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程度

2024-06-21

参与程度(精选十篇)

参与程度 篇1

按照统筹兼顾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和房屋被征收群众利益, 把公共利益同被征收人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的总体要求, 《条例》做出以下规定:一是对被征收人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与临时安置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和补助、奖励。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被征收人除给予补偿外, 政府还要优先给予住房保障。二是征收范围。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旧城区改建还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三是征收程序。扩大公众参与程度, 征收补偿方案要征求公众意见, 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 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 还要组织听证会并修改方案。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 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四是政府是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体。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 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具体工作的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五是取消行政强制拆迁。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 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此外, 《条例》还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会议决定, 该《条例》经进一步修改后,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会议要求, 条例公布施行后,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 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开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 维护公共利益, 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村级组织选举妇女参与程度的调查 篇2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实证调查表明,在村民选举中,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程度低于男性村民,在村民委员会的权力构架中,妇女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为:职位数量少;职位的配角性。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弱势地位并不仅仅由其性别所致,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村妇女的劣势境况。因此要改变与保护中国妇女的权益,改变其在中国的弱势地位,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水平,除了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之外,还有待于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的传统性别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村级选举不同于过去流于形式的选举,村民在选举中可以通过选票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一种有选择的选举,因此村民在选举中的参与也被看作是一种自主式的参与。村委会直选,为农村妇女参与政治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村民选举中,随着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女性选民的参与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就我们xx乡而言,全乡女性选民占总选民数的47%,在没有实行妇女委员专职专选之前,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委员少得可怜。而从实行妇女委员专职专选以后,妇女当选村干部有了飞跃性的突破,实现了村村有一名女委员。但是,农村妇女参与政治的状况并不容乐观,妇女政治参与的民主意识淡漠、选举热情低下、参与行 1

为被动。妇女在村委会成员中当任正职(村长)的为零,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强度不高,妇女实际参政水平相当低,普遍存在“二多二少”的现象,即配角的多,正职的少;虚职的多,实职的少。妇女政治参与的广度不够,妇女参与政治的广度明显低于男性,妇女主动参与政治的差距比较大。

在男性主政的世界里,妇女的弱势地位是全方面的。相对于农村的男性公民来说,农村妇女在村民选举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本文主要从妇女在村民选举中的参政情况与其弱势地位作相关的分析。

一、农村妇女参政的现状

我们对全乡33个行政村有代表性的妇女进行了走访和座谈,特别 是今年135工程的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了妇女参与政治的行为表现: 1.对选举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男性与女性村民对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了解有一定差异,尽管相当多的农民不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女性被调查者不了解的大大多于男性,妇女对《村组法》不了解的更为普遍。女性中只有少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很了解《村组法》,认为自己很了解《村组法》男性要比女性多很多。这种差异说明,男性的政治参与程度要比妇女高。因为参与意识强的要比参与意识低的更加关注、熟悉有关选举的法律、法规,即参与各种选举活动越多那么对选举的法律、法规可能越了解、更熟悉些。

2.参与选举活动的情况。从参加选举活动的情况来看,妇女的参与并不积极,参加村民会议等活动的人数之比例并不高。xx乡33个行政村有 2

村民代表1073人,女性代表不到十人,大部分村没有女性代表,而在选举过程中,村民代表直接参与制订选举办法等有关选举的相关重要事项,大部分妇女只知道谁会选村长等一些粗略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她们好象是参与了,但实际参与选举过程的程度不高,而男性村民要比女性村民参与程度高很多。

3.对村委会主任以及任期内所做的工作的了解程度。传统的中国农村村民非亲即故,彼此非常熟悉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亲缘性的社区关系逐渐让位于业缘性的社区关系,加上现代社会对宗族势力的冲击,村民之间的关系日趋松散,因而相互了解的程度也不断地降低。调查表明,对村委会主任的为人、性格以及任期内所做的工作了解程度性别上有一定的差异,男性要比女性更了解一些,其原因大体上有两个:一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家庭模式使然。男性比女性的信息来源更多,因而前者有可能比后者对村主任更了解、更熟悉些。二是婚居模式,中国农村习惯上是“夫居”,也就是说,一般居住在男子的家里,女子往往是外嫁,她们是外村人。所以这是造成女性可能不如男性更了解村主任的一个因素。同时,这种差别亦表明,男性参与意识更强些,故他们更了解或者更需要了解村主任及其工作的情况。

4.村民对自己选票的重视程度。农村选民还是看重自己选票的,男性中有34.9%认为自己投票很重要,40.3%人认为重要,两者相加为75.2%;女性中有29.7%认为她们的投票很重要,41.6%认为重要,两者相加为71.3%。绝大多数选民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对投票的价值、作用大多持肯 3

定态度,男女差别很小,只是男性略显强些。此外,女性中有18.7%的人认为自己的投票无所谓,而男性中只有14.4%认为自己的投票无所谓。

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村民选举投票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无论有多少张选票,都可以由一个家庭选民代为投票,而这个代为投票的选民大都是男性,妇女选民参加投票的只占20%左右,而这20%中只有10%的妇女真正有自主权,还有10%的妇女投票的原因:①丈夫外出不在家的、②丈夫觉得选票投谁很为难,派妻子来应付的。

5.对最近一次村民选举的评价。总体上说,选民对最近一次村民选举是持肯定态度,69%的男性和72.5%的女性被调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男女的态度基本上一致。持否定性回答:有11.3%的男性认为选举很糟,应该重新制定选举规则,而女性持这种评价的比男性低8%。17.3%的男性认为不好,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而女性为15.1%。这些微小的差别,可以说明两点:①女性选民对选举的实情了解要比男性少些,比如选举中的拉票现象、贿选、宗族势力、对候选人的控制等;②男性参政意识更强,因此与女性相比,他们更不容易予以肯定,也就是说,他们对村委会的期望、要求更高。女性的评价高于男性,并不意味着女性参与程度高。

6、参与竞选的热情。女性与男性选民相比,参与竞争村委委员和主任的热情差距明显,男性参与委员和主任选举竞争非常激烈,妇女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实行女委员专职专选后,选举规定一定要有妇女参与专职专选的选举才有效。很大一部分妇女都是被动参与竞选,竞争也没有男性激烈,妇女参与竞选的原因:①村里没有妇女参与竞选,妇代会主任 4

是村里唯一的女干部,必然参加专职专选,②村主任竞选人需要某一妇女家族的选票,动员她参加竞选,增加自己的成功率,③主任竞选人亲属中能力较强的妇女参与专职专选,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村男性村民与女性村民在政治参与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妇女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识字率很低或不识字的人口中, 70%的文盲是妇女。有数据亦表明,中国目前15岁以上的文盲人数约有1.5亿,其中75%为女性,而农村妇女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02年,还没有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此外,在6岁未读书的小孩中,80%是女孩子。1986~1989年,全国有435万女孩子未进小学读书。除文化素质外,传统思想观念与社会舆论也是制约农村妇女参政的一个主要因素。尽管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地方的农村妇女消费观念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他们的政治观念仍处于相当的保守状态。

第二,男女村民在村民选举的参与度上的差别不是很大。有时当选举仅仅是属于走过场的时候,村民往往会派妇女参加投票。这并不是妇女参政程度高,而是反映出男性对村民选举的冷漠,为了应付就派妻子参加投票。

第三,政治面貌不同的女性选民在村民选举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别很大。女党员的参与程度远远高于一般的妇女群众。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

为什么农村妇女参政水平不会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深人而自发地

提高呢?从社会和文化的环境因素、农村妇女自身的主体因素、农村政治参与制度方面的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的社会环境中“男主内女主外”的性别分工模式和从夫居的婚姻模式,以及农村传统的以男性为本位并在男性审视之下的文化,给妇女的参政带来了许多无形障碍;在政治参与方面,妇女集家务劳动、生育和家庭、家族事务三重角色于一身,参与选举力不从心,妇女组织在村落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地位也弱化了农村妇女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村民自治的政策和制度的实施对农村妇女参与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选举过程的没有规定有重要地位的选举机构、村民代表女性的比例,挫伤了农村妇女选举的积极性,给妇女竞选设置了人为的障碍。除了以上因素制约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外,宗族对选举的控制也造成了对妇女权力空间的侵犯。

(一)妇女在村级权力结构中的弱势地位

虽然对妇女的权益保障作了法律上的规定。但是,法律、法规的条文并未改变妇女在村委会中的弱势地位。妇女在村委会组织机构中的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职位的数量。在没有实行妇女专职专选之前,妇女在村委会成员中所占的比例是绝对的少数,没有一个村是例外,33个村103名村民委员,女性只有1名。2008年推行妇女专职专选,实现了村村有女委员的飞跃,但全乡村民小组组长153人,村民代表1073人, 村民小组长没有女性,村民代表女性不到十人,此外,村财务监督领导小组、村民小组等组织中妇女的比例同样很低。要不是有关法律、法规或地方上的选举实施办法中规 6

定村委会成员中要有一定的妇女比例,妇女在村委会组织机构中所占的比例比现在还要低。政府要加大力度,制订相关政策,保证村民代表会议、村财务监督领导小组、村民小组等组织中妇女的比例,让妇女真正直接参与到各项村务事务管理。

