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2024-06-04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选十篇)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篇1

英国丹宁勋爵曾说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法律方面最重要的革命就是法律援助。”①法律援助制度是由国家对需要法律帮助而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出现和发展, 是社会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的起步较晚。最初是在1996年颁布的《律师法》第六章中专门规定了法律援助, 确定公民因特定情况需要律师提供服务, 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 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而律师也负有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这从法律角度正式确认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但是, 《律师法》中仅是提出了这一制度, 对于法律援助的具体事项并未规定。2003年, 国务院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 作为我国第一部法律援助的专门法规, 从法律援助管理、范围、申请和审查、实施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较系统的构建了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条例》全文共六章39条, 对于指导、规范我国的法律援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条例的规定较原则性, 对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具体程序、质量监控及评价等规定不够完善。因此在《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后, 2004年9月, 司法部颁布了《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 简单规定了律师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对案件办理的评估和监管。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法治程度、法律援助开展的实际情况不同, 不少地区都根据条例的规定, 结合本地情况, 自行制定或是修订法律援助规定或办法, 细化法律援助制度。例如海南省于2008年颁布了《海南省法律援助规定》、海口市于2009年修正了《海口市法律援助办法》。

2012年7月起施行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从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受理、审查、承办等方面, 进一步完善了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程序。这一规定并不是《法律援助条例》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总结法律援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程序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法律援助实践过程中的有效举措, 对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程序的细化及补充规定, 包括要求法律援助机构进行援务公开;为被羁押的被告人、服刑人员, 劳动教养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指明了法律途径;规定紧急情况下, 法律援助机构先行法律援助后补充审查的制度;确立了法律援助机构异地协作机制;明确赋予受援人申请更换承办人员的权利。②

二、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不足

通过前文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进行梳理, 不难看出, 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援助程序方面规定得较为细致, 但是对于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监督及事后评估则规定得较为原则笼统, 国家层面的立法缺乏系统完善的监控体系以及评估机制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只负责将案件派发给律师以及卷宗的归档、补贴的发放, 对案件的办理过程基本不闻不问;对于办案结果, 立法仅规定了在法律援助案件结案时,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应该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缺乏系统的评估机制及科学合理的奖惩考核办法。

监控及评估机制的不完善, 导致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质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职业素养。而由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本身就是低经济回报, 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在完成法律援助案件后, 成就感主要来自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或是法律工作者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和满足。对于律师而言, 需要舍弃一定的经济利益以使其他利益需求得以满足。这在律师工作、生活压力较小的情况下, 这一制度尚可以运行。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制度不健全, 对于提供法律援助的人员而言, 案件办好办坏一个样, 不要太离谱就行。即使其舍弃了经济利益, 认真办案, 也感受不到太多的成就感。这当中的效益失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律师等法律援助提供者参与法律援助的积极性。法律援助服务往往流于形式。例如, 一些律师在接到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后, 会见被告人及阅卷都是走过场, 辩护意见千篇一律的都是:对事实、定罪没有异议, 量刑上请求法院考虑被告人属未成年人, 予以从轻。从法律效益价值的角度分析, 在前期的投入成本不减少的情况下, 缺乏过程的监控体系及结果的评估机制, 律师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当事人对结果也只是勉强接受、社会民众对法律援助效果的认可度不高, 法律援助成本的投入根本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三、健全法律援助监控和评估体系

(一) 加强对案件办理过程的监督

首先, 法律援助机构一方可抽查或跟踪案件的办理, 例如派人员旁听一些案件的庭审, 定期与提供援助人员及受援人联系沟通, 以及时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其次, 建立法律援助提供者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定期报告制度。当前规定法律援助提供者在出现应当终止法律援助的四种情况及办案结束时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笔者认为, 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 不仅应当遵照《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集体研究, 由律所或法律服务所进行监督, 而且应该通过定期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办案情况的方式, 增加法律援助机构对案件办理的监督。再次, 建立受援人案件反馈制度。③受援人可以对案件办理过程中提供法律援助者的懈怠或是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进行反馈投诉。由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案件之初告知受援人反馈、投诉事项及途径, 并及时对反馈投诉进行处理。

(二) 完善事后评价体系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民风民俗等有所不同, 对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 很难确定一个全国范围皆适用的细致的质量评价标准。但是可以建立诸如同行审查制度、等级评估制度、奖惩考核制度等制度以规范对案件办理的事后评估。

同行审查制度是由英国创立的一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制度, 通过抽取待查法律援助服务机构一定时期内已办结的, 一定数量的案件档案样本, 聘请资深律师等作为评估人员, 按照一定的民事法律援助与刑事法律援助质量评估标准等级和评估程序, 对档案样本进行审查评估, 撰写评估报告, 以确定在某一法律领域, 待查法律服务机构为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是否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④等级评估即由专门的监督、评估小组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人员承办的案件从受案到结案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并评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等四个等级。根据同行评价、专门小组评价的结果, 对于表现良好的对法律援助提供者进行相应的奖励, 对于不合格的应按规定进行问责。⑤

参考文献

[1]蒋建峰.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控制思考[J].中国司法, 2005 (7) .

[2]孔德勒.英国法律援助制度比较及启示[J].中国司法, 2012 (01) .

[3]郑自文.新西兰法律援助制度及其最新发展[J].中国司法, 2007 (7) .

[4]伍浩鹏.有效援助论[J].时代法学, 2009.6.

