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诗意

2024-06-01

设计中的诗意(精选六篇)

设计中的诗意 篇1

1.以“读”为主线,读通读顺整首诗,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今诗人的思乡情。

4.通过主题拓展,积累诗句,提升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品味诗句蕴藏着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听说同学们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出示月夜图)

师:看着这轮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诗?(《静夜思》)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愁绪。这种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称为“思乡诗”。(板书:思乡)思乡诗是古诗中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老师收集了几组有关思乡的诗句,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特别有名的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下题目。(板书:秋思)

二、初读设疑,切入“思”情

1. 读诗题

师:请读诗题。(生读)

师:读得很正确,满怀愁绪地读一读。(再读)

师:题目也能读出味道来。

2.书写指导

师:诗人张籍的“籍”笔画较多,我们一起观察一下。要把这个字写正确、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

师:这个字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竹字头写扁些,下面要写得饱满。让我们在田字格中写下最漂亮的“籍”字。

3. 解诗题

师:字写清楚是第一,写漂亮是一种水平。我发现不少同学水平很高。现在把笔放下,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诗题——秋思。你们读懂题目了吗?(“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风。身在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思念愁绪)

4. 初读设疑

师:同学们发现了,诗题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思念情愫。那张籍是如何在这首诗中埋下思念种子的呢?请拿出课文,自由朗读《秋思》。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诗之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

师:明白要求了吗?好,自由读<秋思》,开始。

5.

正确朗读,解多音字“重”

6. 读出节奏

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今天咱们来一次合作,我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好吗?(课件出示:带节奏的古诗)

师:好,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明白吗?按自己的节奏读。(生自由读)有谁愿意再给大家吟诵一遍?

三、品读古诗,探寻“思”源

过渡语:不错,有那么一些味道了。同学们,这首《秋思》仅28个字,却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绪,让他提笔作家书呢?请大家默读古诗,快速找出原因。(交流)

师: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原来是这场秋风拨动了诗人的愁绪。请你来读这一句。(生读)

师:读着这句诗,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师生交流)

师:我也疑惑了,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说看见秋风了呢?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的瑟瑟秋风中,他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1]

生:他看到了飘落的树叶。

师:是飘零的落叶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呀。你都已经读出画面了。除了落叶飞舞的情景,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2]

生:他看见别人一家团聚。

师:看到他人家庭团聚,诗人会想起些什么呢?(生谈)

师:我想这对离乡的游子来说更是一种深深的刺痛,因为和别人的团聚相比,他就显得更为孤单了。这正是他当时的心情啊!

师: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伫立街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看着他人团聚的温馨场面,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孤独;忧伤;寂寞……)

你真是诗人的知己啊,就请你读出他的孤独。(生读)

都说知音难觅,诗人有你这位朋友,一定会感到温暖的,请你用朗读表达出来。(生读)

张籍的寂寞深深埋于心底,也请你读出来。(生读)

师:一阵秋风,一份愁绪,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一起来读一读《秋思》。试着把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与寂寞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生自由读)

师:好,谁再来读一读《秋思》?(指名读)

四、悟读古诗,品味“思”意

1.品读“意万重”

师:同学们,站在这个街头,孤独的诗人思绪万千,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板书:作家书)

师:诗人提笔想写封家书,千言万语便涌上了心头。他想起了谁?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

师:是啊,正如你们所说,诗人一提笔,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画面,都浮现在了脑海中。你们都感觉到了诗人内心的那份牵挂与思念。现在,请你提起笔,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帮他将这份思念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出示小练笔)

张籍提起笔,千言万语涌上心头,

他对年迈的父母写道:______。

他对和睦的兄长写道:______。

他对乖巧的小妹写道:______。

师:好,同学们,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人的心声。谁先来!(指名学生交流)

师:我想,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定也是诗人想说的,那这些就是诗人所有的心里话吗?

