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调色

2024-05-10

后期调色(精选四篇)

后期调色 篇1

1 数字化调色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在影视后期制作当中,人们习惯用光影色彩等这些因素表达情绪、意境与构想。操作者为了营造气氛、打动观众,在影视后期制作当中更多使地用调色技术来烘托效果。随着人们对文化领域的高度重视、我国创意作品层出不穷,以及群众对于精神食粮的越发追求,影视后期制作越发离不开数字化调色技术。数字化调色技术的到来,实现了很多以往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例如,它可以创造出过去实拍作品达不到的效果,对于表现空间与表现力进行了更大的延伸,从而使影视元素达到二次创作。随着不同场合、不同人群的需要,各种相应的调色软件也随之被研发出来[1]。这些调色软件操作灵活、使用方便而且效果理想。调色软件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插件形式,通常需要和与之匹配的编辑软件一起才能发挥正常效用;另外一种是具有独自操作系统的,这类软件相对于上一个比较先进,可以单独进行剪辑、调色,也可以和与之相配套的编辑软件一起使用,增加了其使用的灵活性。

2 校色、调色的实际运用

针对于影视后期制作当中的数字化调色,可大致将其定义为校色与调色这两个概念,它们相加之和就是数字化调色技术。“校色”是对于颜色的校正,指的是针对前期影视工作中意外或者曝光因素导致的色彩问题做出的一些修改。调色软件对这些素材颜色进行修改校正,可使当时的拍摄场景重新跃然于作品当中。而调色软件最本质的工作就是“调色”,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调整色差,对比度与饱和度,这是为了使观众感到作品亮度正好、细节均匀。另外,它也可以单独对某一区域进行调整,如颜色的调整等,针对画面中的某一事物的颜色专门进行调整;另外,还可以把不同镜头下相同事物修改为同样的颜色,避免单一镜头的突兀性。此外,还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想法与需要,使画面呈现特殊色彩。

3 后期制作当中数字化调色技术的工作流程

调色工作可以单独使用调色软件完成,又可以连同非线性的编辑软件共同完成。调色师可以单独运用调色软件,剪辑与调色素材,然后再进入后期加工流程。这个环节不需要用到编辑性软件,调色软件直接就可以完成剪辑与调色工作。由于这个工作只需要调色与剪辑,所以就使得调色师工作变得简便了[2]。要想将调色工作与后期编辑工作一起完成,就需要用到编辑软件了。将拍到的素材用编辑软件先进行粗剪,然后用调色的软件或者插件进一步加工,调试完颜色再用编辑软件进行深度加工,配上要用到的特技、字幕与声效,最后想要的作品便由此生成。

4 调色软件技术点

一般情况下,调色软件技术点包括色彩空间、整体调色、局部调色、多种软件示波器、监视器同步输出与调色台等几个方面。在色彩空间方面,一般选用指定的空间计算,如RGB或者HSL等这样可以对画面细节与色彩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也可以使计算误差最小化。对于整体调色方面,整体调色指的是对于整个画面进行调色,主要针对画面明暗、色调趋向等,可以初步完成校色工作。局部调色,指的是对画面当中的某一块有针对性的进行调色。它区别于整体调色的地方是它调色前要先选择目标调色区域,只是单独对这个区域进行调色,整体画面不受影响[3]。局部调色当中,区域选择正确与否导致了后续效果的好坏。就整体调色与局部调色而言,对于调色软件的要求是尽可能多的提供参数与调节方法以供参考,然后在调色过程中细腻灵活的进行调节。

5 结语

数字化调色技术是影视后期制作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高清技术产业链的发展,高清频道日益增多。人们对于高清图像的要求逐渐变高,而对它的感染力与可视性的渲染也逐步增强,节目制作者也将数字调色技术引入更多作品之中,使中国电影电视制作向更高程度发展。各种调色软件也随之应运而生,使调色这件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随着数字化调节技术的发展进步,调色师对作品的加深理解与经验积累,势必会有更多好作品出现,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摘要:随着影视制作的工艺全方位转变为数字化运行模式,在制作的流程与方法上出现了很多新兴领域,数字化调色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字化调色技术的运行成本普遍偏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影视制作中的数字化调色技术比较欠缺。本文联系数字化调色技术现实中的应用,归纳了我国数字化调色的一般流程,阐释了其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影视后期制作,数字化,调色技术

参考文献

[1]傅若清,陈飞,徐嘉.数字化时代的影视后期制作——中影集团数字基地数字后期制作系统分析[J].现代电影技术,2009,(10):26-35.