试法如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篇2

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是维护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论述中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为进一步抓好我县的法律援助工作,结合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健全法律援助制度调研》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浅谈如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助,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普遍采取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其具体含义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它作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一国的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法律援助政府责任落实及职能作用发挥情况

×××县司法局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并以×司发(1999)24号文件要求成立× 1

××县法律援助中心。县编委以×机编(1999)13号文件,同意设立×××县法律援助中心,明确了法律援助中心的职级(股级)和人员编制(×人)问题,解决了法律援助中心的正式立编立户问题,当年,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解决了两万元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法律援助工作,之后,法律援助经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每年的法律援助工作由县司法局专门以文件进行安排部署、进行考评,并对优秀工作者进行奖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经常过问法律援助工作,及时解决法律援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县委、政府领导是关心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的。

××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后,全体法律援助工作者,认真开展了法律咨询、代书、民事诉讼代理、非诉讼调解、刑事指定辩护、公证法律援助等工作,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法律援助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

(一)法律援助组织实施情况

1、咨询和案件办理情况

近三年来,法律援助咨询量在每年800件左右,办案量在每年200件左右、咨询和案件构成主要以农民工讨薪和交通事

故受害人申请援助居多、诉讼案件占全部援助案件的三分之一左右;

2、便民服务开展情况

×××县法律援助中心紧紧围绕有效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和服务民生,在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诉求,突出抓好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儿童、老年人、特困企业职工零就业家庭的援助、降低法律援助、受援门槛,最大限度地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

3、办案主体情况,我县有一个国办律师所和一个私营律师所共××名律师,有××名法律援助工作者,有××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具体承办法授案件和法律援助业务、有××名公证员承办法律援助公证业务。我县的法律工作者,基本能够满足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需要。

(二)法律援助监督管理情况

我县的法律援助工作、接受县司法局纪检干部的直接监督和县纪委、人大的监督、每年的办案质量接受市局检查和县政法委的案件质量评查。没有投诉现象发生,也没有因援助不力引发的上访事件发生。

三、物质保障情况

(一)经费保障情况

1、经费来源及构成:县级财政预算、中央专款和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基本能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2、经费使用和监督情况: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铜仁地区财政局和××地区司法局联合下发的×地财行(2007)9号文件《××地区法律援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办理。严格财经纪律,并接受纪委和上级部门监督检查。

3、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是按×地财行(2007)79号文件发放,待年末中央专项补助金到位后,按办案件数中刑事辩护、民事代理、非诉讼代理、值班补贴的标准进行发放,对律师、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不同办案主体的支付方式都是凭案件卷宗支付。

(二)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县法律援助中心有临街的门面房两间,有专门的接待场所、有专门的便民服务窗口、建立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有“12348”法律服务热线、有专用电话一部、有专人值班、有电脑×台、传真机×台、基本能满足工作开展。

四、机构与队伍建设情况

1、法律援助机构情况

全县有一个法律援助中心、有××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有×百××个法律援助联系点。遍及全县机关和××个乡镇,做到了全覆盖。

2、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占编×人、实有×人,三人均是××以上文化,业务能力较强,基本能满足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的需要。

五、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情况

工、青、妇、老、残等社会团体设立法律援助组织及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情况:×××县司法局于2000年先后以×司发(2000)16号、17号、18号、19号、20号文件与县残联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法律援助的站,与县总工会成立了县总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县妇联成立了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县团委成立了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2013年还与县人事劳动局成立了劳动人事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

六、立法及制度建设情况

制度建设方面:严格执行“统一受理、统一审查、统一指派、统一办理”的“四统一”办案规定,还建立有接待制度、审批制度、内勤工作制度。重大疑难案件讨论制度、重大案件及时报告制度、督检制度,法律援助工作者“五不准”等制度。

保证了我县法律援助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法律援助是党和政府针对弱势群体实施的一项“阳光工程”,全体法律援助机构和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一是要大力宣传法律援助工作的成效,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网络、通讯等方式,宣传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和国家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要重视向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是一项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公益事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要通过宣传引起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要重视扩大社会全面的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了解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良好局面,大力宣传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典型,通过开展“法律援助进万家”、“受援群众大回访”等活动,充分挖掘、树立、宣传法律援助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展现新时期法律援助工作得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四是要面向基层,要使每个一困难群众知道,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为其撑腰维权,只有这样,我们的法律援助事业才会越来越兴旺。

浅议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篇3

关键词:法律援助社会保障完善

中图分类号:DF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55-01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司法公正机制,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

法律援助是我国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实现权利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公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一部分公民因经济困难无法得到法律帮助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解决困难群众诉讼难问题,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保护,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意义

《法律援助条例》已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法律援助条例》确立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框架,明确了经济困难的公民有权获得免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援助工作,律师是法律援助的主要提供者,应当履行法律援助义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规定了法律援助范围、标准、实施程序以及法律援助各方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为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二、法律援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关于法律援助经费问题。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瓶颈,是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部分经济困难地方的法律援助经费与司法行政业务经费捆绑在一起,没有单独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使法律援助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有的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立法鼓励社会力量对法律援助提供捐助、探索建立法律保险制度,在发生法律纠纷时由保险公司承担法律援助费用、在公益彩票的发行中尝试发行法律援助彩票、建立法律援助分担费用制度,让受援者因胜诉而使经济状况好转后,按规定的分担范围和分担比例返还部分法律援助费用等。

2.关于受援者经济困难的标准。《法律援助条例》第13条第1款规定,“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而贫困地区经费来源少,对法律援助的需求相对又较大,在制定经济困难标准时会确定更严格的标准,以减少援助对象,减轻经费负担,以致越贫困越需要法律援助的地方越难获得法律援助。

三、西方法律援助制度的比较借鉴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其法律援助主要有民事法律援助和刑事法律援助两种形式。在英国,法律援助作为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在美国,为穷人提供民事法律援助始于1876年成立的纽约法律援助协会。自此,法律援助在美国都市中开始流行。美国的法律援助事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格局。由联邦资金资助并由一个全国性机构统一协调美国各地的法律援助工作的结构虽被打破,但由“法律服务集团”统一协调的法律援助项目仍是援助工作的主力军;同时,由各州以及私人商务律师协会出资、协调管理的法律援助工作也得到长足发展。

四、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建议

1.适当扩大法律援助实施主体。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建立法律援助社会人力资源体系,将一切有志于从事法律援助的社会法律专业人才都纳入到法律援助事业中来。充分利用退休法律工作者和法学院校师生等法学资源,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非营利性的法律援助工作机构,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退休法律工作者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却拥有着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组织其中自身条件较好又愿意从事法律援助事务的人员开展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援助事务,不仅可以使其老有所为,而且有助于满足更多人获得法律援助的需要。而对于各法学院校,可以设立类似“法律诊所”机构,由法学院的师生为本社区的贫困者提供法律援助。这种做法,既为学术界和学生提供了实践与认识社会的窗口,又为法律援助开发了丰富的潜在资源。

