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平衡

2024-06-27

课程平衡(精选十篇)

课程平衡 篇1

生态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从而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环节等生态因子构成的微观动态平衡, 对于英语教学高效推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范式和师生关系, 建立了新型自主、个性、互动、和谐, 并符合外语习得规律的新型课堂, 这个课堂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也体现了生态课堂的本质。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是从“语言技能”到“语言运用”发展的课堂, 具有系统整体性、稳定平衡性、动态开放性、协同变化性等特征。

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

(1) 教学环境失衡

在我国大学学科教学体系中, 英语学科是最主要、也最广泛的外语教学学科之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 多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 对于课外教学、第二课堂教学等环节的建设很少, 但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 英语学习及运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需要持续不断的语言运用才能培养综合运用能力。纵观我国高校英语教学, 英语语言信息输入多数仅限于课堂上, 并且输入的媒介单一, 不具备英语语言学习的生态环境, 造成生态教学环境的失衡。

(2) 教学行为失衡

由于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认识到, 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不足以培养学生英语全面运用能力, 因此他们大量引入多媒体资源, 制作丰富的课件以供学生课外学习。但实际教学中, 过多的依赖多媒体课件与光盘资源虽然取得一定成效, 但容易使教学受制于多媒体, 进而失去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造成教学行为失衡。

(3) 教与学失衡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 是知识传输的终端, 而教师则是知识的发送者, 这种长期的、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语言学科教学。语言的本质用途是交际, 而这种教学方式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单向的讲授, 而不是双向的互动交流, 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课堂缺少语言氛围, 造成教与学的失衡。

(4) 学与用失衡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必须注重学与用的关系, 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是最终目的, 而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 多数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 造成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不能顺利的转换成实际运用技能, 教材书本的知识不能有效的转换为口语和写作能力, 这使得他们觉得英语难学, 造成学习情绪低落, 形成了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的学与用之间的失衡。

3、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平衡的思考

(1) 教学目标具体化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特别是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的进行交流。目标的提出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但却缺乏明晰的指导和可操作性, 使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使缺乏具体的指引。因此, 在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中, 应明确的制定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将概念能力、语篇能力、语境判断能力、以言行事能力、隐喻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等放在英语教学目标的显著位置, 以给教师实施生态化教学指明清晰的方向。

(2) 教学环境与氛围的生态化开展

为实现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教室应大小适宜, 确保能力顺利的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和谐的交流。课堂氛围体现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 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更好的构成生态化教学环境。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与学生的交流,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模态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 采用多模态教学方法是改善课堂生态、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环境下, 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将大学英语生态教学从第一课堂延伸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第二课堂, 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呈现多样化的形态。

(4) 学习过程自主化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特点, 为实现更高效的能量传递, 应尽可能的减少中间环节, 增加直接接触。这种理念运用于大学英语生态教学中, 应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使语言信息最大程度的通达到每个学生, 使学生成为“初级消费者”。为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化, 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行为, 进而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者和学习者。借助网络,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从而构建自主化学习过程, 以及具有自我监控、独立性、主动性为特点的课堂。自主大学英语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标, 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坚定的自信心、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 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 丰富了英语教学手段, 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网络技术的运用促使传统英语教学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等要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打破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平衡状态。本文分别从教学环境失衡、教学行为失衡、教与学失衡、学与用失衡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然后针对性的提出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生态教学平衡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贾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之构建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4.4.

[2]李芳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7.

全脑平衡高感课程 篇2

开启孩子最强大脑

21世纪全球兴起的一种新型大脑潜能训练方法。指正常人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引发出高于正常五感以外的大脑潜在高等感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大脑内五感(内视觉、内嗅觉、内味觉、内听觉。内触觉)被激发的外在表现。

我们通过由道和慧明总部专业全脑团队对孩子进行2天一夜的集中训练、奥龙全脑教育讲师对孩子做一年的复训,从而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创新能力、直觉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训练内容:2天1夜专业集训——开启孩子右脑潜能

听&波音乐——

手脑操——锻炼孩子左右手、左右脑平衡 高等感知能力训练——激发孩子右脑潜能。。

课程平衡 篇3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按照教材安排的内容精心设计教案,配备精选习题,学生往往在入门的地方就被卡住,而我浑然不觉,到最后还找不到原因。因为我一直认为,课本的知识前后衔接紧密,教学内容梯级分明,学生接受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课本上的有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断层”的,一类是初中化学并没有介绍而高中化学视为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储备,比如初中化学并没有涉及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不成盐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的分类(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酸式盐、碱式盐、正盐),而在电解质以及电离平衡却要求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一类是高中化学前后联系的内容,前面铺垫很少而后面要求比较高。比如高一化学关于可逆反应只是简单介绍,但高二化学直接着手研究化学平衡,学生对可逆反应概念和特征模糊,导致后续学习中很难去理解各种平衡的计算、平衡的移动,所以很多学生都认为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

所以,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断层”,设置适当的“预科课程”,弥补知识空白,让学生预先有知识准备,学习起新课程来才更加顺利。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可逆反应的特征

(2)让学生通过转化率的计算学习三段法解决可逆反应相关题目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化学反应的计算(复习速率和三段法)

(2)可逆反应有什么特征(为化学平衡建立铺垫)

(3)可逆反应怎样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引入】

【视频观看】两个化学反应:

