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情景创设

2024-05-11

语文教学之情景创设(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之情景创设 篇1

一、教学情景创设要具有生动性,利于提振学习激情

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调动学习对象的学习情感,能够“促发”学习对象的学习情态,能够“吊起”学习对象的学习欲望。但笔者发现,许多初中物理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忽视物理教材的丰富特性,采用单一、单板的教学方式直接教学,最终导致初中生学习情感削弱,积极性不强。而新改版的苏科版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其教材画面更加鲜艳,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教学案例更加趣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时,应充分利用新教材所呈现的生动特性,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器材,为学生呈现生动丰富、形象直观、趣味盎然的教学情景,调动其内在情感,促发其能动潜能。如在“运动与静止”教学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等器材,向学生展示“一叶扁舟在葱郁茂密的高山峻岭的峡谷中间泛舟而行”的生动画面,并配以“闪闪的红星”歌曲内容,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妙境界的过程中,向学生揭示出“运动与静止”的新知内容,从而带着积极情感参与学习探知。又如在“摩擦力”一节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生活现象或案例,让学生在探寻和思考过程中,感受物理应用之美,提升其能动情感。

二、教学情景创设要具有实践性,利于培养操作技能

笔者以为,教学策略应服务服从于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观察为主要手段的基础知识学科,培养学生良好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理应成为物理学科能力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加之,物理新课标将探究能力培养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更加具体。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教学情境创设不能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设置具有动手操作意义的实验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有序渐进的动手操作活动,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操作实践技能。如在“浮力”一节课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该节课的教学重点、学习难点以及目标要求,在讲授新知教学活动后,向学生设置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以及密度之间关系”的实验操作情景,先组织学生动手准备相关实验器材,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浮力知识内容按照实验步骤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教师在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操作实验活动,组织初中生对实验操作中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深刻分析,总结讨论归纳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以及密度之间关系,从而让初中生在针对性的实验操作情境中,有效培养起动手实践的学习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置的实践操作情景要避免出现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现象,尽量靠近教材、贴近学生。同时,教师要在所设置的实验教学情境中做好指导者和点拨者的作用。

三、教学情景创设要具有启示性,利于学生反思探究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者设计和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要引起学习对象情感“共鸣”,提振其学习对象内在能动的学习潜能,另一方面在于要借有效教学情景,促进学习对象产生好奇、质疑心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师生互动,同频共振,教学相长。因此,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情景创设进程中,不仅要具体展示出物理学科教材内容所呈现出来的生动特性。同时,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习要求,深刻挖掘内涵要素,将教材内容要义和精髓渗透融入其中,通过问题情景、矛盾情景等具有启示性的教学情境的有效展示,促发初中生学习群体保持质疑、好奇、探求的心理,促进初中生结合教学情景,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如在“浮力”、“压强”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情感,采用矛盾情景法教学策略,向学生提出了“我们知道如果将一块钢板放到水中,钢板会迅速的沉入水底,而为什么重达万吨级的钢板做成的货轮却能漂浮在水中?”、“一个人穿着运动鞋走在雪地里,会陷进雪地里,而穿上了雪橇后就不容易陷进雪地里了?”的矛盾问题,并展示其相关生活画面,初中生的质疑、好奇心理显著增强,同时其探知求索真相欲望更加强烈,为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推进做好了“铺垫”。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看似简单,这其中却渗透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本人在此对教学情景的创设也只做简要阐述,希望其他同仁能够多提宝贵经验,为有效教学提供科学指导。

摘要:教学活动要深入开展,有效推进,取得实效,需要奠定良好的开端,进行有效的铺垫。初中物理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善于利用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内在潜能激发,让学生在多样、有效教学手段中,能动学习、善于探知、能够探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其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之一。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情景的有效创设作了初步阐述。

创设教学情景 彰显语文活力 篇2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519100)周健良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道德向上的乐趣,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笔者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多元思维,积极参与,以致产生探究与创造的乐趣。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情感熏陶法、音、美配合法、摹拟表演法、实物观察法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把握教材的感情基调和实质性内容,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

关键词:情境;活力;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情感体验”已成为新课标的理念之一,而课堂就是为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提供的一个平台,有机利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彰显语文活力。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并设置一定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亲自感受,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 1

