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经典人物造型

2024-06-07

电影中的经典人物造型(精选6篇)

篇1:电影中的经典人物造型

《永远的车神》由英国著名导演Asif Kapadia于拍摄的一部欧美记录影片,该影片从巴西传奇车手埃尔顿・赛纳初踏入美国赛车界讲起,多次在比赛中克服艰苦环境,取得冠军的辉煌业绩,忠实地记载了一代车神塞纳在一级方程式世界里传奇和精彩的人生。

电影剧情

1960年3月21日,塞纳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市。其父亲是一位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经营一个汽车零配件厂。塞纳4岁时,他父亲便专门为他定做了一辆一马力的轻便小赛车。小塞纳似乎天生就对汽车有一种偏爱,7岁那年,他便敢独自把父亲的轿车开到街上。塞纳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辆真正的小型赛车,从此,他就对赛车着了迷。

1973年,年满13岁的塞纳首次参加在家乡举行的小型赛车比赛,初战告捷,从此节节胜利,17岁时便夺得了南美冠军。此后,他又多次获得小型赛车的巴西全国冠军和南美冠军。但是,塞纳并不满足,他的愿望是向世界一流车手挑战。

1981年,塞纳到了赛车运动的圣地――欧洲,开始参加方程式汽车比赛。不久,塞纳夺得福特1600方程式和福特方程式的冠军,在赛车界崭露头角。

1983年,塞纳集中全力角逐电影下载方程式的比赛,结果荣膺全英冠军。在1981~1983年的短短三年间,塞纳先后夺得了44站的胜利,轰动了整个赛车界,创造了“塞纳现象”。

1984年,24岁的塞纳开始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生涯。塞纳不仅在晴天比赛时是一名优秀车手,就是在乌云翻滚、暴雨倾盆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他超人的胆量和娴熟的技术在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塞纳职业车手历史中,不乏雨中夺魁的出色纪录,他的第一次一级方程式冠军就是在雨中创造的。

1985年4月22日,在葡萄牙大奖赛的埃斯托利尔赛道中,连日不断的大雨使本来就已颇具危险的比赛变得更加艰难,车手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法国车手普罗斯特的车原地打转熄火了,巴西著名车手皮盖特的车也退出了赛场。然而,勇敢的塞纳却沉着地驾驶赛车冒雨飞驰,终于以先于第二名1分30秒的绝对优势取得冠军。这是塞纳参加一级方程式大赛的第一场胜利,由此,塞纳也以“雨中塞纳”而闻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塞纳赛车生涯的辉煌时期,他每站比赛排位几乎总是最前,最先冲刺的也几乎总是他。他三次夺得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车赛年度总冠军,各著名车队用尽招数争夺塞纳,他成为年薪最高的车手。塞纳一时间几乎成了赛事的代名词,赛纳这个名子在巴西、南美和欧洲家喻户晓。

1993年,塞纳在其家乡圣保罗出尽风头。比赛时,大雨如注,赛手们纷纷畏惧不前,唯有塞纳勇往直前,其熟练的驾车技术搏得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一阵又一阵的狂呼,整个赛场为塞纳而沸腾。

1993年10月,塞纳同威廉姆斯车队达成有效期2年,年薪1500万美元的协议。世界上最好的赛车配上了最佳的车手,新闻界认为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史上最完美的结合。塞纳已鼓足勇气,决心驾驶威廉姆斯车在1994年第四次夺魁。

然而,1994年一开赛,塞纳的运气就不佳。在其家乡圣保罗湖区赛道举行的第一站比赛中,塞纳由于求胜心切,进入弯道时踩油门过猛而造成赛车打滑熄火。在日本举行的第二站比赛中,刚一起跑,塞纳的威廉姆斯赛车便被芬兰选手米卡・哈基宁的车撞在尾部,被迫退出比赛。

