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城

2024-06-13

历史古城(精选十篇)

历史古城 篇1

地震毁坏:尼泊尔14座文化遗产损毁

尼泊尔是古代亚洲的交通要冲, 也是商旅和朝圣者来往印度、中国的必经之路。因为地处两大文明古国之间, 尼泊尔不论宗教、艺术、文化、传统均有独特的融合之美, 为尼泊尔增添不少神秘、静待探索的魅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 尼泊尔 (北纬28.2度, 东经84.7度) 发生8.1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余震31次。地震震中位于博克拉, 该城市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 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极高。根据2015年4月26日18:00的统计, 在本次尼泊尔地震中损毁的重点古建筑共计14座, 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修复需要5~10年。

火山爆发:庞贝被埋于火山灰下

庞贝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 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 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 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 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公元62年2月8日, 一次强震袭击了这一地区, 今天在庞贝城看到的许多毁坏的建筑都是那次地震造成的。地震过后, 庞贝人又重建城市, 而且更追求奢侈豪华, 然而, 庞贝还没来得及从那次地震中复苏过来, 在公元79年8月24日这一天, 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了。瞬间, 浓浓的黑烟, 夹杂着滚烫的火山灰, 铺天盖地降落到这座城市,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硫黄味。很快, 厚约5.6米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将庞贝从地球上抹掉了。

瘟疫肆虐:95%的印加人因此死亡

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判断, 古城马丘比丘建于帕查库提时期。海拔2300多米的古城马丘比丘坐落于安第斯山脉陡峭狭窄的山脊上。从远处看, 这座古城似乎随时都可能从狭窄的山脊滑落到万丈深渊。这座隐秘在云层中的神秘城堡是一座真正的天空之城。

公元1532年, 印加帝国内部的王位争夺战加上瘟疫流行, 使得西班牙军队攻破了这个王国, 印加的末代国王阿塔瓦尔帕成为西班牙人的囚徒。每一座印加城市都遭到西班牙殖民者的疯狂破坏, 铭刻印加文化符号的建筑、墓葬无一幸免。西班牙人的入侵, 还带来了可怕的天花、麻疹、霍乱、鼠疫等, 古老的印加民族无法抵御这些疾病, 95%的印加人因此死亡。

海啸来袭:米诺斯王国化为乌有

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国和神秘迷宫是否在历史上确实存在, 这个不解之谜一直吸引着世人。9世纪末, 一批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发掘了一座王宫废墟。它呈长方形, 占地2公顷, 中央为广场与庭院, 有1300多个房间。在废墟中还发现了双斧标志, 考古学家一致认为, 这就是传说中的米诺斯迷宫。

经考证, 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桑托林火山大爆发时被火山灰埋葬的。喷出的火山灰引起巨大海啸, 浪头高达50米, 滔天巨流, 滚滚南下, 摧毁了克里特岛上的城市、村庄, 米诺斯王国也化为乌有。随着时间的流逝, 米诺斯王国逐渐被人遗忘了, 只在传说中被提及。

洪水侵袭:亚特兰蒂斯遗迹现于海底

亚特兰蒂斯是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国家或城邦之名, 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 据称其在公元前一万年被史前大洪水毁灭。柏拉图描述:“伴随着猛烈的地震和大洪水, 一昼夜之间, 亚特兰蒂斯就此沉入海中了。”

柏拉图曾数次提到, 在他生活的年代的千万年前发生了一场滔天洪灾, 这场洪水几乎摧毁了所有的文明, 只幸存下极少的人类残支来重新繁衍于世, 并开始了新的文明。这样的说法并非完全是传说:1968年确实在比米尼岛附近海底发现了两座石造建筑。这就是今天被称为“比米尼大墙”的海下遗迹, 这被认为有可能是亚特兰蒂斯的遗迹。

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起导致楼兰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4世纪 (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 , 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 在这一旱化过程中, 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 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城均消亡。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 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 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万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 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 干旱化逐步加剧, 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由于这种隆起作用,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罗布泊所处的东亚西北内陆。

沙漠进击:统万城易守难攻不敌黄沙

作为大夏国的都城, 统万城的存在仅有十几年的时间, 大夏国灭亡。此后, 统万城的建制不断发生改变, 直到北宋淳化五年 (994年) , 宋太宗下诏毁废统万城, 统万城自此消失, 直到清道光年间, 沉睡800余年的统万城遗址才重新被人发现。

统万城秦汉时期“沃野千里, 水草丰美”, 建城时“背名山而面洪流”, 8世纪“大风积沙”, 9世纪“堆沙高及城堞”, 10世纪已经“深在沙漠”, 它的兴废过程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由山清水秀到秃山恶水漫漫黄沙的演变过程。

战火焚毁:迦太基战败遭罗马夷平

从公元前9世纪末起的600余年中, 迦太基城曾是有名的奴隶制强国迦太基国的都城, 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之一。

公元前3世纪, 罗马与迦太基发生激烈争夺。从公元前264年开始, 双方先后进行了3次布匿战争, 到公元前146年最终以迦太基的战败而告终。迦太基城遭罗马军烧毁, 夷为废墟, 昔日繁华灰飞烟灭。现在所见到的迦太基古城遗址, 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公元439年占领时期重建的, 曾发展为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

战争:ISIS铲平千年亚述古城

古巴比伦没落后, 尼姆鲁德于公元前1250年左右始建, 该地曾是全世界最强大王国新亚述帝国的首都。该帝国是当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王国, 是现代埃及、土耳其和伊朗的前身。

老古城没有历史散文 篇2

垣曲古城自秦置县,作为县治达一千四百零九年,期间古城一直占据着文化、经济、军事的重镇地位。由于小浪底水库的修建,古城人不得已举家搬迁自祖辈用汗水打造的家园,就地后靠于W岭至店头一带。曾经的古城大小庙宇40余座,古木荫荫、亭榭密布,宛然一派江南美景、如今已经消失在浩淼波涛中,成为水下的一座龙宫。那记忆中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惜都隐匿在沉沙淤泥中,再也无法展现。

