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活动

2024-06-02

健康教育活动(精选十篇)

健康教育活动 篇1

南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建豫在启动仪式上指出, 各级各部门要以合理有效控制摄取食盐量为切入点, 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医疗专家代表南阳市骨科医院院长贾虎林进行了现场健康知识讲座。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们要从细节着手, 从对食盐的摄入量着手, 改变“口重”的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减少食盐摄入量, 有效控制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活动 篇2

厦门思明实验幼儿园 执教老师: 邵晓阳 指导老师:郑仁凯

刘少婕

设计意图:

“教育源自幼儿生活”。孩子们都经常听大人们说要爱护牙齿,但是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主动,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借助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很感兴趣。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

一、认识牙齿的功能;

二、认识龋齿的和爱护牙齿;

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三个环节分工清晰,环环相扣。让幼儿了解牙齿,认识龋齿的原因、危害,从而主动地去保护牙齿。活动采用了了解原因、经验交流、亲身体验、表述总结等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一些简单常识,知道保护牙齿。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牙卫生习惯。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刷牙 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人小镜子一面。口杯、牙刷一副。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观看动画片:《牙齿逃跑了》引导幼儿了解牙齿的用处。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1.看片断

(一)师提问:皮皮睡觉前都做了些什么?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2.看片断

(二)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牙齿遭到破坏会受得了吗?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3.看片断

(三)师提问:牙齿为什么逃跑了?(因为不刷牙,会龋齿,牙齿生气了就逃跑了)

没有了牙齿,人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回答牙齿的用处)3.牙齿有哪些作用呢?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展示牙齿的功能。(咀嚼、发音、美观)

4.小结:牙齿的用处可大了,可以帮助咬断嚼碎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发音,使我们说话清楚;让我们变得漂亮。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护牙齿。

(三)探究保护牙齿的方法

1.小朋友们有蛀牙吗?请幼儿同伴间互相看看、说说。2.自己每人拿一面小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蛀牙。3.出示课件图片,认知龋齿。

师:牙齿非常有用,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牙齿,那么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小朋友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吧!

4.结合课件图片,教师小结保护牙齿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咬硬物、少吃糖、定期检查。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正确的刷牙方法。观看课件《乐乐学刷牙》每位幼儿跟随动画一起学刷牙。

6.看完动画课件,老师结合模型带领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老师先示范,再请个别幼儿尝试)7.表演《刷牙歌》

(四)活动结束:

1、播放刷牙方法的图片,幼儿在图片提示下体验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

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篇3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健康教育

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靠几次主题活动、几节教育活动就能养成的。关键是要靠我们通过日常生活每个环节,对儿童随机地进行健康教育。比如,在孩子进餐时指导他们爱惜粮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尽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体格锻炼,我们可以通过早操、体育游戏、运动器材等对儿童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二、健康教育内容应贴近儿童生活

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活动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教育就无法实现。健康教育活动,应让孩子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立足于生活体验,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

三、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

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既要重视孩子的身心保健教育,也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体质,即保健和锻炼并重。只重视体育却不重视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只重视日常生活中有碍健康的突发事件的补救处理,却不重视开展系统性的促进健康的教育;只重视通过“健康课”教给健康知识,却不重视通过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随机教育及时培养健康行为等,都是无益于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表现。

所以,如果进行分领域教育,首先需要明确规律和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教育意义,其次应当关注领域之间的必然联系,尽可能挖掘每一领域教育活动的发展价值,不要人为割裂;如果进行综合教育,首先需要熟练把握各领域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领域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寻找实际的整合突破口,以及将各领域教育加以整合的方法和手段,确保发展是全面的和必要的。

彰显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教育功能 篇4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对象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 对于人来说, 在他的人生之中,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恐怕是幸福完满的人生。而幸福完满的前提是什么呢?当然是健康。没有了健康, 你拥有再多的财富, 再多的智慧都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有人说健康是金, 而其实健康比金更重要, 金还有价值, 而健康是无价的。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人却在用今天的健康赌明天的幸福。据调查世界上现在的人口, 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患病的占20%, 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也就是说有90%的人都不是健康的。而对于学生的调查, 也显示出现实的严峻性。影响健康的因素除了遗传、环境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外,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

在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教育功能之前, 我们首先来明确健康的含义。

一、健康内涵

健康之含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说法: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也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的总称和具体内容。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发育良好, 功能正常, 体质健壮, 有健全的心理活动, 精力充沛, 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 与生活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与均衡,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1]也就是说人的健康包括四个方面, 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的健康和道德的健康。

身体的健康是:躯体健康是指人体的结构完整和生理机能的正常。它是其它方面健康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 使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社会适应健康是指对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 能以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去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以及在工作、家庭、学习、娱乐、社交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2]

