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求知

2024-06-18

行动中求知(精选四篇)

行动中求知 篇1

一、从生活实际引出新知

对于小学数学课, 我们要通过设计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可以在本课之前让学生自制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 cm、4 cm、3 cm的长方体和一个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学具作为课上展览的作品, 课堂上学生摆出泥捏的、木头削的、萝卜和洋芋削的等。尽管有的学生做得不太精致, 但他们也有成功的喜悦, 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心情非常激动, 与别人比较、学习。进一步开始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请学生拿出自己亲手所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那么谁能把自己自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求出来呢?

2.谁能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呢?学生先是激烈的讨论, 然后是紧张的测量和计算, 最后又是一轮激烈的争论。

讨论的结果: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所给的数据计算: (1) 六个面的面积相加。 (2) 先计算两个相对的面的面积, 再把三组数据连加。 (3) 用三个不同面的面积乘以2。 (4)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显然讨论结果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水平高低。最后由学生各自交流列式的思考过程, 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并边思考边操作, 手脑并用, 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和提高, 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到了活的知识。

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更好地利用他们手中的学具, 我设计了如下几组练习题:

1.把自制的长方体沿着最长棱的1/2处把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 表面积怎样变化, 变化了多少?如果沿着最长棱把长方体平均分成5个长方体, 表面积怎样变化?

2.取上面5个长方体中的两个相切面对在一起, 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又是怎样变化的?变了多少?按同样的方法, 可把3个、4个、5个拼在一起, 又是怎样变化的?

3.取1个上面的小长方体随便平放在制作的6cm的大正方体上面, 表面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可以不断调整放法)

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发现:每平分一次增加两个面的面积, 而把两个相同大小的拼在一起还会减少两个面的面积。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识, 寻求规律, 学生不但兴趣浓, 而且学习积极性高。

二、运用旧知导引新知

只有信任学生, 采用恰当的方法, 才能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挖掘学生的巨大才能, 因此, 能放手时就放手, 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如, 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后, 教学梯形面积, 课前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上课时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图, 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用这两个图形与梯形的关系求出梯形的面积。 (以小组为单位拼图) 通过拼图学生发现,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且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上底和下底的和, 高和梯形的高相等。不难发现梯形面积是所拼图形面积的1/2, 学生通过比较, 很快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为: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 这样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运用旧知去创新新知。饱尝了创新的欢乐, 为他下一次创新准备了动力。

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巩固应用都让学生积极参与, 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原有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参与,动手,操作,新知,兴趣

参考文献

乐中求知知中有乐 篇2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并使之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活动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听”时思考能加深记忆和理解,“读”时思考能发现问题、追根究源,“写”时思考能使问题处理得更加简洁和周全。

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才能将知识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最终获得系统化的数学知识,这才是学习的最大收获。在学习中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便会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欢乐和喜悦之中。

情景中求知求知中创新创新中发展 篇3

一、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就会集中精力,进而积极思考,这种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内在的需要和欲望,是自觉的,更是积极的。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会对色彩鲜艳、造型美丽的东西用眼睛盯住不放,当他们学会抓住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期,尽管这时候的孩子什么都画不像,但他们还是有一种强烈的绘画、创作欲望,也许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兴趣,这是进行美育的有利条件。老师生动的语言是学生进入绘画思维、创造的桥梁,因为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心理恐惧,同时有着自卑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自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胸,尽情地用夸张变形的涂抹表现心中的思想,这是孩子纯粹心灵的流露,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前提。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美术的多种技法单纯靠临摹,展示教师范画,这么做虽然使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积累许多素材。但是,如此以往的长期教学,会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依赖别人已有的东西,造成绘画的公式化。比如让学生画一朵花,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只叫学生照着画,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花就是这样画的,花的这个形象就会被固定死,以后只要画花,学生的头脑中就只会出现他临摹过的花的样子,不会有大的创新。这就影响了儿童天性的发展,使孩子的童真被死板扼杀,想象力被临摹褪化。教师的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可在学生眼中是最好的,他们会去盲目地模仿,失去了儿童画中的童真和创造。