2.配角性之职位。在村委会职位中妇女没有占据重要的职位。全乡33个村没有一名女村主任。妇女在村委会中的职位基本上是委员,而在分工上大多数为负责妇女工作方面的。此外,妇女在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财务监督小组等组织中,不仅在数量比例上低,而且职位也低,很少有妇女成为村财务监督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所以有人将这种现象概括为“一低二多二少”,即参政比例低,副职的多而正职的少,虚职的多而实职的少。总之,妇女在村组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只是一种政治性的象征,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权力。实行妇女专职专选,使村村有女性委员诞生只有改变村委会组成的合法性的来源与运作方式,但并没有改变男性操作权力的现象。

在换届选举中应该将女主任候选人的名额强调出来,形成制度,为妇女参选参政提供政策支持。所以要有推行妇女专职专选那样的力度,规定村主任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同时还要推行村财务监督小组组长、村民小组长中要有一定的女性比例,给妇女有施展才能的平台。

(二)传统的性别观念根深蒂固。

一是妇女自身社会性别观念浓厚、参政意识淡薄。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是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模式,大部分妇女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男人 7

说了算,任何事情妇女也总是把男人推在前面。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近半数的选民是妇女,但妇女的当选率却远远低于男性。选票都是按丈夫的意愿填写,出嫁从夫的思想依然存在;有的女性虽然自己填写选票,但因为看不起女性,认为女的能力有限,面情软,干不了村上的事,最多也就是当个委员。少数有能力、想干点事的妇女,又不敢竞争,自认为女人的天职是呆在家中管好家,参与村务管理怕别人说她不顾家,爱出风头。调查中,只有极少数的女性敢于抛头露面,她们主动在群众中演说,争取群众的信任,争当村官。其次,妇女参选参政还会遇到丈夫及其家人的阻力。大部分农村妇女在家中既要干家务,还要干农活、带孩子,要想参与村上事务管理,往往会遭到家人的反对,特别是来自丈夫的反对,觉得她们那是不守本分。周围群众陈旧的性别观念也严重地影响着妇女参选参攻。大部分群众认为女性较适合于妇女工作、计生工作。要当村长、支书,妇女一般没肚量,社会活动量小,选上也干不好,因此不会选妇女;有的人则认为一个村里选出了女当家的,是对男人的一种侮辱;群众对女性还比较挑剔,要求高,使得一部分女干部中途而退。

提高女性素质是根本。女性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选举结果,只有女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在参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注重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加强妇女参与意识和参政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培训。有针对性的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训班,不断扩大培训受益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让她们掌握必要的文化科技管理知识和政策法律知识,增强村务管理和村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另外,还要有重点 8

地培训妇女如何法说、竞选,特别是要加强妇女当选后如何参政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参选参政能力。二是要引导教育妇女干部正确看待和估价自己,保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努力增强自己的参政意识和能力。三是组织农村妇女广泛参与经济建设。有作为才能有位。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约积极性、创造性,发展经济,提高她们的经济地位,为争取政治地位打好经济基础。

(三)农村妇女权益的保障

在村级选举中,保障妇女权利,倾听妇女的声音,让妇女参与决策,这是一件紧迫的事。虽然提高村委会中妇女名额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现代政治人需要有制度政策来保证其参政的机会。通过这些特别政策,可以缩小历史上造成的政治不平等的机会。简言之,民主在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平等,实现男女在参政上的实质性的平等是民主化的标志之一。

此外,扩大妇女参政深度更需解决整个农民的弱势地位。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农民处于劣势地位。中国农民的劣势地位是结构性与制度性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福利政策、工农业剪刀差等制度性的措施,将农民置于极度的不平等的劣势地位。现在城市人对农民的歧视依旧,中国公民的农民(包括农民妇女)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互动中提升学生参与程度的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互动;参与程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17-002

参与,是指学生们积极投入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程度。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是课堂互动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习的参与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动机水平。研究表明,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比那些仅仅是由外部动机驱动的学生能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激发好奇心、提供适度的挑战、让学生获得控制感等,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阐述高中物理课堂互动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策略及案例。

一、吸引式的引入

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入课题可利用好奇心和新颖性的作用,将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背景知识与兴趣联系在一起。通过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这种需要,使学生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产生学习的动机,成为互动探究的内驱力。高中物理的课题引入常用实验、事例、提问等来创设情景。

教学片段1:《自由落体运动》

师: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下落快慢情况如何?

生:重的下落快。

师:按照这位同学的想法,下落快慢与重量有关,那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质量大的下落快,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下落快慢应该一样?

(演示实验1: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金属片与塑料片,将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生:一样快。

(演示实验2:取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成纸团,将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生:纸团下落快。

以上教学中,教师关注了学生背景知识中已有的“前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又制造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强烈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当前的学习中。

二、开放式的问题

所谓开放式问题,是可接受有多种不同答案的问题,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而封闭式问题往往方向明确、答案较单一,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与滑动摩擦因数有何关系?”开放式问题由于有多种答案可以被接受,因此学生回答开放式的问题无需因冒险或尴尬而顾虑。

教学片段2:《单摆》

师:请大家思考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说明你的理由。

生1: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也就越长。

生2:我认为和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长的振动得比较慢,摆线越长周期越长。

生3:根据我们学过的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的周期跟质量有关。我认为单摆周期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难改变,摆动得慢,周期大。

生4:我认为单摆周期与摆角有关。摆角越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越大,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也就越长。

生5:……

以上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对于教学价值来说无所谓对错,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每个人的回答都是成功的。

三、实践性的活动

这里所指的实践性的活动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而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与探究的各种教学活动。课堂中实践性的活动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本身存在着大量可供学生操作体验的资源。高中物理实践性活动按功能可将其分为体验型与探究型两大类。按实践主体又可以分为:个人实践型,如手在桌面上推感受滑动摩擦力;两人合作型,如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测反应速度;小组实验型,如物理学科中存在的大量实验都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多人游戏型,如为了让学生体验感悟机械波,课堂上让部分身高相近的学生紧挨着到教室前面,手肩互搭,然后让排头的一名同学蹲下、站起,做上下振动,由于联带关系,“人浪”就展现于学生眼前。实践性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还能为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它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方式。

四、激励性的反馈

反馈是指学习者接收到的关于他们的思维、言语和实践的精确性和适当性的评价。从认知的角度看,学习者需要反馈来确定他们所建构的知识在何种程度上是有效的;从动机的角度看,客观的反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讲,教师在课堂V=w·r。互动中可以通过言语或肢体语言传达反馈信息,言语或肢体语言是否合理决定了反馈是增强还是削弱学生学习的动机。要使反馈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在进行反馈时应做到:反馈要及时、评价要有据、情感要积极。

教学片段3:《万有引力》习题教学

师:比较同步卫星与赤道表面上的物体的线速度大小?

方式一

师:错了。它们两者都是圆周运动目角速度相等,根据v=w·r可知同步卫星线速度大。

方式二

师:你已经知道它们两者都是圆周运动,所以都需要向心力。它们受力如何,谁提供了向心力?

生:同步卫星接受引力,是引力提供向心力。

师:赤道上的物体呢?

生:受到引力,哦,还有地面的支持力,向心力应该是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的。

师:所以你刚才的依据是错误的,但它们都遵循圆周运动公式v=w·r,可知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大线速度大。

上述两种反馈方式中,第一种教师反馈是及时的,但并未阐明学生错误的原因,学生容易产生被否定后的挫败感,这样的反馈会削弱学习的动机。而第二种方式教师反馈及时,并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确定正确的解法与依据,这种方式比第一种更积极,学生在“错误”中也能有所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在课堂互动中,激励性的反馈能营造出民主、平等、安全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在表现欲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思考发言。反之,如果某个学生因贸然提出个人的、有创造性的想法而受到否定或批评,他就会感到不安,就很可能不愿意有第二次冒险。

参与程度 篇4

一、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内涵及意义

(一)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内涵。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者, 以及在劳动力市场和生活机会分配上竞争力较弱的、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社会群体, 如失业女性、农民工、低收入者、智障与残疾者、下岗工人、农村贫困人口等。在社会生活中, 弱势群体缺乏职业竞争力, 社会适应能力差, 缺乏创造财富能力, 是社会上无权势、无地位、无人脉关系的特殊群体, 常处于社会生活的边缘。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朱镕基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汇, 此后弱势群体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指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合法权益, 弱势群体通过选举、投票、组织社团、参与社团组织、与领导人接触等方式对政府决策、公共政策等施加影响的政治行为。在政治民主化、利益多元化的今天, 弱势群体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权利意识等不断增强, 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制定。[1]

(二)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意义。

第一,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提升社会活力的现实需要。所谓充满活力是指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妥善处理, 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得以充分发挥。要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就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利益诉求, 要充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让弱势群体有序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 以激发弱势群体的创造活力。第二,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求。现实生活中, 弱势群体在资源、机会、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长期被排斥于主流社会的边缘, 其利益需要、政治诉求无法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在告状无门、上访无路时, 弱势群体就可能采用极端、甚至暴力的手段发泄情绪, 这导致干群矛盾、官民冲突、群体性事件等屡屡发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拓展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渠道, 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 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参与制度, 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许多渠道, 但是这些制度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弱势群体仍面临着政治参与渠道较窄、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 无法有效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不能实现政治参与的愿望。

