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运用

2024-06-25

语文运用(精选十篇)

语文运用 篇1

一.借温故, 引出新知

这是指在引入新课时,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困难, 老师组织引导他们用学过的旧知识来提升对新知识的理解, 通过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 减少他们在课堂上的困惑与挫折, 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 认识问题的能力。

如《归去来兮辞》的导语, 我是这样设计的:大家是否记得, 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陶渊明) 那么, 关于陶渊明, 你了解多少呢?在你的印象中,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东晋大诗人, 名潜, 字元亮, 世称靖节先生,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 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 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 更深了解他的隐士情怀。

又如《春》这一课导语, 我先将《春》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又把学生已学过的杜甫的《绝句》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绘春的诗句自然地引入到导语中, 让学生在一种近似复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亲近感, 并且将旧知 (二首诗) 和新知 (《春》) 以及学生的“知春而不会写春”的行为进行对照, 从而激发了探究文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新旧联系, 温故知新, 既能巩固知识, 又能让学生信心百倍, 去学习新知。

二.借设疑, 启发思考

即导语中有意地提出疑问, 激发学生去思考、分析, 通过纵横联想, 比较对照, 从而获得新知。

如《孔乙己》一文我是这样的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先生小说的人, 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 无不在心里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旧社会摧残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在他创作的33篇白话小说中, 他的好友孙伏园曾问他最喜欢哪一篇, 鲁迅回答是《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神工鬼斧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

又如教学《拿来主义》, 我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对待古代和外国的文化遗产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是一概接受, 还是全盘否定, 还是采取慎重分析的态度?

这两则导语我都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巧妙设疑, 环环相扣, 引导学生思考,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如朱熹所言:“读者无疑者, 需教有疑;有疑者, 却教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

三.借解题, 明确重点

即透过标题, 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从课题分析导入,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式, 帮助学生领会题意, 从而能较快较准的抓住中心, 抓住文章的脉络。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我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标题:从题目“从……到……”的结构, 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说明文, 还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重点, 应该是介绍书籍演变的过程和它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跟作者一起感受书籍演变的过程。这样的导入, 简洁自然, 紧扣文本, 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四.借故事, 增添趣味

即在导入新课时, 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 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 一则意蕴深刻、内涵丰富的故事, 可以牵动学生的思路,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故事导入法的最大功能就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并理解文章。

如:《石钟山记》一课的导入:同学们, 上新课之前先听我讲苏东坡改诗的故事。话说苏东坡曾在王安石的书房里看到一首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 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看了之后很奇怪, 明月怎么会在枝头上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于是提笔一改, 将诗句改为“明月枝头照, 黄狗卧花荫”。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浦, 一天外出散步, 听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 问身边的人, “这是什么鸟?”身边的人答道:“明月鸟。”又走不远, 看见一丛花的花里有几条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蠕动, 又问道:“这是什么?”身边的人说:“黄狗虫, 黑狗虫。”苏东坡这才醒悟过来, 知道自己孤陋寡闻, 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这个故事除了苏东坡这个人物以外, 与文章没多大关系, 但它作为《石钟山记》的导入, 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是故事本身新奇有趣;二是故事的语言精炼, 短小精悍, 易懂易记;三是学生从文学大师的尴尬中领悟到了凡事要注重实际, 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而这个正是新课的题旨所在。

五.借情境, 引发共鸣

即是在导入课文时,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氛围中。魏书生说“情感活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也应当重视以“境”育情, 其要旨是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进而以情激情, 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 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 是一篇叙事散文, 语言质朴, 饱含深情。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父亲》 (《咱爸咱妈》的主题曲) , 正当学生沉浸在对父母的爱的感激中时, 我说:“在父母的辛勤哺育下, 我们一天天成长, 父母一天天地老去, 皱纹一天天地爬上了父母的额头, 银发也不经意地从父母头上冒出来, 他们的腰也不再挺拔。母爱伟大, 父爱也一样伟大, 深沉。同学们也一定被你们的父母的深爱感动过, 朱自清也曾被父爱所深深感动, 作者是怎样被感动的?又是怎样表达的?请同学们先看课文, 再讨论。

很快学生的感情凝聚到深厚的父爱中, 在感情和理智上产生共鸣。接着课堂进入了热烈而高效的大讨论中, 更为主要的是, 学生们整节课都处在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整节课也处在高效率之中。

六.借诗文, 激发兴趣

古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语言精炼, 含义丰富, 表现力强, 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 会使我们的课堂流光溢彩, 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 由诗文导入新课, 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阔他们的视野, 激发他们的兴趣, 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 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时, 笔者先课前布置大家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 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成果, 然后笔者顺势导入新课: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 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 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 有人登高, 笔下出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在秋风中, 杜甫感到的是悲凉。有人彻夜难眠, 目之所及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在秋夜中, 张继品到的是“客愁”。有人陶醉于胜春朝的秋景, 大声吟咏“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秋日里, 刘禹锡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歌。那么, 在多彩的秋季里, 毛泽东读到的又是什么呢?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这一导语设计正是基于从学生主动建构的角度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通过回忆有关诗词来感受秋天的魅力, 激发了对秋的文化探究的兴趣, 从而顺利进入新层次的意义建构。

