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电影中的哲学意蕴

2024-06-29

恐怖电影中的哲学意蕴(精选三篇)

恐怖电影中的哲学意蕴 篇1

一、董仲舒宇宙观上表现的和谐思想

董仲舒指出:“天地之气, 合二为一, 分为阴阳, 判为四时, 列为五行。 (《五行相生》) 宇宙是由天地阴阳五行和合而成, 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图式。董仲舒认为, 万物统一于五行, 五行统一于阴阳, 阴阳统一于天。宇宙万物多样性的统一都是通过“阴阳”来实现的。阴阳与五行四时相结合, “金木水火, 各奉其所主, 以从阴阳, 相与一力而并功, 其实非独阴阳也。然而阴阳因之以起, 助其所生, 故少阳因木而起, 助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起, 助夏之长也;少阴因金而起, 助秋之成也;太阴因水而起, 助冬之藏也。” (《天辩在人》) 阴阳与五行中的四行, 在一年四季中各主一时之气, 它们相持相助, 使万物得以生、长、成、藏。阴阳二气的协调非常重要, 万事万物都源于阴阳的运行, 自我调节, 并在阴阳的基础上统一为一个整体。

董仲舒说:“五行者, 五官也, 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故为治, 逆之则乱, 顺之则治。” (《五行相生》) 所谓“比相生”, 即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所谓“间相胜”, 即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天地间物与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和谐关系。董仲舒认为万物的生成取决于阴阳与天地之间的作用, “万物非天不生。独阴不生, 独阳不生, 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顺命》) 正是由于阴阳五行相生相胜的作用, 才产生了宇宙间的万物。董仲舒将阴阳五行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高度融合,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图式。在这个图式中, 宇宙是一个有机和谐的结构

二、董仲舒天人观上表现的和谐思想

董仲舒对天有多种论述, 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层含义:

(一) 天生育了万物和万物之灵的人类。

“天者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 (《春秋繁露·顺命》) “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 天亦人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 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 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 化天理而义。” (《为人者天》) 明确地说明了人不过是天的一个缩影罢了。董仲舒认为人的生命受之于天, 人的生理必须与大自然保持一致, 人的生命的强弱寿夭, 主要看他们自身是否遵循天道。

(二) 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至尊。

“天者, 百神之大君也。” (《郊义》) 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者。在汉代, 君权神授的理论有了系统的发展, 董仲舒提出了“天意”、“天志”的概念, 并且提出了“天人相与”的理论, 认为天和人间是相通的, 天是有意志的, 是最高的人格神, 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 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了人, 人应当做的就是顺天时, 按天的意志来行动。

(三) 天是有性情和价值观念的生命体。

天也有伦理价值观念, 天的行为表现为“仁”, “天, 仁也。天覆育万物, 既化而生之, 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 终而复始, 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 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 取仁于天而仁也”。 (《王道通三》) 这里的天是一个有性情的生命体, 是至善的化身, 它孕育、化生万物, 对万物一视同仁。而人受命于天, 王道正是法天的博爱而建立, 布德施仁属对人类一视同仁的表现。

董仲舒认为天与人的统一是通过阴阳之气来实现的, 阴阳是沟通董仲舒天人关系的逻辑链条。他说:“天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 (《同类相动》) “阴阳之气在上天, 亦在人。在人者为好恶喜怒, 在天者为暖清寒暑。” (《如天之为》)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 (《阴阳义》) 董仲舒在“天人同类”思想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同类相动”说, “天地之阴气起, 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 而天地之阴气宜应之而起, 其道一也。” (《同类相动》) 从而得出“天人感应”的必然结论。他还认为阴、晴、昼、夜的变化与人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天将阴雨, 人之病故为之先动, 是阴阳相应而起也。” (《同类相动》) 说明人的疾病跟天的阴气相感应, 证明天和人是能够相互感应的。董仲舒的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 把人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 寻求人与自然之间在生理与心理上取得动态和谐平衡, 对保证人的身体强壮是有益的。但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中, 强调的却是人的德行, 特别是帝王的德行和政治措施, 会招致天道感应和赏善罚恶、灾异遣告。天子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世的, 人民应该绝对服从, 顺天安命, 规规矩矩, 否则就会受天的惩罚。天子是天的儿子, 应按天道行事, 对人民应施仁政, 顺天道, 万民就拥戴, 国家就兴旺, 逆天道就会失去民心, 国家就衰亡。他的学说本质上是宗教神学, 借天的权威来强化君权, 另一方面又借天的权威对君权加以限制, 受命之君代天行事, 就要按天意行事。这样在天、天子、臣民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系统。