古城人修建古城

用了两千多年

黄河水淹没古城

只用了三天

白胡子的老汉说

古城的历史源自秦汉

成队的马车都拉不完

稚嫩的.娃娃说

古城只是一片泼池

飘荡着几艘小船

村长说

舍不得咱村的几千亩水田

还有那河边的果园

村民说

我心疼平展的宅院

还有宽阔的猪圈

老师说

可惜了教室的黑板

搬走的时候才刷了三遍

学生说

砖头垒成的乒乓球案

已经玩了十年

婆婆说

好惦念东滩的花生

锄地的时候绿油油一片

媳妇说

西滩的渡口有高大的木船

垣曲到河南转转只需一天

嫂子说

我记得咱古城的腊八节

城北到西关的赶会人成千上万

小姑子说

正月十五数那狮子旱船

夜晚就是那龙灯闹翻了天

父亲说

太慌张急着搬迁

老祖宗的坟地还在水里面

儿子说

我早就对着老古城许了愿

平遥—历史文化古城 篇3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平遥古城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芦肚巷等。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篇4

关键词:文化遗存,名城保护,历史古城

一、引言

保德县,位于山西省黄土高原之西北隅,地处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之交界部。历经风雨变迁,当我们轻轻掸去尘埃,我们的目光,便穿越了千年的历史,与其交融,为之触动。数千年人们在此耕作、生活的历史,在保德古城里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记,其优秀的古建筑遗产代表,折射出文明的光辉,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这同时也构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古城研究的重要基础。古城的价值在于其存在的历史环境与文化内容,只有全面地研究、认识保德古城的历史,深入地感受、挖掘保德古城的内涵,才能真正地理解古城。

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是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继承与发扬这些珍贵的遗产,能增强文化认同与凝聚力。同时,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应很好地予以保护,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保德古城,正确认识保德古城及其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而能探索其保护与发展模式,更好地指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建设活动的开展,就具有非常的意义。

二、保德古城

保德古城即保德县老城区,位于今保德县城以东,1993年8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2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德古城建于唐宋年间,筑在石山梁山上。负山阻河,形势险峻, 古城平面形如靴状,城垣四周巨石嶙峋,甚为陡险,设东、南、西、北门及小南门、小西门,共计六座。城内街道现存东西、南北两条主要街道及若干街巷。其寺庙建筑基本为明清时期遗存,集中在城内东南部文庙附近,有若干代表性民居建筑分布其间,今多荒废残破。

保德古城自五代始,历经营建,尤以宋、明、清时期为盛,始成规模, 自民国开始,保德古城因其山高路陡,生产、生活发展受阻,城内居民逐渐向山下迁移,商贾店铺及手工作坊多向山下发展,自设立山下集市之后,县城西移已成定势,古城便日渐衰落。解放之初,保德古城之内仅存旧县衙、文昌庙、城隍庙、钟楼及不足数千之民房,城墙、城楼终因年久失修,多遭拆毁,举目荒凉。十年文革时期,因破除四旧之风,毁城墙、拆庙宇,历代营建之城,建筑文化之萃,遭遇空前浩劫,残垣断壁,瓦砾遍地。保德地理位置,决定其军事冲突形势。自魏、赵筑边墙始,及至明清,漫长的2500年,历经沧桑变迁,残留至今的长城遗存见证了边疆地区离乱纷争、抗衡冲突的历史。

而此后,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相继展开,老城居民拆毁旧居,另建新宅,又缺乏规划与引导控制,乱建、乱占、多占,基础设施未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同时,一些不恰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继展开,给古城遗址的保护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保德古城保护的意义

保德古城是研究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区域,中原社会与游牧民族冲突地带的军事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保德古城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文庙为代表的古建筑群,按照传统的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布局秩序,与保德地区特殊的区域地理背景相映衬,与保德古城的地形地貌相结合,有突破,有变化,浑然构为整体,集中体现着长城沿线边疆城市中不同地域城市营建、建筑文化与政治军事的之间有机的交叉、融合的特征。保护保德古城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资源。历史文化优势是保德古城最大的优势,是城市发展最有利的资源。它是城市的荣誉和资源,更是城市的责任,是互动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变迁,时至今日,保德古城已经丧失了其作为边疆军事重镇的城市职能,县城的西迁与大规模建设活动的展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县城的择址新建,使得古城的保护避免了新旧建设的冲突,然而,对于古城保护工作的忽视与缺乏管理,使得古城内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面临破坏与衰败的局面。对于保德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其思路应当是以严格的,系统化的保护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改善古城基础设施,有效管理与控制建设活动,积极建设古城服务于县城居民的文化职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外旅游,走上和谐的保护与发展的新路。

保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本身而言,就是潜在的经济资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资源的后发状态以及新旧城市发展矛盾的暂时化解并不意味着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可以偏安于一隅,不解决生活在古城范围内居民的生活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设施的需求,不重视、不投入城市政策、财政、行政等资源来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管理,古城只能任由其衰落,古建筑任由其破坏和毁坏,古城的传统历史风貌任由其丧失,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只能伴随着其物质存留的破败而荒芜化和边缘化。

所以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既有契机,又面临严峻的考验,避免以功利的价值坐标来衡量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的现实意义,避免落后的、错误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干扰、破坏,避免偏安的不闻不问的消极弃置思想,积极地规划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地投入资源维护和发展,积极地认识、宣传古城历史文化价值,是整个社会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思路与发展定位

本文研究的保德古城,作为历史建筑遗存一般,尚能反映古城的轮廓此类型的城市,应该加强古城街道格局、古城传统民居的恢复和保护,古城重点历史建筑遗存的全面修缮与维护为主,力图通过整治和规划,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古城的传统历史风貌。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不同于一般城市,不仅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数百年的甚至上千年的城市建设经验,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当是这种优秀传统的延续,而不是专于所谓的潮流,舍本逐末。纵观保德古城的发展与营建过程, 伴随着城市所处政治军事形势的改变、地理环境的变迁,历史上城市的发展模式又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小城市亲切、质朴、繁荣、安逸的特点,应该是旧城保护的精神追求。吴良镛先生将美好城市的要素概括为四点,即私密感、邻里感、乡土感、繁荣感。而保持古城的繁荣,就要使古城具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吸引力,使得人们愿意居住、生活在旧城。而《保德古城保护规划》基本上给出的定位:以居住、文物旅游为主的历史风貌区。

本文认为,古城首先应该以文化职能为中心,其建设活动应该以文化职能的强化为重心,积极保护修缮古城历史遗存,展示完整的古城风貌。其次,以居住职能为主,积极改善古城内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是解决古城的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居民建设活动的影响之间矛盾的关键。最后才是旅游职能的建设,首先应定位于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服务,通过完整的历史遗存与社会生活氛围的有机结合,展示保德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增强城市居民对于古城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居民的认同感与责任心,促进古城保护工作的全面普及和进一步深化。其次才应定位于以古城及文物遗存为对象的观光旅游,这是基于保德古城的历史地位、现状、以及保护修复的程度基础上的综合的谨慎的判断做出的定位安排。