这份对父母的牵挂,三言两语怎能写得完呢?这正是——生读:欲作家书意万重。

敦厚的兄长多年未见,不知近况如何?儿时的快乐时光怎能一一书写出来呀!这正是——生读:欲作家书意万重。

故乡啊故乡,我是多么想回来看看你呀。一起读——生读:欲作家书意万重。

2.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师:这份浓浓的思念和牵挂怎是几张薄薄的纸所能承载的?正如他自己说的——复恐匆匆说不尽。(板书:说不尽)

师:“说不尽呀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什么?(思念;牵挂;问候……)

师:用上一句的3个字,那就是——意万重。

师: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三个字,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思念呀!正是因为意万重,正是因为说不尽,诗人才会——行人临发又开封。(板书:又开封)

(2)师:同学们,请看黑板,“封”是什么意思?(信)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信)

“又开封”是什么意思呢?(又把信打开)

师:把信封好,拆开;再封好,又拆开。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生自由交流)

师: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

师:知道“行人临发又开封”中的“行人”是什么人吗?(捎信的人)

师:是专门送信的人吗?(补充资料:古时候并没有邮政局,也没有邮递员。老百姓的家书要么由家中的仆人传送,要么就是托人捎带)诗中应该属于什么情况?(托人捎带)你们知道吗?对于游子来说,遇到一位可以捎家书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师: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大家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图)。诗人将千言万语化作书信交给行人,行人收好信件刚要离去,诗人叫住了他,拆开信件,看还要补充些什么,这正是——生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坐上马鞍,准备启程,诗人又大步跑上前叫住他,要回书信查看,他担心自己对家人的话没有说完呀,这正是——生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同学们,你可能不明白诗人此时的心态,他独自一人漂泊他乡,已经十年没有回家了。如果你对他有更多的了解,或许会有新的体会。(师出示补充资料:张籍简介)

师:读了这段材料,我们再联系杜甫写下的诗句“家书抵万金”,此时的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就是诗人,面对行人的发问,你会说些什么?(生交流)

师:在外漂泊与家人联系,只能靠这封家书啊。这封饱含着万重意、价值抵千金、分量沉甸甸的家书,诗人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怎能不开封呢!来,我们齐读后两句——(生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回,可以做我的听众吗?(师吟诵)

师:你们也一起来,用朗读把诗人的这份思乡情传递给远方的亲人吧。

师:诗人因秋风而起思乡之意,欲提笔却难诉万千离愁。终于,捎信人带着这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信渐行渐远,诗人一直站着,望着“行人”远去的方向……

这一刻,诗人的感受,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孟郊说当家书被带走的那一刻,自己的心好像也被带走了。就像诗人此刻身在洛阳,心却早已回了故乡。这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思乡情呀!让我们再次吟诵《秋思》。

五、拓展延伸,凸显“思”情

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与孟郊。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寄托于这封薄薄的家书了。你们看——(师:一封家书寥寥数字,却重比千金。)

课件出示: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李绅

六、默写古诗,沉淀“思”意

1. 师:借家书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故乡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家,而乡愁又是诗人心中难解的结啊。诗人张籍将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藏到了书信的背后,就这样化作了这首《秋思》。最后,让我们一起将这首充满诗人思乡愁绪的《秋思》默写下来,以表达我们内心的一份祝福。(生默写古诗)

设计中的诗意 篇2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的做法是8个字: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为了达到“化静为动,尺水兴波”的教学境界,在设计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或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时,我们可争取做到这样8个字:理性思考,诗意策划。

理性思考与诗意策划是教学设计中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像写文章的“意在笔先”一样。

所谓“理性思考”,指的是对“教学设计”本身所进行的比较严整细密的思考。理性思考比较深刻的课,从教学理念上看,能成功地组织起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从教学过程来看,其步骤、层次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自然;从其外在的形态来看,表现出一种建筑之美;从其内在的结构来看,表现出一种或彼此承接、或起承转合、或拾级而上、或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从其活动的细节来看,则表现出一种圆润、自然、细腻和富有文气之美。

如果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理性思考”对教师的要求,那就是,阅读教学设计应追求:①深化课文研读;②优化教材处理;③强化课型创新;④简化教学思路;⑤细化课中活动;⑥美化教学手段。

这“深化、优化、强化、简化、细化、美化”六“化”中的每一“化”都可以说是教学设计理性思考的一个侧面,有了这种理性的思考,相对于我们所习惯的教学设计过程来讲,无疑是教学艺术上的提升。因为从操作的层面来看,我们往往是从感性的、经验的、重复的常用套路出发来进行教学安排,个人虽然各异而教学过程却大致一样,于是长久地大面积地表现出一种通俗的感性操作方式。

所谓“诗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比较生动美好,比较有文气和比较雅致;所谓“诗意策划”,就是指充分地考虑与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中层次的美、活动的美和细节的美,就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某一细节、某一步骤方面所酝酿的具有文趣、具有情味、具有美感、具有诗意的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诗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而言。作为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在教学的美感中生活,让学生在一种高雅的语文环境中生活,这不仅仅只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一种美好情趣的培养,一种健康性格的养成。

