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的结尾

2024-05-21

思想政治课的结尾(精选四篇)

思想政治课的结尾 篇1

精心设计一个有余味的结尾,不仅能起巩固复习的作用,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的结尾才能吸引住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用提问的方法结尾

教师在课堂结尾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总结性、概括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比如在讲完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之后,在总结时提问:“一切事物发展的道路如何?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学生能答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向前发展的。教师接着再问:“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那么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什么?”学生一般都说不清楚,留下悬念,让学生课后思考。

这样,一节课的最后三分钟,教师既总结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升了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能力,同时也为讲《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做了一点准备,让课堂与课堂之间带有结构的连贯性,并提醒了学生要做好预习。

二、用“3W”模式结尾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运用到“3W”模式,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这样可以使繁琐复杂的问题条理化、层次化。在课堂结尾时,也可以采用“3W”模式进行课堂总结,使课堂真正做到逻辑严谨,前后一致,上下承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种结尾方式也是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能力的一种体现。

比如,在讲完经济生活中“劳动者应懂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这个内容后,我们就可以采用“3W”模式进行总结:劳动者的权益有哪些(what)?为什么要维护(why)?怎样维护(how)?这种总结思路井然有序,条理清晰,真正在结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巩固了新知。

三、用图表总结的方式结尾

用图表结尾,既可总结,又留有悬念。这项工作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每一节课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精神。比如在讲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之后,可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以下图表作为小结。

然后教师再提问:“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分别阐述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从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性认识;第二单元分析文化的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和创新发展三者的关系。前两个单元让我们从一般意义上了解了文化,知道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对社会与个人都存在巨大的影响,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的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那么作为第一、第二单元的自然逻辑延伸,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又要重点阐释什么呢?”留下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预习。

四、用寓言或故事结尾

在一堂课快要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大脑也比较疲劳。在这个时候,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寓言,会使大脑由抑制转化为兴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不过这个寓言或故事要选用精当,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要有概括性和启发性。

比如,笔者在讲解经济生活里的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时,利用了报刊上的漫画《追星族》,对几种消费行为再次进行形象的描绘和深入浅出的总结,使学生对几种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谈谈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结尾方法 篇2

政治课堂教学结尾方式很多,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运用如下几种方式:

一、归纳总结法——提纲挈领

归纳总结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或教师本人以准确精练的语言,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课堂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的结尾方式。在归纳总结时,必须注意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系统准确,同时力戒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要多角度、多形式、有深度、有创新地概括总结,要注意强化重点,突出教学主题。例如对“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式结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货币是商品长期交换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明确了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突出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重点比较了货币和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固定性。这一结尾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平铺直叙,而是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进行总结,强化了教学重点,澄清了教学疑点,突出了教学主题。

二、列表对比法——简要明了

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用图表方法更能直观、简明、有条理地对比,找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于归类,易于记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名人名句故事结尾法——深入浅出

在课堂教学结尾时,巧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感染力、号召力,使教材的原理更加浅显易懂,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我常用一些名人名言故事结尾,学生觉得很熟悉,兴趣也高。如讲到“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时,我在结尾时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山上住着一位高僧,有一人慕名求学,三年之后辞别师傅回家,问师傅还有何吩咐。高僧叫他用石子把碗装满,问:满了吗?他说满了。高僧往碗里加沙子再问:满了没有?他又说满了。高僧又往碗里加石灰再问,他还说满了。高僧又往碗里加水……提问学生:高僧要告诉徒弟什么?——学无止境。

四、课堂演讲、辩论法——增强实效

思想政治课既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更注意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在课堂结尾之际,引导学生借助即兴演讲或辩论的形式小结,有利于活跃气氛,复习知识又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化。如在讲授“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时,我要求学生用“金钱买得到……却买不到……”的格式进行表述,然后进行即兴演讲。这使学生更加坚信:金钱是人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更不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五、巧设疑问法——启发深思

孟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起于疑,疑促进思,思激发学。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精心设计疑问,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思维的兴趣高潮,从而在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设的疑问,要从本课内容引申出来,可以是本课内容的小结,也可以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复习,或预先为下一框题内容设计悬念。如讲了“‘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我设计的问题是“既然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那么‘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无私的,对吗?”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石子,学生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纷纷踊跃发言,最后达到的一致的认识:自私或无私的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都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后天在生活中形成,而不是生下来就有的。

六、作业、例题结尾法——巩固知识

这也是常用的结尾方法。实例分析是在课堂内进行,所选的例题要精,有针对性,难度适当。作业则可在课外完成,可以是书面材料也可以是调查实践等。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现象,以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能力和觉悟。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结尾的艺术 篇3

一、总结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在常规课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结尾方法, 此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及时帮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复述, 在头脑中形成印象清晰的知识框架, 从而不至于一节思想品德课后学生什么收获也没有。这种结尾因为是对本节课前面内容的一种重复, 所以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够。这种结尾方式固然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式, 但我们在真正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探索既能够帮学生温习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艺术处理手段, 从而使本节课能够兼顾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