保德古城因其历史文化价值而得到保护和开发, 开发和保护本身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矛盾性。从目前看来, 保德呈现的是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状态, 可以乐观的认为:保护开发使古城建筑及其环境除了拥有历史价值以外, 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且建筑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某一场所调整使其容纳新功能, 没有从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 这一理念在保德的保护开发中得到了佐证。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吴良镛:吴良镛城市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古城历史建筑文化遗存现状调研论文 篇5

关键词:古城,历史建筑,文化遗存

1固原州古城的历史沿革

历史古城 篇6

建昌古城位于西昌市区西北部,建在唐嶲州城西北角上。北与北山相结,西临西河,东有东河,东南为开阔平坝。古城与邛海相距5公里,北墙和西墙完全重合在唐嶲州城墙上,其走向亦相同;东南角因遭东河水溢之灾,几经培修,边角略成弧形。故有人把建昌城形容为一把展开的折扇。

建昌古城文物分布多达2400余处,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岩画、古建筑遍及全市。西昌的古遗址主要有聚落遗址、城址、窑址和矿冶遗址四类。如今,留存的建昌古城古迹主要有西汉土城遗址、无名汉阙、唐代白塔、南诏景庄王庙、罗罗宣慰司、清真寺、大通门等。

历史上,司马相如、司马迁、诸葛亮、忽必烈、马可·波罗、杨升庵、石达开、蒋介石、宋美龄等名人都在西昌居住过。迄今,孔明寨、蒋介石“特宅”等历史遗迹依然存在,可供游人观瞻。建国后,邓小平、朱德、彭德怀、贺龙、李富春、胡耀邦、赵紫阳、乔石、李鹏、江泽民等先后来到西昌视察,留下诸多墨宝。

“大顺”纪年砖在古城上出现,证实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于公元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其部将刘文秀(抚南将军)的确在西昌举“大顺”旗号据城数月,进行反清斗争,同时主持培修了建昌古城。“大顺”城砖为四川首见,这一事件赋予了建昌古城以特殊意义。城内还发现了记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过境情况的碑刻,这对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襄阳古城北街的历史风貌保护研究 篇7

现今国内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呼声很高,而对北街这样的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不够重视,针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如何保护北街的历史风貌,从而维持襄阳古城的整体文化特征,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襄樊市的保护工作重点是放在陈老巷这样的历史街区,很多专家都致力于这些历史实物遗存较多的地方,而对于北街这样的历史风貌区重视不够,这种保留了历史的肌理和功能性质的街区,对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护有重大的意义。

1 北街历史风貌的控制原则

风貌保护涉及到街区的建设和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内部的本源设计延伸到外在风格特征,即如只有内部组织合理的生命体才能焕发真正和永恒的光彩。要保护襄阳北街的历史风貌,首先要确立风貌保护的控制中心,分析各控制要素,然后围绕控制中心,确立保护原则和策略,在保护北街历史肌理的基础上求发展。通过评价各要素的历史价值及重要性和影响力,将昭明台和临汉门作为风貌控制的中心,风貌区中的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保护与控制都要围绕这二者系统地展开。

2 北街历史风貌控制要素的组成及控制策略

2.1 物质要素

1)建筑。

北街的建筑整体上保持着鄂西北民居的传统风格。从青砖白灰的建筑材料,到“如翼斯飞”的层层山墙,无一不体现着汉水中游传统建筑的精粹。

按照历史价值分类,北街街区内的建筑可分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和仿古建筑。其中,文物建筑包括临汉门、大成殿、状元桥和昭明台。

文物建筑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有着较高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在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三者的最佳结合点进行保护,特别是其历史价值方面。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遵循全面保护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原存部分的原则,尽量保存建筑本身的原真性。

北街两侧的商业建筑基本都是仿古建筑。对于与历史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和仿古建筑,基本保持它们的现状,但在今后的街区风貌保护建设中可作适当调节。

由于近些年现代建筑无规划地杂乱建设,北街历史风貌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有的在风格上与整个街区的风貌格格不入,有的在建筑高度上对街区的天际线造成了破坏。对这类建筑,在风貌保护建设中应采取拆、改相结合,从建筑高度、立面乃至结构上改变其现状,使其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

按照建筑性质分类,北街历史风貌区内的建筑可分为商业建筑、民居和其他公共服务建筑。商业建筑都是仿古建筑;传统民居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存民居基本都是近几十年建的平顶房,比较杂乱。在风貌保护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的历史价值与性质,综合考虑,实施保护。

2)空间。

改变现有的略显单一并且缺乏情节性的街巷空间形态,结合外部环境塑造空间的连续性、多样性和整体性。通过对建筑外部的材质、色彩、尺度、形式等对比变化的有机组织,借助室外绿化、小品等环境设施的设置,建构有韵律的外部空间。

保持步行空间的连续性是维持空间完整性的基础,而空间的连续包括界面的连续和尺度的连续。综合考虑建筑界面和空间尺度,将外部空间划分为若干单元,合理组织单元关系,使其形成有韵律、导向性强而又连续的空间序列。街道南北贯穿800 m,如何塑造空间的多样性,是吸引市民和游人,激发北街活力的关键。

街道空间漫长又缺乏中心,会由于凝聚力太弱而显得整体感不强。应加强控制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街区空间的整体性。

3)环境。

外部空间环境是影响街区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绿化及其他(节点小广场、照明、建筑外立面和外装修、铺地及雕塑等环境设施)。这些物质性的元素,经过人的认识、感知,在人的心中形成了对这一环境氛围的印象,街区的环境文化就形成了。目前北街的环境建造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广告牌随意张贴且风格不统一、休息设施配备不足、照明系统缺乏内涵和特色、街道设施缺乏系统性、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这一部分是由于北街建造之初规划工作的不足,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来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无秩序和无条理操作。

改变现状,创造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和私密性的空间环境,塑造怡人的环境艺术,是建设街区环境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兼顾很多方面,既要精心布置树木、草地和水面,铺设材料和色彩与街区协调的铺地,设立符合营造传统风貌要求的广告牌,提供舒适的、供人驻足的休息设施,创造文化内涵深厚的雕塑,改造夜间照明设备与照明方式,又要引进民俗文化到街头小巷,从而强调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感受,体现古城古巷原汁原味的生活和文化气息。

4)市政设施。

包括公共设施和居住设施。污水排放系统紊乱,供气没有实现,消防车无法进入小巷致使防火存在隐患,这些市政设施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

