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

2024-07-01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共12篇)

篇1: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

你知道吗?调查表明,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以及与之相关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病率高,而且危害大。其中特别是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三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有患者1.6亿,但知晓率只30.2%,治疗率仅20%,控制率低至6.1%。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的“三高”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高血压是引起各种心血管病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危险性就升高30%。

而降血压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收缩压下降10~12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即能减少42%的中风率和20~25%的冠心病发病率。肥胖、烟酒、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生活方式调整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延缓其发展,而且生活方式的调整还是药物治疗的重要基础。防治心血管病的生活方式调整可概括为“均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胸开朗,生活规律,正规用药”,也可称之为心血管保健措施的“六诀方针”。

一、戒烟限酒

1.限制饮酒:高血压应戒酒,因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男性如饮酒应20~30克酒精/天(40度白酒1两),女性10~15克/天(半两)。

2.彻底戒烟: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吸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等。简言之,吸烟百害无一益,因此应立即彻底戒烟。

二、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于保持理想体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还有助于降低血压。不过,应注意做有氧运动,不觉辛苦为度,如每天30~45分钟的慢跑,每周数天。从保健角度看,缺氧运动对身体有害。已患有心血管病者不要做竟技性运动。

三、心胸开朗

乐观能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易使人们经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状态,而导致心身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健康的心境。人应奋斗,但不要太在意成败,最好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来对待成败。

四、正规用药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均应专科正规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千万不要只吃中成药就了事,千万不要乱投“游医”,否则吃亏的是自己!要相信科学!不相信科学是最可怜的“无知”,是最大的“可悲”。

服药应规律和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阿斯匹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应提倡广泛使用。患有冠心病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含服。前胸压榨样疼痛20分钟不缓解者应立即到医院心血管科就诊,以防急性心肌梗死延误治疗。

五、生活规律

保持规律的生活是机体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规律和睡眠规律。吃饭有一餐没一餐,一餐饱一餐饿,经常熬夜熬通宵,接着连睡一两天,这样生活的人不患病才怪!工作和生活作息时间尽可能规律,有午睡习惯者如有条件最好适当午休。

六、均衡膳食

均衡膳食就是要求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食盐摄入量。

1.减少钠盐:成人每天5~6克钠盐即可满足正常需要。注意减少烹调用盐,少用酱油,少吃咸菜及盐腌食品。也可用低钠盐、健康保健盐。“限盐”就是要求每日钠盐摄入量在6~8克以下。

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适度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入钠盐由200mmol即4600mg减至100mmol即2300mg)能使收缩压降低约5mmHg,舒张压降低约2~3mmHg。即便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限制钠盐摄入通常也能加强药物的作用。

2.吃多少?一般吃七或八成饱为宜。每日三餐均衡,不可一餐过饱,一餐不足,尤其要注意早餐不可不吃,晚餐不可过饱。最好使体重指数(简称为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和身高的单位分别为公斤和米)保持在20~24。

总热量要合理分配,大概脂肪占25%,蛋白质占20%,碳水化合物占55%。如果原来超重或肥胖,则应减重。减少热卡、膳食平衡、增加运动,都有助于减轻体重。减轻体重能降低血压,同时还能改善血糖和血脂。体重每减轻1kg,能使平均动脉压降低约1mmHg。依据当前的研究结果,控制体重对轻、中度的高血压有效。部分食欲抑制剂可能使血压升高,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来“减肥”时必须特别小心。

3.吃什么?主食米面之外,适当搭配杂粮及豆类。

①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饮含糖饮料。

②注意补充钾和钙:含钾和钙较多的日常食品有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花生、核桃仁。③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少吃或不吃肥肉,可吃瘦肉、禽类、鱼类;少吃动物内脏(肝、肾、脑等);奶制品不限,鸡蛋1天1个没问题,如果有高胆固醇血症,最好少吃蛋黄。“限脂”就是要求总脂<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

总之,心血管保健措施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具体的方法是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最好从幼年就开始,长期保持。保健重在理解,贵在坚持,不是搞一阵子而是搞一辈子。

官坡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篇2: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

心血管疾病营养防治培训小结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其中有些疾病。如高血压病和低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与营养因素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神经因素也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当我们的身体承受很大的压力,并且这个压力持续存在的时候,血液中钠和水分的保存就会越多,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就越大,所以长期积压没有发泄的情绪是产生高血压的一个原因。在心理治疗时,情绪一旦得到发泄,血压便会较低。因此,如果高血压在药物治疗和食疗效果不好时,则应让病人作心理治疗。

篇3: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1 护理措施

我们将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中的护理工作分为三期来进行。

1.1 Ⅰ期护理

Ⅰ期护理是对高危人群的护理,其目的是减少发病。

1.1.1 普及预防知识:

举办脑血管疾病护理讲座,普及预防护理知识,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推广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1.1.2 坚持经常性的咨询活动,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走访:

已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卫生教育,自我保健,控制血压、体重,改变饮食习惯等,能最积极有效地预防高危人群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1.2 Ⅱ期护理

