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混凝土

2024-06-26

重混凝土(精选十篇)

重混凝土 篇1

某工程因主工艺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放射性强射线, 其辐射源主要为中子和光子等瞬发辐射, 束流管道、准直器、实验靶等元件和材料在束流轰击下会生成中子和 γ 射线,同时会使周围的物质活化,产生一定能量的感生放射性核素,在停机后这些放射性核素衰变还会放出 β、γ 射线。 建立并保持对放射性危害的有效防御,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危害是该项目总的安全管理目标。 因此,设计将强辐射区域放置地下4m,并就地局部屏蔽,试验厅顶部和墙体局部采用重混凝土屏蔽,以确保辐射照射低于规定限值。

重混凝土构筑物是该工程辐射源的重要屏蔽体之一,主要起屏蔽中子和 γ 射线的作用。 在试验厅的混凝土墙、板和封堵设备预留孔洞的预制混凝土砌块及屏蔽门中均设计了不同体积的重混凝土。 根据工程屏蔽的需要, 重混凝土分成3300kg/m3和4300kg/m3两种密度。 其中,3300kg/m3重混凝土共1400m3;4300kg/m3重混凝土140m3。 重混凝土构筑物的厚度从2m至3.6m不等,就厚度而言远超国内同类工程。 本工程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和重混凝土的泵送施工等。

2原材料选择、重混凝土试配及生产试验

2.1原材料选择依据和程序

本工程重混凝土由水泥、赤铁矿砂、赤铁矿石、 砂子、水、硬硼钙石等组成。 根据设计技术规格书要求,对赤铁矿石、赤铁矿砂的选择程序是:矿山实地调研→取样→化学检验和坚固性检验→性价比对照→选择生产厂。 其他原材料选择参照以上程序。

2.2原材料选择的控制内容

水泥:考虑本工程屏蔽中子的需要,同时部分结构为大体积混凝土,故采用低水化热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同时,重混凝土因有预防碱-骨料反应的要求,故采用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 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

铁矿石:人工破碎铁矿石,为保证施工需要,要求铁矿石的表观密度≥4.2g/cm3, 粒径5~25mm,连续级配。 铁矿石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粒径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同时,根据预防碱骨料反应的要求,还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铁矿砂: 本工程所用细骨料为人工铁矿砂,按中砂技术要求进行加工。 铁矿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同时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粉煤灰:符合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的有关规定。 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

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泵送剂,冬季施工配合比中掺加聚羧酸防冻剂。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GB 8076—2008 《 混凝土外 加剂 》、JC 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 》的有关规定 。 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剂匀质性两方面。 混凝土性能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外加剂匀质性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包括p H值、 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防冻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

水:符合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混凝土用水采用饮用水。

其他骨料: 对于配制4300kg/m3重混凝土还需要密度更大的铁质材料。 可以采用掺加铁砂或铸铁块来实现,本工程采用掺入铁丸。 采用铁质骨料可有效增加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增强抵抗射线穿透的能力,但混凝土容易分层,均匀性不易保证。 同时, 因表面浮锈对耐久性有影响,故掺铁砂和铸铁块的屏蔽混凝土要考虑铁砂和铸铁块的除锈。

2.3试配设计原则

(1)试配时要满足重混凝土的流动性 、坍落度 、 黏聚性等工作特性,同时要兼顾重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离析、分层、沉淀、堵管等现象。

(2)试配时为保证混凝土强度 、 表观密度和抗渗性能,掺入了粉煤灰等,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并减少温度应力。 本工程大体积重混凝土的强度和表观密度以60d或90d强度作为验收依据。

(3)试配时要考虑搅拌站的生产能力 , 为验证试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至少筛选3个优化配比, 在正式浇筑前进行搅拌站预拌制,并用37m泵车进行泵送试验,目的是生产出既符合泵送要求,又满足重混凝土各种性能指标的产品。

通过试验,最终确定的配合比见表1。

kg/m3

2.4生产试验

浇筑前,按照配合比做生产试验,一是检验搅拌站的运行能力,选择每盘最优搅拌量,二是检验浇筑工艺的可行性,三是检验浇筑质量。

(1)选取3.6 m墙的结构设计,在现场支设一道3.6m(长)×1.5m(宽)×1.5m(高)的墙体进行实际浇筑试验。 选择平整地面,按1﹕1布置钢筋(钢筋型号、 规格、间距、绑扎方式等均与3.6m墙的结构设计相同);按照施工方案支设模板(对拉螺杆、模板型号和材质等均与3.6m墙的支护方案相同)。

(2)试生产过程是模拟施工过程, 试生产过程所用机械工具均与正式施工相同。

(3)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 振捣器不得直接与钢筋、预埋件、模板接触;振捣时间约为15~30s,当混凝土表面出现翻浆时立即停止振捣, 一般以混凝土不再沉落、泛浆为止,振动棒移动间距为400mm左右。

(4) 留置3批试块 , 每批次3组, 一组标养试块、 一组同条件试块、一组密度检验试块;养护方法与大体积普通混凝土养护方法相同。

(5)施工完毕初凝后拆除模板 , 观察外观质量, 在四周沿高度方向剔凿出一条深100mm的槽,用水冲掉混凝土碎渣,观察混凝土是否均匀、致密,有无分层情况及是否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