(一) 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政治参与渠道不畅。

当前, 我国公民主要通过人大、政协、工会、妇联等参与政治, 但公民政治参与中面临着参与制度不完善、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比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善,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不合理, 人大代表不能完全代表选民的利益, 等等。以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为例, 按照选举法规定农民代表为815人, 但事实上农民代表仅有252人, 农民代表进入人大参政议政人数的减少, 导致了农民政治参与的边缘化, 使农民在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以信访制度为例, 信访制度是公民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政府、社团、司法、人大等部门反映情况, 表达自身利益诉求, 呼吁解决问题的利益表达机制。但是, 许多省市将群众上访情况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直接与党政领导的升迁挂钩, 这导致地方政府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截访”, 甚至通过雇佣“黑保安”、私设“黑监狱”等方式迫害上访者, 以“围追堵截”的方式对待上访人员。这些说明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存在种种弊端, 比如, 机构设置不合理, 部门之间职能交叉, 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考核机制不健全, 等等。

(二) 政治参与中间环节多, 信息传递失真严重。

我国有着庞大的政府机构, 机构纷繁复杂, 管理层次过多, 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到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 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失真的问题, 导致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此外, 在社会管理和信息反馈上, 下级政府会有意迎合上级政府的意图, 甚至从本地或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汇报工作, 常常是报喜不报忧, 这些导致政府内部的信息反馈严重失真, 上级政府很难了解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与利益诉求, 无法制定出符合弱势群体利益需求的公共政策。

(三) 政治参与渠道狭窄, 信息堵塞情况严重。

当前, 弱势群体可以通过人大、政协、妇联、工会、上访等参与政治, 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愿望, 但是由于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这些政治参与方式的门槛过高、办事程序复杂、参与成本过高, 令弱势群体望而生畏, 只好通过越级上访、暴力抗法、非法集聚等非制度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此外, 政治参与渠道窄化导致政治沟通不畅, 社会矛盾集聚, 也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日渐紧张。

(四)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多, 政治参与行为极端。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广泛性是衡量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由于自身局限性与外部环境复杂性, 弱势群体多通过非制度化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而不用符合宪法、法律、政策、条例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越级上访、暴力抗法、非法聚集、围攻政府机关与行政人员等是弱势群体常用的政治参与方式。比如, 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问题上, 弱势群体常以越级上访的方式向高层领导反映问题, 想通过行政命令、领导批示等方式解决问题。此外, 在利益受损、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 弱势群体会将原因与责任归咎于政府和领导干部, 并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身上, 用“打”、“砸”、“抢”的方式进行暴力攻击。比如, 有些失地农民、拆迁户、利益受损者会通过游行示威、广场静坐等方式给政府施加压力, 以迫使政府解决问题。[2]

三、解决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的方法措施

当前,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较为明显, 社会阶层分化、弱势群体增加成了不争的事实。为此, 应拓展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渠道, 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一) 通过民主制度建设拓展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民主是按照平等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制度特征。要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权利, 就必须不断完善民主制度, 使社会管理、公共决策等能充分地反映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是应摒弃“官本位”、“官商勾结”、“权力本位”等腐朽的专制思想, 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政治文化, 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二是应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合理确定人大代表的比例, 扩展人大代表的覆盖面, 使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都能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三是应完善参与沟通机制, 完善政治沟通程序, 健全公示制度、听证制度、抽样调查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应完善党务与政务公开制度, 贯彻落实信访条例, 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以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推进社会公正建设。比如, 干部任用之前, 必须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进行基层调研时, 应充分听取弱势群体的愿望与呼声, 以准确把握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3]

(二) 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现代社会中, 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开展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 国家权力、社会关系等都要在法律秩序中运行, 人们要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矛盾冲突、解决社会纠纷。因而, 应将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创造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同时, 应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立法工作, 制定与出台《公民参政法》《公民举报法》《舆论监督法》《社团法》等法律法规, 使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有法可依。应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发挥妇联、共青团、工会等机构的作用, 使弱势群体能够充分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可以发挥工会、行业协会、社区等社会团体的作用, 通过这些社会团体引导弱势群体参政议政, 帮助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 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收入分配调节, 不断拓宽弱势群体的就业渠道, 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 为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4]

(三) 通过网络政治参与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开辟新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网络政治参与成了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公民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博客、BBS、新闻网站等自由发表政治言论, 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此外, 在网络空间中, 公民政治参与有着平等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 这打破了现实政治生活中社会精英对话语权和政治议程的垄断, 极大提高了政治参与的民主性与社会性, 推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就弱势群体而言, 他们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源进行现实政治参与, 导致他们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 而网络则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新平台、新渠道, 提高了弱势群体在政治参与中的地位。因而, 政府应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公开, 调动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 以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应加强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建设, 积极与民众进行交流互动, 以更好地推进公民政治参与。[5]

(四)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

政治参与是推进政治民主的必要途径, 而社会的民主程度往往与公民素质密切相关。在政治生活中, 要改变弱势群体的地位就必须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比如, 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 不断加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 提高弱势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大力推进普法教育,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弱势群体的法律素质和权利意识, 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不仅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也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因而, 应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所面临的问题出发,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民主政治、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素质等途径, 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向刚, 袁明旭.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

[2]赵晖.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障碍及其消解[J].理论学刊, 2006, 4

[3]周胜龙.论和谐社会视域中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4]李金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学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3

参与程度 篇5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萎缩,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则是以教代学,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强调灌输,忽视学生的内部要求和学习主动参与程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是学的外因,学是内因。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切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我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作了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孩子来说,学习的积极性更是与兴趣紧密相连,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游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成功教育的关键之一。例如,很久以来,背书对很多农村学生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他们读都困难,更别说是背了,所以我从读课文着手,对语音语调进行指导,让他们模仿录音带读,他们读得好听了,就想露一手,老师一表扬就更来劲了。顺着这个好势头,我让学生二人搭档,根据课文内容编Free Talk,这样一来,难度低了,兴趣来了,何况自己写了一遍也更容易记了,我还让他们自己准备要表演的道具,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原来不会读的困难生竟神奇般地自如地表演了。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和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兴趣是推动人去探求知识的实际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整个教学。

又如在英语日常会话中,为了学生训练时没有受挫感,我先和几个我事先了解好的英语优秀的同学整理出已学的有关内容,然后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外做好充分准备,在课上让他们(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生)上台表演,老师给予肯定的、赞赏的评语,让他们体验成功,他们高兴,他们开始喜欢上英语课。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枯燥的英语知识变得生动,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的保障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它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保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平等课堂气氛。教育没有民主,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体现民主性,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主动参与的环节,教师不要代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有了自信和兴趣,那如何提高?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可以不举手,想说就说,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讨论、发言是自由的、安全的、不会受到压制。他们很开心,想说时直接就站起来说了,有时一下子会站起来好几个学生,都抢着发言,我用微笑加以鼓励,他们就更加起劲,积极性也越高。如很难的单词,由于他们急于要表现,想受老师表扬,竟然毫不费力地就背了出来,我高兴,他们更高兴。2.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源于对知识的需求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问题情景的创设,制作悬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疑、奇、趣,主动参与教学,形成内知驱动力。

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具。我在上Protecting the innocent 一课时,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Once Mr Lee spent two million yuan buying a nice vase.He showed it to only two of his friends.But someone stole it that night.学生听到这里,都急于想知道里面有些什么内容,这就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利用这个情景我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这时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想知道故事的真相,但都不得其解,此时不失时机地提出学习内容,学生的求知愿望强烈,从而主动地参与教学。

3.创设愉快情景。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等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留大量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讨论,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愉快的获得知识。如在Fishing With Birds 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对人物及鸬鹚的描写来画出Wang Damin sits on the side of the river cooking a meal, with a large bird on his head.以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欲望。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效果明显,很多学生掌握了对人物及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描写。

三、引进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明确成功的方向,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障碍或者困难,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愿,其次进行适当引导,鼓励。从而再次引发参与学习的兴趣。如我在上课时常请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刚开始回答时怕说错,有些犹豫,其他同学就举起手想回答问题。这时,我就对他们说:请同学们都放下手,老师相信他肯定能回答这个问题。经我这样一说,他就敢于回答。当回答正确时,我及时地表扬他;当回答不正确时,我鼓励他下次再努力。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应注意多使用鼓励性评价语言,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发掘和鼓励,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长期坚持这样组织教学,我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主动参与程度明显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鼓励后进生争取更多的参与机会,激起每个学生向高层次学习目标努力的强烈愿望和信心。否则是优等生积极参与,中等生可以参与,个别后进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四、指导学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

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学法,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指导学法尤为重要,指导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复习等;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解题、质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类比归纳、分析综合等。让学生掌握英语思考方法,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以上所述,仅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通过教学实际,我深深感到:教育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励。总之,要让学生乐上英语课,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学生为本,尽一切可能创设使学生成功的机会,真诚地鼓励学生,以爱去感化学生,以耐心去帮助学生,这样的话,才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建立起师生的良性循环,达到教学和教育的可能。

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才能策划出从学生心理需要出发,体现学生年龄特点的、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才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达到“Learning is fun.Learning is not punishment.Learning is not suffering.”的境界。

总之,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积极性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全面掌握、灵活运用,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仍是对学生真挚的爱。“用爱浇灌”,“用爱哺育”,再“迟钝”的孩子也会被爱感动,被爱激发兴趣,乐于积极参与,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育部,2003)。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动起来”,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不断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同时,英语新课程教学原则之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教育部,2003)。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困生,为学困生提供参与课堂的平台,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学困生课堂参与现状

