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文化遗产

2024-05-31

城镇化文化遗产(精选十篇)

城镇化文化遗产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遗产,建设,保护和传承

理论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 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国家更加富强,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城镇化建设带给我们巨大的好处,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因为城镇化建设带给我们无比剧痛的问题:从农业文明带来的许多文化遗产被消失了, 或濒临消失, 我们断了自己的文化根脉,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痛心的事。所以,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典型个例:在当下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建设滨海生态县, 着力打造人居幸福地”是宁海县委、县政府立足宁海发展全局, 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抉择。前童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积极响应和努力践行。前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 又在保护中有效传承, 让古村“延年益寿”, 散发持久魅力, 充满诗意地“活着”, 前童镇党委政府和人民一路前行, 一路探索。

前童古镇位于宁海县西南部, 按居住的自然习惯和就近位置, 划分为鹿山、塔山、双桥、鹿分、联合五个村子, 村落连成一整体, 房屋毗邻、街巷贯通, 童氏各房派聚集在同一个自然村落里, 一脉相亲, 手胼足胝, 密切生活在一起。村于山溪之间, 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白溪水缘渠入村, 挨户环流, 家家连流水小桥, 户户通卵石曲径。近年来, 前童以其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声名鹊起。正因此, 2006年前童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800年的历史积淀, 赋予前童深厚的文化内涵, 继而衍生出丰富的人文资源。前童的老宅、祠堂、古巷、民俗。它们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轨迹。前童境内古镇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保存完好的古宅、宗祠堂等有157个院落2000多间, 还保留了400多扇制作精美、图案各异的石花窗, 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孕育出的极具标志性的宗族文化、耕读文化和元宵文化、婚俗文化。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触动了前童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如何保护、承续更多文化遗产资源, 成为摆在前童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古村古镇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一直都是规划先行。”镇党委书记尤赛飞说, “老宅、宗祠、古巷尽量是在不破坏的前提下发挥新的功能。”

2007年,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宁海县前童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 专门研究解决古镇建设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相继投入2亿余元, 以“明清古居、八卦水系、山水田园、生态古镇”为主题, 完成了《前童古镇发展规划》、《前童古镇区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地块控制性规划》等, 严禁古镇核心区拆翻建行为, 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进行修缮, 恢复和维护古镇的传统风貌。政府规划中, 将小镇的新建房屋和其它设施建设到古镇外围区域。为与江南古镇的原本风貌保持一致, 新建的建筑群落青砖黛瓦马头墙, 一色仿古风貌。在古镇外围区域, 前童镇结合白溪流域治理项目, 建设9公里休闲观光带, 串联生态户外拓展区、古镇文化展示广场等区域, 打造成白溪特色休闲度假区;结合梁皇溪以南、以北地块的开发, 将其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高端商务度假区;结合水环境工程建设, 在古镇周边恢复孝女湖等五大景观湖, 形成水环境与森林自然景观、古镇人文相互交融的江南古镇生态环境。

前童镇政府和人民一直在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谐统一的实践路上, 努力在现代文明和古镇历史底蕴中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切合点,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前童的民俗风情很有味道。于是古镇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民俗活动, 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节庆期间, 开展祭祖、庆典等传统活动, 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人们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举办元宵行会活动、前童豆腐节, 进一步扩大古镇知名度;挖掘传统婚嫁习俗舞蹈“把酒舞”、民俗舞蹈“碾后街”等互动体验项目, 丰富人文要素;前童五匠 (木匠、石匠、油漆匠、泥水匠、雕花匠) 技艺特别发达, 整合传统产业, 打造花桥街“工艺品一条街”和老街“手工制作品一条街”, 让其美轮美奂的造型和工艺水准呈现在世人面前, 令人叹为观止;前童民俗博物馆、鼓亭展示馆, 方孝孺讲学处石镜精舍等, 拓宽古镇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古镇既修“内功”, 又不断“加料”, 奏响“人文前童”和“生态城镇”的主旋律。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经过资源整理组合、文化内涵挖掘、设施改造完善等工作, 前童古镇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前世和今生”。前童古镇软硬件环境的提升了, 人民的生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命、生活、生产, 生生不息。好环境也带动好经济, 古镇人气旺了, 农副产品、手工艺品走俏了, 生态旅游也兴旺起来。前童古镇在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实践依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如何保护和承续文化遗产, 许多新的成果和经验反映了前童的成功之举。从其建设历程看, 笔者归纳为几点: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对人民的尊重。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是该地方的产物, 包括了我们的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等。它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创造。与该地方息息相关, 包含着这个地方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情感记忆,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见证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历史, 承载着当地文化信息的精华, 世代相传。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文化根脉, 也是生活本身, 无论在价值观念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拥戴热爱, 对当地百姓有很强的亲和力。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充分考虑了作为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的载体, 保护了那些产生在农业文明时代里的、具有丰富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遗产, 城镇化建设也就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既是展现新风貌, 又延续了传统特色, 百姓心里充实。反之, 如果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一味强调现代化建设, 摧毁农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亲切的文化遗产。和自己的乡土断裂, 和自己的地域文化、草根文化断裂。那么城镇化建设虽给人们带来物质生活上的巨变, 但切断了千百年来的人们的精神生活纽带。我们的精神家园破坏了, 我们的物质生活还会充实和幸福吗?