由于前两站比赛的失利,塞纳全力以赴备战,决心拿下第三站。5月1日,在意大利的伊莫拉赛道开始了第三站的比赛,塞纳还是排位第一。当赛车行至第7圈时悲剧发生了,只见在坦布雷罗弯道上,塞纳驾驶的2号赛车以约300km/h的高速撞上了水泥防护墙。

塞纳之死震撼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巴西,塞纳不仅仅是一名超级车手,他还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总统为他亲自主持了国葬。

影片评价

这部影片试图回放塞纳的一生。不同于塞纳的其他纪录片,从一开头,就没有死亡的任何提示,更没有神化。只是在讲故事,就像塞纳自己的诉说。

影片的主线是他的赛车生涯,从登上欧洲赛场,加入莲花,再转到迈凯轮。镜头绵长地沿着时间轴流淌。流俗的套路是把它变成一部年表。《塞纳》仍然是编年史,但是它是一部《左传》,只有活着的镜头,而没有纸面上的议论。

影片记录了他和普罗斯特的几场著名争斗。尽管声音给了他赛后的那些不服输的强硬言论,但镜头却给了退赛后的刹那落寞。表情,正是直指内心的,而内心,才是让一个逝去的人真实化的本源。

篇2:电影中的经典人物造型

1966年10月,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于罗布泊靶场试射成功,全中国为此振奋!全世界至此不得不躬身倾听来自东方的声音!

多年来,钱学森忘我地工作,忽略了家庭。在最困难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自过问,照顾蒋英和孩子们,替钱学森排除了后顾之忧。钱学森亦不负众望,一次次刷新着中国的航空航天历史。10月,神州5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此步入辉煌!钱学森终于欣慰地笑了,他履行对妻子的承诺。两人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了最后的时光。

篇3:电影中的经典人物造型

关键词:情节,歌舞,善恶

一、电影情节简述

在遥远的山村, 憨厚的小伙子约瑟夫爱恋着美丽的奴里, 一天他穿着新衣去奴里家求婚, 但见到他的父亲古拉姆时却羞涩溜走, 最后父亲从女儿口中得知小伙子的来意, 高兴地同意了婚事。但奴里的美貌吸引起了伐木场场主巴希尔主的垂涎, 设计砸死了奴里的父亲古拉姆, 并故意叫约瑟夫去外地收账, 自己趁机强奸了奴里, 奴里在无线哀怨中纵身跳入奔腾的河水中, 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约瑟夫收账回来后见奴里已死, 伤心欲绝, 决心去查明奴里自杀的真相, 在奴里家衷心的小狗的帮助下, 他对巴希尔反常的举动产生了怀疑, 恍然领悟到奴里的死因。他与巴希尔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 最后他负伤挣扎着倒在奴里的尸体旁边, 与心上人同眠。而巴希尔在小狗的步步紧逼下裸睡身亡。

二、影片中歌舞元素

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模式, 电影音乐也是组成电影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九世纪末期一批以神话故事为主要故事题材的印度默片电影被搬上银幕, 在当时的印度电影中, 手鼓, 小提琴、风琴等音乐器材经常会在幕后起着伴奏的作用。三十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 使得印度电影中出现了最早的歌舞元素, 电影和音乐的联系是无法被割断的。当然提到印度电影, 大家就会联想到印度电影中的独树一帜的音乐艺术, 可以说音乐艺术是印度电影个性鲜明的标志, 印度传统音乐在与其他国家做比较的时候, 不难发现印度音乐的鲜明特色, 及其悠久的历史气息和丰富的传统因素。在印度音乐的陪伴下, 印度的传统舞蹈的发展更是被世界所认可。在印度的古籍之中, 印度的音乐和舞蹈都是由印度人所崇拜的神创造的, 以往的音乐和舞蹈多数是在祭祀的时候表演的。印度音乐不仅自身可以在世界上被世界人民认可, 即使是西方的音乐传入印度, 多数也会被印度音乐同化, 乐器也是如此, 在印度, 小风琴, 小提琴等西方乐器, 印度人会把印度特有的音阶赋予其中使他们具有印度的灵魂, 展现出了印度文化传统的深厚。