Ⅱ期护理是对疾病发生后的护理,目的在于配合治疗减轻症状。

1.2.1 综合判断

简单归纳为:一叫:呼叫病人以观察意识;二摸:摸脉搏和头部有无外伤;三看:看躺的姿势判断有无肢体瘫痪,看瞳孔是否等大判断病情危重程度。

1.2.2 应急护理

脑血管病发病初期必须注意: (1) 保持安静,减少刺激,严禁摇动病人;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扣,领带,取下假牙防止脱落; (3) 禁食1~3日; (4) 观察血压,必要时静脉输液脱水降颅压; (5) 头部放置冰袋; (6) 就近就医,不宜长途运送,搬动时三人同时抬头肩部,腰臀部及下肢。

1.2.3 病区护理

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并针对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整体化护理。

1.3 Ⅲ期护理

Ⅲ期护理是对瘫痪病人的护理,目的是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对卧床不起的脑血管病病人进行家庭随访与康复指导,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3.1 环境与物品的准备

包括房间的温湿度,空气的流通,病人常规用品,特殊训练中使用的简单器材等。

1.3.2 病情观察

除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瞳孔变化外,需注意观察与评价障碍者失去哪些功能,尚残存哪些功能,才能有利于护理方案的制定和训练后成效的对照。

1.3.3心理护理

情绪消沉影响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我们注意把握康复期病人的心理状态,注重心理康复的主导作用,使心理康复成为全面康复的枢纽,使病人面对现实,具有培养自身能力的愿望,配合适当的机能训练和指导,从而产生理想效果。

1.3.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主要预防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感染,以及褥疮、外伤、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1.3.5 功能训练

早期进行肢体和语言功能的强化训练,使病人达到全面康复的效果,急性期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并作被动运动,训练时从半卧位-坐位-起坐-起立-步行-日常动作-精细动作训练。在语言训练中亦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做好语言交流的引导。

1.3.6 饮食护理

清淡饮食,低脂、低盐、合理控制热量,对康复和预防脑血管病再发有现实意义。

2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脑血管疾病的自然人口发病率为每年109.7/10万至187.0/10万,且大约有20%~30%的第一次发病的病人在3~5年内复发,近年来还有年轻化和上升的趋势。病后如得不到早期、科学、合理的护理及康复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1 缺血性脑血管病

因脑部供血障碍而造成局灶性损害,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 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为微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局灶性小梗塞,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24h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2) 脑血栓形成。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3) 脑栓塞,因脑外血凝块(血栓碎块)或空气、脂肪、寄生虫卵等,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急性栓塞,形成局灶性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青壮年患者,其瓣膜赘生物脱落成为栓子,造成脑栓塞。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头颅CT检查可见低密度的梗塞灶,TIA时可能正常,也可见腔隙性低密度梗塞灶。治疗原则为应用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

2.2 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以下两种:

(1) 脑出血。多由于动脉硬化形成的微动脉瘤破裂,形成脑内血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于先天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压力常升高,外观呈粉红色(脑出血)或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可见高密度的血肿影像,周围有水肿带。如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可见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影。治疗原则急性期以降颅压为主,保持酸碱平衡。

篇4: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细说

首要任务是控制好血压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运动猝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脂等。这些疾病的产生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脂、缺乏运动、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高龄、糖尿病、房颤等。而在这当中,高血压应该是最主要的元凶,可以说只要存在高血压,血管就会受到威胁与危害,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受损、脑血管受损、肾脏受损、眼底受损、肢体大血管病变等。然而最可怕的还是高血压的并发症,每一种都有可能置老人于死地。因此,控制好血压是老年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首要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存在着三高、三低、三个误区。三高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个误区即: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科学服药。对这样的情况,老年朋友应该认识到,高血压是过早死亡原因中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可预防因素。其次要搞清楚什么是高血压?所谓高血压是指:非同日、3次静息(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血压均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高血压。正确的测量血压应该秉承:“三同一原则”,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同一侧。这样测量出的血压才有意义。此外还需注意,人的血压存在昼夜波动和季节性波动:白天高于夜间约10%,秋冬高、春夏低;同时,情绪、睡眠、紧张、谈话都可以影响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治疗原则是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重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了多种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要更慎重,不仅关注药物疗效,还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很多老年高血压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不少患者即使没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浮肿、夜尿增多等),甚至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任何肾脏疾病,但他们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很差了。

正确用药治疗高血脂至关重要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心血管疾病的五大危险因素中,除了高血压,高血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隐患。大量证据证明,血胆固醇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密切相关。血脂降低1毫摩尔/升,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性可降低5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俗理解为“坏胆固醇”)每降低1毫摩尔/升,冠心病发生风险下降20%,卒中发生风险下降20%。冠心病患者不论血脂是否增高,降血脂治疗都可使主要血管事件减少25%。总之,积极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并能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也是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由于高脂血症是一个终身疾患,故而正确的用药至关重要。

高脂血症的治疗首先是生活模式的改变:摄入总热卡的严格控制;增加运动;放松情绪;胆固醇高应用他汀类药物:舒降之、力普妥,甘油三酯高应用贝特类药物:力平之等。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可以减量或停药。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调脂药减量往往会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量或停用降脂药。

