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与心脑血管疾病

2024-06-21

缺氧与心脑血管疾病(精选九篇)

缺氧与心脑血管疾病 篇1

1 内皮素与调控心脑血管疾病一些因素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ET在体内易降解,血液循环中ET的浓度仅以pg来计,并不足以引起血管收缩。大量研究发现,与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相关的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机体内ET的释放:①理化因素,缺氧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ET基因的表达,高钙、高钠、高脂血症、机械刺激等均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素的释放;②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凝血酶、降钙素基因肽(CGRP)、内皮舒张因子、前列环素等。ET和这些因子相互协调或相互拮抗,在体内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维持血管张力,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心肌缺血、高血压、脑卒中等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一些药物,如硝酸甘油、麦角新碱、硝普钠等也可以抑制ET mRNA的表达和ET的合成。

1.1 ET与缺氧的关系 缺氧是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也是很多病理过程共同的结果, 同时缺氧又可进一步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缺氧可刺激内皮细胞(EC)合成和释放ET增加,引起血浆中ET升高。动物实验表明[4],局部缺氧脑组织中,ET mRNA表达随时相递增,提示脑缺氧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合成和释放ET增多。在机体缺氧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儿茶酚胺、氧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大量生成,刺激外周血管内皮细胞ET mRNA的表达及释放增加;另外肺的ET清除率下降,可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后ET通过强烈的缩血管效应使脑血流明显减少,脑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破坏,通透性增加,脑组织中产生的ET进入血内,导致血浆中ET增加。而后ET与其受体结合后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研究发现[5],缺氧可引起EC的超微结构明显改变, 表现为管壁增生隆起, 内壁增厚内褶增多,胞饮现象明显增强等。另外缺氧还可以导致EC合成和分泌ET明显增加[6]。因此寻找有效阻断ET损伤效应的措施显得异常重要。

1.2 ET与AngⅡ的关系 AngⅡ主要由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生成, 产生的AngⅡ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起到内分泌作用, 另一部分则通过旁分泌、自分泌、胞内结合等方式作用于血管壁细胞。AngⅡ在调节血管内皮参与的血管舒缩、物质交换、凝血与抗凝、白细胞黏附及血管重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证实[7], AngⅡ与ET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类似的作用,两者间存在着正反馈的调节机制。ET有促进AngⅡ释放的作用,而AngⅡ又是内源性ET表达的激动剂。在离体实验中发现, AngⅡ可促进ET产生增加, 如AngⅡ作用于培养的SMC,可诱导Pre-Pro-ETmRNA的表达及内皮素-1(ET-1)的合成,在与EC的实验中, 长期施加AngⅡ可增加组织ET-1的含量及促进小动脉平滑肌的肥厚。用AngⅡ诱发的高血压可用ET-1的受体拮抗剂降至正常。并同时使组织中的ET含量降至正常[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 而且显著缩短患血浆ET含量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9]。因此,进一步弄清Ang-Ⅱ与ET相互影响的机制及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对打破ET与Ang-Ⅱ在病理状态下形成的恶性循环则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3 ET与CGRP的关系 CGRP是1983年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种神经肽[10],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最强的扩血管物质。CGRP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11]和心血管系统中,尤其集中分布于感觉及与心血管活动整合有关的中枢。在心血管系统中,CGRP的神经纤维几乎遍及于所有血管床[12],且主要位于血管外膜和中膜交界处,并向中膜发出分支。CGRP对心脏具有明显的正性变时和变力效应,有抑制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CGRP可以拮抗ET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动物实验亦证明[13],外源性CGRP能拮抗ET血管收缩作用,并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缺氧缺血损害时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苏赞彩等[14]用新生鼠构建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 -hy,HIE)模型,检测了CGRP对新生鼠HIE脑组织ET及脑细胞内Ca2+的影响,其结果表明,CGRP通过扩张脑血管,改善缺氧缺血脑组织的血流,拮抗ET收缩血管的作用,减轻了脑组织的缺氧缺血程度,使得ET的合成及释放减少。ET是强血管收缩肽,而CGRP又具有较强的舒血管活性,两者的关联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2 内皮素的心脑血管效应

