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区管理

2024-05-26

水利灌区管理(精选十篇)

水利灌区管理 篇1

1 创新水利灌区技术提高水利灌区管理能力的措施

1.1 提高水利灌区管理技术含量

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表明, 当前我国国内不同规模的灌区数量已经达到几千以上, 每年政府部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来改造、维护灌区工程, 不断引入先进、科学的灌区技术, 减少灌溉成本, 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然而因为欠缺统一的设计标准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 很多灌区仍然在寻找新技术, 虽然投入很多, 但是始终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以色列、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家已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灌溉技术经验建立了田间灌溉优化运行系统, 也实现了自动灌溉控制, 使灌区节水率超过了30%。这些科学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比如, 以色列刚开始的项目就是改造水利灌区技术, 全面采集了流量、水位等基本信息, 而且现场也利用了先进的数据通信系统和控制中心进行了实时沟通, 然后控制中心发出相应指令来控制整个现场的实际运行状况。现场也安装了相关的视频监控设备实时观察现场的灌区系统实际运行状况。其次, 他们也采用了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来检测、记录整个灌区的水费计价、仪表记录情况、数据以及水利需求等各方面情况, 从而自动检测目标灌区, 优化整个罐区系统的运行状况。这种管理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精确性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利灌区管理效率, 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我国水利灌区技术相对于国外相关国家而言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1.2 实现水利灌区管理信息化

当前的时代是个信息时代, 加快水利灌区管理信息化发展是未来水利灌区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目前社会各行各业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到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手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水利信息产业的发展。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防汛信息网络体系, 国内某些发达地区的水利灌溉中也开始广泛应用到信息产业, 这为加快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灌区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灌区水情测报技术。2有利于优化配置灌区灌溉过程中的流量以及水量等。3有利于更好的采集农作物、土壤、气象条件以及水源等配水站现场以及管理控制中心的相关信息, 然后及时将信息传送上去进行深入、分析, 便于制定出最合理的灌区灌溉分配策略, 尽可能提高灌区的节水率。

2 水利灌区管理中应用RTK技术的实际情况

2.1 RTK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优势

RTK测量是一种实时动态测量技术, 其和GPS技术一样也属于差分解算, 最大的差异就是PTK测量技术是实时运算。目前, 很多水利项目中已经广泛应用到RTK测量技术, 其可以打破传统模式, 提高测量效率。具体而言, RTK测量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去传统的动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以及静态测量等都需要时候解算后才可以得到cm级精度, 但是RTK测量技术应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方法, 就算是在野外环境进行实时测量, 也可以确保定位测量结果达到cm级精度。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地形测图、工程放样以及各种控制测量工作中, 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野外作业效率。2相对于GPS技术而言, RTK技术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果GPS测量想要达到较高的精度, 一定要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而RTK测量技术的设计基础就是载波相位观测值, 因此可以实时动态进行定位, 实时提供在指定坐标系中观测点的三维定位结果, 而且可以确保测量精度达到cm级。应用RTK测量技术的过程中, 基准站可以利用数据链向流动站传送其测站坐标信息以及具体的观测值, 流动站接收到相关数据信息后, 再采集相关的GPS观测数据, 实时处理系统内的差分观测值。

2.2 水利灌区管理中应用RTK技术的具体情况

以往水利灌区测量工作基本上都是通过三角网来进行, 这种测量方法不单单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同时测量精确度比较低, 加上由于是在外业活动, 精度就更不容易保证。如果采用常规的伪动态测量技术、快速静态测量、GPS静态测量等方法, 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知道定位的精确性, 如果测试好回到室内后, 突然发现测量精确性没有达到相应标准, 还需要重新回到场地再一次进行测试。将RTK测量技术应用于水利灌区测量工作中, 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尽快得知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如果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就可以不用进行测试。而且通过RTK测量技术也可以直接了解观测品质, 这样可大大提高水利灌区测量工作效率。

其次, 水利灌区管理中也可以采用RTK技术测试地形状况, 过去测试地形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先在被测区域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点, 然后在控制点上配置相应的设备, 如果是外业, 应该采用电子手薄、全站仪来编码地物, 通过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测图, 有的还发展到应用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 这些都需要在测站上测量周围的地貌等小部点, 这种类型的部点一定要和观测点保持通视, 因此通常都要求至少安排两个人进行操控, 假如测量精确性没有达到相应标准, 一次那个要重新返回被测试区重新测试。应用RTK技术的话, 只要一个人将设备带到被测试区停留2-3 秒, 将编码编入进去方可知道定位点的精确性, 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另外, RTK测量技术基本上不会受到地形、气候条件等外界自然条件的干扰, 而且可以非常简单的进行断面测试工作, 作业效率不仅很高, 而且可大大减少人力、财力的投入。

综上所述, 水利灌区管理控制工作比较复杂、繁琐,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在水利灌区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 不断创新我国水利灌区技术, 有效提高水利灌区管理能力, 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兴波, 刘作慧.RTK技术在农田水利灌区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灌区科技, 2010 (5) .