道德健康:道德可简单解释为做人的道理和应有的品德。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发展与升华, 是个体依据社会伦理要求而确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道德的最高标准是“大公无私”。道德的基本标准是“利人利己”。道德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

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健康教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 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性。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其特殊性决定其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特点, 它具有健康教育的功能。

1. 综合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从1979年到1995年连续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测试结果表明, 中国青少年的耐力素质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一直呈下降趋势;柔韧性素质和肺活量也有所下降。另据《中国教育报》1999年12月23日报道: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小学生占14.8%, 初中生占44.20%, 高中生占61.25%, 高考学生体检合格率仅占15%, 参加体检受限人数有上升趋势。[3]而出现这样的原因其实主要因为学生运动太少。

而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要通过“做”、“调查”、“考察”、“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活动研究相关主题。而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比如参加劳动技术教育, 学生的身体会变得更加的矫健和灵巧;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 学生会更加的活跃, 也会更加的生龙活虎。

2. 综合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的健康是心理的完善状态。健康的心理应包括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责任心、爱心、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等品质以及包容和宽容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考试压力的不断增大, 导致了中学生许多心理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表现在:精神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自杀、网络及游戏成瘾、情绪失常等, 这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并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据有关调查资料测试发现:目前在校中小学生中有35%左右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率为60%-70%。[4]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生活,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与快乐的, 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感,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本领, 在“玩”中体验成长, 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从而避免学习的焦虑, 精神的抑郁, 情绪的失常, 让学生过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3. 综合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健康

社会适应健康是指对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 能以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去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以及在工作、家庭、学习、娱乐、社交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综合实践活动, 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活动, 强调的就是交流、合作等。孩子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活动目标, 在主观意愿的驱使下, 结合老师等的指导, 会努力与人交往、交流。通过合作交流, 同学间的关系会更加变得融洽。通达的交往形式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活动中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综合实践活动, 一般都需要搜集材料。学生搜集材料时, 往往发动以小组的形式, 多渠道、多方面进行搜集, 查找报刊杂志、上网查阅、访问相关人士、发放调查问卷等。许多活动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而且许多的活动也需要和外界联系、沟通, 这样学生不自觉的就会养成尊重他人, 团结同学的品格, 形成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谦逊态度, 习惯与他人合作的民主方式, 养成集体协作的精神, 从而实现社会适应的健康。

4. 综合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 其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探讨的本来就是人与世界的和谐相处,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而其对于学生道德健康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实践性、自主性, 让学生在“做”中了解做人的道理, 正如一句格言所言称的那样:“我听过, 我忘记;我看过, 我记得;我做过, 我学会”,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化信息为知识, 化知识为智慧, 化智慧为德性”。因为没有自主的探究体验就不可能有“悟”, 不可能有“智慧”, 没有“智慧”就不可能知人认事, 不可能对人、事给予足够的敬意, 因而也就不可能具有高尚的德行。

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以为道德教育的方式, 改变原有道德教育单纯的认知学习, 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和“全人活动”。[5]这种深度学习, 影响到学生的整个生命, 并以深刻的方式改变着他们超越智力之外的东西, 形成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教育功能

1. 树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健康教育观

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教育功能首先必须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具有健康教育观, 能够了解健康的内涵, 心中时刻装着四维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 这样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 才可以更好地确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健康教育目标, 才能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给予指导,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 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教育目标

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分析, 也就是说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分为四个方面, 身体健康的目标、心理健康的目标、社会健康的目标和道德健康的目标。在活动之前就要预先想好, 通过本次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健康观念。这样活动中才会不时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教育。

3.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 其实还有一些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比如心理健康课、健康教育课、体育课、品德课等, 可以将这些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 这样既可以促使这些课程的改革, 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也可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教育功能, 可以说事半功倍。

总之, 健康的人生, 才能成就幸福的人生, 通过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教育功能, 我们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段旭光.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刍议.辽宁师专学报, 2007 (4) .

[2]李风华.健康教育应当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河北交通科技, 2006 (4) .

[3]杨志贤.论新健康观下的学校体育教学.广西教育, 2003 (1) .

[4]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教育参考, 2003 (7-8) .

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 篇5

为提高师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营造校园心理教育氛围,加强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5月份决定开展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活动宗旨

面对全体学生,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咨询机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放飞心灵、快乐相随”

三、活动时间

2015年5月

四、活动内容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依托校园网、校刊、宣传窗、广播等载体,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校园情景剧表演、个案辅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保障设施投入,提高使用率,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持证上岗比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和融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班要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面对少数出现情绪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人格偏差、人际关系不良、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及各种问题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五、具体活动安排

1、组织参加“慈溪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启动仪式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场观摩会。

2、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开展一次心理健康集体辅导,对相关学生做一次心理健康个别辅导。

