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2024-06-22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精选十篇)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篇1

1 流行病学研究

Cazzola M经研究显示:COPD患者中并发CVD的比例为26.5%, 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等。魏智民经调查发现, 在4960例COPD住院患者中并发CVD的比例高达48.8%。在发生CVD的风险方面, 男性要高于女性, COPD患者高于普通人群, 由此而导致的病死率也较高。

2 危险因素

COPD与CVD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吸烟:香烟可破坏肺实质结构, 导致气道发生病理学改变。吸烟等生活习惯除了可使患者血压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升高之外, 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 (2) 衰老:COPD的发生、发展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衰老的同时端粒长度也会相应缩短, 而后者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同时, 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可能是COPD并发CVD的诱因之一。 (3) 大气污染与职业粉尘:肺气肿和肺纤维化是COPD患者的常见症状, 而在职业暴露下粉尘颗粒可破坏人体的肺泡结构, 进而发展为肺气肿或肺纤维化。周玉民等经研究发现, 在COPD患者中近1/2的人有职业暴露, 其中男性为24.2%, 女性为22.6%。这表明职业暴露与大气污染也是合并CVD的危险因素之一, (4) 遗传:随着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COPD患者体内CD4+与CD8+的比例也随之降低。有研究认为, Fas/Fas L信号转导途径在CD4+T细胞的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COPD合并CVD的主要机制

COPD合并CVD的主要机制有: (1) 炎症反应。COPO患者发生炎症反应时往往具有全身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会对患者的很多器官造成伤害, 并与多种合并症关系密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香烟、老龄、骨骼肌来源的炎症可能是COPD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的潜在因素。 (2) 低氧血症。合并有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心肌酶水平往往较高, 同时还会有右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等临床症状。如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时增高, 则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心肌加强保护。 (3) 血管功能障碍。动脉僵硬度和内皮功能障碍是研究COPD和CVD相关机制的重要内容, 而血管功能障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4) 氧化应激。Harman经研究发现, 人体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 (ROS) 是导致损伤和促进衰老的因素之一, 而衰老或吸烟可导致ROS清除减少, 对肺部氧化应激具有促进作用, 进而引发肺部炎症和COPD。 (5) 神经体液系统激活。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影响下, 交感神经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 在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情况下, 人体的心肌耗氧量会随之增大。 (6) 代谢紊乱。COPD患者普遍有营养不良的现象, 而进行代谢支持治疗,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缓解患者的代谢紊乱, 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对患者预后有利。此外, COPD患者的肥胖或超重现象与代谢紊乱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4 治疗情况

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是用于CVD治疗的常见药物, 这些药物可对疾病的发展进行控制,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肺功能。有研究表明, 中度以上的COPD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选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治疗十分有益, 这打破了其有可能加重COPD患者病情的传统思维。他汀类药物可对细胞膜保护器官功能起到稳定作用,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对患者的预后有利。这些结果表明, COPD与CVD的确存在相关性。

5 结论

COPD与CVD的相关机制比较复杂, 其相关性与炎症反应、低氧血症、血管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应使用多因素、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炎症反应,血管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 魏智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 3 (1) :85-87.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篇2

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

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

45.24%、16.67%。

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心血管疾病;损伤;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3—0212—0

3forensic study of injury 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42 cases.huang ping,zhang ji-ren,wang et o1.depart—

ment offorensic medicol,medical school,xi an jiaotong un ers y,shanxi,china,71006

1【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orensic pathological~amr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 wit}i trauma.

m etho~ 42 death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 with trauma were autopsi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sections al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results 64 .28% happened in 40 years of age or above,males ale more than females,bruise and contusion ac—

count 80.for 95% of the injur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account for 45.24% and 16.67% of the disease respec—

tively.conclusion the elderly and female ale at high risk;most injuries are bruise and contusion caused by blunt force or tumble.

as for disease,com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are most.injuries joint disease to play a most important role in majority of

the death cases.

【key words】forensic pathology;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i6ury

损伤和疾病共存的死亡案例在法医学实践中所

占比重很大,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最为常见、病种最多、致死率最高,在此类案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z]本

文对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与外伤共存死亡案例进行

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所有的案例均来自200o年1月~2003年6月西

安交通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各类涉及损伤致死

案件,选出心血管系统伴损伤死亡案例42例,男性29

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15~74岁,平均年龄55岁。

二、方法

每个案例均经系统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和病理

组织学观察,死因明确。

结果与分析

一、性别与年龄

详细统计死者性别和年龄,40岁以下死者共1

5例,40岁以上27例。男性60岁以上死者12例,女性

仅有2例。损伤、心血管疾病共存死亡多发生在40岁

以上的患者(见表1)。

二、损伤方式

擦伤占到损伤方式的一半.挫伤次之占到

30.95%,骨折最少仅有4.76%(见表2)。擦伤、挫伤多

为躯干部位,钝器伤为主,也有与地面摩擦所致。6例

内脏损伤其中有4例均为心脏贯通伤,2例为锐器刺

人胸腔,伤及肺脏。骨折

2例,1例为与人争执后疾病

发作摔倒在地而使头部骨折,另1例骨折为钝器击打

胸部致使肋骨骨折。

三、案件类型

涉及刑事案件共15例,其中故意伤害7例,过失

伤害8例;其他27例为民事纠纷,其中医疗纠纷占到

19例。

四、损伤位置、死因类型

按照一般的法医病理学实践,可以把损伤和疾病

成4组。疾病类型见表3。

i组,死亡纯系损伤或损伤并发症所致.与原有

[作者简介]黄平(1979一),男,满族,在读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研究方向为法医损伤。

[通讯作者]王振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教授。tel:029—82655472(fax); e-mail:wzy218@mail.xjtu.edu.cn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3期)

表1 42例案例性别年龄构成比

table 1 sex,age proportion in 42 cases

o一20 2l一40 41—60 6l一80 人数

l

42男 3

女4

例数 7

比例 l6.67%

628

19.05%

8l3

30.95%

l2

33_33%

表2 42例损伤、心血管疾病共存案件损伤类型

table 2 the subtype of injury in 42 cases

疾病无关,共8例。5例是匕首刺人心脏,造成心脏贯

通性损伤,并伴两肺多处锐器刺创.失血性休克死亡。

1例锐器伤刺伤主动脉和右肺.心包填塞、血气胸死

亡,伴有心肌肥大。另外2例非胸部的损伤,为外伤致

脑干出血死亡.但又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存在。

ⅱ组,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是辅助原因,共9例。4例冠心病患者都受到胸前损伤并伴胸骨骨

折,其中3例心肌有多处挫伤,伴广泛陈旧性梗死灶,引发心律失常死亡。3例为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2例

为交通事故致股骨骨折.在外界损伤刺激下.结合原

有的疾病,但损伤到死亡时间较长。

ⅲ组,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是诱因,1

1例。其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疾病死亡有6例,心肌炎

2例,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例,marfan综

合征、脂肪心各1例,都有身体非致命伤损伤,5例胸

部被钝器致擦伤或挫伤,6例为躯干部创伤、骨折。尸

解发现都有很严重的疾病,损伤检查并非致命伤,损

伤到死亡过程短。

ⅳ 组,疾病是死亡的原因,死亡与损伤无关,1

4例。此类型损伤极其轻微,类型多样包括擦伤、挫伤、裂创,位置在身体各个部位,多分布于体表,但不能构

成死因。解剖发现有严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存在。

讨论

心血管系统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美国每年

有40~70万人发生心性猝死,平均每天约有1200人.

· 213·

我国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率虽然较低.但近20年来

死亡率、死亡人数有所上升而且居各类疾病首位[14j。

损伤是法医病理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暴力性因素,因此

实践中心血管疾病与外伤共存的案件相当普遍.明确

损伤与疾病关系、分析死因、判断损伤和疾病在死亡

中的产生参与度,是国内外法医工作研究的热点。[ ]

本文分析42例心血管疾病伴外伤死者,发现年龄、性

别、损伤方式、疾病类型等有一定规律性,并就伤病在.

