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查内容

2024-06-08

高考考查内容(精选八篇)

高考考查内容 篇1

一、综合性学习设置的目的

综合性学习写入新课程标准中, 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 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重要途径, 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提高语文能力与其他学科有机沟通。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是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它的落脚点。

二、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具有研究性、开放性、实践性和主体性的特点。

在学习内容上, 不拘泥于语文学科, 而是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

从学习功能上看, 不单纯追求智育目标, 而是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 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形式

1.引导阅读课外书籍、网上查找资料。

2.社会实践、访谈、搜集筛选资料、分类整理资料。

3.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探究专题。

4.欣赏评价、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5.读图、填表、创新策划。

6.写作、才艺展示等。

四、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考查范围

我们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社会不同学科领域的沟通, 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现象、规律为主要内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最能体现课改精神、课标要求。一般考查以下内容和范围:

1.学习过程和优化的方法。

2.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

3.联想、想象的能力。

4.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5.语文的欣赏和实践能力。

6.学科知识渗透的驾驭能力。

7.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8.联系生活、社会的能力。

9.品德修养、人格个性、审美情趣。

五、综合性学习考查形式

1.跨学科语文专题活动题 (学科渗透) [教学规律题、成语、体现物候现象的诗歌、写标语、广告词、短信等]

2.根据材料提炼主要观点题 (开放性试题)

3.解读或编制图表题 (读漫画、完成填图、编制文字等)

4.关注生活热点评析、读感受、谈观点的题 (环保、战争、感动中国的人物等)

5.联想、想象拓展题。

六、综合性学习考查模拟试题

1.某景点有一则告示: 除了您的脚印, 什么也别留下;除了您的记忆, 什么也别带走。

①这一则广告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②请以“保护红枫湖”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 (不超过30字)

2.教师节到了, 学校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歌颂教师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作为主持人, 请你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将下列演讲稿的篇名串联起来, 感情真挚, 在150字以内。

提供篇名:《教师——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我的老师》《我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等。

3.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商人说:“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是丰富绚烂的色彩。”其他人会怎么说?请你展开想象并以他们身份来回答。

病人说:

音乐家说:

老师说:

成人高考数学考查内容及复习方法 篇2

成人高考数学考查内容及复习方法

复习时,要深刻理解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及相关的考核要求,从而使得考前复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并将主要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梳理,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1)代数部分:代数历来是考试中的重点,而函数知识又是代数部分的重中之重。要掌握函数的概念,会求常见函数的定义域及函数值,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对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进行判定。函数的重点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数列是代数部分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导数及其应用是近两年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重点,复习的基本策略是注重运算,强调应用。导数复习的重点是:①会求多项式函数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②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并能以导数为工具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大值或最小值。③解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2)三角部分:在理解三角函数及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要掌握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包括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以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用公式进行计算、化简。同时,要会判断三角函数的奇偶性,会求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会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值域,尤其要会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3)平面解析几何部分:解析几何是通过坐标系及直线、圆锥曲线的方程,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平面向量一章,在理解向量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要重点掌握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垂直与平行的充要条件。直线一章的复习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要求能根据已知条件来求直线方程,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锥曲线一章的复习重点是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图形及性质,特别要注意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4)立体几何部分:近年来,考试大纲对这部分的要求明显降低,考查的重点是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有关棱柱、棱锥与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等基础知识。这表明,考题中出现立体几何证明题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是一些立体几何基本概念题或基本计算题。

(5)概率与统计初步:排列与组合一章,应注意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主要区别,应注意排列与组合的主要区别,牢记排列数或组合数计算公式,会解有关排列或组合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概率初步中,重点是求可能事件的概率。在统计初步中,重点是求样本的平均数与方差,及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高考考查内容 篇3

由上述表格内容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语文15套试题诗歌鉴赏题除分值、题型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唯北京卷由去年的3题11分增为4题16分,重庆卷由去年的2题7分增为2题8分),其他方面呈现出不少变化。

一、由短变长

去年18套试卷中,有6套考查了绝句(5首七绝,1首五绝),占总量的1/3。今年15套试卷考了10首诗、5首词,未考绝句。相对说来,考查的篇目由短变长,增加了阅读的信息量,减少了鉴赏的难度。也便于各省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平衡性,使高校能录取到真正能力强的考生,因为绝句只有4句,七绝也不过28字,要对其内容、手法进行分析评价,考生甚感其难。而律诗最少也有40个字,是五绝的2倍,文字量信息量相对较大,这样考查,便于考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准确理解。

二、由杂变专

去年18套试卷,体裁丰富,有绝句(6首)、律诗(5首)、古诗(1首《诗经》)、词(4首)、散曲(2首),看似风格多样,但也给考生带来了困惑,使他们无法明确学习中的重点。就诗词而言,艺术高峰当在唐宋,用高考这根指挥棒,着重对此进行考查,可以引导考生多加涉猎祖国的文化遗产。材料选择分散,固然能避免猜题押题,但学生在复习中若盲目去跟风,穷于应付,久而久之,反而起不到语文考试应有的作用。今年高考15套试卷考查集中在律诗(10首)、词(5首)上,可谓由杂变专,便于学生将诗歌鉴赏的复习精力集中在唐宋诗词这一古代诗歌的精华上。

三、唐宋并重

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看,去年18套试卷中,唐代5位;元代及其他时代3位;宋代有10位,其数量是唐代的2倍,比其他时代之和还要多,似乎重心失偏。今年15套试卷中,唐宋作者各6位,其他时代(元清)3位,可谓唐宋并重,整体看基本保持平衡。虽然这只是事后分析,但可以看出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在研读去年试卷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变。这种格局若能延续下去,将促使学生更好地涉足唐诗宋词这两座古代文化高峰。