3、开展庆“六一”活动。

4、学校宣传窗、各班黑板报出一期心理健康专刊。

5、针对临近期末,复习迎考的特点,务必对学生做好减负减压工作。

6、每一位班主任老师上传一份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慈溪市掌起镇洋山小学

2015年5月

慈溪市掌起镇洋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总结

在本次以“放飞心灵、快乐相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认真制订活动方案,积极抓好落实,面对全体学生,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咨询机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依托校园网、校刊、宣传窗、广播等载体,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校园情景剧表演、六一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保障设施投入,提高使用率,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持证上岗比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和融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强化德育导师制,加强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普查、面对少数出现情绪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人格偏差、人际关系不良、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及各种问题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四、针对临近期末,复习迎考的特点,我们学校认真开展了对学生的减负减压工作。

今后,我们以活动月为契机,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注意积累相关 材料,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慈溪市掌起镇洋山小学

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 篇6

如何使心理活动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呢?

一、在执教标准上要防止学科化倾向

学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心理健康活动课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其次,它不是为今后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若将心理健康活动课定位为心理学课程,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也会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

心理健康课尽管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不主张直接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但并不是说心理健康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的,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式呈现的,而是以经过处理了的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式出现的,是始终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

以昆明市盘龙区桃源小学三年级一堂心理活动课《战胜困难,我能行》为例。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困难”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按照学科课程的教学思路,可能会先讲“困难”的概念,再联系实例进行教学。可喜的是这节课的执教老师比较好地处理了教学目标和要求。首先,她提出问题:“在学习、生活中,你遇到最大的、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是什么?”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发言非常踊跃,涉及面较广。学习方面:最怕写作文,课堂上怕老师提问,生字记不住,朗读不流畅,口算不快,复杂的应用题不会列算式等。生活方面:父母不在家时不会做饭,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不会自己洗头、梳小辫,不会洗碗筷等。就在学生初步认知“困难”之时,执教老师紧接着让学生做“蹲马步”练习,要求做到:两腿分开,与肩宽平行,身子下蹲,小腿垂直地面约90度,坚持30秒钟。通过游戏,学生体验到了蹲马步的困难。第三步,通过课件演示真实事例,如我们身边一直怕写作文的刘小璐,手臂骨折的陶伟明,中国奥运冠军刘翔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困难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存在,但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我们就能取得胜利。第四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几条克服困难的途径:困难并不可怕,要敢于面对它;充满自信,积极向上;不退缩,坚韧不拔;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最后,教师乘热打铁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到最困难(生活或学习)的一件事,在学习报告单上写出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整节课没有抽象的“困难”概念解释,却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困难”,获得了战胜“困难”的体验。

二、在教学方式上要强调“活动”,注重“体验”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实际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心理活动课可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活动的选取一定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那些既生动有趣,又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

以桃源小学三年级《你进步,我快乐》一课为例。引入新课时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拍手歌”的小游戏。歌词是“夸夸你,夸夸我,你的优点我来夸,爱学习爱劳动,朋友最多就属你。”学生边拍手边念儿歌,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会欣赏别人,是件多么快乐的事呀”!第二步,设计模拟情景“念书信”。通过向全班学生念《给李老师的信》,启发学生思考:“信中的‘我’问题出在哪?”从而导入主题:避免、克服嫉妒心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你嫉妒过别人吗?如果有,你会有哪些表现?当你嫉妒别人时,心情如何?2.嫉妒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害处?3.如何才能避免和克服嫉妒心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先启发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谈起,尽可能敞开心扉和老师、同学交流,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嫉妒心既害人又害己,会影响身心健康”。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你进步,我快乐》心理小品:由两名同学扮演小运动员,在学校田径运动会100米比赛中,他们俩一个是第一名,另一个没有取得名次,可他们俩却相互鼓励,从而使学生获得“心胸宽阔,有自信心,学习他人长处,会为别人取得成绩、进步而感到高兴”的心理体验。第三步,设计了模拟情景“写回信”。让全班同学代李老师给信中的“我”写一封回信,为“我”解除烦恼。学生们各抒己见,把活动课上的心理感受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去。

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足了思考、体会和表达的空间,并在学生似有所悟,似有所感的时候相机组织交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大胆地说出来。这种处理方式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又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心理活动课要达成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调整,自我疏导,最终实现“助人自助”,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例如《关于误会的话题》一课,执教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了解除误会的几种办法:1.主动进行解释,澄清事实;2.用书信方式作解释;3.谅解、宽容别人,不予计较;4.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5.进行娱乐活动忘掉此事。再如《在竞争中落败该怎么办》一课,经过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办法:1.转移目标,保持稳定情绪;2.真心为对手喝彩,应有欣赏对手成绩的气度;3.少一份虚荣,多一份光荣;4.赢得起,也要输得起;5.落败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6.找一找原因,总结经验,继续努力;7.采访父母或亲近的人,了解一下他们遇到落败时是怎样排解心中的郁闷的。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活动课提倡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解释,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提示,在课终时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健康教育活动 篇7