2.尽快制定《法律援助法》。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律援助实施的质量。目前,我国虽已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了《法律援助条例》,但该条例中规定的内容相对简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一部系统规范的《法律援助法》是建立我国现代化法律援助制度的必经之路。

[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硕士资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TDSKSS06004 ]

参考文献:

1.张冬梅 .人权的法律保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河北法学, 2007(10 )

2.陈秀丽 .论和谐社会的法律援助制度建设. 理论前沿, 2007(12)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管院 新疆阿拉尔 843300)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篇4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与西方国家比较来说, 起步时间相对较晚, 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我国司法部提出了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与体系的初步构想, 直到1996年, 对《律师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标志着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已经确立。到2007年对《律师法》的再次修订, 表明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法律援助条例》是2003年由国务院制定的, 并正式进行实施。该条例中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了我国的法律援助就是为了确保贫困公民取得应有的法律帮助与服务, 第二条中则明确了符合法律援助的公民可以获得法律代理、咨询以及刑事辩护等等无偿的法律服务方式。同时, 其第三条也清晰地指出法律援助属于政府的职责与责任, 第八条中则明确规定, 国家应该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性组织充分运用自身条件为贫困的公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援助。[1]从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 当前我国的法律援助体系所运用的法律援助方式主要包括法律代理、法律咨询、法律辩护等等形式。而且法律援助的基本支点是政府职责与责任, 也就是所提供的一系列法律援助行为属于政府方面的责任, 是把政府作为主导力量, 而其他的社会性组织作为补充力量的一种法律援助制度。

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 法律援助的立法层次偏低。

当前我国还未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法律, 仅仅是在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中作了一些相关的规定, 由国务院颁发的《法律援助条例》虽然是我国的第一部法律援助方面的全国性立法, 然而这仅仅是一部行政性的法规, 缺乏必要的法律效力, 从而使其对各部门的协调力量受到局限。

(二) 法律援助经费比较紧张。

我国目前对于法律援助的最低保障金管理制度还未确立, 相当一部分地区并未将法律援助经费作为当地财政的预算之一。因为当前的法律援助经费主要是通过法律援助部门向财政部门进行申请, 然后才会收到拨款, 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拨款受到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严重影响, 所以, 就导致法律援助费用严重匮乏。而法律经费的紧张又直接影响到了法律援助的案件受理规模, 致使大量应获得法律援助的公民无法得到法律保障。[2]

(三) 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欠缺。

当前部分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与法律援助工作者对法律援助工作并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 片面地认为法律援助工作无关紧要, 因此, 对法律援助方面的宣传也就不以为然, 尤其是针对基层群众与农民工的宣传力度不够, 担心这些群众的法律意识变强之后, 会增加工作量。由于宣传力度较小, 导致广大群众对法律援助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到位, 甚至根本不知道有法律援助的存在, 更是没有通过法律援助服务去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三、加强与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途径

(一) 提升法律援助的立法层次。

虽然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中对于法律援助制度都有一定的涉及, 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对法律援助制度进行专门的立法, 只有部分国家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制定了《法律援助条例》。这很显然对于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运用不利。我们通常提到的有法可依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法律, 而不是范围模糊的多种行政法规制度与规章。所以, 将法律援助制度以宪法规定的形式纳入到宪法内容之中, 总结《法律援助条例》运用的多年经验, 通过国家立法部门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律, 这是促进法律援助制度完善的关键途径。[3]

(二) 加大我国法律援助的经费投入。

伴随着当前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迅猛发展, 相关的费用所需也快速地增长起来, 所以, 急需国家加大对法律援助方面的经费投入。一是国家可以适当地调整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标准;二是各省的法律援助财政经费可以根据省内各个地区案件数量的不同, 科学地进行资金的转移支付, 增加财政经费的利用率;三是可以通过设立单独的法律援助机构账户, 对法律援助经费进行细分, 对于案件的宣传、办公、补贴等等各个项目, 采取专款专用的模式。

(三) 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服务人员队伍。

当前我国专门从事法律援助的律师还不到4, 500人, 这一数字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法律援助方面的极大需求。所以, 要加强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解决日益加剧的法律援助供需问题, 必须创建一个以专职法律援助律师为主导, 社会性律师以及其他性质的法律工作人员为辅的综合性法律援助方式, 充分调动社会有用资源, 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服务人员队伍。[4]

(四) 加强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力度。

充分运用媒体、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平台, 对法律援助进行大力的宣传, 促进我国司法保障体系的逐步加强与完善, 这也是建立法制国家、法制社会的重要前提, 进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5]诸如, 开设一些法律援助知识的系列讲座, 让广大公民充分了解与掌握法律援助制度, 促进他们树立法律意识, 学会用法律知识和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之,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在较短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受到了受助公民的大力拥护与广泛支持,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平等化、公正化开创了一条重要的法治通道,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6]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当前法律援助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而且要分析总结各种问题的解决途径, 积极推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 相信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也必将取得骄人的成绩, 在司法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郭威, 施卉.浅析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2] .王志雄.试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之完善[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3] .陈斌, 王晨.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缺陷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 2010 (4)

[4] .陈炯棠.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2 (6)

[5] .张雪峰, 李海明.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态势及其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5)

完善医师法律制度的思考 篇5

师事务所 邓利强

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与生命最直接相关的职业是医生,因此医师法律制度的完备是一个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法律渊源。

我国第一部有关医师的法律规范是1929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医师暂行条例》,其后修改为《医师法》,该法目前经修改仍在我国台湾地区适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颁布了《医师暂行条例》和《中医师暂行条例》,在一个法治社会仅有两个条例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及时颁布《医师法》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议提,因此立法机关历时近十年时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终于于拿出了较为成熟的《医师法》(草案),该草案经多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终于在6月26日在九届人大常委第三次会议上通过。

一、《医师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是新中国卫生法制史上第一部从法律层面上规定医师制度的法律,从这个方面讲把《医师法》的颁布称为新中国卫生法制史的标志性事件并不为过。《医师法》的重大意义在于:

1、规定了医师的职责性质是神圣的;

2、规定了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

3、规定了医师可以依法参加和组织医师协会;

4、规定了医师的准入制度为考试制度并规定了报考资格;

5、规定医师的注册及执业规则;

6、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述规定明确了医师的社会地位、规范了社会成员进入医师队伍的法律途径,《医师法》对医师执业规则的规定也使广大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法可依,因此我们说医师法的颁布意义重大。