死亡中的参与度进行分析。

一、心血管疾病伴损伤死亡的特征

(一)性别年龄

从资料来分析,死者男性多于女性.性别上的差

异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生于男性.加之男性从

性别角度倾向于情绪激动,易与他人争执,40岁以上

者占到了总数的64.28%。这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多在中

老年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血管功能下降,高血

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不是短期形成的,可历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到50岁之后大多数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老年人体质下降,在机体受到外

伤后,身体发生应急变化,从而使潜在急病发作,或诱

导原有疾病加重。20岁以下死者也占到一定比例.死

亡原因多为外伤引起,疾病多为遗传性疾病。

(二)损伤方式

从资料分析发现,多为擦伤、挫伤,这类损伤本身

多不致命而且有些程度很轻.并未有脏器损伤,这类

损伤多发生在ⅲ组、ⅳ组.死者本身有很严重心血管

系统疾病,死因多为疾病.但机体受过损伤并留有损

伤痕迹,因此常造成双方的纠纷。损伤位置多位于胸

部,这与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i组多分布

于胸部,其他组依次下降。ⅳ组位置分布较平均,但大

都位于体表,内部脏器未见损伤。

(三)疾病种类

冠心病、高血压在本组资料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

占到45.24%,16.67%,这是由于这两种疾病在人群中

发病率最高。存在这两种疾病的死亡者.可发生在i~ⅳ组中任何一组.但死亡年龄偏向于中老年人。血

表3 42例损伤疾病并存死亡案例中疾病类型

table 3 the subtyp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42 cases with injury

疾病组别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心肌炎 主 层嚣 脂肪心 萎篓 总计

· 214·

管破裂多见于大脑基底核豆纹动脉破裂引起脑出血

死亡。故在冠心病和高血压死亡损伤案例中,对大脑

不仅观察其表面有无出血坏死,其内部检查也很重

要.大脑冠状切面可显示脑内白质、灰质有无其他病

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本组资料中占第三位,多发

生于老年人,但死亡原因机理不同,损伤多为擦伤、挫

伤。有文献报道交通事故导致主动脉瘤破裂较为常

见。[8 3 marfan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夹层动脉瘤,是一

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二、伤病在死亡参与度中的分析

(一)损伤是死亡的原因,损伤对死亡的参与度为

10o%

这类案件中损伤十分严重,往往涉及人体重要组

织器官,如心脏的贯通伤、心脏的挫伤等。各脏器的组

织病理学检查,通常并没有发现疾病的存在,或者发

现有病变但程度很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影响;一部分

死者也可发现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存在,但疾病与损伤

相比较,由于该类的死亡原因完全是由严重暴力所

致,损伤仍为死亡主要原因。损伤位置多为胸部、脑

部,这些部位拥有维持人体的重要器官,对心脏、肺

脏、脑的严重损伤,可致人快速死亡。如1例有严重冠

心病男性死者,被锐器刺人心脏造成心脏贯通伤、心

包填塞快速死亡,虽然死者有严重冠心病存在.但在死亡参与度上却不起作用。

(二)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为辅助原因.

两者共同参与构成死亡原因

死者身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且损伤较为严

重,同时死者又有严重的疾病存在,但该类损伤和疾

病在正常情况下不致命。在损伤作用机体后,死者多

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有一定存活时间.由于死

者严重疾病的存在,身体自身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和

防御力下降,身体素质较差,在损伤和疾病的共同作

用下死亡,损伤位置多样。该类型死者多为中老年人.

本研究中l例冠状动脉硬化ⅲ级伴心功能衰竭的6

4岁男性死者,在与他人斗殴中,身体软组织挫伤和多

处皮下出血,在治疗的第三天发生心肺功能衰竭而死

亡。该类型做出损伤和疾病在死亡原因参与度上的比

例比较困难,要根据案情、损伤、疾病3者具体分析。

(三)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是死亡的诱因

损伤多不十分严重,精神刺激往往也伴随在损伤的过程中。在本研究中该类死者都具有严重的心血管

疾病,在受到损伤后死者迅速发病.在很短时间内死

亡。损伤位置多在胸前部,躯干也有涉及,损伤多为刺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l2卷(第3期)

激因素使机体在损伤后发生应急反应.交感神经兴

奋,引发血管强烈收缩、心功能快速增加,引发心律失

常或大血管破裂。死者年龄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在本

研究中l例2l岁男性marfan综合征死者.被足球击

中胸部后,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破裂形成心包填塞迅

速死亡,损伤在死亡中起到诱导作用。损伤诱因在死

亡中的参与度较低,判定一般不超过50%。

(四)疾病是死亡的原因,疾病对死亡的参与度为

100%

该类疾病多为程度十分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损伤十分轻微。本研究中损伤类型多样,包括擦伤、挫

伤、裂创,但都在体表且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并且死

亡与损伤间隔时间较长,根本无法用损伤来解释死亡

原因。解剖发现心血管系统有极为严重的病理改变.

包括:严重的冠脉硬化,心肌炎、脂肪浸润且往往涉及

传导系统、心血管系统遗传性疾病等。

关于损伤和疾病在死亡中参与度的划分,在类型

i和类型ⅳ 中都是各占到o%或100%,这类判定在实

际案例中较为简单。但对于损伤和疾病共同参与死亡的案件其参与度的判定则比较困难,对损伤的部位、类型、时间及心血管疾病类型、特征、程度要认真分

析。在ⅱ、ⅲ中,损伤对死亡的参与度分别为大于50%

和小于50%,在进一步划分参与度在实际工作中则多

凭借法医工作者个人经验和感觉,这虽然对案件审理

很有价值,但主观性很强,找到客观评价指标是将来

法医的研究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 郭景元.现代法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吴军.损伤与疾病:损伤、疾病、伤病关系[j].法医学杂志,1995,1

1(1):40-

42[3] 刘静,赵冬,王薇,等.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与美

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结果的比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

f2):167-172

[4] orford jl’sesso hd,stedman m.et a1.a comparison ofthe fram—

ingham and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prediction models in the normative aging study.[j].am heart

j,2002,144:95~100.

[5] 刘桂琴.疾病、损伤与死亡关系探讨[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7,12

f4):145-247

[6] 黄光照,刘良,张一鹄.损伤与疾病讨论(附4例错案分析)[j].

法律与医学杂志,1995.2(2):57~59

[7] 高长斌,张桂华,陈辉,等.1o种心脏病不同年代构成分析[j].吉林

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9(4):491~494

[8] 易旭夫,陈晓刚,林霞,等.外伤性主动脉破裂死亡3o例法医病理学

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11(1):46~48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篇3

造影“看轮廓”,超声“看内部”

当某人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疑似冠状动脉有病变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其做一次冠状动脉造影。不过,冠脉造影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它是通过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医生无法观察到血管壁上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情况;其次,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特殊部位(如冠状动脉开口或分叉处)病变情况的判断较为困难。

近年来,随着微型导管超声换能器和声学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管内超声检查已逐步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武器”。血管内超声利用安装在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换能器,在血管内发射和接收高频超声信号,实时显示血管的横截面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管壁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态,还能帮助医生清晰辨认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大小和严重程度。

血管内超声检查需要在心导管室内进行。在冠脉造影检查的基础上,医生首先会选定需要检查的血管和病变部位,然后将一根直径不到2毫米、顶端安装了微型超声探头的特殊导管送到病变部位。超声探查时,整个血管壁和血管腔内的情况都可以被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医生根据看到的具体图像,可以对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和准确判断。

血管内超声的三大优势

1. 发现冠状动脉早期病变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早期,血管会发生代偿性扩大,以维持管腔的通畅,不至于发生显著的狭窄。这时候,冠脉造影结果往往是正常的。一旦斑块的体积超过了管腔直径的40%,血管的代偿能力衰竭,管腔就会出现狭窄。此时再做冠脉造影,可能看到血管有狭窄。由此可见,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早期病变的诊断能力有限。血管内超声则不同,它可以检出早期的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情况,提示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措施,预防病变的进展。

2. 诊断冠脉造影无法确诊的病变。

如前所述,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特殊部位(如冠状动脉开口或分叉处)病变情况的判断较为困难。血管内超声则不受投照位置的影响,能够检出冠脉造影无法确诊的病变,如血管开口、分叉处的病变等。同时,血管内超声还能精确测定血管狭窄的程度和性质。