市政设施的更新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保护与更新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是有机的保护,所以基础的设施应该在建设与改造的初始阶段就布置好,为今后健康持续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市政设施改造的目的至少应该使居民享有目前市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5)边界及面积。

北街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范围包括从昭明到临汉门及其两侧区域,总面积6.32 ha。

2.2 非物质要素

1)业态。

北街历史风貌区的周边遍布旅游资源,有襄阳城墙、夫人城、米公祠等历史遗迹以及汉江等自然景观。在历史上,北街是襄阳城商业和经济中心——十字街的一部分,而北街自身也是襄阳城内重要的码头,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对于现代襄阳而言,北街拥有的不仅仅是它的商业和经济地位,更重要的是其历史地位所赋予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2)聚居形式。

北街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最终目标是真正维护街区中居民的利益,因此应该对居民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这些居民的生活背景、职业、收入、家庭状况等都较为相似。

2.3 人文环境

襄阳古文化是楚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襄樊自古以来不仅是军事重镇,而且是商业重镇,历代名人辈出,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遗作和历史痕迹,造就了襄樊所独有的人文环境特色。要将北街的风貌保护融入古城整体的人文环境之中。然而目前北街周围的人文气息正慢慢减弱,传统的码头经济与文化已经消失,江边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正在被现代化的进程所同化和吞噬,北街的保护与建设对于带动这一带乃至整个襄阳城传统文化的复苏有重要的意义。

3结语

北街的风貌保护不仅有利于保存襄樊的地域文化与传统特色,而且能够激活当地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对于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意义深远。探索出一条北街风貌保护的正确道路,可以为今后我国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提供借鉴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历史风貌保护理论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湖北省襄樊市编纂委员会.襄樊市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812.

[2]襄樊市建设委员会.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0.

历史古城 篇8

关键词:古城,历史建筑,文化遗存

1 固原州古城的历史沿革

固原城, 城池创建时间, 最早有明确纪年者是在北周天和四年 ( 公元569 年) “修筑原州城”为总管府之记载[1]。但在现水电局和二小附近出土的陶罐与瓦片可以推前至汉武帝元鼎三年。据《固原州志》记载固原古城元末废“明景泰元年 ( 1450) 始筑固原城, 景泰三年 ( 1452) 修复开城县北40 里的故城, 成化二年 ( 1466) 由于开城陷于蒙古部而徙其址于新修的故城”。成化五年 ( 1469) 兵备杨勉增修高 ( 兼设楼稽城, 旧二门南镇夷, 东安边) 。“弘治十五年 ( 1492) , 总制军务户部尚书秦统驻节固原, 展筑关城 ( 更开西门一, 曰威远, 是时拓筑外城) ”[1]。万历三年 ( 1575) , 总督石茂华始瓷以砖, 后清康熙四十九年 ( 1784) 重修外城周, 遂为雄镇。

2 固原州古城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存简述

固原历史建筑遗存集中且较多, 在宁夏境内颇为难得, 甚至超过历史文化名城银川。目前保留有城墙、文渊阁 ( 魁星阁) 、财神楼、城隍庙、二十里铺拱北 ( 见图1 ~ 图4) 。城墙分为内外两层, 属于军事防御建筑, 内城墙周长九里三分, 即4 650 m, 高三丈五尺, 底宽三尺八丈, 有垛口1 046 个, 炮台18 座, 内城墙只在西湖公园内有约500 m的遗留, 其高4 ~ 12, 上有松柏等植物, 还有民国遗存砖塔1 座; 目前外城墙保留较多且较好, 其周长十三里七分, 即6 850 m, 高三丈六尺, 有垛口1 573 座, 炮台31 座, 内外城门10 个, 据《嘉靖固原州志》卷一记载, 景泰三年 ( 1452) 时开始修筑固原城, 成化五年 ( 1469) 兵备金事杨勉增筑并且修建其东南二门: 东门名曰安边, 南门名曰镇夷。“弘治十五年 ( 1502) , 尚书秦统增筑外关城, 周围二十里并设关门四座, 关城外再挖沟池为护城河, 同时外关城再开西门一座, 称之为威远门”。

文渊阁, 前称之为魁星阁, 建于明朝弘治十四年 ( 1501) , 属于军事防御兼观赏建筑, 由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三边总督秦竑创建, 弘治十六年 ( 1504) 落成, 后由清代光绪末固原州知府王学伊, 提议重修, 以“招东来紫气, 起地方文脉”号召募捐修筑, 现坐落在修整后的锥体砖包台面之上, 高12. 3 m, 平面正六边形, 共三层, 攒尖顶, 楼阁式木亭, 内有木梯可供登临眺望, 角梁及顶部由雷公柱支撑, 各出檐均为双层桷飞, 方形飞桷前端做收分, 飞檐颇有南方建筑的韵味; 上檐用一斗三升式的斗拱, 其余檐部皆简化, 施以彩画, 整体建筑小巧玲珑, 夜晚灯光通透, 现已成为固原市的夜景重要节点。值得一提的是1926 年书法家大师于右任登阁游览, 题写“瑞应须弥山, 翠接文渊阁”的文联。

财神楼位于明清时期固原最大的商业中心过店街, 属于道教建筑, 建筑风格、结构、材料属于明朝建造, 在商业中心建造财神楼很明显的表达了商家们强烈的精神寄托, 建筑风格属于城门洞式青砖结构, 底边基座长10. 36, 宽4. 1 m, 门洞高3. 1 m, 宽3. 3 m, 南北面石刻发现光绪年间商家一起募捐重新修筑了财神楼。基座上楼阁空间紧凑, 变化丰富, 兼具祈祷、游览、眺望等功能, 西边为主殿为固原市现在唯一剩下的歇山顶, 面阔三间, 南北长6. 4 m, 东西6. 75 m, 顶部飞檐形如飞翔之鸟, 有西南地区古建筑的影子; 东边为附属建筑, 卷棚顶, 值得注意的是面阔四间, 在古制建筑中极难见到, 长8. 35 m, 宽4. 9 m; 中间为楼梯, 楼梯中间设有一门, 将门上边做照壁, 楼梯上方有主殿和配殿的过殿, 宽1. 9, 高2. 5, 里面供奉财神。

