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心血管疾病

2024-05-16

地震与心血管疾病(精选十篇)

地震与心血管疾病 篇1

1 心理因素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可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和慢性应激同样也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密切的联系已不容忽视.和其他心理因素相比,抑郁、焦虑与心血管疾病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对于没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抑郁可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一项对4493名老年人6年的追踪调查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抑郁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加40%,死亡的危险增加60%。患有重度抑郁的人群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是无抑郁人群的3.9倍。而对于有冠心病基础的患者来说,抑郁则与预后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随抑郁症状的加重而增加,即使仅有轻度的抑郁症状也有死亡事件的上升.对疾病长期预后持续、稳定的影响提示抑郁是一个持续发挥作用的慢性心理因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有多个随访资料表明焦虑、抑郁和随后的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相关,焦虑和抑郁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个性和性格特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A型行为人群包括一组特点,即富于竞争意识、潜在的敌意、缺乏耐心、过激的言论、过度执著于言论等。A型行为已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A型行为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大于等于50%的血管数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患者,严重冠脉狭窄者90%为A型行为者。有研究者猜测,A型行为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产生的心理应激具有强烈的交感神经反应,这种高交感反应使心肌电活动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易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另外,一些慢性应激原,如低社会支持、低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紧张、压力等工作应激均可导致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心理因素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解释:①神经内分泌学说:情绪的抑郁或焦虑和慢性应激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使机体交感活性增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率变异性消失、压力反射功能异常等。②血小板活性学说:血小板聚集在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有着重要作用。情绪障碍可引起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进而促进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③炎症学说:很多证据证明冠心病是一种炎性疾病,而抑郁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增高的,考虑与易导致冠心病有关。另外,心理障碍及心理应激的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有关。

2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疾病

2.1 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精神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

在以冠心病为诊断的住院患者中,重度抑郁的发病率在16%~18%,轻症抑郁在20%以上,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组中,35%~4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重症抑郁的发病率在15%~20%。焦虑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精神疾患,文献报道,在心脏专科门诊患者中,包括有证据诊断冠心病和那些冠脉造影显示正常结果的心脏或胸部不适症状主诉的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为6%~57%。一项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及时诊断率不到10%,而有效干预及治疗措施的实施更少之又少,其原因在于心脏科医师对疾病诊断的认识不足,而且情绪抑郁与心肌梗死所致的躯体虚弱等症状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与难以分辨性。尽管急性冠脉事件合并心理障碍的低识别性,焦虑和抑郁对于急性冠脉事件预后的影响却是显著的,抑郁已被证实是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警作用至少不低于甚至超过了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子,如左室射血分数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等。因此,急性冠脉事件后的情绪抑郁和焦虑成为双心医学研究与关注的焦点,及时明确危险因子、确定高危人群,对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是极其重要的。

与其他慢性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包括躯休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明显下降。并且,由于反复就诊或住院,心衰患者的住院医疗负担也逐渐增高,因此,心力衰竭患者比其他心脏病患者具有更严重的抑郁焦虑倾向。国外研究显示,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在门诊患者中为11%~25%,住院患者中为35%~70%。很多临床研究也已证明,抑郁障碍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均增高,预后不良。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二者症状有时是重叠的,如都可表现为淡漠、疲乏、无力、体重改变、睡眠障碍等,但应注意的是合并有抑郁障碍的患者有更明显的主观症状,如低自尊、自责、无用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常有消极绝望的念头。另外,很多心力衰竭患者同时合并焦虑障碍,通过临床观察不难识别,但有部分焦虑障碍患者可出现惊恐发作,也可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易与急性心衰相鉴别。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项研究资料表明,焦虑、抑郁既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高血压也易使焦虑、抑郁加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是一件严重的应急事件,所以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并造成情绪与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的患者易合并抑郁和焦虑性精神障碍,其中术前抑郁的发病率为43.1%,术后6个月为23.4%;术前抑郁者中有1/4的症状呈自限性倾向,而18%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

2.2 造成心血管病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①患者对自身疾病不了解,读了大量相关书报,但又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反而受到误导,从而过度紧张,另外,许多躯体疾病缺乏根治的方法,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担心会危及生命、致残、造成终身痛苦:病情控制不良时会产生恐惧和悲观的情绪。②疾病给患者造成的伤害:疾病作为应激源本身也会产生心因性焦虑、抑郁,且焦虑、抑郁可作为疾病本身的症状存在。目前许多慢性心血管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服药,并且在控制不良时会有躯体上不适症状,易导致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尤其是已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由于生活及劳动能力下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③患者的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生活环境及家属态度均对其情绪产生影响,个体的易患性在适应障碍的发生与表现形式上也起较大的作用。如在体检中可发现一些青少年患有良性期前收缩,孩子本身多无症状,但家长得知后,往往惊慌失措,反复查阅书籍及反复就诊,使孩子精神压力加大。

2.3 心血管疾病并发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出

以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居多,且焦虑症状更为突出。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广泛的焦虑状态或惊恐发作不同,焦虑症是无原因的预见性焦虑,而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核心是躯体疾病。主要表现:①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怕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怀疑医生的诊断不准确、检查不细致,并为此多方求治。②思维内容集中在疾病上,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谈话内容几乎不离开自己的疾病,寻求支持与同情。③焦虑的躯体症状包括早醒、失眠、多梦、入睡困难,食欲差、恶心、呕吐;还可出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症状、各种疼痛症状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情绪不稳定等。以上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状或伴随其他躯体疾病的症状。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表现为患者表情愁苦、不愿与人交谈、不愿谈自己的病、活动少、反应缓慢。但与典型的抑郁症比较有明显区别,如自杀的想法少见,自责、自罪者少见,心境低落随躯体疾病的病情变化而变化,甚至随医生的处置方法的改变而改变。焦虑、抑郁共病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常合并存在,多表现为各种躯干体不适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悲伤,想死又怕死的心理状态。由于综合医院医生对精神科疾病的识别率差,认识不足,加之患者掩饰否认心理症状,而一味强调躯体症状,使医生更加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状态,只重视第一主诉,导致过多的不必要检查,无形地迎合了患者的求医心理,造成漏诊、误诊或误治,使之得不到预期效果。患者依旧承受着难以摆脱的痛苦,易出现反复就医,要求某些仪器的检查,求医时心情迫切,终日奔波在医院与医院之间,即使在同一医院,也会一看几个科别或多位医生。对待每个医生,既抱着很大希望,又有一定的不信任,当既往各种治疗达不到预期疗效,就更加重了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恐慌和疑虑。