三、董仲舒的“中和”论与和谐思想

董仲舒说:“中者天之用也, 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 而美于和, 是故物生。” (《循天之道》) 天地之所以有生养万物的功能主要是由于阴阳二气对立面之间的协和一致, 强调中和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他又说:“天地之道, 虽有不和者, 比归之于和, 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 比止之于中, 而所为不失。”“成于和, 生必和也;始于中, 止必中也。中者, 天地之始终也;而和者, 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 而道莫正于中。”“中者, 天地之美达理也。……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 其德大盛。” (同上) 这些话都突出了中和是宇宙的根本精神, 是最高的道和德。董仲舒以中和原则治理天下, 是因为当时社会正在两极分化。若贫富严重不均, 百姓无以为生, 道德教化就无从谈起, 国家的危亡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孔子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贫富过度不均, 会产生两方面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大富”者因富而骄, 因骄而暴, 不守礼法;另一方面“大贫”者因贫而忧, 因忧而盗, 起而造反。这两方面均为祸乱之源。董仲舒进而指出:“贫者穷极愁苦, 穷极愁苦而上不救, 则民不乐生, 民不乐生, 尚不避死, 安能避罪!此刑法所以蕃, 而奸邪不可止者也。” (《汉书·董仲舒传》) 民不聊生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防止暴乱, 就要杜绝产生这些不安定因素的根源, 董仲舒极力主张均贫富, 提出“调均”之法加以限制和调剂。

董仲舒所处的的汉代初中期, 贫富对立, 董仲舒既不赞成财富分配的平均主义, 又反对贫富过度不均, 而是主张按照封建等级制进行财富分配, 使不同等级的成员在财富占有上有差、有度, 互不越制, 把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 这就是“调均”的原则。“中和”、“调均”原则是董仲舒调和统治阶级和不同阶层间所掌握的“度”。他认为要维护社会的稳定, 各阶层的人都应该遵守这个“度”, 使贫富、贵贱等级的社会矛盾保持在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之下, 不至于造成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这样整个社会就达到和谐安定了。董仲舒的和谐主张从理论上为当时的社会政治发展大趋势提供了依据, 可以说是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的, 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并且可供当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借鉴。

参考文献

[1].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 1992

[2].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恐怖电影中的哲学意蕴 篇2

关键词疯癫第六指个体热情

顾长卫的电影语言朴素,贴近人性,有人的情感,能和生命有连接,这是他执导的电影《孔雀》给人的印象。有人评论说《立春》是《孔雀》的姊妹篇,表现的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中突。在《孔雀》里,讲的是“文革”时期,一个压抑的年代,一个灰色的小城,理想被毁灭,热情被消损的故事。《立春》延伸了《孔雀》的主题,只是《立春》的时间感似乎不那么严格。这样的评价有它中肯的地方。但换个审视的视角,故事的内涵就会有所不同,,固然,在《立春》和《孔雀》里所选择的对象都并非一些快乐、庸常的个体,都是一些碰得头破血流的理想主义者,是在日常生活里挣扎、痛苦的人们。但《立春》的这一群人却不再是《孔雀》里身无长物而一心想跳出小城的年轻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即顾长卫所说的:“《立春》里的人,都是变革时期的一群疯子。”顾长卫一语中的,道出了这部影片深厚的文化哲学意蕴。

谁是“疯子”?何谓“疯癫”?苏珊·桑塔格说“在20世纪,被当作高超感受力的标志,能够显示超凡脱俗的‘情感和‘愤世嫉俗的不满情绪的那种讨厌的折磨人的疾病,是精神错乱。”福柯也说,“我们把艺术的创造归因于发狂的想像:所谓画家、诗人和音乐家的‘奇思怪想不过是意指他们的疯癫的婉转说法。”这里的精神错乱,亦即“疯癫”,即是影片中一群主人公的自况和世人对他们的评判。

在《立春》里,黄四宝给王彩玲画人体时,王彩玲跟黄四宝说了契诃夫《三姊妹》的故事。故事中姊妹三个住在一个远离莫斯科的小地方,老想去莫斯科,就是去不了。三姊妹中的一个懂六国外语。她说住在这种小地方,一个人懂六国语言,就跟六指儿一样是个累赘。王彩玲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她认为自己和黄四宝一样,就是《三姊妹》里所说的第六指。在影片中。舞蹈老师胡金泉在跟王彩玲的交流时,也说自己是个怪物,跟六指儿一样。这样,在《立春》里,两次出现了主人公自况的“第六指”。这第六指,指的是王彩玲和黄四宝、胡金泉等与众不同的高超的艺术感受力和他们超凡脱俗的情感,对现实的不满,对梦想的追求。正因这样,他们的行为成了众人眼中的“疯癫”,他们也就成了世人远离的“疯子”。