[2]高子伦.影视后期制作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J].理论界,2011,(7):225-226.

PS人像皮肤古铜色调后期调色教程 篇2

很多时候我们拍摄的照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色彩也很正常,但就是看上去太过普通,人物不够立体,皮肤质感也不强,我们可以通过调色来增加人物皮肤的质感,同时让整个片子更有广告氛围,

PS人像皮肤古铜色调后期调色教程

这篇教程是向大家介绍PS人像皮肤古铜色调后期调色教程,一起来看看吧!

浅析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 篇3

关键词:数字调色;影视后期;调色流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影视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传统胶片时代的配光技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高效、便利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逐渐被数字调色流程取代。色彩被数字化后,无论是制作手段还是艺术的呈现效果都变得更加丰富,提升了影视画面的艺术效果,使影视画面表现力得到极大提升。因此,数字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越来越受到导演和摄影师的重视。

1 我国调色技术现状

随着中国电影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调色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数字调色技术应运而生,各种各样的专业调色软件也应时而出。这些软件面向不同的用户、应用于不同场合,能够轻松地帮助使用者掌控画面色彩,创建影调风格。通常这些软件的呈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插件形式,主要是指Red Giant公司出品的Looks、Mojo、Coloristor以及Color finesse,这些插件需要和配套的剪辑合成软件使用,优势在于简单易用、便于整体效果的调整,缺点在于对画面细节调整不够精确;二是独立的应用程序,例如Autodesk Lustre、Quantel、DaVinci Resolve、SpeedGrade、Color、Scratch、FilmLight Baselight、Nucoda Film Master,这些独立的应用程序可以单独地完成剪辑、调色,优势在于能够精确细腻地控制画面中的任何一个元素,缺点在与软件昂贵,成本过高。

2 数字调色的技术优势

在传统配光领域,影调的控制主要通过对前期用光方式方法的选择、胶片类型的选择以及后期洗印技术的控制来实施的。[1]配光师往往要调试多次:做一次调配、等待冲印、观察结果,然后继续修改,如此反复。无疑传统配光工艺周期长、创作空间少。

相比之下,数字调色技术可以借由优秀的软硬件设施,对画面最终呈现的效果进行实时预览,极大缩短了制作周期。色彩被“数字化”后,单帧画面相当于色彩像素集合,只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调整“数字化”后的色彩参数,就可以直观地控制画面的色度、亮度、饱和度。其次,画面的阴影、高光、中间调以及画面中的目标区域都可以被单独提取出来进行调整。最后,数字调色技术可以为画面增加虛拟光照强化环境空间感,平衡构图,营造特定的氛围。

3 数字调色技术的重要作用

影视创作,应该将最完美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2]数字调色在影视后期制作流程中占据重要的一环,数字调色技术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真实还原现实中的色彩。还原现实中色彩的实质就是营造符合观众日常生活经验的“记忆色”。所谓“记忆色”,即“在室外的景物中,最常见的颜色是人类肤色、树叶、绿草、蓝天和土这几种颜色,人们对这些常见色的评价往往是依据他们的记忆或印象去衡量的,当被还原的颜色与人们记忆中的相匹配时,人们才感到满意,因此所谓记忆色也往往就是优选色或喜爱色”。[3]如果画面色彩偏离“记忆色”,则会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真实感的缺失。