将装满NO2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3NO2+H2O=2HNO3+NO

红棕色完全消失,说明二氧化氮反应完全。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氢气和1mol紫红的碘蒸气:

H2(g)+I2(g)2HI(g)

即使氢气过量,紫红色都不会消失,说明碘蒸气没有反应完全。

【教师提问】第一个反应和第二个反应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前一个反应能够进行彻底,反应物可以完全被消耗转化为反应物。而后一个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生成物共存。

【教师引导】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前一个反应实际上是只能单纯向生成硝酸的方向进行,相同条件下几乎不可逆转,我们称之为不可逆反应。而后一个生成碘化氢的同时碘化氢又分解成氢气和碘蒸气,两个方向(正方向和逆方向)同时在进行,但哪个方向都永远不能彻底,从而导致碘永远存在。这样的反应我们称之为可逆反应。

【投影练习】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CO+H2O(g)CO2+H2

2SO2+O22SO3

2H2+O2=2H2O (什么条件?)

2H2O=2H2↑+O2↑(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

前两个是后两个不是。前两个相同条件可以转化,后两个是在不同的条件下。

【教师提问】应该怎样去定义可逆反应?

【学生总结】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正板书】可逆反应

一、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教师提问】可逆反应有什么样的特征?

【学生回答】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不可能进行彻底,用“”表示。

【投影练习】请大家练习以下题目。1mol N2、4mol H2充入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N2+3H22NH3

在3s内正方向消耗0.4 molN2,逆方向生成0.2molN2。

(1)ν(N2正)= ,ν(H2正)= ,ν(NH3正)= ,它们之间比例与 成正比。

ν(N2逆)= ,ν(H2逆)= ,ν(NH3逆)= ,

它们之间比例与 成正比。

(2)比较大小 ν(N2正) ν(N2逆),ν(N2正) ν(NH3逆)

应该用哪一个关系来判断 ν(正) ν(逆)?为什么?

(3)反应从总体而言向哪个方向进行?

(4)此时N2的转化率为多少?

【教师小结】可逆反应的每个物质同时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被生成和消耗。可逆反应尽管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但是由于正逆两个方向开始的速率不相同,或者说同一物质消耗和生成的速率不同,我们把速率大的方向称之为向该方向进行,只考虑该方向的生成或消耗。

要比较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应该换算成同一物质进行比较。

【投影练习】将1mol N2、4mol H2和2mol NH3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N2的物质的最为xmol,则x值的取值范围是?

【教师引导】这个题目和上个题目初始加入的物质有区别。上个题目只充入N2、H2,只有正反应才有反应物,反应当然是从正方向开始。这个题目同时充入三个物质,正逆反应同时具有反应物,当然是从两个方向同时开始。

【学生疑问】怎么会两个方向同时开始,究竟反应?

【教师引导】 ν(正)和 ν(逆)开始是否为零?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为零,因为反应物浓度不为零。

【教师引导】那就是同时反应啊!但是实际有可能两者不相等,会有几种情况,反应总体向哪个方向?N2总体被消耗还是被生成?物质的量分别但到何种值?

【学生讨论回答】

ν(正)> ν(逆)反应视为向正方向进行,N2被消耗,物质的量达到最小值。

ν(正)< ν(逆)反应视为向逆方向进行,N2被消耗,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

【教师引导】利用三段法进行计算。若正向时,谁可以视为接近消耗完?谁不能?为什么?

【学生回答】N2可视为消耗完,而H2不能视为消耗完,因为按计量系数比过量。

【师生共同计算得出答案】

计算方法:

从正反应方向开始:

N2 + 3 H22 NH3

始(mol): 1 4 2

变(mol): 1 3 2

末(mol): 0 1 4

从逆反应方向开始:

N2 + 3 H22 NH3

始(mol): 1 4 2

变(mol): 1 3 2

末(mol): 2 7 0

则x值的取值范围是(0—2)。

【过渡】随着反应的进行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以1mol N2、4mol H2充入2L密闭容器反应N2+3H2 2 NH3为例画出 ν-t图像

【投影填空练习】

开始的时候N2、H2浓度处于最大值, ν(正)处于最大值。

NH3浓度处于最小值 ν(逆)处于最小值。

当反应继续进行,N2和H2的浓度不断减少,正反应不断速率减小。

NH3的浓度不断增大,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ν(正)= ν(逆)

【教师提问】此时各物质浓度如何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各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浓度不再变化。

【教师讲解】

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我们说此时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板书】二、化学平衡

定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课程平衡 篇4

关键词: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

【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对第三节教材的知识结构作了调整。首先创设PbI 2固体溶解平衡的探究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 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把已有的化学平衡知识迁移到沉淀溶解平衡中, 得出溶度积常数, 并利用溶度积常数定性或定量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 解释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 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学会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水溶液中的平衡问题, 学会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让学生个个都得到发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化学反应原理 (鲁科版) 》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二章的学习, 掌握了化学平衡原理, 并应用这一原理, 研究了第三章前两节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本节是应用化学平衡原理研究新的平衡体系——沉淀溶解平衡, 目的是以化学平衡的观点看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为中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平衡观”。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概念, 了解溶度积常数, 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质。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溶解平衡概念是基础, 为研究沉淀溶解平衡的实例提供理论依据;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则是利用具体情境和实例, 加深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理解。本节教材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溶解的情况, 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及影响因素。 (2) 了解溶度积常数的含义, 应用溶度积常数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 能够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学会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物质在水中的平衡问题, 学会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 学会用平衡的观点解释化学现象, 揭示化学规律, 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培养探究创新的品质, 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启发引导、讨论总结;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实验用品】