城隍庙在现固原市粮食局内, 建于明景泰三年, 属于道教建筑, 《嘉靖固原州志》记载“有安边, 镇夷二门城隍, 建置莫详厥出。大明景泰庚午, 左司右司, 六曹分列东西, 后为寝堂, 前揭庙榜, 圣母土地, 秩序然而有序。饭香案炉瓶之具, 亦莫不极其精备, 始于景泰元年 ( 1450) 三月三日, 以是年秋八月告成。”清《宣统固原州志》中“州城中央, 庙址以定, 正殿五楹, 金身六丈, 栋梁桷榱。后拱寝宫, 前列坊棁。铁狮铜猊, 斑斓奇致, 美轮美奂”。又根据《民国固原县志·建置志》记载在战争中被毁, 后又重新修建。现在遗存保护较好的大殿三间, 前殿五间, 长15 m, 宽13. 3 m, 金厢斗底槽, 明柱8 根; 中殿5 间, 长16 m, 宽8. 55 m, 内有明柱10 根, 两侧仅存东西配殿, 但被占作粮仓, 整体属于明代建筑风格, 局部砖雕精美。

二十里铺拱北是固原回族建筑中的代表作, 属于嘎德忍耶九彩坪门宦, 整个建筑依山傍水, 气氛严肃、神秘。整体为六进式建筑格局, 围墙与入口大门为第一进, 第二进为院落, 第三进为砖坊, 第四进为拱北内门, 第五进为墓室, 第六进为后院, 墓室前有殿院, 左客右寝, 功能完善。内有三座陵墓, 攒尖顶亭式的墓庐, 整个建筑由歇山、硬山、卷棚组成, 木雕、砖雕精美, 琉璃飞刹耀眼, 空间又宽阔、高耸富有变化[2]。据传说和记载, 该建筑建于元末明初, 供奉伊朗前来传教的“西来上人”, 清朝重修建留有《回教先贤先仙碑》, 1920 年海原大地震毁坏后于民国重新修建, 改革开放后, 地区注重民族团结又几次修建至今, 保存完整, 是回汉融合与和平共生的精神实体。

3 结语

固原州的现有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向今天的世人们讲述着固原州古城的过去, 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在复兴丝绸之路的背景下必然对古城今后的文化及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固原作为丝绸之路复兴的重要据点, 在城市建设与古建保护的协调关系上必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项艰巨工程的完成需要众多有志之士的参与, 本文简要的概述梳理固原州古城的历史遗存现状, 为固原自身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做出一份积淀, 为促使古城更好更快走上文化优先建构之路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韩孔乐.固原城创建始末[J].固原师专学报, 1992 (3) :99-100.

历史古城 篇9

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08年, 大同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 提出了“整体保护、重点修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同古城从单体保护变为整体保护, 修复城墙, 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维修和周边环境整治、历史街巷以及传统民居整治恢复的进程。

随着古城保护的进行, 一些如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人口流失、就业生活等问题逐步凸显出来。面对人口逐渐稀少、活力逐渐丧失的古城, 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这急需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和政策, 促进古城保护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

1 古城活力丧失的现状

现状大同古城内大部分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也已逐步搬迁至古城外的新址, 随着古城危房改造和古城保护修复工作的推进, 古城内的人口逐步向外疏散, 多处已拆迁改造的地方成了古城活力的真空地带, 特别是在晚间显得更为冷落。历史街区内新建商业店铺, 空置率较高, 缺乏产业规划和业态引导, 人气集聚缓慢。

2 古城活力恢复的目标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 要完善古城功能, 激发古城的活力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新建筑和城市环境的设计, 应强调历史风貌的延续、传统文化的再现和地域文化的塑造, 形成优美和谐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体现出古城的文化价值并极力发掘旅游开发价值。

3 激活居住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基础保障

古城居住人口流失, 人口结构失衡, 是古城活力衰退的主要因素, 激活古城居住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基础。

3.1 完善基础设施

由于古城内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被迁走, 为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不便, 根据对历史城区内居民的问卷调查, 居民最迫切需要的设施为医院和公园活动场所。应充分考虑历史城区的用地现状, 对已搬迁的单位用地, 优先增加用于服务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 如公园、社区服务、医疗、文体活动、幼儿园等;在满足居民生活的前提下, 可考虑引入文化产业、特色零售商业、餐饮或旅馆住宿等。

3.2 注重人文关怀

古城保护要遵循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原则, 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护。不仅要保护街巷格局、空间肌理、历史遗迹、民居院落, 更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 提升人居环境。同时要尊重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 保持原住居民生活的延续性, 保护古城内原有的社会网络和历史文脉。

只有古城的人居环境改善了, 古城对居民的吸引力才会增强, 才能够在留住原住居民的同时吸引城外更多的人口到古城里来。

3.3 改善人口结构

通过古城内院落的修复、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部分在古城外居住的中、高收入人群来古城内居住, 同时引导部分老年人和中低收入人群从古城内搬迁出去, 改善古城居住人口结构, 恢复古城的人口活力, 提升古城的人气。

3.4 发扬文化传承

古城原住居民是古城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留在古城内的原住居民是弘扬古城文化的重要力量。鼓励原住居民从事传承大同古城文化的活动, 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大同古城文化, 既能提升古城人气, 又能促进古城文化的传承。

3.5 增强居民意识

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增强古城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把古城真正当做“家”, 而不仅仅是居住的地方, 增强对古城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积极参与古城的开发、保护和宣传, 为古城活力的复苏贡献力量。

4 完善服务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必要环节

古城服务人口维系着古城的正常运转, 古城居民和外来旅游人员的生活都离不开服务人口提供的服务。完善古城服务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必要环节。

4.1 改善结构

要鼓励部分古城居住人口在古城内从事服务工作, 改善服务人口组成结构, 避免“白天人城, 夜晚鬼城”的情况出现。引导古城商业、服务业均衡合理发展, 构建合理的服务人口从业结构, 避免畸形发展, 有利于古城社会稳定。

4.2 提升认识

通过宣传和引导, 使在古城从业的服务人口认识到古城不只是他们工作赚钱的地方, 他们也可以参与和古城有关的各项活动, 为宣传和保护大同古城出一份力。

4.3 完善措施

1) 制定相应的规章和制度, 规范服务行为, 提升服务品质;

2) 支持服务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3) 制定鼓励政策, 吸引人们来古城从事商业和服务业;

4) 制定保障措施, 保障在古城从业的服务人口的相关利益。

5 吸引旅游人口, 是培育古城活力的重要手段

旅游人口来古城游览、休闲、娱乐和住宿等, 能够促进古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吸引旅游人口既是培育和提升古城活力的重要手段, 又是古城开发和利用的目的之一。

5.1 提升古城知名度

大同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需要加强宣传, 对外展示大同古城, 提升大同古城的知名度, 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同古城, 向往大同古城, 才能吸引他们来“探索”大同古城。