第二,匹配镜头。由于源素材曝光的细微差异以及时间地点导致的光线和色调的不同,如果不对镜头进行匹配,不同的镜头组接起来会在视觉上有“跳跃”的感觉,因此匹配镜头的曝光、反差和色彩平衡非常重要。完美的匹配意味着色彩能在镜头间自然的地动而不会被观众留意到。

第三,突出主体。画面中往往有复杂的层次关系,为了突出主体,强调或者忽略画面中的某一元素,有必要选择有价值的色彩予以突出。

第四,营造特定的时间氛围。出于成本和前期拍摄考虑不周等因素,最终呈现的画面与源素材画面有时间上的不统一性,这就需要根据时间属性对相应参数进行调整。

4 数字调色技术的创作流程

不同的影视项目有不同的艺术标准,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会针对影片定位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数字调色技术的实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记忆色”的还原;二是影像风格的建立。调色流程都是基于这两点展开来的。

第一,关于“记忆色”的还原。这一步就是通过调整整体画面的曝光、反差、色度、色温等,尽可能地保留画面中的有效细节,满足观众对色彩的心理期待。笔者一般会选择一个曝光准确、反差正常、基本没有色偏的镜头作为样本,然后进行初级校正,并以校正后的镜头为“蓝本”,将其他镜头与其匹配。

第二,关于影像风格的建立。首先,要对调整好的镜头进行时间的定位,根据不同的时间点,调整色彩属性,创建特定的时间氛围。其次,根据画面的摄影、灯光氛围以及主客体的层次关系,或是做突出加强或是做抑制减弱,为画面创建独特的情境气氛。再次,创建流行色调。经典影片中的典型色调包括:科技蓝、数字绿、战争绿、疯狂棕、怀旧金、风格化的黑白。[4]根据故事表达的主题最合适的色调即可。最后,创建影像风格,以期达到丰富观众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达以到情感、情绪上的真实。

5 关于数字调色技术的两点建议

随着数字调色技术在影视制作行业风生水起,它已然成为影视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也给业界带来以一些问题,笔者就此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要改变一种观念。由于数字调色技术的强大功能,许多摄影师、灯光师或者前期制作人员没要将精力投入到前期拍摄中,而转念将前期拍摄的不足放到后期调色当中。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就拿数字摄影机来说,如果摄影师不注意现场场景的曝光,使曝光超过机身所能记录的高光范围,那么在后期调色当中就无法恢复高光区,从而会损失画面的细节。

第二,摒弃一种思维。即技术至上、工具之上的思维。诚然,技术和工具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宽了艺术表现空间,但是艺术的核心还是在于人,人是创造力的源泉、艺术的主宰。调色软件永远只是一种工具,不存在孰好孰坏,艺术的创造力、想象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

参考文献:

[1]王健,王晓雨.浅析数字调色在影片后期制作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电影技术,2014(11):3-9.

[2]周忠成,平凯磊.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色彩校正[J].现代电影技术,2010(08):3-9.

[3]彭瑞祥,孙秀如,林仲贤,董鸿翼,顾文垲,刘永泗.彩色片常见物体记忆色及宽容度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0(04):415-423.

后期调色 篇4

1 超高清数字摄影的技术进步

1.1 超高清标准介绍

超高清(UHD)也称为4K超高清,因其分辨率为全高清(FHD)的四倍而得名。4K有两个分辨率,电视(TV) 4K为3840×2160;电影(Full Aperture) 4K为4096×2160。分辨率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色深度(量化bit)数值决定了画面中每个像素的明度和色彩的精细程度,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

1.2 色深度及bit量化模式选择

摄影机中的模/数转换电路将光电器件(CCD或CMOS)输出的三基色(RGB)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常为线性量化。在专业高清(FHD)摄像机通常采用12bit量化10bit输出,中间相差的两个bit用作伽马(Gamma)矫正和动态扩展;在超高清(UHD)摄影机通常可以选择线性12bit、14bit、16bit或者logl2bit量化。更高的bit数会带来画质的显著提升,同时当记录格式为源码(RAW)格式所带来的数据量也是非常可观的。拍摄使用的量化bit数应比成品的bit数至少高两个bit,否则校色后在浅色过度区域会有明显的色阶。

