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口腔护理

2024-06-21

改良口腔护理(精选七篇)

改良口腔护理 篇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39例, 女21例, 年龄32~71 (50.6±11.3) 岁;对照组男37例, 女23例, 年龄33~73 (50.7±11.4) 岁。入选标准: (1) 口腔内无义齿、无开放性伤口; (2) 无呼吸道感染; (3) 经口气管插管, 且机械通气≥5d。排除标准: (1) 合并呼吸道感染者; (2)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3) 合并肺部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对比无区别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护理, 从气管插管第1d开始, 操作前, 先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 出现躁动症状的患者, 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要求, 给予镇静治疗。口腔护理前, 先用气囊测压器对导管气囊充气压力进行检查, 确保气管壁与气囊处于密封状态, 并且对气管插管至门齿的深度进行记录, 对口腔和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理, 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将固定牙垫和气管插管的胶布解除, 将牙垫取出, 移动气管插管至一侧口角, 评估口腔状态, 包括口腔溃疡、口腔炎及口腔异味等, 完成上述操作后, 常规采集痰液标本, 并对痰标本收集记录表进行填写, 表格内容包括患者住院号、姓名、床号、药敏结果、培养结果、留取痰液标本时间、机械通气开始时间及诊断结果等。对照组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即冲洗+棉球擦拭, 操作如下:一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气管插管和头部进行固定, 另一名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原则, 用棉球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擦洗后, 运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口腔, 并对口腔黏膜进行观察, 确定气管插管深度, 对一次性牙垫进行更换, 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 每天进行3次口腔护理 (7:00、15:00及21:00各一次) 。观察组则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 即负压吸引法+生理盐水冲洗+儿童牙刷蘸取过氧化氢刷牙, 操作如下:护理人员在床头输液架上挂一个瓶装生理盐水瓶, 然后将输液器末端的过滤网剪去备用, 护理人员站在患者右边, 将床头抬高15°~30°, 左手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 右手用儿童牙刷蘸取3%过氧化氢, 按照口腔护理步骤, 依次对患者口腔各部位进行刷洗, 完成刷洗后, 在患者口腔中同时放入吸痰管和排好气体的输液管末端, 右手拿着输液管和吸痰管, 并将输液夹开启, 对患者口腔进行缓慢冲洗, 左手则对患者进行同步负压吸引, 反复对患者口腔内不同面进行冲洗, 直到吸出清晰的冲洗液。同时, 将患者口腔内的输液器末端取出, 剪掉接触患者口腔部分, 用无菌纱布对末端进行包裹, 下次备用, 并对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进行观察, 记录气管插管深度, 对一次性牙垫进行更换, 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 每天进行3次口腔护理 (7:00、15:00以及21:00各1次) 。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点: (1) 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PIS) 分别于护理前后评价两组肺部感染情况, 得分越高, 说明肺部感染越严重; (2) 口腔炎标准:口腔溃疡、糜烂、水肿或黏膜充血; (3) 口腔清洁标准:口腔内不存在残渣, 牙垫及气管插管不存在附着物, 固定牙垫和气管插管的胶布比较干净、清洁, 且口腔不存在异味; (4) 检测牙菌斑指数:根据Loe和Si Iness提出的方法, 对患者的齿内侧面进行检测, 用探查+目测的检测方法, 对龈缘附近菌斑的量和厚度进行记录。记分标准:龈缘区或龈沟内及邻面的软垢较多为3分;龈面或邻面可见明显的菌斑为2分;龈缘区菌斑比较薄, 如果用探针尖对侧面进行检查, 能够刮出一定量的菌斑为1分;龈缘区不存在菌斑为0分[2]。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6.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牙菌斑指数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牙菌斑指数少, 且机械通气时间短, 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0.05) 。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CPI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CPI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CPIS评分明显较低, 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后, 因为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 生理机能明显紊乱, 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 再加上用利尿脱水剂, 减少口腔唾液分泌, 并且受到经常性吸痰或气管插管的影响, 容易损伤口腔黏膜, 减弱口腔的天然屏障作用, 使细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 增加牙菌斑, 所以在口腔护理中, 清除牙菌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3,4]。有研究发现, 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常规口腔护理, 虽然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等特点, 但只能将附着于牙齿的疏松软垢冲掉, 使口腔微生物数量减少, 不能将牙菌斑彻底清除[5]。过氧化氢溶液作为一种氧化性消毒剂, 能释放大量的新生氧, 氧化细菌成分, 对其酶系统产生干扰, 发挥抗菌效果, 并且局部擦洗时, 容易生成泡沫, 可以将口腔分泌物、痰液及血痂清除, 使口腔保持清洁, 避免发生并发症[6]。同时, 选择儿童牙刷刷洗口腔, 刷头小巧自如, 刷毛柔软, 可以有效清洁口腔各个部位, 不会对牙龈和牙齿造成损伤, 可以将牙菌斑彻底清除, 并且操作过程中, 轻轻按摩口腔黏膜、舌及牙床, 这种机械性刺激可以促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 使牙龈表面组织的抵抗力增强, 有助于分泌唾液, 使口腔保持湿润, 使细菌定植减少,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 低于对照组的26.67%, 并且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牙菌斑少、CPIS评分低, 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运用改良口腔护理, 能够抑制牙菌斑的形成,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桂云, 赵华.改良口腔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8) :40-41.