四、形象缺席

就考点而言,去年各地高考试题可谓布点广泛,有考文学常识的,有考炼字的,有考手法的,有考内容的,有考情感的,有考形象的,但今年与之不同的是没有考到形象把握题。这可能与所选文本有关,今年不考,不代表明年就不考,若碰到适当的文本,相信形象把握题还会进入考试范围的。由上表可见,今年重点考查的是手法、感情、内容、炼字四个方面。下面就这四方面的考查题型进行简单归类,以便广大考生能对此有个大致了解。

(一)手法题的考查类型

1.选择型

此类题目是命题人给出手法,让考生根据要求从相关选项中进行选择。由于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完成,难度相对较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2015年高考北京卷)

醉 翁 操

苏 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分)( )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解析】以声写声,实际上是一种比喻。这里B项前句以“商声”“羽声”直接写音乐声的凄苦,后句以环境烘托笛声的寂寥,与以声写声不是一回事。A项以“龙吟虎啸”“万籁百泉”写觱篥之声,C项以“蜂吟”“蝉鸣”写琴声,D项以“白玉”“黄莺”写胡琴之声。

【答案】B。

2.联想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相关要求,由此及彼想到学过的跟这些手法相关的诗句。这种考查手法旨在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诗歌内容见上):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以声写声)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解析】白居易《琵琶行》用比喻写琵琶声,其中许多是以声写声。横线处应填珍珠之喻句。

【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3.说明型

命题者要求考生结合诗句说明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答题模式:手法+例句(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2015年高考天津卷)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解析】此类题目与例证题稍有不同,命题者不暗示手法,要求考生对诗句的手法进行全面的审视,尽量不要遗漏。至于手法的效果,则不必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4.例证型

命题者在题目中点出某句的手法特点,让考生结合诗句对此进行说明。这种考查方法,类似于给出观点,让学生用材料进行证明,我们称之为例证型。其答题模式:特点+例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5年高考湖北卷)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解析】这里命题人告诉前二联手法特色是时空变化。让考生通过诗句证明时间空间变化分别体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5.赏析型

命题者先明确赏析的对象(往往是某一句或一联诗),然后让考生自选角度进行赏析。做这类题目一般先要细读诗句,然后从动静、远近、视听、触嗅、色彩、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这类题目的答题模式:明确手法(1、2…)+例句(1、2…)+效果(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5年高考四川卷)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解析】这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某一联,没有明确的角度。考生做题时先要选定角度。这里“风声”是听觉,“月色”是视觉,可以确定为视听角度。“谷静”“山空”是静态描写,“风声彻”是动态描写,以此描写山间的美景。

【参考答案】这两句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风声”是听觉,“月色”是视觉;山谷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动静结合,作者以此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此类赏析题还有一种变式,即用前人一句话点评某句,让考生具体说出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

残春旅舍

韩 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解析】此题设问形式虽与四川卷不一样,但仍是手法赏析题,答案要领与上述一样。

【参考答案】此句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用“蜂抱”“鱼吹”,新奇巧妙地写出平凡的残春景象,构思奇巧,不愧为“晚唐巧句”。

6.比较型

将所考之诗与其他诗歌(多为课本上学过的)或将同一首词上下片的写景手法进行比较,让考生分析其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从描写塞外景物角度将岑参不同的边塞诗进行比较,看二者之不同。一般写景的角度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之别,解题时先要找出相关的写景诗句,然后据此进行比较,看有何区别。这类题的答题模式:甲诗手法+例句分析+效果;乙诗手法+例句分析+效果。

【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采用正面描写,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边塞景物,呈现眼前壮美的雪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采用侧面描写,如用“闻说”“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借别人之口,侧面交代边塞荒凉恶劣的环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2015年高考浙江卷)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解析】这题比较的是本词的上下片描写特点,可联系《琵琶行》中学过的相关写音乐的手法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二)感情题的考查类型

1.指认型

命题者让考生直接指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此类题目答题一般不要多费笔墨,考生只要根据诗句内容将所表达的感情指出来即可,但答案要尽量全面。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诗见上文):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诗尾联上句“勤王敢道远”写报国不能因征程遥远而怨,但下句语意一转,“私向梦中归”重心落在“归”上,这样一来,整句的感情也就清楚了。

【参考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015年高考江苏卷)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解析】尾联在上述描写窦员外新居环境之后,先慨叹不要说公务多繁忙没有时间,接着抒写自己有幸在此结识员外,从而抒发诗人对此种生活强烈的共鸣。

【参考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再如天津卷(诗见上文):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解析】此题考查全诗的感情,需逐联分析。前三联写雨后至城中所见的清丽景色,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尾联写至苏家痛饮,抒发忙里偷闲的快乐之情,结合注解也可理解为替苏轼重新官居要职的祝贺。

【答案】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15年高考重庆卷)

好 事 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解析】开头二句是动作描写,写作者仰卧船头,悠然地看着江山美景,表明一种自得之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2.分析型

命题者同样是让考生指出诗句感情,但要求考生加以分析。此类题目答题模式:感情+诗句印证。

如全国新课标卷Ⅱ(诗见上文):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后两联从不同层面抒发作者感情,要逐联分析。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第三联“禅伏诗魔”写想用参禅来使自己平静,“酒冲愁阵”写想借酒化解愁苦,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第四联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再如四川卷(诗见上文):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三联借景抒情,尾联直抒胸臆,表明志向。分析要逐联进行。

【参考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一遣樊笼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品格的追求。

3.比较型

此类题目命题者往往用两首诗文让考生比较其感情的异同。答案根据题目要求答出同与不同之处即可。如北京卷(词见上文):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解析】这题将所考之《醉翁操》与学生学过的《醉翁亭记》进行比较,要求考生写出两文感情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醉翁操》的上阕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的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下阕写鸣泉虽不复存,但鸣泉之美妙乐曲却仍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2015年高考湖南卷)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解析】这题不仅要考生指出划线句人生感悟的不同,还要进行赏析。不过这里的赏析不是说用什么手法,而是对你看中的人生感悟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肯定与赞赏。

【参考答案】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4.赏析型

此类题目命题者指出诗句抒发感情的方向,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2015年高考安徽卷)

