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

2024-05-31

依靠科技进步(精选十篇)

依靠科技进步 篇1

冶金、电力、石化、机械、建材等资源型产业是甘肃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由于资源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 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受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粗放式、掠夺式开采比较普遍, 对甘肃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使甘肃从丝绸之路的富庶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资源不足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对全省经济发展约束日益严峻, 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等重点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就成为甘肃实现生态、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十一五”以来, 甘肃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对“两高一资”型企业开展大规模、高起点的技术改造;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 培育高效节能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同时, 积极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发挥在其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促进了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 实施重点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十五”期间, 围绕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甘肃重点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煤炭等行业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改项目, 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 100亿元。在实际工作中, 着重把握了三个结合:一是将技术改造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 下功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成金川公司镍精炼和40万t铜电解项目, 铝冶炼行业已全部淘汰自焙槽, 水泥行业基本拆除机立窑等落后生产线, 并依法淘汰了一大批铁合金、电石、土炼焦项目。二是将技术改造同延伸产业链结合起来, 着力开发下游产品。兰州石化建成1 000万t炼油和80万t乙烯项目;酒钢实现全面更新换代, 建成了不锈钢从炼钢到冷轧的全套生产线。三是将技术改造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增强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兰州石化、金川公司和酒钢公司等都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技术改造, 优势支柱产业形成了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产能迅速扩张、能耗和污染降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

其次, 加快制定政策法规和规划, 加强监督检查。2007年5月,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省政府制定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甘肃省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相继出台。目前在抓紧制定《甘肃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等相关办法;旨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同时,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各级政府依法强化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甘肃省政府制定了专门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2007年2月, 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了《年度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将当年全省节能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各市州对省政府下达的任务进一步分解, 逐级落实到县市区和重点用能单位, 与年综合能耗2 000t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2007年6月, 省政府组成督查组对各市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实差别电价、清理纠正土地价格、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如税务部门对属于清理范围的8户企业, 从2007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税收优惠政策, 并补缴入库企业所得税7 874万元。2007年7月和11月, 省政府两次对全省市州开展节能督查。

第三, 加强节能减排的基础管理工作。2007年, 甘肃省建立了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统计月报制度和节能定期督查检查制度, 加强了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等基础工作。组织对各市州节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测算, 对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建立了节能减排省市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强化了省节能监察中心的职能, 充实了人员, 配备了检测仪器设备。全省14个市州全部组建了节能监察机构, 绝大多数企业都充实了专职节能统计人员。全省46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进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完好率基本达到了100%。

第四, 加大投入, 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转移。按照《甘肃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要求, 甘肃将在“十一五”期间投资49.7亿元巨资治理黄河污染;计划投资76.16亿元, 用于实施112项环保工程。 其中, SO2减排工程17项, 投资35.68亿元, 预计削减SO221.1万t;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95项, 投资40.48亿元, 削减化学需氧量9.8万t。到2010年, SO2排放总量控制在56.3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6.8万t, 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企业将全部被淘汰。另外, 在《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设立两个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前两年组织实施28个项目, 科技投入经费1 066万元。2007年, 全省14个市州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 000余万元, 组织节能减排项目47个, 同时加大企业的相关投入和技术转移的国际合作, 去年, 仅金川公司节能减排的技术开发投入达14.8亿元。同年,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中国的第一个研发机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在兰州奠基。

第五, 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针对全省工业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70%以上的现实, 将工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作为重点, 并对年耗能18万t标煤以上14户企业实施政府重点监管, 各市州对年耗能1万t标煤以上的146户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全省对冶金、有色、石化、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的100户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试点, 在33户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污染物零排放试点。华亭电厂2台13.5万kW机组成为全省最大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年利用煤矸石40多万t。另外, 甘肃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kW, 是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 且风带区人烟稀少, 交通便利, 非常便于建设大型风场。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甘肃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 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风能发展战略, 1 000万kW的总体建设规划已经国家批准。目前, 酒泉市已建成5个装机规模达5万kW级以上的大型风电厂, 风电总装机41万kW, 今年可达到150万kW, 预计到2015年达到1 270万kW。同时, 在全省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等, 努力改变能源结构单一的现状。

与此同时, 甘肃紧紧抓住《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 (CDM) 这个全球减排和技术转移的手段和机遇, 加大宣传和项目开发, 抓住机遇, 在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实施中引进国际技术和资金, 加速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

自2002年开始, 甘肃在全国率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宣传推介, 成为世界银行在我国第一批CDM项目执行省和亚洲开发银行第一批项目潜力调查试点省。累计举办培训班 (会) 14次, 编写培训材料3部, 集中培训相关人员3 000多人次。同时,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合作平台, 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 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加强CDM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促进全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省直相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 形成政府组织推动、中介机构技术支撑、项目业主积极参加的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开发的能力建设, 拓展项目开发领域。加强对煤层气回收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和提高能效领域的项目开发。为甘肃相关企业引进减排资金和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大大提升了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甘肃省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实施, 甘肃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06年, 全省SO2排放量54.6万t, 比2005年削减3.0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8万t, 比2005年削减2.2%, 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 是全国4个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省份之一。其次, 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07年, 全省万元GDP能耗降低率4.09%, 超额完成了4%的年度计划目标。与2006年相比, 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提高了1.48个百分点。14个市州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均达到4%以上, 全部完成了与省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第三, 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初步成效。对属于淘汰和限制类的87户高耗能企业的用电, 从2007年1月1日起, 落实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措施, 每kW时加价0.04至0.15元。2007年, 全省关闭“两高”企业185户, 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19台, 铝冶炼行业已全部淘汰自焙槽, 水泥行业基本拆除机立窑等落后生产线, 并依法淘汰了一大批铁合金、电石、土炼焦项目, 占“十一五”关停计划的35.9%。第四, 科技进步提高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攻关和改造, 金川公司镍精炼和40万t铜电解, 兰州石化1 000万t炼油和80万t乙烯等生产线相继建成;酒钢实现全面更新换代, 建成了不锈钢从炼钢到冷轧的全套生产线。兰州石化、金川公司和酒钢公司、西北铝加工厂等都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支柱产业形成了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产能迅速扩张、能耗和污染降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14户国家千家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65.34万t标准煤, 完成当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47.11%, 实现节能量占国家分解下达“十一五”节能总量的30.84%。第五, 减少资源依赖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显现。通过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 增强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少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着力构建支撑工业强省的产业新格局。目前在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真空设备、风动设备、电工电器、无线电整机、集成电路封装、矿山机械制造等领域已形成突出的产业优势, 全省减少资源依赖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显现。