2 非线性量化带来的性能提升

非线性量化是模拟人眼或胶片对亮度变化的响应进行非均匀的数字量化,与线性量化相比同等画质用的比特位(bit)少,节约资源。

人眼对亮度变化的响应是一个幂指数,这一特性被称为韦伯定律。在不进行矫正的情况下,当信号幅值为0.5时,显示器上输出的光亮度只有0.2。在进行矫正的情况下,当Gamma矫正值大于1时,图像的高光部分被压缩而暗调部分被扩展;当Gamma矫正的值小于1时,图像的高光部分被扩展而暗调部分被压缩。Gamma矫正一般用于平滑的扩展暗部的细节。由于历史原因,或许由于生产电视机的技术难度或成本因素,导致电视机并未使用这一技术,而电视摄像机一直采用此曲线,并被命名为伽马(Gamma)曲线,直到高清电视色域的国际标准ITU-R BT.709仍在使用。多数CRT显示器的伽马值为2.5,而LCD显示器的曲线就更加复杂,为了与CRT显示系统衔接,LCD显示器的输出曲线经过软件或硬件校准可以让显示的输出具有一定的伽马曲线,如Windows常用的伽马值为2.2,sRGB和AdobeRGB颜色也是以2.2的伽马值为基础的。(如图2、图3所示)

摄影胶片对明暗变化的响应也是非线性的,可以用对数函数(log)来表示。数字摄影机的Log模式模拟胶片的这种特性,从暗部到亮部有较宽的动态范围,可以记录更多的层次细节,通过后期色彩校正动态范围压缩在电视屏幕上呈现电影效果,这就是数字摄影选择Log模式的原因。

阿莱叫LogC,佳能的叫Cannon Log,Sony的叫S-Log松下的叫V-Iog,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补救拍摄时留下的诸多不足。如今高清晰度的影像时代,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动态影像都要经过后期调色,直接原因主要是摄影过程中产生的白平衡不准确等问题。数码调色如女性化妆,保持原样也很好看,但化妆后会变得更漂亮,数码调色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而Log由于采用的是对数特征,因此能够将更丰富的动态数据用更低的比特数进行保存。大家可能会比较担心,成对数特性的文件会将明暗部分的数据量进行平均分配,而数码调色则会弥补这些不足,使画面更加均衡完美。

3 色彩空间与后期调色

3.1 不同色彩空间标准的差异和当前技术水平

色彩空间(色域)(如图3所示),定义了图像中色彩的范围。超高清电视对应的色域为:Rec.2020,是显示设备中最大的色彩空间,覆盖了CIE 1931的75.8%,白点色温D65 (6500K)。高清电视色域的国际标准ITU-R BT.709 (又称Rec.709或sRGB)仅覆盖了Rec.2020的35.9%。所以,超高清电视(UHDTV)能显示比现行高清电视(HDTV)更为丰富的色彩。现实情况是,除了一些顶级的彩色技术监视器样机外,市面上并没有显示设备可以完全覆盖Rec.2020色域。普通家用液晶电视的覆盖仅能达到Rec.709的73%,也就是说市面上的4K电视仅具备4K分辨率,色域空间与超高清标准相距甚远,均达不到超高清标准。基于这一现状,调色时不切实际追求高色域、高动态往往适得其反。

3.2 达芬奇调色软件的特点

达芬奇调色(DaVinci Resolve)具有强大的色彩校正能力。色彩平衡的图像是优秀调色作品的前提。达芬奇调色分为一级调色和二级调色两个环节,一级调色通过设置Lift、Gamma和Gain控制,并结合YRGB和ACES 1.0高精度色彩空间技术来营造整体美画面风格。一级调色工具包括亮部Log控制、中间调、暗部和Offset补偿控制。二级调色功能则专门针对某一特定颜色或画面中的特定区域进行局部处理。

3.3达芬奇调色软件素材颜色匹配功能应用

上一篇:企业管理及其发展下一篇:物理思维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