2.4 心血管疾病伴发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干预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篇2

全网发布:2011-06-23 19:52 发表者:张纪蔚(访问人次:1517)

Framinghan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学说,最初认定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和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明显因果关系,目前对心血管致病机理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史、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缺乏、肥胖和精神压力等10种。除了前三项无法改变的因素

外,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降低其他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病的自我保健包括疾病常识、心理保健和健康锻炼。

疾病常识应了解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或血压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增加“中风”或心梗的危险。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发生全身性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对心血管的影响也相当大,有证据表明总胆固醇水平<160mg/dl、160~199mg/dl和>200mg/dl三种状态时,对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为

1.35、2.43和2.76。如果采取积极的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大动脉硬化程度,改善血管弹性,并使高血压易于控制。糖尿病目前有逐渐增多趋势,约有70%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应予以足够重视。持续血糖升高会引起全身所有蛋白质糖化,导致自由基增多损伤细胞分子

结构,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血管栓塞。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患,病程较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对生活质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保健包括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真诚诚实的工作作风和和睦宽容的人际关系,切忌焦躁、紧张、猜疑、恐惧、愤怒和悲观。妥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过度脑力紧张,保证足够睡眠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有利于神经和血液循环功能,增强与

疾病作斗争的决心与信心。

目前认为,中等量的体力活动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锻炼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如果操之过急,超出自己的适应能力,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发生主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为原则。运动方式则要强调呼吸运动,例如轻快的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打网球。这些运动方式会对心肺系统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改善心肺的健

康状况。

70~80年代,美国和欧洲开始了许多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

率的社区试验,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区内居民采取合适的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应当借鉴其经验,重视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将其作为医院工作的补充和延伸,进行有效的疾病监测和适当的预防性治疗,开展心理咨询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篇3

在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中,种族、遗传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不去考虑也无法考虑。但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排除了这些因素的作用之外,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会发生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因此,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已经患上的也可以避免死亡。本文就饮食对血管疾病的影响谈一些看法。

一般情况下,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程度也增加,据预防医学专家洪绍光教授在生活方式与健康报告中谈到,中国目前从中学生就开始产生动脉硬化了,这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得病基础。因此,阻止了动脉硬化的产生,即在很大程度上就阻止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即使你的动脉已经有了硬化症状,心脏已经出现了问题,现在开始纠正你错误的饮食,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甚至逆转你已有的动脉硬化,从而控制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生。这也符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即“亡羊补牢,尤未为晚”。

人在刚刚出生时,动脉壁非常光滑而且富于弹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长大成人,动脉包括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的硬化过程也已经开始,脂质慢慢沉积在血管壁上,最初为浅浅的条纹,接着发展为斑块,部分阻塞了血流。如果某一斑块破裂,凝血机制则被激活,就会引起附壁血栓,当血栓增长到一定的体积后就会完全阻塞血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冠状动脉则造成部分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心率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严重时会造成心源性猝死;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脑血管上,则会发生脑血管意外即中风发作。而饮食中有些成分可以抑制体内胆固醇和其它一些脂质的过度合成,同时可以抑制那些引起或促进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因子的作用。因此,合理膳食,从日常的饮食着手预防心血管疾病,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哪些食物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呢?下面我们就举一些例子。

1.鱼类

大量事实表明,常吃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非药物性手段。据荷兰学者的调查,每日进食28克的鱼类,可使致死性心脏病的风险降低50%,美国对一组6000名中年男性和另一组17000名男性进行的25年的追访调查表明,每日进食28克的鲭鱼或85克的鲈鱼,使心脏病的发生率降低36%,而且,下降的比例与每日进食的鱼的量成正比。丹麦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就更为深入,他们对一所医院连续的40位死亡者进行了病理解剖和生前调查,发现脂肪组织中?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多,即生前进食的鱼越多的个体,他们的动脉管壁就越光滑,越有弹性,反之,脂肪组织中?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少,即生前进食的鱼越少的个体,动脉管壁就越狭窄,充满斑块,缺乏弹性。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吃鱼要吃?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鱼类,鱼类中含?3不饱和脂肪酸量最高的是一些寒冷的多脂的深海鱼类,如鲭鱼、鲱鱼、鳟鱼、沙丁鱼、大马哈鱼、鲟鱼、金枪鱼等,中等含量的有大菱鲆、蓝鱼、鲨鱼等,其它如龙虾、贻贝、牡蛎、鱿鱼、蛤等则含?3不饱和脂肪酸较少。在选择鱼类时还要注意现代工业对鱼类的污染,一般海生咸水鱼优于淡水鱼,体形小的鱼如沙丁鱼优于体形大的鱼。淡水鱼中鲈鱼、花鲢和白鲢的含量相对较高。另外,吃鱼时最好不要吃鱼皮,鱼皮中储藏的污染物较多;鱼的烹调最好不要用油煎,而是用水煮或隔水蒸,每周吃2~3次?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鱼就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不产鱼的地方怎么办呢?可以吃一些植物蛋白,如黄豆就是一种优质蛋白,用黄豆加工的豆制品就是健康食品,黄豆中的脂肪也主要是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我国卫生部提出了“大豆行动计划”,而美国还有“大豆食品节”,因为他们认为大豆是营养之花,豆中之王,对于降低血脂、血压有好处。

