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整理

2024-06-21

村庄整理(精选三篇)

村庄整理 篇1

1 新罗区村庄整理基本情况

新罗区下辖12个镇, 3个乡, 282个行政村。据统计, 每个行政村平均村域面积9.5 km2, 平均人口1105人①。1999年开始至今, 有121个村先后开展不同模式的村庄整理。一种是拆旧建新型, 主要针对城中村或城郊村, 如西陂镇陈陂村, 引入房地产开发机制, 采取部分整体拆迁改造、统一集中安置办法, 拆除现有村庄房屋, 按规划新建一批城镇社区, 用整理出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住宅、商业开发;第二种是迁建合并型, 主要针对较边远村庄, 比如雁石镇地质灾害村——民祠村, 整个村庄100多户, 在雁石集镇统一规划新村建设, 原有老村庄全部复垦;第三种是整改结合型, 主要针对经济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村, 在统一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前提下, 采取部分拆旧建新、村容村貌整治、环境治理等方式, 整理改造不符合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 优化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比如小池镇培斜村、岩山玉宝村。

2 新罗区村庄整理在规划上存在问题

2.1 布点规划滞后, 村庄布局较散乱

由于新罗区村庄布点规划于2006年委托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 起步较晚, , 规划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造成村庄布局比较散乱, 农村居民点遍布各个角落, 房屋座落参差不齐, 不仅给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而且也影响了村容村貌。

2.2 村庄缺乏统一规划, 基础设施较落后

大部分村庄由于早期没有规划, 农民建房缺少指导和依据, 随意性大, 房屋杂乱无章、“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排水和环卫等基础设施滞后, 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设施匮乏,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即便有规划, 也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 通常没有涉及村庄安全项目, 如饮用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2.3 规划管理不到位, 一户多宅现象突出

在各个行政村, 不同程度地存在未批先建、不按规划搞建设以及建了新房仍保留废弃或极少利用的老宅现象, 据调查, 新罗区行政村人均用地高达180m2/人。

2.4 缺乏较为详细的分期实施规划, 一哄而上

主要表现在:一是宏观上政府大力推行村庄整理, 采用特殊政策扶助的做法, 村庄陆续开展村庄整理, 缺少具体部署、有规划地逐步扩大村庄整理范围。二是具体实施过程中, 村庄缺乏村庄整理专项规划, 随意性较大, 科学性、完整性较差。

3 规划推进村庄整理的几点思考

3.1 先行编制村庄布点规划, 推进村庄整理

推进村庄整理首要应加强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 逐步调整不合理的村庄布局。村庄布点规划就是在城镇体系规划或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基础上, 对区域内各村庄空间发展、潜力进行评价, 确定中心村、一般村、迁建合并村, 对村庄空间布局、社会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合理规划, 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为下一层次村庄整理与建设规划提供指导。通过村庄布点规划引导村庄采取逐步搬迁、撤并的方法, 把那些规模小、自然村多、居住分散、交通不方便的村集中到中心村、中心镇规划连片建设, 减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共享, 腾出农村建设用地, 为城镇建设或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供地支持。