二、《医师法》的实施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的实施情况至今没有立法者的调研报告,中国医师协会成立后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调研,相应的调研情况已有了正式的报告。

从我们了解情况看我国目前的医师准入基本上能够贯彻《执业医师法》第二章的要求。

从医师的角度看,广大医师对第三章的`执行和理解也比较到位,如医师的执业行为无论从诊疗、继续教育、保护患者、完成病历、紧急救治、知情同意、突发事件的灾害防治等都完成的比较好。

《医师法》实施有待改进之处是行政处理力不从心,使《医师法》规定的考核流于形式。

《医师法》实施最不好之处是“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医师被打、被骂、被杀并不鲜见;且极个别媒体公然污蔑医师的人格却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和制裁,让人感到痛心。

三、完善《医师法》的思考

1、“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不应做为空的口号,如何体现并具体化应在实施细则或司法解释中有所规范。

2、“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应当具体化,如公安机关在医疗机构的求助下应当怎么做,要有具体要求。

3、医师协会的定位应更加明确化。

4、目前人事部卫生部联合出台的《指导性意见》允许医师兼职兼薪与《医师法》第十四条有冲突,兼职兼薪应在法律层面被肯定。

5、个体行医的规范应当明确,并应有执业保障。

6、医师权益保护应加强。

7、违法行为的处罚应加强。

四、医师协会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动力也有一定的压力。关于入世有这么一句话最恰当不过的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先政府应当入世”,也就是说入世后我国现有的一些规范难以与国际接轨,转变职能将成为行政机关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入世后一个很快就摆在卫生行政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医院产权多元化、医师身份多样化、医师资源流动化的问题,如何解决?

我国政府在入世一年报告中明确要求卫生行政机关转变职能,要求卫生行政机关在管理中“资格审查要严、定好制度、严格执法”,在严格执法中要求卫生行政机关“经济、法律、道德约束一块上”,对于道德的约束行政机关显然难以做到,此时行业组织的职能就显明非常重要。

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具有相同高等教育经历、高超专业技能,执业道德要求较高的专业群体应当实行行业自治,因为行业自治能降低政府管制成本,加强群体自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而要达到上述目的行业协会必须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强制和唯一)和惩戒性,并能在这一基础上做好服务协调、自律和发展工作。

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完善探究 篇6

【关键词】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完善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一个重大命题,那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推动市场创新和战略转型,又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法律规则体系。

一、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包括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公司法等。2012年《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正,但其属于行政法规,法律位阶较低,法律层面的《期货法》,至今仍未颁布,难以适应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虽然2013年《公司法》修正,2014年《证券法》修正,2015年《证券投资基金法》相继修正,但相关制度的衔接方面有待完善。2016年,国务院将《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列入立法工作计划,这将促进资本市场法规体系的完善。

二、制定《期货法》和《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法律

1.制定《期货法》。虽然2012年《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但其行政法属性较重,缺乏民事法律属性。而《期货法》作为基本法,具有民事和行政的双重属性,有利于期货交易的安全稳定。应加快制定《期货法》,明确期货市场的准入制度、运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制度等内容,为期货市场提供法律依据。

2.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资本市场上有两大类主体,即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完善这两者法律制度对资本市场制度的健全至关重要。2014年《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正,其颁布已有八年之久,但《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仍未出台,该条例作为上市公司的行政法规,其重要性仅次于《公司法》和《证券法》。该条例出台后,对上市公司向现代企业转型意义重大,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行为规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将有利于上市公司的依法运行,促进有效监管,规范上市公司运作,进而优化上市公司结构。

三、推进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创新

1.完善创业板、新股发行及分红制度。首先,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制度。随着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创业板。要实现创业板市场可持续发展,就要健全退市等基础性制度,要与发行上市制度相协调,就需要经历一个检验并动态完善的过程;要对限售股的禁售期限进行适当扩展。其中一种化解之道就是原始投资者持股的限售期适当延长,在IPO之前,公司上市后,由于现行公司股份分期解禁的年限是一年,期限过短,应改为三年,并且解禁比例应按照由低到高来进行,特别是对离职高管进行规制,尤其IPO之前,对突击入股的投资要严禁交易;对于创业板的上市准入资金标准,在条件允许时,也应适当放宽,这样也会带动上市公司退市,当公司入市和退市有序进行时,市场竞争环境优化,创新型公司才会迅速发展;有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创新型公司的发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建立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进而为优质公司提供资金来源,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其次,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如何平衡原始股东与参與IPO的新股东的利益,如何缩小原始股东认股价格与IPO发行价格差距,从维护原始股东创业者利益出发,适当限制两者认股价格的差距,不再对原始投资者持股设定限售期,使两者享有同样的流通权,从而避免原始投资者因发行虚假而获得的高额收益。最后,由于长期以来对A股上市公司分红比例过低,导致分红出现不平衡,如果将强制分红作为再融资的前提条件,那么,这将使上市公司市场分红制度更加符合财务原理,更趋于完善。

2.推进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国际板及股权流转的制度创新。首先,制定股票市场长期资金投资制度。就国外经验而言,如美国401K计划是比较成熟的。对于各类长期资金的运作,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以下两种模式中选择,一种是委托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另一种是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对于公共公益性基金,为了支持其投资,可以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进行鼓励,当然,相关制度也应有法律规范。其次,国际板的建立需要与国际监管进行合作。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的条件是国内A股主板市场稳定,第二个条件是境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投资不断扩大规模,再适时进行国际板运作。又次,证券的跨市场流动制度也亟待完善。当前,我国债券市场有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市场各自运行,分别是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很少互通有无,特别是债权市场,债券和资金无法自由流动,导致交易效率低下,需要完善流通机制。最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流转制度也亟待改进。加强非上市股份公司监管,完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开转让机制,健全股权托管体系,实现股权全面托管,为建立场外市场提供条件。继续发展中关村新三板系统,使其成为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工程模范,达到挂盘企业和投资资金能够交互流动的效果,以柜台交易为平台,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系统。

【参考文献】

[1]贺强,徐海乐.有关完善资本市场法律的几点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6):14-15.

[2]李永森.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J].金融与经济,2012,(09):50-53.