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情境教学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道德向上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从根本上避免“注入式”教学的种种弊端,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如何进行创设课堂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呢?总的来说,就是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多元思维,积极参与,以致产生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一、情感熏陶法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并能对行为进行制约的内心体验。俗话说:情感、情感,以情感人。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在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中,它是传送带、催化剂、润滑油,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情感以认知为基础,而认知必须和情感一致。心灵受到触动,才能产生信念,形成内驱力,达到入情、移情、陶情的境界。

如鲁迅的《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悠扬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纯真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偷豆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其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篷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同学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再跟学生介绍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就在这特定的氛围中,学生们说得有劲,听得有味,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顿时 2

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起去品味豆子的清香,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音、美配合法

利用音乐、美术来配合讲授,创设情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美术的美感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如讲《苏州园林》一文,我先在黑板上展示几幅园林画,再放编辑设置的音响,学生边看边听边想,仿佛置身画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如教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一首诗,我要求学生在熟读全诗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诗中的意境:绿树、红花、碧草、白堤、山寺、早莺、春燕和一个骑着白马的文人。随即挂出一幅《西湖春光图》,学生一边在《春之歌》的乐曲声中尽情欣赏,一边放声自由朗读,使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交融一体,达到更高的艺术享受。这样,诗中的远山、近水、高天、浅草、燕舞莺啼、得得马蹄交互错杂、清晰又迷离的在学生头脑中闪现,那香花、暖树、鸟鸣,同时刺激学生的味觉、触觉、听觉、视觉器官。诗中所显示出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无穷韵趣,学生不知不觉地心领神会,轻松自如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摹拟表演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也是如此。既然我们从事的是科学与艺术的工作,就不能总是等速度、定距离,在一个平面上平板无味地来回移动,课要上得有曲直、有浓淡、有粗细、有疏密,惟有这样,才能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摹拟表演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抓住课文的典型性动作、神情、语言等“身入课文”,将其再现出来。

如教《皇帝的新装》,我请两位同学给全班表演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神态,由于对课文作了认真的研究,两位同学及时进行了角色定位,表演极其逼真,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声。就是在说明文教学中,表演情境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核舟记》一文涉及的空间较多,我让学生自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琢磨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很自然的把文中介绍的空间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再如小说《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有很好的表演素材。《孔乙己》中,我以讲台桌设为酒店的柜台,学生将酒店里的情境表演得相当到位。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感受、想象、感悟等心理过程对阅读对象的激活与投入,它使学生进入“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与作者的生命零距离的接触,感受到生命丰富的内涵。

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我请学生做出范进发疯时的“拍、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把握了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的妙处。由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精彩的课堂显示出无限的活力。

四、实物观察法

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或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课堂中去,创造一种刺激氛围,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或学习创作欲望。

如讲《爱莲说》一文,我组织学生去池边观莲,要求学生边看边画,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仅用极短的时间画好了一幅幅形态各异的莲花图。随即回到课堂又一次创设问题情境,作者为何不浓墨重彩写菊花、牡丹而偏写莲花呢?莲花的可贵处表现在哪里呢?文中是怎样说的?作者写莲花的用意又是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大家去探索答案,一堂课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既找到了学习的兴奋点,又掌握了课文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文有关的教学片、故事之类,还可以通过形象分析、参观引导、角色朗读等方法创设情境,效果同样很好。

当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调和实质性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要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若能这样,灵活掌握,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焕发课堂活力。否则,便会流于形式而失败。

可见,教师如果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更能加深学生对文学文本的理解,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步晓红.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职教通讯.2007(4)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景的创设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

引言:教学情景主要是指知识得以生存或应用的活动背景及环境背景。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将学生置身于真实可靠地问题情景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情景可以提供更加豐富、更加生动的教学资料,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匹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去理解加工信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出相对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1.化学教学情景的主要概述

1.1化学教学情景的主要类型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的教学情景主要包括真实学习情景及知识情景两部分。按照情景所具备的效用可以将真实学习情景在细分为标签式情景和问题式情景。标签式情景主要是进行语言上的过渡,应用的目的是引入课题。问题式情景则主要是是借助一定的问题来创设课题所需的情景,引出所要教学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此外,标签式情景也可以借助创设情景中的问题来镶嵌学生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活动探究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情景则主要是依据化学教材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来直接提出化学教学的具体问题。

