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新趋势

2024-06-07

公共行政新趋势(精选十篇)

公共行政新趋势 篇1

一、理论概述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渊源是西方近代史上的政治学,有人把二者比喻为根与树、花与果的关系,即公共行政管理学之树源于政治学之根,公共行政管理学之果结于政治学之花。从学科发展的历史看,公共行政管理学是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后迅速传播到西方各国。它是以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美国第28届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为标志。威尔逊在文章中主张将政治与行政分离,首次提出把公共行政管理当做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开创了公共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之先河,被学界公认为公共行政管理学开山之作,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与学科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老公共行政1968年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公共行政学者在美国纽约希拉丘兹大学的明尼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趋势,进而形成了一场新的公共行政运动之前的正统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建立的公共行政理论。它所追求的是一个有效、经济和协调的行政管理系统,并把高层管理机构和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效率至上”为原则。老公共行政理论所形成的公共行政模式是以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科层制)理论及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为理论基础。 其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和美国的行政改革,尤其是1854年英国的《诺斯科特———曲里威廉报告》 和1993年美国的《彭德尔顿法》。《诺斯科特———曲里威廉报告》着重倡导特殊的专业的公职,根据功绩和能力招聘与任命,政治中立,文官常任,严格的等级制度。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中对老公共行政模式进行了论述,按其观点,老公共行政理论具有四项永久性原则:一是政府组织及其结构应根据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原则建立,即政府管理体制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或模式为基础,严格坚持这一原则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动作的最佳方式。二是一旦涉及政策领域,它将通过官僚机构或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即只能由政府机构或组织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三是主张政治事务与行政事务分开。行政是执行命令的工具,而政策和战略的制定是政治家的事,据说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可以保证责任制的落实。四是行政被当做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因此需要职业化的官僚,他们终身受雇并可以始终如一地为不同的政治领导人服务。这种理论和模式随着西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转变已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了。

新公共行政是以明尼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的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等年轻学者用新方法探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趋势的会议为分水岭。把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的公共行政理论。它不仅认为公共行政应当以经济、有效地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更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 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言:新公共行政学把社会公平加入到传统的目标和基本原理中。这种传统的以“效率至上”的公共行政及服务是否增进了社会公平。这就意味着公共行政人员不能取价值中立,而更应该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应当把出色的政府管理与社会公平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应履行的必要职责和应遵循的社会准则。英国学者E·费利耶(Ewan Felie)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一书中认为,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四种不同于老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公共行政模式,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重要的特征。效率驱动模式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模式,往往被称作撒切尔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小型化与分权模式;追求卓越模式,该模式深受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潮的影响,更加强调价值、文化、习俗和符号等在人们实际行动中的重要性;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它倡导将私营部门与公营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营部门的“良好实践”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另外,新公共行政理论还催生了一些重要的单一模式。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专著《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家政府”模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源于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罗伯特·B· 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夫妇之专著《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如丁煌教授所言:尽管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但是, 并不意味着它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全盘否定。从理论视角来看,它本身是对新公共管理的一种扬弃,它试图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摒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登哈特先生在谈到该书的内容时说: 本书主要是从美国和西方的角度来写的,因为我们所关注的是我们认为在政府中对市场模型的依赖方面已经成为潮流的东西。我们认为,尽管市场模型和效率及其所包含的利润等价值观对于私营部门很有用,但是它作为认识和解决根本治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却并非完全有用或者适用。不过,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中,已经有一种思维的转变越来越使我们不是把公民视为民主治理过程的充分参与者和真正“主人”,而是视为“顾客”。具体而言,新公共服务理论包括这样几方面基本观点,即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责任并不简单;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二、生态比较

老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理论是西方公共行政学界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理论,它记载并呈现了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形成与升华的历史过程和价值印记,尽管它们不能代表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成果的全部价值。

行政活动通过组织实现,公共行政的执行离不开公共行政组织。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和环境生态关系密切。我国公共行政生态与西方公共行政生态有着本质差别。

1、政体不同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与其他政党形成党派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执政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其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西方国家大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制度以私有制和私有化为主体,公有制成分极少。政党轮流执政是政党政治的显著形式,实现政党利益的最大化是西方政党争夺执政权的动力源。因此,在我国不具有也不需要西方公共行政主张的政治事务与行政事务严格分开的行政生态。

2、历史不同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从历史视角来看,西方世界中能与中国相媲美的国家微乎其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是以农牧业为主后逐步向家庭手工业、集市商业方向发展具有一定分工的农商结合的小农经济体系国家。人民深受“儒、道、法”家等传统思想影响,养成了服从、接受的被动心态,不太关心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公平、权利、民主等因素,比较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西方国家中如美国的历史就大不一样,它是典型的移民国家,是来自地球不同区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人群的杂居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显然不同于中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长幼有序大小有别的思想在这里没有市场。美国不是美国人的,美国人不是美国的。为了保全各自的利益分账就需要一种规则来约束和维护。因此,他们特别关心公平、参与、民主、权利等议题,以防止自己的利益遭到侵害。

3、国情不同

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六十余年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重新赢得了世界声誉和应有的国际地位。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教育、文化等都出现了发展空前的可喜局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只是逐步缩小而且在许多领域许多行业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实践证明: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及其改革是成功的,中国的公共行政正走在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道路上。

4、文化不同

中国文化绚丽多彩、历史久远、特色鲜明。首先本土化特征明显,中国文化是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诞生,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合与融合的结晶。尽管与国外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交流也有融合,但其根源是植于中国大地之上。其次是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价值认同体系,外来文化的冲击很难突破体系围墙,当然,并不碍于对国外文化的接纳、学习和交流。西方文化体现在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方面就是重视利益、效率、结果等理念。

5、责任不同

中西方公共行政责任有所不同。首先是责任基础不同。中国政府是人民政府,代表人民利益。西方国家如美国政府是因政治需要而生,它因地方政府的职能缺陷或需要而成立的联邦政府,其责任基础既非为地方政府服务又非为美国公民服务,而是少数利益集团、政党及院会。其次是责任对象不同。中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美国政府的选举被选举背后的利益集团所操控, 其责任对象是利益集团、政党而非民众。最后是责任内容不同。中国政府的责任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美国政府的行政责任旨在罔顾民族差别区域差别文化差别历史差别信仰差别向世界各地推销其文化和价值观。

三、借鉴原则

中国与西方的公共行政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着生态上的差异,中国的公共行政学者及官员与西方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尽管存在差异,但在公共行政领域还有我们所面临的共同主题和相似的问题。正如登哈特先生所言:我们怎样创立一个既高效又民主、既公正又富有同情心、既有代表性又负责任的行政机构?行政职能的绩效怎样才能符合并且影响更大治理系统的价值观?我们怎样才能在避免市场模型的内在缺陷或者至少对这种内在缺陷有所补救的同时利用这种市场模型的力量?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在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今天,积极借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很有必要,但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时代性原则

公共行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老公共行政理论体系中,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的官僚制(科层级)理论,包括“效率至上”原则、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只能由公共机构或组织提供等等都是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发展之需的产物。借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要把握时代性原则,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代性和理论借鉴的时代性。西方理论能否为我所用,不但要考虑它形成的时代性,更要思考理论借鉴所处的时代性。两个时代的契合性才能凸现理论的价值性。

2、适用性原则

西方新公共行政理论体系中的“企业家政府”理论曾在美国克林顿政府时代产生重大影响,并被克林顿总统奉为改革政府的经典之作。它的某些理论不仅不能被我国所接受,就是美国本土也存在理论上的争议。如“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需要而非官僚政治的需要”理论,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政府与其公民的关系不同于企业与其顾客的关系。在中国,公民不仅不是政府的顾客,而是政府的“股东”或“老板”。