3施工质量控制

3.1施工缝留设

主工艺设备运行时因质子束流损失产生较强的中子和光子等瞬发辐射;束流管道、准直器、实验靶等元件和材料在束流轰击下会生成较强的中子和 γ 射线。 因此,不能有直线施工缝,以避免高能射线的泄漏。 控制措施为分层浇筑,每流水段每次浇筑1.2m高; 垂直施工缝用快易收口网做成企口形式,企口在墙体的中间部位留设;水平施工缝留置成宽度为墙厚的1/3,高度不小于200mm高的凹槽; 分层浇筑见图1,施工缝留置见图2。

3.2铁矿石和铁矿砂的选材

所用铁矿石和铁矿砂均产于内蒙古某铁矿,距施工现场900km, 故每次按2倍系数组织铁矿石和铁矿砂,以确保供应。 其他原材料按每批次浇筑量的1.5倍系数组织。

3.3重混凝土的生产

本工程重混凝土体积较大, 每次浇筑量100~ 300m3不等。 目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不生产重混凝土,故只能在施工现场拌制。 现场拌制对骨料、添加剂的计量、上料等均为人工操作,一是速度太慢,很难满足连续浇筑,容易出现不利的“冷缝”;二是计量误差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本工程3300kg/m3重混凝土采用76m汽车泵输送、4300kg/m3重混凝土采用塔吊运输至浇筑地点。 检查各有关计量器具, 不得超期使用,同时校验检查各计量器具零点和灵敏度,保证计量准确。 每生产50m3混凝土,校准一次各计量器具零点。 本工程采用地磅称重核准混凝土搅拌时每盘实际重量。 每盘实际重量=铲车自重+ 每盘配比量。 由于铲车耗油,故每0.5h核准一次铲车自重。 每次核准完铲车自重后,均要修改每盘实际称重量, 生产时按修改后的每盘实际称重量计量,且每盘实际称重量必须挂牌标示。

3.4重混凝土的运输

重混凝土的特性之一是容易产生骨料下沉、离析分层,因此,拌制好后要随时浇注,否则浇筑后的混凝土匀质性变坏。 如果运输工具或运输道路选择不正确, 更易加速重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本工程3300kg/m3重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汽车泵前;4300kg/m3重混凝土采用塔吊运输至浇筑地点。 搅拌时间设置为1.5min,搅拌时间自外加剂加入时开始计算。 考虑搅拌站底部有45°的坡道,按照普通混凝土9m3的运输罐车计算, 重混凝土每次运输量为普通混凝土量的60%左右,即5m3左右,故每车10盘,每盘0.5m3左右。汽车泵在输送重混凝土时一定要转换成低速高压工作状态,输送重混凝土的速度要比输送普通混凝土慢。

每车装料时罐车高速旋转,运输过程低速旋转搅拌。 放料前为了防止混凝土离析,高速搅拌3min左右。

3.5重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内外温差

重混凝土浇筑后,在强度生长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这种水化热如果急剧升高,会使重混凝土内外温差加大,并产生温度裂缝,甚至破坏整个结构。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本工程采用低水化热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同时, 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泵送剂。 严格测温监控,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左右,内外温差大于25℃,外部采取保温措施。

3.6重混凝土的振捣

重混凝土如果振捣强度过大, 会产生骨料下沉、离析分层;如振捣强度太小,又会使混凝土不密实,影响其密度,不利于高能电磁辐射的屏蔽。 因而,对振捣工具、振捣方法均要严格控制。 由于铁矿石的自重大,在混凝土中的下沉速度快,容易加剧混凝土中水分向上运动,使表面积聚浮浆。 因此,要延迟二次振捣时间,且表面要收光两遍以上。

3.7重混凝土的坍落度

坍落度是衡量重混凝土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的指标,如果坍落度过小,黏聚性增强,流动性减弱,会加大泵车管道的阻力,泵车将无法输送;如果坍落度过大,将会造成离析分层,流动性虽然加大, 但铁矿石骨料会迅速下沉,堵塞泵车管道。 本工程3300kg/m3重混凝土 坍落度满 足泵送要 求 , 但4300kg/m3重混凝土 由于掺入 铁丸 , 坍落度不 足30mm,只能采用塔吊运输至浇筑地点 。 根据试生产情况以及搅拌站就设在本工地运输距离仅有100m左右的实际情况, 将出罐坍落度控制在 (120±20) mm,每车出站前都要检验坍落度 ,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调整。

4结语

(1)本工程共浇筑3300kg/m3重混凝土1400m3, 浇筑4300kg/m3重混凝土140m3,强度和密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2)采用了76m汽车泵浇筑铁矿石混凝土的方法,可为同类混凝土的浇筑提供经验。

(3) 本工程目前已经竣工运行一年多 , 实际辐射防护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和国家验收标准。

摘要: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超厚大体积重混凝土配制过程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重混凝土 篇2

坝址区基岩以中粗粒花岗岩为主,细粒闪长岩次之。建基岩面利用岩体为微新岩石,局部为弱风化下部岩体。建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优质、良质岩体约占98%。RQD值一般70%~90%,变形模量一般为20―30Gpa,纵波速度4300~5500m/s,透水性弱,透水率小于lLU约占80%。

坝区经历多次构造变动,断层构造岩出露面积约占建基面积的2%。以F2、F9、F23为代表的压性断层为主,构造岩石多为碎裂岩,一般胶结良好;以F215、F548、F65为代表的张性断层次之,构造岩胶结较差,风化较强,少数呈松散状态。

裂隙以倾角大于60°的陡倾角为主,占75%以上;倾角30°~60°的中倾角裂隙占10%;缓倾角裂隙占13%。裂面以压扭性为主,裂面平直,闭合状、无充填、胶良好,裂隙长度一般2~5m,规模大者10~20m,极少数长度超过30m,间距一般2.5~3.5m,张性裂隙不发育、裂隙粗糙、微张开状,长度多小于10m。