ET是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多肽,其收缩血管起效慢、作用持久广泛[15],这些效应主要由ETAR和ETBR两种受体介导,并具有受体特异性,ETAR的受体阻断剂如BQ123、BQ153等可以阻断ET-1的收缩血管作用[16]。在内皮完整的血管中,ET可以引起血管先舒张后收缩的双重效应。如给大鼠静脉注射ET,一般先出现短暂的降压,继之出现持续较久的升压,这可能是EC释放的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和一氧化氮(NO)所致[17]。ET收缩或舒张血管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ET功能的研究进展中,ET-1的丝裂原作用是惊人的发现之一。ET-1可促进SMC、成纤维细胞及肾小球细胞增殖[18]。ET-1 对体外培养的VSMC有剂量依赖的增殖作用。如3H-TDR参入实验中,ET-1能显著增加静息期VSMC的DNA合成,给予1.0mmol/L ET-1就有显著作用;如加入100.0 mmol/L的ET-1,经过48 h的培养,细胞数目可增加15%。这证明ET-1不仅能增加VSMC的DNA合成,而且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ET促进VSMC增殖的机制可能是:ET通过与VSMC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而激活一系列酶,导致细胞内IP3及Ca2+浓度升高,两者作为细胞内第2信使激活某些转录因子,诱导c-fos和c-jun原癌基因的表达,c-jun的表达产物c-Jun可形成同源二聚体与DNA结合,c-Jun也可以与c-fos的表达产物c-Fos通过亮氨酸拉链彼此相连形成异源二聚体,此复合物借助各自的碱基氨基酸区域与DNA结合以促进细胞分裂基因的表达而导致细胞增生[19,20]。

ET不仅有收缩外周血管和促VSMC表型转化和增殖的作用,还有收缩动脉血管,对心室和心房的正性肌力作用,ET还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作用,其机制十分复杂。生理情况下,低浓度的血浆ET不起循环激素的作用,在某些病理条件或刺激因子作用下,ET过量释放可以导致全身性组织损伤,如组织缺血、缺氧及肾上腺素等均可刺激前内皮素原基因的转录,促进ET合成与释放,使血浆ET水平增加数10倍,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效应。近年来发现,ET还可以作为血管生长因子参与血管生成。ET的血管生成效应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用相似,主要是通过参与血管生成的不同阶段而发挥作用的,并同VEGF间可能存在协同效应。实验证明[21]一方面ET通过和ETBR间相互作用而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并侵入周围组织;另一方面则通过作用于VSMC上ETAR而刺激VEGF合成,参与血管生成。

3 结 语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自我保健 篇2

全网发布:2011-06-23 19:52 发表者:张纪蔚(访问人次:1517)

Framinghan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学说,最初认定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和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明显因果关系,目前对心血管致病机理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史、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缺乏、肥胖和精神压力等10种。除了前三项无法改变的因素

外,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降低其他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病的自我保健包括疾病常识、心理保健和健康锻炼。

疾病常识应了解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或血压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增加“中风”或心梗的危险。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发生全身性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对心血管的影响也相当大,有证据表明总胆固醇水平<160mg/dl、160~199mg/dl和>200mg/dl三种状态时,对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为

1.35、2.43和2.76。如果采取积极的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大动脉硬化程度,改善血管弹性,并使高血压易于控制。糖尿病目前有逐渐增多趋势,约有70%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应予以足够重视。持续血糖升高会引起全身所有蛋白质糖化,导致自由基增多损伤细胞分子

结构,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血管栓塞。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患,病程较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对生活质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保健包括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真诚诚实的工作作风和和睦宽容的人际关系,切忌焦躁、紧张、猜疑、恐惧、愤怒和悲观。妥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过度脑力紧张,保证足够睡眠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有利于神经和血液循环功能,增强与

疾病作斗争的决心与信心。

目前认为,中等量的体力活动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锻炼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如果操之过急,超出自己的适应能力,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发生主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为原则。运动方式则要强调呼吸运动,例如轻快的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打网球。这些运动方式会对心肺系统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改善心肺的健

康状况。

70~80年代,美国和欧洲开始了许多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

率的社区试验,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区内居民采取合适的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应当借鉴其经验,重视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将其作为医院工作的补充和延伸,进行有效的疾病监测和适当的预防性治疗,开展心理咨询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综述 篇3

这一事件主要是与大动脉的损伤有关。

1 国内外心脑血管事件与高血压之间关系的研究

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 脉压 (Pulse Pressure, PP) 介于30~40mm Hg, 国内外研究报道:血压水平升高, 会伴随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升高, 而且脉压 (PP) 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Frankin[1]称, PP每递增10mm Hg, 心脑血管总的死亡风险增加10%。Vaccarino[2]报道血压在超过正常血压值10mm Hg时, 心血管病 (CVD) 发病危险增加

1 倍, 当血压增加到140~149/90~94mm Hg时, CVD危险增加2倍, 当血压在180/110mm Hg以上时, CVD发病危险增加10倍。

汪克纯[3]研究称单次测血压对于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可靠性也很高。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中, Mosley[4]研究发现PP的预测作用大于收缩压和舒张压。郭进[5]通过临床对比, 研究了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的次终点事件与EH及PP间的相互关系, 表明:只有高血压病患者 (尤其高血压病患者) 的PP独立于其它血压指标与心肌梗死相关, 当PP>70mm Hg时, 发生心肌梗死的频率明显增加;非高血压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肌梗死时, PP范围不同。