3、层次性原则

就公共行政的组织结构来看,组织是行政管理的载体。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组织目标、组织成员、组织职能、 组织层次及其权力和责任制度等。按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行政组织具有严格的层级。不同的层级组织具有不同的构成要件,最重要的是有不同的组织使命。因此,借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不能忽视层次性原则,一定要把理论价值与组织地位、行政责任、行政目标结合起来。公共行政官员已经受到并且应该受到包括公共利益、宪法法令、其他机构、其他层次的政府、媒体、职业标准、社区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环境因素、民主规范、公民需要在内的各种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他们应该对这些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负责。不同层次的政府负有不完全相同的责任。

4、综合性原则

对老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借鉴尤其是理论体系中的公共行政模式的选择与运用,要遵循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公共行政理论或模式内容的综合性,主要指公共行政理论或模式内容的丰富性和涉及的范畴。二是公共行政理论或模式运用的综合性,主要指公共行政理论或模式运用的层级和范围。三是公共行政理论或模式效用的综合性,主要指公共行政理论或模式运用成效的广度和深度。在新公共行政理论体系中,弗雷德里克森之《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对公共行政的首要原理进行了概括,其原理与本文所强调的综合性原则具有相似或一致性。

四、结语

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科技共享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认同的广泛共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早已成为国人吸收和借鉴前人及国外有益成果的经验总结。公共行政也是如此,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资源供我们学习借鉴,但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厘清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体系中的老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理论及模式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有用或无用之内容的物理区分,而是要阐明一种观点,即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或模式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价值性确认是建立在理论或模式的适用性基础之上的,而适用性是受多种因素和生态制约的理念。本文从宏观角度用借鉴原则对此进行了基础性、一般性的规制。公共行政不是简单的执行公共政策的工具,而是影响国民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它肩负着广泛而重大的社会责任。只有建设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理论体系,才能获得来自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成效的帮助。

摘要:公共行政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科学高效管理的公共管理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行政不断受到来自社会公共事务复杂性和社会公众高标准性挑战,公共行政的完善除自身改革之外,吸收他国理论与实践经验并与之交流互鉴已成必然。本文从理论概述、生态比较、借鉴原则等方面对西方理论的适用性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行政,西方行政理论,适用性,比较借鉴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森编,丁煌、方兴译:新公共行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新公共行政学 篇2

2、新公共行政所理解的“社会公平”是什么,你心目中的“公平”是什么?

3、新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4、请你回顾新公共行政产生的社会背景,并且谈谈这种理论产生的原因? •

5、如何理解新公共行政的组织观?

•批判理论植根于黑格尔哲学,中经马克思、韦伯、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到哈

贝马斯得到了系统的阐释。哈贝马斯将批判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三种研究方法类型之一。批判性研究力图超越对经验规范的描述和对意义的理解,通过揭示人们信仰或行动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因素,来寻求变革,将自己从各种压迫性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作为公共行政领域批判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罗伯特·B·登哈特将批判理论运用于公共组织理论的分析。他的批判性公共组织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著《公共组织理论》一书中。该书采取了迥异于主流公共行政领域的知识获取方法,在重新界定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对公共组织理论加以哲学反思,梳理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新公共服务”理念,力图超越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工具理性行动将公共组织理论所带人的误区,强调了公共组织的民主、公平、回应性、知识性和学习性,形成较为系统的批判的公共组织理论。本文将对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一书做出简要的评述。传统的官僚制组织存在一系列弊端,如作为一种封闭性的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对效率追求有余,对人的价值关注不足、回应性不够、组织与公民的沟通不畅等。

6、如何理解“新公共行政与善,或可能是上帝,紧密相连”?

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含义

1、产生背景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是对社会环境变化的一种必然回应:要求回归传

统价值,重建规范。

2、1968年密诺布鲁克会议与新公共行政学: ①公共行政学如何将道德价值观念注入行政过程;②如何能有效地执行政策;③政府组织机构与其服务对象的恰当关系是什么;

3、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含义(1)传统公共行政学:①指1968年密诺布鲁克会议之前的正统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二战后重新建立的公共行政理论; ②追求建立一个有效的、经济的、协调的行政管理系统;③寻求:怎样才能利用可用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效率);以及怎样才能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我们的服务水平(2)新公共行政学: 指20世纪6、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的公共行政理论。特征:非价值中立,致力于社会公平目标,强调公共的使命;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森,德怀特·沃尔多

二、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或观点

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1)两种效率观:①机械性效率:指可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示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强调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技术效率、生产效率)经济指标②社会效率: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即机械效率必须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平等自由等价值目标结合起来才有意义。社会指标

(2)传统行政学所持的是一种机械性效率观,这种效率观是无意义无价值的:①传统公共行政学将效率作为基本价值的效率至上观造成了组织成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疏远与隔离,使组织失去了应该表现出的社会价值与责任;②传统行政学所强调的旨在促进机械效率的某些行政原则(层级制、指挥统一等),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③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至上观促使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行政服务的绩效(专注于成本利益分析),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④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的效率缺乏,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无能为力并且造成了更多问题(如社会差距加大,进一步的不公平不平等);结论:传统行政学所强调的经济与效率目标,决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更不是惟一的价值准则和终极目标;

2、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1)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观: 倡导的文化价值取向利益对立 意识对立 话语对立以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作为理论依据;公平的自由、公平的参与原则;公平的自由高于一切:言论、机会、结社等自由;当公平的自由在原则在由宪法规定的政治程序中得到运用时,就成为公平的参与原则:所有公民都拥有公平权利参与立宪过程,决定立宪结果,参与政治事务;

社会公平:①意味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②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③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④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⑤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2)新公共行政学期待将“社会公平”价值全面运用于现代公共行政实践,赋予公共行政以伦理内容,以其指导行政官员的行为:行政官员及其组织行为应保障公民基本平等自由权的实现;有责任和义务为最少受惠者平等获得公共服务作出各种努力;(3)期待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行政”政治的民主必须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民主的行政过程中;公众需要是行政体系运转的轴心,公众的权利和利益应高于政府自身的利益扩张和满足;致力推动行政改革的民主化方向

3、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突破(1)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限制了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因而不能满足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①研究局

限于非常狭窄的领域,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致使公共行政游离于社会政治现实之外,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②政治-行政两分法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在现实的政治与行政运行中,行政体系游离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2)公共行政研究应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法上做一次飞跃①公共行政发展的焦点应定位于如何发展公共政策。②在促进公共利益、建构民主行政的目标下,公共政策与行政组织的演进、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分析评估、公共政策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应是当代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主题③非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家应以其专业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

4、新公共行政学的动态、开放组织观(1)用行政生态学的视角去认识组织的运作和分解行政现象,认为公共行政组织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运作过程;A、分配过程:行政组织内部的各种权力、资金与利益的分配,成本效益分析是常用方法;B、整合过程:指通过权威阶层来协调组织中成员工作的过程;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能够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整体;C、边际交换过程:指公共行政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目标群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相关组织包括:立法机构、辅助参谋机构、上级行政长官、利益集团;D、社会情感过程一种社会情感的训练过程;可作为行政管理改革的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技术(2)不断地变革是当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动力和核心内容公共行政组织是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具体承担者,其结构与功能状况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传统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呆板、僵化,无法对飞速变化的社会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现有的公共组织将自身利益扩张看成组织发展目标,忽视其服务对象-公众的需要,忽视公民的平等自由权利,尤其是忽视经济政治上最少受惠者的权利,使公共行政组织偏离了航道,违背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准则;因此,公共行政组织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标:①顾客导向的组织形态:即将公众的需求作为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②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对外界刺激作出迅速反应(回应能力);

三、简评

1、理论方面的贡献(1)其对公共行政意义与价值的关注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2)使公共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与管理的附庸地位,迈开了独立发展的步伐;

(3)它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行政民主,扩大了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围;(4)其对公共行政组织目标和意义的重新界定给公共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一种规范性的基础,从而完善了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5)其对培养德才兼备、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行政通才的强调,深化了公共行政教育的内容