之前几年, 依托大同古城, 召开了一系列重大活动, 对提升大同古城的知名度、打造大同古城旅游名都的品牌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未来还可以结合大同古城召开一些重大的活动、举办大型晚会, 或者借助互联网、电视节目等方式来持续宣传大同古城, 提升大同古城的知名度。

5.2 凸显古城特色

发掘大同古城特有文化元素, 可以使游客来旅游并记住这座城市。目前的古城旅游, 还局限在寺庙、城墙等建筑的单纯展示上, 这就使旅游的内容仅仅是定点游览, 游客对古城缺乏全面的了解。

未来可以考虑针对大同古城古都文化、边塞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等等多元化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在古城内打造几个节点或者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街巷, 集中体现人们的吃、住、行及各种娱乐活动, 增加一些药铺、酒铺、特色饭店、戏园子等等, 丰富店铺的种类, 让前来旅游的游客可以感到新奇而不是乏味, 真正的“玩”到其中, 全面的接触大同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5.3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丰富旅游路线和内容

大同古城要想成功的吸引外来游客, 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要建设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品专卖店和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餐饮、娱乐和住宿设施以及停车场, 满足游客基本的需求。

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当你漫步古城, 街道两旁是古风古韵的建筑, 随风晃动的酒幌, 身穿明清服装的店小二, 不远处手推车造型的建筑小品, 木质的灯柱, 戏院里铿锵有力的唱腔……会把您的思绪引入历史;入夜, 酒馆、酒吧里的欢乐, 迪厅里的疯狂, 音乐茶座萨克斯管的悠扬、沁人心脾的茶香、淡定从容的宁静, 咖啡店浓醇的咖啡, 又让人们享受着现代的生活, 包括喧嚣与宁静。夜深了, 游客需要休息时, 可以住在古城的宾馆, 享受星级服务;可以住在专供度假居住的合院住宅, 体验一下在四合院里当家作主的感觉;还可以住到民居旅馆, 价格比较低廉, 和房东谈得拢, 抑或还可以尝到原住居民的家常菜……如果将来的大同古城是这样一个场景, 游客肯定会接踵而至。

5.4 优化文物古迹利用方式

文物古迹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带动作用。大同古城内有众多的各级文物, 我们要结合每处文物的特点, 定期举办各种特色活动。例如华严寺, 除基础的旅游观光功能外建议与学术研究机构和佛教协会合作, 成立大同佛学院。吸引国内外佛教高僧大德能够经常到佛学院讲经说法, 举办法事、论坛、活动等。将宗教活动与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社会慈善、国际交流等相结合。

6 结语

古城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景区, 也不是文物。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单元、组团, 应该从大同中心城区的整体出发, 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功能定位。大同古城是整个城市最富有特色的功能区, 其功能应该相对完整, 主要包括生活居住、商业集聚、旅游服务、文化传承等等。居住功能是保持古城活力的主要动力, 不应削弱, 要注重完善为居民服务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传统住区是旅游观光、体验地方人文文化的重要资源, 应加强保护, 四合院要增加厕所和厨房等必要的生活设施。

真正有活力的、比较精彩的街区都是经过时间历练的, 古城规划不要随意改变原有功能, 否则会造成活力丧失。古城应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优化人口结构。在能够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前提下, 只要生活不拥挤, 古城的人口规模可以适当提高, 以保持古城的活力。古城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南北不均, 人口趋于老龄化, 收入水平偏低, 原住居民偏少。古城人口结构应在开放的环境下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整, 使之有利于社会网络延续, 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针对古城活力丧失的现状, 确立了古城活力恢复的目标, 从激活居住人口、完善服务人口、吸引旅游人口等方面阐述了恢复古城活力的具体措施,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古城,活力,历史,文化,人口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历史古城 篇10

位于今日邵阳的宝庆府古城墙源于汉初昭陵县的设置而来。据《前汉书·地理志》载:长沙国属地有“昭陵”。后在隋末定为州城, 至南宋发展成为府城。据《大清一统志》云:昭陵故城, 即今府志, 汉置县。隋改曰邵阳, 唐为邵州治, 宋以后为宝庆府治。至民国2 年 (1913 年) 废除宝庆府, 设为宝庆县, 直至解放后定为邵阳市, 直至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而邵阳古城从西汉垒土筑城开始, 即根据中国古代筑城理论合理结合自然地形, 充分利用了位于西北侧的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的资江与位于东侧面自南向北流过的邵水作为邵阳城天然的护城河, 同时结合南面六岭环卫, 形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独特的易守难攻态势。正如南宋郑樵的《通志》记载:“建邦设都, 皆凭险阻, 山川者, 天之险阻也;城池者, 人之险阻出, 城池必依山川以为固。”宝庆城市选址在微观上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宏观的选址规划上也符合城市要建在“要害之处, 通川之道” (班固.《汉书》卷四十九) 的规划原则, 该城一直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后至南宋商业、手工业、水运业日渐发展, 人口日增,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而在此时再次垒土筑城。到了明代沿着资江邵水的岸边城墙全部改用石块砌筑, 并形成最后的形制:以宝庆府属为中心, 南有大安门, 东有朝天门, 西有定远门, 北侧有庆丰门与临津门的封闭城池格局。[1]至清初由于城防需求, 遂在各城门之上建城门楼。此时的宝庆府城墙总长约7.7 里, 城内涵盖9 条街和18 条巷。[2]至晚清社会动荡太平军起义, 威胁宝庆府, 官府便加固城墙, 至最后墙高2.5 丈, 并形成长28 丈的大安门瓮城与长29 丈的定远门瓮城。另环城墙设置炮台十二座与城楼七座, 城内亦有地下暗道通至城外, 在环城墙的险要位置设马面六处, 堪称古代城防典范。至咸丰九年 (1859 年) , 翼王石达开率三万大军至宝庆府外安营扎寨准备攻城。从南京出发一直行军至宝庆府的太平军却在宝庆府与守军僵持三个月久攻不下。后因清援军到达, 其腹背受敌损失惨重, 被迫突围向广西撤退。此役后太平军元气大伤, 并为其最终覆灭埋下伏笔, 而该城池赢得了“铁打的宝庆”的美誉。[3]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人口集聚, 城市不断向外发展, 交通运输加快, 城墙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束缚。况且随着攻城武器的现代化发展, 石砌城墙的防御功能亦大打折扣。其在民众心目中意义更多成了封闭保守的象征, 城市发展的阻碍。在抗日战争时期, 邵阳由于其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级物资转运站地位而成为日军炮火袭击的重点对象。为方便百姓疏散撤离, 国民党当局下令拆毁了南面与西面的城墙。剩余部分的城墙与城门也在20 世纪20 年代至50年代的历次战争中遭到逐渐拆损。至60 年代文革时期, 城墙成为了旧文化、旧思想的代表而遭到重大破坏。而至90 年代, 房地产大量开发, 城墙由于所处位置良好的城市沿江景观面而拥有高经济价值, 许多商住房直接占压在城墙顶上拔地而起。