试剂:PbI2固体、0.1mol·L-1 AgNO3溶液、0.1mol·L-1KI溶液、蒸馏水。

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多媒体平台。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2010年10月, 宁德市“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请同学们欣赏其中的白云山独特壶穴景观 (播放壶穴的视频) 。同学们是否发现壶穴都是一个个形似春米石臼的凹槽, 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据专家考证, 壶穴的形成是利用河水或海水冲刷的力量, 使小石子在某一块石头上强烈冲击打转,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凹洞——壶穴。

再请同学们欣赏华东第一溶洞——福建省龙岩龙崆洞美丽景观 (播放溶洞的视频) 。同学们是否发现溶洞的形状不同于壶穴, 有的石柱拔地而起、有的钟乳悬空而挂, 真是千姿百态。难溶的石灰石如何变化成形状各异的景观?它与壶穴的形成原理相同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开心中之谜。

【设计意图】新课从观赏学生熟悉的本地景观——白云山壶穴和龙岩龙崆洞景观开始, 让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提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开心中之谜”, 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过渡]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难溶物质在水中完全不溶解吗?

[投影]资料在线:

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称为难溶;0.01g—1g称为微溶;1g—10g称为可溶;大于10g称为易溶。

[学生]根据溶解度数据分析, 难溶物质在水中能够部分溶解。

[实验探究]如何设计实验, 验证难溶的PbI2固体在水中存在部分溶解?

(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方案、预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取少量PbI 2黄色固体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烧杯中, 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静置一段间。通过检测上层清液中存在Pb2+或I-离子, 验证难溶物质在水中存在部分溶解。

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上层清液2m L于试管中, 加入0.1mol·L-1Ag NO 3溶液, 振荡, 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上层清液2mL于试管中, 加入0.1mol·L-1KI溶液, 振荡, 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验证: (学生实验, 老师巡视纠正问题)

方案一实验现象、结论:产生黄色沉淀 (AgI) , 说明溶液中含有I-离子。

方案二实验现象、结论:产生黄色沉淀 (PbI2) , 说明溶液中含有Pb2+离子。

实验结论:难溶的PbI2在水中存在部分溶解:

[设问]PbI2固体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后, 慢慢溶解, 溶液中Pb2+和I-离子逐渐增多, 一段时间后, PbI2固体并没有完全溶解, 这个现象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学生]当溶液中Pb2+和I-离子增多到一定程度后, 溶解出的Pb2+和I-离子又会沉淀在固体表面:

[讲述]当Pb2+和I-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的溶解速率, 与溶液中的Pb2+和I-沉淀下来的速率相等时, 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不再增加, PbI 2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小, 形成PbI2饱和溶液, 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媒体动画展示]PbI2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板书]

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

一、沉淀溶解平衡

1.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 沉淀溶解的速率等于沉淀生成的速率, 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不再增加, PbI2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小, 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 表达式:

注意:表达式中物质状态[PbI2后加 (s) 表示沉淀溶解平衡, 无 (s) 表示电离平衡]、用可逆号、系数关系

[设问]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改变外界条件, 如: (1) 加水、 (2) 增大相同离子浓度、 (3) 减小离子浓度, 沉淀溶解平衡如何移动?

(提示:沉淀溶解平衡具有化学平衡的特征)

[学生]讨论、总结。

[板书]

3. 特征:

(1) 逆:可逆过程

(2) 等:沉淀溶解的速率=沉淀生成的速率≠0

(3) 定: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一定, 固体的质量一定

(4) 变:外界条件改变时, 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如: (1) 加水, 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2) 增大相同离子浓度, 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3) 减小相同离子浓度, 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过渡]上述定性描述了沉淀溶解平衡。如何用数学表达式定量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我们知道化学平衡状态, 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电离平衡状态, 用电离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用什么常数来表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1页的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 自主获取新知识:[板书]

[板书]

二、溶度积常数 (Ksp)

1. 表达式:

Ksp表达式:Ksp=[A][B]n+mm-n

2.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时, 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为一常数, 这个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 用Ksp表示。

[练习巩固]写出Ag2 CrO 4、Fe (OH) 3溶解平衡的表达式和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让学生上台展示, 老师巡回纠正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把已有的化学平衡知识迁移到沉淀溶解平衡中, 温故知新, 完整建构起原理相似的“三大平衡体系”。

[问题探究][投影]溶度积与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 (用[Ag+]大小表示) 有什么关系?算一算:下表中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Ag+]的大小, 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根据:, 得出A中:

同理, B中:

C中: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Ksp越小, [Ag+]越小, 即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越小。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设问]是不是任何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 溶解能力就一定越小?比一比:下表数据, 能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在线:

[学生]AgCl的Ksp比Ag2CrO4的Ksp大, 而饱和溶液中AgCl的[Ag+]却比Ag2CrO4小。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Ksp越小, [Ag+]不一定越小。用Ksp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 要注意难溶电解质的阴阳离子的组成。

[板书]

3. 意义:

溶度积常数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相同温度下, 难溶电解质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 Ksp越大, 溶解能力越大;