此外,由于坝基开挖,建基面浅部岩体受卸荷及爆破影响,不同程度的损伤,局部岩块松动。

从总体上看,三峡大坝基础工程地质优良,大坝基础设计及基础处理中,一方面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坝址优良的地质条件,尽量节约工程投资;另一方面要对地质缺陷部位、裂隙发育部位的不良岩体进行妥善处理。

2大坝基础固结灌浆设计简述

设计采用常规布孔与重点加固相结合的原则。

2.1固结灌浆的范围

一般范围为坝踵、坝址各l/4坝基宽度,并对主体防渗帐幕迎水侧的一排或两排固结孔适当加深;对坝基范围内出露的规模较大、性状较差的断层、岩脉、裂隙密集发育带等缺陷部位采用重点加固处理;对坝基特殊部位、高陡边坡部位视实际情况布孔。

2.2设计参数

一般部位孔距2.5×2.5m,孔深入基岩;5~6m;主帷幕前的两排孔距2.0×2.0m,孔深入基岩10~20m;地质缺陷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孔排距2.0×2.0m,孔深入基岩8~15m。灌浆压力一般0.3~0.5Mpa。

2.3施工方案

以常规有混凝土盖重灌浆方式为主,对具备采用无混凝土盖重方式施工条件的部位,可采用无混凝土盖重方式施工。有混凝土盖重方式施工一般要求混凝土厚度不少于3.0m。采用分序加密,自上而下分段钻灌。

★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论文

★ 重过磷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混凝土裂缝论文

★ 压力灌浆技术用于公路工程论文

★ 大专论文查重

★ 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应用论文

★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论文

★ 本科论文论文查重率

★ 本科论文查重率

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的阅读教学 篇3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注重语言的感悟。我们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

1、在轻读想象中悟境。轻读是读的重要形式,启发学生边读边感知语言,通过想象,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领悟其中的情境。

2、在默读思考中悟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默读,可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倾心思考,从而感悟语言的内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初读了解内容后,让学生默读思考:擦燃火柴后为何会看到那些神奇的画面?通过默读思考,学生就能明白: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大火炉,是因为她非常寒冷,盼望得到温暖;看到烤鹅,是因为她非常饥饿,盼望得到食物;看到圣诞树,是因为她非常痛苦,盼望得到快乐;看到奶奶,是因为她非常孤独,盼望得到爱抚。这样默读思考,就深刻感悟了语言的内涵。

3、在朗读吟诵中悟情。“言为心声”,语言学科培育情感,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断,让学生全身心地诵读,充分地感悟语言所抒发的情感,从而引发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4、在品读剖析中悟法。运用抓关键词语、中心句、重点段品读这一方法,使抽象的词语、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领悟手法。如《落花生》一课中,让学生找出描写花生特点的重点词语:“埋在地里,矮矮地,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挂在枝头、高高地,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学生一读就知道是对比。通过这样一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对比写花生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

二、重积累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还必须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如何培养积累语言的能力呢?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1、分析法。课文中有的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难以体会其中的韵味。我们在课堂上有时采用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语句再与原文作比较分析。

2、想象法。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如教学《初冬》,当读到“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模模糊糊看不清。”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雾时,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纱布,透过纱巾看近处的景物,再让学生比较,从而体会文中意境之美。

3、感情朗读法。有的文章用眼睛看,不一定能充分体会到语言的情感美,而只要读一读,则可比较细致地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先做示范朗读,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学生受到感染后,再让学生满怀激情的朗读。

4、背诵精美段、篇法。以段落中的重点词或主导词为线索,然后循着词序连贯背诵。如教学《和太阳比赛早起》,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圈出有关动词。

5、记录法。对优美词句应摘记在笔记本上,有空时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学生掌握了上述积累语言的方法后,就有可能在实践中把积累语言变成一种爱好。

三、阅读教学中的重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双向的学习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运用语言的可靠保证。

1、让学生开心说。如教《田忌赛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之后,让同学讨论马的出场顺序还有哪些?能不能让田忌取胜?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有时还用成语接龙、找近、反义词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

2、动笔写片断。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做到从读悟写,把动笔写融进阅读课中。把课文中学到的写法直接迁移到“运用”上来。

有人说,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车轮转得太慢,用“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老话来概括。我们说,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驾马车,那么,给我们一条绳子,让我们来拉吧!从脚下,从今天开始!

岭澳二期核电站重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4

重砼由于其本身原材料的特性和所担负的重任,其主要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与普通砼有较大的差异。

1 重砼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

1)材料控制严格。核电站对重晶石骨料中BaSO4含量要求为90%~96%,SiO2的含量要求为3%~5%,砂和砾石的平均密度不小于4.1,细砂密度不小于4.2。经过对不同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源地评审,岭澳二期选用了广西融水核工业非金属矿粉厂生产的重晶石和重晶石粉。

2)施工工艺复杂。由于重砼在核电站中具有的对电离辐射生物隔离的重要作用,规范规定在正式施工前应选取一段最复杂的结构进行全比例模拟试验,进行实体切割,以验证试验砼的符合性(如强度、密度、流动性和均匀性等),检查砼表观密实度和培训操作工人,并为正式现场施工提供技术参数(如入模时间、下料方法、分层厚度、振捣时间等)。同时,为了验证重砼的施工质量,在现场重砼浇筑时应同步进行坍落度和密度试验。