一、不能充分体现活动性特点

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在亲自参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的指导,促进儿童主动参与。但幼师生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主要以谈话、故事、儿歌的形式进行,往往教师讲得多,幼儿活动少,幼儿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这显然不符合《纲要》的要求。

二、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效果,活动设计偏离主题

一节课,要通过有新意的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但也不能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程度,活动的设计更要建立在紧扣目标的基础上。例如,小班健康活动“认识红绿灯”目标: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认识斑马线。学生在设计活动时,课堂上请来了一位“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全副武装,带着警帽,腰带警棍。“警察叔叔”一到课堂,幼儿就围了上来,有的摸警帽,有的摸警棍,七嘴八舌问它们的作用。“警察叔叔”也非常热心,一一给他们解答,最后又和幼儿合影照相。课堂看似热闹,但这一活动偏离目标,画蛇添足。

三、不能充分体现主动性特点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帮助、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理解纲要的精神,学生在备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教幼儿制作风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教师演示和手把手教。当我问到材料怎样获取时,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由教师准备分发给幼儿。幼儿完全成了掌握知识的容器,思维受到教师的束缚。我就再次提醒学生:“幼儿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幼儿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起到引导、帮助、支持的作用。”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转变过来。

下面是学生的讨论结果:①动手做一做。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鼓励幼儿自带材料,动脑筋自选材料,在选材和制作过程中,教师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②出去试一试。关于“怎样让风车转起来”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们达成了共识:就是让幼儿到户外玩儿,自己尝试发现“有风的时候风车能转起来”。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什么时候风车转得快,什么时候风车转得慢?”学前儿童正处于好奇、好动、好模仿的时期,他们对问题的探求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考,而是通过摆弄、操作、观察等动作思维来进行。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应想办法让幼儿主动探索, 在探索中提高能力。

四、活动缺乏可操作性

在设计活动和游戏时,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乐于操作。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例如:学生在设计“我爱小手”活动时,结束部分设计了“健康小手”的墙饰。墙壁上画一颗大树,树下画上小朋友手拉手的图案,幼儿把自己的小手印下来,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然后贴在树干上做树叶,最后幼儿一起把“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字样贴在墙壁上。本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又非常感兴趣,操作性很强。然而,有些活动操作性就不强。比如在“银行”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制作精美的盒子、废弃的键盘、各种自制的存折、废旧的银行卡,以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的幼儿像真正的工作人员一样操作。然而,不管是“顾客”还是“工作人员”,可能只知道银行是取钱的地方,他们对取钱的过程都缺乏了解,只是做一个取钱的象征动作,而不是真正需要一个成人世界的银行。由于学生缺乏对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的深入了解,导致“幼儿在简单模仿动作中体验”和“教师期望幼儿在遵循规则中学习”之间发生矛盾,使“银行”游戏受到冷落。

五、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较弱

第一,学生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往往不能关注到全体儿童,只注重少部分儿童的参与,大部分儿童成为活动中的看客。比如健康活动“打针吃药不怕”,学生组织幼儿玩“我是小医生”的游戏, 活动中只请几组幼儿模仿“护士”和“病人”,大部分幼儿只是观众,没有参与活动。《纲要》指出:要面向全体儿童,注重个体差异。应组织全体幼儿都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师鼓励怕打针吃药的幼儿做一个勇敢的娃娃。

健康教育活动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目标人群为当地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计划活动人数300人,实际活动人数约850人。

1.2 方法

1.2.1 设计原理

综合运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组织传播的健康教育理论[5],并根据信息传播“授-传-受”原理,设计多维度现场健康活动,挖掘传播效果最大化。在“授”因素上,主要设计信息源多元化:主讲人(教师或专家)、“授”者角色互换的人际传播,预设多媒体课件(声、影、图、文),围绕常见的5个“W”和1个“H”问题(Who、When、Where、What、Why、How)设计多种释疑技术;“传”递路径上,随信息源的改变而媒介发生相应变化,主要通过多媒体设备、现场人际传播平台(教师或专家点评、个体思考、人群互动参与讨论、现场获得咨询与指导他人)改变传统载体的板书、宣讲书本单信号传递;“受”众(现场参与者)因人口自然因素(性别、文化)较固定,主要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提高信息接收效果,应用激励机制[6](精神、物质)的多阶段知识竞赛与竞技,激发受众主动参与。

1.2.2 内容

信息源以防治艾滋病专题项目编印成书刊,通过学生机构小组集中讨论及问卷调查进行项目形成评价并确定核心信息,根据核心信息定制约15~20 min小讲座课件,授者备课(教师或专家)、设计核心信息竞赛题目多媒体电子文件。核心信息围绕什么是艾滋病(What)、艾滋病毒侵犯部位(Where)、艾滋病潜伏时间(When)、艾滋病为什么能够传播(Why)、哪些人的行为最危险(Who)、如何预防应对(How)6个问题。竞赛题目设计封闭题型(是非、单选或多选)及开放题型(案例分析阐释题、技艺创作)。案例虚构邻居、同学、朋友、亲戚等身边人物,并虚构高危行为、疑病、麻痹、求助、迷惘、无知、违法(故意传播疾病)等案情。小组竞赛设置3等级奖项。多媒体竞赛题目设计见表1。