3.2 科学制定村庄规划, 推进村庄整理

推进村庄整理应科学制定村庄规划。村庄规划应聘请有资质机构和人员进行设计, 规划人员深入每个村对村庄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如人口、经济、产业、用地布局、配套设施、历史文化等, 掌握第一手资料, 摸清村情。在现状调查与分析之后, 应对现状村庄建设主要问题有大致了解, 对村庄规划主要解决问题有大致想法, 并与当地村干部和群众交流意见, 针对现状问题分析和规划构想等进行探讨交流, 听取村里近远期建设想法, 编制村庄建设②。规划应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 贯穿生态理念, 体现文化内涵, 体现乡村特点, 反映区域特色。并与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上一层次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村庄规划包括村庄的建设规划和整治规划③。成果应达到“四图一书” (村庄现状分析图、村庄布局规划图、道路交通竖向图、市政工程管网规划图、说明书) 的标准。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 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 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④。村庄规划要力戒形式主义及不顾农民实际状况, 盲目追求新村建设的整齐划一, 应从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 着重考虑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如何引导农民集中建设。可以利用山坡地、空闲地先行启动规划一片新村点, 引导有建房意愿的农民进入新村建房, 老宅逐步退宅还耕, 实现人畜分离, 达到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衡。或是在原有农民旧宅基地上, 引导走拆旧与建新相结合道路, 分片拆除旱厕、猪圈、临时搭盖、破旧房屋, 逐步推广规划连片农民住宅群。二是道路交通。村庄道路网的调整和优化, 尽量利用现有路网格局, 但又不能太迁就现状, 按规范完善村庄内主、次干道, 使道路能通达每家每户。三是完善供水基础设施。邻近城镇的村庄, 应通过连接城镇供水管网供水到户, 远离城镇的村庄, 倡导通过高位水池、配水管网等设施建设联村联片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入户,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供水还是通过引用山泉水等比较落后的取水方式, 因此村庄规划应明确取水点位置及水源保护范围。四是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垃圾收集环卫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村要规划排水管网, 考虑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暂无条件的村, 一定要规划排水沟, 处理好污水排放问题⑤。

3.3 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推进村庄整理

推进村庄整理应严格执行村庄规划。规划执行过程中, 要按照“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建设、配套完善”的原则, 始终坚持把“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贯穿于村镇庄建设的全过程, 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权威性, 对不符合规划的建房一律不批准, 对违反规划的建房该拆除的坚决予以拆除, 坚决杜绝不按规划建设的现象发生。凡是村庄布点规划确定迁建合并的村, 要限制其发展, 只对现有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 不再投入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凡是完成规划编制的村庄, 不在规划区外批地建房;凡是未完成规划编制而农民建房积极性高的村庄, 作为规划编制主体的村庄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抓紧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同时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 村民在原有宅基地之外申请建房, 必须坚决拆除老宅基地, 旧宅地由村集体收回。收回旧宅基地, 可垦复为耕地, 也可规划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新村建设用地。

3.4 实施分期分批规划, 推进村庄整理

推进村庄整理应实施分期分批规划。村庄整理应首先根据村庄规模大小及长期发展趋势,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分期分批整理的村庄试点, 先期启动整理工作,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带动面上村庄整理工作全面铺开。在试点选择上, 一是群众基础好, 条件比较成熟的村庄;二是村领导班子有一定战斗力;三是村有一定产业支撑优先考虑。村庄选点宜以中型村、大型村及特大型村为主, 不宜选择布点规划中迁并的村庄。具体到一个村庄的整理应制定完善的村庄整理专项规划, 根据村庄经济情况, 结合村民生产生活需要, 按照经重缓急程度, 合理选择具体整理项目, 分步骤、分阶段推进⑥。村庄整理专项规划可推行“四个结合”, 一是村庄整理与拆旧建新相结合。如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全村88户, 1999年开始, 全村实施整体拆旧建新, 目前搬进新居82户。农民新房错落有致, 村庄内停车场、公园、绿地、公厕以及柑桔交易场地、仓库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挡土墙、道路、生活用水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农民新村建筑造型在传承土楼民居歇山追顶神韵的基础上, 大胆采用枣红色波形瓦屋面, 配以白色的屋脊线、檐品线, 形成既简洁、清新、鲜明的时代特征, 又不失传统民居的风貌。二是村庄整理与重点工程、造福搬迁工程相结合。近几年, 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铁路、高速公路、工业园区、电站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 需拆迁大量农房, 当地政府应紧紧抓住农民拆迁安置以及造福工程整体搬迁的机遇, 很好地把村庄整理与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村庄整理与“五改”、“五通”、“两化”的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即与“五改” (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房) 、“五通” (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和“两化” (绿化、美化) 相结合。四是村庄整理与全省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相结合。完善村级垃圾收集设施建设, 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3.5 政府主导, 推进村庄整理

