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水平

2024-06-22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水平(精选8篇)

篇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提升安全水平的巨大推动力。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不断摆脱各类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的侵扰,掌握人定胜天,驾驭自然的主动权。一部煤矿发展史,就是煤炭开采的科学技术进步史。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浪潮,在推动煤炭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强有力地开拓出煤矿安全的新境界,新天地。

安全依靠科技,无疑要采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施装备,这些方面的进步已经成为煤矿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为煤矿带来了高速增长的效益,为矿工带来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的福音和实惠。这方面共识的形成,已经彻底摒弃了对科学技术的漠视嘲讽,“用铁锹把打败机械化”的愚昧信念早已成为人们所不齿的笑料。但是,安全领域的科技理念确立,并未牢固坚实到根深蒂固的程度。

依靠科技进步,首先需要与现代文明紧密相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条件保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技术,尊重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基本条件。自觉的科技理念确立,浓郁的科技氛围营造,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制度的完善,保障科技进步的系统机制的建立,都有大量艰巨的工作急待深入展开。

在煤矿采用现代科学管理,用科学技术武装训练管理人员和矿工队伍,是煤矿实现科技进步的两大难题和工作重点。先进的技术装备与落后的管理思想,粗放的管理技术并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的操作人员无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这些滞障的解决,比更新技术装备更困难,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篇2: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水平

各位领导:

近年来,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和烟台供电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蓬莱市供电公司深入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两个转变”,以提升农网智能化水平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坚强可靠的新型农网,以科技进步带动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2009年,公司完成购电量13.18亿千瓦时,综合线损率完成4.63%,供电可靠率完成99.913%,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9.4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标准要求。2009年,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科技进步现场会的典型参观现场,公司的科技进步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下面,把我公司科技进步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投入,打造坚强电网

“十一五”期间,蓬莱电网累计投资3.24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和改造110千伏线路2条,35千伏线路4条。科技进步累计投入资金8992万元,完成 农网科技项目38项,为提升农网智能化水平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强的基础。目前,蓬莱境内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0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变电总容量780.4兆伏安。所有变电站均实现了“五遥”功能,做到了无人值班;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双主变运行,备用电源自动投切,满足N-1运行要求;主变有载调压率、节能型主变及配电变压器比率、变电站微机保护率、10千伏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均达到100%,城区10千伏线路绝缘化率达到76.58%。主网通过市内的220千伏汤邱站、220千伏沈余站、110千伏北福线、110千伏虎燕线和东海热电厂5处电源点,11条110千伏线路向蓬莱电网供电。蓬莱电网形成了以220千伏为龙头,110千伏为骨干,10千伏环网供电的电网格局,建成了设备先进、安全可靠、节能高效、调度灵活的县域电网。

二、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不断提升农网科技含量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部署,我们认真研究国网公司“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内容,注重与自身需求的结合,加大农网“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一)配网自动化实现大范围实用。蓬莱配网自动化建设始于1996年,累计投资达2.68亿元,全市121条10千伏线路已有98条实现配电自动化,占总数的80.9%,城区 10千伏主干线路全部实现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建设从城区到郊区,从乡镇到农村,在县级供电企业率先实现了配网自动化的大范围实 用。在主干线路加装分段负荷开关,分支线路安装具备一次重合闸功能的真空断路器;通过广泛使用具有备自投功能的环网柜和主站DA软件,在电网故障时可自动实现网络重构。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故障点快速定位、缩小停电范围并及时恢复非故障区电力供应等功能不断完善,促进了供电可靠性的持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广泛开展带电作业,2009年实施带电作业374次,提高供电可靠率0.032个百分点。开展了状态检修试点工作,对110千伏主变、开关进行状态评估,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同时,减少了重复停电次数。全市城镇、农村线路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从2001年的99.890%、99.741%提高到目前的99.981%、99.880%。公司配网建设管理经验得到国网公司认可,参与了国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典型应用模式》、《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典型设计规范》两个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二)开展了全网电压无功优化试点建设。与中国电科院合作,开发应用全网电压无功优化及管理系统,实现了区域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变电站无功自动投切装置安装率、投运率均达到100%,全面改善和提高了电压质量。目前,变电站各电压等级母线及10千伏线路功率因数均达到0.98以上。

(三)电网运行实现实时监控。公司所属的变电站全部安装投运了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建成了第三代调配一体化主站系统,在实现“五遥”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配网故障自动判断、自动隔离等高级应用功能,电网调度 更加科学、灵活,配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安装投运了变电站图像监控和综合事故预警系统,实现了变电站的实时监控和事故的超前预防。开发应用了分布式光纤测温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高压开关柜各开关节点的运行温度,做到事故隐患的主动控制和事前控制。

(四)农村用电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低压台区,采用非晶态合金变压器、线路全绝缘化、分区分片供电设计,推广应用集配变远程监测、故障远程监控、远程集中抄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低压多功能综合配电柜,提高了电网智能化水平,降低了运行维护费用。目前,全市已建成新农村电气化镇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164个。

三、依托SG186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我们以“SG186”工程农电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农电“SG186”工程试点推广单位,我们严格贯彻集团公司“四统一”的工作原则,逐步构筑由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企业门户五个部分组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完成了OA、安全生产管理、地理信息、营销技术支持、调度自动化等主要业务系统的应用集成。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建成了覆盖所有部门、车间以及供电所的光纤通讯网络,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桌面”,保证了省、市、县三级数据交互及时、畅通。2009年,为确保电网信息系统安全,满足新的供电业务需求,我 们投资195.4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带宽60兆的无线专网,信号覆盖了全市95%的区域。网络支持固定、便携以及全移动模式下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传输速率和安全性有了质的飞跃。光纤通信和无线专网的建成,为电网运行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通讯保障。

二是集中整合变电站能量采集系统、大客户专变用电管理系统、公用配变监测系统和小区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通过无线专网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实现了用电信息统一采集、管理和数据共享,全面提升了营销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目前,负荷监控终端安装率达到85.35%,可监控负荷占全市用电总负荷的91.3%。