2.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已经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那么在建设过程中,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有准确的规划, 尊重和保护好地域原本的文化风貌。近年来, 我们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不能因为城镇化的现代化建设而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摧毁。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规划设计者、建设实施者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保护意识, 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 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工作的领导, 把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中, 纳入各级领导责任范围内。在城镇化建设的规划阶段就要为文化遗产预留传承和发展的空间, 一定要避免城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的断裂。建设者们要注意保护各类文化遗产资源, 不能摒弃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城镇化建设的同一性成为大家共同的文化。要将乡土文化资源变成城镇化建设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 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避免遭受破坏。因此, 新型城镇化要兼顾到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民俗特征、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风貌等。建议凡是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要深挖, 不论是露在表面的, 或是还没有显现的, 都要体现出来。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 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注重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好文化遗产资源, 坚决避免毁损体现文化遗产的庙宇、宗祠等实体, 保持原有的形态。对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 还可以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这样既是促进城镇化建设, 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保护现状较好, 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村庄, 可以引入企业开发, 实施复原、发展文化产业等措施, 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 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也可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将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但能更好地发挥就业富民的作用, 也能加速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着力表现文化遗产的滋养功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滋养、熏陶功能,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如可以在城镇化建设中保留古宗祠建筑格局和形制特点、古建筑构造, 或者仿建等, 一方面保留了民间建筑构造、木雕、彩绘、髹漆等传统技艺, 另一方面也保留或开辟了一定的民俗活动场所, 让民众在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幸福时, 寻找回记忆深处的精神之根本。证明新型城镇化带给人们物质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先进的生活设施、完备的社区功能、优美的自然环境, 更多的还应该是精彩独特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质, 也就是文化遗产所表现出来的美丽和魅力。物质和精神建设统一并举, 我们的城镇品位就提高了。这应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古镇前童的成功之举, 在于全力释放此地的文化气息。每一位建设者充分考虑到区域内文化遗存及源于此地的风物, 并尽情展现,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攒足人气, 让沉淀其中的浓郁人文气息吸引了更多的人仰慕。一个地方的良好文化形象一旦形成, 就提升了该地方的竞争力, 城镇化建设亦是成功。

城镇化文化遗产 篇2

校园活动方案

全校各单位: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商丘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我校决定与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展演、展览等活动。

一、活动目的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商丘本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题和口号、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口号: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

四、主办单位

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团学活动发展中心

五、活动内容、时间及场地安排

、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间:6月12日-14日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2、传统美术类—剪纸展览

征集我市省、市、县传统美术类-剪纸项目作品,充分展现我市剪纸艺人所表现的民间民俗情趣、艺术特色以及剪纸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间:6月12日-14日

点:勤政苑一楼展厅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3、泥塑、剪纸、面塑、玉雕、刘腾龙毛笔传统制作技艺、冷谷红葡萄酒传统酿造技艺等部分非遗项目现场技艺展示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间:6月12日上午9:00-12:00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4、豫东坠子展演

现场演唱,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我市传统文化的魅力。

间:6月12日下午3:00-6:00

点:明德讲堂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5、皮影戏展演

呈现商丘独具特色的皮影艺术,增强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间:6月12日晚上7:30-9:00

点:大学生生活区广场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六、活动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文化遗产日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感知、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平台,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XX年6月2日

商丘工学院办公室

城镇化文化遗产 篇3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现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18-0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城镇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利用农村土地开展机械化管理及合作社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大量剩余劳动力必然需要工业企业吸收,因此城镇化建设是一项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工作,是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居住需求的关键性工作。”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也自然提高到了议事日程。城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可以齐头并进的,要探索出一条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律的保护方法,要把城镇化进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方兴未艾,城市建设蓬勃兴起

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中国的城市建设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这种变化体现的更为显著,城镇建设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城乡建设、特区建设、旅游建设、高层建筑建设等蓬勃开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中国经济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所周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做出了很大调整,经济政策以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为主,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经济格局,为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快速城镇化的形势下,由于种种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亡。

(二)大拆大建,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拆大建现象,用城市元素与风格简单地代替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不仅导致了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而且导致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遗弃破坏,是多么沉痛惨痛的教训啊。城镇化如果是仅仅体现在大拆大建、破旧立新的快速造城运动,那么就会导致城市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结果,破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文明集聚功能。“近年来,全国刮起了一股古城、古镇、古村的再造风,有的耗资巨大,造出的却是一座仿古的鹰品城,形态看似古香古色,但空间不实用、缺少文化灵魂、经济效益低。而媒体对此的评判也多是缺乏理性的口诛笔伐,并无服人论断。古城、古镇、古村该造、还是不该造?该怎么造?这实际上是个科学问题,评判要有理性、讲科学、多视角。”

(三)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盲目的崇洋媚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很多做法值得讨论,如在城镇化建设中不顾实际地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虽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整体上建筑表现为仿欧仿美仿日仿俄,一切建筑尽在模仿国外建筑。拿来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走在中国的城市中好像走在外国的街道,而且城市的感觉好像都是一个样。现代中国城市建筑整体风格不明显,没有突出的建筑特点,基本上是照搬西方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内涵没有继承和发扬光大,这种现象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的缺失。也是由于现代教育崇洋媚外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后果。长期下去,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丧失的危险。目前的城市建筑现状是丢弃传统全盘西化的路子。具有外国时尚元素的银行、贸易大楼成了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那些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建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从我们的视线中迅速消失。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造成的。流传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是最值得我们现代人无比自豪的,真正的成功现代建筑师是不会一味的崇洋媚外的。我国著名建筑师王澍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公开表示,他对当前的城市建筑现状非常不满与无奈,用哀莫大于心死来形容他的心情。对于目前的乱象丛生,王澍表示只能作最悲壮的努力去改变这种情况。他认为不能一味地让外国设计师来设计中国城市建筑,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外国设计师所能够参悟透的,要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心。

(四)抄袭歪曲传统文化,生硬照搬传统建筑风格

现代城市建筑在全盘西化同时,也在采用一味地抄袭传统建筑做法。这是不动脑筋的剽窃行为,特别是风景区或在城市的公共地带,大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建筑。这种现象是对传统建筑和风格地方特色的误解,是生硬照搬传统建筑风格。更为可笑的是,风水被当成传统文化,作出牵强附会的解释,如把奥运规划中心弯曲的水看成是龙的造型;把郑州艺术中心比作蝴蝶的样式;甚至把武汉机场新侯机楼说成是“九头鸟”等。人们对建筑的评价,也以“像什么”为标准。国家大剧院是浮在水面上的珍珠。北京三星旅馆直接以福禄寿的旗号,沈阳方圆大厦以铜钱为标志。这些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与亵渎。是以另类的做法吸引大众的眼球,挑战中国传统建筑的底线,不能够使中国建筑得以健康地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中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全球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多方面得到了保护和发展的机会,例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和上级政府部门在制定保护法律、提高保护资金等方面得到了体现,然而在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比如世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逐渐消失了,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少了。我们从体现中华文化的建筑中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一些想法,那就是中国的建筑一定要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然而也绝不是古建筑的翻版,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高度融合。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进程中由于一些人急功近利,缺乏保护意识而毁于一旦。因此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