3)落度小,密度大,现场浇筑困难。为了保证重砼的密实度和减少气泡,设计规定,重晶石砼的坍落度为4±2cm,现场只能用塔机配合料斗进行浇筑,而由于其本身密度大,易离析,对砼的运输和振捣要求十分严格。

4)实验过程繁琐。为了确保重砼施工质量,须完成如下试验:a.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组分的含量;b.初步配置试验:为保证密度的准确可用,48h后初试砼密度必须大于3.55g/cm3和2.85g/cm3;c.模拟试验:检验施工工艺,得出工艺参数;d.坍落度试验:出厂和入模前随机抽取砼进行试验,确保坍落度控制在4±2cm;e.砼容重测量:用边长20cm的立方体试模,振捣方法同结构砼;f.砼抗压强度测定。

2 重砼施工工艺流程

重砼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3 重砼质量控制措施

在重砼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的质量要点如下。

1)重砼必须由砼搅拌站的一台搅拌机专门生产,加料顺序为:粗骨料、砂、重晶石粉、水泥、水、外加剂。每罐仅搅拌1.0m3砼,坍落度在4±2cm以内,出机时可按上限控制,每阶段至少安排3辆砼运输车。岭澳二期采用立轴强制式搅拌机,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为35s,重砼的搅拌时间为50s。搅拌站必须和现场保持密切联系,服从现场指令,应尽可能缩短出机后到入模前的间隔时间。根据搅拌站与现场的距离,通过模拟试验得出两车发出的最佳时间间隔,现场禁止采用翻斗车倒运。

2)重砼浇筑时,砼由运输车放入吊斗,吊斗吊至砼溜槽上方后,降低到溜槽上沿,开启吊斗侧面开口,砼由溜槽下滑至模板中,砼下落高度应小于1.5m,砼浇筑厚度不超过300mm。由于重混凝土的坍落度为4±2cm,每次浇筑的方量少,故不适宜用泵送。

3)当重砼墙体中洞口宽度超过300mm时需设置竖向振捣孔,以便插入振捣棒,确保砼充分填充洞口的下部。钢筋绑扎时必须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砼的布料及振捣棒插入。

4)重砼采用∅60频率为12 000r/min的振捣棒进行振捣,同时在靠近模板处用∅30振捣棒进行补充振捣,以保证砼墙面光滑,补充振捣时振捣棒应尽量靠近模板,但不得碰及模板和钢筋。振捣棒插点间距不超过300mm,上层振捣时振捣棒需插入下层砼中50mm,振捣时应注意快插慢拔,使上下砼振动均匀,砼中的气泡充分上浮消散,一般振捣时间在45s左右,当砼表面出现浮浆时立即停止振捣,防止过振引起重砼离析。

5)模板拆除后,对拉螺杆锥体坑及砼表面气泡、麻面等经清理和凿毛后用重骨料砂浆修补,修补砂浆的配合比为同强度去粗骨料重砼砂浆。

6)重砼的养护可采用带模养护加顶部覆盖的方法,也可在拆模后采用薄膜加麻袋片养护的方法,现场实际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0天。

7)为保证重砼的施工质量,每阶段重砼的用量一般不超过15m3。在重砼浇筑时同步取样进行48h密度校核实验。

4 施工难点及措施

重砼对原材料要求严格,其骨料中BaSO4、SiO2的含量均应严格控制,由重晶石碾得的细砂可作为合格的砂子使用,其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措施:严格要求供货商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加强进场验收。

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模拟试验,为后期正式施工提高技术参数。措施:严格按照模拟试验方案进行全比例模拟试验,提前准备好相关切割工具(岭澳二期采用喜力得大型圆盘锯)进行实体切割,并仔细记录模拟试验中各种技术参数,为现场施工提供依据。

由于重砼浇筑时侧压力和重量约为普通砼的1.5倍,模板必须牢固。措施:制订专门的模板加固方案,模板支设高度应限制在2.0m范围内,加固模板时,对拉螺杆要相应加密,防止胀模。同时应加强振捣时的现场巡检。

施工缝应特殊处理,以达到隔断射线的效果。措施:每个施工缝在墙中间必须做成一个直角台阶,台阶的垂直边必须大于或等于3cm,现场一般以5~10cm为宜。

避免出现气泡、离析等现象。措施:严格控制砼入模及振捣时间,避免漏振或过振。

避免出现低比重现象而达不到对电离辐射进行生物隔离效果。措施:严格按模拟试验验证合格的配合比进行现场砼拌制,现场应同步进行密度测量(用边长20cm的立方体试模测量),两天后的初试砼的密度必须大于3.55和2.85。

摘要:通过岭澳核电站二期重混凝土的施工实例,重点介绍了重砼在核电站建设中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混凝土 篇5

丙子重九二首

作者:苏轼  朝代: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

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

唯有黄茅根,堆垅生坳。

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

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

亦复强取醉,欢谣杂悲嗟。

今年吁恶岁,僵仆如乱麻。

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

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

西湖不欲往,墓树号寒鸦。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贰。

老去各休息,造物嗟长勤。

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

何以娱我客,游鱼在清濉

水师三百指,铁网欲掩群。

获多虽一快,买放尤可欣。

课外阅读重方法,更要重情趣 篇6

一、课外阅读推荐课的“情趣”缺失

1.小处着眼,内容过细

当下我们阅读推荐课,常以教师之心度学生之腹,围绕细枝末节的语文知识小处做文章,却忽略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培养的大处,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阅读推荐课上,教师常常提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对孩子穷追猛问,搞得学生晕头转向,头昏脑涨,兴味索然,学生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此时学生早已毫无兴趣可言,这样的阅读推荐课适得其反。

2.缺乏创新,模式过僵

教学需要模式,但不能“模式化”。阅读推荐课,教师基本上都在“读封面、读作者、读梗概、读目录、读章节、读后记”等几个方面打转转,低段这样教,高段也还是这样教,这本书这样做,换一本书还是这样做,同样的教学流程、同样的教学策略,“多人一课,多课一人”,缺乏创新与个性,谜底还没出,谜面就揭晓了。在毫无创意的课堂上想激发阅读的欲望,岂不是痴人说梦!