电影音乐在社会进步的催化下, 成为了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的音画同步功能能使电影中的多镜头产生塑造画面和熏染气氛的效果。在深化、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更是突出。电影音乐艺术是电影艺术中一种辅助的塑形手段, 人物形象的加深体现可以用相应特性的配乐来塑造。人物的外部特征比如外貌特征、服装款式等特点可以在影片中很具体描绘出来。而内在性格的表现需要通过人物外在形象的衬托和不同旋律、音调、配器的电影音乐的共同配合, 因此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项元素, 通过带领观众脱离画面之外了解人物的形象, 告诉人们电影音乐不仅不是纯粹的辅助品、不只是一个主题的装饰品而且是电影的另一条生命线。我们可能不知道电影里面的演员是谁, 但是当听到熟悉的旋律和乐音时马上就能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 从我们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环境或一个人物形象。电影中的音乐既是生活中的音乐, 又是独立的为电影服务的音乐, 它需要与画面绝对统一, 还要符合特定的环境、不同的民族风情, 还要掌握时代性的特征、人物心理特征等, 电影音乐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让人触景生情, 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有机统一是电影发展的要求, 也是观众的审美要求, 只有音乐与画面统一, 视觉与听觉相统一, 才能打动观众, 产生艺术的共鸣, 在当下, 先进科技的手段加入了电影, 能够成为电影的元素也越来越多, 电影音乐的元素也是越来越多, 但是能够让电影事业走得更远, 只有不断的努力, 寻找更加完美的音乐元素和画面效果, 能触及心灵的不仅是语言和动作, 还有音乐, 音乐起到了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影片效果, 合适的音乐元素可以烘托出整部影片的主题和要旨。总之, 我们只有把音乐更好融入电影画面之中, 在合适的时间, 恰当进行音乐配置, 合理进行乐器搭配, 为观众送上的不仅仅是视觉盛宴, 更是一道绝品视听盛宴, 而这才是电影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这部电影中, 引人入胜的剧情, 迷醉人心的歌舞以及那只“表演出色”的狗, 都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两个男主人公善与恶的较量, 唯美质朴的爱情, 以及嫉恶如仇忠心耿耿的狗成为最吸引我的地方。

让我与之联想到印度电影与印度音乐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以说, 没有印度电影就没有印度音乐的蓬勃与发展, 电影与音乐似乎已经融为一体, 基本上每一部印度电影都会穿插着大量的歌舞片段, 这点与其他国家的电影有很大区别。

歌舞时印度电影的灵魂。它不仅为电影添加了亮丽的风景, 而且对影片塑造人物形象, 抒发人物内心情感, 烘托气氛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观众在关注剧情的同时享受到视听的盛宴。

如果说东方主义曾经只是影响着西方世界的话, 那么, 现在我们必须对东方主义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东方”自身这一事实敲一敲警钟了, 东方主义对于东方人的表述如今已变成东方人对自己的认识。简而言之, 现代东方, 参与了其自身的东方化。

影片中的歌舞音乐, 充满了印度风味, 歌词采用当地的印地语, 旋律极富特点, 加上印度特色伴奏乐器和鼓的音色, 配上穿着印度传统民族服饰和演员唯美的舞蹈动作, 这些都被赋予了古老的印度文明最为斑斓的色彩, 尔人生的每一分悲欢离合, 也在印度舞蹈中尽数呈现。

虽然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 印度歌舞片或许算不上最主流的电影类型, 虽然有人嘲笑这种载歌载舞的电影传统轻浮老套, 但几十亿印度观众早已经被他们的男女间纯真质朴的爱情所倾倒, 而印度歌舞片所开创的艺术风格也不断地影响着国际电影的发展趋势。没有谁能代替这份真挚的情感, 没有谁敢于藐视这种人民的选择。于是印度电影仍将在广袤的电影大地上歌声婉转, 舞蹈翩翩, 追寻着一种心灵的幸福。