截至2008年5月, 甘肃的CDM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CDM项目通过国内批准57项, 注册数量国内领先, 合计年减排量约715万tCO2当量, 相当于节省标煤264万t, 年可为甘肃带来约6.1亿元的减排收益。通过CDM执行理事会 (EB) 注册19项, 年减排量约183万t, 约占全国已注册项目近9%, 年可为全省带来约1.6亿元减排收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张掖小孤山水电工程项目已获 (EB) 签发的第一笔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s) , 获75万美元减排收益, 是亚太地区第一个获得世行碳汇基金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为甘肃相关企业引进减排资金和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大大提升了省内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甘肃省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豆产业 篇2

2006/07/31农业工作交流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绿豆产业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全省绿豆生产大县,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7元。总土地面积4333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广阔,有农耕地95万亩,其中“三田”面积56万亩(水地18万亩、梯田33万亩、坝地5万亩),土质多为黄绵土,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宜绿豆等旱地作物生长。改革开放以来,该县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资源,不断试验示范,在选育出适宜该县栽培的横山黑荚和黄荚大明绿豆品种的同时,积极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1998年以来,全县绿豆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2.7%,平均亩产60公斤,年产量1.5万吨,约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4%,年出口量1.2万吨,占全市绿豆出口量的60%、全国绿豆出口量的10%、出口日本国绿豆总量的30%,出口率80%,商品率90%,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全县人均豆产品收入由1997年的136元增加到2003年的3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8%增加到25%,绿豆产区仅大明绿豆一项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6%,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1986年,省农业厅将横山县列为全省名优杂豆示范县,1996年,横山又被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绿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横山大明绿豆个大(粒径≥3.2mm)、色鲜(油绿一致)、粒重(百粒重≥6.5g)、发芽率高(99%以上)、营养丰富(蛋白质≥26%,淀粉≥55%,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不衰,不可替代,已成为世界名牌,并被日本国指定为进口免检产品。为此,横山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进一步确立了发展大明绿豆的整体思路,将豆产业确定为全县农业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并于2000年制定了《横山县豆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目前,横山县已成为榆林及周边地区的绿豆集散地,现有规模较大从事绿豆经营的企业4家,绿豆购销网点100多个,年加工能力3.4万吨。实力最强的横山进出口公司1996年以来累计创汇近5000万美元,其中2003年出口创汇1089万美元,稳居西北五省(区)县级外贸企业创汇大户之首。

一、依托科研单位,积极研究创新 横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期从事绿豆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出绿豆高产栽培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横山大明绿豆就是农技人员对当地农家品种,经过多年的选育,最终形成的优良品种。该站主持研究和推广的《横山县山旱地绿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180万亩,增产绿豆2.7万吨,创外汇1500万美元,1991年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县技术监督局,编写了《横山大明绿豆标准体》一书,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生产的各项标准及规范化栽培技术;2001年,完成的《绿豆丰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陕西省农业推广成果二等奖;2001年,借鉴山西农民专家刘笑“W”抗旱栽培技术,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经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研究和技术创新,总结形成了适合山区推广应用的旱作农业新技术:《旱地绿豆双沟覆膜栽培技术》,通过田间实际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二、推广科学技术,提高绿豆产量

1、水平沟种植和“三改一防”农艺措施。我县绿豆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多以零星带种和混作为主,面积不过2-3万亩,亩产仅20多公斤,基本用于自食。八十年代初,借鉴水平沟谷子种植的成功经验,总结推广了水平沟绿豆种植技术,同时配套推广了“三改一防”农艺措施,即:改带种为固种,改撒播为条播,改白籽下种为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实行统防统治,使绿豆单产显著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大明绿豆水平沟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60公斤左右。

2、双沟覆膜栽培技术。1999年在原王有地乡首次试种旱平地起垄覆膜

大明绿豆50亩,在遇特大旱灾、大田绝收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到42公斤,一举获得成功。2000年在横山镇曹阳湾村采取平覆膜的办法,在有补水条件的高抽地试种50亩,平均亩产125公斤。2001-2003年在全县各大区域大面积示范旱平地双沟覆膜栽培技术,平均亩产93公斤,较大田亩增产50公斤,2001年,曹阳湾村冯树元的0.8亩高抽地示范田,亩产达到216公斤,创我县绿豆单产最高记录;2003年,横山镇高丰村邵胜来的1.2亩旱地示范田,亩产达到163公斤,成为我县旱地绿豆的高产典型;今年全县双沟覆膜绿豆面积已达到1.5万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可达100公斤以上。