水利灌区管理 篇2

灌区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是将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农业生产以及水利设施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区域综合体。灌区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耕地压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生产模式的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汉中市现有25个灌区,其中大型灌区1个、中型灌区8个、小型灌区16个,设施灌溉面积9.66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8.4万hm2,年粮食总产量68万t,是全市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这些灌区大多数建于20世纪40—70年代,由于受当时施工技术、建筑材料以及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长时间的使用,加之维护措施的落后,已经难以充分发挥在农田灌溉方面的作用。因此,为了应对灌区原有水利工程老化以及维护难题,保证新的水利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支撑,加强灌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降低维护与保养成本,促进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1、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

对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内容的全面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路,从而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为了保证灌区水利工程开发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组建项目法人;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别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进度计划,并按程序审查报批;要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接受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单位监督。同时,要组织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水利工程的设计特点、技术要求等相关内容。

从而形成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目标,推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灌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负总责。监理单位要遵守合同约定和监理规范要求,履行监理职责。勘测设计单位要派驻施工现场代表,提供技术服务。施工单位要依据经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有关规范规程组织实施,同时要对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进行第三方质量检测检验。工程参建各方,要主动接受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第三方检测验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灌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灌区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水利工程完成合同建设内容,试运行期满,项目主管部门应会同质量监督单位组织进行竣工验收,这一过程,要依据经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竣工验收有关规定,要评定工程质量等级,制定运行维护制度,确定运行管理单位。

2、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汉中市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工期滞后、工程质量优良率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不利于提升水利工程开发建设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整体水平不高,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一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以及工作人员能力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开发建设客观要求。这不仅增加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并且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参与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公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个别监理人员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较低,对于监理工作流程缺乏科学的认知,从而无法有效履行监理职责,难以实现对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只有对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的主要流程,以及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满足灌区实际需要。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进行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探索与研究。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由于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场所的外部环境相对简陋,难以实现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方案的细致处理与操作,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方案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因而,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从而促进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4、实现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参与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主管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建立灌区水利工程招标流程。要严格核准招标方案,规范发布招标公告,监管开标、评标、定标行为。以科学严格的招标形式,将信誉较差,施工技术与人员素质较为落后的施工单位进行排除,从施工方面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与能力[2]。同时,规范建立招标流程,还能够避免行政权力对招标工作的影响,并能杜绝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针对于现阶段工程监理人员执业能力较差的情况。项目法人要向监理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监理单位独立开展监理业务,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努力提升监理工作水平;监理单位要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配备要与建设项目规模相符、专业配套、符合国家监理规范要求,不得随意变动监理人员,严禁无资质监理和弄虚作假。通过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共同努力,从而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就灌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灌区水利 工程项目 建设管理

“三农”问题是今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在农业上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也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产区经济作物,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备,管理时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管理较为困难等种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准备工作做出分析,提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一、灌区水利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准备工作不充分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本来是一件有益于当地百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益事,但是因为一些承包工程的施工队没有对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植被状况进行详尽的考察,造成选址错误,使得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完成后发生地面下沉,甚至整个工程的塌方,不仅劳民伤财也打击当地群众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必然涉及到土地,房屋补偿的问题,政府没有与拆迁农户达成共识,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影响工程的进度。

(二)资金断链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来源一方面由上级部门拨款,一方面由当地村民自行筹措。但是一些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筹集的资金较少,这就使得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没有选用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施工人员,在后期产生很多维修问题。即便筹集的资金足够多,上级部门一级级拨款下来,真正运用到建设中的资金也所剩无几了。

二、如何加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一)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一般来说,因为没有相关的法令对灌区水利工程维护作出规定,政府也没有投入资金请专人来对水利工程设备进行管理,这就使得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后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人们在需要用水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它。在日常运转中出现了问题也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就对灌区水利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这也是灌区水利工程崩溃,难以供应灌溉用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灌区水利工程一般在建设完成后就成为集体所有,这就使得大家互相推卸责任,都不愿意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认为“这是公共的财产,为什么要我维护”的心理。这就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制定出相关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安排专人对灌区水利工程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同时,要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加大宣传,让其明白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其能够爱护水利工程设施。

(二)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关系到社会经济全局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民生的改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分工方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些技术性难点进行克服,让水利工程获得新的发展。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发生,很多粮食生产地区都有过在发生大旱这样的极端天气后,农业用水难以得到保障,最终颗粒无收的惨痛教训。所以加快农业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让农业生产不论是在恶劣天气环境下也能有序的进行。农业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面,它切实影响到粮食的品质与产量,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加大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投入是关注三农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加强水利工程的同步管理

加強水利工程同步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水利工程安全建设,另一个是加强水利工程中的资金应用与管理。一方面要在勘察、设计、工程监理三个方面三管齐下,让勘探结果切实为水利工程设计服好务,在工程监管中对施工人员,施工队伍严格要求,使得施工完全符合工程的设计标准,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中还要对资金进行同步管理,让资金的流向和流入在财务记账中有清晰的记录。同时,对于灌区乱用水资源,使得灌区水利资金为水费买单,而没有用于水利工程设备检修的现象要严格管控;要对超出规定用量的水费收取费用,既减少浪费水的情况,又可以为水利设备的检修和扩建提供经费支持。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关乎“三农”发展,是保障我国粮食储备安全的大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着灌区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保障着灌区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更应该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要进一步探索适应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根据灌区的地质环境,水利条件,植被状况以及农田分布情况做好水利工程的选址与修建管理工作。树立质量第一,安全发展,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以保民生,保稳定,保稳定,促发展为宗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还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农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国相.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解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49.

