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2024-06-19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精选九篇)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1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 (《思维发展心理学》) 。

思维训练 (thinking training) 这一概念, 林传鼎等主编的《心理学词典》解释为:“运动员自觉地在头脑中重现某个动作形象 (即运动表象) 的同时, 还要对动作概念、要领以及自身运动时的各种感觉进行反复思考, 并且学会用语言 (默念) 进行自我调节。”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 借用了上述概念的含义, 并且有相对广泛的内涵。主要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按照人类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内容上, 强调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过程的训练, 并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训练的目的, 则是“在思维训练中, 使学生加速获取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 提高思维能力, 发展智力, 从而尽快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显然,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这一课题的自变量是“思维训练”, 因变量是一个“加速”和“两个能力的提高。”实验过程, 就是研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 进而探索其规律的过程。

目前, 对中学语文思维训练的认识中, 有两种误解。

其一, 认为只要教好语文知识就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甚至认为教知识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其二, 认为语文教材已经删去了逻辑知识的内容, 再进行包括形式逻辑在内的思维训练, 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这两种看法都是对思维训练的误解。

首先, 语文思维训练并不是教学生学习复杂的思维科学知识, 掌握思维过程、思维形式、思维方法等方面术语和具体的知识, 而是通过具体的知识训练,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形式和方法。恰当地运用思维科学的基本知识于教学过程之中, 这只是教师必备的业务能力之一。

其次, 思维训练是以学习知识的学生为出发点, 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为目标, 着眼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把人类的常用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当作学生获取知识的钥匙, 而把训练当成学生掌握、运用这一钥匙获取知识的途径的一种认识过程。它不是直接着眼于知识的简单积累, 而是着力于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规律、途径和方法, 从而把教学过程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正是思维训练与以知识的掌握为根本目的、以教师的直接传授为根本途径的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区别之一。

语文思维训练的教学过程, 实际上是实现人类常用的思维规律、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 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的和谐统一的过程。而这种过程表现在教学程序上, 却是整体有序而内部环节又是错综交融的。

根据现有的实验的经验, 我认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训练的教学程序, 基本上是由形成性思维训练、验证性思维训练、应用性思维训练、综合性思维训练四个部分构成的。

(一) 形成性思维训练

形成性思维训练是在学生已经有的感性知识或理性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某种形式的训练, 使学生理解相应的一种思维过程、方式和方法。

例如, 为了使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概括这种思维过程, 我们可以从学生已经学过的人物形象中选出几个, 再把关于这些人物形象的概括性结论改写成同一形式的肯定判断, 让学生比较分析这些判断的内容表达上的共同特点。这样, 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人物形象的概括过程:先确定某一人物是属于哪一类, 即哪个阶级、阶层的人物;再确定这个人物与同类人物相比有哪些特点;最后形成一个严密的肯定判断, 进而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人物形象的概括, 就是个性加上共性的确定和组合这一基本公式。

在形成性思维训练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导”———一种智慧型、科学有效的“导”字上。

(二) 验证性思维训练

验证性思维训练就是通过形成性思维训练, 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某种思维的过程、形式或方法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加以验证, 丰富、完善以达到掌握的程度之训练。

例如, 当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人物形象的一般概括过程后,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阅读某一短篇小说, 并在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怎样确定人物的共性、个性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以及对人物形象概括时采用的富于变化的表达方式。

验证性思维训练是学生认识深化的过程, 学生对某一思维过程、方式、方法的掌握, 决不是简单的一次性的训练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经过多次且每次各有侧重的训练过程。就某种意义上讲, 验证性思维训练, 是决定整体思维训练成败的关键性程序。

验证性思维训练应以学生的操作为主, 同时, 教师要注意在提示、点拨、启发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三) 应用性思维训练

这是学生在掌握了某种思维过程、方式、方法的基础上, 依据正确的思维规律, 独立运用而理解、获取新的语文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理性指导下的实践, 即以一般来认识个别的过程。

例如, 当学生已经掌握相似联想的思维过程, 就应当让学生在相应的文章阅读中找到联想的出发点, 联想的具体内容, 联想中由此及彼的思路, 以及两者的相似点, 进而理解具体文章中的联想写法的多方面的作用。

在应用性思维训练中, 教师应该在控制具体语文知识的深浅、难易方面, 在有序地实现学生由一般向个别转化的组织方面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四) 综合性思维训练