三、实施种子工程,打造绿豆品牌 1997年以来,我县连续六年干旱,农民为在土地上获得一定收益,不得不种植一些小日月绿豆应急,导致大明绿豆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而不稳。另一方面,大明绿豆已在我县种植二十多年,但绝大多数农民从不选种,种子同商品、食用绿豆没有多大区分,加之在栽培中不少地块重茬、照茬,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较多,导致大明绿豆颗粒变小,色泽变暗,品质变差。为此,我们把大明绿豆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作为保名牌、创名牌的一项主要工程来抓,及时成立了“横山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大明绿豆种子工程建设。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根据种子选育的系统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基本原理,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提纯复壮实施方案》和《横山大明绿豆良种繁育实施方案》,2002-2003年,繁育良种2000亩,生产种子200多吨。在种子提纯复壮选育过程中,把好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收贮加工等生产环节,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要求。近年来,我们基本上解决了农户长期以来形成的种子自留自用、品质退化的问题。

四、发展有机生产,培育后续产业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健康、环保、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成了人们追求的时尚。横山南部山区处于无工业污染、生产中极少使用化肥、农药的雨养旱作农业地区,其产品无有害物质,是自然状态下生产的绿色农产品,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天然食品。为此,县农技站和县粮油批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大量查询资料,了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有机栽培技术》,2001-2002年,横山县党岔和武镇生产的有机大明绿豆达到日本JAS的有机认证,两年出口500多吨,不但为申请国际其它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准备,而且为我县大明绿豆生产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

五、组建专业协会,实行订单种植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壮大、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大胆尝试“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功,去年横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9万元,与县内22个村委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建立订单生产基地1.5万亩。为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今年在省市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组建大明绿豆专业协会24家,其中乡镇级1家,村级23家,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帮助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同关系,既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又帮助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达到了两者“双赢”的目的。通过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横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投资119万元,提供精选大明绿豆种子45吨,地膜45吨,农机具230多台(件),签订种植合同23份,面积3.5万亩,其中双沟覆膜绿豆1.5万亩,合同种植户3381户,保底收购价每公斤4.2元,预计增产绿豆900多吨,增收378万元,项目区农民户均增收1200元。

依靠科技进步 篇3

“三化四区”的直接引擎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多年以来,朝阳区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突出位置,积极营造适宜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大力整合科技资源,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路子。

加快科技进步,是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近三年来,随着北京市第一、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朝阳区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结构调整、环境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加快科技进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用科技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加快科技进步,是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朝阳区承载着北京CBD、奥林匹克公园等首都重点城市功能区建设任务,是展示首都国际化大都市新形象的窗口区。目前,朝阳区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不高,城市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加之区域范围广,人口状况复杂,也给城市管理带来诸多困难。这就要求必须将科技因素注入城市管理之中,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成功举办奥运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加快科技进步,是大力推进区域国际化的重要依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朝阳区区域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要按照区域国际化的内在要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标准,用科学的手段推进区域国际化进程,使朝阳区成为国际化特色明显、吸引外资最多的区,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最多的区,让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在朝阳聚集,在朝阳集成。

“三个优化”:

“三区四化” 的实现关键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使科技的效能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朝阳区提出了未来5年实现“三化四区”的目标,其关键在于实现“三个优化”的发展思路。一是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承载力。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以人为本,板块支撑、功能完善、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组团式城市布局,着力构建奥运体育会展、国际商务中心区(CBD)、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温榆河绿色生态示范区、定福庄城市边缘集团、北京物流港六大组团。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以组团为依托、以板块为核心,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产业聚集。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国际商务、仓储物流、旅游会展、信息中介、文化体育等六类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产业群。

实现科技进步的五大要素

领导重视是加快科技进步的关键

在领导科技进步中,领导干部应当率先垂范,自觉地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做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表率,努力增强自身科技知识修养。及时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不断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科学素质,使自己努力成为新形势下领导经济工作和科技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善于运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指导与开展工作,不断推进全区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观念创新。

制定规划是保证科技进步的前提

为保证科技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尤为重要。近年来,朝阳区特别加强了科技规划引导,制定了《2003-2008年朝阳区科技发展纲要》,从“三化四区”战略目标出发,明确了科技工作思路,提出了科技奥运战略、科技商务战略和科技园区三项战略重点,制定了组织保障、体制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及资金保障五大保障措施,为推进科教兴区指明了方向。

不断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一是科技工作思路要创新。思路创新是科技工作创新的前提,朝阳区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集成资源,服务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紧密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科技资源,强化科技与经济、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及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朝阳区现代化水平。二是科技机制和体制要创新。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积极探索社会办科研、民间办科研、企业办科研的新途径,由原来的政府办科技逐步转变为社会办科技,形成科技“大开放”格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加强横向联合,推动科技资源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力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的结合,为科技项目和成长性企业提供产权交易和融资服务。

三是科技工作方式方法要创新。方式方法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保证。要通过科技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找准科技兴企和科技兴农的切入点。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要注重招贤引智,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项目进行高位嫁接,提高产品档次、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到科技园区进行技术开发和创业,千方百计提高科技园区的科技含量。

稳定的科技资金投入渠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

继续不断完善以财政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金融为主渠道、社会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2003年,区财政科技三项费用及科技支出3526万元,2004年安排预算6503万元。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企业作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已确立,2002年朝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9.5%。。这些资金的投入在新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投入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才战略是加快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物燃料 篇4

美国政府认为, 要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必须有足够的能源。目前生物燃料是其唯一通过立法保证实现发展目标的可再生能源。其他许多国家也把可再生燃料替代石油作为运输燃料列入国家能源战略。