[2]冷云林.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147.

[3]刘汉梅.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5,06:31+33.

[4]姜树斌. 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置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178.

作者简介:雷煜,女,渭南市石堡川水库灌溉管理局职工。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研究 篇4

1.1 水利工程中制度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而其中工程管理制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工程的施工制度的制定不仅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还要形成制度, 从而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按照相应的要求来进行。工程的管理人员要按照制度的要求来邀请具有较高资质的监理单位和人员来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理, 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 还要通过监理单位的责任来对工程中招标的一系列具体工作进行管理。

1.2 工程的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的管理部门需要针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来实施资金的分配和劳动力的分配, 其中不同支渠上的工程都要由专门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施工建设, 并且各项工作也都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负责。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也可以让非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施工, 但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指导, 这样也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而工程在投招标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责任承包制, 这样在保证该审批科学合理的情况下, 再选择施工条件好的单位来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还需考虑到施工每个步骤的具体计划, 这样在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批, 从而更好的组织相应的单位来进行协调施工, 并且施工的图纸也要由专业的施工单位来进行协商修改, 没有经过协商的修改则不允许对图纸进行改动。施工的整个过程要严格参照施工的具体要求来进行, 并且对于工程施工制度的要求也必须要达到规范标准。同时, 上级单位还要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各个程序进行检验, 保证工程在施工完成后能够及时的对工程进行验收。渠系工程中的每个施工步骤都需要参照上级的施工指示来进行, 并且当地的政府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还要组织人员来对工程进行指导, 从而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1.3 工程的财务管理

工程的财务管理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对于保障工程经济效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部门需要对工程的财务组设立专门的账户来负责工程各项费用的支出, 同时还要不断的建立起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这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所有的费用支出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来进行, 每笔款项都要有明确的用途, 这样资金的使用也可以避免出现随意挪用的情况。

1.4 水利工程中水费管理

水费的管理通常需要参照先服务后收费的政策来进行, 当地的政府对于水费的管理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 并且明确水费收取的主体, 保证在供水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将水费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同时, 乡镇单位以及社会用水协会等部门还要带头对供水、管水以及收费等各项环节进行及时的协调管理, 从而避免在未来的供水收费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1.5 施工人员的管理

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需要按照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且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并且在保证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同时, 不断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从而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存在的问题也表现的非常明显, 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目前, 灌区水利工程大多都是经过多年的使用, 很多水利工程的寿命已经达到了极限, 而一些水利工程建筑中存在着老化以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多种问题, 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灌溉以及农田用水, 还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我国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但表现的依然不够明显, 整个灌区的输水渠道存在着严重的渗漏现象, 在输水渠长的情况下, 水资源浪费的也越来越严重。而排水沟道存在淤泥的现象也相当严重, 如果进行投资处理, 所花费的资金也较高, 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

2.2 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依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投资体制, 很多地方的灌区水利工程建设都是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的, 而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依然还有待提高。在灌区水资源承载力以及风险控制力方面依然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这也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3 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体现出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够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同时水利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因此还需要加强对工程的管理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而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建设也是保证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前提保证。

3.1 实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

各项目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管理制度, 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均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进行。灌区应成立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处作为项目法人, 下设办公室、招标组、财务组、技术组、监理组、设代组、物质组等职能部门, 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 建设监理制和施工合同制, 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3.2 推行招投标承包责任制

对主要的建设工程, 要推行招投标承包责任制, 招投标后必须经法律部门进行公证, 从签字之日起开始生效。

3.3 建立奖优罚劣制度

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 项目单位要建立奖优罚劣制度, 鼓励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创优质工程, 并程, 给予奖励。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 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的工程不予验收。

3.4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项目单位要建立健全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3.5 办理项目和管理接交手续

竣工项目和管理设施应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 规定工程管护范围, 制定严格的工程管护制度, 落实管理责任制。

3.6 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解决灌区桥梁维修和管护问题。

通过省政府出台政策, 按照“谁受益, 谁管护, 谁维修”原则, 实行灌区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和跨公路桥分级管理, 多方筹措维修管护资金, 减轻水管单位负担。

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也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以改进和完善, 从而更好的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便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控论文 篇5

1.1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阶段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规划的要求、施工任务以及参数要求等展开工作,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案,保证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1]施工单位需要全面掌握施工的质量管理技术,明确相关的参数与要求等,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比如在施工前期对现场的材料进行管控,通过自检报验、复查核实等方式,保证各项材料的质量,避免后续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水利工程施工开展前,建设单位需要对工程初步设计的方式、监督管理的方式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明确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设计的特点,技术的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技术等,科学制定施工管理方案。[2]施工单位还需要结合开工报告展开各项工作,明确施工的规划与管理的目标,实施针对性的技术考核活动。