理性思考与诗意策划,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其实是统一的,是同步的。比如前面所说的“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美化教学手段”等内容,就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诗意的。所以我们说,一节层次比较高的课,从整体的布局上,应该让人们看到它表现出了一定的理性特征;从教学情景中,应该让人们感受到它运用了一定的诗意手法。

如《鹤群翔空》的教学创意。

创意说明:这是对教材的一种侧面的处理手法。它根据课文的内容用三个教学板块来整合教学内容,用一种巧妙的手法让学生充分而有序地活动起来。

1.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扩写“这是一篇写鹤的文章”这个句子。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内容。

2.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读课文,续写“我从文中积累了……”这个句子。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地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3.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从品析、欣赏、发现、感受等方面入手,就课文内容说一句欣赏的话,这就是“创造一个句子”。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赏析。

这样,整节课以“阅读交流”为主线,通过“扩写一个句子——续写一个句子——创造一个句子”这三个引子、三个话题的展开来理解品评课文,思路简明,手法生动,教学内容丰满而又扎实;这样的三个教学板块实际上达到了这样的教学目的:

(1)速读,整体式概括。

(2)寻读,自主式积累。

(3)细读,多角度品味。

诗意山水中的山水诗意 篇3

此次“诗歌文化周”包括大型诗舞《与诗同行》演出、高峰论坛、清溪湖诗会、红果树溶洞晚宴、啤酒烧烤晚会、“诗歌与我”沙龙活动、绥阳诗歌作品评鉴会等多项主题活动,亮点迭出。吉狄马加、舒婷、西川、臧棣、叶延滨、张清华、吴思敬、陈仲义、梁晓明、胡弦、周庆荣、潇潇、黄亚洲、北塔、梅尔、李成恩、李发模等数十名国内诗人、评论家,以及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墨西哥、波兰、越南、加拿大、土耳其、印度、丹麦、日本、贝宁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诗人、诗评家、翻译家应邀参加了活动。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率贵州诗人徐成淼、李寂荡、喻子涵、阿诺阿布等出席了这一盛会。60多位诗人齐聚黔北,让诗乡绥阳呈现出雅致灿烂的人文风景。

首届双河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周得以在贵州绥阳举办,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努力密不可分。2007年,他曾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国际诗坛产生很大影响。他认为,诗歌是一切热爱自由和光明的民族手中最温暖的火炬,人类将永远与诗歌共存。而诗人从古至今,都是他们民族排在第一位的精神代言人,也是真正的和平亲善的使者,诗人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人永远不可能替代的。他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站在绥阳这片积淀着爱与美的土地上,会找到无限的灵感,能采撷到最美丽的诗歌之花,也会在不经意间收获最丰硕的诗歌之果。

5月8日上午,大型诗舞《与诗同行》拉开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周的序幕。《与诗同行》分为序曲《中华颂》、上篇《诗承千载》、下篇《歌谱新篇》三个部分,展现千年诗乡的深厚文脉、淳朴民风和诗画山水。

全国首家以诗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中国诗文化陈列馆”,也于5月8日正式开馆,参加活动的海内外诗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据了解,中国诗文化陈列馆分为序厅、诗史流长、诗乡绥阳、尾厅四个部分,展示内容包含“中国诗歌文化”“诗词加油站”“巾帼诗花”“老年诗家”“农民诗友”“诗乡新芽”等多个板块,集中展现中国诗歌文化发展脉络和绥阳诗歌发展史。吉狄马加在开馆仪式上致辞,他说,“绥阳是一片充满着诗性的土地,人文积淀深厚,国际诗歌文化活动在此举办,这里将会日益受到诗人们的亲睐并产生应有的国际影响,真正成为中国和世界诗歌对话、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窗口。”

张清华与潇潇共同主持了以“自然主义书写”为主题的诗歌高峰论坛,西川、臧棣、黄亚洲、叶延滨、何言宏、张清华、辛牧、陈仲义、李发模及水田宗子、弗郎索瓦·罗伊、何塞·马里奥、 阿尔贝雷茨·拉莫斯等海内外诗人、诗评家,阐述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与上千名观众分享了他们的精彩观点和深邃哲思,将诗歌的古典精神、诗歌与山水自然的的关系、现代诗歌的发展趋势披露得淋漓尽致,并进一步探讨了古今诗歌文化如何更好地交融、如何在时代浪潮下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谈到自然主义书写,初次到贵州的著名诗人西川认为,中国人说山水的时候,指的是人文山水;而在外国人眼里,自然是没有人的自然,自然是独立存在的。这里就有一種“有人的”和“没人的”自然之分。中国诗人海子眼里的自然,是自然中的那个“我”。现在人们在风景区用手机自拍,其实关心的也只是大自然中的“我”,而不是大自然。所以说,自然主义书写是写自己,还是写大自然?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命题。