三、同印度电影《天空的颜色》中善与恶做斗争的思考

本部电影美丽的女主角与其未婚夫代表着善的化身, 而场主巴希尔则成为了恶的代表。与其相同在电影《天空的颜色》中也充斥着善与恶的斗争画面。“这部电影与一般印度电影不同, 没有特别的设定, 青年抢匪与老人之间在小岛发生的故事, 可以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 片中的主人公甚至没有名字, 所以它是一部非常特殊的印度电影。”

结语

《天空的颜色》主要讲述一个青年欲抢劫一位开船来城镇买艺术品的老人, 结果反被老人设计带到了居住的小岛。青年不会开船也不会游泳, 无可奈何地住了下来。在岛上, 他遇到了一些特别的人, 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影片讲述的不仅是天空, 大海或者风的颜色, 也是自然的颜色, 生命的颜色。

角色一开始声音比较响, 后面要弱化声音变得安静, 以此来展现故事中善与恶的冲突, 表现青年抢匪内心的恶被岛上的善所冲淡。这就与《奴里》中场主巴希尔的极恶产生了极大的对比。善于恶之间的斗争是印度电影中一典型看点, 《奴里》将着一看点体现的极为明显, 也成功的引起了观众对次深深的思考与反思。

一种音乐一种渲染, 每一种音乐都代表着不同的境遇, 同样是歌舞却有着不同的情感, 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内心。

参考文献

[1]陈萌.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 (6)

[2]孙小絮.探析印度歌舞电影的独特魅力[J].南京艺术学院.2012 (4)

[3]孙琬.简谈印度电影[J].电影艺术.1984 (3)

篇4:电影中的经典人物造型

一、特效化装的表现特点

特效化装是体现电影人物造型视觉奇观的重要表现手段,它的技法不同于一般化装,主要是运用油泥、肤腊等可塑的物质材料进行雕刻、重塑,根据角色需要制作出塑型零件,粘贴在演员的面部或身体上,使新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立体逼真的视觉效果。从早期的石蜡、鼻油灰,到现在流行的各类乳胶,化装师们对于塑型的材料与制作工艺一直在做着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例如在电影《霍比特人》中,化装师运用了大量的硅胶材料塑造了13个造型迥异、个性鲜活的矮人形象。他们创造性地在硅胶里加入了类似棉絮的材料,以此来模拟皮肤内部的血管、纹路、瘢痕等细微的构造,当塑型零件受到光线照射时可以更逼真地展现出皮肤的透明度以及更丰富的层次变化(图1)。除了小体量的塑型零件以外,实体模型的制作也属于特效化装的工作范畴,它可以通过机械控制、无线电遥控、或电脑操控系统等驱动实体模型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表演,常常被用在塑造动物、植物、外星人、微型生物或大型魔兽等明显超出常人体态的角色形象上。

图1 电影《霍比特人》中使用的特效化装塑型零件

从技法与表现特点上分析,特效化装运用塑型零件的制作粘贴为演员造型,化装师可以根据角色物种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塑型材料与制作方式。当演员在进行说话或其他表情、动作表演时,质地轻盈、延展性好的乳胶零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肌肉的运动所带动,因此,塑型零件的粘贴既可以完成演员的异化形象塑造,也能较准确地展现出表演者的神态、情绪,在最大程度上使演员的表演不受影响。但另一方面,这种技术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例如在进行身体的变化处理时,由于人本身的肢体结构是无法改变的,因此身形变异的比例和程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模型虽然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模型的动作表现往往不够灵活自如,动作设计和运动的幅度都比较简单、有限。另外,一些非常规的皮肤质感,如水、沙土、玻璃、火焰等物质构成的角色都是特效化装难以实现的,技术表现的局限性对造型师的想象发挥必然产生着一定制约。

二、数字技术手段的介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脑数字成像技术全面介入到了电影造型艺术中,作为延伸出的一种新的造型手段,电脑数字技术为电影人物造型带来了新的视觉创造的可能性。