2.大蒜

大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据报道约有15种之多,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那些对动脉管壁造成损害使之硬化狭窄的诸多因子,可以抹平动脉管壁的“伤痕”,逆转动脉硬化的时钟,甚至逆转动脉硬化的发生。

印度塔戈医学院心血管疾病专家伯迪亚教授最先倡导大蒜的作用。他首先在兔子身上进行了试验,给体内动脉已经发生80%的硬化狭窄的兔子饲以大蒜,发现其体内动脉硬化的程度不同程度的减轻,有的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对于人类也是如此,他研究了432位心脏病患者,一组病人每天吃2~3瓣大蒜,另外一组病人则不吃大蒜。第一年两组病人没有表现出差异,而以后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第二年进食大蒜组病人与非进食大蒜组病人比较,其死亡率下降了50%,第三年下降了66%,非致死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分别下降了30%和60%,同时,血胆固醇及血压也均有10%的下降。据我国资深血液专家齐伯力教授介绍,进食大蒜最好的方法是把大蒜切成片,暴露在空气中15分钟后食用。其实中国人吃饺子时,蘸大蒜末加醋就是一种好的吃法。

3.坚果类

坚果中含有较多的?3不饱和脂肪酸、各种各样的抗氧化剂、丰富的纤维素和依拉酸,它们可以保护血管壁,减轻氧化剂和胆固醇对动脉的损伤作用。美国加利福尼亚罗马琳达大学的教授盖里博士建议,每天进食适量的坚果,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他一项涉及31208人的研究中,坚果在那些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个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进食的坚果大多为花生、杏仁、胡桃、榛子等。每周至少进食五次坚果者比每周进食坚果少于一次者死亡率低50%。齐伯力教授指出,吃花生时要把皮去掉,因为花生皮是提高血小板,止血用的,老年人千万不要吃。

4.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其它一些抗氧化剂,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及血管系统。据美国哈佛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每天吃一个胡萝卜或1.5个白薯,或其它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降低22%,中风发生率降低40%~70%。对已经患上心血管疾病的人,蔬菜和水果也有改善疾病愈后的作用。印度科学家进行了一项追访研究,研究对象是400名心脏病病人,其中一组在发病后进食低脂饮食,另一组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其量达到392克/日,进食的蔬菜和水果有葡萄、香蕉、橘子、苹果、西红柿、木瓜、菠菜、萝卜、橙子、蘑菇、洋葱、大蒜、豌豆、红枣等,其它还有一些坚果、鱼类等。追访一年后发现,大量进食蔬菜和水果组的病人的心脏再发病率及死亡率比进食低脂饮食组的下降40%和45%之多。因此科学家建议心脏病患者,在心脏病初发后尽快开始正确的饮食,大量进食蔬菜和水果,进食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低含量胆固醇的食物,这是开始其新生活的保证。另外,蔬菜中还有紫茄子和黑木耳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好处,紫茄子中富含维生素P,500克中就含3600毫克的维生素P,它能增强体内细胞间的黏附力,提高微血管的抗力,起到保护血管,防止出血的作用。而黑木耳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

5.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特殊的油脂,它含有丰富的不同一般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对于动脉是一种损伤因子,目前,橄榄油被认为是仅有的最安全的脂肪,大量的调查表明,新鲜或经冷冻处理的橄榄油更能发挥保护心脏的作用。

其它具有相似作用的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有:亚麻籽、胡桃、杏仁、榛子、黑芝麻油等。

6.饮酒

地震与心血管疾病 篇4

1 流行病学研究

Cazzola M经研究显示:COPD患者中并发CVD的比例为26.5%, 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等。魏智民经调查发现, 在4960例COPD住院患者中并发CVD的比例高达48.8%。在发生CVD的风险方面, 男性要高于女性, COPD患者高于普通人群, 由此而导致的病死率也较高。

2 危险因素

COPD与CVD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吸烟:香烟可破坏肺实质结构, 导致气道发生病理学改变。吸烟等生活习惯除了可使患者血压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升高之外, 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 (2) 衰老:COPD的发生、发展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衰老的同时端粒长度也会相应缩短, 而后者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同时, 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可能是COPD并发CVD的诱因之一。 (3) 大气污染与职业粉尘:肺气肿和肺纤维化是COPD患者的常见症状, 而在职业暴露下粉尘颗粒可破坏人体的肺泡结构, 进而发展为肺气肿或肺纤维化。周玉民等经研究发现, 在COPD患者中近1/2的人有职业暴露, 其中男性为24.2%, 女性为22.6%。这表明职业暴露与大气污染也是合并CVD的危险因素之一, (4) 遗传:随着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COPD患者体内CD4+与CD8+的比例也随之降低。有研究认为, Fas/Fas L信号转导途径在CD4+T细胞的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COPD合并CVD的主要机制

COPD合并CVD的主要机制有: (1) 炎症反应。COPO患者发生炎症反应时往往具有全身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会对患者的很多器官造成伤害, 并与多种合并症关系密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香烟、老龄、骨骼肌来源的炎症可能是COPD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的潜在因素。 (2) 低氧血症。合并有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心肌酶水平往往较高, 同时还会有右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等临床症状。如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时增高, 则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心肌加强保护。 (3) 血管功能障碍。动脉僵硬度和内皮功能障碍是研究COPD和CVD相关机制的重要内容, 而血管功能障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4) 氧化应激。Harman经研究发现, 人体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 (ROS) 是导致损伤和促进衰老的因素之一, 而衰老或吸烟可导致ROS清除减少, 对肺部氧化应激具有促进作用, 进而引发肺部炎症和COPD。 (5) 神经体液系统激活。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影响下, 交感神经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 在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情况下, 人体的心肌耗氧量会随之增大。 (6) 代谢紊乱。COPD患者普遍有营养不良的现象, 而进行代谢支持治疗,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缓解患者的代谢紊乱, 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对患者预后有利。此外, COPD患者的肥胖或超重现象与代谢紊乱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4 治疗情况