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时, 不能直接用Ksp比较溶解能力大小, 可以通过计算各自处于饱和溶液中的共同离子浓度进行比较。

4. 影响因素:内因——难溶电解质的本性

外因——与温度有关, 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无关。

【设计意图】以“资料在线”的形式, 把数据给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算一算, 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比一比)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问题、得出正确规律,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严谨求真的品质。

[练习巩固]已知AgCl的KSP=1.8×10-10mol2.L-2, 相同温度下, 将AgCl固体分别溶于 (1) 水 (2) 10mL 0.1 mol.L-1NaCl溶液 (3) 5mL0.1mol.L-1MgCl2溶液, 形成AgCl饱和溶液时, [Ag+]最大的是_______。

[学生]根据:[Ag+]×[Cl-]=Ksp, [Cl-]越小, [Ag+]越大, 即可判断 (1) 最大。

[过渡]沉淀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 都具备平衡的本质和特征, 都遵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因此, 应用平衡的观点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现象进行合理解释。试用所学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福建省著名景观龙岩龙崆洞“溶洞”形成的原因与我市白云山的壶穴形成的原因是否相同。

[迁移应用]溶洞主要为石灰石岩层, 石灰石岩层存在孔隙, 经常有地下水流过, 当水中溶有CO2时, 存在如下平衡:

由于CO32-减少, 使CaCO 3的溶解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石灰石岩层溶解。在溶洞的另些位置, 地下水中的HCO3-又分解为CO32-、H2 O和CO 2, CO32-的增多, 使得CaCO3的溶解平衡向逆方法移动, 生成CaCO 3岩层增厚, 地下水若从地上冒出的就形成石柱拔地而起, 若从顶上滴下的就形成钟乳悬空而挂了。显然, 它与壶穴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总结]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2.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作业]

1.课后习题P97第1题。

2.有人认为:盐与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之一是两种盐均为可溶性盐。请你查阅有关资料验证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课后的总结, 不是板书的简单重复。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 要把课的重点、难点融到方法的总结中。课后的作业应该是课堂的延续, 它不仅只是解题, 完成纸质作业。利用第二课堂拓展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等是更重要的作业。

参考文献

[1]王磊.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平衡力和二力平衡 篇5

一、知识精讲

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可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依据是:物体是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停泊在海港的轮船,匀速上升的飞艇,他们均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

平衡力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作用力,它仅是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几个作用力间的一种相互关系而已.因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把平衡力看成是另一个实际作用力,只有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才有平衡力的关系.

3.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二力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是两个或更多个力同时作用的结果.其中,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即“二力平衡”,若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则称“三力平衡”.理解二力平衡概念时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一个物体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称为一对平衡力.

归纳起来有四点:同体(同一物体)、等值(大小相等)、反向(二力方向相反)、共线(二力在同一直线上),这也是判断物体所受二力是否平衡的重要依据.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其余条件则完全相同.

二、例题精析

例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二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两个力().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一定是重力和支持力

D.一定是拉力和摩擦力

解析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其特点是:同体、等值、同向.这显然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中的“反向”特征,所以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正确选项是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相互平衡的二力”与“三要素相同的二力”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方向的异同”,而这一点也是最容易忽视和混淆的一面.

例2一物体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40N;若速度增大到3m/s后,仍在该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为().

A.大于40NB.小于40N

C.等于40N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无论其速度大小如何,均为平衡状态,因而受力平衡.本题中相互摩擦运动的两个物体除了先后两次匀速运动速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均未变,则先后两次的摩擦力均相同.正确选项为C.

点评本题最易出错的是:速度增大因而摩擦力减小,误选B.事实上,拉力与摩擦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并不随速度改变而改变.解答此类问题切忌思维定势,关键在于抓住题眼——匀速直线运动.

例3如右图,一个重为50N的铁块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张华用30N竖直向上的拉力欲提起它,但铁块仍未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重力与地面对铁块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张华的拉力与铁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张华的拉力与铁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铁块的支持力与张华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铁块的重力

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铁块在三力作用下平衡,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50N、竖直向上的拉力30N、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20N.选项A、B中所指的二力大小不等;选项C中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但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正确选项是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合力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时要针对具体的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再依据条件判断则更为直观.

例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细线系住薄木板的左右两端,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木板才能在如左图位置保持静止.

①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相等.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

②若把木板扭转一个角度,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木板不能静止,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又在同一直线上了.说明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 .

解析①两个力大小相等;②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点评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我们不仅要能正面解答此类问题,而且要学会如何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去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这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必需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练习

1.一个重100N的正方体物体,在20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

2.如右图所示,箱体顶部固定一根弹簧,其下端挂有一物体,若整个箱体由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变为竖直向下减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将().