“铁打的宝庆”古城墙从明洪武年用石块砌筑至抗日战争的三百多年期间, 经历无数战火洗礼与水灾破坏仍能保存完好, 其完美地完成了守卫家园的任务, 见证了宝庆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拥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城墙作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物, 城墙的宏伟程度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地位, 亦是墙内民众城市自豪感与安全感的象征。城墙也是研究中国城市史的重要实物。然而“铁打的宝庆”城墙目前只留下丰庆门、临津门及北侧部分残墙, 保存状况堪忧, 城墙已如被历史遗忘的古物在城市的一偶落寞地残存着。

2. 宝庆府古城墙价值的发掘

宝庆府古城墙宝庆府古城墙堪称古城墙营造的经典案例, 充分运用了古代的筑城理论。首先在选址上, 充分运用了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 再结合石砌城墙, 形成固若金汤的防守态势。其城池选址亦在西南要害之处, 据李柏荣记载称“为吾湘之要镇, 西通黔桂, 东达衡永, 北镇五溪之险, 南有百越之厄。古西南有事, 此则为必争之区。” (转引自马亮生.《湖南回族》) 邵阳作为西南重镇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 城墙已经失去了其防御价值, 在过去百年间遭到战争等不可抗拒因素的破坏, 但城墙所受到的破坏还有很多是由于人们对古城墙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的。现代城市是开放、交流、多元的城市, 封闭保守的城墙当然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因素。然而城墙是宝庆城将近两千年城市历史的直接见证者与记载者, 作为古城宝庆的最佳标志物, 其历史文化载体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人们对于宝庆府古城墙价值的认识在现代经济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走了不少弯路, 甚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现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其重要价值, 2002 年宝庆府古城墙立项成为湖南省级文保单位, 至2013 年又进入第七批全国性文物保护单位, 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目前我们挖掘出其所具有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历史价值

(1) 宝庆府所在的邵阳历史悠久, 汉时的昭陵城, 唐邵州治, 南宋至清代的宝庆府城治均设于此。古城墙记载了邵阳自汉代筑城以来所有的历史信息, 见证了宝庆府城作为地区中心城市, 由县城至郡城、州城, 又由州城逐渐成长至府城的历史变迁过程。它为学者研究中国南方城市史提供了宝贵实例资料。

(2) 现存的宝庆府部分北城墙及南城墙, 结合城内历史街区、历史遗迹, 为确定宋至明清的城市位置变迁, 研究宝庆府古城格局、肌理, 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

(3) 古城墙是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攻城, 与湘军对峙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物质载体和实物见证, 并与邵阳市附近的“钝刀洼”“流血河”“牛山卡”“粮子山”“翼王妃墓”等一起组成了太平天国战争遗迹, 为历史学家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实际物证。

2.2 科学价值

(1) 宝庆古城门、城墙与水系的位置关系反映了古人依靠天然水系建城, 并将其作为护城河与船运水系。邵阳曾是中国西南的行政中心, 地理位置险要, 陆路连通衡阳、长沙、湘潭以及西边的云南、贵州等地。而资江、邵水作为邵阳的重要水路可溯上至广西、四川等地, 下连长江直通东南沿海。筑城选址充分运用了地理优势, 对其城市选址交通等的研究对于了解宝庆古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2) 作为军事防御体系的宝庆府古城墙在选址、营建方面都体现出设计的科学性。宝庆古城东有邵水北流与资水汇合, 城南小山连绵, 具有三面临江, 一面倚山的地理优势, 凭借特殊地理条件, 易守难攻。在营造方面, 城墙在汉代以土筑, 宋开始改用砖石砌筑, 并于之后最终形成五道城门, 西、南二门各筑瓮城, 城墙上设城楼7 座、炮台12 座的形制。城墙内侧设地下暗道通往城外;环城墙险要部位共筑城墙马面六处, 以利巡守防御。完备的防御工事堪称古代相址造城的典范, 为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建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例资料。

(3) 在微观营造上, 古城墙本身从组织排水、石块砌筑放坡以及勾缝选材配比均非常科学合理。宝庆府古城墙历经汉、宋、明、清不断更新改造, 设计基本理念一直强调宽厚的基础, 宽至12 米;合理组织排水, 城墙表面放坡系数为1:0.15, 城墙内外均设置排水通道, 保证雨水能顺利排出。其整体构造则采用内部夯填沙石, 外用砖石砌筑, 结构严谨;砌体交界勾缝采用桐油、糯米汁混合砂浆勾缝, 配比恰当。[4]城墙久经风雨依然坚固, 其对学者研究古代城墙建造的设计理念、营造技术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4) 宝庆府古城墙历史上多次加固, 残存段保留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历次增筑的材料、工艺特点, 为研究宋代至清代城墙建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2.3. 艺术价值

(1) 宝庆古城依山傍水而建, 古城墙与古街巷、资江、邵水、南六岭等一起勾勒出古代宝庆的壮丽轮廓, 展现出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风貌, 因而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2) 邵阳的古街巷与古城墙构建了宝庆的整个城市格局, 通过其保存尚好的街巷空间, 记载了邵阳古城历史文化的变迁, 从古街风貌中我们感受到曾经灿烂的宝庆商业氛围、社会风化、心理状态, 因而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3) 宝庆府古城墙北临资江, 东接邵水, 视野开阔, 现存北城墙遗址与资江平行延展, 构成了邵阳滨江一带重要的地标性历史人文景观, 具有较高的环境艺术价值。

2.4 社会价值

(1) 宝庆府古城墙不仅见证了邵阳的历史兴衰, 也是邵阳的重要地标。“宝庆府”是该地近千年来重要经济与文化品牌, 代表了邵阳曾经发达的商业经济文化。而城墙是宝庆府的界域标识, 可提高当地人民的地域认同感, 亦有助于唤起人们建设家乡的热情。承载着宝庆府历史信息的古城墙, 具有宣传地方文化、增强当地人民凝聚力, 树立“宝庆府”经济文化品牌的现实社会价值。[5]