语文知识构成的特点, 决定了学习语文所要求的思维的复杂性。几乎没有一篇文章能用某种单一的思维过程、形式或方法来解决其中的全部知识点;同样, 解决一个具体的语文问题, 也往往不能只用某种单纯的思维过程、形式或方法。因而综合性思维训练, 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其一, 在训练过程中, 让学生理解多种思维过程、形式或方法、规律的相互关系, 并掌握在一定的条件下的转化、结合和统一。其二, 在训练中运用几种思维过程、形式或方法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例如, 在理解《沁园春·雪》这首词的内容的训练中, 就综合运用了形象思维的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如果说应用性思维训练是比较简单的理性指导的实践过程, 那么综合性思维训练则是在更高层次、更复杂意义上的思维理论指导语文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更应该在控制训练度、量、序以及引导、示范、辨误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上述四种性质的思维训练, 仅仅是从认识整体有序的角度提出来的, 由于认识运动本身的连续性, 决定了这四种训练具有不可分割性, 因而它们之间不具有逻辑意义上的划分性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具体教学程序也应该按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设计的《人类的语言》一文的教学程序, 可以在思维训练的实践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启发作用。

于老师根据全文的思路、教学要点, 确定的思维训练要点是通过比较思维过程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全文的中心、结构和写法, 同时又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分析、综合方法适当结合运用。

于老师根据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可接受性原则, 紧紧围绕思维训练要点, 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1、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说明文《机器人》中选出关于机器和机器人、机器人与人相互比较的两段文字, 让学生阅读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两段文字的结构,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个完整的比较思维过程, 是由一定的比较标准、比较对象 (一般为两个方面) 、比较点和比较目的 (或求同或求异或求因) 这四个方面要素构成的。

2、通过训练, 引出文题, 并形成阅读的基本思路。训练题: (1) 如果用比较思维的方法, 那么以下三个题目分别应该与什么相比?A中国的语言B汉族的语言C人类的语言 (2) 要想把“语言”这种现象解说清楚, 那么谈些什么内容?

通过训练, 使学生逐级明确:人类的语言, 应该与非人类———动物、动物中“能说话”的动物相比, 侧重求异;应该讲清语言的重要性、实质、功能以及为什么用听觉手段等。

3、组织学生阅读全文, 并按比较的对象、比较点、比较目的三个要素写出各段内容提纲, 然后综合, 得出中心思想。教师仅做适当的点拨。

4、师生共同研究, 从比较的过程的“序”的角度理清全文的结构, 并重点理解第二段句与句“序”和内在联系。

5、引导学生从比较表达的角度, 深入理解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和有关修辞手法的作用。

6、以《自动铅笔》为题, 做口头作文 (要求学生按照所讲方法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

在上述训练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法, 并且会运用这种方法, 基本上独立掌握了这一课的语文知识, 使教学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向着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迈出了新的一步。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2

直觉是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关键阶段起到重要的思维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对于知识吸收的重要悟性基础。直觉对于在语言上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整体理解和主体情感的把握和影响都是抓住学科学习的关键点,语文教学需要从语感的培养和直觉的培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系统的训练,以期学习生活中达到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掌握。中学语文教学在授课课程的紧凑程度和周期安排上需要做到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是非判断的能力培养,同时对于阅读理解、文字识别、语法观察等方面进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训练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1直觉思维的定义

直觉在中国汉语中的首次应用是在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上发表的《算账》一文中,泛指人们在没有经过复杂的思索和考虑下得出的结论和结果,基本上是出自之前的人生积累和生存环境带来的本能反应模式。直觉思维与数理化的分析思维相比更加直接、跳跃、快速、坚信和个体化的特征思考方式,诚然二者有着显著的不同但是也并不在思维上有明显的矛盾行为,从互相的作用上讲直觉是分析思维在的浓缩产物,但是没有明显的间接性转化率和极具语言化的作用模式,为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起到了集中过程和促进的结果。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创新思维训练刍议 篇3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仿写是指导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的有效途径。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是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自然界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我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我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描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在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安慰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通过检索与提取,将每一种思维方法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如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具有那么多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通过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每一天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我以散文《枕木》为例,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变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青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金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初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小学、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有利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通过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每个单元要完成三至四篇作文。有的借助“相似点”发散思维,有的对比不同点,有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发散方法的训练是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并呈层进式的结构的过程;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训练。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4

要克服这些毛病, 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 就必须通过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教给思路,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要使学生的思路清晰, 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条理性, 要能够让学生摸准思路, 能够让学生沿着几个连续性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问题要由易到难, 不能出得太大、太空、太繁。其次, 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