针对学困生课堂参与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显示,他们在课堂上大多“不愿学”,其主要表现为心不在焉,目光发呆,不积极思考,不回答问题,甚至讲话、打盹;并且“不会学”,主要表现为不记笔记,不参与活动,认知策略缺乏,遇到困难时不询问同学或老师,不倾听他人的回答,思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不能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当然,还有个别同学看上去在听课,实际上情感、思维并没有真正参与课堂;而且,随着年级的提高,以上现象便愈加明显。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6)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Vygotsky,1978)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他们的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由外部注入的,而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示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设置一系列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四、影响学困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学困生课堂参与的因素可概括为教师、学生、课堂环境和课堂设计等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因素

1.人格特征

如果教师平易近人、幽默豁达,具有良好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学困生便愿意、敢于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学风格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形式多样,充满激情,感染力强,就会产生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二)学生的因素

1.自尊心

学困生一般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不足,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学困生大多缺乏自信,不敢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动机不强,课堂上只是为了应付。

3.意志

学困生一般没有坚强的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走神开小差。

4.学习策略

许多学困生不会学习,不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知道该如何听课、如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5.学习成绩

学困生往往因为成绩差、听不懂,从而缺乏听课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教学动力。

(三)课堂环境的因素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平等会影响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水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会使学困生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被“卷入”到课堂教学中。

2.班风学风

班级有良好的风气,同学们纪律观念强,在课堂上安静有序,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富于激情均有利于调动学困生的参与欲望。

(四)课堂设计的因素

课堂教学抓不住重点,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内容太难会使学困生因听不懂而失去信心。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手段灵活多样,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设计问答题、安排学生到黑板前做题、安排学生提问、组织讨论等等,都能够“牵着”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走”,使他们不断地参与教学活动。

五、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策略

本文通过对学困生英语课堂参与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结合影响学困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以及研究者自身的英语教学实践,从行为、情感、认知和监控四个方面就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了讨论。

(一)构建学困生行为参与的平台

杜威(1990)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问题”中学,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通过活动实现个体自己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而“做”正是行为参与的一种外显形式,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改进教学,努力构建学困生行为参与的平台。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切实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创设积极参与课堂的氛围,提供参与课堂的平台。具体地说,教师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2.优化课堂设计,提供参与平台

(1)教材的设计

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平铺直叙地讲解,必然会使学生觉得味同嚼蜡。教师一定要有效活化教学内容,或增加删减,或调整顺序,抓住难点,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应设计得丰富有趣,贴近学生生活。

(2)方法的设计

教师应设法运用“示范—模仿”“激发—思考”“指导—练习”等多种模式组织教学,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活动的设计

安排学生提问和课堂练习以及开展小组活动等均能使每个同学都具有直接参与的责任感,有益于提高学困生的参与性。设计小组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活动前语言和知识的输入要充分;活动中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和调控;活动后要给予有效的激励性的反馈和评价(刘贤凤,2004)。例如,让学生复述课文或开展辩论时,有时学困生不知如何表达,教师可以在活动前提供关键词和重要句型等,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任务。

3.研究提问策略,精心安排发言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研究提问策略,精心安排课堂发言,促使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意提问的难度,要考虑学困生能否回答出来。有时也可以在上课前让他知道课堂上将会提问他某个问题,让他做好准备。其次,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以充分的肯定,尽量找到他发言中的闪光点,用赞赏的口吻予以正面的评价。即使答错了也不要当场纠正,可以在作总结时重复正确的句子。再次,当学困生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暗示,把他们往正确答案的方向引导。最后,提问后要合理控制等待时间。学困生往往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思考问题,教师要有耐心,不应因为他们表达不清楚或回答不完整就立即打断他的话,否则会挫伤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章伟央,2007)。

(二)构建学困生情感参与的平台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教学不应只注重语言学习这一外部行为,而应将语言教学看做是一个完整、复杂的人所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师不应就教语言而教语言,还应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和体力因素,尽量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开发他们的良好情感和智能资源(武丽玢,1998)。

1.设法培养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1)要通过典型事例激励学困生

运用学生身边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学生做榜样,树立“别人能进步,我也能进步”的信心,形成“不看聪明看勤奋,不看起点看进步,不看现在看将来”的思想,树立“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教育他们“努力了便无怨无悔”,只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刻苦学习,他们也能取得好的成绩。

(2)要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任何一个学困生都可以取得进步,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只要有一点进步都及时肯定和表扬,将其进步归因为其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强化其学习动机,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课堂参与的内驱力,教师要采取措施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采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即兴请学生编造例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中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既让优秀生“吃得饱”,中间生“吃得好”,又要防止学困生“吃不了”。此外,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利用直观教具以及各种电教设备等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课堂。

3.真诚关爱学生,建立融洽关系

教师要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的心灵,对他们态度好一点,教育耐心一点,多关心一点:问一问学习状况,谈一谈生活中的困难。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对学困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时,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一对一地进行辅导、面批作业,帮助其查漏补缺,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认识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当然,对于个别长期过于麻木疲沓的学生,有时这种关爱并不能奏效,可能与适当的训诫相结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注意方式方法。

(三)构建学困生认知参与的平台

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6)指出,企图通过外部注入知识的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吸收知识(同化)、主动构建自己脑中的知识体系(顺化),才能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认知参与,激发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构建,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习策略,促进认知参与

掌握学习策略有助于促进认知参与,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学困生学会学习,学会参与;提醒学困生课堂上应动脑、动手、动心,力争课堂上就掌握所学的内容;指导学困生记课堂笔记,帮助他们掌握科学记忆单词的方法,学习词汇和语法不能仅靠死记硬背,教师要指导他们注意理解、观察、总结和对比;要求学生准备专用本收集每次作业或检测中的错题,及时分题型订正,经常复习以避免再次出错。

此外,教师可为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指导,例如,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听力内容,鼓励学困生敢于开口而不要担心说错,善于运用scanning和skimming快速阅读文章,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运用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生词,掌握书面表达的步骤和写作策略等等。2.营造提问氛围,激发思维参与

学生提问,说明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是认知上参与课堂的表现。教师应该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请,不能不懂装懂,营造争抢提问的氛围。教师还要强调,能够提出问题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任何人不许嘲笑、挖苦,以消除他们的胆怯和顾虑,使学困生从不问到敢问(章伟央,2007)。

教师要认真对待学困生提出的问题,对于有代表性的好问题应给予表扬,以强化他们提问的习惯。有时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解答,并加以强调。要注意分析学困生出错的原因,了解他们的答案是什么,帮助他们分析错在哪里,引导他们通向正确答案。

(四)监控参与过程,提高参与效度

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知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郑秋萍,2006)。因此,强调学困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要重视参与的有效性,要注重学困生思维的参与,使他们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仝亚军,2010)。

教师要注意监控学困生的听课状态,尤其要避免出现个别同学看上去在听课,但实际上思维并没有真正参与的情况。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看他们是否在动口;学生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看他们是否在认真写,以便能够及时用适当的方法提醒开小差的学生。在开展英语讨论或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时,教师要监控活动过程,注意学困生是否动脑、动手、动口,是否在真正参与。

学困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困生在课堂参与度提高后,学习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学困生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转变他们也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对他们要有耐心,持之以恒,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开发智力与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久而久之,其课堂参与度必然会有提高

2.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关键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生到底理解得如何,必须通过活动去检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我在讲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时,设计了猜一猜教学活动。请一位学生到前面,再请另一位学生藏一样东西,可以是学习用具,也可以是教室里面的其他东西。第二位同学在藏东西之前要先把所藏物品出示给第一位同学看,然后我再请一位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布蒙上第一位同学的眼睛。第一位同学用提问的方式询问物品的位置,如“Is it on the chair? Is it behind the door?..”但他只能问四次,其他的学生回答“Yes or no ”,在四次之内猜中为获胜。这样,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巩固了介词的用法,学生们很喜欢游戏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从而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英语教育要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要大面积培养高素质的会用英语交际的人才,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英语教育还存在未清除的遗留问题,尤其是各方面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课堂教学还未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曾在某杂志上看过一文章,说国外一名教师,一起听了我国一教师的公开课,这节课教者精心备课,娓娓道来,教者问,学生答,几乎全部学生都举手,没有一个答错题的,疏而不漏,整节课可谓天衣无缝,得到听课者一致认同。而国外那名教师则不解:这节课大部分都是老师讲,学生到底学到了一些什么?既然每个学生都知道答案,那这节课有什么必要上呢?新课标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理解”“吸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在运用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尤其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农村孩子的学习英语兴趣,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作为农村英语教师的一员,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一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入门教学,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注意从各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1、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学生对英语是否感兴趣与他们的第一节英语课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做好第一个亮相,力争上好第一节英语课,让学生对英语乃至英语老师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给每位学生起个英文名字,或教学生一首简单又动听的英文歌曲等。这些远比直接教ABC生动有趣得多。我上第一节英语课时,拎了一部手提电脑、拿了一个苹果进了教室,开始了我的课堂教学。“Nice to meet you, boys and girls.Look, what’s this? Do you like apples? ”加上一些态势语言,学生们纷纷点头。于是,我继续说:“Today we’ll learn an English song—Apple tree.”打开多媒体,播放歌曲,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记忆好,悟性高,没多久大部分学生就学会了这首歌。下课后,有的学生还余兴未了,边玩还边哼着歌呢!就这样,在第一节英语课中,排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竞赛、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形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要使七年级入门英语变得生动、有趣、形象,让学生乐学,就得顺其天性,爱玩、好动、争强好胜是七年级小同学的天性,利用竞赛、游戏、表演等形式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会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如他们刚学人体部位容易混淆不清,我便让已经掌握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发号施令:“Touch your head.Touch your ear…”要求学生听懂后,迅速触摸相应部位并回答:“My head.My ear…”,然后让下面反应最快的学生轮流上台当老师,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不亦乐乎。通过这种形式,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人体各部位的名称。

