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点高中

2024-06-24

非重点高中(精选九篇)

非重点高中 篇1

一、“非重点”内容的产生

“非重点”内容一般是受“重考试轻素质、重核心轻外延、重基础轻运用,重疑难轻启示”的观念影响而产生的。首先,在追求短期教学效果的地方和学校,考纲要求已成为代替课标要求的最核心的指导文件,所以“考纲要求的是重点,考纲以外的是非重点”这样的意识支配了教学活动。其次,重点知识一般侧重核心概念和规律,且更具有基础性和系统性,可以相互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而非重点知识则显得零散和外延。再次,教科书中有些章节是为了使课本结构更加连贯而加入的物理学史内容,受“物理学科重自然而轻人文”观念影响,也使这样的章节归类为“非重点”。

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实施

笔者认为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存在实际意义,但诸如“直接跳过、简单讲述、以题代讲、扔给学生”来处理“非重点”内容的 做法却是 不妥当的。恰 当处理“非 重点”内容,我们需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寻找策略。

1.给予学生展示的舞台

合理利用“非重点”内容符合学生好奇、活跃的认知特点,能在落实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上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本册“怎么把交流 电转换成 直流电”研究 课题的开展,学生能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 识方面:不光需要学生掌握书本关于正弦交流电、电感、电容、变压器等知识,还需要涉及诸如“双线圈全波整流”和“桥式整流”的课外知识,不仅不会让学生脱离重点知识,还能有效地巩固知识和拓展视野;过程方面:丰富的操作性可以激发 学生的兴 趣,充分发掘 学生学习 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实验等能力。从而使学 习由被动接受转向兴趣引导,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远比只会做电磁感应习题有意义得多。当然课题不一定依据课本,选择适合当地学生情况和具有当地背景的课题更有价值。

2.变抽象为具体

有物理教育研究者感慨目前不当的物理教学导 致了学生的“认知分裂”,比如学习的物理现实意义不大,部分学生对最简单常见的物理问题也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和理解。原因就在于教学过于抽象化而导致物理知识与现实脱节。知识是简化、抽象的,而生活是丰富、具体的,两者的联系需要真实的纽带。如5.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其一般被认为是“非重点”内容,而被教师仅依靠书本图文,生拉硬拽地联系起来,这对学生来说无异于“画中观鱼”,看似联系了生活,实则仍没有脱离抽象的说教,学生需要的是“动手捉鱼”的畅快。电磁阻尼作为电磁感应原理在现实中的运用有很多,可以在教学中演示电磁阻尼现象,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一块圆形磁铁分别从直立的金属管和一侧面被剥开的金属管中下落,会看到磁铁在完整的金属管里下落明显减慢。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启发学生运用物理原理解释现实现象,也让学生 感知物理 知识的具 体与真实。同时,克服纸上谈兵、想当然地理解生活的弊端,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的行为意识,激发学生动手欲望。

3.挖掘课本素材

如5.1节“划时代的发现”,书本介绍了电磁感应的研究过程,虽然增加了学科的人文成分,但却简化了很多,教师通过挖掘,会发现相关物理学史的内容具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1)科拉顿虽然错失了磁生电现象的发现。但其实验装置为法拉第继续研究电磁感应提供了启示,帮助法拉第总结出包括“运动的磁铁”等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情况。可见看待问题不该只有一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2)由于法拉第本人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而未能给出其公式(由纽曼和韦伯给出,为了纪念法拉第在电磁感应发现上的巨大贡献,故以法拉第命名)。他是少有的几位单凭实验研究而做出巨大贡献的物理学家之一。这里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些启示:一是实验对物理研究的重要性;二是物理学的发展需要数学工具的辅助;三是人人都有不足,执著的努力才能弥补不足。

非重点高中数学教改的几点心得 篇2

非重点高中数学教改的几点心得

本文介绍笔者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二十多年的.农村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索、并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数学学习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认识和看法.

作 者:李树武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三中学,甘肃成县,742508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33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改 心得

非重点高中 篇3

【关键词】非重点高中 英语 学习困难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12-02

一、理解学子所需,巧寻突破口

对于这类学生,为师者应设身处地了解学生所需所想。他们上高中的目的很明确:1、获得高中毕业证;2、考上大专或三本院校,为今后的职业或创业打下基础。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学生所需的不仅是学科知识,而是在艰难的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敢于挑战自我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高中阶段是人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定型时期。敏感、自我、好表现、渴望认可包容是高中生的普遍性格特点。抓住这些特点,笔者在就给学生讲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呈金字塔结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二项是生物性需要,第三、四项是社会性需要,第五项是精神性需要。你们现在前四项基本都有,最需要的是自我实现,也就是发现自己潜能、找到成功感觉,英语虽难但不是高不可攀。抛掉过去从头开始,跟着老师走,点滴积累,不怕慢就怕站。每节课记住几个单词、掌握两个短语、弄懂一个长句子都是一种自我实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挑战自我。

用这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话语打动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在英语课堂上的定位,树立小的易实现的目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确实是为他们着想,对老师产生好感,爱屋及乌,逐渐不排斥英语课。

二、教师调整心态,微笑进课堂

面对学习困难学生,每天以什么样的表情进课堂是很重要的。学生学英语已经很吃力,会有退缩情绪,再每天看一张不苟言笑冷的脸,还有什么心情听课。那么,笑容就是纽带,会拉近师生的距离;笑容就是媒介,会传播教师的爱;笑容就是春雨,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壁垒。所以,没天进教室前,我就暗暗提醒自己:微笑面对学生。

三、从音标读音入手,感受进步的喜悦

高中单词量大且单词结构长读音难,高一开始时,每个单元50多个单词教读五六遍,全班还不能准确地整齐读下来,95%的学生不会利用音标拼读单词。筆者用两周时间,每节课前十分钟,分批教读48个音标和拼读要领。坚持反复复习训练,两月后一半学生能独立正确拼读出一个单元的80%的单词,再领读两三遍,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单词的读音。在这过程中,及时夸赞学生们点滴的进步,为他们的能干加油喝彩,这些都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初步尝到了成功的甜头。