三是通过95598客户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调配自动化系统的联网和互动,实现了报修客户的快速定位,准确掌握客户及电网运行的相关信息,提高了服务效率。以无线专网提供技术支持的应急通信系统可在应急指挥中心、客户服务调度中心及工作现场实现语音、视频的实时互动传输,提高了电力应急抢险的反应速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我们坚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与高校合作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方式,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公司现有职工45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职工266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8.2%。通过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 不断提高,公司先后有6人被集团公司评为112优秀人才。积极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2009年,公司有两项QC成果获得烟台供电公司三等奖。“光纤及GPRS在电力通讯中的应用”、“两种配网模式可靠性研究”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FTU与环网柜电源备自投应用”获得烟台市青年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蓬莱电网新型配网自动化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年共有20篇论文在国家公开发行的行业刊物上发表。

加快科技进步,实现创新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线专网建成后,减少了光缆投资300多万元,每年节约公网租赁费100多万元。配网自动化的大范围实用,使城镇和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由2001年的9.64小时和22.78小时,下降到2009年的1.66小时和10.51小时。通过无功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电能质量,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已经成为蓬莱市招商引资的一大特色。2009年,公司实现利税581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24.05万元。不仅首批跨入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还先后荣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农电技术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示范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同业对标综合管理标杆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10年在全市行风测评中荣获第一名。

篇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

冶金、电力、石化、机械、建材等资源型产业是甘肃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由于资源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 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受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粗放式、掠夺式开采比较普遍, 对甘肃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使甘肃从丝绸之路的富庶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资源不足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对全省经济发展约束日益严峻, 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等重点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就成为甘肃实现生态、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十一五”以来, 甘肃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对“两高一资”型企业开展大规模、高起点的技术改造;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 培育高效节能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同时, 积极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发挥在其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促进了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 实施重点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十五”期间, 围绕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甘肃重点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煤炭等行业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改项目, 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 100亿元。在实际工作中, 着重把握了三个结合:一是将技术改造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 下功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成金川公司镍精炼和40万t铜电解项目, 铝冶炼行业已全部淘汰自焙槽, 水泥行业基本拆除机立窑等落后生产线, 并依法淘汰了一大批铁合金、电石、土炼焦项目。二是将技术改造同延伸产业链结合起来, 着力开发下游产品。兰州石化建成1 000万t炼油和80万t乙烯项目;酒钢实现全面更新换代, 建成了不锈钢从炼钢到冷轧的全套生产线。三是将技术改造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增强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兰州石化、金川公司和酒钢公司等都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技术改造, 优势支柱产业形成了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产能迅速扩张、能耗和污染降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

其次, 加快制定政策法规和规划, 加强监督检查。2007年5月,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省政府制定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甘肃省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相继出台。目前在抓紧制定《甘肃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等相关办法;旨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同时,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各级政府依法强化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甘肃省政府制定了专门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2007年2月, 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了《年度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将当年全省节能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各市州对省政府下达的任务进一步分解, 逐级落实到县市区和重点用能单位, 与年综合能耗2 000t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2007年6月, 省政府组成督查组对各市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实差别电价、清理纠正土地价格、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如税务部门对属于清理范围的8户企业, 从2007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税收优惠政策, 并补缴入库企业所得税7 874万元。2007年7月和11月, 省政府两次对全省市州开展节能督查。

第三, 加强节能减排的基础管理工作。2007年, 甘肃省建立了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统计月报制度和节能定期督查检查制度, 加强了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等基础工作。组织对各市州节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测算, 对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建立了节能减排省市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强化了省节能监察中心的职能, 充实了人员, 配备了检测仪器设备。全省14个市州全部组建了节能监察机构, 绝大多数企业都充实了专职节能统计人员。全省46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进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完好率基本达到了100%。

第四, 加大投入, 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转移。按照《甘肃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要求, 甘肃将在“十一五”期间投资49.7亿元巨资治理黄河污染;计划投资76.16亿元, 用于实施112项环保工程。 其中, SO2减排工程17项, 投资35.68亿元, 预计削减SO221.1万t;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95项, 投资40.48亿元, 削减化学需氧量9.8万t。到2010年, SO2排放总量控制在56.3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6.8万t, 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企业将全部被淘汰。另外, 在《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设立两个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前两年组织实施28个项目, 科技投入经费1 066万元。2007年, 全省14个市州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 000余万元, 组织节能减排项目47个, 同时加大企业的相关投入和技术转移的国际合作, 去年, 仅金川公司节能减排的技术开发投入达14.8亿元。同年,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中国的第一个研发机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在兰州奠基。

第五, 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针对全省工业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70%以上的现实, 将工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作为重点, 并对年耗能18万t标煤以上14户企业实施政府重点监管, 各市州对年耗能1万t标煤以上的146户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全省对冶金、有色、石化、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的100户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试点, 在33户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污染物零排放试点。华亭电厂2台13.5万kW机组成为全省最大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年利用煤矸石40多万t。另外, 甘肃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kW, 是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 且风带区人烟稀少, 交通便利, 非常便于建设大型风场。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甘肃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 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风能发展战略, 1 000万kW的总体建设规划已经国家批准。目前, 酒泉市已建成5个装机规模达5万kW级以上的大型风电厂, 风电总装机41万kW, 今年可达到150万kW, 预计到2015年达到1 270万kW。同时, 在全省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等, 努力改变能源结构单一的现状。

与此同时, 甘肃紧紧抓住《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 (CDM) 这个全球减排和技术转移的手段和机遇, 加大宣传和项目开发, 抓住机遇, 在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实施中引进国际技术和资金, 加速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