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是用于CVD治疗的常见药物, 这些药物可对疾病的发展进行控制,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肺功能。有研究表明, 中度以上的COPD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选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治疗十分有益, 这打破了其有可能加重COPD患者病情的传统思维。他汀类药物可对细胞膜保护器官功能起到稳定作用,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对患者的预后有利。这些结果表明, COPD与CVD的确存在相关性。

5 结论

COPD与CVD的相关机制比较复杂, 其相关性与炎症反应、低氧血症、血管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应使用多因素、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炎症反应,血管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 魏智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 3 (1) :85-87.

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 篇5

哪些患者要特别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

餐后高血糖是指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血糖高峰超过正常范围。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即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测定大于11.1mmoI/L者,实际上提示已经出现病理过程,因此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哪些患者要特别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呢?①空腹血糖达标、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理想,或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者;②餐后血糖偏高的患者;③正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患者;④妊娠糖尿病患者;⑤高危人群,即使其空腹血糖正常,也应常进行餐后血糖或OGT下检测,以尽早诊断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

餐后高血糖是心备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循证医学证明:在一些高危人群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当其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还正常时,餐后血糖已经升高,因此餐后血糖是一个较早的诊断指标。餐后血糖增高,可能已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国外糖尿病干预研究(DIS)发现,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会使老年人发生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1倍以上。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11.1mmoI/L之间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的2倍;而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则上升到正常人的2.5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潘长玉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糖耐量异常和正常对照者各700多例中,前者冠心病发病危险性明显高于后者。因此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数据提示我们: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

如果检查发现了餐后高血糖,也不必惊慌,只要您参考以下几条原则并且坚持下去,相信您一定会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干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三点:①控制体重,如果您的体重超过了您的标准体重,您就应该减肥了;②合理饮食,就是根据您的标准体重和您一天活动的状态,将每日所需摄入的总热量合理分配到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食物中去;③适当运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更有大量研究证明运动可以减轻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正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另外,当您以上几点已经做得足够好,但餐后血糖仍不太理想时,也不要着急,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帮助您,那就是药物治疗。现在控制血糖的药物有许多种,我们建议您在正规医院的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合您的药物并且定期复查,千万不要随便相信报刊上所谓的中药降糖的广告,或者将别人降糖的经验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试验。

(编辑/梁超)

专家简介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篇6

1 调节患者心理平衡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忧虑心理:患者每天愁眉不展、寡言少语, 有时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多愁善感, 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 身体呈现虚弱无力的状态;②绝望心理:由于病情加重, 医疗中的特殊检查, 特殊护理及周围环境的刺激。患者心理承受力低下, 出现神志不安, 恐惧惊慌, 日常行为难以自理, 依附性大, 陷入困境, 难以解脱, 有的甚至做出后事安排;③猜疑心理:患者对周围的事情非常敏感, 常把病情看得比较重, 超出医护人员交代的范围。怀疑猜测医生、护士、他人隐瞒病情, 把一些没有关联的事情扯到自身。生套病症。并进行无故的病情联想, 导致身体怠倦、神志恍惚、身心疲惫;④拮抗心理:对自身的病情满不在乎, 不相信医生的诊断, 违背医嘱, 尤其在病情好转后, 自动放弃治疗;⑤应激心理:一方面, 由于心理失衡导致行为消极, 从而引发身心防御功能低下, 最终使疾病加重;另一方面, 应激心理可以改变人的各种生理功能, 引起平衡失调导致病情发展。现在研究已认识到紧张的信息刺激先使下丘脑兴奋, 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 使其末梢神经刺激组织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 使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儿茶酚胺与皮质类固醇结合, 动员脂肪, 从而增加了血中脂质。因此在预防与处理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 从患者的心理需要出发。首先, 要有良好的舒适治疗护理环境, 病房空间设置要和谐、轻松, 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协调, 使患者心情舒畅, 精神放松;其次, 在诊治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分析研究, 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对患者家庭及工作方面引起的心理压力, 要耐心疏导。

2 合理饮食

一组对11个欧洲国家, 70~90岁的老年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研究表明, 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可使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降低50%。在食物中增加软纤维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以上, 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影响。一般来讲, 心血管患者应选择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 可以:①多食含钾、钙的食物。在过去几十年间, 含糖饮料和食品的消耗量日益增加, 减少这类食品的摄入可从根本上减少人们的总能量摄入, 并促进营养平衡。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 减少食盐摄入量可降低正常人的高血压发生危险并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趋于平稳, 还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CVD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危险。由于食盐摄入量和血压之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因此很难界定食盐摄入量的上限, 而下限可低至1.5g/d;②少食动物脂肪和内脏, 多吃一些海鱼。鱼油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每周进食约0.23kg富含鱼油的鱼可使成年人猝死和因冠脉疾病导致的死亡危险降低。但有些鱼会被甲基汞等物质污染, 在烹制鱼之前将鱼皮和鱼表面的脂肪去除可降低部分污染物的含量;③多食果蔬、粗制谷类。多数果蔬营养丰富、热量少且富含纤维, 因此, 多食果蔬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及主要营养素和不会使总热量摄人增加的纤维素, 可降低多种CVD, 特别是脑卒中的发病危险。颜色较深的果蔬, 如菠菜、桃和草莓等最值得推荐, 因为这样的果蔬富含微量元素。要注意, 果汁的纤维素含量远不及完整的水果。多食粗制谷类等高纤维食物可降低CVD患病危险。饮食中的纤维素可促使人们出现饱腹感, 并使胃排空延迟, 因此可减少摄人的总热量。可溶性纤维有利于体内短链脂肪酸的合成, 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产生。因此, 人们应确保在日常进食的碳水化合物中有一半为粗制谷类食物。