四、掌握字母正确书写,养成认真做事习惯

学生刚入校时,第一次英语作业交上来,简单的抄单词作业令人吃惊。60名学生书写符合要求的不到10人。问题集中在三方面:大小写字母不分、形似字母错写、丢字母或字母顺序颠倒。反映出部分学生没有受过正规书写训练,部分学生做事不认真,部分学生观察力较弱。第一种不是学生的错,可以补救。后两种则是态度和能力问题,若成了一种习惯将会影响今后生活和工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专门抽时间讲解英语字母大小写的区别,以及如何在四线三格本上占格和笔顺。给每生印发一张字帖,要求每天练写一张,约定谁过关了谁就停下此任务。大约两周后,98%的学生过关,从此以后的书写作业就工整、准确了许多。

五、单词听写化整为零,设立最低标准

学英语必须要过单词关,学困生很头疼记单词,但教师又不能太纵容不提要求。笔者将必修阶段每单元单词分成三部分,每部分20个左右,分期分批听写(选修部分挑选常用的单词)。对少数困难学生,要求每次至少记住5个单词,不许考零分。并和学生开玩笑“记单词可减少老年患痴呆的几率”“记单词是挖掘脑黄金锻炼脑力”,以此来舒缓减轻学生的压力。每单元学习结束时,给背单词成绩好的学生奖励棒棒糖。目前全班60人,有15人每次全对,大约25人能对15个左右,20人每次能记住10个左右。多数学生不排斥背单词,早读时能积极努力记单词。可贵的是,每单元总结学习结果公布听写成绩发棒棒糖时,对老师提名表扬的同学他们都能以掌声表达祝贺。反映出他们对小有成就的同伴的羡慕,对成功的渴求。

从教二十多年,与各种各样的学生相处过,但像目前这样全班整体基础差、成绩差的班级还是第一次经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的成绩虽说进步不明显,可是已经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尽力去做,并且不厌烦不排斥英语课,部分学生还想在英语方面有更大的进步。笔者觉得他们能在思想上有这样的醒悟,也不枉老师的一片苦心。总之,春风化雨,滴水穿石;教无定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捧着一颗心来”,学生们会报之以众多颗心。教师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适时调整教法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兴趣,满足学生学知识和自我实现的双重需求。

参考文献:

[1]侯丽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促进英语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3).

[2]覃川:《今天怎样做老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非重点高中 篇4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而尤为重要的阶段, 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有很大的差别, 无论学校硬件建设、学校师资、学校风气、升学率方面、社会肯定度等等, 重点中学都略高一筹, 能进入重点中学是学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大事, 所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入重点中学而走入普通高中的同学, 他们除了受到家庭的压力, 更有社会的歧视和冷遇, 因此很多同学在普通高中产生了自卑、自恶情绪, 学习没有了动力, 另外比重点高中同学更多的受到其他一些同学不良行为的影响, 高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 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够成熟, 自身各方面能力差, 很多同学开始寄宿学校, 缺少与家庭的沟通, 所以更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冲突。

学校体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调剂情感、增强生活乐趣, 通过调节学生的情志, 解开心理的症结, 起到提高身体素质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在诸多体育项目中, 健美操以其独特的娱乐性、观赏性、竞争性吸引着许多学生, 本文将着眼于“非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并试图研究通过健美操运动方式来缓解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及分组

纳入对象:许昌市三高高二学生64名, 其中男生30人, 女生34人。平均年龄为14.26±2.52岁。

1.2 实验方法

1.2.1 测评工具

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量表内容包括: (1) 躯体化、 (2) 强迫、 (3) 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4) 抑郁、 (5) 焦虑、 (6) 敌对、 (7) 恐怖、 (8) 偏执、 (9) 精神病性、 (10) 睡眠及饮食等10个因子。在此量表中, 通过计算因子分确定各因子健康状况, 各因子分衡量标准为:1—1.99分表示无心理健康问题;2—2.99分表示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3.99分表示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4.99分表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5分表示心理健康问题严重。SCL-90量表测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 给学生发放的SCL-90量表, 各因子以因子1、因子2…因子10的形式出现, 无因子意义解释, 学生不了解各因子的含义

1.2.2 健美操训练方法

采用自编健美操, 实验时间为16周, 每周三次, 每次半小时, 均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1.2.3 施测方法

2008年9月首次测试, 2009年1月复测。测定由同一个专业心理教师指导, 同一个心理教师辅助, 运用统一的指导语, 对学生进行团体测查。每次完成测试时间为20分钟, 教室内保持安静, 学生现场填写问卷, 并进行独立的自我评定, 所有问卷都由专人负责现场回收、评阅。剔除多填、少填及其它无效问卷。

1.3 统计分析

统计处理软件系统采用SPSS11.0, 全部计量资料采用undefined表示, 实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显著性水平取α=0.05.。

2 结果分析

2.1 实验对象分析

在整个实验过程, 所有受试者均能遵守实验制度, 并按要求完成实验。

2.2 干预前SCL-90因子检出率

SCL-90量表的心理测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恐怖、敌对、偏执的检出率较高, 较为突出。学生强迫、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恐怖等因子检出率均较高, 特别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和强迫在学生中超过了50%, 提示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和强迫在大多数学生中都或轻或重的存在一些问题。见表1。

2.3 干预后SCL-90测查检出率变化分析

SCL-90各因子检出率较干预前都有所下降, 其中, 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恐怖、偏执的检出率有较大幅度下降,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从51.6%下降到34.4%和35.9%。

2.4 干预前后SCL-90测查检出率变化分析

将干预前后两次SCL-90量表测试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且进行率的x2检验, 发现两班各因子检出率变化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睡眠及饮食四项有显著性下降。

注:与干预前比较, * P < 0.05, ** P < 0.01

干预前后SCL-90两次测试结果经自身配对t检验, 除躯体化、偏执、精神病性等心理因子外, 学生原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因子均数明显下降, 尤其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睡眠及饮食的方面的得分明显下降, 差异呈高度显著性, 提示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注:与干预前比较 * P < 0.05, ** P < 0.005, *** P < 0.001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 从调查结果来看, “非重点高中”学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的较为普遍的一些问题, 如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 分析认为主要源于学生的性格和认识程度、年龄等内在因素, 以及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影响。从内因上看, 高中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差, 受到中考失败的影响, 较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冷遇, 较多的承受成长过程中的挫折, 而年龄上正处于心理、生理波动期, 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很多学生是寄宿在学校, 所以也很难和家人及时沟通。另外而从外因分析, 不少学生是单亲家庭, 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出现更多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三差学生”较多, 不良习惯和行为盛行如吸烟、酗酒、打架等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也有很多想学习的同学, 在遇到各种学习阻力之后, 心理上也容易出现障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笔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体会到, 积极参加健身、健美操运动, 及时释放负性情绪, 树立自信心和增进健康美的最佳方法。