自2002年开始, 甘肃在全国率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宣传推介, 成为世界银行在我国第一批CDM项目执行省和亚洲开发银行第一批项目潜力调查试点省。累计举办培训班 (会) 14次, 编写培训材料3部, 集中培训相关人员3 000多人次。同时,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合作平台, 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 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加强CDM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促进全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省直相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 形成政府组织推动、中介机构技术支撑、项目业主积极参加的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开发的能力建设, 拓展项目开发领域。加强对煤层气回收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和提高能效领域的项目开发。为甘肃相关企业引进减排资金和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大大提升了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甘肃省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实施, 甘肃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06年, 全省SO2排放量54.6万t, 比2005年削减3.0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8万t, 比2005年削减2.2%, 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 是全国4个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省份之一。其次, 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07年, 全省万元GDP能耗降低率4.09%, 超额完成了4%的年度计划目标。与2006年相比, 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提高了1.48个百分点。14个市州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均达到4%以上, 全部完成了与省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第三, 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初步成效。对属于淘汰和限制类的87户高耗能企业的用电, 从2007年1月1日起, 落实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措施, 每kW时加价0.04至0.15元。2007年, 全省关闭“两高”企业185户, 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19台, 铝冶炼行业已全部淘汰自焙槽, 水泥行业基本拆除机立窑等落后生产线, 并依法淘汰了一大批铁合金、电石、土炼焦项目, 占“十一五”关停计划的35.9%。第四, 科技进步提高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攻关和改造, 金川公司镍精炼和40万t铜电解, 兰州石化1 000万t炼油和80万t乙烯等生产线相继建成;酒钢实现全面更新换代, 建成了不锈钢从炼钢到冷轧的全套生产线。兰州石化、金川公司和酒钢公司、西北铝加工厂等都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支柱产业形成了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产能迅速扩张、能耗和污染降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14户国家千家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65.34万t标准煤, 完成当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47.11%, 实现节能量占国家分解下达“十一五”节能总量的30.84%。第五, 减少资源依赖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显现。通过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 增强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少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着力构建支撑工业强省的产业新格局。目前在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真空设备、风动设备、电工电器、无线电整机、集成电路封装、矿山机械制造等领域已形成突出的产业优势, 全省减少资源依赖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显现。

截至2008年5月, 甘肃的CDM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CDM项目通过国内批准57项, 注册数量国内领先, 合计年减排量约715万tCO2当量, 相当于节省标煤264万t, 年可为甘肃带来约6.1亿元的减排收益。通过CDM执行理事会 (EB) 注册19项, 年减排量约183万t, 约占全国已注册项目近9%, 年可为全省带来约1.6亿元减排收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张掖小孤山水电工程项目已获 (EB) 签发的第一笔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s) , 获75万美元减排收益, 是亚太地区第一个获得世行碳汇基金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为甘肃相关企业引进减排资金和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大大提升了省内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甘肃省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篇4: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水平

关键词:科技创新 交通运输 安全发展

交通运输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并指出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防、管、控能力。如何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摆在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在一定经济投入条件下,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能。美国、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先后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追求“零死亡”的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战略。通过安全发展战略的实施,美国2011年实现了公路死亡率降至1人/亿车·英里的预期目标。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将促进安全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攻关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当前,迫切需要深化对安全理论的认识,强化创新驱动安全发展上升到新的水平。

风险管理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交通运输永恒的主题,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价值追求。要用红线、底线思维来看待平安交通在“四个交通”中的重要位置。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安全水平受到技术水平、经济投入、管理能力三个因素限制。而技术对提升安全水平有根本性作用,可在一定的经济投入下,大幅提升安全水平,还可对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从现代安全理论来看,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安全和风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安全是一种可接受的风险状态,而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组合。纵观国际上安全管理方式大致有四种类型,即事故理论支持的事后型安全管理方式、隐患理论支持的缺陷型安全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系统原理支持的目标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其管理的对象是风险,可事前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加大投入对风险实施综合管理,克服缺乏定量分析、系统科学性有限、往往抓不住重点、控制效果难有保障等不足。当前,国外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和国内如民航、电力等行业大多实行以风险为对象的安全管理方式。公路、水路行业在工程建设和造船等领域也已开始采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全面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到交通运输各领域,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

要立足于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并开展典型示范应用,加快将风险管理理念全面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

一是从典型案例分析入手,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重点针对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突出的领域,如在役长大桥梁和隧道运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跨海客运渡轮班线运营、跨省道路危险品运输、跨省长途客运班线运营等,依托典型工程和重点路线,深入“解剖麻雀”,开展案例分析,系统开展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生态破坏的安全风险辨识,开展安全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编制形成典型案例的安全风险辨识手册、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和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逐步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相关领域中,为形成可供行业复制推广的安全风险管理积累经验。之后,再将典型案例实施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工程和路线,从而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的管理技术体系。

二是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风险防控技术水平。围绕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总体战略与目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现状及国外最新发展趋势,通过协同创新、开放创新,集中全国优势科研资源,重点针对制约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四个方面,加强科技需求梳理,凝练重大科研任务,集中攻克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中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切实为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形成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典型示范效应。开展典型试点示范,将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以点带面、点上突破、面上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遴选有代表性的项目、企业和区域开展科技示范,形成典型示范效应,为在全行业全面推广风险防控理论打下基础。

四是加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基地是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在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等四个领域,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积极推动项目、基地和人才三位一体创新机制建立,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培养,形成人才核心竞争力,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构建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安全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基础。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是安全管理系统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创新性地推动工作,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只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紧密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积极营造全社会协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安全发展迈上新台阶。