2007年3月, 欧盟首脑会议, 提出了三个“20”的目标, 即到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20% (与1990年水平相比) 一提高能效20%, 可再生能源占整个欧盟能源消耗量的20%, 其中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0%。缺油、少气、没有煤炭的瑞典, 早在2005年就提出到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的目标, 目前生物能源已占瑞典能耗的30%。也就是说瑞典已在使用将树木、农作物、植物和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液、气、固体等形态的生物能源。作到了有效处理废物,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有利于环境保护。印度制订了宏伟的目标——到2020年用5000万吨乙醇代替86%的进口石油。埃塞俄比亚计划开发200万公顷处女地种植甜高梁, 生产1700万吨乙醇、1200万吨高梁米和发电300亿千瓦时, 实现5年经济翻番的目标。

生物燃料产业不仅能解决石油替代和环境问题, 还可以带动多种行业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但是由于第一代生物燃料替代石油的成本太高 (指主要是糖、淀粉、植物油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 替代能力和减排二氧化碳能力有限, 并且可能影响粮食安全和破坏环境, 国际上正转向用秸秆类农村废弃物、纸张和城市垃圾以及专门的能源作物 (如柳枝稷、芒草或短轮代期杨树) 为原料, 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具有原料资源丰富、再生周期短、不增加温室气体总量等众多优点, 还可以利用荒山荒地种植柳枝稷等能源作物, 这样就不会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也避免了资源枯竭的威胁, 使生物燃料得以可持续发展。

欧盟已把2020年用生物燃料替代10%石油的希望寄托于第二代生物燃料。美国也是如此, 由于采用玉米只能生产4500万吨乙醇/年, 美国计划到2022年其生物燃料目标中的其他6000万吨要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先进生物燃料来满足需求, 美国有13亿吨生物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乙醇) , 而我国有2.92亿吨秸秆类农林废弃物可以生产纤维素乙醇。美国鼓励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生产, 每加仑给与1.01美元的补贴, 而把玉米乙醇的补贴从每加仑0.51美元减少到0.46美元。从2005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 美国累计投入了350多亿美元研究经费。但由于没有突破技术瓶颈, 国际上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高于粮食乙醇和甘蔗乙醇, 无法和石油竞争。

升级替代产品正在加快步伐, 用CO2和 (海) 水经光合作用生成油藻后生产的生物柴油和乙醇等燃料被视作第三代生物燃料, 正进入中试阶段;未来的第四代燃料将用二氧化碳和水直接光合成乙醇、柴油或其他高碳醇。尽管美国对纤维素乙醇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 建立了33套中试和示范装置, 但由于技术不成熟, 要到2015年后才能具有竞争力。

基于生物燃料的技术现状, 全球公认产业须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生物燃料过渡, 甜高梁秆乙醇被国际公认是从粮食向秸秆类木质纤维素食原料过渡的1.5代生物燃料。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 我国政府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发展生物燃料产业“不得占用耕地, 不得消耗粮食, 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原则。国家发政委、财政部、科技部都极力支持木薯、甜高梁秆、菊芊等非粮原料生产乙醇的产业建设和技术研发工作。我国已成功地实现燃料乙醇原料的转型, 从玉米等粮食原料转为非粮食原料, 如在广西已建成年产20万吨木薯乙醇工厂;用甜高梁秆生产乙醇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用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生产糖醛、纤维素、联产乙醇、木质素, 用于生产防火材料技术在山东济南圣泉集团公司成功建成千吨级燃料乙醇示范装置。工厂经济效益良好;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建成了万吨级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联产纤维素乙醇示范工程。

可喜的是, 今年2月13日,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头条新闻《我国农村沼气快速发展, 节能减排惠民生》,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秸秆发酵集中供气工程上了央视后, 几天中接到上海、广东、河南等10多个省市农村能源办要求来参观考察的联系电话。

金坛市农林局长奚云龙几年前曾兼任该市农村能源办主任, 他介绍, 投入160多万元建成的汀湘村秸秆发酵集中供气工程, 当时是全省第一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2008年9月底投入运行, 8个75立方米的发醇池, 可为202户村民集中供气, 为批量消化农村剩余秸秆, 开发沼气新能源, 改变农民传统的炊事用能方式, 改善农村民住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与户用沼气相比, 集中供气不需农户自己进出料, 省时、省工、省钱, 通过管道输送的沼气压力稳定、产气量足;与管道煤气相比, 沼气集中供气费用低, 沼气协会免费提供日常维护, 每立方米沼气价格春冬季节1元, 夏秋季节0.5元。据介绍“村民只要种上二三亩地, 每亩地10担稻草, 以草换气就绰绰有余, 一年下来。自家不仅不要掏钱, 大多数家庭还有钱进账。”从集中供气后订湘村夏收、秋收季节已杜绝了田间焚烧秸秆现象, 就连村上房前屋后也看不到一处草垛, 腾出的地方建成了小绿岛或生态菜园, 河水清澈见底, 村庄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村。由此可见, 生物燃料担当了拉动内需推手, 利用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生产生物燃料 (乙醇、沼气) 供应本土生产的汽车、炊事用能, 形成自我循环的经济链条, 可以显著拉动内需经济。