(2) 宝庆府古城墙是邵阳市重要的标志性文化旅游资源, 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不可再生资源。宝庆府古城墙具有多元的潜在价值, 它东起资水、邵水汇合处, 并与市内分布在资水河畔的北塔、双清寺、水府庙、贞节坊、仙人井等连成一线, 是理想的旅游风光带。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将有利于展示邵阳的历史文化内涵, 并能促进文物保护和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3. 宝庆府古城墙价值的传承

宝庆府古城墙成为国家第七批国家文保单位, 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古城墙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以及古城墙具有的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现存城墙的保护状态上来看, 人们这种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为了切实处理好古城墙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同时为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下去, 我们需要落实许多切实可行的行动。

对于古城墙的保护,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文物建筑, 还需要关注里周围建筑环境、景观环境特别还包括传统的街巷空间。古城墙是与市内分布在资水河畔的古街巷、北塔、双清寺、水府庙、贞节坊、仙人井等人文景观, 与资江、邵水、南六岭等自然景观一起勾勒出古代宝庆的壮丽轮廓的, 因此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对宝庆府古城墙进行保护, 以使其价值能够良好地传承下去:

古城墙建筑环境整治:a. 对于许多依附城墙搭建和占压城墙遗址、城墙顶面私建的建筑, 以及那些层数超过4 层, 立面改造难度较大, 与古城墙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拆除后用地调整为绿化用地, 用于城市公共空间。b. 对于那些建筑功能与文物建筑无冲突, 符合规划用地性质, 但是建筑高度或建筑色彩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 需对其外立面进行适当改造, 使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c. 对于建筑高度对文物环境无影响或影响较小, 立面材料、色彩与环境协调, 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建筑功能与文物保护无冲突, 具有传统风貌并符合规划用地性质的建筑, 我们则应该积极保留并对其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古城墙景观环境整治:a. 为了保护资江南岸开阔的景观视域, 资江北岸与南岸城墙间禁止建设永久性建筑。邵水西岸亦需逐步整治建筑风貌, 建议通过降层、拆除等措施恢复邵水西岸古城墙视域景观, 保持临江景观面的完整协调, 清理遮挡古城景观的建筑物, 恢复历史景观。b. 古城墙东北临江避免建设大规模建筑物及景观小品, 保持古城墙与水府庙戏楼及北塔间的视廊通畅。古城墙西北侧高层及多层建筑则需拆除, 保持古城墙与西北侧江面及西湖桥之间视廊通畅。c. 宝庆依山傍水而建, 水路是其交通重要的一部分, 庆丰码头作为古城对外交流的节点, 是古城历史风貌的重要一部分, 因此需要做好码头的保护工作, 同时码头两侧应该保持交通流畅, 视野开阔。d. 古城南侧城外原为山地, 是构成古城墙防御体系的重要因素和历史环境。保持城墙与城外山地的历史景观关系, 清理过高建筑物。古城墙西侧原为池塘等开阔平缓的景观, 为保持古城内外的景观关系, 建议通过降层、拆除等措施清理现状杂乱无章的建构筑物, 恢复历史风貌。

相关历史街巷的整治:如果古城墙是古代城市的边界, 那么历史街巷则是它的框架。对于邵府街、临津门街、北门街片区作为重点保护与改造区域, 并明确相应的控制范围和风貌协调区域。我们需要在尽量维持其原真性、延续传统格局为主的基础上进行协调改造。对于临津门至庆丰门 (北门) 、狮子巷以北区域的保护范围, 对建筑采取只减不增的整治措施, 保留北门南侧传统建筑作为传统商业文化展示区。

古城墙本体的整治:a. 首先需要将占压在古城墙墙顶的建筑、民居围墙、栅栏等人为构筑物拆除;在步月星城至城北路段城墙 (E) 处, 许多民居以城墙作为自家民居墙体, 也需要将这部分民居进行拆迁。b. 对现在所有城墙排查, 对墙顶野生植被、居民所种蔬菜以及步月星城至城北路段城墙 (E) 墙顶鹅卵石铺面均需进行清除, 恢复城墙原貌;同时对城墙表面的植被亦需要清除, 对其根系与风化造成的城墙墙体与勾缝损毁, 需要按原材料原配比重新修补勾缝处理。庆丰门与临津门的券顶风化渗水的青砖亦需进行排查修补替换。c. 所有城墙的排水管道需要进行重新梳理布置, 保证其能将雨水顺利排出, 防止堵塞淤积损坏墙体, 同时有必要将排水管道与市政管道统一规划使其相连通。d. 六岭段城墙 (G) 由地产开发公司在原有土垣上修筑青石墙面, 施工工艺粗糙, 修筑过程中未按文物工程实施, 对历史信息破坏较大。需要将整段城墙采用原材料、原工艺重新修复, 明确城墙遗址位置、范围, 修复后的城墙遗址必须具有可识别性。

4. 小结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的公共财产, 我们除了对其进行合理整治保护之外, 各个重要的是对其展示利用, 使其无形的价值能够可持续地不断传承下去。在以古城墙保护为先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古城墙与周边历史文化遗产形成的历史文化优势, 结合考古发掘工作、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 带动和完善古城历史文化体系的宣传展示。古城墙的选址北临资江风光带, 东临邵水风光带, 南侧六岭公园与南城公园隔城墙相望, 因此展示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以资江南路风光带为开端, 建设环形城市公共绿地体系。只有这样合理规划, 古城墙遗址才能将保护与合理利用集合, 将其作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增强人们对古城墙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将古城墙的保护落实到每一位市民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清) 黄宅中等修, 邓显鹤等纂修.道光《宝庆府志》卷第九十七.工书一.道光二十九年刊本.P1441

[2]. (清) 黄宅中等修, 邓显鹤等纂修.道光《宝庆府志》卷第五十九.形胜记一.道光二十九年刊本.P899

[3].刘伟顺, 申小娟.见习宝庆府古城墙历史与文物价值.邵阳学院学报.2010.10.P14

[4].刘伟顺, 申小娟.见习宝庆府古城墙历史与文物价值.邵阳学院学报.2010.10.P1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历史古城】相关文章:

平遥古城历史故事07-11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的高二历史教案设计04-21

古城东台09-11

拉萨古城05-13

熊猫古城散文04-07

滦县古城作文04-27

古城西安介绍05-03

渔港古城日记05-04

美丽古城日记05-28

古城印象散文06-23

上一篇:共生演化分析下一篇:小型微型企业