1.2灌区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的阶段质量控制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需要对整体的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结合质量管理的制度、质量控制地的体系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由技术负责人员实施审核。[3]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向建设监理人员提交质量管理方案,监理单位需要对各项施工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各类不合格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隐蔽工程进行重点管理,分析隐蔽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验收记录情况等,完善质量管理的体系,保证各项工作建设的质量。

1.3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完成的阶段质量控制

灌区水利工程改造技术措施的浅谈 篇6

【关键词】节水灌溉;大型灌区;灌区改造;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灌区水利工程得到了巨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传统的粗放式灌溉技术依然是广泛存在的,这种方式会不同程度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积极实行节水式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文就灌区水利工程改造技术展开剖析,找到其中的不足,加以解决,以满足现实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

1.关于工程节水措施的分析

节水措施总体来说是一种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它不是过去那个粗放式的灌溉技术,而是一种新型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它具体分为田间节水以及输配水渠系节水,其具体措施的整合协调,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实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提高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喷微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不同节水措施的节水效果差异较大。微灌一般可节水30%~50%,节水效果最好;喷灌可节水20%~30%,仅次于微灌;管道输水及渠道防渗可节水10%~20%,有明显节水效果;田间工程改造技术也具有相当的节水作用。根据不同节水措施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喷、微灌和管灌节水措施主要适用于水质有保证的井灌区;渠道防渗和田间工程改造主要适用于引水灌区。

2.非工程措施

(1)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2)田间灌水技术。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分根交替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3)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4)管理节水技术。通过加强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应用水权理论,改革水价核定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缩小计量单元,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改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没有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灌溉信息指导,再好的输配水工程条件也会形成灌区内区域间的水资源丰枯不均和引水的浪费。要统一灌区内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管理,方便灌区水源的优化配置。对引水灌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需水形势等,应用水权理论将灌区内地表水资源进行用水权的再分配,并创造条件,保证用水权在灌区内部的交易。同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要实行差别水价、定额水价、阶梯制水价等;在水价的核定办法上,要改变过去“愈远愈贵”的水价核定办法,上下游统一水价,不同水源统一水价,以水价作为杠杆促进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灌区的水环境。

3.灌区改造技术措施

3.1灌区改造技术

(1)以渠道衬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针对灌区渠系渗漏损失量大、渠系及建筑物不配套的现状,根据灌区实际,加大渠道的衬砌力度,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设置测水量水设施,减少灌水的渗漏损失,杜绝偷水灌溉、渠系及建筑物跑水与漏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受河流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政府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搞好渠系调整,增强调控力度。绝大部分都是老灌区,都有3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了用水方便,各乡镇、村都想在干渠上开口建闸,独自分水,有的甚至一家农户也想独自建闸分水,众多的分水口门给用水的分配、调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费征收和下游用水的困难。为改善灌区渠系布置现状,增强管理、调控能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要搞好渠系调整、合并。

(4)搞好土地平整,改造沟、畦尺寸。土地平整程度是影响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也有重要作用,灌区改造的过程中,要搞好土地平整,同时应争取实现激光整平土地。结合土地平整,改长畦为短畦,改宽畦为窄畦,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5)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局部湿润灌溉,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量,也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节水可达30%以上.增产8%左右。

(6)改进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间歇放水可以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借助土壤孔隙的自动封闭能力,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加快水流推进速度。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

3.2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1)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水的经济最高产量出发,根据作物产量与供水量的关系,研究各种作物的经济需水量,因时因地分别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2)加快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蔬菜、花卉、水果和珍贵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时期灌水量和灌水方法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等,目前我们了解的还比较少,不仅不利于节约灌溉用水,而且对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影响,不利于市场上的竞争,因此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花卉、水果等的需水特性和灌水技术的研究。

(3)集约化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实行的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劳动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研究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的调整、合并的方法、方式,加快调整合并步伐,既能扩大耕地面积,搞活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减轻城市接纳农民工的压力,又有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红,闰凤容.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实现可持续发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2):135.

浅议莫亭水库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 篇7

莫亭水库, 位于邹城市香城镇以北6.5公里处, 座落于滑将河的中间地段, 是邹城市唯一得按照中型管理形式进行建设的水库。莫亭水库于1959年10月份开始兴工建设, 历时一年完成第一期的工程。此时建设的规模为小型水库。此后, 在1966年由于用水量的加大, 当地政府又针对水库得容积进行了第一次的扩建改造。到了1977年经过省水利部门的批准, 提升莫亭水库为中型水库, 此次提升的设计流域面积预计约为20km, 但是由于石古墩地区引河灌溉工程此时没有全部完工, 所以建设面积被控制在l8km。这样, 莫亭水库在被提升至中型水库的时候的库内总容积为l077万立方。现在, 水库的死库容积约为22万立方, 与其相应的最高的防洪水位已经达到172.52m。

目前, 莫亭水库灌区经过几次卓有成效的更新改造之后, 功能和质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拥有主渠一条, 长1220m, 用渠墙全部用块石衬砌而成。今年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完工后, 一支渠全长恢复到4800米, 灌溉控制面积2600亩。二支渠恢复到全长4000m, 灌溉控制面积3100亩。三支渠恢复到全长3500m, 灌溉控制面积1440亩。四支渠恢复到全长5000m, 灌溉控制面积5360亩。