[2]陈莲芳, 史倩, 段缓.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 (3) :475-477.

[3]徐小琴, 王道芳, 张盼, 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循证护理观察[J].甘肃科技, 2014, 30 (24) :138-139, 100.

[4]魏春莲, 刘沛仪, 刘爱群.等.醋酸氯己定冲洗结合低负压吸引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15, 13 (20) :2026-2028.

[5]王敏娜, 李晓艳, 陈东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 (8) :1811-1813.

[6]温兰.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进展[J].右江医学, 2012, 40 (2) :261-265.

[7]曾雪, 杨宝义.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5) :819-820.

基础护理知识:操作规程-口腔护理 篇2

1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臭,促进食欲,使患者舒适。

2 预防口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3 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口腔护理包(弯盘、药碗内棉球14—16只、弯头血管钳、小镊子、压舌板、治疗巾),各类外用药和漱口溶液(酌情选用)、棉签、电筒,必要时备张口器。

【操作要点】

1 向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

2 患者头侧向操作者,取治疗巾围颈下,置弯盘于口角旁。

3 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出血点、溃疡、真菌感染及青苔性质,有活动性假牙,取下妥善保管。

4 将漱口液倒入药碗,以弯止血钳夹棉球,小镊子助绞干棉球。由内至外擦净牙齿各面及颊部、舌面、软愕。擦洗完毕,给予漱口,擦干面颊部。

5 酌情处理口腔疾患,口唇干裂者,可涂润唇剂。

【关键注意点】

1 擦洗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及牙龈,擦洗舌面及软跨匆过深,以防恶心。牙缝牙面应纵向擦洗。

2 昏迷患者禁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使其张口。血管钳须夹紧棉球,每次1只,棉球不能过湿,以免漱口液吸入呼吸道,防止棉球遗留在患者口腔内。

改良口腔护理 篇3

【关键词】 新生儿;口腔护理;一般;简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33-01

新生儿是一特殊群体,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分泌量少,口腔黏膜干燥,均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1]。新生儿抵抗力弱,当机体患病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时,易引起口腔的炎症[2]。为了预防口腔炎症,增加患儿舒适的舒适度,为住院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若擦拭方法不正确,用力过大,擦拭时间过长,可造成口腔黏膜的损伤,引起患儿过多的不适。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操作时间长致使患儿恶心、哭闹时间长,使用棉签个数多。简化口腔护理方法可明显增加新生儿的舒适度,减少患儿恶心,缩短患儿哭闹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本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48例足月新生儿,其中男患儿91例,女患儿57例,年龄为生后10分钟-28天,平均年龄11.4天,住院天数为9.3天,原发病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腹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无其他特殊感染和鹅口疮,患儿均使用抗生素治疗。

1.2 方法

1.2.1 分组 148例住院足月新生儿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单数床号74例,采用简化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为双数床号74例,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

