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2024-05-3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精选七篇)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篇1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综合治疗,护理

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是发生在女性中的常见疾病, 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很容易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sequelae of PID, SPID) , 临床中常常将其称为慢性盆腔炎[1]。该病具有较好的反复性, 病程时间也比较长,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2]。随着社会发展与开放, 本病患者日益增多, 单一的抗生素治疗难以到达病所, 反复应用多已产生耐药。2010年8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9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并密切观察, 给予精心的护理, 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9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 病程0.5~3.2年, 平均0.8年, 年龄21~44岁, 平均33.4岁。90例患者均符合2006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推荐的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标准[3]。

1.2 方法

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控制炎症, 包括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治疗、外敷紫草油纱、照红外线。

1.2.1 中药保留灌肠

使用慢盆灌肠液70 ml, 将药液倒入带毛菲氏滴管的灌肠袋中, 温度以39℃~41℃为宜, 患者取左侧卧位, 使臀部接近床沿, 垫高30 cm, 肛管涂少许石蜡油, 缓慢从肛门插入直肠15~20 cm。然后, 将药液滴入其中, 滴速:60滴/min;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患者有便意, 应使其放松腹肌, 从而减轻盆腔的内压, 缓解其肠道痉挛, 并在灌完后后给予适当的卧床休息。灌肠最好选择在每晚睡觉前, 解干净二便后才执行。尽量使药液保留1 h以上。每晚一次, 7 d为一疗程。

1.2.2 针灸治疗

采用电针方法。选取穴位:气海、关元、子宫穴 (双) 、三阴交、太冲 (双) 。取仰卧位, 选定穴位, 常规皮肤消毒, 针具选用0.25 mm×25 mm的不锈钢针灸针, 进针后加电, 使用6805型电针治疗仪加电, 治疗约30 min, 1次/d, 7 d为一疗程。

1.2.3 外敷紫草油纱

外敷紫草油纱 (佛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 紫草经加工提取有效成分后加入透皮促进剂月桂氮卓酮制成外敷药) 外敷下腹脐耻间盆腔位置, 1次/d, 1 h/次。

1.2.4 红外线照射

患者取仰卧位, 露出下腹部皮肤, 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 距离皮肤约30 cm。治疗约30 min, 1次/d, 7 d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3]中临床疗效标准进行评估, 分为4个等级, 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2 结果

经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加上精心的护理, 90例患者, 治愈40例, 显效32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7.8%。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的病程时间长, 多数的临床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 从而影响其整体治疗。因此, 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并且耐心听取患者主诉, 积极消除心理顾忌。同时, 应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 有效的消除疑虑。护理人员应全面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的保健知识和治疗方法及效果, 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 应采取温和的语气, 并且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提高抗病信心。另外, 在患者治疗前应积极向患者说明中药保留灌肠和针灸治疗及红外线治疗的基本情况, 加强认识, 有效消除其紧张和焦虑等心理。

3.2 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护理人员应全面向患者介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具体情况, 从而取得患者的临床配合, 便于更好的实施。采用夜晚灌肠, 因为晚上肠蠕动减慢, 有利于药物在直肠内保留时间长, 利于药物吸收。灌肠前瞩患者排空大小便, 插管长度为15~20 cm, 并妥善固定, 严防导管脱出、扭曲。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动作粗暴损伤直肠黏膜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嘱其全身放松以利于减轻腹压。观察病情变化, 在灌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悸、出汗和腹部胀满不适, 若出现上述症状, 应减慢灌肠速度或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出现便意, 嘱大口呼气, 并减慢滴速。灌肠后注意观察患者大便次数、质、量, 并做好记录。

3.3 针灸治疗的护理

针灸治疗前询问患者是否已经进食, 避免空腹状态下行针灸治疗发生晕针。让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 实施过程中应叮嘱患者保持身体放松, 并且及时消除其顾虑, 有效降低滞针和弯针的发生。操作过程中, 一旦出现晕针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处理, 并且注意保暖。行电针时电量以舒适为宜, 电量过大会引起患者不适, 要时常询问患者电量是否合适。出针时要仔细检查针口是否有出血, 有出血则要用棉签按压止血。治疗结束应帮助患者及时穿衣, 防止受凉感冒。

