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风险

2024-06-25

人事风险(精选四篇)

人事风险 篇1

一、干部人事工作领域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发生扭曲。

受传统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有的干部官本位思想十分浓厚。有人在选人用人上喜欢“一言堂”,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听不进不同意见,破坏了党内民主。有的领导干部重血缘人情关系,于是产生了“任人唯亲”的官僚政治。组织的任用也就演变成了个人的栽培,从而使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了只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负责,民主成了形式。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治大于法治”的特权状况,助长了买官卖官的不正之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政治生活领域,成为党内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一些党政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严重扭曲,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颓废思想。一些领导干部不清楚为谁用权、如何用权,使党和人民赋予的用人权发生异化,从而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2. 制度缺失与制度执行偏差交互作用。

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干部的任用基本上由上级决定。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中用人、选人的自主权得到了扩大。但是在实践中,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基本还是由主要领导说了算,随意性很大。由于我国目前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仍然还是由少数领导事前圈定,没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没有真正坚持群众路线,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荐权和选择权难以落实。二是工作制度还不尽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制度是影响人们发展和实现其才能的重要因素,有的地方工作制度存在着不健全、不系统、效能弱化、缺乏创新、被动、过时等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工作不能规范、持续、有效开展。三是工作程序还不清晰。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工作程序大而化之,具体工作程序不具体,职能职责划分不明确,习惯于条块式管理,权力行使容易集中,造成集权、用权不受制衡,程序不规范,透明度不高。四是工作执行缺少规范。由于制度的缺失,在工作执行上容易造成用权自主权过大、自由权过大、越过制度的约束。有的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随意变更工作程序或搞变通,造成行政权力运行不顺畅、不规范,工作执行发生偏差。

3. 权力过度集中与权力运行不够透明。

一是当前的选人用人权力过分集中。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凭个别领导的主观意图选拔人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了使个人高度集中权力以外,“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怪圈还是没有打破,使一些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广大干部和群众基本不知情,用人透明度不高,致使监督工作乏力,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滋生了大量的选人用人腐败行为。二是干部人事工作部门具有人事工作领导权、经办权、管理权,权力相对集中。各相关科室按职能性质划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同时,在办理某一项具体业务时容易形成纵向板块,工作业务办理容易集中一个科室。有的部门对本单位公共权力来源和行使依据不明确,没有诸如编制职权目录、制定标准的办事程序、绘制权力运行的流程图。缺乏规范的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电子政务公开力度不大,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和网上监察还没有完全推行,权力行使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度不高。

4. 经常性教育不够与监督体制性弊端并存。

有的部门缺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没有把强化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教育纳入经常性教育之中。有的部门缺乏从严管理干部相关规定,缺乏促使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硬措施。对干部日常生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乏力,没有以制度的形式建立严格的督察和惩处制度。对“一把手”的监督约束机制相对弱化,客观上容易使这些人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由于缺乏对权力制衡,纪检监察机关也只能属于一种内部自我约束的“柔性”监督,缺乏外在“刚性”监督的力度和强度。一些纪检机关不仅难以认真履行“对同级党委实行党章规定范围内的监督”的职责,有的对同级党委“成员”的监督权以及向上级的反映权、建议权、报告权也不愿行使,体制上的先天性不足,加上素质上的后天性软弱,促成了一些地方和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出现“缺钙”现象,同时也助长了腐败者的胆大妄为。工作监督的运作规则不明确,在责任追究上,存在责任不清,责任界定困难,追究谁的责任、追究什么责任、怎么追究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了干部监督主体在如何监督、如何追究上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使监督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干部人事工作领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对策

1. 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班子的用人观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领导班子的用人观是否正确是决定用人正确与否的关键,抓好领导班子的用人观、权力观教育也就成为防止用人腐败的重点。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用人观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权力观、用人观教育,清醒认识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切实做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树立“识人要重大节”、“用人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全面、正确地看待干部;大胆把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放到重要岗位上去;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二是要加强党性教育。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牢记权力是一种责任、一种服务,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加强班子建设的突破口,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基础上的决策,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搭建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干部与群众、决策与落实的广阔平台。千方百计营造班子内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工作素养、作风素养。四是要不断加强人事政策法规和工作纪律教育。增强人事政策法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依法依规用人、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性。坚持把工作纪律作为开展工作的准绳和最低标准,严禁变通政策、徇私枉法、跑风漏气等现象的发生。