臧棣说,诗歌始于愉悦,也始于智慧,进而达到内心辩证的理解,超越痛苦。这个“愉悦”,是来自生命的“大愉悦”。这个“大”,是一种包容,有了包容,就能化痛苦为快乐。诗歌是生命的天性。你原本可能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对生命的觉醒很有感悟,经过训练,你就是一个诗人了。

与贵州有着深度交往的诗人黄亚洲说,一方山水的特点、格局、性灵、魅力,诗人要尽可能体现于诗作,争取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让读者既对你诗作里呈现的那方山水产生向往,也对你精神领域里的那方山水产生理解和共鸣。他认为,尽管山水是诗歌,但诗歌不是山水,或者说,山水诗里面,不尽是山水本身。山水诗里有着太多的政治、爱情、处世哲学、佛道感悟。山水诗是不纯净的,里面有许多杂质,这些杂质,犹如是山岗内部的那些粗砺的岩石,托起了那座山的脊梁,使大山成为大山。

李承恩是“80后”女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纪录片导演。近年来,她写了许多在山水行走中的感受,以及她生活中的亲情,还有“打动我灵魂的那片刻的诗意”。她说,人可以老去,但山水不会,山水万古长青。不管现代化如何摧毁古老的精神,不管文明的步伐如何以破坏大自然为代价,山水永远活在诗人的心中。生活越来越功利化,现代诗人越来越丧失了自然的表达,丧失了与山水对话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主义书写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七十八岁的日本诗人水田宗子著有诗集《归路》 《圣塔芭芭拉的暑假》等,在国际诗坛享有盛誉。她说,很多时候,她是在孤独中写诗的,因为孤独让她更有充分的空间来思考、行文。人们被强制性地赋予某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被贯彻到诗歌里,就有了许多哲理性的诗句。人其实是非常渺小的,在大自然面前,不足挂齿。所以说人不是全部,而是自然的一小部分。

吉狄马加在点评中说,“嘉宾们的发言都极具建设性,本次的主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创新,重新将自然与主义结合在一起,在新世纪,所有的国家都在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给我们的生活敲响了警钟,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发展方式,找到一个更和谐生存方式,用诗歌来探路我们人类的历史文化,同时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用诗歌来关注我们的自然,来关注我们人类今天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命运。从西方重理性发展的道路上可以看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并带来了新的前景,人类的发展不要只注重简单的直线逻辑。我们的诗人通过诗歌论坛来让大家对自然生态状态的重视。”

5月8日是母亲节,当晚,主办方特别安排了一场别致的“妈妈的诗”诗歌朗诵会,诗人们用经典的诗句盛赞母亲,祝福母亲。

nlc202309081747

5月9日,中外诗人畅游清溪湖景区。在清溪湖诗歌朗诵会上,受秀丽风景激荡,诗人们诗性勃发,纷纷朗诵自己的作品。按照国际惯例,诗人们用母语朗诵,诗人北塔和四川外国语学院的几位学子,则承担了翻译的任务,让诗歌得以无障碍地分享。

5月10日,在双河客栈举行了“诗歌与我”主题沙龙,国内外的诗人们纷纷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并谈起了自己的创作以及中外诗歌的交流。

谈到中国诗歌与世界诗坛的对接,臧棣认为,目前中国的诗歌在走出去的渠道上,缺乏系统性,比較零碎。如果国家设立一个基金,专门请翻译家来翻译中国诗人的作品,有计划地推出,就能让更多的人阅读中国诗歌,了解中国诗歌。

加拿大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弗朗索瓦·罗伊至今已出版11部诗集、2部长篇小说、60部译著。她说,诗歌可以透出各种状貌,即使是伤感的时候,通过诗歌,也可以使变得愉悦。更多的时候,诗歌是一种快乐的表情。对于中国,罗伊是通过诗歌来认识的。因为有了这个国际诗歌文化周,她对中国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今年将在美国出版一部用英文版的中国诗人作品集,包括了吉狄马加、西川等著名诗人的作品。