另外,血管内超声还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定位和疗效观察中。比如,帮助确定病变是否需要植入支架、植入支架的大小和范围、支架扩张得是否充分,监测支架植入以后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晚期贴壁不良等问题。

3. 明确斑块类型

血管内超声通过将斑块内的回声与血管周围代表外膜或周围组织的回声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斑块的“软硬”程度。一般地说,斑块越“软”,性质越不稳定,越容易发生破裂。而斑块一旦破裂,血管内形成“血块”,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因此,早期识别“高危险性”斑块的意义重大,可以提示患者加强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预防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不同类型的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图像。

图A为软斑块,斑块的回声密度低于外膜及周围组织。

图B为纤维性斑块,回声密度和外膜及周围组织相似。

图C为钙化病变,斑块的回声密度很高。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篇4

1 共有影响因素

1.1 年龄

大量临床报道称慢性炎症性疾病与年龄有非常密切的联系[3]。随着年龄增长,患者逐渐产生皱纹和骨质疏松症,引发细胞损伤,并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过程。王娟等[4]认为高龄患者DNA端粒明显缩短,临床常将端粒长度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1.2 吸烟

香烟烟雾会直接损伤细胞功能,破坏细胞蛋白酶与抗蛋白酶间的平衡,导致表面活性物质系统发生变化,破坏其完整性。吸烟史较长者可能出现呼吸道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降低局部抵抗力,增加气道阻力。目前临床报道称,小剂量香烟烟雾毒性成分即可能使潜在的生物化学和细胞学进程饱和并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非线性剂量反应[5]。国外相关研究称,香烟暴露的氧化应激作用能启动心血管功能障碍,进一步促使机体趋血栓阻塞性效引起血小板功能、抗栓及促血栓阻塞因素以及纤溶因素改变,最终导致血栓形成[6]。

1.3 遗传

相关统计资料发现约40%的肺功能障碍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与环境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7]。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肺功能受损是不依赖于吸烟增加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8],其原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与肺气肿具有相同的遗传易感性。

1.4 职业暴露与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与职业暴露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统计表明,以往长期接触蒸汽、粉尘、瓦斯或烟雾环境从业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约2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职业暴露所致[9]。随着工业的发展,关于职业暴露的研究更加深入,目前特别受关注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铅和颗粒物质、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硫。

2 病理生理改变

2.1 气流限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目前临床预测吸烟者、非吸烟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主要通过第1s用力呼气容积,第1s用力呼气容积越低,其心血管死亡风险越高。薄建楠[10]称轻至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第1s用力呼气容积每降低10%,致死性冠脉事件增加约25%,非致死性冠脉事件增加约20%。

2.2 代谢紊乱

临床研究表明,肥胖者心血管疾病以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几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主要由于肥胖者更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肥胖与一系列代谢炎症异常有非常显著的关系[11]。据相关统计资料,超重与肥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生存率更高,过度肥胖或合并异常代谢及炎症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最近研究称,吸烟、血糖状态异常者与肺功能有密切联系,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显著增加,而与气流阻塞无关。

2.3 低氧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易出现低氧症,存在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相关的缺氧阈效应,但与肺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并没有显著的联系。慢性缺氧会引起肺血管重塑和红细胞增多症,从而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较大影响。Stefanska[12]称,低氧症能通过全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产生血流动力学应力、上调细胞黏附分子等多个效应途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除此之外,缺氧还对肾脏循环造成影响,降低肾血流并促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最终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和氧化应激。因此,血氧不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冠状动脉病变高发可明确归因于缺氧。

2.4 神经体液系统激活

吕兴旺[13]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会明显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析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死亡率发现,静息心率快是独立危险因素,而静息性心动过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很常见。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与心率变异性减低有密切联系,心率变异性减低是心脏自主调节异常的标志,目前广泛用于老年人死亡率的预测。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多种稳态失调相关,能导致交感神经活化。

2.5 全身血管功能障碍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关联机制的研究重点放在脉管系统,尤其是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僵硬度。心血管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至少可部分归因于全身血管功能障碍。罗敏[14]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独立于香烟烟雾接触而与动脉僵硬度增高相关联,但无法通过全身内皮功能紊乱解释,有临床研究者提出,对弹性蛋白降解的全身易感性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脉管系统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2.6 血液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活化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指标明显升高,可能因炎症导致[15]。同时,缺氧降低内皮血栓调节蛋白的表达或活化X因子。观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这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呼吸道感染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上升的原因。此外,血氧不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小板聚集增加,主要因血栓素A2释放后会促进血小板聚集扩增,并进一步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及增生产生刺激作用。

2.7 全身性炎症

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最核心的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局部肺炎全身性播散、肺充气过度效应、缺氧导致炎性介质的产生、组织缺氧以及骨髓刺激等。迟令福等[16]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会加重骨骼肌内炎症反应,认为骼肌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性炎症的根源。全身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8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机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机体氧自由基增多,并进一步诱发细胞和组织损伤。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发现,患者氧化应激随气流阻塞程度增长,与炎症相似度高,肺部氧化应激易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扩布全身[17]。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氧化应激还与核因子-JB、肿瘤坏死因子-A等炎症途径密切相关,而其病理变化过程目前临床还没有统一定论。

3 干预措施

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控制病情发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并发症预防、降低死亡率等,常用治疗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甲基黄嘌呤类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药等。目前β2受体激动剂是否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较大争议。李芳等[18]研究认为,与安慰剂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比,沙美特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见病死率或心血管病死率升高。部分临床研究者提出,特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安全可行,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4 小结

荞麦黄酮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篇5

荞麦为双子叶蓼科荞麦属植物,其种子的营养成分为粮食之最。荞麦用于治病始于唐朝,不仅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民间也广为流传。我们根据史书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使用方法进行临床实验,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为了提高疗效和科学用药,根据《中药大词典》中荞麦有效成分的记载,采取水提法、水醇法、醇提法等方法进行提取[1]。使用不同的提取液分别临床试用,与史书记载的使用荞麦粉、熟荞麦粉比较,临床效果有一定提高。在提取液试用的基础上,又对提取液进行提纯精制,得黄褐色粉末,经检测为荞麦黄酮,使用提取的荞麦黄酮,为临床治疗打开了方便之门。根据我们几年来临床试用的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1复方荞麦黄酮胶囊(片剂)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

荞麦黄酮可以扩张血管,改变血管的脆性,保持血管良好的柔韧性,改善心脑血管的循环,增加心脑血管的血流量,提高红细胞的活性,使其增加载氧量,抑制血小板之间的粘连。临床用于心绞痛、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治疗,疗效满意。治疗冠心病200例,有效率96%, ST –T改善率84%,心电图恢复达到大致正常或正常。治疗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栓塞脑血栓后遗症等)50例,有效46例,有效率92%,复方荞麦黄酮胶囊、片剂,除用于心脑血管病治疗外,还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另外。荞麦黄酮制剂口服,还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2 荞麦黄酮口腔喷雾剂用于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荞麦黄酮口腔喷雾剂是一种含有联合促进剂的复方制剂,具有起效快、使用方便的特点,当心绞痛发作时,向口腔内喷雾,由口腔黏膜或舌下黏膜迅速吸收,经颈内静脉直达心脏,一般15-30s缓解症状,试用的50例中,即时缓解率达96%,连续使用,可巩固疗效,心电图可明显改善。

3 复方荞麦黄酮喷雾剂,用于脱发症的治疗

由于荞麦黄酮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管的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血管的血流量,增强毛囊和毛乳头的营养供应,所以配制成复方喷雾剂喷涂用于脱发症(斑秃、全秃、脂溢性脱发、药物性脱发、过敏性脱发等)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经治的10000例,有效率达95%。

4荞麦黄酮类食品的应用研究

含黄酮成分较多的食品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已是不争的事实。使用含荞麦黄酮的营养食品,干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对发病后治疗过程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口服荞麦黄酮营养食品,可有效的改进特定人群的营养状况,可以增强体质、调节免疫、增强记忆、抗疲劳、耐缺氧,对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有明显的作用,对改进或提高某些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5荞麦药用成分的现代研究

《中药大辞典》载:瘦果中含水杨胺,4-羟基苯甲胺,N-水杨叉替水杨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载:种子含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芸香苷、邻一羟苄胺-0-β-D吡喃葡萄