2 心脑血管事件与高血压之间关系的原因

正常血压时血管中压力波从主动脉、外周传输动脉传递到各个反射点及返回到心脏或者到达中央主动脉的时相是在非舒张期, 而由于老龄及重复的循环应力的作用, 血管壁的弹性、顺应性下降, 血管中脉搏波的传递速度增大, 这一过程缩短, 反射波到达中央主动脉的时相是在收缩期, 因此升高了中央SBP, 加宽了PP。倪永斌[6]和Verdecchia[7]认为PP增加是反映大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 PP在评价血管硬化方面更具优越性。脉压可更敏感预测病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王富文[8]研究认为PP增大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宽PP增加了动脉血管的牵拉, 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 加快管壁弹力纤维的疲劳和断裂, 促进动脉瘤的发生并最终导致破裂, 促进内膜损伤, 并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事件。

高血压时血管壁除了厚度增加外, 管壁的张力增加和弹性下降, 血管壁的可膨胀性不能随着血压增高而相应改变外, 反映出来的是PP的改变, 而PP是反映动脉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吸烟、衰老等多种危险因素都可以引起PP的增大。

3 总结

宽PP的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宽PP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可作为反映血管硬度改变及作为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一

参考文献

[1]Frankin S, Khan S, Wong N, et al.Is pulse pressure useful in predicting risk for coronary hear disease-The Fram inghalm Heart Study[J].Cireulation, 1999, 100 (4) :354~360.

[2]Vaccarino V, Holfold TR, Krumholz HM, et al.Pressure and risk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J].Am Coil Carliol, 2000, 36 (1) :130~138.

[3]汪克纯, 李家富.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6, 4 (6) :469~471.

[4]Mosley WJ2nd, Greenland P, Garside DB, et a1.Predictive utility of pulse pressure and other blood pressure measures for cardiovascu-lar outcomes[J].Hypertension, 2007, 50 (5) :161~162.

[5]郭进.高血压病及脉压与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J].广西医学, 2004, 26 (1) :33~35.

[6]倪永斌, 李翠兰.血管病变研究新视角-动脉硬度、脉搏波和脉压[J].心血管病学, 2007, 28 (1) :22~24.

[7]Verdecchia P, Schillaci G, Reboldi G, et al.Different prognostic im-pact of24-hour mean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p ressure on strok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 2001, 103 (21) :579~2584.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篇4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健康身体的重要指标,科学实验证明,25岁~55岁之间的人,每天早上5点~7点间起床因为这个时候最适合中年人的体质,这个时间段起床可以将血液的粘稠度降到最低。晚上9点~11点之间休息,可以充分保障身体各个机能有效地自行调理,对一天以来的身体欠缺(比如一天当中的营养进食不足)进行修复。55岁以后的老年人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就可以了,每天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足以调理自身机能。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多加运动。多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运动不分年龄,因人而异,建议大家多多晨练,跑跑步,多呼吸新鲜空气,晚饭后不要坐着,出去散散步,平衡一下良好的心态,舒缓一下不平的情绪。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多食鱼类和富含精氨酸的食物。精氨酸补肾填精有助于补充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的形成。而鱼类则富含甲硫氨酸、黄牛氨酸等优质蛋白,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减少血液脂肪沉淀。海参、泥鳅、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籽的都是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多食有益。

进补要适当。我国中医素来就有冬季进补的说法,冬季本来运动就少,再加上冬季的饮食丰盛,进补的药酒等,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个人建议,养生保健要依据个人体质进行,不可盲目进补。

缺氧与心脑血管疾病 篇5

关键词:高温,气象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气温等气象因素在人类健康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当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 其与气温的关系更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Medina-Ramón等[1]在有关气温, 极端气温对美国50个城市病死率影响的研究中指出, 5~9月极端气温对心肌梗死的影响表现为极端气温使当日, 延后1天和延后2天的累计病死率分别增加:1.24% (95%CI:1.57%~4.73%) , 4.68% (95%CI:1.56%~7.89%) , 4.37% (95%CI:0.15%~8.78%) , 这一结果提示夏季的最高气温是能够较敏感地反映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指标之一。本研究拟利用石家庄市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 采用病例交叉设计初步探讨日最高气温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