冠心病治疗关键是及时发现、及时抢救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9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冠心病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95%~99%)。因此,习惯上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义词。老年人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或晚上看电视心情紧张等诱因下,会突然发病。部分患者在无任何明显诱因甚至睡眠状态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时患者可感觉到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亦可伴有其他症状。老年人对心肌缺血缺氧的感觉不典型,有时可能是疼痛以外的另一些感觉,因而可能否认胸痛存在。关键要及时发现,及时抢救。一旦发现老人犯病,有条件应立即吸氧,让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在第一时间联系120救护车转送医院,以免延误进一步抢救。

冠心病的正确预防非常重要,专家指出: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只要平时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此外,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还要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做到了这些,冠心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目前技术已经很成熟,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都能安全治疗。方法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包括: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搭桥术;全动脉血管移植术;杂交心肌血管重建术;内窥镜取大隐静脉、桡动脉;血管吻合装置;激光心肌打孔等。

心血管病预防重于治疗

如果一个患者等到哪天有胸痛再去看病,这是非常遗憾的结局;医生不能只当“坐堂医生”,等患者出现症状再去做支架、溶栓、搭桥。所以,健康在你身边时请关心它、重视它、爱护它、珍惜它;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是基石;定期的体检是疾病的克星;维护心理健康是生活质量的保障。

篇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讲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廖小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阻肺危害知多少

由于肺功能受损,使得病人的呼吸功增加,能量消耗增大。即便坐着或躺着呼吸,这种病人也感觉像挑着担子上山一样。因此,一旦患病,不仅病人自身生活质量降低,且长年用药、氧疗等治疗的花费较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1、吸烟:吸烟是目前公认的慢阻肺已知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被动吸烟,也就是环境中有他人吸烟,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以及慢阻肺的发生。

2、吸入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也就是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和粉尘也会引起慢阻肺。

3、空气污染:长期生活在室外空气受到污染的区域也会导致慢阻肺发病。而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的人,空气污染可以加重病情。

4、呼吸道感染:对于已经罹患慢阻肺者,呼吸道感染是导致疾病急性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加剧病情进展。

三、哪些表现提示您患上慢阻肺

如果您出现了咳嗽、咳痰、气喘、气促等症状,且一个月以上仍无好转迹象,或时好时坏,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老年人就会经常出现的症状而掉以轻心。早期诊断出慢阻肺相当重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或对病程进行干预,可以使病人肺

功能下降程度延缓,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就是慢阻肺的表现。要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您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有慢阻肺危险因素的接触史而考虑慢阻肺的诊断,而确诊则需要进行肺功能的检查。

四、慢阻肺缓解期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改善患者一般状况:慢阻肺患者每因呼吸道感染而症状进一步加重,因此预防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可采取耐寒锻炼或全身运动如步行、登楼、踏车、扩胸运动、广播操、太极拳等。

2、停止吸烟:吸烟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改善肺功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戒烟后咳嗽咳痰减轻,肺功能减损的速度也较戒烟前缓慢。

3、呼吸训练:患者应学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以减少呼吸频率和增加潮气容积。缩唇呼吸用鼻子吸气,由1数到2,吐气时,如吹口哨般地噘起嘴唇后慢慢向前吹气,维持吐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4倍。

4、补充营养:慢阻肺常因呼吸负荷加重,呼吸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增加出现营养不良,其结果是进一步导致呼吸肌肉萎缩无力。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基本代谢速率要较健康人群高。建议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与少量多餐,重视营养素的摄入。

5、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转移因子等。

6、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是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一般使用鼻导管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治疗

(一)戒烟

(二)体育锻炼

(三)改善环境卫生和加强劳动保护

(四)防治感冒

(五)呼吸道的卫生和护理

(六)饮食调护

篇6: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6.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7.其他

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保持心态平衡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2.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3.控制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至理想水平,服用有效调脂药物,控制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异常代谢状态,戒烟。

4.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

5.外科治疗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消除血肿,或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

6.康复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从简单的被动运动开始,逐步做主动运动,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如何预防: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5.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1)血压控制 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可下降90%。

(2)血脂控制 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6.进补要适度

篇7: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习惯

心脑血管疾病与我们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我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习惯有很多,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饮食。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已获得社会的公认。对于此类疾病只靠单纯治疗是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的,也无助于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已受到了高度重视。这其中饮食习惯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熟知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所以饮食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过食肥甘厚味,可使人突然中风偏瘫,也可以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为什么饮食也能引起心脑血管病呢?主要是因为饮食成份的不同可影响人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钠、钙等离子的含量,这些都是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

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习惯最大的原因还是饮食,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要从饮食上去控制。而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可以通过,臧堃堂教授的纯中药保健茶—年青宝消除这些症状。年青宝茶能够溶解氧化酸败的脂肪,减少脂肪堆积,调节血脂,消除大肚腩,营养五脏六腑,恢复系统功能,平衡新陈代谢。

食物中的主要成份是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它们与心脑血管病都有关系。如食物中糖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过多的摄入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又在体内转化为三甘油脂,使血脂升高。长期的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对此应有所限制。而豆制品、牛奶、淡水鱼等,含胆固醇较低,可适当多吃一些。