糖苷、油酸、亚油酸及三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I1、TI2、TI4等。瘦果含水杨酸,4羟基苄胺,N-亚水杨基水杨酞胺。《保健仪器原料手册》载:主要成分为芦丁、儿茶素等黄酮类、苦荞素、槲皮素、莰菲醇、桑色素、三价铬(Cr3+)、植物甾醇等。《中国本草彩色图鉴》载:荞麦全草含芦丁、花色甙、槲皮素、咖啡酸、荞麦素、山萘酚-3-鼠李糖和葡萄糖苷。幼苗含芦丁、牡荆黄素、东方蓼素、绿原酸、新绿原酸、矢车菊素,种子含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芦丁、邻位-β-葡萄糖吡喃糖-氧-苄胺、对位-β-葡萄糖吡喃糖-氧-苄胺-荞麦碱等。《全国中草药汇编》亦同。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的科学家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英文)》上载文:荞麦中富含chiro-inosital,這种化合物在其他食物中很罕见。英国《药用植物百利全书》(安德鲁·薛瓦利埃等著)载:荞麦含黄酮类,特别是强抗氧化剂芸香甙。

6荞麦临床应用研究

荞麦不仅营养价值为谷类之最,有些药用成分也是其他植物所没有的,如三价铬(Cr3+)、叶绿素、chiro-inosital等。我们通过水提法、渗漉法、醇提法等提取方法,制得荞麦液、荞麦总提取物、荞麦黄酮等生物物质,其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芸香苷、油酸、亚油酸、三价铬(Cr3+ 、纤维素等多种成分。

荞麦黄酮为荞麦的主要提取物之一,属多酚类,为五羟基黄酮,主要包括芦丁、桑色素、槲皮素、莰菲醇等组分,其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使用范围。我们通过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对比研究发现,荞麦黄酮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芸香甙、桑色素、槲皮素、莰菲醇,其他各种成分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关联不大。

参考文献:

[1] 郭玉蓉,韩舜愈,刘鹏,等. 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食品科学,2004,25(11):131.

[2] 赵刚,张新荣,等. 荞麦黄酮临床应用简述.内蒙古中医药,2006,25 (4): 20.

心血管疾病早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篇6

研究发现当胎儿发育环境缺乏必要的生存因素或暴露于有害因素时, 胎儿做出适应性反应, 优先保证生长的重要器官如脑的发育, 延缓其他次要器官的发育。这种适应性反应导致机体的结构、生理和代谢发生改变, 在成年后可影响心血管健康, 人们称之为“节约表型假说”, 这个现象就是发育可塑性或重编程, 具体指的是机体为了适应周围环境, 遗传程序发生改变而形成不同的表型[3]。除了宫内环境外, 出生后的早期发育也能影响心血管健康[1,4]。小于胎龄儿比正常胎龄儿的收缩压高, 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4]。因此心血管编程在围生期 (包括宫内和出生后早期发育阶段) 影响机体的发育。

机体通过编程来适应有害环境, 如某些器官的结构改变和表观遗传修饰引起的生理和代谢改变。发育编程不仅能决定成人的心血管健康, 而且能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重编程”, 即人们可以恰当管理有利因素, 控制不利因素。

1 心血管编程的动物模型

考虑到人类的伦理问题, 人们应用不同动物模型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假说”和“发育可塑性”的效应和机制。目前用于研究心血管编程的动物模型包括大鼠、小鼠、绵羊、豚鼠、兔子、猪、小羊和猴子。绝大多数模型的建立是基于胎儿在宫内生长受限 (IUGR) , 因此这些模型可分为三类:营养模型、胎盘功能受损模型和早期暴露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母源应激、糖尿病和缺氧) 模型。但也有不依赖于IUGR的模型, 如成人疾病遗传模型、交叉喂养模型, 母源肥胖模型和新生儿高氧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许多模型的初始损伤因素不同, 但在子代成年后却有着相似的效应和表型。

1.1 低蛋白饮食模型

众所周知, 母体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如发育迟缓、LBW、畸形和围生期病死率增加。基于此, 人们广泛使用孕鼠的低蛋白模型来研究子代编程效应。

研究表明孕鼠的低蛋白饮食对子代产生不利影响, 表现为低出生体重、高血压、血管功能失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活性增加、肾单位数量降低、氧化应激增加和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和胰岛素抵抗。这些改变可引起成年后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5]。不同性别的反应不同, 雌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高而通常受到保护, 与雄性相比, 雌性的血压水平、肾小球滤过率 (GFRs) 和有效肾血浆流量 (ERPFs) 显著降低[6], 而且在大鼠怀孕早期雄性后代比雌性后代更易患高血压。

该效应是由胎儿发育过程中缺乏蛋白质引起的, 还是缺乏某种营养素如ω-3脂肪酸造成的, 目前仍存在争议。但有证据表明, 限制孕鼠铁的摄入会导致子代患高血压和肾脏形态学发生改变。也有人认为, 饮食中的蛋白均衡、来源、组成和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的含量是影响机体成年疾病编程的真正因素[7]。

限制母体蛋白饮食会影响子代的寿命。低蛋白饮食组子代在哺乳期由对照母鼠交叉喂养, 经过追赶生长, 断奶后体重迅速增长至正常, 但是其寿命变短。而对照组子代在哺乳期由低蛋白组母鼠交叉喂养, 生长缓慢, 但寿命变长, 这与肾脏抗氧化剂水平增高有关[8]。这些研究表明哺乳期追赶生长对机体不利, 而缓慢生长对机体有利。

该模型与妊娠后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孕鼠子代有着相似的表型特征, 如内皮功能障碍, 而且抑制低蛋白饮食孕鼠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可防止子代的血压升高和肾单位数量降低[9]。这些研究表明, 心血管疾病的编程有着共同的基础。

1.2 低热量饮食模型

另一个常用的宫内生长受限和编程模型是限制孕鼠热量摄入模型。限制热量后子代生长受限, 出生体重较低, 胰腺结构功能改变、肝内脂代谢改变、血管形成减少、内皮功能障碍、摄食过度和成年后易患高血压。根据限制热量的程度不同, 编程影响的靶组织器官内发生不同的改变, 限制热量幅度越大, 靶组织改变越大, 相反, 靶组织改变越小[5,8]。

由于该模型易于在小动物 (小鼠和大鼠) 中复制, 子代的结果明确, 与引起人类有害编程的情况相似, 而且结果的表型也与人类相似, 因此该模型常被用于研究心血管疾病编程过程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

1.3 胎盘功能障碍模型

胎盘功能障碍导致宫内生长受限。在妊娠末期结扎大鼠双侧子宫动脉, 可人工诱导胎盘功能障碍, 引起子代宫内生长受限, 出生体重降低, 肾单位数量减少。随着年龄增长, 易发生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蛋白尿[8]。Morrison[10]诱导绵羊胎盘功能障碍后, 子代与啮齿类动物有相似的心血管表型和并发症, 这表明心血管疾病的编程存在一个共同的潜在机制。

1.4 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模型

怀孕期间应用外源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后, 子代的出生体重较低, 在成年后更易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肾脏损害, 并且地塞米松的效应不止在第一代出现, 而且也出现在第二代个体[11]。然而在该模型中子代成年后高血压的形成不依赖于低出生体重。应激和抑制糖皮质激素激素代谢酶 (11b HSD2) 也可在大鼠子代中产生相似效应。

1.5 遗传模型

人们常应用遗传模型来研究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由于这些遗传模型的子代在成年后不可避免的患某种心血管疾病, 因此它们是研究重编程现象的有用工具。我们希望在出生前和出生后早期, 增加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因素, 通过重编程阻止或延缓基因编程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心血管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

人们提出了“节约表型”的多种机制解释早期损伤对成年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现在最有前景的领域是出生前和出生后早期的器官发育和分子进程的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修饰的特点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模式改变。妊娠期胎儿环境可以改变子代的表观基因组, 形成不同的表型。沉默、活化和调控基因表达的水平和表达时间三种主要的过程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 RNA (mi RNA) 调控。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较常见的过程, 通常引起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甲基化常发生在基因启动子区Cp G富集区 (Cp G岛) 的胞嘧啶核苷酸。通常启动子区的Cp G岛未甲基化, 基因表达能转录, 当Cp G岛的重要部分甲基化后, 基因不再转录, 即基因沉默。多种营养素如叶酸、胆碱、甜菜碱、甲硫氨酸和维生素B2、B6、B12都是甲基供体, 它们可以在生命早期改变甲基化水平。而且这些甲基化模式是可遗传的, 并能影响机体的发育, 因而决定了在生命后期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2]。

