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山水情结

2024-06-24

古诗词中的山水情结(精选四篇)

古诗词中的山水情结 篇1

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 都不会把自然看做无生命的异己存在, 正所谓“每一片风景, 都是一种心境”。山水诗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精妙结合, 也不仅是色彩绚丽的风景画, 而是文化的心灵境界。

孔子的“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影响着中国诗人, 不仅在诗词创作上, 包括生活中的审美态度。老庄虽然有别孔子, 但他的性情也是在山水自然万物中表达的。儒释道的山水精神注定会影响中国诗人, 使中国诗人钟情于山水, 用一种哲学的眼光去看待山水。

在诗人眼中, 水有着阴柔的美, 而山则代表着阳刚的一面。诗人们或登高山观日出, 或涉大川送夕晖, 他们一层层接近大自然, 一层层打破壁障, 将人类心灵的自由, 从封闭的自我世界中伸展出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妄言。”陶渊明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 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 诗人漫不经心, 远远的南山扑入眼帘, 这是一种无我之境。陶渊明眼中的南山, 则是一个心心相印, 一见如故, 无须语言的朋友。在诗中, 自然不是人的一部分, 而是人是自然的一分子, 人抛弃了自我本位, 这是否就是陶渊明诗中的真意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首诗总让人想起“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慨, 滚滚东逝的江水一去不返, 让人想起时间的单向性, 生命的短暂, 抚今追昔, 想起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是非成败, 想起古今朝代的兴亡更替。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所以水总是能引起人的哲学思考, 赋予诗人以创作的激情, 使苏轼吟唱出“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山水仿佛一座巨大的宝库, 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诗歌提供着生机与活力。山与水都是有灵魂的, 而这些灵魂就是诗人的精神和热度。山与水靠着诗人的笔墨, 向世人述说它们的感知。

山水同时也因诗词而闻名于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这首诗传播极广, 无人不知, 耳熟能详, 是泰山风景诗之开创性作品。“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一句尤其成为儒家一种理想境界的体现。诗圣杜甫是把泰山诗歌从神仙、鬼魂、封禅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位诗人, 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杜甫的父亲曾在兖州任司马, 孔孟之乡历来对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他的好友苏源明在岱顶读书, 游历访友在唐代是文人风尚, 他在洛阳与李白、高适相识后同游山东。从开元二十四年至天宝四年, 杜甫先后有7年时间在泰山一带探亲、访友、游学, 泰山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 他对泰山具有深沉的感情。正因为如此, 《望岳》这一杰作才成为泰山诗歌的压卷之作, 公认是千古绝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吟咏自然风光的诗, 常引起人们对如何观察和认识事物、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哲学思考。庐山也是一座人文之山, 庐山风景秀美是风景名胜之地。“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抒发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迈情怀。自然的风光, 奇峰的险峻使革命者回忆起往事的艰辛, 积聚起革命的激情。有了这样的文化积淀, 庐山就显得厚重了许多, 不仅有外在的风采, 还有内在的神韵。来庐山的游人, 想想这些前辈先贤, 一定觉得不虚此行。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 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孩童时就会背诵的, 三峡也因这诗句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在我们的头脑里, 杜甫一身风尘, 一叶轻舟, 焦急地从四川出发去洛阳, 一路上欣赏着三峡的美景, 思念着家乡的亲人。三峡, 也由此进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深处, 不管你是否到过三峡。顺江而下, 不久你便可看到那个在山崖上翘首千年、被人们赋予许多美好传说的神女峰。伟人毛泽东在1956年词曰,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 神女峰是西王母幼女瑶姬的化身, 曾助夏禹开錾河道排除积水, 消除了水患, 从此, 瑶姬爱上了三峡, 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 为船民除水妖, 为樵夫驱虎豹, 为农夫布云雨……久而久之, 瑶姬便化成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岸边。宋玉在《神女赋》中也虚构了一个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 说神女夜夜与楚襄王幽会, 云雨归来, 满身异香。不管是瑶姬还是神女, 一尊山石竟然被赋予了那么多美丽的传说。因此, 它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慕名来到神女峰, 为它写下诗词歌赋。当代女诗人舒婷乘游船途经三峡, 面对神女写下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的诗句。今天, 人们经过三峡, 一定要看看山崖上神女造型的巨石, 也一定会想起写过上述诗篇的诗人。于是, 三峡的山水因这些文化名人而气韵非凡。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当中国诗人在政治上、人生上遇到挫折的时候, 山水是他们最好的精神寄托。他们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结庐而居, 像一只冲出樊笼的飞鸟, 一尾回归深渊的游鱼, 回返家园, 享受着复得返自然的乐趣, 于是就有了“羁鸟恋归林, 池鱼思故渊”的诗篇。山水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是他们灵魂的栖息地, 也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天上人间。他们对着高山流水弹琴长啸, 借着山花飞鸟抒发心志。流水可以承载他们的心胸抱负, 鹰隼可以带着他们的心灵高飞。