篇5: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豆产业

2006/07/31农业工作交流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绿豆产业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全省绿豆生产大县,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7元。总土地面积4333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广阔,有农耕地95万亩,其中“三田”面积56万亩(水地18万亩、梯田33万亩、坝地5万亩),土质多为黄绵土,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宜绿豆等旱地作物生长。改革开放以来,该县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资源,不断试验示范,在选育出适宜该县栽培的横山黑荚和黄荚大明绿豆品种的同时,积极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1998年以来,全县绿豆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2.7%,平均亩产60公斤,年产量1.5万吨,约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4%,年出口量1.2万吨,占全市绿豆出口量的60%、全国绿豆出口量的10%、出口日本国绿豆总量的30%,出口率80%,商品率90%,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全县人均豆产品收入由1997年的136元增加到2003年的3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8%增加到25%,绿豆产区仅大明绿豆一项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6%,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1986年,省农业厅将横山县列为全省名优杂豆示范县,1996年,横山又被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绿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横山大明绿豆个大(粒径≥3.2mm)、色鲜(油绿一致)、粒重(百粒重≥6.5g)、发芽率高(99%以上)、营养丰富(蛋白质≥26%,淀粉≥55%,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不衰,不可替代,已成为世界名牌,并被日本国指定为进口免检产品。为此,横山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进一步确立了发展大明绿豆的整体思路,将豆产业确定为全县农业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并于2000年制定了《横山县豆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目前,横山县已成为榆林及周边地区的绿豆集散地,现有规模较大从事绿豆经营的企业4家,绿豆购销网点100多个,年加工能力3.4万吨。实力最强的横山进出口公司1996年以来累计创汇近5000万美元,其中2003年出口创汇1089万美元,稳居西北五省(区)县级外贸企业创汇大户之首。

一、依托科研单位,积极研究创新 横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期从事绿豆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出绿豆高产栽培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横山大明绿豆就是农技人员对当地农家品种,经过多年的选育,最终形成的优良品种。该站主持研究和推广的《横山县山旱地绿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180万亩,增产绿豆2.7万吨,创外汇1500万美元,1991年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县技术监督局,编写了《横山大明绿豆标准体》一书,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生产的各项标准及规范化栽培技术;2001年,完成的《绿豆丰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陕西省农业推广成果二等奖;2001年,借鉴山西农民专家刘笑“W”抗旱栽培技术,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经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研究和技术创新,总结形成了适合山区推广应用的旱作农业新技术:《旱地绿豆双沟覆膜栽培技术》,通过田间实际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二、推广科学技术,提高绿豆产量

1、水平沟种植和“三改一防”农艺措施。我县绿豆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多以零星带种和混作为主,面积不过2-3万亩,亩产仅20多公斤,基本用于自食。八十年代初,借鉴水平沟谷子种植的成功经验,总结推广了水平沟绿豆种植技术,同时配套推广了“三改一防”农艺措施,即:改带种为固种,改撒播为条播,改白籽下种为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实行统防统治,使绿豆单产显著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大明绿豆水平沟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60公斤左右。

2、双沟覆膜栽培技术。1999年在原王有地乡首次试种旱平地起垄覆膜

大明绿豆50亩,在遇特大旱灾、大田绝收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到42公斤,一举获得成功。2000年在横山镇曹阳湾村采取平覆膜的办法,在有补水条件的高抽地试种50亩,平均亩产125公斤。2001-2003年在全县各大区域大面积示范旱平地双沟覆膜栽培技术,平均亩产93公斤,较大田亩增产50公斤,2001年,曹阳湾村冯树元的0.8亩高抽地示范田,亩产达到216公斤,创我县绿豆单产最高记录;2003年,横山镇高丰村邵胜来的1.2亩旱地示范田,亩产达到163公斤,成为我县旱地绿豆的高产典型;今年全县双沟覆膜绿豆面积已达到1.5万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可达100公斤以上。

三、实施种子工程,打造绿豆品牌 1997年以来,我县连续六年干旱,农民为在土地上获得一定收益,不得不种植一些小日月绿豆应急,导致大明绿豆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而不稳。另一方面,大明绿豆已在我县种植二十多年,但绝大多数农民从不选种,种子同商品、食用绿豆没有多大区分,加之在栽培中不少地块重茬、照茬,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较多,导致大明绿豆颗粒变小,色泽变暗,品质变差。为此,我们把大明绿豆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作为保名牌、创名牌的一项主要工程来抓,及时成立了“横山县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大明绿豆种子工程建设。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根据种子选育的系统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基本原理,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提纯复壮实施方案》和《横山大明绿豆良种繁育实施方案》,2002-2003年,繁育良种2000亩,生产种子200多吨。在种子提纯复壮选育过程中,把好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收贮加工等生产环节,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要求。近年来,我们基本上解决了农户长期以来形成的种子自留自用、品质退化的问题。

四、发展有机生产,培育后续产业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健康、环保、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成了人们追求的时尚。横山南部山区处于无工业污染、生产中极少使用化肥、农药的雨养旱作农业地区,其产品无有害物质,是自然状态下生产的绿色农产品,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天然食品。为此,县农技站和县粮油批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大量查询资料,了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制定了《横山大明绿豆有机栽培技术》,2001-2002年,横山县党岔和武镇生产的有机大明绿豆达到日本JAS的有机认证,两年出口500多吨,不但为申请国际其它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准备,而且为我县大明绿豆生产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

五、组建专业协会,实行订单种植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壮大、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大胆尝试“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功,去年横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9万元,与县内22个村委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建立订单生产基地1.5万亩。为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今年在省市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组建大明绿豆专业协会24家,其中乡镇级1家,村级23家,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帮助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同关系,既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又帮助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达到了两者“双赢”的目的。通过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横山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投资119万元,提供精选大明绿豆种子45吨,地膜45吨,农机具230多台(件),签订种植合同23份,面积3.5万亩,其中双沟覆膜绿豆1.5万亩,合同种植户3381户,保底收购价每公斤4.2元,预计增产绿豆900多吨,增收378万元,项目区农民户均增收1200元。

篇6:依靠科技进步 打造特色农业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万真华

兴文作为一个偏远的山区县,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富民增收。

一、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200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商贸活县、科教立县”的发展战略,其中农业以金色的烤烟、绿色的蚕桑和林业、黑色的乌骨鸡、白色的生猪和蘑菇等“四色产业”为发展重点,逐步加大了科技产业化投入,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四色产业”纳入了《兴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在五星乡马岩村、赶场坝村、九丝城镇新丰村等3个蚕桑专业村开展百万元村工程建设;在五星乡石龙塘村、莲花镇兴家村等17个蚕桑专业村开展五十万元村工程建设。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兴文县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程规划方案》,将大坝苗族乡小寨村、仙峰苗族乡新界村、九丝城镇坪山村共32个村民小组、1336户农户、4849人、31.7平方公里、10500亩基本烟田规划为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区,集中连片打造。制定了《兴文县优质烤烟基本烟田建设与保护规划》,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优质烤烟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决议》,使特色烤烟产业发展得到了法律保障。