1.2化学教学情景的主要功能

作为实现有效学习活动机制的根本途径,教学情景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体系,好的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体现出教学价值,帮助学生形成问题及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进而帮助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学情景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是将教师的教学问题转换成学生们的学习问题[2]。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情景能够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与教学的核心内容密切联系,形成一系列的具有驱动性的教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此外,由于化学自身具有着十分神奇的特点,它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无限的精彩。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的利用各种图片、化学现实实例、化学故事、新闻及与化学有关的试验来创设出高质量的化学教学情景,以此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初中化学课堂更加的形象生动,使初中化学课堂更加的贴切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2.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对策与方法

2.1利用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

初中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带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所以初中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化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关系[3]。因此,教师在开课前可以依据教材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例如设计“空瓶生烟”、“雨落花开绿叶出”、“点不燃的手帕”等实验,使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化学带给他们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学生们学习和探究化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水的组成》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进行电解水的演示实验来验证其生成物为氧气与氢气。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们在感受化学神奇的同时领悟到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2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景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化学教师在进行创设教学情景时一定要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在体会学习化学重要性的同时利用其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元素及物质组成的表示”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收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果汁饮品的包装袋、食品标签及药品等物品,并在学生的仔细观察之后让学生尝试分析物品的有关成分,并尝试分析其含量的意义[4]。此外,教师在学习二氧化碳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温室效应”的有关内容。在学习物质的酸碱性、PH值时可以分发给学生洗发剂、矿泉水、食醋以及肥皂水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并让学生利用PH试纸来测定物质的PH值,根据PH值的大小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2.3设置化学问题来创设教学情景

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设置化学问题来进行创设教学情景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情景中设置化学问题可以使学生们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情景中,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掌握到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进而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化学的欲望,全面的提高学生们整体素质。教学情景的创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例如如何安全地处理煤屑泄漏问题?如何尽快的安全的逃脱火灾现场?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影响资料、模型及图片等来资料来展示化学学习情景,进一步的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5]。

教师在讲解“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我国化学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的蛋白质图片及拉瓦锡实验的有关图片,从而使学生们能更好的了解化学,更直观的感受到化学家的研究成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化学教学水平及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化学成绩。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对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的重视程度,创设出更加真实生动有效地教学情景,在激发学生们学习化学兴趣的同时促进他们化学知识的积累。

参考文献:

[1]韩宝娟,毕华林. 论化学教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Z1:9-10.

[2]于香伟,于香丽.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的尝试[J]. 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2:55.

[3]钱海如,钟志健,朱国定. 例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景设置的角度[J]. 化学教与学,2015,10:47-49.

[4]霍莉,关俊艳,乔凤霞. 初中化学课堂中有效学习情景创设课堂教学研究[J]. 化学教与学,2014,01:28-30.

用多媒体创设数学课堂情景之我见 篇4

1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多向思维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一句话:“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总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 能力就在解决问题中得以培养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多种媒体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从而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教师运用事先做好的课件, 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5厘米长和8厘米长的小棒, 才能够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 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习的深入, 同学们展示了不同的思路过程:5+8+5+8=26 (厘米) , 5×2+8×2=26 (厘米) , (5+8) ×2=26 (厘米) , 从中得出启示, 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又如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练习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明明想在自己家房屋后面的一块空地上用篱笆围一个长10米、宽5米的花园, 明明要去买篱笆, 你能帮他算算买30米篱笆够吗?他至少要买多少米篱笆才够?”运用多媒体, 使学生身临其境,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设计出多种围法。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方法:可以单独围, 也可以一条长边靠墙围等, 让学生的想法变得真实而直观, 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创设故事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故事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根据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征, 充分运用多媒体, 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穿插在教学活动中, 并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 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 教师将屏幕打开, 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 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 口太渴了, 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 八戒吃西瓜的1/3, 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 很不高兴地说:“猴哥, 明知我的肚皮大, 吃得多, 却分给我的最少, 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 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 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 课一开始, 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 每个情节历历在目, 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有趣的故事情境,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趁疑而入, 因势利导, 揭示课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样的导入, 既生动有趣, 又蕴含着新知识, 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用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 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为课堂教学的成功铺下基石。