1 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和资料来源

选择石家庄地区为研究地区。2009年至2011年石家庄市死亡病历资料及人口资料由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2009年至2011年气象资料 (包括日最高气温, 日平均气温, 日均气压, 日平均湿度等) 来自于河北省气象局。大气污染物数据二氧化硫 (SO2) , 二氧化氮 (NO2) ,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PM10) , 日平均浓度是根据API指数换算所得。由气象局环境监测中心提供。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向回顾性病例交叉设计, 将全年气温按照河北地区的常见分法分为春季 (3~5月) 、夏季 (6~8月) 、秋季 (9~11月) 、冬季 (12~2月) 4个阶段, 分析各个季节日最高气温对心脑血管死亡的影响。同时, 考虑到最高气温的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 分别观察滞后0~3d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变化。本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的分析方法, 以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作为权重, 利用SPSS13.0中的COX回归模块进行拟合, 考虑到各种污染物如SO2、NO2、PM10,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将SO2、NO2、PM10作为控制变量与待研究变量一起选入模型, 比较单气象因素和多气象因素条件下, 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在病例期与对照期日最高气温暴露的OR值, 进而探讨日最高气温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

2 结果

2.1 不同季节每日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频率分布

表1所示, 在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石家庄市心血管疾病总死亡人数为3824例, 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总死亡人数分别为784、1365、695、980例;日平均死亡人数分别为9.13、11.24、8.68、9.46例;研究期间, 石家庄市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日平均最高气温为19.86、32.82、21.15、4.09℃, 且4个季节日平均最高气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明将最高气温按照季节分层分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2 不同季节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物日平均浓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 春季日最高气温与NO2、PM10之间存在正相关 (P<0.05) 、与SO2之间存在负相关 (P<0.05) ;夏季日最高气温与PM10、NO2之间存在正相关 (P<0.05) , 与SO2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秋季日最高气温与SO2之间存在负相关 (P<0.05) , 与PM10、NO2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冬季日最高气温与SO2、PM10、NO2之间均存在正相关 (P<0.05) 。日最高气温与其他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为, 春、夏、秋、冬季日最高气温与日均气压之间均存在负相关 (P<0.05) , 与风速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春季日最高气温与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P<0.05) ;夏季日最高气温与相对湿度之间存在负相关 (P<0.05) ;秋季日最高气温与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P<0.05) ;冬季日最高气温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在控制各个污染物对结果影响的条件下, 通过多气象因素模型探讨最高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

2.3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日最高气温和心脑血管疾病逐日病死率呈线性相关, 进行Logistic回归拟合, 如表3所示。在控制NO2, SO2影响下, 近三年来夏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 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10.9% (OR=1.097, 95%CI1.199~1.13) ~11.2% (OR=1.127, 95%CI1.139) , 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冬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 心脑血管病病死率下降1% (OR=0.991, 95%CI0.957~0.998) ~4% (OR=0.956, 95%CI0.943~0.986) , 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在夏季, 日最高气温的增加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 而冬季日最高气温的增加反而是一种保护性因素, 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

在春季和夏季, 日最高气温的增加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一个危险性因素;而秋季和冬季, 日最高气温的增加反而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 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为, 同时控制相对湿度、日均气压和平均风速条件下, 春、夏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分别增加17.3% (OR=1.173, 95%CI:1.149~1.197) 和4.2% (OR=1.042, 95%, CI:1.011~1.074) ;而秋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反而下降25% (OR=0.750, 95%CI:0.727~0.773) , 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 国内外关于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关系研究的结果大致可以归纳为, 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或病死率之间存在“U”、“V”或“J”型关系, 即当气温低于或高于某一临界温度时, 随着温度的降低或升高,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升高[2,3,4,5]。在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机制方面, 人的体温是通过机体调节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而实现的。而病人及体质弱的人群的温度调节能力和温度敏感性均较差, 这就使维持身体正常体温的能力降低, 异致暴露于高温或低温中的危险增加, 而且患有心脑血管病或循环系统有障碍的人群, 夏季高温使他们的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 感受“热压迫”, 增加死亡的危险。所以炎热天气往往导致超额死亡, 表明炎热使原已受损的系统的负荷增加, 是促成死亡的一种外因。本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2,3,4,5,6]基本一致。本研究采用按季节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 病例交叉设计作为一种自身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 成功控制了与个体特征有关的混杂因素, 如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及营养状况等。由于春、夏、秋、冬季的日均最高气温有所不同,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按季节分层, 能够较好地控制日最高气温在不同季节范围的聚集性, 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Medina-Ramon M, Schwartz J.Temperature, temperature extremes, and mortalityza study of acclimatization and effect modification in 50US cities[J].Occup Environ Med, 2007, 64 (7) :827-833.

[2]Goncalvesa FLT, Braun S.Influences of the weather and air pollution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Sao Paulo[J].Environ Res, 2007, 104 (2) :275-281.

[3]Michelozzi P, Manuela DS, Accetta G.Temperature and summer mortality:geographic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four Italian city[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06, 60 (1) :417-423.

[4]刘芳, 张金良, 陆晨, 等.北京地区气温与急性冠心病的时间序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2 (4) :252-255.

[5]刘芳, 张金良, 陆晨, 等.北京地区气温与脑卒中的时间序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11) :962-966.