(二)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对待中国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上,我们要大力保护好传统古建筑,一个城市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地域性和它文化性。要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先行保护的前提下,再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具有悠久文化性的历史建筑是现代城市的亮点,没有历史性建筑的城市会使城市变得没有历史文化底蕴而显得肤浅。“以地方化的文化符号作为真实感空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十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进行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在旅游语境下,那些彰显自我风格、地方感觉的在地化特征更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差异性的渴望,为此,文化实践者一会竭力强调空间与地方风物、地方历史、地方信仰、地方艺术等地域文化传统的关联,突出空间的土生土长、地方质感,”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文物古迹和古建筑。许多地方结合文化遗迹,恢复建设了一些著名的街巷。如西安青龙寺、四川江油县太白堂、北京古观象台和武汉黄鹤楼等。成街修复和新建仿古建筑如北京琉璃厂和天津古建成,保存了文化传统、民风习俗,并丰富了城市面貌和人民文化生活。黄鹤楼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化街年诗文中的形象进行重建,进行了再创造。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和恢复的力度也应该加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具有传统文化遗产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要建设体现民族传统文化风格的当代建筑。一定要注意保护传统的古民居、古建筑,特别要注重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物理空间。

(三)当代城镇化的建筑风格不能完全西化,也不能完全仿古化,而是应该在汲取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中西文化的合理因素进行的当代的建筑设计

在时代性的基础上能够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考虑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览、展示博物馆,保存当地历史文化记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建筑才是我们城镇化的真正目标。对中国传统建筑借鉴较为合理的态度是,既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完全背弃。一座城市该如何发展,变成了当下文化讨论中最富实践意义的话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导致了现代城镇化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

(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在对待中、西方建筑文化问题上,我们要加强我们国家的建筑历史与建筑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养人们那种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对西方的建筑理念与建筑思想也不能全部摒弃。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对西方的文化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是不可避免的,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借鉴也是正常的,但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置之不理,对西方建筑形式与风格的照搬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建筑理念、建造手法,洋为中用。新型城镇化旨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保护、享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而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五)体现出地方文化与地方特色

在处理好以上问题的前提下,现代城市建筑只有更好的体现出地方文化与地方特色,只有对传统建筑风格创新才能够更好的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生机与活力,才有可能在现代建筑之中合理的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目前鸟镇景区分为2001年推出的东栅景区和2003年启动的西栅景区。鸟镇严格遵循了修旧如故,以旧修旧原则,在东栅景区进行了原真性保护与开发,不仅保留了大批历史街区、建筑的格局风貌和自然环境,更原色保存了原住居民的生活状态,给游客展示出一个完整、还原度。”这样的例子较多,例如在上海的虹口公园鲁迅纪念馆就是以粉墙黛瓦马头墙等江南民居建筑风格来表现鲁迅鲜明的精神。北京采取了北方民居风格的对外贸易部建筑。杭州的浙江历史博物馆则大胆运用宋代建筑特点进行施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和场所的基础上,为人民群众建设更加美好的现代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持传统文化的真实性。保留传统文化的原始风貌,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尽可能在原有形态基础上改善设施,将当地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可用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必要设施。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群体,尽量保留原有人际关系;要特别重视非遗项目较集中的古建筑的整体性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时俱进,注重现实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

在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过程中,要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客观上,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比较大的矛盾。如其结构形式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不能完全与现代结合。对传统建筑中占地面积大、采光不好、通风不畅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要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才能克服。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既不能把传统文化食而不化、僵硬的再现,而要把文化遗产古为今用、灵活的运用到人们的当今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既有传承又有了发展,从而产生不同凡响的意义。比如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使现代建筑发展步伐较为迅速。但在传统的材料在现代如果完全运用,由于原材料的缺少以及传统技艺的遗失而不能使用。

三、结语

在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才能保护和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是个非常严峻而又复杂的艰巨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物质空间上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那么在精神上更是能够反映人们的历史文化传承的符号。在目前的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至少要形成一种模式与倾向,那就是要保存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什么,放弃什么,发展什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村镇市井既是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所,也是文化得以存续的空间,不能说拆掉就立即拆掉,过后又立即后悔。“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同样需要对我们的传统民居建筑在文化理念、功能布局和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学习,发掘民族的特色,传承民族的文化,做好传统民居的改造和保护。

参考文献:

〔1〕李移山.我国城镇化建设对建筑行业的影响[J].赤子,2015(1):326.

〔2〕孙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伦理困境[J].管理学家,2013(19):9.

〔3〕刘爱华.工具理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探析[J].民族艺术,2014(5):124.

〔4〕王德刚.空间再造与文化传承栖霞古镇都村“非遗”保护工程实验研究[J].民俗研究,2014(5):14.

城镇化文化遗产 篇4

关键词:GIS,古城镇地形,生态文化,耦合

一、引言

目前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来支撑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 这种文化应当是能顺应自然规律, 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 我们通常用生态文化来表征它, [1]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2]研究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对现如今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老司城作为湘西土家族土司定都数百年的都城, 其城镇良好的人居环境是老司城长期繁荣的重要保证。人居环境因子中重要组成成分地形因子尤其值得研究, 它蕴含着土家族先民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生态文化理念。传统研究方法的使用由于古城镇自身的破坏和物质要素的不完整性而受到诸多限制, [3]急需新技术的引入来研究此类问题。本文主要运用GIS技术定量研究地形因子与生态文化的耦合机制。

二、老司城城址及其周边基本概况

老司城地属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 处在武陵山脉中段的黑山山脉, 是湘西土司王朝数百年的都城, 现已废弃为遗址。城址受政治军事因素影响选址在崇山峻岭之中, 山地地形显著, 生态环境脆弱。据考古发掘, 城址分区明确、功能齐全。中心城址选址河谷山麓地带, 背靠太平山, 前临灵溪河, 整体上呈现出“点状分布, 线状联系”的布局特点, 其在遗址点基本沿灵溪河这条主线呈点分布。[4]城址整体融于自然山水景观中, 山、水、城景观相辅相成, 形成了高度完整和有机的统一, 这也体现了土家族先民深厚的生态文化内涵。