A.变长B.变短

C.不变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1.竖直方向受重力、地面支持力,大小均为100N;水平方向受拉力、摩擦力,大小均为20N(图略). 2.B

自动平衡装置的平衡机理探讨 篇6

关键词:自动平衡装置,临界转速,自动定心,自动平衡机理,自动偏心加剧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旋转机械日益向大型、高速、精密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振动问题也成为制约旋转机械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各种振动问题中,不平衡振动问题一直是机械行业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旋转机械转子转速的不断提高, 不平衡激振力将以转速的平方关系放大,使得振动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转速提高的趋势可能使得更多的机械处于过临界转速的运行状态,而自动平衡装置在且仅在过临界转速下可能实现平衡减振,因此近年来这种装置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自动平衡装置主要应用于单盘转子的自动平衡(减振),自动平衡装置的结构就是一个空心圆盘,里面装有几个金属圆球。使用时将自动平衡装置与具有不平衡质量的单盘转子固连在一起即可。几个金属圆球将会自动的移动到偏心质量的对面,起到平衡减振的作用[1,2]。以往的研究证实了上述情况,但是对金属圆球为什么会自动的移动到偏心质量的对面,还缺乏机理性的分析与描述[3,4],本文将通过单盘转子的自动定心现象分析,探讨金属圆球在盘内移动的机理。

2 不平衡转子自动定心现象分析

不平衡转子振动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文为了简化分析做如下假设:静止时的转轴轴线是铅垂线,与两端轴承的中心线重合。轴承是刚性的,但转轴可以在轴承内自由转动。圆盘为水平放置,安装在转轴的中点,转轴轴线通过圆盘的几何中心S。圆盘的质心G有微小的偏心距e。这样在讨论转轴的横向振动时可不计重力,而且在转轴有横向变形时,圆盘平面始终保持水平。另外,图中G点偏离OS的延长线方向是因为转子振动系统的阻尼影响所致,由于一般阻尼值较小,本文以下假定G点就位于OS的延长线方向上。

转子在工作转速大于临界转速之后,出现质心相位反相[5,6] ,质心G处于弯曲的内侧,如图2所示。

在此情况下,时振幅会随转速升高而逐渐下降,当工作转速远远大于临界转速时,振幅便趋近于偏心距(质心G和回转中心O趋于重合),这就是高速转子“自动定心”现象。

转子自动定心可以这样加以理解: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由于转子质量的巨大惯性跟不上振动速度,质心变成了实际的转动中心,而转子的几何中心则围绕着这个质心运动。质心维持在轴心位置处,则相当于偏心距为零,因此惯性力就非常小了(考虑转轴的质量,总惯性力不为零)。

因此,转子自动定心不仅使得振动值较小,更主要的是使得惯性力较小,可以提高轴承座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对环境振动的影响。

3 自动平衡装置的运行机理探讨

3.1 过临界转速下自动平衡装置的平衡机理

在过临界转速下,假设图2中的圆盘是一个空心的壳体,将一个金属圆球放到圆盘里面,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圆球会自动的运动到离回转中心最远的位置,就是图中最右边的位置。

这时质心G在左边,圆球在右边。两者有抵消作用,总体偏心将减少,出现“自动平衡”现象,这就是过临界转速下自动平衡装置的平衡机理。

这种空心的盘状壳体与圆球的组合就是滚球式自动平衡装置,如果把滚球换成液体就构成了液体平衡器[7],把滚球换成摆锤就构成了摆锤式自动平衡装置[8]。

多个金属圆球的情况减振效果好一些,其平衡机理相近,本文不再加以介绍。

本课题组滚球式自动平衡装置实验台,如图3所示,实现自动平衡的一个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中圆盘在高速旋转,两个球稳定地停在偏心质量的对面,起到了自动平衡的作用。

3.2 亚临界转速下自动平衡装置的“自动偏心加剧”现象的机理

工作转速低于临界转速的回转机械,它的质心G在弯曲的外边。如图5所示。

假设图2中的圆盘是一个空心的壳体,如果放入一个金属圆球到圆盘里面,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圆球会自动的运动到离回转中心最远的位置,就是图中的最右边的位置。

质心G在右边,圆球在右边。两者有加剧作用,总体偏心将增加,出现“自动偏心加剧”现象,这是自动平衡装置不利的一面,因此,自动平衡装置只能用于过临界转速下的平衡减振。

自动平衡现象和自动偏心加剧现象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特性,判断是自动平衡还是自动偏心加剧时计算临界转速即可。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转子工作在过临界转速时会出现“自动定心”现象。转子的自动定心不仅使得振动值较小,更主要的是使得惯性力较小,可以提高轴承座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对环境振动的影响。

(2)在过临界转速下,自动平衡装置中的金属圆球会自动的运动到偏心质量的对面,起到平衡(减振)的作用。

(3)在亚临界转速下,自动平衡装置中的金属圆球会自动的运动到偏心质量的同一侧,使得转子偏心加剧。

参考文献

[1]谭青.自动平衡装置的数值解析[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3,24(1):96-102.

[2]刘文倩.旋转机械自动平衡装置综述[J].现代制造工程,2011(3):134-137.

[3]谭青,唐任仲.风机自动平衡应用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1998,32(4):473-479.

[4]杨东波,潘丽,刘永光.球式自动平衡装置的理论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0,42(3):162-165.

[5]郑兆昌.机械振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6]屈维德.机械振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7]谭青.液体平衡器的稳态特性的分析与应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2,12(3):51-54.

