体系:对学术性人才注重提升其专业发展潜力和学术科研能力, 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术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 增加论文写作和经典研读等训练, 扎实学生学术素养, 从而提高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成功率;而对应用性人才则着重提升其专业应用能力, 开展简历制作、公文写作、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能力培训,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 挖掘优质资源, 拓宽就业市场

除主管就业的领导重视外, 还要多举措调动全员重视就业、支持就业, 挖掘校友、教师、家长和合作单位的优质资源, 搭建学生职场认知、实习和就业的平台, 拓展就业市场。一方面, 可举办校友就业论坛, 邀请校友回校对师弟师妹进行求职技能的辅导和帮扶, 分享求职和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以提高在校生对职场的认知, 提前做好准备, 提高就业成功率;另一方面, 可依托各种优质资源, 搭建学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平台,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举行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场适应力, 进一步地提高成功就业的可能性。

(五) 调整期望值, 找准就业定位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 最难就业年份被不断刷新。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哲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挑行业、挑地区、挑薪酬、挑待遇……一味追求热门行业、大城市、高薪和理想的生活, 既要找到工作, 又要找到好工作, 对于不符合既定期望值的工作, 即使在其他方面符合就业需求, 也绝不加以考虑。这显然是一种不科学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 (包括毕业生家长) 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就业市场的现状:大中型城市的工作职位日趋饱和, 特别是热门的行业、领域, 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应届毕业生要想及时把握就业机会, 就必须要改变就业观念。首先要能够根据现实适时地调整心态,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 使其与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相适应, 并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应聘, 不要仅仅把眼光局限在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6】同时, 还应鼓励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和定位, 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对自身和职业有了正确认知的前提下, 找到满意的工作;另外, 鉴于哲学属于文史哲三大基础学科之一, 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培养, 所掌握的多是一些基础性的能力, 因此, 在对就业期望值进行了适当调整的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 在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同时, 还能在基层和西部地区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并逐步提高实践方面的能力, 积累经验, 合理定位, 实现自身价值。

三、结语

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可谓任重而道远。让人欣慰的是,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哲学类学生虽然优势显性不足, 可发展后劲很大, 在被市场接纳后, 往往能获得很高的认可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受到了启发:在就业环节中, 市场、高校和个人环环相扣, 因而提高市场认知度、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南方网.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EB/OL].[2014-03-31].http://gd.sina.com.cn/news/xy/2014-03-31/095690665.html?qq-pf-to=pcqq.c2c.

[2]王子蕲.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16) :5.

[3][4]陈波, 赵震, 李晽.大学哲学教育如何回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世界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纪实[J].哲学分析, 2013 (1) :164, 166.

[5]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哲学类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 (2013) .http://bi.hit.edu.cn/bk_101.html.

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和策略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是212万、2004年是280万、2005年是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8年610万、2010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知毕业生的人数呈猛增趋势,八年累计总数是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获得良好就业环境的同时,又一批争取就业的人群紧随而来,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形势异常严峻的事实,如有较为理想的就业岗位更是引人蜂拥而上。

学习和生活于神圣的“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无形中已被划分到了客观现实中的弱势群体之列。这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思考和讨论。在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即失业”已成为人人关注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下,大学生在社会上遭遇着不同程度的漠视和歧视,甚至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和公平竞争的资格,使整个大学生群体成了事实上的弱势群体,这将成为引发某些社会冲突和矛盾的潜在因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悖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一、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关的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时自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多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胜任不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某些企业仍然存在着人才稀缺、岗位空置的情况,但所提供的都是些普通工作岗位,虽然整个社会一直都在提倡大学毕业生从基层做起,积累工作经验,但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不甘心千辛万苦上完大学后居然在普通的岗位上工作,最后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长期难以就业。

(二)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某些企业对大学生的经验歧视甚至性别歧视情况严重,不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合理的平台。另外,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缺乏培养人才和留用人才的经营理念,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岗位不匹配、薪酬不合理、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等方面。有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挑三拣四,提出一些苛刻的就业协议条款,擅自延长试用期以无偿占有毕业生的劳动成果。国家虽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规范和调整,但情况依然严重。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不够完善

某些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都有着自主创业的激情,但都被诸多客观困难所限制而最终无从实施。国家政府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抚政策,但总体上支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如在政策上存在着实施程序复杂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四)学历继续教育问题

国家和地方招考的很多职位有着学历限制,某些用人单位对学历继续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不予承认,但有的人进入工作单后却可以凭着这种学历证加薪或晋升。这样的矛盾做法无疑又提高了就业门槛,增加了就业难度。

(五)学校虚假就业信息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校为应对教育部、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检查而想办法吹捧本校大学生就业率。学校的连续就业率会影响到下年的招生计划,而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往往是以教育部下发的就业协议签订数量为依据的。许多高校为了生源竟不顾实际就业情况想尽办法增加就业协议签订的数量,甚至出现了学生不签订就业协议就不予办理教师资格证,不开具党关系证明,暂不颁发毕业证书等恶劣行为。这使得国家对就业人群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掌握严重失真,妨碍国家对社会就业的宏观调控。

二、思考和对策

(一)大学生增强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要重视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应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要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同时要打破思想束缚,以满腔激情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挖掘和开拓创业市场。

(二)用人单位要改进用人机制

假使每个用人单位的薪资都和公务员、事业性单位员工基本工资相持平,并为每位员工依法办理各项社会保障,切实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员工就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地更换岗位,而会身心安定下来脚踏实地的工作。特别是作为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的企业应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努力吸收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打造长期稳定的团队,为长远发展大计而稳定人才。

(三)提供农村创业平台

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崛起,商业竞争日显激烈,许多创业者选择城市创业,却忽视了农村创业。其实对于创业者来说,农村因其市场竞争力小、环境宽松、风险小等优势而使得创业环境有着不可预测的发展潜力。党和政府在积极号召有志青年去农村创业的同时应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农村创业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去农村发展种植、养殖等新型科技产业,从而带动和形成一个可能的新型就业群。

(四)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创业资金投放,政策优抚等。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帮助其融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创业资金和技术等问题。其中,在大学生创业资金优抚方面,应建立起相应的有所区别的信贷机制,简化信贷程序,争取建立更加利于学生创业资金信贷的便捷途径,如,有关部门对创业资金信贷提出找公务员担保的规定,很多创业者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而无法贷款,这种间接限制就形成了实际上的创业屏障;又如,在无息款发放担保上可以实施毕业证抵押、多户联保和实体等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为大学生创业做一些实事,起到真正的扶持效果。

(五)维护学历继续教育统一认可性

国家应建立完善的、一致的政策法规,维护学历继续教育统一认可性。既然国家允许这些办学机构的存在,就有学历产生的必要性,这样一方面能实现学历教育再深造,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提升个人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又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一定的人才供需问题。

(六)加强就业信息管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高校就业率信息虚假,不但反映某些学校失去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不难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的监管力度还不够,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国家政府应当对每年的就业率调查做认真的回访。另外,国家法律法规应对高校毕业生负起就业责任,对弄虚作假的高校进行严厉查处,对政府监管机构做出必要的处罚,责任追究到人,以真正做到保护学生就业,真正服务学生,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上一篇: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下一篇:产品质量与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