3.4 外敷紫草油纱的护理

外敷紫草油纱前指导患者排净二便, 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取仰卧位, 用紫草油纱外敷下腹脐耻间盆腔位置, 并且要使紫草油纱紧贴下腹部皮肤, 利于药物的吸收, 1次/d, 1 h/次, 治疗结束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 做好相关知识宣教, 指导患者注意下腹部保暖, 月经期暂停敷药。

3.5 红外线照射的护理

咨询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照射红外线前应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瘢痕、溃疡, 红外线灯照距应不少于20 cm, 并咨询患者受热情况, 检查皮肤耐受程度与灵敏性 (特别是开腹术后周围皮肤的麻木, 患者换药后2 h内不进行照射, 避免红外线与碘酊、酒精互相发生作用导致过敏 (如瘙痒、水泡、红肿) 。叮嘱患者家属勿将衣服、被子覆盖在灯上以免引起着火, 不要随便调节灯距, 冬天注意患者保暖情况, 夏天注意周围空气流通, 适时巡查患者。

3.6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 尤其加强个人卫生、营养状况及身体锻炼等方面的宣教, 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摄入清淡和易消化且富含有较多营养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摄入。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身体锻炼, 进一步增强其体质,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提高患者对个人卫生的认识, 降低不良生活习惯。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生殖方面的宣教, 注重个人卫生的保持, 有效保持会阴的清洁。

4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SPID) 是女性中的常见疾病, 在临床中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对患者的影响也比较大, 临床中常常将改变称之为盆腔慢性炎症[4]。但是随着临床中人们对该病的不断研究, 临床中将其分为近期与远期后遗症两种[5]。前者一般包括肝周围炎、卵巢脓肿及输卵管炎等疾病, 后者常常表现为不育、异位妊娠及慢性盆腔痛等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该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 临床中如何有效的治疗盆腔炎后遗症是医师们关注的重点。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中医治疗中, 属于“少腹痛”和“带下病”等疾病的范畴, 该病多数是由于身体虚寒和气滞血瘀所致。临床中常常以解毒化瘀和清热利湿为临床治疗原则。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分析, 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给予中医治疗效果明显, 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组方中丹参、莪术和赤芍及血蝎具有较好的活血化淤和清热解毒及行气止痛的功效, 直达患者的病灶,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中采用中药直肠灌注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是有效依据女性身体特点而制定的治疗方案, 能够有效促使药物直达病根, 且提高药物的治疗药性。同时, 这种治疗方法的毒副作用比较小, 且患者的肠胃也比较容易吸收, 有效减少传统治疗方法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这种治疗方法还能够充分发挥局部用药的作用, 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药物浓度, 更好的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 软化纤维组织。与此同时, 临床中应用该方法治疗还能够更好的促进炎症病灶吸收, 提高患者的新陈代谢, 较快的发挥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内平衡影响较小, 充分的发挥药物的药学特性, 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由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属于一种急性盆腔炎, 常常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 加之病程时间比较长, 很容易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盆腔炎是由需氧及厌氧菌混合感染所致, 应用抗生素效果不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由炎症包块形成组织粘连, 瘢痕挛缩, 血运受阻, 造成全身给药难以达到局部组织, 引起效果不佳。采用中药灌肠疗法同时结合其他治疗, 针刺可疏通经络气血和扩张血管的效果, 能够较快的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同时, 针刺治疗还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血管通透性的升高, 大大减少炎症的渗出, 充分的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最终达到炎症消除的治疗效果。而外敷紫草油纱, 紫草性凉, 具有凉血、活血、解毒、清热祛湿等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紫草有效成分紫草素具有较强的抑制病原微生物、抗炎及扩张血管的作用。使用红外线治疗, 其产生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状态, 增强新陈代谢加强局部营养, 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使组织自身发生变化, 炎细胞发生改变达到消失、止痛和灭菌的效果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在治疗中加入精心的护理是必要的, 可以使患者在治疗前对即将进行的治疗有认识, 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可以使患者在治疗中密切配合治疗,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患者在治疗后注意自己的平时卫生习惯, 增强信心, 继续接受治疗, 以利于早日康复。

笔者所在科室通过中药保留灌肠、针灸、外敷紫草油纱、红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 加上精心的护理, 90例患者, 治愈40例, 显效32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达97.8%。仍需要继续努力, 改进完善治疗护理方法, 使患者受益。

综上所述, 临床中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是可行的,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临床效果。同时,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的护理, 更好促使患者配合临床治疗, 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6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47-253.

[3]陈霞.红藤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5) :125.