1.2.2 口腔护理液 148例新生儿均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

1.2.3 口腔护理方法 每天常规6:00、18:00喂奶后1小时各做口腔护理1次。实验组74例采用简化后口腔护理方法,用棉签擦拭口唇-两侧颊部-牙龈-舌面-硬腭,每个部位1个棉签,擦拭一遍,共使用5个棉签。对照组74例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棉签擦拭口唇-颊部-牙龈-舌面-硬腭-舌下,每个部位1个棉签,在重复一遍[3],共使用10个棉签。操作时观察口腔黏膜情况、患儿反应、记录操作时间、患儿哭闹时间及使用棉签个数。

1.2.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结果用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74例新生儿使用简化口腔护理方法,有1例发生鹅口疮。对照组74例新生儿使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1例发生鹅口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兩组操作时间、患儿哭闹时间及使用棉签个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新生儿口腔护理的目的是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儿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4]。然而,新生儿口腔较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5],在口腔护理时,若用力不当或擦拭时间长,易损伤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再加上抗生素的使用,更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

寻找好的口腔护理方法,即能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又可减少操作的负作用。

一般口腔护理方法虽然可以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有效的预防了口腔感染,但其操作时间长,新生儿不会配合,加上操作时的不适恶心呕吐等增加了患儿的哭闹时间,同时重复操作浪费财物。在进行口腔护理时整个操作过程所需时间,患儿哭闹时间及使用的棉签个数,统计学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使用一般口腔护理方法和简化后的护理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发生。但简化后的护理方法,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儿恶心哭闹等不适,同时也减少了操作中的耗材数量。

可见简化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节省人力,物力适合在临床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圣楣,陈慧金.朱建幸等新生儿医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81.

[2] 吴圣楣,陈慧金.朱建幸等新生儿医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82.

[3] 余艳丽,李继东.口腔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口腔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9,25(12):31-32.

[4] 吴本清.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与护理[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7.

改良口腔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采用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的160例病人, 其中肺部疾病74例, 外科手术后46例, 颅脑损伤22例, 心肌梗死18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均在72h以上;机械通气48h内发生肺部感染除外, 且均未使用免疫抑制剂。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46例, 女34例;年龄20岁~95岁 (49.2岁±6.8岁) 。观察组中男45例, 女35例;年龄18岁~98岁 (49.6岁±7.3岁)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按照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 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 按顺序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苔及上颚。观察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联合声门下气囊上进行冲洗。具体操作方法:抬高病人床头30°~45°, 使病人头部侧偏, 将气囊充气设置在45 mmHg~60mmHg (1mmHg=0.133kPa) , 并保证气管和导管之间不留间隙, 改良口腔护理法由2名护士配合进行, 1名护士使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后从一侧注入病人口腔内冲洗, 另1名护士在同侧使用吸引器接一次性使用组合吸痰管, 吸痰管前端带有海绵体并有左右两个侧孔, 可同时进行反复性吸引并擦拭, 能及时地把冲洗液吸出, 降低冲洗液下移。冲洗及擦拭次数在10次左右, 将病人的口腔、牙龈、舌头以及气管导管壁彻底有效清洁。每天口腔冲洗及擦拭4次。在改良口腔护理后开始行声门下气囊上的冲洗。将可冲洗使用的气管导管的冲洗接口连接吸引器, 负压值设置在70 mmHg~100 mmHg, 持续性对滞留物进行吸引, 如吸引不畅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注入, 每次5mL~10mL, 反复冲吸, 直至吸出液无混合分泌物为止。如吸引中出现血性分泌物需先停止2h, 再次吸引时将负压值适当减小。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呛咳、呕吐、缺氧, 保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0%, 改良口腔护理联合声门下气囊上进行冲洗结束后放出气囊气体至适合要求范围。

1.2.2 评价指标

(1) 对两组病人机械通气中VAP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 (2) 对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VAP是机械通气中极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因临床采用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的病人数量比较多, 因此, 发生VAP的病人数量也一直较多, 且一旦发生VAP后, 病人存在较大的死亡危险。加强病人机械通气中的护理, 对降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积极作用[2]。机械通气进行气管插管后, 病人咽部的残留食物以及各种分泌物、其他滞留物等均累积于口腔内, 随积累量的增加部分口腔异物出现下滑, 并存滞于气囊和声门间隙中, 造成细菌的大量堆积;同时, 此处累积的带有大量细菌的异物极容易流入肺部, 引发VAP等严重并发症[3]。因此, 对病人的口腔及时进行清理并加强护理, 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传统口腔护理一般采用棉球擦拭的方式, 对改善病人口腔环境具有一定效果, 但护理后发生VAP的几率仍比较高。改良口腔护理通过冲洗吸引并擦拭方式对病人口腔内的异物进行更为彻底的清洗, 可有效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滋生, 并明显降低异物的下滑及流入肺部的几率;但在冲洗过程中部分细菌会随导管被带到气囊的上部, 一旦气囊压力不足, 细菌很容易被进一步带入下呼吸道, 并经不断累积后引发严重的感染。在采用改良口腔护理的同时, 联合进行声门下气囊上的冲洗可有效减少细菌在呼吸道的滞留, 明显降低发生VAP的几率[4]。