(二)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初显。我县立足资源优势,着手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并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部分特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一是“金色烤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全县种植烤烟3.6万亩,占全市烟叶种植面积的27%。特别是2008年7月7日,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现场会在兴文的成功召开,有力地提升了我县烤烟产业在全省的地位,推进了传统烤烟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二是“绿色蚕桑”产业稳步推进。2006年全县蚕业发种2.2万张,产茧1.1万担,蚕农收入1018万元;2007年全县新发展桑园2.4万亩,蚕茧产量1.94万担,产值1540万元;2008年,全县发种4万张,产茧2.5万担。

(三)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我县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逐步形成了由科技部门牵头,部门配合的科技推广体系。2007年科技部门牵头引进推广各类农林牧新品种15个,引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 项,建立农业科技特色园区4个,牵头培训各类人才10.5 万人次。烟草部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了76个中棚集中育苗点和1个钢架大棚集中育苗基地,实现了100%的集中式、专业化漂浮育苗;此外,还出资修建智能型密集式烤房群(组),由烘烤专业队集中烘烤,实现了烘烤科学化、专业化。农业部门加大了对烤烟种植技术的指导,提高了烟叶种植水平和病虫害防治能力。畜牧部门完成了四川山地乌骨鸡纯繁第七世代的选育,乌骨鸡羽色、肤色纯度更高,体型、外貌更趋一致,遗传更加稳定,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丝绸公司按高标准新建桑园1万亩,全县推广良桑率达95%以上。

(四)特色产业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经过两年来的探索,我县特色产业,特别是“金色烤烟”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营机制。一是县政府和烟草公司分别按1:2的比例出资为烤烟种植投保,对风灾、雹灾、洪涝灾害、泥石流灾害、旱灾等5种自然灾害和我县烤烟常见的青枯病、黑胫病、花叶病、赤星病等4种病害实行政策性保险。凡烟农因灾损失累计达30%以上,按烤烟生长时期和灾害类型分标准进行赔偿,绝收烟田每亩最高赔偿金额可达700元,有效地降低了烟农种烟风险。二是切实加大烟叶税返还、农资补助等幅度,实行规模乡镇、村组及大户奖励制度,提高了烟农种烟积极性,扩大了户均规模,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三是着力烟农、烟技员、烟站到公司的全程连通,构建现代信息保障体系。通过配置MAS服务器、互联网、闭路电视等信息网络,实现了POS机即手持信息采集器(烟技员)、移动农信终端机(农户)、微机(烟站、公司)的“三机互动”,建立完善了从烟农、烟技员、烟站到公司的“一网连天下”信息管理网络,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又方便烟农及时了解烟草信息,农民成为了有文化、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的职业化烟农。

二、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目前,我县农业生产还是主要以传统的水稻、玉米、红薯、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6万亩的70.2%,而“四色产业”中种植面积最大的烤烟仅有3.6万亩,占我县13万亩适宜烟地面积的27.7%。同时自然、历史条件的原因,我县与周边区县间许多特色产业相同,但在发展方面还多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没有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局面,造成了一些很有市场前途的农业特色产业难于做大做强,产品在市场上形不成规模,创建的品牌无法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科技含量不高。一是我县特色新品种、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不够,农特产品质量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较慢。二是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手段较落后,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检测检验、认证管理、技术推广、市场体系等方面工作还没有完全理顺。目前,取得无公害以上产品认证的只有“山地乌骨鸡生产基地”等少数几个。三是标准化水平低,品牌缺乏。农业特色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实力强的龙头

企业和深加工企业(特别是实力强的民营企业)较少。产品加工、包装、储藏等技术手段较落后,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现有的一些名优特产品(如珍稀食用菌等)规模上不去,加上全县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阻碍了我县资源优势转换成市场优势的步伐。

(三)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全县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不足,县上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农业招商引资难度大且进展慢,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项目比较缺乏,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规模较小,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较少,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明显等原因,造成产前不能及时准确提供市场信息,产中技术指导跟不上趟,科技效应不突出,产后不能及时做好与市场的对接等,影响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对影响我县烟叶质量的青枯病、黑胫病、花叶病、赤星病等的研究还有需要加强;烤烟省力栽培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是桑园利用率不高,养蚕的劳动量投入较大,优质蚕茧生产技术落后,蚕病防治能力弱等。三是经济林木普遍生长不良,保存率和结实率较低,产量少、品质比较差,市场竞争力弱。四是食用菌研发、总结能力弱,特别是珍稀食用菌的种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五是山地乌骨鸡生长缓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三、打造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正确把握“四色”产业发展的特点、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作出准确定位,并加以分类指导,各有侧重。一是烤烟要作为“四色”产业之首来抓,充分发挥烟农的主体能动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整体协调推进,打造亮点,加快烟草产业的发展,同时处理

好种烟与发展其他经济作物的关系,大力发展大户规模种植,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二是蚕桑产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基本要求,着力构建“企业+协会+农户”的现代蚕桑产业格局,以提高蚕桑产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茧丝产品优质率为重点,探索总结桑园套种新模式,提升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三是竹产业重点要根据竹林资源分布,坚持以僰王山镇为中心,大力培育竹林资源,积极整合竹笋加工企业,拉长竹业产业链,壮大竹业经济块头和比重,使之真正成为继烤烟、蚕桑之后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又一大特色产业。四是珍稀菌和乌骨鸡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扎实开展相关工作,做好项目的调研和储备。