3 创设生活情景, 诱发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 很大程度建立在他的自信心上面, 学生成绩越好, 对自己的自信心就越足。老师在教学中, 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 为学生提供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机会, 并在感知过程中, 去探究数学的规律, 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如在教学《圆柱知识的应用》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暑假里, 大家到小强家里玩, 去了以后, 大家争相给园子里的花草浇花, 但需要在浇花之前用水桶先去提水。小强和同学提水回来后, 我问大家:“你们谁知道水桶为什么要做成圆柱形的?”有同学回答说:水桶做成圆柱形的, 提起来很方便呀;有同学回答说:油桶做成圆柱形, 封住盖子, 把它横放好滚动, 便于搬运。我告诉大家, 你们的回答都对, 但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没说出来, 想知道吗?咱们先做一道相关的题:有一块铁皮, 做成什么形状的容器容量大?大家七嘴八舌说思路, 然后动手计算, 最后终于得出一个大家原先不知道的结论, 那就是:用同样面积铁皮做容器,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要大的多, 原来水桶做成圆柱形, 既省材料而且容量又最大。当然, 多媒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我们应正确认识它。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 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因为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 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 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

因此, 只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 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进,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思考》, 《中小学电教》, 2009年01期

[2]李海军、陈莉莉,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初探》, 《中学数学月刊》, 2008年06期

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篇5

讨论会

组织者;云涛 参与者:

(云涛讲稿)

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方向,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快乐的事情,并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

一、在课的导入阶段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在课的导入阶段创设情境,可以使精力旺盛。带着浓浓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1)创设游戏化情景:我在上概率时制作了一个摸球游戏: 20个乒乓球,10个标上5分、10个标10分,放在一个黑色的袋子里。游戏规则是每摸一次一元钱,每次摸10个球,若分数之和为100分或50分奖20元、95分或55分奖5元,其他为0元,若为75分则为-2元。让学生都试一试。最后总结是我赢了还是他们赢了。“要知道其中的道理吗?那就好好学习这一节的知识吧!”

(2)创设趣味化情景:在上二元一次方程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题:“黄瓜一担子,和尚一院子,一人一个差一个,一人半个多半个。问有几个黄瓜几个和尚?”没多久就有同学说出了答案。“你是怎么知道的?”“凑出来的!”“能不能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呢?能!”于是分析题意列出方程,最后说;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难,只要我们好好学“二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了。

(3)创设现代化教学情景:我在教学“乘方”时,才进入多媒体教室,那熟悉的音乐,屏幕上那滑稽的老头和小毛驴,学生们惊喜地喊起来:“阿凡提”“阿凡提”„„在一片吵闹声中放映开始了,阿凡提倒骑着毛驴、口里哼着歌一路走来,这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当他走到大财主巴依老爷家门口时,就跳下马来上前打门:“巴依老爷,巴依老爷,有大买卖啦!”大门“吱”的一下开了。胖胖的巴依‘滚’了出来:“叫什么叫,你们这些穷鬼。”阿凡提叹了口气“唉!可惜啊可惜,这桩发财的买卖只好另找别人啦。”转身欲走。巴依一听‘发财’眼睛瞪得圆圆的,陪着笑脸,搓着手问:“什么买卖?”阿凡提只是叹息:“可惜啊可惜!”在巴依的再三追问下,阿凡提说:“有人让我帮他办件事:说若今天你给他一分钱,他就给你100元钱;明天你给他2分钱,他也给你100元;后天你给他4分钱,他同样给你100元„„就是说他每天都给你100元,而你给他的钱是在前一天的数上乘以2,时间为一个月。你同意吗?”巴依一听,跳了起来:“同意!同意!”这时放映停了,我问:“巴依会赚钱吗?”下面七嘴八舌地争吵起来:“不会,因为阿凡提是最聪明的。”“那么他陪多少呢?大家试试。”“不得了啊!巴依上当啦!”“从第14天起巴依就陪上啦!而且一天比一天多。”„„当我把230即第30天巴依要付的钱告诉大家时,教室里一片惊讶之声。“这就是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乘方’的魅力”。