蛋白质饮食可延缓血管壁弹性减退进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血压,促使钠离子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所以,对蛋白质饮食不必限制。

篇8:心血管疾病的社区防治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心血管病症患者,其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41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2.7岁。64例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病症的诊断标准。同时将6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的基本状况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诊断方法及用药方法;对观察组进行健康知识传授,并实施相应的社区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与管理。同时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含量进行测量记录。

1.2 防治方法

1.2.1 进行健康教育

相关知识宣传:(1)定期组织医院的相关专家,到社区医院进行健康知识传授,以提升患者的信赖度;(2)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宣传。同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指导;(3)在社区内构建俱乐部,使患者的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1.2.2 进行药物指导

用药方法进行合理指导:(1)对于不规范用药,或不用药的患者,需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强调按时、规范用药的重要性;(2)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需对药物的剂量、药效进行紧密观察。同时对患者用药后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与记录。且还需根据患者用药后的具体情况对用药方法进行相应调整。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门对心血管病症治疗效果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患者的社区防治效果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数据应用x±S描述,有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防止效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其防治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得到有效治疗25例(78.1%),有效控制6例(18.8%),治疗无效1例(3.1%);对照组得到有效治疗18例(56.3%),有效控制4例(12.5%),治疗无效10例(31.2%)。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2.2 指标比较

实施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见表2。可以看出,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降低趋势较为明显(P<0.05)。

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心血管病症

心血管病症也可以称为循环系统病症,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病症,其中“三高”是最为典型的致病因素[2]。临床表现包括:(1)心悸,即心跳过快;(2)呼吸困难:其中包括(1)运动型呼吸困难,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2)端坐呼吸,即患者不能平卧;(3)间断性夜间呼吸困难,即心源性哮喘,只有从卧位转变成坐位或站位后,症状才能得到缓解;(4)急性肺水肿;(3)紫绀:患者的黏膜、皮肤呈紫色。由于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增多、血液滞留,致使患者体内含氧量降低[3]。其中包括(1)中心型:即心脏、肺部出现水平紫绀的现象;(2)周边型:即血液的流动速度过慢,部分氧气供应不足,出现紫绀症状;(4)眩晕:是一种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的现象,同时由于患者身体平衡失调,十分容易出现恶心、出汗、血压下降等症状[4];(5)晕厥:由于脑部血液、氧气的含量不足,导致大脑皮层的相关功能出现障碍。其中包括(1)反射性晕厥:由于受到血管迷走刺激,致使心脏功能受到抑制,同时血管出现扩张现象,减少了回心血流的含量,导致脑部的含氧量降低,出现晕厥现象;(2)心源性晕厥:由于心脏血液的输出量突然减少,而出现晕厥现象;(3)脑源性晕厥:由于脑部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障碍,或脑部的神经组织出现病变,而出现晕厥现象[5];(4)代谢性晕厥:由于血液中成分出现变化,而出现晕厥现象;(5)精神性晕厥。

3.2 防治措施

目前虽然人们对心血管病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认识,但对病症的治疗依然没有较大成果。相关资料表明[6],对患者体内血糖、血脂的含量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对慢性冠动脉等病症进行有效改善,从而降低患者出现死亡的机率。同时对高血压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提升患者在冠心病、脑卒病症中的存活机率。而在目前治疗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想最大限度的对心血管病症进行防治,就需要对引起心血管病症的多种因素实施综合控制。因此,为提升对心血管病症的防治效果,就需要将单一的防治、医疗诊断模式转化成多重防治、干预模式[7],从而使心血管病症得到有效控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心血管病症实施相应的社区干预,构建对心血管病症进行防治的社区网络,以便于对社区人群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而使人们对心血管病症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患者不正确的用药、生活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同时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状况,实施相应的用药指导,使人们对心血管病症的防治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而观察组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更加说明了对心血管病症患者实施相应的社区干预,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金刚,李微.心血管病急症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9(6):742.

[2]陈霞.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6):954-955.

[3]张惠霞.加强社区医院血脂管理预防心血管疾病[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6):3250-3252.

[4]李志爱.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112-113.

[5]王伟民,邓峰.社区医院开展心血管病防治效果[J].当代医学,2011(16):130-131.

[6]王晓莉.心血管病人饮食生活必须注意的问题[J].当代医学,2009(3):123.