据农业部2008年提供的专项调查报告, 全国可用于发展液体生物燃料的宜能荒地有2680万公顷, 集中分布区为8片。其中一等宜能荒地0.65亿亩 (433.33万公顷) , 占16.2%;二等宜能荒地1.31亿亩 (873.33万公顷) , 占32.6%;一等和二等宜能荒地可以种植能源作物, 共计1.96亿亩。依靠科技进步, 利用盐碱、沙荒等边际性土地和退化农田, 通过生物技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可以在不占用现有耕地和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为中国的生物燃料产业提供原料。再加上现有种植薯类、甜高梁等的非粮低产农田, 即具年产1亿吨燃料乙醇的生产潜力, 真是一片巨大的“绿色油田”!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2009年完成的秸秆资源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有约7.6亿吨秸秆, 可以集量为6.46亿吨, 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能源、还田、饲料、工业、栽培食用菌和焚烧或 (闲置) 等6种方式。其中用于炊事29.6%、饲料27.5%、工业用2.7%, 还田15%, 焚烧或闲置25.2%。在不影响秸秆现有用途的前提下生产纤维素乙醇, 原料是目前与总量25.2%的焚烧或闲置秸秆, 即1.63亿吨, 可年产4000万吨纤维素乙醇或费托法生物柴油。全国每年林业剩余物量为1.3亿吨, 可生产3000万吨纤维素乙醇或费托法生物柴油。目前我国可用农林剩余物资源量为2.92亿吨, 具备年生产7000万吨燃料乙醇或费托法生物柴油的潜力, 又是一个潜在的“绿色油田”。

从目前到2015年, 甜高粱和薯类等是我国主要的乙醇原料, 年产量达到500万吨;生物柴油以垃圾油、油脚、棉籽油为原料, 年产量100万吨。2016~2025年, 燃料乙醇以甜高梁、薯类和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并举;木本油料、冬闲田菜籽油将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2025年后,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增加的生产能力主要是以木质纤维素作物为主的第二代生物燃料。

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农业发展 篇5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实际中去。科学发展观对农业的指导意义:一是促进理念的转变,突破传统农业的思维,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把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设备注入到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二是指导实践,在农村经营制度的完善的实践中,要让农民充分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最大限度地获得土地提供给农民的收入;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让农民依托区域资源,发展最有保障和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在新型农民构建的实践中,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培训农民,既要培训农业技术,让农民当好农民,又要培训非农业技术,转移输出农民,让农民不当农民。三是规范行动,要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优势产业布局、农技推广应用、新型农民培训、科技进村入户、产品加工增值等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都要贯穿科学发展观。四是创新机制,重点是要创新农业的投入机制,整合农业项目,围绕产业实施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住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一、我镇农业的现状

截止到2008年底,全镇种植业占地面积3800亩,其中粮食占地2500亩,播种面积2500亩,粮食总产达到40万斤。蔬菜占地6000亩,其中正在建设的蔬菜基地2个,莲藕种植面积9000余亩,并且我镇成功申请了“玉湖”商标。我镇多次荣获河东区农业生产先进乡镇称号。

二、我镇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名牌产品少,产品特色不够明显。自1997年我镇成功申请 “玉湖”商标作为莲藕商标外,这些年农业方面的品牌争创意识不够。品种结构不够优化,品牌效应较弱,缺乏能够代表我镇蔬菜的名牌产品,影响了知名度的提高和规模特色作用的发挥,2、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因宣传、推广、管理力度不足,基地环境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按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标准,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3、设施农业规模小,水平低。全镇塑料大棚面积816亩,占菜田总面积的14%,造成蔬菜生产整体效益水平较低,缺少一带动蔬菜生产发展的高标准示范区。

4、产业化水平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少,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进入产业链;产、供、销三方面监管和联结机制还不够强,组织化程度低,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我镇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本着城区优势,以依托本镇特色脱水产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加快发展生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尤其是出口创汇农业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融入世界农业之中;发挥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的优势,不断拓展农业空间、拓展农业功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节约、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满足经济社会的多种需要;发挥脱水产业,经济能力强的优势,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步伐,又快又好地发展现代农业。横向上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纵向上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形成真正的效益型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把八湖镇建成临沂鲜菜园,脱水产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推进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四)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依靠科技进步 篇6

要围绕“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领域节能、节水和降耗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自主创新或引进技术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着力培植光电子产品、软件、新药等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使我省传统的资源型产业达到国家所确定的节水、节能、降耗的目标,不断推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以推动与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资源节约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一是努力研究与开发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关键技术,如玉米深加工上、下游产品链的延伸与废物的再利用技术;肉类加工产业的副产品如骨胶、皮革再加工的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绿色设计技术及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研究与开发;可与上述主导产业相链接的相关产业的开发研究与设计。二是循环经济发展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包括吉林省主导产业循环经济结构设计、产业链条延伸及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的开发;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或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及规划的研究与建设;以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平台,建设好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要搞好节约资源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示范。近期应对我省资源领域的主要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加大投入,争取“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化示范。重点应对我省主要行业的节能、节水、原材料节约等方面进行技术开发,重点突破一批资源节约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若干示范性工程。

要搞好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可再生资源的再利用的关键技术的开发及示范工程建设。本领域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包括:一是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和再利用技术:二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与设备,切实可行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发电、菌肥以及绿色建材生产技术等)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三是包括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对各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废旧物资的再利用技术,并逐步促进其产业化。四是研究与开发农作物秸秆(重点是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

要努力构建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技支撑体系。首先,应进一步整合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技资源,建立与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其次,要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着力构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技术平台。按全省的统一要求,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制定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并把其主要内容纳入《吉林省科技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中。为了更好地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突出科技进步的作用,应尽快地建立推动节约型社会的技术平台。第三,组织实施节约型社会科技自主创新工程,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专项。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改造项目,重点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资源节约型产品、再生资源利用产品和发展一批相关的特色产业。