(二)创新方式,提高效益。一是用科技培植扶持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除了通过常规的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政策性贷款贴息等方法外,还要重点帮助企业挖掘创新点,申报农业技术专利、农副产品产业化商标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等,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来进行招商引资,改造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业综合效益。二是加快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按照自愿、有偿、合法的原则,鼓励农民采取转让、转包、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依法流转土地,使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地能手集中,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三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优品牌和产业化、高效化”的发展思路,做好 “东桑西移”、“北烟南移” 承接,搞好示范园、示范点和示范户建设,用“示范”来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

(三)强化应用,创新品牌。一是加大科技应用推广力度。要按照发展“三品”农业的目标,积极推进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新。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积极引进适合我县种植的蚕桑、烤烟、蘑菇优质新品种,配套先进的育苗、种植、加工技术,培育优势产业,打响做亮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价

值。二是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全面提升种养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对农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进行各种生产技术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掌握先进实用的种养技术。同时,鼓励科技特派员建立创业基地。根据不同乡镇的特色产业,调整农技人员的配备,突出产业技术重点(如,大坝乡以烤烟技术人员为主,僰王山镇以果树、林竹技术人员为主)。三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高标准打造3—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放大科技的示范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质量、卫生、包装、销售等方面的检测制度,为农产品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同时,着力解决目前有商品无品牌和有品牌无企业的问题,鼓励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申报、认证,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

篇7: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

刘 瑛

在推进全民创业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吉林全民创业的内在品质,努力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持续成长?笔者认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专利技术为载体,推进科技人员创业,带动各类人员就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创业文化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是长春科技工作研究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长春市在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创业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预期效果。

一、确立科技创新主题,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城市,经济如何才能快速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究竟差在那?笔者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后,再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创新创业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温州经济之所以发展速度快,得力于先进的创业文化。温州人把下岗当作转岗,而我们呢,把下岗当作失业;温州人凡事不空想、空谈,而是试着干,而我们呢?只想和看,干怕担风险;温州人凡事自己想,自己解决,而我们呢?等、靠、要,市场意识淡薄;温州人人人都想当老板,不愿当打工仔,而我们呢,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就心满意足了,创业欲望不强;温州人大钱要赚,小钱也赚,而我们呢?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愿赚;温州人只要有钱赚,什么苦都能吃,而我们呢?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挑着,检着干;温州人团队意识强,而我们呢?靠单打一发展的较多,在优势互补及团队合作方面较差;温州人不满于现状,总是追求进一步发展,而我们呢?当事业取得一点成绩后,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满足感。温州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全民创业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一个地区发展振兴最根本的原动力。如何使全市各类科技人才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增强企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农业技术人才等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这是在推进长春科技发展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结合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全民创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民创业的工作部署,近年来,长春市以各城区、各行业为载体,开展了以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着眼于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意识,树立创新创业发展观念,优化创新创业发展机制,改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人才创业带动各类人员就业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到“支持创业,投身创业”中来,倡导“人人都是创业主体,人人都是创业环境”的观念,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长春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如长春市新星创业计划、长春市专利扶持计划、长春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百户企业快速成长工程计划等政策,以各行业、城区为载体,以专利技术项目为主题,以创新创业人员为主体,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人才创业带各动类人员就业活动,经过反复广泛的宣传发动,开展专利技术进社区巡回展,举办专利技术项目推介会,进行创业扶持政策宣讲和指导,召开科技促创业暨再就业典型经验报告会等形式,在全市形成了“为人才搭建舞台,让科技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

二、努力塑造人文精神,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引领创新创业发展,以什么样特色形象来展现城市独有的魅力,以什么样的创业创新环境来吸引人才、项目和资金。作为吉林省会,区位条件优越、科技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已从初期的口号逐步形成全市上下共同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文化氛围,成为一种共同追求的创业目标,成为长春市科技创新与创业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动情的讲:“区域发展最根本动因不是储藏丰富的物质资源,不是充裕活跃的金融资本,不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而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挥别贫穷、奔向幸福的强烈渴望,是人们内心涌动着的创业激情。”长春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城市精神,首先体现在城市市民的创新创业观念上。军转干部孟宪昌教授深有感触的说:过去我是部队一名教官,只是把我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研究的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退下来后,我潜心研究的21项专利成果,已经有5项专利转化为商品,是党的富民政策好,给我们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创业机会,使我在创业过程中既得到了利益上的回报,又获取了精神上的需求。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创业需科技领衔,科技需与创业相结合。作为吉林省科技文化的中心,又体现在为市民营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环境中。如何依托社区宣传阵地,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养,民康街道健康胡同社区主任刘鹏举如实说:近几年,我们紧紧围绕贴近实际、心系百姓、服务于民这一中心,以弘扬科学文化精神、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网站、图书阅览室、科普宣传画廊、放映露天电影、举办专利技术推介会和科技创业典型经验报告会等有效宣传媒体,及时传递科技、科普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参与的舞台和了解科技进步的窗口;依托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专门组织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社区(家庭)心理支持体系”,“反对邪教、保障人权”、“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倡议书”,“老少读一本书,弘扬科学文明,学习成功榜样,培养创新意识”,举办老年秧歌队、老年太极剑队、绿荫合唱团等科普文体等活动,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局面,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三、着力激活创业主体,培育创新典型示范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创业创新的主体。只要让群众的创业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张扬,才有千百万充满创业精神和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脱颖而出,才有千百万企业应运而生,经济发展才有持续增长动力。近几年,长春市以各行业、城区(社区)为载体,以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切入点,深入城区(社区)巡回宣讲为什么要创业,怎样创业;筛选专利技术项目深入基层进行推介;讲解配套政策进行扶持;通过典型示范进行引领,贴近居民服务百姓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科技人员创业的生动局面。几年来,我市着力培育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创业人员典型,它们中间有来长春创业的海归博士和农民,有硕士毕业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还有退休人员和大学教师等。它们的创新创业经历和典型经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影响颇深。金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海外学子。1997年9月,金磊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长春金赛药业,出任总经理。他利用国际先进的“分泌型表达技术”成功地研制出“金磊生长素”等基因工程系列产品全部为国家专利产品,开创了国内基因制药的先河,成为国内基因制药领域的一颗明星,海外学人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去年,长春金赛药业成为国内唯一被指定为基因工程中试孵化基地的企业,同时也是吉林省唯一被指定为国家基地的制药企业,并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2千万元)支持。公司总经理金磊说:“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可能有金赛药业今天。” 截至2008年8月,企业自主研发上市的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总额3亿元,上交税收7900万元。企业目前正在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在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五年内达到30亿元的目标,成为吉林省生物基因药业的领头羊。青年农民李怀财2001年由蛟和市来长春创业,由他创建的草莓育苗科技示范基地已被列入长春市2001年农业创新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经过几年的建设,基地 已经初具规模,经营面积已达200公顷,品种组合高效技术等多种科研成果用于生产,年产草莓苗3000万株。现已带动周边农民500户,培育草莓专业人员1000名,户增加收入5000元。2003创建长春长白瑞雪农科有限公司,目前,草莓生产基地已辐射深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基地面积2000多公顷,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颇受好评。对草莓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硕士研究生张晓莉,2002年组建创业团队,成立长春市联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及管理、技术咨询服务,他们研究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开发及推广系统平台建设被评为2003年中国科技商业计划书大赛优秀奖,该公司研究开发的提供培训管理系统、MAPONE平台科技管理网络系统等项目分别被中国农业银行长春培训学院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应用。公司采用第五代开发语言的互联网系统快速开发工具WebFusion5.0,已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本产品被国家科技部专家授予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得到吉林省科技厅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同时解决15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张兆华原是长春一汽搞工企自动化的一名工程师,为了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农业上,2001年三人合伙投资80万元,组建长春市绿洲有机农业公司,他们研究的温室技术集成应用,被列为2003年长春市农业创新计划,目前温室的取暖、农产品的施肥和土壤、空气、水、肥料的控制,均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自产无公害沼气肥和臭氧消毒技术。引进国内外蔬菜新品种60多个,3个品种获2002年农博会金奖。公司应用生物技术组培的新品种提 供当地农民种植。退休职工逯永江工程师,利用三年的时间,投资十几万,研制成功数码影雕技术。该技术加工速度快、制造成本底、效果逼真,他将传统工艺数字化。应用在超硬材料上,能在石才、陶瓷、玻璃、水晶和玛瑙上刻绘出人物肖像、手迹名言等文字和图案。目前,这项技术成果已应用在长春息园墓地的墓碑人物肖像雕刻上,已有十几位下岗职工参加此项技术推广工作。实践证明,只有政府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与科技创新环境,每个创业主体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从而真正形成科技创新与创业文化互动的局面。