篇9: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是,心脑血管疾病又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目前专家公认,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

减少血栓,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人年轻时,血管壁非常光滑,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种种原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里面的胆固醇沉积到血管壁上,就会长斑块。当斑块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阻塞血管。如果斑块长到冠状动脉上,随着斑块长大,就会发生心绞痛。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斑块破裂了,血小板就会凝集,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就会导致心肌梗死;发生在脑血管就会导致脑卒中;发生在下肢,就会产生腿、脚的坏死。

可见,没有斑块的破裂,就没有血栓的形成,减少斑块的破裂和预防血栓的形成,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这些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那么,怎样减少斑块的破裂呢?目前认为,减少斑块破裂比较重要的药物是降胆固醇药(他汀药);如果斑块已经破裂,目前最有效的用药是阿司匹林,这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方法。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最有效、最经济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可以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就是还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时,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就是已经有了冠心病、脑卒中后,服用阿司匹林来避免疾病复发。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始于20世际70年代,迄今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适宜的人群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下降1/3和1/4,心血管性死亡率减少1/6。而且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带来的经济获益高于药物本身的花费。美国国立预防措施工作组(NCPP)200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阿司匹林(男≥40岁,女≥50岁)、儿童免疫接种、吸烟筛查及戒烟是目前疗效和经济效益综合评分最佳的三种预防措施。

适宜人群,每天一片拜阿司匹灵

对已诊断冠心病、脑卒中的病人,只要没有出血性疾病或阿司匹林过敏,应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疾病复发(二级预防)。对40岁以上的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尚无冠心病或脑卒中,但合并有下列一至两项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抽烟、肥胖,胆固醇高、糖尿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这些情况未来发生冠心病或脑卒中的机会明显增加,如没有出血性疾病或阿司匹林过敏,也应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一级预防)。

高血压:血压控制好以后再服阿司匹林

通常,高血压患者必须在把血压控制在140、150毫汞柱以下,再使用阿司匹林,并且在使用阿司匹林期间,血压不能波动。这是因为血压控制好了以后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明显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减少脑血栓。而在使用阿司匹林期间,患者血压保持稳定,可以避免发生脑出血。

脑卒中:服阿司匹林期间应观察副作用

有人认为,阿司匹林本身是抗凝药,脑卒中患者服用后,会增加出血风险。其实,阿司匹林不是抗凝药,而是抗血小板药。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证实,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每天100毫克,发生出血的机会是非常少的。

糖尿病:高危人群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临床证实,大约7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也需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最近,中国糖尿病学会公布的指南指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或合并高血压、胆固醇增高、抽烟、肥胖等危险因素者,必须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当然,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还必须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和鱼,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理平衡。

篇10: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1)组织协调与管理

2)人员培训

3)制作传播材料、预试验与发放

4)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

篇11: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稿

第一部分

它是古老而神奇的植物,它起源于旧大陆温带,生长在距今4000万年前;它经历了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承受了第四纪冰川期和荒漠化的严峻考验;它与恶劣、多变的自然环境作斗争,顽强地矗立在一望无际的荒漠,它历经苦难的煎熬,演绎了一部神奇的奋斗史。它就是被誉为植物之珍品:神奇之果----沙棘。

沙棘,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公元前2000年,在古希腊某地,一些伤残战马被主人遗弃在山野之中,一段时间后,这些战马变得雄姿彪悍,浑身闪闪发光,好奇的人们在追溯原因的时候,发现这些战马在荒野里啃食了一种神奇“慧果”便取名叫“Hippophae rhamnoides”,意思是“使马闪闪发光的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途中也因食用了沙棘而使人马体力倍增,征战连连告捷。后来,御医们用沙棘为蒙古皇上调制出了强身治病的蒙药。元始祖忽必烈到了80多岁还能骑马射箭,就是因为常年服用沙棘蒙药。前苏联,沙棘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医学,是宇航员必备的“生命油”,宇航员加加林在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之前,就是服用大量沙棘提取物,用以防止宇宙射线的辐射和气温聚变、失重等太空环境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沙棘,又名沙刺、醋柳,是珍奇的野生植被,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神奇礼物。虽然是小小的灌乔木,却以冠压群伦的气概,顽强地生长在沙漠、荒原、丘陵、河谷以及高山上,扮绿东北、西北一带的广袤荒原。在那风沙干旱的恶劣环境中仍旧枝繁叶茂,笑傲饥苦;在60度高温与零下50度严寒里只有沙棘依然拔节生长,生机盎然。它所固有的植物学、生物学特性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其在生态建设中被特殊的重视、重用。沙棘对各种复杂的天气、地势、土壤条件都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是保持水土的天然堤坝,是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是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是改良土壤的固氮能手,是植被绿化的高效技术。沙棘是平凡的,它默默地伫立在风中,静静地发达着自己的根系,让漂泊的沙慢慢地平静下来。它用那顽强的生命,改善了生态环境,换来了林茂粮丰,更对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沙棘是伟大的 沙棘全身都是宝。它奉献的累累硕果含有人体所需的活性成分高达200多种,是迄今为止已知植物中所含活性成分最高的植物。其中黄酮和酚类多达36种,维生素、脂肪酸、脂类、氨基酸的含量都居天然果品之首。沙棘中的VC含量是猕猴桃的2-8倍,苹果的35倍,因此它又被称为“维C果王”。这些有益的活性成分以天然的奇妙的配比,组成了沙棘强健的身躯,铸就了它不屈不挠、坚韧不拨的强悍个性。如此丰富的成分构成,在植物界实属罕见。更为神奇的是,这些活性物质的配比竟与人体之需不谋而合。这些活性成分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延缓衰老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作为人类长寿与保健的营养精品,沙棘在医学界备受瞩目。