来自墨西哥的诗人恩里克·塞里温说,他熟悉中国的诗歌是从杜甫开始的。在墨西哥一个叫埃瓦瓦的州,人们把读杜甫的诗歌当成潮流。他说,那里的人们阅读杜甫的诗歌时,泪流满面,觉得杜甫与自然的距离太亲近了,对自然理解太深了。这说明诗歌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它能跨越地理、历史、语言等诸多障碍,抵达你的心灵。恩里克·塞里温能说出李清照、李白、白居易、王维、龚自珍等中国古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但对于当代中国的诗歌,他表示了解得不多。他认为,举办国际诗歌文化周这样的活动,对于像他这样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有必要。今后,他将用西班牙文翻译中国诗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诗歌魅力。

土耳其诗人奥卢·贝兹拉姆鲁一面写诗,一面经商,诗歌和贸易,他都做得都很好。他不仅是诗人,又是报纸的专栏作家,小说、散文、电影剧本,都写得有声有色。他认为,自己的经商经历,有利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土耳其人对中国的文学不很了解,这主要是土耳其缺少中国诗歌的译著。他想通过这样的国家交流活动,能否搭建起与中国诗歌沟通交流的平台。

美国诗人梅丹理既是汉学家又是翻译家,先后出版了英文诗集和中文诗集。但更多的时候,他更乐意做译介中国诗歌这样的“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诗人的作品,他阅读速度很慢,甚至慢到用一个小时推敲一行诗句的地步。

水田宗子表示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相似,都要彼此相互学习。她喜欢北岛的诗歌,“因为北岛和我的经历相似,都在国外生活20多年。当然,喜欢他的诗,主要是他的诗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很强。”不会汉语的水田宗子表示,如今她开始学习汉语,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诗歌、中国的文学。

绥阳诗歌作品评鉴会上,臧棣、梁晓明、李寂荡、沙克、李自国等,对绥阳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度剖析、点评。身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的臧棣认为,绥阳诗人有着一种蓬勃的气象,对诗歌的理解较深刻,有较深的生活体验感,一些诗作写得比较成熟,群体写作的潜力大。作为一个县,涌现出那么多热爱诗歌的人,难能可贵。

诗意流淌中的诗歌教学 篇4

从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上看, 教师的“教”主要通过讲、灌等手段实现, 学生也只是通过读、背等单一方式“学”诗歌的“文字”而没去领悟其真正“内涵”, 因只流于诗意表面而忽视了诗歌自身内在的精华, 使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浅尝辄止。诗歌究竟该怎样“教”才能使其诗意流淌?现结合自己教学实际, 就诗意流淌中的诗歌教学谈谈我的浅见。

一、反复诵读———诗意流淌的基石

诗歌具有分行排列、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含蓄、对称, 讲究音韵、节奏等特点。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特点, 反复诵读是根本, 离开“读”, 诗歌学习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 在读中感受诗韵:学生通过诵读, 感受诗歌的音韵, 把握诗歌的节奏, 进而体会其形式的别具一格。

2. 在读中明白诗意, 使情感得以共鸣:

“读书百遍, 其意自现”, 学生通过诵读、猜测、交流、推敲, 再诵读、交流、推敲, 最后达到领悟诗歌内容, 体验作者情感。

二、充分想象———诗意流淌的深化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创造力是无限的。”写诗要想象, 欣赏诗歌同样需要想象。学习诗歌可结合诗意想象相关的特殊事件、特殊场面,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又能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别董大》一诗, 在初步领会诗句大意的基础上, 让学生想象高适和董大离别时那难舍难分、惺惺相惜、互相勉励的情景, 从而更深的体会“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情、诗意。又如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什么原因‘小扣柴扉久不开’?这时‘我’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当‘我’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时, 又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三、诗情“画意”———诗意流淌的物化

借景抒情诗, 作者往往通过写具体的景物表达抽象的情感, 让学生把诗中描绘的美景画下来, 使之转化为可见、可闻的景物, 能强烈地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游园不值》, 我让学生根据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作一幅《园中春景》画, 在画中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学生完成后我发现他们绘画中的花草千姿百态, 小动物活泼可爱……充分地展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四、真情流露———诗意流淌的升华