二、由表及里,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只要依据教材, 设计一些深究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问几个“怎么样”, 慢慢地培养学生深究问题的习惯, 从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三、架设桥梁, 训练思维的完整性

学生回答问题, 往往是直接从问题通向答案, 而缺少问题到答案之间的分析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过程。如《琥珀》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要写时间长和大自然发生变化?答案很简单, 因为时间长和大自然发生变化是松脂球形成琥珀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问一下学生, 你是怎样分析出这样的答案的呢?有些学生就很难说出这一思维过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是凭借课文材料进行分析, 找出根据;二是可以联想黄河象骨骼形成化石这一已知去推断、分析。还可以从反面假设:如果时间不长, 大自然不发生变化, 那将会怎样?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正面分析、联想推断、反面假设等, 实际上教给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给学生架设了一座从问题通向答案的桥梁, 训练了思维的完整性。

四、求异质疑, 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思维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因素。智力的核心是思维。离开了思维的参与,阅读是无法进行的。“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下将结合江苏省小学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一、阅读教学中扩想训练的运用

教师抓住课文某些语言因素,提出想象要求,扩展语言因素中含有的情节内容,就是扩想训练。试举一教例。比如,苏教版六上《负荆请罪》一文,这是一篇历史小话剧,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负荆请罪”这一情节集中在剧本的第二幕,原文只是通过韩勃勃的话“廉将军来了!”“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来提示读者的。至于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这一路的情形并没有展开写。教学时,笔者抓住这一生成点,发动学生创造想象,补写路上百姓的议论和廉颇的表现,学生兴味盎然,思绪驰骋。学生这样写道“想当初何等霸气的廉大将军啊,今天居然光着上身,背着荆条,这成何体统啊?有失将军的威严啊!蔺大人如果不原谅他,这该如何收场啊?”“廉大将军能放下架子,负荆请罪,一点不在意路人的指点、议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心甘情愿地登门谢罪呢?”“廉将军知错就改、爽直磊落,能不顾自己的形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这是我们赵国的福气啊!蔺大人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定会和廉将军重修于好,共同保卫我们赵国啊!”……通过扩想训练,廉颇勇于认错、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形象顿时立了起来。从这个教例可以看出,扩想训练的关键是选择内涵丰富、有情节的语言因素。

二、阅读教学中联想训练的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联想训练也是大有可为的。首先课文本身就有大量联想的内容,就需要学生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联想的一般规律,为运用联想做好准备。联想的根据是现实。没有无缘无故的联想,联想必须从现实中引起。如教学《夹竹桃》一文第五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的是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在李铮编的《季羡林年谱》中,有对这篇散文背景的介绍,这是季羡林先生中年人对童年的回忆,是朝花夕拾。“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通过品读这段文字,学生领会到作者之所以把夹竹桃联想成地图、荇藻、墨竹,是因为月光下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通过品析比喻、排比手法,孩子们感受到季老想象丰富、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紧接着,笔者用“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们许多幻想”启发学生继续联想,于是月光下的夹竹桃又有了“发髻”“云朵”等新的想象画面。如此进行教学,“教师不是让学生把工夫下在‘语文’上,而是把工夫下在关于语文上”。通过这些联想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

三、精读课文,探究中确定主线训练的运用

抓住了课文标题,文章的内容也就有所了解。但这个时候学生的认识往往是对情节的了解,还不能形成对文章脉络结构——即文章主线的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获取主要信息并能利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揭示文章的主要脉络和主线。文章的主线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主线,才能串起文章的重要内容。文章主线的确定不仅是对主要信息的获取和重新组织,如果在这个过程缺乏探究的精神,只是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的去读去了解,那么,主线也就失去了它串起精华的实际作用,所以,精读是一种形式,探究意识的渗透和培养,才是重点。如果没有探究的意识,主线的确定就显得苍白而无力。在探究中确定主线,不仅可以让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主要线索和情节,而且还可以在探究中将主线赋予实际的内容。