本次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结果显示:从SCL-90检出率自身对照比较来看, 各因子检出率均有明显降低, 除躯体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 经t检验, SCL-90因子均分都有明显下降, 说明健美操运动在消除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方面效果确切, 特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睡眠及饮食问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有显著性降低。高中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 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在此阶段及时的给予正确引导, 使他们的心理走向成熟, 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健美操训练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 有效的改善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消极, 树立自信、悦纳自己, 减轻心理压力。

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较多, 但针对“非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鲜有论述, 健美操运动的心理调节作用讨论较多, 实证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证实了健美操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 其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健美操运动以其动作优美、协调、全面锻炼身体, 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 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可以克服烦躁、焦虑的心理障碍, 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可以说在强劲有力, 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下的健美操锻炼, 能使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其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 忘掉失意与压抑, 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 得到内心的安宁, 从而缓解精神压力, 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

其次可以树立自信心, 对具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通过健美操训练, 其姿态、气质和体形一旦得到恢复和改善, 它不仅能克服萎靡不振的现象, 而且能帮助重新焕发朝气, 找回失去的自信心。

再次可以消除孤僻心理, 在健美操指导员的带领和指导下集体练习, 而参与健美操的人来自来自不同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因此, 这种形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 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 眼界也更开阔, 从而为生活开辟了另一个天地。

另外健美操的很多动作均需要在别人的注视下完成, 这能克服一些内向学生在公共场合的不敢表现自己的心理障碍, 提高自信心, 从而消除心理障碍, 提高自信和自我表现欲。

综上所述, 健美操运动对帮助高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消除心理问题, 提高自信和自我表现欲,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但也应认识到虽然健美操锻炼干预后心理问题有一定的改善, 但各因子值仍然较高, 心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所以还应结合其他心理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慧霞.中国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的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9 (3) :214-216.

[2]吴范武, 金子环.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研究中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5) :397-399.

[3]林效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 (3) .

[4]张珍, 罗二平等.健身健美操运动与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J].江西社会科学, 2002, (12) :180-181.

[5]王晓, 张国梅, 高扬.健美操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9 (40) :114-117.

英语高考非谓语动词重点语法 篇5

1. 不定式: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difficult .(作主语)

学会一门外语是很难的。

It’s easy to see their aunt.(作真正主语,it做形式主语)

很容易见到他们的姑姑。

Tom wanted to have a cup of beer.(作宾语)

汤姆想要喝杯啤酒。

His wish is to be a driver.(作表语)

他的愿望是当一名司机。

I have nothing to say.(作定语)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The teacher told us to do morning exercises . (作宾语补足语)

老师让我们做早操。

They went to see their aunt. (目的状语)

他们去见他们的姑姑。

2. 动名词: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和补语。

Learning English is very difficult .(作主语)

学英语非常困难。

I enjoy dancing.(作动词宾语)

我喜欢跳舞。

I have got used to living in the country.(作介词宾语)

我已经习惯了住农村。

His job is driving a bus.(作表语)

他的工作是开车。

3. 现在分词:做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The story is interesting.

这个故事有趣。

He sat there,reading a newspaper.(作状语)

他坐在那里,读着一张报纸。

The area being studied may be rich in coal.(作定语)

这个正在被研究的地方可能富含煤。

He saw the thief stealing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作宾补)

他看到小偷正在从银行偷钱。

4. 过去分词:做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He is interested in the news.(作表语)

他对这则消息很感兴趣。

polluted river(做定语)

被污染的河流

Given more time,I can do my work better.(做状语)

如果再被多给些时间,我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I found my watch stolen.(做宾补)

我发现我的手表被偷了。

非谓语动词重、疑、难点

1. 须用省去to 的不定式(do)作宾补的11个动词。

五看(see、watch、notice、observe、look at)

两听(hear、listen to)

三使(make、let、have)

一感觉(feel)

根据谐音记忆法,我们可以记做“吾看两厅三室一感觉”。

I saw a big bird fly over the roof of the house yesterday.

昨天,我看到一只大鸟飞过了屋顶。

注意:以上11个动词,也可以接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宾补,但在时间和语态上会有变化,我们以see为例来区分一下。

see sb. do sth. 看到某人做了某事

see sb. doing sth. 看到某人正在做某事

see sb./sth. done 看到某人/某物被......

I see him make the phone call. 我看到他打了电话。(他打电话的整个动作我都看见了)

I see him making a phone call. 我看到他正在打电话。(强调看到他正在打电话,并没有看见全过程.)

We often see him surrounded by much work. 我们常常看见他被大量的工作包围着.

2. 只接不定式(不能接动名词)作宾语的25个常用动词

want、would like、wish、help、hope、learn、manage、offer、plan、afford、agree、arrange、ask、beg、care、choose、decide、demand、determine、expect、fear、prepare、pretend、promise、refuse

3. 只接动名词(不能接不定式)作宾语的28个常用动词

practice、consider、enjoy、finish、give up、imagine、keep、put off、risk、suggest、admit、advise、allow、appreciate、avoid、delay、deny、discuss、dislike、escape、excuse、fancy、forbid、mention、mind、miss、permit、prohibit

4. 既可接不定式也可接动名词,但含义完全不同的8个动词

remember to do sth. 记住要做某事(未做)

remember doing sth. 记得做过某事(已做)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去做某事(未做)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已做)

regret to do sth. 遗憾要做某事(未做)

regret doing sth. 后悔/抱歉做过某事(已做)

try to do sth. 努力做某事

try doing sth. 尝试做某事

mean to do sth. 计划做某事

mean doing sth. 意味着做某事

can’t help to do sth. 不能帮助做某事

can’t help doing sth. 情不自禁做某事

go on to do sth. 继续做另一件事

go on doing sth. 继续做同一件事

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另一件事

stop doing sth. 停下正在做的事情

5. 所有非谓语动词的完成形式都不能做定语,如to have done、to have been done、to have been doing、having done 和 having been done。

非谓语动词打的解题步骤

1. 判断非谓语动作的逻辑主语,以此来确定它表示主动含义还是被动含义。

①非谓动词做定语时,其逻辑主语是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

②非谓语动作做状语时,其逻辑主语是句子主语。

③非谓语动作做宾补时,其逻辑主语是它前面的宾语。

2. 判断非谓语动作与谓语动作的先后关系。

和谓语动作同时发生表示进行,应用以上提到的进行式(to be doing和doing);发生在谓语动作之后表示将来,应用(to do和to be done);发生在谓语动作之前表示完成,应用(to have done、to have been done、to have been doing、having done、having been done和done)。

例如下面几题:

(1)_____ all my money on the car, I can’t afford a holiday with my friend this summer.