组蛋白修饰:真核细胞核内DNA卷曲在八聚体组蛋白上, 形成DNA和蛋白质的致密团块 (核小体) , 无数核小体构成染色质, 这是DNA致密形式。组蛋白尾部氨基酸残基游离在核小体外, 常受到共价修饰, 修饰形式包括组蛋白末端的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这些组蛋白修饰可以增强或减弱DNA与转录因子和其他基因调控蛋白的亲和力, 与其他表观遗传因子协同作用, 共同精确调节基因表达[12]。

Micro RNAs:mi RNAs是不编码蛋白质小的单链RNA。每个mi RNAs与特异的m RNAs结合引起靶m RNA的降解或转录抑制。mi RNAs调控许多基因和生物效应的转录后水平, 由于每种mi RNA有不同的靶m RNA, 而这些靶m RNA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效应如凋亡、细胞生长和组织分化, 因此, mi RNAs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效应如血管形成、心脏形成、肾脏形成和相关疾病[12]。

总体而言, 上述三种表观遗传机制在复杂的反馈网络中共同精确地调节基因表达, 由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可以影响mi RNA的表达, 反过来mi R-NA可以调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如DNA甲基转移酶 (DNMT)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HMT)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 和甲基Cp G结合蛋白 (MBD) 。

研究表明, IUGR模型引起某些重要基因 (生长、代谢和心血管发育) 的表观遗传模式改变, 最终可能导致机体在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例如在动物模型中, 正常血压的Wistar大鼠怀孕期间限制蛋白摄入 (8%) , 造成子代高血压。与对照组相比, 低蛋白饮食组大鼠的子代肾上腺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b型 (AT1b)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相关的体内试验表明AT1b基因表达受其启动子甲基化调节, 这表明早期损伤可引起表观遗传特征改变, 继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 最终导致成年后高血压的形成[13]。在另一项研究中, SD大鼠在妊娠期间限制蛋白饮食 (9%) , 结果发现妊娠20 d的胎儿肺内多种基因和心脏内少量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 胎盘内的基因表达也发生改变。而且在不同器官 (肺、心脏、肾脏、肝脏) 内, 多种编码表观遗传修饰酶的基因表达改变, 改变的程度与各器官发挥功能的时间成反比, 器官发挥功能的时间越晚, 表达改变的程度就越大。另外研究也发现肾脏中的补体和凝血级联的表观遗传修饰明显改变[14]。这些表观遗传修饰可以解释这些“程序化”的大鼠的LBW、高血压、肾脏异常发育和肺中ACE活性增加。

3 重编程

3.1 遗传模型

正常情况下, 遗传性高血压和肾病动物模型在成年后将不可避免地患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 但有研究发现, 人们可以通过重编程阻止或延缓这些动物的异常发育, 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用不同的营养干预方式逆转或延缓遗传疾病模型的心血管并发症, 这种现象称为重编程, 这是人们在子代出生前/出生后通过恰当管理有利因素, 控制不利因素实现的。因此这些“程序化”的发育被重新编程使机体向着正常方面发育。尽管目前有许多关于代谢、神经行为改变的重编程研究, 但我们在此重点讨论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的重编程。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在哺乳期由血压正常的的Wistar Kyoto母鼠喂养, 结果发现这种大鼠成年后 (18周) 比对照组 (由SHR喂养) 血压低, 这首次表明发育期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成年后的心血管系统健康。

人们发现NO在控制血压, 调节肾脏发育和维持肾功能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Koeners等[15]对两种遗传性高血压模型 (SHR和FHH大鼠) 进行研究, 在围产期 (从怀孕2周到出生后4周) 应用NO前体L-精氨酸和抗氧化剂混合物 (牛磺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后, 这两种模型的子代成年后血压降低, 蛋白尿减少, 氧化应激一过性降低。SHR肾血管阻力减少,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模式向正常方向转变, 雌性FHH大鼠在出生后36周蛋白尿减少, 肾小球硬化减轻。同样, 研究表明在围生期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E和NO供体吗多明或SOD类似物Tempol后, 发现SHR在出生后50周血压降低, 蛋白尿减轻。FHH大鼠围生期应用吗多明后, 子代在36和42周血压降低, 肾小球硬化减轻, 这可能与肾脏核糖体基因早期调控和核糖体合成减少有关[16]。SHR围生期应用NO前体瓜氨酸后, 发现雌性后代在出生后50周血压降低, 雄性大鼠在出生后20周血压降低[17]。这些研究表明不论提高NO的产量, 还是降低氧化应激, 使活性氧失活, 机体在发育早期NO生物利用度增加可以影响心血管和肾脏系统的发育, 拮抗心血管和肾脏疾病发病趋势。并且大鼠断奶后并未给予任何药物, 而是采用标准饮食, 这表明这些大鼠成年后的效应是由围生期的重编程引起的。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EETs) 是有抗炎、扩血管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物质, 能被可溶性环氧化酶水解酶 (SEH) 水解为无活性的DHETs。研究发现SHR大鼠在围产期应用SHE抑制剂 (AUDA) 后, 雌性后代在出生后6个月内血压降低, 雄性后代血压仅短期一过性降低, 雌性后代肾脏中主要花生四烯酸 (AA) 环氧氧化物增高, AA的脂氧合酶产物降低[18]。这揭示了早期降压过程中SHE、脂氧合酶和环氧化酶之间的复杂代谢关系。而且SHR大鼠围生期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后子代血压在28周内一直降低, 这可能与尿钠排泄增多导致的钠平衡早期重调和氧化应激的减少有关[19]。因此, 在发育早期增加有益因素并控制某些有害因素可以改善机体成年后的心血管健康。

3.2 营养模型

人们应用低蛋白饮食模型对子代的心血管编程进行研究, 并应用多种药物组织或逆转编程效应。正常Wistar大鼠妊娠期间给予低蛋白饮食 (9%) , 低蛋白饮食组子代在四周时比对照组体重低, 收缩压高。妊娠期间补充尿素可使体重正常, 补充甘氨酸可以阻止血压升高, 这表明了在正常生长发育期间充分利用不同氮源满足代谢需求的重要性[20]。同样在低蛋白饮食大鼠模型中, 人们发现在不同的时间段 (妊娠期、哺乳期或断奶后早期) 应用多种药物治疗可以阻止或降低低蛋白饮食的编程效应, 如在出生后3~6个月或是从妊娠期到出生后十天给予鱼油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妊娠期给予叶酸;妊娠期应用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剂lazaroid;从断奶到出生后3月或从出生后3~6个月应用降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阿托伐他汀;在妊娠期第1~14天应用11β-羟化酶抑制剂美替拉酮等[21,22,23]。而且瑞士小鼠的低蛋白饮食 (5%) 模型中, 子代的出生体重较低, 易患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 且子代血清中TNF-α水平增高。子代从断奶后到出生3个月服用鱼油可以在第4个月时恢复所有的编程效应[24]。

其他种系和物种的研究结果也相似。SD大鼠妊娠期间低蛋白饮食 (6%) , 其子代易患高血压和高血糖。子代在出生后3~6周低盐饮食或正常饮食加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 在16周时可抑制高血压和血浆肾素水平, 这与肾脏的发育和Na+排泄有关[25]。

在大鼠低热量饮食模型中, 怀孕期间给予抗氧化剂和微营养素 (维生素E、C、硒和叶酸) 复合治疗, 可以抑制子代的低出生体重, 降低血压, 改善内皮功能。在另一项研究中, 大鼠怀孕期间限制饮食可以诱导母体营养不良, 其子代出生体重较低, 肝肾中丙二醛 (MDA) 升高, 血管紧张素受体1 (AT1) 和2 (AT2) 上调, 肾近端小管Na+ATP酶和蛋白激酶A (PKA) 和蛋白激酶C (PKC) 活性降低。在妊娠期给予维生素E治疗能够在子代出生90 d使所有的改变恢复正常[26]。