“在电影特技中,数字角色造型通常涉及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数字角色的静态造型,包括三维角色模型、质感、贴图以及各类造型细节与细腻材质所呈现出的逼真形象;第二是数字角色的动态造型,包括角色的肢体动态、表情动态以及由此而展现出来的细腻的虚拟表演。”[1]近年来在数字造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角色之一当属《指环王》三部曲中的格鲁姆,这个运用数字建模和动作、表情捕捉技术创造出的人物将一个精神分裂、个性狠辣的变态怪物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2012年,随着电影《霍比特人》的重装上阵,这个堪称电影史上最具人性化的数字合成人物重返大银幕,电脑特效师在保留原有造型特点的基础上对格鲁姆的外貌进行了改进,他们根据角色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为它制作了丰富的皮肤细节,比如更多的皱纹、凹凸不平的疤痕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小瑕疵使模型的纹理刻画更加生动、完美(图2)。在动态捕捉方面,演员安迪·瑟金斯再次为格鲁姆奉献了精彩的动作与表情演出。为了完整地呈现出这些复杂的表演,特效师们仔细分解、研究了单块肌肉的运动方式,为数字模型创建了更多的细节动画,例如眼部肌肉的运动模式、运动频率等等。这些创作理念与技术的革新将数字人物的静、动态造型水平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图2 格鲁姆的局部数字模型

三、特效化装的创作发展趋势

数字造型手段拓展了电影人物造型视觉表现的新境界,带来了新的表现空间,并在银幕造型中屡屡创造视觉奇观,这不仅展现了电影特效技术的巅峰水准,也让更多人相信虚拟人物代替真人演员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没有了演员当然也就不再需要化装师了,一些专业的化装造型师们甚至也在质疑特效化装在未来究竟还有多少用武之地。电脑数字角色是否真的能够完全取代人的表演?特效化装是否真的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呢?思考多方面因素,笔者认为这些可能性都不存在。首先从设计角度来看,造型师通过对剧本的分析、理解,与导演、演员的沟通交流,运用自己的艺术审美与专业知识对人物形象进行设计、构思,这无疑是一种极具能动性与想象力的思维创造活动,而电脑只是在人所设计的程序命令下进行运作,成为帮助人们实现创意的一种工具,其自身并不拥有自主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再者,从造型体现上看,电脑造型手段虽然突破了特效化装技术的局限,拓展了人物造型的设计表现空间,但数字人物毕竟是用机器数据构建出来的,即便再精确的计算也难以缔造出真人鲜活灵动的气韵神情、微妙复杂的形神变化。“即使有一天技术已达到完美,数字角色的一举一动与真人无二,但是它的一切特征都是创作者人为赋予的,永远不可能具备真人演员丰富的自主的创造性。这种主动与被动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两者之间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决定了真人演员将始终是影视创作的主流。”[2]如此来看,无论是表演艺术还是人物造型艺术,电脑特技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创作,演员与化装造型师的地位不会被动摇,特效化装依然是电影人物造型创作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特效化装与电脑数字造型具备不同的技术特点与表现优势,前者可以对人物造型做出适度的夸张变形,可以保留和辅助真人的人性化表演,满足导演与演员、观众与角色间情感沟通共鸣的精神需求。后者则依靠数字技术创造形象,不受客观物体的限制,自由幻化,解放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力,两种技术手段相结合无疑能够为电影人物造型的创作提供更全面、高端的技术保障。

(一)前期设计

从前期设计来看,以往的案头设计通常需要配备成套的绘图工具进行纸上作画,对于工作的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限制。现在,丰富的制图软件让我们在电脑中即可完成设计稿的绘制。功能多样的软件系统能够激发和完善造型师的设计灵感,也能够对同一画面进行反复修正,简化传统绘图的工序,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工作模式。演员的图像资料也可以直接输入电脑,在电脑图像上进行描绘、修饰,实现人物形象的视效预审,使角色的造型设计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一些化装造型师目前可能还无法掌握全部的电脑软件操作,但是在前期设计时应对电脑数字技术的表现力、实现效果有一定的估计和想象能力,尤其是非常规人物造型的设计,了解了数字技术可以代替特效化装做些什么,做到何种程度,才能确定出最优化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在未来的创作中,造型师与电脑特效师之间的交流将变得更加密切。