A. Spending

B. Spend

C. To spend

D. Having spent

【答案与解析】D “已经花了所有的钱买车”做时间状语,所以其逻辑主语应是句子主语“我”。“我”与“花钱”之间应该是主动关系,并且“花钱”发生在谓语动作“can’t afford a holiday”之前,所以非谓语动词应用主动和完成的含义,故选“D”。

(2)An exercise method to improve strength and balance is becoming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A. designing

B. designed

C. to be designed

D. being designed

【答案与解析】B “设计”在这里是定语,修饰其前的“an exercise method”,所以其逻辑主语应该是它的被修饰词“an exercise method”,所以表被动。因为“设计”这个动词在这里本身已经完成,所以应用表示被动完成含义的designed。

(3)Open your heart, and you’ll make yourself better ______.

A. known

B. knowing

C. to know

D. know

【答案与解析】A ”知道,了解“在这里做宾补,所以其逻辑主语是其前的宾语”yourself“,”yourself“和”知道,了解“在这里是被动关系,所以选择过去分词”known“。

非重点高中 篇6

【关键词】课堂表扬 山区 非重点学校 作用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的亲身实践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自卑、胆怯、不敢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被老师提问,他们也面红耳赤、低着头、声音很小。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自己来自山区,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没有优越感。其二,自己就读的是较差的学校,不是重点学校,没有自豪感。其三,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缺乏自信,没有自尊感。

课堂表扬在山区非重点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课堂表扬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要充分发挥好赞美的作用,赞美的力量就是那么强大,有时,一次小小的赞美,就可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们老师在课堂课外不经意的一句赞扬、鼓励的话语,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深远,就是在这不经意之间,学生会爱上你,从而爱上你所教的这门课。只要能让赞美发挥它的魔力,就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还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

其二,课堂表扬会在学生心中激起一股股激流,会让课堂活力四射。表扬,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表扬,可以激励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表扬,可以保证学生知识的有效获取,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三,课堂表扬会在学生的微观层面上产生一系列良好效应。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学生敏感而脆弱,需要表扬,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表扬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表扬能促进教学更好的开展。表扬可以促使后进生转化,可以促进普通一员成为干部,可以促使班干部潜能的发挥,使之成为优秀干部。

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老师们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进行恰当的表扬,采取正确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鼓励,有助于他们重塑自信。课堂表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中表扬的语言要丰富

以往教师在课堂中也不乏表扬之语,但表扬来表扬去就说那么几句:“你说得很好!”“嗯,不错!”这样的表扬一堂课下来总要反复很多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吗?估计作用不大。表扬的语言一定要丰富,要给学生新鲜感,给学生美的享受,给学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当学生答对时可以这样表扬:“对!”“好极了!”“你真了不起!”“太棒了!”“这个问题这么难,你也能回答,真了不起!”“太完美了,把老师都陶醉了!”“够水平!”“太聪明啦!”“见解真独特呀!”“分析真精彩!”学生朗读很精彩可以这样说:“读得真有感情!”“你的声音真好听!”“太好啦!把老师都感动了!这样真挚的充满柔性美感而又不雷同的话语会如一缕缕春风让每个学生听在耳里,甜在心里,学生就有了强大的内驱力,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二、表扬要及时适度

对应表扬的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否则学生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过分的表扬易使学生骄傲自满,过少的表扬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鼓励和爱抚。有一个小男生不管有没有听懂都举手抢着回答问题,每次都答错,原来这位老师平时不经常表扬他,只有当他举手发言时才说上一句“很好”,不管回答得对不对,致使这个学生认为自己听不听课、答没答错不要紧,只要举手发言了就算好,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失误。

三、表扬要有启迪性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他的教学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启动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如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来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评价:“比喻确切精当”,进而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用这个比喻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洁无瑕”。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真的纯洁和可贵。

四、表扬时教师的语言要真诚,要充满对学生的爱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也有人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没有情感的表扬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干巴巴的没有饱含真情与爱的表扬是买不回学生的乐学之心的。而如果饱含了教师的爱,哪怕是奖学生一根草,一捧土,也会打动学生的心,激励学生的情,调动学生的力,成就学生的业。我教的音乐班有一男生叫朱自力,从不做作业,但他很会说,有自己的见解。一次课堂中他又一次精彩的回答,让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我也深受感动,不由自主地摸了他的头,并饱含深情地在他的书上写了“了不起!”三个字。课后,他低着头对我说:“老师,我对不起你写的三个字,我以后一定会写好作业。”果然从那以后,他变了。教师的表扬,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只要发自内心,充满关心与信任,就能打动学生,激励学生,产生无与伦比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田静.莫让课堂表扬走入误区[J].山东教育,2003(10).

[2]马宇.如此“表扬”行吗[J].小学青年教师,2003.