四、展开性阅读训练的运用

抓住教材的“扩点”,进行展开性阅读。课文中常有概括、简略、省去的内容,这些未展开的内在因素正是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极好“扩点”。依据这些“扩点”,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概括性词语具体形象化;详述文中的略写部分;补充作者省略的内容;推测事情的前因后果等等,把“潜台词”“画外音”均显现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比如《爱之链》的结尾,乔伊妻子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伊……”乔伊醒来后事情又会怎样发展?他们一家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某教师紧扣省略号这一“扩点”,发动学生创造想象,以“乔伊醒来……”为开头续写故事。别开生面的边读边想使学生兴趣倍增,浮想联翩:有的说乔伊通过努力找到了工作,一家的生活慢慢好起来;有的想乔伊第二天又满怀希望出去找工作了,他坚信自己的真诚、勤劳会有人赏识的;有的假想乔伊救助的老太太原来是某个大集团董事长的母亲,董事长知道这一情形后,热情邀请乔伊去他的公司工作……一个个故事结局展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了,学生的情操也得到了陶冶,创造性的想象力更是迸发光辉。

参考文献:

[1] 曲春英.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之我见[J]. 中小学电教,2009年8月68-70

[2] 赵景瑞著. 优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透视[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01:150-176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去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内心感受,进而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全面训练学生具有独创性与深刻性的语文学习思维。古今中外的发展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是哪个年代,什么环境下,学生深刻而独到的思维能力绝对不是天生就有的,这种独到见解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中不断训练的结果,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学生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事物或社会现象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观察、体验,在这个亲身感悟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而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仅仅让学生懂得语文教学活动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果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略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悟与体验是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的,同时也是我们现阶段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要改变这种教育教学的现状,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与应用。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读懂语文教材中文章的中心思想、作品之中的人物性格和作者创作的艺术特色,对于现代的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而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学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过程之中深刻理解、掌握语文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正如我们理科教学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公式、定理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为什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积极而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研究语文教学材料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思维方法,学生便会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内心深处得到启迪。使学生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从时代的高度、以思维的广度去提炼生活中的点滴,在学习在感悟生活的真谛,在生活中完善知识的体系。学生能够时刻以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与思考,客观公正地判断是非曲直,长期的教学训练一定能够使我们的学生养成深刻独到的思维能力,为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例如,教《香山红叶》时,用于漪老师的话说,可引导学生体会怎样“从平常的、习惯的事物中发掘它的深刻、 优美的意义”。作者从红叶的映“红”,发掘到老向导的“红”; 又从老向导的“红”,发掘到给老向导以“红”的社会,赞美红叶,从而赞美老向导这样的时代主人,赞美创造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祖国。主题深刻,见地独到。又如,教杨朔的《茶花赋》时,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寓意、托物喻人的写法外,还可以与《香山红叶》《荔枝蜜》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内容、主题不同,但都是托物喻人,都在诗情画意中寓含着丰富的哲理。尤其是认识到作者抓住茶花与祖国未来一代之间,红叶与老向导之间,蜜蜂与劳动人民之间这样不同类事物的相似来写,思维方式是深刻而独到的。经过引导,使学生懂得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了解作者的“推导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时就能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精髓。写作时,也就不会是“写树就是树,写花就是花”,而是可以根据文章的写作需要,写出有一定深刻性和独创性的习作。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教材内容创作时在选材、立意、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写作特点与写作技巧,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去感悟语文知识的应用,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深入开展教学活动以全面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对于同一个问题或同一事物,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会大不相同,正如古诗中所说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教材中的记叙文和散文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事情、所反映的文章的思想主题,是作者在所生活的环境中站在一定的角度来表现而得出来的。教材中的选文内容丰富,在选材、立意、写作方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讲授的课文后面设置的练习题来进行。如讲授《荔枝蜜》 时,可要求学生以“蜜蜂”为题材,提炼出各种不同的立意: 可赞美蜜蜂日夜操劳的勤劳品质; 可赞美蜜蜂既博采又提炼的精神; 还可赞美蜜蜂不贪恋春光,朝既定目标前进的行为等。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表现得非常活跃,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想得活、想得广,也能想得深、想得新、奇、巧。这种从教材出发,结合课文设计的练习题,既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历程中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7

一、加强直接激励,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因此, 在教学中应把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特别是在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部分, 一定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有计划地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所以, 我们在课堂上要通过组织生动、有趣、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那么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则成了课堂提问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鉴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在设计语文课堂提问时, 教师应考虑如何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一般来说, 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 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看, 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判别性提问;②叙述性提问;③述理性提问;④扩散性提问。

积极采用述理性、 扩散性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直接激励的主要方法, 这要求教师做到“善问者, 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学记》语) 。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积极思维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出的问题, 尤其是述理性和扩散性提问等直接激励方法和手段。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 已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述理性或扩散性提问, 尽量避免缺乏实质性意义或可有可无的提问。 尤其是对那些抽象的词语教学更要注意提问的情趣性、确定性、层次性、发散性,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比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 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理解“居然”一词, 我设计了如下提问:

师:同学们都知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居然收获了”呢? (学生沉思起来)

生:因为那是块空地, 能有收获, 出乎一家人的意外, 所以说“居然收获了”。 (答案对了, 但不全面)

师:种花生的人都是谁?