三、老司城中心城址地形因子分析

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本文的研究来源数据比例尺为1:5000的老司城中心遗址地形图及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最新的3S (RS、GPS、GIS) 技术, 获取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 (DEM) , 进而分析得到地形因子已成为现如今主流的地形分析方法, 其较传统调查分析方法效率提高许多。数字高程模型 (DEM) 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 是关于地形平面坐标 (x, y) 及其高程 (z) 的数据集。[5]高程、坡度、坡向为地形因子中最主要的三个因子, 均可使用GIS软件的地形分析功能, 通过DEM得到。本文将中心城址范围内高程、坡度和坡向分别分级, 将老司城中心城址范围分为两部分, 分别为土司活动区 (土司宫殿和衙署区域) , 平民活动区 (包括平民居住区、交通码头用地等) 。将高程分为5个等级, 分级方法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 其适用于非均匀分布数值分级小于280m为1级、280~295m为2级、295~308m为3级、308~322m为4级、大于322m为5级, 坡度分为6个等级, 小于5°为1级、5~8°为2级、8~15°为3级、15~25°为4级、25~35°为5级、大于35°为6级。坡向分为4坡向, 分别为阳坡 (南坡) 、阴坡 (北坡) 、半阴坡 (西坡) 、半阳坡 (东坡) 。

2. 结果分析

通过将城址区分布图与高程、坡度、坡向分布图叠加分析, 叠加得到统计数据, 得到分级表, 表中数值为各活动区面积所占城址区比例, 现列表如下:

通过上表, 再通过和老司城周边整体地形对比, 可以得出:土司活动区高程主要分布在280~308m之间, 而平民活动区则各个高程段都有分布;坡度分布上, 土司活动区小于5度的平坦土地多于平民活动区;坡向分布上, 土司活动区阳坡比例远高于平民活动区。这说明, 土司作为统治者, 可以优先选择优质土地资源作为自己的活动区;而平民没有选择权, 尽管环境较差, 只要能够生存, 便可以居住生活。

四、地形因子与生态文化耦合机制研究

湘西老司城选址在崇山峻岭之中, 生态环境脆弱, 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资源利用便利度也远低于平原地区, 其传承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当地地形因素高度契合, 做到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 这种耦合机制至今仍值得研究。

从建筑地理分布上看, 由于土司的政治诉求、军事防御等原因, 老司城虽选址在群山峻岭之中, 但中心城址分布在河谷山麓地带, 地势较为平坦。土司活动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一两个高程段, 坡度较缓, 向阳坡较多, 建筑分布暗含传统的风水思想, 而平民活动区更多的考虑生产生活需要, 如临近水源, 多个高程段都有分布。

从人工改造当地自然地形环境上看, 老司城所属区域为中地山地貌区, 坡度大, 人工建筑容易引起相关地质灾害, 而老司城城址很好地规避了这一问题。注重保护山体肌理, 城址轴线与房屋走向顺应山体等高线走向, 大弯就势, 小弯改直, 减少破坏。土司活动区虽有一定的土地整治工程, 但主体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分布, 形成的台阶状平台不但没有损坏山体肌理, 减少了土方工程量, 且层层跌落, 更显示出土司的政治权威。

从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上看, 老司城选址在灵溪河边, 利于生产生活用水, 房屋建筑多以向阳坡为主, 利于采光。背靠福石山脉, 并有较为发达的城内外交通体系, 便于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支撑当地经济发展, 且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 遵守适度原则, 以山、水为邻为伴, 共生发展, 以老司城为依托, 创造了湘西土司近600年的盛世。

五、结语

老司城城址历经数百年兴盛不衰, 其城镇生态建设值得研究。当地地形因子与生态文化耦合机制为老司城与当地环境共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后人研究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 :123-126.

[2]陈彩棉.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 (4) :51.

[3]PAUL CLAVAL.Reading the rural landsca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5 (70) :9-19.

[4]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湖南省永顺县老司城遗址保护规划[R].http://www.cach.org.cn/tabid/90/ctl/Search/mid/385/Defau/t.aspx keywords 2011:9-12.

城镇化文化遗产 篇5

城镇化使得民族地区建筑遗产的旅游开发方兴未艾,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要求给建筑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可持续开发的新思路,文章分析色尔古藏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托建筑遗产的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策略。

色尔古镇属于黑水县峡谷气候区,年均温度不高,雨量较少。它位于阿坝州中部黑水县南部,处于大九寨旅游环线边缘,而色尔古藏寨是黑水县的门户景观节点,距县城芦花镇59公里。由于色尔古镇与茂县比邻,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兴起,由旅游业带动的经济发展显著提升。这给色尔古藏寨的保护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不小的挑战。

色尔古藏寨概况

色尔古藏寨是依山势由石砌而成的碉楼加民居混合体,呈现古朴原始的灰色调,与蓝天青山形成色彩上的强烈反差蔚为壮观,同时又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色尔古建造之初就同时赋予其居住和军事的功能,分区为上寨、下寨、娃娃寨。上寨有射击用碉楼,下寨迷道遍布,娃娃寨防御森严。由于土地资源匮乏、自然供给相对不足的年代,碉楼民用具有很强的经济价值和现实利益。实际上,碉楼兼顾民用建筑,对其内部结构有很大的改观。碉楼具有很厚重的墙体,且为了结构的稳定,底部墙体厚实,向上逐步变倾斜,形成一个梯形。碉楼比较高大,一般都有两到三层,有的甚至达到四层,居住起来冬夏皆宜。文化生活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嘉绒藏族文化生活和独特习俗,如白石神、卡斯达温、男庙女庙等这些都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这种富有深切意味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其旅游者探访此地的趣味。

色尔古藏寨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这些年,阿坝州的旅游发展迅速,围绕九寨沟黄龙旅游环线的辐射力,黑水、松潘等地的旅游也热了起来。带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遗产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成功开发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引发了许多地区想通过旅游开发来提升本地知名度和进行建筑遗产保的基本思路。旅游作为一种第三产业,在带动地方经济的同时,会带来大量外来文化和价值观,这给当地的居民带来收入的同时,对以往生活模式造成冲击。如果保护与建筑相关的非物质文化就成为一个问题。再者,旅游的投资需要较大成本,风险相对较高,巨大的投入可能因为旅游带来的收益不足而无法正常运转。因为旅游业除了具有优秀的旅游资源以外,大量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如何提高居民素质提高旅游业产出,也是民族地区面临的一个问题。另外,对建筑遗产本身而言,其公共属性也收到挤压,需要管理者在建筑规划、保护修复、经营管理上综合进行考虑,处理好建筑遗产文化传承和盈利之间的矛盾。