如果没有山, 不会有“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的境界;如果没有水, 不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气势……可以说, 是山水, 成就了中国诗词;是山水, 撑起了中国诗人的脊梁, 承载着他们的苦难与忧伤, 铭刻着他们的梦想与激情。

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共生, 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山水诗最好的诠释了这种理念, 中国真正的大画家, 必有一份诗人的性情, 中国真正的大诗人也必有一份艺术的心灵。中国诗人将自己织入天然山水画中, 成为天地和谐的画中人。

孔子的山水情结 篇2

据说在孔子尚未孕育的时候,他的母亲曾到位于曲阜城东南30公里处的尼丘山上祈祷,随后才有了这个幼小的生命。孔子的父母鉴于儿子是因为到尼丘山上虔诚祈祷而得生,于是就为他取名叫做孔丘。尼丘山是一座海拔340多米的小山丘,后来人们根据为尊者讳的原则,把尼丘山省称为尼山。可见,孔子的降临人世,就与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成年以后的孔子,登高望远、抒发情怀更是他乐此不疲的一件事情。伴随着教书育人、处理政事和为实现理想周游列国的人生经历,诸多名山都留下了他不可磨灭的足迹。

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话固然揭示了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的客观真理,但也何尝不是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平日里喜爱登山的生活情趣々尽管2500多年过去了,但是我们只要登临泰山,或者浏览与泰山有关的资料时,孔子的名字便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比如我们到泰山游览,前行不久就会看到“孔子登临处”的碑刻;到了泰山极顶,碧霞祠东侧坐落着的泰山孔庙台阶的下方有一石坊,匾额上有“望吴圣迹”的题刻。据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的记载,孔子某次和他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同登泰山,到了此处。孔子往东南方向一看,便看到了苏州城下的闾门,还看到了阊门下面有一匹白马。他就侧过头来问颜回:“看到阊门了吗?”颜回说:“看到了。”又问:“看到阊门下面有什么吗?”颜回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说是感觉像是一团白绸。孔子纠正他说是匹白马。这件事的真实程度究竟如何不好料定,但孔子登上泰山极顶,应当不是后人的杜撰。

孔子对山百看不厌,对山间的生灵和草木也充满了爱恋。当看到山梁上的雉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时,他不无艳羡地说道:这些雉鸟真是生逢其时啊!孔子不能容忍人们随心所欲地破坏山上的植被,主张只能在适宜的节令进山采伐。《礼记》记载,孔子曾明确指出:砍一棵树,杀一头野兽,如果不在合适的时候,就属于不孝行为。直接把滥杀滥伐与不孝画上了等号。孔子的爱屋及乌于此可见一斑。

孔子临终,也对山念念不忘。《史记》记载,孔子在其生命之火行将熄灭的时刻,嘴里唱道: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然后正襟危坐等待那一刻的到来。由此可见,孔子对山简直是没齿不忘、情有独钟了。

如果说山是沉稳、崇高、威严的象征,那么水便是灵动、平等、多情的代名词。孔子对水,同样充满了深挚的情感。古书称孔子“见大水必观焉”。看到黄河,孔子便“临水而观”,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美哉水!洋洋乎!”站在湍急的沂水岸边,他则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言辞中寄寓着对岁月易逝、住而不返的伤感。