二、情感升华法

思想品德课的功效不仅在于智育, 更承担德育的重大使命。如果在一节课的结尾部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既可以实现本节课的智育功能, 又可兼顾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但是怎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呢?这是每一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比较难以把握的地方。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生, 他们在过去十二三年的生活里已经形成了最初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一些与生活实际不一致的问题时, 学生往往会对课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 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还是按照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死板地希望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人不能选择父母》的第一框《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时, 课本中强调“我们无须为有能耐的父母而感到骄傲和荣耀, 也无须为没本事的父母而感到自卑和怨恨。今后的生活只能靠我们自己, 父母并不能代替”。有很多关注新闻时事的同学就在课堂上向我提出了质疑, 学生问我:“老师, 如果我们的未来真的与父母无关的话, 那怎么会出现李刚、李双江这种名爹, 现在的社会怎么会流行拼爹呢?”我当时既为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关心时政而高兴, 同时也对回答这样尖锐的问题而感到犯难。但是经过短暂的思考后, 我是这样回答学生的:“老师承认现在的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同学们所说的这种情况, 但是请同学们想想存在这种情况是少部分人还是大多数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这个问题提出后, 我只看到刚才提问的学生都低下了头。紧接着, 我又抓住了这样的一个契机说道:“老师和同学们一样, 都是普通人, 有很多社会现象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 不能改变环境, 但是我们可以端正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树立起未来靠自己的想法, 相信以后的社会中拼爹的这种现象就会大大减少。”我的这一番语言已经引起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共鸣, 我已经成功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试想, 如果当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仅仅是对提出“拼爹、名爹”问题的学生批评的话, 非但不能升华学生的情感, 还可能会引起这些已经有自己想法的学生不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及时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 积极地引导学生往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圆满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习题法

这种结尾方法也是在常规课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此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在当堂课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 这样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 从而大大提高本节课的学习效率。同时, 这种结尾方法可以将原本应该是在课后完成的作业提前到课堂上完成, 从而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符合新课程中减负增效的要求。所以, 这种结尾方法无论是从教学效果还是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来看都是一种很不错的结尾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由于缺乏创新度和新鲜感, 并且比较死板, 故不太适用于公开课。

四、音乐陶冶法

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所以很多教师喜欢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以音乐导入新课。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同样如果在一节课的结尾也以音乐结束, 甚至让学生一起参与到音乐中跟着音乐唱唱歌, 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美好向往。

五、故事续写法

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续写一个小故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又可以在续写的各种结尾中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这样一种新奇的课堂模式充满好感, 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故事材料的取材时, 应注意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生动有趣并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

六、学生感悟法

在课堂的结尾, 学生自己来谈一谈体会感悟以及本节课的收获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符合新课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要求。学生经常性地自己动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回顾, 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七、教师总结要求法

在课堂结尾时, 教师进行总结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更清晰, 做到当堂课的知识当堂课消化。教师在总结以后再对学生提出要求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落实在生活中来, 从而达到不仅掌握科学知识, 更能以知识指导我们生活实践的效果, 同时兼顾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和智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的结尾 篇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结尾艺术视频新闻实例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77

一个好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乐趣,还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巩固所学知识,升华情感,从而使课堂结尾起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效果。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设计教学的导入部分时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往往忽略课堂结尾的设计。这样虎头蛇尾的处理方法,不利于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冲淡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运用视频歌曲结尾,激发情感,引起共鸣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以真正打动学生心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结尾的时候,教师如能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引用相关歌曲结尾,不仅可以起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情感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升华学生情感,进而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江苏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人类生命的独特性》一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与父母产生亲近之感。如今有的初中学生逆反心理严重,总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一切事情都是应该的。在课堂教学时,通过相关案例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伟大之后,为了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处,在教学结尾的时候,笔者特意把《我的父亲母亲》这首影视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学生被完全吸引,不仅被视频画面震撼,而且被歌词内容感染。学生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受到深深的爱的教育,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把视频歌曲引入课堂,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激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运用新闻事件结尾,延伸课堂,升华思维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学生时事能力的考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结尾的时候,教师如能结合教学需要,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与时事新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延伸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还可以使学生应对、分析、解读时事的能力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人贵诚信》一课时,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学生认识到不讲诚信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还会给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尤其是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长盛不衰,走得更远。通过课堂所学,学生充分认识到讲诚信的重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教学结尾的时候,笔者是操作的: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诚信方面的时事要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如此把政治教学与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而且在时事要闻的播放下,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诚信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学习效果。

在这个教学课例结尾的时候,教师主要采取了借助新闻事件结尾的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借助身边实例结尾,连接生活,激发活力

思想品德课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结尾的时候,要想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学,可以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苏人版思想品德课九年级《融入民族文化》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它蕴含的独特魅力,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一些关键名词的理解,像文化、文化认同感。在学生初步掌握所学知识以后,在课堂结尾部分,为了使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你的家乡有哪些传统文化?请把你知道的关于民俗传统方面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吧!这样的课堂结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教学案例结尾的时候,教师主要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会感到既简单轻松,又容易理解与接受,自然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课堂结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结尾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赢在起点,胜在终点!

上一篇:土地股份合作制下一篇:护士培训新方法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