2、对当代美国的公共行政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共行政新趋势 篇3

关键词:公共服务 积极政府 服务论 公共行政的变迁 第三部门

一、公共服务理念下现代行政的特征

1、积极政府

正如狄骥所言:"今天,作为某种复杂变革过程的结果,一方面归因于知识进步,另一方面归因于经济与工业的发展,政府的事务已经超出了提供司法、警察和战争防御的范围,人们要求它履行各种其他职能,……包括公共教育、济贫、公共工程、照明、邮政电报电话以及铁路运输。"在这种形势下,行政已由消极有限的权力行政转化为积极扩张的服务行政,由单纯的"公共权力"的行使转化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并促使政府义务由消极走向积极,即以积极的行动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

2、行政规则的服务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改革的目标就是在"公共服務"的理念之下,重塑政府,具体措施包括以公众为对象,引入竞争机制,以企业的精神重塑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强调行政的服务理念与功能,从而使得行政规则成为真正意义上服务规则。

3、行为方式的多样化

公共服务兴起之后,完全由政府直接承担包括提供公共服务在内的公共行政职能已经不再可能,其中的一些事务不得不由行政机关之外的组织来承担。公共行政职能的履行从原来的依赖直接行政开始向直接行政与间接行政并重转变。

二、服务论:公共服务的行政法理论基础

早在1983年,应松年、方彦和朱维究三位教授就指出,在行政法学研究中,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是很重要的课题之一。他们把这种理论基础总结为"为人民服务",并做了专门论述。杨海坤教授于1989年提出,从深层次看,行政法理论基础是要解决一个行政与人民、政府与人民之间基础关系的问题。陈泉生、崔卓兰等教授提出的"服务论",实际上是对传统政治意识形态上的"为人民服务"观念的现代情境解释。因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受人民的委托,负起兴国利民的重责,因此政府应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并解释人民的监督和控制"。陈泉生教授把"服务论"阐释为,"为了使政府能够更有效地为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最大的福利,法律授予其各种必要的职权,使其能够凭借该职权积极处理行政事务;但是行政职权的行使不得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更不得对人民的自由和权利造成侵害"。但是,该学说的缺陷正像杨解君教授批评的那样,"不能以服务概括现代行政的全部功能"历史局限性决定了上述学说的理论局限性,被学者批评为"观点正统、空乏有余,对行政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不足,给人以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之感"。政府法治论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努力去政治化,与法治行政紧相融合,演化为另一套表述体系。

三、西方公共行政的变迁及其对行政法的影响

回顾西方公共行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公共行政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专制国家时期的作为君主私人事务的公共行政,到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行政,再到公共服务于秩序维护并重的现代公共行政,公共行政都是作为社会生活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背景,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形态。

与公共行政的变迁相伴而行的是行政法的发展与演变。在专制国家时期,尽管针对公共行政的相应法律规范依然存在,但那种单纯的法律规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警察国家"时期,民事法律及相关制度得到了极大发展,但规范国家权力行使的公法并未有蓬勃之发展。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建立一个受法律严格约束的有效政府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趋势,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开始产生。

四、中国公共行政的变迁:公共服务的兴起

就我国而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具有单方命令属性的行政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占主导地位,由此造成政府管制范围无限膨胀与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化的双重弊端,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改革的深化,这种传统的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单一行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转变行政理念,在"公共服务"的行政理念下,重新估价、界定政府作用,调整政府职能,改变单一的权力行政方式,改革传统公共行政的模式,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同时,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成为我国深化行政改革的核心。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要求人们对政府与公共行政性质有新的认识。

在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对"不该管的"慢慢做到了少管和不管,该管的却仍然未能有效管起来,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不是显得过分强大,而是显得太过弱小,未能尽到其应尽责任。公共服务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日渐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服务型政府"。执政党和政府也逐渐接受了服务型政府这一价值取向。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政府"。

五、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对行政法(学)的意义

目前,关于第三部门有多种定义。其中,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推荐的"结构-运作定义"认为,第三部门一般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组织性、民间性等特征。在西方,对第三部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的最通行的解释是以下两点:政治上的原因是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壮大,第三部门是和市民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经济上的理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特别是所谓的"第二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第三部门在我国的兴起,其原因可能并不完全与西方社会相同。邢以群、马隽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认为我国不存在西方社会意义上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第三部门实际上起源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改革,是由于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引起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第三部门的兴起对行政法(学)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有以下两点思考。

(1)行政手段的多样化,更加灵活、有效地完成行政目标。第三部门的兴起,填补了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上的很多缺失,同时也为行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和路径。其中产生的诸多法律问题,也迫切需要行政法学者、行政实践者和立法机关去研究解决。

(2)对行政法的研究视角会产生冲击,进一步扩大行政法的研究疆域。随着第三部门的崛起以及对公法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我们不禁要问:对于第三部门涉及类似于行政管理和行政权的公共治理和治理权,是否应当引入公法因素的规范?由此产生的纠纷是否应循行政救济途径解决?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行政法学自然会进一步调整姿态,将核心由"行政权"转向"公共权力",真正从实质意义上去关注公共行政领域发生的法律问题。

中国的第三部门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变化之中,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公共事务的介入方式、范围和程度都处于不断摸索、博弈之中,在不断因时因势而寻求新的平衡当中。

参考文献:

[1]罗豪才、宋功德:《软法亦法-公共治理呼唤软法之治》,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余凌云:《行政法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自媒体时代档案公共服务新趋势 篇4

一、自媒体推进档案公共服务的优势

1.重视用户体验,提升社会档案意识。从档案公共服务层面来看,用户体验是公众与档案服务机构互动的客观反映,档案机构通过提供各种档案资源和服务内容与用户进行交互,试图产生积极的用户体验[1]98。档案公共服务主体是档案用户,档案公共服务质量判别的最终指标是用户自身主观体验,用户体验的前提是公众参与和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传统档案公共服务注重对档案客体的开发,弱化了档案用户体验和社会档案意识的作用。自媒体的出现与迅速普及,公众成为传播的主体,档案用户参与到包括档案信息开发在内的档案公共服务全过程,最大限度满足公众需求。同时自媒体也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在传播档案信息的同时营造全民档案服务的氛围,有助于提升社会档案意识。

2.了解公众需求,面向社会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延续着社会记忆、承载着人类文明,涵盖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发挥其社会效益,满足公众急剧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应强化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2]45。随着时代发展,公众对信息需求更加迫切,数量与质量上都有更高要求。在档案信息方面表现为,从原来单一的出于学术或者公务需要而查询利用档案到出于个人信息需求的休闲利用;从利用原件与复印件到利用档案参考资料与编研成果;从注重文书档案到全面利用历史档案、专门档案;公众档案需求的转变已经体现出多维立体的特点。微信、微博等档案信息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公众需求,此外,由于自媒体传播速度快,使得档案部门在开发公布档案信息时更加注重对内容真实性的审核,保证公众获取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3.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促进信息公平。信息公平是传统档案公共服务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导致各地区各领域间档案信息资源分配严重不均,阻碍了公众对档案的利用,不利于公众档案意识的提升。自媒体时代来临,网络档案信息平台的开发实现了网络查档和档案信息在线传递,解决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分配问题,促进了信息公平。新的档案信息传递方式也对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激发档案工作者与档案用户的工作热情,创造良好的档案公共服务氛围,满足公众的需求,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均等化。

4.提供交互、个性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传统的单向利用模式缺少必要的互动与反馈,限制档案公共服务的发展,而自媒体的个性化、共享性、交互性特征决定了档案利用方式的创新。以档案政务微博为例,档案工作人员发布档案信息,公众可以根据自身的情感体验选择性地评论转发或点赞,档案工作人员根据评论内容获取反馈信息,判断档案微博是否满足公众的需求,适时作出调整。此外,公众可以通过评论提供档案信息供档案工作人员参考,从而形成交互、个性的档案利用方式。