古人云:“教亦多术”。导语设计远不止以上几种方法, 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无论如何设计, 都应该切合学生实际, 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文而异, 因人而异,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从而选择好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语文积累·运用教案 篇2

1?体会冒号的用法;

2?理解与积累成语;

3?读懂故事,体会寓意;

4?通过参与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5?以校园活动为话题,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6?自主阅读短文《美丽的蝴蝶谷》,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1.用小黑板写几句含有冒号的句子。

2.准备宣传所需的标语或其他材料。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冒号的用法

1?学生自己读句子,看看对冒号有什么新认识。

2?教师让学生自由地说说冒号的用法。

3?学生再读几个句子,想想这几个句子中冒号表示的是什么作用。

4?总结:冒号不但可以用来表示人说话,还可以用来提示下文和用来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5?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是表达的什么意思。

二、语海拾贝

1?自读成语,认准字音,在读的时候想想是什么意思。

2?说说自己理解的成语。

3?说说自己不懂的成语,请求老师或别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

4?熟读,记忆。注意字的正确书写。

5?分组多读几遍。

三、读懂故事的寓意

1?学生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复述故事。

3?说说读了故事后的感受。

4?引导学生理解“半途而废”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综合活动(口语交际)

1?地球知识知多少。让学生尽情地说说自己对地球的`了解。从而体会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2?说说人类对地球环境保护得不好的行为。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4?如果我们要进行一次宣传,宣传保护地球,你准备做哪些准备。可以准备宣传标语、口号,可以准备宣传的传单、小旗子,甚至可以编排一些小节目。考虑好宣传活动的时间、人员安排。

5?进行宣传。

6?总结活动后的感受、经验。

五、习作练习指导

1?引导语:校园是我们长智慧的地方,也是我们快乐的天堂。老师、同学在一起,开展过很多有趣的活动。你还记得吗?讲给大家听听吧。

2?学生讲述校园活动。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让我们拿起笔来,记下这些有趣的活动。然后再比一比,看谁写得精彩。

4?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六、阅读《美丽的蝴蝶谷》

1?自己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2?感受蝴蝶谷的美丽:蝴蝶多,蝴蝶色彩的丰富,蝴蝶飞行时动作的优美等。

3?领悟《美丽的蝴蝶谷》语言的优美。排比句、比喻句的运用,使美丽的蝴蝶谷更加美丽。

语文运用 篇3

一、语文运用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根本

1.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习必须以运用为主。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由一定时空、一定情境中的语用关系构成的系统,离开语用关系就不能成为语言。传统语文教学侧重对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讲解,却忽视了语言是用来作为交际工具而存在的事实。吕叔湘先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这里的实践就是指对语言技能进行多次反复地运用。可以说语文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老师指导下长期反复地进行语文实际运用的结果。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走“运用”的道路。

2.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的能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文规定:“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怎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教学中学会运用语文。离开了运用谈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能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的形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形成的,而是个人通过不断运用反复历练获得的。因此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语文运用的结果。

3.加强语文运用是改变现行语文学习方式的需要。传统语文教学,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在滔滔不绝地讲解、事无巨细地分析中,剥夺了学生语文运用的时间,使学生失去了语文运用的机会。吕叔湘先生说过:“有的教师讲课能讲得眉飞色舞,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过后还得仔细想一想,到底这一堂课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如果学生确实有收获,那是好上加好。如果学生没有得到多少实惠,那就是看了一场表演。”吕老这席话很有见地,以讲析为主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实在是没有多大益处。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必须走以语文运用为主的道路,方能使语文能力的培养走上快速高效的轨道。

二、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指导学生在评议运用中学语文,其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为此,我们提出了“自读——讨论——创新运用”课堂教学模式。现分述如下:

第一步自主探究:上课伊始,老师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借助教材进行实实在在地自主阅读,力求找出课文中有价值的能运用的东西。对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归纳、整理,进行有效储存或内化处理。第二步讨论质疑:针对自己未能解决的有疑惑的问题或自己独特的发现,展开小组交流,以促进思维的碰撞、认识的升华。第三步创新运用:课堂教学只求读懂,不求致用,无异于培养“书呆子”,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地语文运用,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该语文课堂教学是在“运用一再运用”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每一步都应以运用为依托。②充分利用教材,用活教材是指导语文运用的关键。教材中的课文是提供给学生语文运用的范例和样板,课文前的提示是指导学生语文运用的信息桥,课文后的练习是学生语文运用的强化与检验,语言实践活动是语文运用的延伸和拓展,应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学教材、用教材。③老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决不能压制、打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运用语文的学习情景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生活中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生活“大课堂”中锻炼语文能力,感悟语文之道,促进知识和能力转化,以达到“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得法于课内,得力于课外”的语文学习境界。

如何拓宽学生的语文运用情景呢?