[4]赵桂新.宫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72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8) :92-93.

盆腔炎后遗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篇2

【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动物模型作为盆腔炎后遗症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开发新药的重要载体,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目前SPID动物造模方法进行总结,从手术及非手术方面对其建立的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盆腔炎性后遗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042-0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1](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SPID)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而发生的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破坏、粘连、增生、瘢痕、积水及肿物形成等一系列的后遗症,既往称慢性盆腔炎。可引起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常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动物模型对于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SPID 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SPID 的造模方法也在逐渐完善,现总结如下。

1手术法

11异物置入诱发的模型将异物置入子宫体内,可引发局部炎性反应及机体的免疫反应。吴虓飞等[2]将大鼠麻醉后做背部纵切口,暴露右侧子宫,在卵巢下1cm处作一切口,将消毒后的塑料管放入子宫内,并与子宫切口缝合固定,观察子宫明显红肿,子宫壁增厚,较左侧的子宫明显变粗,子宫明显肿胀,即完成造模。

12化学性烧伤诱发的模型目前通常采用苯酚胶浆法,因该法操作简单,造模成功率高,因而在SPID大鼠模型中应用较广泛,通过苯酚对局部组织的化学性烧伤而达致炎目的,建立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研究中常用苯酚胶浆( 苯酚、西黄芪胶、甘油加水制成或由液化苯酚、蒸馏水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配置而成)。马云等[3]采用一侧子宫注入,麻醉大鼠后,于下腹部正中切口2cm,暴露子宫,用注射器,于子宫分岔处进针入子宫腔内,朝右侧方向缓慢推注苯酚胶浆,术毕,逐层关腹,造模完成。吕晓军等[4]亦采取开腹单侧注入苯酚胶浆法,使子宫内膜腔壁结构改变,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及坏死,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造模成功。刘庆等[5]采用盐酸致炎法,麻醉大鼠后,行剖腹术,暴露子宫,向双侧宫腔注入03mol/L盐酸,以管腔充盈为度,关腹。镜下可见管壁变薄,部分上皮变性、脱落,黏膜下层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造模成功。

13器械损伤联合细菌感染诱发的模型机械损伤和慢性刺激也是诱发盆腔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指出[6],使用宫内节育器者较不使用者患盆腔炎的危险提高,有宫腔操作史的患盆腔炎的危险率明显增高。临床研究者在细菌感染致炎造模方法基础上加入了机械损伤这一操作,造模成功率高,故被越来越多的采纳运用。而手术法与细菌法相结合方便了模型的建立,临床上常采用单一细菌联合机械损伤法盆腔炎模型和混合细菌联合机械损伤法盆腔炎模型两种。

131单一细菌联合机械损伤法盆腔炎模型目前临床[7-9]多采用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造模方法是开腹后暴露并固定右侧子宫,用注射器抽取大肠杆菌悬液,用机械损伤子宫内膜组织后注入菌液,按照病理观察指标及积分标准评判,实验组与空白组指标差异性显著提高,造模成功。

132混合细菌联合机械损伤法盆腔炎模型法杨林波等[10]将大鼠子宫暴露后,将混合细菌悬液(按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2∶1的比例)在注射器机械损伤子宫内膜组织后注入宫腔,肉眼观察到模型组盆腔充血,纤维组织粘连明显,即成功制备动物模型。孙晶等[11]用乌拉坦进行腹腔麻醉,麻醉满意后,动物取俯卧位,固定头和四肢于操作台上。背部碘伏消毒,分别取双侧子宫、输卵管、卵巢体表投射区切口,长约1cm,用眼科手术器械找出子宫,用注射器抽取混合细菌悬液(按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1∶1比例),沿输卵管-卵巢方向于宫腔内缓慢注射,每侧注入01ml菌液,缝合切口处肌肉组织及皮肤,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提示造模成功。师伟等[12]亦使用混合菌加机械损伤造模法造模成功。

2非手术法

因临床多数盆腔炎患者是由病原体从外生殖器上行感染所致,主要包括外源性病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支原体等)和内源性病原体(需氧菌和厌氧菌),当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发生变化时,下生殖道的病原体上行,或外源性病原体侵入,均可导致盆腔炎发生,因而非手术即病原体下行感染所诱发的动物模型更接近人类盆腔炎。