非重点高中 篇7

1 根据条件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1.1 研究设计应反复强调

不管各校的学时多少,教学条件如何,研究设计问题均应反复强调,这点简省不得。根据笔者近年对研究生做统计咨询的情况发现,研究生的课题中存在的很多统计学问题均与统计研究设计有关。很多医学研究生在开始做课题之前,都没有系统的研究设计方案,大多是按文献生搬硬套,所以论文经不起推敲。在讲述医学统计课的序言部分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时,第一步就是研究设计。良好的研究设计是课题成功的关键,研究人员应从课题的整体角度考虑项目实施、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诸多要素,这样才能使由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1]。因此,统计教材中往往有单独的篇章讲述医学科学研究设计,这章应针对研究生重点讲述。结合实例加以强化,使学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例如,笔者在讲述此部分内容时,就常以如果设计很不周全,以后分析研究结果就无异于“尸体解剖”来打比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然,如专门开设科研设计这门课程则更好。

1.2 多元分析方法的讲述要轻计算重应用

对于复杂一些的多元分析方法,如多重逐步回归等的讲述,要适当讲述理论、轻计算、重应用。让研究生大致了解该统计方法的理论依据,重在如何利用该方法分析实际资料,并如何合理地解释分析结果。而对于繁琐的计算过程,都交给软件来完成,这项内容我们后面还要讨论到。

1.3 多比较归纳,实现统计方法的正确决择

正确选择统计方法,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详细讲述各种分析方法之后,此时应归纳如何正确选择统计方法,让学生总体把握。否则学生极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在某个局限的分析方法里思考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该资料还可选择更恰当的方法。分析人员应根据资料类型正确选择统计方法,各种资料之间虽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不同的资料类型所选择的统计学方法差异很大,在医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经常看到统计方法的误用(最重要的就是资料类型与统计分析方法不符),这属于低级错误,主要就是缺少对所有分析方法适用条件的总抉择方面的知识和区分能力。

2 丰富教学手段

2.1 充分利用好多媒体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进入每一个医科院校,条件再艰苦的院校都有电脑和投影仪,和十多年前的胶片投影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光、动画配合,使课件形象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加深记忆。比如在讲正态分布、抽样误差、伯努利摸球实验等内容时就可应用Flash加深学生对这个内容的理解记忆。

2.2 采用上机实习迫在眉睫

医学统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吃透理论的前提下,还必须动手操作,即学生只有亲自采用各种方法去分析不同类型的资料,获得相应的结果,这样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至于一听就会,一遇到独立分析处理资料就懵。以我校为例,目前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医学统计学》虽然有32学时的实验课,看似不太少,但都是用Casio计算器来完成。因计算过程繁琐、计算量大,故只能开展一些常规的运算和分析,而稍难或复杂些的实验(如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等)则很难,甚至无法开展,而这些统计方法又是研究生课题最常用的,故迫切需要开设上机实验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

统计软件有很多种,关于开设何种统计软件,这也是非常有讲究的。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非重点医科院校,所以建议开设SPSS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结果也准确权威,易学易上手。对条件稍好一点的院校,还可开设《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SAS软件与统计分析》等选修课。且关键是要尽力改善教学条件,扩大机房容量,安好统计软件,才能增加学生上机实习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这种教学改进,一方面使学生能掌握一些较高级的统计学方法和统计软件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使医学统计学复杂的计算在教学时简化,还可节省学时,锻炼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分析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2]。

2.3 用好网络资源协助教学

网络的巨大作用在信息时代有目共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使其为学习和传播医学统计学知识服务。在网上建立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比如论坛、QQ群等),将授课教师的课件上传,开设学习与经验交流的论坛版块,学生可以在论坛上直接向老师提问,老师定期集中解答,学生间也可相互交流学习技巧、心得,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内容可采用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案例视频、图表、图像等[3],这种途径还可引进许多重点大学统计学教学的先进经验和素材。目前国内外有关统计学教学的网页很多,具体可以“统计教学资源”为关键词在Google上搜索,经筛选可得到不少实用的统计学教学与学习资料。

3 大胆进行教学和考试模式改革

要加大力度压缩纯理论课的学时数,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法,增加以问题式教学法[4]的学时比例。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提高解决科研中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对统计学考试进行改革,变只在期末进行一次笔试的传统医学统计学考试为笔试和上机操作两次考试。减轻学生在推理、计算、公式背诵记忆上的负担,除重要的基本理论外,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以及阅读软件结果、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

总之,以上关于非重点医科院校的研究生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建议是经笔者和同事在多年教学中的总结,并在不断与学生交流反馈中逐渐调整形成的,该课程安排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统计分析的实际能力取得较大提高。对于条件相似院校和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统计教学亦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望各位前辈同行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条件,批评指正,不断完善。

摘要:《医学统计学》在研究生的教学和医学科研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根据非重点医科院校的特点和教学条件的一般情况,提出了统计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统计学,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宪君,祝丽玲,关宝生,等.医学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改革探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57.

[2]孙亚林,贺佳,吴骋,等.构建《医学统计学》课程群的实践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166-1168.

[3]王邦田,魏萍,李利,等.医学统计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75-76.

非重点高中 篇8

为了详细地了解农村非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学习状况, 我查阅了近3年学生的中考成绩与高一第1学期期末数学成绩, 见表1。同时, 我还进行一次有关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为了使问卷调查更能反映学生情况, 我先在我任教的两个班中进行调查, 结合调查结果和与学生的交流, 然后对问卷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最后在我校及周边同类学校高一年级部分班级的学生 (包括重点班和普通班) 中进行调查, 共323人参加, 共发放问卷323份, 收回323份, 全部有效。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有: (1) 目前数学学习状况。包括对数学喜欢程度、数学成绩退步还是进步。 (2) 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比较。包括数学涵盖的知识点的数量、节奏的快慢、思维方法、解题策略等。 (3) 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行为。包括学习方法、动机、兴趣、预习情况、听课态度、作业情况、数学错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用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等。 (4) 教师方面。包括是否喜欢老师、是否适应老师的教学、老师讲课的有效性、老师需改进的地方。调查结果统计见表2。

从表1中可以发现: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很理想, 入学和统考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扩大。有部分学生升入高一以后, 数学学习积极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即我们常说的“学不起来”。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高中数学教师的深思。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能平稳过渡, 探讨农村非重点中学高一学生数学学习“低效”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这是摆在我们高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二、农村非重点中学高一学生数学学习“低效”现象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自身近年的教学实际并通过与同事讨论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访谈了解, 我认为高一学生数学学习“低效”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

(一) 初高中教学内容、方式及课程要求的差别

1.每堂课的知识点增加, 节奏加快与学生现有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之间的矛盾

初中每节课学习二三个知识点, 课时较充足, 进度慢, 对重点、难点内容均有足够的时间反复训练、强化。高中每节课有3~5个知识点, 知识点增多, 灵活性增强。在时间上就不能像初中那样反复地“炒冷饭”。不能保证对每道题目讲细, 练到位, 这使得高一新生一开始就不太适应高中数学的快节奏, 大容量, 这是导致高一学生数学学习低效的客观原因。