用平衡常数解决等效平衡相关问题 篇7

1.平衡常数:人们为了描述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 引入化学平衡常数, 用化学平衡常数来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也可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并且可以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1) 若Q=K,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 若Q<K, 平衡正向移动;

(3) 若Q>K, 平衡逆向移动。

2.等效平衡:等效平衡就是指在一定条件 (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 下, 同一可逆反应体系, 不管从正反应开始, 还是从逆反应开始, 在达到平衡状态时, 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数 (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 均相同, 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的类型

二、思考问题

1.等效平衡历来是化学平衡中的重点和难点。等效平衡概念抽象, 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和复习化学平衡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面对等效平衡, 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等价转换法” (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 然后进行分析) ;二是“中间体模型法” (建立合理的等效平衡模型, 然后再在等效平衡的基础上改变条件,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 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看平衡是否移动) 。但是不管哪种方法, 由于都是定性分析, 从概念到概念, 说服力不强, 且对于思维能力薄弱的学生会感到理解困难。新课标开始实施以来, 由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增加了“化学平衡常数”的内容, 使得从定量的角度处理化学平衡问题有了理论上的依据。我们可以转向用化学平衡常数去处理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问题, 认为“等效平衡”作为一类特定问题的特殊方法, 完全可以被化学平衡常数所覆盖。

2.我们把等效平衡分成上面三种类型, 在目前“彰显有用的化学”背景下, 第三种恒温恒压类型是没有价值的, 因为工业上很多反应釜都是固定体积的。其次, 我们学习等效平衡更多意义在于分析平衡移动, 判断转化率的大小, 所以利用平衡常数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典题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 (PCl3)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 平衡时, c (PCl3) =0.11 mol·L-1, 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 达到平衡前v (正) >v (逆)

D.相同温度下,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2.0 mol Cl2, 达到平衡时, 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解析:对于此题选项D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利用等效平衡模式来定性解决, 二是利用平衡常数来定量解决。

方法一: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2.0 mol Cl2, 是原来的两倍, 如果体积是原来的两倍即与原平衡完全等效, 再把容器两倍关系压缩成原容器, 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PCl3的转化率应大于80%, D错误。

然后对相同温度下,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2.0 mol Cl2进行计算:此时起始浓度c (PCl3) =2.0mol/2.0 L=1.0 mol·L-1, c (Cl2) =2.0 mol/2.0 L=1.0mol·L-1。因为题干反应的转化率是20%, 现在反应从逆反应开始, 假设转化率是80%, 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若甲中反应2 min时达到平衡, 则2 min内平均速率v (O2) =0.2 mol·L-1·min-1

D.甲平衡后再加入0.2 mol SO2、0.2 mol O2和0.4mol SO3, 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对于此题AB选项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利用等效平衡模式来解决, 二是利用平衡常数计算来解决。

方法一:4 mol SO3两倍于2 mol SO2、1 mol O2, 如果两者是等效平衡的话, 此时4 mol SO3产生的反应物的转化率是α1+α2=1, n (SO3) =2×1.6 mol, 但同一体积乙与甲相比的话, 平衡要向生成SO3的反应方向移动, n (SO3) 要大于2×1.6 mol, α1+α2<1, 所以AB错误。

方法二:首先分析容器甲, 起始物质的量:2mol SO2、1 mol O2, 它们的浓度分别为:1 mol·L-1SO2、0.5 mol·L-1O2, 平衡时SO3物质的量是1.6 mol, 浓度为0.8 mol·L-1SO3。

再分析容器乙, 起始物质的量:4 mol SO3, SO2浓度为2 mol·L-1, 正反应SO2转化率α1=80%, 假设逆反应反应物SO3的转化率α1=20%, 则

巧设等效平衡解决化学平衡问题 篇8

所谓等效平衡,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的同一可逆反应, 由于起始状态不同可形成多个平衡体系, 其中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系中各组分百分含量相同, 浓度也相同的两个平衡体系互为等效体系。即是每一可逆反应无论是从反应物开始还是从产物开始, 或者是从既有反应物又有产物的中间状态开始, 若假设反应能向某一方向进行底时, 只要所得生成物的摩尔浓度相等, 则他们就互为等效, 他们达到平衡时进行的程度就相同, 达到的化学平衡也完全相同 (其前提是平衡时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也相同) 。

利用这一观点, 在解决两个或多个平衡体系相互比较的问题时, 或遇到它们不互为等效平衡, 我们则可以改变条件, 假设另一个等效平衡作为中间状态与原平衡相比较, 再使改变条件恢复原状, 使平衡移动, 最后再利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结果, 这样就会使很多扑朔迷离的难题变得清晰明了。下面举例说明:

例1:等温下, 在相同体积的容器A、B中, 分别倒入2mol SO2和1mol O2, A容器维持恒容, B容器维持恒压, 若达到平衡时, A、B两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分别为a、b, 则a与b的关系为:

a____b。

解析题中的两个平衡体系, 其容积和压强均不相同, 显然不是等效平衡, 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它们经过它们经过等效平衡的中间状态, 就不难得出答案:

由状态Ⅱ——→状态Ⅱ, 增大压强, 平衡向生成SO3的方向移动, 转化率提高则b>b′;且根据上述原理, 状态Ⅰ与状态Ⅱ′显然是等效平衡, 则有:b′=a b>b′所以b>a。

答案为:b>a。

例2:一定温度下, 将a mol PCl5气体通入恒容的容器中达到平衡时, PCl5=PCl3+Cl2, 测得平衡混合气体压强为P1, 此时再向反应器中通入a摩尔PCl5气体, 恒温下再达到平衡, 测得混合气体压强为P2, 则P1与P2的关系为 ()

A:2P1=P2B:2P1>P2

C:2P1

解析:第二次平衡相当于起始时PCl5为2a摩尔的平衡, 可将此体系中容器的容积扩大为原容积的2倍, 使它与题中第一个平衡体系互为等效平衡。如图所示:

V升

V升

根据增大压强, 平衡应向生成PCl5的方向移动, 所以达到平衡Ⅱ时, 压强减小, 即:

根据:

答案为B。

例3:一定温度下, 向A、B两相等容积的容器中充a摩尔的HI和b摩尔的HI, 其中a>b, 发生如下反应:2HI=I2+H2, 则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I2的浓度A=B B:HI的转化率A>B

C:平衡时HI的百分含量A=B D:平衡所需时间A

同理此题目仍可采用增大A容器的体积, 使它与B容器的体积互为等效平衡, 最后得答案为C、D。

课程平衡 篇9

我深入二年级化学组调查时, 听了教师反映这个将面临的“挥之不去”的问题之后, 采取了全年级教学进行集体“整合”, 防止学生陷入平衡的“沼泽”的新举措。

“整合”的思路, 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仅就方式方法而言, 这个“整合”有别于过去我们局限在化学学科内的“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小打小闹”, 是一个调动学生、化学教师、其他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等诸多方面积极因素的综合治理, 不仅涉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而且还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和谐施教”的诸多策略。这项教学整合措施有如下特点。

一、年级配合, 综合管理

之前, 我布置调查统计各个班级出现因成绩下降而厌学的学生数量, 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当时的统计表明, 每个班大约有10人出现厌学情绪, 原因主要是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等。年级还针对厌学学生认为刻苦努力是愚蠢的, 而投机取巧, 如在考试时作弊等不良行为却是值得炫耀的现象, 与教务处、年级组配合, 严抓考风考纪, 反复强化“没有好的考风, 就没有好的学风”的教育。而针对学生将在高二时进入学习困难期的实际, 为防止厌学人数“趁机”增长, 年级学生的教育从端正学风入手, 开展了许多活动, 净化教学空间, 开辟学习沃土。年级管理采取统一认识, 各科各班教师齐抓共管等措施。教学是核心, 管理是关键。好班级是管出来的, 好学生是教出来的, 好成绩是学出来的, 好的品行也是管出来的。本年级还制定了《课堂、自习纪律管理办法》, 多次召开了学生大会, 分析课堂秩序优劣的利与弊, 摆事实, 讲道理, 努力使学生明白“人间正道是沧桑”, 要鄙视和唾弃弄虚作假, 营私舞弊。还对学生进行了学会感恩的教育。

二、师生帮教, 落实措施

按照“整合”要求, 全年级各班“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薄弱学科的个别辅导任务, 均分别落实到了具体的科任教师, 对应“帮教”的“花名册”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尤其是, 在此项措施中明确要求科任教师要配合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要认识到, 每位学生的学科进步不是单科教师的责任, 而是年级每位教师共同的责任。我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也承担了具体的任务, 并且有意识地开展了工作。曾与课堂上“形似漫不经心, 实则全神贯注”的尖子生苏某, 在课间进行了沟通, 强调针对平衡单元的学习如果还沿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式, 有可能会出现思维漏洞, 甚至跟不上;另外希望他改变与同桌常在课堂上讨论问题的习惯, 建议他最好把讨论安排在课后;并让他认识到只有自己真正强大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之后, 他在上课时与同桌讨论问题的现象减少了, 并在化学平衡的测试中成绩明显比以前其他章节的成绩有了新突破。另一位“形似走神, 实则深思”的詹某同学, 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很强, 有时会提出别人意想不到而又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深层次问题。他有时“表面糊涂, 实则头脑清醒”。从表面上看, 他对某个问题似乎没有弄清, 实际上他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延伸问题。我课后与他沟通, 告诉他, 由于在高中阶段对平衡知识只是浅层次地探究, 甚至可能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 一些现在使用的原理可能是不全面的, 如果有与老师不同的见解, 希望能在课后大胆提出, 以减少心中的困惑。我还和他说, 老师希望你更青春, 更阳光, 老师不会把你当成“另类”的。他减轻了心理负担之后, 成绩稳步上升, 也喜欢与老师说心里话了。在社会实践课题中, 他在应用平衡知识探讨酸雨的治理措施时, 提出的观点既有创新性, 又有科学性, 以至于我“相形见绌”, 深感“后生可畏”。我从他的成长过程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体会到了和谐施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对成绩曾“一落千丈”的韦某同学———被同班同学公认为是每堂课的“觉主”, 我课后及时与他沟通, 说出我对他的担心:如果学习“平衡”章节时不调节好睡眠时间, 控制不住自己, 那今后就可能“悔之晚矣”, 即使是为了班级荣誉, 你也要调整好自己。此次谈话果真奏效。其后的课堂上, 他几乎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成绩也明显提高。我还注意加强了对学生作业和章节检测卷的批改, 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就及时指正, 尤其对涉及化学平衡的题, 争取做到全批全改, 努力使学生了解自己“症结”所在, 并及时“治疗”, 做到对疑点早解决, 对知识点心中有数, 遇题不慌, 为逐步突破难点扫清障碍。我感觉到在实施整合措施后, 不仅科任教师更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而且学生整体素质也得到提高。期间, 我还进一步体会到, 越是教学上的难点, 越应该让学生学会与老师及时沟通, 同时, 教师也需要学会倾听, 养成主动了解学情的职业习惯, 还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