(二)造型体现

在接下来的造型体现阶段,两种造型手段的合作模式也十分多样。如在电影《超凡蜘蛛侠2》中,电光人的造型就是特效化装与数字技术合力打造出来的。在影片中,电光人原本是奥斯本公司的一位员工,在掉进转基因的电动鳗鱼池后发生了变异,化身成了一个浑身充满电流风暴,能够发射闪电火力的具有强烈攻击性的变异人。影帝杰米·福克斯在影片中扮演了这个角色。在特效制作过程中,首先由化装师依据电光人的形象设计为演员量身制作了角色所需的乳胶塑型零件,通过这些零件的粘贴、上色、细节描画,为杰米·福克斯的面部、头部、颈部等部位装扮出电光人的形象,进行实拍(图3)。由于特效化装的皮肤颜色有可能因为吸收现场灯光的原因而变暗,为了呈现出最理想的淡蓝色光调,实拍时演员的服装内部装上了有远程遥控的LED灯,可以随时调整光照的亮度,以便获得更准确的面光效果。至此阶段,特效化装还并不能够独立完成电光人的形象塑造,因为角色的造型还要求其头部和身体能够呈现出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内部神经器官构造的、穿梭着闪电流光的特殊形态特征,并且能够根据人物情绪的变化转换不同的色彩。特效化装的乳胶塑型零件即便具有再好的透明性也无法体现出这样复杂的内部结构及色彩变化,因此必须依靠数字技术完成。负责制作的特效公司根据演员化装后的实拍素材进行了面部跟踪,并扫描了几十个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的表情,使制作出的虚拟电光人获得相匹配的面部和肌肉运动效果。此外,特效师们还根据自然界中的雷暴、闪电、人的神经系统的形态特点等素材对电光人的体内构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为他搭建了肌肉、血管,经脉及电光线路等内部结构,添加了闪电穿梭、流动、光闪的动画效果。特效化装帮助演员完成了动作、表情的实体拍摄,为数字形象的建立提供了视效创建的基础,数字技术手段实现了造型异化的奇观展现,人物的五官、表情、体态以及光影的衔接都表现得无懈可击,合成效果非常完美(图4)。

在电影作品中,除了异化角色的形象塑造以外,一人分饰多个角色的演出形式对化装造型师的设计与体现能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例如在电影《云图》中,汤姆·汉克斯、哈利·贝里、雨果·维文等14位好莱坞明星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演绎了片中65个截然不同的人物,造型师们为演员们设计、打造了超越性别、年龄、甚至是跨越了种族的人物形象。在前期拍摄中,这些高难度的造型变换并没有依靠数字技术,而是选择用特效化装将演员真实地装扮出来。如汤姆·汉克斯的造型,化装师运用塑型零件的粘贴改变了他的皮肤、脸型、鼻型等五官形态,配合假发、假胡子的粘贴,塑造了医生、旅店老板、作家等6个人物的7个不同造型(图5)。哈利·贝里同样饰演了多个角色,“扮演女记者是她本色演出。扮演印度女人,是利用假发和鼻环完成的。出演女奴的角色,是加了一个纹身,弄了假发造型,再将其鼻翼加宽即可。而她扮演先知的镜头,主要靠脸上假体粘贴。”[3]精湛的化装技术实现了繁多的造型变换。由于塑型零件在拍摄过程中因环境、温度、拍摄时长等原因造成的材质的不稳定性,如变形、移位、脱落等情况的出现,会对人物形象的细节以及造型前后的连贯性产生影响,数字技术的后期修补在本片中起到了重要的弥补作用。如雨果·维文所扮演的女护士角色,电脑特效部门在后期对她的头部做了缩小的调整,并对她的下巴线条进行了重塑,使人物头部与身体的比例看起来更加协调,整体的容貌体态更能呈现出女性化的特点(图6)。韩国演员裴斗娜在饰演尤因妻子时,塑型零件与她自身的皮肤质感出现了差异,电脑特效师对她的肤质和眼部轮廓等细节部分都进行了微妙的色彩与质地调整。在特效化装与电脑修复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看起来真实、生动、造型效果出神入化。