二、自媒体在我国档案公共服务中的应用情况调查

1.档案微信公众平台。据统计,截至2015 年5 月,全国共有档案微信公众平台66 个(注册认证为机构),其中省级档案馆微信平台6 个,分别是四川、浙江、天津、辽宁、福建、广西;地市和区县级档案馆微信平台60 个,如杭州、南京、贵阳、厦门等地级市和高安(江西)、安吉(浙江)等县级市;地域分布来看,由于目前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仅浙江省呈现集中开发趋势,其他省份相对零散,不具有可研究的规律性。对不同层次档案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已开发的省级档案微信平台建设都较为完备,微信平台档案服务可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一定周期推送的档案信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档案,通过朋友圈即时共享感兴趣的档案信息,充分体现自媒体的个性化的优越性;但省份之间发展极其不均衡,许多省份忽视了自媒体档案公众服务的趋势;地市区县级档案微信平台有待进一步发展。

2.档案政务微博。微博较微信公众平台而言更加地开放,易于吸引公众的眼球,但其开放性增加了档案信息控制的难度,需要加强对档案政务微博的管控,防止错误信息蔓延。截至2015 年5 月,全国机构认证的档案政务微博共234 个,其中省级档案机构5 个,分别是江苏、浙江、四川、湖南、山东;省会城市档案政务微博11 个,如南京、银川、南昌、武汉、福州、成都、昆明、郑州、长春、杭州、呼和浩特、贵阳等;地级市(除省会城市)档案政务微博86 个;区县档案政务微博113 个;高校档案政务微博16 个;其中地级市(除省会城市)和县级市档案政务微博关注人数极少,发布微博数量少,相关性低。省级和省会城市政务微博的粉丝数量庞大,运用自媒体进行档案公共服务极具前景,但评论人数极少,公众参与热情低,不利于发挥自媒体档案公共服务的优势;各大档案政务微博都紧贴档案信息,也有转发所在行政区的政务事项、民生新闻等,总体没有背离档案服务方向,如何提高公众的热情成为档案政务微博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自媒体时代档案公共服务新举措

1.转变服务理念,充分重视用户情感体验。在信息服务行业,用户体验是用户与信息服务互动的客观反映,它要求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组织设计和提供服务,强调用户在接受信息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模式以及主观感受[3]90。传统的档案公共服务侧重于档案信息的单向开发与提供利用,档案工作人员处在一个主导的位置,往往形成“主导者”的错误意识,忽视档案用户的体验,弱化了档案用户在档案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相对而言,传统的档案公共服务并没有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是被动地接受档案用户的需求。自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公共服务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注重档案用户的主观情感体验成为档案公共服务的起点,用户情感体验成为衡量档案公共服务工作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改变以往在工作中“主导者”的错误理念,重新认识档案公共服务,塑造一个全新的“服务者”的形象,在工作实践中充分重视档案用户的主观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地为档案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档案信息。

2.开发信息平台,激发档案公众参与活力。自媒体环境中的档案公共服务必须依托信息平台,当前我国档案自媒体信息平台建设良莠不齐,总体来说,已开发的信息平台中省级和地市级档案机构建设较为全面,基本能够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而县级及以下单位则缺乏实质性的建设。纵观全国情况,大部分省份都忽视了自媒体对档案公共服务的推动作用,满足于传统的档案公共服务。开发信息平台是自媒体档案公共服务的第一步,它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跨区域、跨领域的传递,杜绝信息孤岛的出现。档案部门应当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大力宣传自媒体的优势,推动信息平台建设。此外,已开发的信息平台缺乏公众参与活力,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具体分析原因,敏锐接受反馈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发起投票,发放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公众的意见,并通过各类奖励,如转发评论抽奖的方式扩大档案自媒体信息平台的影响力。

3.规划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公平利用。迎合公众需求对档案信息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发,实现信息公平是自媒体时代档案公共服务的关键环节。在传统档案公共服务中,对于档案部门档案资源采集而言,信源集中于政府、机关,已然可以满足其自我价值的基本实现。但在自媒体时代,忽略多元化的资源主体或多元化的档案类型,诸如各类开放存取档案资源、民生档案等,则无异于对其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所要实现的社会理想的一种逃避[4]13。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档案部门应当注重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开发。第一,因地制宜地对各地区各领域有特色的档案进行接收征集,必要时采取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方式获取档案原件或者复制件,丰富档案信息资源;第二,在档案信息资源相对全面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借助自媒体档案平台,解决各地区各领域之间档案信息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实现档案信息的公平利用。

4.提升专业素质,满足主体个性交互需求。传统的档案公共服务中,档案用户的需求与目标比较单一,随着自媒体的普及,档案用户的需求日益个性化,不再满足于单向的信息提供与获取,呈现出交互性的趋势。对档案工作人员而言,在转变服务观念的前提下,对专业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满足档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整合档案资源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开发,提供真实可靠而又通俗易懂的档案信息;同时在交互性的档案公共服务环境中,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取档案用户的反馈信息并且及时调整,这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程序相当熟练,并且要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平台的操作与日常维护有一定的经验。目前我国档案机构人员素质不容乐观,提升专业素质,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以及广泛吸收档案专业人才成为重要任务。

5.制定法律法规,降低档案信息传递风险。单向被动的传统档案公共服务模式,对档案信息安全掌控较为简单,可以实现严格把控,而自媒体实时、公开的档案信息传递方式增加了档案公共服务的风险,对档案信息安全的把控难度增加。首先,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对档案信息进行严格筛选,从源头降低信息风险;其次,在自媒体档案信息平台的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档案信息不同于新闻、图书、资料,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限制公众对档案信息的篡改与错误解读;最后,档案行政部门应当充分重视行政法规的约束力,制定相应的保护档案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必要时采取行政手段严格把控档案信息传递过程,严惩破坏档案完整与安全、传播错误档案信息、篡改档案信息平台操作权限等行为,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自媒体档案公共服务的发展。

摘要:自媒体时代档案公共服务具有重视用户体验、了解公众需求、促进信息公平、提供多元交互利用的优势,但自媒体在我国档案公共服务中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笔者提出转变服务理念、开发信息平台、规划信息资源、提升专业素质、制定法律法规等措施推动自媒体档案公共服务建设。

关键词:自媒体,档案公共服务,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东华.用户体验视野下档案公共服务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3(3).

[2]周林兴.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讨[J].档案学通讯,2012(5).

[3]侯筱蓉.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效果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5).

公共行政新趋势 篇5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上世纪70年代至今西方政府行政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行政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主张运用市场机制和借鉴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来提高政府绩效,又被称为“企业化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第一,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以公民为顾客,强调顾客的价值,政府为服务组织,向顾客提供最佳服务,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第二,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改变过去只关心投入而不关心产出的做法,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政策、规划、项目的成本效益关系;第三,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激励和绩效评估,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第四,强调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取消行政服务供给的垄断性。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税务行政管理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积极借鉴公共管理理念,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有益参照,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建设“服务型政府”、“问责型政府”、“企业型政府”、“学习型机关”等都是发源于新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确立和传播对作为政府公共部门的税务机构完善行政管理职能,按照“调动人力,减少成本,优化服务”的基本方针,建立服务理念和制度、服务精神和形式高度统一的,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谐互动的,税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趋于完善的,税务机关服务和中介机构代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一)增强纳税服务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是优化纳税服务的关键,纳税服务观念要努力实现以下两个方面转变:

1.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淡化权利意识,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征管工作始终,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

2.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从税收管理实践看,以往强调“刚性”管理,而忽视“柔性”服务,应站在管理者的立场,改变注重对纳税人防范、检查和惩罚的观念,相信大多数纳税人能够依法诚信的履行纳税义务,将服务基点从对纳税人的不信任转变到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管理”的思想,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优化纳税服务来预防涉税犯罪,使管理执法和优质服务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引导了纳税遵从,优化了税收秩序,提高了征管效率和质量。

(二)建立有利于提高纳税服务效率与效能的服务体系

税收工作应把“经济、效率、效能”作为纳税服务追求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建立规范的`纳税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税务信息资源,提供涉稅公共信息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税收征收管理服务和实时在线服务,实现全天候的“一站服务”或“无站服务”,减少纳税服务的中间环节,降低服务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实现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纳税服务。

2.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开展结果导向的管理,深化税务行政审批改革,使程序运作现代化,解决办税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的现象。