三、学会利用“整合”优势

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沟通。现在, 我一发现那些思维能力强, 但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就找班主任, 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优势, 为化学课“保驾护航”。比如有一名学生, 在高一时就养成了上课“描字”的习惯, 影响了听课效果。我与班主任沟通之后, 我们齐心协力, 对他采取严加管理、绝不手软的策略。之后, 他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转变, 学习“平衡”一章时感觉较顺利。另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利用整合的要求, 提高其他学科的备课质量。“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在推行“整合”措施的年级管理形势下, 我校化学教师取得了共识:要攻克“平衡”等内容的难点,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多做题更重要, 学习方法得当才能取得好成绩, 搞题海战术或押题绝对不可取。因此, 现在我校化学教师在讲解化学平衡知识时, 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讲授“等效平衡”的难点时, 针对其原理, 讲清楚极限法和守恒法, 详细地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在学习有关平衡计算时, 一些学生之所以感到难, 原因是该知识点渗透了数学的极值和全等相似图形的知识, 教材虽然为在数学方面基础好的学生解决平衡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但对一些在此方面基础薄弱的学生就缺少必要的照顾, 使这些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大, 压力大, 有的学生甚至感到没法学下去了。还有, 渗透物理知识的气体状态方程的综合问题, 也是学生学习“平衡”的障碍。因此, 高二化学组教师在备课时, 既要备本学科的知识, 又要备相关学科的知识, 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进度, 即做到教师自己先将知识吃透, 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浅析化学平衡中的等效平衡 篇10

【关键词】等效平衡 规律 应用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但由于其内容较抽象,命题也往往比较灵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陷入迷茫,解题时也顾此失彼。因此化学平衡成为了学生学习化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本人认为关键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掌握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是建立等效平衡观念。下面就重点谈谈等效平衡。

一、什么是等效平衡

所谓等效平衡就是指可逆反应从两个不同的起始状态开始,达到平衡时两个体系中对应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两个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等效平衡呢?一般认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逆反应可达到等效平衡:

1. 在定温定容时,对于所有的可逆反应若起始加入情况不同,但转化为反应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均相同,则可达到等效平衡。

2. 在定温定压时,对于所有的可逆反应若起始加入不同,但转化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可达到等效平衡。

3. 在定温定容时,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若起始加入情况不同,但转化为反应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可达到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条件:两反应体系的温度、容积(或温度、压强)完全相同,且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量也必须相等(或对应成比例)。

特征:由同一可逆反应建立的两个气态化学平衡体系,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或温度容积)完全相同,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等(或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

三、等效平衡规律

1. 无论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只要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平衡时,每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百分含量都对应相同,即两平衡完全相同,是等同平衡。

2. 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平衡时每种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同,物质的量等倍数地增大或减小。

3. 恒温、恒容下: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两平衡等效。平衡时每种物质的百分含量对应相同,物质的量等倍数的增大或减小。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同。

四、等效平衡应用及举例

先看条件:若为定温定压则只需转化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可判定等效平衡;若为定温定容,则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也只需转化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可达到等效平衡;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则必须转化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才能达到等效平衡。

【例】恒温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3B(g)= 2C(g)

(1)若容器的容积可变,反应在恒压下进行。开始时放入物为1 mol A和3mol B(记为反应甲),结果到达平衡后,生成了a mol C,且C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为ε。若开始时放入0. 5 mol A,x mol B和y mol C(记为反应乙),到达平衡后要使C在平衡混合中的体积仍为ε(A、B的体积分数也对应相等,下同)则x=___,y=___,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a的__倍。

(2)若容器的容积恒定,开始时放入1mol A和3 mol B(记为反应丙),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ε,则容器的容积比反应甲的起始体积___(选填 “大”“小”“相等”)。若开始时放入物是0. 5 mol A,w mol B,z mol C(记为反应丁),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ε,则w =__,z = __。

解析:首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把投料中的生成物假设完全发生逆反应而转化成反应物,并与直接投入的同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加,作为该反应物的起始量。这一步简称之谓“转并”。然后对不同次投料经“转并”后的“起始量”进行比较,得出是否“等效”的结论。规律是:

对恒压容器(容积可变),只要两次投料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则平衡混合物的百分组成也相同。但这种“等效”的两平衡体系,混合物的总量并不相同,平衡总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起始物质的量之比。

对恒容容器,则要求两次投料(转并后)完全相同才能使平衡态时混合物的百分组成相同。这时两平衡体系的总物质的量也相等。

本题(1)是恒压容器,为使反应甲、乙的投料比例相等,即乙的投料要符合n(A)∶n(B)= 1∶3,x应该取1. 5 mol,而y可以是任意值。反应乙的投料总量(转并后)是反应甲的(y+1)/2倍,故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a的(y+1)/2倍。本题(2)是恒容反应。由题可知,反应丙的平衡态与反应甲的平衡态完全相同,所以丙的容积应与甲的平衡体积相同。由于甲的容积在反应过程中是减小的,平衡时最小,故反应前比丙的容积大。反应丁的平衡和反应丙的平衡是恒容下的等效平衡,必符合投料(经转并后)完全相同的条件。故有n(z)=1 mol, n(w) = 1.5 mol 答案:(1) x=1.5 mol,y = 任意摩,一定范围,(y+1)/2 (2) 小,w = 1.5 mol ,z = 1 mol

上一篇:微政务下一篇:母线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