生:是姐弟几个。

师:姐弟几个在空地上种花生, 对收获有没有把握?

生:没有把握, 可几个月后, 却有了收获, 这确实出乎一家人的意外。

师:大家再看看姐弟几个精心管理了吗? (学生认真阅读)

生:没有。 (理直气壮)

这样就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实质性研究。 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因为没有精心管理, 却有了收获, 这当然出人意料, 所以说“居然收获了”。

法国的心理学家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有办法教的, 所谓的创造力教学, 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 如此才能发挥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位置, 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 调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在上述教例中, 教师不是把书本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 而是通过积极提问逐步引导,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这种训练中, 要顾及学生的思维心理特点, 把握好思维走向和做好难度控制。

二、利用间接激励, 拓宽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 当学生思维活动和成果脱离教师事先设计安排和希望的轨道时, 不要轻易强行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 不要强行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教师自己预先设计好的轨道, 相反, 应该使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并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

(二) 对全体学生提供同样的科学思维训练, 并提供大致相等的训练机会, 尽量不要在训练中出现“空穴”现象。 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更要提供足够的训练机会, 同时给予充分的关注, 防止其放任自流, 思维处于休眠状态。 这样做从一定意义上说, 可以保证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更好发展。

(三) 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行和成果的显示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一般来说, 教师提问后, 学生的思维活动会出现两个高潮。 在此过程中, 很可能在第一个高潮后出现课堂教学中的冷场领唱现象, 学生思维遇到阻碍, 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和激励, 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维的活动空间, 以期待新的思维高潮的出现。

(四) 在教学活动中, 尽量减少以过量的背诵为目标的训练。 因为一味地让学生背诵, 尤其是进行那种没有内在联系的机械背诵, 很可能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激发和拓展学生求异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 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并使之成为学生思维的品质和需要, 而不只是盲目照背。 培养创新倾向的训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扎实深刻,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有所发现、有所创建地探索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三、发挥教学民主, 促进学生的求异思维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8

一、语感的定义

目前, 关于语感的众多定义中, 绝大多数认为语感是人在理解语言时的较强的感受力, 主要表现为听、读两项能力。笔者认为, 实际上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 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即语感。它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 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在心理上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直觉性。

这几乎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 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 在一刹那之间, 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 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

2. 同化性。

同化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时用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来阐释和说明客体, 即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所谓语感就是主体作用于言语对象的结果, 是建立在言语材料意义被有效接纳的基础上的言语意义再创造, 既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 又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反馈与输出。

3. 整体性。

因为语感是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 已经舍弃了对语音、词义、词汇、语法等具体语素的条分缕析, 所以, 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 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语素意义与非语素意义、内部语境意义和外部语境意义等的总和。

4. 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简单判断上, 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迅速的感悟, 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言语内容与形式的真善美和主体的心灵形成异质同构, 将会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和谐共振, 感应相融;反之, 则与主体的心灵形成异质异构, 使主体的情感体验变得扭曲失衡, 无法共鸣。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言语材料的大量积累并对此进行逻辑分析, 找出言语规律, 并灵活地运用语言, 从而在语用层面上借助直觉思维以形成语感。由此可见, 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 而抓住了直觉思维训练, 则又是抓住了语感培养的关键。

二、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以培养其语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究竟应该如何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以培养他们较强的语感呢?笔者认为, 目前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 重视语言积累, 加强语言习得。

语言学习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习得, 另一种是学得。语言习得, 是指主体在自然母语环境中, 通过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 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 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环境, 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 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 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阅读。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同时涵盖了无声默读与出声朗读两个方面。有的人将阅读仅仅理解为无声默读, 造成语文课堂只能见到学生埋头看书的身影, 而听不到琅琅读书声。重阅轻读乃至只阅不读的片面做法应该摒弃, 提倡阅览与诵读并重。

