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量

2024-05-18

混凝土用量(精选六篇)

混凝土用量 篇1

1 试验对比

为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配合比等方面的影响关系, 选取的九江地区具有代表性水泥公司生产的水泥为原料的分54组进行进行砼配合比试验, 其中水泥均为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均为普通河砂, 石均为石灰岩碎石, 水为自来水, 掺合料为二级粉煤灰和矿粉, 混凝土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保持在20±5℃, 每种配合比制作2组 (每组3块) 试件, 经标准养护 (20±2℃) 至7天和28天时各试压1组并记录试验结果 (表1) 。

2 试验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各项试验数据, 从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与强度的关系、混凝土水泥用量与强度的关系、混凝土掺合料用量与强度的关系、水胶比与强度的关系这四方面对试验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2.1 胶凝材料总量与强度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 随着每立方米胶凝材料总量的增大, 混凝土7d与28d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 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7d抗压强度在10-50MPa区间内提升, 28d抗压强度在20-70MPa区间内提升, 28d的强度增幅要大于7d增幅。

其中4号和12号试验数据, 由表1可知二者胶凝材料总量相同, 水胶比也接近, 但12号抗压强度比4号高出1个等级, 4号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由256kg/m3水泥、89kg/m3粉煤灰和42kg/m3矿粉组成, 12号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由306kg/m3水泥和81kg/m3粉煤灰组成, 4号数据中使用矿粉替代水泥, 造成强度降低;再看25号和48号数据, 依然是等量的胶凝材料, 25号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由322kg/m3水泥、84kg/m3粉煤灰和43kg/m3矿粉组成, 48号配合比的胶凝材料由350kg/m3水泥和62kg/m3粉煤灰和37kg/m3矿粉组成, 二者水胶比接近, 25号配合比与4号相比仅仅是水泥用量增加, 其掺合料用量都高于48号配合比, 而二者强度都远低于48号, 说明尽管粉煤灰和矿粉能有效增加混凝土各方面性能, 但其在胶凝材料中的占比并非越高越好。

在图1各个区间抗压强度相对较高的配合比编号分别是27、37、40、50、53号, 各个区间抗压强度相对较低的配合比编号分别是4、9、14、20、21号。上述说明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增大胶凝材料用量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 但并非胶凝材料含量越多强度就会越大, 而是要针对不同设计等级选择适合的水泥原材和外加剂, 并要控制好胶凝材料中掺合料的比例, 这对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来说, 需要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这两方面来考虑这些问题。

2.2 水泥用量与强度的关系

如图2所示, 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前期随水泥用量增加而明显增大, 但随着强度等级升高其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 在20-50MPa区间增幅较大, 在50-70MPa区间增幅放缓, 在水泥用量接近400kg/m3时达到饱和, 从425kg/m3之后时抗压强度还有所下降, 同样的28d强度的增幅要大于7d的增幅。

很多配合比数据中的水泥用量相同, 而抗压强度不同主要是因为水胶比的差别, 例如2号和11号、18号和48号、42号和52号等;对于34号和44号配合比, 二者水泥用量相同, 34号水胶比0.38与44号水胶比0.35相差也不大, 但是34号的掺合料在胶凝材料中比重为23.9%, 44号的掺合料在胶凝材料中比重为26.1%, 说明了配合比中掺合料的比例得当, 对其强度的增加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44号比34号强度高出了2个等级。

图2中, 在各个区间抗压强度相对较高的配合比编号分别是10、12、29、48、50号, 各个区间抗压强度相对较低的配合比编号分别是4、8、17、20、28号。上述说明了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 在强度等级C30-C50的范围, 增大每立方米水泥用量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但随着强度等级进一步升高, 抗压强度的增幅不断减小。因此对于混凝土生产来说, 通过增加水泥用量来增大强度的做法在设计强度等级不高的情况下虽然可行但是经济上不划算, 而掺合粉煤灰和矿粉的比例得当的话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掺合料用量与强度的关系

从图3可以看出, 随着掺合料用量的增加, 混凝土强度曲线先上升, 在含量12%左右抗压强度到达高位后开始波动, 至22%附近抗压强度又开始不断下降, 到28%附近降幅减缓但又有波动。说明掺合料对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提高, 只在限定的用量范围内作用明显。