中国是世界上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开发和利用沙棘最早的国家,沙棘的药用价值早在2000年前就引起了中、蒙、藏医的重视。公元8世纪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156章中,有30章记载了沙棘的处方、剂型和适应症以及沙棘的神奇妙用,书中记载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壮阴升阳、健脾养胃与破癒止血的功用。自唐之后的历代医书中多次提到沙棘有利肺止咳、活血化瘀、利心脏血脉的作用。1977年沙棘被正式列入中国药典,成为我国法定的医疗药材,明确了沙棘是可药食双用的珍贵资源。

在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报告会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他预言,到21世纪,由于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沙棘产业将会引发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沙棘产业,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有深远的社会和生态意义。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得到了温家宝总理以至党中央多位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多次视察沙棘种植及沙漠治理工作,并在《昨日要闻》作出重要批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突破性的技术和关键树种。种植沙棘对于治理黄土高原效果显著,望能给与关心和支持。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原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原国务委员陈俊生等国家领导人也先后题词,对中国的沙棘事业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迄今为止,能够得到国家如此重视的植物,唯有沙棘。

1995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主持下,日本、加拿大、瑞典、南非、俄罗斯、蒙古等十几个国家的代表一致表决同意在中国成立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以植物命名的国际性协会------国际沙棘协会,世界银行拨款中国水利部用于开发沙棘。这更加明确了开发沙棘产业的深远意义。

第二部分

世界沙棘看中国,中国沙棘看神兴!神兴沙棘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沙棘产业的排头兵,成为中国沙棘产业的中心!

河北神兴集团是以河北神兴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的18家企业组成的综合性、国际性、多元化、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神兴房产、神兴沙棘、神兴高科技是集团的三大基础产业。

神兴沙棘保健品有限公司公司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沙棘药品、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以河北神兴集团总体实力为后盾,拥有一支多年从事沙棘开发和研究的知名专家和科技人才组成的强大的科研队伍,在杨海荣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沙棘产业开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公司本着“干事业,交朋友;干大事业,广交朋友”的企业宗旨,秉承“奉献生态效益,造福人类健康”的经营理念,以创沙棘健康名牌产品为己任,充分发挥沙棘种植、科技、工业三大独特优势,几年来企业产品从适应老年人、中老妇女、青少年儿童的七种保健品扩展到家庭日常保健的四大类二十余种保健食品和日用品;其中沙棘果油的研发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神兴沙棘保健品有限公司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的人工种植沙棘林100万亩,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沙棘优势资源基地。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沙棘产品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具有年加工沙棘果10000吨的生产能力。基础产品和原料出口至韩国、日本、台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加杨海荣教授的专访。)

杨海荣教授,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中科院青藏高原生物资源开发研究小组组长,中国植物化学委员会委员、研究生讲师。他先后承担了两项国家“七五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他研究沙棘20余年,主持完成科研成果18项,其中多项获得国家奖励,是中国沙棘属植物开发和理论研究的奠基人。

杨海荣教授带领一批多年从事沙棘开发和研究的知名专家和科技人才,经过七年的刻苦钻研与不懈的追求,终于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常规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基础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的掌握了二元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该技术克服传统的萃取方法中溶剂残留问题,低温萃取避免了提取过程对有效成分的破坏,能够有效提取并保留沙棘中强极性活性成分(如脂溶性沙棘黄酮),保持天然植物的活性成分及特殊香味、香气。该项目被列为河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作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神兴沙棘拥有七个车间,每个车间都配有世界顶尖的生产设备,并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超临界CO2萃取设备,是我国首家通过国家药品、保健食品行业双GMP认证的沙棘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加工能力最大、剂型最全的沙棘生产基地。此外,公司拥有世界上分布最集中的沙棘林100万亩,从采摘到生产加工,均使用了先进的专利技术,成功开发出沙棘果油软胶囊、欣之安沙棘口服液、沙棘天宝软胶囊等多种保健品。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工艺领先,使神兴沙棘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世界沙棘界领跑的生力军。

第三部分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新发生的心脑血管病达到200万人次,死于脑中风者150万左右。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使患者痛苦,更给家人带来诸多不便。

2003年2月,在日内瓦“第六届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脑血管病专家论坛”上,杨海荣教授提出目前心脑血管病防治最先进的理论——“阶梯理论”,他认为:防治心脑血管病,首先要从“根”入手,清除血液内多余脂肪和垃圾。血液净化之后,修复血管的弹性和运载能力。最后对全身各系统进行调解和养护,杜绝心脑血管病复发。按部就班,逐渐走上“健康的阶梯”。而传统的他汀类药物在美国造成81人死亡的事实,“迫使”与会专家提出了 “天然药物预言”——实践“阶梯理论”,攻克心脑血管病,必是天然植物药物。

杨海荣教授带领他的科研班子根据中医药学中“医食同源”、“离医于食”的论说,从自由基理论这一现代科学中寻找依据,利用生物工程方法,出奇制胜地从一个新的角度,攻克了困惑世界医学界的又一大难题。“沙棘果油软胶囊”的问世成为杨海荣教授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赢得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沙棘果油软胶囊”的作用机理及天然成份正好与攻克心脑血管疾病的“阶梯理论”不谋而合。