依靠科技进步 篇7

近年来, 嵩县作为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带动、科教兴县、项目引资双带动、引智引政两支撑和规划、培训、激励三提升”的战略, 突出“生态立县、生态富县、生态强县”的理念。以建设“富裕嵩县、生态嵩县、宜居嵩县、平安嵩县、和谐嵩县”为重点, 全力推进嵩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此次嵩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审查顺利通过与该县始终注重生态建设、重视科技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嵩县的科技工作找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方法, 走在了全省前列, 1998年以来, 嵩县连续11年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连续6年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多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荣誉, 并连年荣获省、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来部署工作是嵩县的传统做法。在完善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机制, 有利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嵩县县委、县政府除了坚持将“科教兴县”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实行科技进步责任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乡镇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嵩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嵩县非常注重县、乡、村三级科技领导管理体系建设。对全县16个乡镇科技副乡镇长进行了统一选拔任命, 各村配备科技副村长;乡、村科技副职配备率达100%, 乡镇科委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科技工作上下联动的模式, 使全县科技工作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近年来, 嵩县把“科技兴县”工作列入各级责任目标, 出台了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管理使用的重要依据;每年拿出10万元对上年度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科技工作始终列在县乡两级的重要议事日程, 全县形成了“全县抓科技、全民办科技”的科技工作良好局面。

保证科技投入, 完善科技投资机制, 是嵩县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收入不多的情况下, 嵩县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巩固提高为动力, 认真贯彻落实《科技投入条例》, 采取财政拨、银行贷、企业自筹、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和招商引资等多轮驱动的办法, 增加科技投入。2009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450万元, 2010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550万元。同时, 嵩县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 引导企业增加投入, 并争取金融部门投放科技贷款, 保证科技项目资金匹配, 建立了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相结合, 国家扶持与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 工业企业相对较少, 县科技局在实施科技项目,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注意发挥地方中药材的资源优势。两年来, 嵩县实施了国家富民强县项目“柴胡、山茱萸规范化种植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食品包装用天然彩色植物叶片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以及洛阳市“柴黄胶囊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培育功能型食用菌研究与开发”等多个科技项目, 共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 培育了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和洛阳百合轻工业有限公司两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了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车村镇的槲叶、竹叶等叶类加工产业化基地, 车村、白河、何村、纸房等乡镇的2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白河镇的百万袋袋料香菇产业化基地。目前, 项目共实现产值10亿元, 利润9600万元, 创汇150万美元, 实现综合效益11.5亿元;带动了12个乡镇, 13000多农户, 年户均增加纯收入2000多元。

自2006年嵩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建设以来, 全县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6万亩, 使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种植户2.8万户, 从业人数达8万人。年产中药材4.2万吨, 综合产值达到8亿元, 种植户人均年收入3000元, 比项目实施前增长800元, 比项目区外农民多收入500元。全县从业农民增收2.2亿元, 三年累计增收5.4亿元, 财政增收3150万元,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农产品卖难 篇8

1 农产品“卖难”原因初步分析

当前蔬菜农产品卖难实质究竟是什么?是生产决定流通, 还是流通决定生产, 不搞清这个问题, 就不能步出认识误区, 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当前卖难难题。一般来说, 改革开放初期, 即在卖方市场条件下, 由于我们市场经济发展时间比较短, 大流通格局远没形成, 卖难现象确实存在于流通环节, 是流通影响生产, 决定生产。因此, 这段时期内我们强调流通, 致力流通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起到搞活流通, 促进生产作用。然而经历10多年流通体制重大改革, 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视流通, 大抓流通, 特别是全国大市场、大流通、大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情况下, 流通环节不再成为阻碍商品流通主要因子, 卖难问题已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当今这越来越重卖难现象, 则完全来自于生产结构性过剩和自身竞争所致。因此, 只要生产源头之水激活了, 产销对路了, 整个流通渠道自然水到渠成。实践证明, 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新形势下“只有那些具有特殊品质和技术特点、实行规模生产、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名牌产品, 才能具有一般产品所没有的竞争力和畅通渠道, 才能具有一般产品无可比拟的极大优势和条件”, 从而形成较高品位和档次, 吸引市场、占领市场、获得高效。一个对路好品种、好技术、好项目, 就确实意味着有相应好市场、好的流通渠道及较好生产效益, 即使缺乏外界有形市场及流通渠道, 也能达到货畅其流、销售四方、实现高效的效果, 即农民所俗的“愈贵的蔬菜愈好卖”。相反生产一旦失误或盲目生产, 产品不仅难以流通, 形成新卖难, 而且很快会在流通领域得到反弹, 受到惩罚, 使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因此, 不对路产品意味着本身无市场, 难流通, 低效益, 即使外界具备较完善的有形市场及流通渠道, 也难改变自身卖难、流通难、无收或低效的窘境, 即农民所谓的“愈不值钱的蔬菜愈难卖”。在目前新卖难的形势下, 如果仍然头脑发热, 一味抓流通, 一味抓市场建设 (不调整产业结构, 不抓生产根本问题) 那么, 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此, 功夫先在流通处, 抓流通更要配合抓生产, 抓源头, 通过开“生产之源”, 达到引“渠道之水”, 灌“市场之田”联动效应。

2 农产品“卖难”解决途径与方法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 农业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 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关键甚至决定作用。然而科技进步与创新并非一座空中楼阁, 而是需要诸如资金、人才等各种条件来支撑的实实在在的事业, 是我们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重大课题。

2.1 科技要发展, 领导是关键

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解决卖难,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方面重大作用;充分认识只有抓好科技进步与创新, 才能更好发展现代农业, 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 才能使农民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 实现村容整洁,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因而, 坚决改变当前各级政府和领导对这一工作放任不管、或管而不抓、抓而不实的状况。要将科技进步与创新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动员方方面面力量, 形成共创科技创新良好局面, 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2.2 增加科技投入