月 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解析】最后两句到底是怎样真挚的情感,命题者提醒从虚实角度进行赏析。所谓实,即诗人在月圆之夜的行为。所谓虚,即诗人想象中万里之外的家人的行为。

【参考答案】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三)内容题的考查类型

1.联想型

命题者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联想相关诗句。这也是间接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把握程度,一般用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此类题目难度较小。

如北京卷(词见上文):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也曾写道: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惟翁醉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解析】这两题是由《醉翁操》里的“啸咏”“声和流泉”让考生联想《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的相关句子。答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所学过的诗文要熟悉。

【答案】①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②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筛选型

命题者让考生根据要求对诗歌内容进行筛选,从而得出答案。如天津卷(诗见上文):

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解析】此诗前三联都是写春雨后的景象,考生可对此进行筛选,然后摘录诗中的词语进行整合。

【参考答案】九陌净、紫烟散、晴日丽、红花湿、柳色绿。

再如重庆卷(词见上文):

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解析】这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并筛选归纳原因。

【参考答案】“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之所以这样说,是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3.概括型

命题者要求考生根据要求对诗歌内容进行概括,答题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简洁,还要对诗句中具体的描写内容进行提炼,不能原句照抄。如江苏卷(诗见上文):

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解析】结合文题及诗歌内容,“开颜”的原因有到员外家新居,看到门外的水,墙头的山,周围栽的碧松、红药,感到“诗人在此间”。这只是零碎的内容,考生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该题有一定的难度。

【参考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再如安徽卷(诗见上文):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析】前六句一句一画,考生可以以“月”为中心,从不同背景对六幅画面的内容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楼上月,门上月,江上月,席上月,山间月,空中(天上)月。

4.扣题型

命题者要求考生扣住题目中的某个字,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5年高考广东卷)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诗题的“过”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解析】律诗写作一般围绕题目进行起承转合。此诗四联,每一联都跟“过”相关。写“过”之时、“过”之见、“过”之感。

【参考答案】“过”,途经,路过。作者首先点出“过”大通驿的时间(早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然后描写“过”大通驿时所见之景色(炊烟袅袅,市镇可辨;朝霞映木,江泛涟漪),最后则由眼前的自然美联想到艺术美。全诗紧扣一“过”字,由时而景,由近而远,由实而虚,写出了晓雾朝霞中的江南秀色,俨然一幅写意山水画。

(四)炼字题的考查类型

炼字题的考查形式不多,基本是以赏析为主,常见的是命题者让考生分析或赏析诗歌中某个字的妙处。此类题目往往考查形容词、动词的妙处,答题模式:词义+手法+分析+效果。如湖北卷(诗见上文):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解析】“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参考答案】①“荒”是“荒凉、偏僻”之意,“瘦”是“贫瘠”之意。②此二字看似平常,却自然工稳。③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贫瘠之至。④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丰富了全诗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2015年高考山东卷)

卜 算 子

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这二字都是动词活用,颇值玩味,形象地写出了夜间泛舟的情景。

【参考答案】“湿”是“润湿”的意思,“迷”是“迷失”的意思。这二字在这里都是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使行云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此二字,串起“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总之,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选诗时代相对集中,能力要求相对均衡,能有机地与课本结合,引导学生注重所学知识的牵移,在彰显各地自主命题特色的同时,尽量体现诗歌鉴赏的共性要求,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值得我们点赞。

高考导数试题的考查背景 篇4

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导数考查的知识背景.

例1 若x2+mx+2m+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实数m的范围.

结论1 一元二次方程在R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时只需判定Δ的符号.

例2 若x2+mx+2m+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x2且x1,x2∈(-3,+∞),求实数m的范围.

解得 m<-2.

结论2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且分布在同一个区间,如:(-∞,a)或(a,+∞)或(a,b)要看3个条件,即判断Δ的符号,定对称轴的位置,看端点值的符号.简称:判Δ,定对称轴,看端点值.

例3 若x2+mx-2m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x2,且x1∈(-1,0),x2∈(0,2),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 x2+mx-2m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x2,且x1∈(-1,0),x2∈(0,2)函数f(x)=x2+mx-2m2的图像与x轴在(-1,0),(0,2)上各有一个交点

结论3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且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区间中,如:(x1∈(-∞,n),x2∈(n,+∞);x1∈(d,e),x2∈(e,f);x1∈(d,e),x2∈(f,n),只看端点值的符号.

2 一元二次方程根分布的应用

2.1 极值的存在可转化为根的分布

(Ⅰ)证明:a>0;

(Ⅱ)若y=a+2b,求y的取值范围.

利用线性规划解得y的最值,进而求得y的范围.

例5 (2011年全国卷Ⅱ)已知函数f(x)=x3+3ax2+(3-6a)x+12a-4(a∈R).

(Ⅰ)证明:曲线y=f(x)在x=0处的切线过点(2,2);

(Ⅱ)若y=f(x)在x=x0处取得极小值,x0∈(1,3),求a的取值范围.

2.2 单调性问题可转化为根的分布

例6 (2010年全国卷Ⅰ21(文))已知函数f(x)=3ax4-2(3a+1)x2+4x

(Ⅱ)若f(x)在(-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范围.

在x∈(-1,1)上恒成立.

令g(x)=3ax2+3ax-1.

(1)当a=0时,(*)在(-1,1)上恒成立.

(2)当a>0时,要使(*)成立,则

g(x)=3a2+3ax-1的图像如图3所示

2.3 不等式恒成立时,可转化为根的分布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当x∈(3,4),f′(x)<0恒成立,求a的范围.