第六指。是王彩玲的意大利歌剧。影片中王彩玲教周瑜唱歌,唱完后她对周瑜说,“我一贫如洗,又不好看,老天爷就给了我一副好嗓子,除了这,我是个废物。”的确,王彩玲是个普通到近乎丑陋的女人:臃肿、龅牙、满脸痤疮和黑斑。她惟一的不普通,是能饱含深情地唱意大利歌剧。如果上天没有给王彩玲天赋的喉咙,也许她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如果王彩玲能够接受她所身处的生活状态,也许她就不会再做无望的折腾。

可事实是,王彩玲是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唱歌是王彩玲的个体热情。个体热情的产生既需要身体也需要灵魂。身体并不寻觅自身所欠缺的,正如伊壁鸠鲁说,“动物就不需要寻觅所欠缺的东西”,所以动物没有忧伤和苦恼。个体灵魂让身体寻求自己要寻求的,身体的苦恼都是由于灵魂的骚动引起的,搞得身体不安宁,充满生命的焦渴。可以说,不是王彩玲选择了唱歌,而是唱歌的热情选择了王彩玲。她是身不由己。王彩铃感到唯有这样的生命热情的散发才让自己有美好地活过的感觉,才有自己的在世幸福。以至于非如此生活不可。王彩玲因为自己的唱歌热情成了生活和社会里的“第六指”,这是她的宿命。

第六指,是胡金泉的芭蕾。跳芭蕾是胡金泉的个体热情。他自小迷上芭蕾,啥也不顾,昏天黑地的跳了十几年。对芭蕾,胡金泉爱之深,用情浓,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股女人气。于是,在这个世俗的城市,他被边缘化,扣上了一个变态的称号。当王彩玲夸胡金泉是一个投身舞蹈的勇敢的赤子时,胡金泉却说王彩玲高看了他。他深知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丑闻,是许多人心里的一个悬案,就像一根鱼刺一样,扎在许多人的嗓子里。他也认为自己是个怪物。第六指。还是黄四宝的西洋油画。黄四宝喜爱油画,从小自学。连考中央美院很多年,都以失败告终。在王彩玲的屋子里,黄四宝拿着王彩玲正在裁剪歌剧演出服的剪子,痛苦地自问:“我啥时候才能达到梵高的境界啊。他为了艺术,把个人的耳朵都剪掉了。”为了艺术而疯的梵高成了黄四宝的偶像。西洋油画是黄四宝的个体热情,这使得他的母亲愤怒地掀掉了他房子里所有的画作。痛骂儿子是个废物。

对高雅艺术的痴迷,使王彩玲们成为世人眼中的废物,讥诮的对象。也正因为他们的“疯癫”,他们所在的城市排斥着他们。遗弃了他们。他们觉得灰暗的小城是那么不堪忍受,在这里他们窒息了生命的活力。承受着生命彻骨的寒意。他们义无反顾的想要离开。离开是他们执着梦想、拯救自己的方式。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王彩玲向黄四宝慨叹“这要是开往巴黎的列车就好了”。在他们心里。巴黎,北京才是真正的精神的世界,是他们释放生命热情是场所。耽于对这一世界的玫瑰色幻想,王彩玲发誓诅咒地说“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黄四宝说:“我迟早会离开这儿。一看到有人提包离开这儿,甭管他去那儿,我都很羡慕”。他们一心遥望异乡,认为只有逃离到异乡,才能找到他们灵魂的故乡,精神的家园。现实终使北京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幻影。

《立春》里,王彩玲、胡金泉、黄四宝都是孤独的,艺术上的相通让他们用心灵相互取暖。因为,人惧怕孤独。在所有的孤独中,精神孤独是最可怖的。一个人,无论是罪犯抑或病人,他们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找一个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伙伴。为满足生命自身的这个欲望。他竭尽全力,终生不渝。王彩玲、黄四宝和胡金泉彼此追求认同,寻求理解和交流。但源于此也止于此,他们不把彼此视为情感的归宿。王彩玲曾以为黄四宝是她一生的至爱,灵魂的伴侣。她为了他准备放弃去北京的机会,甚至违背自己“不在这个城市里发生爱情”的誓言。黄四宝虽然承认王彩玲是这城市唯一能理解自己的女人,但仍然冷静的拒绝了她的爱情。王彩玲曾告诉胡金泉说,能认识他使自己有了在这城市里活下去的勇气。胡金泉因王的理解而夜访王彩玲,跪求王同意和他假结婚来摆脱别人眼中人妖的闲言。遭王拒绝后的胡金泉一个人行在深夜的大雪中,孤独而绝望。