农业创新科研是项风险较大的活动, 必须有足够投入来保障。就我县而言, 虽然全县拥有一支敢打硬仗科技创新技术队伍, 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有钱养兵, 无钱打仗”、“英雄无用武之地”尴尬局面, 因而较强的科技创新优势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挥。科技创新工作仅在科技人员务实、敬业、奉献精神中艰难进行, 虽然近年来推出了一些适应市场创新项目, 解决了部分蔬菜农产品卖难难题, 但由于工作十分艰难, 因而进展较为缓慢, 难以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对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因此, 财政部门务必要树立起“没有科技创新大投入, 就没有现代农业大发展, 更没有新农村建设大突破”新观念, 要努力增加科技创新投入, 使科技创新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科技部门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管理,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要把有限资金合理倾斜到能办事、肯办事、高素质科技人员身上和他们选定的效益好、回报率高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上来, 以提高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率, 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和作用。

2.3 建立激励体制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农业主要依靠力量。因此, 实行科技创新和进步就必须用好用活这支力量, 不仅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实际困难, 解除他们后顾之忧, 让其集中精力安心工作。同时, 还要建立必要人才激励和竞争机制, 坚决克服当前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弊端、以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知识和技术也作为一重要价值和资源, 在分配奖励中得到实实在在具体体现, 从而真正形成有利科技人员人尽其才,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 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农村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2.4 搞好科学研究

2.4.1 抓课题:

以“准”为主, 理顺“准、稳”关系。原则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以优势发挥为重点, 合理开发投资少、适用广、市场潜力大, 能较快大面积应用推广新技术, 新成果。

一是依靠科技抓巩固、抓改造, 横向外挤进市场。即依托最新适用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 在继续巩固发展近几年来成功推广的含金量较高的绿色红芽芋、无公害冬瓜生产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抓好大白菜、辣椒、黄瓜等我县系列主导蔬菜无公害生产及绿色生产开发和推广。同时, 再以品种改良、新优技术运用等现代科技和传统技术相结合, 快速嫁接改造我地青溪洋葱、洋洲地瓜等现有特色传统产业, 恢复提高产业特色优势, 提高产品品位档次和竞争力, 以“唯我独尊”强优势挤入市场, 获得高效, 促进生产。

二是依靠科技创新抓开发, 纵向外挤闯市场。即充分发挥我县现有的科技创新人才优势,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 在发展壮大我县近年来成功开发推出的早芹菜 (9月份应市) 、冬辣椒 (春节、元旦应市) 、特早熟春甘兰 (3~4月份应市) 等系列高效反季节蔬菜新项目基础上, 继续加大“春提前、夏遮阳、秋延后”工作力度, 进一步开发诸如冬茄子、冬韭菜、冬西红柿、早春苦瓜、夏大蒜、夏莴笋等“人无我有”新产品, 以冬吃夏菜、夏吃冬菜等“唯我独有”新优势闯入市场, 获得高效, 推动生产。各项目筛选后, 要相对稳定3~5年, 搞好试验示范, 总结经验, 全面推广。

2.4.2 抓技术:

以“新”为主, 理顺“新、优”关系, 市场多变性注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一调定终身, 因此在目前竞争更加激烈市场面前,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化解市场风险, 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在步骤上, 要在现有条件下集中全力、优先致力于牵动能力强且适应市场创新项目和创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 在此基础上, 再抓一般优良栽培技术应用和推广, 有先有后, 有主有次, 互相补充, 共同发展。

2.4.3 抓推广:

以“郊”为主, 理顺“郊、乡”关系, 随着蔬菜生产迅速发展, 广大乡村也成蔬菜生产重要基地。因此, 我们蔬菜科技工作不仅局限于城市郊区, 而且还要面对广大乡村, 坚持以郊带乡, 郊乡结合, 协调发展。

2.4.4 抓服务:

依靠科技进步 篇9

一、科技落后, 已有成果推广不力是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症结之一

合理资源利用, 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具有明显的传统生产要素优势, 如廉价的劳动力、较低的土地资本及其他生产资料。由于生态气候等因素的差异, 不同地区产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特色农产品在农村经济发展占中有支配地位, 但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 产品加工不深, 产业链不长, 经济效益低, 这种优势逐渐被削弱。所以不仅要注重特色农产品, 更要强调和生产要素综合集成效果;不仅要强调集约化、产业化生产, 更要强调盈利能力的提高。可以说, 任何缺乏科技支撑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注定没有内在的活力和竞争力, 也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新中国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已经奠定了一定的科技基础, 部分地区如广东、浙江及一些大中城市边缘地带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 但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农村科技力量还十分薄弱。农业科研企事业单位, 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农业科技企事业单位研究、开发与推广经费稀缺, 无法开展实质性科研工作, 使具有发展潜力和一定科研能力、事业心强的科技工作人员处境艰难, 难以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 造成这些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中的部分大中专生所占比例较小, 而且并不热爱农业科技工作。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已不再胜任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业科技工作, 已有农业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与应用, 没发挥其应有经济作用。更重要的是,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农业科技人员尚未树立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观念, 现有的一些机制和体制也不利于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农业科研资助方面, 只看到专家、教授、名人, 不注重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 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经费全掌握在专家、教授、名人手里, 而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科技人员只能替专家、教授、名人出成绩, 由于年轻科技人员出成绩很难, 而人才流失严重, 有些地方出现科技人员断层的现象。多数县乡农业科技部门基础薄弱, 即使得到科研部门和高等农业院校的支持, 也由于科技推广能力不强, 产品科技含量低, 资源能源利用率低。部分地区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相对富集, 但因撑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存在“孤岛效应”问题。涉及产量构成、效益和深加工等方面, 还没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用的科研成果, 缺乏以生态经济带动生态治理的农民致富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由于整体科技水平的滞后, 农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往往不是充分而有效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弱势经济格局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振兴科技,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表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引发了全球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大调整, 资源型经济逐渐减少, 资源优势的经济意义逐渐减弱,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无论对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来说, 只有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拉长产业链, 增加其经济效益, 摆脱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 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知识资源, 才有可能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当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效农业等重要领域有了许多重大研究成果, 都将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人员正在走向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吸纳科技人才, 利用和推广科技资源, 既是农业、农村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也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三、用创新思想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在各省市都建有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 地、州、市建有农业专业技术学校, 培养农业科技人员, 开展农业科研开发。但实际效果却往往难以令人满意。一方面是没有就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内在关系深入研究, 忽视了农业科技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是对已有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不力, 大多数科研成果, 在科研主管部门验收完成后就束之高阁, 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也就没形成生产力。因此, 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想, 走出一条实用于农村的科技发展之路。