孔子设坛授徒,经常带领众弟子徜徉于山水之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培养美感、增长知识、抒情言志。一次,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弟子畅谈理想。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大国,冉有谦虚一点说想管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想做一名司仪。他们三人的志向抱负不可认为不宏大,但孔子并未做出评价。相比之下,曾皙的志向就微不足道了,他说:暮春时节,穿上新做的春衣,与五六个朋友带着六七个孩子,到沂河里洗个澡,再到舞雩台上让春风吹干,然后唱着歌回家。然而,就是这段看似没有宏大抱负的话,却得到了孔子的赞同。何以如此?这是因为孔子一生孜孜追求的就是这般栉风沐雨、幸福自由的生活,而曾皙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美妙境界。

孔子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得到实施,就宁愿泛舟海波之上。这既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也有把失意寄托在流连水波之上的情怀。

可见,江河湖海对于孔子,是得意抑或失意都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孔子爱水,自然也爱水中的生命。《论语》记载,孔子喜欢吃鱼,但是他从不用渔网打鱼,而是用鱼钩钓鱼,以免伤及尚未长大的小鱼。另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弟子宓子贱在单父做官,当地的渔民打鱼,好不容易捉到一条却又随即丢进河里。人问其故,那人回答说:长官禁止任何人捞取小鱼,刚才捉到的是条小鱼,所以我就把它放生了。真是有其师便有其徒,孔子爱水及鱼,这一风格在弟子那里真正得到发扬光大了。

古诗词中的山水情结 篇3

一.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英雄情结的表现

在不同的诗词作品中, 英雄情结表现出了不同的内容与情感倾向, 如报国献身、建功立业, 表现自我追求等方面, 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对不同的诗人 (词在广义上可归入诗歌) 的作品进行探究。

1. 挚爱家国, 视死如归

爱国主义是古诗词英雄情结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 也是不同时代永恒的进步思想主题, 诗人们通过作品为我们描绘了挥洒着爱国热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少年英雄夏完淳生活于明清之际, 松江人。他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17岁时就在抗清事业中英勇就义, 留下了动人的诗作五律《别云间》 (八年级上册) , 后四句是:“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思乡怀亲之心, 满腔爱国热情, 溢于言表, 还有笑对死亡、抗清到底的坚强决心, 这来自生死之际的呐喊表现了夏完淳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同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感染了无数的读者。

陆游生活于于南宋时期, 目睹了民族的衰亡, 山河的破碎, 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因为现实黑暗, 他只好借助梦境和想象来抒发爱国情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八年级上册) 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直到晚年卧病在床时, 仍心系边疆战事, 寥寥数语就将其鲜明的忧国之心传达了出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是夏完淳还是陆游, 在诗词作品中都关心祖国, 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仍然值得珍惜发扬。

2. 建功立业, 积极进取

除了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方面外, 渴望建功立业、施展个人的宏图抱负, 也是古人英雄情结的突出表现, 辛弃疾的词中对此表达得更加简洁:“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1]

生活于汉末乱世中的曹操, 在诗歌《龟虽寿》 (九年级上册) 中写道:“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体现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感悟,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老马, 虽然行老体衰, 屈居枥下, 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2], 其人生态度是:应当珍惜有限的生命, 实现个体的价值, 以个人永恒的成就超越生命的限度。唐代的李贺, 有诗《雁门太守行》 (八年级上册)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他希望遇到像燕昭王那样爱惜人才的明君, 诗人愿提宝剑, 肝脑涂地来报答知遇之恩。“在这个身材瘦弱、通眉长爪的诗人的这首诗歌里, 这种昂扬和刚烈是不能掩抑的”, [3]诗歌彰显了其英雄的气质。此外, 北宋的苏轼也是如此, 《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年级下册) 使用了冯唐的典故, 引人注意。汉文帝听取冯唐的话, 派他持节去赦免魏尚, 仍叫魏去做云中太守, [1]这表达了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 结尾的“西北望, 射天狼”更是他建功立业心声的表达。

3.珍视自我, 追求自由

由于封建专制政治的黑暗, 中国古代怀才不遇的文人很多。当仕途受阻时, 文人们往往选择傲视权贵, 高扬自我, 流露出对尘世功名的厌弃, 对独立自由的向往, 这也可以说是英雄情结的另一种表现。