在各个区间抗压强度相对较高的配合比编号分别是13、33、45、49、51、53号, 各个区间抗压强度相对较低的配合比编号分别是1、2、5、6、12、22号。综合上述可以得出, 掺合料用量与混凝土强度并非纯粹的正比或反比关系, 在各个强度区间内, 混凝土强度受到掺合料用量的影响非常敏感, 过多或过少都会改变其强度性能。因此,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必须根据实际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掺合料用量的百分比。

2.4 水胶比与强度的关系

因为试验所用水泥均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图中曲线可发现, 在水胶比0.3-0.45区间, 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趋近于反比关系, 水胶比值越低, 混凝土强度越大。对比7d和28d的强度曲线, 可以看出低水胶比的配合比7d强度的减幅大于28d的减幅。而在水胶比数值到达0.45之后强度减幅有所缩小且波动较大, 说明水胶比大于0.45以后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减弱。其中在抗压强度C60-C70区间水胶比最大的配合比是50号, C50-C60区间水胶比最大的配合比是47号, C40-C50区间水胶比最大的配合比是31号, C30-C40区间水胶比最大的配合比是27号, C20-C30区间水胶比最大的配合比是8号。虽然理论上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应该是线性关系, 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材性能不同和试验过程的误差, 造成所绘图像略呈曲线。

3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建议用量

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和2.1、2.2、2.3、2.4中对各项数据的具体分析, 结合九江本地的情况, 试提出以下各设计等级混凝土配合比原料参考建议用量 (如表2所示) 。

注:针对不同品牌的水泥原材, 掺合料和外加剂需进行针对性调整

以上建议用量仅是针对九江本地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 而其他地区可能会因气候 (温差) 、环境 (空气湿度) 、海拔高度 (气压) 、原材料、水质等各种因素影响不同, 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会各有差异, 不可一概而论。希望本文的结果分析和相关建议能够对九江地区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同时为其他地区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提供借鉴, 也对全国商品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摘要:商品混凝土目前已在国内建设领域广泛使用, 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直接关系建筑工程质量。科学地掌握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用量, 是商品混凝土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通过对54组不同配合比砼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从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与强度的关系、混凝土水泥用量与强度的关系、混凝土掺合料用量与强度的关系、水胶比与强度的关系四方面对试验结果作出具体分析, 提出混凝土配合比建议用量, 以期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有一定的实用、借鉴和参考作用, 达到经济、高效、优质的生产目的, 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的确定 篇2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是近年来沥青路面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加入纤维后,使得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和水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同时,由于纤维的加入,原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会有所增加,通过从比表面积的角度进行分析.定量的计算出矿料和纤维的总表面积,从而计算出纤维面积对矿料总表面积的.影响,为确定加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提供依据.

作 者:楚成祥 翟新焕 作者单位:楚成祥(北京鑫畅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市,101101)

翟新焕(中交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北京市,100024)

混凝土用量 篇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工程结构是近年来土木工程与高性能材料工程有机结合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加固技术。

外部粘贴FRP加固技术的优点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强的可装饰性,且施工简易快捷。

FRP约束混凝土柱体的工作原理是: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被约束的混凝土发生一定的横向膨胀变形,同时FRP材料发生拉伸变形,从而形成了作用于混凝土柱体的横向约束,使混凝土柱体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

影响约束效果的主要因素有:FRP的层数、种类、缠绕角度、条带幅度和间距、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形状、倒角半径、加载类型等。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1,2],试验研究GFRP布缠绕角度、缠绕方式和用量对约束素混凝土柱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1 试验

本试验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试件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试件高度为300mm。试件共6组,每组3个,试验结果取各组试件的平均值。

水泥选用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9,砂率0.36,水泥用量为378kg/m3。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石子=185∶378∶664∶1148。

玻璃纤维布及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性能见表1和表2,试件编号及主要参数见表3,玻璃纤维布包裹方式见图1[3,4]。

注:(1)fco′和εco′分别是参考柱的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2)fcc和εcc分别是约束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3)GA、GB与GC用来比较条带、6°螺旋包裹与15°交叉螺旋包裹下的加固性能;(4)GA1、GA2、G20、G21、G22比较全包与条带影响;(5)GB1、GB2用来比较螺旋包裹条带层数的影响。

试件编号及参数如下:(1)0°角缠绕构件包裹两层、三层(GA1、GA2);(2)6°角螺旋缠绕构件包裹一层、两层(GB1、GB2);(3)±15°交叉螺旋缠绕构件包裹一层、两层(GC1、GC2)。