3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主要是做好四件事:①不吸烟, 吸烟有百害无一利, 直接吸烟和吸二手烟均会增加CVD、肿瘤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发生危险, 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任何烟草制品, 并避免吸入二手烟;②严防病从口入;③坚持体育锻炼。规律的体育锻炼可维持机体和心血管系统管腔顺应性, 并可改善CVD的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和血糖) , 降低发生其他慢性疾病 (包括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抑郁和乳腺及结肠癌) 的发生危险, 还可使CVD患者的疾病相关症状有所减轻;④适度饮酒, 适量饮酒 (葡萄酒或其它一些酒精性饮料) 可降低部分人的CVD危险, 但不建议人们仅为预防CVD而饮酒。酒精可能会导致成瘾, 大量饮酒还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因此, 饮酒要有节制。另外在外就餐时, 往往会食用高盐、高糖、高脂、低纤维、低营养饮食, 因此, 经常在外就餐会危害健康。

4 控制体重

肥胖的人群中, 老年人占很大比例, 他们常常有代谢性疾病, 使得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在美国, 40%以上老年人有代谢综合征。由于体重超重的老年人常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对胰岛素耐药的血糖增高, 尤其是腹部肥胖者更为明显, 因此, 降低体重可起到减少各方面危险性的作用。

5 合理用药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 选择药物和剂量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 同时要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及副作用, 当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 不得随意停药或大幅度增减剂量, 以免出现“血压反跳”现象。另外服用降压药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出现时要立即平卧, 呈头低足高位, 并可摇动脚趾以减少血液在下肢淤积。在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与对胰岛素产生抗药性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特别是腹部肥胖的患者。运动可改善对胰岛素的抗药性, 且能更有效地减少体内脂肪。冠心病患者都应检查血糖含量以明确有否糖尿病, 必要时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对老年患者也可采取减轻体重的方法, 通过改进饮食, 增加运动及进行药物治疗, 达到与其它年龄组的患者一样的良好效果。

6 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与护理中, 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发挥护理团队精神, 各级护理机构要密切合作, 加强联系沟通。比如社区护理组更熟悉区域内重点防治对象的情况, 观察会更细致, 宣传会更周到;片区医院护理部则更专业, 检查防范更深入, 应急经验更丰富还有更强的技术力量。

对新入院的患者应首先进行问卷调查, 要建立健康卡并认真记录。最后, 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特点, 制定和实施教育计划。患者之间的知识交流往往效果非常好, 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 防止患者理解认识上的偏差。

总之, 随着心血管疾病防治观念的更新, 医生的职责不再是仅仅进行诊断和治疗, 还包括对尚无症状的高危者进行检出、评价和处理, 即实现对高危个体的一级预防。此外, 加强防病宣传教育, 提高危险人群认知率, 做好预防措施, 也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Hohnloser SH, Kuck KH, Dorian P, et a1.Prophylactic use of an implantable cardjoverter drfibrIllat0r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New Eng J Med, 2004, 351:2481~2488.

[2]Bardy GH, Lee KL, Mark DB, et a1.Amiodarone or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New Eng J Med, 2005, 352:225~237.

[3]叶葶葶.预防医学 (第三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35.

[4]王琴.心血管病防治的一些新观点[J].中国校医, 2004, 18 (5) :479.

[5]许从峰, 牛玉宏, 罗玉坤, 等.巨细胞病毒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 2003, 11 (6) :537.

[6]占凌辉, 陈群.炎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J].高血压, 2003, 11 (6) :527.

地震与心血管疾病 篇7

1 共有影响因素

1.1 年龄

大量临床报道称慢性炎症性疾病与年龄有非常密切的联系[3]。随着年龄增长,患者逐渐产生皱纹和骨质疏松症,引发细胞损伤,并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过程。王娟等[4]认为高龄患者DNA端粒明显缩短,临床常将端粒长度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1.2 吸烟

香烟烟雾会直接损伤细胞功能,破坏细胞蛋白酶与抗蛋白酶间的平衡,导致表面活性物质系统发生变化,破坏其完整性。吸烟史较长者可能出现呼吸道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降低局部抵抗力,增加气道阻力。目前临床报道称,小剂量香烟烟雾毒性成分即可能使潜在的生物化学和细胞学进程饱和并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非线性剂量反应[5]。国外相关研究称,香烟暴露的氧化应激作用能启动心血管功能障碍,进一步促使机体趋血栓阻塞性效引起血小板功能、抗栓及促血栓阻塞因素以及纤溶因素改变,最终导致血栓形成[6]。

1.3 遗传

相关统计资料发现约40%的肺功能障碍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与环境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7]。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肺功能受损是不依赖于吸烟增加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8],其原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与肺气肿具有相同的遗传易感性。

1.4 职业暴露与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与职业暴露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统计表明,以往长期接触蒸汽、粉尘、瓦斯或烟雾环境从业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约2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职业暴露所致[9]。随着工业的发展,关于职业暴露的研究更加深入,目前特别受关注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铅和颗粒物质、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硫。

2 病理生理改变

2.1 气流限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目前临床预测吸烟者、非吸烟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主要通过第1s用力呼气容积,第1s用力呼气容积越低,其心血管死亡风险越高。薄建楠[10]称轻至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第1s用力呼气容积每降低10%,致死性冠脉事件增加约25%,非致死性冠脉事件增加约20%。

2.2 代谢紊乱

临床研究表明,肥胖者心血管疾病以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几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主要由于肥胖者更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肥胖与一系列代谢炎症异常有非常显著的关系[11]。据相关统计资料,超重与肥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生存率更高,过度肥胖或合并异常代谢及炎症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最近研究称,吸烟、血糖状态异常者与肺功能有密切联系,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显著增加,而与气流阻塞无关。