这样的悬念激起学生想及时了解一个为什么?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二、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创设一些情景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主动地进行学习。

(1)创设递进式情景:有这样一教学案例:一上课,老师就出示一张美丽的挂图,图上一栋刚完成的教学楼,楼前一片空地:“这就是我们后面即将完工的校园,请大家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已知这块空地的长为1000米,宽为800米,现在要把它绿化(其间要有人行小道,小道宽1米。)”。学生高兴地开始动手设计(有的说把小道设为椭圆;有的说把它设为方形,有的又在中间加一个十字„„)。老师又说:“现在把你们设计中的绿化面积算出来。”接着要从某个城市购买花草和树苗,于是产生一道有关运输的应用题题中涉及到两种运输工具(汽车、火车)、它们的运费不同,速度不同、所用的时间也不同、而树苗的耗省(中途护理如:每5小时浇水一次,每天要翻动通风一次)却随时间而增加。让学生寻找最佳方案。树苗运到了,看教材49页“学校安排甲、乙两班学生进行绿化,如果两班合作,6天可以完成,如果单独工作,甲比乙少用5天,两班单独工作各需多少天?学生积极地去求解。”绿化好了,但我们要加强管理。“工人师傅由一个安有甲、乙两个水管的水池放水浇花,单放甲管比单用乙管少用10小时放空水池,如果两管同时开放,12小时可以把水池放空,若单独开放一个水管,各需多少小时能把水池放空?”学生又愉快地争论和求解。最后老师说:“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的心血,大家要好好爱护呵!”递进式情景,使学生的学习环环相扣,高潮不断。

(2)创设随机情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常把平面上找点的坐标看作是到电影院找位置、必须同时考虑“座”与“排”两方面一样,来考虑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巩固这一概念时,又可以把教室里的学生的座位所表示的行与列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所表达的点等等。亲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能获取情感体验。

(3)联系其他学科创设情景:学生所学知识往往孤立于某一学科,而不能把各学科知识进行互相渗透,如果教师巧妙地把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则可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例如,如图所示电路,电流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R1为固定电阻,求可变电阻R2调至何值时,它所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这是一道物理题,也是一道不等式题。写出这道题后,学生就会感到惊讶:数学课怎么变成了物理课,数学老师也懂得物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起到了教学的艺术效果。

(4)创设问题化情景:在上合并同类项时,提出什么是同类项?而先不作正面的回答,只举一个例子“假设有几个笼子都有鸡和鸭混合在一起,你怎样有序地把鸡鸭数清?”

(5)创设故事化情景:教学无理数时插入“2的发现”“数学三大难题中的倍立方问题”(6)联系具体事物创设情景: 用具体事物创设情境,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有:巧用寓言创设情景、通过动手实验创设情景、营造气氛创设情景、通过历史人物创设情景、利用数学发展史创设情景、利用场面创设情景等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如:设置悬念要难易适当,使学生能够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设置悬念要联系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活跃其思维,始终使思维处于主动状态;设置悬念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情绪相结合,在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进行悬念的设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当地进行悬念的精心设置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始终热情,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进而掌握好知识。

三、在练习过程中创设情景

在练习中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所学更加牢固,常用的方法有:(1)创设求异情景:同一问题却有不同的答案;(2)创设生活化情景:在教学轴对称时安排剪纸、校服、毛衣中的花等生活中的对称、从将军饮马问题中寻找最短线段等等;(3)利用一题多解创设情景;(4)利用开放性题目创设情景;(5)利用竞赛(比一比)创设情景等。

四、在课的小结阶段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每节课在小结时,也应精心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为下节课的内容涂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促进学生去思考、去研究,盼望着下节课的到来。有些学生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于是打开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预习。

作文教学的情景创设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56-01

0

一、创设情境的意义

1.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身处内陆的学生如让他们描绘大海景象,恐怕是勉为其难,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缺乏大海的形象。倘若能让他们亲眼看一看大海,感受清新的海风、起伏的海浪,描写大海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难事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的感,会成为点燃学生写作欲望的火种。

2.情景创设可以诱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相反,在学生的作文中似乎总能看到“一千个妈妈都是同一个人”的现象。创设情景,指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能诱发学生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走出作文模式化、套路化、无病呻吟的怪圈。