血管激素睾酮与心血管疾病 篇6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机制复杂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性疾病, 其特征是炎症因子和脂质聚集在血管壁的内膜层, 随着脂质沉积最终可导致动脉狭窄, 血流速度减慢和血压升高, 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受到破坏。如果减少血管扩张反应, 增强血管收缩, 限制冠脉血流动力, 则会导致血管痉挛, 使原本病变血管管腔更加狭窄, 加重临床症状, 发作持续时间也会延长。

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都会损伤血管壁, 使老化的血管失去自我保护作用, 在主动脉和主要的大动脉中都存在这种顺应性的改变[2]。血管丧失顺应性是心血管风险的决定因素, 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睾酮水平逐步下降、男性衰老、血管反应性减低和血管炎症都与老化本身有关[3]。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发病率呈高度负相关, 且与年龄无关。有人口学研究结果表明, 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增加与低睾酮水平相关。 现在有些证据甚至表明, 睾丸激素水平低, 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事实上, 低睾酮水平和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的因果关系目前并不清楚, Araujo等[4]提出低睾酮水平只是健康状况不佳的一个预警信号。最近一项以瑞典老年男性为对象的前瞻性研究, 通过5年的随访观察, 内源性睾酮水平可作为预测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因子。这进一步表明睾酮是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性激素, 中老年男性的高睾酮激素水平预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

ADT治疗前列腺癌增加冠心病、糖尿病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顾问Levine等[5]指出这一理论强有力证实睾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中, 超过4000名接受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随机分成8组, Nguyen等[6]发现使用雄性激素并未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但这些实验的设计存在一些缺陷, 并未按照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合并症而进行分层, 且接受ADT治疗持续时间较短, 研究目的并非揭示ADT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睾酮替代疗法 ( TRT) 即补充睾酮实现正常的生理睾酮浓度, 已被证明可以减少中央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改善脂质代谢 ( 特别是降胆固醇) 、凝血及血管功能障碍。 睾酮产生这些效应的确切机制仍然未知。有一些研究报道结果具有争议性, 目前缺少长期随访观察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事实上, 最终证实睾酮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因果关系的办法是进行5年的临床试验。许多动物研究支持睾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通过阉割加速主动脉斑块积聚的方法可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7]。在这些动物中, 补充睾酮显著减少血小板聚集, 表明了睾酮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直接作用。

1睾酮与血管功能

已经证实男性的睾酮水平和高血压之间呈负相关。在巴尔的摩纵向老龄化研究中, 通过评估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和舒张末期直径以及肱动脉血压, 证明血清睾酮水平是一个独立的、负向预测动脉僵硬度的指标[8]。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脉压、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和总胆固醇后, 这种联系依然存在。同样, 在对老年男性横断面回顾性研究中发现, 游离血清睾酮水平与血管硬化度呈负相关[9]。 进一步的研究证明接受ADT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可以测量脉搏波的速度作为3月内血管僵硬程度的指标。睾丸激素水平低会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 ED) , 这可能与阴茎动脉血流受损、血管反应性下降有关。众所周知, ED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ED可以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发临床表现, 可以预测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这些证据表明, 低于正常水平的睾酮对血管动力学及血管的反应性有负性作用。

最早应用睾酮治疗男性冠心病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有报道睾酮不仅可以改善男性患者心绞痛症状, 对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的间歇性跛行也颇有益处[10]。 之后大多数临床试验也得到相似的结论, 睾酮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 改善心绞痛、ED症状。基于这些结果, 人们推论睾酮可能是通过直接扩张血管而产生效应。

1977年进行了一项为期3月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1], 接受睾酮治疗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病例组, 每周注射治疗剂量的环戊丙酸睾酮以维持正常血清睾酮水平 ( 3月内总睾酮增加至5. 2 nmol/L) , 治疗4 ~ 8周后, 这些病人心电图ST段改变 ( 抬高或压低) 的总和发生降低。研究显示同安慰剂组相比, 病例组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 ST段压低1 mm所需的时间明显长于安慰剂组。 Mathur等[12]证实, 这一效应尤其在雄激素减少者更加明显, 长期接受激素治疗, 获益更多。

在一项研究中, 研究者向男性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内注射高浓度睾酮, 使得运动引起心肌缺血所需的时间增加, 这一结果使得睾酮治疗心肌缺血的急性效应得以证实[13]。

1. 1对离体血管的作用Malkin等[14]的研究发现, 在离体皮下阻力动脉试验中, 相对于治疗过的患者, 男性雄激素缺乏的患者大剂量的睾丸激素治疗3月后增加对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反应, 并降低乙酰胆碱和硝普钠扩张反应。