3.学法指导,痕迹过重

课型不同,教学策略也应有所侧重。阅读指导课应体现一个“导”字,关注方法的指导;阅读欣赏课应体现一个“赏”字,关注主旨悟得,方法习得;而阅读推荐课应重在一个“引”字,引就是创设一种氛围,提供一种环境,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可我们往往过度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就如几个月的婴儿,就教怎么迈左脚,怎么迈右脚,怎么保持身体平衡,结果走路没学会,倒把婴儿吓坏了,患上了“恐走症”,即使到了走路的年龄,也不敢轻易抬起脚来。

4.初步感知,要求过高

阅读推荐课,是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第一次接触某本书籍,短短三四十分钟,对文本思想内涵和表达形式也只是粗浅的感知,不可能有较为深刻的见地。而老师往往带着功利性,想通过设计一大堆繁杂问题,想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精神的滋养,希望读书的效果立竿见影。殊不知,如此推荐,只能让孩子们与书渐行渐远。

二、课外阅读推荐课向“情趣”敞开

1.到儿童中去,成为儿童

拥有童心。如果以“知识垄断者”的身份自居,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老师,你就远离了儿童,永远无法读懂儿童。到儿童中去,就是使自己成为儿童,拥有一颗童心,蹲下身来看孩子,成为儿童的知心朋友,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的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迷恋阅读,才会充满朝气与活力,才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才能成为孩子读书的引路人。

2.从儿童中来,发现儿童

(1)发现儿童喜欢的书籍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因此,学会选择优秀的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发现儿童的需要,才能选择适合孩子的优秀读物。对于教师而言,遵循“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的黄金定律,寻找吻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孩子认知规律、适合孩子奇思妙想的书籍,成为老师的一种责任。

与教师开书单相比,我们更需要提供各种书讯,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和书店,让学生自我去攀登、挖掘、发现自己喜欢的读物,读什么或者不读什么全由孩子自己说了算。此时,无论发现的过程,还是发现的结果都是孩子兴趣的源泉。

(2)发现儿童感兴趣的内容

我们的许多课外读物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过于深奥、过于空洞、过于无聊,真正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少之又少。王尚文老师认为:“我们的小语教学似乎太理性,太过深沉,太过繁重,应当更加感性一点,浅近一点,轻松一点。”所以,课外阅读推荐课如何发现、发掘读物中对儿童来说“有意思、好玩、有趣”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巧妙地呈现给孩子们,成为了教学着力点。这需要老师用儿童的眼光、方式、心灵去发现,去挖掘。

3.让儿童去做,凸显儿童

课堂是儿童自己的课堂,简单而快乐的方式是儿童喜欢的方式。因此,要时时处处凸显儿童,才能让课堂富有情趣。一是学得简单。不要把教学搞得太复杂;二是学得自然。课堂应当是一种真实、生态之所在,是孩子可以舒展身心的地方;三是学得快乐。简单、自然的课堂当然是快乐的,且不要忘记学生的需要。简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简单而不肤浅,朴实不失睿智。

重混凝土 篇7

超静定叠合连续梁在使用状态下, 特别在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状态下, 当荷载依某一参数成比例增加时, 结构的内力和变位的增长, 在大多情况下将不与该参数成比例, 相反, 其比例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 这种现象即是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现象。

2 内力重分布的产生

引起内力重分布的直接原因是超静定结构各部分的相对刚度发生了变化, 而引起叠合连续梁刚度变化的变化原因主要有:

2.1 混凝土受拉区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2.2 受拉钢筋达到极限之后出现的非弹性变形。

2.3 混凝土受压区的非弹性变形, 特别是在临近破坏时。

2.4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在或长或短的区段内破坏时。

2.5 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2.6 混凝土的温度及干缩变形等。

除了上述原因外, 还应该考虑叠合梁两阶段制造和二次受力引起的刚度变化。由于叠合梁两阶段制造和二次受力的特性, 引起跨中的受拉钢筋应力超前和支座负弯矩滞后, 对一般钢筋混凝土叠合连续梁和在第一阶段加载时跨中即已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连续梁, 在第二阶段加载初期, 就会产生由跨中向支座的内力重分布。

从负弯矩区混凝土翼板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形成, 负弯矩区范围内梁的刚度逐渐减小, 而跨中截面梁仍处于弹性阶段, 这一阶段梁的内力重分布称为弹性内力重分布。该阶段梁内力重分布的程度主要与正、负弯矩区梁的刚度变化大小和梁的跨长比等因素有关。

从第一个塑性铰形成到梁的极限状态阶段, 连续叠合梁中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均形成塑性铰, 梁的塑性变形充分, 实现了第二阶段的内力重分布, 称为塑性内力重分布。该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值占总的内力重分布值的绝大部分。