21沙眼衣原体感染小鼠模型陈木开等[13]通过对小鼠阴道内接种小鼠肺炎沙眼衣原体,21d内输卵管发生急性炎症,21d后输卵管出现扭曲、积水等慢性炎症,提示造模成功。Jalal H等[14]在沙眼衣原体接种前,将小鼠皮下注射醋酸甲羟孕酮 25mg,实验组分别于阴道内接种30μl E型Ct悬液( 约25×107IFU/ml) ,对照组接种 30μl SPG,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35d后实验组小鼠双侧子宫增粗,呈气球样肿胀,质硬,宫腔内积脓积液,证明造模成功。韩建德等[15]通过对小鼠阴道内接种肺炎沙眼衣原体,3周后输卵管出现扭曲、阻塞、积水等慢性炎症,提示造模成功。

22解脲支原体感染模型因人是支原体的唯一宿主,Taylor Robinson 等[16]发现用雌激素将小鼠预处理的方法,可以成功的建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模型,而没有经过雌激素预处理过的小鼠,无法在生殖道完成定植。这种造模方法一直在解脲支原体研究中广泛的借鉴、应用。Zhu GX等[17]将小鼠用E2预处理后,在阴道注射解脲支原体悬液,3周后肉眼可见子宫及输卵管一定程度的水肿,光镜下观察间质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腺体扩张增生,提示造模成功。Shkarupeta 等[18]参照 Taylor Robinson 的造模方法,用 BALB /c 小鼠建立了人型支原体感染的模型。刘弘等[19]采用雌性小鼠制模,造模前小鼠阴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培养均为阴性,然后将小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每周1次,共4次。第二次注射后在阴道接种解脲支原体感染液,待液体被阴道载膜完全吸收后放回笼内,分笼喂养。每天接种1次,连续3次。1周后再加强接种感染液1次。造模结束后1周取小鼠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液体培养。模型组肉眼可见输卵管水肿,光镜下观察载膜层及间质中性粒细胞的不同程度的浸润,腺体扩张或增生,间质疏松水肿,提示造模成功。

23解脲脲原体感染小鼠模型郑冰洁[20]在研究解脲脲原体14血清型BALB/C小鼠感染模型中发现,将小鼠经雌激素预处理后经阴道接种无菌Uu液体培养基及颜色改变单位浓度为1×107CCU/ml的各型标准菌液,21d后送病理,1/3/11/8以慢性炎症为主,表现为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宫腔腺体扩张粘连等。为进一步准确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动物模型做了准备。

24淋病奈瑟菌感染大鼠模型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是人类,淋病研究一直为缺乏有效的动物模型所困扰。人类细胞膜上存在多种参与淋病奈瑟菌黏附定植的特异性受体,如菌毛受体hCD46、Opa蛋白受体hCEACAM1等。因此,表达hCD46和hCEACAM1的转基因小鼠可望成为淋病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Jerse[21]将雌二醇缓释药丸植入小鼠的真皮内,同时再注射抗生素,取淋病奈瑟菌混悬液接种于小鼠阴道内,成功建立了较好的淋病奈瑟菌小鼠感染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疫苗研究方面的深入探讨。刘海鹏等[22]利用 17-β-雌二醇将小鼠预处理后,取淋病奈瑟菌混悬液用加样枪接种于小鼠阴道内,动态监测小鼠阴道分泌物,发现小鼠感染时间并不是很长,需进一步研究。

25非手术化学烧伤法诱发的模型付桂香等[23]用锥形静脉切开针,进入阴道深部注入苯酚胶浆,模型组左侧子宫内膜腺上皮明显增生增厚,上皮层次明显增多,核分裂相较多见,上皮细胞有变性坏死,呈扁平状,上皮下增生的淋巴细胞较多,成功制作了大鼠阴道及宫颈炎模型。

3小结

随着对盆腔炎后遗症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动物实验模型亦在不断地演变。只有选择与人类盆腔炎相近的感染源、感染途径、病变特点的动物实验模型,才能提高动物模型与临床疾病的一致性,进一步较客观地评价出药物的疗效。临床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是有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引发的,属于一个慢性迁延的过程,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盆腔炎性后遗症动物模型所采用的造模方法为手术联合细菌感染或单纯化学烧伤的方法,国外多采用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阴道上行感染动物模型,所复制的模型大多是在急性感染阶段,并不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变特点。而下生殖道长期上行感染病原菌及手术急性感染期后的慢性迁延期,较符合临床发病情况与诊段。国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主要通过阴道上行感染需氧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而致的疾病,建议应进一步开展不同感染源阴道上行感染致炎模型的研究,如能造模成功,其药物疗效就更有针对性,治疗盆腔炎后遗症的中药新药的药效学评价体系将更科学、规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8-264.