[3]林侠晟.资本市场及证券交易场所法律制度完善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5,(09):160-161.

[4]董安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法律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05):51-56.

价格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7

关键词:价格,法律制度,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自1998年5月颁布至今已有10年之久, 这部法律对于规范价格行为, 合理配置资源, 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 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目前物价上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当然, 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与今年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有一定联系, 但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物价立法的严重滞后问题。因此, 只有对《物价法》进一步修改完善, 才能从立法上为物价稳定“保驾护航”。

目前价格法存在许多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从价格规制范围看, 价格法规制范围狭窄、不明确。根据我国现行价格法的规定,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即对于那些自由竞争的商品和服务来说, 其价格可通过竞争自发形成;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因此, 价格规制主要对象是对于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而言。但目前涨价的决非是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商品, 绝大多数还是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是否进行规制, 如何规制显然缺少明确、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现有的《价格法》, 只对价格垄断、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作了原则性规定, 对于自然垄断部门和行业利用垄断地位抬高价格或乱收费, 一些企业相互串通搞价格联盟, 规定最低销售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没有较为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只规定经营者不允许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情况,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只原则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 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可见, 上述法律对于价格上涨问题均缺乏明确、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 不能有效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 从价格规制主要内容看, 定价依据不科学、标准和方法不规范。价格法第21条规定: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 应当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 实行合理的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而对于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来说, 政府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设定合理的价格标准, 以正确衡量和控制个别成本?又如何制定合理的利润率, 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而又不至于打击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价格规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 我国政府审定规制价格, 通常是以企业上报成本和其主管部门提出的调价方案为依据。物价部门在审核成本时, 没有法定的预测成本的依据、规则, 也没有科学的成本量化标准和技术, 基本上是以企业上报的调价前或执行期成本为准。物价部门即使明知企业的成本有水分, 也苦于没有据以挤压水分的标准, 更没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至于利润率的确定, 至今也没有明确规定合理利润标准。这就导致价格的制定缺乏科学标准, 主观随意性很大。不合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势必影响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也必然会增加其他竞争性企业的成本, 造成价格总水平上涨。

再次, 从价格规制的程序看, 权力的运行程序不完善。完善严密的程序可以规范公共权力的运作, 防止行政决策的偏私和恣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 “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 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和“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公开透明的程序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价格行政决策的认同感。广大消费者通过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过程, 可以对结果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产生最大的满意度, 减少不必要的猜疑和非议。如果程序不公正, 即便合理的定价结果也可能被公众解读为不公正。为此, 《价格法》第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 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 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 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可见, 该法确定了价格听证会的适用对象、主办者、参与人和主题等基本内容。然而, 对于价格听证会具体应当如何实施操作, 这部法律并没有详细的程序性规定。为了“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促进政府价格决策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国家计委[发改委]制定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 对政府价格决策听证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听证的组织方式和听证程序做出了规范, 并于2001年8月1日公布实施。2002年12月1日《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正式施行, 其对价格听证会的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此外, 一些地方法规如广东省2007年制定的《广东省实施〈价格法〉办法》也对价格听证制度进行细化, 从而为价格听证会提供了程序依据。由于上述法规或者位阶较低、或者适用范围有限、或者本身不够完善, 因此在实践中, 价格听证会的程序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现行的价格听证徒具形式、机械走程序, 缺乏有效性。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价格听证会存在着“民主做秀”的嫌疑。以今年1月举行的“手机漫游费”听证会为例, 参加代表共18名, 其中消费者代表5名, 不足28%。现全国有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 这次听证会5名消费者代表不仅数量偏低, 而且, 具不具有代表性还是个问题。如果这5名消费者当中有的与经营者有利害关系, 或对于手机通信成本价格计算知识一无所知, 也就更没代表性可言了。即使有的消费者代表对听证方案提出质疑, 但现行法律没有建立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答复反馈制度, 致使价格听证消费者代表意见如何显得无关紧要。

二是听证程序权威性不足。仍以“手机漫游费”听证会为例, 消费者代表是对两个由主办方提出的候选听证方案发表意见, 而在方案前期准备阶段却无法介入。有人认为这有先入为主、请君入瓮的嫌疑。因为“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意味着消费者所强烈主张的“取消漫游费”根本就不可能成为选项。

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方面对价格法修改、完善:

第一, 法律首先要明确规定定价对象及范围。正确合理地确定定价对象及范围, 即通过法律明确规定要进行定价的商品和服务, 这是价格规制的重要问题。哪些商品和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 哪些商品和服务实行政府定价, 哪些商品和服务实行市场价, 法律都要作出具体明晰的规定, 并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 为维护物价稳定对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有责任实行宏观调控。

第二, 完善政府定价听证制度。针对现有听证会操作过程不规范的情况, 应根据现行《价格法》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的规定, 制定价格听证的实施细则, 颁布听证目录, 将重要商品价格和公益、公用事业服务价格的制定或调整纳入听证范围。此外, 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 吸收经济、技术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听证, 成立价格听证方案起草小组, 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政府价格决策中的作用, 提高政府听证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篇8

(一)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的遗留影响

中国试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努力仍在继续, 这一最基础的转变在利益博弈与冲突中尚未完全实现。而能源发展转型必须依赖一个竞争性的市场, 而竞争性市场的培育又依赖于民营资本的进入量[1]。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 中国的民营资本很难与国有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能源产业。中国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 而成品油价格依然受到国家调控。长远来看, 实行价格控制政策不仅对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更是抑制了消费者和企业节约能源的动力。

(二)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不够民主、透明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是不民主的。一方面, 在相关能源政策法律出台之前, 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组织能源专家进行严格的论证, 一些重大能源政策更是领导人的一句话, 上行下效。另一方面, 中国的公众参与本来就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 国内在制定能源政策法律的时候, 更是闭门造车, 完全将公众屏蔽与决策程序之外。中国能源法律制度受到政党政治、政府行政等因素的制约, 许多能源法律专家只能无奈的寄希望于中国政治家的英明智慧。