公务员考试面试考查内容 篇5

这里的面试考查内容指通过面试需要测评的内容。面试由于用人单位、用人者的不同,具体的测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但总体而言,却具有相当程度的共性,即所有细化后的测评内容大都可以概括为下面所分的几个类别,这一点是与面试目的的一致性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对于应聘者,用人单位无法通过一次面试而准确、清晰、客观地把握其对工作的适合程度,但却可以通过对他的某些素质的测评进行综合、有效的推导与判断,从而得出一个基本符合事实的结论。那么,进行推论所赖以存在的各项前提就构成了一般面试所考查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

一、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即分析判断能力,也就是通过了解问题,然后思考问题进而得出一个恰当、合理结论的能力。应当说,每个人均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但在程度上却高下迥异。通常来看,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事物观察越细腻、百科知识掌握越丰富、日常思考分析问题越频繁者,其思辨能力也越高。衡量思辨能力的高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思考问题的深度

即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看到的本质的层次有多深。分析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而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仅仅着眼于表象而不去挖掘更深入的内核,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错误的、机械的或者是唯心的,当然更不可能正确推导、印证其他结论。

2.分析思考问题的广度

每个问题、每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与世隔绝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现象有着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所以,仅仅局限于所思考问题本身而不能与其他现象、问题相关联,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就事论事,难以保证正确性、全面性。

3.辨析及综述能力

一个问题如果从纵向(即深度层次)和横向(即广度方面)全面展开将意味着与很多其他现象、问题相共存,但真正解决问题却未必需要,因为全面中必有重点,抓主流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材料、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分析筛选、重新整合,最终以“精粹”的面貌得出正确结论。

4.分析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分析思考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有严密的逻辑,而不能天马行空,自由阐述。逻辑性最基本的表现即是能根据正常逻辑程序自圆其说,阻却自相矛盾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干扰。良好的逻辑性不仅直接影响到结论的正确性,而且是衡量一个人思辨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体现思维过程科学性的标准。

5.分析思考问题的敏捷度

这个指标是从反应力方面考查思辨能力的,一般而言,在同等知识储备和相同给定条件下,得出结论越迅速,思辨能力就越高,特别是在应对面试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不可能进行细斟慢酌的推理、演绎。因此,在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学识基础的情况下,提高分析思考问题的速度就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6.结论上的新颖度

真理的相对性意味着很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单纯地拾人牙慧不仅不能促进理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自我思辨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打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结论才能真正体现出解放思想,不受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束缚的思维发展进程。

7.思辨过程及结论是否符合理性

理性并不等同于正确性,而是强调在思辨过程中必须依据真实材料冷静、客观地分析、总结,杜绝主观臆断或者偏激推理,更不能为追求新颖度或体现自己理论的独树一帜而创造假现象、假材料。能否将整个思辨过程纳入理性之光并排除感情用事和武断猜测,正是思辨能力高低的深层次体现。

思辨能力的考查,从根本上说是对应聘者知识素养、理论水平、思维快慢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因而是面试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尤其在文职类工作中,工作者思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因此在公务员面试中,此项能力是重中之重。

二、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即应试者通过口头语言顺畅、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信息接受者能够理解、明白、认知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在外向型工作职位中非常重要,因为要与形形色色、种类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故此,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能够使对方轻松、明确地把握自己思想观点的内核,并因此可以避免因辞不达意造成理解偏差,甚至产生误会的现象。衡量言语表达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1.表达的逻辑性

这个指标是思辨能力逻辑性的外在表现,要求表达者在表达中必须按照通常的逻辑表达方式或言语信息接受者所能接受的逻辑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由于人的思维过程要比口头表达的速度快很多,所以要尽量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化,而不能根据“跳跃式”思维而做出“跳跃式”表达,必须明白的是:逻辑化的思维是为了使自己明白,而逻辑化的口头语言表达则是为了使他人明白。

2.表达的准确性

由于思维过程是一个内省过程,故可以忽略、跳过遣词造句这种外部依托而直接把握观点、思想的实质性内容,而在言语表达中是以对方的准确、清晰接受为目的,因此严密、准确的遣词造句是必然和必须的,而且优秀的遣词造句在表达自我观点的同时还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体现表达者的精神内涵。

3.表达的感染力

表达的感染力是一个较难量化却隐含其他言语表达指标的概念,其他言语表达指标的程度高低、性质优劣都可能构成对感染力的影响。感染力在一些不仅要求收听者接受、认同,而且要求引起收听者情感共鸣的表达中尤为重要,丰富的感染力将有效化解听众通常情况下以自我观点为中心,而难以接受对方意见的“排异”心理惯性,从而提高自己观点的接受率。

4.表达的音质、音色、音量、音调

这是言语表达能力的物理学指标,虽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先天因素,但是如果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及控制、调整,则可以祛除先天中的不足部分,从而能够在表达中抑扬顿挫、音质优美、富有“磁性”,增强语言感染力。

5.表达的态度适当性

言语表达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必有情感因素掺杂其中,而接受者也带有某种情感来倾听,故此适当的表达态度极为重要,如果在应当慷慨激昂的场合使用了温文尔雅的表达态度,会给人以软弱无能的感觉,从而引起听众对所表述观点正确性的怀疑。反之,如果在应当轻声慢语的场合使用了“豪言壮语”式的表达态度,则会给人以粗鲁傲慢、飞扬跋扈的印象。除此例子外,其他不同的环境如果采用与之不相符的表达态度,也一样会影响表达效果,引起听众反感。

言语表达能力在面试中是容易被量化测评的指标,因而许多面试都会对此进行测试。当然,单纯地以言语表达能力衡量人才是不科学的,因为有不少人是讷言敏行或有思想而无口才,也有不少人善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但所有应聘者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扩大化使得言语表达能力日益被看重,尤其在公务员职业中,优良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应聘者不应盲目自信,认为只要自己有内涵就不需要有多高的言语表达能

力,这种思想是不利于适应现代竞争机制的。

三、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了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虽然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跨专业选择工作或跨专业招聘人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似乎意味着专业知识并非绝对重要,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可能不需要专业知识。但实际情况是,不同的专业对于应聘者性格的养成、实践中惯用工作方法的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着眼点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对知识进行适度考查正是为了辨别、挖掘应聘者因所学专业所形成的潜在能力。