2. 强化语言训练, 突出语言学得。

语言学得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语言以形成言语能力的, 母语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学得方式。学生在语言学得中, “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 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 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 语言学得与语言训练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学以致用, 在语言学得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 形成较强的语感。训, 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 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 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要让学生练, 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 于是学堂变讲堂, 教师大讲特讲, 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律的“讲”, 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 二者表现为过分执著于逐层逐段的“讲析”, 为讲而讲。“串讲”以层层剥笋的形式, 将完整的课文肢解为孤立零碎的文字符号与失去意义联系的单个词语, “讲析”用所谓的条分缕析的方法将浑然一体的作品割裂为抽象干瘪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同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 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 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 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 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 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 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 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3. 鼓励想象联想, 诱发审美情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 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 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 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 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 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 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 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 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 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 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 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 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 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 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 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 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情感是形成想象与联想的不可或缺的契机, 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重要条件。所以, 直觉思维往往是受主体的情感所支配、所制约。对学生来说, 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 不容易被察觉, 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 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 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 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其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 而通过直觉思维的训练来培养语感, 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 篇9

【关键词】作文训练;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创造性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求异和创新。充分利用课堂作文训练,有目的地从不同选材,立意角度对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训练,可逐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课堂作文训练对中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运用创造性形象思维写出来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是对作者想象过程的一种再现,而不是以创造想象为主体的形象思维。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学习到作者创造想象的经验,这对学生创造想象力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它代替不了学生的独立想象和创造,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作文训练实践才能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形象思维。

叙事性文章重在通过事件的叙述和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作文训练意在通过学生的想象来理清思路,再现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抒情性文章重在意象立意,通过情、景和空间的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作文训练意在通过想象来实现虚实相生的意境再现。议论性文章重在以理服人,作文训练意在通过联想辩证的分析问题,而无论感受人物还是意境再现,抑或是辩证的认识分析,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经过想象和虚构而创造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和生活认识。由此可见,课堂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形象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就必须积极提倡课堂作文训练。

二、课堂作文训练对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反题意写作训练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批判精神和逆向思维能力

反题意作文训练就是打破思维常规,从文章的题目、选材、立意等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语文课堂有意识地进行这种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他们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祝福》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柳妈对祥林嫂讲述地狱的可怕以及捐门槛的解脱方法,祥林嫂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呢?”进行小型辩论,并在课后写一段祥林嫂命运的文字。于是,各种想象产生了:祥林嫂无所适从去庙里求签,得知捐门槛的具体解脱方法;祥林嫂在神通广大的张铁嘴的鼓动下请巧手木工雕了两个死鬼的木像与自己同室而居;祥林嫂听法术无边的李仙婆的建议将每一文工钱投到观音寺的救生池中……这样学生不仅清楚认识到封建制度及礼教的“吃人”本质,深刻领会小说反封建的主题;而且提高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

如学过《拿来主义》一文后,指导学生写《如果没有拿来》这样的反论题,学生自然可以写出无拿来后各方面的后果,从而进一步突出拿来精神在特定时代生活中的必要性。不仅能写出立意新、寓意深的好文章,而且逆向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续写训练培养想象思维

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生命,是希望和灵感的源泉。续写即是根据课文的背景、体裁、作者思路、情节发展或教师出示的作文开头,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这种训练,易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如学过《皇帝的新装》一文后,就要求学生续写皇帝游行以后的故事,以半命题《 的皇帝》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跃思维,激发创作热情。学生能补出《气急败坏的皇帝》《谈衣色变的皇帝》等富有新意的文题,写的文章,情节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阅读后,让人深思。赏读日本作者江口涣的《鹤群翔空》让学生想象鹤群飞走之后将会发生的故事,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筋疲力尽的鹤群细心照料伤鹤,让它不感到孤独并且尽快恢复;细雨蒙蒙的下午鹤群为亡鹤举行隆重的葬礼,感谢它们光荣的付出;鹤群把亡鹤作为自己的英雄,不断的告诫自己的子女……学生的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了笔意淋漓的想象作文。

(三)扩写、缩写训练培养散敛思维

让学生将文中写得简略概括的地方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加以扩充,使其详细完整。或者让他们把一篇或一段写得很详细、生动的文章,摘其主要内容,去粗留精,去枝留干。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而且使他们的扩散思维能力和聚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如学过《邓稼先》后,让学生把文中祥写事情缩写为略,把略写的事情扩写为详,重新创作出一篇材料相同,叙述重点不同的新文章。如此学生在详略的选择中,在扩写缩写的操作中散敛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事实证明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作文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在实际作文训练中应据材料和学生情况而定训练形式,灵活应用,循序渐进,切忌拘泥于固定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海亭.同构相叠,是巧妙的结构作文法吗[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6).

[2] 明学圣.立体思维的三个维度[J].中学语文,2012(13) .

上一篇: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下一篇:环管式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