在胎儿编程模型中, 孕鼠在妊娠中期应用地塞米松, 哺乳期子代由高ω-3脂肪酸组和标准饮食组母鼠分别喂养, 在断奶后继续分别饮食 (高ω-3脂肪酸饮食和标准饮食) , 高ω-3脂肪酸饮食子代不出现高血压和高瘦素血症[27]。这些编程效应与多种蛋白表达改变有关, 如子代的肾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增高、肾素、肾脏和脂肪ACE表达增高, 肾脏Na+K+-ATP酶α1表达增高, 肾脏11βHSD2表达下调。子代采用富含ω-3脂肪酸饮食治疗后, 11βHSD2表达上调, 肾脏ACE表达下调[28]。

这些心血管编程效应不仅在大鼠小鼠模型出现, 也在家兔中证实。研究表明, 给予妊娠期家兔高蛋白饮食, 其子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对照组更大, 血清和斑块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更高。在用维生素E和降脂药治疗妊娠家兔后, 子代在出生后12个月动脉粥样斑块体积减少, 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29]。

4 展望

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假说认为机体早期发育的状况可影响成人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这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妊娠妇女如果患高血压、先兆子痫和糖尿病, 其子代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但是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补充营养素和药物制剂 (瓜氨酸) 可以拮抗子代的遗传易感性和早期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重编程心血管系统发育, 阻止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5 小结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支持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假说。妊娠期限制母体蛋白、热量摄入, 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 胎盘功能障碍, 母体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以影响子代的心血管发育, 导致子代出现相似的结果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编程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机体发育, 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表观遗传机制在其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编程也有利的一面。多项研究表明使用不同药物 (抗氧化剂、微量营养素、NO供体、ACE、SHE等) 可以阻止或降低有害的心血管和肾脏编程效应, 我们称之为“重编程”。因此对表观遗传的重编程的研究开辟了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新领域。

摘要: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假说认为, 宫内环境或出生后环境的变化可导致子代机体在形态、生理和代谢等方面发生改变, 最终影响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为研究其机制, 人们建立了多种心血管编程的动物模型, 并通过增加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因素 (称为“重编程”) 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本文将综述心血管编程的不同动物模型及其可能的机制。

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09年3月作者本人在山东省立医院进修期间,经临床诊断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又将1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造影阳性组113例(冠脉造影血管直径狭窄程度≥70%为阳性),冠脉造影阴性组45例,AMI组38例,排除急慢性感染或创伤,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65例。以上不限制男女及年龄。

1.2 试剂与方法

所有测定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采用德灵公司生产的BNOII系统粒子增强免疫发光法特定蛋白分析仪对血清进行全自动定量测定,试剂均采用德灵公司提供的原装配套专用试剂,由本人进行hs-CRP、 CK 、CK-MB 、Tn-T测定获取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冠心病中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CK、CK-MB、Tn-T均高于对照组,但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组中hs-CRP水平CAG阳性组明显高于而CAG阴性组,而CAG阳性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更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是一种病理性的慢性血管性低度炎症损伤性的进展过程,而AMI则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内脂质沉积和斑块样炎性反应导致了冠脉内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梗死甚至缺血、缺氧的一种临床综合征。CRP 通过终末协调复合物(C5b29) 参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RP mRNA较正常动脉和肝脏中高7~10倍,而hs-CRP是一项敏感的急慢性炎性时相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激活的补体和CRP,使斑块不稳定和破裂,最终导致血栓形成[3]。因此,升高的CRP有引起血栓形成的危险。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成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炎性活动的指标[4] 。

早期诊断和预防十分重要,当机体发生急慢性炎性反应和急性AMI时以微量形式存在的CRP水平就会迅速显著升高[5]。hs-CRP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手段,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检测冠状动脉血管被炎症斑块递增损伤的程度[6],即hs-CRP水平高低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有报道表明,hs-CRP是反映炎症病变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子的预测指标[7]。因而可将hs-CRP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指标。具有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栓塞、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重要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CAG阳性组血清hs-CRP浓度是CAG阴性的2倍,hs-CRP浓度由健康对照组到CAG阴性、CAG阳性再到AMI组依次升高,且成正相关。且AMI组 hs-CRP呈现高水平状态。本研究将hs-CRP与CK、CK-MB、Tn-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CK、CK-MB、Tn-T均高于对照组,但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伴随着血管的慢性炎症损伤性进展,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hs-CRP水平也逐渐升高。因此,hs-CRP水平的升高是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的严重程度,并且可作为冠脉栓塞、缺血发生危险的风险预测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hs-CRP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是一种较灵敏但非特异的标记物[8],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严重程度的风险预测因子和炎症因子,血清hs-CRP水平越高,CAG阳性率越高,其不稳定性发生AMI的几率就越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指导原则,并确定临床应用的hs-CRP测定风险界限值:<1mg/ L为减低;1~3 mg/L为一般;均值>3 mg/L为升高,具有相对危险性[9]。测定hs-CRP水平可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检测hs-CRP 可以在传统方法漏检的情况下,发现更多的危险人群,hs-CRP水平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既可作为独立风险因子来应用[10]。所以,早期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并利用hs-CRP检测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对于病情的监测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其对于冠心病的风险预测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65例(对照组)。冠心病组196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直径狭窄程度≥70%为阳性)11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45例,心肌梗死(AMI)38例,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而AMI组hs-CRP、CK、CK-MB水平又著显高于以上其他组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水平的变化对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变化程度呈正相关。hs-CRP可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对冠心病、AMI的风险预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造影,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

参考文献

[1] Gelin J,Moldawer LL,Lonnroch C,et al.Role of endogenous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interleukin- 1 for experimental tumor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cachexia[J].Cancer Res,1991,51:415-421.

[2]Haverkate F,Thompson SG,Pyke SD,et al.Production of creactiveprotein an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in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euro-pean concerted action on thrombosis and disabilities angina pectoris studygroup[J].1ancet,1997,349(9050):462.

[3] Schwartz RS,Bayes GA,Lesser JR,et al.Detecting vulnerable plaque using peripheral blood :inflammatory and cellular markers[J].J Interv Cardiol,2003,16 (3) :231-242.

[4] Venugopal SK,Devaraj S,Jialal I.Effect of C2reactive pro2 tein on vascular cells :evidence for a proinflammatory,proat herogenic role [J].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2005,14 (1) :33-37.

[5] Ockene IS,Mathews CE,Rifai N,et al.Variability and e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serisal high-sensitivty C-reaction protein measurements in healthy adults [J].Chem,2001,47:444-450.

[6] Schwartz EA,Reaven PD.Molecular and signaling mechanisms of atherosclerosis in insulin resislance [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06,27(3):783-787.

[7] GELIN J,MOLDAWER LL,LONNROCH C,et al.Role of endogenous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interleukin- 1 for experimental tumor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cachexia[J].Cancer Res,1991,51:415-421.

[8] Biasucci LM.CDC,AHA,CDC/AHA workshop on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clinical use of inflame 2 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 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background paper [J].Circulation,2004,110 (25) :e560-e567.