在《立春》里,王彩玲、胡金泉及黄四宝都在抗争着自己的宿命,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弗洛姆说,人无所谓好坏,生命与生俱来的倾向是要成长。发展,表达潜力,如果生命受阻。如果个人被孤立了,并被怀疑或孤独及无能为力感所淹没,那么他就会不由自主

地产生破坏欲或渴望臣服。胡金泉和黄四宝印证了弗洛姆的断言。

胡金泉想跳芭蕾的生命热情受到世人无情的冷落和耻笑。在挣扎无望之后,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他产生了放弃自我(mdividuamy)的冲动。绝望的胡金泉以向跟他学跳舞的女孩子耍流氓进而锒铛入狱的方式解脱自己,也解脱了所有人对他的猜忌。在监狱里,他翩翩起舞。尽情享受着艺术带给他的心灵抚慰。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疯癫在此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性质,奇怪地与犯罪成为一对孪生兄弟。在世人眼里,胡金泉的舞蹈世界因为脱离了现实和真实,这使他的存在既是一种错误。又是一种罪过。胡金泉回到现实的方式是荒谬的。他通过耍流氓这一犯罪方式回到现实的普遍秩序中。耍流氓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真实的行为,是胡金泉作为一个正常人得不到正常的满足而发生的行为。这是一个可悲的悖论。芭蕾舞爱好者胡金泉和世人发生冲突,是世人眼里的“疯子”,流氓胡金泉则得到了世人的理解,和现实达成了和解。在监狱里,胡金泉把自己托付给了现实的理智,忘却了自己,臣服于现实。

黄四宝的故事则更为普遍。他爱画画,在西洋油画里交付了他的青春。他是追求美好的爱情的。面对王彩玲对他炽热的爱,甚至可以去北京的诱惑,他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不爱王彩玲,以一记响亮的耳光和一声撕心裂肺的干嚎决别了他的油画和青春。从此以后他在世人眼中消失了。不是去学孤独的梵高,是消失在滚滚红尘。他的再次出现仍是在小城,流行的板寸短发,有型的西装,还有那个时代难得的属于自己的车,生活在被他的婚介所骗得很惨的人们的追打痛击中。他砍掉了自己的第六指,回到了他曾经一心想逃离的城市,不再孤独。黄四宝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城市,他能做的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一个把苟安和无忧无虑作为生活基本条件的人不可能有自我的。这是庸人的人生目标。黄四宝、胡金泉是有过自我的,但没能坚持。坚持自我需要勇气,也就是要能承担风险和准备受到痛苦和失望。能坚持自我的人生是美丽的。《立春》导演顾长卫就说过:“但在我心里,她很美。”她是指王彩玲。她美在哪儿?影片中黄四宝刚刚认识王彩玲时对周瑜评论说,王彩玲长得那么难看,还那么清高。可能也就是因为王彩玲的不好看,黄四宝拒绝了王彩玲的爱情。在这一点上,黄四宝是世俗的,还比不上有点卑劣的周瑜。在教周瑜唱《献身于艺术,献身于爱情》这一歌剧时,王彩玲对歌剧艺术的虔信,对歌唱所投入的生命热情。深深感染了周瑜。歌唱中的王彩玲,浑身散发着圣洁的光辉,那一刻的王彩玲是美丽的。王彩玲一生追求高雅的歌剧和纯洁的爱情。为了歌剧。她三十多岁仍是处女之身。只是想为了离音乐的殿堂中央歌剧院近一点,她可以放弃在师范学校的工作,谋求在中央歌剧学院当一名临时工。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这一卑微的请求最终也无望实现。在王彩玲的眼里,专心致志在风中玩飘转的纸轮的黄四宝是值得她爱的。在她一厢情愿的爱情狂热里,王彩玲是美丽的。她的脖子上系上的鲜艳的黄丝巾映衬着她甜蜜幸福的脸庞,一改她三十多年灰暗的老姑娘形象。王彩玲的爱情最终以她的蒙羞自杀未果而告终。命运没有厚待王彩玲。虽然这样,王彩玲仍然不愿意充当命运的炮灰。她的生命始终是忠于她的灵魂偏好的,是向往着明天的。正如影片开头王彩玲的独白:“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并不意味着什么,但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整个春天都过去了,什么也没发生……”在王彩玲的生命中,艺术和爱情的春天在她无尽的期待中始终没有到来。在现实的无奈中,她没有稀里糊涂的嫁人,而是去孤儿院领养了个女孩,把自己对生命的热情和爱全部倾注在小女孩的身上。片尾的王彩玲和小丫丫在北京的广场上平静而快乐的唱着儿歌。在这里,王彩玲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着她对自己个体热情的执着的追求。