1.用好校内语文资源:①开设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利用学校图书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②利用班内图书角以及学生手中所订阅的图书、报纸、杂志等资源,开设“文学沙龙”、“读报、剪报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文学社,编写文学社刊:指导学生写校内小新闻,班内出版《学生作品集》;组织课前三分钟演说活动,让学生轮流主持,全员参加,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室学校举办的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

2.用好社区生活资源让学生到街道上收集广告词、小故事、小新闻等,加以分析整理写成文章,向报社投稿。

3.用好家庭生活资源:①给在外工作的父母或亲属写信,介绍自己在校学习或家乡变化情况,以表达思念之情。②支农和所学知识帮助父母阅读电器、农药等产品说明书。③每周帮助妈妈干家务,如打扫卫生或买菜,写出生活日记。

抓住了“运用”,就等于抓住了整个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语文运用的途径,寻找语文动用的时机,点拨语文运用的方法,激发学生语文运用的内驱力。“书到用时方恨少”,站在生活对语文教学要求的高度,就能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就能使语文教学进入崭新的境界。

语文课导语的运用 篇4

在教学《蝈蝈和蛐蛐》这首外国诗时, 由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逻辑、审美与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有差异, 学生一般一读了之, 不屑进一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和写法。 如何调其口味? 我从作者济慈的介绍入手, 这样导入:“英国有一位特别受人爱戴的诗人, 他的诗用一个词形容唯美, 用一个句子形容浪漫有如松间溪水上曼舞的月光。 可惜呀, 他英年早逝。 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这个人就是济慈, 他浪漫地存在着, 死了仍然浪漫着, 在他的笔下连蝈蝈都是浪漫的。 不信, 我们就浪漫地读下去, 一起去品一品浪漫的滋味。 ”学生开心一笑后, 顿生体验浪漫的冲动, 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二、先入为主, 情境渲染

如教学《安塞腰鼓》时, 我没有急于让学生亲近课文, 而是一反常态, 先播放一段热情激越、活力四射的安塞腰鼓表演录像。 面对这样震撼的画面, 大家再也无法保持沉默, 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感觉:“太热烈了”、“太壮观了” ……我抓住机会问:“如果要你把这样动态的画面化为静态的文字, 你认为怎样才能表现得逼真,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众说纷纭。 我不失时机地播放本课的朗诵录音, 那气势时而如排山倒海, 时而如小溪潺潺;时而如战鼓齐鸣, 时而如疏钟悠远。 又一次引得大家激动不已, 迫不及待地想效仿。 于是这一课, 大家热情投入地实现写法探究和感情朗读这两个学习目标,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趣味故事, 理性感染

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之前, 我先绘声绘色地讲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让学生说说 “开水中的青蛙奋力一跃而获生, 温水中的青蛙却舒舒服服地死掉”让你想到什么? 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大家跃跃欲试。 有人说“生活太安逸就会麻痹大意, 忘记危险的存在”, 有人说“滚烫的开水就像是生活中的打击, 面对它, 人们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温水就像优越的生活, 人们会放松警惕逐渐堕落”……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见解如此深刻, 的确是我没料到的。 我顺势说:“大家能有这样的认识很难得, 但是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安逸的日子, 不想生活在‘滚烫的开水里’。 要想把人们从安乐窝中拽出来, 单凭这个可笑的故事是肯定不行的, 可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却深入人心, 至少我们开始心动了。 我想这得归功于一位哲人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看看, 他是怎样让人们理智地离开了舒舒服服的安乐窝的。 ”大家带着这样的好奇开始探讨孟子的说理逻辑。 看来这样理趣兼容的故事, 如果能恰当地运用, 课学就会妙趣横生, 不妨一试。

四、疑问环扣, 动情晓理

如教学《老王》时, 我先问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 你关注最多的是什么人? ”“明星、家人、自己……”“有没有发现, 被我们忽视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耀眼的光环, 没有非凡的成就, 却有着金子般的心的普通人。 ”几秒钟的沉默后, 我让大家翻开书, 看插图中那个老人 (老王) 。 然后问:“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何依据? ”学生大多对他表示同情, 有人说:“他的皱纹和衣服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贫苦人。 ”有人说:“他的表情和动作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大家有了这样的认识后, 我接着问:“你身边有没有像他这样的人? 你关注过这样的人吗?当这样的人无声地死去时, 你有没有触动?你不觉得幸福的我们应该对这些不幸的人负有某种责任吗? ”提完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 学生动情了。我趁机晓之于理, 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 且认识到课文蕴含的事理。