李白的性格狂放不羁, 有别于上述诗人, 其直面苦难挣扎求索的自由意志也升华成为一种英雄情结。如《行路难》 (九年级下册) 一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可见李白不受约束的纯真个性风采, 他的诗歌豪放飘逸。“儒侠道相济最终归于成就大业的理想之境, 这理想的精神就是盛唐人充沛的生命元气的体现”。[4]在这里, 李白给我们展现的主要是旷达的道家思想, 以及放荡不羁的侠士精神, 这种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应该是其诗歌创作的源泉, 是他面对困境寻求解脱的精神支柱。又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年级下册) 中所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不愿被消沉的情绪所吞噬, 他要寻求自由翱翔的天地, 这表现了他洒脱达观的个性。

4.报国无门, 慷慨悲歌

无论诗人身处什么朝代, 都无法回避党派之争, 有时会成为其斗争的牺牲品, 惨遭排挤, 不受重用, 虽胸怀大志, 却无法施展, 于是, 理想与现实交织成一曲曲悲歌。如辛弃疾的词《破阵子》 (七年级下册) , 在抒发豪情后是“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年华易逝, 无所作为。报国复国的希望越发渺茫, 金人依然盘踞北方, 一腔热情只能付诸酒醉与梦境, 然而梦境的快意愈发突出诗人的不被朝廷重用、才能无处施展的凄苦, 词作传达了对朝廷求和政策的不满。又如范仲淹的词《渔家傲》 (八年级下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诗人引用东汉大将军窦宪刻石记功的典故, 表现自己渴望收复失地、报效朝廷的决心, 然而现实失意, 壮志未酬, 归乡无期, 英雄的慷慨悲歌令人十分同情, 词作写出了为国与思家的矛盾。

二.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英雄情结的成因

不同的诗人词人, 其英雄情结的表现会有不同, 我们将从诗人个人因素、时代背景与文化根源三个角度, 对古代诗词英雄情结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1.诗人自身因素

作为诗歌创作的主体, 对比时代社会的原因, 诗人的性格决定着英雄情结的表达。无论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如何, 最终决定诗人创作动机的依然是他个人的情感倾向、发自内心的感触及诗人本质的性情。

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拥有救民众于水火的情怀, 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苏轼踏入仕途前期, 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希望凭借自己的才智使得仕途通达。此外, 家庭也影响着诗人的创作。李白的个性使其不会见容于官场, 而只能高扬自我。苏轼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 祖父苏序好读书, 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 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苏轼出身于寒素的文人之家, 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父辈们经世济民思想的影响下, 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走上仕途, 因此, 在词中会表达英雄情结。陆游的父亲陆宰也是位爱国的士大夫, 对儿子影响很大。另外, 他人的影响也很重要。夏完淳早慧, 受到父亲夏允彝及老师陈子龙的影响, 幼年时期就能“扺掌谈烽警及九边情形, 娓娓可听”, 他的诗文学习陈子龙直抒愤懑、豪放悲慨的诗风, 歌颂抗清爱国将士, 抒发救国抱负。

2.时代背景

中国古代国家的格局统一多于分裂, 和平多于战乱, 然而无论何时, 诗人多在社会的夹缝中生存, 能够感知时代的脉搏, 体会国家的兴衰, 自然会在诗词中书写国事, 表达英雄怀抱。

首先, 与社稷动乱、山河破碎的现实有关。历史上王朝交替或小人当道之时, 时局往往最为混乱动荡, 胸怀大志者则希望能够重整乾坤, 建功立业。因此, 陆游、辛弃疾等人在作品中倾吐英雄之情。在这动荡的年代里, 思想也较为自由, 曹操一吐豪情, 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并且他诗文的内容、风格与时代也有很大关系。

其次, 与民族矛盾突出有关。在中国历史上, 异族分裂统治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们凭借武力, 恣意妄为, 结果自然是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引起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明末清初满人入关, 制造了“嘉定十日, 扬州三屠”的惨案, 强迫汉人改变服饰头型, 实行思想专政, 民族矛盾突出, 仁人志士愤而反抗, 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歌曲。

最后, 与党派斗争不无关联。中唐以后, 统治者不思进取, 社会矛盾突出, 诗人被排挤。宋代, 各种矛盾加剧, 苏轼等文人积极投身政治, 遭受了“乌台诗案”, 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 诗人们凭借诗词诉说心声, 慷慨悲歌, 留下了这些动人诗作。

3. 文化原因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内涵要宽于文学, 是文学发生的背景。这些在诗词中表现英雄情结的作者, 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儒家与道家文学的影响。