2.高中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要求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3方面:第一,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与学生感性认识不足之间的矛盾。初中教材, 每一个新知识的引入往往都与学生日常生活很贴近, 直观性很强, 大多研究的是具体的函数、图形、数字, 学生感觉很踏实, 很容易理解, 掌握也比较容易。而高一数学大多概念很抽象, 如集合、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复合函数的定义、对数以及对数函数等概念, 而且多研究含变量的问题, 这给学生造成感知上的困难。

第二,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低之间的矛盾。例如, 有这样一道题:解不等式a2x2-6ax+8>0 (a∈R) 。刚开始练, 一个班只有二三个学生会做。经过教师讲解, 也只有少数人有点感觉。针对这道题, 我第二天又讲练了两道题, 平时强化训练。到期中考试, 我统计与这道题类似一题的得分, 每个班5~7人做对。究其原因, 我觉得这道题超出学生当前的认知范围, 学生接受不了。对于部分班级, 老师可以选择少讲甚至不讲这类型的知识点。

第三, 高中解题时常用的思想方法与学生目前已有的做题经验之间的矛盾。如必修一, 它包含了函数的基本思想: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虽然, 这些方法在初中也用到, 学生处于潜意识的“直觉”运用。然而, 高一的数学学习要求学生主动运用这些思想方法, 时刻准备用, 特别对分类讨论能力要求较高 (56%学生感觉烦) 。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学生感到不适应, 造成数学学习的困难。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低下。

(二) 从学生自身方面, 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

1.数学知识点“脱节”, 导致知识不衔接

初中新课改教材已删除或降低要求, 但仍需衔接的内容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 学生有他们的难处。教师总认为他们应该掌握这些知识, 而学生却没有掌握, 上课不会注意这些知识点, 这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导致学习低效。

2.对数学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理解不够深刻

高一集合有这样一道题:A={y|y=x2, x∈R}, B={y|y=-x2-2, x∈R}, 求A∩B。67.7%学生的答案是{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错在没有理解描述法及交集的实质。他们认为交集就是找公共元素, 即找共同或者说相同的元素, 就是要找相同的y值。所以, 只需x2=-x2-2, 从而求出y值。告诉学生y相同, x不一定相同。要理解这题, 只有理解变量的“真实”身份, 才能走出解题的误区。

3.知识“断链”或者思维“零乱”

知识“断链”即通常所谓的忘记, 其实质就是知识之间没有形成连通的网络。例如, 学生记不住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 其根本原因就是未能建立公式或者图象与单位圆、象限角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 而是孤立地、单纯地死记, 导致解题出错。思维“零乱”表现为学生在解题过程总是盲目、杂乱无章地找一个答案, 或凭主观猜测找答案, 不能建立已知与结论以及结论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缺乏思维的条理性。

4.运算能力缺失, 心里素质较差

从调查结果显示, 有56%的人认为自己计算能力欠佳。虽然, 他们知道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平时的作业中, 为了追求时间, 即他们所说的“效率”, 还是会选择计算器或者抄袭别人答案。有40.1%学生认为:考试时会算对的。有了这些想法, 直接导致考试算错或者计算慢, 最后考试成绩不佳。

高中和初中的数学成绩的悬殊, 造成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高一学生都是经过中考的拼搏跨入高中的, 他们都抱着成功人的心态走进高中, 都想好好把握高中的学习, 最后考个好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发现初中优秀生身份不再拥有, 渐渐发现, 他与同班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 老师表扬里也不再有他, 慢慢变得对数学越来越害怕, 讨厌数学甚至数学老师, 对数学的兴趣、自信心大减, 数学成绩慢慢下降。

(三) 从教师方面,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高一的教师多数是高三下来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从初中调上来的教师。特别是高三下来的老师,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会用到高三的难度要求学生, 忘记自己和学生的身份。例如, 有一位初中很优秀的学生, 第一次跑到办公室去问老师这样一道题,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x<1且x≠0, 这位教师一看, 说:“这题蛮容易的, 你应该会做。”此时, 这位老师给学生进行讲解, 这个学生不停地点头, 老师感觉这个学生这次应该懂啦。事后, 我采访这位学生, 你真的听懂了?说真心话。学生很无奈地摇头。这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学习都带来消极影响。其次, 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备课不备学生, 考试要求, 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意孤行。第二, 课堂教学的形式化, 过分强调巧解, 忽视基本思想与方法的教学, 教学方式单一。第三, 老师辅导不到位, 作业的批改、讲评不及时, 训练题、例题针对性不强。这些是导致学生成绩低下的客观原因。

三、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低效”的实践策略

笔者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以下6个方面, 学生会收获一片晴朗的天空。

(一) 激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要求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有47.4%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高考。在数学学习中, 35%的学生没有体验到快乐, 他们都是被动、消极地学习, 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不仅为了高考考上好的学校, 更是为了日后的生活, 让他们感觉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以及今后就业的需要, 体会学好数学重要性、迫切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 学习不等与不等关系时, 我设计如下一个例题:国庆期间, 某景区门票的购票规则: (1) 20人以下, 每张票50元; (2) 20人以上 (含20人) , 享受7折, 即每张票35元。现有一群旅游者共16人次, 请问他们应该怎样购票更省钱?

让学生从现实问题出发, 然后生成问题, 逐步联想抽象出数学模型。数学不再那么枯燥, 以达到返璞归真的目的,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体会到学好数学很重要。通过这种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营造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快乐学”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有38%学生希望有“愉快、有趣、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一起创设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 使其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探究规律等方面的过程中感受轻松感、愉悦感、成功感, 并形成意志品质。

1. 给学生以轻松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轻松的时候,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 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 思维变得迅速敏捷。因此, 在教学时, 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喜欢数学课。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 加强语言教学, 增添教学魅力

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工具。只有让学生听得清楚, 容易理解, 具有吸引力, 学生才会产生兴趣, 才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从吸引学生参与角度来说, 风趣、幽默的语言是不错的选择。它既能引人发笑, 增添教学活力, 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新知识理解、记忆,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例如, 一位教师给初一学生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 足116个, 问鸡兔各几何?”同学们议论纷纷, 不少学生面露难色, 这是教师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的两足 (学生大笑) 。”教师问学生:“这时多少足?”“90足。”少了多少?这时学生猛然觉醒。这样, 通过教师的巧妙构思, 风趣、幽默的讲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解决问题。

(2) 精心创设问题, 激发求知欲望

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 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 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

教师:这节课先请大家完成一道计算题:1+2+3+4+5+…+98+99+100。

学生1:5050, 太简单了, 我小学一年级就知道。

教师:怎样做出来的?