[2]吴虓飞,金翠英,周建平,等.参灵胶囊对动物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 : 79-84.

[3]马云,罗艳琴,宋路遥,等.菝葜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研究[J] South Med Univ, 2013, 33(1): 145-149.

[4]吕晓军,何开勇,潘望平,等.赤母妇炎宁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4):23-28.

[5]刘庆,吴高媛.中药穴位注射加CO2激光照射对大鼠子宫内膜炎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6(7):413-416.

[6]何品姝.放取宫内节育器与人工流产术后感染的问题[J].现代医药卫生,2003, 19(10):1315-1316.

[7]谷风,陶红星,沈祖泓,等.泽丹冲剂对盆腔炎性大鼠子宫 TGF-β1、 Smad 3 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5,33(1):120-122.

[8]张三元,闻莉.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建立[J] 医学研究通讯,2001,33(2):11-14.

[9]向绍杰,孟莉,乔敏,等.盆炎净颗粒对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影响[J]2009,26(5):17-19.

[10]杨林波,江伟华,巴东娇,等.柳叶蜡梅灌肠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4):344-345.

[11]孙晶,陈莹.妇炎宁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的影响, [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7):1729-1732.

[12]师伟,刘瑞芬,杨晓娜,等.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雌性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2.

[13]陈木开, 韩建德, 陈小红, 等. M oPn沙眼衣原体致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的初步研究 [J]. 中国人畜共患病杂志, 2004, 20(8):687.

[14]Jalal H,Verlander NQ,Kumar N,et al.Genital chlamydial infection: association between clinical features, organism genotype and load[J].J Med Microbiol,2011, 60( Pt 7) : 881-888.

[15]韩建德,陈木开,李斌,等.沙眼衣原体致小鼠输卵管炎的病理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5):520-522,532.

[16]Taylor Robinson D,Furr PM.Observations on experimental colonisation of mice by ureaplasmas of human origin. Med Microbiol, 2002( 51) : 866-870.

[17]Zhu GX, Lu C, Chen CJ,et al.Pathogenicity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Ureaplasma parvum in the lower genital tract of female BALB/c mice [J].Can J Microbiol,2011,57 (12): 987-92.

[18]Shkampeta MM, Govorun VM. Experimental Mycoplasma hominis Infection of the genital tract in BALB /c mice [J]. Immunology and microbiology,2004,1: 53-56.

[19]刘弘,赵红,苑贺英,等.解脉支原体血清8型感染小鼠盆腔炎症性疾病模型的建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2):98-100,121.

[20]郑冰洁.生殖道支原体流行病学研究及BALB/c小鼠下生殖道感染模型建立[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2014:31-72.

[21]Jerse AE,Wu H,Packiam M,et al.Estradiol-Treated Female Mice as Surrogate Hosts for Neisseria gonorrhoeae GenitalTract Infections [J].Front Microbiol,2011,2:107.

[22]刘海鹏,廖芳.淋病奈瑟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5,5(6):762-764.

[23]付桂香,李平,贾丽娜,等.妇科消炎0号在大鼠和小鼠的抗炎和抗菌作用[ 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7(14):1233-1237.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篇3

关键词:盆腔灌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而发生的一系列后遗症, 近期后遗症主要包括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腹膜炎等。远期后遗症主要包括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及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严重影响到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就当前来说, 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局部灌注疗法等。我院对80例盆腔炎性疾后遗症病患者采取盆腔灌注疗法及深部热疗辅助药物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8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均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6岁, 平均年龄 (29.54±5.76) 岁;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病程为 (3.75±1.24) 年, 其中1年以上者31例, 1年以下者9例;由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导致的继发性不孕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 (29.22±5.58) 岁;病程2个月~9年, 平均病程为 (3.68±1.33) 年, 其中1年以上者29例, 1年以下者11例;由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所导致的继发性不孕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抗生素。对照组患者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加盆腔深部热疗, 使用7~10d为一个疗程。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盆腔灌注疗法进行治疗, 灌注液为0.2%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 L+4000IU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注射液5mg, 共用3次, 两次之间间隔5d[2]。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判定标准补充建议判断疗效。