[9] Ridker PM.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potential adjunct for global risk assessmenting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ulation,2001,103:1813.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2月至12月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16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 (病例组) 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将193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患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高血压病和 (或) 冠心病和 (或) 糖尿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1) 无意识障碍; (2) 具有阅读调查问卷的能力; (3) 自愿参加此研究。排除标准: (1) 认知、智力和语言障碍; (2) 有精神、心理疾病病史; (3) 有脑瘤、脑卒等其他严重疾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1]。此量表共有10个项目, 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 各项目评分标准均为1~4分, 分数越高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 (2) 特质应对方式量表[1]。此量表共20个条目, 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平时遇到各种困难和不愉快时如何对待, 包括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各10个条目, 以这两个维度的各自总分作为统计标准分。积极应对总分高, 表明被调查者采用积极应对的方法多;消极应对总分高, 表明被调查者采用消极应对的方法多。 (3) 焦虑自评量表[2]。此量表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 共20个条目, 各条目评分标准均为1~4分, 分数越高表明焦虑倾向越重。 (4) 抑郁自评量表[2]。此量表共20个条目, 各条目评分标准均为1~4分, 分数越高表明抑郁倾向越明显。 (5) SF-36量表[3]。SF-36量表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会所研制开发的普适测定量表。该量表包括10项36个条目, 分8个维度:生理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按积分规则计算各维度的原始分, 再按量表转换公式换算为标准分。标准分值为0~100分, 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耗越轻, 生活质量越好, 各维度<60分表明生活质量较差[1], 以上问卷重测信度分析为0.70~0.92。

1.2.2 调查方法

参与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 采用统一指导语, 并向调查对象说明测试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以不记名方式独立填写问卷, 当场发放并收回。共计发放问卷359份, 收回有效问卷359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显著性检验皆为双侧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因素评分比较情况 (见表1)

调查结果发现, 两组消极应对、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病例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关系分析 (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情况 (见表3)

2.4 生活质量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关系分析 (见表4)

3 讨论

3.1 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除了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外, 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王风珍[4]在对586例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患者选择医生和随机安排医生分成两组观察治疗效果发现, 两组患者治愈率有明显差异, 患者选择医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随机安排医生组 (P<0.05) 。表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了较大影响。更有研究表明, 48.1%和42.4%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曾出现过焦虑、抑郁状态[5]。而本研究提示, 病例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较正常人群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进而使患者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倾向于选择消极应对方式, 从而影响疾病的进程和康复。因此, 在临床治疗中, 在保证药物治疗的同时, 要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 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3.2 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活质量测评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医药疗效评价的重要标准, 并成为临床科研与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有力工具。王英[6]研究结果表明, 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 病例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其中有7个维度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降低, 这与王英研究结果一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得分换算成标准分后<60分, 得分较低, 能力受损明显, 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 (P<0.05) 。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年带病, 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对疾病治疗丧失信心, 因此在临床中, 既要改善患者的生理症状, 又要注意调整患者的心理, 帮助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生活质量。

近年来, 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多, 致残致死率不断升高, 根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统计, 就我国而言, 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居各种疾病之首。基于这种情况,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心血管疾病, 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治疗效果,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注意患者心理的变化, 积极干预引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争取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特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SF-36量表对16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 (病例组) 和193名健康者 (对照组) 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 (P<0.05) 。生活质量病例组各维度得分 (除心理健康)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 (P<0.05) 。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消极等负面情绪, 造成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治疗中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疏导, 培养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提高疗效, 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因素,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

[2]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2009.

[3]张阳, 武玉欣, 曲波, 等.SF-36量表在医学生生命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13 (3) :468.

[4]王风珍.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 (9) :98.

[5]黄远腾.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因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0, 2 (4) :41.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篇9

1 Caveolae及Caveolin概述

1.1 Caveolae/Caveolins

Caveolae在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 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性囊状小凹结构, 其直径 (50~100) nm[1]。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及信号传递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由醇类、鞘磷脂及蛋白质组成[2]。Caveolin是Caveolae的重要蛋白, 通过脚手架区域可以将脂质 (胆固醇、鞘糖脂) , 信号转导蛋白 (G蛋白、原癌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Src激酶) 及结构蛋白 (蛋白聚糖、磷酸果糖激酶、蛋白抗体) 聚集在Caveolae上, 参与大分子转运, 维持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囊泡物质交换, 信号转导和力学信号传导[3,4,5]。目前已发现的Caveolin家族成员有3类, Cav-1, Cav-2, Cav-3, 这三类蛋白质在心血管系统广泛存在。细胞类型特异性研究表明Caveolae蛋白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6,7,8,9]。三种Caveolin基因敲除以后, 都会出现心血管疾病表型, 证实Caveolins是调节和维持心血管系统的重要信号分子。

1.2 Cav-1

存在两种细胞亚型, Cav-1α和Cav-1β。Cav-1是由17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包膜蛋白。其中性区域包含33个疏水氨基酸, 其功能是膜锚着点, 使得Cav-1形成发卡样结构, N端和C端朝向细胞质。Cav-1不仅存在于内皮细胞、纤维细胞上, 而且在心肌细胞上也有所表达[10,11,12]。敲除Cav-1基因鼠的心肌细胞呈现出类似人心肌细胞肥大样表型[13]。在Cav-1敲除鼠, 血管、心肌以及肺脏完整性都受到了损伤, 但是恢复内皮细胞Cav-1的表达后, 能减轻以上损伤[14]。说明Cav-1在维持机体多种器官的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3 Cav-2

有α、β和γ三种亚型, 其组织、细胞分布与Cav-1大体一致。Cav-2一般与Cav-1形成低聚体化合物发挥作用。在Cav-1缺失的情况下, Cav-2以单聚体或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高尔基体内。研究发现, 在内皮细胞[15]、成纤维细胞以及心肌细胞[16]中检测到Cav-2mRNA以及Cav-2蛋白。Capozza等研究显示, Cav-2与Cav-3形成异聚体化合物, 说明Cav-2可能影响Cav-3在横纹肌细胞、心肌细胞的生物合成。免疫化学染色显示, Cav-2与Cav-3位于心肌细胞的不同区域, 说明Cav-2有尚未认识到的其他功能。

1.4 Cave-3

1996年Tang首次鉴定了Cav-3[17], 并发现仅在骨骼肌和心肌的Caveolae和T管上发现高水平的Cav-3, 暗示其在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作用。Cav-3是由151个氨基酸组成的胞膜蛋白质, 由位于中央的33个氨基酸构成跨膜部分, N端和C端均游离于胞浆面, N端的41个氨基酸 (61~101) 形成了Cav-3的脚手架区, 它可以与多种信号蛋白上存在的共同特异序列结合。所以, Cav-3成为目前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的新靶点。

2 Caveolins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2.1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内皮细胞中, 观察到Caveolae的数量有显著性降低[18], 暗示细胞膜Caveolae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紊乱的基础。心血管危险因子能够改变Caveolae的结构区域。低密脂蛋白 (LDL) 水平增高引起Cav-1增加, 从而导致NO水平下降。随后, 又发现被氧化的LDL也可以抑制血管NO的产生, 但是与LDL不一样, 它是通过特异性的去除Caveolae胆固醇, 而破坏Caveolae结构发挥作用[19]。在Cav-1/载脂蛋白E双敲除的老鼠上研究发现, 载脂蛋白E敲除后Cav-1的缺失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20]。近期研究发现, Cav-1通过调节早期生长应答因子, 促进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的转化,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21]。针对Caveolin系统可以为血管紊乱提供新的靶向治疗, 但Caveolins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机制仍然有待于研究。

2.2 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在心肌细胞上, Caveolae包含多种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Na通道, 电压依赖性Ca通道, 电压依赖性K通道, ATP酶以及Na/Ca交换体) [22]。Cav-3突变与人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突发性心脏猝死有关[23]。Vaidyanathan等[24]研究证实, Cav-3基因突变, 会导致心肌内向整流钾电流降低, 进而引起QT间期延长综合征。婴儿猝死综合征, 是由于Cav-3突变扰乱正常的钠离子通道所致[25]。心肌梗死和心肌肥大等心脏疾病, 引起Caveolae形态改变以及Cav-3蛋白表达的变化, 会继发性的出现心律失常。以上研究说明, Caveolae和Caveolin的改变引起Caveolae区域的离子通道改变, 最终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性增加。

2.3 与心肌肥大的关系

心肌肥大的本质是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大, 它分为适应性的生理性肥大和压力、体积超负荷的病理性肥大。心肌肥大在心脏重塑和心衰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心肌肥大最初仅仅是少量细胞体积的改变, 但到后期, 由于长期遭受血流动力学的刺激, 心室心肌细胞发生形态及生化改变时, 就标志着心肌肥大的形成[26,27,28,29,30]。研究表明, Cav-1和Cav-3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形成。