设计精彩的导语能引人入股, 发人深省, 进而使课堂熠熠生辉。 试想当学生如一潭死水, 这节课怎能上得有滋味? 聪明的教师会想方设法地拨动学生的心弦, 至于什么样的课该怎样拨, 就要因地制宜。 学生会举一反三, 灵活变通, 唯我用才是关键之所在。

摘要:一个成功的课前导语是一节课成功的课堂的一半。一个成功的课前导语, 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语就像坠入银河的光芒四射的颗颗流星, 灿烂耀眼;像乡村傍晚人家屋顶上那缕缕炊烟, 情味悠长;像从千尺山崖泻入深潭的瀑布, 掷地有声, 学生的心弦被它这么一拨, 忽然有了活力, 有了张力。于是杂念被迫逃出门外, 心灵被撞出火花, 智慧的面纱被徐徐拉开……如何用导语撩拨学生的心弦呢?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导语,情境渲染,趣味故事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02.12.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10.1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1.11.

[4]钟以俊, 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08.20.

语文词语运用高中 篇5

篇一:高中语文成语使用方法

【摘要】高中语文成语使用方法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掌握成语,这或许会使我们对正确使用成语的理解上升到一个理性认识的阶段。

一、要分辨成语的语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

例1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高考题)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万人空巷(1997年),炙手可热(1999年),首当其冲(2000年春季)等。

二、要辨别成语特定的方向性。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如判断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例2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蓬荜生辉(2001年)。

三、要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如:

例3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四、要看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如:

例4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 4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五、要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如:

例5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1997年高考题)

例5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 无所不为(1995年),处心积虑(1998年),殚精竭虑(1999年),蠢蠢欲动(2000年春季),等等。

六、要重视成语所指的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如:

例6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2000年全国高考题)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1999年),汗牛充栋左右逢源(2000年),车水马龙(2001年),等等。

七、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如:

例7 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而不能修饰我国文艺舞台出现的繁荣景象,上句显然超出该词的使用范围,因而误用。该句应用万紫千红,其不但可用来形容花木,还可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

八、要注意成语语义与句子有些词语意义重复。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 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如:

例8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九、要注意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成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如:

例9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1997年)

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释莘莘为形容众多。可见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既然是众多的学子何言一个?删去莘莘,意思就通顺了。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安步当车(2001年)。

十、要明确成语的本来意义。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0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高考题)

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灯红酒绿(1992年),淋漓尽致(2000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2001年春季),等等。

十一、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

汉语中的同义词极其丰富,同义成语也比比皆是,因而在运用时,我们要注意同义成语的辨析工作,通过辨明其细微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如: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1996年),耸人听闻骇人听闻(1998年),等等。

十二、要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

一般来说,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如,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语俗语以及外来吸收等。弄清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故事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帮我们理解成语的内涵。

例12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这个句子划线部分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学生们学习的是支离破碎的东西。但目无全牛能不能表达这种意思呢?如果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以及它的具体内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进行判断了。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看来,目无全牛在这里是用错了的。类似的成语高考高过的还有:火中取栗(1998年)。篇二: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

语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运用

一、明确题型。

1、理解下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在下面与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题型归纳

类型一:词义理解型

类型二:词义辨析型

类型三:成语辨析型

类型四:关联词语型

类型五:综合运用型

三、考点分析

近几年考试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考试试题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对

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四、题型解析与训练

类型一:词义理解型

1、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色——变本加厉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之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

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 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 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 义: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

引申义:指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通过推演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

注 意:比喻义不同于比喻句。

★本义与引申义

“深”: 本义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 这里的河水很深。

这个宅院很深。引申义如:

(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2)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深远。

(3)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4)他对你深信不疑。“深”:很,十分。

★本义与比喻义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例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曙光”的本义为:清晨的日光。

比喻义为:比喻已经在望的幸福。

例如: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老百姓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练习:(2011·绍兴)“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

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

类型二:词义辨析型

1、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________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我们曾随郭沫若静静________灿烂的星空,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我们也曾随宗璞驻足_______繁盛的紫藤萝,感悟朴素的人生哲理。

A.凝望B.眺望C.仰望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 反映 过度

B.逐渐 反应 过渡

C.逐步 反应 过渡

D.逐渐 反映 过度 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同音词

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同音词,要在求同辨异方面下功夫,除了注意同义词在某些方面的共同意义之外,还要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它们的细微差别主要表现在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

练习(2011?浙江省杭州市)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B.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类型三 成语辨析型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 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C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成语使用常见错误

(1)望文生义。

例如:(2010·江苏省盐城市)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注:“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如“贻笑大方”。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类似的还有:文不加点、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天伦之乐等。

(2)形近易混。

例如(:2011?浙江省余姚市)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设身处地)

类似的还有: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漠不关心—漫不经心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滔滔不绝—络绎不绝 置之度外—置之不理

各执己见—各抒己见 津津有味—津津乐道

(3)语义重复。

(2011?浙江省余姚市)赵本山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类似的还有: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目前的当务之急、妄自菲薄自己、好象如坐针毡、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生活安居乐业等。

(4)色彩不当。

例如:(2011?浙江省金华市)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夸夸其谈、处心积虑、自命不凡,叹为观止、雨后春笋、势如破竹、一鼓作气等。

练习(2010?云南省曲靖市)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爱德华,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与非。

(2011?湖南省株洲市)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结果只可能是。(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2011?江西省南昌市)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类型

四、关联词语型

1、在下面与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这幅描绘富 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 所以 但是B.不仅 而且 但是

C.尽管 但是 所以D.由于 而且 所以

试卷上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如果??就??”