3.情景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因为生活阅历、人生视野的局限性,在学生的作文中易出现偏激的言辞、片面的理解等不客观的内容。创设情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理便能愈辩愈明,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创设情景的要求

1.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初中生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较快,心理的阶段性也较为明显。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感情外露,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文题设置、情景创设上应以引为主,引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抒写心中的梦想,文体上宜安排叙事类的作文。八九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心理“闭锁期”,喜欢坚持自己的想法,自主意识增强,开始出现叛逆心理,这个时期在文体设置、情景创设上应以导为主,正确疏导他们的思想观念,避免偏激与怪癖,引入到客观、理性的轨道,文体上多安排科学说明类或叙议结合类的作文。

2.讲究实用。情景的创设要实用,有针对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如写《父亲》,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某个场景,由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进行表演,之后让观看的同学讨论分析:他们的表演是否真实,现实中是否会这样说、这样做。通过对这一情景的探讨,让学生明白写人记事要有真情实感,避免说假话、说大话。

3.简便易操作。写山,可让学生亲自看山、爬山;写河,可让学生去看河、玩水;写花木,可让学生进入山林、园林观赏。容易亲身参与的情景尽可能让学生去体验,对于一些难于直接感受的,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让学生间接获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第一手的素材。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真实情境的创设。即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听、看、触、悟,让学生进入生活,让生活打动学生。创设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情景再现。学生通过记忆回到自己曾经生活或经历过的情景之中,重现过去的情景,寻找当年的感受,写起文章来自然情真意切。如写《我的童年》、《难忘的一天》等回忆性文章适合这一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记忆宝库,从中搜寻写作素材。

2.实地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深入实际场景之中,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观察、感悟,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既是一种作文教学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的方法。如写《我的家鄉》等描写类作文适合用此法。通过这种写作的指导,学生也就能养成自觉观察的好习惯。

3.生活实践。写作之前,先布置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领悟生活的道理,那每一个难忘的细节是他们写作最好的素材,写下来的事件、感悟必定是独特的真实感受。如写《我的妈妈》,要求学生替母亲做一天的家务,体验母亲的辛劳;写《丰收》,安排学生参加一次劳动,让学生体验用汗水换来的丰收喜悦。

(二)虚拟情景创设。就是为激发学生某种情感模仿现实设置特定场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音乐创设情境。音乐优美的旋律通常能激起人们内心的美好感受。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合适的音乐,可以起到烘托气氛,营造特定情境的作用。如要学生写感恩类文章,可以播放《感恩的心》等抒情类歌曲;写家国类作文,可以播放《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类歌曲。用音乐激发情感,“情动而辞发”,学生写起文章来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

2.用激情语言创设情景。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更快进入相应的情景中,为写作准备情绪。如写《我为祖国歌唱》一文时,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描述国家的发展历史,今昔的巨大变化,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对祖国的赞美,落笔自然更顺畅。

3.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运用声像效果,把学生带进真实的情景中观察感受,得出更为直观的体验。一幅图画、一段视频都可成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种子。在信息技术极为成熟与完善的今天,有丰富的资源可供作文情景的创设,用好这些资源,可以极大地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他们所未曾见识、经历的场景,促进学生思想的成长与成熟,也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4.用模拟表演创设情景。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参与表演的学生描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让观看表演的同学品评表演效果。一方面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更大的收获是学生在演与评的过程中获得了接近于生活的真实体验,在写作中会更注重处理好虚构与真实的关系,避免无效及无益的表达。

如何创设数学情景教学 篇7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数学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学生自己能够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学生会激发浓厚的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这就形成了迫切要求学习的情景, 为后面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问题情景。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 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 对学生来说, 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 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3.从实施过程来看, 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动手、动脑、动口, 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发挥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 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 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 其结果使教学系统中的教与学控制在最佳状态———后进生在练习中及时得到帮助, 中等以上的学生也有进一步发挥的机会, 从而教师更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环节。

5.数学情景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 能让学生越学越聪明。情景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 常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 使后进生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 逐步爱上数学, 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 把魅力还给数学。

6.数学情景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 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常见做法

1.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 (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