2. 持之以恒地加强警示教育,强化自我约束。

采取讲授廉政党课、廉政展览、案例剖析、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方面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开展不同形式的廉政教育,促使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习惯,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自我约束是党员干部本人自警、自省、自查、自纠、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取决于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自律意识,主要包括“自我严格要求、经常自我反省、正确对待批评、及时进行整改”等方面,从思想观念上、生活小节上、性格特点上检查,强化自我约束。提倡高尚的精神追求,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要通过廉政谈话、个别谈话、互帮互助等谈心活动,加强党员干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在党员干部面临职务任免、岗位变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人生关口时,及时进行警示、告诫、安慰,帮助党员干部解决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和实际困难。自觉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主动地营造对权力监督的氛围,保证手中的权力不变味、不变质。

3.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制衡力,强化事项管理。

要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执行力为根本,以有效落实组织、人事、财务制度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推进制度的执行力度。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要推行办事公开,公开具体职能、工作程序、事项办理结果等内容。公开要做到真实公开、完全公开,提高公开透明度。要强化内部监督,加强部门内部科室之间的相互制约,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利用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力控制权力的运行,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要针对制度的缺陷的问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细化执行措施,缩小和规范自由裁量权。要根据法定职责和工作分工,将岗位职责分解,进一步明确权力和责任。要将权力和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党员干部要针对岗位职责,对廉洁从政、履行“一岗双责”、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工作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对具有行政许可、事项管理等权力的部门,在对各个岗位进行清权明责后,要制定详细的业务工作流程图,根据工作业务特点,将决策与执行、审核与批复、调配与使用、调查与处理等各个工作流程分离,由不同业务部门完成,形成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通过查找风险点,完善流程图。通过公开流程图,标注出风险点,接受社会监督。

4. 强化内部监督、实施单位预警防控。

论人事风险的防范问题 篇2

一、人事风险防范是经营风险防范的治本之策

本文所说的人事风险不同于保险学范畴的风险,它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上的不善和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的对企业(组织)利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种类,风险发生的原因有直接的和间接的,这些原因可以是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风险都是人的风险,或思想道德方面的,或工作能力方面的,或故意的、或非故意的,或作为的、或不作为的`。所以,搞好风险防范,抓住人的因素,就是抓住了根本。

二、人事管理几个重要环节的风险防范

人事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能设计、人员甄选与录用、晋升与调配、考核与任免、工资管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训等多个有机联系的环节。对于人事风险,应该不放过每一个环节,要系统地加以防范,同时要抓住用人、选人、进人等重要环节,有重点地推进人事风险的防范工作。

(一)关于用人风险

这里所说的用人,主要是指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握有权力,而级别越高,岗位越重要,责任就越大,其行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用好了,影响力是正面的;没用好,影响力就是负面的。所以,对领导干部使用问题的风险防范应当是人事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来自领导干部的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风险,二是本职能力风险。

1 思想道德

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即由于思想道德境界和水准与领导岗位的要求相比的不足和偏差而形成的风险。

2 本职能力风险

本职能力风险即由于能力的不足而形成的风险。能力的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常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二是技术、技能和技巧;三是工作经验;四是体能和智能。这些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的不足都可能影响领导者的决策、判断、执行、协调、沟通和公关等能力。其中,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不足是需要重点防范的。

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是决策,诸如,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设计、经营思想和方针的确立、机构的设置与分布、公司名称的确定和变更、产品的研究和推出等等,决策正确,则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进一步走向繁荣或使企业走出困境;决策错误,则将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将企业带向困境直至衰败。象保险公司这样的企业,一个决策的错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人保公司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其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当然,决策的正确与否,不仅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有关,而且与决策者的指导思想和决策动机有关。

人事档案管理流程的风险与防范 篇3

一、人事档案管理流程中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不断完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人事档案的管理出现了一些混乱状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亟待人们加以解决。

1.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质量不高

当前许多人的人事档案质量不高,缺乏利用价值,其人事档案材料空洞的、形式的多,细致的、实际性的少;反映个人经历、学历、工资、政治面貌等一般情况的多,反映个人道德品质、业务能力、技术专长的少;反映过去情况的多,反映当前情况的少。尤其是一些材料定性结论多,定量描述少;或者只讲优点,避免缺点;内容空乏,个人总结和组织意见尽是套话,无法全面、公正的评价和反映一个人的情况。另外,由于鉴定审查不严、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也导致了人事档案造假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给人事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使得人事档案在对人们职业信誉维持方面的作用大大降低。