四、突发情况处理能力

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的高低是建立在思辨能力、反应力、敏捷度的高下基础上的,所不同的是它比后者更侧重于快速地提出应急方案或突变情况处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停留于迅捷分析、辨别问题本身。它是由理论分析能力向实际处理能力过渡的一个标志,是考验应聘者能否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恰当、快速付诸实践的能力。

五、工作及实践经验

工作及实践经验并不是每个应聘者都可能具有的,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而言,学习任务的繁重导致工作及实践机会少之又少。但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就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使具有丰富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有更大几率获取所需职位。因此,一般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对此进行提及,以考查应聘者是否拥有实践经验或者所拥有的实践经验是否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六、仪表风度

仪表风度指应试者的体型、外貌、气色、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体现其气质的外在表现。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仪表风度。某些行业(例如国家公务员、教师、公关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对仪表风度的要求很高,传统、正规的着装,端庄、优雅的举止,温和、文明的语言等都是该类职业的通常要求,因为它们标示着做事谨慎、严密,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及责任心强等该类工作人员所应当具备的素质。良好的仪表风度需要的是平常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如此,仪表风度的展现才能自然而然,不露斧凿之痕。

七、社交能力

人际交流范围及频率的扩张必然要求社交能力的全面提升。社交能力不仅要求与非单位人员的良好相处,而且包括与本单位人员的和谐共处,它反映着一个人能否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性圈子步入以他人、社会为中心的开放性圈子。在面试中,对应试者进行社交能力的测评,正是为了观察其能否从内到外与整个工作环境相适应。

八、自控能力及情绪稳定性

这是对应聘者意志力、情绪方面的考查。普遍来讲,现代工作压力都比较大,人际关系相对复杂,这就要求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韧性和耐力。此外,由于各种环境变化对个人直接利益或相关利益造成影响所引起的情绪变动也反映着一个人承压能力的强弱。因此,在面试中,通过不同方法对这项能力进行测评,可以预先知道应聘者能否承担较重工作压力、能否在环境突变时保持心志坚定、情绪平稳。

九、工作态度与上进心和进取心

工作态度考查应聘者对以往工作以及所要应聘工作两方面的态度,包含了工作的热情度、信心度、成就的渴望度等诸多方面。工作态度不佳、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很可能导致整体工作效能低下,影响工作进程。上进心和进取心既是工作中积极态度的一个表现,也是应聘者能否主动进行工作上的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体现。如果应聘者上进心强、锐意进取,拒绝安于现状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能够以开拓事业为奋斗目标,则其工作的热情度必高。

十、求职动机

求职动机指应试者因何来本单位工作、对何种工作抱有兴趣、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所应

聘职位能否满足其工作要求与期望。求职动机表示应聘者的短期理想,不同的求职动机会造成不同的工作效果及人际关系。因此,对面试者而言,准确恰当地表达求职动机,保证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达到平衡,从最大程度上获得用人单位的理解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十一、业余兴趣及爱好

业余兴趣及爱好并不是对应聘者能力的考查而是对一种客观情况的了解,但不同的兴趣与爱好是对应聘者精神境界的一种侧面描述,而且某些兴趣爱好可能对未来的工作安排、工作开展产生额外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兴趣爱好也能在面试中增加不少成功的几率,使应试者脱颖而出。

十二、其他测评项目

高考考查内容 篇6

一、考查过去分词作状语的被动性用法

考点说明:过去分词作状语常表被动性动作,体现过去分词的基本特点。

典型考例:

1. ____ in 1636, Harvard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NMET2000上海)

A. Being foundedB. It was founded

C. FoundedD. Founding

析:C分析语境逻辑可知,哈佛大学是1636年被建的,因此该空应用过去分词Founded作状语。

2. ____ more attention, the trees could have grown better. (MET1990)

A. GivenB. To giveC. GivingD. Having given

析:A 由语境可知,树是被给予关心的,因此该空应用过去分词Given作状语。

方法揭秘:分析语境逻辑和句子结构看空档是否作被动性状语。

二、考查过去分词作状语的非被动性用法

考点说明:有些过去分词来自于系表结构,作状语时无被动之意。

典型考例:

____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car in front of him. (NMET1996)

A. LosingB. Having lostC. LostD. To lose

析:Clost in thought,沉溺于思考之中,它来源于系表结构be lost in thought,没有被动色彩。

方法揭秘:分析语境逻辑和句子结构看空档是否作状语,是否来源于内含过去分词的系表结构。

三、考查过去分词创新结构作状语的用法

考点说明:过去分词可用于“with+名词/代词+过去分词”独立主格结构作状语,这属于过去分词的一种创新结构,过去分词仍表被动动作。

典型考例:

The murderer was brought in, with his hands ____ behind his back. (MET1991)

A. being tiedB. having tiedC. to be tiedD. tied

析:D 语境逻辑制约该空表被绑,可用“with+名词+过去分词”结构作伴随状语。

方法揭秘:分析语境逻辑和句子结构看空档是否符合“with+名词/代词+过去分词”独立主格结构的特点。

四、考查过去分词复合结构作状语的用法

考点说明:过去分词作状语时前面可加上连词、副词构成过去分词复合结构,此时过去分词仍表被动动作。

典型考例:

1. When first ____ to the market, these products enjoyed great success. (NMET2004全国II)

A. introducingB. introduced

C. introduceD. being introduced

析:B 分析语境逻辑可知,这些产品是被引进市场的,因此该空应填过去分词introduced,构成“连词+过去分词”复合结构作时间状语。

2. The research is so designed that once ____ nothing can be done to change it.(NMET2002)

A. beginsB. having begunC. beginningD. begun

析:D 分析语境逻辑可知,该空表被开始,应填过去分词begun,构成连词+过去分词复合结构作条件状语。

3. Generally speaking, ____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s, the drug has no side effect.(NMET2003上海)

A. when takingB. when taken

C. when to takeD. when to be take

析:B分析语境逻辑可知,该空表当被使用时,因此应用“连词(when)+过去分词(taken)”复合结构作时间状语。

方法揭秘:熟悉过去分词复合结构表现形式,增强其使用意识。

五、考查过去分词作状语时人称一致问题

过去分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为主句主语,因此此时应注意人称一致。

典型考例:

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____ looks more beautiful.