(三) 中国的能源法律杂乱, 能源事权无章

目前, 中国的能源法律体系主要是由节约能源法、清洁能源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构成, 并没有一部包容能源各个环节的统一能源法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律来指导我国分散的能源立法。可以说, 我国的能源法律体系是相当杂乱和不完整的, “漏哪补哪”可以很形象的描述中国目前在能源法领域的立法现状。这与我国的能源管理的分部门化是一致的。我国的能源管理制度和机构虽然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 但依然存在部门分割、区域分割、行业垄断的现象, 缺乏统一的能源管理和综合决策机制。

(四)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中国目前很多能源法律包括最新制定的节约能源法, 规定都比较原则化, 定性而不定量, 使许多能源法律制度成为空中楼阁, 难以执行, 即使执行, 成本也非常高。再加上执法监督非常薄弱, 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

(五) 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对发展新能源的扶持力度不够

中国在扶持新能源方面的政策法律非常少, 即使有, 也都过于原则, 或者只是口号。目前, 中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只停留在“试点”、“标本”层面。在市场上也零星出现了一些新能源产品, 但由于缺乏价格定制、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其成本仍远远高于传统的能源产品, 导致该类新能源产品变成环保的“花瓶工程”。

二、美国能源法律制度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 节能管理放在突出位置

美国新的能源法的第一篇就是谈节能与能效问题, 这足见美国政府对节能的重视程度。美国的节能管理对象包括企业、家庭及个人。节能的领域也非常广泛, 如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家庭节能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有严格的节能要求和节能标准。在节能的措施上, 主要采用税收减免、制定节能合同、采用节能标识、强制性节能标准、自愿性节能承诺等灵活有效的手段。美国于1977年成立了美国节能联盟, 倡导在全世界推广有效和清洁地使用能源技术。此外, 美国联邦政府也十分重视自身的节能, 美国测算联邦政府办公耗能占全国能耗的1.6%, 是一个最大的用户。他们认为, 联邦政府应在降低能耗上为全国树立一个榜样。在联邦政府部门工作的负责能源使用的员工要进行严格培训, 对办公设备节能技术和照明节能有一套法规法令可以遵循。对政府每一个部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信守合同节约了能源, 有关人员可得到政府补偿[2]。

(二) 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美国能源法的目标

美国新的能源法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可再生能源的鼓励研发、开发及使用的政策。为了促进清洁燃煤技术的发展, 增加对自由排放煤场的技术关注程度, 美国政府将加大资金的投入。美国大力发展石油替代品, 按照新能源法的要求, 美国炼油厂将年产75亿加仑酒精用于燃料, 这将使石油的使用比例提升一倍。新能源法鼓励积极推进风力发电, 美国政府拨出专款支持科研机构和制造商进行开发研究。此外, 新的能源法大力支持太阳能技术的开发, 布什总统提出了阳光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在能源部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 对于购买和使用太阳能设备给予银行贷款和免税等激励措施[3]。

三、对中国能源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 统一能源立法体系, 统一能源管理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法》, 在能源领域制定一部能包容能源各个环节的统一能源政策作为基础性法律, 来指导我国分散的能源立法。此外, 美国有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 行使强大的管理职能。建议设立国家能源部, 主要职能是总体上抓能源战略管理, 包括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的能源发展战略、管理政策和标准、法规等。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能源分级管理体制。同时建议采取“大部小局”的方式, 即在国家能源部下设煤炭局、石油局、电力局、天然气局、核能局等, 以推动能源政策更有效的实施。

(二) 突出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等立法目的

我们可以效仿美国, 将节能放在中国能源立法的突出位置, 将发展替代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作为中国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4]。我们可以像美国新法那样, 采取一些具体的节能管理制度, 如签订节能合同, 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加大资金的注入等。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告诉我们: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资本在中国的国情下, 进一步向倒U型曲线的更高点进发, 而避开抛物线的顶端,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才是中国能源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三) 使中国的能源法成为“硬法”, 富于操作性

美国的能源立法注重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及时修改, 其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美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中规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保证法律制度的顺利实施。中国可以效仿美国, 在中国的能源法律制度中量化具体的能耗指标, 这样也就方便解决了实践当中因为标准模糊而难以执行的窘境。此外, 中国在节能立法上应该效仿美国的灵活多样的手段, 比如税收减免、节能合同、节能标识、强制性节能标准、自愿性节能承诺等。

(四)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竞争, 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

美国能源法实施的土壤是一个健全的市场。中国可以走渐进的制度之路。民营资本的进入量成为这一渐进之路中国能源发展转型绩效的决定性函数。民营资本必须形成竞争力的规模进入中国的市场, 只有这样, 在能源产业中才能实现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目前在中国, 只有煤炭行业实现了这一点, 油气和电力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是由政府操控。建议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石油、电力的价格机制, 以扭转能源价格的扭曲。政府的角色是采取相应措施, 如适时提高资源税以弥补由于价值规律的缺陷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本。

(五) 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

美国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从布什总统的“阳光计划”中, 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建议我国加速太阳能利用的产业化, 风力发电也成为电力工业的新增长点。此外, 我国在生物质能能源的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丰富, 具备大规模进行开发的条件。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尽快实现相关技术的研发制造, 这样才能在能源领域占领制高点。

(六) 引入公众参与制度

美国很多的能源法律政策在出台之前都会组织相关的专家、人员进行论证, 一些政策需要受广大的公民的舆论监督。在此建议, 在国家能源局成立后, 由能源局负责牵头, 把经济和环保目标融入到能源开采、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的过程中。在一些涉及到利害关系人的项目中必须要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或者建议, 尽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尽量避免在制定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时由于“闭门造车”而缺乏的长远考虑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

参考文献

[1]肖国兴.论中国能源革命与法律变革的维度[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40.

[2][美]霍华德·格尔勒.能源革命——通向可持续未来的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81.

[3]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2006 (IEO2006) http://www.eia.doe.gov/oiaf/ieo/index.html.