从现有的情况看, 莫亭水库现有的灌溉面积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农田灌溉需要。然而在莫亭水库灌区重新建设好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 对莫亭水库灌区如何管理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尤其是在旱情不断加重, 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最近几年。而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灌区的用水量又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必须加强水库灌区的综合管理, 才能保证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2 水库灌区的管理措施

莫亭水库灌区的管理工作重点就是水资源能够高效利用。加强水库灌区的科学性管理, 是解决水资源的严重匮乏、短缺做好节约用水、保护和科学高效利用水资源, 以使淡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支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莫亭水库灌区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整个莫亭水库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而一个水库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就必须要把对灌区的管理工作抓好, 这也是个水利要合理应用的关键一步。那么如何做好莫亭水库灌区的管理工作呢?

2.1 要实行莫亭水库灌区管理标准化

现代化的水库管理标志之一就是标准化。在施行标准化的同时, 减少水库管理过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管理标准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质量标准, 第二, 工作量标准。质量标准是指所要管理的工程设备要保证的良好的运行状态;作量标准是指达到质量标准的必要的工作。所以工作量标准是质量标准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

2.2 要建设莫亭水库灌区用水的数字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水库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应当逐渐实现自动化。自动化包括水工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的自动化, 渠道放水系统观测的自动化, 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如远程操作控制、各种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等。

针对灌区在灌溉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我们可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 运用数据库实时管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灌区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这样便能够为水库灌区的科学决策提供比较充分、准确和及时的数据, 缩短决策时间, 降低管理过程中的人员消耗, 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同时灌区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改善灌区的水环境,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有利于水库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得到更好地发挥。

2.3 要加强莫亭水库灌区主支渠的漏水情况勘察

要保证莫亭水库水资源不被浪费就要“防漏”既要防止灌区水资源的外漏, 又要确保水渠中水的正常供给, 以保证沿线农业灌溉正常的用水。这样就必须突出水情勘察的重要性。具体方法可以是, 首先要对灌区水渠沿线的渗漏点进行彻底修复, 以确保水资源在农田灌溉过程中不会因水渠渗漏而遭到浪费;其次要加强灌区水渠两侧的用水单位的检查力度, 加强沿线的保护措施建设, 保证灌区水渠不会遭到人为的破坏。

2.4 要加强莫亭水库灌区暗灌工程建设

保证节约用水的另一项措施就是建设暗灌工程, 暗灌工程就是要保证水在流动过程中不会被蒸发掉, 这样就从另一个方面节约了水之源的流失, 减轻了水库用水的压力。

2.5 要加强莫亭水库灌区周围的绿化建设

在水库灌区周围进行必要的绿化工程有助于防止水库灌区的水土流失, 保证地上水资源的长时间存有, 这样既保证的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水库的压力, 最终达到水库和灌区双赢的效果。

与此同时, 在水库灌区的管理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建立用水单位农民给水合作社组织, 用水单位人人参与, 人人管理, 保证水资源不被浪费, 要切合实际的处理水库灌区存在的问题, 不断加强水库灌区的规范化管理。努力建设现代化水库, 坚持以和谐促发展, 以和谐带发展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员工工作环境。唯有这样才能使莫亭水库灌区的水利工程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才能为更好地发挥莫亭水库灌区经济和社会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3 结语

莫亭水库灌区建设利国利民, 而灌区的后续管理工作更重要, 因此加强莫亭水库灌区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灌区得到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 才能保证是真正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摘要:莫亭水库是邹城市唯一的按照中型管理形式进行管理的水库, 它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在过去的时间里莫亭水库曾经在农田水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莫亭水库灌区重新修复后又面临着诸多以前不曾遇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 本文就莫亭水库灌区在重建之后莫亭水库灌区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以保证莫亭水库在灌区管理方式上的完善, 进而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进而减轻水库压力, 挺高水库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莫亭水库,灌区管理,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庄庆贺, 唐菲, 王飞.邹城市西苇莫亭水库联合调度工程施工经验探讨[J].山东水利, 2009 (8) .

[2]田实秀, 王谋.水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科技资讯, 2008 (6) .

[3]和庆芳.和谐水库建设实践与探索[J].山西水利, 2008 (3)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J].岩土工程界, 2008 (7)

[5]张小明, 姜德智.水库建设期工程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10) .