大量临床实验证实,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根源是动脉硬化。人体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与胆固醇(LDL)结合,变成过氧脂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血管口径逐渐缩小,到60岁时提供心肌血液和氧气的冠状动脉口径会缩小到原来的2/3,于是这些脂质过氧化物便会在动脉血管分叉成两部分的地方积聚下来,阻碍血液流通,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中时,便会出现心绞痛、早搏、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梗塞、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神兴沙棘果油软胶囊以沙棘果为原料,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所得,纯天然、无污染、不含任何杂质。它富含沙棘总黄酮、天然VC、天然VE、B族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成分对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命活动具有极强的调理作用,防止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内出血,显著增加心肌功能,抗老化和心肌缺血从而延缓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衰退,并预防由此产生的多种中老年慢性疾病,它的作用远远超出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山楂黄酮和银杏黄酮。

一清:沙棘果油中所含的活性成分沙棘总黄酮和亚麻酸能够迅速稀释、溶解动脉硬化斑块及血栓,并清除血液内多余脂肪和垃圾,全面提高供血和供氧能力,从而有效缓解血管堵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根源,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作率、高致残率以及高致死率。

二调:沙棘果油中的高活性营养成分亚麻酸,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摄入低密度脂蛋白,防止平滑肌增生,清除脂质过氧化物,从而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大化逆转,同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恢复血管内膜完整性,使血管光滑,弹性度增加。

三养:沙棘果油的活性成分中含有15种微量元素,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萜类物质,刺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促进免疫力提高,同时保护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加强其携氧能力,对心脑功能全面提升。

让我们来看一组实验。两组小鼠,普通组喂食普通饲料,对照组加喂沙棘汁,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制品能够降低血脂,软化血管,使血流量显著增高,心脏功能得到加强。经过大量临床实验证实:神兴沙棘果油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总有效率高达92%,因此,沙棘果油被医学界誉为“国宝级健康油”。

神兴沙棘果油软胶囊特别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早搏、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尤其对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脑梗塞、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预防治疗作用。

神兴沙棘果油独特的祛病肌理给全国的心脑血管患者带来了福音,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换药大行动”。有了神兴沙棘系列产品,患者可以大胆的对各种溶血栓、降血脂的化学合成药物说“NO”。正定的李翰文大爷以前就像个药物人,每天靠大量的药物维持生命。在服用神兴沙棘产品半年后,他高兴的说“不但别的药停了,自己的冠心病也好了。”很多服用过神兴沙棘产品的患者都表示不但身体好了,家人的负担也轻多了。

第四部分

河北神兴沙棘保健品公司审时度势,勇于创新,在沙棘产业的开发上不断进取,硕果累累。系列产品还有沙棘天宝软胶囊、欣之安沙棘口服液、沙棘甘之福软胶囊、沙棘茶等,给众多中老年朋友带来了健康与快乐。认识沙棘,您已踏上了健康之路;携手沙棘,您将实现长寿的梦想;赞美沙棘,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

多年来神兴沙棘系列产品以其神奇的治疗效果为众多的中老年朋友带来了健康快乐,众多客户的认可与支持也使神兴沙棘事业飞速发展、使我国的沙棘事业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为了让客户有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神兴沙棘组织了多个活动,迎奥运神兴沙棘杯风筝展飞会、神兴沙棘园参观游玩等活动中很多以前年老体衰、足不出户的老人却充满了朝气,玩的是那么的尽兴,有的是全家都来到了活动现场,有的是整个社区的中老年人都到了现场!

活动中大家畅谈神兴沙棘系列产品对自己和家庭的影响,气氛相当热烈、感人,卧病在床,不能自理的老人重新走上了大街,找到了久违的快乐,疾病缠身,精力不足的中年人重新焕发了青春,精力足、事业自然顺利,看他们笑得那么开心、那么投入,每个神兴人都感到由衷的欣慰,为自己所从事的沙棘这个神圣的健康事业而自豪。

每个参加活动的客户都心存对神兴沙棘的感激之情,他们畅谈服用神兴沙棘产品前后的感受,对服用前病痛的折磨他们心有余悸,对服用后的轻松惬意他们心怀满足,字里行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对神兴沙棘产品的信任、推崇、乃至依赖一次又一次使神兴人倍感责任重大,一次又一次坚定了他们为人类健康而战的信心!

科学家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预言、神兴沙棘系列产品的神奇功效、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推崇使的神兴沙棘保健品有限公司得到了飞速发展,心存感激的神兴人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们每年都要举行多次募捐活动,将温暖和爱心送到贫困地区,带到需要帮助的人们身边。

应广大客户的强烈要求神兴沙棘保健品还会一如既往的举行与客户的互动交流活动,力争把健康沙龙建到每一个社区,力争让神兴沙棘系列产品为每一个需要的人带来健康与幸福。

神兴沙棘人庄严的向全社会发出“神兴沙棘宣言”:全方位、长久、大规模地发展中国沙棘事业,奉献生态效益,造福人类健康,神兴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神兴沙棘以沙棘产业服务民生,全力打造中国沙棘第一品牌,还出资支持全国也是世界唯一的一份《沙棘》杂志。《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多家权威报刊也进行了详细报道。强大的实力后盾,领先的科研技术,严格的生产管理,铸就了神兴沙棘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篇12:夏季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患者觉得冬季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其实不然,即使是在夏季也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有资料显示,在 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往每年进入 5 月份后,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上升。因此高温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危害很大,那些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高温来袭之际,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和治疗,不可掉以轻心。