图3 经过特效化装的杰米·福克斯

图4 电光人最终效果

除了单个角色形象的合成与修复以外,数字技术也可以将人物进行群体性复制,创造出庞大的数字角色群体。如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僵尸队伍群起攻城的场面便运用了特效公司自主研发的集群软件Alice,生成出成千上万的数字僵尸角色(图7—8)。这种大规模的人群战斗场面如果全部依靠特效化装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造型任务,对导演而言,在外景空间调度如此众多的演员也绝对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有了数字技术的加入,在拍摄时,造型师只需为特写、近景等景别前有主要或复杂表演的演员进行特效化装,大量远景的人物则全部用数字技术后期生成。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简化了人物造型的创作工序,提高了影片的拍摄效率,最重要的是,那种气势庞大、恢弘壮阔、生动鲜活的奇观景象是单一造型手段难以企及的。

图5 电影《云图》中汤姆·汉克斯的造型

图6 电影《云图》中雨果·维文饰演的女护士

图7 数字僵尸群模型动画效果

图8 数字僵尸群完成效果

结语

特效化装手段与电脑数字技术的结合带来了电影人物造型种类、实现途径与视觉风格的多样性。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人物造型,尤其是特效人物角色的创作能够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但从没有放弃过对传统材料、技法、表现空间的深层发掘,而且能够将视野拓展到高新技术带来的新的视觉创造可能性的研究中,使人物造型的表现手段、综合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融合。技术的变革依靠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源自艺术创作的根本需要,当传统造型手段无法独立胜任表现主题的时候,变通和创造都是必须的。多元化的造型手段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新奇的视觉效果刷新观者的视知经验,新的视觉期待将促造型艺术家们创作观念与技术的更新探求,它们总是在相互影响中互动共生。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共同打造更加逼真、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电影人物造型作品,这是特效化装技术与艺术的延伸、补充,也是未来创作最具可持续性的一种发展趋势。

[1]刘跃军,林强.后《阿凡达》时代的计算机数字角色造型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3):11.

[2]李兴国.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95.

篇5:电影中的经典人物造型

剧情简介:1940年5月至6月,温斯顿·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不仅要面对德国纳粹势力的入侵,还要面对一群毫无准备的人民群众,和一个怀疑自己的国王。他必须面对接下来最黑暗的时刻——是成为第三帝国的傀儡,还是与世界人民站在一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 。温斯顿·丘吉尔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发表演讲,鼓舞了英国以及同盟国的无数民众,最终赢得敦刻尔克战役的胜利,带领英国走出了危机

推荐理由:《至暗时刻》传递出为了独立和自由,绝不向强权妥协,绝不同独裁者议和的价值观是令人动容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谁都无法预测战争结局。即便温斯顿·丘吉尔,也无权拿人民的生命去做军事决策的庞大赌注。所以温斯顿·丘吉尔的演讲,一方面是坚决、勇敢、激动人心的,另一方面,背后也潜藏了一份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感,该片中温斯顿·丘吉尔显露的某些行为往往包含着难为外人道的矛盾 。

篇6:电影中的经典名言

2. 他的人和名字一样不同寻常。

3.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4.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

5. 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

6. 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

7. 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

8. 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9. 即使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但你们会说这是„良好的训练‟,而不是„良好的教育‟。

上一篇:市政工程道路监理质量报告doc下一篇:预拌砂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