本研究对照组单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棉球擦拭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联合声门下气囊上进行冲洗,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1.25%, 病死率为6.25%;对照组VAP发生率为52.50%, 病死率为16.25%, 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另外,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 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可表明, 改良口腔护理法与声门下气囊上进行冲洗方式联合应用于VAP的预防中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孙兴兰, 胡小红, 游明春, 等.改良口腔护理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4) :89-90.

[2]刘雪喻, 徐芳, 赵燕燕.机械通气病人半卧位的规范应用现状及分析[J].护理研究, 2011, 25 (10C) :2741-2742.

[3]陈进文.口腔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4 (3) :718-720.

11口腔护理技术 篇5

【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3.预防或减轻口腔异味,清除牙垢,增进食欲,保证患者舒适。

【评估】

1.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口腔卫生状况,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宽敞,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

【用物准备】评估患者用物:压舌板、手电筒、弯盘。

实施操作用物:口腔护理包(无菌治疗碗内盛消毒棉球、镊子、弯止血钳、纱布、弯盘、棉签、漱口杯、吸水管、压舌板、治疗巾、石蜡油、必要时备开口器)、漱口液(如生理盐水)、速干手消、医疗垃圾桶

【操作步骤】

1.洗手,核对医嘱。

2.评估患者(你好,你是3床的李华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让我核对一下您的床位卡和手腕带,我现在遵医嘱要给您做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就像您平时刷牙一样,以保持您的口腔清洁,请您不要紧张,做护理之前先让我检查一下您的口腔情况,口腔粘膜没有溃疡,嘴角有些干裂,口腔无异味,无活动假牙)

3.速干手消消毒双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协助患者侧卧,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打开口护包,铺治疗巾于患者颌下,弯盘置于口角旁,如患者口唇干裂,先湿润口唇,如有假牙用纱布裹住取下,用量开水刷洗干净浸泡,协助患者用吸水管吸水漱口,倒生理盐水于盛棉球的治疗碗中,清点棉球数量,用弯止血钳夹取棉球拧干,嘱患者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先擦洗对侧牙齿外侧面,纵向擦洗,由内向外由臼齿擦向门齿,同法擦洗近侧牙齿外侧面,嘱患者张口,擦洗对侧牙上内侧面、上咬合面,下内侧面、下咬合面,弧形擦洗颊部,同法擦洗近侧,擦洗硬腭及舌面、舌下、口腔底,协助患者漱口,用纱布擦净口唇,用液体石蜡湿润口唇及口角,撤去弯盘,清点棉球,撤去治疗巾,再次查对,速干手消消毒双手,整理床单元,礼貌告退,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应当轻柔,避免金属钳端碰到牙齿,损伤粘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

2.对昏迷患者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禁止漱口。

3.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

4.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5.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

改良口腔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75例颞颌关节脱位患者, 男34例, 女41例;年龄15~30岁8例、30~60岁12例、60~90岁55例。新鲜性脱位18例, 陈旧性脱位21例, 习惯性脱位36例。单侧脱位35例, 双侧脱位40例。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5~4 h, 平均时间为2.5 h。其中放声歌唱者6例, 大笑者13例、打呵欠者4例, 咀嚼硬食者15例, 使用开口器过度10例, 下颌受到外力的打击者20例, 插胃镜者7例, 均采用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配合自制弹性圈外固定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复位方法