3 内力重分布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目前, 国内外对普通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行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其成果已在有关规范中得到反映。但是, 对内力重分布的分析研究较多的是对弯矩重分布的调幅利用和整体抗弯承载能力的提高上, 值得注意的是, 连续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不仅改变了弯矩内力的分布, 还会对梁的剪力内力的分布和抗剪性能产生影响。

3.1 剪力的重分布

截面剪应力的重分布实际上是与正应力的重分布同时发生的, 随着第二阶段荷载F2作用下梁中裂缝的发展, 第一阶段荷载F1产生的弯矩重分布伴随着剪力的重分布。现阶段连续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最终是采用同等荷载、跨度条件下的筒支梁的抗剪计算进行的, 而没有考虑剪力内力重分布。如果在塑性条件下弯矩值发生改变, 仅对其中一个支座负弯矩调幅 (使其弯矩值降低) , 则其他支座截面的剪力值会增大, 就有可能导致截面的抗剪能力不足。

3.2 抗剪性能的影响

以多跨连续梁弯矩调幅对抗剪能力的影响为例进行分析。对于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当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时, 连续梁的内支座截面的弯矩一般较大, 造成配筋密集, 施工不便, 影响质量。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通过对弯矩调幅, 以降低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减少支座截面配筋量。这样的弯矩调幅过程, 就是在外荷载的大小, 位置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对纵向钢筋的配筋量在支座和跨中进行的调整, 从而改变了梁段内的跨中最大正弯矩和支座最大负弯矩M+、M-, 因此梁段内截面的抗剪能力也会发生改变。

经支座负弯矩调幅后若ψ仍大于或等于1, 则抗剪能力有所提高, 经调幅后若ψ降至小于1, 则抗剪能力的增大或减小要依ψ减小的程度而定。当调幅前ψ<1, 经支座负弯矩调幅后ψ减小而进一步远离1, 则抗剪能力会相应降低。

4 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目前, 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内力重分布方面, 主要是进行弯矩调幅系数的计算。弯矩调幅是指连续叠合梁按塑性分析的弯矩值与按弹性分析的弯矩值相比较, 所得弯矩变化的幅度。

调幅大小的基本原则:a保证强度 (塑性) 要求, 使调幅以后结构实际承载力在任何情况下应该不少于计算值;b保证使用要求, 叠合结构在使用阶段内不产生过宽裂缝和过大挠度。

4.1 按承载能力考虑连续梁的弯矩调幅计算

为了使得叠合连续梁的调幅计算与目前比较成熟的整浇连续梁的调幅计算相协调, 提出可以考虑F1对叠合连续梁第二阶段受力时对中支座产生附加弯矩的调幅计算式。

Fu-叠合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Fu=F1+F2U;

F2u-与Fu相应的叠合连续梁的第二阶段极限荷载;

δc-叠合连续梁破坏时, 中支座弯矩的调幅系数;

δg-对比梁破坏时, 中支座弯矩的调幅系数;

α0-叠合连续梁的附加弯矩系数。

2按使用荷载考虑叠合连续梁的弯矩调幅系数

FK-对比梁的标准荷载值, FK=α0KF1+F2;

α0K-叠合连续梁的附加弯矩系数, 一般情况下取为0.57。

当按 (1) 式进行调幅计算时, 确定了承载能力状态下支座的调幅系数, 但不满足跨中或支座截面的使用性能要求, 则应按照 (2) 式再进行计算, 确定新的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了满足叠合连续梁的承载能力及塑性铰的转动要求, 式中δg的取值不宜超过25%, 因此叠合连续梁的调幅系数也不应超过25%。

5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分析, 可以看出在目前的研究当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5.1 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也会引起剪力的重分布, 这一截面剪力值的改变会影响到斜截面的抗剪承载能力。这一抗剪承载力增减的准确计算, 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分析。

5.2 对于某一设计调幅值存在一个最佳的控制预应力值, 使得内力重分布程度最大, 过大过小的控制预应力值都不利于内力重分布。

鉴于以上不足, 有必要在今后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目前, 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内力重分布方面, 通常按弹性体系进行内力计算。根据文献记载, 对叠合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在符合塑性变形、截面强度条件, 和结构能达到预期的调整幅度要求下, 并使其调整幅度必须限制在特定范围内, 推导出其计算方法。

重混凝土 篇8

吉林台水电站坝址区出露岩石为英安质晶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及安山岩,岩体强风化层厚度3 m~5 m,沿断层深达10 m~20 m,弱风化层厚25 m~30 m,沿断层深达40 m,坝址区谷坡卸荷水平深达10 m~14 m。坝址区发育的大小断层700多条,陡倾角裂隙发育,岩性较破碎,其中规模最大的F32断层,宽度可达15 m,深达60 m,与河流成20°夹角,斜穿整个坝址右岸,由下坝线向上游延伸至河床右侧,通过河床趾板,出露长度为2 km。

结合吉林台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先根据常规方法浇筑混凝土盖重,势必影响到大坝填筑进度,参考以往的灌浆工程施工,采取了在覆盖层中埋设1.5 m灌浆孔口管,利用覆盖层做盖重,“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灌浆法施工工艺。

2 基岩固结灌浆初步设计概况

吉林台大坝趾板基岩固结灌浆的初步设计要求:排数3排~4排,排距1.5 m~3 m,孔距3.0 m,孔深15.0 m,灌浆压力0.2 MPa~0.5 MPa,分两序施工,透水率小于3 Lu。