2.3 低氧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易出现低氧症,存在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相关的缺氧阈效应,但与肺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并没有显著的联系。慢性缺氧会引起肺血管重塑和红细胞增多症,从而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较大影响。Stefanska[12]称,低氧症能通过全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产生血流动力学应力、上调细胞黏附分子等多个效应途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除此之外,缺氧还对肾脏循环造成影响,降低肾血流并促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最终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和氧化应激。因此,血氧不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冠状动脉病变高发可明确归因于缺氧。

2.4 神经体液系统激活

吕兴旺[13]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会明显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析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死亡率发现,静息心率快是独立危险因素,而静息性心动过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很常见。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与心率变异性减低有密切联系,心率变异性减低是心脏自主调节异常的标志,目前广泛用于老年人死亡率的预测。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多种稳态失调相关,能导致交感神经活化。

2.5 全身血管功能障碍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关联机制的研究重点放在脉管系统,尤其是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僵硬度。心血管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至少可部分归因于全身血管功能障碍。罗敏[14]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独立于香烟烟雾接触而与动脉僵硬度增高相关联,但无法通过全身内皮功能紊乱解释,有临床研究者提出,对弹性蛋白降解的全身易感性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脉管系统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2.6 血液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活化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指标明显升高,可能因炎症导致[15]。同时,缺氧降低内皮血栓调节蛋白的表达或活化X因子。观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这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呼吸道感染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上升的原因。此外,血氧不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小板聚集增加,主要因血栓素A2释放后会促进血小板聚集扩增,并进一步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及增生产生刺激作用。

2.7 全身性炎症

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最核心的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局部肺炎全身性播散、肺充气过度效应、缺氧导致炎性介质的产生、组织缺氧以及骨髓刺激等。迟令福等[16]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会加重骨骼肌内炎症反应,认为骼肌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性炎症的根源。全身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8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机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机体氧自由基增多,并进一步诱发细胞和组织损伤。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发现,患者氧化应激随气流阻塞程度增长,与炎症相似度高,肺部氧化应激易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扩布全身[17]。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氧化应激还与核因子-JB、肿瘤坏死因子-A等炎症途径密切相关,而其病理变化过程目前临床还没有统一定论。

3 干预措施

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控制病情发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并发症预防、降低死亡率等,常用治疗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甲基黄嘌呤类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药等。目前β2受体激动剂是否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较大争议。李芳等[18]研究认为,与安慰剂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比,沙美特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见病死率或心血管病死率升高。部分临床研究者提出,特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安全可行,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4 小结

动脉僵硬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探讨 篇8

1 动脉僵硬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动脉硬化指的是由于早期动脉壁的病变而引起的组织改变, 进而致使动脉壁弹性下降, 由此产生的局部或大范围的管壁肥厚或变性现象。这种早期病变从血压和血流状态的持续来看, 可以说是动脉壁的弹性降低引起了动脉机能的大幅度减弱, 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起因。

1.1 动脉僵硬度与高血压

大动脉是心脏射血的主要缓冲器官, 也是维持波动的心脏射血保证外周脏器持续血流灌注的重要保证。心脏收缩时, 大动脉容纳足量的心脏射血, 在舒张期流向外周, 这种功能的良好维持依赖大动脉正常的缓冲功能。当大动脉扩张性降低, 僵硬度增加时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加, 负荷增加, 进而导致心脏左室肥厚, 引发高血压。

1.2 动脉僵硬与冠心病

过氧化脂质和超氧自由基的损伤是患者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证明当患者动脉僵硬时引起低胆红素血症, 导致血管弹性的降低、僵硬度增高, 抗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低, 进而引发冠心病。

1.3 动脉僵硬与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僵硬引起动脉收缩, 血液中杂质的堆积使冠状动脉逐渐变窄, 导致成动脉血管堵塞。当80%的冠状动脉血管都被堵塞时, 一块小小的血栓进入动脉就会堵住血管使血液无法流向心脏, 并最终引发心肌梗塞, 导致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2 动脉僵硬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2.1 检测动脉僵硬度

用测定大动脉僵硬度来评估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 有助于在各种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即可进行危险分层, 以提供早期动脉病变的证据和信息, 指导早期积极干预。在许多检测动脉硬化的方法中, 脉搏波速度 (Pulse wavevelocity, PWV) 因其无创安全、简便易行、重复性良好等特点, 已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列为一项常规亚临床动脉硬化检测项目。当心脏收缩, 血液进入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壁, 产生脉搏波, 并以一定速度传播至整个动脉系统时, 由于血液处于弹性管道系统中, 所以脉搏波主要在动脉壁上传播而不是通过不可压缩的血液来传导。因此, 动脉壁的弹性就成为PWV的主要决定因素。PWV———即脉搏波在动脉管壁中传导的速度, 其测定是通过测量脉搏波传导时间和两个记录部位的距离求得, 计算公式为:PWV (m/s) =L/T。L为主动脉瓣至脚踝的距离, T为tb与tba的总和。tba为肱动脉脉搏波起始和踝动脉脉搏波起始处的时间差, tb为主动脉瓣关闭音与肱动脉脉搏波起始处的时间差。

2.2 药物治疗

2.2.1 逆转动脉硬度

逆转动脉硬度的策略包括3类, 即改善动脉壁结构、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改善动脉壁结构包括减少动脉的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拮抗剂) 、血管重塑 (金属蛋白酶) 、阻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和增强血管弹性 (弹力纤维) 等。改善内皮功能的策略包括运动和给予精氨酸、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和神经内肽酶抑制剂等。