A. we can find the cityB. it seems that the city

C. it is certain that the cityD. the city

析:D 分析语境逻辑可知,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的逻辑主语应为城市,所以A、B、C均错误。

谈高考对“静电场”的考查 篇7

现行“考试大纲”对“电场”规定了9个考点: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2.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3.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4.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6.静电屏蔽;7.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8.示波器及其应用;9.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的电容器.在这9个考点中, 除1、6、8三个的要求等级为“Ⅰ”外, 其余考点的要求均为“Ⅱ”.

“电场”是历年高考试题中考点分布的重点区之一.近年来的高考对本章的知识点考查全面, 题型齐全.此外, 还常出现将电场知识与牛顿定律、动能定理等相联系的综合考查题, 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基本规律的熟练运用, 和分析综合能力.

一、考查库仑定律、电场的基本性质

例1 (2008年天津理综18题) 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 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 ( )

(A) 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B) 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C) 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D) 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

解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线上运动, 只要电场线是直线的就可能实现, 但是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就需要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正点电荷的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以它为球心的一系列的球面, 电子可以在这样的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目中给出的4个电场, 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是 (A) 选项.

点评:分析、判断本题, 要弄清典型电场电场线分布, 理解库仑定律、力和运动关系, 要能根据题设条件, 正确构建运动模型.

例2 (2008年山东理综21题) 如图1所示, 在 y 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 在x轴上C点有点电荷-Q, 且CO=OD, ∠ADO=60°.

(A) D点电场强度为零

(B) O点电场强度为零

(C) 若将点电荷+q 从O移向C, 电势能增大

(D) 若将点电荷-q 从O移向C, 电势能增大

解析:电场强度是矢量, 叠加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 由E=kQr2和几何关系可以得出选项 (A) 对 (B) 错.在O→C之间, 合场强的方向向左, 把正电荷从O移动到C, 电场力做正功, 电势能减小;把负电荷从O移动到C, 电场力做负功, 电势能增大, (C) 错 (D) 对.

点评:正确理解和运用点电荷的场强计算公式、场强叠加原理、电场力的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例3 (2008年上海物理卷第2题) 如图2所示, 把电量为-5×10-9C的电荷, 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 其电势能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A点的电势UA=15V, B点的电势UB=10V, 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_.

解析:沿电势降低的方向移动负电荷, 电场力做负功, 电势能增加, 所以把电量为-5×10-9C的电荷, 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 其电势能增大.

题述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WAB=qUAB=q (φA-φB)

=-5×10-9× (15-10)

=-2.5×10-8J.

点评:电势能由处于电场中的电荷 q 与该处的电势φ共同决定.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 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 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的改变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多少.

本题考查电场力的功的计算、对电场中功能的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例4 (2008年广东理综第8题) 图3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 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粒子先经过M点, 再经过N点, 可以判定 ( )

(A) 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B) 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C) 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 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解析:由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及电场线的方向指向电势降落的方向, 可知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选项 (A) 正确.由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可知M点的场强小于N点的场强.再由电场力F=qE可知带正电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选项 (D) 正确.

点评:对于此题, 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是知道如何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 理解电场线表明的物理意义.

二、考查对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例5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Ⅱ第19题)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 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 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 经一段时间后, 油滴以速率 v 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 经一段时间后, 油滴以速率 v 匀速上升.若两极极间电压为-U, 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 )

(A) 2v、向下 (B) 2v、向上

(C) 3v、向下 (D) 3v、向上

解析:当不加电场时, 油滴匀速下降, 即

f=kv=mg.

当两极板间电压为U时, 油滴向上匀速运动, 电场力方向向上, 由平衡条件得

F电=kv+mg,

解之得F电=2mg.

当两极间电压为-U时, 电场力方向反向, 即方向向下, 大小不变, 油滴向下运动, 当匀速运动时,

F电+mg=kv′,

解之得:v′=3v, 选项 (C) 正确.

点评:本题实际上是结合平行板电容器考查对匀强电场中的场强E与电压U的关系、电场力F与场强E的关系的理解, 考查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注意将力学中的研究方法——受力分析、运动状态分析等迁移运用.

例6 (2008年重庆理综21题) 图4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 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 下板为待测物体, 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 极板上所带电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 若Q随时间 t 变化关系为Q=bt+a (a、b为大于零的常数) , 其图象如图5所示, 那么图6、图7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和物体速率 v 随 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 )

(A) ①和③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②和④

解析:由题意可知:

E=Ud=QdC=QdεS4kπd=4kπQεs,

可见E的变化规律与Q的变化规律相似, 所以E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为②.

Q=CU=εS4kπdUQ=bt+a,

所以bt+a=εS4kπdUd=εSU (t+a) /4πkb, 式中ε、S、U、a、k、π、b 都是定值、常数或常量, 令εSU/4πkb=k′, 则 d=k′ (t+a) , 所以待测物体离开固定极板的距离d随时间均匀增加, 即匀速移动, 所以速度图象为③, 综上所述 (C) 正确.

点评:本题以电容式速度传感器为背景, 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C=εS4kπd、电容定义式C=QU、板间场强E=Ed等公式的应用, 同时考查了对图象物理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正确解答此题, 既要深刻理解相关物理公式的意义.还要具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例7 (2008年上海物理23题) 如图8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 存在两个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Ⅰ和Ⅱ, 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 (不计粒子所受重力) .

(1) 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 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

(2) 在电场Ⅰ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 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 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

(3) 若将左侧电场Ⅱ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 (n1) , 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 (D不随电场移动) , 求在电场Ⅰ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

解: (1) 设电子的质量为 m, 电量为 e, 电子在电场I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出区域Ⅰ时的速度为 v0, 此后在电场II中做类平抛运动, 假设电子从CD边射出, 出射点纵坐标为 y, 有

eEL=12mv02 (L2-y) =12at2=12eEm (Lv0) 2

解得y=14L, 所以原假设成立, 即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坐标为 (-2L14L) .