3、建立良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有些学生喜爱某一学科是由于他喜欢这门功课的任课教师,反之亦然。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其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英语教学尤其是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的那样:“创造良好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有利于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所以,建立良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的必要工作之一。

二、利用多种课堂形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这些已完全不能适应当今时代要求。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课堂形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好的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设臵一个近似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给他们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英语老师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如教句型“How much is it?”时,我就事先准备好水果、玩具、汉堡热狗等,将教室布臵成超市,将全班分为四组(水果组、玩具组、文具组、点心组)进行练习,整个课堂成了全体学生操练英语的阵地。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轻松掌握了该句型,还学会了书中未涉及的“How much are they? ”等句子。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培养了全体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2、渗透多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新课标倡导在教学中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根据此方针,我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教颜色这些单词时,如果直接“为教而教”,学生不感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于是抓住许多学生爱画画、爱唱歌这一特点,我设计了“画一画、唱一唱”这一教学活动。“Draw a flower, colour it red.Draw a pear, colour it yellow.Draw an orange, colour it orange…”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然后教他们唱一首优美动听的英语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这样通过与艺术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三、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注入持久动力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除了设计多样化以外,还应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好”字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理解和帮助,这是人的一个基本的感情需要。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要采用描述性的等级评定。如:Excellent/ Very good /Well-done /Good job /Need improvement等,尽量多肯定、多鼓励。我在平时上课时尽量用以上语言来鼓励学生,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毫不吝啬地说上一句:“You did a good job.”,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答错时,我用期待的眼光注视他,伴着一句亲切的“Never mind”,会让学生有再次回答问题的勇气和欲望。通过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能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学习自主性。通过以上种种方法的尝试,我较成功地做好了七年级的英语入门基础教学,所以一直以来,所教的学生英语成绩明显超出同轨班级。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原则,利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农村的孩子同样也能学好英语。我坚信:我们的教学定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我们的教学定能为本设计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

参与程度 篇6

(1.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辽宁 沈阳 110102;2.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以8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身体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呈显著性,高、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任务及自我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低年级的差异呈显著性;身体自我效能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效果最好,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进行预测,自我定向不能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研究结果提示,若要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来促进运动参与,应注意目标取向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15-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efficacy, Orientation and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ion

SUN Yong-jun1, WU Xiu-feng2

(1.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02, Liaoning China;

2.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Liaoning China)

Abstract:885 undergraduat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efficacy, task orientation, self-orien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are measured.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hysical self-efficac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hysical self-efficacy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ask orientation and self orient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ades is remarkabl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hysical self-efficacy is the closest variable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Physical self-efficacy is the best predictor of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Moreover, physical self-efficacy has more influence on physical exercise through task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self-orient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self-efficacy; task orientation; self-orientation

自我效能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较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个体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个体潜能发挥的决定性(高申春,1998)。自我效能理论与目标定向理论都强调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以及‘自我、‘个人在成就行为中的重要性,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在了解人类动机的形成、方向、行为特质及发掘人的潜能和主动性等方面又具有普遍意义。运动领域的有关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使运动参与者更加集中注意于操作本身,投入更多的努力行为,并动员相关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因素以利身心水平的全面提高。两种理论都强调能力知觉对行为的影响,这些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面临由于文化差异而存在的消化过程,考察上述两种理论的内在联系,对于加深理解影响运动参与的心理因素是有意义的。我们预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自我效能、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的相关程度是递减的;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预测的调节变量,而自我定向则不能;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都是体育活动参与程的预测变量。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沈阳市就读的5所大学1~4年级学生,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实测案例数为921名学生,其中男性483名,占样本数54.6%;女性402名,占样本数45.4%,年龄 M=20.67岁,SD =0.76。

1.2 材料 1) 身体自我效能的测量采用经修订的《身体自我效能量表》(PSE),计分方式为Likert 6点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评定为1至6分。项目中第2、4、5、6、7题为反向提问,该量表包含两个维度①身体能力知觉;②身体能力信心,身体能力知觉高分表示自我知觉的身体能力水平较高,身体能力信心高分表示拥有较高的完成运动任务的信念水平。身体自我效能水平为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加,两个分量表的α(Cronbach)系数分别为0.69和0.78。两个分量表的相关为 0.433( p <0.01),全量表α(Cronbach)=0.79。

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测量采用自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问卷》,该问卷为开放式问卷,被试需要明确回答当前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时间有多长并且预计未来三个月内每周能够连续几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等问题,共5个问题。

3) 运动中目标取向的测量采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TEOSQ)(陈坚、姒刚彦修订)该问卷包含两个独立测量个体运动中目标取向差异的分问卷,分别测量个体的任务定向水平、自我定向水平。该问卷含13个测题,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非常同意”到 “非常不同意”分别评定1~5分。《任务定向问卷》的α(Cronbach)=0.76《自我定向问卷》α(Cronbach) =0.77。

1.3 测量 测量在安静的教室内进行,被试依次填写《身体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及《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问卷》。实测921名学生,剃掉无效问卷36份,剩余有效问卷88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6.09%,剃掉无效问卷的标准是未按填写指导语回答问题,或违反逻辑错误等,如“每周连续20 d参加体育运动”。

1) 采用MANOVA(饱和模型)进行分析,考察的自变量为年组(高、低)与性别(男、女),各有两个水平,1、2年级为设为低年组,3、4年级设为高年组。因变量为被试的身体自我效能、运动中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

2) 考察身体自我效能、运动中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偏相关。

3) 以自我效能、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构建对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进行预测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使用ADF。

2 结 果

2.1 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与年级在自我、任务定向,自我效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也呈显著性水平p=0.011,表1的方差分析表明,自我效能存在性别主效应,F检验显著性水平p=0.000,年组在自我定向,任务定向上存在主效应,F检验显著性水平分别为p=0.02和p=0.000,自我定向存在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000,表2的单因变量F检验表明,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0,自我及任务定向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表1表明,高、低年组在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上差异呈显著性p=0.02和p=0.000,高、低年组的自我效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的身体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女性,低年组的自我定向水平高于高年组,而低年组的任务定向水平高于高年组。

表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取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多元方差分析

表2 均数(性别)比较的单变量检验

表3 均数(年组)比较的单变量检验

2.2 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偏相关及性别、年级差异从表4可以看出,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为密切的变量是身体自我效能, p=0.000,其次是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所有相关系数,p >0.01,ns说明其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关系最不密切。

表4 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的偏相关

注:* p<0.000,**p <0.01。

2.3 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及两种目标定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者以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为3个核心预测潜变量共设立3个竞争模型,图1的模型假设拟合表现最好,提出如下:

图1 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取向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预测模型

图中椭圆代表潜变量,分别是身体自我效能、身体能力知觉、身体能力信心、运动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箭头方向代表因果作用方向,为显示清晰起见,各观测变量与误差项不在图中标识。

表5 模型整体拟合度检验

模型整体拟合度检验的 χ2 /df 为3.792,小于5,GFI和AGFI为0.9左右,RMSEA小于0.08,综合考察上述几个指标,模型可以接受,预测假设成立。自我定向到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路径系数为-0.060,显著性水平 p =0.127,ns,说明自我定向不能预测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其它路径系数皆达到显著性水平, p <0.000。

3 结论与讨论

3.1 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多元方差分析告诉我们,男、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呈显著性水平,并且男高于女,这是一个符合预期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就总体而言,这也许是因为男学生对自己运动能力的信心水平相对高于女学生。但是在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上,男、女大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不同于我们的感性认识,因为通常认为男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更容易倾向于社会或环境标准来判定自己的成功与否,因而男学生应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定向,女学生者更易采取任务定向。孙延林与Biddle等学者,曾以英格兰824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运动中个体自我定向的考察发现,男学生的自我定向水平高于女学生,差异呈显著性。针对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的不同,研究者所作的推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学生的人格倾向中增加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她们与男同学相比,同样不拒绝社会评价可以做为他们评判自身成就行为的标准,即便是在运动中,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男同学的自我定向水平正在降低,再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文化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导致个体目标取向的不同倾向。

对高、低年级的各变量差异考察,目的在于考察不同年龄的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差异。研究发现,低年级(1、2年级)的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的得分都要高于高年级(3、4年级),并且差异呈显著性水平,这种现象难以解释,据Ewing, Robberts与Perberton(1983)对不同年龄儿童目标取向所做的考察,我们推测,随着年龄的增加,目标定向的变化或许是个体“成熟”的结果以及来自于不同社会经历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年龄小的学生行为内部与外部动机水平都比较高的缘故,这种现象在本研究中再次得到证实,尽管是在运动情境中,目前国内还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这些研究提示我们,某些社会化的线索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目标取向的形成。身体自我效能高、低年级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暗示,大学期间的运动参与并没有对他们的运动参与意向有促进作用,以及运动能力提升的知觉水平。