公证法律制度完善对策探讨 篇9

一、我国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法律

研究世界各国的法定制度, 都没有对公证制度进行确定, 没有明确其地位, 所以, 公证制度没有实体法的依靠。在大陆法系中, 公证制度要比其他国家发达, 这是由于大陆法律可以作为公证制度的依据, 在确定法律依据以后, 各个执法单位都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去做, 不能超越制度。但是, 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社会还没有将公证制度作为一种预性司法制度, 公证制度更不能保障人民的民权。依据统计数字可以得到, 我国关于公证制度的法律条款只能占到6%, 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有关公证制度的法律条款要占到40%以上。

(二) 没有明确的定位

1. 公证部门在事业单位当中体现为不确定性, 还没有发展成熟, 它的性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公证制度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还有, 事业性质的公证, 主要表现为财、人、物的制度仍然受到国家的管制, 还没有发展成为自身独特的模块, 还没有与当前市场机制相适应, 建立开展公平竞争的有关制度, 人才由于需求的不确定而频繁出现流动, 缺乏合法的民主制等。依据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行政部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相同, 但在当前的发展中, 事业单位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所以,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 事业单位还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还有, 事业单位本身也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术语, 在国际上没有通行的固定称谓, 导致不能很好地开展交流。

2.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中介组织, 但由于中介组织本身的特殊性, 还不能对其进行统一的定义, 所以还不能明确确定公证机构所属的中介。社会当中存在这样一种说法, 依据社会中介和市场中介进行区分, 认为公证制度应该归属于社会中介, 但在实际当中, 社会中介与市场中介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同之处。

3. 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相互连接时存在很大的不协调性。事业单位的特点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并据此减弱公证制度部门之间的竞争, 但中介部门是依据市场变化规律进行运作的。而且因为缺乏实体法律的大力支持, 导致公证的职能权利也不能保障, 所以, 形成了各个行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对公证部门合理定位, 确定一定的组织形式, 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讨论。

(三) 没有形成正确认识

对公证的认识不全面, 只局限于表面文字认识和它的一些作用方面, 不能深入理解公证的意义。公证业务和认证业务在《公证法》当中的标准相同, 两者的实施步骤也是相同的, 没有明确区分公证员的审查责任, 这种情况造成了公证制度存在一定的缺点, 导致公证单位也需承担一部分经营风险, 阻碍了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我国公证法律制度的策略

(一) 制订完善的法律

为了保证公证制度的健康发展, 首先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健全社会信用系统, 我国应该统计没有诚信的组织和个人, 创建诚信黑名单;将此信息传入公证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 整个社会都能看到一些组织和个人的不守信行为, 促进社会诚信的发展。第二, 我国应该明确用于公证的事务。依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公证制度一定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在公证员的积极涉入下, 力争运用调解的方式达到双方的满意, 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决社会矛盾与纠纷。当前, 要想将民事和经济活动引入法制轨道, 不能单单依据当事人的自觉性。因此, 在制订一些专项法和对司法进行解释时, 要建立完善的法定公证事务。

(二) 明确公证机构及公证人的权利

在公证法的运用当中, 可以人为确定使用条件, 将其分为绩效、人员和财产等。东部和西部运用不同的方法, 也是依据公证法的运用条件进行区分的, 不同区域、不同人员不一定会产生纠纷。《公证法》中明确规定了, 如何处理公证人员的违法行为, 但《公证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没有严格规定公证员的权利, 导致公证员的权利和职责不平衡。为了保证公证员的合法权利, 可以从下面这些方面不断完善:制订公证人员的相关法律, 特别规定公证人员的合法权利, 如《公证员法》, 它与《检察官法》、《律师法》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三) 准确定位公证改革的发展

在充分研究国外公证制度发展的前提下, 我们要立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在使公证事务不断得以完善的过程中, 确定业务发展新方向。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 对公证改革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得到稳定运行, 已经面临转型时期, 国家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体权利的重要性, 在我国范围内, 已经逐步形成“大社会—小政府”的发展形势,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 公证制度的改革一定会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只有对此做到准确定位, 才能不断促进公证制度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义之帮, 重视社会道德的形成, 为了使这一优秀民族传统得以传承, 则需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引导人民在解决矛盾纠纷时, 应该运用法律手段, 所以, 我们一定要重视建立完善的公证制度。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我国当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使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得以完善和进步, 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建强.公证的社会价值与公证员职业定位[J].中国司法, 2009 (11) .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10

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循环经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条中被阐述为:“本法所称循环经济,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我国学者针对循环经济的具体含义并未达成共识, 但总体上来说其本质目标是基于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 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 实施科学的技术措施, 节能的经济措施和高效的管理措施, 实现减少废物排放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最终达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法的涵义。循环经济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企业、公民等相关主体在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中心的资源利用方面进行干预、促进或参与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可总结为“凡是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都可以纳入循环经济法的范畴。”①

二、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与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情况。循环经济理念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 波尔丁提出。美国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以及有价值的物资和能源通过了一系列与固体废物管理有关的措施, 如1976 年的《资源保护回收法》。目前为止, 美国大多数州都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制定了再生循环法规。德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如1972 年颁布的《废弃物管理法》, 1996 年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 后来相继出台《垃圾法》、《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场令》、《2001 年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森林繁殖材料法》和《再生能源法》等。由此可以看出, 德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着眼点是解决垃圾问题, 其拟解决的站点问题是“垃圾经济” (也就是3R和最终安全处置) 。其循环经济立法是从制定个别领域的法律逐渐延伸到整个循环经济法, 然后通过完善其他配套的法律法规达到推进循环经济法的实施目标。日本在2000 年颁布的《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对比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而言, 目标更为明确, 内容也更加深入和丰富。其目的是通过采取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合理的配置、再利用资源等方法, 使自然资源的消费水平达到合理的控制, 建立最大程度降低环境负荷的“循环型社会”。

其他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比利时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在循环经济立法中针对国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 颁布和实施了大量有关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再利用的法律法规。

国内循环经济立法情况。我国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等, 均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各地循环经济立法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和方向。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表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并制定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 不仅在地方循环经济立法上取得较大的成绩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 贵阳市于2004 年11 月1 日颁行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深圳市于2006 年3月颁行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 大连市于2010 年6 月制定了《大连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上述条例基本上都符合设计相关法律制度的要求需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制定政府的规划与计划, 做好示范与推广的工作, 完成支持与鼓励和宣传教育的职责。

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与启示。从法律规制的角度看, 由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属性决定了循环经济制度的出发点和立法重心都在于环境保护而不是经济效益。因此,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仅注重经济效益是不完备的, 需要更要注重循环经济的环保功能。像湖北省这样一个资源丰富但不断遭到破坏的地区, 更加需要推行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废弃物的生态化应当是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律规制的基本目标, 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保护环境,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二是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三是倡导绿色消费;四是指导产业建设。