学生1: (嘻嘻笑) 记牢的。

学生 (其他) :一片大笑。

学生2:老师, 我会。

教师:你上黑板展示。

教师:你能给我们讲讲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2:初中老师教的。

教师:求和5+9+13+17+…+85, 还是你来做。

学生2:老师, 我想一下啊!

教师:好, 我等你的答案。

学生2: (3分钟后) 不会。

这样, 就营造了一种情境———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法,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很快就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 给学生以愉悦感

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 具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倾向性, 它是数学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感, 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 积极而主动, 思维运转也会加速。培养学生愉悦感的重要途径有:

(1) 美感教学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带来数学教学的活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媒体,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 则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如教学椭圆标准方程 (a>b>0) 和圆标准方程 (x-a) 2+ (y-b) 2=r2时,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捷美、对称美、和谐美。再如, 学习“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 可先展示n=1, 2, 3, 4, 5, 6时 (a+b) 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 学生通过观察、体会, 欣赏二项式系数分布的对称美, 并猜想一般情况下的二项式系数分布的规律。这样,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 赏识教学

马克·吐温说过: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实践证明, 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赞美与表扬是非常必要的, 它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添师生间的亲切感, 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比如, 我在上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讲到了如下一个例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AC∩BD=0, 求下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 AA1与BC; (2) DD1与BA1; (3) BA1与AC; (4) AC1与DD1。

我分别请了四位同学回答, 前三题都回答正确。解答第 (4) 题的同学采用把线向外平移, 构造三角形求解 (不详细解答) 。

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教师:那你说说你的做法。

学生:可以取DD1的中点S, 连接SO即可。

教师:你讲得真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教师:老师记住你的名字, 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教师短短的几句话, 表达出对他极大的肯定。也许这些话像星星之火, 点燃他学习数学的激情, 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在以后的课堂中, 这个学生总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惊喜, 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3. 给学生以成功感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使人好好学习的欲望, 请你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力量消失。”人人都希望成功, 这是人的本性。学生 (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的一次小小的进步或者是当他们思维具有那么一点点独创性时, 教师一定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并且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就会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感和自我欣赏, 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还行, 大大增强自信心。例如, 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时, 我让一位学生 (上课很随便) 板演练习题:

已知等比数列{a}n中, , 求首项a1和公比q。

该生想了3分钟, 写下如下解答:因为, 所以a1=1, q=1。面对学生的不完整的解答, 我并没有批评, 而是寻找他的闪光点。指出:该生观察能力很强, 有较强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 历史上伟大的发明, 都是直觉思维的结果。如, 牛顿看见苹果掉下来, 想到万有引力。 (同学给她热烈的掌声) 如果再能写上q≠1的情形, 就更好。这种扬长避短的点评,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自信心增强。有了这次表现, 在后续的学习中, 她在课堂上表现更加积极主动, 成绩明显提高。

(三) 关注学法指导及课堂内外辅导, 指导学生“好好学”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 严重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如预习、上课、作业、巩固。教师一定要配合学生完成并逐步养成这种好的习惯。我在开学初, 请高考成绩优异的同学向高一新同学介绍高中学习心得, 让高一新同学认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1.做好课前预习

学习低效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 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对要慢一些, 对问题的反应也慢一些。要提高课堂效率, 搞好课前预习至关重要, 其是学生学好新课的前提。

教学中, 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做好课前预习, 比如编制预习提纲、导学案等。学生对课前预习不能走过场, 一定要积极主动, 开动脑筋去思考每一个问题, 尤其对自己没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课做好准备。为了促使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 对他们每个人作出相应评价。

2.关注课堂效率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其课堂的主体作用, 关键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在教学方面, 教师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要让学生明白, 只有做好基础题, 解综合题才有可能。始终坚持“低起点, 缓爬坡, 多塔桥”的原则。其次尽可能让他们暴露学习的思维过程, 比如让他们上黑板展示, 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习是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先行, 然后教师给予帮助, 达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特点有针对地进行指导, 并在题目的设置上有层次感, 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例如: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值域)

设置上述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一连串变式训练,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基本上呈现出来, 然后让学生上黑板做。通过以上方式, 可以有效解决二次函数的值域问题, 而且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

另外, 针对高一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 (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多、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 , 教师可以采取多次反复训练, 设立专题讲座, 纠错训练 (将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题拿出来让学生议一议, 找出问题所在) 等方式, 再通过变式练习巩固, 以达到掌握、应用知识的目的。

3.提高作业效能

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人, 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教师一定要正确理解作业的含义, 它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通过做题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最终让学生的知识得已巩固, 思维得已以发展, 能力得已形成, 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已延续。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 做到量少、形式活、针对性强, 适合不同学生练习。教师对学生作业应有严格的要求:第一, 书写规范。第二:要有较为详细的解答过程 (含选择、填空、解答题) 。教师对作业批改要及时, 做到精批细改, 如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者写上一些评语, 这样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4. 及时纠错巩固

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 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查阅以前用过的资料, 能强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 并把自己的感悟、体会整理在纠错本上, 达到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由“会”到“熟”, 由“熟”到“精”,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掌握。

(四) 鼓励学生交流合作, 倡导学生“合作学”

数学是一种语言, 是人际交流和学术交流的工具。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郑毓信教授指出:数学交流应被看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合作交流是一种较新颖的方式, 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师生、生生感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学生之间的交流具有很大的优势, 当学生面对学生的时候, 他们之间会更大胆, 更放得开, 思维发生碰撞会更厉害, 思维会更敏捷, 语言会更犀利, 提问会更直接, 暴露的问题也就会越多, 更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使学生的真实感受得到表露, 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学生受益更多。