3 固结灌浆技术要求

1)施工程序。试验场地选择→测量放样→钻物探孔→钻抬动观测孔→埋设孔口管→钻灌Ⅰ序孔→钻灌Ⅱ序孔→钻检查孔和灌后测试→封孔。2)钻孔。固结灌浆孔采用潜孔冲击回转钻机钻孔,成孔过程中以风作为循环介质。由于试验区无混凝土盖重,表层岩体较破碎,在孔口以下2.5 m埋设ϕ108 mm无缝地质钢管。自孔口管以下灌浆段长分别为2 m,3 m,5 m,5 m。3)钻孔冲洗。灌浆孔(段)在灌浆压水试验前均采用压力水冲洗孔内岩粉,洗孔压力为80%灌浆压力。洗孔时间以回水澄清10 min结束,总的冲洗时间不少于30 min,冲洗后孔底残留物厚度小于20 cm。4)压水试验。灌浆孔灌前都进行了简易压水实验,并按要求选择有代表性、占单元灌浆区5%的灌浆孔(段)进行灌前单点法压水实验。质量检查孔均用单点法作压水实验。5)灌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42.5号水泥。6)水灰比。浆液水灰比(重量比)采用5∶1,2∶1,1∶1,0.7∶1,0.5∶1五个比级,开灌水灰比采用5∶1。7)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灌浆法施工。灌浆过程采用成都西易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WEGJ便携式多功能通用型自动监测仪实时跟踪记录。8)灌浆结束标准。在该段最大灌浆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 L/min后,继续灌注30 min,可结束灌浆。

4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试验情况

∇1 312 m平台固结灌浆共在3个试区进行了试验(见图1)。

1)第一试区:排距1.5 m,孔距3.0 m,各孔段灌浆压力自上而下分别为0.2 MPa,0.35 MPa,0.5 MPa。第一试区20个固结孔灌浆结束后,进行了2个固结检查孔共8段压水试验,其中有4段单位吸水率大于3 Lu,有4段单位吸水率小于3 Lu,合格率50%。由灌浆资料及检查孔压水资料表明此前的各项灌浆参数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决定在原试验区增补一个临界压力(即在地表抬动允许(小于200 μm)的情况下灌浆能够达到的最大压力)试验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第二、第三试区的试验,并在第三试区试验中根据临界压力适当提高灌浆压力。2)第二试区:排距1.5 m,孔距2.0 m,各孔段灌浆压力自上而下分别为0.2 MPa,0.35 MPa,0.5 MPa,0.5 MPa。3)第三试区:排距1.5 m,孔距3.0 m,各孔段灌浆压力自上而下分别为0.3 MPa,0.4 MPa,0.5 MPa,0.7 MPa。

5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效果评价

灌浆试验中Ⅰ序孔平均单位耗灰量131.09 kg/m,Ⅱ序孔平均单位耗灰量118.83 kg/m。从各次序孔的单位注入量来看,各次序孔之间耗灰量按常规呈递减趋势。且单位耗灰量频率最大的是10 kg/m~30 kg/m的段次,占27.78%,其次为100 kg/m~300 kg/m的段次,占23.02%,说明该试验区地层可灌性较好。

孔距不同,压力相同时的单位注灰量分析:孔距为2.0 m的第二试区中各次序孔之间耗灰量按常规呈递减趋势;但在同样的地质条件下,灌浆压力相同时,孔距为3.0 m的第一试区各次序之间耗灰量不存在常规的按序递减关系,其原因在于浆液扩散半径达不到要求,各次序孔之间的加密现象不明显,导致单位耗灰量与次序之间无明显规律。但第二试区由于受第一试区的影响,致使各次序孔单位耗灰量明显较小,因而无法进一步加以比较。

孔距相同,压力不同时的单位耗灰量分析:在同样的地质条件下,孔距均为3.0 m时,各次序孔之间耗灰量按常规呈递减趋势,且比较明显,说明加大各次序孔的灌浆压力,有利于增大浆液扩散半径。同时,灌浆压力较大的第三试区各次序孔之间的单位耗灰量均大于第一试区,说明在保证地表不抬动的前提下,适当增大灌浆压力非常有益于保证灌浆质量。

检查孔压水试验分析:检查孔灌浆单位注灰量在1 kg/m~10 kg/m之间,占43.75%,单位注灰量在10 kg/m~30 kg/m之间,占56.25%,检查孔的单位耗灰量均远小于Ⅰ序、Ⅱ序孔的单位耗灰量,灌浆效果十分明显。且孔距在2.0 m的情况下,检查孔压水透水率均小于设计要求3 Lu,说明减小孔距是保证灌浆质量的有效措施。

6 固结灌浆参数确定

经过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试验,确定了大坝趾板固结灌浆的各项参数:1)孔距2.0 m,排距1.5 m;2)浆液比级5∶1,2∶1,1∶1,0.7∶1,0.5∶1,开灌水灰比5∶1;3)段长划分:第一段1.0 m,第二段3.0 m,第三段5.0 m,第四段5.0 m~6.0 m;4)考虑到大坝基础固结灌浆是在混凝土盖重下进行的,故适当的增加了灌浆压力,自上而下分别为0.3 MPa,0.4 MPa,0.5 MPa,0.7 MPa。

7 结语

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的阅读教学 篇9

阅读教学中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是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孕育学生创新素质的美妙的三部曲。本文有意在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三个方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注重语言的感悟。我们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

1、在轻读想象中悟境。

轻读是读的重要形式,启发学生边读边感知语言,通过想象,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领悟其中的情境。