A.儒家思想的渗透

儒家强调个人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看重群体价值, 《论语·卫灵公》写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 文人受此熏陶, 经邦济世、建功立业的思想根深蒂固。儒家还强调正直有为、仁德爱民的道德人格, 君子之人要胸怀天下, 忠君为国,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些都对诗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 夏完淳、陆游、李白、苏轼们的精神追求与此相关。

B.道家思想的熏染

顺境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逆境时用佛老思想求解脱, 所谓的“儒道互补”, 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宋代人士都有参政的热情, 经科举考试入士是多数人的人生道路, 然而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 即使是功业彪炳者也不例外”[5], 然而统治阶层的软弱与妥协, 使得一批爱国人士的希望抱负付诸东流, 他们便粪土王候, 蔑视权贵, 逍遥山水, 追求一种玄远、自我的精神境界, 儒道气质在古代文人身上有较好的融合, 由此影响了古诗词英雄情结的形成。

三.研究这一问题的现代意义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的精神家园却时见荒芜。古诗词中的英雄情结产生于特定的时代, 然而其中的爱国主义、建功立业、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 却是我们今天仍然值得提倡的。

1.关爱家国、进取有为的精神追求

中学语文新课标对古诗文的教学建议是“‘知人论诗’。为了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作者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所写诗歌的时代背景。”[6]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诗词主题思想的讲解已经成为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情结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高尚品德,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作品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直到今天仍为我们所传颂, 其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可贵精神, 仍然激励着青年一代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2.不惧困难、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

当下社会的信仰缺失还表现为少数人的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 人生价值观的扭曲, 他们变得追名逐利, 迷失自我, 道德缺失。有的甚至铤而走险, 触犯了法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有欲而不执著于欲, 有求而不拘泥于求”, 学习古代诗人们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的心态。人生总会有波澜, 得意时莫骄傲, 失意时莫沮丧, 学习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豪放, 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精彩, 这也是今天学习这些经典作品的现代意义。

总之,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 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展现了古人的英雄情结, 表现了一个时代不朽的印记, 为我们再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立志报效国家的满腔热忱, 还有坚守民族大义、捍卫家国利益的可爱英姿, 以及坚持人格独立, 追求人生自由的豪放气魄。古代文学作品并不完美, 并不都是精华, 也有精神糟粕, 但只要我们学会辨别, 吸收其进步的一面, 就会寻到我们中华文化之根, 这对当代青年、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3]李俊丽.<雁门太守行>赏析[J].文学界, 2010 (10) .

[4]钱叶春.虚拟景象中的和谐性与直觉性——兼论李白<行路难>其一[J].名作欣赏, 2010 (11) .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中国人的山水情结 篇4

清朝作家张潮的《幽梦影》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在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中,山水实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国文人是山水的最大爱好者,历代行吟泽畔的山水诗人,为我们民族的文学史贡献了无数关于山水的璀璨华章。历览顾恺之、董源、李成等人的山水画卷,或气象萧疏,或烟林清旷;诵读谢灵运、王维的山水诗,或池塘春草,春晚绿秀,或声喧乱石,色静深松;品味柳宗元、袁中郎的山水游记小品,或清峭自然,或性灵独出,皆是大自然的山水给予了他们艺术的血液和鲜活的神髓。

明代文人袁宏道曾说,“意未尝一刻不在山水”。的确,在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山水可说是他们的宗教。在山水中既可领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的自然美,又能体味“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美,也能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即便普通中国人,也如现代作家林语堂所言,懂得不辞辛苦爬上高山峰顶去看那浩瀚、空灵、千姿百态的云海。人们在居室中还会悬一幅山水画卷,那是他们心中保存着的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山水,在让中国人成为生活艺术家的同时,也成为了哲学家。《论语》中所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思考和追问的是生命的意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对像水一样不争名利高尚品德的赞誉。在这里,哲人由对山水的热爱与情怀,引申出了生活的哲理与大道,挥洒和描摹出了中国人骨子里儒释道的独特风采。

今天,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总喜欢把热爱山水,向往山水,走向山水,视为一种生命意识的复归,一种身处繁华都市而超越于现实、追求自由精神的理想,一种于平凡庸碌之中营造起的潇洒“心境”。“山水”成为了城市人回归自然的一个梦想。

上一篇:利率传导机制下一篇:保证钻孔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