全部病例均未用麻醉。如患者因肌肉紧张难以复位, 可按摩患者面颊部穴位松弛肌肉, 或让患者口含少量酸醋, 也可松弛肌肉。患者取端坐位, 患者头后枕部靠墙, 术者立于患者侧前方, 以一手拇指扶持患者下颌体髁状突前缘, 余四指同时置于下颌部, 向后下方向用力缓慢持续按压, 另一手扶持下颌尖部, 用柔和、持续的力量使患者张口与闭口, 使完成一弧形动作, 复位成功时, 可听到“咕噜”一声或感到有滑动, 下颌即可闭合。若患者双侧脱位, 习惯上复位手法是双侧同时复位, 遇到双侧同时复位困难时, 则采用先复一边, 再复另一边的方法整复。

1.2.2 复位时复位成功的关键

(1) 患者坐靠背椅上, 固定头部, 患者亦无法因畏惧而退让位置。 (2) 患者的位置以下颌低于术者肩部10~12 cm为妥, 使术者操作时两臂近乎伸直, 有居高临下之势。 (3) 咬肌十分强壮, 施加压力必须持续均匀, 不可贸然施加压力而造成骨折。 (4) 因咬肌痉挛或时间过久手法复位困难者, 可按摩患者面颊部穴位松弛肌肉, 或让患者口含少量酸醋, 也可松弛肌肉, 若无效可加静脉麻醉。本组无用静脉麻醉病例。 (5) 复位过程中患者情绪比较紧张, 可让患者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 放松肌肉, 利于复位。

1.2.3 固定

(1) 弹性圈制法:用输液管连接而成, 头圈依患者头颅绕一圈, 剪下后首尾打结连接;下圈依患者下颌尖部绕一圈, 剪下后首尾打结连接;左右各一条管, 依患者脸型将上下两圈打结连接。弹性圈因人而制, 患者佩戴舒适。弹性圈具有一定的弹性, 避免绷带包扎后患者出现绷紧不适感, 避免患者绷带包扎后容易出汗。 (2) 注意事项:托住下颌骨于闭口位2~3周, 只要能限制过大张口即可, 一般应避免张口超过1 cm。固定期间告诫患者不要咀嚼硬食、大笑、打哈欠及喷嚏, 以防再脱位。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复位, 患者术中无严重不适, 复位时间短 (手法复位时间为0.5~5 min, 平均为3 min) , 患者无明显痛苦, 不会出现医者被咬伤的情况。随访半年, 无复发脱位。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脱位指髁突滑出关节窝以外, 超越了关节运动的正常限度, 以至不能自行复回原位者。通常有咀嚼肌紊乱或关节结构紊乱者, 在大开口末翼外肌继续收缩, 把髁突过度地向前拉过关节结节, 同时闭颌肌群发生反射性挛缩, 使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之前上方, 而不能自行复回原位[1]。凡颞下颌关节脱位者, 患者表情痛苦, 下颌运动障碍呈开口状, 不能闭口, 唾液外流, 语言不清, 咀嚼和吞咽均有困难。如不能及时复位, 可并发慢性滑膜炎和关节囊炎, 且在脱位周围逐渐有纤维组织增生后, 造成复位困难[2]。所以颞下颌关节脱位后应及时复回原位。

颞颌关节脱位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治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祖国医学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医籍也有较详细的记载。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侯》中作了颞颌关节脱位的最早记载。此后,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十二, 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等, 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分类治疗方法均有明确的认识和较科学的治疗经验[3]。本组手法复位在前人的基础上简化而成, 操作简便, 疗效良好。弹性外固定制作简单, 价格低廉, 环保节约。

治疗采用口腔外手法复位、弹性圈外固定, 是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疗效良好的一种治疗手段。口腔外手法复位的优点如下: (1) 操作时降低患者恐惧心理, 较易于接受, 利于复位。 (2) 口腔外复位可按揉面颊, 有利于肌肉松弛, 并没有手指纳入口腔加重肌紧张的不利因素。 (3) 口腔内复位若术者操作不慎, 易因复位后患者咬肌反射性收缩而咬伤术者, 口腔外手法复位则无此缺点, 术者相对安全。 (4) 口腔外手法复位不需特殊材料 (如口内手法复位需指缠无菌纱布或使用压舌板等) , 操作简便, 环保节约。 (5) 老年人牙齿松动, 口腔内复位时容易损伤牙龈出血, 严重者牙齿松动脱落, 口腔内复位则无此弊端[4,5]。弹性圈具有一定的弹性, 避免绷带包扎后患者出现的绷紧不适感, 避免患者绷带包扎后容易出汗。此外, 固定圈取材方便, 价格低廉, 易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方法。方法:对75例颞颌关节脱位患者, 采用改良口腔外手法复位。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复位, 术中患者无严重不适, 复位时间短, 患者无明显痛苦, 未出现医者被咬伤的情况。随访半年, 无复发脱位。结论:改良手法复位是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有效复位方法。

关键词: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外固定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24825.