“即使??也??”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类型

五、综合运用型

1、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___ 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 铸就 只有 才 B.印证 造就 只要 就

C.印证 铸就 只有 才 D.见证 造就 只要 就

2、(2011?山东省潍坊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引发悲剧事件的暴力拆迁,是对公民尊严的毁灭性打击,那些被强拆的主人缺失了财产权利,丢掉了尊严。

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

中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主旋律电视连续剧,“两弹元勋”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③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已危害到当地海洋生物的生存,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最终受到危害的是人类。因为整个食物链,而人类则处在食物链的最高端。

A.①不是??而是

②反应 ③环环相扣

B.①与其说??不如说 ②反应 ③盘根错节

C.①与其说??不如说 ②反映 ③环环相扣

D.①不是??而是

②反映 ③盘根错节

七、总 结 归 纳

词语(包括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中考考查的基本题型。主要考点有:词义的解释,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具体语境中词语不同含义的理解,关联词的使用,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等。要想做好此类题型,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词语运用理解是前提。

首先要从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入手。

1.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场合、程度以及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

2.对于成语,一要了解其意思,二要从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等方面思考使用的正确与否。

3.对于关联词,首先要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注重固定搭配,掌握常见关联词语。篇三:高中常用语文词汇

运用音乐辅助语文教学 篇6

一、语文教学引入音乐的意义

(一)语文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文学和音乐等艺术形式,虽然所用表达手法不同,但是文学和音乐从来就是一脉相通的,它们都是表现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情感的重要手段。音乐审美对文学欣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音乐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艺术角度来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同艺术在审美和表现手法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科学角度说,语言是交流工具,音乐是抒发情感的工具。语文和音乐虽然性质和特点不同,但是在形象传达方面有着相同属性。所以,文学和音乐对于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方面可以互相促进。

(二)语文教学引入音乐符合课改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这是对以往语文教学方式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由过去的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按照新课程标准,创设课堂情境,营造感性的、活泼的课堂气氛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构建具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的生动情境,音乐的引入就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个目标。配上优美音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们触景生情,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思考和学习。

(三)语文教学引入音乐符合教学需要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工具,良好的语言基础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语文充满了人文色彩,每篇课文都能让人享受到美的熏陶。利用音乐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从而形成体验和鉴赏的能力。所以说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在语文课堂引入音乐可以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使沉闷的学习充满乐趣,同时可以增强学生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音乐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大学生的感知强度,提高课堂效率。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通过音响、节奏以及旋律可以达到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目的。在语文教学时通过音乐开场,可以很好地渲染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在开始讲课之前,让学生们听一段和课文的主题和感情一致的音乐,可以营造良好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更投入地学习课文。比如在上《沁园春·长沙》前,放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让学生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那种豪迈、自信的氛围中。

(二)营造气氛烘托情境

好的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善于创设相应的语文情境。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其动听的旋律极具感染力,最容易拨动孩子们的心弦。通过音乐在师生间、学生间、学生和课文间建立联系和沟通,不但使师生感情融洽,还让他们享受到教学的愉快,受到艺术的熏陶。特别是对于很多“只可意会”的文学内容,用音乐进行表达更加的淋漓尽致,让学生们通过音乐的感染感受到文学的精妙。

(三)作文训练促进想象

有些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喜欢引用歌词,所以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和歌曲让学生找到灵感受到启发。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给人们美好的感觉,使人们享受到审美的愉悦。所以,音乐应用在作文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有所感悟和发现,获得灵感和写作思路。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美,然后激发想象力,将感受到的形象诉诸语言形成作文。这样开阔了作文的天地,使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

(四)配乐朗诵加深记忆

配乐朗诵已经普遍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由于音乐的介入使朗诵课文更加有艺术吸引力,所以可以吸引学生全情投入,感受文章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热情。另外,配乐朗诵可以部分代替讲解的作用,甚至可以通过反复朗诵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的深意,而取代教师的讲解。比如在对《虞美人》、《一剪梅》等词讲解后,让学生多听几遍邓丽君唱的歌,学生自然就能背诵。为了让朗诵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在朗诵时引入音乐,激发学生的热情,帮助学生感受了课文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配乐平和心境

在学生作业时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心境平和,更加地专注于学习,同时可以激发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学生做习题时可以播放愉快的音乐,给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播放《小夜曲》《田园曲》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所选择的音乐旋律必须优美,声音要平和纯净,具有安静情绪的作用。

