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论文

2022-04-20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语文教学的效果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情境,才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情境的创设,只为追求课堂气氛而创设情境,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正常思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论文 篇1:

新课程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探讨

摘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创设情景 注意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如何帮助学生学呢?经多年实践证明,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教学法。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时简单谈淡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1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阅读文章就是一种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比如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中,笔者联系班上一位腿残的女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个女同学身残志不残,每天坚持早起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成绩在班上名列前十名。在说出这样的情况之后,笔者这样提问:“同学们说,这个同学美不美?经过讨论得出:这个同学很美,因为身残志不残。之后这样导人: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残疾人雕塑的美的文章,那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阅读这篇课文时,请同学们想一想,维纳斯之美何在?”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1.2 通过辅助设备创设情境

这里说的“辅助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小黑板、投影仪、图片,当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写小故事或画图,投影仪也可以将文字和图画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展示比较大的图片加文字卡片。但在乡镇以上的学校里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进行教学。而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大多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原因是教室里面光线不足,坐着使人头晕欲睡。所以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更加要细心准备教案,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有欲睡的感觉。如果幻灯片播放太快,对于基础低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现声、图、文创设情境,那么以上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声音、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如,在赏析《荷塘月色》的时候,播放月光下的荷塘画面和配乐朗诵,展开情境,让学生在享受中提出疑惑,并让学生一起讨论解答疑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创设不同的情境,为提出问题创造时机。

1.3 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是指在让学生表演(话剧等)、小辩论、演讲等活动中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插入小辩论,可以使全班同学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其中。在进行《雷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表演,也就是让一些学生人戏。当然前提是学生必须对文本很熟悉。课文选取的是三十年后的周鲁相遇之后发生的事情。当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鲁认出了周,但周没认出鲁。可是鲁的开窗动作和对周家的熟悉却又让周感到奇怪,终认出是鲁。两个人的对话特别精彩。因此让学生表演了这精彩部分。两组表演。表演结束后,问学生:“同学们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过真的感情?怎么看得出来?”当时有的学生说:“没有,因为他们是在演戏。”大家笑了起来。当时笔者说:“是的,这几个同学是在演戏。但是他们表演得还不差吧?让他们表演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加熟悉课文而理解人物形象。我们要结合课文,结合三十年前后的背景来理解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表演过后是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讨论之后一定要点评,鼓励学生下次继续努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学生的心理

高中生已接近成年,心理上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师生中的反应,比如说很爱面子就是教师要格外关注的学生心理。他们害怕回答问题,所以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的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就怕回答不对被笑话而丢了面子。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举了手而教师没有注意到,所以也怕被笑话而丢面子。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

2.2 要结合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依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问,但情境千万不可脱离教学目标,就正如写文章,论据事实一定要符合中心论点一样的道理,否则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如果目标是让学生说,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来创设情境;如果目标是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就不要把问题说出来。

2.3 要把握时机

找准时机提问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话说的就是把握时机提问学生。在创设情境时,当学生脸上表现出有疑惑而不得解决,或者是欲愤勇提问时。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

2.4 要注意双向性

演唱会经常是讲究和观众互动的。同样道理,语文教学也要讲究互动才能“活”。创设问题情境时,提出问题的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最好是两者的结合,即教师要提问,学生也要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比学生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是不着边际,乱扯的。

三、小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说和思的能力。无问不成课。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每次教学中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但不要忘了教材、学生、生活的互相联系。要新颖、双向互动、灵活。

作者:王蕾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论文 篇2: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应把握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语文教学的效果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情境,才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情境的创设,只为追求课堂气氛而创设情境,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正常思考。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经验,谈下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应把握的原则。