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任何一个反应都要给予积极的回应, 如微笑、点头, 说点鼓励的话或者指出他们的错误等。让学生感觉到你很在乎他。让他们敢于在你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

比如, 在学习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 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异面?例如: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点A是平面BCD外一点, 求证:直线AC与BD异面。

对于这一问题, 一般采用平面衬托法, 学生总是忘记写上CBD,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一条件?在讲解课后练习时, 我就拿模型给他们看, 让他们体会到这一条件的重要性。经过我这一处理, 在以后的练习中, 大部分学生都能写上这一条件, 效果明显比以前好。如果不与学生交流, 只知道一味地强调, 甚至骂学生, 我想不会有好的效果。

(五) 切实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引导学生“能够学”

高一数学教师应认真研读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 通过对比研究寻找其中的“连接点”和“间断点”,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编写简明而实用的校本“衔接教材”。一方面精选初中数学中一些经典、有趣、有用并在高中数学中将要继续学习的、重要的内容, 以知识点为主线, 对初中阶段学过、高中阶段必须具备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作较为详尽的讲解。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 对一些重要知识作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另一方面以比较初、高中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衔接点, 以适量的例题为载体, 介绍高中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点及相同点。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数学认知水平, 确定好教学起点, 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降低高一数学学习的门槛。

(六)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坚持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要依据, 分数成为唯一的标准, 评价过于单一, 这势必会打消很多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应该建立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评价体系, 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可以建立如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与人合作的态度、调查及实验参与度等新的评价体系,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多样化。让每一个刚跨入高中的新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 充满自信地进行高一数学的学习。

经过自己和学生的努力, 我的数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要改变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低效的策略还有很多。总之, 它需要我们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 加强学法指导, 多与学生交流, 理解学生, 优化课堂教学等, 以此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任淑香.从课堂实践谈如何进行问题教学[J].中学数学, 2012 (3) .

[2]陈余根.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学数学, 2012 (2) .

[3]陈丽琴.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8) .

非重点高中 篇9

当今社会, 英语的使用范围越发广泛, 如, 国际会议, 商业谈判, 旅游, 日常交流等等, 因此, 学习英语是时代所趋, 英语教学更不应该再将应试作为其唯一目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首先是课程设置上面, 通常学校为非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为最为基础的教程, 考试重点也落脚在字词等较为古板的考察上面, 非英语学生在口语, 写作及听力上面的培养较为薄弱。其次是兴趣度,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大多停留在应试阶段, 没有本能的认识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益处, 课下接触英语的时间很少。最后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数认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与英语接触不多,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度不高。由此可见, 学生在学习中是存在重大的误区的, 那么如何摒除学生的错误认识, 以及针对学生的需求与实践进行教学成为本题研究的重点。

二、以《现代大学英语》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 为例探究精读教学中的重点

本套书共六册, 专供大学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及水平相当的学习者使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提高, 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精读课程作为集听说读写能力要求为一体的课程, 其重要性也越发突出。

1.理解能力。精读教材每一册都有相应的词汇量要求, 学生必须在充分掌握重点词的意思之后, 才能理解句篇章。例如, “I moved in for the kill.” (《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2“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para 19) , 学生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 由于对“move”的用法不熟, 导致理解错误, “move in for sth.”应当翻译为“to become active in doing sth.”。笔者在教学中通常培养学生paraphrase的能力, 以更加深层次的理解精读课文中的句子, 比如这一句就可以paraphrase为“I began to prepare to kill, destroy or defeat my enemy.”, 这样一来翻译起来就不会太为死板, 二来笔者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精读文章时候, 由于课下用在文章复习和巩固的时间较少, 对文章的遗忘率很高, paraphrase可以有效的唤起学生对课文的记忆, 理解之后在写作中运用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2.赏析能力。杨立民先生在编者说明中提到, 精读教材在内容上面十分重视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在选材上, 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西方文化, 结合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今社会各种热点, 力求通过这些教材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技能, 同时激发他们的心智, 开阔他们的视野,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分析判断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思维的习惯。

然而, 这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 首先他们的精力有限, 在学习其专业课之余并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查阅这些繁琐的背景知识, 其二有部分理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认知是很薄弱的, 笔者认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利用提问题的方式, 让学生分组讨论, 先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可以利用上课的时间, 大家团队合作查阅答案, 例如, 我们在学习精读第二册6单元“The Man in the Water”的时候, 笔者利用warm up的时间了一个问题, “What is the image of hero or heroin in your mind? Can u describe the heroes or heroines that have ever existed in your life?”,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不能用英文回答的可以用中文代替, 并且提示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电视人物,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并设置奖励, 每组互评, 最终选出一组回答最让大家感兴趣的答案, 为这组同学加分, 那么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英语的兴趣便是日常接触到的电影电视, 再加上加分的政策, 课堂变得非常活跃。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The Man in the Water”的时候就能清晰的把握住主题, 并且会有兴趣去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主人翁的人物特点和精神品质, 有效地让学生在兴趣中去赏析每篇文章。

3.应用能力。笔者曾经做过调查, 以一个三本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为参照, 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对精读教材缺乏兴趣, 他们认为精读课文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并无太大的帮助, 精读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学分和毕业。笔者在教学的时候, 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教授新闻专业学生的时候, 就会考虑到其专业的需求, 让学生认知到精读的学习对其专业能力是有所帮助的, 例如, 我们在学习“Quick Fix Society” (精读第二册5单元) 的时候, 笔者让每组学生做一个英文采访, 必须用到拍摄, 后期剪辑和编辑, 就本篇文章涉及到的社会问题, 每组采访5个同学, 最后每组形成一个summary, 以assignment的形式交上来, 那么笔者会就教授的5个班选出最好的三个作品, 进行作品呈现。由此, 学生的心理得到好的满足, 同时, 也能更好的理解和感知此篇文章的社会能力, 在口语能力的提升上也收获良多。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 英语语言的地位不断增强, 由此, 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对于非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 英语教学侧重点的探究是及其必要的, 针对需求进行教学将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精读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实践需求应用能力一,引文

参考文献

[1]杨立民, 徐克容.现代大学英语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2]熊坚.实践性英语教学法在精读教学中的运用[J].内肛科技, 2009.

上一篇:阅读3.0时代下一篇:“不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