在我们所见到的旅游开发中,原先建筑遗产的居民往往被排斥在外,他们可能会在新的藏寨中生活得更好,但离开了原来的旧寨。旧的藏寨也会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和非物质文化氛围。对于历经数百年风霜的色尔古藏寨,随着西部经济建设日益加强,其受到的文化冲击越来越大,而当地居民对色尔古藏寨的情感吸引受损也不容忽视,尽管现在外出打工的居民增多,更多的人搬迁到城镇居住,而只有一部分老人还依旧生活在旧的藏寨之中。我们感知到一个逐步丧失居民的建筑遗产的生命活力是下降的,无法将民族地区的文化地域性体现出来,也没有归属感的旅游开发的吸引力锐减。欧洲的许多城镇建筑遗产对我国民族地区建筑遗产旅游开发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比如一些国家会注重建筑遗产的功能再生,通过将建筑遗产出售给私人经营,私人具有一部分法律框架下的所有权,可以收益建筑遗产的某些盈利,但同时有义务对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并对其文化属性进行大众参观等用途。这样的开发模式,即兼顾了建筑遗产的保护成本,又将其公共属性得以发挥。

色尔古藏寨旅游开发策略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要求我们的城镇建设“要记得住乡愁”。日新月异的建筑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造价低、耐用度高、实用性强等特点逐步取代了传统建筑。这些承载着“乡愁”的传统老式藏寨因为失去人们的居住失去活力。那么,文化价值也与之一同淹没了起来。人的活动,作为重要因素之一,是我们从始至终不能抛开的主线。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如何“活化”是我们能够“记得住乡愁”的关键 。旅游开发也要强调将色尔古藏寨及其周边环境一起保护。这里的环境不单是指自然风貌,还包括人们以往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软环境。没有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再现,一个建筑遗产就是一副空壳,其文化价值的核心无从体现而失去魅力,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就无以为继。

通过新型城镇化要求以及成功的建筑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我们提出建筑遗产旅游可持续开发策略。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旅游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必须基于旅游产业为主动的第三产业。在色尔古藏寨成为的建筑遗产的同时,人们搬迁到新的藏族民居中生活,建筑遗产因为人们的离开失去了“活的文化”,游客在参观的时候不能看到真实生活场景,无法完全体验嘉绒藏族的文化生活。应当鼓励色尔古藏寨的居民进入藏寨居住,并且可以利用原有民居进行旅游服务活动,对提高居民的收入和就业率都有利。

城镇化文化遗产 篇6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保护,产业化,共赢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民族历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见证。保护文化遗产是保证人类区域文化传承, 培植社会文化根基, 增进区域人群的历史认同感, 保证文化的生命力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 并发挥其在现代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政府、企业、专家和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过去的30年, 在采取哪种方式来保护文化遗产方面, 学界出现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以保护文化遗产原貌为终极目标, 反对任何方式的开发利用;一种是倡导通过适度开发促进保护, 反对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前一思想指引下, 我国积极开展各级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 目前大部分代表区域民族历史杰出文化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进入各级保护名录之中。国家和各级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维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录音录像和传承人的经济扶植等。我们称这种保护为单一保护, 它是以保护为唯一目的和特点的。但是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民族众多, 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十分巨大, 国家和地方政府拨付的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 满足不了所有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这就催生了后一种保护思想, 在此思想指引下, 中央和各级政府倡导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合理开发, 利用开发获取的经济收益来弥补政府保护资金的不足, 促进文化遗产更多更好地保护。但是在具体运作中, 因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因为缺乏经验、更因为热衷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 出现重开发轻保护的普遍趋势, 甚至出现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惜损坏文化遗产现象, 背离了以开发促保护的初衷。文化遗产开发通常采取的方式包括旅游开发和产业化开发。

以往的观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是以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出现“只保护不开发”和“只开发不保护”两个极端。实际上如果方式得当,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是可以互济共赢的, 日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 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就是明智选择。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与以往开发方式不同, 它是以挖掘文化遗产文化精髓, 保持并弘扬其文化影响力为开发目的;它是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核心产品、核心价值。保持文化遗产“文化性价值”的生命力, 发挥其促进区域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和区域文化竞争力作用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 也是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核心理念。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恰当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关系, 实现两者互济共赢的最好选择。我国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方面虽有尝试, 但因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终极目的的惯性思维导致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还是站在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立面。基于此, 本文以辽西地区为例,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互济共赢的模式。

辽西的文化遗产类型与分布

辽西指的是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和盘锦5个城市, 因为都位于辽河以西, 历史上常称作辽西。辽西在历史上是东北进入中原的跳板, 也是东北前往内地的要冲。辽西地区历史悠久, 现存各类文化遗产丰富, 其中以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 省级以上物质文化遗产 (实际就是文物保护单位) 70项。

辽西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很丰富, 而且分布也比较集中, 其中朝阳、阜新、锦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区。葫芦岛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多, 但没有非物质遗产分布, 盘锦因为历史上属于著名辽泽湿地, 开发较晚, 不管是非物质遗产还是物质遗产都比较少。从类型上看, 辽西文化遗产也是比较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等8项, 几乎涵盖了非物质遗产的所有类型;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石窟、遗址、墓葬等四大类。

辽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辽宁省在我国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背景下积极开展各级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从2004年底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确立成立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 成立了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成立专家委员会, 启动了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拨出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补助, 将全省近50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纳入保护工程范围。实施了政府组织推动分段工作的“保护工程”, 明确各阶段任务。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开展积极的保护和维修工作。目前, 辽西大部分代表区域民族历史杰出文化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进入各级保护名录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还拨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拯救工作。一些濒危的非物质遗产得以拯救, 一些损坏严重的文物建筑得到维修。从地方政府层面看, 前期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当前辽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采取的主要是以保护为终极目标, 以普查、申报和必要整理为手段, 以静态保存和展示为特点的保护方式。可以将其称作博物馆式保护方式。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应该只是进入各级名录, 应该是保存和复兴这种遗产及其承载的文化, 充分挖掘其历史和现实的价值。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实现活态保护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而当前这种博物馆式静态保护不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更妄论发挥其文化价值。而且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4个档次, 类型多, 数量大, 分布分散, 政府有限的人力和资金无法实现对所有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困境和尴尬。