恐怖电影中的哲学意蕴 篇3

经济解释,顾名思义,是对经济现象的“为什么”分析,是用科学的逻辑和方法,以诠释经济学领域中的现象和行为。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张五常先生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从庞杂的经济理论中抽取出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需求定律,并尝试通过对这一理论的画面展开,而对经济学做出一定的解释。

需求定律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其理论内涵表现为当其他因素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量将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呈现反向的变化趋势。新古典经济学派广泛地运用数据、公式、曲线等数学元素,将需求定律解释为一条以价格为纵坐标、以需求量为横坐标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需求曲线的负利率,呈现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反比关系。由此,新古典经济学家者们推出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导向机制: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不同于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数学形式,张五常先生独辟蹊径,着眼于现实场域,列举了栩栩如生的生活实例,以此为理论佐证,将抽象的需求定律变得通俗易懂,向大众娓娓讲述科学的需求定律。

所有的自然科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最终都能提炼出深刻的哲学理念。经济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环节,其理论的推理、成立、发展无不是以哲学作为最高意义上的思想指导。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一书中,张五常先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以达成对需求定律的科学释义。这一释义过程以哲学作为最高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充满着哲学的思辨,主要表现为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方法三大哲学理念。

二、《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

第一,以基础假设为研究的起点。在经济学内,五常先生提出两个基础假设。其一,“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是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个人做出,可以被推测的选择(predictable choice)而起。”无论从多么宏观的视角来谈论经济,其实质上无非是个人的经济行为相互叠加而形成的经济现象。人作为最基本的经济个体,通过经济选择,而产生相应的效应及经济现象。无论这个选择是自由或被迫,好或坏,都无关价值观的取舍,关键在于选择产生的经济效应。个体的经济行为不断叠加形成经济现象,对这些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就必须先推导出单个人的经济行为。在这里,前提不言而喻,单个人的经济行为必须是可以被推测的,这是我们的基础假设。其二,人的自私假设,“这里说的‘自私’是‘局限下争取个人利益极大化’。”“自私”其实是从英文private翻译过来的,先生认为这一译义差强人意,因为此“自私”非彼“自私”。Private更注重于个人隐私,而五常先生“自私”是假定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张五常先生在对经济学做出分析和解释之前,提出了基础假设的构想。基础假设必须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如果没有公开的、共识的、普遍的基础假设,那么以需求定律为代表的一切经济理论均无法展开。人们如果对某事物的基本立场、基本视域产生歧义,众说纷纭、各执己见,那么是不可能推出具有较广泛解释力的理论或普遍的定律和公理的。确立一个共同的起点作为游戏规则,是学术界获得丰硕成果的基本立提。

第二,以变与不变推出需求定律。张五常先生在推出需求定律时,强调了“变与不变”。需求定律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是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随价格的负相关变动。如果细心观察,我们自会发现其中的悖论。如果其他因素均不变,那么价格又是如何变动的。要想从逻辑上推导出需求定律、维护其解释力,确定哪些量变可变、哪些量不变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变与不变的处理是一种哲学,它不仅可以打破自身存在的悖论,亦有效地规避了吉芬反论。吉芬物品是劣质物品的极端化,当劣质商品价格下降致使实际收入上升时,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需求量将随价格同方向变动。吉芬商品推不出需求定律,心理预期的需求量受到现实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总是不能如一,除非我们对其他因素的变与不变进行限定。张五常先生在维护需求定律的解释力时,确立了一套独特的选择标准,尽可能少的不变量、多的变量,简单凝练,以确保解释的广泛性。五常先生对“变与不变”做出了巧妙的设置:“(1)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2)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3)价格转变会导致需求量的转变,这价格转变也可能导致其他因素的转变,而这些‘其他因素’可能再影响需求量。”细细品味这段话,不难看出,五常先生通过设置变与不变,使得需求定律在逻辑上能够被合理推出,走出了悖论的困境。