2.人事档案的管理不规范,档案丢失、变更、损毁严重

档案在归档后,需要大量的反复查阅。由于档案量巨大,当需要查询档案时,需花费按小时计,甚至一天的时间在档案室查找,耗时、耗力;档案资料没有安全可靠的备份,一旦出现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原始档案极易丢失、损坏,但恢复、修补困难。长时间保存,档案纸张、字迹也极易褪色、霉变,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一些档案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且纸质较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查询、翻阅的要求,而且,对这部分档案的直接查询,所造成的破坏将是无可补救的。

3.档案的整理不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者观念上重政治轻业务

整理人事档案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把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前提,许多单位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虽已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给档案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尽管我们对人的评价标准是从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情况。然而,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人,并且将政治思想与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分离开来,因此是空头政治。在重政治轻业务观念的影响下,人事档案部门没有严格把属于反映个人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实绩贡献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作为收集归档的范围,而是侧重于政治思想表现材料的收集,能反映个人业务能力的材料相对较少,即使有也是数量有限或者补充不及时。

二、防范人事档案管理的风险

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风险,结合当前管理水平与实际,通过对人事档案的内容、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进行改革与完善以防范管理流程中的风险。

1.努力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

1.1强化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

档案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组织人事部门和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淡薄,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人事档案及其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增强组织人事部门和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争取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是解决当前人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

1.2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档案工作者面临着知识化、专业化的严竣挑战,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是档案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此外,还应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日益复杂、逐渐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党和国家最新的人才政策、人事制度以及当前人才流动规律,了解组织人事部门的现实需要,主动提供全面、准确的人事档案,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

1.3补充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

针对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和“千人一面”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建设上注意补充能反映当事人个性的档案材料。具体而言,一是反映个人全面素质的档案材料,如反映当事人身体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材料,其中有关个人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材料应是重点补充的内容。在反映心理素质的有关内容中,应侧重反映当事人的个性、合作与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二是反映个人业务考绩方面的档案材料。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而言,具体业务考绩的标准应有明显不同。

2.加快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水平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科技手段与工具,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通过文件扫描、光盘存储等技术,实现档案的备份存储和计算机管理,减少原件的 损耗,并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3.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应遵守《档案法》,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各单位还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本单位的人事档案收集归档补充制度、检查审核制度、交接转递制度、查阅借阅制度等,做到有法可依。规章制度制定以后,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排除一切人情干扰,坚决按各种制度和规定手续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各种利用档案进行造假或谋取私利现象,一经发现,必须严加处理,做到违法必究。

鉴于人事档案分散多头管理的弊端,应进行相应改革。首先,打破各级部门条条块块都管人事档案的管理体制,实行相对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其次,应建立与现代人事政策制度相适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干部档案管理制度。第三,将人事档案管理真正纳入整个档案事业系统,接受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宏观指导,而不应将档案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事档案管理独立于该系统之外。

组织人事科流程图风险报告 篇4

一、发展党员工作

1、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风险点:未公开推荐、票决积极分子人选,票决时群众参与率达不到70%,群众和党员的赞成票数不过半;未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和考试;未对积极分子进行每季度考察写实。

风险防控措施: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应将提出入党要求,品学兼优,表现较为突出,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列入积极分子队伍。名单进行公示。党支部应采取座谈、谈话等措施,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分析积极分子状况,针对存在问题,群众反响较坏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具备条件的予以取消资格。

2、确定发展对象风险点:未公开推荐、票决发展对象人选,票决时群众参与率达不到70%,群众赞成率达不到60%,党员赞成率达不到70%;未对发展对象进行政审。

风险防控措施:确定发展计划时,应召开党员和群众的座谈会,未达到标准的不能列入计划。确定计划后,应在支部进行公布名单及计划发展时间,接受大家评比和监督。

3、确定预备党员风险点:未对拟吸收的预备党员进行公示;未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票决预备党员,赞成票未达到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

风险防控措施:在发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程序进行操作。不可以利用工作和地位的便利,指使党员在选票时有不良倾向,违背大家自身意愿。经各级部门查核,认为具备党员条件的发展对象,应在本支部进行公示。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应本着择优发展,民主公开的原则,不可以利用时机对职工故意刁难,索要钱财,礼品。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不可以违反规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主观的把关不严,降低标准,造成发展 党员失察失误。

4、预备党员转正风险点:未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票决预备党员转正;到会人数未达到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以上;赞成票未达到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

风险防控措施: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未达到转正条件和要求的经支部大会研究延长其预备期继续考察教育;对于表现特别差,达不到党员条件经支部大会研究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在预备党员预备期考察过程中,不可以更改测评结果。