2、在默读思考中悟意。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默读,可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倾心思考,从而感悟语言的内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初读了解内容后,让学生默读思考:擦燃火柴后为何会看到那些神奇的画面?通过默读思考,学生就能明白: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大火炉,是因为她非常寒冷,盼望得到温暖;看到烤鹅,是因为她非常饥饿,盼望得到食物;看到圣诞树,是因为她非常痛苦,盼望得到快乐;看到奶奶,是因为她非常孤独,盼望得到爱抚。这样默读思考,就深刻感悟了语言的内涵。

3、在朗读吟诵中悟情。

“言为心声”,语言学科培育情感,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断,让学生全身心地诵读,充分地感悟语言所抒发的情感,从而引发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4、在品读剖析中悟法。

运用抓关键词语、中心句、重点段品读这一方法,使抽象的词语、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领悟手法。如《落花生》一课中,让学生找出描写花生特点的重点词语:“埋在地里,矮矮地,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挂在枝头、高高地,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学生一读就知道是对比。通过这样一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对比写花生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

二、重积累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还必须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如何培养积累语言的能力呢?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1、分析法。课文中有的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难以体会其中的韵味。我们在课堂上有时采用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语句再与原文作比较分析。

2、想象法。

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如教学《初冬》,当读到“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模模糊糊看不清。”时,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雾时,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纱布,透过纱巾看近处的景物,再让学生比较,从而体会文中意境之美。

3、感情朗读法。

有的文章用眼睛看,不一定能充分体会到语言的情感美,而只要读一读,则可比较细致地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先做示范朗读,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学生受到感染后,再让学生满怀激情的朗读。

4、背诵精美段、篇法。

以段落中的重点词或主导词为线索,然后循着词序连贯背诵。如教学《和太阳比赛早起》,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圈出有关动词。

5、记录法。

对优美词句应摘记在笔记本上,有空时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学生掌握了上述积累语言的方法后,就有可能在实践中把积累语言变成一种爱好。

三、阅读教学中的重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双向的学习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运用语言的可靠保证。

1、让学生开心说。

如教《田忌赛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之后,让同学讨论马的出场顺序还有哪些?能不能让田忌取胜?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有时还用成语接龙、找近、反义词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

2、动笔写片断。

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做到从读悟写,把动笔写融进阅读课中。把课文中学到的写法直接迁移到“运用”上来。

学生课外阅读需重指导、重氛围 篇10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来书读就是了,但是并不是这样简单。”教师要在阅读内容、方法与习惯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1. 内容选择

学生自己缺少较高的文学辨别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新课标教材后面名著导读中的作品,以及与课文相关的一些作品和其他优秀刊物。如七年级上学期,我向学生推荐的书刊有:

必读书目:《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推荐阅读书目:《骆驼祥子》《安徒生童话》

推荐阅读报刊:《南方日报》《惠州日报》《羊城晚报》《语文报》《参考消息》《读者》《青年文摘》《初中生阅读世界》《语文世界》

一般情况下,学校和教师都会订报纸。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报纸,通过组织学生看报,让学生养成看报的习惯,并通过报纸了解社会动态,关注时事要闻,积极探索人生,获得更多课外知识。在日本,一些学校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报刊新闻或专门题材掌握报纸阅读方法,并在综合学习课上让学生充分利用报纸搜集信息,研究广告语。

组织学生看报时,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学生一分钟就可以看好一份报纸,看报的速度快得惊人。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通常只看插图,基本不看内容。我认为,这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是受漫画和卡通影响的结果。这些学生的语文成绩通常不理想,阅读能力较弱,长此下去,不利于语文能力的发展。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密切注意和跟进,提醒他们要看文字,了解内容,并询问他们看报的情况。

2. 方法指导

要采用朗读、默读和视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和速读这三种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不同,阅读速度和效果也不同:精读每分钟250字,略读每分钟250—300字,速读每分钟500字;理解率也不同,速读的理解率为60%—70%,略读的理解率为70%—80%,精读的理解率为90%。学生要根据阅读实际,灵活运用阅读方法。

3. 阅读习惯培养

要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安排好阅读时间,养成挤时间读书的习惯;阅读时注意力要集中,身心放松,姿势正确,不躺在床上读;要了解作者生平,有条件可购买名著赏析一类的书。

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如订计划、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笔记和检测等形式,让课外阅读有序而有效地进行。

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

学生不是独自生活,他们会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要在学生中形成读书的风气,单靠教师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的教育作用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帕夫雷什中学图书馆藏书有1.8万册,教师私人藏书有4.9万册,学校每位教师都订有几种杂志和几份报纸。学校不断补充的丰富的藏书和学术性刊物,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正是帕夫雷什中学这所普通乡村学校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的重要原因。该校语言文学专用室收集了两百部文艺作品,规定每个学生上学期间都要看完。这个数字远远超过我们现在对学生的要求。

近年来,社会上打麻将、买私彩的现象很严重,这对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其实,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老师的事,父母也应承担责任。父母都希望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就要在家庭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平日多谈论读书的事,多带孩子逛逛书店。父母本身也要起榜样的作用。一般说来,父母读书多,孩子读书也多。现在有孩子说:“我们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书。”这是父母的忽视,他们应用自己读书的习惯来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重混凝土】相关文章:

透水混凝土04-08

轻质混凝土04-27

混凝土技术06-17

混凝土楼梯05-01

混凝土结构05-03

高强混凝土05-08

损伤混凝土05-12

混凝土墙面05-17

混凝土工艺05-17

混凝土用量05-18

上一篇:精神滋养下一篇:语言交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