为何夏季高温天气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原东方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杨苏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比较大,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逐明显增加。而气温较高时,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相对降低,这就对人体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战。此外人体为加强散热使血液集于体表,心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反应。由于气压偏低时,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易诱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夏天时,心脑血管病患者应要注意身体变化,慎防心脑血管疾病爆发。

杨苏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心血管病患者除了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心态平和、调节情绪;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均衡膳食、戒烟戒酒、生活有规律等保健养生外,还需要积极坚持科学正规的治疗,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反复,摆脱疾病困扰,获得良好的健康生活。

科学正规的治疗包括找专科医师专家诊疗,治疗方案确定,合理用药及坚持用药治疗等。心脑血管病人要注意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紧急时缓解病情。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疲劳乏力、肢体麻木、晕厥等症状时,要马上就医,不可麻痹大意。已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心血管病的患者,出现症状频发,症状加重情况,要马上就医,预防不测。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海江东医院通过血脂、血糖、肌酶检验,心电图、心动超声、动态血压监测、心血管造影等检测仪器可全方位、快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可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按照辩证施治、内外结合的方法可显著改善胸闷、心悸、心绞痛等心血管症状以及头晕头疼、记忆力减退、感觉和运动障碍等脑血管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降低血压,调节身体的平衡,改善新陈代谢的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南报网讯(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陶骏 吴倪娜)南京的夏天一向炎热,立夏以来,天气骤热,温度大幅升高,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资料显示,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卢新政副主任医师解释到,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的消耗比较大,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逐明显增加。而气温较高时,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相对降低,这就对人体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战。此外人体为加强散热使血液集于体表,心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反应。由于气压偏低时,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易诱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夏天来临时,心脑血管病患者应要注意身体变化,慎防心脑血管疾病爆发。卢新政还建议,心血管病患者想要安然度夏,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警惕防高温,要防止情绪中暑,做到“心静自然凉”。天气炎热,人容易烦躁,要防止“情绪中暑”,就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避免外界不良情绪干扰,导致情绪激动失控、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二,要做到起居有节,适时运动。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较早,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 6-10 时,这段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时间。因此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进行锻炼。

第三,调查表明,当环境气温达到32℃ 时,最好减少体力活动,可采取多种方法调节居室内温度,如启动电扇,通风换气;地面洒水或使用空调,使室内温度调节在26℃ 左右,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8℃。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要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第四,近年使用空调的家庭越来越多,居室内外形成温差。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 1 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最后,卢新政还强调,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夏日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夏季饮食要以清淡质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尤其要避免暴饮暴食,因为这些因素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突发性疾病。患高血压者应注意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下,同时提高摄入含钾丰富的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及豆类制品。要注意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保证饮水在 1000 毫升以上,汗多时还要增加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进点水,这样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6类疾病患者适合冬病夏治

上海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有经验的市民就会知道,一年之中冬病夏治的黄金季节到来了!若趁此时机抓紧治疗颈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肠道疾病等在冬季易发且很难治的疾病,不但能迅速见效,有的患者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还就此告别了此类疾病的困扰。

自古以来,“冬病夏治”就是我国极富特色的中医防病治病的方法。为什么“冬病夏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海江东医院中医科专家徐惠娟副主任医师指出,中医理论认为,颈腰椎病、哮喘这类在冬天容易发作的“冬病”,主要是跟人体阳气不足、寒邪内滞等有关,其宿根早已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就已存在于体内。夏天天气炎热、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最旺盛,患者的病情亦有所缓解,此时采用中医汤药、膏方调理、穴位敷贴、针灸等内外治方法辨证治疗,能够扶正助阳、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补气养血,平衡机体阴阳,改善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减少此类疾病在冬季来临发作。

一般而言,以下六类相关疾病和症状,非常适合冬病夏治,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儿科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哮喘、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冬病夏治越早,效果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和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

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寒性肺疾病、反复感冒咳嗽、变异性咳嗽、慢性鼻炎、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骨伤科疾病:包括精简腰腿疼痛、骨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患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虚寒性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妇科疾病:痛经、宫寒、产后胃寒症、手脚冰冷、经期容易感冒等。

亚健康人群: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经常疲劳、失眠、胃口差、易出汗、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等。

近年来,上海江东医院中医科在以创新中医方法治疗脾胃病、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需求。中医科专家非常注重为患者提供贴心到位的一对一诊疗服务,量身打造疗效确切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主要治疗6类疾病——

风湿类疾病:肩关节周围炎、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痛;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

胃肠性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手脚冷寒症等;

亚健康疾病:反复头痛、失眠、易疲劳、易紧张、焦虑、反复感冒等。

上一篇:我发明的一针不饿六年级作文700字下一篇:健康心理主题班会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