2.2.2 降压治疗

大动脉随着年龄老化出现钙盐的进行性沉积、弹性蛋白的损伤和断裂, 同时增加胶原纤维的数量和交联形成, 从而导致动脉弹性纤维减少, 血管壁顺应性的改变。僵硬的大动脉对心脏输出后的动脉压力的缓冲作用减弱, 同时由于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 导致了脉压的升高。脉压的增加又促进血管壁的进行性损害和粥样硬化, 同时伴随着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增加。因此, 对于因动脉硬化引起脉压升高的心血管病的治疗可采用降压治疗法。临床表明, 患者在使用降压药降低血压的同时, 动脉僵硬指标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 这主要是消除了血压增高时对动脉壁的机械应力作用。常用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 、钙拮抗剂、利尿剂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6大类。同时, 脉压取决于心搏量、左室射血速率、大动脉弹性和外周血管压力反射波, 通常情况下, 大动脉弹性和外周血管压力反射波是脉压的决定因素。而他汀类降脂药有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 它能上调内皮源性的一氧化氮合酶 (e NOS) 表达, 增加一氧化氮 (NO) 的合成和释放, 并能在基因水平的调控上起到抑制内皮细胞衰老, 促进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 有利于动脉的舒张, 改善动脉弹性, 缩小脉压, 减轻或延迟压力反射, 改善血压控制率, 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2.3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I) 是RAS的关键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插入/缺陷 (ACE I/D) 基因多态性为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多态性, NADH/NADPH氧化酶p22phox是血管内皮活性氧 (ROS) 的主要发生源, 而血管紧张素通过其受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激活NADH/NADPH氧化酶, 产生活性氧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因此, 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导致的动脉硬化的治疗可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抑制RAAS, ACEI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AngⅠ转化为AngⅡ, 从而降低循环和组织的AngⅡ水平, 还能阻断Ang1-7的降解, 使其水平增加, 进一步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增生作用。降低肺动脉压, 以及降血脂改善大动脉功能, 逆转血管内膜肥厚。其具体治疗作用如下: (1) ACEI能扩张小动脉、静脉、冠状动脉和肾动脉,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冠状动脉、肾动脉阻力, 增加冠脉血流量, 增加静脉床容量, 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 心脏前负荷降低, 缓解肾动脉闭塞引起的高血压; (2) ACEI也可通过对RAAS的持续抑制继而改善左心室功能, 降低心衰患者的肺毛细血管楔压, 降低心脏充盈压, 增加每搏量, 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 延缓血管壁和心室壁肥厚; (3) ACEI有抗增生作用 (减轻血管和心脏的肥厚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增生) , 还可以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2.2.4 置入心血管支架

对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其病症多为合并多种基础心血管病, 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病和心功能不全等, 合并其它多个器官或部位的动脉硬化性狭窄等。对老年多支复杂和严重病变的患者, 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 对有适应证者应尽量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取静脉仰卧, 两下肢外展外旋。从腹股沟韧带下2cm, 在股动脉内侧, 作一长切口, 显露大隐静脉。冠状动脉造口以手指触摸增厚的狭窄段, 在冠状动脉的远端, 找出血管, 选择适当吻合的部位, 用利刀作一纵行切口, 切开后再用剪刀扩大。大隐静脉冠状动脉吻合将移植的大隐静脉段倒置, 使其近端与冠状动脉远端吻合而其远端与主动脉吻合。一系列操作后仔细止血后关胸。

3 总结

动脉硬化是动脉病变的早期表现。应用PWV等指标共同来评估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有助于在各种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危险分层, 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方法, 达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

摘要:分析动脉僵硬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并结合多年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通过逆转动脉僵硬来控制心血管病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动脉僵硬,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宏宇, 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J].中国医刊, 2003 (4) .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篇9

1.1 年龄、性别与饮食习惯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HUA的产生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HUA患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随年龄增大, 有上升趋势[4]。上世纪80年代初期, 方圻等调查显示中国男性HUA的患病率为1.4%, 女性为1.3%[5]。90年代中期以后调查显示男性HUA患病率为8.2%~19.8%, 女性为5.1%~7.6%[6]。10年间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HUA患病率平均约增加了10倍, 与饮食习惯改变, 摄入动物蛋白及脂肪增多有关。进食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的肉汤等, 饮酒 (啤酒、白酒) 以及剧烈体育锻炼均可使血尿酸增加。某些药物长时间应用可导致血尿酸增高, 如噻嗪类利尿剂、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都阻止尿酸排泄。

1.2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血症

临床上与实验研究中常可发现高尿酸血合并血脂异常, 尤其是TG, 甚至在健康人群中了发现血尿酸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7~8], 国内调查显示HUA症患者有54.8%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国外学者对HUA伴高甘油血症的表现型进行分子杂交分析后, 发现该患者具有较高的apo E4等位基因, 属基因缺陷。有研究[9~10]发现基础甘油三酯是未来HUA独立预测因素。升高的尿酸水平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 其机制尚不清楚。

1.3 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常伴高胰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可通过促进肾小管钠的重吸收来增加尿酸的重吸收, 使血清尿酸水平增高。Wasada等[11]用血糖钳夹试验显示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 目前有学者认为高胰岛素血症是H U A和代谢综合征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认为H U A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一方面, 是1个与胰岛抵抗密切相关的独立因子, 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评价胰岛素抵抗的1个标志[12]。H U A在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HUA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还有一定作用。有报导, 高尿酸可加速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而且血尿酸水平升高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的前兆[13]。