四、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优化创业文化环境

建设新长春,发展新长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创业文化,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来展开,围绕创新来推进,围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落实。长春市在建设创业文化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培养创新创业文化的过程融入到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增强城市的创新动力之中,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为百姓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这是长春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提出的动员令,并要求全市人民把打造一流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与创业文化环境,长春市科技工作突出体现在为企业和科技人员搭介信息交流平台,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一是提供融资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参加制作商业计划书,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科技博览会、融资会、展会,面向社 会进行项目融资推介。几年来,全市共组织撰写商业计划书2000余件,参加各类项目推介会数十场,其中:专利技术项目1000余件,项目融资近5亿元;二是提供创业环境。引导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带着符合产业政策科技项目参加创业计划,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争取政府政策扶持。转化专利成果500余件,200余人应用专利技术创办了科技型企业,三是提供培训环境。本着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创造条件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在朝阳区、绿园区、双阳区等乡镇、50多个村(屯),围绕项目市场开发、产品营销、效益分析及技术操作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深受农民兄弟的欢迎;四是提供项目对接环境。为民企和专利技术项目人牵线搭桥,如在六个城区100余个社区开展专利技术巡回展,在东岭等20个社区举办科技促创业典型经验报告会,在职工新村等30个社区组织技术项目对接会,形成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和实践的浓厚氛围;五是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立50个科技、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宣传专利技术保护政策,推介专利适用技术项目,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拓市场、搞营销、学技术,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真正认识到专利技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2008年长春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814件,其中:发明425件,实用新型1170件,外观设计219件,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8,8%,23,5%,8,2%;六是提供致富信息环境。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科技信息网络体系、设立科普宣传和专利技术推介画廊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农业科技信息,为种养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加收入开辟了广阔途径。综述:几年来,长春市在围绕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业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着力解决了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创业文化夯实了民生基础。现在长春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既是建设创业文化的参与者,也是创业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科技创新促人才创业,人才创业带动各类人员就业的文化体系建设,正在长春市这座美丽、和谐的城市不断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长春市南关区科学技术局

篇8: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物燃料

美国政府认为, 要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必须有足够的能源。目前生物燃料是其唯一通过立法保证实现发展目标的可再生能源。其他许多国家也把可再生燃料替代石油作为运输燃料列入国家能源战略。

2007年3月, 欧盟首脑会议, 提出了三个“20”的目标, 即到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20% (与1990年水平相比) 一提高能效20%, 可再生能源占整个欧盟能源消耗量的20%, 其中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0%。缺油、少气、没有煤炭的瑞典, 早在2005年就提出到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的目标, 目前生物能源已占瑞典能耗的30%。也就是说瑞典已在使用将树木、农作物、植物和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液、气、固体等形态的生物能源。作到了有效处理废物,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有利于环境保护。印度制订了宏伟的目标——到2020年用5000万吨乙醇代替86%的进口石油。埃塞俄比亚计划开发200万公顷处女地种植甜高梁, 生产1700万吨乙醇、1200万吨高梁米和发电300亿千瓦时, 实现5年经济翻番的目标。

生物燃料产业不仅能解决石油替代和环境问题, 还可以带动多种行业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但是由于第一代生物燃料替代石油的成本太高 (指主要是糖、淀粉、植物油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 替代能力和减排二氧化碳能力有限, 并且可能影响粮食安全和破坏环境, 国际上正转向用秸秆类农村废弃物、纸张和城市垃圾以及专门的能源作物 (如柳枝稷、芒草或短轮代期杨树) 为原料, 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具有原料资源丰富、再生周期短、不增加温室气体总量等众多优点, 还可以利用荒山荒地种植柳枝稷等能源作物, 这样就不会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也避免了资源枯竭的威胁, 使生物燃料得以可持续发展。