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1、初始提名:违反干部人事工作规定,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在干部工作中为本、亲友或特定关系人谋取非法利益或特殊照顾。

风险防控措施:根据职数空缺情况,组织人事部门提出拟调整配备职位,制定调配方案,报党政主要领导审批。

2、民主推荐:未进行民主推荐或民主推荐中出现拉票贿选或凭个人感情和好恶推荐干部;

风险防控措施: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程序推荐干部,合理确定参加推荐人员范围;设唱票人、计票人、监票人3人,公正计票,并签名备案。

3、确定考察对象:确定考察人选未经党委会集体讨论。风险防控措施:根据推荐结果,由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决定考察人选,报党政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后,上报党委会审议通过。

4、组织考察:考核考察不够深入细致,工作走过场,对干部综合评价不够全面,导致“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风险防控措施:实行考察前预告制度,考察组成员不少于两人,按规定实行回避;考察材料客观公正,考察组全体成员要在考察材料上签名备案;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

5、讨论决定:未经党委会集体讨论或一把手说了算。风险防控措施: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党委成员到会(按规定实行回避),以应到会党委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干部任免决定;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选拔任用干部,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不上会。不得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会集体讨论干部任免。

6、公示:未进行任前公示或公示期间接到的举报不认真调查核实。

风险防控措施: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认真受理和核实公示期间接到的举报问题。

7、试用期满考核:未进行试用期满考核。

风险防控措施:严格执行试用期满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的正式任命,不合格的按使用前原职级安排适当工作。

三、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工作

1.申报计划的廉政风险点:不按照岗位设置方案和实际需要拟定招聘计划,设定指向性明显的招考条件,因人设岗,即所谓的“萝卜招聘”。

风险防控措施:严格按照岗位设置方案设定招录岗位,规范干部人事工作运行程序,健全民主决策机制。

2.研究报审的廉政风险点:不广泛听取所需人才基层的意见,拟定招录计划。

风险防控措施:要充分听取所需人才基层单位意见后,拟定招录计划,层层把关,防治设定指向性明显的招录条件。

3.考生资格初审的廉政风险点:在考生资格初审时把关不严,对不符合招录条件的考生予以通过审查。

风险防控措施:考生资格初审要对考生填报的信息进行严格核对,对考生信息不明确的,要及时与考生联系,要求提供真实的 信息后,再进行资格审查。

4.面试资格复审的廉政风险点:在考生面试资格复审的时候,对考生提交的材料审查不细,出现错审或漏审的现象。风险防控措施:面试资格复审的时由两人组成进行复查,对考生的信息仔细核对,做好考生信息资料的存档。

5.政审的廉政风险点:考察工作不认真细致,不如实填写考察材料,与客观事实不相符。

风险防控措施:考察工作要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负责,并如实填写考察材料,强化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心,严格遵守人事干部管理原则,增强人事干部政治觉悟。专技人员评聘工作

1.资格报名的廉政风险点:在专技人员资格初审时把关不严,对不符合评定条件的专技人员予以通过审查。

风险防控措施:充分听取基层单位意见,层层把关,严格按照专技职称评审要求进行审核,规范专技职评工作运行程序。2.基层单位召开拟聘人员大会的廉政风险点:不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因人而定,在专技人员考察中弄虚作假,违反人事工作规定。

风险防控措施: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坚持民主决策制度,增强专技评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3.人事部门审定并拟定聘任名单的廉政风险点:专技评审工作政策不熟悉,工作把关不严,政策掌握标准差异较大,造成不公平,因疏忽而违反工作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

风险防控措施: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严格遵守人事制度,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做到解决思想和解决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技术工人晋级工作 1.资格报名的廉政风险点:在技工人员资格初审时把关不严,对不符合评定条件的技工人员予以通过审查。

风险防控措施:层层把关,严格按照技工评定要求进行审核,规范技工评定工作运行程序,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复核。2.资格复审的廉政风险点:在技工人员资格复审的时候,对提交的材料审查不细,出现错审或漏审的现象。

风险防控措施:技工人员资格复审的时由两人组成进行复查,对被审核人员的信息仔细核对,做好相关信息资料的存档。3.基层单位召开拟聘人员大会并公示的廉政风险点:不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因人而定,显失公平,在技工人员考察中隐实瞒报,违反人事工作规定。

风险防控措施: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坚持民主决策制度,提高群众监督力度,增强专技评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4.人事部门审定备案的廉政风险点:技工评定工作政策不熟悉,审查工作把关不严,政策掌握标准差异较大,显失公平,因疏忽而违反工作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

上一篇:先学后导下一篇: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