案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我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1)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 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 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 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p+q) /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2) 现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 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 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 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 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 对于问题 (1) , 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 (p+q) /2]2大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 (p+q) /2]2, 即可得p2+q2≥2pq。对于问题 (2) , 我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 天平两臂长分别为11、12, 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 由力矩平衡原理, 得11G=12a, 12G=11b, 两式相乘, 得G2=ab, 由问题 (1) 的结论知ab≤[ (a+b) /2], 即得 (a+b) /2≥ab, 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

此时, 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 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 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 只要我们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2: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 我创设了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阿基琉斯 (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 和乌龟赛跑, 乌龟在前方1里处, 阿基琉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 当它追到1里处时, 乌龟前进了1/10里, 当他追到1/10里, 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 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1) 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琉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2) 阿基琉斯能否追上乌龟?

(3)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学生兴趣十分浓厚, 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3.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3: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条件, 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直线y=2x+m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求直线AB的方程。

此题一出示, 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 补充的条件形形色色。

例如: (1) |AB|=4; (2) 若O为原点, ∠AOB=90°; (3) AB中点的纵坐标为6; (4) AB过抛物线的焦点F。涉及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 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

4.创设新异悬念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5: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 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 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就是抛物线, 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 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 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新奇, 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 而课本中又无解释, 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 我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 (x, y) 到定点F (x0, y0) 的距离等于动点P (x, y) 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拼凑, 巡视后我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创设情景 优化词语教学 篇8

过去, 我们许多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课前交流。其实, 教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恰当的交流对激活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案例片断中, 教师从带“草字头”的字一般都与植物有关入手, 采取与学生轻松对话的方式, 娓娓而谈, 导入新课。紧扣课题,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四个问题。课前交流的内容与本课课题导入密切相关。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广泛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学习热情高涨。同时, 也有效地积累了词语。积累词语为的是能在文章中或生活中去运用, 所以我们经常要温故而知新, 使所积累的词语不被遗忘。我们要引导学生积累的东西必须真正理解了, 领会了, 尽可能地用过了, 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看到“草字头”会联想到与植物有关, 就是在运用中巩固词语, 做到记忆犹新。

识字始终是低年段的重点, 如何引导孩子们自主识字是我们低年段教师永远探讨的主要问题。这是随文识字、自主识字的教与学的环节。这个教学片断中, 老师用了“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比较”“拆部件”“用动作”“编儿歌”等方法帮助孩子们识字, 环环相扣地教, 孩子们充满趣味地学。利用顺口溜记忆所学的知识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记忆方式, 在生字学习上我们不妨也拿来用一用。一是节省了时间。死记硬背效果差不说, 还费时间, 而利用顺口溜, 效率又高又省时。二是培养了自己的概括思维能力。把一些词语编成顺口溜, 看似容易, 其实也难。三是使人觉得学习语文还是饶有兴趣的。

创设教学情景的三个误区 篇9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后, 广大教师在上课, 特别是上公开课的时候经常创设一些有趣的、能吸引学生的情景来展开教学, 我觉得这样教学很好,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但是在我们数学的实际教学中, 要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 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 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有些老师不能把握住的。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 有些教师的情境创设已经“变味”、“走调”, 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成为了一个“摆设”。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对情景创设的体会和感受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注重情趣、事倍功半———低效应

曾经听到这样一节课,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堂计算练习课的时候, 创设了许多情景, 拿出了许多小动物的图片, 有小兔、小狗、小羊博士、小猪同学……并且还详细的进行了介绍。当我们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 我们不禁会想:他准备了这些东西花了多少时间?他还有多少时间来钻研教材, 来研究学生呢?当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准备教学用品, 这很好。但过多的教具所创设的情境往往不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希望, 这是形式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它不仅把教师宝贵的备课时间挤占到画教具、剪物品上了, 更形成了一种极不正确的备课思路。数学课上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动态生成, 课堂上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与处理, 让位给了一个个实物的展示, 让位给了似乎热闹非凡实则空洞无物的作秀上。

我们的课堂反复出现与数学知识根本不相关的小兔、小狗, 这也是情境创设?在练习中人为地加入小羊博士、小猪同学究竟是有利于同学们的数学学习, 还是反倒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喧宾夺主、华而不实———无效应