[2]董福慧, 朱云龙.中医正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5-289.

[3]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62-63.

[4]邱蔚六, 张震康, 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16-317.

改良口腔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2月, 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90例足月新生儿, 其中男112例, 女78例, 年龄0.5h~28d, 平均年龄9.24d, 平均住院事件7.03d。原发病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腹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脐炎、颅内出血, 排除有特殊感染及患有鹅口疮的新生儿。

1.2 方法

1.2.1 分组

190例住院新生儿平均分成两组, 实验组为单数床号95例新生儿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棉签擦拭口腔, 对照组为双数床号95例新生儿使用0.9%氯化钠溶液棉签擦拭口腔。

1.2.2 口腔护理方法

常规每天上、下午喂奶1h后各擦拭口腔1次, 使用口腔护理专用棉签擦拭, 擦拭顺序为:依次擦拭口唇、颊部、牙龈、硬腭、舌面、舌下, 再重复上述一遍[2]。

1.2.3 观察内容

每次口腔护理前对每个新生儿口腔进行评估, 观察口腔黏膜表面有无覆盖难以洗去的白色乳凝块样小点状或片状物;口腔护理后再评价新生儿的舒适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95例新生儿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口腔护理后, 无一例患儿发生鹅口疮, 对照组95例新生儿使用0.9%氯化钠溶液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后, 1例患儿出现鹅口疮,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新生儿口唇干裂、恶心、哭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 血管丰富, 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 唾液分泌少[3];唾液具有湿润口腔, 清洁和保护口腔, 减少细菌繁殖;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具有杀灭细菌和病毒作用[4]。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因此比较干燥, 易受损伤和细菌感染, 尤其易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致鹅口疮, 此感染多发原因主要是乳具消毒不严、乳母乳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3]。

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增进患儿舒适[5]。在预防口腔感染的护理措施中, 除了注重奶具消毒及配奶、喂奶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溶液进行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 才能预防鹅口疮的发生。这样又可以每天定时观察患儿口腔黏膜情况, 及时发现口腔黏膜变化, 为临床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0.9%氯化钠溶液虽然有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作用[5], 但其水分蒸发后成为高渗溶液, 氯化钠沉积在口腔黏膜上, 上皮细胞因脱水、皱缩而破裂, 导致口干、黏膜出血等, 且0.9%氯化钠溶液其特有的咸味, 可引起患儿恶心、吐奶等不适而哭闹;而灭菌注射用水无色、无味、无臭, 不含溶质, 即使水分蒸发后也不影响口腔黏膜表面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与防御功能。

综上所述, 使用灭菌注射用水与0.9%氯化钠溶液为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 都能有效预防鹅口疮的发生;而灭菌注射用水更适用于新生儿, 患儿舒适、易于接受, 且取材方便, 价格便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灭菌注射用水与0.9%氯化钠溶液为新生儿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190例住院新生儿按单双数床号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为单数床号的新生儿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口腔护理, 对照组为双数床号的新生儿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 观察两组新生儿口腔护理舒适度和口腔发生鹅口疮情况的结果。结果 两组新生儿口唇干裂、恶心、哭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口腔出现鹅口疮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灭菌注射用水与0.9%氯化钠溶液用于新生儿口腔护理, 均能有效预防鹅口疮的发生;使用灭菌注射用水, 患儿舒适、更易接受。

关键词:新生儿,口腔护理,灭菌注射用水,0.9%氯化钠溶液

参考文献

[1]陈吉庆, 吴升华.实用儿科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53-154.

[2]余艳丽, 李继东.口腔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12) :31-32.

[3]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46-247.

[4]朱大年.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71.

上一篇:品牌整合传播下一篇:油藏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