在语文学习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会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快乐语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在职业中学开展快乐语文的必要性

近年来语文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也出现学生喜欢语文而讨厌语文课的不良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需要。

近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现状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基于体系而建构, 知识体系基本上围绕基本知识 (字词句段、语修逻文) 和基本能力 (听说读写) 进行设计, 将知识、技能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能力点;教学也以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为重点, 围绕着“点”, 从部分到整体, 一步一步地有组织地加以呈现, 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 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 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反复机械地做练习。不管多鲜活的阅读材料, 也几乎变成了阅读练习的素材, 理性取代了感悟, 训练代替了体验, 教学在被肢解中变得枯燥无味, 渐失生命活力。其严重后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师生语文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整体下降, 更谈不上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开放的视野。

2. 语文教学的旧模式制约学生的素质培养和

发展。进入高中, 学生们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知识, 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对各种文章已学会了一般的阅读和分析。因此, 他们对传统的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 对教师的满堂灌方式, 已深感不满, 他们迫切希望改变自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能自己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不少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语文, 而考试成绩则与得过且过、应付学习语文的学生差不多, 导致他们缺乏成功感, 越学越没有兴趣, 慢慢地, 便对学习语文产生一种消极抵抗的心理, 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了。

二、在职业中学实施快乐语文的教学方法

快乐教学思想, 特别强调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心理角度来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对某种行为有快乐感, 即产生爱好的兴趣。“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职业高中开展快乐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技能, 让其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 成功教学法。

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 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 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增长;而屡遭失败, 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 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 直至完全丧失。由此看来, 兴趣和成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就要创设条件,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俗话说:“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笔者在作文批改中特别注意寻找优点, 若发现好的语句就画上波浪线或写上鼓励性评语。有的学生写作水平确实很差, 但写作认真, 书写端正, 笔者也在评语中加以鼓励。笔者认为, 平时作文不同于考试, 考试反映的是文章的水平, 而平时作文反映的是练习态度。这些评语、波浪线、赞语就好像奖给学生的“奥运会金牌”, 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效应, 认为是教师对他们劳动的尊重。久而久之, 教师的“赏识”就会成为一种鞭策、一种动力, 学生写作兴趣油然而生, 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作文教学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境界, 克服了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谈文色变的现象。

2. 愉快教学法。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欢乐, 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 由此而产生语文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神情、优美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课堂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 用“乐教”来影响学生“乐学”, 防止由于学生觉得语文课内容枯燥及其他因素而造成学生“拒学”的消极心理。

比如语文课堂中的口语表达训练, 教师除了立足于课堂之外, 更重要的是抓住时机, 创造“说”的机会, 营造“说”的氛围。笔者在课堂开展竞赛, 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好途径。为激发学生敢“说”、愿“说”的热情和兴趣, 结合课堂实际内容, 进行诗歌单元教学时, 组织学生开展配乐诗歌朗诵比赛,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涨, 许多事先没有报名参赛的学生也踊跃上台朗诵,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古诗单元内容时, 笔者又组织男女学生对抗赛。在作文教学中, 笔者和学生一起开设佳作品评, 挑选学生每周写的优秀文章, 利用早自修的时间, 请学生诵读, 其他学生听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出中肯的评价。另外, 笔者利用每堂语文课的十分钟时间, 让学生进行一日要闻采播, 利用读报课进行讲故事比赛, 要求内容健康、语言生动,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这些课堂实践, 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和锻炼的机会。

3. 审美情境设置法。

从美学上讲:美是以感性为特征的。审美直觉必然带来情感愉悦。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努力创设学生有美的享受的情境, 调动学生审美情感, 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脍炙人口的长诗时, 笔者采用“以声显声”的教法, 先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出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的诗句加以朗读, 然后让学生静听当代琵琶演奏家张红艳弹奏的《琵琶行》一曲。在学生“读”“听”之后, 笔者就“事”“情”略加评析, 通过文字与音乐相互交流教学, 获得知识, 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在课堂里讲课时, 注意板书要工整简洁、新颖美观, 这能创造美的情境。

4. 结合专业教学法。

为了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应与专业相联系, 增强语文课程的实用性。

例如笔者在导游专业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 在布置预习的时候,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将这篇文章改成一篇导游词。如就景泰蓝制作的“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这几道工序, 要求他们边看课件边把“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的特点加以概括和陈述, 让他们尽可能地想象是在为游客作现场讲解。因为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 所以学生都十分投入, 学得相当认真。

5. 现代观点解读法。

现在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 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方式都比较多。在教学中, 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今天的标准去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 同情她的学生的比较多。教师可设计讨论问题:“玛蒂尔德值得同情吗?”可以让学生想象:“玛蒂尔德后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事发生在现在, 我们又该怎样去处理和面对?”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中, 学生对王熙凤颇有争议, 笔者为此设计了讨论性话题:“现代王熙凤”、“能人王熙凤”, 让学生自主分析、研讨。

快乐语文应着眼于未来, 面向全体学生, 从学生的兴趣和语文需求着手, 通过课程设计来逐渐培养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 理解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赞可夫认为, 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 如果不能创设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作用。从当前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看, 客观上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 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主观上因教师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其中的许多非智力因素。因此, 优化语文教学思想, 把快乐因素引进职高语文教学法中,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阐述了快乐语文教学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并对如何在职高教学中运用快乐语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快乐语文,教学方法,语文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锡琳.把语文课堂变成创造的课堂.中国教师报, 2003-05-08.