水利灌区管理 篇8

一、灌区工程管理现状

双塔灌区是以疏勒河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补充为辅进行灌溉的大型自流灌区。灌区总土地面积7.568万hm2, 设计灌溉面积为3.067万hm2, 现有灌溉面积3.114万hm2。灌区有南岔、瓜州、西湖、广至、梁湖5个乡镇, 小宛、西湖2个国营农场, 农业人口6.76万人。灌区主要水利设施有总库容为2.4亿m3的多年调节的大 (2) 型水库——双塔水库, 总长度143.61km的总干、南干、北干、九甸峡库区移民专用输水渠等5条输水干渠, 以及支渠31条163.44km, 斗 (农) 渠3105条1551km, 各类渠系建筑物4524座, 有农业灌溉机井946眼。

1998年大水以后, 中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发行国债, 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 水利建设规模空前, 成效显著。大好的机遇给我们创造了机会, 通过灌区领导的不懈努力, 双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灌区节水灌溉与续建配套工程于2001年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 并在2002年开始实施这两项工程。加之流域工程的实施, 使灌区工程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根据2009年灌区水利工程现状调查, 灌区现有干渠5条, 总长度为143.61km, 已破损4.05km, 破损率为2.8%。支渠31条, 总长度为163.44km, 已衬砌94.94km, 衬砌率58.1%, 已破损21.48km, 破损率为22.6%。老化失修和未做防渗的渠道88.1km, 占总长的54%。斗、农渠3105条, 总长度为1551.1km, 已衬砌431.6km, 衬砌率27.8%, 已破损42.42km, 破损率为10%。老化失修和未做防渗的渠道1161.9km, 占总长的75%。其主要原因是干、支渠冻胀破坏严重, 工程长期带病运行, 田间工程配套低下, 至使灌溉水利用率低下, 已严重制约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民生水利是灌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发展民生水利, 就是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 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 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灌区现状数据显示, 灌区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 水利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现有灌区不配套, 老化失修严重。着力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水利问题, 成为水利建设的当务之急。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是灌区管理工作的重心。2009年灌区管理处提出了以“理性务实, 精细管理, 创新业绩”为主题的“灌区管理年”活动, 就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创建“四个一流”、打造“五项工程”、建设“六型单位”的发展目标, 不断提升灌区管理水平, 树立水管队伍良好形象, 促进灌区规范有序、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民生水利的发展, 就是灌区管理上水平的一大举措和重要支撑。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㈠职工队伍不断壮大,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双塔灌区管理处现有职工168人, 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水库供水达到3亿m3, 十万亩大地改小, 五万亩棉花节水;千眼机井限采;百个斗渠精确计量, 百公里干渠一条线;百里支渠一条线, 百公里田间渠道一条线;百公里河道绿色生态恢复一条线, 十个节水灌溉试验示范点;一个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基地”的目标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 狠抓所、站、段为主的“花园型”单位的基本建设。从改善办公条件入手, 提出“段站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的思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新建或改建生活、娱乐房屋, 美化、绿化周围环境, 现已有90%的单位达到了“四季有花、三季有绿”, 美观、整洁、舒适的“花园型”单位。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 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身处戈壁荒滩, 也能“蹲得住、能安心、干得好”。

㈡积极实施重点工程建设, 大幅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双塔灌区积极争取工程项目, 先后完成了三大干渠的改建94.3km, 部分支渠改建39.8km以及双塔水库的除险加固。完成了灌区信息化工程建设, 使灌区灌溉管理实现了自动化。实施了一系列骨干工程建设项目, 使灌区水利工程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 提高了水库防洪调蓄能力, 缓减了灌区供需水矛盾, 为灌区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

㈢建立了群众办水利, 社会办水利, 技术服务到田间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突飞猛进, 瓜州县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自实施以来, 双塔灌区利用技术资源争取累计投资2074万元, 完善配套机电井87眼, 完成斗渠衬砌117km, 农渠衬砌163km, 配套面积1.067万hm2, 对斗、农、毛渠进行了大量的防渗衬砌, 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㈣依法治水管水, 工程管理法制化为扎实推进水行政执法, 成立了水政监察大队, 现有专职水政监察员17人。为搞好水利法制宣传教育, 推动依法治水, 营造法制管理工程的氛围, 提高灌区群众法制意识, 推出“三个一百场”活动, 即“百场水法规知识讲座、百场义务电影放映、百场中小学节水型社会知识讲座”。为此, 管理处要求各管理所成立“两组一队”, 即水政法规宣讲组、水事矛盾纠纷调解组和水政法规及节水知识电影义务放映宣传队。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灌区许多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 水利工程经营管理薄弱, 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部分支渠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老化、冻胀、风沙剥蚀等破坏严重, 已不能有效进行防渗, 输水损失较大, 甚至不能安全运行;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 斗、农渠衬砌率低, 田间输水渗漏损失严重;工程维修经费严重不足, 使已破坏渠段无法进行恢复;水费未按成本征收, 致使大部分待建工程无法进行新建, 老灌区更新改造进展缓慢。

五、建议和对策

工程管理精细化, 工程建设程序化, 工程维修重点化。利用“三化”管理, 促进灌区工程管理上水平, 继续做好工程分类管理, 力争做到一类工程上水平, 二类工程达标准, 三类工程保畅通, 合理利用有限的工程经费。加大骨干工程投入力度, 提高工程管护标准, 继续完善工程分类管理制度和工程分类办法, 提供优惠的用水政策, 多方筹集资金, 彻底改造工程遗留问题。继续保持田间工程建设模式, 完善田间工程配套, 努力达到田间渠道U型化, 机井灌溉管道化。积极呼吁逐步推行“终端水价”, 骨干工程供水水价达到成本, 保证工程正常的维修使用和改造;田间工程供水每年进行成本核算, 随核随收, 稳定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经费和工程维护费, 有效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完善水利工程划界和确权工作, 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维修提供有利的基础保障。对各级工程进行科学命名, 及时对达到升级的渠道进行升级。继续做好延伸服务, 以服务促发展, 做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科学进行灌溉制度的制定, 避免渠道设计流量过大所造成的资金浪费。