痊愈:治疗之后症状、实验室检查、体征都恢复正常;显效:治疗之后症状消失, 妇科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 实验室检查有一定恢复;无效:治疗之后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录入到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当P<0.05时,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治疗15d后, 实验组患者痊愈30例, 显效6例, 有效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是95.00%;对照组患者痊愈24例, 显效6例, 有效2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是80.0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 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盆腔灌注疗法针对病灶直接给药, 局部药物浓度和药物利用度均较高, 且操作简单, 不易产生耐药性,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好[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我院对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和盆腔灌注疗法辅助药物治疗, 均取得了一定的的临床疗效。其中盆腔灌注疗法辅助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玉芳, 冯佩珠, 罗家琼, 等.盆腔灌注疗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6) :1041-1043.

[2]马晓贤, 郑雪绒, 张玲, 等.红藤汤灌肠及离子导入配合西药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J].陕西中医, 2010, 31 (9) :1186-1187.

[3]袁秀红, 高霞, 刘向莲, 等.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144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29) :4541-454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篇4

【关键词】盆腔炎;不孕不育;孕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15例盆腔炎患者,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非盆腔炎女性患者215例进行对比分析。盆腔炎组患者年龄在23~37岁,患病时间在3个月~7年,其中有生育史的121例,有人流史的94例。非盆腔炎组患者分别来自耳鼻喉科、骨科、普外科等,年龄在24~38岁,其中有生育史的120例,有人流史的9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1.2 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1] 患者夫妻二人同居超过2年,或未婚同居超过1年,性生活正常,且男方无生殖功能疾病,两者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仍未能受孕者即判断为不孕。

1.3 研究方法 ①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包括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手术史、月经时间、避孕时间、性行为次数等。②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采集宫内分泌物进行活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不孕症及输卵管梗阻的情况 盆腔炎组患者发生输卵管梗阻的概率明显高于非盆腔炎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盆腔炎组患者发生不孕症的比例达到41.86%,明显高于非盆腔炎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2.2 盆腔炎组患者中不孕症人员和正常受孕人员的宫颈分泌物致病微生物含量分析 不孕症患者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相关致病微生物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受孕组,P<0.05,具有統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不孕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但是目前,临床上认为盆腔炎导致的输卵管阻塞会导致不孕的可能性增高。有研究指出,盆腔炎首次发作后,患者不孕的可能性为13%,第三次发作后则可达到60%以上[2]。盆腔炎引起的子宫内膜的相关炎症也会向上蔓延,导致输卵管内膜炎的发生,从而发生输卵管间质充血、水肿、白细胞侵润[3],严重的会导致输卵管闭塞或退行性形变,阻塞输卵管道,造成输卵管道的闭塞,影响受孕效果。另外,盆腔炎症会改变阴道内的酸碱环境,对精液进行稀释,从而减弱精子的穿透能力和活力,导致不孕的发生。

从以上分析研究中,可以明确得出结论,盆腔炎可能会诱发患者输卵管阻塞或闭锁,影响受精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患者不孕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晓锋,海燕.盆腔炎性疾病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6):822-824.

[2]罗欣,漆洪波.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不育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4(4):256-257.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 (第7版) 中的有关诊断标准制定[1]。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 (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版) 》中“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诊断标准制定。

1.2 纳入标准

均符合西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结证;年龄18~50岁。

1.3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 或>50岁;中医辨证不属于湿热瘀结证者;妊娠或近期准备妊娠的妇女, 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肝、肾和精神病等严重疾患者。

1.4 方法

1.4.1 分组

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的研究方法, 60例病例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灌肠组 (治疗组) 30例与奥硝唑组 (对照组) 30例进行试验对照。对照药物奥硝唑为阳性对照药, 该药是目前国内疗效较为肯定的同类药物, 符合公认有效、类同可比的原则。

1.4.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赤芍15g、透骨草15g、元胡15g、半枝莲15g、王不留行24g、路路通24g、制乳没各15g, 加水1000ml, 将上药水煎浓缩至100ml备用 (医院中药房代煎) 。灌肠方法:药温保持在39.0℃, 患者排空膀胱、直肠, 取侧卧位, 以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肛门, 深度在12~15cm, 然后将药液导入容器内于30min内缓慢注入, 1次/d, 月经期间暂停。药注入完后, 嘱患者将臀部抬高, 尽量延长保留时间, 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对照组:奥硝唑分散片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375, 规格:0.25g/片) 0.5g, 2次/d。两组患者用药14d为1个疗程, 所有患者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其他消炎药及治疗本病的其他药物。