诗歌的第一审美特征是抒情性, 无论是“心灵的具体化”还是“物象的具体化”, 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均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教师在导学中要反复推敲, 抓字眼, 将学生引入情境, 使学生心灵和诗人的心灵相碰撞, 将诗中的人格美转化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 使学生感情得以熏陶, 思想得以转变。如教学《草》一诗时应抓住“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进而启迪学生要能经受生活、学习中挫折、失败的考验, 顽强成长。

五、仿写、改写———诗意流淌的内化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根据诗意把诗歌改写成一个故事对学生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一诗时, 让学生根据诗意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先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改写的:“贾岛听朋友说云中山上有一位童颜鹤发的隐者, 非常有学问, 便决定去拜访。他来到云中山 (学生想象中的一座山的名字) 中, 只见云雾迷蒙的半山腰有一茅舍, 顿时喜出望外。走近一看却发现门紧锁着, 十分惆怅。转身准备离去时, 突然发现一棵松树下有一位书童, 于是便跑过去问‘小兄弟, 你知道这里的主人到哪里去了吗?’书童回答:‘你说的是我师父吧, 他老人家采药去了。’‘在哪里采药?’‘就在这座山中。’‘麻烦小兄弟快带我去见见他老人家吧!’贾岛请求着。‘这山太大了, 又云雾迷蒙, 我也不知道在哪里。’‘那他什么时候回来。’‘说不准, 少则一两天, 多则十天半月。’贾岛告别书童, 败兴而归。”

“每一位学生都是诗人”。诗歌教学不要忘了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 教师要紧扣情感基调, 把准学生思维动态, 趁火打铁, 巧设题目, 使学生创造尝试, 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读别人的诗”到“读自己的诗”, 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学以致用。低年级学生可布置学编儿歌, 中高年级学生可模仿写诗, 长期坚持, 学生的语文素养定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摘要:诗歌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传统的“讲”“灌”“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浅尝辄止。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通过诗情画意般的想象、由虚到实的物化使学生的真情得到流露, 同时以改写、仿写等手段内化学生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寻常中的诗意 篇5

——A.D.柯曼

泰斯出生于1938年,通过传统的方式接触到摄影:一开始他只是个十几岁的爱好者,通过加入当地摄影俱乐部来磨砺自己的技能;在中学时,他又学习商业摄影,辍学后在纽华克一家照相馆任暗房助手;17岁时他参加了美国海军,很快在美国海军“超黄蜂号”航空母舰上成了首席摄影师。那时他拍摄的一张照片——航母船员在讲一架不慎失火的直升机坠入海中的场景——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引起了时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摄影部主任斯泰肯的注意,他购买了这幅作品作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当时泰斯年仅20岁。

“可替代工艺”运动的创始成员

从海军退役后,泰斯十多年里一直靠做家庭肖像摄影师谋生。这期间他重拾大画幅相机拍摄作品,并掌握了照片印放的手艺。他还偶然邂逅了李·威金(Lee Witkin),并帮助他建立了威金画廊,后者成为纽约致力于创意摄影的第一个成功的商业画廊。之后泰斯通过接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经典摄影作品,开始对早已过时的铂金工艺进行探索。他首先调整了自己的作品,然后在曼哈顿的社会研究新学院和其他地方授课。

这使得泰斯成为今天所谓“可替代工艺”运动的创始成员。这一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重新引入了很多早已废弃的底片及照片制作工艺,使之成为当代摄影的工具。到了1970年,照片的需求和授课的收入使泰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摄影创作中,同时为别人的作品进行定制印放。作为暗房制作师的技能,加之与威金的联系,为他带来了各种委托工作,其中包括由泰斯用原底片制作的斯泰肯的限量版作品集,另还有包括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弗雷德里克·埃文斯(Frederick H. Evans)、弗朗西斯·布鲁吉耶尔(Francis Brugière)、拉尔夫·施泰纳和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在内的作品。

1973年,曾印放斯泰肯照片达数十年之久的罗尔夫·彼得森(Rolf Petersen)退休。曾在现代美术馆担任斯泰肯助手的格雷斯·迈耶(Grace Mayer),为斯泰肯推荐了泰斯作为替补。至此,泰斯成为斯泰肯有生之年为他印放照片的最后一人,在他1973年去世之后仍继续数年担任这个工作。那次合作形成的一个计划,就是制作1985年斯泰肯去世后发行的限量版作品集。其中的每一张照片,泰斯都努力在一系列现代相纸上达到斯泰肯原来的标准——这确实是至当时为止制作出来的要求最高的一批照片,也是由一位摄影师承担印放工作并在国际上公认为是他个人作品的唯一一例。