第三,以科学方法验证需求定律。在卡尔·波普尔之前,理论通常经由求实的方法而得以科学的验证。卡尔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开创了全新的求伪科学,并被张五常先生运用于经济学的解释之中。张五常先生提出,我们应该警惕套套逻辑,因为事实本身不能自我解释。套套逻辑无疑是正确无疑的,但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实质的内容,解释不了任何的现象和行为。特殊理论优于套套逻辑,它能解释一个现象或者行为,但是过于特殊,不具备一般性。可取的理论应该处于特殊理论和套套逻辑之间,特殊理论限制太多,解释力过于狭隘,而套套逻辑不加限制,只是语意的简单重复,不具备解释力,可取的理论应当是加诸适当的局限条件从而具备较广泛的解释力。这样的理论因为具备局限条件而富有解释力,因为适当的局限条件而具有较广泛的解释力。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一定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refutable by facts),但却没有被事实推翻。”举例来说,天要下雨,这不可能出错,因为天早晚要下雨,今天不下明天下。如果我们给它加上一个限制,那么直到理论被证伪而被修正过的更佳理论所取代,它都是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而没有被推翻的可取理论。限制条件越多,理论的精准性越高,也就越可能被事实推翻,直到成为一个特殊理论。具有一般解释力的理论必须在不加限制和诸多限制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时点,从而处于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恰好不被事实所推翻的临界点。五常先生就需求定律展开说明,价格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但是需求量是一种心理预期,无法以事实验证。我们可以假设在需求定律正确的前提下,某个现实的甲可以推出现实的乙,并以甲乙之间的实际发生与否来推导需求定律是否被推翻,是否具备较广泛的解释力。适当的局限条件使得本身不可验证的需求定律可以推导出被验证的含义,从而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甲和乙设置的巧妙性,可以使需求定律恰恰不被推翻。张五常先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需求定律展开验证,对于验证出来的矛盾的部分,便重新设置局限条件,对理论展开不断的修复,直至理论刚刚好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不被事实推翻。

在本书中,五常先生开篇就指出:“经济解释是一门验证或实证科学,empirical,sci-ence是也。”五常先生通过精心为理论设置适当的局限条件,而赋予理论较广泛的解释力,使理论处于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恰好不被事实所推翻的临界点。这是他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考证的基本立场。

三、《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哲学意蕴的发微

实质上,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方法,这三方面在不同的理论外壳下蕴含着相同的内核:设置适当的局限条件或验证条件。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找到适当的尺度,是最困难的地方。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一书中,“适当的局限条件”可以理解为精心设置的基础假设、巧妙处理的变量与不变量、使理论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不被推翻的某些验证条件。

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的验证方法,以适当的局限条件为核心,成为贯穿于《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始末的哲学理念。五常先生以基础假设为研究起点,以变与不变来推出需求定律,以科学的方法验证需求定律,以一贯之,赋予需求定律说理性、明辨性、科学性,同时使其具有较广泛的解释力,成为能够指导经济学的理论准则和方法手段。张五常先生将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的验证方法这三大哲学理念运用到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去,对需求定律展开完整的推导、验证、修正工作,对该定律一直以来存在的瑕疵进行修复和完善,赋予其更大的解释力。简之,五常先生将这一套精妙的、逻辑的、思辨的哲学理念与其研究工作完美结合,使其在经济学里大放异彩,推动古典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

除了服务于经济学研究,张五常先生在本书中体现的哲学意蕴亦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到物理、天文、地理学、城市学、伦理学、逻辑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去,以更好地指导和启示当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当代学者不管是在研究开展之前,或是于研究的开展过程中,都可以从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一书中找到相应的哲学依据。那就是以哲学作为研究工作最高意义上的指导,将基础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设置变与不变从而逻辑上地推出定律,最后用科学的方法来对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赋予理论“科学性、说理性、逻辑性”的有机统一,使理论具备较为广泛的解释力。

摘要: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张五常以哲学作为最高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以基础假设为研究起点,以变与不变来推出需求定律,以科学的方法验证需求定律,通过设置适当的局限条件,娓娓讲述需求定律的实质内涵,赋予需求定律以一般的解释力,向大众展现需求定律的魅力所在。对张五常先生《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展开思考,阐发其微妙之处,对于当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经济解释,需求定律,哲学意蕴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安全连接无线网络下一篇:语文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