语文运用 篇8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趣

情趣属于非智力性的动力驱使系统, 主要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情趣和志趣, 往往在引导、指向、维持和强化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影响功效。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图文并茂、音像和谐的独特优势, 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情感生成器”功能, 重新显现与文本内容相对应的情景氛围, 启发学生对再现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 进而在激发情趣的同时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从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关于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一文, 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能够初步感知它的美妙, 然而“只能意会, 却不能言达”。对此, 有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 让学生在“一看 (蓝天、大海) ”, “二感 (利用flash感受优美的意象、和谐的旋律) ”, “三读 (自由读、听诵读、自己体味品读) ”之后再次说说自己的内心所感, 学生们则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由此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功信心。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触摸重点难点, 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几乎每篇课文都有重点和难点部分, 这种内容既不能错过又令人着实束手。如果只是采取“霸王硬上弓”的教法, 不仅费神费力而且效果也肯定“不咋地”, 还会模糊学生的学习思路。有鉴于此, 借助多媒体技术则能有效地触摸重点、突破难点。如对于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物风采内容, 在教读前三篇《童年的朋友》、《一面》和《赵普》并自学第四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后, 要求学生来一篇写人记事的实践训练。因为艰涩之文不易学, 所以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人物经历, 对于如何进行人物刻画则滞留在理论上。在实践方面, 学生虽然绞尽了脑汁依然是佳作难得。对于这种情况, 有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组织学生观看了高尔基、鲁迅、贝聿铭和赵普的影像资料, 让他们在充分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 对人物形象有了比较翔实的认识之后, 较好地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再进行实践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补充教学内容, 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过去语文书是学生的全部世界, 而今世界是学生的语文教科书。就是说, 新时代理念下的语文课程更加显现出“广采厚积而薄发”的教学特点, 而要有效实现这种能力的培养, 就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课外资料, 扩大其视野, 增长其见闻, 丰富其思想学识。这种广博新鲜资料的来源和搜集, 如果只是凭借文本和人力的话, 不仅费时费力费钱, 而且根本就无法实现资源信息的最大化。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 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应, 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除了必须课堂讲解之外, 另一部分知识教给学生并引导他们上网查阅资料, 广泛接受信息资源。这样, 既能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 又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信息量, 使之从中获得多元化的合作学习途径和合作方式, 在显著减少课堂依赖性和对教师依赖性的同时, 也能有效地促进语文课程的教学相长, 从而赢得一举多得的综合性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互动,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运用多媒体执教语文课堂 篇9

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 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自由度, 鼓励学生去探索, 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并互相讨论,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在掌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后, 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 青山绿水间露出小屋的一角;另一幅是一条宽阔的大路通向小屋, 有远山近草陪衬。要求同学在草稿上把这两幅画描述出来, 再和书上的作比较, 看谁写得好。同学们都拿起笔在草稿本上迅速地写, 然后同学之间相互看, 比一比, 写得好的我就及时给予鼓励并且在班上念给大家听。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并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注意力和丰富的相象力, 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多媒体教学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 有利于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 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是教师教学常用的辅助工具。但黑板缺乏生动与形象, 操作性不强,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如果教师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去吸引学生, 点燃他们的兴趣之后,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达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以及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突破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中的重难点, 由于学习的难度大, 需要有效的强化。在多媒体的教学中, 可以运用生动的色彩, 动、静结合。把关键的知识展现给学生, 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教学目的: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重点: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难点: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我选取了多组画面让学生观察, 同时我还将画面制成闪烁效果, 让学生充分观察看有什么发现。交流后就可以得出了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点:虚实结合, 由实到虚。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 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象, 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 有限的围墙, 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晨暮昏晓光线变化, “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 那“花蕊”会“绽开”, 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 崎岖的“山路”, “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 “空中走廊”;夜幕深垂, 小屋仍是小屋, “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 星点之下, 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 将现实的自然景观, 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 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通过这样的形式,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了理解, 而教师也把这节课上活了。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联系, 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都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多媒体可以加快教学节奏, 加大课堂教学密度, 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山区, 是一个农村高完中, 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差、底子薄, 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的最后, 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的画面:出示一个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风景画面, 让学生口头写作。好, 就会有一个小卡通人跳舞, 并有画外音:“你真棒!”写得不好, 就会发出“叹息”声。通过这样的练习、演示, 学生一个个乐此不疲, 课堂上充满了欢笑声。在欢笑声中, 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策略 篇10