辽西各级政府尝试也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进行开发, 其中旅游开发是最常见的方式。典型的如兴城古城的旅游开发, 锦州笔架山的旅游开发等。但是由于缺乏开发经验或受经济效益驱动, 以开发促保护的初衷常常会被片面的开发所代替, 出现只开发不保护, 导致文化遗产的变异或损坏后果。辽西地区也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方面有所探索, 如十几年前拍摄的以笔架山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情恋笔架山》, 近些年开发以辽西化石为素材的动漫产品, 只是成绩差强人意。而目前辽西更多的文化遗产则还是处于单一保护的待开发状态。总体看, 当前辽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

第一, 以静态的博物馆式保护为主流;第二, 只有级别较高的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 级别较低的文化遗产缺乏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也谈不上保护, 处于自生自灭的危险境地;第三, 文化遗产保护走入两个极端, 即只强调保护反对开发和只强调开发而忽略保护;第四, 采用产业化开发方式保护文化遗产的少, 而且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发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告诉我们, 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是开发式保护, 最好的开发路径是产业化开发, 因为它是能够平衡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开发的矛盾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开发要抓住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

构建辽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济共赢模式对策

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文化遗产开发的有益探索。以往的研究与实践要么因关注保护忽视了开发导致文化遗产生命力萎缩;要么因关注开发忽略保护导致文化遗产损坏或异化。寻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的互济共赢模式就必然选择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路径。与以往的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同的是, 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以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并将这种特质开发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颇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而且能够进行量化生产。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的平衡点。针对辽西地区文化遗产类型和分布特点, 结合辽西文化遗产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辽西文化遗产产业化应该遵循以下思路:

(一) 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开发核心

“文化性价值”是文化遗产的精髓, 成功提炼和包装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是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成功的保证, 也是弘扬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最好途径。因此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始终不能偏离其“文化性价值”这一为核心。只有抓住这一核心的产业化开发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互济共赢。

(二) 分类保护, 选择开发

有学者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分类保护, 实际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分类保护。根据辽西文化遗产生存现状和开发前景不同, 需要采取分类保护, 选择开发的思路。在总体保护的前提下选取最具文化内涵、最有开发价值、最有可能产业化、最易打开市场的文化遗产进行重点的产业化开发。为探索辽西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积累经验。开发获取的经济收益主要用于反补文化遗产保护及新的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这样形成“文化遗产产业化经验逐渐丰富→获取经济效益稳步增加→经过产业化开发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良性互动模式。具体说包括三层含义:对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要进行抢救式保护, 保护是第一位的;对那些已经进行保护但还不具备产业化开发条件的实行保护为主、开发为辅, 即通过参观收取门票的博物馆式开发获得一定经济收益, 并将这部分收益作为保护和维修的费用;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遗产实行产业化开发保护。其路径是:选择文化遗产→分需求市场→提炼文化内核→精心包装设计→缜密宣传推介→推向文化市场→获取经济、社会效益。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如美国。

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改编拍摄的动画电影《花木兰》, 影片上映后立刻轰动世界, 并夺取“全美电影票房榜”冠军, 在全世界赚取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2008年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包含中国元素的喜剧动画《功夫熊猫》也是在全球热映, 获得巨大的票房收益。这两个成功的例子都是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的。说明只要开发得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实现保护与开发共赢的。以此为思路, 可以将选取辽西民间文学 (重点选择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北票民间故事或古渔雁故事) 中地域特色鲜明、故事情节精彩、民间影响较大的故事拍成电影或动画, 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影院等途径投入市场。在积累经验基础上, 举一反三, 形成一个品牌系列产品。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开发

作为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无形性、流动性为主要特征, 但是非物质遗产的非物质性是相对的, 它的文化体现和文化传播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的。以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为例, 剪纸内容、反映的文化习俗和技法等属于非物质的, 但是剪纸产品确是物质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只做一般的纸制工艺品存在, 形式单一, 缺乏市场, 除了少数陈列于各级博物馆外, 很难获得较大经济收益。但是如果转变思路, 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多载体的物质展示, 如将剪纸材料多样化, 将剪纸工艺品与旅游产品、日常消费品结合,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拥有专一品牌、形成系列和规模的产品, 则会实现剪纸工艺保护与剪纸系类产品销售的双赢。如将辽西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工艺与辽西某一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结合起来, 就会达到既赋予产品以个性和特色, 又会扩大剪纸传播途径、增强剪纸工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的双赢。同理, 辽西其他高级别非物质遗产如凌源皮影、辽西木偶等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两者的互济共赢。

(四)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开发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化开发一直是被忽略的。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区位使得辽西保留下大量物质高级别的文化遗产。但是以往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无外乎两个途径:单一保护和旅游开发式保护, 无论是那种保护方式都是忽略物质文化遗产背后蕴藏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没有挖掘出物质遗产背后的非物质遗产内容。例如李成梁石坊背后的李成梁历史事迹、民间传说以及明末清初发生在北镇的战争风云;同样, 兴城的古城和祖氏石坊也只是作为旅游场所或景点默立在哪里, 古城背后蕴藏的明清 (后金) 交锋以及袁崇焕、祖大寿、努尔哈赤、皇太极等风云人物鲜活的历史故事却还尘封在遗忘的故纸堆。如果把辽西物质遗产背后丰富的非物质性文化内容挖掘出来, 并进行提炼、包装、并以合适的产品形式开发出来投放市场, 其效果一定要比单纯的保护要好得多。如果产品开发成功, 获得的经济收益和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升反过来会促进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和进一步开发,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五) 合作开发

如果将辽西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实行组合开发, 则可能获得更大的、意想不到的成功。其思路是将多个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集合起来, 在一次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中实现多个文化遗产的同时展示。这包括3层含义, 一是非物质遗产间的合作开发, 一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开发, 还有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合作开发。其中第一和第三种还未引起重视, 是今后开发的重点。例如可以将北票民间故事通过医巫闾山剪纸表现出来, 然后可以做成剪纸动画, 通过电视、影院、网络视频投放达到海内外市场;如将袁崇焕的抗清 (后金) 故事与兴城古城结合起来, 利用凌源皮影或辽西木偶制作成动画历史剧, 投放到国文化市场等。

总之, 只要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核心关注,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也只有抓住“文化性价值”这一核心要素, 才能成功建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互济共赢模式。

参考文献

[1].文章, 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求是, 2007 (17) .