摘要:结合双塔灌区工程管理现状, 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做法和经验, 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水利灌区管理 篇9

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管理举足轻重, 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团结、全面进步。本文将从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探讨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有着一定的复杂性, 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还需要在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工程管理制度中还要加强质量责任制的完善, 将工程的具体施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人员当中, 从而更好的提高人们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认识, 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责任事故。

2.1 工程行政领导的质量责任制。

灌区水利工程的行政领导是工程的主要负责人, 在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除了要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意外, 还要对行政领导的执行建设程序、监督管理以及资金使用等各项内容进行查则,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依照相关的规定来对其进行责任的追究。

2.2 工程的法人责任制。

工程项目在确定后首先要确定工程建设的法人, 同时对法人责任进行确认, 工程项目的法人首先要明确具体的个人职责, 而后在对施工的具体项目内容的责任进行分工, 从而由专门的人员来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

3 水利工程施工中各项规章制度的确立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需要确定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 施工单位要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来确定各项规范要求, 以便更好的保证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心雨。并所以, 工程的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体系还需要由现场人员来对其进行责任的承担, 施工中的每个步骤细节都要全程的进行质量控制, 并且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对具体的内容进行确认。

3.1 水利工程的资质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的承揽单位的资质需要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来进行选择, 其中包括了资质能力、工程计划的完成等多方面内容, 如果资质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那么就不能够对工程施工进行承揽, 这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3.2 施工管理制度的确定。

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需要对工程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方法以及施工质量检测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确定, 并且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按照施工管理制度的内容来具体执行, 从而保证工程施工人员能够负起工程质量的责任。

3.3 工程施工中工序的规范。

工程中的每个施工工序都需要按照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标准来进行, 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施工的科学性, 而施工中的每个施工步骤都参照相应的责任制度来进行, 这也可以避免施工中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发生。

4 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

工程前期的质量管理在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 而工程建设单位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前期的施工质量, 还需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加以考量:

4.1 工程项目准备阶段, 承包单位要对工程施工的现场进行考察, 并且掌握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技术管理体系等内容, 责任制度也是施工单位需哟重点考虑的内容, 在前期需要对施工的具体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 从而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确定工程的质量标准, 这样在工程施工安排合理的情况下, 工程的一些要求都需要参照管理制度的基本标准来确定, 其中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设备等选择也都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确定。

4.2 施工设计图纸的审计。

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需要由监理部门来进行组织和管理, 在施工单位接收施工图纸后, 再按照施工图纸的内容来对施工图纸进行熟悉, 设计部门还要通过对施工图纸的交底和说明来避免施工方在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同时如果发现施工图纸中出现问题, 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改, 并且对于图纸的会审还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从而保证以后出现问题进行修改能够有据可依。

4.3 对于施工使用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控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订货的过程中, 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工作, 并且承包商要按照标准要求来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 特别是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现场管理和使用也要严格按照指定的标准来进行。针对一些大型的材料设备比如钢材、机电设别等还要通过严格的组织订货来对产品设备进行考察, 特别是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也是重要的考察指标, 在考察结束后再由相关部门来进行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

5 严格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施工中不仅要做好质量的事前预防, 还要由相关部门来做好检查工作, 并且在施工后进行质量的验收。其中事前的预防就是由相关的人员来根据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还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而事中检查主要是在工程中每个施工环节进行重点的检查, 对关键的施工工序要保证严格把关, 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5.1 认真做好踏勘资料复核、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方案审查等施工前的质量预防工作。

水利工程构造复杂, 工程形式多样、且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因此在施工前认真进行踏勘、测量资料的复核工作。对工程所涉及到的轴线、高程、坡降、基准点、具体工程位置等, 应进行详细的复核。

5.2 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施工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 做好施工指导及监督、检验检查工作。

6 坚持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竣工验收是工程完成建设目标的重要标志, 是全面考核工程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点环节。

6.1 施工资料搜集、整理。

及时把工程施工所用的规划报告、设计书、工程图纸、施工方案、施工细则、重点工序监督资料、重点原材料质量检测报告单、竣工图纸等竣工资料, 进行整理、整编、形成系统资料。

6.2 认真编制好施工总结报告。

报告内容应完整全面反映施工情况, 主要包括工程施工期间的开、竣工时间, 各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办法、工程量大小、施工机构组建、施工人员的工作投人, 自然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工程建设事故或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处理的办法, 工程建成后初期运营效果等。