一.让语言饱含情感, 富有感染力。

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丰富感情的课。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 讲台虽然不比舞台, 教师也不比演员那样, 但教师却不能不饱含深情。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 而应该做到情动于衷, 形诸于外。胡适先生说过:“情感者, 文学之灵魂, 文学而无灵魂, 如人之无魂, 木偶而已。”我们的文本, 作者既然赋予了作品以深厚的感情, 那么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深入体察作者之意后情动于中而形诸于言, 以饱含情感的语言引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就像过峦的风把他们感情的琴弦拨响, 引起情感的共鸣, 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声调抑扬顿挫得当, 轻重缓急适宜, 让学生产生出亲切感和信任感, 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气氛。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敏捷、兴趣才会浓厚, 学生才会学得轻松。饱含情感的教师语言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使用准确精到的口语表达。

语文教师应首先要具备一口熟练流畅、完整准确的普通话:发音要标准, 吐字要清楚, 叙述要流畅, 对于各类语音现象, 如多音字、音近字、同音字等要善于辨别和运用, 给学生健康纯洁的语言导向。切忌夹杂方言土语上课, 或经常带话头话尾“这个”、“那个”、“呢”等不良的口语习惯。只有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才能为学生所理解,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要中肯、规范、合乎语法,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有时课堂上也会有这样的现象, 讲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但是听者却不知所云, 有时围绕问题讲了许多, 但差一句关键话, 道理未讲明白。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口语表达必须要有条有理, 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必须对教材中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 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语言不在多, 而在精;不在繁, 而在简, 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能概括清楚的就不必翻来覆去地说, 在简洁的基础上精心锤炼, 追求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做到一语破的、一词解惑。俗语道:“话有三说, 巧说为妙”, 话要讲到点子上, 言简意赅, 丝丝入扣, 这样才能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才能让学生去思索。如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夸夸其谈、信口开河, 或是断断续续、停顿太久、啰嗦重复、不着边际连珠炮般一口气说到底, 这样的口语表达必定让学生过分紧张, 难以留下清晰的印象, 甚至让学生厌倦。语文教师准确精到的课堂口语表达是“粘”住学生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

三.注重运用课堂上的无声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言行神态, 读书写字, 无不在向学生作着示范, 教化和熏陶着学生。课堂教学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指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言谈话语, 而课堂上的无声语言包括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板书,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书写在黑板上的文字、图表等等。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无声语言, 是书面语言的一种形式。也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课题。板书设计本身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它不仅能够反映出语文教师的知识修养水平和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 能正确地揭示课文内容, 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而且能突出重点、难点。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板书语言, 增强学生的直观效果, 巩固知识促进记忆, 突出难点加深印象, 以字代言引人注目, 弥补口语难以表述明白的不足, 精致的板书就像磁石一般, 会吸引学生, 使学生在欣赏之中感受到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所以语文教师更应当精心设计板书, 决不能随便乱写乱画, 运用好板书语言对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语文教师板书的文字必须正确规范、美观艺术, 布局规范大方。或用精炼通俗的文字, 深入浅出地“点睛”, 或用简明的表格来归纳, 或用形象的画面来图解, 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 心领神会。如果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那么板书就是这幅画中最浓的那一笔。可是有的语文教师对板书语言的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语文课堂上的板书可有可无, 可多可少, 无关紧要,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无声的板书语言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 还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的另一种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 作为语文教师以优雅、得体、大方的体态语吸引学生很重要。所谓体态语言, 就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体态表现, 诸如表情、手势、眼色、姿态等。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如同口头语言一样的社会工具的功能, 语文教师运用丰富而有个人特色的体态语言, 不仅能给学生以外在美的观感, 而且能有效地表达教师的丰富而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感, 巨大的魅力, 有力吸引和感染着学生。相反, 如果教师毫无表情, 直挺挺地站在讲台上, 没有体态语的传情, 就很难激起学生听课的情绪。教师的体态语言主要有微笑语和目光语、手语、姿态语。课堂上老师的微笑, 如同阳光, 它可以温暖学生脸上的冬色;教师的微笑, 更是春风, 它能催开学生心灵的蓓蕾。在课堂上, 教师和蔼可亲、精神饱满, 脸部表情才会轻松愉悦、微笑大方, 眉目传神。学生受其影响, 心情就会轻松自如,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 就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姿势语, 是通过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言, 例如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可以适当地走动, 通过走的动作和姿势, 影响学生情绪,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 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 仅仅有丰富的学识是不够的, 还应该注重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力求把最精美的语言带入课堂, 让它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点点滴滴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精美的课堂语言是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 通过精美的课堂语言来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让我们的学生在精美语言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得知识。

上一篇:桡神经经损伤下一篇:64排双源CT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