[2].辽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拨出200万资金[N].辽宁日报, 2005-1-21.

[3].佟玉权, 赵玲.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及评价体系[J].学术交流, 2011 (11) .

城镇化文化遗产 篇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拟定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政策并指导实施;负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达到187处,占国土面积的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57处;有24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和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认真贯彻“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在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监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了遗产地法规建设和保护规划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严格贯彻《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遗产地保护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强化了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不断加强遗产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遗产地开发建设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二)强化科技保护,遗产地保护监管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分重视引入先进科技手段对遗产地实施监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大部分遗产地均建立了以景区卫星遥感监测、景区容量监测等尖端科技监管系统为代表的科技监管体系,实现了对遗产地土地利用、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火警突发、自然灾害、游览秩序等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时动态监测,尤其是景区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运用,大幅提升了保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对遗产地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通过对遗产地实施大面积的景区卫星遥感监测,提高了遗产地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水平。

(三)坚持服务社会,合理利用遗产地珍贵资源。20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致力于引导各遗产地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服务社会,促进遗产资源永续利用。各地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为主要载体发展旅游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遗产地内外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安置了大批就业人员,带动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此外,各遗产地非常重视遗产的科普教育功能和展示展出功能,开展了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全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遗产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尽管在遗产资源保护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我国遗产保护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针对目前我国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和完善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体系,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科学划定核心景区,加强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把核心景区划定作为强制性内容纳入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严格实施。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重大文化自然遗产监督检查和保护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保护管理状况的监督检查,优化重大文化自然遗产长效管理机制。做好《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研究制定《风景名胜区管理技术规范》和《历史文化名镇(村)遗产资源分类与调查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与规范,促进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的标准化管理。

文化遗产 篇8

新邵发现北宋古建筑群——周家大院

近日, 邵阳市和新邵县文物部门在新邵县坪上镇仓场村发现一处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建筑群——周家大院。经实物鉴别与文史资料考证, 初步认定该建筑群始建于北宋晚期。

仓场村地处新邵县北部。据实地考察, 仓场村保存至今的古民居尚有10余座, 其中较完整的是一座前后五进的木结构院落, 即周家大院。该院坐北朝南, 台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 由槽门、前厅、中厅、后厅、后堂组成, 总进深约50米。从其建筑特征等情况与当地周氏谱系资料互证, 可初步认定该院落始建于北宋晚期。

邵阳市文物专家认为, 仓场村古建筑群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 与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世系关系密切, 是研究濂溪文化的重要实物史料, 具有较高文物保护价值。

宝蕴楼Ba Oyunl Ou

北京故宫博物院“宝蕴楼”开始修复

为保护北京故宫古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推进“平安故宫”建设, 故宫博物院内唯一一座民国建筑“宝蕴楼”正式开始修复。

宝蕴楼在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 是民国时期在原清朝咸安宫旧址上建造的, 现存三座西洋式二层楼阁以及一座咸安宫遗留的大门也就是咸安门。它建成于1915年, 总建筑面积大约1600平方米。当时是为了存放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移来的文物, 这个建筑长期作为文物库房使用。现在的建筑屋顶、瓦面还有大木结构、内外装修装饰、油饰彩画以及院落地面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亟待进行科学而谨慎的保护修缮。

宝蕴楼的建造历史和建筑风格在整个故宫古建筑当中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征, 故宫博物院在坚持文化遗传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和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修缮原则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使用原做法、原工艺, 尽可能保留原有构件, 以确保各单体建筑及文物遗存在修缮前、修缮后保持风格的一致性。整个工程预计在2015年5月底竣工。

兔子山遗址Tuzishan yizhi

湖南兔子山遗址发现古衙署建筑构件

近日,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又有了新发现, 相继出土了木偶、汲水罐、青瓷和虎头牌残片等文物。

在6号发掘井挖至距地表6.2米、第九层时, 出土了近百个汲水罐, 年代均为东汉时期, 其中大部分为陶罐, 只有一个是青瓷罐。考古专家推测, 井里有这么多汲水罐, 可能是因为其衙署发生了火灾, 人们吊水救火时不小心将汲水罐掉进了井里。

在出土的器物中, 还有一个细巧的木偶人, 肢体齐全, 通体黑色, 面貌用红漆描画, 心脏部位有一个圆形小孔。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说, 这个木偶人是施行巫术的用具。此外, 考古队还发掘出一件古建筑构件——虎头牌残片。专家表示, 这种残片应为墙体装饰品, 其形象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只有在北宋甚至更早时期的衙署建筑体才有这类构件。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兔子山遗址为古代衙署所在地。与汉代较为抽象的建筑构件不同, 这次发掘出的建筑构件较具象、注重写实和艺术性。

湖边邨历史建筑群hu Biancun lishi jianzhu Qun

杭州湖边邨历史建筑群复原完成

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 浙江省杭州市湖边邨历史建筑群伫立在西湖边, 已有84年历史了。这里曾驻扎过清时八旗精兵, 是名震一时的满城所在地, 也曾被投资修建, 成为民国时期的高级公寓。日前,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无论是极具民国特色的石库门楼房, 还是韩国临时政府旧址, 都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被补救修缮, 还原出一份历史感。

湖边邨历史建筑群位于杭州古城的重要地段——上城区, 该建筑群建于20世纪30年代, 是杭州较早、规模较大、式样较美和保存较为完整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 曾由原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张义纯投资修建, 堪称当年西湖边的“高级公寓”。其中湖边邨23号楼还曾作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办公处, 成为韩国独立运动中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标杆建筑。