推进村庄整理应实现政府主导。抓好规划, 能使村庄整理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村庄整理仅靠规划部门无法全面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尤其是农村基层组织应成立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 建立“民主协商、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我完善”的民主管理办法, 确保村庄整理按规划稳步推进。建设、农办、土地、水利、交通、电力等职能部门, 也要根据各自部门特点, 分工协作, 统一指导村庄整理。比如组织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农村公路改造建设、土地整理、退宅还耕、改水改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在资金上优先安排建设扶持资金。各级政府也应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编制村庄整理规划及规划的实施。

4 结语

推进村庄整理, 必须先行编制村庄布点规划, 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实施分期分批村庄整理规划, 发挥政府主导, 部门协作, 实现村容整洁,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村庄整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本文仅从规划角度管窥冰山一角, 有不尽之处还待同行和专家指导和探讨。

摘要:村庄整理就是通过规划对村庄采取迁建合并、拆旧建新、整改结合等模式, 完善村庄设施、改善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本文以新罗区村庄整理为例, 分析新罗区村庄整理基本情况、存在问题, 从规划角度对村庄整理进行思考, 提出规划先行, 严格执行规划, 分期分批实施村庄整理, 部门协作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村庄整理,规划,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市新罗区年鉴[M].龙岩:2008:35—36.

[2]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317-317.

[3]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村庄编制技术导则[M].福州: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7-7.

描写村庄的散文:村庄啊!村庄 篇2

我又是农村的原住民吗?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我生活的村庄,我不知道它的过去,也不知道它何年何月何日在这方土地之上,燃烧起第一缕炊烟;也不知道,我的祖先来自哪里?甚至,我的一辈辈祖先生命延续了百年又百年,为何没有留下一知半解的文字!为何刀耕火种的文明史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我是祖先们的延续,对以后的生活充满向往;我是村庄的延续,对故土充满敬畏和眷恋!可我作为那个延续的人,我总是在别人面前夸下海口,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终生眷顾、不离不弃的村庄了。可在这些问题面前,我却成了那个最熟悉村庄的陌生人……

我曾试着去了解我的村庄,了解它在历史长河中的迁徙史,了解它的过去和今生,了解它黄土中潜藏的文字,都记录了哪些刀耕火种的一次次完美蜕变!在村庄面前,我的身躯变得渺小和脆弱不堪。我追寻的村庄,隐藏着一个个无数之迷,而这个迷将会随着岁月一路向前的奔袭,越是把仅有的印记自然消融殆尽,而这些印记越是像埋葬的宝藏,沉淀为无价之宝。

站在人生的追寻面前,我曾虔诚的祈求神明,让我寻找到祖先们埋葬的地点,让我知道祖先们是沿着哪条蜿蜒起伏的道路或河流来到这里,繁衍生息了一代代人。可我,经过苦苦寻觅,依旧对祖先们千百年之后的安身立命之所,不得而知!

在我的村庄里有两个说大不小的池塘,至于两处池塘是人工挖掘的,还是自然地貌累积而成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这我。

根据池塘周围的地貌可以看出,一道道雨水冲刷的痕迹,充斥着自然历史的悠久;也能看到一簇簇水草,随着池塘摇摇晃晃的水浪,裸露出洁白而又错综复杂的根系;蓖麻棵、臭蒿子草、牤牛草、马苋子菜等不知名的植物,根系深扎于池塘边湿润的黑紫泥中,开花结果,长势茂盛;而一只只青蛙更是成为村庄的代言人,一旦立夏第一场雷雨过后,池塘也就从宁静变得嘈杂,夜色不再沉默寡言,那一天到晚“呱呱”地叫喊声,把人们酣醉沉寂的梦乡搅得是天翻地覆。池塘的一切仿佛是一个千百年以来的迷,它的过往历经过多少自然灾害,历经过那些血泪史的朝代,历经过多少人们沉默的瞭望,历经过多少水生的动植物,它在我的内心变得迷上加迷,不可猜测,不可揣测,不可凭空想象,不可虚拟它的未来,是否在遥远的未来,演化成一个陌生的村庄。