1.5 观察指标

1.5.1 中医症候

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下腹痛、腰骶部酸痛、带下量多、外阴瘙痒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5.2 疼痛程度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作为镇痛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以视觉模拟尺的0端代表无痛, 10端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中间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以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上记号, 来表示疼痛的程度, 0分为无痛, 1~3分为轻度, 4~7分为中度, 8~10分为重痛[2]。治疗前后由患者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1.5.3 血液流变学

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使用BZS2300型血液流变检测仪进行检查, 治疗前后专人检测, 观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等项目。

1.6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 (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版) 》中有关疗效标准拟定[3]。临床控制:治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体征消失, 疼痛评分为0分, 妇科及理化检查结果均正常, 证候、体征积分减少≥95%;显效:治疗后腹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疼痛数字分级法由重度疼痛转为轻度疼痛, 妇科及理化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 证候、体征积分减少≥70%, 但≤95%;有效:治疗后腹痛症状减轻, 疼痛数字分级法疼痛下降1个级别, 妇科及理化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 证候、体征积分减少≥30%, 但≤70%;无效:治疗后腹痛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 妇科及理化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 证候、体征积分减少≤3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结果与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安全性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区别, 未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以及肾功能指标异常。

3 讨论

慢性盆腔痛属妇科多发病、疑难病, 为盆腔炎性疾病未能彻底治疗, 或患者体质较差, 病程迁延所致, 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从中医的角度出发, 盆腔炎性疾病症状表现复杂, 正气不足以御邪, 热毒湿邪结于下焦、困阻气机, 影响气血之畅行, 滞而成瘀, 血瘀又加重了湿热, 湿热瘀血互结、缠绵不解, 盘踞胞脉, 淤血内阻而致腹痛、痛经等病证;再加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导致了盆腔炎性疾病迁延难愈的病理特征。可见湿热和瘀血系本病关键所在, 盆炎灌肠方是针对“湿、热、瘀”这一病机要点而立方。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变特性的学科, 可反映血液黏度、微循环、血管壁通透性等状态, 对机体生命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直肠给药可使药液经直肠黏膜静脉丛吸收, 直接作用于盆腔, 药物局部浓度高, 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 消除局部充血水肿。慢性盆腔痛病程迁延不愈, 本研究之中药灌肠法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口服消炎药物疗法, 经证实科学有效, 而且其安全性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灌肠组 (治疗组) 30例与奥硝唑组 (对照组) 30例。治疗组采用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 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 且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炎灌肠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6-252.

[2]王恩真.神经外科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902-90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4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 年龄35~55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3年。对照组15例, 年龄34~53岁, 平均43.5岁;病程最短1.5个月, 最长4年。两组资料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以慢性下腹疼痛为主诉就诊。临床症状为无明显周期性的下腹钝性疼痛感、下坠感, 或伴腰骶部酸痛等症状, 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1.3 排除标准

①急性盆腔炎症者;②临床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③妇科检查及B超等理化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及其他器质性改变者、盆腔肿瘤;④因各种原因排斥中药治疗, 依从性差, 不能坚持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赤芍、丹参、三棱、莪术、昆布、海藻各15 g, 党参、黄芪、山药、生薏苡仁、黄芩、白芍、柴胡各10 g。20剂为一疗程, 一般1~3个疗程即可。

2.2 对照组:

桂枝茯苓胶囊:3片/次, 3次/d, 20 d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 治愈:患者自我感觉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自我感觉健康, 停止治疗1个月无复发;显效:治疗期间自我感觉疼痛症状可完全消失, 停止治疗1个月内仍产生盆腔疼痛感觉;有效:治疗期间及停止治疗1个月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但不能完全缓解, 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情绪和生活;无效:治疗期间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中, 治愈11例 (占36.67%) , 显效8例 (占26.67%) , 有效10例 (占33.33%) , 无效1例, (占3.3%) , 总有效率96.7%。对照组15例患者中, 治愈3例 (占20%) , 显效5例 (占33.33%) , 有效5例 (占33.33%) , 无效2例 (占13.33%) , 总有效率86.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患者长期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以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既往都有盆腔炎发作病史。现代医学认为其所产生的盆腔疼痛, 主要与炎症引起的粘连有关, 粘连限制了盆腔器官的活动, 研究表明, 粘连所引起的盆腔痛约占慢性盆腔痛的三分之一。其疼痛特点:非周期性, 呈慢性持续性钝痛。妇科检查时存在盆腔器官活动度欠佳, 双侧附件区增厚感, 可伴压痛。西医治疗本病仍以抗生素使用为主, 配合使用镇痛药物及对症处理。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临床表现盆腔组织破坏、形成瘢痕或增生及广泛粘连等, 主要表现为异位妊娠、反复发作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及慢性盆腔痛等, 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妇产科学》[2]中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有关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行中药灌肠结合磁疗治疗。对照组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 (29.4±4.5) 岁;病程为2~38个月, 平均病程 (16.4±2.5) 个月。观察组年龄24~36岁, 平均年龄 (28.2±4.1) 岁;病程为1.5~36个月, 平均病程 (15.8±2.0) 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上对比无,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行西药治疗, 静滴甲硝唑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观察组采用磁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磁疗治疗仪为ZPZ系列亿方妇科治疗仪 (延边亿方实业有限公司研制) , 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放置, 控制温度为46~52℃, 治疗时间为40 min, 且叮嘱患者而保留药物持续4 h以上。灌肠药方组成如下:红藤、土茯苓各30 g, 当归、生黄芪、夏枯草、丹皮、元胡及香附各15 g, 桃仁、路路通、皂刺及桂枝各10 g。水煎, 1剂/d。随证加减:若存在包块添炮山甲, 若明显热象加蒲公英与连翘, 若明显腹痛添加没药与乳香;若腰骶严重疼痛加续断与桑寄生;若带下量多加车前子、猪苓及泽泻;若寒湿严重加炒白术、炮姜、巴戟天、附子、苍术及羌活。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判定两组疗效:临床体征、症状消失, 行妇科检查提示附件区及宫体不存在压痛感, 宫颈无痛感判定为显效;临床体征与症状大幅度改善, 行妇科检查提示附件区或宫体压痛感轻微存在, 宫颈痛感为轻度判定为有效;临床体征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 以百分数 (%) 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 低于观察组95.3%;对照组复发率为16.3%, 高于观察组7.0%,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为妇科常见疾病, 多急性发作于免疫力降低或诱因激发, 病程长, 难以彻底治愈, 可反复多次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临床多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因素关联于医患双方, 包括未彻底治愈急性期盆腔炎、未规范医疗操作、未治疗下生殖道感染、性卫生及经期卫生不良以及宫内节育器者 (IUD) 等。据调查[3], 应用IUD者盆腔炎风险相较于正常人增加2.5~7.3倍, 且有更高的复发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即盆腔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而留下的一系列后遗症, 祖国医学将本病列入“带下”“月经不调”及“无子”范畴, 认为其病机为淤、热、湿、邪、毒, 常规西药疗效欠佳, 故而本组应用中药治疗。

本组应用自拟中药方, 其中当归、桃仁可补血活血、止痛消肿;黄芪益气补虚;红藤、夏枯草、土茯苓、丹皮可消痈止痛、解毒活血、清热利湿;桂枝、路路通可通脉温经活络;皂刺可透脓消毒;元胡、香附可理气止痛、散瘀活血。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理气之效。且现代药理学表明该组方能够稳定机体内环境, 对炎症进行抑制, 且对机体微循环予以改善, 增强免疫力, 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复发率低, 价格便宜, 在基层医院中亦可推广。中药灌肠法可促使静脉丛直接吸收中药且向盆腔组织弥散, 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加之磁疗下腹部可直接治疗病灶, 促进循环, 消肿消炎及镇痛, 疏经通络, 加快药物吸收等, 二者联合可有效消除炎症, 缓解腹痛。本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 低于观察组95.3%;对照组复发率为16.3%, 高于观察组7.0%,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报道相近[5]。

综上所述, 中医治疗盆腔炎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优良, 复发率低, 安全性高, 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反复发作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行中药灌肠结合磁疗治疗, 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 低于观察组95.3%;对照组复发率为16.3%, 高于观察组7.0%,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医治疗盆腔炎炎性疾病后遗症反复发作效果优良, 复发率低,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盆腔炎反复发作,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丰有吉, 李笑天, 何晓明.妇产科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钟娜.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16) :142-143.

[3]王双双.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21) :99-101.

[4]张丽萍.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36) :7735.

上一篇:把握好度下一篇:文本的个性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