考古式而非社会学式的拍摄

所有这一切表明,被泰斯尊为榜样的并非纽约派的摄影师们——温诺格兰德(Winogrand)、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海伦·莱维特(Helen Levitt)——用小型相机快速一瞥,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在大众的想象中确立美国的都市形象。泰斯与他们所共有的,就是探索寻常之中存在的诗意,潜伏在单调乏味中的灵光一现。但是泰斯主要是用十九世纪的设备,即一台8×10英寸机背取景相机来创作,这促使(当然也要求)他对图像的构建采取更加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的态度。大幅底片也能捕捉到比35毫米底片更多的信息,这些照片并非是对被拍摄主体的飞快一瞥,而是经过长时间努力观察和思索的作品,满载着让你完全沉入其中的丰富细节。

虽然泰斯的照片有时候也包括人物,但他们在画面中的出现往往并非视觉的核心。他所关注和审视的多是人口大大减少的乡村和都市环境,呈现一系列有形的结构,而不是社会的相互影响。某种程度上,他关注这些场所中过去和现在的居民,通过居民所建设的一切以及留下的痕迹来表现他们,而不是通过当下居民的行为与活动。在这种意义上,他的动机是考古式的而非社会学的。他的这种做法有如前人沃克·埃文斯、贝列尼斯·阿博特、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以及弗雷德里克·埃文斯。

为了1988年的《故乡:一次美国朝圣之旅》(Hometowns: An American Pilgrimage)这本画册,他甚至走访了三个完全不同、但现在成为标志性的美国人的故乡: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的故乡印第安纳州费尔芒特、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故乡伊利诺伊州迪克森和马克·吐温的故乡密苏里州汉尼拔。

泰斯曾说:“重要的是我所寻求的文明”。在这里,他给予我们文明那些明白無疑的痕迹,并称之为“忧伤之美”。在这类照片的大部分中,人类是虚无的,通常是无形的;人造的构筑物逐渐但却势不可挡地恶化下去;凡能够侵蚀之处,平淡乏味的自然仍延续存在着,毫不留情,彰显着自己的权威。

快问快答

问:你特别想从日常生活场景中追寻和挖掘什么呢?

乔治·泰斯:未来最值得回味和欣赏的,是那些不复存在的事物。

问:同时作为影像制作人和摄影师,哪个受益更多?

乔治·泰斯:我不认为影像制作是我的重点。我的意思是,影像本身比照片重要得多。我一直努力制作出手艺精良的照片,因为我觉得如果制作出的照片不够好,就无法做到接近原影像。所以,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硬币的两面。

旅行中的诗意阅读 篇6

喜欢旅行,喜欢坐火车出行,喜欢路途中的风景伴着我的阅读,像浓墨一样荡漾开来。女人的风情就在一纸一景间化开来了。每次出行,包里必定要装上两三本书,它们几乎占去了我行李一半的重量,但是喜欢也就不在乎它们会加重我旅行的负担了。有一些书是适合旅途阅读的,与你的旅行相得益彰,在某种意义上延伸你的行程。很喜欢这种心灵上的抚慰。比如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比如安妮宝贝的《莲花》。

旅途落花树荫,《莲花》安静绽放

那次去大连,36个小时的行程,从头天早上8点至第二天中午12点,漫长的旅程,我却没有选择坐飞机,而是选择了火车软卧,其实一张火车票的价格与飞机票已相差无几,独自一个人的寂寞行程,很多人不得其解,而这是我所期待的。那天软卧车厢人不多,我住的那一间几乎就我一人,关上门,就是一个小天地,换上舒适的白色棉布宽松衣,盘腿坐在靠窗的床铺上,这时最适合读的就是《莲花》了,那些时空的变幻,内心的纠缠,岁月的痕迹,生命最真实的抚摸。那个前往墨脱的男人在风雨中回忆二十三年前的春日凌晨,小院里的茶花,围墙清凉的晨风,洁白的月光,那个有着明亮眼睛潮湿头发的女孩,少年时的旧房子,书架书桌和木板床,躺在上面依旧吱吱地响,两个不知时日长久的少年。而数年后,他们在欧洲重逢,她是他的镜子,让他看到自己仿佛只是从晚春落花树荫间穿梭而过,拍拍衣襟没有一丝动容。她安静地抚摸着他的手臂说:我又闻到你的味道,善生。一次次的别离中时光飞逝。整篇文章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儿,诉说一些前生今世的故事。在前往墨脱的艰难旅途中,他和一个内心隐藏着一面海水的女人慢慢分享着属于他的时光密码。有些密码是打开生命内页的钥匙。阅读着文字,看到了时光的痕迹,车窗外的一畦畦绿色倏忽而过……