3.2 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身体自我效能、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的偏相关 对偏相关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身体自我效能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最为密切,相关程度较其它变量高,自我定向统计表现最差,相关系数最低,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暗示,在这几个变量中,身体自我效能有可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影响最大。若“因果关系的研究是最高层次的研究” ,我们认为偏相关分析是一个有意义的步骤,因为它是我们判别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之一(至少在统计上),当然由于本研究并非多时段设计,统计模型上的因果关系离实际上的因果判定是有距离的。但现有数据表现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自我效能就成就行为而言,很可能是原因之一,它也可能对提升运动参与的内部动机有最大的影响。

3.3 预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及两种目标定向的结构方程模型 拟合度检验表明理论模型与测量数据拟合较好,研究提出的理论构想假设是基本成立的,从路径系数我们可以看出,身体自我效能既可以预测自我定向也可以预测任务定向,这两个路径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也能够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并且可以通过任务定向预测,任务定向本身也能够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自我定向到参与程度的的路径系数为-0.060, p =0.127,ns,自我定向不能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自我效能也不能通过它预测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结合嵌套模型数据考察,身体自我效能预测效能最强,任务定向次之,自我定向最差。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身体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它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有最强的影响(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预测变量中),身体自我效能水平并不能决定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采取何种动机目标取向,但是它却可以通过任务定向对参与程度发挥影响,即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我效能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预测的中介变量,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可以预测人的动机和行为(Bandura, 1983; Schunk, 2002),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本研究基本目的之一在于探讨体育运动情境中,两理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现实表现,以及它们是否可以预测体育行为或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可以对体育教育提一点操作性建议的话,正如研究者在前言中引述的那些成果所说明的问题,高水平的身体自我效能通常意味着运动参与者会付出更高的努力与坚持性,这应当是体育工作者所期望的,因此体育工作者在体育组织的文化建设、管理及具体组织形式与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应重视客体自我效能的提高。孙延林(1997)在我国初中生体育课中关于动机气氛的研究表明,任务气氛的体育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提示,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学习气氛是恰当的,Ames(1992)认为,初步的研究工作已经证明在行为操作环境中施以个体能够知觉到目标取向氛围能够影响个体的成就目标,内部兴趣。操作取向氛围标志以竞争性或标准反馈,易诱发自我定向(Duda, 1993),反之,操作情境施以努力、自我参照氛围易诱发任务取向,Ames与Archer(1988)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个体如果知觉到了掌握氛围(mastery climate)他们会采取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相信努力导致成功,更愿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个体在运动中采取任务取向也通常意味着会采取努力归因,即便在竞争性体育运动中也会使他们有适宜的认知和情绪,我们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身体自我效能的提高及创设任务氛围。Sandra等学者(2000)对自我效能对运动表现影响所作的元分析表明,自我效能与“特定任务”的相关达到0.38,这说明总体而言,自我效能对预测个体的行为而言是一个积极指标。

目标定向理论近年间也在不断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个体成就情境中的目标取向特征不断分解与深入,目标的维度也在增加(姒刚彦, 2007)。从本研究看来,考察个体的动机特征,如果能够联合自我效能考察,是有意义的。近年来由于心理测量学的快速发展,可以使我们在更为精细的水平上了解各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个体的,我们也期望未来能有研究应用这些新的方法手段,例如,应用HLM对效能水平与成就取向与行为表现的关系进行更具建设性的考察。无论竞技领域还是普通民众的运动参与行为,关于自我效能、目标取向,可以做的深入研究是很多的,对这些运动参与理论的消化与完善能够帮助我们对影响运动参与的那些心理因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陈坚,姒刚彦.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28(1):53-56.

[2] 高申春.论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1-5.

[3] 孙延林.体育课中的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4] 孙延林,C.K.John Wang, Sturt J.H.Biddle.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14.

[5] 姒刚彦,李庆珠,刘皓.对运动成就目标三维模型的检验——一项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报,2007,39(1):163-175.

[6] 张力为.哪些问题需要用结构公式模型回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3-36.

[7]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张力为, 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 Ames, Carole and Jennifer Archer.“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8,80:260-267.

[10] Bandura, A., & Cervone, D. Self-evaluative and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goal syste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5):1017-1028.

[11] Bandura, A.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1997.

[12] Duda J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the perceived purpose of sport among male and female high school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989,11:318-335.

[13] Duda J L, Chi L Newton, M L Walling, et al.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po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5,26:40-63.

[14] Ewing, M.E., Roberts, G.C., and Pemberton, C.L.“A developmental look at children's. goals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 Paper presented at NASPSPA, 1983.

[15]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 Biddle, S.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1, 19, 711-725.

[16] Lung Hung Chen; Ying-Mei Tsai; Ying Hwa Kee, The interaction of goal orientation and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predicting athlete burnout.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Supplement, 2007,29:151-153.

[17] Martins. Hagger, Nikos Chatzisarantis and Stuart j.h.Biddle. 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u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2001,19:711-725.

[18] Nicholls, J. G. The competitive ethos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9]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 Englewood Cliffs, 2002,NJ: Prentice Hall.

[20] Sandra E Moritz; Deborah L Feltz; Kyle R Fahrbach; Diane E Mack.The relation of self-efficacy measures to sport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0,7(13):280-294.

[21] Spray, C.M. and Biddle, S.J.H.,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ituational goals on participation in post-16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6, BASES Annual Conference 1997, York, 1998:104-105.

[22] 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91-1692.

[23] 王芳,马天龙,杨文华,等.不同情绪状态对自我效能和体能发挥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9):1204-1205.

[24] 魏源.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6-188.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篇7

关键词:参与意识,参与能力,教学策略

一、提供自主学习目标, 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 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 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 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 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 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 较大数学环节的具体要求, 也要使学生明确同时,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站位关系, 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 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并且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形成自主参与倾向

首先,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 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学中, 教师要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 直观激趣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 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具或借助于多媒体,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理一旦发展为认识兴趣, 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其次, 教师要以教师之情寻学生参与之趣.

(1) 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 服务者的“地位”, 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中想说、敢说、爱说、乐说,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尊重学生, 相信每名学生都能学好,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 对待学生要宽容、鼓励和引导,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步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 从而获取知识, 发展智能, 以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 大部分教师习惯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 量一量, 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全体参与, 全体动手, 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论,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扶得过多, 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 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其次, 还要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的时间, 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 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每一名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 把自由支配的时间留给学生.

四、着力学法指导, 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 最后过渡到“学会”,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加强直观操作,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 指导学生抽象概括数学知识和原理, 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 建立表象, 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 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2) 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敢说.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 说错了不要紧, 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同学, 更需要热心鼓励.

(3) 教给方法, 使学生会说.要形成能力, 需要经常性的培养, 日积月累.可以让学生学着说, 试着说, 自己小声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 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 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 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五、精心设计问题,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开启数学学科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知识, 所以说, 问题是思想方法, 知识积累和发展逻辑的力量, 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要创设出精彩的问题必须注意:

(1) 扣紧教学目标, 设计问题, 把教学目标问题化.

(2) 设计探索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问题要产生火花.问题设计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 实现教学内容的开发.培养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 提出问题, 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 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 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 抓住重要的词和句, 依据自学提纲, 寻找答案,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主体参与学习, 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参与程度 篇8

一、概念界定

对于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念的界定, 目前业界、学界还未有统一而明确的表述, 研究中引用较多的是陈舒平在《儿童电视学》中对于儿童电视新闻的定义, 即“儿童电视新闻, 主要是反映社会、家庭、学校与儿童有关的新近发生的、适合儿童理解和接受的事件, 传递一些活动、游戏、娱乐、学习等的信息。” (1) 也有学者认为, 少儿电视新闻是对于特定受众群———少儿的电视新闻节目。以邹鹏志观点为代表, 他认为, “少儿电视新闻是借助电视传播的视听符号, 以少儿能够并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 对少儿关心的变动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 综合不同研究者的观点, 本文认为, 少儿电视新闻, 是以少儿为特定收视对象, 运用电视传播视听符号, 基于少儿心理特征进行传播的一种新闻报道类型。

二、发展历程与现状

少儿电视新闻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英国广播公司 (BBC) 开播的专门针对9~15岁儿童的《新闻巡礼》节目,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新闻节目。 (3)

1975年, 在美国纽约成立了CE (Children’s Express) , 是由8岁到18岁少儿组成的新闻报道组织, 之后发展到美国其他地区和英国、日本等国。 (4) CE类似于小型通讯社, 管理者是少儿, 整个新闻制作流程均由少儿自己参与, 最后播发到大众媒介上。CE的口号是“by children for everybody”, 希望让所有人, 包括成年人了解少儿的想法, 而不只针对少儿这一特定群体收视。