3.加强过程控制,把优化服务渗透到税收征管的每项工作、每个岗位、每道环节,建立以纳税人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纳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4.纳税服务更多的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税务机关虽然是纳税服务的核心主体,但并不是唯一的主体,在纳税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以税务机关为主导,多种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纳税服务体系,将具体的纳税服务事项交由社会中介机构或民间非赢利组织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

(三)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建设

绩效评估机制的设计要以税务机构的战略目标为基础,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并以此制定出客观可衡量的绩效指标,避免管理者盲目管理、工作人员失去工作方向。税务机关的绩效评估可分为组织绩效评估和个人绩效评估两套机制。组织绩效评估机制要设计定量指标,引入外部力量进行评估,定期根据综合效能考核指标对内部部门进行综合效能考核;个人绩效评估机制不宜采用定量指标,部门内部根据岗责指标考核到人,由直接上司和部门负责人来评估下属的绩效。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估应该有五个阶段,即制定绩效目标、指标、实施考核评估、评估对象对评估报告的反馈、公布评估报告、绩效改进反馈,目前的税务绩效考核中后三项比较缺乏。

(四)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一方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职务与能级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同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指标,完善推荐、测评、评议制度,建立上级考核、同级评比、下级评议、自我评价相结合的人才评价体系,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税务人员的行为与税务机构的战略目标统一协调起来。另一方面,实施人本管理,做到“知人善任”,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加强税收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来培育人;在税务人员中形成一种共有的思想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标准,使这种文化意识渗透到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中。

(五)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完善税务行政管理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借鉴公共管理理念,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有益参照,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因此,作为政府公共部门的税务机构,很有必要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按照“调动人力,减少成本,优化服务”的基本方针,逐步推进我国的税务行政管理改革。

1.完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布局税收组织结构是实现税收职能的组织保证,没有科学的组织结构,就会影响税收职能的实现。传统的税务机构体系纵向结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层级制结构,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税务机构;横向结构则是一級比照上一级,基本对称。税务部门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为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谓组织机构扁平化,就是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起一种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机构。实现扁平化,就要对目前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造重组,建立横向的信息交流机构,便于信息的沟通。要利用依托信息化的税收管理机制,减少中问环节,压缩管理层级,按照实际需要,收缩没有必要存在的税收机构,前移各项税收业务,简化工作程序。按照流程再造理论,摸清税收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按照信息的流向和结转的方式归集税收业务,从而对机构进行合理布局,找到效率和制约的最佳平衡点。

2.改进工作运行机制,保证机构高效运转运行机制包括各种岗责体系、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可靠保证,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职能的关键。没有机制的保证,税收职能的实现就会受阻,甚至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按照整个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设定岗位,因事设岗,以岗定责,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具体工作环节、具体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人员,使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指标、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根据工作实际的需要,及时调整岗责,确保每一项工作特别是新增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理,构建专业化的岗责体系。

三、结语

总之,要想顺应新时代,政府公共管理就需要进行改变,新公共管理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进行了创新,为了更好的满足行政发展的需要。当前,是行政改革的关键时期,运用新公共管理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积极的推行新公共管理理论,使税务行政管理高效的开展工作,保障政府部门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娄越.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应急管理的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10期.

[2]王遥.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J].科技信息,33期.

论新公共管理与土地行政管理的关系 篇6

摘要: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市场竞争机制原理和商业企业管理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给行政管理带来的影响。新公共管理的原则是追求建立一种新的公共管理体制,促使政府高效、低成本地运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从管理效果来看是一种超越,本文从新公共管理视角对土地管理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得出几点结论,结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市场机制;服务质量

一、新公共管理概念

(一)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重视的不是管理中严格的程序、过程、规章制度等的投入,而是管理活动的产出与效绩,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政府管理中资源配置应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相联系;在酬金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传统的任务来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多少来拨款的预算制度,最终体现对管理效益的关注。

(二)对控制的重视程度

在这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取代原有的预算制度。计划预算是根据机构特定项目来进行资金分配,而且员工也变成了计划预算的一部分。同时,战略管理受到政府重视。这就意味着要明确组织使命,并对其能否实现目标有所预期,还要了解组织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组织在该环境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对顾客的重视

对政府机关而言,顾客是指受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行为影响的人,他们对公共管理的满意与否,决定政府的品质与命运。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顾客的应答性,由此,一个政府官员相应地应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政府要以服务对象为顾客,把顾客当作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之需要或市场的需要来导向。不是由政府管理人员选择提供者,而是政府管理人员让公民选择提供者,给公民以更多的选择权,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来评价政府工作效果,从而促进政府改善工作,提高其服务质量。

(四)专业化管理

公共管理人员不应是听命于他人的行政官员,而应成为管理者。在政府之中,管理型而不是专家型的人员应越来越多地担任部门领导。因为在新公共管理者眼里,管理是一项需要技能的职能,而非其他专家可“一学就会”的事情。重要的并不是政府人员对某种技能的掌握,而是一种管理、创新、总揽全局的能力,实现管理的专业化目标。如,美国高级行政职务(SES)制度的目的就是发展一批可随时在不同职位和部门之间进行流动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我国土地管理现状

(一)土地价值取向和效益化原则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的价值导向往往不是出于土地的资源最优化效益的考虑,而是由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奔形成的,且不论其隐含的种种可能诱发的矛盾,这种博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和严重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央与地方对土地效益最大化的理解不同,造成两者的行为存在冲突性。我国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但是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了本辖区内的土地。这势必引起土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如在分块的土地管理体制下。作为委托人的中央政府期望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而作为代理^的地方政府,主要目的可能是追求本届政府任期内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和城市形象的迅速改变。两者目标的差异性导致地方政府可能损害中央政府的利益。委托代理链条越长,土地的产权关系越模糊,代理^的这种动机就越强烈,导致中央为激励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土地的管理而安排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效果非常有限。

如果效益至上原则在我国现行的整个土地行政管理制度安排的框架下,能形成对土地资源效益价值的统一认同,就是对我国土地行政管理的最大效益化。这种对土地资源效益价值的认同,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当前各地方政府只重视土地出让的经济效益的层面上,还应该将中央政府对土地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考虑体现出来。这种效益价值观的建立和施行,才是土地行政管理最终的目标。

(二)市场元素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我国许多土地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在传统的土地行政理念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政府本位的观念。政府享有对土地的一切权力,并且这种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而土地的配置本身会在发展中遵循市场规律,违背这一规律,必然会产生大量制度失灵的现象。新公共管理强调把市场竞争引入政府管理中,这一点正与土地行政的需要相契合。比如,在城市建设用地的征地过程中,一方面,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对土地的用途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更没有市场交易的平等主体权,使其在土地的使用中往往处于被侵害的地位,而这也正是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土地市场化不充分的状况下,农地非农化是通过“征地”完成的,一个“征”字,充分表现了计划经济的特色,意味着“指令”,意味着“国家权力”。所以“市场价不如市长价”,开发商可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是“权”“钱”得以勾结的基础,因此产生腐败、分配不公等众多土地利益纠纷问题。这种政府单方主导的土地管理模式,使政府拥有轻易的征地权,征地获得的好处大于违规可能承担的风险。

土地缺乏市场因素的介入,已成为现今土地行政改革中的一个关键性拐点,一旦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向良性循环发展。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重新设计应该明确。政府的角色是市场的监管者,而不是市场直接的参与主体。这就要求政府退出对土地的直接经营,而将此责任交由具有企业性质的机构负责。