矗立在故土的村庄,也有我的田地。我的田地少的可怜,说白了,我们一家四口的人口地,是从我父亲的田地里切割出来的;说难听一点,这些田地是父亲施舍给我的,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能够在世人面前,骄傲的称自己是一位农民。可我的田地,我却从来没有亲自播过种,牵着牛耕过田,放低身段拿着锄头锄过草,我更没有拿着镰刀收割过庄稼!我只是打着父亲的旗号,让这些田地为我正名罢了。可这些田地,到底播种过多少庄稼,蔟生过多少野草,承载过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我对自己的田地,充满了未知数。

我知道我最熟悉的一颗老榆树,这棵老榆树是我小时候就围着它玩耍的地方。它长着老枣树一样的外表,浑身上下一道道伤疤,如果雷雨天过后,它那些经不起风雨的伤疤,就像未愈合的伤口,血水横流。老榆树是最容易受伤的,一旦某处表皮溃烂,就会滋生一层密密麻麻的臭虫(金花虫幼虫),而臭虫滋生的危害,足以让老榆树伤痕累累,痛不欲生。可千疮百孔的老榆树,依旧活了下来,老态龙钟,脊背佝偻的身躯,依旧枝叶繁茂。可当有人问我,老榆树是谁栽下的,生长了多少年了,我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沉思了很久,无法准确回答。

后来,我就以一位陌生者的身份归乡,归乡的路上尽量悄无声息;进入村口时,更是悄无声息。生怕自己陌生的身份,惊扰到自己心中陌生的村庄,怕它向我打招呼,我又不知道怎么称谓它。我怕称谓它,怕把它的名字叫出时,我没有故乡人的情感。

从那以后,我就愈发的关注自己内心的村庄,关注村庄的土坯史;关注老房子还有多少人在居住;关注村里人是否摆脱了贫穷;关注村里人是否还像三十年前,愿意在冬闲时,坐在外墙根地下,慵懒地晒着太阳;关注上了岁数的父亲和母亲,两位老人是否按时做饭和吃饭;我还关心父亲一辈子放不下的土地。据父亲讲,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茂盛,可我依旧没有抽空去看上一眼;我所关注的,都是村庄所不关心的。不管风吹雨打,季节交推着置换,可村庄依旧在繁衍生息,它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老,它其实还很年轻。你看,一排排钢筋水泥混合着质地坚硬的红砖堆砌的房屋,才刚刚有新人搬入,大门口红彤彤大大地“喜”字,幸福才刚刚开始。

村庄啊!村庄,你越是陌生,越让我不可替代的乡愁,热血沸腾;你越是散发着时代的日子,越是让我铭记你璀璨的历史,光芒闪烁。我陌生的村庄啊!你越是陌生,越让我久久地陷入沉思,沉思你所要沉思的沉思,就像你沉静的炊烟,平凡的一生只为追求诗和远方。

作者:许庆鹏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县域村庄整理探讨 篇3

祁县地处山西省中部, 太原盆地南端, 太岳山北麓, 汾河中游东岸。2014年年末, 全县常住人口22.48万人。县域总面积854 km2, 平面轮廓呈东南至西北长条状。境内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为阶梯形地貌。依据海拔高度从高到低分为中低山基岩区、黄土丘陵台地区和平川区, 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46.56%, 12.40%, 41.04%。

1.1 镇村情况及空间分类

祁县下辖6镇2乡160个行政村, 昭馀镇 (县城驻地) 、东观镇、城赵镇、贾令镇、西六支乡地处平原, 古县镇、峪口乡兼有平原、丘陵、山区, 来远镇地处山区。县域村庄平均人口为1 405人, 远高于山西省851人的平均水平。

依据祁县行政村与县城、所在乡镇驻地现状建成区空间关系进行分类 (见表1) 。

1.2 村庄特征

1) 村庄人口分布与县域地形、交通间极强的对应关系。县域人口空间分布, 山区、丘陵少, 平川多。呈现平川乡镇集聚, 108国道沿线高度集聚, 南部丘陵、山区乡镇人口稀少的特点。