(2) 设释放点在电场区域Ⅰ中, 其坐标为 (x, y) , 在电场Ⅰ中电子被加速到 v1, 然后进入电场Ⅱ做类平抛运动, 并从D点离开, 有

eEx=12mv12y=12at2=12eEm (Lv1) 2

解得xy=L24, 即在电场Ⅰ区域内满足此方程的点即为所求位置.

(3) 设电子从 (x, y) 点释放, 在电场Ⅰ中加速到 v2, 进入电场Ⅱ后做类平抛运动, 在高度为 y′处离开电场Ⅱ时的情景与 (2) 中类似, 然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经过D点, 则有

eEx=12mv22y-y=12at2=12eEm (Lv2) 2vy=at=eELmv2y=vyLnv2

解得xy=L2 (12n+14) , 即在电场Ⅰ区域内满足此方程的点即为所求位置.

点评:本题是一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 在与力学知识结合中巧妙地把电场概念、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功能关系等联系起来命题.综合性强, 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与解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要注意将力学中的研究方法迁移运用, 从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入手,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从能量的观点入手, 应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从动量的观点入手, 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结合相关电场知识, 解决具体问题.并要注意数学知识在解答物理问题中的运用.

四、考查科学的研究方法

例8 (2006年全国高考题) ab 是长为 l 的均匀带电细杆, P1、P2是位于 ab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 位置如图9所示.ab 上的电荷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 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 E1>E2

(B)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 E1>E2

(C)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 E1<E2

(D)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 E1<E2

解析:杆上的电荷不能作为点电荷处理, 不能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计算场强的大小, 但可以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P1、P2两点的场强大小, 并比较场强方向的关系.

先分析 ab 杆在P1处产生的场强.在杆上取一点 a′, 使 a′P1=aP1=l/4, 如图10所示.由于杆上的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由对称性可知 a′P1段上的电荷在P1处产生的场强, 与 aP1段上的电荷在P1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相互抵消, 合场强为零.所以整个杆在P1处产生的场强E1.等效于 a′b 段上的电荷在P1处产生的场强, 即杆上 l/2长度上的电荷在离开其左端 a′的l/4处产生的场强.

而 ab 杆上的电荷在P2点产生的场强E2, 是 l 长度上的电荷在离开其右端 b 点的 l/4处产生的场强.比较可知,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 且E1<E2, 选 (D) 正确.

点评:本题需要确定的是杆上的电荷形成电场, 分析解答此题, 我们用到了对称法、等效法, 这类问题只根据场强的定义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

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解析电场问题中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用比值法定义场强, 用类比法、等效法研究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等.近年来高考对“电场”注重研究方法的考查,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2007高考与代词考查热点 篇8

一、考查代词it,that,(the)one(s),those等的用法

解析:it和that都可以替代“the+单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都是特指。但it指代前面提到的“同一”事物,而that却指前面提到的“同类”事物。one替代“a+单数可数名词”,表示泛指。特指的the one相当于that;the one复数形式the ones,在口语中也常用those代替;当后面有of短语时,一般用that或those。当有前置修饰语时,只能用one(s),如the red one。one(s),the one(s),those,that都是替代“同类”事物,其中只有that可替代不可数名词。另外,it的用法考查还包括强调句型结构“It is(was)+…that(who)+…,辨别强调句型看把以上结构去掉,剩下的句子是否完整。it的用法还考查作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的用法。

07高考试题:

1.-There is still a copy of the book in the library.Will you go and borrow________?(07陕西16题)

—No,I’d rather buy_________in the bookstore.

A.it;one

B.one;one

C. one;it

D.it;it

思路点拨:选A 根据语意,it特指前面提到的a copy of the book,而后面的意思是:我要到书店去买同样的一本,相当于a book,表示“同一”概念。

2.—Have you heard the latest news?-No,What________?(07全国Ⅰ21题)

A.is it

B.is there

C. are they

D.are those

思路点拨:选A

根据语意,it特指前面提到的the latest news,是不可数名词,不能选those/they。

3.__________ fell funny watching myself on TV.( 07全国27题)

A.One

B.This

C.It

D.That

思路点拨:选C

这里考查的是it作形式主语的用法,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watching myself on TV,其它选项都不可以作形式主语。

4.It is 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__________is of importance.( 07重庆27题)

A.which

B.it

C.that

D.this

思路点拨:选C

这里考查的是“It is(was)+…that(who)+…”构成的强调句型结构,被强调部分是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所以只能选that。

5.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met gets around much more rapidly than________in the newspaper.(07辽宁27题)

A.it

B.those

C.one

D.that

思路点拨:选D

这里考查的是that的用法,表示指代作用,相当于the one/the+n,根据句意,此处that相当于the information。

6. —He got his first book published.It turned out to be a bestseller.

—When was_______?

—__________was in 2000 when he was still in college.(07浙江16题)

A. that;This

B.this;It

C.it;This

D.that;It

思路点拨:选D根据句意,这里第一空考查的是that的用法,指代过去的情况,第二空是强调句型的省略,完整句子应该是“It was in 2000 when he was still in college that he got his first book published”。

7.________worries me 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07山东24题)

A.This

B.That

C.What

D.It

思路点拨:选D

这里考查的是“作形式主语的用法,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其它选项都不可以作形式主语。

8.He didn’t make_________clear 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 07天津1题)

A.this

B.that

C.it

D.these

思路点拨:选C

这里考查的是it作形式宾语的用法,真正的宾语是后面的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其它选项都不可以作形式宾语。

9.Little joy can equal________of a surprising ending when you read stories.(07四川32题)