信息载体及条件准备包括场地、设备(包括多媒体、麦克风、计算机)、小讲座、竞赛题目电子文件、现场观众答题条幅拉挂题目、展板、答题亮题号牌、技艺对决用纸张(创作歌谣、对联的给出关键词)、笔、海报、奖品等。

1.2.3 现场实施方法与步骤

活动前1个月发出自编防治艾滋病书刊至肇庆学院2010届的14个分院6个学生机构传阅,并通过学生机构发布相关活动信息,活动前3 d张贴活动海报,活动当天场外摆放展板供场外观众阅览。举行小讲座(教师或专家)和竞赛(分小组必答及抢答、现场观众竞答、现场观众主题技艺对决、现场观众及场外观众抢答4个环节穿插进行),打分并点评(教师或专家)——评奖(教师或专家主持,学生代表协助)。

1.2.4 活动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非等同空白对照、活动组前后对照、现场观察法(清点参与人数、现场气氛、阅读资料氛围)、小组集中征询法及问卷调查法评价活动及信息传递效果,参与率、效果满意度、形式认可率、核心信息答对率为评价指标。

2 结果

2.1 学生参与热情高

活动方案向校方发出后,学生机构强烈要求扩展多个学生机构及增加组队人数,以满足学生积极参与热情,由原计划的4个学生机构组队16人,扩展为6个学生机构组队24人参赛,覆盖14个分院共500多人参与了活动,超出预期目标。

2.2 活动效果

活动前后分别调查14个分院学生58名及68名,其中14条核心信息题目答对率由活动前的76.9%提高至93.7%(χ2=77.107,P=0.000);活动前后同期调查非活动院外生148名,答对率为75.2%,与活动组学生活动前答对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7,P=0.657),但与活动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效果满意度认为很好及较好的分别占58.9%,30.9%,认为差及一般的仅占10.3%;小讲座及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形式认可率占92.6%,“讲授课及其他”形式仅占7.4%。活动前,通过对竞赛小组集中询问法调查,得知学生对国家防治艾滋病政策及当地防治条件的知晓程度几乎空白,仅1人略知一二;活动后,小组竞赛案例分析的9个相关知识点中,仅有1支队答错其中之一而被倒扣,现场观众每次竞答均有近半数举手竞抢,场面气氛热烈。收到现场主题技艺竞技的作品共6份。

2.3 辐射效应

场外吸引300多路过学生聚集观看展板及抢答题目,活动结束后,场内外仍聚集大量学生,兴趣不减地围拢课题组成员继续讨论题目,认为这些启发型趣味题目及形式,让他们恍然明白了原来一直纠结、模糊、恐惧的应对认知,部分学生强烈表示会考虑参与到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行列。校方反映赛前学生讨论的热情高涨,从翻阅学生携带本课题组编发的书刊中可随处见到各种重点标记。

3 讨论

受众参与率是健康教育干预过程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5],设计知识竞赛和竞技的激励,可以制造环境因素促成主动参与,该多维度竞赛活动模式的参与形式包括项目形成的讨论、方案实施、竞赛竞技,学生通过答题、讨论、辨析等环节充当了“受、授”人际信息传播的双重角色,以及联系社会关注问题及所见所闻虚构案情及人物角色,吸引观众积极讨论及案情的判断与应对。设计专家点评可获得现场释疑纠错效果,以图文、广播剧、影片形式等多媒体播放能提高趣味性,通过技艺即席对决吸引不同专业学生用不同形式表达活动主题,图片展阅答题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课题组针对大学生的思维水平及高校教育灵活的特点而实施的改革试验,与肇庆市高校历年以印发折页、摆放展板及现场有奖答题等一过性专题活动形式相比,所需活动经费支出低于或与历次等同,传播维度及信息传播持续性则更具优势,从效果评价显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核心信息知晓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课题组负责方案的设计与项目实施的培训指导,活动规模通过增减题目由“授者”控制,编制的题目及操作方法经相关专家反复完善后制成电子文件,供高校自办及重复应用,操作方便,提高了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所需设备源于高校原有的多媒体设备,节约资源。主持、计分、传递麦克风、奖品派发、海报制作等工作由学生负责完成,既锻炼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达到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授者还可根据规模大小、经费状况决定是否设物质奖励,其他的专题项目活动可通过该题型模式设计竞赛电子文件,减少各高校重复劳动成本,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EB/OL].[2012-03-19].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zcfgs/s3576/200804/16491.htm.