县域村庄规模普遍偏大, 平川大, 山区丘陵小。全县160个行政村, 村庄人口规模在3 000人以上的17个, 全部位于平川地区;2 000人~3 000人的村庄18个;1 000人~2 000人的村庄50个;500人~1 000人的村庄36个;500人以下的村庄39个, 其中31个位于丘陵山区。

县域人口增长变化, 山区丘陵大、平川小。通过“五普”“六普”结果比较分析, 昭馀镇人口增加了35%以上, 占全县人口的比重上升了近8%, 是全县唯一人口规模扩大的乡镇。

其余各乡镇人口以及占比下降 (见图1) , 从空间上来看, 108国道沿线乡镇人口减少较缓慢, 其他乡镇人口减少幅度随着与交通干线距离的增加明显增大, 充分体现出108国道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力。

2) 县域村庄空间连片积聚发展趋势明显。

3) 县域村庄发展导向不明, 存在较多制约。

2 县域村庄整理构想

2.1 县域村庄整理的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在县域内打破乡镇行政界线的束缚、对村庄进行以空间界定为导向的分类整理, 让每个村庄明确未来发展空间要求与定位, 也为县域资源配置、资金投放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提供有效依据。

2.2 县域村庄整理方案

1) 划定县域城镇空间增长边界, 明确城镇村空间关系。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确定的2030年城镇用地空间发展界限, 确定县城、乡镇驻地规划建设空间增长边界, 纳入增长边界的定为城中村, 其规划建设、设施配置须纳入县城统一规划管理。确定34个行政村为城中村或镇中村, 其中新纳入8个 (见表2) 。

2) 以基础设施向外辐射连片共享为目标, 划定可共享城边村。随着城镇用地的拓展, 其周边的一些村庄虽处于城镇空间增长边界之外, 但距离城镇较近, 是城镇核心引力高度辐射区域。对该类村庄应将城镇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向其辐射。该类村庄可独立规划建设, 但须在公共服务、市政公用设施方面与就近城镇高度协调。依据村庄与城镇空间增长边界距离关系, 划定18个村为城边村或镇边村 (见表3) 。

3) 以构建连片村圈为手段, 优化资源配置。结合祁县村落多处多村高聚集特征, 对于高度聚集且远离城镇辐射区域的村庄, 积极构建连片村圈, 将几个村合并进行连片村庄规划, 在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方面连片共建共享、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作为服务周边的区域小中心。依据聚集特点, 划定13个连片村圈 (见表4) 。

4) 保护独立行政村传承延续, 不人为拆迁撤并。未纳入上述三种类型的村庄, 确定为独立行政村。充分考虑村庄文化传承等因素, 不拘泥于村庄大小、人口多少、所处区域优劣而进行撤并。这类村庄应进行独立规划,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交通便捷率。对于丘陵山区的村庄应鼓励多元资本投入, 在不增加建设用地的前提下, 探索乡建模式。该类村庄共计78个 (见表5) 。

2.3 祁县村庄整理结果

祁县村庄整理结果见表6。

3 结语

村庄规划整理是针对祁县县域村庄实际提出的针对性策略, 能够有效指导县域内村庄发展, 同时能够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最大限度区域共享、避免资源浪费。本文以《祁县总体规划》确定的2030年为时间节点进行了县域村庄整理的探讨, 但必须认识到, 城镇与村庄空间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村庄整理也应动态调整。

摘要:以山西省祁县为例, 从全县域空间视角对村庄分布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规划与建设导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置共享等因素, 提出了村庄整理方案, 对县域村庄整理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村庄整理,规划建设,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郁海文, 陈晨, 赵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4 (2) :77-78.

[2]程俊虎.祁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2013—2030) [Z].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村庄整理】相关文章:

村庄村庄规划范文05-24

村庄改造05-26

文明村庄05-10

村庄搬迁05-09

村庄布局05-24

村庄环境06-17

大村庄作文04-14

一座村庄反思04-15

村庄简介范文04-17

夏夜的村庄05-19

上一篇:线程安全队列下一篇: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