(三)土地行政评价

我国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评价主要以地方完成的总产值和GDP等为指标,这一指标要依靠企业税收才能实现,因此,以损害土地所有者收益为成本,换取城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成为地方政府的选择。在新公共管理的启发下,政府应改善地方政府官员的考评制度,以“顾客”满意为标准。政府官员的考评指标不能单纯靠这些硬性指标,还应当纳入一些软性的标准。可以加入对土地的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土地管理不力的官员给予一定的惩处,而对土地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依法给予严厉处罚,将土地管理绩效纳入其中;对土地的征购是否满足民意等。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考评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改革,如减少生产领域的税收,代之以消费税和财产税等,这一方面能够降低政府低地价吸引企业定位的激励,维护土地价格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对政府官员考评制度的改革,能够减少以牺牲土地换取地方经济增长的诱因。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公共行政新趋势 篇7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物质生产极为丰富,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工厂”,原来的物质匮乏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原有的生产主导型社会被消费主导型社会所取代。在生产主导型社会,物质产品极度匮乏,产品供不应求。为抑制人们需求,实现生产消费的平衡,甚至不得不采取票证制,实行定量供应,在此基础上人们的消费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这种局面使得企业无须注重公共关系,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生产。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体制转轨,国外科学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特别是生产流水线的引入使得物质生产能力大为提高,产品极为丰富,出现了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人们开始有机会自由选择产品与服务。消费主导型社会开始取代生产主导型社会成为时代主流。同时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转变,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外在包装及企业的品牌形象等,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虚拟产品的消费。在此基础之上,公共关系理念传入并首先在企业中生根发芽。在此阶段,企业的公共关系主要集中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形象。归根结底,企业公共关系还停留在 “以产品服务或组织形象”为中心,即对公关主体自身的关注上。

在消费社会出现了过度消费和炫耀式消费等诸多弊端时,一种新的生产消费观开始出现。生产消费社会的到来,企业公共关系开始出现 “以公众为中心”的转变,企业不再是被动的适应公众,而是以生产引领消费。 企业公共关系开始从塑造形象向管理公众情绪和态度转变。

要分析生产消费社会企业公共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公关新举措,必须首先分析公共关系理念产生溯源、发展,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

2公共关系的产生溯源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公共关系思想古已有之。公共关系思想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体现得尤为明显。古希腊人说 “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亚里士多德在 《修辞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语言影响听众的思想和行动的技巧。”[1]可见,古代的公关思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关出现于19世纪末。 “英文public relations最早出现于1882年美国律师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对毕业班所作的 《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 的演讲中,当时的语义是大众利益。”[2]“1903年,美国的艾维·李开办了世界第一家宣传咨询事务所,成为第一位为客户提供现代公关咨询并收取费用的职业公关人员。艾维·李的公关实践活动以及其1906年发表的 《原则宣言》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开端。 艾维·李在 《原则宣言》中强调企业必须向公众讲真话, 树立公众第一的意识,才能赢得好的声誉,取得企业长远发展。”[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共关系产生,究其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科学技术的演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 1商品经济发展催生了现代公共关系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资本家垄断经营忽视公众利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当时美国的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就曾使用过 “去他妈的公众”这一名言。为遮丑他操纵媒体, 引起社会公众强烈不满,导致了自发的揭露资本家恶行的 “扒粪运动”。这一运动使得垄断企业名誉扫地,形象丑陋不堪,企业不得不开始关注公众利益,塑造自身美好形象,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2. 2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公共关系发展

资本主义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公共关系发展。伴随着 “自由”、“平等”、“博爱”等资本主义理念普及与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完善,公众意识觉醒,公众维权和表达利益的意识提高。一方面政府不得不开始关注公众利益,关心公众的呼声; 另一方面政府成立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监控环境、负责向公众解读政府政策及其行为,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获取公众的支持与理解,美化政府形象。可见,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公共关系发展。政府的公关行为为企业公共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2. 3科学技术进步为公共关系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科学技术进步为公共关系发展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极大促进了公共关系发展。19世纪末便士报出现, “一个便士就能买一份报纸”使得公众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取信息,并获得利益表达的渠道。报纸这一平面媒体的普及使得企业无法再有效控制舆论,企业不得不开始关注公众的利益,并以公开、诚信的态度与公众展开有效沟通,以获得公众对企业行为的谅解。企业开始关注产品与服务质量,并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塑造组织良好的形象。伴随着科技革命,新技术手段采用,信息化程度加快,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刚刚发生的事情瞬时就能传播到全世界。同时,电影、电视等立体媒体出现,其清晰的视音效果更加形象,更具感染力,宣传效果更加明显。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多样化的传播媒介,更加促进了公共关系的发展。

从公共关系产生溯源我们不难得到以下几个启示: ① 企业必须自觉维护公众利益,公众满意是企业经济活动成功的决定因素。②企业必须保护公众的话语权,确保公众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只有保护公众话语权,与公众展开有效的双向沟通,才能保证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性。③企业必须有效利用传媒,才能监测环境,消除误会和影响。 ④企业必须公开、诚信,这是企业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基础。

3生产消费型社会企业公共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生产消费型社会诞生的背景是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 “所谓消费主义,是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的道德责任。”[4]笔者认为消费主义是指在物质生产极其丰富的情况下,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需求,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换言之,即消费主导型社会。在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人们对物质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包装、品牌等外在的形象,同时消费主义还导致了人们对无形的服务的需求。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追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不同群体需求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之上,企业仅仅依靠塑造自身形象,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已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活动的目的。可以想见的是,无法把握和预测潜在公众需求的企业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在此基础之上,公共关系不仅仅需要企业形象的塑造,也需要情绪管理,引导潜在公众成为直接行动公众。

3. 1生产消费社会特征

生产消费社会有别于以往的生产主导型社会和消费社会,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①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生产的国际化,人员、资金、技术全球范围流动。同时企业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公众,企业公共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全球范围的大市场给予了企业公共关系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同时企业公共关系也面临着如何把握机遇,管理纷繁复杂的人群的各种需求。②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达。当今社会财富生产的逻辑也就意味着风险生产的逻辑。信息社会带来了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 同时意味着机遇。企业公共关系的责任在于如何规避风险,发现机遇。信息社会平面媒体、立体媒体、互联网等为公众提供了广阔的利益表达的渠道。企业公共关系在引导舆论,消除小道消息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信息化也给企业及时了解环境和公众意愿带来了便利。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社会中选择和甄别有用信息。③生产与消费需求两旺。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已经毋庸置疑,同时纷繁复杂的消费需求存在,使得企业制胜的关键已经集中在如何科学引导公众的消费需求。

3. 2企业生产引导消费的必要性认识

消费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双刃剑的功能。消费主义的正功能主要体现在刺激消费,拉动生产,繁荣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内需不旺,我国形成了长期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内需长期不旺,造成经济不景气。可见,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于企业公共关系而言,在生产消费型社会,如何加强公众情绪管理,引导公众的消费需求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

消费也存在诸多的负向功能。当今社会,高档奢侈品等符号性意义的消费迅速增长。同时,对商品、服务的过度占有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稀缺资源被用来创造符号性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实际需要,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造成社会阶层矛盾激化。因此,如何引导公众形成科学的消费观有助于企业经济活动目标的实现。

对于消费功能的科学认识,有助于企业科学引导消费,在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组织发展与公众、社会的协调可持续。

3. 3反思现有企业公共关系不足

在生产消费型社会,现有的企业公共关系活动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①企业仍以塑造主体形象为中心。在生产消费型社会,既不是卖方市场,也不是买方市场,而是需要企业主动引导消费者,挖掘消费需求。企业公共关系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上。尽管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产品形象都是获取公众信任支持和理解的基础,但是现代社会要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更在于占领消费群体,更在于监测环境,发现消费群体特征,引导消费需求。②企业公共关系活动主要集中在外部公众,忽视了内部公众的利益。在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生产工具,技术理性导致了人的 “异化问题”。弗洛姆认为, “异化的事实就是,人没有把自己看作是自身力量及其丰富性的积极承担者,而是觉得自己变成了依赖自身以外力量的无能之 ‘物’,他把自己的生活意义投射到这个 ‘物’之上。”[5]异化是对人创造潜力的否定,是主体的非人化。企业公共关系必须关注内部公众的异化问题,必须建设创新型的环境,培养员工的主动性与创新精神。

3. 4生产消费社会视角下企业公共关系的新举措

( 1) 企业公共关系部门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企业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尤其是生产消费型社会,企业公共关系部门必须在全球视野引领下监测企业生存的环境,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同时,在引导消费需求方面,必须考虑消费者民族习惯、文化风俗等情况,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消费群体。公共关系的全球视野决定了企业全球的市场份额。