在Cav-1基因敲除鼠中出现了心脏收缩功能紊乱, 并发现了以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心肌肥大现象[31]。将Cav-1基因敲除后, 出现左室内径增大、室壁变薄、扩张性心脏病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等心功能受损表现[32]。Cav-3基因敲除心肌的组织形态学显示细胞内渗透压增加并伴随有血管周围/间质纤维化。Cav-1/Cav-3双基因敲除鼠, Caveolae形态学完全不可辨认, 并发生严重的左室肥大性、扩张性心肌病表型[33]。这种以心室扩张、心肌肥大、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的心肌病在Cav-3单基因敲除鼠中也可以观察到[34]。患有主动脉狭窄的小鼠, 用腺病毒转染致Cav-3表达增高后, 不仅减轻了心肌肥大现象, 而且维持了心脏功能。同时, 发现心房钠尿肽和脑啡肽水平与原先相比增高 (3~7) 倍, 而心房钠尿肽是治疗心肌肥大和心衰的重要方法。这些实验结果都说明, Cav-3的表达在调节心肌肥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探讨Caveolins在心肌肥大和心衰的重要作用, 为研究心肌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而且为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目标。

2.4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流阻断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损伤。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阻塞。1986年, Murry等[35]发现在持续缺血损伤之前, 多次短暂的缺血, 不会引起缺血损伤, 而会增加对抗缺血损伤的耐受程度。目前, 缺血预处理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 的有效手段。

缺血预处理通过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 (RISK) 信号级联反应发挥作用[36]。在IPC保护信号RISK途径中, PI3K-Akt以及PI3K-Erk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两种促存活激酶激活后, 对心肌缺血及灌注损伤都有保护作用[37,38]。值得注意的是, RISK信号通路的众多模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 (GPCRs) , 酪氨酸激酶 (RTKs) 、Src激酶、G蛋白、H-Ras、一氧化氮合酶、蛋白激酶C、PI3K以及MEK/ERK激酶都与Caveolae和Caveolins有关[5]。Cav-3过表达的转基因鼠, 对I/R损伤的耐受力增加;不仅改善了I/R后心脏功能的恢复, 而且Akt以及GSK3β磷酸化基础值也有所增加[39], 说明在Cav-3表达增高鼠中, RISK信号通路增强。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能够消除Cav-3表达增高的心肌保护效应。另外, 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在Cav-3基因敲除鼠中也得不到发挥。

缺血预处理可以通过调节Caveolae的微环境及Caveolin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增加NO的生成而发挥心肌保护效应[40]。与此一致的是, Koneru等[41]发现缺血预处理后, eNOS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位置发生改变, 都转移到了Caveolae上。

在缺血预处理以及阿片类物质预处理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损伤保护中, 也与Caveolae与Caveolin有关。用甲基-β-环糊精 (MBCD) 处理心肌细胞, 损害膜表面的胆固醇, Caveolae结构发生改变, 使得缺血预处理以及阿片类物质不能发挥心肌保护效应。然而, 在MBCD处理后, 重新恢复膜表面胆固醇, 使得Caveolin-3正常表达, 仍可以对抗缺血/再灌引起的细胞死亡。同样, 用MBCD和秋水仙素处理破坏Caveolae后, 异氟醚预处理也不能发挥心肌保护效应[42]。心脏经异氟醚处理或其他对抗I/R的保护因素刺激后, Caveolae的表达提高, Src磷酸化水平增加, 抑制Src的C末端Src激酶增高。而Cav-1基因敲除后, 异氟醚的这种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也被损害了[39]。Cav-3基因敲除后, 抑制七氟醚预处理对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且发现Cav-3调节的这种保护作用与COX-2表达有关。

3 结语

Caveolins是心肌保护的重要调节器, 也为心肌及其他系统的保护提供了临床治疗靶向。心脏保护策略的主要关注点集中于如何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肌肥大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虽然在正常以及病理模型中, 已经证明了Caveolin家族表达的变化, 但是Caveolin在心血管疾病保护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动物实验已经证明了Caveolin的心脏保护效应, 也证实了Caveolin协调细胞信号分子的重要调节作用。因此, 未来需要针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通过基础以及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探索Caveolin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目标。

摘要:胞膜窖 (Caveolae) 是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囊状小凹结构, 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及信号传递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由醇类、鞘磷脂及蛋白质组成。窖蛋白 (Caveolin) 是Caveolae的重要结构蛋白和标记蛋白, 通过脚手架区域将特异性信号受体募集在Caveolae上, 将胞外信号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其参与的细胞过程有小泡运输、胆固醇平衡、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等。目前已发现的Caveolin家族成员有3类, Cav-1, Cav-2, Cav-3, 这三类蛋白质在心血管系统广泛存在。细胞类型特异性研究表明Caveolae蛋白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Caveolin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新研究 篇10

【关键字】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学

【中国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2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阿司匹林不仅仅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做为环氧化酶的抑制剂,在抗血小板中有着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阿司匹林不但在抗血小板聚集中广泛应用,而且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也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人们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疗效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它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笔者就从作用机制、适用疾病以及不良反应等反面对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1.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众所周知,阿司匹林在抗炎和抗血栓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阿司匹林抗血栓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使环氧化酶乙酰化而抑制该酶的活性。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口服进入体内后,在人体内发生反应,其反应产物之一便是水杨酸,水杨酸可以结合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COX),水杨酸中的乙酰基与COX-1不可逆结合,抑制了血栓素(TXA)的,与此同时对血管内皮上的COX也产生抑制,减少前列环素(PGI )合成。但是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PGI的合成几乎不产生影响,但对TXA的合成却能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血小板成熟后便丧失了合成蛋白的能力,其环氧化酶失活为永久性的,在其生存期内无法补偿,也就是说,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受到抑制后,直等到有新的血小板进入才能恢复。血小板在血液中的生存期也只有7天左右,因此,一次口服阿司匹林后其抗血小板作用的时间可持续7天左右,药效时间较长。由此看来,只需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便能起到抗血栓的疗效,这样既避免了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又起到了抗血栓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的除上述的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外,还存在其他的作用方式,例如阿司匹林能够通过白细胞介导的NO/cGMP依赖机制,促进白细胞对激活后血小板的抑制作用。

2.应用范围

2.1心肌梗死 为检验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在临床上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著名了内科医师实验,该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波士顿的2万名内科医师,每日服用阿司匹林325mg,隔日1次,并与安慰剂组服用胡萝卜素进行对比,5年后实验的随访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够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44%,但长期服用对心血管病总病死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对于年龄较大有冠心病家族史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需要严格遵循医嘱。

2.2心绞痛 當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受阻时, 血浆中的血浆球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Ⅳ及冠状窦内TXB2的含量均会有所升高,它们的升高均会促进TXA2 的形成。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减少血小板对血管壁的黏附,并能够抑制肝脏中凝血酶原的形成,因此阿司匹林可以用来防止心绞痛,因而可用于防治心绞痛,通常口服每日40~300mg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还有资料显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增加外源性阿司匹林能够抵抗血小板聚集,进而使得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有所降低;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

2.3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治疗脑缺血发作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医药界的广泛认可。大规模的临床资料调查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减少脑缺血中风或短暂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缺血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阿司匹林因其能够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因此对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脑血栓患者体内的TXA2水平明显升高,临床上主要用阿司匹林为脑血栓者进行脑血管扩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急性期治疗期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脑卒中再次发生和死亡的几率。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在年龄较大和男性的患者中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3.1主要不良反应 虽然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长期使用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口服阿司匹林后, 药物与胃黏膜直接接触,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不仅能够破坏胃黏膜的粘液层,还破坏了胃黏膜上皮细胞层完整性。这不但为胃蛋白酶、胃酸侵蚀胃部的组织提供了通道,还增加了H+的逆向扩散, 使胃黏膜出现浅表糜烂、瘀斑。因此,有消化性溃疡或出血史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最好能够做到定期复查血常规 和大便隐血试验。近年来也有报道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对肝肾造成一定损伤,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查肝肾功能、尿常规。

3.2 预防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1)合适的剂量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每天服用75~ 300mg的阿司匹林能够很好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对预防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此剂量不但能够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又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2)正确的用药方法 在使用阿司匹林的时候应避免同时服用增加胃酸分泌的药物,胃酸的分泌, 降低了胃肠黏膜对胃酸的屏蔽作用,若二者同时服用有引起胃肠出血的危险。服用阿司匹林必要时加服受体拮抗剂或胃肠黏膜保护剂。

4总结: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因其低廉的价格和确切的疗效,在临床防治心脑血管性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只要严格地把握适应症,进行合理规范的用药,并尽量的降低其副作用,就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宾 ,郝呈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

[2]梁雪.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0).

上一篇:现代精细化工发展下一篇:技术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