A.that

B.those

C.any

D.some

思路点拨:选A

这里考查的是that的用法,表示指代作用,相当于the one/the+n,根据句意,此处that相当于the joy。

二、考查ever-,some-,any-,no—与-thing,-one,-body构成的复合小定代词

解析:这类不定代词everything(一切事,最重要的事);everyone=everybody(每个人,所有人);something(某事,重要的人或事物),someone=somebody(某/有人,重要的人);

anything(什么事物,任何事物,无论什么事物;anyone=anybody(任何人,无论谁,重要的人); nothing(没有东西,什么也没事,不重要的人或事);no one=nobody(没人,不重要的人)等。它们还与别有词构成习语,如for nothing(徒劳,免费),nothing but(仅仅,只不过)等等。

07高考试题:

10.Jim sold most of his things.He has hardly_________left in the house.(07重庆21题)

A.anything

B.everything

C.nothing

D.something

思路点拨:选A

根据句意,在房间里他几乎没什么东西剩下了,这里否定词hardly和anything连用表示“几乎没什么了”。

11.The book is of great value._________can be enjoyed unless you digest it.(07福建23题)

A.Nothing

B.Something

C.Everything

D.Anything

思路点拨:选A

根据句意,书价值很大,但除非你细细咀嚼,否则什么也不能享受到,所以,应该选nothing,表示“没有东西”。

12.The mayor has offered a reward of 5000 to_________who can capture the tiger alive or dead.(07上海)

A.both

B.others

C.anyone

D.another

思路点拨:选C

根据句意,应该表示“任何能够抓住老虎的人”,所以要选anyone。

13.Could I speak to_________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Sales,please?(07山东22题)

A.anyone

B.someone

C.whoever

D.no matter who

思路点拨:选C

根据句意,应该表示“任何负责国际销售的人员”,选whoever,它引导名词性从句,相当于anyone who。

三、考查both,all,neither,either,any,none等表两者和多者的不定代词的用法

解析:1.表示两者“都”用both,表示两者“都不”用neither,表示两者中的“任一”用either。

2.表示多者“都”用all,表示多者“都不”用none,表示多者中的“任一”用any。

3. none可指人或物,一般要接表示范围的of短语,可以回答how many;而no one只能指人(=nobody),不能接of短语,可以回答who。另外,none可指代文中的不可数名词,表示“毫无”。

4.all单独使用,或者后接一个定语从句,或者前面有物主代词时,意为everything或the only thing(s)。

07高考试题:

14.-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erformance today?

—Great!_________but a musical genius could perform so successfully.(07江西28题)

A.All

B.None

C.Anybody

D.Everybody

思路点拨:选B

none but表示“只有”,根据句意,应该表示“只有音乐天才才能演奏的如此成功。

15.Last week,only two people came to look at the house,_________wanted to buy it.(07安徽34题)

A.none of them

B.both of them

C.none of whom

D.neither of whom

思路点拨:选D

这里考查的虽然是介词+whom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但因为前面是two people,而且语意是否定含义,所以选neither of whom。

四、考查(a) little,(a) few,a bit等词的用法

解析:a little和little修饰或代替不可数名词,与much相对,表示“多”;a few和few 修饰或代替可数名词与many相对,表示“少”。a little和a few含肯定语气,

little和few含否定语气。一般说来,在only,just,still,quite,can,not等词后用a little或a few;在very,so,some,the,no等词后用little或few。

07高考试题:

16.He has made a lot of films,but_________good ones.(07北京27题)

A.any

B.some

C.few

D.many

思路点拨:选C 根据句中连词but,可见后面含义应该是“好电影不多”,few指代可数名词,表示“没几个”。

五、考查人称代词主格与宾格的用法

解析:人称代词的主格在句中作主语,宾格在句中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这考点现在由于比较简单,所以出现的一般不多。

07高考试题:

17.To save class time,our teacher has________students do half of the exercise in class and complete the other half for homework.(07湖南27题)

A.us

B.we

C.our

D.ours

思路点拨:选A

根据句意,只有us可以作宾语,与students构成同位语结构。

附录:其他知识点归纳:

除了以上代词考点外,还常考以下知识点,归纳如下:

1、考查each,every等的用法

every只能作形容词,在名词前作定语;each可作形容词也可作代词,可作主语、宾语和同位语。表示“每隔”用every,不用each。如every three days每三天,every third day,每逢第三天,every other day每隔一天,every three meters每(隔)三米,every three minutes每(隔)三分钟。

2、考查another,(the) other(s),else;the rest等的用法

another或“another+单数可数名词”泛指“另一个,有一个,再一个”,其复数形式是others或“other+复数名词”泛指“别人或别的物”,有some…others(一些…另一些…”之搭配。the other(+单数可数名词)特指两者中的另一个,常有one…the other(一个…另一个…)的搭配;其复数形式the others或“the other+复数名词”特指在某些人或物中,除去一部分后,“其余的”“剩下的”人或物。

another还可用于“another+基数词或few+复数名词”中。与“数词或some+more/other+复数名词”相当。注意下列固定用法:other than(除……外),each other, one another(相互),one after another(一个接一个),“any other+单数名词”(别的/其他的任何一个)。else只能放在复合不定代词或者疑问词后。the rest既可代替可数名词,也可代替不可数名词。而another,other,others,the other(s) 只能代替可数名词。

3、考查反身代词的用法

反身代词在句中可以作 enjoy, teach, hurt, buy, introduce等动词和by, for, to 等介词的宾语,还可以作主语或宾语的同位语,可译作“亲自,本人”,但不能作主语, 提示:要留意含oneself的短语: be oneself 身体正常;Make yourself at home! 别客气!; make yourself understood使你的话被人理解等等。

4、考查疑问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疑问代词有what, which, who, whom, whose等。用法要点如下:what除可用来询问人的身份外,一般指物;which可指人也可指物;who, whom, whose一般指人。没有一定的范围时,用what, 意为“什么”;有一定范围时,用which, 意为“(其中的)哪一个”。

5、考查some, any的用法

表示“一些”,一般说来,肯定句中some,否定句中用any;但在表示请求、建议、邀请或希望对方作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中用some。

上一篇:女性消费品广告下一篇:大学生沙滩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