我国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相对欧美来说起步晚、发展水平低。1995年前后, 少年儿童作为独立的群体受到媒体关注, 少儿电视节目开始蓬勃发展, 由此带来了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推进式发展。《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档儿童电视新闻栏目, 于1995年创办于上海有线电视台, 此后中央电视台于同年推出改版后的《大风车》, 其中《小记者》板块是央视第一个纪实性的儿童电视新闻节目。 (5) 2001年, 《大风车》又在每周三推出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板块———《新闻袋袋装》, 这便是于2005年5月1日开播的《新闻袋袋裤》的前身。《新闻袋袋裤》是一档每天15分钟, 以少年儿童的视角解读新闻、分析时事、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儿童新闻栏目。 (6)

目前, 我国大陆地区开办的少儿频道和少儿新闻节目数量上不少, 但中央、省市一级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较多, 在地级市、县级市电视台并不多见, 虽然总量不少, 但内容基本大同小异, 质量优异、令人满意的不多。《新闻袋袋裤》板块较为清晰明了, 具有代表性, 且往期节目视频通过网络能够获得, 故被选为本文研究个案。

三、案例分析与结果

央视《新闻袋袋裤》节目在2010年10月8日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改版, 更改了播出时间与播出时长, 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现在的节目没有了少儿主持人, 由原先的“姐姐”杜悦、阳光轮流主持节目, 此外三个独立板块———“儿童说新闻”、“说儿童新闻”和“为儿童服务”已没有了明显区隔。该节目每周一至周五17:00首播, 每期时长15分钟 (含广告) 。本研究截取2013年10月30日~11月27日, 每周三的节目进行观看, 并做记录与内容分析, 得到结果如下:

(一) 节目题材数据分析

对所搜集的节目进行量化分析, 五期节目新闻总条数为42条, 平均每期节目播出新闻条数为8.4条, 其中有2条并不是新闻, 即11月20日播出动画电影《鸟》和11月27日播出的微动画《小戒日记之爷爷的古董花瓶》。

1.从地域远近看

童兵在《新闻理论教程》中提到新闻的价值要素之一为接近性, 包括时空上的接近性和心理上的接近性。结合国内学者一般的分类标准, 将地域远近按从远到近分为国际、国内和身边, 这里的身边特指学生长时间接触的环境, 即校园。

基于此分类标准, 所截取的五期节目中, 国际新闻16条, 占比38.1%;国内新闻18条, 占比42.9%;校园新闻8条, 占比19.0%。曾有不少学者担心少儿电视新闻过于强调少儿身边的新闻, 反对将少儿新闻做成校园活动新闻联播, 建议少儿新闻开拓视野, 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新闻信息。从研究结果看, 改版后的《新闻袋袋裤》在新闻事件地域的选材上进行了改动, 有了长足进步, 眼光较之前更开阔长远, 这样更适应于孩子无穷无尽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达到更好的收视传播效果。被许多学者所诟病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对于农村少儿关注少、弱势群体报道少的问题, 在《新闻袋袋裤》中并没有得到解决, 在所观察的42条新闻里, 涉及弱势少儿群体包括农村儿童的新闻仅有3条, 其中有两条国外的、一条国内的。

2.从题材内容看

参考已有书籍和多位研究学者的论文, 本研究将新闻按内容划分为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自然新闻。按照这一分类标准, 将所研究样本共计42条新闻进行逐条考察, 得到以下数据:

注:其他, 指上文提到过的两条动画内容。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到, 央视《新闻袋袋裤》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社会新闻、科技新闻和文体新闻, 而在传统成人新闻中占主要地位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一条未见, 这与它特定的受众群———少儿是有直接关系的。《新闻袋袋裤》的受众定位是8~14岁的少儿, 即小学生和初中生, 他们观看这一节目主要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在于一些软新闻, 因此社科人文的新闻更受欢迎。但笔者认为, 可以在节目中适当增加硬新闻的比例, 从小培养少儿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治经济格局的良好习惯。

笔者观察中还发现, 少儿电视新闻与成人电视新闻的另一个不同点, 在于少儿电视新闻较多关注动物, 如11月13日的节目中有《当好奇的猎豹“遇上”摄像机》, 记录的是野生小猎豹不明摄像机为何物, 舔食摄像机屏幕的憨厚摸样。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基本每两天有一条, 11月29日甚至在同一期节目中出现3条动物新闻报道, 这可能是少儿与成人不同所致, 少儿往往更关注动物, 更好奇、亲近动物与自然。

3.从报道形式看

《新闻袋袋裤》的报道形式较为单一, 普遍为视频新闻, 主持人做串联, 以自采新闻和素材新闻编辑为主。在所观看的42条新闻里, 仅出现1条其他形式的新闻———图片新闻, 即11月6日在北京某小学举行的“韩国文化周”报道。

笔者观察到的另一点, 是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评论的缺失。一般而言, 由于少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 他们在对知识、信息充满渴求的同时, 判别是非的能力并不高, 在解读新闻时需要成年人把握其思想观念, 这个时候, 新闻评论或者是新闻解读性话语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在这些新闻里, 仅有1条关于“如何对待网络游戏”的新闻专家、主持人的多方评论, 帮助少儿进行理解, 而这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在11月20日上海三名初中生跳湖成功救起落水女孩的新闻中, 评论缺失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可能会令某些学生下次遇到这类事故时不考虑自身条件, 而涉险救人。

此外, 《新闻袋袋裤》系列报道“聚焦最美孝心少年”, 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播报, 形成较大范围的辐射效应, 对于少儿的教育作用体现得较为不错, 通过故事化的叙事, 让少儿在故事中受到感触、得到成长。

(二) 少儿节目参与分析

1.节目内参与

叶子在《电视新闻节目研究》一书中介绍了受众参与电视新闻的四种形式: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思想参与和参与再传播。 (7) 本研究的样本《新闻袋袋裤》节目中, 可观察到的有直接参与, 其他三种形式的参与并不直接显现于节目中。

由上图可以看出, 少儿在节目中的直接参与度占比为30.95%, 还算可以, 但须注意的是, 在这13条少儿直接参与的新闻中, 没有一条是少儿对非自身新闻进行的观点性评价, 从某种程度上看, 这种参与度水分较高。非少儿受访的人群中, 以老师、专家出现频次为高。

再者, 少儿直接参与最多的新闻是社会新闻, 其次是文体、教育类新闻和科技新闻, 这与前文分析的少儿电视新闻题材内容大致相当。少儿一般对发生在身边、校园内的新闻事件, 或是自己经历的社会、文体新闻参与度较高, 这是因为, 就少儿的成长来看, 儿童对于自己经历的事件才有一定发言权, 才有一定的表述能力与欲望, 而对于相对遥远的新闻, 没有足够的认知而发表见解。

2.节目外参与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微博这一新兴媒介平台的诞生, 传统格局被打破, 新的话语体系正逐步建立,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新闻袋袋裤》已开通新浪官方微博———@新闻袋袋裤, 目前这一账号有粉丝5557人, 共发布微博数753条。笔者浏览观察了这一微博账号所发内容, 发现这一微博仅实现两项功能:一是作节目预告, 二是与观众进行有奖互动, 回答与节目相关问题即有机会获得节目周边产品, 但开展次数少, 参与人数不多。

综上,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互动层次低、少儿参与少、互动效果差。

四、借鉴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少儿电视新闻类节目中, 题材与少儿的参与程度之间有着重要而直接的联系, 越是与少儿紧密程度、贴近程度高的新闻内容, 越是能够引起少儿的参与热情、提升少儿的参与度。本研究也发现, 现今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存在诸多问题, 如少儿实际参与电视节目的程度、层次较低, 节目外的互动较少, 现有的新媒体形同虚设。因此,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从新闻题材看, 明确少儿电视新闻的节目定位, 掌握少儿的收视心理, 消除成人化倾向, 多播发少儿喜爱的社会、科教、人文类新闻,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政治、经济领域内的新闻比例, 注重采用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传播形式播发少儿新闻。

(2) 从新闻形式看, 由于少儿特定的成长状态, 知识占有少、理解能力低, 因此在报道电视少儿新闻时, 应增加背景介绍、意义评析等, 尤其是增加新闻评论比重, 帮助小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思考新闻。

(3) 从少儿互动参与看, 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 提高少儿参与电视新闻节目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 原有的热线参与、短信参与、书信参与等继续保留, 以多种渠道激发少儿的互动参与热情。

摘要:现如今, 随着媒介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细分化频道及节目出现在荧屏上, 吸引了不同群体的收视, 少儿作为独特的收视群体, 在细分市场愈发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不少电视台都有自己创办的少儿新闻节目, 但其中质量优异且能在如此激烈的媒介竞争中保持一定优势与地位的节目少之又少。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题材与少儿参与程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未来的节目又将从哪些方面提升少儿参与程度?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少儿电视新闻,节目题材,参与程度

注释

1陈舒平, 儿童电视学[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5

2邹鹏志, 少儿电视新闻初探[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 5

3王传跃, 参与式儿童电视新闻的十年探索[J], 业者实践, 2012, 1

4姜焕琴, 我国儿童电视新闻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

5卜卫著, 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 新华出版社, 2002

6新闻袋袋裤[OL]http://shaoer.cntv.cn/cctvchildren/xinwendaidaiku/videopage/index.shtml

参与程度 篇9

1.导读:由教师列出导读提纲,注意不要将教师课前考虑的问题一次性全部提出来,而应围绕教材及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应为学生思维的拓展留出一定的空间,为老师精讲留一定回旋的余地。

2.精讲:应以导读提纲为中心,结合学生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保证重点,既要讲得少,又要讲得透。