欧盟已把2020年用生物燃料替代10%石油的希望寄托于第二代生物燃料。美国也是如此, 由于采用玉米只能生产4500万吨乙醇/年, 美国计划到2022年其生物燃料目标中的其他6000万吨要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先进生物燃料来满足需求, 美国有13亿吨生物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乙醇) , 而我国有2.92亿吨秸秆类农林废弃物可以生产纤维素乙醇。美国鼓励第二代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生产, 每加仑给与1.01美元的补贴, 而把玉米乙醇的补贴从每加仑0.51美元减少到0.46美元。从2005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 美国累计投入了350多亿美元研究经费。但由于没有突破技术瓶颈, 国际上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高于粮食乙醇和甘蔗乙醇, 无法和石油竞争。

升级替代产品正在加快步伐, 用CO2和 (海) 水经光合作用生成油藻后生产的生物柴油和乙醇等燃料被视作第三代生物燃料, 正进入中试阶段;未来的第四代燃料将用二氧化碳和水直接光合成乙醇、柴油或其他高碳醇。尽管美国对纤维素乙醇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 建立了33套中试和示范装置, 但由于技术不成熟, 要到2015年后才能具有竞争力。

基于生物燃料的技术现状, 全球公认产业须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生物燃料过渡, 甜高梁秆乙醇被国际公认是从粮食向秸秆类木质纤维素食原料过渡的1.5代生物燃料。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 我国政府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发展生物燃料产业“不得占用耕地, 不得消耗粮食, 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原则。国家发政委、财政部、科技部都极力支持木薯、甜高梁秆、菊芊等非粮原料生产乙醇的产业建设和技术研发工作。我国已成功地实现燃料乙醇原料的转型, 从玉米等粮食原料转为非粮食原料, 如在广西已建成年产20万吨木薯乙醇工厂;用甜高梁秆生产乙醇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用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生产糖醛、纤维素、联产乙醇、木质素, 用于生产防火材料技术在山东济南圣泉集团公司成功建成千吨级燃料乙醇示范装置。工厂经济效益良好;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建成了万吨级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联产纤维素乙醇示范工程。

可喜的是, 今年2月13日,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头条新闻《我国农村沼气快速发展, 节能减排惠民生》,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秸秆发酵集中供气工程上了央视后, 几天中接到上海、广东、河南等10多个省市农村能源办要求来参观考察的联系电话。

金坛市农林局长奚云龙几年前曾兼任该市农村能源办主任, 他介绍, 投入160多万元建成的汀湘村秸秆发酵集中供气工程, 当时是全省第一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2008年9月底投入运行, 8个75立方米的发醇池, 可为202户村民集中供气, 为批量消化农村剩余秸秆, 开发沼气新能源, 改变农民传统的炊事用能方式, 改善农村民住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与户用沼气相比, 集中供气不需农户自己进出料, 省时、省工、省钱, 通过管道输送的沼气压力稳定、产气量足;与管道煤气相比, 沼气集中供气费用低, 沼气协会免费提供日常维护, 每立方米沼气价格春冬季节1元, 夏秋季节0.5元。据介绍“村民只要种上二三亩地, 每亩地10担稻草, 以草换气就绰绰有余, 一年下来。自家不仅不要掏钱, 大多数家庭还有钱进账。”从集中供气后订湘村夏收、秋收季节已杜绝了田间焚烧秸秆现象, 就连村上房前屋后也看不到一处草垛, 腾出的地方建成了小绿岛或生态菜园, 河水清澈见底, 村庄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村。由此可见, 生物燃料担当了拉动内需推手, 利用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生产生物燃料 (乙醇、沼气) 供应本土生产的汽车、炊事用能, 形成自我循环的经济链条, 可以显著拉动内需经济。

据农业部2008年提供的专项调查报告, 全国可用于发展液体生物燃料的宜能荒地有2680万公顷, 集中分布区为8片。其中一等宜能荒地0.65亿亩 (433.33万公顷) , 占16.2%;二等宜能荒地1.31亿亩 (873.33万公顷) , 占32.6%;一等和二等宜能荒地可以种植能源作物, 共计1.96亿亩。依靠科技进步, 利用盐碱、沙荒等边际性土地和退化农田, 通过生物技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可以在不占用现有耕地和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为中国的生物燃料产业提供原料。再加上现有种植薯类、甜高梁等的非粮低产农田, 即具年产1亿吨燃料乙醇的生产潜力, 真是一片巨大的“绿色油田”!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2009年完成的秸秆资源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有约7.6亿吨秸秆, 可以集量为6.46亿吨, 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能源、还田、饲料、工业、栽培食用菌和焚烧或 (闲置) 等6种方式。其中用于炊事29.6%、饲料27.5%、工业用2.7%, 还田15%, 焚烧或闲置25.2%。在不影响秸秆现有用途的前提下生产纤维素乙醇, 原料是目前与总量25.2%的焚烧或闲置秸秆, 即1.63亿吨, 可年产4000万吨纤维素乙醇或费托法生物柴油。全国每年林业剩余物量为1.3亿吨, 可生产3000万吨纤维素乙醇或费托法生物柴油。目前我国可用农林剩余物资源量为2.92亿吨, 具备年生产7000万吨燃料乙醇或费托法生物柴油的潜力, 又是一个潜在的“绿色油田”。

从目前到2015年, 甜高粱和薯类等是我国主要的乙醇原料, 年产量达到500万吨;生物柴油以垃圾油、油脚、棉籽油为原料, 年产量100万吨。2016~2025年, 燃料乙醇以甜高梁、薯类和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并举;木本油料、冬闲田菜籽油将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2025年后,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增加的生产能力主要是以木质纤维素作物为主的第二代生物燃料。

上一篇: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文明礼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