三、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分析

湖北省循环经济政策法规规划背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 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神农架生态补偿试点正式启动, 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和低效林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森林覆盖率达到38.46%。水环境不断改善, 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和洪湖、梁子湖生态保护工程等进展顺利。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顺利推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推行。”

另外, 随着湖北省令人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 而突显出来的问题是湖北省部分地区环境日益遭到破坏, 水资源污染并日益减少,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能源消耗过大等。如何有效促进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在于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有效推动湖北省循环经济建设。因此, 完善与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相关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现状。当前, 湖北省在针对发展循环经济专项立法领域仍留有空白, 即仅仅依靠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 如《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来指导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实施并解决湖北省存在的区域性环境问题是不够的。此外, 在循环经济活动中湖北省各市政府部门表现出职责不明确, 工作相互推诿, 信息反馈不到位等现象, 甚至有些个别基层区域为了保证短期的经济增长, 在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方面消极不作为。其原因就在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一方面, 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统一有效的管理组织和明确具体的规划措施, 另一方面, 湖北省在实现循环经济平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配套法规、规章有待完善, 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还未建立健全。

四、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完善建议

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模式的应然选择。当今世界各国在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时有“污染预防目标模式”和“经济循环目标模式”两种模式。美国是污染预防目标模式的典型代表, 主要源于其未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和综合法, 仅颁布了有关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预防方面的循环经济法律。德国和日本是经济循环目标模式的代表, 一边治理和预防环境污染, 一边循环利用已消耗的资源和废物是其颁布循环经济法律的目标。综合考虑我国具体情况, 我国采用“经济循环目标模式”立法模式较为适宜, 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立法定位的选择, 也符合政策法和促进法的属性。“经济循环目标模式”也是湖北省在循环经济立法定位时的最佳选择, 鉴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 在相关规定的具体内容上侧重于指引性, 相应跟进政策法和促进法的制定, 同时增添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循环经济法制内容, 并完善经济发展的责任追求和惩罚机制。在制定《湖北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促进法》的立法模式和立法原则。其优点在于:一方面, 有利于与上位法衔接, 保持在立法体例和立法模式上的一致性, 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更好的引导执法者操作、守法者遵守, 有利于减少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分歧。另一方面, 这一模式要求严格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 要求符合生产和环境发展的科学规律, 有利于实现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

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指导方针和立法原则。其一, 立法指导方针。发展循环经济是关乎湖北省社会未来的根本性发展战略, 我省循环经济发展不仅要结合本地工农业和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还应全面合理规划布, 局走循环经济效益高、投入和损耗低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 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倾斜, 以有效整合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种资源, 同时, 应当确定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要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和公众积极参与性。总结来说, 湖北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指导方针应当以“经济发展因地制宜,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设立资源共享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以及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为内容。②

其二, 立法原则。循环经济立法原则是贯穿于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始终的灵魂, 既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意图, 也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战略的直接表现, 同时体现循环经济特点。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原则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资源要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其次,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我省应严格遵循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灵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 进行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和发展。

最后, 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在遵守国家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的作用。第一, 对于政府来说,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则必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其实施作有力保障。政府为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服务于经济发展。第二, 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时需要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引导, 结合企业自身条件自主自愿改进生产工艺, 谋求更长远利益, 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三,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 发挥公众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职责的功能, 能更有效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要确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

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的具体内容。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较广, 但其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应切忌将所有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制度都纳入其中, 在设计时, 要着重考虑最直接影响发展循环经济而其他法律中又无明文规定的法律制度。湖北省在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时应突破传统的单向线性经济思维, 转变为闭环流动的循环经济的思维方式, 以期有效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首先, 政府层面的法律制度。依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在政府层面的法律制度设计上应遵守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地方政府在设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规划时, 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将循环经济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贯彻其中。其次, 编制循环经济法规时, 在程序和内容上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相抵触, 需以其为指导加强循环经济规划体系的建设。二是本省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自身发展情况和技术、资源条件等因素开展循环经济规划工作, 使循环经济规划最终得以执行。三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性文件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支持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 限制符合当前国计民生需要, 但是能耗较高、污染较重的项目, 禁止能耗高、污染严重项目。此外, 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应结合《政府采购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规定, 对政府绿色采购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其次, 企业层面的法律制度。一方面,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是国家 (政府) 根据市场经济情况, 在准许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时, 市场主体所要符合和遵守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条件和规定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主体是最活跃的市场因素,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主体。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逐渐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一是采取限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该制度针对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和建设项目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与标准, 限制其进入市场;二是采取优先性市场准入制度, 该制度针对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技术和产品放宽进入市场的门槛和标准, 使其能进入市场, 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五条只做了简单叙述, 不足以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能够达到提高产品的生态效率, 减少社会能耗, 更能推动生产者在推动循环经济顺利发展中起到应有的效能。所以, 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应当考虑实施主体、实施方式、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等因素, 制定出具体的生产者责任制度, 从源头控制废物的产生, 减少资源消耗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 更要明确产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企业责任, 使该制度具有效用性和可操作性, 最终建立和健全适合湖北省实情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最后, 公众层面的法律制度。公众有效参与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公众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是有知情权, 是信息充分公开。对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制度有所规定的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 这些法律在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针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信息公开问题都是不足的, 不能很好的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在着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时, 为确保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应明确政府和企业承担其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信息公布义务, 如果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违反该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 消费者个人在循环经济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转变公众现行的消费模式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应根据本省资源再利用率与公众自身环保素质的实际情况, 建立相应的制度以规范绿色消费行为”。③湖北省可以从个人排污权交易制度、违规排污罚款制度以及引导消费者的生态选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

摘要: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当前, 湖北省在针对发展循环经济专项立法领域仍留有空白, 已有的相关法律无法有效应对现存的区域性环境问题。因此, 湖北省必须立足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直面当前水资源污染且日益减少的严峻现实, 进一步构建并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规章制度。

关键词: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注释

1蔡守秋:“循环经济法”,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1期, 第33页.

2魏纪林:“循环经济促进法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法学研究》, 2008年第10期, 第18页.

上一篇:免疫性复发性流产下一篇:政策性金融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