( 2) 企业公共关系必须变 “被动适应”为 “主动引导”。过去企业的公共关系主要是被动适应消费者需求。 主要体现在企业公关活动集中在塑造组织形象、提升组织知名度美誉度,具体表现为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尽管这一切都是成功企业的必备的基础,但是在生产消费型社会,占有消费者市场是实现经济活动利益的先决条件。谁的企业公关占有更多的潜在公众,就越有可能实现企业经济活动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 3) 企业公关活动应该注重消费者情绪、态度的管理。信息社会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消费需求,企业公共关系部门必须随时监控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准确找出消费者需求并进行科学引导,同时对于危害企业发展的各种小道消息和公众情绪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社会的杀伤力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公共关系部门必须重视消费者情绪态度的管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 4) 企业公共关系活动必须注重多渠道双向沟通。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出现了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报纸、 杂志、期刊等平面媒体多如牛毛,电影、电视等立体媒体的强大的视听效果给人以现场的真实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网络等技术手段使得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流。企业公共关系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权威媒体,及时与公众互通信息,防止因小道消息传播损害企业形象。同时善于挖掘各种媒体传达的社会公众的呼声,发现和引导消费需求,发展企业潜在公众,并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变潜在公众为行动公众。

4结论

公共行政新趋势 篇8

1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课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新的讨论 (如:快乐体育、健体强身、终身体育等。) 越来越多, 各种观点也层出不穷。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所提出的“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向导, 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科学合理地进行”这一要求, 职业教育强调以技能为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体育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应该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爱好、习惯和能力等。这样的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 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根据这一目标的提出,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就很明确了。高职高专的体育课程应该根据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育, 合理科学地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运动需求,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健康心理的控制能力以及终身锻炼的能力等, 使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高速快节奏的职业竞争。

2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新的发展趋势

素质教育是目前社会教育的主方向, 公共体育课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样也是紧紧关联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 物质生活基本需求满足后, 人们对于人文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 因而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例如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集体主义的养成等, 科学的体育理念的形成、强健身体素质的培养等都与体育教育有密切联系。

(1) 学校的体育教育应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是体育的基本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学习的素养, 整个体育教育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生长和发育。第一步要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 关注学生在发育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二步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 尤其是对在校女生的身形的锻炼, 好的身形可以提升自身的气质;第三步是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 在面对日常的不良环境和身体疾病时能够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综上, 结合学生的自身身体发育生长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教育课程必定能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面临工作挑战提供良好的应对心理。集体主义意识是团队协作所必须的, 高职高校可以在日常的培训课程中增加集体项目的设置, 充分利用学生集体活动的机会加以锻炼, 如设置早操、课间操、体育课教学互动等, 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设置有趣的团队比赛等, 注重学生的协作能力, 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3) 现代的体育理念是培养终身锻炼型的人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人。培养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一种自然的意识, 并且具备体育锻炼的能力;同样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 使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自己所擅长的体育专项, 改进过去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学。

3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新的发展趋势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学生生理及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群体主要是刚刚毕业的高中毕业生, 他们的年龄正好处在生理和心理发生极大变化的阶段, 青春期的身体体型, 骨骼肌肉的可塑性很强;同时, 在心理方面, 他们也正处于心理敏感期, 情绪波动大, 易怒且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而, 学校要根据这些特点, 在开设的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 运动量和运动方式要合理安排。其次, 要科学安排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时间;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素质时还应注重个体间的差异培养,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将素质教育结合到体育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受挫心理, 适应社会的快速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对发现美的能力以及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勇于创新, 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4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各专业特点要求新的发展趋势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各专业的要求特点是不同的, 学校在安排公共体育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 才能达到开设公共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1) 具有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伏案和低头含胸等特征的专业, 可以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设置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

(2) 具有长期长时间站立, 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个器官的负担过重等多发症状的站立型专业, 如:道桥、隧道、机械、土木、建筑、酒店等职业均属此类。为了加强和锻炼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篮球、足球、跆拳道、健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3) 具有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复杂艰苦等容易引起疲劳的工作类别的专业, 如:汽车维修、路管、轨道、交通、港口、测量、网络、物流、旅游、市场营销、航海、轮机等职业均属此类。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的设置应以加强学生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技能练习为主, 且适用于以后锻炼、练习, 如:爬山、打球、游泳等。

5 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新的发展趋势

(1) 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努力, 因而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过高的教师团队来进行。这也是保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因而学校领导层要注重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建设, 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建设, 建立健全奖励制度, 激励教师队伍的成长, 促进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2) 公共体育教材进行创新。公共体育教材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材应该包含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学习、科学的娱乐和专业的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教材。各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公共体育课教学特点的教学目标, 制定符合不同年龄层和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另外, 学校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学生特点, 结合专业的教师自己编写校本教材, 满足学生的需求。公共体育教材的创新才是未来体育教学上的发展趋势。

(3) 体育课程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体育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样的。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体育公共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型人才, 因而最后的体能测试等并不是评价学生在课上的唯一标准。最后的课程评价应该从多方面考虑, 如学生的运动知识的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能测试、在课程进行时的学习态度、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等。以多维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既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 也很好地体现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目标。

(4) 除了进行常规的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外, 还应开展多种多样、趣味丰富的课余体育活动, 使得课内、课外一体化。当下已经进入电子时代, 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电子商务、网络电影等, 使得年轻人每天都面对屏幕, 有90%以上的大学生视力严重下降, 有70%~80%的大学生们足不出门, 因而在大环境下仅仅依靠一周一次的体育课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 因而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应该不仅重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还应该关注课后学生的活动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并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参与来减少学生“宅”的趋势。

6 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体育教育应该紧紧围绕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合理科学地设置, 通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加以要求, 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 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同样, 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课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重视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锻炼,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性修养, 同时能够通过体育教育促进智力的开发和身体协调性的锻炼, 科学的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 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课体育教学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才能建成一个科学的体系为国家培养需要的人才。

摘要: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所提出的“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向导, 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科学合理地进行”这一要求, 职业教育强调以技能为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体育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下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 其体育教育培养工作并没有达到要求, 很多学生专业体育知识匮乏、真正的活动量很少。因此, 体育教育课程应当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专,体育教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苏喆, 余卫平.高职院校如何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体育学刊, 2006, 13 (5) :81-84.

[2]李怀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7 (1) :29-31.

公共行政新趋势 篇9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垄断;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不是只专注于过程,重视政府绩效的考核;把公众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发端于英国,以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随后波及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新公共管理的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七个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第四,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第五,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而应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六,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第七,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

虽然新公共管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把政府与公共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等等。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们进一步深化税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2 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成功实践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在传统的西方国家和新型的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国外税务管理部门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运行就可见一般。

美国国内收入局在1998年实施了重组与改革法案,其新使命被描述为“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义务,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来为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在组织形式上,收入局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在私营部门中广泛应用的组织,即面向顾客需求的组织。在这里,税务机构的顾客是纳税人。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收入局同时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主要单位数目,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对顾客的培训和服务。在绩效评估方面,美国国内收入局建立了一套平衡评价体系,对收入局内部各级组织及其员工进行评估。

新加坡国家收入局提出的目标是“税务管理在国际上要居于领先地位,由受到良好培训的、专心工作的税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新加坡国家收入局从1992年开始改革进程,将部门式的收入管理改为独立的收入局。独立的收入局有利于提高税务管理的灵活性,并能雇用到高技术的职员。同时,新加坡国家收入局把没有完整性的以税收为基础的组织结构,改为以功能为基础的为纳税人一站式服务的组织结构。这一新结构减少了以税收为基础的原有机构中存在的功能重复问题。

韩国国家税收服务局保证以1999年9月1日作为一个新起点,开始为纳税人提供公平、透明的税务管理服务。为此采用功能导向型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性机构改革,并实施高效、公平的税务管理。同时,采取从外部评价国家税收服务局的绩效等措施。