一.创设教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

语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语文,就是教育的内容。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很陌生时,教师就应把学生身边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教学《生物入侵者》一课时,我先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一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生物入侵现象。有的同学马上说,黄顶菊本是美洲的生物,但是现在已经来到了我们的田间地头,它生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很快,有它生长的地方,其他植物就不能生长,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这样把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对学习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就在身边,就在生活里,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它没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灵活运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应紧扣文本的原则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课文,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凸显文本教学的特点。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与文本交流,领略文本语言的魅力。比如《背影》一文中,父亲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是课文中最动情、最感人的一幕。其中“蹒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词句刻画出了父亲的行动艰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和含义,首先让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好好体会,然后让一个学生上台表演父亲走路时的“蹒跚”,以讲台和黑板为道具,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动作。当同学们看到表演的学生那种吃力的样子,联想到父亲是个胖子,并且年纪大了时,同学们才真正明白了这一背影中蕴含的深深的父爱。然后再读课文,感受父子深情。此情境让学生明白:语言是传情的。本段对人物动作描写的词语,表达了浓浓的父爱。再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不把重点放在有争议的主题上,而是放在放在学习写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上。文章中的景物学生并不熟悉,可先用多媒体展示当时的情境,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观察景物的特点,思考从什么角度描绘。最后对照课文归纳作者写作的精彩之处:抓住事物的特点,多角度,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其中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的感受等。

三.创设教学情境应注重学生参与性的原则

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考虑学生参与的路径和梯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学习《三峡》一课时,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但这毕竟是书本上的介绍,学生因为生活地域距三峡较远,对三峡的认识只是感性的。为了更直观的了解三峡,我依据课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看着那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飞悬的瀑布,同学仿佛亲临三峡胜地。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峡的了解,我让同学做导游,按照画面,结合课本的内容,为同桌介绍美丽的三峡。最后我让一个同学做导游,为全班的同学介绍美丽的三峡。很多同学报名参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气氛活跃,收效很好。

四.创设教学情境应具有探究性的原则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创设的情境应内含问题,充满探究性。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想说、敢说,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比如教《五柳先生传》一课时,借助问题创设探究情境:讨论“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时,让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一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不喜欢五柳先生,因为他是个酒鬼—“性嗜酒”;他太懒惰—“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没责任感—隐居是消极逃避等。这样的理解也许与诗人的原意不同,但这是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得出的结论,教师就加以鼓励。再问:“如果你是五柳先生,你会象五柳先生一样‘晏如也’吗?”学生说不会。“那五柳先生为什么会呢?”,引导学生明白:“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他不慕名利,对丑恶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性嗜酒”是为了使他获得解脱;写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求官得禄。他守志安贫,不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正是他的可贵之处。通过探讨,使学生真正了解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五柳先生。创设问题时应不给出具体的主题思想,但又要指明一定方向,使学生既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创新思维,又不偏离大的方向。

总之,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握时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创设具有针对性,不断创新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杨梅,教师,现居河北新河。

作者:杨 梅

语文教学创设情境论文 篇3: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保障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整体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课堂导入;分析课文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热爱各科目的一个最佳阶段,小学语文学习关系着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日后对语文这门课的兴趣爱好。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选择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从而使得老师的教学更加有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存在形式,从而保障老师的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学习成绩,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教材中所表达的情感,并随之产生共鸣,激发起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小学语文的学习质量,还会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

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用多种手段对教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模拟以及情境重现,从而达到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采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创设情境教学法是鼓励老师通过把课文的情境还原,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学习并且加深理解。

2.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精彩的课文,这些文章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利用好课本上的资源,为学生设计与主题相应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及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思想精髓。比如说,教科书上出现小桥、流水、花香、鸟鸣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多媒体设备充分地利用起來,找到一些有这些意向的图片设置一些动画声音进行情境的再现,学生在这样生动、丰富情境的刺激下,感知力与想象力等都可以得到极大的拓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用多种方式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提高学习质量。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要注意有个很好的导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说,老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言语或者是和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音频来进行课堂的导入,让学生提前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触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在学基础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陶冶与塑造。在教学中,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情境中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从而完成了对课文内容更深层次的把握。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理性地分析课文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思想和内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提升语文素养,对语文产生兴趣。简单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采用创设情境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鼓励学生就学习的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新课改理念的督促下,老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师生间的互动也更加顺利。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切实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一些不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取得长足的进展,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中,老师要多设计一些好的情境化教学,使得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钟钦,张秀丽,晁贵凤.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10(15):105-106.

[2]党玉春,谯安祥.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5,5(18):290-291.

[3]徐国敏,姜领弟.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课堂教学,2014,8(12):58-59.

作者:孙利红

上一篇: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论文下一篇:法律素养大学生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