3.训练:由教师精选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代表性强的练习,采用板演或题组的形式,让学生边练、边想、边归纳、总结,使每个学生在脑海中对教材的内容串成一条线,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4.讨论:讨论题可由教师精心筛选一些方法独特、综合性强的或适当选择多题一解或一题多解的题目,也可由学生提出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由师生共同研讨、作答。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合理成份,积极诱导,不要抢在学生的前面急于下结论,为学生创设自我参与、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宽松教学环境,精讲、训练、讨论所选用的例题,应教材为主。用好教材,不断挖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导读—精讲—训练—讨论”这一四步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几节课的内容,应视教材特点而定。它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通过讲练结合,达到及时反馈,巩固提高的目的。

参与程度 篇10

虽然顾客参与对新产品研发成功和企业增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从顾客层面对共同创造的研究还很少, 仅集中在软件开发和网络游戏等狭窄的领域, 不具有普适性。另外, 在Bto B、Bto C领域的研究也很少。由于在Bto C环境中, 企业与顾客之间隔着大量的中间商, 企业面临大量的顾客、极低的顾客忠诚度和快速变化的顾客需求,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 实现共同创造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新产品研发中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关系涉入模型

在参与产品开发过程中, 顾客扮演的主要是三种角色:资源、共同创造者和用户。在新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 顾客是新产品创意的来源, 顾客需求信息是产品创新的依据;在设计阶段, 顾客利用自有知识与企业一起或单独开展产品创新活动, 或借助企业提供的创新工具进行创新;在测试阶段, 顾客作为使用者, 检测新产品是否真正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角色的划分, 实际上代表了顾客在新产品不同开发阶段发挥的不同作用, 也代表了共同创造关系的涉入程度。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 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关系的涉入程度可用两个维度衡量:一是顾客在创意产生、概念开发到市场引入等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点多少;二是顾客在每个参与点的参与深度, 即顾客角色的主动或被动、控制或被控制等。在共同创造中, 顾客的投入包括信息、经验、专业知识和技术诀窍。顾客在低度参与共同创造中, 只是提供基本的顾客信息, 企业根据信息分析, 确定顾客的偏好、产品创新方向。由于这是采取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分析顾客需求的主要方面, 因此这种低度参与对企业新产品研发成功与否的作用极其有限。顾客高度参与是指顾客在新产品创新过程中,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贡献了经验、专业知识和技术诀窍, 与企业共同创造新产品或由顾客创造新产品。在这种参与模式下, 由于企业对产品创新的控制程度减弱, 顾客成为产品创新的主导, 因而创新成果能准确反映顾客的潜在需求, 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共同创造关系涉入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创新能否成功。企业的关键任务就是识别具有高度参与倾向和参与能力的顾客, 为他们提供创新工具, 协助他们或与他们进行共同创造。顾客参与共同创造的动因和企业提供的激励诱导是共同创造关系涉入程度的正强化, 而企业对共同创造的消极或否定态度和行为则是共同创造关系涉入程度的负强化。影响共同创造关系涉入程度的模型是——

顾客在参与共同创造的过程中, 能力和兴趣大不相同。企业即便拥有数量众多的顾客, 但是能参与到共同创造中的人数也极其有限。因此, 企业要准确识别参与共同创造的顾客类型。顾客的能力和兴趣是判别其是否优质顾客的两个标准。能够并且愿意参与共同创造的优质顾客包括创新者、领先用户和市场专家。创新者是最早选用新产品的顾客;领先用户是具有超前需求的顾客, 而这种需求在未来才可能大范围普及;市场专家是拥有市场信息, 具有与他人讨论或解答他人疑问能力的个体。尽管这些顾客参与共同创造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对于他们参与的动因, 目前了解的还较少。顾客在作出是否参与共同创造的决策中, 他们会根据付出与所得作出理性判断。在共同创造中, 顾客主要是金钱、时间、资源、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付出, 而所得则是驱动他们参与共同创造的主要动因, 包括:顾客参与动因对共同创造关系涉入程度的正强化

1. 经济因素。一些顾客参与共同创造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种经济利益或是因企业提供了创意或产品而直接得到企业的金钱奖励, 或是创意产品成功上市后获得的利润分成, 或是作为知识产权的获得者获得来自企业的专利权收入。

2.社会因素。顾客从共同创造中获得的社会利益主要是社会的认同感。顾客作为共同创造的主要贡献者, 参与共同创造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不同于一般顾客, 如可从企业获得“最佳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3.技术因素。参与共同创造的顾客, 可从企业那里获得技术支持, 了解更多的产品设计信息, 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可通过在企业论坛上与他人和企业交流创意想法, 获得相关的学习心得和技术信息收益。

4.心理因素。有些顾客参与共同创造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在心理上获得愉悦感、新鲜感, 还有些顾客是为了增加对创造过程和结果的控制而参与共同创造。

企业激励对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关系涉入程度的正强化

企业对顾客参与共同创造之所以持积极态度, 主要是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可更好地把握顾客的需求。企业研发新产品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顾客需求信息不能准确识别, 甚至顾客也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潜在需求, 是导致产品研发失败的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定义, 由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 并由顾客在“使用价值”的基础上确定的。将顾客融入产品创新中, 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可使双方直接进行信息交换, 使信息粘性降低, 出现问题能够通过互动而迅速地解决。

2. 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可使企业获得更多产品创新的源泉。据哈佛大学商学院最新调查, 在上市的新产品中有57%是直接由顾客创造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调查结果则表明:在研发成功的民用新产品中, 有60%~80%来自用户的建议, 或是采用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改革建议。顾客作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产品是否真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是否还存在改进的余地, 他们比企业清楚得多。成功的新产品研发取决于对顾客需求的深切理解和付出的努力程度, 只有让顾客更深地融入共同创造中, 才能产生更多的创意。也只有顾客才能对这些创意是否满足他们的潜在需求进行最终评价。

3.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研发新产品的成本。在顾客参与共同创造中, 企业不是创新的唯一主体, 它与顾客是一种合作关系。随着这种合作的深入, 顾客将分担更多原来属于企业的工作, 企业可转变成仅仅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让顾客对新产品进行决策。在这种情况下, 顾客形似企业员工, 企业的部分产品创新工作由顾客完成, 从而降低了相应的成本。

4.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研发新产品的风险。传统新产品研发方式之所以成功率不高, 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需要”信息存在于顾客, 而“解决”信息存在于企业。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使得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中难以真正掌握顾客的潜在需求。因此, 让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可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 企业可快速、低成本地设计和生产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企业消极或否定的态度和行为对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关系涉入程度的负强化

如果企业对顾客参与共同创造的顾虑较多, 产生消极或否定的态度, 往往对这种关系涉入程度起着制约作用。企业产生这种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是:

1.机密泄露。顾客参与共同创造, 要求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公开部分信息, 但这样无疑使相关信息暴露给竞争对手, 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如关于产品创意和构思等信息泄露, 可能使竞争对手据此提前做好战略部署。因此, 主要依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产生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在创新上可能不会选择顾客参与共同创造方式。

2.产权纷争。顾客尽管承担了企业内部人的角色, 但依然是外部独立的个体, 企业对他们提供的创意或解决方案等产权的归属, 要事先作出约定, 以防发生产权纠纷。如果企业保留产权权利, 那么共同创造关系的涉入程度就不会太深。

3. 信息过载。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在产生大量创意的同时, 也可能会产生信息过载现象。对顾客的创意进行评价、过滤的工作量, 甚至比研发新产品的工作量还大。有些企业为了简化这一过程, 让顾客直接参与创意的评价。另外, 如果企业的新产品上市具有时间敏感性, 那么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从众多创意中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创意能力。

4.顾客的创意缺乏可操作性。顾客提供的某些产品创意, 从生产角度看可能不具备可操作性, 这也是导致共同创造在现阶段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作用的主要原因。因此, 企业仅仅在原型测试阶段或市场检测阶段, 才选择与顾客合作, 而在其他阶段仍以自身为主体的设计方式。

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关系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采取风险管理策略, 在共同创造中可消除或减少消极或否定的态度和行为。

1.选择值得信赖的顾客参与共同创造。防止机密泄露的关键是选择值得信赖的顾客参与共同创造。值得信赖的顾客, 是与企业长期接触, 对企业忠诚, 或是在一些小项目中经受过考验的顾客。

2.正确选择顾客参与共同创造的时机。实施顾客参与共同创造, 应尽可能提前, 以使顾客在发挥重大影响的环节, 贡献自己的创意。但在顾客具体参与时, 应确保他们尽可能晚一些参与, 以使他们对企业的机密了解越少越好、越迟越好。

3.运用合同条款保护机密、确定产权归属。签订合同, 既要保障企业的机密不被泄露, 也要约定产品研发成果的产权归属。在运用合同条款时, 还要注意保护商业和技术机密与顾客自由创造之间的平衡。在共同创造的不同阶段, 签订不同的合同有利于实现这种平衡, 但保密合同应在每个阶段的开始就要签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参与程度】相关文章:

学生参与程度05-23

浅谈形成性评价对高职生课堂参与程度的影响09-11

程度分析05-21

疼痛程度05-23

控制程度06-25

教育程度词汇05-22

粗心程度范文05-16

市场竞争程度05-10

强势程度副词05-16

自我和谐程度05-16

上一篇:村庄整理下一篇:空调热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