在湖边邨23号楼看到, 该建筑的立面注重欧化细部, 如门柱门楣上的浮雕、花边雕塑等都十分精致惹眼, 在深色木质大门的院落里, 清水砖墙、屋顶露台、百叶窗扇以及围着院子的黑色铸铁栏杆, 无不透露着浓郁的民国范儿。

金陵台jinling Tai

广州金陵台民国建筑复建开工

金陵台被强拆民国建筑原址复建近日开工, 履行广州市政府要求在2013年12月28日前开工复建的承诺。据复建方案设计者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汤国华教授透露, 将按原建筑样式、色彩、工艺、材料复建。复建后首层100平方米用作街道办事处办公, 其中20平方米用作展览建筑的历史及与强拆事件相关的第二历史, 二层归开发商使用, 但不得用作餐饮。

2013年6月11日凌晨, 广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无证的情况下强拆其工地内一幢有保护价值的民国建筑 (门牌号为诗书路69、69—1、71号) , 受到公众强烈谴责, 广州市政府责令其复建, 并承担所有相关费用。

汤教授还透露现场发现了原地名“金陵台”、“妙高台”的铭牌, 这些都会重新挂在复建建筑上。过去数月来, 在市政府、市规划局、市建委等部门的督导下, 建设单位积极进行开工前的各项报建及施工准备工作, 希望2014年底按时竣工。

文庙Wenmia O

昆明文庙修复中发现地下建筑

昆明文庙始建于元代, 修建在五华山右侧, 清康熙29年迁建至现址,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在对文庙的修复中, 发现了地下建筑部分。因此, 对文庙的修复进行了设计调整。日前, 昆明市规划局官方网站公示了昆明文庙恢复性修建项目一期工程的相关内容。

此次公示中, 文庙修复工程将在原址进行恢复性修建, 建设内容为大成殿、大成门及附属设施等, 建设用地565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938.48平方米, 投资控制在3500万元以内。据了解, 2011年, 文庙恢复重建项目被列入昆明市“十二五”规划, 并位列“十二五”期间十大公共文化重点项目之首。同年9月, 该项目启动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并开始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7月27日, 在原大成门和大成殿所在地, 文庙恢复性修建一期工程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近日, 在昆明市规划局官方网站公示的一批建设项目中, 备受期待的文庙恢复性修建一期工程再次出现。

文化遗产保护 篇9

桂林斥资170亿保护漓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桂林山水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被誉为全球最美河流之一的桂林漓江, 其沿江的喀斯特地貌已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然而, 枯水期日渐干涸的河床、浅浅水面上蔓布的水草、漓江沿岸私搭乱建、非法挖沙采石、网箱养鱼, 却让其世界自然遗产盛名“其实难副”。

据介绍, 目前漓江上游还有部分城中村因地势低洼、管网铺设不到位等原因, 导致生活污水直排入江中。此外, 漓江沿岸分布着许多小型养殖场、豆制品加工作坊等, 这些小工厂的污水未经处理偷排入江中, 对漓江水质造成很大污染。尽管目前漓江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源地标准, 但较以前已有变差趋势, 截污整治刻不容缓。

为保护漓江流域的碧水青山, 当前桂林市正在多措并举, 全面治理漓江生态环境。

2015年初, 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指挥部成立, 随后对漓江景区“旅游黄金水道”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目前, 漓江两岸原有生态面貌正逐步恢复。

漓江生态保护工程得到各方的资金支持。2015年2月, 世界银行董事会批准向桂林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供贷款1亿美元;桂林亦明确47个具体推进实施的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项目, 总投资逾170.58亿元。

山西shanxi

山西将筹15亿元实施古建筑保护

近日, 从山西省文物局长会上获悉, 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政府将共同筹集15亿元, 启动山西古建筑保护工程, 旨在让山西国保、省保木结构古建筑抢险维修实现全覆盖。

据介绍, 山西古建筑保护工程即将启动, 计划从今年开始到“十三五”末, 筹集15亿元, 再抢险维修235处国保、省保木结构古建筑。此外, 山西省还要求市、县两级政府真正担负起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 筹集资金, 对全省200多处市保、县保单位元代以前的古建筑也进行抢险维修, 真正实现全覆盖。

文化河南:“活”着的文化遗产 篇10

朱仙镇年画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传承故事,可以写出一部厚厚的乡土小说。

走进朱仙镇年画一条街的几家“老字号”里,随便聊聊,都能聊出好多精彩的故事:明清民间,谁记载了朱仙镇年画的风光无限,让后人浮想联翩;解放前,谁学会一手印刷的手艺,就能把媳妇娶进门; “破四旧” ,谁偷偷把几块雕版藏在地窖里,侥幸躲过收缴烧毁;改革开放,谁费尽心思,把躲到外地的“老手艺”请回来重新开张……

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大故事里,有努力,有合作,有分歧,有矛盾,纠结熔合在一起,让我们窥见一个民间文化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一辈子都在琢磨这门手艺的朱仙镇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太运老人,就不怎么认同如今镇上那些极力扩大经营效益的“作坊”:“技艺上‘毛病太多,不合‘老规矩。”对3个弟子,他更是要求极严:“我不是保守,但传承就要个原模原样,这里面一板一眼都有文化讲究,中国的东西,有很多是不能简单靠‘数据化就可以保留下来的。”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张继中,却更相信自己的路子,把家传的万同老店办成了公司: “要有新形式、新面孔、新设计,有现代生活气息,赶上社会潮流。不然,怎么发展? ”与此相应,他还用上了电脑印刷技术,把新式朱仙镇年画批量推销到保险、房产、金融等企业,生意颇为兴隆。

严谨的“活体传承人”,变通的“活化传承法”,在今天的中原大地,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映射出多姿多彩的走向,反而更显其生命活力。这些不同的走向,同时存在,同时延伸,共同成就着河南文化的勃勃生机。

为了发掘更多朱仙镇年画这样的民间文化遗产,河南下了大功夫。

10年来,通过河南省文联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考察”“河南‘老字号认定与公布”“河南民间文化资源普查” “河南濒危戏曲全省汇演”等一系列大工程,中原地区极大一部分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梳理和选择,重新在人们眼前活跃起来,成就了一幅特色鲜明的河南文化地图——

上一篇:路堤边坡下一篇:数学作业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