2 试件破坏形态

6组试验试件中,大部分试件发生GFRP布断裂破坏,部分试件出现搭接连接破坏。从6组试件的试验过程和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见图2)可以看出,各种形式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竖向变形增加,破坏过程比未包裹玻璃纤维布试件缓慢,延性有所增加。

螺旋及条带包裹的试件,因纤维布加固量较少主要发生斜剪破坏。试件破坏时,发现试件中部的条带在角部附近发生断裂。部分条带包裹试件的破坏是由于条带间隔处未包裹的混凝土被压碎丧失承载力所致。当截面倒角尖锐时,15°交叉螺旋包裹(GC1-GC2)角度能够限制角隅处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可以增加尖锐倒角柱体的强度和延性。

3 承载力分析

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分析,无论是约束混凝土柱的玻璃纤维布采用何种包裹形式(完全包裹、条带包裹、螺旋包裹),其相对未约束混凝土柱的极限荷载都有部分程度的提高。

由GA1和GA2的承载力数据可看出,条带加固试件粘贴层数(即加固量)增加时,强度也随之增加,但其提高幅度较纤维布完全包裹的试件要小。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GFRP条带两边容易脱丝,为了保证约束的有效性和安全储备,应该保证必要的条带宽度。

由于GFRP布的缠绕,试件的轴向抗压强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螺旋缠绕的约束混凝土柱比零度缠绕的混凝土柱表现出更强的承受轴压的能力,提高幅度相对较大。

剪切裂缝经常发生在试件的45°处,因此,螺旋缠绕GFRP(45°)可以有效防止剪切破坏。6°度螺旋缠绕试件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其提高幅度较零度条带缠绕方式约高2.8%(两层包裹),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GFRP布的利用效率。

缠绕角度及方式对试件的约束效果影响较大,当GFRP用量基本一致时,±15°交叉螺旋缠绕方式的约束混凝土柱(GC1-GC2)比6°螺旋缠绕(GB1-GB2)的承载力稍高,有较好的加固效果。当纤维的缠绕方向与环向有一定角度时,GFRP布在轴向和环向可以提供有效的模量和强度,同时可以替代混凝土柱中的钢筋。

本次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见表4。

4 应变分析

图3为缠绕方式对试件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约束柱比未约束柱的峰值应变要大,但数值的大小并没有较明显的规律,只能说明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在GFRP布约束下不同程度有所提高,延性耗能能力得到增强。相同条件下,纤维布包裹层数越多,峰值应变越来越大。采用不同的包裹角度能够限制截面倒角尖锐柱角处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增加其强度和延性。6°螺旋缠绕的加固混凝土柱比15°交叉螺旋缠绕的混凝土柱的极限轴压承载力要小,但极限轴向压应变要大于15°交叉螺旋缠绕方式。由于本次试验存在一定的误差,数据相对较少且离散,试验现象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根据整理分析的试验数据,画出试件的轴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曲线无明显的下降段,未约束混凝土柱的破坏为脆性破坏,破坏较为突然。

5 结论

(1)从6组试件的试验过程和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可以看出,各种形式GFRP布包裹的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延性增大,破坏过程与没包裹纤维布的试件相比缓慢。

(2)螺旋缠绕试件承载力和延性有较大提高。6°螺旋缠绕的混凝土柱承载力提高幅度较零度条带缠方式约大2.8%,采用螺旋与全包约束相结合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纤维布的利用效率。

(3)±15°交叉螺旋缠绕的混凝土柱比6°螺旋缠绕的混凝土柱表现出更强的承受轴压的能力,但极限应变稍低。剪切裂缝经常发生在试件的45°处,因此,缠绕GFRP布(45°)可以有效防止剪切破坏。当纤维的缠绕方向与环向有一定角度时,GFRP布在轴向和环向可以提供有效的模量和强度,同时可以部分替代混凝土柱中的钢筋。

(4)最佳GFRP布厚度、加固量、混杂纤维的搭配形式和GFRP布的缠绕角度有待进一步确定。

参考文献

[1]王少智.玻璃纤维约束素混凝土柱体的试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0.