[2]向伟能,刘文导,鲁尧.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65-166.

[3]孙小林,陈贵岭,娄善华,等.大学生性知识来源与性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OL].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3-19].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21145670.

[4]梁碧绿,蔡健生,张镜明,等.肇庆市大中专院校新生生存质量状况及健康相关知识行为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3):19-21.

[5]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128.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创新之举 篇9

一、将健康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让活动更有效

陈鹤琴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晨间锻炼活动和早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开始的活动,也是幼儿早晨入园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专门性的身体锻炼活动。我们应当加以充分地组织和利用。例如:

(一)晨间巧接待

在中、大班幼儿入园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值日生活动,如:浇浇花、抹抹桌椅等,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主动维护班级环境的整洁、卫生。

(二)晨间锻炼巧引导

在组织晨间锻炼时,我们要给幼儿充分探索锻炼的机会,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安全、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小型器械,比如皮球、圈、沙包、垫子等等,让幼儿在熟悉各种活动器材的功能和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后,探索其新的玩法,并达到一物多玩的效果。如玩“沙包”,可以投掷、抛接、头顶沙包走、肩扛沙包走、背上驮着沙包走、夹沙包跳、夹沙包走;可以一个孩子玩,也可以几个孩子进行竞赛活动。又如圈,除了常见的玩法,我们还开发出“穿圈”“钻圈”“套圈”“追圈”等一系列新颖的玩法。不同的玩法发展了不同的动作和能力锻炼效果好。

(三)早操活动巧编排

早操代表着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教师要将课改理念“新,活,趣”融入早操中。可精心挑选风格多元的音乐,巧妙设计动作及队列队形,编排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本土运动特点、突出园本特色、难易适当,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早操。如我园大班幼儿编排“中国功夫武术操”、中班幼儿编排“嘿嘿哈哈武术操”、小班幼儿编排“三子经武术操”幼儿的早操活动即显园本特色,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锻炼活动中幼儿精神抖擞、精气神十足,就连空闲的家长也在幼儿早操时段驻足等候观看幼儿活动。这样的创新编排很好地体现了园本教育理念,有利于孩子全面提升素质,健康快乐成长。

(四)体智能课程巧引进

目前幼儿园缺少男老师,孩子从小在一个只有女性的环境中生活,大部分孩子身上普遍缺乏阳刚之气。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引进“体智能教学模式”,弥补了女教师在教学当中所缺失的一些东西,启发了教师的教学思维,改观了教学理念,拓展了教学思路,让孩子们在一个个活动中感受不同的“刚性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学习、欢笑”的天然潜质,使孩子的童年更健康、更欢乐、更童年!

(五)户外器械巧投放

在户外活动中,丰富的器械准备是基础。教师应考虑其多面性,如户外体育区域可以根据幼儿活动兴趣投放材料色彩鲜艳、器材新颖或有声响活动材料,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主动会参与尝试,仔细琢磨这些器材的玩法;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目标投放材料,如果是同龄幼儿进行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则可依据小中大幼儿不同的年龄段的体育动作发展目标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器材,同时能体现出各年龄段不同的层次要求;根据各活动区功能需要配置活动器材,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这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因而在活动形式上区别于一般的户外体育活动。它是全园性或年龄段的体育活动,可以划分一定的活动区域。如:钻爬区、投掷区、跨跳区、自由活动区等。因此,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可依据这些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选择地投放。如:钻爬区,可放一些便于幼儿钻爬的垫子、桌子、椅子或是在挂着的绳子上吊一些小铃铛、气球,让幼儿练习钻爬动作。

二、健康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让教育更无痕

幼儿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以应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一)通过户外活动器械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如:提供球,幼儿就开展球类活动;提供绳,幼儿就开展绳类活动。在户外活动区投放竹梯、飞镖、跳绳、轮胎、陀螺、滑板车等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会玩上一会儿。

(二)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通过墙饰布置、家长园地、“我运动,我健康”宣传专栏等进行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的宣传。

(三)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例如:“我爱环境美”“整洁的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