一是要注重已有农业科技成果的引用和推广。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充分运用科技手段,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此, 要与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强联系, 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 推广已有科技成果并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与远景规划抓项目, 通过项目的实施, 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 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锻炼和培养基层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人员。以实施项目为手段, 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要注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农业、农村虽具有一定的科技人力资源, 但科技产出效率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特征的科技体制大大限制了科技人员才能与潜力的发挥。可以说体制创新是农村科技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农村的发展应当建立多元化的研究开发机构, 支持科研人员与产业的联合, 支持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依靠科技进步 篇10

1 发展煤矿经济依靠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能源经济, 煤矿经济不仅是我国产业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的基础经济, 同时, 也是我国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煤炭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煤炭经济作为一种传统类型的经济形态开始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不仅其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生产模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而且同样也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科技进步,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发展手段和方式, 能够将传统的煤炭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成为一种集约化的、知识密集型的生产和发展模式, 在提高煤炭经济生产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做到节约化生产, 实现煤炭生产中的高效率、低耗能以及环保的目的。总之, 科技发展给煤炭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效益而且还带动了整个经济的绿色发展, 实现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好统一。

2 发展煤矿经济依靠科技进步的几点原则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但是, 在新的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炭经济还需要注重几点原则性的问题。只有在坚持一定基本原则的条件下, 煤矿经济的发展才有真正的可能实现自身的突破和创新, 而且作为国家的一种重要能源经济, 煤矿经济才能更好地履行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责任和义务。

具体来说,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应坚持以下两点原则: 首先, 应该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所谓无法不立, 无法不成方圆,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 正是因为有了法律的存在社会才更加的安定, 整个社会的运行才更加的有序和协调。所以, 在发展煤矿经济的过程同样也需要坚持依法办事,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 才能减少运用科技做出危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事情。其次, 应该坚持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在科技时代,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 指的就是借用科技的力量, 通过最小的消耗, 获取最大的利益收获的目标。

3 思考与对策

虽说在新时期煤炭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 具有强烈的时代必然性, 然而在煤炭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 灵活运用恰当的策略, 从而更好地实现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炭经济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面貌的改变, 煤矿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依靠进步发展煤矿经济的新时期, 为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构建我国新型的煤炭工业体系, 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然而, 我们应该看到, 虽然经过了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 煤炭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 但是仍然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例如, 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 对煤炭产业的调控机制以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尚未成熟, 目前还存在很大的按照原有经验和思维定式发展自身的成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 煤矿经济要想取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必然要依靠科技进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因此,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 把握住市场发展的经济规律, 利用科学技术加快企业的改革创新和技术应用, 从而更好地促进煤炭工业经济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炭经济, 关键在于人才。传统粗放型的煤炭经营模式, 缺乏具有时代科技研发能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煤矿经济, 需要大批的能够驾驭科技研发的人员, 因此, 需要做好人才领域的储备工作, 为煤矿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员动力。另外, 在确定人力资源储备战略的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其在资金上的投入, 做好资金上的跟进工作。人员的引进和培训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坚强的后盾, 人才的储备工作就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在发展前期, 煤炭产业的企业积极高薪聘请和引进不同类型的具备良好科技知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引入人才后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培训, 加快他们对煤炭产业经济的熟悉程度, 从而将他们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很好地与现实发展联系起来, 更好地服务于煤矿产业经济的发展。在中后期, 企业可以选择将这批科技人才作为后备的技术培训人员,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 从而实现煤炭产业人员自己培训的目的, 达到自力更生的目的。最后, 人才储备和资金跟进的同时, 煤矿产业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设备上的及时更新, 以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的需要。煤矿经济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同时, 首先应该将旧设备进行资产核算后予以淘汰, 设备上的及时淘汰和更新, 不仅能很好地降低不必要的额外消耗, 而且新设备往往都是运用了一定技术知识的, 所以内部的科研人员也能够从设备的认识和使用中了解到最新的科技设备知识和专业知识, 从侧面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4 结语

煤炭经济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时代必然性, 更是新时期煤炭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不过应该注意的是, 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的同时还要坚守一定的经营和管理原则。在发展煤炭经济的过程中, 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换句话说, 人才储备工作做得好, 煤矿企业才有可能将先进的科技知识运用到现实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去, 才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更好地促进煤矿经济的转型。煤矿经济在依靠具备科技知识和科学素养人员发展的同时, 由于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所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生态环境等带来很大的改善, 发挥出产业经济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的对策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3, 12:151.

[2]陈群胜.循环经济与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上海大学, 2011.

[3]杨从印.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评价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3.

[4]王林珠.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3.

[5]李文华.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 2013.

[6]叶湘.论我国煤炭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上一篇:睡眠护理下一篇:词汇与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