Ceballos等[15]将离体的雄性大鼠冠状动脉暴露于生理浓度的睾酮中, 显现出减弱腺苷诱导的血管扩张作用。同样, Teoh等[16]报道, 在离体猪冠状动脉环中生理水平的睾酮可以强化由内皮素-1、5-羟色胺、 U46619和氯化钾诱导的缩血管反应。然而在这项离体试验研究中, 未进行性别选择, 因此无法知晓睾酮的缩血管反应是否是性别依赖的。

1. 2睾酮作用的血管机制确切的睾酮调节血管反应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实验性动物研究表明, 睾酮作用于非依赖于内皮的各种血管床, 包括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髂动脉、肾动脉和股动脉, 通过快速的非基因组机制诱导血管舒张作用[17]。相比之下, 其他研究表明, 在内皮剥脱的大鼠肠系膜动脉, 睾酮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抑制; 在采用内皮剥脱的离体人肺动脉所做的实验中, 睾酮引起血管舒张的功能敏感性亦降低[18]。内皮细胞在睾酮诱导的血管舒张中的作用差异, 可能与研究设计中的各种差异有关: 睾酮浓度不同、急性或慢性接触, 血管床以及预收缩剂的不同均影响实验的结果。

1. 3离子通道的调节有几项研究阐述了睾酮潜在扩张血管作用的关键机制, 睾酮影响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功能, 使钾离子通道开放和 ( 或) 钙离子通道失活。在用5- 羟色胺或组胺或氯化钾预收缩的人类脐动脉, 睾酮的扩血管作用部分由电压敏感的钾通道和钙离子激活的钾通道的激活来介导[19]。这项研究支持早年的动物研究结论, 在大鼠肠系膜动脉床、兔冠状动脉和大鼠主动脉中, 睾酮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主要是通过钾离子通道介导。

1. 4一氧化氮 ( NO) 除了证据充分的离子通道调节, 睾酮也可以通过NO的释放来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睾酮通过芳香酶直接代谢为雌二醇, 而芳香酶可以刺激NO释放。 NO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可以由一氧化氮合酶合成, 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扩张剂。在其他组织中, NO诱导的血管舒张往往是高血压和心绞痛的治疗靶点[20]。

2睾酮和血管炎症

现在普遍认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病理过程。雄激素的抗炎机制很早就已经被认识, 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表明性激素和炎症标志物二者之间的一致性。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 ( 或) 性腺功能减退患者中, 一些促炎症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 ( IL) -1β, IL-6,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 高敏CRP] 和血清睾酮水平呈负相关。 此外, Nettleship等[21]发现循环IL-1β 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负荷水平之间的关联, 并发现高浓度IL-1β 的患者其内源性睾酮水平也较低。此外, 有报道显示, TRT可以降低男性冠心病合并性腺机能减退的患者TNFα 和提高循环中的抗炎物质消炎IL 10。研究表明, 将性腺功能减退的男性使用睾酮治疗30周至体内睾酮水平正常化后, 与安慰剂组相比, 循环CRP、 IL1β 和TNFα 显著减少, IL-6也有降低的趋势[22]。

3睾酮和心血管安全

自1939年以来TRT就一直作为治疗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的方法, 然而, 很多对临床试验进行的系统性Meta分析表明, 目前并没有发现TRT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或死亡风险的依据。用来探讨TRT对老年男性无力感影响的TOM研究[23], 由于心血管事件风险在接受睾酮治疗 ( 100 mg /d) 患者中的增加而提前终止。类似的一项试验采用了传统的睾酮剂量 ( 50 mg /d) 治疗老年男性无力症, 结果发现在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心血管事件没有任何差异。目前, 有关导致睾酮治疗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可能性机制尚存许多未知领域。

4小结

睾酮对人体血管功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可能依赖于基础雄激素水平和 ( 或) 疾病状态。虽然目前仍不甚明确, 但大多数研究表明, 睾酮可能通过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机制, 在生理和超生理浓度下作用于各级血管床, 显示出急性和慢性血管扩张作用。此外, 睾丸激素也可能长期调节血管对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 恢复睾酮缺乏男性患者的血管功能。

缺氧与心脑血管疾病 篇7

1 合理营养对心脑血管疾患者有重要意义

1.1 饮食要适量

饮食因人而异, 过饱会增加胃肠负担, 使血液集中到肠胃, 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处于相对呈缺血状态, 而突发心脑血管疾病;不足则机体得不到营养。因此要注意饮食调节。

1.2 注意饮食卫生

软硬、冷热适宜, 老年人胃肠功能降低, 饮食稍有不慎, 易发生胃肠疾病, 导致合并症发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进食, 每日三餐, 半流食每日5~6次。

1.3 戒烟、忌酒

吸烟会使脂肪积聚, 血管收缩, 减慢血液及养份循环, 最终导致血管壁变厚, 诱发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 因此应说服患者戒烟。乙醇可导致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甚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心脑血管疾患者要忌酒。