(四)园内设置警示标志、玩具架上的归类标识、自来水龙头旁的洗手图示、就餐时的轻音乐,大型活动器械定期检修,并有保护设施等。

三、健康教育走向家庭、社会,让活动更具影响力

幼儿健康教育必须要取得家长的共识,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巩固。

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遇到坏人怎么办?”亲子同乐活动“小袋鼠跳跳”“螃蟹走路”“大手牵小手”“家园特色健康教育活动展示汇报”等活动。在实践中发现:家长的热情参与在某些程度上会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辐射了“家长向孩子学习”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这种家长配合营造积极的健康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健康教育内容推陈出新,让活动更精彩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例如:像《丢手绢》《老狼老狼几点了》这类传统的体育游戏孩子们非常喜爱,但活动中我们却常常发现传统的游戏规则对幼儿失去了挑战,孩子们玩不久觉得老是这样玩没什么意思。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动画片中的情节和角色或现场上简单的物品,如地上画的圈、一堵墙、一个角落、树荫、草地、现成的户外小器械、小椅子等,把人物角色、道具创设到情境中,让很多有趣的老游戏,赋予新的玩法。如“老狼老狼几点了”的这个游戏。我利用孩子们的新宠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把‘老狼老狼几点了’改说‘灰太狼、灰太狼几点了’啦。”孩子们都笑了。“等会儿我学喜羊羊。”“我学懒羊羊”孩子们边说边做着小动物的模样,使得动物们的角色更加丰富了。接着我请幼儿进行后半段的创编,问道:“灰太狼本领很大,一下子捉了许多小动物,而调换灰太狼角色的只有一只小动物,其它小动物站在旁边看大家游戏,心里肯定痒痒的,想个什么办法,让他们按要求停止游戏,又开开心心看大家玩呢?”幼儿说:“把他们关起来。”我疑惑道:“关哪儿呢?”孩子们指着操场上画着的小圈说: “地上画的圆圈就把它当老狼的家,关在里面。”我表示同意,又启发到:“要是关着,不让出来玩,还是挺不开心的,怎么办呢?”一孩子抢着说:“灰太狼去抓小动物时,我们去救出来。”“不好救的,我们在逃跑呢。”有人表示行不通。“那编个天黑了,灰太狼要睡觉,睡着了再去救。”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在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断地补充着别人的想法,我也鼓励并追问道:“大家想得真不错,那救时要注意什么呢?”“不能发出声音”小朋友回答。老师又问:“脚上哪个部位走路时声音很轻呢?”孩子们尝试着轻轻走路,最后,决定踮起脚跟,用前脚掌又快又轻地走,用这样的方法走进狼窝救出小动物。为了让情节有个完整性,我说:“用什么方式表示狼醒了,发现小动物不见了呢?”“老师当‘村长’来叫醒狼,就可以重新玩了。”于是我顺着孩子们的意思,把规则渗透了进去:“那好,你们小动物必须又快又轻地去救,救好后快速跑到安全线后,随时注意“村长”喊狼醒来的口令。”老师为自己能成为新编游戏活动中的一个角色而高兴。最后我把孩子们创编的游戏情境连起来完整地讲解了一遍,自己为孩子们补充了一个规则,要求灰太狼抓两次睡觉一次的方式进行,让灰太狼多捉一些动物来避免人多跑动而引起的碰撞,同时也增加趣味。老游戏新玩法,新趣味,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也使传统集体游戏在师生不断的改进中,变得更加好玩、更加完善,让每个幼儿都能分享游戏的快乐。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让教育更具生命力

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篇10

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交通安全常识, 能辩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 了解消防安全常识, 并能在火场自救逃生。

(3) 了解掌握地震逃生的原则, 掌握不同场合的避震措施及自救、互救应注意的问题。

(4)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掌握触电事故急救的应急方法。

2.能力目标

(1) 通过本节实践活动,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安全预防及遇险应急常识, 掌握交通、消防、用电、地震等突发险情的自救互救的方法与技能。

(2)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意义, 学会保护自我和关爱他人。

【学情分析】

有关交通、消防、用电、地震方面的安全常识问题, 中学低年级或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接触。但学生应用安全方面的知识应对安全突发事件时缺乏对策。本节活动课以学知识、学技能、学生活、学创作为主要活动任务。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组织形式及组织方式】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为主要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知识竞答、分组活动相结合。

【教具准备】

灭火器、交通标志、有利于地震逃生的10件道具 (钢管、面包、消炎药、毛巾、钢笔、矿泉水、故事书、玩具汽车、创可贴、手机) , 动画视频:火场逃生视频;地震来了怎么办, 知识竞答题等, 星级小组量化打分表。

【活动重点、难点】

1.了解交通、消防、用电、地震四方面的安全常识, 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

2.情景剧表演是本节活动课的难点。

【活动流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问候

2.分组:为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根据班额人数一般分为4个小组。

3.教师讲解有关安全、卫生和活动要求。

二、导入语

我们这节活动课进行的主要内容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及地震安全四方面的主要内容。看似熟悉的内容, 同学们到底了解多少, 在本节活动课中将会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环节主要有:学知识, 学技能, 学生活, 学创作。

我们的活动口号是:珍爱生命, 保护自我, 关爱他人 (请同学们齐声高呼) 。

宣传标语是:安全是歌, 谁唱谁清醒, 谁听谁安宁。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

三、具体活动环节

本活动课将进行星级小组评选, 根据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生活小尝试、情景剧表演、课堂纪律等得分评选星级小组。为星级小组发放五角星留做活动纪念。

环节一:学知识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请同学们观看交通标志展板, 弄清以下问题:

(1) 交通标志有哪四种?