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其实,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鲜活的个体。只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就会使学生产生许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创造,想创造,更乐意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想象空间。他们会把太阳想象成老爷爷;把树枝在风中飘动想象成树姐姐在比谁的头发最美丽;人的脸可以像衣服那样五颜六色;下雨了,小朋友想到的是给月亮姐姐撑伞……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有遥远的宇宙,有广阔的天空,有深邃的大海,有万化的世界,无所不有,不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都能出现在他们缤纷的画面中。他们正是以内心丰富的感受和亏里的想象惊奇地表现了出来,不管他们是多么离奇,多么荒谬,我们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用条条框框的理论把它约束,制约他们丰富的想象,伟大的创造。

三、运用多学科优点融会贯通,促进创造思维发展

我们生活的社会本是一个整体,知识也是一样,它们是融会贯通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要能够取长补短,那会完善的多。

1、文学要渗入到美术教学中去

文学中的诗歌与美术的渊源最深,关系最密切。我们的国粹“国a画”一直以来沿袭着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文字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给学生广阔的创作空间。有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儿歌、诗歌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这样不仅对文字有深入的了解,也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2、美术要与音乐完美的融合

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有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在人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含有想象的成分,因此抽象作品中离不开想象思维,并充满音乐性,音乐直接刺激创造想象,从音符、旋律中创造出抽象作品来。让学生从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

四、用多种评价手法,延续创造思维

在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体验教学中要注重评价的多维性。既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小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知识创新”的过程,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创新,在创新中自然和谐地发展。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 篇4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内化、发展过程, 是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自主探究学习, 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 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时, 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 每小组发给大不小等的三个圆纸板、线、铁丝、直尺等实物。让学生先量后说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的周长, 接着每组选派代表交流旦的方法和过程。交流后, 我先肯定了学生操作过程的正确性、多样性。紧接着要求每组学生分别量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的直径。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和统计, 引导学生探索:你们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怎样呢?学生经历了探索过程, 数学领域里的规律性知识也由此演绎而出, 那抽角的概念、法则、公式会因此化为学生认知构建之躯的血肉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探索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约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 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 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因素的问题情境, 把问题蕴藏在情境之中, 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 教学“比例尺”时, 我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 我说:“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 正当学生疑惑之时, 我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 由你们出题考老师, 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我说:“这里有一幅地图, 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 老师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 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 都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 您是怎样算的”?我说:“其实呀, 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三、鼓励大胆猜测, 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通过探索、观察、演示等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想, 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进行简单的推理”。因此, 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数学想象, 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例如, 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面积单位及进率”。然后问:“你们猜猜看, 我们刚认识的三个体积之间的进率该是多少呢?“学生想了想说:“是1000。”我反问学生:“真是1000吗?能说出道理吗”?一石激起千重浪。教师挑战性的问题激起了学生验证的欲望和热情, 便主动投入到说理、严整的活动之中, 学生通过计算、拼摆、切割等方法验证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 都很自信地对我说:“我们猜得多吧”!可以想象出此时学生学习的情趣多么高涨。同时学生从中悟出了“观察——猜测——验证”是学习研究约一种好方法。

四、激发学生创新, 培养探究多向性

如果说数学知识体系是数学的“肉”, 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索方法就是数学的“灵魂”, 这正是创造性的萌芽和创新的追求。探究的多向性就是能比较自由改变思考方向, 从而使问题的解决策略不断有所变化和创新。在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学校买来了180米电线, 第一次用去60米, 第二次又用去85米, 剩下的电线比买来的电线短多少米”?在解这道题时, 多数学生列式为:先求出剩下的电线有多少米?180-60-85=35 (米) , 再求比原来短多少米?180-35=145 (米) ;或180-[180- (60+85) ]=145 (米) 。根据这道题的特点, 我启发学生智慧的心扉。一位学生不囿常规, 突发奇想:“要求剩下电线比买来时短多少米, 实际也就是求一共用去多少米?算式是60+85 (米) ”。我及时表扬并赞赏他:“你的解题策略真巧妙”。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 得到了独特的解法, 这不仅扩宽学生思维的视觉, 也充分显示了学生探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氛围, 多给学生机会, 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自主探究、乐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 最终培养学生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行动中求知】相关文章:

求知作文04-18

求知欲望05-18

求知经典散文04-27

学生求知欲望06-01

创新求知名言事例05-17

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09-11

论求知读后感04-11

读书与求知的名言04-14

求知的眼光高一作文04-23

论求知阅读及答案05-02

上一篇:局限性肾肿瘤下一篇:自主学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