书洁白的扉页,抚摸上去有微微的质感,是我喜欢的清洁安静的模样,像一朵安静的睡莲微微绽放。静静读着,火车在前行,从南到北,停靠一个个不知名的小站,黄昏清晨深夜,光影流连,偶尔从书中抬眼望窗外倏忽而过的景色,想着那些在岁月和时光中匆匆而过的人们,心中似有万语千言。枕着书页睡着的时候,车窗外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雨点划过玻璃,千丝万缕,让我有一霎那的恍惚,那个喜欢穿灰色棉布衬衣有一双锐气眼睛的男人行走在通往墨脱唯一的路上,满身泥泞,只为了还一个愿,去寻找那个与他灵魂对视的女人,她是他的故乡。我们这一生,能够碰到一起相对流泪而不觉得羞耻的人还会有几个?我们依然要做个内心有所坚持的人,在一次次蜕变中达到彼岸。我喜欢阅读和着窗外的风景给我带来的一种意境,意犹未尽。

吊脚木楼上,《今生今世》清风满怀

很多人不喜欢胡兰成,但我认为读书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享受,追求太多的意义就失去了阅读最直接最本能的乐趣。丢开对本人的评说,一个人天生的才气是不可否认的,我极喜欢胡兰成的文字,有韵律感,意味深长。那本《今生今世》我读过几遍,读着他的感情和世事的变迁,有淡淡的忧伤和美丽,很适合我的旅行。凤凰沱江边的吊脚楼上,清甜的山歌在耳畔响起,江风拂起我的长发,手上捧的是一杯沱茶和一册干净的书;重庆嘉陵江边的咖啡厅里,咖啡伴着书香,是另一种完美;在异乡睡不着的深夜,我拥被独坐,夜色深沉,远离熟悉的生活,此时的阅读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孤独。因为阅读,我的旅行有一种浅淡的诗意。我记得那个在广西龙脊梯田的清晨,我坐在壮家精巧的木楼阳台上,阳台上的红灯笼还未灭,远处的梯田笼罩在黛青色的晨雾中,我捧着一本胡兰成的《山河岁月》,他有一段写一位五四青年来杭州的情景:“刘朝阳来杭州住在一家小旅馆,房里只有板壁,床与桌椅,板壁上日光一点,静得像贴上金色,床上枕被,因为简单,因为年久,早晨醒来自己闻闻有一股清香,桌上放着一部古版的《庄子》,一堆新上市的枇杷。”胡的文字像一副素描画儿,简洁安静沉香,韵味无穷,这样的清晨,我呼吸到了最清新的空气,来自于那个隐藏在山间的壮寨和着文字的洁净清香,川流不息,余香满口。这相信这是来自于阅读的一种境界。

香港南丫岛海边,《浮生六记》死生契阔

去香港,多半人选择狂购,而我的选择又是出人意料,穿过九龙、尖沙嘴、中环穿越香港的繁华来到了香港附近的南丫岛,去那里,只是因为安静。岛上不允许走机动车,只能步行和骑自行车,像是世外桃源,被丛丛绿色环绕,岛上人的表情在阳光上安静闲适,一切都是缓慢的。捧一本沈复的小开本《浮生六记》坐在海边,岛上的小狗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读着沈复与芸荷亭避暑,鼓琴看画,夜深共语,在人群中轻轻执手的恩爱竟然让人有一种死生契阔的伤感。这是适合在这座安静的小岛上读的书,纸亦是安静的。我看看时间,午后两点,阳光在指缝里流下来,离岛的海风有植物清甜的气息。

返回时,我唯一在香港尖沙嘴停留,只是为了去“无印良品”,那个以简洁环保著称的日本店,买一个简洁的再生纸笔记本,泛黄的纸页,可以用来作读书笔记,和书放在一起时,是多么的和谐完美。

这是我认为的完美的旅行,旅行的意义对我来说不过是换个地方阅读与呼吸。相得益彰。妥贴舒适。安静地发不出声音。

上一篇:会计课程教学下一篇:沼肥施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