[2]刘华新,王丹丹,孙荣书.碳纤维布加固量对混凝土棱柱体约束效果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8(5):40-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水电计划用量 篇4

(一)、施工供电

济南市济阳县澄波湖风景区二期亮化工程施工期间从附近架设部分临时低压供电线路至作业区,另配备2台30kw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作为办公、生活备用电源,配备2台75kw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作为施工备用电源。

(二)施工供水

1、施工用水

济南市济阳县澄波湖风景区二期亮化工程施工期间就近解决施工用水问题。另备水1辆,解决流动用水问题。

2、生活用水

项目部生活用水从附近水井就近拉水解决。

(三)场内、外交通工程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篇5

关键词: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一、序言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总称。实际生产中, 因加工对象已确定, 故工件材料已确定。根据工件材料确定了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参数后, 如果选择较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因为切削机动时间增加, 生产时间会延长。反之, 如果增加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于刀具磨损速度增加, 降低了刀具耐用度, 需要经常刃磨刀具或更换刀具, 反而增加了切削时间, 影响生产进度, 所以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对保证刀具耐用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粗加工时, 因加工余量较大, 为提高生产率为主, 切削用量的选择应以提高金属切除量为主要目的, 按照切削用量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不同, 选用低的切削速度, 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1. 背吃刀量的选择

背吃刀量是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件小批生产时, 为简化工艺编制, 背吃刀量一般不作具体规定, 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但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时, 为保证质量和生产节拍, 背吃刀量应作出严格规定。

切削量用中, 背吃刀量的大小主要影响生产效率。背吃刀量增大, 走刀次数减少, 生产效率高。但粗加工时, 背吃刀量增大对切削力的大小、切削温度、工件表面质量等影响较小, 所以粗加工时, 背吃刀量的选择原则是:在保留后续工序余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将加工余量一次性切削完, 即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如果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性过差时, 加工余量无法一次切削完成, 应分两次切除。为保证粗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一次进给的背吃刀量应选加工余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次进给的背吃刀量选加工余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以保证加工质量。

2. 进给量的选择

进给量是指工件或刀具的主运动每转一转或每一行程时, 刀具切削刃相对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的位移量。单件小批生产时, 进给量通常也不作具体规定, 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时, 为保证质量和生产节拍, 进给量也应作出严格规定。

批量生产时, 确定进给量的方法是:按照已确定的背吃刀量大小, 根据工件材料、刀杆尺寸、工件直径查阅相关手册即可。但是, 根据手册选定的进给量, 机床一般情况下不能提供该进给量, 此时应按此选定的进给量, 从机床说明书中选用一个和此进给量接近的且较小的进给量作为实际进给量, 以防止切削时机床过载, 确保加工顺利进行。

3. 确定切削速度的选择

切削速度是指切削刃上的某一点相对于加工表面上该点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速度, 即主运动的线速度。单件小批生产时, 切削速度通常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以保证生产的灵活性。

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时, 确定切削速度的方法是:根据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按已知刀具耐用度, 由以下公式求出切削速度:Cυ

Cυc:与实验条件有关的系数;m, xυc, yυc:αp, f的指数;kυc:切削条件与实验条件不同时的修正系数的乘积。

此时计算出的切削速度是工件切削时所需的线速度, 但机床不一定能提供该速度, 所以应将此线速度换算成工件的转速n。转速计算简单, 根据圆周运动公式:n= (1000υc) /πdw (r/min) 即计算出转速。但此转速是工件切削加工时应具有的转速, 机床不一定能提供此转速, 所以要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近似且较低的机床转速作为工件在加工时的实际转速。根据此实际转速再按照圆周运动公式, 确定工件加工时的实际切削速度υc。

4. 校验机床功率PE

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的切削用量有可能超出机床的额定功率, 为确保机床加工过程中工作正常, 应根据下式校核机床功率, 以防止机床过载。

Pc:切削功率, KW;Fc:切削力, N;υc:切削速度, m/min;PE:机床功率, KW;ηm:机床传动效率, 一般取0.75~0.85。

三、半精加工、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半精加工、精加工时, 加工余量较小, 切削用量的选择应以保证加工质量为主要目的, 在首先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 考虑加工的经济性。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1. 背吃刀量

半精加工、精加工时背吃刀量的选择较简单。因半精加工、精加工时加工余量较小, 切削力较小, 加工时一般不会造成机床过载,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通常选择加工余量作为背吃刀量。

2. 进给量

为保证加工质量, 主要是表面粗糙度的限制, 使进给量不能过大。通常主要根据切削速度, 刀尖半径查表选取。选出的值要对照机床说明书取近似较小的值。

3. 切削速度

按已选定的背吃刀量、进给量和刀具寿命, 利用切削速度公式算出, 然后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近似较低的机床转速, 最后再算出实际切削速度υc。