(2) 颜色及对应的名称应怎样记忆?

(3) 简要说明记忆的方法。

2.进行安全知识竞赛

必答题: (介绍竞答规则)

(1) 我国交通标志分为四种:

禁止标志用 () 色;警告标志用 () 色;指路标志用 () 色;提示标志用 () 色。

(2) 《道路交通管理条理》第六条规定:驾驶车辆、赶、骑牲畜必须遵守靠 () 通行的原则。

(3) 行人横过有人行横道灯的人行横道时, 必须遵守的规定:人行横道灯信号 () , 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线; () , 不允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线, 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 可以继续通行; () , 不准进入人行横道线。

(4) 三警电话是什么?火警电话接通后, 应讲清什么?

(5) 在道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多少周岁? (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组织过程: (1) 介绍竞答规则; (2) 分组答题。前4题每组1题, 答对加10分, 答错不得分。 (3) 题5是共同了解的题目。]

抢答题: (介绍竞答规则)

(1) 如果油锅起火在第一时间应该怎样去灭火 ( )

A.向锅里倒水 B.盖上锅盖 C.将油锅端离煤气灶

(2) 抢救触电者, 首先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

A.切断电源对触电者实施心肺复苏

B.等着漏电保险起作用

C.马上去寻找救护人员

D.立即拉开触电者

(3) 我国“119”宣传日是每年的 ( )

A.1月19日 B.6月19日 C.9月11日 D.11月9日

(4) 我国食品安全认证标志是哪两个字母的缩写 ( )

A.CS B.QS C.BS D.QQ

(5) 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 )

A.从窗户跳出 B.躲在床底下 C.躲在墙角下 D.原地不动

(6)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在每年三月的第几个星期一? ( )

A.第一个 B.第二个 C.最后一个

(7) 当遇到火灾时, 要迅速向 ( ) 逃生。

A.与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有光的方向

活动过程: (1) 介绍抢答规则:出示题目读题, 老师说开始后抢答。各组底分10分, 第一个站起的回答, 答对在10分基础上加1分, 答错不得分;每题老师还没有说开始就站起的属于犯规, 在10分基础上倒扣1分。

(2) 组织抢答 (注:5、7小题需要学生演练) 。

环节二:学技能——观看两个视频

视频一:播放高层楼房着火怎样逃生的视频。

观看视频后学生小结火场逃生的基本要点: (1) 沉着冷静。 (2)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或匍匐前进, 切忌直着身子走。 (3) 不可乘坐电梯逃生。 (4) 当疏散楼梯都被大火烟雾封住时向楼层高处逃生。 (5) 用颜色鲜艳的衣物挥舞求救等。

讨论:当面临危险时同学之间应该怎样做?

场景假设:在火场逃生中不知道东西南北, 你的四周全是烟、火, 就近一扇门一推门开了, 赶快躲了进去, 把门一关, 没烟没火感觉十分安全。不好, 门缝进烟, 此时的你该怎样自救 (学生讨论:有水源时该怎样自救;无水源时该怎样自救)

视频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观看视频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 地震逃生的基本原则。 (2) 不同场合避震的方法。 (3) 地震逃生时怎样自救互救。 (4) 自救、互救应注意的问题。

环节三:学生活

1.情景模拟。

活动室内设置了有红绿灯装置的十字路口, 同学过十字路口 (教师讲清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 (1) 观察熟悉活动室内的“十字路口”, 教师说清行人要到达的目的地; (2) 要求一切听从信号灯的指挥; (3) 实地演练, 4个组从东西南北不同方位同时进行尝试; (4) 学生谈实践中的启示。

2.生活小尝试。

活动目的:各小组代表自选有利于地震逃生的器物并说明理由, 培养学生地震逃生时的自救能力。

准备的器物道具:钢管、面包、消炎药、毛巾、钢笔、矿泉水、故事书、玩具汽车、创可贴、手机。

活动过程及要求: (1) 说明此活动的目的。 (2) 说明此活动要求:对于选到的物品的使用, 只要解释合理每组都可加10分。 (3) 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与选择两件物品, 不得多选, 选到后回到队伍中, 与本组同学商讨:选到的两件物品, 对地震逃生各有那几方面的帮助?商讨好后请代表站到队伍前面等待发言。 (4) 按小组顺序代表发言。 (5) 师生点评并补充。

环节四:学创作

情景剧表演:教师要求小组同学积极参与, 大胆表演, 表演优秀者加10分。

环节五:拓展提升

1.评出星级小组;2.星级小组的代表谈获胜感言;3.学生畅谈活动收获。

环节六:教师做活动课结束语

活动课即将结束, 老师送上对同学们的祝福: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愿每位同学都能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摘要: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的设计,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一篇:心脏外伤手术下一篇:集团公司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