1.4 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纤维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谷类食物的胚乳中含有的维生素是一种抗氧化剂, 在人体抗氧化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还可调节血糖, 有助预防糖尿病, 又可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 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 起到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可食用粗杂粮、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等。可多食鱼,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 能够预防动脉硬化, 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1.5 在用药治疗期间, 对消化不良的患者要忌生、冷食物, 忌食油腻、坚果, 包括动物油脂、油煎、炸烤的食物及瓜子等硬食品, 这类食物入胃后难以消化。忌食辛辣发物类食品, 如虾、蟹等产品。

2 保持情绪稳定对心脑血管疾患者有重要意义

心脑血管疾患者由于血管腔狭窄, 血流速度较慢, 所以供氧不足, 当心情起伏比较大时, 血流适度加快, 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 而血管壁无法承受的时候, 会出现血管破裂。因此, 在情绪有较大波动后、饱餐后, 若突然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或胸区疼痛、大汗淋漓、头痛、头晕甚至牙痛、背部放射性疼痛, 应及时就诊。因此, 应长期保持一个平稳心态, 使血管承受的压力无太大变化, 同时进行治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高血压、有过脑出血史和心梗的患者尤为重要。

3 适当运动对心脑血管疾患者有重要意义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旺盛的精力, 需要经常运动, 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 每次30~40 min, 或1周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运动, 每次30 min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也许会感到疲劳, 运动后会更加疲劳, 这正说明机体需要调整, 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慢慢适应, 经常运动, 肌肉的萎缩和力量的减弱可推迟10~20年, 血压可保持正常水平。运动还能推迟细胞老化, 促进胃肠蠕动, 帮助废物排出。还可控制体质量。防止肥胖。

4 保持大便通畅对心脑血管疾患者有重要意义

4.1 便秘的危害

便秘不仅会引起肛周疾病如痔疮、腹疝、肛裂等问题, 长期便秘大便会积于肠道, 有毒物质重新吸收入肝脏, 会加重肝脏负担, 损害肝脏功能。便秘本身并无致命危险, 但在排便时若用力过猛, 会使血压比平常高, 机体耗氧量增加, 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脑卒中猝死等。

4.2 如何缓解便秘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关键的, 最好每天早晨起床后在厕所蹲一会, 有意识培养按时排便的习惯。 (2) 养成早晨饮水的习惯, 起床后喝一杯开水或蜂蜜水, 有利于排便。 (3) 可进食一些杂粮、蔬菜、谷物皮, 其中含有的纤维素较多, 对肠道有刺激作用, 有利于纠正便秘。 (4) 加强锻炼, 尤其是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 可以增进血液循环, 增强肌张力, 刺激肠壁蠕动, 加快粪便通过肠道。也可做腹部按摩, 每天睡前、起床前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6圈。

5 加强心理护理对心脑血管疾患者有重要意义

加强生活和思想解释工作, 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 消除其紧张、恐惧感,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6 定期做体检对心脑血管疾患者有重要意义

体检是为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尤其要注意心脑血管疾患者的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 若有问题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或食疗调整。

7 小结

心脑血管疾病也属于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不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仅依赖药物治疗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笔者通过近年对社区人群采用包含以上内容的健康教育[3], 激活了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潜在的内动力和健康信念, 使其转变为显形的健康行为, 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健康行为逐渐被人们接受, 从而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摘要:现今社会众多因素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本文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主要是组织社区人员通过饮食、情绪、运动等多方面进行定期培训, 使心脑血管疾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双丽.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 :54-56.

[2]马国义.社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6) :140-140.

缺氧与心脑血管疾病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2009年在我院参加体检的老年人共580例(设为I组),其中男性500例,女性80例,年龄在60~92岁,平均(75.4±0.35)岁。按年龄分为A组:60~69岁;B组:70~79岁;C组:≥80岁;非老年组(设为Ⅱ组)为450例,其中男性346例,女性104例,年龄50~59岁,平均(54.65±0.35)岁,各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全部受检者均测身高、体重、血压,抽血查空腹血糖(FBG)、血脂、肾功能、餐后2h血糖(2hPG)、心电图、心脏彩超,并询问高血压(HP)、冠心病(CHD)、脑卒中、糖尿病、血脂异常、原发性肾脏疾病等病史。MS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1)BMI≥25.0kg/m2;(2)FBG≥6.6mmol/L及(或)2hPG≥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的患者;(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mmHg(1mmHg=0.133kPa),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治疗的患者;(4)甘油三酯(TG)≥1.7mmol/L,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mmol/L;具备以上4项或其中3项的患者[3]。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具有典型心绞痛、心电图示缺血性ST段下降、T波倒置,或有心肌梗死病史;无症状者心电图呈缺血性ST段下降、T波倒置,或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