新公共管理理论给西方税务机构改革带来的变化,是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缩影,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加强税务机构内部管理提供了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注重结果、激励和绩效评估,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二是把纳税人视为顾客,将政府的职责定位在根据纳税人(顾客)的需求向纳税人(顾客)提供服务,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三是重视税收管理活动的结果和产出,关心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3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完善税务行政管理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借鉴公共管理理念,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有益参照,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因此,作为政府公共部门的税务机构,很有必要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按照“调动人力,减少成本,优化服务”的基本方针,逐步推进我国的税务行政管理改革。

3.1 完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布局

税收组织结构是实现税收职能的组织保证,没有科学的组织结构,就会影响税收职能的实现。传统的税务机构体系纵向结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层级制结构,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税务机构;横向结构则是下一级比照上一级,基本对称。税务部门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为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谓组织机构扁平化,就是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起一种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机构。实现扁平化,就要对目前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造重组,建立横向的信息交流机构,便于信息的沟通。要利用依托信息化的税收管理机制,减少中间环节,压缩管理层级,按照实际需要,收缩没有必要存在的税收机构,前移各项税收业务,简化工作程序。按照流程再造理论,摸清税收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按照信息的流向和结转的方式归集税收业务,从而对机构进行合理布局,找到效率和制约的最佳平衡点。

3.2 改进工作运行机制,保证机构高效运转

运行机制包括各种岗责体系、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可靠保证,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是实现税收职能的关键。没有机制的保证,税收职能的实现就会受阻,甚至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按照整个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设定岗位,因事设岗,以岗定责,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具体工作环节、具体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人员,使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指标、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根据工作实际的需要,及时调整岗责,确保每一项工作特别是新增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理,构建专业化的岗责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工作流程,对工作运行的原则、具体工作的程序、手续做出明确规定,形成从一般规则到具体规则的层级结构和依法、简约、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具体制度,搞好部门配合,加强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接,避免错位、缺位,消除“管理空档”和“真空地带”,建立起部门职责明确、工作程序规范、运转顺畅、文明高效的政务管理体系。同时,牢固树立税收成本观念,将税收成本观念引入税收政策制定和实际征管工作中。尽快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税收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管理责任等内容,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定期对税收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对纳税成本进行测算,向社会公开,接收舆论监督,构建科学的衡量税收成本的指标体系。

3.3 优化税收服务,提高工作实绩

首先,创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管理”的观念,把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更好地体现在为纳税人服务上,实现由传统执法意义上的“执法队”、“审判长”、“检察员”向体现全方位纳税服务的“服务员”、“导航员”、“裁判员”转变,从而通过优质的纳税服务引导纳税人的自觉纳税遵从,创建良好的征纳关系和税收环境。其次,创新服务载体。对现有服务资源和服务手段进行有效整合,逐步搭建纳税人质量认证、开业登记、注销、税种划分及税款入库的纳税服务外部平台和热线咨询、税收管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划转及税务稽查统一的纳税服务内部平台,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服务手段的新突破。再次,创新服务内容。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纳税人的需求为总目标,进行具体细化,达到“六化”的标准,即纳税服务环境最优化、服务内容的标准化、纳税人办税成本最少化、纳税人待遇的公化平、办税效能的快捷化和服务过程的全面化。

3.4 实施人本管理,充分调动人力资源

一方面,根据注重结果、灵活性和激励的原则,在公务员招聘、工资、培训、晋升和解聘等方面,设计强有力的税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税务人员的行为与税务机构的战略目标统一协调起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指标,完善推荐、测评、评议制度,逐步建立上级考核、同级评比、下级评议、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税收专业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资格考试考核、业内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待遇与贡献相对应的分配制度,采取诸如以岗定级、竞争上岗、岗绩结合等多种方法确定报酬,逐步完善职务与能级相结合的工资、奖励制度,综合考虑工作职责、能力、业绩、年功等因素,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增强能级的激励功能。另一方面,必须充分重视行政管理环境的培育,加强税收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来培育人。有意识地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奋发、健康向上的税务行政文化,创造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在税务人员中形成一种共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标准,使这种文化意识渗透到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税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有特色的行政文化氛围,推动行政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全体机关人员的群体性和凝聚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推动行政管理现代化建设。

3.5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建设

绩效评估机制的设计要以税务机构的战略目标为基础。具体可分为组织绩效评估和个人绩效评估两套机制。组织绩效评估机制要设计定量指标,在内部评估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力量评估机制。个人评估机制不宜采用定量指标,应在实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的基础上,由直接上司和部门负责人来评估下属的绩效。要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总抓手,充分发挥考核的评价和导向作用,突出抓好对月季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亮点完成情况的考核。逐步探索建立以工作难度系数、工作数量和质量及目标管理考核为依据,以定岗定责,按劳定绩,绩效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摘要:本文从研究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和特征入手,分析借鉴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税务管理中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从而提出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完善税务行政管理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公共管理,税务行政管理,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敏,彭骥鸣.税务行政管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31-346.

公共行政新趋势 篇10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 “新公共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 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经济效率的优先性, 强调市场功能, 强调企业精神和企管理方式, 强调顾客导向。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理论开阔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 具有一系列的主题创新。

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了当代众多相关学科研究的优秀成果, 结合了管理学、经济学、政策分析、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建立起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交叉性和交融性。它借鉴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成本—收益分析、交易成本理论等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 也利用了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估、顾客导向、人力资源开发等理论和方法, 将这些综合运用到公共管理的过程中, 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2、新公共管理理论提供了一种公共行政的新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下, 公众对政府提供的服务没有选择的余地, 政府官员常以恩赐者的姿态出现, 而常常忽略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社会化, 预示着公共行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把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政府管理中, 要求公共服务部门了解顾客的需求, 并且以契约形式明确公共部门应该提供的服务, 以便接受公众的监督。通过建立提供公共服务的多元结构, 促使供应者之间产生竞争, 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 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 “顾客导向”的行政文化正是“市场导向”思想的具体体现。

3、新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政府治理工具。

传统公共行政条件下, 人们基本上将政府的行动视为执行政府单方意志、实施政府权威的过程, 所以, 政府治理的工具主要是强制性工具。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治理是共同解决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 政府治理的工具有:1、传统类工具。包括建立规章制度与制裁手段、管制或放松管制、监督和调查、税收和拨款等;2、创新类工具。包括特许经营、技术支持、有价证券、催化非政府行为、改变公共投资政策等;3、先锋派工具。包括种子投资、股权投资、需求管理、重新构造市场等。政府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这些工具, 而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

4、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公众的要求, 新公共管理淡化了政府的政治职能, 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 新公共行政具有更加积极的内涵:第一, 新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不是简单的否定, 而是积极的发展。政府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管理职责的理念、方式和管理过程的控制等方面都做了调整。第二, 在管理理念方面, 政府由过去的单纯注重效率发展到效率、效益以及公正、公平并重。第三, 在管理方式方面, 新公共管理打破了传统由政府垄断的管理方式, 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 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管理, 并把管理的主体扩展到非公共机构领域, 不断探索公司合作的新途径。

三、对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启示

1、引入竞争机制, 鼓励社会办学。

政府在推进公办学校改革的同时, 应当加大力度推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以调动起社会与个人办学的积极性, 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为社会大众服务。在推进民办教育的时候, 政府应通过教育立法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建立教育标准和学校标准实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通过加强教育执法和督促检查来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 实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共同、良性发展, 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2、提高学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应放宽对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行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学校的自我管理。政府应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 建立和完善调研决策系统、宏观监测系统和服务系统。学校以高质量的教育成果来换取更多的教育资金, 并积极吸收充足的生源, 学校由此获得更多的权利和责任, 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 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3、更新管理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

现代教育行政的本质是服务于社会大众, 政府提供教育服务以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以服务观念作为从事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当前, 质量的好坏和顾客的满意度日渐成为管理的主题, 教育质量己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因。因此, 教育行政部门理应看到教育市场的需求变化, 在管理改革中要削减指挥意识, 强化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鹏.新公共管理及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69

[2]张鸣.论教育行政管理的有限职能观[1].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7)

上一篇:编辑道德规范下一篇:民俗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