不可否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场景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也服务于生活。但是, 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系统性与逻辑性。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 也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均紧密相联的。我们的数学情境必须有“数学味”。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 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 以免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如一位教师执教的《比例尺》一课。为了突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如何导出比例尺定义的环节上, 让学生在课堂上花了十几分钟画出了教室的平面图形并作了分析。这种设计花了几乎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来让处理这一环节, 不能不说是一种设计上的遗憾。它挤占了课堂上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时间, 以一种表面上的动手操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华丽, 掩盖了其课堂教学空洞无物的实质。我们的数学课堂, 需要的是生活情境为数学教学服务, 而不是以生活情境的创设为主, 人为地削弱数学知识的教学。

关键, 我们必须从数学情境创设的目的着眼去解决。数学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抛开这一根本目的来谈情境创设, 不能让数学情境发挥它应有的效应。

三、沉溺生活、干扰学习———负效应

数学课上生活情景的创设的终极目的必须是为教学数学知识服务。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让生活情境的创设为教学目标服务, 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我们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是为了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学习数学。但是, 学生必须能被我们带出来。我们让学生处身于生活情境的目的, 不止是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还要让学生能更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如果我们课堂的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 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 这样的设计笔者认为是无效的。如教学《找规律》一课, 教者创设了杂乱无序选择饮料和点心的环节让学生体会找规律的重要性这一环节。为了创设情境, 教者这样教学:师:“如果小明先选牛奶和饼干再选果汁和汉堡会怎样?”生:“身体会不好。”“会拉肚子。”“营养跟不上。”。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 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 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小明这样选择会不会遗漏呢?”绕了一圈, 学生也没能从生活情境中学到应学的数学知识。在听课教师的笑声中, 我不禁感到老师的无奈。

这一现象的出现, 体现了生活情境创设对数学知识学习既有效又干扰的辩证关系。我们必须能将孩子们带入生活中学习数学, 也要能引导孩子们在生活的情境中去发现数学规律。如果生活情境的创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起到的不是促进而是干扰的作用时, 这样的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还是有必要的吗?

浅谈如何创设情景教学 篇10

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 努力创造英语环境。”为创造这种环境, 教学中就要采用多种手段, 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英语教学中, 图画、幻灯、图表及各种事物, 教师的动作表情和声音都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增强英语环境氛围。为此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设景。

一、运用体态语言设景

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 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引起学生注意, 促使交际愉快地顺利进行。用体态语言创设的情景, 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例如教介词时, 我边说边做动作。

I can see a teacher’s desk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I’m near the window.

然后让学生模仿, 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说英语, 既生动又直观, 学得快记得牢。教授句子以及文章也同样如此。如:当教师先做运球动作, 然后作单手肩上投篮动作, 一边做一边说:“l play basketball.”学生立刻便能领会这句话的意思。

二、通过图片设景

我们利用平时搜集或自己绘制的图片, 根据课文、对话的内容, 采用直观教学法, 能帮助学生加速记忆, 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 让学生利用图中的情景进行综合练习。例如:组织并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两人一组看图问答, 或全班同学看图判断等课堂活动。

三、通过幻灯片设景

使用幻灯片教学, 直观形象、灵活方便, 对于巩固句型、会话, 效果很好。我们经常借助幻灯片做有意义的练习, 借助幻灯片做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会话活动;课文教学时, 一边放幻灯, 一边听录音, 声话同步。这样, 学生就能把看到的情景与听到的内容结合起来,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实物设景

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 能获得发现的乐趣,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 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精心设计练习,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利用实物、道具、布景等创设生活情景, 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交际, 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例如:运用学生的学习工具作为教具, 为学生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语言情景。

T:Excuse me, is this your ruler?

S1: (help) Yes, it is.

T:Is this your pencil?

S2: (help) No, it isn’t.I think it’s his pencil.

让学生在情景中通过多遍的看和听来感受、理解所学知识, 使外语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 运用真实情景进行对话练习, 准备表演。在表演过程中, 学生们担任不同角色, 利用实物进行表演, 学生们不仅利用了课文中的对话, 同时还联想到了已学过的句型, 进行创意性对话。

上一篇:红色文化景观带下一篇:电子商务商标侵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