2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

大量研究证明, HUA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相关。血尿酸每增加60umol/L, 高血压发病率平均增加5.1%[14]。Okivetti心脏研究中发现, 血清尿酸水平每增加1mg/dk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就增加23%。值得注意的是尿酸与血压的连续相关, 在年青人更强, 以后逐渐衰减, 与动物实验中高尿酸诱发的高血压在盐敏感高血压产生后, 血压将受肾脏驱使, 与尿酸不再相关一致, 提示降尿酸对预防高血压比治疗高血压更有效。最近报告一项对5~17岁小孩12年的研究发现, 小孩尿酸与小孩及成人后高血压相关, 并有预测成人血压, 提示早期高尿酸与高血压发生有重要关系[15]。Alderman等[16]观察7978例一般人群、未治疗、或已充分控制之高血压, 显示尿酸每增加1mg/d L, 心血管事件增加32%, 相当于胆固醇46mg/d L或收缩压10mm Hg的变化。还有大量研究提示, 已有高血压者尿酸与预后相关, 高血压并高尿酸者比正常尿酸者冠心病与脑血管病高3~5倍。结果证明, HUA不但是高血压病的诱发和预测因子, 而且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伴有高尿酸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增加。

3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

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复杂, HUA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有极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HUA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子。Bickelt[17]等对1组10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 结果与预后表明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总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子。另有报道导显示, 可能由于血尿酸具有抗氧化与促氧化的两重性, 血尿酸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呈U型曲线, 血尿酸最低者抗氧化作用减弱, 心血管事件反而增加, 血尿酸最高者, 由于血尿酸毒性作用, 心血血管事件了增加, 只有地中等浓度的血尿酸水平, 心血管事件最少[18]。总的来说高尿酸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相关, 是否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有待实验与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4 高尿酸血症与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与梗死, 此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同时高脂血症、高血压、胰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也经常在心力衰竭中出现, 而HUA与高脂血症、高血压、胰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冠心病相关。心力衰竭存在低氧血症, 无氧代谢增加, 糖原酵解增加, 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三磷酸腺苷的耗竭促使腺嘌呤降解为肌苷、黄嘌呤、次黄嘌呤和尿酸, 因此,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酸明显升高。研究表明HUA与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 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相关;更有学者提到尿酸≥565umol/L, 则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加, 而肌酐、尿素氮、年龄均无关[19], 提示尿酸较临床状态、运动功能与肾功能等可更准确提供心力衰竭的预后信息。别嘌醇降尿酸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20]。总之, HUA是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1~2~3]。

5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

尿酸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肾动脉硬化导致肾脏微血管损害, 尿酸排泄减少, 继发尿酸水平升高, 尿酸升高除尿酸结晶沉积导致肾小动脉和慢性间质炎症使肾损害加重外,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研究显示, 尿酸可直接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微血管病变, 导致慢性肾脏疾病, 形成恶性循环。日本两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尿酸与肾脏病变发生发展相关。发现血尿酸>8.5mg/d L (476umol/L) 者肾衰竭风险较尿酸在5.0~6.4mg/d L (298umol/L~381umol/L) 者增加8倍[21]。血尿酸男性≥7.0mg/d L (420umol/L) , 女性≥6.0mg/dl (357umol/L) 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危险分别增加4倍和9倍[22]。一项小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降尿酸治疗对延缓肾脏病变的作用, 应用别嘌呤醇100~300mg/d L年, 与未用药组比较, 血肌酐增长率降低50%。间接提示HUA与肾功能损害进展有关[23]。

总之, HUA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有关联,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也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长期使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值水平以下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 改善预后, 控制高尿酸血症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开辟一条新途径, 值得临床关注及进一步研究。

摘要: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 HUA) 的诊断标准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 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420umol/L (7mg/dL) , 女>357umol/L (6mg/dl) 。HUA极常见, 芝加哥心脏研究结果提示:HUA是女性全病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HUA是男性全病因死亡相关, 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 且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 数十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了提示HUA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或标志, 尤其是高血压、心衰[1~2~3], 本文就近年来HUA与心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地震与心血管疾病 篇10

关键词:诱因;心血管疾病;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78-01

心血管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内科疾病,大多与动脉硬化存在密切的关系[1]?在临床治疗中,要想提高治疗效果,除了需要采取良好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我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予以良好的内科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0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41-81岁,平均(61.31±5.37)岁;高血压21例,心绞痛19例,冠心病13例?观察组53例患者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43-80岁,平均(60.04±5.21)岁;高血压23例,心绞痛16例,冠心病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予以静脉药物滴注?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1)诱因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心血管疾病的诱因,结果显示主要分为情绪和运动量因素?血脂血糖因素?气候因素?(2)针对性护理措施:①健康教育?通过知识讲座?多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等,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②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情况,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并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③运动量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体重等情况予以运动指导,避免由于运动量过大诱发疾病?④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盐(甚至无盐)?低钠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总分100分,根据患者的评分情况,分为非常满意(≥85分)?满意(75-84分)?较满意(60-74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53例患者中,综合护理满意度为83.02%;观察组53例患者中,综合护理满意度为96.2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所示?

3 讨论

3.1 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分析

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又将其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涉及人们的各类循环系统(比如血管?心脏等),其发病诱因比较多[2]?从本文调查结果来看,心血管及疾病的诱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种:①情绪和运动量因素,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出现情绪波动较大或运动量过大?过急等,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②血脂?血糖因素,即体重超标?体内血糖血脂比较高时,极易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③气候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气候突变均能诱发心血管疾病?此外,还有研究结果显示,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等)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3]?

3.2 心血管疾病的内科护理

据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工作在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康复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4]?因此,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模式基本按照医院常规护理方案来执行,不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缺乏针对性和整体性?

在针对性护理,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前提,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5]?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每位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内科护理?其中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动量指导?饮食指导等,大大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两组患者经护理后,采用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性内科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96.23%)明显低于对照组(83.02%)(P<0.05),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诱因,并予以针对性内科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会秀.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08):239.

[2] 江大月.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年,11(07):466.

[3] 王雪艳.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5):355.

[4] 张世琴.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效果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3,6(z1):217-218.

上一篇:基础化学下一篇:下胫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