1.3 统计方法

对体检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 老年组(Ⅰ组)患病情况

老年组MS患病率达35%,高血压患病率达54%,肥胖达42.9%,血脂异常达35%,高血糖达35%;随年龄的增大,MS、HP、肥胖及高血糖的患病率逐渐升高(≥80岁者除外),见表1。

注:老年各组分别与Ⅱ组比较P<0.01。

2.2 MS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174例老年MS患者各组分析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其次为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空腹及餐后血糖升高);174例老年MS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中冠心病(CHD)患病率最高(29.3%),脑卒中最低(7.5%);随着年龄增大,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肥胖及血脂异常无规律改变。老年MS患者中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患者,提示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与MS密切相关。见表2、3。

注:Ⅰ组与Ⅱ组比较P<0.01。

注:MS组与非MS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十年来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倍,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使代谢综合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对60岁以上老年MS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分析,显示≥60岁老年人MS患病率为30%,而MS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54%,肥胖为42.9%,血脂异常为35%,高血糖为35%;这与国内相关报道[4,5]一致;本资料还显示174例老年MS患者中,CHD患病率29.3%,脑卒中患病率7.5%,提示MS与CHD、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这与国外资料[6]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所致[7],它促使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直接损害内皮细胞,造成动脉壁破坏,直接刺激动脉内膜下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导致了上述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老年人群要重视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发生,改变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和控制上述疾病,从而降低MS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老年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以及分布情况及合并心脑血管病的状况。方法:对580例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按年龄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60~69岁,B组70~79岁,C组≥80岁,同时有150例非老年人(<60岁)为Ⅱ组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中冠心病(CHD)、高血压(HP)、肥胖及血脂异常情况。结果:老年组Ⅰ组(A+B+C组)中MS的患病率为30%,非老年组(Ⅱ组)为16%;老年组HP的患病率为54%,肥胖为42.9%,血脂异常为35%,高血糖为35%;老年组174例MS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91.3%,肥胖为83.3%,血脂异常为74%,高血糖为71%。MS患者中CHD、脑卒中等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受检者。结论:MS的高患病率预示心脑血管病患病率的增加。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肥胖症,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杨菊贤,殷兆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预防分级[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1):10-13.

[2]赵航,刘锋.老年干部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J].实用老年医学,2007,(4):255-257.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4]陈蕾,贾伟平,陆俊茜,等.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流行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909-912.

[5]贾伟平,项坤三,陈蕾,等.两种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在上海地区人群中应用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7):534-538.

[6]Lakka HM,Laaksonen DE,Lakka TA,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ot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men[J].JAMA,2002,288(21):2709-2716.

缺氧与心脑血管疾病 篇9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其中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2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患者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25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各种健康指导与预防干预[1]。这12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为86岁,平均年龄为(67±5.89)岁;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所患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病例纳入标准:经确诊为心血管疾病或脑血管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50例;1周内未进行重大手术治疗;病情尚在可控制阶段。病例排除标准:病情已十分危急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1周内进行过重大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对心脑血管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与预防保健工作。两组患者在出院前,我院医护人员对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作息习惯、治疗成效、服药状态、饮食习惯、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每项内容满分为10分,由患者进行打分评比,根据调查结果对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我院医护人员针对对照组6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常规的系统化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时经过专业检查,患者的病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我院医护人员在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性,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该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患者出院时经过专业检查,患者的病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一些患者已经痊愈。由于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指导工作十分重要.

2 结果

2.1 心血管患者调查结果:

两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心理状态、作息习惯、治疗成效、服药状态、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见表1。

2.2 脑血管患者调查结果:

观察组脑血管患者在心理状态、作息习惯、治疗成效、服药状态以及对治疗整体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而两组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质量,心脑血管疾病是可以互相进行影响的,心脏病可以引起心胸综合征,脑卒中可能引起脑心综合征,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是共同发生的[6,7]。但若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在患病后进行合理用药,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命治疗。

从我院的调查结果来看,患者在接受相关的预防保健,健康指导之后,明显提升了患者对该病的科学认识,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自觉性,对医院治疗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得到认可,让医患双管获得了双赢。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机制、治疗法则、预防策略、保健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科学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自身的临床症状,及时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比较显著的改变了患者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提高了心脑血管的治愈率,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比较良好的条件。并且,患者在接受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的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效果也表示十分满意。因此在临床医护人员应该进一步强化对预防保健与健康指导工作的重视,合理地将其应用到对心血管疾病易发人群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张新娟,刘霞,何青秀,等.刍议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的临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76-477.

[2]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3]曾力.老年心血管患者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与用药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5):87-87.

[4]兰云霞,孙晓燕,张俊玲,等.出院后健康指导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30-32.

[5]谢家媛,杨贵芝.在心血管疾病病人康复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0):201-201.

[6]王建玉.中青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22(5):5-12.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口才下一篇:陕西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