7 结论

水利灌区管理 篇10

关键词:灌区工程,管理养护,问题,对策

我国是一个物产十分丰富的国家, 尤其是农业的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农业更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要想保障我国农业的稳定增长, 就要对灌区进行严格的管理, 因为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源的灌溉, 缺少水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保障农业的生产质量, 就要加强在灌区中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养护, 由此实现更加完善的水利工程发展与建设。本文将从两方面开展论述:一方面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是应对措施, 希望为水利工程在今后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1当前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形势上来看, 灌区的水利工程在管理与养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主体的管理方面存在管护不明确的情况, 又如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 管理方式以及养护手段长期没有得到明显的进步, 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护, 当然不具备显著的效果。在长期管理与养护的过程中, 缺少合乎现代管理规范的制度, 因此才会造成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上述的问题仅仅是当前灌区水利工程中的一部分问题,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那么最终就会影响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平, 难以为生产建设, 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所以当前的管理工作者急需要从上述的问题上入手, 实现更加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

上述的问题主要是管理与养护工作中的机制不健全导致的, 此外在资金投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仅仅从工程建设方面加以考虑, 而忽视了后续的养护管理, 造成资金的投入完全应用在前期建设过程中, ;留给养护的资金就明显不足了, 而机械设备的维护以及维修等都需要资金上的支援, 如果这方面的资金不足就不能继续开展养护与管理工作, 长期下去就会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甚至会出现坍塌的现象。我国一些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出现过类似的事件, 所以为了进一步避免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就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在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

第三个方面是从水利工程的日常养护入手的, 往往日常养护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 因为任何问题都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变大以至于造成严重的问题的, 水利工程也不例外, 在长时间的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忽视日常维护, 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下, 在维修过程中经常是出现问题才进行修补, 而不积极主动的对隐患进行勘察, 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维修经费导致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少必要的专职人员造成的问题, 一些问题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才能发现, 但是灌区多数处在远离城市的偏远位置上, 所以这方面的专职人员较少, 仅仅凭借一些有经验的农民是很难达到合理性的维护工作的, 所以渠道在行水期间经常会出现不安全因素, 生活在周围的人们不能在正常的环境下用水。

最后, 造成灌区水利工程管护不当的问题还在于基层管理薄弱。在我国当前的管理护工作中, 普遍都采用分级的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是将管理问题进行分层级的落实, 每一个部门都具有不同的分工, 其中最基础的管理部门要数村组管理, 这也是最为薄弱的管理部门, 村组管理的田间管理水平实际上对水利工程的发展存在严重的阻碍性作用, 这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在管理上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 无法实现民主化的管理水平, 此外在群众的参与度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造成了管理上的缺失, 这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工作都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所以才需要广大工作者重视起当前灌区水利工程的养护现状, 采取合理化的措施进行改进。

2改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措施

2.1改善管理模式

首先, 对以往权责不清和政事不分、投入机制不完善等管理模式进行改善。根据自负盈亏和自主经营的理念构建企业经营模式针对灌区工程运行、税费征收以及水资源调配等进行管理;其次, 要努力改善水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实行承包责任制, 开展评优上等级以及执行技术经济指标考核办法, 使管理工作建立在规范化, 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上;再次, 水政、工程管理、养护公司要通力协作, 加大管理力度,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最后, 完善各项管理法规, 灌区管理模式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确保管理能够依法办事、依法治水, 走法制化灌区管理道路。

2.2拓展多渠道营收能力

挖掘自身潜力、大力开展综合经营、扩展业务范围、积极争取公益资金支持, 不断探索多渠道营收, 壮大自身经济实力。一是争取国家实施节水改造工程时的投入或补贴;二是管理局从年度岁修养护中投入;三是挖掘自身潜力从自身的综合经营创收中投入;四是以工程养工程, 通过承揽一些中小水利工程建设施工, 从其利润收益中投入;五是努力开拓城市景观用水途径及工业和生活用水途径。

2.3加强日常维修养护

本着及时检查、观测、经常养护、及时维修、防修并重、以防为主的原则, 组建专门的内部专业维修养护队伍。通过雇佣相关护堤工作人员来进行水利工程的日常养护工作。一方面, 针对渠道、水工建筑物现状, 根据管护年度计划和标段实际制定详实的管护工作计划。确定每天的管护工作进度, 并进行检查, 保证管护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 定期对水工建筑物进行检查, 出现问题及时检修, 保证渠道行水期间的安全。在行水期间, 加强渠道巡查, 保证用水秩序和安全, 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灌溉质量。

2.4完善基层管理体系

一方面,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 分解落实管护责任, 明确管理职责。另一方面, 将田间工程的管理交于用水者协会。同时, 灌区用户直接进行灌溉管理实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 权责更为明确、监督更为民主、浪费更加缩小。首先, 政府和水利部门需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农民用水协会建设, 解决农村水利管理中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次, 注重用水协会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第三, 重视用水协会制度建设。

3结论

对灌区工程实施管理养护, 可以提高渠系工程质量, 扩大渠系工程效益, 防止渠系工程中事故发生, 使渠系工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只有加强、完善灌区工程的管理维护, 才能使水利工程为灌区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郝永生.灌区灌溉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 2013, 27:161-162.

[2]邹俊.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浅析[J].价值工程, 2010, 27:32.

上一篇:多聚焦图像融合下一篇:长寿民族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