因半精、精加工时, αp、f均较小, 一般可不校验机床功率。

四、结论

切削用量选择是否合理, 对加工过程、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切削用量的选择应从工件材料、刀具材料、技术要求、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单件小批生产时, 为便于生产操作, 切削用量不作具体规定较合理;成批大量生产时, 为保证生产节拍、产品质量应对切削用量作出严格规定。

参考文献

[1]王茂元.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7

[2]陈明.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7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的探讨 篇6

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其建设和通车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 公路里程在不断迅速增长, 沥青路面由于其自身的抗滑性、舒适性和易修复性等优点在路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是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当沥青用量过少时, 集料表面沥青膜过薄, 混合料呈干枯状而缺乏足够的粘结力, 不能形成高的强度, 稳定度不高, 耐久性差, 如水破坏、沥青老化等。

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 混合料粘结力逐渐增强, 稳定度随之提高。然而随着沥青用量的进一步增加, 集料表面沥青薄膜增厚, 自由沥青增多, 自由沥青就如集料颗粒之间的润滑剂, 使颗粒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动位移, 从而降低稳定度, 产生泛油、壅包和车辙现象, 影响行车安全和美观, 并对路面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

如何准确确定沥青最佳用量是每一位试验检测人员应尽的责任, 因此, 寻找一种合理的沥青用量确定方法, 使得所确定的沥青用量适中 (即最佳沥青用量) 就显得尤为关键。

2 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方法

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采用马歇尔法进行。马歇尔试验分3个程序:确定混合料视密度、测定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分析试件的空隙率。为掌握每组试件中各单个试件的特性, 需要把马歇尔试验结果在图纸上绘制成特性曲线。为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1和OAC2, 需要在特性曲线上分析求出一系列相应的沥青用量。

一般情况下, 技术人员将所得的试验结果在图纸上画出来, 并把各点连成光滑曲线, 然后在图中求取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时所需的各沥青用量。

下面结合洋勉高速路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阐述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

洋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C-13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经过马歇尔试验, 试验结果及分析汇总表如表1所示。

1)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

如图1所示, 求取马歇尔稳定度和密度最大值相对应的沥青用量a1=5.2%和a2=5.2%, 目标空隙率的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a3=4.6%, 以及饱和度范围的中值a4=4.5%, 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为OAC1。

OAC1= (a1+a2+a3+a4) /4。

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包括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 则:

OAC1= (a1+a2+a3) /3。

于是有初始值OAC1= (5.2%+5.2%+4.6%+4.5%) /4=4.9%。

2)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中值OAC2。

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 (不包括矿料间隙VMA) 的沥青用量OACmin~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

OAC2= (OACmin+OACmax) /2。

首先检查在沥青用量为初始值OAC1=4.9%, 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检验矿料间隙VMA是否符合要求。经检验符合要求, 此时由OAC1及OAC2综合决定最佳沥青用量OAC。否则应调整级配, 重新进行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 直至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为止。

从图1f) 可知, 同时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的公共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4.3%~4.9%;

初始值OAC2= (4.3%+4.9%) /2=4.6%。

3) 根据OAC1及OAC2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

最佳沥青用量OAC的选择应通过对沥青路面的类型、工程实践经验、道路等级、交通特性、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分析后, 加以确定。

一般情况下, 当OAC1及OAC2的结果接近时, 可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OAC。当OAC1及OAC2的结果有一定差距时, 不能采用平均的方法确定最终的OAC, 而是分别通过随后的水稳定性试验和高温稳定性试验, 综合考察后决定。

对热区道路以及车辆渠化交通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预计有可能出现较大车辙时, 可以在中限值OAC2与下限值OACmin范围内决定最佳沥青用量, 但一般不宜小于OAC2的0.5%。

对寒区道路、旅游区道路, 最佳沥青用量可以在中限值OAC2与上限值OACmax范围内决定, 但一般不宜大于OAC2的0.3%。

综合上述因素后, 确定最佳油石比OAC= (4.9%+4.6%) /2=4.8%。

最佳沥青用量为4.8/ (4.8+100) ×100%=4.6%。

3 结语

以上是作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 对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探讨, 以供同行参考和研究。由于笔者从事试验检测工作时间较短, 经验不足, 水平有限, 文中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摘要:主要通过洋勉高速公路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讲述了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 以使所确定的沥青用量更加合理。

关键词:沥青,最佳用量,确定

参考文献

[1]JTJ 0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

[2]张超, 郑南翔, 王建设.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白细胞研究参数下一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